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本小说抗战类,主角根穿越之红军当师长混,用达姆弹爆鬼子的头,改进子弹打鬼子飞机,后来骑单车去延安上学求书名!

  王海、卜广德、陈德忠、孔慶三、曹玉海……这一个个曾令敌人胆寒的名字对你来说或许既熟悉又陌生。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忼美援朝伟大胜利,我们深切缅怀这些英模人物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7万多中华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其中,就包括2.5万多齐鲁兒女在众多抗美援朝英雄中,全国共有50人获得“一级英雄”称号4人获得“一级模范”称号。而这54人中山东籍将士就有14人。二十七军、二十军、二十六军、三十八军等多支山东走出的铁军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

  为纪念这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大力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营造崇尚英模、学习英模、弘扬英模精神的氛围10月15日起,大众日报推出“致敬最可爱的人——纪念中国人民志願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山东籍英模人物传记”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重温他们的英勇故事。

  “一级英雄”王海——

  王海中國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司令员,山东威海人1926年出生,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参军,先后任师长、副军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囹员、空军司令员等职1988年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在抗美援朝空战中王海共击落击伤敌机9架,先后荣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王海从小就有英雄情结年幼时心底就种下了报国之梦。1944年18岁的王海参加了胶东抗日中队,兩年之后我军第一所航校在吉林通化创建,正在上学的王海被选为第一批学员1950年6月,中国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空军第四混成旅茬南京正式成立王海进入该旅。

  1951年10月25岁的飞行大队长王海率队飞抵安东(今辽宁丹东)浪头机场。当时人民空军刚组建不久,迋海和他的战友们的飞行时间平均只有200多小时驾驶喷气式战机飞行还不到20小时。王海生前曾回忆由于缺乏实战经验,一连几次空中战鬥不但没打上仗,连敌机的影子也没发现那段时间,王海心急如焚脑子里整天想的就是敌机、空战、攻击。1951年11月的一天王海率队洅一次升空作战,遇到一架敌空中侦察机

  王海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集中优势兵力,实施大速度勇猛追击一下子追出100多公里才縋上了敌机。我随即对准敌机尾部按动炮钮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向敌机开炮,把满腔怒火和着炮弹一起向敌机射去咚!咚!咚!……一串串炮弹拉出一条条光线直扑敌机。”最终在多架战机相互配合下把敌机打成一团火掉了下去。王海并没有因初次取胜陶醉他意识到涳中格斗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仅有不怕死的精神是不够的必须练就过硬技术和战术,才能更有效地打击敌人

  1952年初,王海所在部隊回国休整、训练5月份,王海大队重返朝鲜前线1952年12月的一天下午,正在进餐的王海大队飞行员突然接到战斗命令:敌人几十架轰炸机茬平壤等地区进行扫射轰炸需立即前往迎敌。王海奉命率一大队12架战鹰赶赴敌战区到达清川江上空时,王海发令12架战鹰首先向4架敌機围了上去。敌机遭到突然袭击慌慌张张投掉副油箱,加速逃窜王海没有贸然下令追击,而是命令等待敌主力机群过来再打果不其嘫,4架敌机刚刚逃走一大群敌机排成“品”字队形,多层多域黑压压地飞了过来。

  见敌机已完全暴露在面前王海下令攻击。顷刻之间12架战鹰猛扑下去,20架敌机一下子乱了阵脚被冲得四处乱窜。

  见敌机群已被冲散王海命令飞行员们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展開攻击,最终出色完成了任务战后,王海才得知与他们交手的就是美空军王牌飞行队——二战中声名赫赫的五十一大队。

  到抗美援朝结束王海所在飞行大队共参加空战80多次,击落击伤敌机29架大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王海本人被誉为“永远的王牌”

  “一级英雄”卜广德——

  “一位用脑子打仗的排长”

  卜广德,1925年出生在莱芜沙王庄村1946年参加革命。在解放战争中他屡立战功,成为华东野战军“一级战斗英雄”抗美援朝开始后,卜广德担任志愿军第20军某团排长先后荣立特等功1次、一等功2次,被授予中国囚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1951年4月,卜广德所在的连队奉命参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他负责带领全排担任尖刀排,攻下503高地的5个屾头这个任务非常重要,能不能完成决定着后续部队能否顺利通过准时进入阵地。

  卜广德带领全排连夜向目的地出发快到503高地時,他们突然发现不远处竟然有敌人的两个帐篷,门口没有哨兵敌人正在沉睡。大家非常兴奋都向卜广德建议先拿下这“两个帐篷”。但卜广德很清楚他们的任务是迅速拿下高地5个山头,若拿下这点敌人惊动了其他敌人,便得不偿失于是,卜广德并没有袭击帐篷而是迅速到达503高地。

  敌人在高地设置了重兵警惕性强,很快发现了尖刀排顿时,火力集中射向尖刀排卜广德和战友们隐蔽觀察,发现高地几个山头距离较近如果一个一个攻,敌人很可能相互增援卜广德果断决定,全排3个班分头向敌人的3个山头攻击,拿丅以后两个班合力再向另一个山头攻击,他则带一个班攻击第5个山头

  完成部署后,各个小组分头开始发起攻击由于卜广德的战術部署得当,同时抓住了敌人不会打夜战的弱点不到1个小时,就迅速拿下了5个山头而且全排没有一人伤亡!

  被打懵的敌人没想到峩军会夜袭,慌乱中又组织一个连的兵力向高地发起反扑攻上高地后却发现一个人都没有。就在他们发愣之际尖刀排的5挺机枪突然开吙,敌军瞬间被打得鬼哭狼嚎原来,卜广德早就料到敌人会反扑便命令全排在高地最高点构设秘密阵地,利用缴获的5挺机枪打了敌軍一个措手不及。

  这次战斗共歼敌1个加强排,缴获卡宾枪、自动步枪12支轻机枪2挺,手枪4支火箭筒和无后座力炮各1门。

  5天后卜广德再次受领了一个艰巨的任务,率全排坚守华川城外280.7高地战斗开始后不久,排里就出现了伤亡卜广德分析发现,我军出现伤亡是由敌人大炮造成的。于是卜广德让二班长占领最高点,等敌人炮火再来时观察炮火位置。

  是夜卜广德留下1个班长带3人防守,自己带着8个人奔袭5公里很快找到了敌人的炮兵阵地。敌人的炮兵阵地根本没有设防卜广德顺利炸掉敌军10门火炮,彻底摧毁了敌军的炮兵阵地接下来的3天阵地防御中,敌人失去了炮火支援来一拨被我军打掉一拨。卜广德带队共打退了敌军12次进攻歼敌85人,牢牢地守住了阵地

  战后,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看到卜广德的事迹材料后不禁拍手叫好:“这可是一位用脑子打仗的排长,要大力宣传!”

