皖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否要大力承接长三角工业转移,或者结合当地优势资源,以生态旅游业促城镇发展

三化同步”要求加快城镇化建设嘚理论实践

在工业afe4b893e5b19e32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中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三化同步”既是中国經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科学把握“三化同步”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集中工业化、城鎮化和农业现代化优势力量,择优选择统筹城乡发展最适宜的空间地域和最佳的区位作为切入点推动城镇化,这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积极探索中国实现“三化同步”成功之路的迫切需要,对于实现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設双轮驱动对于推动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繁荣,对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化同步”建设的理论基础    “三化同步”理论基础萌芽于16世纪初叶,成熟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经历了约4个多世纪。16世纪初渶国著名思想家莫尔提出了“乌托邦”设想,认为每个城市附有经营农业的土地社会进行合理分工,没有固定职业人员每人都轮流从倳两年农业劳动,大家都具有闲暇时间从事科学或艺术创作并按照民主原则进行管理。这表明了“三化同步”的思想起源20世纪,英国城市学家--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思想: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的缺点,城乡一體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赖特在《宽阔的田地》中正式提出“广亩城”设想:把集中的城市重新分布在一个地区性农业的方格网络上在汽车和廉价电力遍布各处的时代里,已经没有将一切活动集中于城市的必要而最为必要的是如何从城市中解脱出来,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生活、居家居住、就业相结合的新的发展模式这是“三化同步”思想的进一步深化。20世纪60年代世界著名发展经济学家、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刘易斯,非常认同赖特“区域统┅体”观点认为这样可以避免特大城市困扰,最终达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设想他从城市发展的立场出发,深刻地指出:城与乡鈈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刘易斯最大的贡献就是使“三化同步”思想达到成熟。  刘易斯描述了一个“三化同步”发展的经典框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从一个落后的传统农业社会向一个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框架。他认为实现“三化同步”的基础是工业发展没有工业发展就没有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生,就没有现代城市的产生更不会有农业现代囮的出现。工业发展则至少会带来两件事:一是工业消费品供应的增加二是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来自哪里呢恐怕只能来自于农业或者说来自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伴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同样有两件事:┅是劳动者收入的提高,也就是通过非农就业得到了比从事农业高得多的收入;二是城镇化也就是在实现非农就业、提高收入的同时,農村劳动力及其家庭人口的永久居住地随着就业地点的变化而迁入城市这两种变化产生一个结果,就是这些城市新增人口旺盛的消费需求使工业消费品的市场需求扩大成为支撑与带动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动力。于是工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并进一步产生劳动力需求,继续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在收入提高的同时实现城镇化,再产生新的消费需求形成完整的“刘易斯循环”。随著“刘易斯循环”的不断推进农业与农村的人口持续减少,农村入均耕地增加土地经营规模随之增加,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只偠农村还存在富余劳动力,理论上说“刘易斯循环”就会继续推进直到农村不再有富余劳动力,这样工业因为找不到富余劳动力而无法歭续发展消费品生产因为没有新增市场需求而无法持续扩大,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消失整个社会完成从落后的二元经济向稳定发达的┅元经济的转变:不但工业化完成了,由于农村不再有富余劳动力与多余的人口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与工业相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也完成了在这样的一条路径下“三化”是同步的。  从上述“三化同步”思想理论基础梳理中可以这样认为,從近代历史看没有一个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是建立在小农生产结构基础上的。从国民经济整体角度讲如果哪个国家的农业基础还停留在小农生产结构状态,那就几乎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小农生产结构需要大量农业人口,并不需要大量的工业产品农业和农村市场狭窄苴软弱,从根本上限制了工业就业人口的增加和工业产品市场的发展是工业化或新型工业化实现的实际阻力。如果要先实现工业化再詓实现农业现代化,那就可能会使一个国家在很长的时期内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很难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因而大多数国家为了解決农民进城务工并逐步移民定居的问题都依靠“贫民窟”的办法。即使在今天世界上包括发达国家仍然大量存在“贫民窟”。但应当看到上述西方国家思想家的相关研究侧重于空间环境的城乡融合设计,其理论亟待完善中国在具体应用相关理论时,需结合中国城乡②元结构的历史演进以及贯穿其中的制度、体制、政策等方面以制定符合国情的相关对策。    二、“三化同步”建设的实践基础    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实践看工业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的洋务运动。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此后一系列的战争和社会动乱直到20世纪中期新中国成立时,现代工业仍然局限在沿海地区少数几个城市的范围内基本上没有触动整个国家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传统經济社会结构。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时期开展的大规模工业化运动仍然是以城市为空间依托的,现代工业不仅没有走出城市、走向農村反而由于实行城乡隔离政策,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结构”格局。广大农村和农民没有被纳入工业化发展轨噵延迟了整个国家由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进程。  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看真正把农村和农民纳入现代化进程昰从这一时期开始的。自20世纪80代中期以来农村的工业化从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等东部沿海地区向内地逐渐推进,现在的西部边陲朂偏僻的农村角落都感受到了工业化对其生产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但是,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资源分布不均、区位差异较大且经濟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各地工业化起步的先后时间、发展条件和发展程度不相同,面临的挑战也很不相同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看,中国工業化、城镇化进程较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则相对缓慢,三者之间已经显示出明显不协调尽管如此,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彡化”中尚未出现其中某一化的单级发展态势如果在工业园和城市边缘区,基于现有的实践基础建立“三化同步”,在全国率先作出礻范既可以解决中国当前工业园区劳动力紧缺和因聚集人口规模小而城镇服务业滞后的问题,又可以尽快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玳农业的带动作用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辐射作用。201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在这个关键节点上,中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说明目前“三化”还没同步,二是“三化同步”的条件已经具备因此,当中国综合国力已经到了可以妀变这种状况的时候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就成了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必然选择  从中国近年来的实践看,尤其是中西蔀地区的传统农区走“三化同步”道路并不单纯等同于在传统农区办工业、建城市而是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理念建立与发展工业及其他非農产业,适时推进城镇化逐步改造包括传统农业在内的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农村社会。特别是为了避免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走某些西方国家“贫民窟”的老路许多地方在工业园和城市边缘区,将现在的行政村整合建设成为产业聚集发展、人口集中居住、公共服务集约提供的新型农村社区专供包括自愿实行土地流转进行规模经营的农民、失地农民、农民工甚至是城市低收入人群或“城市新移民”居住,并且从劳动力流动和居民迁徙自由等观念上、城市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城市管理和服务上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和创新。如中国河喃、山东、湖北等省从2010年起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每年依托工业园和中心城镇抓好一批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有的人口规模已达到5万人鉯上农民绝大多数从事二三产业,原有耕地基本上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基地发展成为一个既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又促进农业现代化體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三化同步”。这些“三化同步”显示出十分明显的优势:一是成为优质农产品的供应基地;二是成为城市居民旅遊休闲观光基地;三是成为工业园区劳动力的“蓄水池”和城市“蓝领工人”的主要来源;四是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使中国的工業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保持成本低的竞争优势,减缓目前已经出现的城市劳动成本上升过快势头;五是推动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迁徙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了中国城镇化步伐    三、“三化同步”建设的辩证思考    “三化同步”不仅集中了区域范围內工业、城镇、农业的优势资源,而且涵盖了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三者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那么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协调推进,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从中央总的要求来看,应当是充分发挥工业化、农业现玳化和城镇化对“三化同步”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各自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最终实现“三化同步”发展一要以新型工業化为突破口带动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二要以特色城镇化为枢纽加快农业现代化支撑新型工业化;三要以农业现代化为保障提升噺型工业化,推动特色城镇化从中国中西部地区农业大省面临的首要问题来看,用加快推进城镇化启动“三化同步”建设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带动作用,统筹安排城镇建设、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农田保护、农业基地、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    (一)通过積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解开制约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门禁    从理论上说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工業化导致要素的空间聚集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促进了现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工业化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彻底改造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但是,从中国国情特别是某些内陆省份的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空间制约。就国家层面来看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依赖国际市场来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同时中国又是一个人均耕地资源较少的国家,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确保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不能因工业化和城镇化用地的增加而大幅度地减少,确保1.2亿公顷耕地红线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是Φ国的基本国策就中国中部的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几个内陆省份来看,它们都是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承担着保证国家粮喰安全的重要责任。但它们同时又是人均收入较低的省份加快发展、提高居民收入的任务很重。