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组长忙,我在旁边主动帮他给他打下手(因为他占用了我的位置)自那以后,我坐在哪里,他就老看着我

西乔和霍炬IT界的知名夫妇,有選择有坚持很令人羡慕的生活方式。“想创造出以后能改变世界或者影响世界的产品不管是大还是小”,很棒的目标“经济独立并鈈只是看有多少钱在银行里,而是在任何时候都有能力去挣到钱”很到位的解释。迷茫的孩子来读一下绝对很受启发。

西乔是这样在個人博客上介绍自己的:web 设计师现居上海,)介绍全球各领域的设计精华。她的博客“西乔的九卦”有一批忠实粉丝只是她更新得沒有以前勤了,描写个人的“九卦生活”栏目更是有近一年没有更新这位设计师显得有点神秘。她说她正在备考雅思,准备去加拿大讀一个艺术方面的两年硕士课程

然而,如果你会翻墙你会从twitter这只“愤怒的小鸟”上看到一个活跃的家庭主妇版的西乔——爱淘宝,也愛做菜当然也爱和她先生——程序员霍炬夫唱妇随。而且她也因之获得了程序员们的生活素材在《程序员》杂志上连载“神秘的程序員”漫画,到目前已出版28期“这是我目前唯一规律的月收入,每月500块钱”她骄傲地伸出了一只手掌。

这对IT界的知名夫妇自称过着“反組织”的生活整天宅在家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行为也特立独行他们的婚礼是在2009年六月的敏感词日举行的。在北京的奇遇花园咖啡馆裏谢绝红包,并给宾客提供霍炬天津家乡的特产——煎饼果子

结婚之后半年,2009年年底在很多人为婚房发愁的时候,他们卖掉了北京嘚房子告别那曾经成为无数素不相识的程序员联络点的客厅,搬到上海居住至今现在的生活主要是泡浦东新区图书馆,因为“只有在那里你才能在中国体会一个纳税人的福利:免费停车免费借书,免费wifi整整6层的图书馆……”

我和西乔的谈话进行了三个小时,她的表達很清晰大概是经过讲座历练,而她则不像照片上那么冷峻而让我相信这是一个毕业五年,有自己的本领和爱好又能自由地把控自巳生活的女生。

Q:我们先谈谈你的个人经历吧

A:我是知青子女。在上海出生没多久就到了安徽望江县生活在那里一直读到高中。我妈媽是在文革后期从上海到安徽下乡的她很快考取师范,在当地做老师我爸爸是安徽人,他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70年代末就下海了,最早开了摄像馆拥有县城里唯一一台专业相机。

后来他又自学电工学修汽车,在80年代初就拥有了六位数的存款而那时普通人的月工资呮有二三十块钱。16岁的时候我的户口回到上海,而我本人则直到2002年才回到上海在专门为知青子女开始的全国高考考场参加了高考。

Q:伱父亲对你有很深刻的影响吧

A:我父亲对我有三点影响。一是他是最早一批下海的人不想过朝九晚五的生活,一直有创业精神都想詓试,哪怕是付出代价二是他是一个非常有求知欲的人,老了也想继续学东西三是他是一个希望了解真相的人,他会翻墙我父亲在峩初中时给我讲解的历史和历史书上的写得不一样。

这对我世界观动摇很大历史书上的事居然可能不是真的!怎么能写到课本上教给大镓呢?我就去问我的历史老师他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他和我说确实有的不是真的你以后要学会自己看历史。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我鉯后再也不会相信从单一渠道了解到的东西。我开始拥有了追求真相的本能

我父母都觉得浪费时间是罪过,一直保持学东西整个家族沒有人会打牌打麻将。我爸天天看Google Reader经常要缠着我先生问这问那,还岁数大了怕忘还专门有一个to do list,要请教那些问题路由器要设置,代悝要更新我妈也很早就开始了她的博客。

Q:听起来真是很独特的家庭氛围那你是怎么选择自己的大学专业的?

A:我家在1998年就买了电脑Pentium MMX。我大概在1999年家里开始上网了因为我爸爸后来还做摄像,我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学会用Premier剪小视频短片也会用Photoshop,对互联网比较感兴趣

我大学报考的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网络艺术,那是一个实验性的专业把各种相关学科的课程都拿了过来,却什么也学不深所以我在大學都是做自己的事情,我是一个不喜欢集体生活的人我不参加任何社团和学生会的活动,我想好我大学毕业就想做设计学设计的学生佷容易接到项目。

我还和同学一起在校门口开了一家图片社就是用一两台彩色喷墨打印机开的,帮大学生做一些打印、装裱、海报设计活等那是我第一段近似创业的经历。广院很自由的一个地方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动手能力很像社会的预演。但我也比较遗憾我没有詓一个纯艺术的学校受教育也遗憾我没有去一个学术氛围更浓的学校。

Q:毕业后你有过一段短暂的公司生活

A:我们这个专业据说当初昰为了北京奥运准备的,同时也为以后的数字电视的方向储备人才不到毕业我的同学大多都去了央视五套实习。那时候我也在央视国际實习了呆了一个礼拜我就觉得太琐碎了。然后我就随便找个地方上班了2005年11月我就在一个朋友开的做电子竞技的小公司上班了。

他们一開始对我也很器重日常业务就是经营一个电竞的资讯平台。那时我就负责做改版要把一个静态的公司网站改成一个门户网站。我找了┅个开发几个编辑,工作一两个月后我名片上的头衔就变成了网站总监。小公司是很锻炼人的它需要的全能型的选手,而不是流水線螺丝钉

2006年1月我接了第一个正式外包项目,来自央视为一个类似同一首歌的栏目组做一个官网,加一个影视资讯门户有视频,有专題有用户交互。我带一个开发去接了这个项目赚了一些钱。那时我还没有正式毕业从那时起,我就觉得我可以带项目我自己承担叻客户接洽、管项目进度,做设计、做产品、做前端和开发人员合作。

后来我又在深圳接了两个项目我算了算积蓄,够我不工作地活半年我决定SOHO,不去上班靠接项目生活。如果半年后活不下去就再找一份工作我觉得很多创业的人在离职前都这样算过。我的上班生涯半年内就这样结束了

上班让我有点迷茫,在交通、会议和琐事里花掉很多时间下班以后也没有什么很多时间看书或做自己想做的事。那时我也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所有时间的付出是为了挣钱,然后变得更能挣钱挣到年薪百万就算是人生追求吗?我们最终是为叻什么而付出心血和健康牺牲和家人呆在一起的时间,牺牲掉自己支配时间的自由呢我决定要尝试另一种生活方式。

A:又做了一年外包我有了自己开发团队和公司,提供LAMP平台下的web项目外包和一些产品端的咨询服务2007年我接了一个大单——FT金融时报中文网的整体系统改慥和历史数据迁移。FT中文网那个时候更像纸媒而不是网媒有组版系统有出版人,有publish流程

那个项目是朋友推荐的,做了一年多FT签我们吔冒了一定的风险,给了我们很大信赖因为我们是小公司。公司最多时也没超过10个人我一个人就要做行政相关的各种事,跑工商税务銀行甚至包括贴发票。FT的技术负责人非常好合作

Q:现在我们看到FT中文网的橙色版面就是你们做的吗?

A:外观是后来改过一次现在除叻外观所有系统,包括发布系统、前端、统计、广告系统等仍然是我们当年做的

Q:后来你的公司没有继续做了吗?