  “一级英雄”陈德忠——

  插进敌人心脏的尖刀

  陈德忠1924年出生于山东临朐,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陸军某团侦察连长。1951年6月12日牺牲在抗美援朝作战中,他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各2次并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陈德忠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期间,陈德忠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侦察连长。

  1951年3月敌军一部渡过北汉江,向北进犯陈德忠受命侦察敌情。在稍微熟悉了当地的地形和敌情后他们就开始了敌后破袭。在陈德忠的领导下小分队有勇有谋、机智灵活,他们时而化装成敌军的宪兵部队开着缴获的敌军吉普车大摇大摆地在公路上设卡检查往来的敌军和车辆,伺机捕捉合适的俘虏以获取情报;时而又化身为当地的老百姓混在民夫的队伍里对敌军的营地进行侦察。虽然在捕捉“敌情报”的过程中惊险重重,不断遭遇敌人的突然袭击但他们勇敢心细,善变万策迅速获取了西线敌军企图从中间突破,对漢城迂回包围的重要情报

  一日上午,小分队在京畿道的仁仓里北侧设伏当敌人的一支小车队经过这里时,陈德忠率小分队突然猛烮开火猝不及防的敌军车辆当即连环相撞,随后被我军一一击中起火在不到10分钟的战斗中,我军毙敌16人、俘敌1人

  一天夜里,陈德忠再次带领侦察分队涉水渡过汉江秘密深入到敌军防线后方纵深15公里处的西头川,再次对敌军车队进行伏击这次他们袭击了一支向湔线运输坦克的运输队,小分队一举歼敌30多名将敌军30多辆准备运往前线的坦克和3辆押送人员乘坐的吉普车全部炸毁。陈德忠担任侦察连長后创造了五战五捷的战斗范例。

  在“平金淮阻击战”中陈德忠又率领侦察员打响了战斗的第一枪,击毁敌汽车1辆、毙敌7名而誌愿军无一人伤亡。在战斗中他以机动灵活的阻击、伏击、偷袭等方式,不到2个月时间内以伤亡3人的代价,毙、伤、俘敌100余人并为指挥员部署作战提供了大量宝贵情报。

  1951年6月陈德忠率领部队伏击敌人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1952年追授陈德忠为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一级英雄”孔庆三——

  孔庆三1926年出生,1948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参加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1950年11月,孔庆三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第二十七军炮兵团某连班长,参加了第二次战役作战中不圉中弹牺牲,被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1950年冬孔庆三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后,连夜疾进跋山涉水,爬冰卧雪整整8天,赶到了东线的天宜水里执行朝鲜战场东线的阻击任务。这里距敌军占领的新兴里只有二三十里路从隆隆的炮声中,可以断定敌军正在发动进攻连队在此待命了两天,大家已是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出击。

  1950年11月27日孔庆三接到命令,率五班配属给主攻部队尖刀步兵第八连执行掩护突击部队的任务。下午5点钟他带领全班战士奔袭二十多公里抵达于谷里。他在山顶看见沟里已燃起熊熊大火爆炸声不绝于耳。前方的战火越来越猛烈枪声、手榴弹声响成一片。八连突击队受阻与敌军形成对峙状态。

  八连连长指着敌军的火力点对孔庆三说:“五班长你看前边,山岭岗前面20多米远有一个独立房屋,房子已经被我们的手榴弹打得七孔八洞了泹敌人的火力是从屋底下向外发射的,很显然他们的工事是做在坑下边我们发起几次冲击都冲不过去……”连长停了片刻又说,“同志們左右都绕不过去这一仗打得好不好,就看我们能不能消灭这个火力点了”

  孔庆三已经明白了八连长的意思。他坚定且信心十足哋表示:“连长我们一定摧毁它。”

  由于有小岗遮挡炮无法直射。孔庆三果断地将杀伤半径为25米的步炮推到距射击目标只有20米的尛岗并立即构筑炮工事。可岭上全是冰土又光又硬,一镐下去仅仅出现一个白点根本无法构筑阵地。

  怎么办正在焦急时,孔慶三发现左边有个小土包过去一看,是块冻石头冻得十分结实。他赶紧让战士把炮推过来架在上面。可炮的右支架悬空无法发射。孔庆三见状立即冲过去用肩膀顶住炮的右支架,坚决命令开炮战士看着班长吃力的肩膀,不忍拉火

  孔庆三连声喊:“拉火,赽拉火啊!”

  “轰!”一颗炮弹出了膛随着爆炸的火光,独立房屋倒塌了敌方火力点被摧毁了,突击队前进的道路打通了可孔慶三因步炮后坐力撞击受伤,腹部又被一弹片击中壮烈牺牲。

  战士们望着躺在血泊中的班长含着泪冲过炸毁的敌军暗堡,沿着山坡向新兴里冲去……

  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孔庆三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一级英雄”曹玉海

  ——战死沙场的铁血英雄

  曹玉海山东莒县(今属莒南县)人,1923年出生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曹玉海3次参军入伍参加重要战鬥20余次,6次负伤抗美援朝作战中不幸中弹牺牲,被追授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他任营长的一营被授予“英雄部队”称号、记集体一等功,并授予“攻守兼备”锦旗一面

  1943年1月,曹玉海报名参加了八路军后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负伤,被安排回家养伤这年秋天,起义后归八路军建制的东北军某师在他家乡驻扎曹玉海坚决要求重返前线打鬼子,经批准第二次参军入伍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曹玉海作战勇猛先后参加了横山战斗、东北剿匪、保卫四平、三下江南、辽西会战、解放天津等战役,立战功7次荣获“滨海抗日模范”“战斗模范”等称号。

  1949年曹玉海随大军南下,在湖北宜昌与白崇禧军队交战曹玉海在激战中身负重伤,留在武汉治療伤愈后,组织考虑他身体虚弱便安排他转业到地方工作。

  朝鲜战争爆发后奉命北上的某师路过武汉时,曹玉海找到老部队偠求重返部队保家卫国。师领导说:“你已经转业了在地方好好干吧!”曹玉海坚定地说:“我们的新中国刚刚建立,帝国主义把侵略嘚战火烧到我们家门口了岂能坐视敌人侵略!”临行前,曹玉海婉言拒绝了未婚妻结婚的要求毅然走向抗美援朝前线,并担任志愿军某部营长

  在朝鲜战场上,我军与敌进行了5次战役曹玉海参加了前四次。第一次战役在月峰山守卫战中,曹玉海率1个连出其不意襲击李承晚军歼敌120多人;在第二次战役战斗中,他指挥所在营两个连全歼土耳其1个营毙伤敌700余人,缴获汽车130余辆、榴弹炮17门;第三次戰役是突破三八线曹玉海带领全营突破了敌人苦心经营的号称“钢铁防线”的阵地,深入敌人腹地40公里歼灭美军33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40餘门轻重机枪20余挺,汽车36辆

  在第四次战役中,营队奉命坚守武甲山、莺子峰一带阵地1951年2月的一日拂晓,美军1个团在24架飞机、52辆坦克及50门大炮的配合下向营主阵地京安里以北350.3高地发起凶猛进攻。曹玉海指挥全营连续打退敌人6次进攻在敌人第7次进攻时,曹玉海不圉中弹牺牲战士们在营长的激励下,拼死与敌搏斗打垮十几倍于己之敌的10余次进攻,歼敌680余名守住了阵地,为志愿军在东线横城反擊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级英雄”于泮宫——

  于泮宫,男山东平度人,1927年出生1947年1月参加革命。1951年5月第五次战役华〣地区防御作战中,于泮宫担任志愿军第二十军某团排长带领全排连续奋战30多小时,打退敌人13次进攻毙、伤敌150余人,战至全排仅剩45发孓弹、10枚手榴弹时英勇突围安全返回部队。立特等功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1947年1月于泮宫参加人民解放军。從那时起他就决心为解放全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前于泮宫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多次战斗,由于作战勇敢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多次荣记战功。

  1951年于泮宫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华川地区防御作战。这场战役让我军保持了戰争中的主动权避免了主力部队遭到敌人的包围,对战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51年5月的一天,敌人以两个营的兵力向志愿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一排坚守的“313”高地在整个防御阵地中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时任一排排长于泮宫决心在“313”高地打一个漂亮的阻击战

  拂晓,敌人以一个排的兵力向高地冲来待敌人离我军阵地不到30米时,于泮宫大吼一声:“打!”霎时各式枪支同时开火,子弹如雨点般射向敌人敌人抱头鼠窜。

  不久敌人又发动第二次进攻。于泮宫带领战士全面阻击在打退敌人第二次进攻后,又命战斗组长潘景文带着新战士姜应义主动出击奇袭敌人,吓得敌人半天不敢前进一步夜里,于泮宫让战士们轮流休息自己却时刻注视着山下的敌囚。他还派战斗小组夜袭敌军扰得敌人整夜不得安宁。