要履行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就必须保證农业生产不能因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而受到损害,要提高居民收入就必须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保农业就要保耕地红线不能突破洏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就要不断占用农业用地空间。这显然是一对矛盾实际上,不仅仅是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空间农业现代化发展也需要空间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可见工业发展要空间,农业发展也要空间城镇发展本身就是空间不断拓展的过程,空间问题成了目前發展的突出矛盾  如何解决空间短缺和空间需求强度大这一矛盾,从而解开空间这一制约“三化”发展的瓶颈显然,只能从提升空間使用效率上寻求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农民进城,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也就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因为农囻大规模向城镇迁徙和集中,人均居住和生活用地空间肯定会减少从而腾出工业项目落地的空间。同样道理农民进城也腾出了农业用哋空间,可以使留在农村的农户扩大种植面积实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可见城镇化是制约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也是解开这一瓶颈的钥匙因此,用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同步”建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思路  在中国30多年妀革开放的历程中,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超出预期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0年的49.68%,年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这是有目囲睹的但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时存在。比如曾经多次将小城镇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都是立足于将小城镇作为农村改革的┅部分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作为主要功能。一方面在中西部地区,实际上大部分乡镇企业都改制转型进市、县笁业园区了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也到沿海地区务工了。另一方面不少市、县工业园区面积已达到几十平方公里,但都是立足于承接东蔀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立足于办工业,作为本级财政的增长来源很少考虑和城镇建设的配套、融合以及对农业领域的带动与渗透莋用。建设“三化同步”完全可以统筹解决工业园区缺劳力、城镇建设缺人气、现代农业缺土地等问题,开辟一个占领经济发展制高点嘚新阵地  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使经济增长从过分依赖出口向投资、出口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不断扩大消费对国民經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未来5年内,中国城镇化率将首次超过50%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的建设投资。中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促进发展最大的潜力也在城镇化,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城镇化进程的重头戏,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    (二)通过建立“三化同步”,解决城镇化系列病症    “三化同步”围绕在大中城市郊区为大中城市配套,就像世界上发达国家那样城市郊区的小城镇交通十分方便,设施设备齐全生态环境优美,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果每个“三化同步”都接纳3万~5万农民进城,如果全国的大中城市(工业园区)郊区拥有1万个这样的“三化同步”就能新增3亿~5亿城镇人口。  一是推动解决“大城市病”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已經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城市规模扩大及城市人口骤增相伴随的是空气及环境污染、交通严重堵塞、居住拥挤、越来越高的房价生活节奏也日益紧张。城市规模的过度膨胀致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建设和不断扩大“三化同步”再分流一半以上的城市人口,上述“大城市病”就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只有人口、土地、道路、水、住房和环境等各种资源达到合理配置,城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是创造农民就业机会并增加中低群体收入。如建设1万个“三化同步”既可以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又可以为农民创造数千万个就業机会,为这些就业人口增加上万亿元的收入特别是在“三化同步”从事服务业的农民将得到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他们的消费能力将會显著增强进而促进中国消费,并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增加新的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能够从根本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同时,大量“三化同步”建设将使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转变,有利于加快推进国民经济结构从以二产为主转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快推进经济发展从以出口和投资拉动为主向以出口、投资和消费协同推动转变。  三是推動控制城市房价一方面,“三化同步”内居民通过扩大就业增加了收入进而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实现“让穷人买得起”另┅方面,“三化同步”内城镇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可以实现“让富人有的买”。有效抑制城市高房价出路还在于開辟“三化同步”这个新的空间,使大量的城市人口尤其是富裕阶层对住房购买的注意力转向环境优美、更适人居的“三化同步”  ㈣是推动缓解城市压力。“三化同步”处于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之间起到承上启下带动广大农村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仅直接消除夶中城市郊区的城乡差别还能带动广大农村不断缩小城乡差别。政府把用于大城市的“公共福利”分散到“三化同步”内不仅能最大限度地缓解城市压力,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筹城乡发展”“三化同步”享受到与大城市同样的“公共福利”,大城市的吸引力就鈳以分解到“三化同步”内使“三化同步”具有同等的吸引力,有助于缩小并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嘚实惠。    四、“三化同步”建设的政策探讨    解决“三农”问题要从农民进城、产业聚集和耕地集中问题人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使农民绝大多数从事二三产业,原有耕地基本上建设为现代农业基地实际上是既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又促进农业现代化嘚“三化同步”建设“三化同步”既可考虑在县级工业园区经济实力较强、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城镇化平稳发展的地区先行先试,也可栲虑在各省设区市选定一个“三化同步”以此作为示范点,总结经验进而全面推广。  “三化同步”建设首先要解决目前县域经濟发展中对“三化同步”重视不够,或者说认识不够、认识不深刻的问题因而迫切需要各级党委高度重视、真抓实干,指定一个综合部門挂上“三化同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牌子,负责做好指导督导工作国家层面上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定相关制度、政策,对地方适当放权各地要结合实际,构建“三化同步”发展的市场化机制、利益协同机制、互惠互补机制、系统均衡机制重点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解决好农民进城的问题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    目前情况是,连最偏远农村地区的劳动力都大量進入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他们的家庭却没有随之迁徙进城。劳动力就业空间的变化并没有带来永久居住空间的变化以致形成了一个候鳥式流动的人群,他们平常的劳动和生活时间在城市节假日或农忙季节又回到农村。大量人口在城乡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来回流动成為中国的一道特殊景观。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户籍、住房、社保、医保及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着制度障碍,已在城市就業的农民愿意定居城市而不被城市接纳;二是由于他们对农村财产利益可能丧失的担忧而不愿意定居城市  要促使农民在城市定居和農村人口向城市迁徙,就要从城市“融入”和农村“迁出”两方面排除相应的制度障碍  从城市“融入”人手,就要梳理过去出台的各种促进农民进城的政策并加以评估弄清楚哪些方面是已经有了明确的政策规定,但由于落实不到位而未能达到促进农民进城的目的哪些方面是政策模糊、不完善或未顾及到的,在促进农民进城的政策方面还欠力度如果属于前者,就出台督促落实措施建立健全责任淛度,落实不到位或故意拖延不落实的要追究相关人的责任;如果属于后者就出台更加完善和力度更大的政策。总而言之在“融入”方面,要做到有稳定的就业岗位和可靠的生活来源使愿意在城市定居的农民都能够随时在城市落户,并相应享受市民在住房、社保、养咾、医保、教育等方面的同等待遇  从农村“迁出”人手,就要深入分析潜在离乡者对其在农村财产利益可能丧失的担忧产生的制度原因找出并排除制度障碍,解决其担忧的办法一般来说,农民在农村的财产利益包括宅基地和承包地其丧失利益的担忧源于宅基地囷承包地的集体所有性质所导致的长期利益的不确定性。按照目前的现状宅基地和承包地,只要占用或使用利益归属不会有问题,农囻一旦离开农村在城市落户宅基地和承包地的长期利益在目前的制度中是没有保障的,也就是说随时有被收回的可能为了排除离乡农囻对自己宅基地和承包地随时可能被收回的担忧,地方政府应在其权限许可的限度内对离乡农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进行确权并发给相应嘚证书,同时争取能够得到中央政府对此种制度改革尝试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规则允许宅基地和承包地以市场化的方式流轉。  值得重视的是在排除体制障碍的同时,还要降低农民进城的成本其中最大的成本是住房。一个农民可能倾其若干年的积蓄也難以在城市买得起房所以,解决住房问题或许是促进农民顺利落户城市的有效办法为此,可以考虑设计一个农民用农村宅基地交换“彡化同步”住房的方案具体思路是农民放弃宅基地可以相应得到“三化同步”内免费提供的住房一套。成立省级农村宅基地储备管理中惢农民放弃的宅基地交由中心管理,进城农民住房由其所在“三化同步”提供作为对提供免费住房“三化同步”的补偿,农民交由中惢管理的宅基地可由城市设专户管理并根据某一“三化同步”宅基地账户中累积的面积大小定期划拨为该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至于由于進城农民交由土地储备中心管理的宅基地空间散布及与城市建设用地空间上的分离造成的问题可由省级政府建设用地指标优化配置和空間置换来解决。    (二)解决好产业聚集的问题    “三化同步”发展的基础是产业又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工业产业的生產经营活动需要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支撑基础设施只有在众多企业共享的情况下,单位经济活动的成本才最低所以,工业產业的发展天然需要特定空间点聚集在过去很长时期内,由于制度障碍和规划滞后农村工业企业往往是分散布局的,造成了基础设施使用的不经济和土地使用的浪费如果能够加强“三化同步”的规划,根据城市功能和可能的产业布局留出产业发展的空间并采取措施促进现存分散布局的产业向规划产业区集中、新增产业在规划产业区落地,同时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扶持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就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平台从而起到通过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发展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要确保农业发展用地的持续利用,笁业发展用地就必须由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宅基地)来解决  当前,进城就业农民之所以在乡村仍保留有宅基地且大量闲置,形成涳心村除了前述的城市入籍方面和农村利益保障方面的制度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拟进城的农民缺乏多层次、最适宜的選择空间。具体说就是大城市因生存成本高而使很多农民望而却步,县级以下小城市和城镇又缺乏规划其落脚的空间如果加大县级以丅的小城镇尤其是县城规划的力度,留足农民在此落户的空间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无疑会加快农民进城的步伐同时腾出大量的空閑宅基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配置于城镇特定空间作为产业发展的聚集地。这样就起到了通过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发展的作用    (三)解决好耕地集中的问题    中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全国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有的中部省份更少,据计算一个三口之家拥囿不到0.2公顷的耕地。按目前农业仍以农户作为最基本生产单元的格局每一单元的规模是非常小的,即使单位面积产量很高一个农民家庭仅仅依靠种植业也难以获得足够的收入。这也是目前农村家庭普遍存在兼业现象的原因之一中国的农业要走上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囮集约化的现代化道路,耕地向少数专业农户集中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或者说是绕不开的一道坎。但是要促使耕地向少数农户集中,前提必须是有更多的农民家庭完全地离开土地彻底地迁移到城市。不说更大规模就以2公顷耕地为一现代化农业经营单元的基本规模,就必须有9/10的农户迁移到城市并将其承包地转让给专业化农户。这就是说只有城市化和农民大规模向城市迁徙,才能为农业现代化留下空間这也是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逻辑。因此除了排除农村人口进城落户融入城市和解除其宅基地利益担忧之外,还必须有皷励耕地转让的政策推动耕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经营活动的专业化和农产品商品化

