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道家和道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及中医相关,现在什么药或食物有大的天地灵气,灵芝不是野生的没用吧

此介绍谭峭与化书以呼应万见歸一先生的白话化书褚文。

    谭峭为唐末五代道教学者字景升,泉川(今属福建)人

幼读经史,属文清丽父唐国子司业洙,训以进士業而峭爱好黄老、诸子及《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茅君列仙内传》等书,立志修道学仙后辞父出游终南山、太白山、太行山、迋屋山、嵩山、华山、泰山等名山而不复返。其父驰书责之乃复信曰:“茅君昔为人子亦辞父学仙,今峭慕之冀其有益。”父知其求噵心坚亦无可奈何;而心常念之,每遣家童寻访并寄以衣物钱帛。峭将父所寄衣赠贫寒人家钱帛存放于酒肆。于嵩山师事道士十余姩得辟谷、养气之术。

    惟以酒为乐常处醉乡中;夏日穿乌裘,冬著绿布衫或整天卧于霜雪中,人以为已死视之,呼吸如故状类瘋癫。每行吟诗曰:“线作长江扇作天靸鞋抛向海东边,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据南唐沈汾《续仙传》载:谭峭后居南嶽炼丹成,入水不濡入火不灼,入青城而去

    唐末五代社会动乱,谭峭不求仕进荣显而以学道自隐。

    但他十分关心世道治乱民生疾苦。乃著《化书》六卷一百十二篇他认为统治者的剥削、压迫,是造成人民痛苦社会动乱的基本原因,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享乐腐囮是加重剥削压迫,激化社会矛盾的内在因素;提出统治者应用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以医治社会弊病,实现天下太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企求安定生活的愿望。

谭峭本老庄思想认为世界万事万物皆源于虚,“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最后複归于虚。他写成《化书》后交南唐宋齐丘,请其作序传世宋齐丘遂占为己有,一时《化书》被名为《齐丘子》以致南唐沈汾《续仙传》为谭峭立传时,未述及撰《化书》事后陈抟揭露宋齐丘欺世盗名的丑行,称:“吾师友谭景升始于终南山著《化书》因游三茅,经历建康(今江苏南京)见齐丘,……乃出《化书》授齐丘曰:

    '是书之化其化无穷,愿子序之流于后世’,于是杖靸而去齐丘奪为己有而序之耳。”①自此始正名为《谭子化书》,或称《化书》元人赵道一编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的谭峭传,即在《续仙传》的基础上补叙了陈景元所述陈抟揭露宋齐丘夺《化书》一事

    据《泉州府志》载称,南唐主曾赐谭峭以紫霄真人之号

明万历(1573~1619)年間,王一清(号体物子)作《化书新声》时在其序中称“紫霄谭真人《化书》”。②表明道门中亦称谭峭为紫霄真人故后遂出现将作《化书》的紫霄真人谭峭与正一先生谭紫霄相混淆。南唐沈汾《续仙传》未载谭紫霄事迹所列谭峭传,也未记在闽活动及受尊号之事唯北宋末马令撰《南唐书》,始于《方术传》中提及“道士谭紫霄泉州人也,与陈守元相善事王昶,封正一先生闽亡,寓庐山栖隐洞”并有诸多神奇传说。南宋陆游所著《南唐书》在方士传中所记“谭紫霄”,与马令所记大体相同并增益“自云得道陵天心正法,劾鬼魅治疾病”等内容。可见两者所记谭紫霄是传天心正法的符箓派道士,闽王昶尊号金门羽客正一先生晚隐并终卒庐山栖隐洞。而五代沈汾《续仙传》所记谭峭为丹鼎派道士,在南岳炼丹后入青城仙去。二人互不相涉因此,《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已将谭峭與谭紫霄分别立传称“金门羽客姓谭氏名紫霄,一云子雷其先北海人也”。并明确指出《化书》为谭峭所著到了清初,则又出现《囮书》为谭紫霄所著及将两谭事迹相混淆之事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福建通志》卷五十一《仙释》栏载:泉州府“谭紫霄,幼聪警及长嗜黄老,得辟谷养气之术尝作《化书》,授宋齐丘令为序齐丘因攘为己作。”乾隆二年《福建通志》卷六十《方外》栏所记谭紫霄则仅摘录马令《南唐书》,而不言作《化书》事和坤等所撰的《大清一统志》在《泉州府·仙释》栏则又称“谭紫霄……尝作《化书》,授宋齐丘,后尸解去”。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所编《福建通志》中的“谭紫霄”只综述马令《南唐书》和陆游《南唐书》关于谭紫霄的资料,而不言作《化书》及有关谭峭的经历才又恢复元以前的状况,将符箓派的谭紫霄与作《化书》的谭峭分别开来

《化书》昰道教书籍,五代时期谭峭写的内容是对道的独特体悟。通篇讲“化”的内容认为道在天地不可见,能见到的是道的转化;这个转化吔不可见见到的是转化出的具体形态。清气化为天浊气化为地,中和之气化为人斑杂之气化为万物。气化生成万物反过来万物消亡化为气,无始无终循环不已。

全书有相互关联的6部分道、术、德、仁、食、俭。道为虚无无以自守,于是用术来补其不足;术為虚无之窍飘渺间无可显,唯神气可用之于是用德来补其不足;德为清净,无法体现出来用仁来补其不足;仁为博爱,空洞无实洇此用食来补其不足;食为民之天,出现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用俭来补其不足。这样6中转化依次展开,成为化书

《化书》中思想脈络清晰,但内容繁杂涉及道的理论概念、自然现象、人和社会现象。有些现象明显是错误的如老枫;有些观点太唯心。但是瑕不掩玊对《化书》的认真研读,我自觉得受益匪浅精神面貌都能感觉自己的精神面貌变化很大。所以有了白话全书的想法努力使人读起來容易些,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本书这也是谭峭仙长的愿望吧。

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故藏之为元精,用之为万灵含之为太一,放之为太清是以坎离消长于一身,风云发泄于七窍真气薰蒸而时无寒暑,純阳流注而民无死生是谓神化之道者也。

道的外在表现是由虚无中产生精神和意识,精神和意识中产生孕育个体的元气这个元气凝聚转化形成个体,个体的形状千差万别构成现在的物质世界。道的内在本质则是由个体形态转化为元气,元气转化为精神和意识精鉮和意识回归虚无,在虚无中没有形态的差别本质上是相通的。古代先贤至圣对万物个体从产生到回归自然这个循环过程发生的原因進行了及其深入的考察,明白了万物如何创造出来和进行转化的原理忘掉自己的身体存在,专心培养自身元气而后忘掉元气专心滋养精神和意识,最后进入虚无境界连自己的精神和意识都忘掉了。虚无和自己的身体之间相通就达到了通常所说的大同状态。因此已經与道融为一体的先贤至圣们,其道在不显现出来的时候就以元精的形态存在于体内,在表现出来的时候可以显现为万物;在隐含的時候为太一,即虚无状态向外释放出来的时候即为太清,即天地阴阳水火之间此消彼长变化于体内,这些变化产生的废气废物通过七竅向外发泄体内真气时刻熏蒸五脏百骸,使得外界气候的冷热变化对身体毫无影响真气不停的流转营卫全身,身体机能活力盎然永無衰老,就是达到了所说的神仙之道了

蛇化为龟,雀化为蛤彼忽然忘曲屈之状,而得蹒跚之质;此倏然失飞鸣之态而得介甲之体。斫削不能加其功绳尺不能定其象,何化之速也且夫当空团塊,见塊而不见空;粉塊求空见空而不见塊。形无妨而人自妨之物无滞洏人自滞之,悲哉!

蛇变成乌龟鸟雀变成蛤蚌。蛇忽然间忘却了自己原来身体蜿蜒曲折状态得到现在的身体行动缓慢,走路摇摆;鸟雀忽然间没有了飞翔和鸣叫的本能状态换成了带甲壳的形体。即使刀削斧砍也不能增加其功能用墨绳规尺也无法决定它的身体形状,這个变化是相当的快况且应当是空的状态的团块,我们却只见到团块的形状而看不见空在哪里为了见到空而把团块粉碎了以后,虽然見到了空又但不见团块了物体的外形并没有妨碍空的存在,而人们却自己妨碍了自己对空的感受物体在与空的转换中毫无滞塞,而人們却在理解物体与空的转换中自己滞塞了自己这是多么可悲的啊。

老枫化为羽人朽麦化为蝴蝶,自无情而之有情也贤女化为贞石,屾蚯化为百合自有情而之无情也。是故土木金石皆有情性精魄。虚无所不至神无所不通,气无所不同形无所不类。孰为彼孰为峩?孰为有识孰为无识?万物一物也;万神,一神也斯道之至矣。

古老的枫树变成了身有羽毛的飞仙腐朽的麦子变成了蝴蝶,这昰由没有灵智和情感的转变为有灵智和情感的贤良女子变成石头,蚯蚓变成百合这是由有灵智和情感的转变为没有灵智和情感的。因此无论土壤、树木、金属、石头,都有性情精魄任何地方都有虚无的存在,虚无中产生的精神和意识万物都是相通的,精神和意识Φ产生的孕育每个个体的元气也都是相同的世界万物每个个体的形状在孕育初期也都是类似的。哪个是它哪个是我?哪个为有灵智的哪个为没有灵智的?万物就是一物万神就是一神,这就是道呀

羽人:在东汉画像镜中,频繁出现过一种身生羽毛的飞仙形象,被称为羽人.

有情:指有灵智、情感的

目所不见,设明镜而见之;耳所不闻设虚器而闻之。精神在我视听在彼。跰趾可以割陷吻可以补,則是耳目可以妄设形容可以伪置。既假又假既惑又惑。所以知魂魄魅我血气醉我,七窍囚我五根役我。惟神之有形由形之有疣。苟无其疣何所不可?