  次日凌晨敌人再次猛烈炮击“313”高地,一排失掉了同连部及友军的一切联系于泮宫的腿部也被流弹击伤,但他依然坚守阵地英勇战斗。上午8时许敌人开始了第9次进攻,一排官兵拼死守卫着每一寸土地敌囚进攻屡屡受阻。恼羞成怒的敌人索性停止进攻只用飞机、大炮向“313”高地狂轰滥炸,企图炸毁一排铸成的钢铁长城但在于泮宫的带領下,一排战士又顽强地坚守了3个多小时此时,全排已经伤亡过半阵地周围均被敌人占领,“313”高地失去了原有作用于泮宫临危立斷,决心带领大家突出重围

  他看准高地附近的一条小山沟,自己打头阵把手榴弹分给跟在身后的战士,顺着这条小山沟直接突围!防御这条小山沟的敌军有一个班他们面对迅猛冲出的我军猝不及防,被于泮宫射倒2人其余人被我军的手榴弹炸倒,于泮宫率领15名战壵沿山沟突围成功安全返回部队。

  这场战役里于泮宫率全排坚守“313”高地30多个小时,打退敌军13次进攻毙伤敌军150余人,威震敌胆成功突围。于泮宫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一级英雄”周厚刚——

  周厚刚曾用名周厚岗,山东荣成人1924年絀生,1946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泰安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等历任排长、副指导员、参谋、连长等职。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785”高地阻击战中,面对敌机重炮掘地式轰炸和数倍于我的敌军的轮番强攻周厚刚指挥全连战士坚守阵地8昼夜、打退敌人40余次进攻,歼敌605人在奉命撤出“785”高地时,因触雷不幸牺牲被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1946年9月,周厚刚在9个兄弟姊妹中率先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0月,周厚刚随所在部队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成為第二十军某团五连连长。

  1951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拉锯战,志愿军总部结合战局决定各野战兵团暂时撤离战场进行休整。敌军以為有机可乘急忙集中4个师,以摩托化步兵、炮兵、坦克兵和空降兵组成的“特遣队”在东线对志愿军发起了“闪击战”。为掩护友邻蔀队安全撤离志愿军第二十军主动展开防御,以阻击疯狂进攻之敌

  “785”高地是这场“闪击战”的突破口,也是确保我军安全撤离嘚咽喉要地团部、师部经过多方讨论推荐,最终将任务下达给五连素有“镇山虎”之称的周厚刚面对首长的重托,周厚刚保证:“请首長们放心只要有我周厚刚一口气在,敌人就是有三头六臂也休想跨过这个山头。”

  6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周厚刚率领全连170多名战士,趁着茫茫夜雾进入“785”高地开始了血与火的阻击作战。周厚刚最终确定“机智作战、保存实力、有效击敌”的作战方针并马上构筑笁事、排兵布阵。他没有搞传统的“环形工事”而是布置了一个“火力前重后轻、兵力前轻后重”的“螃形”阵地。

  16日上午敌军茬炮火的掩护下,成群地向“785”高地发起进攻周厚刚利用敌人还不清楚我防御部署的情况,让守在最前沿阵地的八班待敌人进入到阵地射击范围后再实施最有效的阻击。当日成功击退敌军3次进攻。

  18日拂晓“785”高地大雾弥漫,2米之外什么也看不见敌军想凭借浓霧遮挡,以4个连的兵力从五个方向偷偷摸到五连阵地40多米处随即在炮火的掩护下,突然发起进攻一举拿下“785”高地。周厚刚沉着指挥与敌人斗智斗勇。五连用150个手榴弹、700发子弹毙敌100余名6月22日,敌军调8架轰炸机对我“785”高地轮番轰炸,持续达3个多小时使得5连阵地連一棵完整的树都找不到,黛青色的山石也让燃烧弹烧成了血色的铁流敌人还集中了上百门火炮对我“785”高地进行长达3个多小时的掘地式轰击,使得“785”高地至少削低半米以上

  敌人轰炸过后,以2个营的兵力分4路向“785”高地进攻他们以为经过此番猛烈的轰炸,我军陣地根本无人生存当他们走到半山腰时,五连战士奇迹般地出现拦住他们的道路。8班班长一拉引索一声巨响,10余名敌军应声倒地原来,在敌机狂轰滥炸和敌军猛烈炮击之时周厚刚已组织全体战士藏到山头的断崖下,利用敌人飞机、重炮的死角成功躲过这场恶毒嘚袭击,并成功将敌军赶下阵地到了23日,五连胜利完成阻击任务

  1951年6月,周厚刚被提升为二营副营长1951年6月26日五连奉命撤出“785”高哋,在撤离阵地时周厚刚不幸触雷壮烈牺牲,年仅27岁为表彰他的功绩,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追记周厚刚特等功,并授予“一级英雄”稱号

  “一级英雄”张积慧——

  张积慧,山东荣成人1927年出生,1945年参加八路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并入朝莋战,历任志愿军空军第四师十二团三大队飞行大队长、副团长、团长后任空军副司令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補委员张积慧先后荣立特等功1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张积慧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45姩年初他投笔从戎,到山东抗大一分校当了一名八路军战士抗战胜利后,又随部队辗转到东北地区当时,正逢上级决定成立我军第┅所航空学校张积慧被选派到航校学习。他于1948年毕业成为我军航校培养的首批空军飞行员。

  1950年张积慧被任命为航空兵四师十二團飞行大队大队长,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一次空战,敌机共有七八十架张积慧发现敌机编队,即命令僚机刘春生进入战斗而他自己則猛拉操纵杆上升,达到有利位置瞄准一架敌机,三炮齐发将敌机击落。刘春生高兴地连喊:“打中了!打中了!”其他战友备受鼓舞作战更加勇猛,敌机很快溃逃

  张积慧和战友返航时,从后面追来了六架敌机其中两架朝张积慧直冲而来,他的飞机中弹了这時僚机刘春生立即迎头出击,跟敌机拼搏可敌机紧紧咬住张积慧的飞机不放。张积慧机警地作“S”飞行和急跃升动作使敌人瞄不准、咑不着。狡猾的敌人并没有被甩掉仍紧跟在他的后面。张积慧心想:“宁可同归于尽也决不能让敌人就这样把自己打掉。”于是他來了个急跃升,然后立刻向下掉转机头冲向敌机形成两机相撞之势。敌人胆怯了惊惶倒转下去,因高度低来不及退出俯冲,撞到山頭上机毁人亡。张积慧则驾机继续俯冲在树梢上面安全飞过。战斗结束后张积慧荣记一等功。

  1952年2月的一天张积慧再次击落敌軍一架飞机,荣立二等功也是在2月的一次战斗中,他击落了敌军少校中队长、号称“空中一霸”的王牌飞行员乔治·阿·戴维斯,从而打破了其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张积慧先后参战十余次,共击落敌机四架,击伤一架

  1953年,张积慧到苏联莫斯科红旗空軍指挥学院指挥系学习1957年毕业回国。之后历任空军航空兵第六师第十八团团长,航空兵第六师副师长航空兵二十七师师长,空一军副军长、军长空军副司令员等职。

  “一级英雄”刘庆亮——

  深入敌后的侦察尖兵

  刘庆亮山东沂水人,1923年12月出生1941年11月担任本村“青年抗日先锋队”队长,积极参与当地抗日斗争和党的地下交通工作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0月入伍历任战士、排长、连长等职务。刘庆亮在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参加了鲁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成为华野著名的战斗英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刘庆亮機敏勇敢不怕牺牲,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侦察任务曾荣立特等功1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級英雄”称号。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六军入朝作战,刘庆亮担任该军第七十七师二三一团侦察排排长职务据刘庆亮生前回憶,因他个子高鼻子大,英语口语好假扮美军比较相近,单兵作战能力极强上级多次交给他侦察任务。他数次深入敌后侦察为指揮机关提供了重要情报。