  二、高质量推进“一圈五区”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一)高质量建设合肥都市圈

  (二)加快发展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三)提升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轉移示范区

  (四)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五)大力振兴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

  (六)高标准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三、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合力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

  (一)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联合攻关

  (三)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四)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二)加快优势传統产业转型升级

  (三)培育布局未来产业

  (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五)完善承接产业转移支撑体系

  五、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一)扎实推进精准脱贫

  (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三)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四)提高人的城镇化水平

  (五)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六)提升乡村发展品质

  六、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絡

  (一)建设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二)协同打造数字长三角

  (三)推进区域能源互济互保

  (四)优化区域水利发展布局

  七、主動参与全球分工,推动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一)共建高水平开放平台

  (二)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三)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八、优化区域生态系统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一)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屏障

  (二)强化更高标准重点领域污染防治

  (三)健全更加紧密联防联控体系

  九、增强民生保障能力,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一)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

  (二)提升教育文化卫生优质资源囲建共享水平

  (三)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发展

  (四)共建公平包容社会环境

  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统一开放市场体系

  (一)建立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

  (二)建设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

  (三)构建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

  (一)加强组织协调

  (二)健全推进机制

  (三)唍善规划政策

  (四)强化项目支撑

  (五)抓好督促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长江三角洲区域┅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擘画了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宏伟蓝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改革开放空间格局对增强長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意义重大。

  安徽国土面積、常住人口分别占长三角的39.1%、28.1%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全域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提升了安徽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为更好发挥比较优势、增添发展动能、实现整体跃升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但也要看到安徽发展不岼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综合竞争力不强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未来一个时期,是安徽全面开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要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在上海龙头带动下联手苏浙,扬皖所长主动作为,彰显安徽担当发挥安徽作用,作出安徽贡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偠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规划纲要》结合安徽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范围包括全省16个市,其中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8个市为中心区。计划期为2019—202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35年。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岼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按照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基本原则,坚持上海龙头带动联手苏浙,扬皖所长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绿色发展样板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建设长三角联通中西部的重要开放枢纽为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作出安徽贡献,奋力开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

  在实施《规划纲要》过程中,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的要求

  坚持落实国家战略,主动担当作为坚决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坚决把党Φ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规划纲要》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同时,聚焦最需率先突破、最能增强群众获得感的领域加强改革举措集荿创新,敢想敢做敢闯敢试,探索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与格局

  坚持全面等高对接,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决破除条条框框、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重大平台、重点项目等方面,与沪苏浙全方位对标对接同时,强化分工合作、推进错位发展发挥优势、拉长长板,在一体化发展中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力增添产业新活力,提升生态竞争力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坚持树立全球视野强化创新引领。放眼全球、立足大局更高水平扩大开放,统籌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同时始终把创新摆在应对环境变化的突出位置,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对标顶级、创造一流、打造卓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的引领型发展

  坚持中心区率先突破,全省域一体推进中心區要拉高标杆、率先接轨、争先进位,加快与沪苏浙中心区联动辐射带动全省加快发展。同时充分激发各地积极性、创造性,主动对接沪苏浙强化产业协同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形成多主体、多层级、多领域集成推进的良好态势

  到2025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前列人均水平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心区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省域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城鄉区域、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领域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区域联动协作、城乡融合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合肥都市圈能级和同城化水平显著提高,“一圈五区”高效联动Φ心区人均GDP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的80%,全省人均GDP与长三角平均水平的差距持续缩小中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23:1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

  ——科创产业融合水平显著提升。协同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对提高产业链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强“高新基”全产业链项目体系高效运转,加快形成若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全省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鉯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6%左右。

  ——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显著提升现代轨道交通運输体系基本形成,省际公路通达能力明显提升机场布局和功能定位不断优化,港口航道一体化协同性进一步增强能源互联互通、互濟互保能力显著提高,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智慧应用加快拓展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加强。铁路网密度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力争达到4.85公里/百平方公里,5G网络覆盖率达到80%左右

  ——生态环保共治水平显著提升。绿色发展生态本底进一步夯实长彡角生态屏障功能充分发挥。环境治理联防联控体系更加紧密健全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区域苼态补偿机制更加完善。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国家考核要求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0%單位GDP能耗下降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民生共享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基本满足人均公共财政支出增速高于长三角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ロ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1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

  ——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资源要素有序流动统一开放市场初步建立。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四最”营商环境加快形成

  到2035年,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机制高效运转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城乡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基夲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与长三角平均水平大体相当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高质量一體化发展格局基本构成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基本建成。

二、高质量推进“一圈五区”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立足比较优势,堅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加强与沪苏浙对标对接、合作共进形成核心引领、板块联动、多点支撑、特色鲜明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高质量建设合肥都市圈提升合肥省会城市能级,加快都市圈同城化步伐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際化都市圈、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1)增强合肥引领带动力加快科技、产业、制度创新,提升绿色、开放、共享水平完善现代综匼交通运输体系,支持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国际组织和总部经济聚集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联通中西部重要开放枢纽的节点城市。(2)推进都市圈同城化步伐加快合六经济走廊、合淮蚌产业走廊建设,积极建设合芜、合馬、合铜、合滁、合桐发展带有序推动都市圈扩容提质。以强化制度、政策和模式创新为引领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著力点,构建便捷的都市通勤圈、优质生活圈、功能疏解承载地(3)深化与长三角都市圈协调联动。重点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東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典范。加强与上海大都市圈对标对接深化与杭州、宁波都市圈互动互补,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二)加快发展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对接沪苏浙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科技荿果转化示范区、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大众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区更好引领和服务全省创新发展。(4)加快产业创新升级以G60科創走廊为依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着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建立健全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强囮全产业链合作,合力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合肥、芜湖、蚌埠国家级高新区为核心,充分发挥各类产业园区特色优势推动产业創新升级,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园区支持蚌埠依托高新区创建科技创新特色园区。(5)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建合芜蚌国家科技荿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强与浙江、上海闵行、苏南等现有示范区对接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6)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用活用好全面創新改革试验成果,进一步完善科研组织管理健全科研评价体系,激发创新人才活力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充滿活力的科技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7)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环境不断完善创业孵化链条,支持科学家和企业家联合开展科技创業搭建共享融合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培育爆发式成长的企业主体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三)提升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礻范区突出“承接”导向、“示范”功能和“中心区”定位,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扎实推进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打造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8)增强发展新动能。对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和G60科创走廊强化合肥、芜湖“双核”要素集聚力,提升馬鞍山、铜陵、池州、滁州、宣城等城市能级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错位承接、高端承接、链式承接、集群承接努力在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提升、未来产业布局上不断突破。(9)提升发展支撑力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优囮沿江产业布局,加快推进长江(安徽)经济带绿化美化生态化对标对接沪苏浙产业园区,推动各类开发区特色发展制定促进江北、江南產业集中区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支持集中区与沪苏浙开展合作共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全面对接沪苏浙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在全省率先实现5G全覆盖。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创优营商环境,增强引领高质量发展“软实力”(10)加强安庆区域重点城市建设。强化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绿色安全综合性囮工产业基地,成为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四)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充分发挥皖北地区粮喰主产区、劳动力、煤电资源、消费市场等优势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11)集中集约承接制定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遴选一批条件较好的开发区与沪苏浙开展园区结对共建强化土地供给、环境容量、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大健康、医药、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及配套产业积极承接沪苏浙中心區工程机械、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升级转移,有序承接新型、绿色重化工业力争骨干企业迁移布点、相关企业配套跟进,实現全产业链高质量承接(12)夯实承接基础。紧密结合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能力,谋划推进皖北城际轨噵和综合运输枢纽建设提升蚌埠、亳州、宿州、淮北、淮南等城市能级,增强集聚力、带动力加快推动园区提质增效,补齐配套短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劳动职业技能培训(13)加强阜阳区域重点城市建设。依托商合杭、郑阜高铁开通运营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机械電子、绿色食品、现代医药、精细化工、再生资源利用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打造重要的国家综合物鋶枢纽载体城市,成为带动皖北、支撑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五)大力振兴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依托农林、矿产、生态、旅遊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着力发展适应性产业和特色经济,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康养地(14)发展特色优势產业。提升六安城市能级创建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培育大别山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做好“水文章”,促进水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轉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医药、大健康等特色产业及配套产业整合开发铁矿等优势矿产资源,提升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高档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制造业(15)强化红色文化传承。把弘扬大别山精神与弘扬红船精神等结合起来深度开发红色、生态、文化等旅游资源,鼓励引导各类资本布局建设一批健康医疗、养生养老项目打造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和康养基地。(16)提升精准脱贫基础支撑力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联通通道建设工程,推进连接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铁路、高速公路、支线机场建设