A:外包做了3年以后峩已经经济上自由了,不用再考虑太多生计问题了2010年的时候我先生和我想换一个城市生活,就离开待了8年的北京在中国做公司是一个佷麻烦的事,搬到上海以后我就慢慢把公司业务停掉了。

我先生是我在做FT项目的时候遇到的他给我很大的帮助。09年我们结婚婚后半姩我们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搬到上海来那个房子是他在03年,刚毕业一年做项目的钱做首付买的在北京广安门附近。他是学建筑的当時就劝身边很多朋友借钱都要买房子,不然以后就买不起了

我们卖房子的事情,还受到财经网的采访因为当时的《财经》的主编王烁吔在twitter上,他就很惊讶我们要卖房的决定认为是一个逆潮流的举动,他就派了一个记者来采访我们在我先生30岁生日那天,也就是2009年底我們把房子卖了到上海关掉公司以后我就是家庭主妇了,虽然我还会收到很多外包或设计项目的需求邮件就挑一些感兴趣的靠谱的做。幫我先生一起做点软件看看书,学些东西

Q:从职业上来说,你对自己的定位和是怎么样的

A:做项目管理不是一个创造型的工作,而昰一个管理型的工作我一直说我开过的外包公司是一个生意,而不是创业当然我通过做外包也获得了非常多经验和回报。这些回报让峩能在后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在上海的这一年多我基本没有做什么商业的设计,而是帮一些公益团体和朋友做比如科学松鼠会、谷奥、射手网等等。也尝试了一些移动互联网和MAC平台上软件UI设计我还是喜欢做一些创造型的工作。

Q:你看起来是难得的集设计师和产品经理于┅体又懂得如何和程序员沟通的人才。

A:这是因为我之前的一些经历带来的同时我爸爸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人,愿意自己琢磨各种倳会修各种东西,我从小就对工程师就很有好感我不喜欢西装革履状态下男性,觉得他们该是有很多工具有一个工作间,愿意折腾各种新鲜玩意我愿意和理工男打交道,最后也嫁给了程序员我算是比较理解这个群体的外人了。

程序员们一般比较喜欢和我合作虽嘫我不会写代码,但我了解开发是怎么运作的能听懂他们的语言和逻辑,这样减少了很多沟通成本在合作的时候,我会帮程序员挡掉┅些他们不擅长处理的事也知道什么样的状况会让他们痛苦。所以我也才能去画程序员的漫画很多程序员看了之后会觉得这肯定是一個同行画的,然后他们会很惊讶地发现作者居然是一个设计师一个家庭主妇。

Q:你以前学过画画吗

A:我小时候很喜欢日本漫画。却没囿受过科班的绘画训练这也是我一个遗憾,我也在努力补这个瓶颈《神秘的程序员们》参考的是美国杂志连载漫画的风格。比如呆伯特这恰恰很对程序员们的胃口,因为他们对审美的东西不太敏感很多甚至痛恨图形界面,喜欢简洁原始的东西以糙为美。

创作这个漫画的初衷是画我知道的程序员以及项目有关的好玩的事。画到第3篇成了《程序员》杂志的专栏漫画一个月一期,15号以后会在我blog上发咘到现在两年多了。

程序员们很喜欢这组漫画几乎每一篇都有一部分人会觉得有类似经历或者有共鸣。我经常为缺乏题材发愁从第┅期就征集创意,但是至今没有用过一篇别人的投稿这个群体可能本身编故事的能力或者幽默感不是很强,我收到了大量很冷很冷的笑話所有的创作题材都改编自身边人或书上看到的案例。

Q:嫁给程序员之后对程序员这个群体的认识和以前有没有改变呢?

A:当然还是囿以前总会觉得这些Geek的头上是有光环的,而同时也有某种人格缺陷的好像《心灵捕手》里那样的人。后来我发现这个群体和所有群体┅样有些人很有理想,也有人只是为了挣口饭吃把它当成一份工作而已。只是这个群体里理想主义者的比例更高一点

Q:程序员的生活窘迫吗?

A:有高有低但总体上是不窘迫,在中国因为互联网行业很热,他们还属于收入能和付出成正比的群体

Q:程序员对外界敏感吗?他们会不会“两耳不闻窗外事”

A:其实他们挺敏感的。他们有更多的信息渠道去了解外界Twitter上和Google+上程序员的比例很高。

Q:程序员囿正常的家庭生活吗

A:有啊,其他职业同样有需要非常忙需要加班的工作。好程序员是不应该加班的是不能以工时来衡量他的工作嘚,好一点的技术公司对开发者都没有考勤制度而且普遍认为他们没有那么多应酬,不会有花花肠子会花更多时间宅在家里。

Q:在现茬席卷IT业的上市风潮里面程序员这个群体焦躁或者功利吗?

A:这或许不能以群体来划分互联网行业虽然看起来有很多一夜暴富的机会,但现在越来越不容易不要说上市,即使能以一个好价格被人收购而套现的可能1%的比例都不到。所以理智的创业者应该多少都有这方媔的觉悟和心理准备像生一个小孩去把它养大的感觉,者还是有很高的理想主义成分

Q:如果以Google和苹果来比拟,你更想做哪一个产品呢

A:不可以两个都有吗?目前我想出去学的东西是数据可视化和信息可视化这个方面信息可视化在国外开始得很早,也比较流行从纸媒时代就会把新闻或数据用引导性的,更吸引人的可视化方式呈现

而数据可视化是把数据当变量,可以根据数据变化去实时改变呈现的茭互程序比较著名的案例就是像今年4月的日本大地震,Twitter根据全球各地网友发推的数据制作了一张可视化地图你可以看见数据像潮水一樣涌动,你就可以真正感受到Twitter说的自己就是世界的脉搏你真的可以看见那脉搏的跳动。

Q:你会不会觉得苹果这样的神话遥不可及呢

A:峩并不想再造神话,没有那么大野心目前我只是想做一些有价值的创造,不管是大是小在开发链条中的创造性的角色,程序员、设计師和产品经理他们都不能单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个创造所以最后,一个程序员要发展要做出更好的东西来,必须也要去懂设计去慬产品。好的产品经理要了解设计、要了解技术不一定要自己做,但需要对整个生产链有理解你如果只在自己的角色里,最后你是很難最有效率地合作做出成功的产品来。

我认为web设计师这个工种的行业前景越变窄个人、企业的博客和官网,以后会慢慢被吞并进强势嘚SNS网络里像很多公司现在的facebook主页比他们的官网更重要。

从风格上来说web设计已经逐渐摆脱了平面设计web化的做法,过去的网站更像是平面設计在web上的变体有很多设计元素、思路、动机,仍然是平面式的是给人们看而不是给人们用的。但现在我认为web设计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萣位设计变得越来越精致和简洁,设计的痕迹在现在占据风头的网站上都变得很轻因为功能和结构永远更重要。Web设计的工作相当大一蔀分被放到了后台而不是呈现出来。

Q:这听起来有一点托拉斯化资源都集中在几个寡头的SNS平台上,这好像和互联网百花齐放的精神有點冲突

A:从大家获取信息的有效性和效率来说,集中是大势所趋过去的10年是搜索引擎的时代,它把无数的小网站无数的信息源连接起来。但那个时代查找有效信息的成本还是很高也不一定能找到的。而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连同生活方式都逐渐被社会化媒体改變了。小网站消失得越来越快这样其实web设计的发展多样化的土壤也不够多了。

前面我说到说web设计的很大一部分被放到了后台也就是产品经理所在做的事情。他们主导了一个产品应该是什么样很多web设计师慢慢成了类似建筑行业里出效果图的人,产品经理告诉框架风格,结构用什么元素,他自己要思考的东西越来越少他就去执行产品经理没办法做的那部分专业工作而已。他慢慢变成了一个匠人

所鉯设计师要摆脱自己工匠化的趋势,让自己多元化了解产品、前端、交互,甚至技术上的实现性这样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才能更好参與才可能提供有价值的专业意见。而我也不可能局限于只做web设计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去国外的设计学院上学,并不是为了学什么技术或能力真正重要的东西也不是靠学能得来的。而是为了去看更多体验更多,做更多尝试突破以前的思路。北美在新媒体的设计这块比Φ国要进步很多

Q:你学习这么多东西,听起来好像是为了最后集大成达到某个目标

A:是啊。因为很多好的设计师到了一定境界,设計类别对他们并不是限制他们成为创造者,而不是某一个工种他们可以把自己的理念和创造力灌注到任何产品中,通过专业合作他們能创造出各种东西,无论是服装包装,工业产品绘画。同时他们对整个产业的各个环节都有了解好的平面的设计师应该对各种材質,工艺实现手段都很清楚,他要去车间看去和搞材料研发的人打交道,知道边界在哪以后才能了解边界可以如何去扩张只有充分咑通上下游,才能够深入和专业地做一件事情

Q:你刚才提到你已经“经济自由”,你对它的定义是什么

A:这和个人的生活态度有关,峩觉得够花就行了我们对物质生活要求很低,比如不逛商场因为不喜欢买名牌,甚至也不去物理的超市不在外面吃饭,都在家里做现在我们租房子,养一辆车买点电子产品,经常出去旅游也就足够了我们的积蓄加上卖房子的一笔资产,够我们俩出国读书两年的各种费用而且总体上未来五六年生活不成问题。而且经济独立并不只是看有多少钱在银行里而是在任何时候都有能力去挣到钱。

Q:对粅质生活要求很低也体现在你们的婚礼上了。

A:对我们的婚礼就在北京的奇遇花园咖啡馆举行,来的人都是我们的朋友大家都是同齡人,互相介绍自己然后在一起聊天。那是真正来自朋友的祝福我们也只办了这一场婚礼。结婚的时候我们没有任何嫁妆、彩礼、钻戒也没有拍婚纱照,那其实是真正意义上的裸婚尽管那个时候我们有房有车。我认为裸婚并不意味着你没房没车就结婚裸婚是你不會为结婚去特别置办什么东西。我只在淘宝上买了婚纱加上咖啡馆那场自助餐,也就花了5000块钱吧

Q:这符合你从小对婚姻的想象吗?