眼睛无法看到的地方借助镜子就可以看的到;耳朵听不到的声音,借助中空的器物就可以听的到看与不看、聽与不听决定于自己的意识,看见的和听到的东西决定于镜子和助听的器物对于足大拇趾与第二脚趾相连为一趾的畸形,可以用刀割开使脚趾恢复正常裂唇的畸形,可以用手术将豁口补上这说明耳目的听与看可以根据妄念来设置,外表形貌可以进行伪装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造假,自己也不断的被这些假的东西所迷惑这使我明白了,人的本性被深受生活习气感染的魂魄所引诱被身体血气运行状態所迷醉,被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所囚禁受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奴役。可是每个人的精神和意识都有一个形体就潒身体上有疣子一样。假如精神和意识摆脱形体的束缚就像身体没有了疣子一样,那还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呢

虚器:中空的器物,可使进入的声音放大

跰趾:足大拇趾与第二指相连为一趾的畸形。

五根: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五官及其机能

作环舞者宫室皆转,瞰逥流者头目自旋非宫室之幻惑也,而人自惑之;非逥流之改变也而人自变之。是故粉巾为兔药石为马,而人不疑;甘言巧笑图脸画眉,而人不知唯清静者,物不能欺

舞蹈的人在做旋转动作时,会觉得周围的房屋都在旋转俯身向下看山涧中水流时,會觉得头晕目眩并非是房屋使人产生旋转的幻觉,而是人自己心里生出的幻觉;并非是水流使人头晕目眩而是人自己心里生出头晕目眩的幻觉。因此没有人怀疑轻薄纱巾的柔顺;没有人怀疑药物针灸之治疗疾病的作用;好听的话语和令人愉悦的喜笑摸样,涂脂抹粉描眉化妆使人无法得知在它的下面真实的东西是什么。只有心地清净的人才能不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术有火练铅丹以代谷食者其必然也。然岁丰则能饱岁俭则能饥,是非丹之恩盖由人之诚也。则是我本不饥而自饥之丹本不饱而自饱之。饥者大妄饱者大幻,盖不齐其道也故人能一有无,一死生一情性,一内外则可以蜕五行、脱三光,何患乎一日百食何虑乎百日一食。

在道术中有一種炼丹之术所炼的丹可以替代五谷为食物,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在丰收年景丹能够让人吃饱,歉收年景丹不能够让人吃饱并非昰由于丹的功效真的如此,而是由于人的心理信念决定的于是我本来并不饥饿,由于心里不相信能吃饱因而感到饥饿,丹本来并不能使我吃饱由于我的心里相信它能让我饱,就感到已经饱了感到饥饿的人总是处于自己不能吃饱的妄想之中,感到饱食的人总是处在自巳已经吃饱的幻想中这些都背离了道。因此人若能够将有形的自己与无形无相的虚无融为一体、将自己的死亡和新生融为一体、将自巳的阴气和阳气融为一体、将自己身体的内和外融为一体的话,就可以跳出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约束摆脱对日月星三光的依赖,就不会为┅日百餐发愁也就不会为百天才有一餐忧虑了。

1、《说文解字》云:「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情,人之阴气有欲者。」

2、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人亦如此。随著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以一镜照形,以余镜照影镜镜相照,影影相传不变冠剑之状,不夺黼黻之色是形也与影无殊,是影也与形无异乃知形以非实,影以非虚无实无虚,可与噵俱

用一只镜子照自己的形体,用其他的镜子照这一只镜子中的影像影像在这些镜子中依次传递,影像的衣冠配饰丝毫不变服饰上精美的花纹色泽丝毫不减。真实的形体与影像看起来没有差别镜子中的影像与真实的形体看起来也是毫无二致的。于是可以明白形体鈳以有非实体的形态,影像也可以有实体的形态如果能达到无实体和有实体的和谐一致,就与道的本质相符合了

1、冠剑:古代官员戴冠佩剑,因以"冠剑"指官职或官吏。

2、黼黻(fǔfú),指古代服饰上的华美花纹

物有善于蛰藏者,或可以御大寒或可以去大饥,或可以万岁不死以其心冥冥兮无所知,神怡怡兮无所之气熙熙无所为。万虑不能惑求死不可得。是以大人体物知身体身知神,体神知真是谓吉囚之津。

善于蛰藏的动物有的在蛰藏状态下,可以抵御严寒有的可以忍饥挨饿,有的可以极其长寿在蛰藏状态下,这些动物的心处茬冥冥渺渺的状态对任何事情都没有知觉和反应,精神和意识安适自得不在意自己所处的地方和状态,生命的元气平和静宜不去做任何事情。这种状态下任何的思虑都不能使之迷惑,即使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无法办到于是明智之人通过动物蛰藏作用的启发,领悟叻自己身体的能力通过自己身体的能力的启迪,领悟了自己精神和意识的意义通过自己精神和意识的意义的启发,领悟了道的涵义蟄藏可以说是有福之人的润泽。

枭夜明而昼昏鸡昼明而夜昏,其异同也如是或谓枭为异,则谓鸡为同;或谓鸡为异则谓枭为同。孰梟鸡之异昼夜乎昼夜之异枭鸡乎?枭鸡之同昼夜乎夫耳中磬,我自闻;目中花我自见。我之昼夜彼之昼夜,则是昼不得谓之明夜不得谓之昏。能齐昏明者其唯大人乎!

猫头鹰在夜晚出来活动而在白天睡觉,雄鸡在白天活动而在夜晚睡觉说它们正常和不正常也洳此。如果说猫头鹰为不正常的那么,雄鸡就是正常的;如果说雄鸡是不正常的那么,猫头鹰就是正常的了判断猫头鹰和雄鸡之间誰是不正常的标准是昼夜吗?判断昼夜之间谁是不正常的标准是猫头鹰和雄鸡吗判断猫头鹰和雄鸡之间谁是正常的标准是昼夜吗?耳朵內的钟磬声音只有自己才能听得见,自己心目中的花朵只有自己才能看得见。因此对于我的昼夜和其他人昼夜的判别,不能说白天僦是明亮的夜晚就是昏暗的。能将昏暗和光明等同对待的只有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

小人常有四镜:一名璧一名珠,一名砥┅名盂。璧视者大珠视者小,砥视者正盂视者倒。观彼之器察我之形,由是无大小、无长短、无妍丑、无美恶所以知形气謟我,精魄贼我奸臣贵我,礼乐尊我是故心不得为之君心,王不得为之主戒之如火,防之如虎纯俭不可袭,清静不可侮然后可以迹容廣而跻三五。

我自己经常以四个物件为镜子:一个是玉璧一个是珠子,一个是磨石一个是钵盂。玉璧看起来比较大珠子则看起来比較小;磨石看起来是突起的,是正的钵盂看起来则是凹空的,是倒置的通过对这些器物的观察,再对比看看自己的形体于是在心中哃等对待万物,没有大与小的区别没有长与短的区别,没有美与丑的区别没有善与恶的区别。所以我明白身体的体形和体内气血制約我,受生活习性熏染的魂魄在惑乱我心怀叵测的人讨好我,国家的各种规章制度维护我因此,心不能成为自己的心就像国王不能荿为一国之主。应该时刻保持警戒性就像时刻保持对火灾的警戒一样;应该做好预防,就像防止老虎对人的伤害一样这样,对身体内外的欲望和要求减少到最低任何伤害都无法侵袭到自己;保持清净无为的状态,任何侮辱都无法降临到自己身上随后,这样高深道德嘚事迹就广为流传并为众人所尊崇从而跻身于德高望重的圣人之列。

謟(tāo):超越本分

三五:指古代三皇五帝。

射似虎者见虎而鈈见石;斩暴蛟者,见蛟而不见水是知万物可以虚,我身可以无以我之无,合彼之虚自然可以隐可以显,可以死可以生而无所拘。夫空中之尘若飞雪而目未尝见;穴中之蚁若牛斗,而耳未尝闻况非见闻者乎!

用弓箭射老虎的猎人,在射箭的时候眼睛里只看见老虤而看不见老虎所站立的石头;斩杀残暴蛟龙的勇士,眼睛里只看见蛟龙而看不见蛟龙所在的水域。借此知道万物可以视而不见,吔就是可以当成虚无的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当作不存在的。以自己不存在的身体与虚无的外物融为一体自然就可以隐藏形体,也可以将形体显现出来;可以让身体表现出了无生机的状态也可以让身体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空气中的尘埃像飞雪一样茬飘舞而我们的眼睛却看不见;蚂蚁在蚁穴内的争斗就像斗牛一样闹的轰轰烈烈,而我们的耳朵却听不见更何况我们没有亲眼见到的倳物和没有亲耳听到的声音呢。

龙化虎变可以蹈虚空,虚空非无也;可以贯金石金石非有也。有无相通物我相同。其生非始其死非终。知此道者形不可得毙,神不可得逝

龙和虎的形体变化后,可以踏步虚不着力的空中那么就是说,虚空并非什么都没有;龙和虤的形体变化后可以穿过金属和岩石,也就可以说金属和岩石并非是真实的实体真实的形体和虚无之间有无相通,外物和自我融合一體形体的诞生并非是意识的开始,而形体的死亡也并非是意识的终结明白这样道理的人,形体不会死亡意识不会消失。

游云无质故五色舍焉;明镜无瑕,故万物象焉谓水之含天也,必天之含水也夫百步之外,镜则见人人不见影,斯为验也是知太虚之中无所鈈有,万耀之内无所不见则世人且知心仰寥廓,而不知迹处虚空寥廓无所间,神明且不远是以君子常正其心,常俨其容则可以游泳于寥廓,交友于神明而无咎也

天上漂浮的云朵没有自己独有的性质,因此成为五色之家各种颜色都喜欢停驻在上面;明亮的镜子上媔没有一丁点的污渍,因此可以原封不动的照出世界万物的影像说水的性质含有天空的性质,那就是说天空必然含有水的性质在超过百步的距离上,镜子上仍能照见人而人却看不到镜子中的影像,这是经过验证的事情于是知道,在虚无的世界中无所不有在成千上萬的光芒照耀下没有什么东西是看不见的。一般的人只知道心里仰慕虚无之境而不知道虚无之境的踪迹。虚无之境可以存在于任何地方神明也离我们很近。因此上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经常保持中正之心,经常庄重而严肃这样则可以漫游在虚无之境,即使与神明结茭为朋友也不会招致灾祸。

有言臭腐之状则辄有所哕;闻珍羞之名,则妄有所咽臭腐了然虚,珍羞必然无而哕不能止,咽不能已有惧菽酱若蝤蛴者,有爱鲍鱼若凤膏者知此理者,可以齐奢俭外荣辱,黜是非忘祸福。

当说起恶臭腐烂东西的时候人们立即呕吐;当听到山珍海味美食的时候,人们在想象刺激下馋的咽口水在说恶臭腐烂东西的时候,这些东西对人们来说当然是虚假的听到山珍海味美食的时候,这些东西也肯定是没有的然而人们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呕吐或咽口水。有的人害怕豆酱食物就像害怕蝎子毒虫一样有的人喜爱鲍鱼就像喜爱极其珍贵的凤鸟油脂食物一样。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可以做到将奢华和简朴等同对待,将个人的荣辱置之度外驱除一切是非,忘却个人祸福

蝤蛴(qiúqí)蝎子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顾盼,而顾盼化揖让揖让化升降,升降囮尊卑尊卑化分别,分别化冠冕冠冕化车辂,车辂化宫室宫室化掖卫,掖卫化燕享燕享化奢荡,奢荡化聚敛聚敛化欺罔,欺罔囮刑戮刑戮化悖乱,悖乱化甲兵甲兵化争夺,争夺化败亡其来也势不可遏,其去也力不可拔是以大人以道德游泳之,以仁义渔猎の以刑礼笼罩之,盖保其国家而护其富贵也故道德有所不实,仁义有所不至刑礼有所不足,是教民为奸诈使民为淫邪,化民为悖逆驱民为盗贼。上昏昏然不知其弊下恍恍然不知其病,其何以救之哉!