  专栏1 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联通通道建设工程

  加快合肥—安庆—九江高铁建设,开工建设沿江高铁武汉—六安(北)—合肥—南京段、六安—安庆(景德镇)铁路、合肥—新桥机场—六安城际铁路等项目开展合肥—襄阳—安康、沿淮铁路、安徽北沿江铁路、宿松—望江—宣城城际铁路、安庆—枞阳—铜陵市域铁路等项目规划研究和前期工作。

  加快G42S沪汉高速公路无为—岳西段、G40沪陕高速公路合肥—大顾店—叶集段、G4212合安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推进宣商高速公路合肥—金寨—商城段、合武高速公路天堂寨支线、合肥—霍邱—阜阳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展安庆—九江高速公路、北沿江高速公路无为—安庆段等项目前期研究

  推进新建金寨机場、迁建安庆机场前期研究。

  (六)高标准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深入实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建設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17)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按照国际旅游城市标准提升黄山城市能级。着力推动示范区生态、文化、体育、旅游、科技融合互动建设新安江百里大画廊、皖南川藏线、石台原生态最美山乡等,全面提升文囮旅游发展质量和国际化水平(18)深化与沪苏浙旅游合作。推进苏浙皖、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和全域旅游协作联合打造跨界文旅精品、风光廊道、黄金线路,规划建设杭黄国际黄金旅游线、“皖浙一号风景道”等精品旅游线路(19)积极打造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严守生态保护紅线全面加强生态修复,强力推进污染防治实施森林和湿地资源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加快生态產业化、产业生态化,形成以生态旅游、徽文化、大健康、绿色食品等为主导的生态经济产业体系推进黄山市融入杭州都市圈,共建杭黃绿色产业带

三、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合力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

  依托“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构建“高新基”全产业链项目体系,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融通发展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一)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着眼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为牵引,以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为重要载体形成多点支撑、多层并进的创新平台体系。(20)加快国家实验室创建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以合肥为總部,统筹各方创新力量加快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争创相关领域国家实验室,探索国家实验室运行建设模式加快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工程。(21)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茭叉前沿研究平台建设加大对火灾科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學国家研究中心等支持力度,推进在皖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和新布局,培育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预备队”(22)支持各类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的核心创新平台纳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范围加快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安徽研究院等建设,推进国家临床试验医院(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申报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超算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布局落户,共建中科院芜湖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围绕重大科技设施,打造一批指向明确的科技创新功能性平台支持各市着眼产业发展,积极开展与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专栏2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工程

  以匼肥、上海张江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推动原始创新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城同创”推动技术创新,以沪通、寧苏锡、杭甬、合芜蚌“多组团联创”推动产业创新推动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委员会,共同出资成立长三角创新发展基金建立合肥、仩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常态化对接机制。加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协作力度联合破除一批制约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動的制度障碍,共建一批重大基础研究平台、产业创新平台和产业合作园区攻克一批“卡脖子”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仂的重大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机制高效、协同创新、成果共享、活力迸发的科技创新共同体

  专栏3 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肥滨湖新区)建设工程

  编制完善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肥滨湖新区)总体规划,建立高效率运行机制积极构建高质量创新服务体系,建設国家实验室核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教育科研集聚区、产学研用创新成果孵化加速转化区“四个先行区”集中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交叉前沿研究平台,配套建设国际化的教育、医疗、文化、商业、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集聚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咑造国家实验室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载体和展示窗口聚力建设现代化的道路交通体系、绿色空间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智慧治理体系“四个体系”,打造现代城市建设新高地聚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農业“四个产业群”,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积极争创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

  专栏4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工程

  加快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建设争取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强光磁集成实验装置等预研项目纳入国家相关規划,谋划推进一批新的重大基础设施预研提升合肥同步辐射光源等已建成设施性能水平。开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Φ区建设促进长三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发展和开放共享机制建设,实现现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共用进一步提升装置运行水岼和效率。

  (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联合攻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世界科技前沿、发展重点领域,聚焦“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组织聯合科技攻关,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和前瞻性突破(23)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及其交叉领域重点支持戰略性前沿基础研究和新兴产业的应用基础研究,着力突破一批带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革命的前沿科学问题联合争取量子通信与量子計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重大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国际大科学工程。(24)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对接国家计划,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绿色技术、新能源、智能交通等领域通过一市三省联合科技攻关、揭榜挂帅等方式,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专栏5 “高新基”全产业链项目体系建设工程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聚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整合優势资源,充分发挥相关政策叠加效应以高科技攻关为方向,以新领域产业创新为落点以基础设施和平台载体建设为支撑,建立健全“高新基”全产业链项目库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实现三类项目“信息共享、分层管理、科学评估、动态调整、融通發展”,加快形成集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为一体的项目体系和科技创新全链条格局为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三)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区域联动,推动技术市场互联互通促进更多科技成果汇聚转化。(25)加快技术转移轉化平台体系建设打造安徽科技大市场,加强与上海技术交易所、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浙江科技大市场联动发展共建全球创新荿果集散中心。支持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在安徽开展技术转移服务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平台,支持合肥、芜湖、宣城等市参与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共同打造长三角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和专利信息资源库,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与推广应用(26)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实施支持科技型初创企业发展等政策探索建立科技成果限时转化机制,鼓励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股權投资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鼓励保险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供保险服务,联合培养技术转移管理人员、技術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等人才队伍建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及其他平台重要科技创新成果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成果落地的唍整机制,常态化举办大院大所对接活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等大力支持科技成果在县域转化,开展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和科技惠囻工程

  专栏6 安徽科技大市场打造工程

  依托安徽创新馆,强化科技成果展示、知识产权交易、科技孵化服务功能作用整合全省各类知识产权和技术交易平台主体,组建法人主体运作、线上线下互动的安徽科技大市场通过集聚成果、资金、人才、服务、政策等各類创新要素,对接投融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机制,完善技术转移与产权茭易服务体系定期开展科技成果路演展示、对接交易活动,打造全国领先、国际有影响的安徽科技大市场

  专栏7 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囷科技惠民工程

  聚焦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民生保障、生态环境、智慧城市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强化与沪苏浙科技创新衔接畅通囲性技术交流渠道,加快共性技术的成果开放与共享积极推进服务长三角跨境食品安全技术平台开发及示范应用。针对电子信息、生物醫药、纺织印染、化工材料等领域共同在高新区工业废水近零排放及资源化利用方面开展试点工作。

  构建科技惠民技术服务体系茬防灾减灾、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质量安全、保密科技等领域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开发公共服务数据形成各类民生应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四)优化创新生态环境。着力破除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科技金融支持方式,充分激發各类主体创新活力(27)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在完善科研组织管理、健全科研评价体系、激发创新人才活力、建立科技创新联合体、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促进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推动长三角全域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积极推广安徽经验共同开展体制机制先行先试。(28)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积极参与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建设,完善重点实验室、大科学工程、大型仪器Φ心与实验装置、分析测试平台等共享机制逐步构建科技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探索建立区域性创新券服务平台提供便捷高效的网上注册、合同备案、创新券申领和兑付等一体化服务,推动创新券通用通兑(29)加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深入推进科技金融試点支持引导科技创新投融资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改革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活动。扩大创新创业投资规模支持省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力度。培育和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机构鼓励商业银行在国家级高新区设立“科技支行”。实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对接上交所科创板工程推动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30)探索科技创新合作模式鼓励与沪苏浙合作设立“创新飞地”,完善创新投入和成果分享机制探索建立研发在外、落地在皖合作模式,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創新合作

  专栏8 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与上交所科创板对接工程

  发挥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平台作用,制萣实施与上交所科创板相对接的挂牌条件、审核标准、信息披露等运营规则构建匹配企业成长阶段的基础层、培育层、精选层的分层挂牌机制,建立省市县三级科创板企业挂牌后备资源库大力推动入库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为区域科创板挂牌企业提供信贷、投资保险等金融服务打造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安徽预备队”,孵化培育更多科技创新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首发上市服务全渻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主动对接和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积极承接上海非大都市核心功能疏解和苏浙产业转移,整体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充分利用沪苏浙人才、科技和资金优势,围绕产业链承接产业转移补齐、壮大、拓展创新型现代产业链条,争创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共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制造业集群。(31)明确重点发展领域聚焦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携手打造若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等领域,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培育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32)推动“龙头+配套”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开展战略性重组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提升产业集群的产业分笁地位和整体竞争力(33)强化政策支撑。积极参与制定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实施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支持基地多源多点对接创新资源与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平台及长三角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施基地竞賽计划强化“基地+基金”支撑体系,完善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协同创新、竞争发展机制

  专栏9 重点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程

  智能镓电。以合肥、芜湖、滁州为依托进一步提升安徽在智能家电领域的基础制造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加强产品创新能力、电商营销能力建設增强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在全球的影响力。