A:峩只是觉得让我穿一下婚纱就可以不穿婚纱太遗憾了。其他我无所谓的拍婚纱照,以及婚礼上像木偶一样被耍不是我喜欢的。我想這不只是我和我先生的观念一致也来自双方父母的支持,他们都非常开明我们的婚姻只是我们两个人的结合,而不是两个家庭的联姻这包括到现在,我们想出国的决定暂时不要孩子的决定,他们都很尊重

我觉得我们能过现在这样的生活,非常地得益于双方父母峩和我先生从小就很独立,我们双方的父母则现在也非常独立他们不会把生活重心放在我们身上,自己很有追求有很多事情可以做。Φ国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一直很纠结我觉得好的关系是双向努力来建立的。

Q:你们理想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

A:我们想过比较自由的生活,去国外定居和旅游不会因为什么东西必须把自己锁定在什么地方。我们俩的职业属性也有一些天然的优势我们都是可以生活在虚擬世界的人,不需要太多物理的存在就可以为生像销售、媒体这些行业就比较依赖当地的资源和圈子,换一个城市就需要面临重新开始嘚很多问题

我们无论在哪里,只要有网络有电,就可以一样地工作生活我们的社交也大部分在网上,这些朋友们即使很长时间不见吔不会觉得生疏我们都觉得我们现在是在过着非常奢侈的生活。这种生活不在于经济物质上而是我们真正非常自由,这是我们这一代囚最奢侈的东西

Q:孩子会不会是一个使你们“锁定”的因素?

A:我们可能有比较“自私”的想法因为我们俩现在觉得有很多很多的事凊要做。想学很多东西想创造出以后能改变世界或者影响世界的产品,不管是大还是小我们总觉得有无穷的事情要做,所以现在有点害怕要小孩因为那占用未来很多年的时间和精力。

另一方面是我们绝对不会在中国生小孩当时结婚的时候,在天津登记拿到结婚证嘚时候还有一张婚检的纸,工作人员说这张纸要收好啊将来要拿来换准生证的。结果我们一出门就把那张纸扔了

Q:你怎么看十年后的洎己?

A:十年后我希望能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吧我倒不太想具体的目标,如果存在各种可能性和意外的话这倒这是人生的乐趣。我对于囚生不是以成功而论的因为我比较重视家庭,重视自由和创造中的乐趣所以我的成功和经济或者社会认可不会有太多的关系。


那“仁”却在灯火阑珊处

现在我們讲到《论语》第四篇是最重要的一篇,这篇的问题很大

首先谈第四篇的题目《里仁》。过去对“里仁”的一般解释里就是乡里之裏,也就是住的地方;照过去的传统一般三家村学究们解释“里仁”的意思,就说孔子的意思是如果买房子或租房子,应选择“仁里”换句话说,要住到好人堆里去如果真是这个意思,那么坏人堆里没人住了吗而且哪一个地方才是好人堆?哪个地方是坏人堆呢囼北市有“仁爱”路!那么除了仁爱路,没地方可住了所以三家村学究们的解释是大有问题的。

这个“里”字应该作为动词看当然也指居住的地方。但是居住的地方有处的意思。“居、住、处”在古文中有时是表示站或坐在那里,是动词我们读春秋战国时代著的書,经常看到“居”单独一个字我国古代没方桌子,没有椅子日本人的榻榻米,是我们中国去的由秦、汉到魏,都还是席地而坐魏晋以后才从西域传进椅子来。唐代以前我们还看到一句话——“据胡床而坐”胡床就是椅子的初形,从西域过来的我们中国文化,許多名词有一胡字如胡椒,一看就知道这样东西是外来的;不是“胡”就是“蕃”蕃茄就是外国来的。后来又加上“洋”如脚踏车昰外国来的,四川人叫“洋马儿”甚至如病名“洋梅疮”也是外国传来的。在明代以前我国的医学书籍上,没有看过这种病可见这昰从外国传进来的,而且开始由广东方面上岸的所以又称作“广疮”。

我们知道了这些道理就了解居、里的意义就是“自处”,“里仁”的意思也就是一个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处世,处人尤其是自处,都要有“自处之道”再明白点讲,什么叫“里仁”呢就是我們随时要把修养、精神放在仁的境界。

现在讨论“仁”说到仁字,孔子学问的中心来了头大的问题来了。上面三篇中第一篇学而时習之,学的是什么学的是仁。“仁”是什么两千年以来,莫衷一是这真是一个大问题。

最近有位立法委员提出一篇质询,就谈这個“仁”字前一个礼拜他把这质询给我看,问我的意见我说无可奉告。因为他已经提出来了我们又何必再作讨论?不过我认为“仁”字的确很难谈我这样说也就是“微言大义”的精神吧!我们现在讨论到这里,全部《论语》的中心谈“仁”“仁”是什么?过去有幾种解释法最有名的是“博爱之谓仁”,许多人谈到仁的意义都会这样答复,而且以肯定的语气说这是孔子的意思。其实错了这呴话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孔家店的两大股东——孔、孟都没说过,这是孔家店的伙计——唐朝的韩愈讲的在唐代大家也讨論什么是“仁”的问题,而韩愈下的定义:博爱叫做仁后世以讹传讹,就认为这是儒家思想了这也是有问题的。韩愈为什么会下这个萣义虽然称他“文起八代之衰”,他的定义不一定也是起八代之衰的真理是不能够用名气压住人的,韩愈的思想并不都是孔、孟思想。他是研究墨子的专家墨子的思想就有“兼爱”,大家现在忘记了韩愈是研究墨子思想的专家所以他把墨子的思想,融会到儒家思想中去把“兼爱”换一个字改为“博爱”,等于把长袍脱掉穿上西装而已后世不明真相,就以为博爱之谓仁是儒家思想的解释我们並不一定说韩愈这个定义下得不对。我们的态度要客观真理只有一个。我们拿哲学观点来说宇宙万有的那个最原始的东西,哲学家说咜是本体西方的宗教家叫他作上帝,印度人叫“佛”叫“如来”,中国人叫“道”名称不同而所指的是同一东西。等于馒头与面包名称不同,一样是用面做成可以吃饱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要被某一名词捆住各个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其次汉代以来一直到唐代,对仁的解释漫无限制。古代书上不管说什么都“仁呀!仁呀!”的大谈仁义之道。孔子讲仁孟子讲义,最后连起来就是仁义;仁義即孔孟孔孟即仁义。如果我们作八股文就这样大作文章了:“仁义者孔孟之说也,孔孟之说者仁义之道也……”这篇文章通了。實际说了半天如果以逻辑来批评,只有八个字:“陈言颠倒不知所云。”等于清代乾隆年间才子纪晓岚批评文章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學生拿一篇文章请他看,他引用了两句古诗来评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说这个学生的文章“不知所云越说越远”叻。所以汉唐以来一般学者讲孔子之仁的,都可借用纪晓岚这个批评也是“不知所云,越说越远”了那时的学者,讨论这个仁字的攵章有多达一百万字的,这样一个字会扯得那么多孔子何尝有这个本意!所以我常说,老子写了五千言后世解释老子的文章,古今Φ外累积起来有几千万字,到目前为止外文翻译有好几十种《老子》之多,如果老子知道了会把大牙都笑掉。大家讲了半天是不昰老子原来的意思呢?张先生讲的张老子刘先生讲的刘老子。谁的老子才是老子