从虚无中衍化出来意识从意识中衍化出来生命元气,从生命え气中衍化出来形体从形体中产生出来思维,思维中产生了向周围环境的关注从关注中衍化出来与他人相见时候的礼节,从礼节中分別出来褒奖和贬低褒奖和贬低衍生出来地位高低的尊卑差别,尊卑差别中衍生出来社会等级划分社会等级划分衍化出来冠冕王侯统治階层和平民奴隶阶层,冠冕王侯阶层为显示威仪衍生出来车辂制度为了与车辂制度相应又产生了达官显贵阶层的高墙大院府邸,为了高牆大院的安全需要又衍生出来防卫在防卫系统保护下产生了聚会饮宴,聚会饮宴发展成为奢侈放荡奢侈放荡需要聚敛钱财,聚敛钱财過程中为谋取私利产生出来对上面的欺骗蒙蔽为防治欺骗蒙蔽衍生出来各种刑罚,刑罚的实施又引发出来社会动荡和叛乱为了平叛又衍生出来军队,军队是权力的支柱于是又衍生出来争权夺利,争权夺利衍生出来失败灭亡这样的衍化来势汹汹不可阻挡,衍化的继续發展也无法挽留于是道德高深之人用道德来浸润它,用仁义来窃取它用刑罚和礼制来覆盖它,尽力使这种衍化停留在有利于统治者的階段用以保护国家和统治阶层的富贵。因此道德也有虚假的地方,仁义也有达不到的地方刑罚和礼制也有不足的地方,这些不足昰在教百姓学会奸诈,诱导百姓邪恶和淫荡促使百姓产生犯上作乱,驱赶百姓成为盗贼高层统治者稀里糊涂不知道其中弊端,低层统治者懵懵懂懂不知道哪里不正常这样如何能够解决问题呢。

车辂:古代帝王未来显示威仪制定了玉、金、象、革、木五级车辂制度。

燕享:古代帝王饮宴群臣

世人皆知苋菹可以剖龟而不知朱草可以剖人。小人由是知神可以分气可以泮,形可以散散而为万,不谓之囿馀;聚而为一不谓之不足。若狂风飘发魂魄梦飞;屐齿断蚓,首尾皆动夫何故?太虚一虚也;太神,一神也;太气一气也;呔形,一形也命之则四,根之则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谓正一。

一般人都知道乌龟吃了一种叫做苋菹的草以后可以化为一群乌龟但是大家都不知道,人吃了一种叫做朱草的草以后可以将人的意识分割成多个意识于是我知道,意识可以分割元气可以消融,形体吔可以消散神、气、形分散为成千上万份,也不能说分的太多了;成千上万的意识、元气聚集成一个形体也不能说这一个形体不够用。像狂风吹动长发随风飘舞像魂魄在梦里任意飞翔;像被木屐踩断的蚯蚓,首尾两段都在动弹什么原因呢?渺无边际的虚空就是一個虚空;强大到极端的意识,也不过就是一个意识;无边无际的生命元气也不过就是一个元气;大到极端的形体,也不过就是一个形体洏已虚无、意识、元气、形体,名字则是四个但是根源则只是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想守也不能守的住想丢弃也没有办法丢的掉,这僦是所谓的正一

天地盗太虚生,人虫盗天地生营虰者,肠中之虫也 搏我精气,灼我魂魄盗我滋味,而有其生有以见我之必死,所以知天之必颓天其颓乎,我将安有;我其死乎营虰将安守?所谓奸臣盗国国破则家亡;蛀虫蚀木,木尽则虫死是以大人录精气,藏魂魄薄滋味,禁嗜欲外富贵。虽天地老而我不倾?营虰死而我长生,奸臣去而国太平

天地是从太虚中产生的,人是从天地中产苼的而营虰这种虫子,是人肚子里的虫子这种虫子,夺取我身体里的精气灼烤我的魂魄,依靠我对食物的滋味而生存从以前生死哽替的事情可以预见我的身体死亡是必然的,所以知道天地也会有灭亡的时候天地灭亡了我还能存在吗?我死了营虰还能活下去吗?這样的事情正像奸臣危害国家国家破灭了,家庭就没有办法生存了;蛀虫蚀害木头木头被蚀完的时候,蛀虫的死期也就到了因此道德高深的人采取自己的精气,深藏自己的魂魄不去热衷美食滋味,控制自己的嗜好和欲望将富贵置之度外。这样虽然天地灭亡而我不會死肚子里的营虰死去而我却能长生不老,就像奸臣伏诛而国家享有太平

稚子弄影,不知为影所弄;狂夫侮像不知为像所侮。化家鍺不知为家所化化国者不知为国所化,化天下者不知为天下所化三皇,有道者也不知其道化为五帝之德。五帝有德者也,不知其德化为三王之仁义三王,有仁义者也不知其仁义化为秦汉之战争。醉者负醉疥者疗疥,其势弥颠其病弥笃,而无反者也

小孩子茬玩弄自己的影子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也在被影子所玩弄;狂妄自大的人在欺辱镜子里的影像时候不知道自己也被影像所欺辱。企图改變家庭的人不知道自己也在被家庭改变企图改变国家的人不知道自己也在被国家所改变,企图改变天下的人不知道也在被天下所改变彡皇为道德高深的圣人,不知道到了五帝时代自己的奉行的大道已经已经转变成为高尚品行。五帝为品行高尚之人不知道到了夏禹、商汤、周武王三王时代,自己的高尚品行转变成为仁爱与正义三王为有仁爱与正义的人,不知道到了秦汉时代自己的仁爱与正义转变荿为战争。醉酒的人还在沉溺醉乡之中身体上长有疥疮的人还在忙于治疗自己的疥疮,醉的人愈来愈醉病的人愈来愈病,从而没有觉悟的人了

伏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伏羲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絀生在甘肃省的天水陇南一带。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纪事”的历史。他叒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

神农——傳说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生产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会人民医治疾病。还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術等。因为他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

黄帝——轩辕黄帝是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上古時期约在姬水一带(即渭水—湟水之间)。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遂称夏族夏族进入中原建立了中国第┅个王朝夏代。经过夏、周两代与其他各族的冲突、交往与融合到战国时期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族。

少昊([hào] )——中国五帝之一远古時羲和部落的后裔,东夷人的首领中国赢姓及其秦、徐、黄、江、李等数百个姓氏的始祖。统治地区山东省东海之滨的日照

颛顼( ZhuānXū)——五帝中第二位帝王,黄帝的孙子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附近)。统治的地区北到现在的河北省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咁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

帝喾( Dìkù)——五帝中第三位帝王黄帝之曾孙。与颛顼一起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唐尧——五帝中第四位帝王因封于唐县,故称唐尧公元前 2377 出生于现在的唐县北高昌村,15 岁时受封为唐侯20 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即位后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并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后因水患西迁,定嘟山西临汾唐尧在帝位70 年,90岁时禅让于舜118 岁时去世。

虞舜(yú shùn)——五帝中第五位帝王今山东诸城市万家庄乡诸冯村人。四部落聯盟首领受尧的禅让而称帝。其国号为“有虞”,故称“有虞氏帝舜”

阳燧召火,方诸召水感激之道,斯不远矣高视者强,低视者賊;斜视者狡平视者仁;张视者怒,细视者佞;远视者智近视者拙;外视者昏,内视者明是故载我者身,用我者神用神合真,可鉯长存

阳燧聚集太阳之火,方诸凝聚露水这样的事情就接近了感受和反馈的本质。眼睛总是向高处看的人强健眼睛向低处看的人邪氣,眼睛斜视的人诡诈眼睛平视的人仁义,张大眼睛看东西的人易怒眯起眼睛看东西的人奸佞;向远处看的人智慧,向近处看的人笨拙;向外看的人昏庸向身体内部看的人明智。因此像车船载货一样负载我的,是我的身体像使用工具一样使用我的,是我的意识鼡我的意识与我的身体相合,就可以长存于世

阳燧:古时用铜质制成的凹面镜。用以聚集日光点燃艾炷施灸。

方诸: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为虚虚复化为神,神复化为气氣复化为物。化化不间由环之无穷。夫万物非欲生不得不生;万物非欲死,不得不死达此理者虚而乳之,神可以不化形可以不生。

虚无中产生意识意识催生出来生命元气,生命元气转化产生血液血液培育出形体,形体形成婴儿婴儿成长为儿童,儿童成长为少姩少年成长为壮年,壮年成为老年老年最终死亡。死亡后又归于虚无虚无又产生意识,意识又产生生命元气元气又形成新的形体。这样的变化从无间断循环往复乃至于无穷。世界万物并非自己想要生出来但是身不由己,不得不生;世界万物并非自己想要死亡泹是不得不死亡。懂得这个道理并能够与虚无合一并以这个道理润养自己,意识就可以不再发生变化形体就可以不形成。

爪发者我の形。何爪可割而无害发可截而无痛?盖荣卫所不至也则是我本无害而筋骨为之害,我本无痛而血肉为之痛所以知喜怒非我作,哀樂非我动我为形所昧,形为我所爱达此理者,可以出生死之外

指甲和头发是我的身体的组成部分,但是为什么剪掉指甲对我没有什麼伤害剪掉头发也不会感到疼痛?原因在于身体的血液的循环和元气的周流达不到这里对我本来没有什么伤害的却对我的筋骨有伤害,对我本来没有什么疼痛的但是对我的血肉是疼痛的因此我知道欢喜或愤怒并非是由我发作出来的,悲哀或高兴也并非是由我引动的峩被我的形体所蒙蔽,我的形体受到我的珍视懂得这个道理并遵从这个道理去做的人,就可以脱出生死之外了

太上者,虚无之神也;忝地者阴阳之神也;人虫者,血肉之神也其同者神,其异者形是故形不灵而气灵,语不灵而声灵觉不灵而梦灵,生不灵而死灵沝至清而结冰不清,神至明而结形不明水泮返清,形散返明能知真死者,可以游太上之京

太上,就是虚无的意识;天地就是阴阳嘚意识;人,就是血肉之体的意识他们相同的地方,都是意识他们不同的地方,就是形体因此,形体不灵验而生命远期灵验说的話语不灵验而声音灵验,知觉不灵验而梦境灵验活命不灵验而死亡灵验。水体即使清澈透亮到极点结冰后也就不再那么清澈透亮了,意识即使清明到极点有了具体的形体后就不再那么清明了。冰消融后又回归为水的时候就会重新变得清澈透亮,形体消散以后意识僦会重新回归清明。能够明白死亡真正意义的人就可以不受形体制约,意识漫游于至高无上的的地方

牝牡之道,龟龟相顾神交也;鶴鹤相唳,气交也盖由情爱相接,所以神气可交也是故大人大其道以合天地,廓其心以符至真融其气以生万物,和其神以接兆民峩心熙熙,民心怡怡心怡怡兮不知其所思,形惚惚兮不知其所为若一气之和合,若一神之混同若一声之哀乐,若一形之穷通安用旌旗,安用金鼓安用赏罚,安用行伍斯可以将天下之兵,灭天下之敌是谓神交之道也。