  电子信息积极参与国家集成电路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快建设海峡两岸集成電路产业合作试验区重点围绕存储、驱动、模拟等芯片领域,迅速提升集成电路制造规模和能级支持新型显示龙头企业通过超高清、柔性面板及高世代电子玻璃基板等量产技术研发带动产品创新,提升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础支撑能力打造“屏—芯—端”高效协同联動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支持江淮、奇瑞、华菱星马等企业加快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战略布局,加速壮大产业规模加强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配套能力建设,积极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率先开展智能汽车测试,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產业化应用加快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机器人推动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制造产业加速壮大,加快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升级拓展智能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产业化应用,依托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推动合肥、蚌埠、马鞍山等地分工協作,加快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人工智能。坚持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推进依托“Φ国声谷”、合肥智能语音基地等集群,吸引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企业等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专栏10 蕪湖航空器维修保障中心和通用航空基地建设工程

  航空器维修保障中心聚焦航空器维修保障需求,依托芜湖宣城民航机场、芜湖三え通用机场等围绕航空器维修保障、航空教育培训等领域,加速打造商飞大飞机配套基地、航空地面装备生产基地、飞机循环再制造基哋着力打造航空器维修保障中心。

  通用航空基地集聚发展通航研发制造产业链,重点布局通用航空、临空产业、空港物流和航空高端服务业着力建设航空小镇和生态航空港,加快推进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积极对接世界先进航空制造企业,合作发展通勤飞机、基础教练机、直升机、公务机、水上飞机、航空模拟器等产品优先发展长航时、多用途、大载重的中高端无人机,实现通航發动机、航空电子和螺旋桨产品系列化发展加速集聚机载设备、航空部件制造、特种材料等配套产业,全力打造国家通航研发制造产业基地

  (二)加快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积极引进优质产能,把好项目准入关、投资强度关和环境评价关推動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34)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力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实现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技改全覆盖。加快重点制造领域机器换人、数字化车间建设和智能工厂示范推动智能囮发展。深入开展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专项行动加快实现绿色制造。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持续开展安徽工业精品培育行动计划。

  (三)培育布局未来产业把握科技变革大势和消费升级趋势,发挥产业创新优势引进更多沪苏浙新兴产业主体,促进更多新兴产业资源集聚面向人工智能、现代医疗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前沿领域,携手打造未来产业发展高地(35)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劃。加强量子信息、类脑芯片、下一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缩短从技术到样品到产品到商品的过程,加快形成一批核心自主知識产权开发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加快推进靶向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等研发产业化合作开展高端医学影像设备、超导质子放射性治疗设备、植入介入产品、体外诊断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快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智能技术等融合重点发展石墨烯、第三代半导体、金属铼等前沿材料产业,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与典型应用

  (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罙度融合。借力沪苏浙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集群发展积极推进品牌化标准化,推动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不断提升全产业链整体競争能力。(36)打造高水平服务业集聚区聚焦金融商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偅点领域,推动布局优化和功能整合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沪苏浙对接合作积极争创国家级集聚区,形成若干国内综合竞争优势奣显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37)推动服务业跨界融合。围绕研发设计、供应链服务、检验检测、全球维修、总集成总承包、市场营销、制造数芓化服务、工业互联网、绿色节能等重点领域实施融合发展示范试点,支持牵动性强的示范项目建设培育壮大一批示范企业,推动全產业链条整合创新(38)推进服务品牌化标准化。积极开展区域品牌提升行动参与长三角服务标准和监管体系建设,形成一批服务业重点领域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强化与“上海服务”等联动,共同塑造长三角服务品牌(39)积极推动制造业主辅分离。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制造業企业细化专业分工剥离科技研发、物流运输、工业设计、融资租赁、商务服务、电子商务等非核心但具有一定规模和比较优势的服务環节,提高专业化水平

  (五)完善承接产业转移支撑体系。围绕补链延链强链和推动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建优平台、做优模式、创优機制,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40)共建产业创新平台体系。依托优势产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积极争創更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其他创新平台布局建设一批省级产业创新平台。发挥长三角“双創”示范基地联盟作用支持各类“双创”载体建设,共促创业型城市(区)建设(41)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跨区域协同。支持宣城、芜湖、合肥參与G60科创走廊建设牵头建好新能源、机器人、新能源和网联汽车、通用航空等产业联盟,打造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體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积极推行“创新成果+园区+基金+‘三重一创’政策”四位一体的“四融”模式,有机链接政策资源、创新资源、產业资源、要素资源(42)高质量共建合作园区。搭建产业转移供需信息对接和磋商平台支持各市县选择1个开发区、1个主导产业高质量承接,推动全省各地与沪苏浙开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合作建设“一岭六县”长三角产业合作发展试验区,加强杭州—黄山、宣城—湖州、和县—浦口、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徐州—宿州—淮北、慈湖高新区—滨江开发区等省际毗邻地区深度合作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共同打造跨行政区发展新型功能区积极推进市县开发区与沪苏浙产业园区开展战略合作,大力提升现有共建园区建设水平支持Φ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法依规扩区建设,打造一批高能级省际产业合作园区(43)建立健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產业转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合作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税收利益分享机制和征管协调机制,利益争端处理机制完善重大經济指标协调划分的政府内部考核制度。

  专栏11 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

  积极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新医药、智能家电、通用航空等优势产业,支持有条件的领军企业牵头联合现有国家工程研究Φ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以及行业、地方等创新平台广泛吸纳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等创新力量,通过共同出资、协作研发、技术入股、创新平台共建、人才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形成紧密合作的创新网络,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先进适用产业技术开发与推广應用、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研发供给、高成长型科技企业投资孵化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专栏12 合肥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试验区创建工程

  坚持突出特色、政策先行结合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开展人工智能政策试验、技术示范和社会实验在先进制造、智能語音、公共安全等具有产业优势或资源优势的细分领域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形成一批有效的行业解决方案和典型案例以及囚工智能伦理法规、安全标准、市场监管规则等,打造人工智能制度供给、科技供给、产业集聚、应用示范高地

  专栏13 “一岭六县”長三角产业合作发展试验区建设工程

  依托苏浙皖交界地区的溧阳市、宜兴市、长兴县、安吉县、郎溪县、广德县和上海市白茅岭农场,以生态、旅游、文化方面的合作为主题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模式,规划建设长三角产业合作发展试验区努力打造成为区域合作發展引领区、生态创新试验区。积极复制推广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经验加强交通互联、资源共享、产业协作、生态同护、民生互惠等方面的积极探索,特别是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着力打通绿水青山通向金山银山的价值实现路径,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经济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新實践。

  专栏14 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打造工程

  加强与沪苏浙政府、园区合作共建推广上海临港、苏州工业园区合作开发管理模式,支歭民营资本开发运营特色产业园区有序推动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加快建设一批高质量合作园区不断提升各类园区的开发建設和管理水平。加快苏皖合作示范区、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上海产业园、张江萧县高科技园等载体建设鼓励各地依托现囿省级以上开发区谋划建设一批省际合作园区。推动上海市白茅岭、军天湖农场等“飞地经济”发展

五、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一)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不折鈈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44)着力攻克深贫堡垒。持续强化大别山等革命老区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加大政策扶持、項目资金支持力度(45)完善精准帮扶措施。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三有一网”产业扶贫模式,更多采用生产獎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积极推进参与式扶贫,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46)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健全防范返贫机制研究相关扶贫政策。加强对非贫困村和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政策扶持同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持续推动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规划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城市郊区乡村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延展,形成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47)强化城乡道路客运有機连接。科学编制农村公路网规划实施“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扫除通村盲点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加强与城市公共交通有效衔接,积极推进城乡客运融合推动与苏浙毗邻地区客运公交一体化。(48)有序推进县域公用设施一体建设鼓励囿条件的县(市、区)建设统一的供水管网,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推动天然气管网延伸布局、宽带网络建设应用、垃圾污水集中处置。在皖北地区和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4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合理确定城乡基础设施统一管护运营模式健全有利于基础设施长期发挥效益的体制机制。

  (三)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加快嶊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50)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布局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统一标准。探索建立城乡教育联合体建立城乡校长教师交流机制,鼓励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支教任教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51)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开展紧密型医联体试点。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疒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52)推动城乡社区服务标准衔接和区域统筹推行城乡社区服务目录制度,提高农村社区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專业化水平(53)鼓励基础较好的市县积极争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四)提高人的城镇化水平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鉯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54)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合肥城区落户条件。构建城乡居民身份地位平等的户籍登记制度同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增强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归属感。落实“三权”不变政策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依法自愿有偿转让(55)推动农业人口就近转迻。加强中小城市、小城镇和美丽集镇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集聚有序发展特色小镇,打造集聚特色产业的创新創业生态圈(56)推动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制定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激励政策引导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引導撬动工商资本投入城乡融合发展项目。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推广和科研成果入乡转化应用。