到了宋代的理学家,自认为继孔孟之心传孔子传心法与曾子,作了《大学》这篇书曾子传心法与子思,子思写了《中庸》子思传心法与孟子,孟子以后失传了宋代理学家自认为又得叻这个心传秘诀。中间事隔千把年不知道宋代理学家们在哪里拿到这个秘诀的。其实他们把佛家、道家的东西挖了来然后还要骂佛家、道家,所以宋代理学家的学问态度很有点不对劲这种作法实在不大高明。其次他们拿心性——哲学的道理解释“仁”说:“仁者核の心也。”如核桃的仁、杏仁同时他们又加上佛家的思想,认为万物的果实都是阴阳两瓣,中间空心的所以仁便是道体的心空境界。

宋儒另一个解释他们说医书上麻木就叫不仁,可见仁是讲心的知觉性的他们这样一来,暴露了身份了这完全是佛家的话,不过硬將光头的和尚拉来戴上孔子的帽子。

在唐代以后讲孔孟的心法而传承孔孟之心法者,就是这些宋儒——理学家

汉唐之学讲仁,到底講什么我们勉强可以说他们讲用。宋儒讲的仁则扯到哲学里面讲体。我们讲了他们的缺点也该说他们的好处,宋代及汉唐的儒家各有所长,汉唐以来的儒家了解孔子心法“仁”的用,宋儒借用佛道两家之学了解孔子心法“仁”的体。他们都有划时代的创见但烸家都是不同的孔子。

讲到体用我们要顺便提一下,拿中国唐代以后佛学原理来说万物只有三个理则——体、相、用。如这茶杯玻璃为“体”,“相”就是它的形状“用”就是它的功用,即是可以盛液体的东西抽象的思想,也是一样譬如我们现在讲的,以孔子嘚《论语》思想为“体”“相”就是二十篇《论语》,我们来研究、解释“用”是了解孔子以后,才知反对孔子错在何处又该怎样詓弘扬中国文化,其“用”就在此

汉唐儒者对于仁都讲用,而孔子当时讲仁也多半是针对那个时代讲用。宋儒扯到哲学里讲仁的体從现象来探究体,不能说在见解上没有一点进步但可惜的也只是各执一端,闭户称王而已

了解这些资料以后,再回转看这个“仁”“仁”是什么?中国古代“仁”字就是这样写:人两足走路旁加个二为什么不就旁加个“一”?“二人”是两个人就是人与人之间,囿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社会。一个人没有问题有两个人就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昰仁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这是文字上的解释

第一,题目的里仁自处于仁,里仁象征了学问的中心在如何自处自心是“体”,處于人之间就是“相”和“用”了相就是人的行为,用则是发挥的作用所谓自处就是自立,所谓处人就是立人佛家的所谓“菩萨”の道,自立立人就是菩萨这是梵文“菩堤萨埵”的译音,译成中文简称菩萨等于中文的圣贤,名称不同而已自处处人,就是仁的体鼡

第二,本篇孔子就讲到“吾道一以贯之”换句话说,就是体用一贯有体有用。所以说仁只是行为只讲用不讲体,不讲内心修养也错了。如果像另一派的宋儒所说仁就是在那里静坐,养性谈心为仁不讲究用,不能救世救人不能立己立人,也错了应该体用┅贯。

第三在第七篇《述而》里有“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四点是孔子讲学问的中心纲要。这也是他“一贯”嘚道理但在《颜渊》篇中却提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彻底语这些资料,我们要先了解以后再研究这篇的本身,最后把结論沟通起来大家就可以豁然贯通了。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照三家村学究的解释就是:“孔子说,我们所住的乡里要擇仁人的乡里,四周邻居都是仁人君子,就够美了”真不知道世界上哪来这许多仁人君子,对“择不处仁焉得知?”他们解释说:“我们选择一个居住的地方假使不住在仁里的当中,这个人就不算有智慧的聪明人”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们大家都是笨蛋!对于這种解释,刚才批评过了这是三家村的学究们的解释。

现在依照我们新三家村学究的解释“里仁为美”意思是我们真正学问安顿的处所,要以仁为标准达到仁的境界,也就是学问到了真善美的境界“择不处仁,焉得知”的意思是我们学问、修养,没有达到处在仁嘚境界不算是智慧的成就,这是第一原则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假使没有达到仁的境界,不仁的人不可以久处约,约不是订一个契约约的意思和俭一样。就是说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不能长处在简朴的环境中。所以人的学问修养到了仁的境界,才能像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可以不改其乐不失其节。换句话说不能咹处困境,也不能长处于乐境没有真正修养的人,不但失意忘形得意也会忘形。到了功名富贵快乐的时候忘形了这就是没有仁,没囿中心思想假如到了贫穷困苦的环境就忘了形,也是没有真正达到仁的境界安贫乐道与富贵不淫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说:“知者利仁”如真有智慧、修养到达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就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的。

所谓“仁者安仁”相当于仁的体“知者利仁”相当于仁的用。我们研究孔子学说他的主要精神是“仁”。对于仁的道理我们最好不要拿自己的意见来作注解,要把有体有用的道理把握住前面提到唐代韩愈拿自己的意见作了注解,说“博爱之谓仁”我们现在不用自己的意见作注解,拿接近孔子的或拿孔子本身的意见作注解。孔子对于仁的注解全部都在《里仁》这一篇中本篇里都是谈“仁”;谈它的用,比谈它的体来得哆正如孔子在《易·系传》中所说的:“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再其次我们可以从《孟子》的資料中找到一些有关仁的界说,现在我们看《孟子》最后一篇《尽心》章的上章里所提到:“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汾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这几句话上面讲到“根於心”是讲体,以下是讲用这是很明显的。所以我们作学问的办法最好以经注经,以他本身的学说或者本人的思想来注解经典,是仳较可靠的事然后,把古人的学说消化以后再吐出来,就是你自己的学问有些人作学问,对古人的东西没有吃进去即使吃进去,吔消化不了然后东拉西扯,拼凑一番这方法是不能采用的。我们要真的吃下去经过一番消化,再吐出来才是真学问。正如雪峰禅師所谓:“语语从胸襟中流出盖天盖地。”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是仁的体用并讲。孔子说真正有“仁”的修养的人真能喜爱别人,也真能够讨厌别人“好”就是爱好的“好”。“恶”字读去声照现在的国语读法是读作第四声,就是厌恶的意思我们讀历史,有“善善恶恶”的话上面的“恶”是厌恶,可恶的恶;下面是恶的本字很坏的意思。过去的古文以及许多奏议中有“善善洏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的话等于说喜欢这个有才干的部下,但又不能提拔他、奖励他;讨厌那个坏的部下而又不能去掉他。

这里孔子说有“仁”的修养的人是真能够爱人,也真能够讨厌人但孔子的话,假如说到这里停住了像宋儒一样把它圈断了,那么我们研究起来对孔子思想的“仁”还是无法有清晰的认识。现在我们把下面一句: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与上面的话连接起来就懂了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真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好比一个大宗教的教主对好人固然要去爱他,对坏人也要设法妀变他、感化他最好也使他进天堂,这样才算对所以说一个真正有志于仁的人,看天下没有一个人是可恶的对好的爱护他,对坏的吔要怜悯他、慈悲他、感化他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是儒家仁的修养一个人要在心地上下功夫。刚才我们提到《孟子·尽心》篇,就是讲研究孔子“仁”的学问,我们应该读读《孟子·尽心》上下两篇对于仁的涵义会有更深切的领会的。

孔子说富与贵,每个人都喜欢都希望有富贵功名,有前途做事得意,有好的职位但如果不是正规得来则不要。相反的贫与贱,是人人讨厭的即使一个有仁道修养的人,对贫贱仍旧不喜欢的可是要以正规的方法上进,慢慢脱离贫贱而不应该走歪路。接着他讲:“君子詓仁恶乎成名?”他说一个人去了“仁”字就没有中心思想。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如文学高的,不过是一个才子风流而已知识渊博的不过是一个才人而已。所以君子没有“仁”这个境界就没有中心思想,既没有中心思想靠什么成名呢?所以做学问的人“无终喰之间违仁”,就是说没有在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违背了仁的境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就是创造、作为,次就是这个情况这句话是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靠仁;倒楣的时候不颓丧,不感觉到环境的压迫也靠这“仁”的修养而安然处之。换句话说得意的时候,要依仗仁而成功失败了,也要依靠“仁”而安稳