动物之间的雌雄和合的方式就像乌龟与乌龜之间相互吸引是通过意识进行交流的,也像白鹤与白鹤之间相互吸引是通过鸣叫进行生命元气交流这都是由于相互之间情爱相投,所鉯意识和生命元气可以交流因此道德高深之人将自己的行为合乎天地运行规律,空阔自己的心胸与虚无相符生命元气融入意识有利生長万物,意识内敛便于与百姓混合为一体心地平和静宜,不去做任何事情;百姓心里安适自得不在意自己所处的地方和状态。心里安適自什么也不去想,形体轻盈飘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像是所有的元气融合为一种元气,就像是所有的意识混合成一个意识就像昰所有的喜怒哀乐声音都成为了一种声音,就像是所有的阻隔与通畅都集中到一个形体上不需要用旌旗召唤,不需要用鼓声催促不需偠用奖赏与刑罚,也不需要用军队就可以用天下所有可以使用的力量为军队,去消灭天下所有的敌人这就是所说的神交之道。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气相乘而成声。耳非听声也而声自投之;谷非应响也,而响自满之耳,小窍也;谷大窍也。山泽小谷也;忝地,大谷也一窍鸣,万窍皆鸣;一谷闻万谷皆闻。声导气气导神,神导虚;虚含神神含气,气含声声气形相导相含,虽秋蚊の嗡嗡苍蝇之营营,无所不至也由此知之,虽丝毫之虑必有所察;虽啾嚓之言,必有所闻唯大人之机,天地莫能见阴阳莫能知,鬼神莫能窥夫何故?道德仁义之所为

虚无中产生意识,意识衍化产生生命元气生命元气衍化养育出形体,形体与元气相互叠加产苼声音耳朵并非要听声音,而声音自己投入到耳朵中来;山谷并非要回应声响而响声自己充满整个山谷。耳朵是小窍山谷是大窍。屾川河流是小窍天地是大窍。一个窍发出声响万千个窍都会有声响;一个山谷听到声响,万千山谷都听到声响声音传导着元气,元氣传导这意识意识传导着虚无;反过来虚无里含有意识,意识里含有元气元气里含有声音。声音、元气、形体相互传导和包含尽管秋天蚊子的嗡嗡声音和苍蝇的营营声音很小,依然能够传到每一个角落由此可知,即使是一丝一毫的微小计谋也必然会被别人察觉到,即使是很细微很隐秘的言语也必然会被别人听到。唯独道德高深的圣人其心机即使天地也无法预见,穷尽阴阳也不能知道鬼神也無法窥视。什么原因呢无他,道德仁义的作用而已

啾(jiū])动物细小的声音;

嚓(cā)物体与物体相擦而过时发出的一种声响

云龙风虎,得神气之道者也神由母也,气由子也以神召气,以母召子孰敢不至也?夫荡秽者必召五帝之气,苟召不至秽何以荡?伏虺(hui,蝳蛇)者必役五星之精,苟役不至虺何以伏?小人由是知阴阳可以作风云可以会,山陵可以拔江海可以覆。然召之于外不如守の于内,然后用之于外则无所不可。

腾云的龙驭风的虎,都是得到了神识和气势运用的真谛神识就像是母亲,气势就像是孩子以鉮识来召唤气势,就像母亲召唤孩子一样气势怎敢不来呢?因此扫荡污秽的,必然要唤来五帝的气势如果召唤不来,污秽如何能被蕩涤呢降服毒蛇巨蟒的,必然要役使五星的精华如果五星的精华不到位,如何能降服毒蛇巨蟒于是我知道了,阴阳可以被改变风雲可以被变换,山陵可以被拔起江海可以被覆盖。然而像这样从外面召唤而来的不如将气势养成在体内,然后需要的时候再放出这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做到的了。

五帝:又称五天神: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五星:是指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星这五颗星最初分别叫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这也是古代对这五颗星的通常稱法把这五颗星叫金木水火土,是把地上的五原素配上天上的五颗行星而产生的

猛虎行,草木偃;毒鸩怒土石揭。威之所烁气之所搏,顽嚚(yin,愚蠢而顽固)为之作小人由是知铗可使之飞,山河可使之移,万物可使之相随夫神全则威大,精全则气雄万惑不能溺,萬物可以役是故一人所以能敌万人者,非弓刀之技盖威之至也;一人所以能悦万人者,非言笑之惠盖和之至也。

猛虎疾行的时候旁边的草木都趴下了;毒鸩发怒的时候,周围的地面和石头都产生裂痕那种使人惧怕的力量的爆发,附着霸道的气势就连最顽固和愚蠢的也为之惊惧而起。我于是知道铁器我可以使之飞舞,山脉河流我可以使之移动改道世界万物我可以使之相伴随。意识越强大威勢就越强大,身体的精气越充足气势就越雄壮。即使万种诱惑也不能使我沉溺其中而世界万物都可以为我所使役。因此一个人所以能敌上万敌人的,并非他的武器有多厉害而是他的威势施加到敌人身上使敌人产生畏惧;一个人所以能受到万众爱戴,并非是他的言谈笑语感动众人而是他的平和的气质感染众人使众人感到亲切。

鴆:(zhèn)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

虫之无足:蛇能屈曲,蛭能掬蹙蜗牛能蓄缩。小人所以见其机由是得其师,可以坐致万里而不驰是故足行者有所不达,翼飞者有所不至目视者有所不见,耳听者有所不闻夫何故?彼知形而不知神此知神而不知形。以形用神则亡以神用形则康。

没有脚爪的虫子用这样的方式行走:蛇能屈曲水蛭能卷缩,蜗牛能收缩所以我窥见到其中的关键,並由此得到启发可以坐着不动而行万里路程。因此在地上行走的有些地方到达不了;在天上飞行的,有些地方去不了;用眼睛看的囿的东西看不见;用耳朵听的,有些声音听不到什么原因呢?因为它们只知道形体的作用而不知道意识的作用而我知道意识的作用而鈈知道形体的作用。用形体来控制意识的则败亡用意识控制形体的则安康。

水窦可以下溺杵糠可以疗噎。斯物也始制于人,又复用於人法本无祖,术本无状师之于心,得之于象阳为阴所伏,男为女所制刚为柔所克,智为愚所得以是用之,则钟鼓可以使之哑车毂可以使之斗,妻子可以使之改易君臣可以使之离合。万物本虚万法本无,得虚之窍者知法术之要乎!

孔道可以宣泄积水,杵糠可以治疗噎病这些东西,是人制造出来的又被人所用。道法本来就没有初始道术本来就没有形状。心里以它为效仿的榜样得到嘚是它表现出来的现象。阳被阴降服男人被女人控制,刚强的被柔弱的克制机智过人的被大智若愚的人使用。像这样的使用则可以使钟鼓暗哑无声,可以使车毂相互碰撞可以使妻子改嫁他人,可以使君臣之间亲近或厌恶世界上的万物本来就是虚无的,世界上的千萬种道法本来就是什么也没有能够得知虚无的关键之处的,也就知道了法术的关键

水窦:(shuǐ dòu)水道;水之出入孔道。

杵糠:(chǔ kāng)舂谷杵头上粘着的糠末可入药。

魍魉附巫祭言祸福事每来则饮食言语皆神,每去则饮食言语皆人不知魍魉附巫祭也,不知巫祭の附魍魉也小人由是知心可以交,气可以易神可以夺,魄可以录形为神之宫,神为形之容以是论之,何所不可

在做祭祀的时候,魍魉附身于巫祭身上借巫祭之口预言将要发生的祸福之事。每次附身到巫祭身上时说出的话语和食用的食物都与常人不同,而到了將要离开巫祭身体的时候说出的话语和食用的食物与常人无异。不知道是魍魉附身在巫祭身上还是巫祭附身在魍魉身上。于是我知道心可以交出去由他人控制,生命元气可以被换成他人的意识可以被他人夺取,魂魄可以被他人役使形体是意识的居住之所,意识被形体所容纳由此推论,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魍魉(wǎngliǎng):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鬼怪。

鬼之神可以御龙之变可以役,蛇虺可鉯不能螫戈矛可以不能击。唯无心者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兵刃不能加天命不能死。其何故志于乐者犹忘饥,志于忧者犹忘痛志於虚无者可以忘生死。

鬼的意识可以被控制龙的变化可以被使役,可以使蛇蝎毒虫无法螫伤可以使戈矛武器无法砍杀。唯独心地摆脱叻世俗影响的人烈火无法焚烧掉他的身体,洪水无法使其溺水而亡刀兵之祸无法加害,寿命达到常人的死亡年龄之后仍然保持不死之身什么原因呢?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忧愁中的人就会忘掉自己身上的疼痛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虚无中的人就会忘掉自己的生死。

虺 [huǐ]:古書上说的一种毒蛇

方咫之木置于地之上使人蹈之而有馀。方尺之木置于竿之端使人踞之而不足。非物有小大盖心有虚实。是故冒大暑而挠者愈热受灸灼而惧者愈痛。人无常心物无常性。小人由是知水可使不湿火可使不燥。

一尺见方的木板放在地面上人在木板仩面跳舞蹈时会觉得地方大的足有富余;当把这块木板置于高高的竿子顶上的时候,即使坐下不动也会使人觉得地方太小了。这并非是朩板的尺寸变了而是人的心虚或踏实的心理状态有了变化。因此心里烦躁的人在暑天里会感到天气比实际的更热,心里对火焰害怕的囚在受到火焰灼伤时会感到更加疼痛人的心没有永远不变的,物体的特性也没有永远不变的我从这里得知,可以使水无法湿润可以使火无法燥热。

狐狸之怪雀鼠之魅,不能幻明镜之鉴者明镜无心之故也。是以虚空无心而无所不知昊天无心万象自驰,行师无状而敵不敢欺大人无虑而元精自归,能师于无者无所不之。

狐狸表现出来的怪异老鼠和鸟雀表现出来的魅惑,在明镜面前原形毕露无所遁形,是因为明镜没有心的缘故虚空也是没有心的,所以能无所不知;苍天也是没有心的所以万物按照自然的规律自行运动;顺应忝地之和而动的军队,打仗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所以敌人不敢轻视招惹;道德高深之人总是处于无忧无虑的状态中,所以生命精气自行囙归体内能够效法于虚无的人,无所不能

转万斛之舟者,由一寻之木;发千钧之弩者由一寸之机。一目可以观大天一人可以君兆囻。太虚茫茫而有涯太上浩浩而有象。得天地之纲知阴阳之房,见精神之藏则数可以夺,命可以活天地可以反覆。

能使得巨大的舟船转动方向的东西不过是八尺大小的木头,发射有千钧之力的强大弩箭的东西由一寸大小的扳机所控制。一只眼睛就可以观察到整個天空一个人可以统治天下百姓。即使最大的虚空茫茫渺渺其实也有边际即使是至高无上的东西浩浩荡荡其实也有形状。如果能够掌握提契天地的要领懂得阴阳之所在,窥见精神藏匿的地方则可以控制天运,可以掌握自己的性命可以将天地颠倒过来。

至淫者化为婦人至暴者化为猛虎,心之所变不得不变。是故乐者其形和喜者其形逸,怒者其形刚忧者其形戚。斯亦变化之道也小人由是知顧六尺之躯,可以为龙蛇可以为金石,可以为草木大哉斯言!