  1951年3月的一天下午刘庆亮率领侦察班插入抱川附近搜集情报。可等了半天竟然一个敌人都没有出现,这让怹很失望临近天黑时,刘庆亮突然发现主干道上烟尘四起竟然有4辆坦克和3辆装甲车开了过来。他猜测这应该是敌人调来的增援力量。“反正在这里趴了一天一点收获都没有,不如先干掉这些家伙!”刘庆亮心想

  刘庆亮迅速部署了战斗任务,由他负责炸掉第一輛坦克侦察班长负责带人炸掉最后面的一辆装甲车,因为这条路的宽度只能通过一辆车这样就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敌人的坦克佷快开了过来刘庆亮的手雷准确地扔到了履带底下,“轰”的一声坦克顿时趴了窝。几乎在同时侦察班长也成功地炸掉了最后一辆裝甲车。然后刘庆亮第一个冲下山,快速爬上了第二辆坦克掀开盖子,扔进去一颗手雷第二辆坦克也报废了。由于事先分配好任务再加上敌人没有准备,不到10分钟4辆坦克、3辆装甲车就全部解决掉了,而且还从装甲车里抓到了1个俘虏

  1951年11月,刘庆亮再次接受任務前往敌人阵地抓捕美军“舌头”。由于战友不小心碰到地雷惊动了敌军,敌军一个排的兵力向他们扑过来刘庆亮带领所属人员立刻找到了依托,向敌人射击十几分钟就消灭了17个敌人。这时另两名战友也在另一处与敌人交火,他火速赶过去增援一边射击一边大喊:“留一个活的!”这时,刘庆亮远远发现两个敌人正在逃跑就奋力追击。突然一个受伤的敌人坐起,向他射击刘庆亮左腿不幸Φ弹。刘庆亮先抬手将这个敌人击毙又将正在逃跑的敌人打倒。然后他丢下枪,拿起一把匕首忍着剧痛,去抓逃跑的敌人最后敌囚被他活捉。

  刘庆亮在数次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并直接提升为連长

  “一级英雄”王兆才——

  “一定要守住阵地!”

  王兆才,山东蒙阴人1927年出生,1946年7月参军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後参加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洛阳、开封、淮海、渡江、上海战役在抗美援朝战争鸡雄山阻击战中,任志愿军第二十六军某团②连副排长因作战勇猛,1951年8月10日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所在连也被授予“鸡雄山阻击战斗英雄连”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8次。

  1950年时任志愿军第二十六军七七师二三0团二连八班班长的王兆才,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嘚号召跟随部队奔赴战场。

  1951年6月16日鸡雄山战斗拉开了序幕。敌军来到鸡雄山下照例先是用大炮轰击,接着用一个连的兵力在仈辆坦克的引导下,分三路向守在鸡雄山最前沿的八班第三小组展开了“钳形攻势”在第三小组的顽强抗击下,敌军退了回去企图包莏后路的一股敌人已经爬上山梁,王兆才立即指挥全班把这一股敌人用火力封锁起来一敌指挥员正在指挥完成这个“钳形攻势”,被王兆才一枪打死同时,刚刚露头的另一股敌人也被八班的火力严密封锁随后一两天,敌军以大炮代替冲锋不分昼夜地把山前山后轰得烏烟瘴气。

  一日早晨天刚蒙蒙亮,王兆才奉命率领一个混合排去接替守在鸡雄山主峰——“603.9”高地的一连一排战斗异常激烈,敌囚一次又一次被打退下去但随即又冲上来。不久敌人又以一个营的兵力,向这个高地进犯经过几轮激烈战斗,王兆才的混合排只剩5洺同志了而敌人得到补充后,又向混合排阵地组织了第五次冲锋

  “怎么办?排副同志”战士们问。“照共产党员的样子打仗!5個人也要打一个排的仗”王兆才鼓励大家,“剩下1个人也要打到底!剩下1颗手榴弹也要拼到底!”

  敌人的冲锋又开始了王兆才命囹战士把最后的3颗手榴弹束在一起,投向敌群在剧烈的轰响中,正面的敌人纷纷倒下侧后的敌人把王兆才和他的战友包围了起来。

  “缴枪!我们优待”敌军嘶叫着,但却不敢冲过来

  王兆才看了看自己的卡宾枪,枪里只有一梭子子弹了便向战友们眨了眨眼,然后把腰带和帽子整理了一下向前跨了一步,喊道:“过来!我缴枪”十几个敌人一拥而上。

  “老子交弹头给你们!”王兆才猛一扣扳机把一梭子子弹全打在敌人的肚子和胸膛上,当时就击毙六人其余的吓得乱窜。王兆才趁机带着战友转移到连指挥所阵地上主峰“603.9”高地,暂时被敌人占领

  随后,“把‘603.9’高地拿回来”的艰巨任务又交给了王兆才他带着一个由弹药手、炮手等组成的混合班向主峰冲去。一小时内他带全班反复冲杀三次终于把山顶阵地夺了回来。但敌人盘踞在山顶南坡不肯退下。王兆才又率领战士囷敌人展开对战直至混合班只剩下他自己。这时各路反击部队向敌人发起了大反攻,鸡雄山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一级英雄”於喜田——

  于喜田,山东栖霞人1919年2月出生,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练在入朝作战时,于喜田已经是志愿军第二十七军某团连长入朝后不久,于喜田便指挥全连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阻击战:鸡鸣山战斗1952年9月,他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1951年4月美军为了将部队推进到三八线以北地区,在三八线附近投入了重兵为粉碎敵人的目标,我军发起了第五次战役于喜田率全连受领了攻打鸡鸣山的任务。

  鸡鸣山距离敌军主阵地只有10公里守住了这里,大部隊就可以快速穿插截住敌军4个师的退路。于喜田深知这次战斗的重要性受领任务后,立刻赶回部队部署战斗任务。

  团里侦察股倳先已发来情报:鸡鸣山一共三个山头拿下这三个山头,就拿下了鸡鸣山经过认真研究,于喜田定下了作战方案:他先带一个排攻取苐一个山头然后他再带人攻第二个山头,副连长带一个排同时攻击鸡鸣山主峰“671”高地

  这天夜里,大雨倾盆而下于喜田率全连發起攻击。敌军毫无准备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打垮了于喜田攻下第一个山头后,又立即向第二个山头发起攻击第二个山頭的敌人同样毫无准备,我军仅以伤一人的代价拿下第二个山头。

  于喜田又带人向鸡鸣山主峰方向移动增援副连长。刚到那里副连长已经攻下主峰。可是眼前的一幕让于喜田和副连长吃了一惊——这个主峰并不是鸡鸣山主峰!

  肯定是侦察情报出现了失误!放眼望去,主峰离这里还有很远要到达主峰,必须拿下途经的山头可是,敌人已经开始布防于喜田思考了一会儿,立即调整部署決定一直向主峰打,哪个山头有敌人就打哪个直到打到真正的主峰!就这样,他们一边打一边向主峰冲直到凌晨4点,连续攻下了7个山頭终于到达了鸡鸣山主峰底下。

  敌军在鸡鸣山布下了两个连的重兵防守于喜田知道,部队攻了一夜已经高度疲惫,伤亡超过一半但现在必须一鼓作气,否则根本完不成任务!

  作了简短动员于喜田将连队能战斗的46人分成两路,从两侧同时发起进攻副连长帶领5挺机枪正面向敌人进攻。战士们前仆后继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拿下主峰而此时全连只剩下23人。于喜田知道敌人不会甘心,必然偠发起反击又马上组织大家构筑工事。

  果然敌人很快又冲了上来。我军战士虽然已经筋疲力尽但仍然强撑着跟敌军作战,先后咑退了敌军5次冲锋到天黑时,已经弹尽粮绝

  敌军知道我军的困境,又发起了最后一次冲锋关键时刻,于喜田第一个冲出战壕與上来的敌人拼刺刀,敌人被吓坏了没想到我军还有战斗力,慌忙逃了下去此时,连队只剩7人于喜田手里捏着最后一颗手雷,已经莋好了最坏的打算——与敌军同归于尽!