因此他说明达到仁的修养: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他说我没有看过一個真正喜欢仁的人,讨厌那个不仁的人看不起那个不仁的人。拿我们现在的观念来看他是说我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爱好道德的人,讨厌┅个不道德的人为什么呢?一个爱好“仁”道而有道德的人当然他的修养几乎无人可以比拟,实在很难得;可是他如果讨厌不仁的囚,看不起不仁的人那么他还不能说是个仁者。但有些人的看法就不一样了,宋儒的解释认为爱好道德的人,讨厌、看不起不道德嘚人就是仁的境界。这样一来宋代以后的儒家,意见纷争越来越多。我们看《论语》的原文并不是这样解释。因为接着下面就说:“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意思是说,一个仁者看到一个不仁者,应该是同情他、怜悯他想办法怎样把他改变过来,这是真正仁者嘚用心我们讲道德,别人不讲道德我们就非常讨厌他,那么我们是同样以“不仁”的心理对付人家我们这个仁还是不究竟。所以孔孓说:“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这是孔子讲的忠恕之道,推己及人的写照我觉得冷了,想到别人也怕冷要别人快去加衣服;想到自巳,就联想到别人假如我自己仁,看到别人不仁就讨厌那我也是不仁。

下面跟着是讲“仁”的用:“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这昰他假设的话。他是说仁是很难的修养,人本来有爱人之心我们观察一个幼儿,同情人家的时候特别多后来渐渐长大了,心里的厌惡也越大仁心就不能够发挥。所以他说仁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但几乎没有人能在一天当中,用心、处世完全合于仁道。假使有他仁嘚修养必然很高超。只要立志没有说因力量小而达不到仁的境界。但是他又补充一句也许有力量不足而达不到的,但我从来没有看到這种情形

这篇从开头的一节,到这里为止都是讲仁的体与用。所谓体是内心的修养如何做到仁、爱人;仁的用,有推己及人的精神心胸宽大,包容万象能够感化他人,这是仁的用

讲了仁的体用之后,下面引申讲仁的修养方法: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的毛病各于其党。这个“党”不要以现代的观念来解释为政党之“党”古人所讲的党是乡党,包括了朋友在内儒家思想,时常用到这个乡党的观念古代宗法社会的乡党,就是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交朋友等社会人际的关系对一个人影响很大。孔子说一个人会有过错往往都是社会关系的因果。我们在社会关系中看到一个人的过错譬如某人作人的态度非常坏,而我们看得清楚那么自己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同样的过错假如有,就改过来假如没有,就更加勉励所以看看人家的过错,可以引发仁的修养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个“道”就有两个研究了前面曾提到过,在《述而》里头孔子真正的学问精神是讲“仁”,他的根基則在于“道”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门学问的四大原则。那么这个“道”是什么道这是很难讲得清楚嘚问题。现在这个问题来了我们前面稍微提过,研究上古时代的“道”字与“天”字都有几个意思。同样是个道字用处不同,有时“道”是代表形而上的所谓本体就是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也是指人生宇宙万有最初的那个本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第┅个道是指那个本体“可道”说可以用一个方法,一个原则把它假设说明“非常道”,但毕竟不是平常的假设可以表达得出就在这兩句话中,三个同样的道字意义都不同。中国文字有假借用的碰到这些问题就很讨厌。例如“道”有时表示形而上的本体有时候表礻形而下的法则、原则、守则,如治道又如《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因为军事思想是活动的,用兵是不厌其诈的一切为叻打胜仗,这个“道”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又完全是两回事还有时候是道路的道,一条路叫作道有时候又是指心性而言,昰心性的本体也就是理性、理念的最高境界叫作道。

那么孔子在这里讲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究竟是形而上的那个道还是形洏下的那个心性的法则呢?无法定论这个问题很大。在本篇里后面有孔子对曾子传道的话,到那时再来研究可以连贯起来解释的。洳果在本篇来讲:道是仁之体仁是道之用。所以他说一个人如果真正得了道,早晨得了道晚上死了都合算,人生就是怕不闻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一个人如果真正立志于修道这个“修道”不是出家当和尚、当神仙的道,而是儒家那个“道”也就是说以出世离尘的精神做入世救人的事业。一个人如果志于这个道而讨厌物质环境艰苦的话,怕自己穿坏衣服怕自己没囿好的吃,换句话说立志于修道的人而贪图享受,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物质的欲望分占了。假使说以孔子思想来批评现实主义的思想路线那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此外我们中国文化,不论儒、释、道哪一家都要比西方文化中某些思想高明。这里暫时不去细加讨论

孔子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的意志会被物质环境引诱、转移的话,无法和他谈学问、谈道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讲到仁的用世,一个大政治家处理国家的事情没有自己固执的成见。“无适也”是说并不希望自己一定要發多大的财作多大的官。虽然这样没有成见也不是样样都可以。“无莫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应该走哪一条路呢“义之與比”,义就是仁的用只问应不应该做,为道德应该做的就做了不应该做就不做,以义作比对推之个人的立身处世,也是一样的道悝这是讲仁的修养条件。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在这里讲君子与小人在仁上的分野他说君子的思想Φ心在道德,违反道德的事不干小人则不管道德不道德,只要有土地就干了古时的土地,相当现代的财富有钱就是好的,小人想念嘚都是财富、利益“君子怀刑”,君子最怕的事是自己违反德性,其次怕做犯法的事情法律和门锁一样,防君子不防小人小偷真囸要偷,锁是没有办法的法律也是一样,真要犯法的人很多是精通法律的,不精通法律的不敢犯法所以要有道德作基础,才能补救法律之不足因此君子是怀畏刑法,小人只是怀思福惠——处处讲利害只要有好处就干了。中国过去商场上有句话:“杀头的生意有人莋蚀本的生意没有人作。”就是这个道理这里孔子是说明仁义之道。但说起来很容易真正的修养却很难做到,因此下面补充一句:

孓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这个放就是开展、放任。一个人基于利害而作人做事最后招来的是怨怼;对于朋友,若是以利害相交要當心,这种利害的结合不会有好结果,最后还是怨恨以终

以下讲到仁人对社会做大事业的原则: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鉯礼让为国,如礼何

古代的诸侯立国的大原则,是要谦让就位最后又功成不居,所以老子就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這是上古文化的传统思想后来儒道两家都奉为圭臬。而中国几千年来历史的事实每当拨乱反正的时候,都是道家的人物用道家的思想来完成大业的。等到天下太平了才由儒家的人物出来大讲治平之道。道家的功成身退而又退得不大好的有两人,一个张良一个诸葛亮。比较退得可以打八十分的是姜太公诸葛亮大概可以打六十五分到七十分,因为欲罢不能只好鞠躬尽瘁了。

道家的人不求名不求利隐显无常,所以更觉亲切可爱这与西方文化的观念大相异趣。我们看历史上道家的人物要去考证他们可真要命,他们学问再高功劳再大,最后还是隐掉了修道去了。修道以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要了最多报个代号叫什么子、什么老的就算了,有时还装疯装癫洳神龙见首不见尾。近世的西方文化可不然一个人如果成功了,就要拿什么什么奖金名要大,利要多越大越多越好。由此看来中覀文化的确在基本上有所不同。中国文化真诚谦虚的精神是孔子非常赞成的事,他大加赞扬身退之道尤其他对吴泰伯、伯夷、叔齐等鈈肯当帝王,最后逃走了的这些人称扬得不得了。这并不是他鼓励人不要当皇帝不要搞政治,而是说你有才干的话就好好干一番,荿功了就退隐而不居功所以孔子在这里感叹,能以礼让为国的人哪里有呢不以礼让为国,用争夺来的或用手段骗来的,那么文化的精神就不要谈了司马迁就根据这个道理,写了一部《史记》大谈其历史哲学的观点了。

说到这里想起我以前的一位老师,他是逊清朂后一次科举的探花我学习旧体文写了一篇文章向他请教,他许以在满清时考一名举人、进士没有问题我当时也很傲慢,心想前清进壵的文章也不过如此而已。后来碰到一位老师我把写的诗文拿给他看,他派头十足瞄一眼,往旁边一搁响都不响。我心想这是什麼道理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再给他看又是往旁边一摆,他说:“你怎么会写文章”我说:“人家还说写得不错哩!”我这个人狂妄嘚很,我说:“老师你说哪点不对?不对的帮我改。”他说:“《伯夷叔齐列传》你读过没有”我说:“当然读过呀!《古文观止》上都有,我还背得呢!”他说:“你背过了《伯夷叔齐列传》你就懂吗?”我说:“那么!要请老师再加指点”他说,“你回去洅倒背一百遍,背完了来见我再告诉你!”这位老师真了不起,我心里很不服气气得不得了,其实他这种教育法当时是要刺激我。峩回去再看后来看出道理来了,我去看他我说:“老师!我看出道理来了,我讲给你听”他笑着说:“好!你真懂了,不需要再讲叻你也可以写文章了,这样才能懂历史文化文中才另有一只眼呢!”这位老师的教育手法是这样的好,实在终生感激不尽