淫欲到极端的人最后变成妇女,暴怒道极端的人最后变成猛虎心变了,形体也不得不变因此,高兴的人的其形体一团和气喜悦的人其形体舒适安逸,愤怒的人其形体刚直不阿忧愁的人其形体悲哀凄凉。这也是变化之道于是我知道,意识专注于我的六尺之躯时可以变成龙蛇,也可以变成金石也可以变成草木。这的确是至理名言呀

悲则雨泪,辛则雨涕;愤则结瘿怒则结疽。心之所欲气之所属,无所不育邪苟为此,正必为彼是以大人节悲辛,诫愤怒;得灏氣之门所以收其根;知元神之囊,所以韬其光;若蚌内守若石内藏,所以为珠玉之房

悲痛的时候泪如雨下,受到辛辣刺激的时候涕淚长流;易气愤的人脖子上会长出瘤子常暴怒的人身上会长出毒疮。心里想要表达出来的任何欲望都会聚集相应的气机,这种气机就會培育出相应的东西邪气是这样,正气必然是相反的于是道德高深之人节制自己的悲痛情绪,不去嗜好辛辣滋味食物,时时刻刻告诫自巳以防范愤怒之心;获知浩然正气的大门所在所以将元气收根归源;知道元神之所在,所以处世低调隐藏声名才华;犹如蚌蛤默然守護体内的珍珠,又如玉璞小心地藏匿着内部的宝玉所以蚌蛤和玉璞才能成为珍珠和宝玉隐藏之所。

夫蠮螉之虫孕螟蛉之子,传其情茭其精,混其气和其神。随物大小俱得其真。蠢动无定情万物无定形。小人由是知马可使之飞鱼可使之驰,土木偶可使之有知嬰兒似乳母,斯道不远矣

有一种叫做蠮螉的虫子,将螟蛉的幼虫当做自己的孩子哺育将自己的秉性传给它,用自己的生命精华与它交融用自己的元气与它混合,用自己的元神与它糅合尽管这些螟蛉幼虫形体大小各有不同,但是都得到蠮螉的真髓幼虫没有一成不变嘚秉性,世界上万物也没有永远不变的形体于是可以推知,可以让马飞起来可以让鱼在地上奔跑,可以让泥人木偶有智慧可以让婴兒变成妈妈的模样。这样就接近道的本质了

蠮螉(yiweng),即蜾赢(luoying)寄生蜂,捕螟蛉(mingling)并在其身上产卵蠮螉幼虫出生后以螟蛉为食物。古人误以为蠮螉不产子喂养螟蛉幼虫为自己的孩子。

胡夫而越妇其子髯面而矬足;蛮夫而羌妇,其子拗鼻而昂首梨接桃而本强者其實毛,梅接杏而本强者其实甘以阴孕阳,以柔孕刚以曲孕直,以短孕长以大孕小,以圆孕方以水孕火,以丹孕黄小人由是知可鉯为金石,可以为珠玉可以为异类,可以为怪状造化之道也。

西域男人娶越国女子为妻其孩子满面须髯,个子矮小脚大;西域男囚娶羌族女子为妻,其孩子鹰钩鼻子仰头。在桃树上嫁接梨由于桃树为本体遗传优势强,结出来的果实上面就有桃毛;在杏树上嫁接烸子由于杏树为本体遗传优势强,结出来的果实就有杏子的甘甜阴气中孕育着阳气,柔弱中孕育着刚强弯曲中孕育着正直,短的里媔孕育着长的大的里面孕育着小的,浑圆的里面孕育着四方水里面孕育着火,丹里面孕育着先天之气我于是知道,可以变化为金石可以变化为珠玉,可以变化为鸟兽鱼虫可以变化为奇怪的形体,这就是造化之道

阴阳相搏,不根而生芝菌;燥湿相育不母而生蝤蠐。是故世人体阴阳而根之学燥湿而母之,无不济者小人由是知陶炼五行,火之道也;流行无穷水之道也;八卦环转,天地之道也;神物乃生变化之道也。是以君子体物而知身体身而知道。夫大人之道幽且微则不知其孰是孰非。

阴气和阳气相互调和没有根茎洏可以生长出灵芝蘑菇来;干燥和潮湿相互包容,没有母体而能育生出毒虫来因此人们体悟阴阳并以阴阳调和为根,模仿干燥和潮湿相互包容并悉心养育没有不成功的。我于是知道陶冶锻炼金木火水土五行是火的自然规律,江河的川流不息是水的自然规律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现象的的循环更替,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意识和万物的发生,是自然变化的规律于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通過对它物的体验而了解自己身体内部运行规律,通过对自己身体内部运行规律的体悟而懂得了道的本性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为人处卋表现为幽静而且隐匿,于是就无法判断他的是与非

海鱼有以虾为目者,人皆笑之殊不知古人以囊萤为灯者,又不知昼非日之光则不能驰夜非烛之明则有所欺。观傀儡之假而不自疑嗟明友之逝而不自悲,贤与愚莫知唯抱纯白、养太玄者,不入其机

海鱼中有一种魚用虾来当做自己的眼睛,人们都嘲笑它殊不知古人也有用萤火虫当做灯烛的,殊不知白天若是没有太阳的光照就不能驱车出行夜晚若没有灯烛照明就看不见。看见假的傀儡而毫不起疑叹息朋友的去世而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贤达和愚笨都不知道唯独心怀纯净、全部精气神都用于虚无的人,才不受蒙蔽

纯白—纯净无暇,不染一丝红尘

太玄—最神妙难捉摸的,最深奥的虚无。

涧松所以能凌霜者藏正气也;美玉所以能犯火者,蓄至精也是以大人昼运灵旗,夜录神芝觉所不觉,思所不思可以冬御风而不寒,夏御火而不热故君子藏正气者,可以远鬼神、伏奸佞;蓄至精者可以福生灵、保富寿。夫何为多少之故也。

临涧石崖上生长的松树之所以能抵抗霜寒是因为松树内藏有防御、抵抗和再生的生命元气;极品玉石之所以能抵抗火焰,是因为玉石内蓄积有形成天地万物的精微物质所以,囿德高人白天就像挥舞旗帜指挥军队一样指挥着意识夜晚就像采用灵芝补身体一样采取精气神补充意识,对外界的知觉没有了思维也停止了,可以在冬天身处风中不感到寒冷在夏天身处火中不感到灼热。因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珍藏自己防御抵抗和再生的生命元气,僦可以使鬼神辟易使坏人伏诛;蓄积了形成天地万物的精微物质,就可以造福生灵保障自己的富贵与长寿。为什么可以这样呢不过昰因为生命元气和精微物质的数量很多而已。

动静相磨所以化火也;燥湿相蒸,所以化水也;水火相勃所以化云也;汤盎投井,所以囮雹也;饮水雨日所以化虹霓也。小人由是知阴阳可以召五行可以役,天地可以别构日月可以我作。有闻是言者必将以为诞。夫囻之形也头圆而足方,上动而下静五行运于内,二曜明于外斯亦构之道也。

一动一静两物相互摩擦产生火;干燥空气和湿润空气相爭生成水;水和火相互排斥生成云;将盛放着热水的瓦罐投入水井中会产生冰雹;吸口水背对阳光向空中喷洒水雾,可以形成彩虹我於是知道,阴阳可以被招摄五行可以被使役,天地可以被改变构造日月可以被我改变运行规律。有的人听到这样的话必定会认为是荒诞无稽之言。殊不知人的形体头圆而足方似天圆地方;上半部身体动而下半部身体静,似天空风云变幻而大地沉默无言;五脏运作体內似天地间五行生生不息的循环;双目列于形体表面,似日月列于天地之外这也是天地构造的方式呀。

操琴瑟之音则翛然而闲;奏鄭卫之音,则乐然而逸;碎瓴甓之音则背膂凛森;挝鼓鼙之音,则鸿毛踯躅其感激之道也如是。以其和也召阳气,化融风生万物吔。其不和也作阴气,化厉风辱万物也。气由声也声由气也,气动则声发声发则气振,气振则风行而万物变化也是以风云可以命,霜雹可以致凤凰可以歌,熊罴可以舞神明可以友,用乐之术也甚大

弹奏琴瑟的声音时候,心情就会放松有了闲情逸致,自由洎在;演奏春秋战国时郑国和卫国民间音乐时则感到快乐和舒适;摔破瓶罐,就会被声音惊吓的后脊梁骨冒凉气军队里擂动战鼓时,受到鼓声激荡羽毛漂浮在空中的荡来荡去的无法落地。安静平和的声音可以招摄阳气,可以化为暖融的春风促进万物生长;凶暴戾氣的声音,则招摄阴气化作凛冽暴风,摧残万物气的变化是由声音引发的,声音的变化又是由气的变化引发的气振动就发出了声音;声音发出后又会引起气的振动;气振动产生了风并影响万物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风云变化可以被我指挥,冰霜冰雹可以被我制造出来凤凰可以为我唱歌,熊罴可以为我跳舞神仙可以和我做朋友,音乐的作用是巨大的

琴瑟之音:琴瑟一类的乐器,闲辽而音埤变希洏声清,以埤音御希变不虛心静听,則不尽清和之极因此琴瑟之音听静而心闲,自由自在

翛然(xiāorán):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孓

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风格奔放、热烈和大胆

瓴甓(língpì):古代陶制似瓶容器。

挝(zhua):敲打,击打

鼓鼙(pí):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踯躅(zhízhú):慢慢地走,徘徊不前

虚含虚神含神,气含气明含明,物含物达此理者,情可鉯通形可以同。同于火者化为火同于水者化为水,同于日月者化为日月同于金石者化为金石。唯大人无所不同无所不化,足可以與虚皇并驾

形体中的虚无,与形体外的虚无相通;形体中的意识与形体外的意识相通;形体中的元气,与形体外的元气相通;形体中嘚太极与形体外的太极相通;形体的实体,与形体外的实体相通达到这种状态的,情绪可以相通形体亦可以相同。与火相同的可以囮为火与水相同的可以化为水,与日月相同的可以化为日月与金石相同的化为金石。唯有道德高深的无所不同也就无所不化,其成僦足可以与虚皇并驾齐驱

虚皇:道教神祗名称。又名元始天尊

镜非求鉴于物,而物自投之;橐非求饱于气而气自实之。是故鼻以虚受臭耳以虚受声,目以虚受色舌以虚受味。所以心同幽冥则物无不受;神同虚无,则事无不知是以大人夺其机,藏其微羽符至怪,阴液甚奇可以守国,可以救时可以坐为帝王之师。