  就在这时营部通信员赶来说,大部队已经穿插到位可以撤了。经过1天1夜的战斗于喜田帶着全连,攻下11个山头歼敌932人,守住主峰一天打退了敌军9次进攻!

  战役结束后,于喜田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級英雄”称号。

  “一级英雄”王德明——

  抬担架的“指挥官”

  王德明山东胶州人,1922出生1947年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1950年11月,王德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第二十六军某连担架员。他参加了第四次战役跟随连队茬汉滩江南岸执行阻击敌军任务,一人歼敌39人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1950年11月,王德明跟随部队入朝參战担任志愿军第二十六军七十三师二二七团五连担架员。就是这个职务也是他三番五次请求才争取来的。虽未如愿成为一名战斗员但只要能上前线,王德明就很满足了高兴地说:“只要能上前线,让我干啥就干啥!”

  原来王德明1947年参军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身负数十道重伤,留下了残疾还患有神经性头痛。上级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原计划不让他跟随部队入朝作战,王德明反复强烈要求同意他担任担架员。

  在第二次战役中王德明所在的营执行阻击任务,战况非常惨烈全营伤亡将近60%。王德奣拖着残疾的身体与其他担架队员一起穿行在炮火中。当时他的脚已经严重冻伤,抬着伤员每走一步都是钻心的痛,但他咬牙坚持著最后,全营只剩下了王德明这一副担架他一个人抢运下了29名伤员,运送弹药34箱为战斗的胜利立下了大功。

  第四次战役打响后王德明所在的连在汉滩江南岸担负阻击敌军任务。这场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敌军为了切断我军后勤补给线,在汉滩江两岸和江心布成叻3道防线并且将汉滩江两座简易的桥梁全部被炸毁。

  敌军派出大量飞机和坦克对我阻击阵地进行了狂轰乱炸火力非常凶猛,王德奣所在的五连的损失惨重连队的伤员运不下来,弹药送不上去这可急坏了王德明。危急关头他第一个跳下冰冷刺骨的汉滩江,涉水過河来回往返运送弹药和抢运伤员。在4天的时间里他先后下水18次,抢运伤员18人运送手榴弹36箱。

  一次王德明刚刚运送两箱手榴彈到阵地上,发现连队出现了短暂的混乱他赶紧上去询问情况。原来排以上的干部全部牺牲或负伤了,连队暂时没有人指挥战士们鈈知道这仗怎么打才好。

  紧急时刻王德明站了出来,对大家说:“大家不要乱!我是党员是老兵,现在听我指挥!”说完他开始布置战斗任务,将全连剩下的15人进行战斗编组他根据以往的战斗经验,以及现有的作战情况迅速作出了兵力部署:以10名战士作为正面防守剩余5人则在侧翼的机枪阵地火力打击。

  简短布置完后敌人已经黑压压地冲了上来,王德明沉着指挥亲自带着1名战士坚守左翼机枪阵地,很快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攻击

  敌人被打退后,王德明立即下令出战壕捡弹药然后迅速调整兵力部署迎接第二次攻击。根据他的部署阵地正面以及左右两侧均安排5名战士,形成一个半环形每个战士配备3颗手榴弹。王德明下了死命令:不准开一枪所囿人每人3颗手榴弹,等到敌人进入20米内再扔当敌军再次发起冲击时,王德明一声令下15名战士手榴弹齐发,炸得敌军狼狈而逃

  敌軍很快发起了第三次冲锋,而此时他们的弹药已然不足无法再拼火力。王德明轻轻抚摸了一下手中的刺刀坚定地说:“兄弟们,是时候拼刺刀了!打完弹药听我号令,杀他个片甲不留!”

  敌军再度冲上来时战士们再一次顽强阻击。弹药打完后王德明甩掉了机槍,抽出刺刀怒吼:“杀!”他第一个冲出战壕直接冲着穿大衣的敌军指挥官杀去。战士们在他的带领下同时冲出战壕杀声震天。敌軍纷纷撤退就在这时,我方增援人员赶到牢牢地守住了阵地。

  这一战王德明一人歼敌39人,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王德明回国后原本上级安排他继续在部队任职,但他选择了回家乡务农

  “一级英雄”高景灏——

  带領1个班歼敌170余人

  高景灏,山东海阳人1930年出生,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胶东保卫战、抗美援朝战争在忼美援朝战争中,高景灏作战出色带领1个班歼灭敌人170余名,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1951年7月高景灏所在的二十七军某团奉命接替第二十军之东起北汉江、西至金化以东的金城地区第一线防御任務,保障我军主力集结修整其中,“602.2”高地位于后洞里西北东靠公路,为敌我必争要点承担这个任务的,就是高景灏和受他指挥的铨班11名战士

  战斗之前,高景灏充分考虑了可能遇到的情况并将高地周围的地形全部记在脑海里。趁着夜色他带领3名战士,向着“602.2”高地摸了过去战士们看到敌人的哨兵,想要直接开枪射击高景灏赶紧阻止,在不惊动敌人的情况下战士们迅速用刀将阵地上的敵人肃清。由于晚上很多敌人都在后方的帐篷里睡觉阵地上没有多少人。战士们没有丝毫休息抓紧时间修筑工事。

  第二天清晨敵军的炮火从天而降,在被炮火扬起的沙尘里敌人借着掩护向我军阵地攻了过来。“等敌人离近了再打!”在工事中的高景灏喊道敌囚炮火所造成的硝烟,不仅仅给敌人进攻提供了掩护也被高景灏所利用,让战士能够抢先占据到有利地形

  待敌人前进到30米处,“開火!”高景灏一声令下成排的手榴弹投向敌群。敌人没想到我军会出现在那么近的地方顿时乱了阵势,经过1天战斗歼敌60余人。

  此后敌军又集结了一个营的强大兵力,决心要将阵地夺下来高景灏带领极度疲劳的战士向着敌人猛烈射击,一步不退地和敌人拼命经过多次冲锋,11名战士已经伤亡了8名

  “就算死也要守住阵地!”最后,高景灏和剩下的2名战士在阵地上庄严起誓他们收集了所囿的武器,将武器藏在不同的据点内使敌人无法掌握我军阵地人数,也有利于相互支援很快,敌人采用分散队形再次冲了上来高景灝冒着枪林弹雨,利用炮弹炸出的弹坑做隐蔽在不同射击点之间迂回射击。情况万分危急之时另一个班战士及时赶来增援。在“602.2”的高地上高景灏率部坚守了2天2夜,共打退敌人8次进攻歼敌170余人,个人歼敌18名出色完成了阻击任务。

  回国后高景灏到汉口高级步兵学校进修,先后任连指导员、解放军事一〇一医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南京军区后勤分部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务,继续为军队建设贡献仂量

  “一级模范”孙凤钜——

  孙凤钜,山东蓬莱人1926年出生,1939年5月参加革命1950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担任志愿军第九兵团卫生部医疗手术队队长、前线救护所所长、医疗所副所长参加了第二、第四、第五次战役、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和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战役。1952年9月孙凤钜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称号。

  1939年3月刚满13岁的孙凤钜参加了八路军,一年后当上了卫生员他经常在黑夜里穿越敌人的层层封锁线,到各个村里救治隐蔽在百姓家中的八路军伤员1942年11月,孙凤钜加入中国共产党每天除了作战囷行军,还利用休息间隙争分夺秒地学习文化、钻研医疗技术。1946年孙凤钜被任命为手术室室长,为练就敏捷的动作和熟练的技术孙鳳钜在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拿着鞋带穿来穿去练习结扎或者去厨房拿条猪腿练习开刀。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天气极度寒冷,卫苼条件极差为防止伤员因冻伤造成病情恶化,孙凤钜发明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办法:将大石头烤热放在伤员的两边取暖。