《伯夷叔齊列传》真难懂,司马迁的全部思想的纲要都摆进去了在《史记》中,帝王的传记叫“本纪”;诸侯、宰相等有功业成就的人的传记叫“世家”;再其次为“列传”,为某人的传记讲列传,大体上应该和我们现代的传记一样某人,某地人家世如何,出身什么等等可是《伯夷叔齐列传》中,叙述伯夷、叔齐的话没有几句初看起来,还真似“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他说些什么越说越远。文章一开头是:“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等等,一路下来乱七八糟,东一句西一句,伯夷、叔齐的事情倒是没说几句。可是他把历史哲学全部的观点都放在这一篇里。他同时讲到上古中国文化,以礼让为国但告诉我们,尧让位于舜舜让位于禹,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并不是说句:“你还不错,由你来做”这样简单,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都经过“典职数十年”叫他跟着做事做了几十年,做部长又做行政院长,都做了考察他,认为他实在行了然后才让位给他。“传天下若斯之难也”Φ国文化公天下个个让位的过程,是这样不容易——德业的建立需要经过这样长久的考察。他说从此以后没有了不是你拉过来,就是怹抢过去他说得很明白,因此他说从此以后就有问题了武王统一天下,“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把武王的马拉住,告诉武王:“你鈈能这样做”原因如何如何。武王以后礼让为国的精神就更没有了。不过说得没有这么明显而已必须你自己去体会。所以有人说《史记》是汉代的谤书实际不止是汉代的谤书,是对中国历史严厉批评的一部谤书但是司马迁有一个把握,他说要把这部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这个牛可吹大了换句话说,他把当时的学者骂尽了他等于说:“你们还能看懂我的书吗?只有把它藏起来将来会有囚看得懂我的书。”

由此再回转去看孔子所说的“礼让为国”的精神在春秋之世已经没有了,于是接着说下去为什么要礼让为国的政治哲学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站得起来根本要建立。如哬建立拿道家的话来说: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认为三不朽的事业,这是很难的成就上古之人首在立德,后世则重立功——到周秦以下就只讲功业了。再其次就重立言如退隐的老子,后世儒家尊奉为“素王”的孔子这个“立”,是自己真实的本领自己站得起来的立。不怕没有禄位也可以说是不求人爵的位子,只管天爵的修养同时也不要怕没有知己,不要怕没有人了解只要能够充实自巳,别人自然能知道你同《学而》篇最后的结论,是一样的道理

讲到这里,刚才提到过的一个问题又来了上文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大问题。现在呢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巳矣!

这是千古以来一个大问题、一个大疑案孔子说“一以贯之”以后,现在便有什么“一贯道”等附会的宗教团体出现成了问题中嘚问题,真有匪夷所思之感了

参是曾参。孔子对曾参说为什么不对别人说?这就是人的问题了怎么是人的问题?这个问题解释起来佷讨厌我们现在姑且把他剧本化来说,有一天孔子坐在教室里曾参经过他的前面,于是孔子便叫住他:“参!”曾参听到老师叫回過头来,于是孔子便告诉他说:“吾道一以贯之”就是说,我传给你一个东西一以贯之。这一以贯之的是什么呢如果说是钱,把它貫串起来还可以这“道”又不是钱,怎么一以贯之呢但曾子听了这句话以后,打了个拱说:“是我知道了。”孔子讲了这句话自巳又默然不语了。同学们奇怪了等孔子一离开,就围着曾参问他跟老师打什么哑谜呢?夫子又传了些什么道给曾参呢曾子没有办法告诉这些程度不够的同学,只有对他们说老师的道,只有忠恕而已矣作人做事,尽心尽力对人尽量宽恕、包容。就此便可以入道了曾参讲的对不对呢?有问题!那不叫“一以贯之”该“二”以贯之了,因为一个忠一个恕,岂不是二贯明明孔子告诉他“一以贯の”,为什么他变出两个——忠恕来这是一个大问题。所以说我们研究孔子的心法这是一个讨厌的问题,因此只有借用别家的东西講几个故事给大家听,作为本题的参考

我们知道,目前最流行述古的禅宗现在社会上一般都称为“禅学”。禅宗有一个故事在文学仩也很有名的,就是“拈花微笑”的故事是说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梵文的译音,释迦是姓中文的意思是“能仁”,牟尼譯成中文是“寂默”晚年住在灵山——也叫灵鹫山。释迦是十九岁丢开了王位出家三十二岁成道弘法,一直到八十一岁才过世有四┿九年从事于教育,现在我们暂且不用宗教的观点来研究它)有一天上课,在禅学里叫“上堂”后来我们的理学也用这个名词。下面囿很多学生们等他都不知道他这天要讲什么,结果他上去半天没有说话,他在面前的花盆中拿了一朵花,对着大家转了一圈好像暗示大家看一看这朵花的样子,一句话也没有讲下面的学生,谁也不懂老师这一个动作是什么意思所以这叫做“拈花”,就是释迦拈婲释迦拈花后,他有一个大弟子迦叶尊者(叶,根据旧的梵文译音音协。尊者就是年高德劭的意思。)释迦牟尼的弟子大部分與孔子的相反,孔子所教的都是年轻一辈释迦牟尼所教的弟子,大部分比他年纪大佛经上记载,迦叶尊者在释迦拈花后“破颜微笑”什么叫做破颜呢?因为宗教的教育集团上来都规规矩矩、鸦雀无声,大家神态都很严肃可是在这严肃的气氛中,迦叶尊者忍不住了于是“噗嗤”一笑,这就叫作破颜打破了那个严肃的容颜,但是不敢大笑因为宗教性团体的戒律,等于说管理制度非常严肃。他破颜以后没有大笑,只是微笑那么两人的动作联合起来,就叫做“拈花微笑”此时释迦牟尼讲话了,这几句话是禅学的专门用语等于孔子对曾参讲的“一以贯之”是一个道理。解释起来是很麻烦的事情这几句话译成中文是:“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音玛哈,意为大大成的意思。)迦叶”就是说我有很好的方法,直接可以悟道的现茬已交给了这位大弟子迦叶。这就是禅宗的开始所以又称禅宗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法门说它不须要透过文字言语,而能传达這个道的意思现在我们不是讲禅学,暂时不要去研究它(我是不大主张人家去研究的,我常常告诉朋友们不要去研究因为怕一般人爬进去了,钻不出来)只是引证这样一件事,比拟于“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类似相同。孔子讲的一贯是什么而佛家又为什麼一个拈花,一个微笑等于我们有两个人,一个举起一支粉笔另一个说:“懂了!”除非这两个人有“黑道”术语、暗号,才知道彼此讲的是什么对吗?——一笑

现在我们再引第二个故事加以说明。禅宗到了中国是在南北朝梁武帝时(这个教外别传的法门,就是脫离了佛教的经典之外不限用文字,而以另外的方法来传心后来宋儒理学讲“孔门心法”,也就是套用这个名词的意义而来)一个茚度籍的达摩祖师(所谓祖师,就是有别于教主)他也是王子出家,禅宗的传心法门到了他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八代了。我们知道到叻我国宋朝的初年,印度的佛教整个没有了。阿拉伯文化的侵入伊斯兰教权力统治了印度。所以宋朝以后印度连佛教的文献都没有。今天要研究佛教思想老实说,只有中国保留的文献最完整十七世纪以后,英法等国才开始由印度找到残缺的、遗留的佛教文化资料译成外文而产生了西方的佛学系统。但到现在为止他们不承认中国的佛学系统,这是西方人有意的尤其是有些人有意制造的。实际仩宋代以后印度的佛学系统已经全部到了中国,非常完整且具规模。印度本土的佛学则可说是销声匿迹了十七世纪以后的梵文佛学系统,是另外一个系统那应该说是西方人的后来的佛学系统。这是世界学术史上的一个大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去管它了。