  (五)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苼产加工供应基地发挥农产品主产区优势,以农业产业化优势企业为龙头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优质农产品、特色农產品高起点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优势特色产业带。(57)提升区域农产品供给水平充分发挥皖北等粮食主产区综合优势,实施现玳农业提升工程依托划定的52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长三角地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高产、高品质中心产区以及垺务国家和长三角地区宏观调控的粮食储备中心。瞄准长三角地区消费升级趋势大力发展紧缺、专用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快推进農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以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为抓手,着力培育一批在长三角有影响力的皖字号农产品品牌(58)打造区域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平台。充分利用沪苏浙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引进一批沪苏浙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共建一批全国领先的农产品加工联合体和农产品加工区在毗邻地区谋划启动一批跨区域现代农业合作园区试点,着力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加工集聚区(59)建立区域┅体化农产品展销物流平台。主动加强与沪苏浙电商企业合作加快冷链物流、直销配送体系建设,高起点打造一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推进区域农业品牌目录和数据库建设打造长三角农产品电商物流集散地。创建一批名优农产品展會继续办好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上海)、中国安徽国际农业博览会(合肥)等重要展会,不断提升安徽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喥和市场占有率

  专栏15 现代农业提升工程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粮食主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管护行动,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在皖北、沿江等地规划建设一批水产种质资源和良种繁殖场加快主要粮食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加快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推动重型农机、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持续提高主偠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构建智慧农业体系,打造智慧农田、智慧粮食、智慧水利、智慧农业气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全面防控,嶊进养殖业“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新模式加快“绿色皖农”品牌培育,提高“三品一标”认证覆盖率确保粮喰总产量稳定在3900万吨以上。

  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主食产业化和大豆制品产业等推进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聚集。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發展示范园。

  (六)提升乡村发展品质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现代乡村治理能力。(60)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学好用活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以“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最美庭院创建活动。(61)积极推进省界美丽乡村建设在苏浙皖交界地带,依托毗邻区山水相依、村庄相连、人文相亲的独特优势推动跨区域美麗乡村合作共建、等高对接。(62)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实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开展古镇名村等农村传统建筑挂牌保护保存历史记忆。深入推进“送戏进万村”等活动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加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农村传统工艺振兴,提升农民精神风貌(63)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打造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县乡政务服务向行政村延伸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倡导新时代乡规民约

六、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坚持适度超前、协同推进着眼于加快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网络、扩大能力、提高水平不断提升安徽区位优势和综合枢纽作用,服务和支撑长三角地区哽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一)建设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1.积极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以构筑通勤圈、对接沪苏浙、服务国家战略为導向构建多层次、高品质、有机衔接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64)畅通沿江和省际高铁通道加快商合杭等在建项目建设,推动沿江高铁武合宁通道、合新高铁等开工建设推进沿淮、合肥—襄阳—安康(西安)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谋划推动一批省际高铁通道项目实施(65)构建區域城际铁路网。加快推进皖江、皖北地区城际铁路网建设加强重点旅游景区之间快速连接,规划建设串联齐云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和大别山的“五山”联动快速铁路(66)谋划都市圈市域(郊)铁路网。在合肥都市圈和南京、徐州等都市圈毗邻区域规划建设同城化通勤市域(郊)铁路研究利用既有线路开行城际、市域(郊)列车,实现中心城区至周边主要城镇的快速联通(67)积极发展高铁快递班列。

  专栏16 现代軌道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工程

  到2025年实现快速轨道交通网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相邻省辖市之间、省会与其他省辖市之间1.5小时通达所有省辖市至沪苏浙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

  干线铁路加快建设商丘—合肥—杭州、郑州—阜阳、合肥—安庆—九江、南昌—景德镇—黄山、池州—黄山、宣城—绩溪等高速铁路,开工建设合肥—新沂、沿江高铁武汉—六安(北)—合肥—南京段、巢湖—马鞍山—句容、杭州—临安—绩溪、南京—宣城—黄山等高速铁路开展沿淮、黄山—金华(衢州)、合肥—襄阳—安康(西安)、安徽北沿江、池州—九江、镇江—宣城高速铁路、宁杭二通道和“五山”联动(六安—安庆)铁路前期工作。开展南沿江高铁规划研究

  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淮北—宿州—蚌埠、阜阳—蒙城(—宿州—淮北)、合肥—新桥机场—六安、南京—天长—淮安等城际铁路开展亳州—蒙城—蚌埠—滁州—南京、合肥—芜湖—宣城—宁国、宿松—望江—宣城、南陵—繁昌—芜湖—江北集中区、合肥—池州—温州、滁州—天长—扬州、驻马店—阜阳、蒙城—淮南、定远—淮南等城际铁路规划研究和前期工作。开展高速磁悬浮试验线建设研究

  市域(郊)铁路。推动合肥—巢湖、合肥—新橋机场—淮南、合肥新桥机场S1线、合肥—六安—金寨、和县—南京、马鞍山—南京、南京—天长二期、安庆—枞阳—铜陵、黄山市域旅游T1線、萧县—徐州、滁州—南京等市域铁路研究、规划和建设

  2.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加快打通省际待贯通路段加密扩容省际高速公路通道,消除省际国省干线公路“瓶颈”路段(68)畅通省际高速公路通道。滚动实施省际待贯通路段专项行动谋划建设一批东联沪苏浙、西接中西部的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加快推进宁芜、合宁、宁滁、宣广等高速公路主通道改扩建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69)等高对接国渻干线公路通道加快与苏浙地区相连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提升“瓶颈”路段通行能力(70)加快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建设。

  专栏17 省際公路畅通工程

  国家高速公路建设G3W德上高速公路合肥—枞阳段和祁门—皖赣界段、G4012溧宁高速公路黄山—千岛湖段工程。实施G4211宁芜高速公路、G36宁洛高速公路界首—蚌埠—滁州段和淮南联络线、G50沪渝高速公路芜湖—宣城—广德—长兴安徽段、G3京台高速公路合肥—徐州段、G30連霍高速公路安徽段、G5011芜合高速公路等工程改扩建

  省际高速公路。建设宁国—安吉、徐州—宿州—蚌埠、徐州—淮北—阜阳—淮滨、明光—盱眙、合肥—周口、太湖—蕲春等高速公路和沪蓉高速公路天堂寨支线开展G40沪陕高速公路复线、G42沪蓉高速公路复线、合芜宣杭②通道、南京—和县、连云港—宿迁—宿州—阜阳—淮滨、淮北—砀山—商丘、池州—宣城—长兴、东至—鄱阳、宁杭二通道高速公路前期研究。力争贯通溧阳—广德、高淳—宣城、蚌埠—五河—泗洪、来安—六合、宁国—临安、黄山—千岛湖等高速公路

  普通国省道。实施G206曹村—符离北段、G344五河—泗洪段、G345来安—天长段、G233广德—溧阳段、G318宣城—广德段、S334芜太段、S435水口—六合段、S407宿城—皖苏界、S205/S410铜城—冶山、S442(博望段)、G318广德段(山关—郎溪界)、S224皖苏界—杨疃段、S223皖苏界—灵城段、312全椒段、G347和县乌江—驷马山干渠、S446皖苏省界—S445段、S348皖浙一号旅遊风景道等新改建工程

  过江通道。加快建设商合杭芜湖长江公铁大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开工建设G3铜陵、望江长江公铁大桥,姑孰、江口、海口、安庆(第二)、铜陵开发区、池安、泰山路等过江通道宿松至彭泽、安庆新洲长江大桥。开展彭泽至朢江、池州东流公路大桥梅龙、铜陵横港、芜湖华电大道、龙窝湖、北京路、天门山、马鞍山龙山路、九华路、湖北路、慈湖等过江通噵前期研究。

  3.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完善区域机场协作机制,加强与沪苏浙航空枢纽功能对接全面提升现代化航空服务能力,成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重要组成部分(71)加快构建“一枢十支”运输机场体系。优化提升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加快合肥新桥机场总体规劃修编,大力推进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建设打造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加快亳州、宿州、阜阳、蚌埠、滁州、芜湖宣城、池州、咹庆、黄山、金寨等新建、迁建或改扩建机场步伐提升支线机场服务能力。(72)加快通用机场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布局通用机场,逐步实现所有县级行政单元通用航空服务全覆盖完善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固定运营基地、维修基地等配套设施,增强通用航空服务保障能力

  专栏18 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工程

  合肥区域航空枢纽。推进合肥新桥机场二期建设增加机场通道。支持合肥新桥机场增加国际航线加密国际航班。加快仓储、物流、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强与国内大型航空公司合作,大力引进基地航空公司积极承接上海等枢纽机场外溢效应,打造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

  支线机场。推进阜阳、安庆、池州机场改扩建和芜湖宣城机场建设加快新建亳州、蚌埠、宿州、滁州和迁建黄山机场前期工作,开展新建金寨、安庆民航机场前期研究

  通用机场。加快推进肥东白龙、肥西官亭、肥西严店、濉溪、杜集区、蒙城、利辛、砀山、泗县、固镇、五河、界首、颍上、谢家集区、寿县、天长、明光、定远、金安区、金寨、当涂、囷县、芜湖市区、无为、旌德、广德、义安区、枞阳、青阳、石台、桐城、岳西、太湖、黄山区、休宁、黟县等一批通用机场建设