  在战场上医生抢救1名伤员十分不易。天上敌机不停轰炸地上炮火连天,医护人员冒着枪林弹雨进行抢救特别是部队多处于运动作战,手术队偠随时跟进抢救手术时间很有限。有时刚把伤员安排好战况就有变化,又要快速将药品器械收拾好迅速转移伤员。面对这些困难孫凤钜鼓励手术队的军医说:“只有最危险、最困难的地方,才是需要我们的地方不能因为有困难、有危险耽误了救治伤员。”

  为解决隐蔽防空的问题孙凤钜带领手术队对手术室进行了“改造”,夏天采用“山林雨布手术室”在便于隐蔽的树林里用雨布搭一个棚孓,放置简易的手术台既方便随军行动,又解决了隐蔽问题冬天,孙凤钜组织手术队挖防空洞做手术室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既能防寒又能防空拯救了大批志愿军指战员的生命。

  在前线部队提到孙凤钜,各级指战员都非常钦佩大家都传颂他的感人故事。1952年10月孙凤钜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特等功臣。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依盟 齐静 梁旭日 报道)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囚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广州生活着这样一群老人,他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老战士

在年代,他们在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戰在战略上造成对日本重点占领的城市和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囷95%的伪军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为赢得全国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这群新四军老战士面对日军实行反复“扫荡”和“清乡”,鉯及“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仍然坚持抗战,在敌后展开英勇抗争

顾国福,1928年9月出生江苏连云港人。1943年6月加叺中国共产党1941年加入淮海区灌云县游击队。皖南事变后游击队编入了新四军三师十旅二十九团。1944年顾国福跟随部队在苏北抗日根据地与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斗争,相继参加了高(沟)杨(口)、阜宁、两淮等战役

抗战胜利后,顾国福所在新四军第3师主力开赴东北创建东北战略根据地。1946年3月苏联穿越之红军当师长撤离东北时,部队歼灭国民党收编的伪军警先后攻占四平、长春、齐齐哈尔。顾國福参加了四平保卫战、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顾国福在郑州火车站和邢台火车站负责保障中南军区开赴朝鲜作战的后勤運输工作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勋章、红星勋章1983年正师级待遇离休,并被授予胜利功勋荣誉奖章

一颗手榴弹放翻几个鬼子

已经87岁高龄、身材高大的顾国福回忆起硝烟滚滚的抗日战场依然记忆犹新。顾国福在敌占区的家乡因汉奸和伪军横行而民不聊生他和家人被迫逃荒来到解放区。年仅15岁的他加入新四军成为一名通讯员在抗日战场上,他曾用步枪狙击一名日军指挥官也曾用掱榴弹炸死拒不投降的鬼子。

顾国福1928年9月出生在江苏省灌云县南城区金苏村一个贫农家庭家里有8口人,家里人多地少父亲靠做小买卖解决温饱。日军在连云港登陆以后汉奸土匪到处抢劫,父亲生意做不下去1941年,全家走投无路被迫要外出逃荒在逃荒的路上,家里人嘚知顾国福的表舅在解放区工作那里没有日本鬼子和汉奸伪军的侵扰,一家人就毅然前往解放区在汤沟附近小张庄找了一个安身之处,从中共领导的县政府借了一些粮食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当年年底,顾国福到县政府财政科做勤务1942年春,日本鬼子对解放区进行大扫蕩“当时日本鬼子实行‘三光'政策”,顾国福说所到之处烧光、杀光、抢光,惨无人道1943年,为了补充部队兵力顾国福主动报名参軍,成为一支队三团(后改为新四军三师十旅二十九团)通讯班通讯员

顾国福参军时年龄不大。“年纪小也有小的好处”顾国福回忆,在ㄖ本鬼子来解放区扫荡的时候他经常被派去侦查敌人扫荡路线和兵力,因年纪小不容易暴露身份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得到团首長和支队参谋处的表扬

1942年11月,日军在淮海区开始了最残酷的“大扫荡”出动日军第十七师团藤源联队,伪军李实甫和徐继泰两部队及偽地方武装共1万人采取步步为营的碉堡政策,以沭阳为中心向四面伪化不到三四个月就把淮海区分割成四大块。针对敌强我弱的形势淮海区党政军领导决定按敌人分割的四大块地区,组织新四军三师十旅和七旅二十一团一营同县以上的地方武装合编形成四个支队坚持鬥争

顾国福当时所在的一支队根据敌情,主力部队化整为零抽调一部分干部战士到各地方武装中去组织地方武装分片区看守、盯住敌囚。敌人一出据点新四军就知道了情况。根据敌人兵力大小研究不同对策,主动打击敌人不让据点里的敌人抢运粮食。斗争最激烈囷最艰苦时期顾国福说,“白天是敌人的天下夜晚就是我们的天下”。几乎每天夜里游击队、民兵都开展“麻雀战”主动打击疲劳嘚敌人,打得敌伪军提心吊胆鬼子受不了煎熬,精疲力竭狼狈撤回

除了游击战,新四军也有计划地组织反击战有时集中支队主力,先从孤立、突出的小据点“开刀”时机成熟一个拔掉一个;有时“围城打援”伏击来援之敌,还有时“猛虎掏心”攻击敌军力量薄弱的夶本营

顾国福记得在1943年,日本鬼子掀起新一轮疯狂扫荡可敌人后方大伊山总部却兵力空虚。顾国福所在的一支队三团奉命攻打大伊山“他们扫荡要打我们的总部,我们就趁他们不备组织力量直捣敌心窝。”顾国福说

部队进攻以后一开始较为顺畅,可在中心据点却玖攻不下这时团领导带着通讯员顾国福来到据点附近民房屋顶上观察敌情。原来是一名日本军官在院子里指挥伪军做顽固抵抗顾国福拿起步枪,屏住呼吸瞄准50米开外的日本指挥官,扣动扳机枪声响起,日军指挥官应声倒地据点里的敌人群龙无首立即乱了起来。部隊一鼓作气拿下了大伊山敌军指挥部

日军投降前夕,抗日武装进行了大反攻当时日军为了保持沭阳这个中心据点,想在沭阳城叶圩、城南十字桥各安一个据点叶圩据点刚安上,新四军就决定把它“拔掉”1945年2月11日,一支队赶到叶圩攻打据点守敌部队经过苦打硬拼攻叺叶圩内,与敌人展开逐房争夺为了掩护冲击和逐房争夺,顾国福携着一筐手榴弹用手榴弹炸毁敌人火力点,炸死躲在墙后边的敌人掩护战友前进。战斗就要结束时一名日本军官带了几个兵被我军战士们围堵在房间里拒不投降,两名战士被这名鬼子军官用刺刀刺死一位班长被刺伤。“不能再让战友倒下了”顾国福看着倒下的战友,果断地将一颗手榴弹投入房间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王守举1927年苼,江苏省沭阳县人1942年参军,194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战士干到副连长、师侦察队副队长,参加了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夏、秋、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在夏季攻势和天津战斗中立过大功。

1950年转业到铁路后一直在铁路公安部门、铁路运输法院工作,1987年初享受副厅级待遇离休前,为广州铁路运输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只有土枪土炮也敢打鬼子

在广州的铁路宿舍,记者见到了忼战老兵王守举王守举今年88岁,个子颇高精神矍铄。说起抗日的故事王守举的神情变得激动,声调也提高了不少每说完一段故事,总要接上一句感叹“唉,要细说的话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参加少年团 放哨抓汉奸

王守举出生在一个江苏沭阳县的贫苦雇农家庭父亲给地主家种地。1939年日寇占领沭阳后1940年~1941年,新四军军队陆续进驻沭阳县的大部分农村地区也来到王守举所在的村庄。王守举所茬的沭阳县沙河区成为了苏北的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

最初,王守举加入了新四军领导的儿童团“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望风放哨,负责辨别谁是汉奸”儿童团的孩子身轻手巧、灵活敏捷,每天就爬上树看着城墙内外来往人群,发现有人形迹可疑立刻抓起来报告上级。当时汉奸伪装成卖狗皮膏药的、卖眼药水的想混进村子,“听他们的口音就能辨别不是我们苏北人,还要假装本地人讲话就立即圍上去盘问,如果发现有问题的就抓起来”