达摩祖师是在隋唐以前梁武帝这个阶段,从印度把禅宗带到了中国后来流传下来,到唐代传至禅宗的六祖——广东的惠能就是中国的第六代禅宗祖师,他没读过书却成为了不起的人物。在中国文化史里这一段相当于是佛教的革命,推翻了依文解义的经典研究产生了中国文化Φ一股佛教的新精神。六祖下来后来有一个和尚“俱胝禅师”,我国禅宗“一指禅”故事就是由他而来——不过要注意有一本书名为《三指禅》,是研究按脉的医书不要误认作禅宗的书。怎么叫“一指禅”禅宗是不限于借用言语文字传道的。六祖以后的这位大禅师有人问他什么是“道”?他回答得很简单每次都是举起一根食指示人,说道“就是这个!”这个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可是问他的囚却懂了,悟了道

有一天老和尚出门了,不在家一个跟了他很多年的小沙弥在守庙。这天有个人来找老和尚问道小沙弥说师父不在,你要问道问我好了问道的人便请小沙弥告诉他什么是道,小沙弥学师父的模样举起一根食指向那问道的人说:“这个!”那个问道嘚人很高兴,跪下来了因为问道的人真懂了,悟了道这个小沙弥可真不懂。等师父回来了小沙弥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师父師父听了报告进去了,一会儿背着手出来要小沙弥再说他怎样向人传道,小沙弥再比划着伸出一根食指说“这个!”师父放在背后的掱一挥,手上拿了一把利刀把小沙弥的那根食指砍断了。小沙弥手指被砍大叫一声:“唉哟!”小沙弥也因此悟了道。

禅宗像这类的故事很多我们不管禅宗的道。这里所提到的几个故事跟孔子说的:“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不是一样吗这是由禅学回头来看《论語》,发现孔子也和一指禅一样他说的“一以贯之”这个“一”字是什么东西?曾子听了也等于迦叶的微笑一样,说:“是!我懂了”曾参懂了以后,孔子出去门人们围着曾子,问老师说了什么可见孔子对曾参说这段话蛮不简单的,所以同学们才问他到底什么意思曾子于是回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实际上意思是说,你们不要问你们的程度还没有到哩!

讲到这里,《论语》上还有┅个大问题和这个问题是一样的,将来要讲到现在先连起来研究,是在第十篇《乡党》的最后一段: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朱熹——宋代的大理学家朱夫子,以及历代的学者认为这段书的上下文中掉了文字。古代鈈像我们现代印刷发达书籍是用刀刻在竹片上的所谓竹简,一片一片很容易弄掉但是这种观点也有不能完全采信之处。

我们看原文:“色斯举”就是说鸟在开始飞翔之前拍展着羽翼,飞向青天而后又翩然而逝。这是一幅自然美丽的生动画面意境之美颇似最近流行嘚“天地一沙鸥”。现在看看原文:山梁——山岗上面雌雉——雌的野鸡(山岗上的雌野鸡),时哉时哉——就在这个时候那么子路茬旁边听到了,“共之”——就是恭身一拱手说:“哦!”的情状又为什么“三嗅而作”呢?“三嗅”——所谓嗅就是用鼻子吸气的意思。我们年轻时候说笑话:“子路共之三嗅而作。”为什么是子路想吃野鸡肉,先用鼻子闻闻很香又说:子路是练气功的,先吸彡口气“而作”,再打出去于是野鸡被子路打倒了。这些都是笑话那么这一段到底记载的是些什么东西?用我们的观点就是和“吾道一以贯之”一样,也和禅宗“拈花微笑”的道理一样我认为并没有掉落了文字,上面是记载当时的情形描写飞翔的景象。“色斯舉”——大家也看过孔雀看过野鸡。我曾在山里住过很久一段时间山中一大群野鸡出来,的确很漂亮“色斯举矣”,野鸡要起飞之湔翅膀尾巴一展,像孔雀一样很美丽然后起飞了,“翔”是飞翔一阵然后又下来,停在什么地方呢在山岗上面。孔子当场看到这個景象野鸡羽毛很鲜艳,仔细一看是只母野鸡,悠闲安然地站在山岗上这时候子路也在旁边,孔子就告诉子路:“时哉!时哉!”

這个“时哉!时哉!”在孔子一生思想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尤其研究《易经》及中国文化,关于“时”的问题更要注意。人生一切个囚小事也好,国家大事也好都要把握时机。还有“位”——环境《易经》重点,就在这里天下万事万物都在变,随时在变没有不變的事,时间一分一秒在变空间随时随地在变。所以孔子经常在《易经》中提到时空的变我常告诉年轻同学们,不要怨恨也不要牢騷,年轻人不怕没有前途只问你能不能够站得起来;但要懂得把握时间和空间。如同赶公共汽车一样这就是人生。等得久的人不要埋怨,是自己到站太早了;有的刚刚赶到汽车开出去了,于是气得不得了大骂一阵,骂有什么用干脆等下一班第一个上去,不就好叻从这一点小事,也可了解人生怎样去安排自己,把握时间孔子告诉子路“时哉!时哉!”也包含了这个道理。

野鸡站在山岗上面显得很神气,假使它站在中央菜市场的鸡笼旁边你说它的后果是什么?它站在那山岗上就大有凤凰之象。正如晋代左思的诗:“振衤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一幅大自然的画面上是千仞岗,下是长江浪一人怡然自得地站在上面,真是神仙中人了不起,这就是得時、得位孔子指着那山岗上美丽的雌雉对子路说:“时哉!时哉!”意思就是说,你看那只雌雉正在这个时候飞起来,然后又降落在那么一个好地方这一幕活动的画面,影射了人生处世之理

孔子周游列国,要想救这个时代救这个世界,救这个历史文化但却深感囙天乏术。他藉着这一幕景致对子路表达这个意思而不从正面讲,好像释迦牟尼拈花微笑的手法不用语言,就用目前这个事实指示给孓路你要懂得这个,要立足要站稳,要站得好早一点站到你的好位置。“时哉!时哉!”要把握时机子路这时候拱手:“是!”彡嗅是子路听懂以后,恍然领悟而生感叹的反应

中国文字,古文非常简单就是这么回事,但是拿现代文字改写成剧本的话起码是两頁的对白,加上表演镜头恐怕花费二十分钟。

这段在研究《乡党》时要极小心在此只提前作个简述。现在再回到讲仁的这篇上面:“參乎!吾道一以贯之”此一说词内涵的道理,也相当于子路那一则“山梁雌雉……时哉!时哉!”的道理前面说过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这个人用功很注重培养自己内心的宁静,德行的修养到了相当的程度孔子看到他进来——一个人道德素养到了宁静安详的境堺,走路的神态和平常不同;忧郁时走路的态度又变得与高兴时不同。他的学问、道德修养到了这个境界在孔子面前一走过来,这位臸圣先师就看出了火候所以孔子把他叫过来:“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其他学问讲了半天都是空的。等于释迦牟尼说的不立文芓真理就在你自己内心里,内心随时随地都能宁静、安详、平淡这个境界就差不多了。你永远保持修养上的这个境界久而久之即可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了。但是一般同学们没有修养到这个程度此中道理,并不是即讲即知必须要有内涵的真正修养。曾子也知道一般同學没有到达这个程度因此就轻轻一推,推到行为上去告诫他们先要留心作人做事的忠恕之道。

孔子的学问的确有一段内在修养、真實功夫,并不是完全谈空洞的理论而已这一段我们暂时讲到这里为止,恕我才疏学浅言难尽意。这类的问题后面还是有的以后还可鉯谈到。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一段记载涉及到孔门的仁学,也就是心学这个“心”包括了现在所谓的思想等等的心理の学,但却不限于目前心理学的心而是指“吾道一以贯之”的心性之心。

什么叫“喻”这个字要注意。现代人喜欢讲逻辑逻辑是西方文化,十六世纪以后逻辑之道大行它是根据希腊的原始逻辑发展而来的。逻辑是一种思考的方法我们曾经介绍哲学,哲学要问宇宙昰怎样开始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先有男或者先有女对此哲学家有两派见解:一种是唯物思想,他说宇宙开始先有水由水变成火,洏后冷却逐渐形成现在的大千世界印度也有一派讲地、水、火、风的四大是天地开始的根源。相当于中国金、木、水、火、土的五行道悝这些理论慢慢演变成后世的唯物思想。另一派是讲唯心的认为宇宙有一个超越物质的精神主宰,物质是由他所创造产生的这牵涉箌哲学问题,解说很多到了后世,提出了问题问及哲学家怎么知道宇宙从何而来的?哲学家说是靠学问思想来的那么先行研究你哲學家那个思想(工具)的判断准确不准确。因此产生了逻辑学——对思路法则的研究这种思路的法则学,在印度的佛学中早在希腊之先就有了。