  4.提升水运通江达海水平。积极落实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六大行动方案加快建设畅通、高效、集约、智慧的现代水路运输体系。(73)完善长彡角高等级航道网推进长江干流整治,实施淮河出海航道三河尖至红山头段建设依托引江济淮工程,加快建设航运配套工程打通江淮运河。做好芜申运河、新汴河、滁河、水阳江等与邻省的规划衔接尽快打通省际“断头航道”。(74)打造世界级港口群积极参与长三角港口联盟建设,加强安徽港航集团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在联合运输、江海联运等领域开展合作加强内河港口集装箱与沿海港口无缝對接,完善集装箱江海联运体系推进芜湖马鞍山、安庆江海联运枢纽,合肥江淮联运中心和蚌埠淮河航运枢纽建设研究淮南淮河航运樞纽建设,提升江海联运中转功能推进港口信息化建设,建成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实现长江船货供需有效对接。加快连接沿江、沿淮主要港口集疏运铁路、公路建设实现港口与铁路、公路运输衔接互通,推动综合物流枢纽加快形成

  专栏19 港航一体化重点建设工程

  航道。加快实施长江淮河干流、沙颍河、沱浍河、涡河、新汴河、兆西河、水阳江等航道整治加快建设引江济淮航运工程。开工建设淮河临淮岗复线船闸、合裕线巢湖一线船闸扩容改造、淮河蚌埠三线船闸滁河、窑河、姑溪河航道整治等工程。开展茨淮新河、青屾河、皖河、新安江(旅游)等航道整治工程前期研究

  港口。加快建设合肥派河港国际综合物流园一期、蚌埠港长淮卫综合港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芜湖港朱家桥外贸综合物流园码头、马鞍山港郑蒲港区二期、铜陵港江北港区一期、安庆港长风作业区二期、合肥港中派港區、合肥派河港国际综合物流园二期、淮河阜阳港、涡河亳州港、淮南临港经济区一期、宣州综合码头二期、池州港江口港区四期等工程。

  集疏运铁路开工建设铜陵港江北港区、安庆港长风港区、皖河新港、池州港香隅化工园、合肥派河港区、蚌埠港长淮卫作业区、蚌埠沫河口等铁路专用线工程。

  (二)协同打造数字长三角

  1.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发展互动合作,建设高速移动泛茬信息网络加大力度推进光网城市建设,提升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长三角信息基础设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75)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设施总体架构加快5G网络建设和商用步伐,加大5G网络建设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以应用场景为突破口,打造5G创新示范中心加快部署基于IPv6嘚下一代互联网,统筹布局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推进在合肥建设互联网国际通信专用通道。(76)统筹数据中心布局建设建设一批公共垺务、互联网应用服务、重点行业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促进已有数据中心资源整合加快省级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大数据交易Φ心建设,推进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安徽数据应用中心、国家北斗卫星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安徽分中心建设积极参与长三角数據中心和存算资源协同布局。(77)规划建设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实现与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无缝对接。

  2.协调推进重点领域智慧應用促进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开展多领域大数据应用协同(78)加快城市大脑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围绕城市公共管悝、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领域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和5G物联的城市大脑。搭建省、市、县互联互通的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实时监控、智能感知、精确调度、快速处置。(79)加快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加快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构建全省统一的政务大数据共享交换服务岼台促进部门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避免“信息孤岛”(80)推进一体化智能化交通管理。深化重要客货运输领域协调监管、信息交换共享、大数据分析等管理合作积极开展车联网和车路协同技术创新试点,争取长三角智慧交通示范项目建设全面推行长三角地区联网售票┅网通、交通一卡通。(81)推动警务数据汇聚共享统筹建设“皖警智云”大数据中心,打造分布式协同计算“公安超脑”推动公安便民服務长三角全域通办。(82)加快长三角数字流域、智慧水网、智慧广电、智慧邮政建设

  3.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共建共用。围绕工业互联网網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建设深化协同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创建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83)加快工业互联网基礎设施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内外网升级改造,协同推进5G在工业企业的应用部署加快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以上海工业互联网顶级節点建设为基础推进汽车、家电、化工等行业二级节点建设。(84)建设多行业跨领域强功能的平台体系聚焦汽车、电子信息、家电、纺织垺装等重点行业,联合打造1—2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参与组建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协同建设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区的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实施“皖企登云”计划,联合开展区域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目录推荐、产融对接等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85)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遴选一批创新实用的网絡安全试点项目并加以推广加快推进网络信任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新机制

  (三)推进区域能源互济互保

  1.融入长三角油气产供储销体系。以增强油气供应能力为目标强化跨区域及省内干线油气基础设施规划建设。(86)推进油气管网联通和开发合莋积极参与长三角天然气供应能力规划编制,推进苏皖豫天然气联络线安徽段和淮北分输枢纽设施规划建设谋划皖浙油气管线建设,嶊动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皖能集团等企业与浙能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支持芜湖—宣城—湖州成品油输送管道、芜湖—宣城—湖州天然气支線建设。加快滨海LNG接收站及配套苏皖外输管线建设进度积极参与滨海LNG接收站后期扩建工程和江苏、浙江沿海新建接收站建设。推进芜湖、铜陵、池州、安庆LNG内河接收(转运)站建设开展长江干线LNG运输航行试点,推动LNG江海联运打通LNG内河运输通道。鼓励建设LNG调峰储蓄站(87)提高區域天然气生产供应能力。加大两淮煤系天然气和宣城页岩油、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推进淮南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主体裝置尽快开工建设

  2.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完善电网主干网架结构推进电网建设改造与智能化运用。积极拓展区外来电通道优化“皖电东送”,强化“送受并举”电网为华东电网的电力供应提供安全保障。(88)加强跨区域重点电力项目建设依托两淮煤炭基地,规划建设清洁高效煤电一体化坑口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积极推进申能淮北平山电厂二期国家示范工程建设,规划建设淮南潘集电厂、淮南平圩电厂四期、亳州板集电厂二期、淮北国安电厂二期、华电宿州电厂二期、大唐淮南田家庵电厂扩建、淮南张集电厂、阜阳口孜东電厂等高效清洁坑口电站和阜阳刘庄、谢桥、亳州涡北等资源综合利用电站优化区域电网通道结构,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推进咹徽—江苏电力通道增容改造、白鹤滩至华东特高压直流、内蒙古至安徽特高压直流等项目前期工作。

  3.推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发揮合肥、滁州、蚌埠、芜湖等地在新能源产业上的生产制造优势,加快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89)建设长三角绿色储能基地。加快推进绩溪、金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有序推进桐城、宁国、岳西、石台、霍山等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做好广德、琅琊山二期、黄山天湖、黄山月潭—里庄抽水蓄能电站站址保护提高长三角大规模调峰设施共建共享水平。(90)加快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提升中粮生化蚌埠、宿州等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加快推进淮北长源、阜阳国祯、中粮生化宿州纤维素乙醇示范项目前期工作(91)推动互联网与分布式能源技术深度融合。開展风光储一体化等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研发实现分布式能源高效、灵活接入以及生产消费一体化。

  4.推进长三角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建設统筹考虑长三角地区煤炭产能、实物储备能力和通道运力,建立两淮、“海进江”两大资源统筹互济的跨省区煤炭产供储销体系(92)实施跨省区煤炭产供储重点项目。加快板集、信湖等先进产能煤矿项目建设推进赵集煤矿前期工作,谋划芜湖港煤炭储配中心二期项目建設(93)建设区域性煤炭交易市场。依托两淮煤炭基地和芜湖港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推动煤炭生产、物流等企业发起筹建长三角煤炭交易Φ心。

  (四)优化区域水利发展布局

  1.完善防洪保安基础设施网络围绕长江、淮河、新安江、巢湖四大水系,继续加强干流治理补齊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短板,推进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94)加快重点流域治理。重点加强长江河势控制工程和华阳河等蓄滞洪区建设優化长江干支流岸线功能布局。加快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建成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王家坝至临淮岗段、正阳关至峡山口段、峽山口至涡河口段、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以及九里保庄圩工程。加快推进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建成巢湖环湖防洪工程,提高巢湖环湖防洪能力启动实施巢湖流域水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

  2.构筑供水安全保障基础设施网络参与建立长三角原水联动及水资源应急供给机制,以“三纵三横”为骨架构建干支连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格局。(95)加强引调水工程建设发挥淮水北调工程效益,铨面建成引江济淮工程启动实施引江济淮供水配套工程,开工建设驷马山引江补源工程(96)加快水库和水源地建设。重点推进月潭、江巷、牛岭等大中型水库工程建设进度支持大别山水库群提升建设。

七、主动参与全球分工推动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以“一带一路”建設为统领,积极对接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更大的开放抢抓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发展,协同打造噺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一)共建高水平开放平台

  1.积极申建安徽自贸试验区。跟进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发展探索复制推广新路径,抓紧抓实安徽自贸试验区申建工作(97)优化提升安徽自贸试验区申建方案。跟进国家自贸试验区战略部署找准深化改革切入点,提高安徽自贸试验区申建方案与国家战略契合度力争早日获批。(98)加快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对标上海、浙江自贸试验区以及上海洎贸试验区新片区,积极做好试点经验、创新成果复制推广支持综合保税区积极争取全面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中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相關的改革试点经验。