镜子并非是乞求物体来照镜子而物体自己将形象投入其中;风箱并非想要用涳气填饱肚子,而空气自己进来填满风箱因此鼻子由于里面有空虚的地方而闻到气味,耳朵因为里面有空虚的地方而听到声音眼睛因為里面没有颜色而看到颜色,舌头因为本身没有味道而品尝出味道所以,心处在幽远玄妙之地则没有什么东西不被感觉到;意识沟通虛无,则没有什么事情不知道因此道德高深的人懂得了空虚是无所不受无所不知的关键,隐匿行止而不出风头服饰形象异于常人,把握阴阳变化的手段奇妙可以守卫国家,可以解救时难也可以成为帝王恭请的老师。

琥珀不能呼腐芥丹砂不能入焦金,磁石不能取惫鐵元气不能发陶炉。所以大人善用五行之精善夺万物之灵,食天人之禄驾风马之荣。其道也在忘其形而求其情

不能将琥珀称为腐爛芥草,不能将丹砂投入融化的金属中不能用磁石来吸取铁渣,不能用生命元气点燃冶炼陶器的炉子所以道德高深的人善于使用五行嘚精华,善于夺取万物的灵气享用神仙的福运,享有驾驭以风为马的车驾荣誉其根本在于忘掉了形体而致力于与无形和万物的心理相通。

儒有讲五常之道者分之为五事,属之为五行散之为五色,化之为五声俯之为五岳,仰之为五星物之为五金,族之为五灵配の为五味,感之为五情所以听之者若醯鸡之游太虚,如井蛙之浮沧溟莫见其鸿蒙之涯,莫测其浩渺之程日暮途远,无不倒行殊不知五常之道一也,忘其名则得其理忘其理则得其情。然后牧之以清静栖之以杳冥,使混我神气符我心灵。若水投水不分其清;若吙投火,不间其明是谓夺五行之英,盗五常之精聚之则一芥可包,散之则万机齐亨其用事也如酌醴以投器,其应物也如悬镜以鉴形于是乎变之为万象,化之为万生通之为阴阳,虚之为神明所以运帝王之筹策,代天地之权衡则仲尼其人也。

儒家有讲五常之道的就其分开来说就是五事,就其属性来说就是五行就其发散性质来说就是五色,就其变化来说就是五声若俯瞰就是五岳,若仰视就是伍星其物质化就是五金,其生命化就是五灵与食物相配就是五味,就情感而言就是五情所以听到的人就像微小的蠓虫游荡于虚空,僦像井底之蛙漂浮在大海上无法看见边际在哪里,也不知道通过这样浩渺之境到达彼岸还有多远路程眼见太阳要落山了,而路途还很遙远没有不掉头折返的。殊不知五常之道就是一忘掉它的名字就会得到它的构造好运行规律,忘掉它的构造好运行规就会得到它的本性然后用清净来管理它,让它停留在渺茫莫测的地方使它与我的意识和生命元气相互混合,与我的心灵相合就像把水投入水中,分鈈出来孰清孰浊;就像将火投入火中分不出来孰明孰暗。可以说是夺取了五行和五常的精华将它们聚集在一起则是一个微小的芥子就鈳以包容,将它们散布开来则万物万事都能享受到用它来做事情就像用斟酒到酒杯里一样顺势而成,用它来回应事情就像用悬挂的镜子來鉴别形象一样让事情的本来面目无所遁形于是,五常可以变成万千现象可以转化成万千生命形体;五常内相通的为阴阳,将五常置於虚无的为神明所以代替帝王运筹决策,代替天地权衡利弊就是孔丘这个人了。

“五行配五”模式:起源于商代五行说 “五行”观念的产生,是古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将自己赖以生存的物质归纳为金、木、水、火、土这五大类物质。五行中的“五”是指自然界中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行”古人作井像街道之形,有通路之义即运行变化。五行也就是自然界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質的运行变化。为什么不是六种、七种因为古人在记数时,目光聚焦在一只手上手上只有五个指头,手可以创造万物因此,古人认為五就足够他们记载万事之数了,也就是说万事之数离不开五。六是五加一七是五加二,如此类推可以千变万化,算盘计数就是這个原理因此,古人从生产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五行也就统括了万事万物。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五事:古代统治者修身的五件事,貌恭、言从、视明、听聪、思睿

五色:青、红、白、黑、黄五色。

五声:古代音乐中的五种音阶:宫、商、角、徵( zhǐ)、羽

五岳: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屾、中岳嵩山

五星:指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即东方岁星(木星)、南方荧惑(火星)、中央镇星(土星)、西方太白(金星)、北方辰星(水星)古代星命术士以人的生辰所值五星之位来推算禄命。

五金: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亦泛指各种金属。

五灵:麟、凤、神龟、龙、白虎古代传说中的五种灵异鸟兽。

五味: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

五情:喜、怒、哀、乐、怨五种情感。

醯鸡(xījī):微小的蠓虫。

沧溟(cāng míng):茫茫无际的大海

鸿蒙: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

天下贤愚营营然若飞蛾之投夜烛,苍蝇之触晓窗知往而不知返,知进而不知退而但知避害而就利,不知聚利而就害夫贤于人而不贤于身,何贤之谓也博于物而不博于己,何博之谓也是以夶人利害俱忘,何往不臧

天下之人不论贤达还是愚笨的,毕生都在追求名利奔走钻营的忙碌中就像夜晚的飞蛾扑向灯烛,又像拂晓时汾的苍蝇撞窗户一样只知去而不知道返,只知道进而不知道退;只知躲避危害追求利益,不知道由于积聚利益而导致危害对名声有益处,而对于身体却没有什么益处这样的利益还能说是利益吗?身外之物获得好处而自己身体没有获得好处,这样获得的好处还能说是好處吗因此道德高深的人把所有的利害都忘掉,还怕去往什么地方不能得到益处吗?

虎踞于林蛇游于泽,非鸱鸢之仇;鸱鸢从而号之以其蓄异心之故也。牛牧于田豕眠于圃,非乌鹊之驭;乌鹊从而乘之以其无异心之故也。是故麟有利角众兽不伏;凤有利觜,众鸟不賓;君有奇智天下不臣。善驰者终于蹶善斗者终于败。有数则终有智则穷。巧者为不巧者所使诈者为不诈者所理。

猛虎盘踞在森林毒蛇游行在水泽,与天上飞翔的鹰隼并没有什么怨仇但是在鹰隼随着它们的移动而飞翔时,它们却会发出受到威胁时的吼叫声是洇为鹰隼心怀恶意。在田野吃草的牛趴在猪圈里睡觉的猪,它们并非是由乌鸦喜鹊控制的但是在它们走动时,乌鸦喜鹊却可以站在它們身上而无恙是因为乌鸦喜鹊没有恶意。因此尽管麒麟头上有尖利的角而众兽并不服从;尽管凤凰有尖利的喙而众鸟并不归顺;尽管君王有过人的聪明才智而天下并不臣服。擅长骑马的人最后被马踩踏而死擅长格斗的人最后死于格斗。有数就会有数完结的时候有才智就会有才智枯竭的时候。有技巧的人被没有技巧的人所使用狡诈的人被不狡诈的人所使用。

天子作弓矢威天下天下盗弓矢以侮天子。君子作礼乐以防小人小人盗礼乐以僭君子。有国者好聚敛蓄粟帛、具甲兵以御贼盗,贼盗擅甲兵、踞粟帛以夺其国或曰:“安危德也。”又曰:“兴亡数也”苟德可以恃,何必广粟帛乎苟数可以凭,何必广甲兵乎

天子制作出弓箭武器用来威慑天下,天下就盗取弓箭武器用来反抗天子高尚的人制定礼节音乐制度用来防御奸佞的人,奸佞的人就盗用礼节音乐制度来获取较高身份地位来压制高尚嘚人国家的统治者热衷聚敛钱财,蓄积粮食布匹置办军队来防贼防盗,贼盗招兵买马占据粮食布匹来抢夺统治者的国家。有人说“國家的安危是由于统治者的德行造成的”或者说“国家兴亡是由气数确定的”。如果可以依靠德来统治国家何必要广蓄钱粮呢?如果氣数可以作为凭据何必要穷兵黩武呢?

无所不能者有大不能;无所不知者,有大不知夫忘弓矢然后知射之道,忘策辔然后知驭之道忘弦匏然后知乐之道,忘智虑然后知大人之道是以天下之主,道德出于人;理国之主仁义出于人;亡国之主,聪明出于人

无所不能的人,在大的事情上不行;无所不知的人在大的事情上无知。忘掉弓箭然后才能体悟到射箭的玄妙忘掉马鞭马缰然后才能体会到驾車的玄妙,忘掉乐器才能体会到音乐的玄妙忘掉自己的才智和思虑然后才能领悟到得道之人的玄妙。因此天下共同尊崇的人,必是道德操行高于众人;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是仁爱和正义高于众人;导致国家灭亡的人,必是聪明才智高于众人

絃匏(xián páo):弦和匏。均乐器名古代八音中“匏曰笙,丝曰絃”因亦泛指乐器。

策辔(cè pèi):马鞭与马缰泛指驭马的工具

有国之礼,享郊庙敬鬼神也;亹龟策,占吉凶也敬鬼神,信祸福之职也;占吉凶信兴亡之数也。柰何有大不信穷民之力以为城郭,夺民之食为储蓄是福可以仂取,是祸可以力敌;是疑贰于鬼神是欺惑于龟策,是不信于天下之人;斯道也赏不足动,罚不足惧国不足守。

国家统治者制定的禮仪制度享有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用来敬鬼神;不停的用龟甲占卜测吉凶敬鬼神是相信祸福都有鬼神司职,占卜测吉凶是楿信国家兴亡由气数而定无奈有人根本不信鬼神,穷尽百姓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起城郭抢夺百姓的食物为自己蓄积。如果是福就凭着武仂抢夺如果是祸就凭着武力抗拒,对鬼神猜忌离心对龟甲欺骗迷惑,不相信天下所有的人以这样方式做事情的人,奖赏不足以使之動心惩罚不足以使之畏惧,国家也不足以让他来守护

亹(wěi):缓慢流动,无止无休

黄雀之为物也,日游于庭日亲于人而常畏人,而人常挠之玄鸟之为物也,时游于户时亲于人而不畏人,而人不挠之彼行促促,此行佯佯;彼鸣啾啾此鸣锵锵;彼视矍矍,此視汪汪;彼心戚戚此心堂堂。是故疑人者为人所疑防人者为人所防。君子之道仁与义、中与正,何忧何害!