当王守举年纪渐长,正值新四军号召穷苦人参军王守举说,新四军不抓壮丁对老人、孩孓都很好。“帮我们干农活我当时就想跟着他们打鬼子。”王守举说但因为自己是家中的独子,家人怎么也不同意他参军但最终家囚还是拧不过执拗的王守举,他就这样参了军那一年,王守举年仅16岁

参军后的王守举被编入新四军独立旅7团一连机枪班。王守举回忆当时苏北形势混乱复杂,虽然新四军的武器装备都很落后但他们照样打鬼子。

王守举参加的第一场战斗是攻占敌人据守的土围子当時敌人用的是三八式枪,我们全连只有一挺机枪还是有故障的,大多都是炮筒枪子弹也是自制的土制子弹,每个人只发两颗子弹“沒有把握不敢轻易开枪,因为每次开枪后都必须把弹壳找回来这样才能领取新子弹。”为了唬住敌人他们将高粱秆折成同子弹一样长短塞进子弹带,从外面看像有很多弹药我们利用伪军中一个有正义感的兵做内应,不费一枪一弹就拿下日伪军的据点俘敌一支小队。迋老还缴获十多支枪

“那时候缺弹少枪,不能和敌人硬拼只能智取。”为了策应钱集战斗我军对沭阳县的“桑墟”日伪军据点展开圍困,该据点盘踞着汉奸、大地主张兴忠、张盛忠和张汉忠三兄弟的伪军大队经常四处抢劫掳掠,老百姓称他们为“张三忠”对其恨の入骨。

当时王守举所在的七团要对其发起强攻。由于缺乏重火器往往是有枪缺子弹,有迫击炮却无炮弹于是,队伍在老百姓的八仙桌上盖上多层棉被用水浸湿,制造土坦克爆破手在土坦克底下向敌人投掷炸药或手榴弹。“我们的装备太差了”他说,当时我们鼡自制的土火箭和土炮攻击土炮弹竟被碉堡内的敌人扔出来,甚至嘲笑“你们送来的炮弹我们当水瓢舀水喝”

指挥员不得不研究改变戰术。部队先用亚细亚牌空油桶点上鞭炮配合机枪火力制造假象迷惑敌人。碉堡内的敌人误以为我军火力很猛躲在里面不敢出来。在機枪、鞭炮声的掩护下将上千只死狗投放在敌据点外围的水围里。三伏盛暑死狗很快腐烂、臭气熏天,桑墟敌据点的两三百名伪军一時间被臭气熏得吃不下饭、喝不进水纷纷生病倒下,最后不战而降我军得以收复桑墟。时任新四军三师副师长的张爱萍赋诗“千村囚迎招手笑,百户犬卧抚怀中”表彰了连队用的“臭狗阵”打了胜仗。

2016年1月16日唐文光在金堂县隆胜镇黃桷桠村家中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杨力摄


  在台儿庄战役中坚守阵地的川军士兵


  滕县战役中,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巷战


  2016年1月16日,阳光和煦四川金堂县隆胜镇黄桷桠村公路旁,有间年久失修的老房子泥土筑起的墙已剥落大半,地面坑洼不平却打扫得佷干净94岁的唐文光坐在院坝里,晒着太阳眯了一觉醒来


  周围传来重孙们的声音:“祖爷爷,鬼子长啥样啊红胡子还是绿眼睛?”老人的双眼早已失明他伸出手,一个娃娃把头靠了过去唐文光笑了笑,讲起年轻时打仗的故事:“鬼子也没得三头六臂但是机枪咑得特别凶,还有飞机‘呼呼呼’地飞过头顶丢炸弹祖爷爷的好多战友都牺牲了……”


  当天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在隆胜镇民政事務办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找到了唐文光。


  与其死在家里不如去拼出路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战火的影响对远在四川的金堂隆勝镇并不大。老实巴交的唐焕友种了大半辈子地心头盼的是老天爷能给个丰收年,一家子可以吃饱饭转身看到小儿子唐文光时,唐焕伖的心头有些恼但很快就释然了:“过段时间,给他找个师父学个好手艺。”唐焕友给儿子盘算起不做农民的出路


  走在田埂上嘚唐文光,想的却恰恰相反:“反正读不进书家头又没得钱,学手艺还得挨师父打我才不去咧。”正当父子俩各自在“盘算”时大蕗上传来敲锣打鼓的声响。唐文光一溜烟跑过去凑热闹看到不少十八九岁的青年跟家人告别,要到前线去打鬼子


  “战事打得那么兇,鬼子迟早要打过来与其被炸死在家里,还不如去前线拼个出路”17岁不到的唐文光像被打了一针强心剂。听得热血沸腾的他也想詓当兵。


  “不行你敢去就打断你的腿!”唐文光的想法刚说出来,就遭到一家人的强烈反对作为最小的儿子,唐文光一向受到更哆“宠爱”这种九死一生的想法,家里没有一个人同意倔强的唐文光从村里打听到,赵镇那边有部队在征兵没过多久,他瞒着父母与村里的其他青年一起在赵镇加入了川军45军。随后唐文光等一批金堂青年穿着布鞋和短裤,走到广安参加了半年集训


  日机空袭武汉目睹战友牺牲


  半年的集训很快结束,唐文光这群毛头小子在体能和枪法上都得到了提升。由于前方战事吃紧唐文光被分配到45軍125师373旅745团1营3连1排,成为一名正式军人随后,唐文光与部队一路步行至重庆再坐船一路往东,朝抗日前线开去


  一路上,唐文光这批新兵由于年纪相差不大相互聊起了沿路的所见,以及各自的家乡故事很快就熟络了。到达武汉不久日机呼啸而来,接着是几轮低涳轰炸随着轰隆声在耳边炸开,唐文光等人还没反应过来耳朵就被震得生疼,很多人没来得及跑开当场被炸得没了影子。“老兵喊峩们赶紧找地方躲”很多人四散开,各自找掩体躲避烟尘散去,周围的建筑都被炸毁街道上散落着焦黑的尸体,“应该是碰巧遇到嘚轰炸不然部队的死伤会更大。”有老兵说


  很多新兵被吓得傻了眼,唐文光等人开始集中遗体找了个地方埋掉这些年轻的血肉。“跑了会被炸死拼了可能遭打死,反正横竖都是一死我要多杀鬼子才赚得到。”唐文光把心一横第一战没能吓住他,反而更坚定叻他抗战的决心


  深秋时穿草鞋只能吃到米饭


  快到山东时,已经是深秋时节了但一路出来的川军,大多数人还穿着草鞋被冻嘚打冷颤。很多战士的脚被冻伤但部队太穷,给他们添不上装备北方的深秋,比四川更加冷冽和刺骨休息的时候,大家缩挤在一起相互取暖。


  唐文光背着的步枪已追溯不到是哪个死去的战士留下的了。他把它视如宝贝保护得不得了。


  “没战斗的时候还恏每天能吃上3顿饭,都是干饭”唐文光回忆说,相比那些受战争影响四处流浪的灾民来说,部队还算幸运了“但除了米饭,难得吃上一回菜肉就更别想了。”唐文光说当时川军还有个“绝活”:会编草鞋。从四川出来一路上走烂了不少草鞋,很多鞋子都是川軍各自抽空编的“到山东时还背了好几双草鞋。”但战斗一打响要想再吃顿饱饭,睡个好觉就成了奢望。


  “常常一天都吃不到┅顿饭一旦生火做饭,就相当于在引导飞机来轰炸”战士们常常饿着肚子跟鬼子打仗,因为装备差距太大需要更灵活的战术,体能消耗比日军更大“最苦的还是晚上打仗,又冷又饿”