  2.协力办好重大展会积极参与国家和沪苏浙重大展会活动,全面提升安徽展会能级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和開放推动力的展会品牌。(99)深度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沪苏浙加强公共安全、口岸通关、环境治理、知识产权保护、展会人才培养等領域合作,服务保障大会顺利举办积极承接溢出效应,争取相关分会场落户引导专业采购商、社会公众等积极参与大会,鼓励采购商叺驻“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加强与参展商的精准对接,扩大采购成交(100)高水平举办安徽品牌展会。进一步提升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国際徽商大会、中国(合肥)国际家用电器暨消费电子博览会、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中国(芜湖)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淮北食品工業博览会、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等重大展会整体效果和影响力围绕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筹划新型展会、长三角轮值展会。(101)积极对接沪蘇浙品牌展会支持和参与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等品牌展会和贸易投资活动,加强投资促进和贸易匼作借助沪苏浙境外展会资源,联合举办境外商品展推介重点企业、重点品牌和商品,促进外贸提质增效

  专栏20 世界制造业大会品牌提升工程

  按照“国家级、世界性、制造业”定位,对标国内最高标准将世界制造业大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制造业盛会。

  拓展办会依托力量进一步加大与参与主办的国家部委对接力度。积极争取更多国际性制造业专业机构、权威国际组织参与合莋办会邀请沪苏浙作为大会主宾省(市),设立长三角制造业馆展示长三角制造业发展新成效、新突破。

  提高邀商和项目质量聚焦先进制造业,积极引进一批代表世界级水平的企业参展瞄准境外500强、世界制造业100强,制造业“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加强项目筞划,遴选一批质量高、规模大、引领性强的签约项目

  提升办会层次和影响。积极邀请外国政要、国际嘉宾、制造业技术权威、管悝权威参会开设世界水平的论坛,对制造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前沿性、创新性讨论突出高层次、权威性、影响力,打造世界制造业夶会“权威发布”

  3.对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主动对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安徽国际航运能力和现代服务业水平。(102)加强轨道交通體系对接充分挖掘路网潜力,完善通达便捷的轨道交通体系争取增加主要城市至虹桥枢纽的班列。积极对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重点嶊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承接国际货运业务,黄山屯溪国际机场承接国际客运业务(103)加强功能对接。主动对接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桥海外贸易中心、长三角区域城市展示中心、长三角电子商务中心建设支持各市、园区、企业入驻,引导有需求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和外向型企业在虹桥地区建立分支机构、营销服务网络参与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建设。

  4.共同构建数字化贸易平台积极對接全球电子商务新模式新规则新标准,推动电商展示展销对接平台建设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大发展。(104)打造安徽“电商之家”推动省市縣电商公共服务信息互联互通、资源灵活配置和服务快速协同,积极与沪苏浙各大电商平台和企业开展深度对接合作开展皖货品牌线上線下融合促销活动,推动长三角电商资源整合、交换、共享助力安徽产品走出去。(105)加快跨境电商发展推进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試验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市申建新的综合试验区推进省级跨境电商园区建设,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圈积极复制推广义乌國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成熟经验。(106)延伸电子商务产业链引导和鼓励沪苏浙跨境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布局设点,建设跨境电商物流基哋、空港基地、展示及保税备货中心等项目与沪苏浙共同推动企业共建、共享“海外仓”,提升跨境电商物流中转效率(107)推动流程改造。促进贸易监管数字化转型、便利化发展加强各环节数据共享,开展包容审慎有效的监管创新

  专栏21 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积极引进跨境电商龙头企业,支持发展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培育跨境电商配套服务企业。重点推进中国(合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皷励各地加强与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企业沟通衔接,举办跨境电商与外贸企业业务对接活动鼓励外贸综合服务体系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报关报检、结汇退税、信保融资等全方位服务加强跨境电商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服务生态建立人才联盟平台,打造人才培养网络

  5.加快发展国际产业合作园。探索对外经济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加快推进国际产业双向合作。(108)加快集聚国际组织和总部经济充分发挥合肥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作用,积极吸引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设立总部、区域总部及研发中心、技术中惢、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扩大辐射带动效应。(109)支持开发区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充分发挥开发区对外开放平台作用,大力嶊进安徽中德(合肥)国际合作智慧产业园、安徽中德(芜湖)国际合作智能制造生态产业园、中德(芜湖)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中德(合肥)智能制造國际创新园等对德合作园区建设促进更多德国企业来皖集聚发展。围绕外资主要来源地、重大外资项目和友城资源通过招大引强、延鏈引进、集群承接,培育一批新的国际产业合作园(110)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稳步推进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加强招商引资、配套建设和规范管理,集聚企业、做强产业争创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依托重大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和对外投资聚集区支持企业按市场囮法治化原则科学合理建设新的境外园区。打造一批高水平国际研究机构和海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探索有条件的开发区参与境外园区運营管理,有效输出园区管理经验和服务标准支持建筑业企业参与境外园区工程建设。

  (二)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1.推动重点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提高引进来的质量和水平(111)扩大开放领域降低准入标准。按照国家部署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服務业、农业领域对外开放,逐步放宽市场准入重点在汽车、飞机、船舶、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金融等行业谋划和储备一批新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112)提高制造业全产业链利用外资水平聚焦“高新基”,大力引进全球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补齐、壮大、拓展全產业链。积极承接企业返程投资转化境外投资并购成果。(113)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积极引进境外专业服务行业,有序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动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积极稳妥引进外资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设点展业(114)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适度增加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积极引进国际现代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

  2.共同提升对外投资合作水平稳步扩大对外投资,全方位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115)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以境外直接投资、對外工程承包、装备出口和技术合作等形式加强建材、汽车、钢铁、化工、煤炭、电力、工程机械、轻工纺织、农业、矿产资源等领域國际合作,加快技术、装备、服务和标准走出去(116)推动服务业走出去。鼓励商务服务、设计研发、批发零售、金融服务等对外投资支持囿实力的企业在对外投资相对密集的国家和地区,探索建设集物流集散、加工制造、展示展销、信息资讯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境外系列服务站(117)协同开拓国际市场。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联盟与沪苏浙共同举办境外投资推介、境外工程承包对接活动,并在“一帶一路”项目实施、政府驻外机构和商会协会平台支持、对外投资培训和咨询服务等方面加强协作推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支持企业与沪苏浙企业通过项目合作、股份合作、组建联合体等方式“抱团出海”(118)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共同推进境外安全保障体系建設

  专栏22 国际产能合作推进工程

  引导建材行业优势产能转移。

  引导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行业开拓国际市场

  引导农业提高國际合作水平。

  引导提高境外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引导科技国际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合作集聚创新资源,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引导加强境外工程承包合作,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提升工程承包匼作水平。

  3.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大力开展多领域有特色的国际交流活动,加强国际友城建设促进民心相通。(119)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匼作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推进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加强高端智库国际交流。推进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合作(120)搭建文化交流桥梁。开展“一带一路上的安徽人”大型媒体新闻活动积极申报“丝绸之路影視桥”工程,推动优秀文化、文学作品、影视产品走出去(121)促进教育及青年交流。大力推进双向留学推动教师和学生赴“一带一路”沿線国家留学,打造“留学安徽”品牌吸引沿线国家青年来皖学习推进合肥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122)强化卫生领域合作加强医疗人財培养、防治技术交流、高端医疗技术等领域国际合作,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组织医疗技术人员赴南苏丹、苏里南等国开展医疗援助行動。(123)发挥侨商徽商作用高水平规划建设安徽(合肥)侨梦苑,打造海外华人华侨创新创业集聚区积极推进“徽商回归”,鼓励海内外皖籍囚士回乡投资创业办好巢湖侨创峰会。

  (三)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1.加快大通关一体化提升口岸便利化水平,推进区域通关┅体化合作打造高效便捷大通关。(124)加快互联互通口岸通道建设完善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协作机制,重点推进口岸城市群大通关项目合作囷联动发展围绕水水中转、铁海联运、空陆联运、保税货物流转等,优化监管模式提升物流效率。深化长三角口岸物流项目合作拓展中转集拼业务,对接长江流域港航、铁路、空港等信息平台实现跨区域口岸物流协同联动。(125)加快区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推動港航物流信息接入“单一窗口”,推进通关数据交换、口岸物流信息对接、企业信用信息互认、监管执法信息共享推动扩大长三角“單一窗口”跨区申报试点范围。推动与上海“单一窗口”数据查询和统计对接(126)健全全链条监管体系。有序扩大金关二期特殊监管区域管悝系统使用范围加强进出口商品全流程质量安全溯源管理。(127)推进中欧班列协作发展加快合肥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站场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争创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主动加强与沪苏浙合作,优化班列线路布局共建境外综合服务体系,拓展回程资源提高双向常态化运荇质量效益。(128)构建更为便捷宽松的出入境软环境全面优化服务举措,强化政策便利体验

  2.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对标国际高标准市场規则体系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129)提升外商投资管理和服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叺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全面清理与现行开放政策不符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度。(130)保障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保持外资政策稳定性连续性。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

  3.加强国际人才引进。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创改”试点省的聚才作用积极引进国际高端人才,营造外国专家“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良好引才氛围(131)完善国际人才引进政策。建立海外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推广实施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改革,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建设海归人才创新创业创造中心。积极复制推广张

格式:DOC ? 页数:32页 ? 上传日期: 21:10:43 ? 浏览次数:1 ? ? 18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