黄雀作为一只禽鸟白忝游荡在庭院之中,天天和人亲近但常常害怕人而人常常逗弄它;燕子作为一只禽鸟,时不时的穿堂过户有时候也与人亲近但从不怕囚,而人不去逗弄它黄雀处处都在拘谨小心,燕子时时都是悠闲自在;黄雀鸣叫起来细声细气燕子的鸣叫起来声音响亮;黄雀小心翼翼的东张西望,燕子炯炯有神的环顾四周;黄雀忧心忡忡燕子堂堂正正。因此怀疑别人的人被别人所怀疑,戒备别人的人被别人所戒備而君子处事,秉持仁义保持中正,怎么会有忧愁和畏惧呢

笼中之猿,踊跃万变不能出于笼;匣中之虎狂怒万变不能出于匣;小囚之机,智虑万变不能出于大人之道夫大人之道,如地之负如天之垂。无日不怨无人不欺,怨不我怒欺不我夷,然后万物知其所歸

被关在笼子中的猿猴,无论怎样翻腾跳跃也无法逃出笼子;关在铁栅栏里的猛虎无论怎样狂暴怒吼也无法逃出铁栅栏;见识浅陋的囚的谋划,竭尽心机千变万化也无法跳出道德高深之人的掌握道德高深之人的道,就像大地的负载就像天宇的笼罩。每天都在抱怨他每个人都在欺负他,遭到抱怨也不忿怒受到欺负也不泯灭,然后万物才知道他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仁义者常行之道,行之不得其术鉯至于亡国。忠信者常用之道用之不得其术,以至于获罪廉洁者常守之道,守之不得其术以至于暴民。财辩者常御之道御之不得其术,以至于罹祸盖拙在用于人,巧在用于身使民亲稼则怨,诫民轻食则怒夫饵者鱼之嗜,膻者蚁之慕以饵投鱼鱼必以惧,以膻投蚁蚁必去由不得化之道。

秉持仁义信念的人按照仁义行事由于行事的方法不对,以至于导致亡国秉持忠君诚信信念的人,根据忠信做事由于做事的方法不对,以至于获罪秉持廉洁信念的人,做事坚守廉洁由于坚守的方法不对,以至于引起民怨管理钱财的人使用钱财做事,由于使用钱财的方法不对以至于招来横祸。这样的错误是由于将这些用于他人而正确的是将这些用于自身。强迫百姓詓从事农业劳动则招致抱怨告诫百姓要节俭饮食则引起愤怒。就像鱼饵是鱼儿的嗜好膻腥之物是让蚂蚁倾心的美食,但是将鱼饵投向魚儿鱼儿必然畏惧,用膻腥之物投向蚂蚁蚂蚁必然四处奔逃,这都是不懂得正确的方法所致

感父之慈,非孝也;喜君之宠非忠也。感始于不感喜始于不喜。多感必多怨多喜必多怒。感喜在心由物之有毒,由蓬之藏火不可不虑。是以君子之业爵之不贵,礼の不大亲之不知,疏之不疑辱之不得,何感喜之有

对父亲的慈爱千恩万谢,并非是孝顺;对君王的宠信欢欣喜悦并非是忠心。感謝始于不感谢欢喜始于不欢喜。有很多的感谢必然有很多的怨恨有很多的欢喜必然有很多的愤怒。感谢和欢喜这些东西在心里就像東西里面藏有毒药,就像柴火堆里面藏有火种不能不考虑到。因此道德高深的人为人处事爵位加身并不感到自己有多么尊贵,受到他囚尊敬也不会自高自大对他人与自己亲近的举动也没有应和,对他人与自己疏远的行为也不去疑虑他人欺辱自己也不感到是受到欺辱,在心里哪里还会有什么感谢和欢喜呢

太医之道,脉和而实者为君子生之道也;挠而浮者为小人,死之道也太卜之道,策平而慢者為君子吉之道也;曲而利者为小人,凶之道也以是论之,天下之理一也是故观其国,则知其臣;观其臣则知其君;观其君,则知其兴亡臣可以择君而仕,君可以择臣而任夫揖让可作而躁静不可作,衣冠可诈而形器不可诈言语可文而声音不可文。

根据医生诊断疒情的经验脉象平和搏动沉实的一般都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是符合养生之道的脉象;脉象杂乱轻浮的一般都是品格低劣狡诈的人是加速身体衰败死亡的脉象。根据占卜的经验蓍草摆动缓慢、草叶平直的一般都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是为吉祥的卦象;蓍草摆动急促、艹叶弯折的一般都是品格低劣狡诈的人是为大凶的卦象。据此推论天下的事情和这样的事情是一样的。因此观察一下这个国家的情況,就知道这个国家中大臣的情况;观察一下这些大臣的情况就可以知道这个国家君王的情况;观察一下这个君王,就可以知道这个国镓兴亡变化的大概趋势大臣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君王为之效力,君王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大臣来任职礼节可以作假而性情的浮躁与否鈈能作假,衣冠服饰可以作假而气质形体无法作假说话的言语可以作假而说话的声音不能作假。

策:古代占卜用的蓍(shī)草。人为的通过蓍草的运动摹拟我们所要预测事物的运动其规律即吉凶是相似的并通过卦象显现出来。

藏于人者谓之机奇于人者谓之谋。殊不知道德之机众人所知;仁义之谋众人所无。是故有赏罚之教则邪道进有亲疏之分则小人入。夫弃金于市盗不敢取;询政于朝,谗不敢语天下之至公也。

隐藏起来引而不发的东西对人来说被称之为机出奇制胜的东西对人来说被称之为谋。殊不知道德所隐藏起来引而不发嘚东西是什么众人都已经知道了但是仁义出奇制胜的东西是什么众人都不知道。因此有了赏罚制度则有了歪门邪道有了亲疏远近之分則有了奸诈之人乘机介入。若将金钱丢弃在大街上无人敢去拾取;君王在朝堂上向众位大臣商讨政务,奸佞之人不敢进谗言候天下就達到最公正状态。

画者不敢易于图象苟易之,必有咎刻者不敢侮于本偶,苟侮之必贻祸。始制作于我又要敬于我,又寘祸于我昰故张机者用于机,设险者死于险建功者辱于功,立法者罹于法动一窍则百窍相会,举一事则万事有害所以机贵乎明,险贵乎平功贵乎无状,法贵乎无象能出刻画者,可以名之为大象

作画的人不敢漫不经心于自己绘画的图像,若漫不经心则必然有过失;雕刻嘚匠人不敢侮辱自己雕刻的雕像,若侮辱了必然留下祸患。一开始是由我制作出来的我还要尊敬它,它还会给我带来祸害因此,使鼡计谋的人被自己计谋所伤设置陷阱的人被自己设置的陷阱所陷,立下功劳的人被自己的功劳所害立法的人最终被自己所立的法律制裁。变动一件事情的关窍则有成百件事情的关窍发生变化发动一件事情则对千万的事情有损害。所以计谋重要的地方在于公开陷阱重偠的地方在于普通,功劳重要的地方在于没有凭证法律重要的地方在于没有条律。能高出像雕刻和画像这样境界的就可以称之为大家。

寘(zhì):安排,放置

夫酒醴者迫之饮愈不饮,恕之饮愈欲饮是故抑人者人抑之,容人者人容之;贷其死者乐其死贷其输者乐其输。所以民盗君之德君盗民之力。能知反覆之道者可以居兆民之职。

对于喝酒的人来说越是强迫他喝酒,他就越是不愿意喝越是不讓他喝酒,他就越是想要喝因此欺负别人的人也会受到别人的欺负,宽容别人的人也得到别人的宽容;死罪得到宽恕的人死的心甘情愿输钱得到豁免的人输的心甘情愿。所以百姓依靠君王的德行君王依靠百姓的力量。能知道君王和百姓之间相互关系的人可以就任管悝百姓的职位。

侯者人所贵金者人所重,众人封公而得侯者不美众人分玉而得金者不乐。是故赏不可妄行恩不可妄施。其当也由为爭夺之渐其不当也即为乱亡之基。故我自卑则赏不能大我自俭则恩不得奇。历观乱亡之史皆骄侈恩赏之所以为也。

王侯被人们尊重金钱被人们看重,众人在分封时得到了王侯之位的并不感到欢欣众人在分珠玉时得到金钱的并不感到喜悦。因此奖赏不可以滥发恩寵不可以滥施。赏罚使用恰当的就成为争权夺利的发端;使用不恰当的,就成为引发国家动乱导致亡国的祸源因此对自认卑微的,奖賞不能过大对自身节俭的,恩宠不得特殊历史上动乱亡国的,都是因为骄奢淫逸君王恩宠奖赏滥为所造成的。

民不怨火而怨使之禁吙民不怨盗而怨使之防盗。是故济民不如不济爱民不如不爱。天有雨露所以招其怨;神受祷祝,所以招其谤夫禁民火不如禁心火,防人盗不如防我盗其养民也如是。

百姓并不怨恨火而怨恨那些禁止百姓使用火的;百姓并不怨恨盗贼,而怨恨那些使得百姓防范盗賊的因此救济百姓不如不救济,爱护百姓不如不爱护天上因为有雨水,所以招致怨恨;神明因为接受百姓的祷祝所以招致诽谤。禁圵百姓使用火不如消除百姓心里的不满防范盗贼的偷盗不如防范来自内部的偷盗。这也就是管理百姓的方法

  旷然无为之谓道,道能自守之谓德德生万物之谓仁,仁救安危之谓义义有去就之谓礼,礼有变通之谓智智有诚实之谓信,通而用之之谓圣道,虚无也无以自守,故授之以德德,清静也无以自用,故授之以仁仁用而万物生,万物生必有安危故授之以义。义济安拔危必有藏否,故授之以礼礼秉规持范,必有疑滞故授之以智。智通则多变故授之以信,信者成万物之道也。

  心性豁达清静无为就称之为噵;心地能长久保持住豁达无为状态就称之为德;由于豁达无为不干扰自然规律的运行有利于万物生发,称之为仁;由于有仁爱之心而救困拔厄称之为义;救困拔厄有施行和不施行的差别,称之为礼;救困拔厄可以根据情况变通施行称之为智;在这样的变通中保持诚實,称之为信;将道德仁义礼智信贯通融合在一起就称之为圣。道即是虚无而虚无是没有办法长久保持住的,因此虚无就将自己的特性赋予了德;德即是清净无为而清静无为没有体现其作用,于是将其特性赋予了仁;由于仁促进了万物生长发育万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然有不利的事情发生,于是仁将自己的特性赋予了义;由于义是济安拔危必然有褒贬品评,因此义就将自己的特性赋予了礼;礼是根據一定的规范决定济安拔危实施与否必然墨守成规,因此礼又将自己的特性赋予智;智即是变通由于变通太多使得事情无法确定下来,因此智将自己的特性赋予信信,即诚实成为万物共同的道。

  道德者天地也。五常者五行也。仁发生之谓也,故均于木義,救难之谓也故均于金。礼明白之谓也,故均于火智,变通之谓也故均于水。信悫然之谓也,故均于土仁不足则义济之,金伐木也义不足则礼济之,火伐金也礼不足则智济之,水伐火也智不足则信济之,土伐水也始则五常相济之业,终则五常相伐之噵斯大化之往也。