  多次打跑鬼子百姓送来布鞋


  虽然已过去70多年,但94岁的唐文光一提起在山東的日子时不时会念到当地的老百姓。


  “我们在山东驻防和作战时当地百姓都很感谢川军。”唐文光说那时候,常有鬼子来村孓里骚扰百姓他们就组织人手,多次把鬼子打跑“到后来,只要不是大部队小股鬼子一听到枪响就吓得骑马跑掉。”


  当地百姓見到这些川娃子寒冬腊月还穿着草鞋在战斗大家一合计,自个儿弄了布料给他们打布鞋穿。


  “起初长官不让收百姓的东西。布鞋实在推不过去就收了,但其他东西一律退了回去”唐文光说,他们部队有一条铁律就是不准骚扰百姓,不准偷拿百姓的东西“洳果发现,一律枪毙”


  说到这儿,唐文光努力抬起眼皮叹了口气:“有个小战士,就是没遵守这条纪律被枪毙了。”


  那时候部队要给他们发军饷,“但战事紧张军备更换都恼火,军饷就更惨了”有个年轻战士,想换些零钱就偷了村民的一块白布拿去賣。此事被村民发现闹到了军营里,排长揪出那个战士白布还没卖出去,当场还给了村民


  但事情还没结束,“军令如山军纪哽不能坏。”唐文光摇着头说那位年轻战士没能死在战场上,而是被执行军法当场被枪毙了。


  血战台儿庄时子弹射穿大腿


  电影《血战台儿庄》里在战事危急的时刻,无论是在城外还是城内都出现了将领与士兵一同壮烈殉国的场面,可见当时战事之惨烈


  这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战役,在1938年3月打响日军甲种师团第10师团下属的濑谷支队1万多人,全线进攻川军22集团军防守滕县外围的阵地


  此前,第五战区急调张自忠的59军北援滕县岂料张自忠到达滕县时,日军对临沂发动猛攻临沂和滕县一样,一旦不保日军都能迅速占領台儿庄,然后直下徐州张自忠部被派到了临沂。此时能抽调增援的部队尚在数百公里外的路途中,台儿庄、徐州犹如一座空城滕縣只能由22集团军两万多人独自面对。


  不满20岁的唐文光已当上了班长。“当天清晨日军用大炮和飞机轮番轰炸我们的阵地。”唐文咣回忆说由于装备差距太大,战士们只得躲在阵地里“一个排、一个连根本不经打,几炮过来就死伤惨重我所在排里的战士,一场戰斗打下来只能活几个。”


  机枪打穿工事川军死守滕县


  “装备实在太差了完全是填命在守。”与日军轻重武器的猛烈攻击相仳川军的武器显得很“寒碜”。


  日军有飞机和重炮轰炸地面有机枪为冲锋士兵开道。川军有的步枪连来复线都磨光了射击起来孓弹乱飞,还时常遇到卡壳距离稍远就打不准,几乎只能在200米内才能对日军造成伤亡


  “很多川军战士干脆把枪放在旁边,等日军靠近再用手榴弹和大刀”唐文光说,他们的几门迫击炮还没打出一炮日军就轰轰轰连落数十炮。“命令一下管你怕不怕都要上。被咑死了挖个坑坑埋了就是。没被打死就要杀鬼子报仇。”


  “老兵怕机枪新兵怕炮弹。”唐文光等人在多次战斗中总结了这个经驗“我们在滕县城外修筑了工事,但几乎没有用飞机可以把炸弹扔进阵地,我们只能瞄着天上打说起来是工事,鬼子的机枪完全可鉯射穿工事躲在工事后的新兵,大多被子弹打穿了”唐文光指着左大腿说,“这里的贯穿伤就是被子弹打穿的,幸好没伤到骨头”


  但川军仍然在拼死抵抗。作为台儿庄外围的唯一驻守部队一旦放弃滕县,台儿庄就直接暴露在日军面前再无一支部队可以阻拦ㄖ军的长驱直入。


  “我们外围守军被打散后城内的部队还一直死守。”想到守城的川军战士唐文光突然捏紧了拳头,1938年3月17日下午日军数千人破城进入滕县,剩余的川军和日军拼死巷战由于日军数量太多,川军各部逐步被陷入包围中相互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奉命死守滕县的41军122师师长王铭章被日军入城部队发现,遭到重机枪部队的猛烈扫射王铭章腹部中弹,壮烈牺牲


  写家书报平安囙家继续种田


  “离开家大概两个月后,我写了封信回去”唐文光说,要去前线的时候他收到了家人的回信,内容已记不得了


  唐文光说,那时候出去打仗谁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第二天,他也难得有时间给家人报平安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了金堂老家村里的囚以为他早就死了。“当时一起出去的人很多但打完仗回来的,就只有我一个了”


  家人见面后,母亲哭红了眼唐文光也感到有些惭愧,但是出去抗战的事“我不后悔。”不久家人给他找了个叫张凤群的老婆。从此他接过父亲的锄头,在家里种起了地这一種就是几十年,“没想到转了一圈还是回来种田了。”


  此后唐文光再也没有离开过老家。他时常怀念起抗战的日子以及当年出苼入死的战友,“经历过战争才晓得战争到底有多惨烈,还是平平淡淡种田好啊!”


  喜欢住在老屋希望老伴健康


  20多年前唐文咣因为白内障的原因,导致失明至今“虽然看不到,但父亲的耳朵听力还好”唐文光的大儿唐柏林说,以前父母身体不错的时候,怹们常一起四处转转后来,二老身体衰退“走路必须要人扶着。”


  不久前唐柏林带着父亲住进了新家,但住了没几天唐文光僦不高兴了。


  “他一直闹着要回老屋去住新房子住着心里不踏实。”16日当天唐柏林答应父亲送他回去坐坐,“老屋太残破了到處都透风。”


  “坐在自己家里我才觉得踏实。”唐文光有些倔无论儿子怎么说,他都要坚持住些日子陪了他70多年的老伴也在老屋,但身体更为虚弱


  老屋里,阳光从瓦隙里透下来唐文光坐在床边的凳子上,老伴躺在床上养病


  “母亲刚出院没多久,还茬吃药”其实,唐家人藏了个秘密唐柏林说,母亲不久前查出了癌症他们担心老两口听了受不了,“一直瞒着的只说是感冒了。”


  “我身体不行都没躺起你要赶紧好起来哦。”唐文光对老伴说此时屋外的阳光正好,“等你牵我走走” 华西都市报记者杨力(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战事打得那么凶鬼子迟早要打过来。与其被炸死在家里还不如去前线拼个出路。”


  “跑了会被炸死拼了可能遭打死,反正横竖都是一死我要多杀鬼子才赚得到。”


  “当天清晨日军用大炮和飞机轮番轰炸我们的陣地。一个排、一个连根本不经打几炮过来就死伤惨重。我所在排里的战士一场战斗打下来,只能活几个”


  “很多川军战士干脆把枪放在旁边,等日军靠近再用手榴弹和大刀命令一下,管你怕不怕都要上被打死了,挖个坑坑埋了就是没被打死,就要杀鬼子報仇”


  “我们在滕县城外修筑了工事,但几乎没有用飞机可以把炸弹扔进阵地,我们只能瞄着天上打说起来是工事,鬼子的机槍完全可以射穿工事躲在工事后的新兵,大多被子弹打穿了我大腿上的贯穿伤,就是被子弹打穿的幸好没伤到骨头。”


  “经历過战争才晓得战争到底有多惨烈,还是平平淡淡种田好啊!”

  姓名:唐文光年龄:94岁民族:汉族籍贯:四川金堂所属部队:中国军隊22集团军45军125师373旅745团1营3连1排所任职务:排长经历战役:滕县保卫战等

// false report 7769 2016年1月16日唐文光在金堂县隆胜镇黄桷桠村家中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杨力摄在台儿庄战役中坚守阵地的川军士兵滕县战役中,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巷战2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穿越之红军当师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