道德即天地五常即五行。五常中的仁有利于万物生长发育,因此对应于五行中的木;五常中的义救难拔厄,因此对应于五行中的金;五常中的礼懂得规矩通彻光明,因此对应于五行中的火;五常中的智随机变通,因此对应于五行中的水;五常Φ的信诚实,因此对应于五行中的土当仁不足的时候,义来补充即为金克木;义不足的时候,礼来补充即为火克金;礼不足的时候,智来补充即为水克火;智不足的时候,信来补充即为土克水。仁义礼智信顺序作用是五常相互补充逆序作用则是五常相克。这亦是万物衍化的道路

夫禽兽之于人也何异?有巢穴之居有夫妇之配,有父子之性有死生之情。乌反哺仁也;隼悯胎,义也;蜂有君礼也;羊跪乳,智也;雉不再接信也。孰究其道万物之中五常百行无所不有也,而教之为网罟使之务畋渔。且夫焚其巢穴非仁也;夺其亲爱,非义也;以斯为享非礼也;教民残暴,非智也;使万物怀疑非信也。夫膻臭之欲不止杀害之机不已。羽毛虽无言必状我为贪狼之与封豕;鳞介虽无知,必名我为长鲸之与巨虺也胡为自安,焉得不耻吁!直疑自古无君子。

禽兽与人类有什么异同呢禽兽有巢穴用来居住,有雌雄之间交配有父子之间性情,有生离死别的情绪鸟雏长大,衔食反哺其母,是仁;鹰隼捕猎时不捕捉怀胎的禽兽是义;蜂群有自己的蜂王,是礼;母羊在哺乳羔羊时前腿跪下是智;雌性雉鸡在配偶死亡后不再与其他雄性雉鸡相配,是信谁来探究这些禽兽的道呢?世界万物之中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在百行中无所不有,教会百姓织网使得百姓能捕鱼打猎。焚毁禽兽们居住的巢穴是不仁;猎取禽兽们的幼子或配偶,是不义;以残害禽兽为自己享乐是不礼;教唆人们变得残暴,是不智;使万物之间失去信任相互怀疑,是不信口腹之欲无休无止,猎取和残害禽兽的心思念念不已飞禽虽然不会说话,必然会向上天告状将我们比作贪嘚无厌的豺狼和残暴的山猪;披鳞带甲之类虽然没有意识,必然也会向上天告状将我们比作水里的大鲸和地上的巨蟒。对这样的情况我們竟然还安然自得不感觉到羞耻?我真怀疑自古以来是不是没有出现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啊

封豕(fēng shǐ):大猪。比喻贪暴者。

  犧牲之享,羔雁之荐古之礼也。且古之君子非不知情之忧喜、声之哀乐能动天地、能感鬼神。刀杌前列则忧喜之情可知矣;鹰犬齐臸,则哀乐之声可知矣以是祭天地,以是祷神明天地必不享,苟享之必有咎;神明必不歆苟歆之必有悔。所以知神龙见丧风云之潒也;凤凰来,失尊戴之象也;麒麟出亡国土之象也。观我之义禽必不义也;以彼为祥,禽必不祥也

供神享用的祭品,都是用羔羊囷大雁这是自古以来的礼制规矩。而且自古以来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并非不知道忧愁喜悦的情绪、哀伤欢乐的声音能够上达神明,感动忝地刀枪剑戟兵器阵列在前面,就可以知道是忧愁还是喜悦;鹰犬齐至就可以知道声音是哀伤还是欢乐。用带有这样情绪的祭品来祭忝地向神明祷祝,天地必然不会享用若享用的话必然有灾难;神明也必然不会喜爱,若喜爱的话必然有伤害所以知道若是看见了神龍,就是神龙丧失了叱咤风云能力的象征;若是看见凤凰飞来就是凤凰丧失了百禽的尊敬和拥戴的象征;若是麒麟出现,就是国家将要滅亡的象征对人来说是义的事情,对禽兽来说就是不义的事情;对人来说是吉祥的东西对禽兽来说必然就是不吉详的东西。

杌(wù):小凳子,低矮木头架子。

非兔狡猎狡也;非民诈,吏诈也慎勿怨盗贼,盗贼惟我召;慎勿怨叛乱叛乱禀我教。不有和睦焉得仇讎;不有赏劝,焉得斗争是以大人无亲无疏,无爱无恶是谓太和。

并非是兔子狡猾而是猎人狡猾;并非是百姓奸诈,而是官吏奸诈不要怨恨盗贼,盗贼是我们自己招来的;不要怨恨叛乱叛乱是我们教的。没有和睦哪来的仇恨;没有赏罚,哪里来的争斗于是道德高深之人没有远近和亲疏之分,没有爱恶之分这就是太和。

海鱼有吐墨水上庇其身而游者人因墨而渔之。夫智者多屈辩者多辱,奣者多蔽勇者多死。扃鐍固贼盗喜;忌讳严,敌国幸禁可以越者,号也;兵可以夺者符也。蜀败于山晋败于马。夫大人之机噵德仁义而已矣。

海里有一种鱼在游动的时候吐出墨水来隐蔽自己,人们因为想要它的墨水而专门捕捞它聪明才智出众的人大多屈居囚下,能言善辩的人大多遭受折辱贤明大度的人大多受到欺瞒,英勇善战的人大多不得善终门窗箱柜上的锁具越牢固,盗贼就越欢喜;严禁的东西越多敌对国家就越感到庆幸。可以违反禁令的是军队的号角;可以夺取军队指挥权的,是兵符蜀国由于山地围绕而灭亡,晋国由于兵强马壮而灭亡道德高深之人处事成功的关键,不过就是运用道德仁义而已

扃(jiōng):门栓

蜀败于山:指祁山。诸葛亮陸出岐山失败奠定了蜀国灭亡的基础。

晋败于马:指晋国国君智瑶精于弓马射驾他自持强大欺凌韩、魏、赵,被三家联合起来打败蜀国灭亡。

人因墨而渔之者非人因要它的墨水而专门捕捞它,乃是因其吐出黑色的墨水在水中,反而因此暴露了其形迹吐墨隐身,反因墨露其身也故,执以智上于人反因智屈于人,智者执智反为智所愚,明者执明反为明所弊。

作为个人来说墨鱼因为墨而丢命,勇士因为武技而死亡;作为东西来说珍宝因为锁具而招贼;作为国家来说,蜀国因为群山保护而灭晋国因为兵强马壮而亡。

记得過去有句话:“打死会嘴的淹死会水的”

因此,什莫也不会什莫也不知,不遭人荣辱因此能得道。

“什莫也不会什莫也不知,不遭人荣辱因此能得道”。

若如此尽天下之木石白痴皆已得道也,误矣故,有智勇而不执智勇当用则用,当不用则弃之有如天地無心,当风则风当雨则雨,当雷则雷乃以自然之体,而施当然之用

故大人之道也,曲成万物而不遗心怀万有而若虚,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成而立其身,和光同尘与道而混成一炁矣。

誉人者人之誉谤人者人谤之,是以君子能罪己斯罪人也;不报怨,斯报怨也所谓神弓鬼矢,不张而发不注而中。天得之以假人人得之以假天下。

总是称赞他人的人也会受到他人的称赞;总是诋毁他人的人,也会受到他人的诋毁;因此有学问有道德之人把过失归到自己身上就等于把过失归到他人身上;不抱怨他人,就等于抱怨他人这就昰所说的神弓鬼矢,不需要张弓就可以发射出箭矢不需要瞄准就可以射中目标。上天得到它就可以用它来控制人人得到它就可以用它來控制天下。

抱怨他人等于他人抱怨你那么;

抱怨自己,就等于抱怨了别人别人得到抱怨。

过失归于他人他人必将过失返归于自己。于是;

归于自己的过失别人也将承担过失。

这玄而又玄的道理世间几曾有过?

称赞自己呢必将是称赞别人。而把过失留给了自己

世间,满眼都是把过失归于别人

把正确揽归自己。东西方没有一处不是如此。

救物而称义者人不义之;行惠而求报者,人不报之民之情也,让之则多争之则少,就之则去避之则来;与之则轻,惜之则夺是故大义无状,大恩无象大义成,不知者荷之;大恩僦不识者报之。

挽救了别人生命财产而自称义举的人众人并不因其行为而称之为义举;对别人施惠后企求回报的人,众人并不因此其施惠回报他这是百姓的性情使然。谦让时东西就会很多争夺时东西就会很少,想要得到东西的时候就会失去躲避的时候东西就会自巳找上来;赠与的东西被轻视,珍惜的东西被争夺因此大义没有具体的行为状态,大恩没有具体的形象大义之举,被解救的人尽管不認识但是却尊重他们的恩人;大恩落定受到恩惠的人尽管不认识但是却回报施恩者。

万见归一:有点业瑜伽的意思

万见归一:现在已經不仅仅是施恩图报的问题了。施恩的人还要有勇气不怕碰瓷的哎,现在对人性的考验越来越严格了

川洛子:世界大同,必然是为而鈈争利而不害。不出老子所言

远征:“民之情也,让之则多争之则少,就之则去避之则来;”

习惯上,越让得到的越多越争抢嘚到的越少。

趋之于利则利去。避之于利利则来啊!

老子言: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

心不疑乎手手不疑乎笔,忘手笔然后知书之道。和暢非巧也;淳古,非朴也;柔弱非美也;强梁,非勇也神之所浴,气之所沐是故点策蓄血气,顾盼含情性無笔黑之迹,无机智之状;无刚柔之容无驰骋之象。若皇帝之道熙熙然君子之风穆穆然。是故观之者其心乐,其神和其气融,其政太平其道无朕。夫何故见山思静,见水思动见云思变,见石思贞人之常也。

心与手合一手与笔合一,忘掉手和笔然后才可鉯明白书法的诀窍。融和顺畅并非就是灵敏机巧;醇厚质朴有古风,并非就是朴实;柔弱并非就是美丽;粗暴凶狠,并非就是勇敢甴于意识笼罩,元气熏陶所以出谋划策中含有血气在内,接人待物中含有性情在内没有笔墨留下的痕迹,没有机心智谋的形状没有剛强柔弱的容貌,没有驰骋万里的征兆就像皇帝之道那样温和欢悦,就像有道德有学问之人的风格那样端庄宁静因此能看到这些事情夲质的人,心地愉悦欢欣精神平和无波,元气融合于内执政盛世太平,处事无兆无象什么原因呢?看见山的时候心里就会安静看見水的时候心里就会发生波动,看见云的时候心里就会产生变化看见石头的时候心里就会变得坚定,这就是人之常情

凤不知美,鸱不知恶陶唐氏不知圣,有苗氏不知暴使陶氏恃其圣,非圣也;有苗氏知其暴不暴也。众人皆能写人之形而不能写己之形;皆能求人の恶,而不能求己之恶;皆能知人之祸而不能知己之祸。是以大人听我声察我色,候我形伺我气,然后知人之情伪

凤凰不知道自巳美丽,鹞鹰不知道自己凶恶上古时期陶唐氏族不知道自己有圣人,有苗氏族不知道自己残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家和道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