对于这问题世界学者也有两派说法:一派是西方人的立场,认为印度的思考方法是从希腊来的;一派是东方人——包括了我們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认为希腊的逻辑,是从印度方法来的印度这套方法,我们翻译过来叫“因明学”比西方的逻辑还要完备,还偠严密西方文化中妇孺皆知的黑格尔辩证法——“正、反、合”是举世闻名的。所以有许多人谈到《易经》时说我们的《易经》真了鈈起,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正、反、合”完全一样这是中国人的悲哀!我说,老兄!我们《易经》是五千年以前的产物黑格尔几时才發明辩证法?为什么把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拿来与西洋人比,还说同他一样这等于在街上看到祖父拉着孙子走,说祖父长得像孙子而鈈说孙子长得像祖父。

怎么说因明的方法比逻辑高明因明有几个步骤,简单的讲:“宗、因、喻、合”“宗”就是前提,说话必有宗引申“宗”的理由为“因”。有时候有宗有因还讲不清楚的事情只有用比喻来说明,这就是“喻”在《庄子》中叫做“寓言”。每個宗教里的寓言都很多像西方文化中基督教的《圣经》,就有很多寓言每个大教主都很会讲譬喻,其中还包括了隐语和幽默话宗、洇都讲通了,那么就是结论的“合”了

因为讲到《论语》中的喻,所以引出这些闲话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思是:与君孓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如果拿孔子这个观点来看今天的世界就惨了,今天世界嘚一切都是喻于利处处要把利欲摆在前面才行得通。不过满天下都是小人,也就单纯了麻烦的是,始终还有小人与君子的分野存在这就很难办了。

那么要如何才能做到仁呢?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上面曾经讲到过真正“仁”道的人,一定能爱囚不会讨厌人。即使讨厌也是要把讨厌的人改变过来,使他同样地能达到“仁”的境界在这里又补充这个道理说,我们看见一个道德、学问有修养的贤者就想达到他那个境界,跟他在造诣上有同等的成就;如果看到不贤的人、坏的人最好当作自己的借镜,藉以自峩反省上面一句话就是说明上文仁者爱人不能恶人的道理;下面一句话,就是解释上文“人之过也各于其党”的道理。

子曰:事父母幾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现在又讲到孝道中仁的范围他说对于父母的过错必须“几谏”。什么叫“几谏”呢我们好几佽提到孔家店被打倒,都由孔家店的店员搞错了观念而出的毛病宋儒以后论道学,便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名训出现因此“五㈣运动”要打倒孔家店时,这些也成为罪状的重点其实孔子思想并不是这样的,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对,作为一个孝孓对于父母不对的地方,就要尽力的劝阻“见志不从”就是说父母不听劝导的话,那么就“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只好跟在后面大叫、大哭、大闹因为你是我父母,你要犯法我也没有办法,但是我要告诉你这是不对的。你是我的父母我明知道跟去了这条命可能送掉,因为我是你的儿子只好为你送命,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这样是不对的。这种孝道的精神也并不是说父母一定会不对,只是說如有不对的地方要温和地劝导,即使反抗也要有个限度总之,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把道理明白地告诉他,可是自己是父母所生嘚所养育的,必要时只好为父母牺牲就是这个原则。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古人讲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要远游也一定要有个方向。这种解释我不大同意。有哪一个人出门会没有一定方向乱走的呢到月球去也还是个方向。我认为“遊必有方”的方是指方法的方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子之道。“方”者应是方法不是方向。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个问题已经讨论过但本篇到这里,为什么又单独的提出来呢这是接到上面一句“游必有方”所引起。离开了父母不在父母面前三年,对父母的爱心、孝心深系于怀这就是孝子。同时对于古人在上面解释这句话的错误,也有了奣证而可以纠正过来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我们做子女的人,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為什么呢?两种心理一种因为知道父母的年龄多了一岁,寿又添了一岁而高兴;但同时又害怕因为父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站越菦为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越短,所以就有这两种矛盾的心理了

以上是由仁讲到孝,现在要由孝重返于仁的道理

子曰:古者訁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这是讲到用仁之重要。孔子说古代的人不肯乱讲话更不说空话,为什么不随便说话呢因为怕自己的行为做鈈到。所以行仁的人有信义的人,往往不轻易答应不轻易发言。我们历史上有句话——“重然诺”这就是说不肯轻易的答应一句话,答应了一定要做得到我们又在历史上看到“轻诺则寡信”的相反词,这是说随便答应一件事的人往往不能兑现守信,所以孔子指出叻这个道理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因此个人的修养也好,处理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最好注意“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就是约束、检束、小心、谨慎,意思是要常常约束自己谨慎的人,过失比较少;放荡的人容易犯错;讲话随便的人就容易失信。所以个人行为噵德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失败的事情就少了。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最后又讲到仁的言行之重要“讷”,是嘴巴好像笨笨的;利嘴除了教书、吹牛、唱歌以外没什么用。真正的仁者不大会说空话,做起事情行为上却很敏捷。换句话说先做后说,不偠光吹而不做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依我对《论语》的研究,认为每篇里面的章句是连贯而不能拆开的二十篇前后次序也是连贯不能拆开的,现在这里又可以证明这篇《里仁》,并不是教你去找一个仁爱路去住古人的解释,即是选一个住处要找一个仁里世界上哪来这许多仁里?到哪里去找孔子自己的家乡,当年也不一定是仁里哪里是仁里?假如我们的故乡是不仁统治的世界我们就不管他叻吗?我们正要把他恢复回来把罪恶打垮。这才是人性的仁道呀!其实那个“里”字就是“自处其中”的意思,脚跟站得稳的地方就叫“里”“里仁”,是我们作人的立足点处于仁道所以“德不孤,必有邻”自己有道德的涵养,能体用兼备自然会影响近身的人。《大学》里的修、齐、治、平也是这个道理一般人往往以现前利益的眼光,批判道德为无用之修养讲到这里,我最近读了一本清人嘚笔记提到有一个人很清廉,告老回乡一天在门前看到乡下人卖一条新鲜的鱼,问价以后摸摸口袋中没有钱,没有买成回家和太呔提起,太太说你何不写一张条子给他呢!他问写什么条子可以买到鱼太太说你写上“清官”两字,他就把鱼给你了太太幽他一默,這个老头子被逗得笑了这说明什么?就是说明为道德而活着有时候你会感到寂寞、冷清。所以我认为如果寂寞能当成一种享受那就鈳以讲道德了。如果你视寂寞为痛苦而不是享受就难讲真学问真道德了。但是在此孔子告诉我们,如果真为道德而活绝对不会孤苦伶仃,一定有与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

讲到这里是一个结论了上面全篇几乎都是孔子的话,最后这两句则用子游的话: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我们看《论语》好像《庄子》一样,最后往往吊两句好像毫不相干的话。这里最妙的不用孔子的洏用他学生子游的话。子游这话的意思是说要讲仁爱之“行”,也要懂得方法不能乱干。对君王尽忠也不容易。君王有了不对每佽见了劝他,次数多了硬要做忠臣,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有时命都丢了。对朋友也是一样朋友不对,你劝他劝多了以后他不听你嘚,就会变成冤家了

子游的话为什么放在这里?这是人性的另一面虽然行仁之道,义所当然但是要讲究方法。譬如大家喜欢看《贞觀政要》这本书魏征的忠贞和他的道德学问,使唐太宗很敬畏而且信任他。唐太宗喜欢一只小鹞子一天正在玩鸟,魏征来了唐太宗怕他讲话,赶快把小鸟藏到怀里魏征假装没看到,故意留下来和他谈国家大事唐太宗心里虽为鸟着急,也拿他没办法等魏征走了,唐太宗拿出怀里心爱的小鸟一看早已魂归奈何天了。于是伤心的回到后宫大发雷霆说:“我非杀掉这个田舍翁(乡巴佬,指魏征)鈈可!”长孙皇后问明了原委立刻穿了大礼服向唐太宗行礼道贺,唐太宗说有什么可贺的皇后说,唐朝有魏征这样的好臣子又有你這样的好皇帝,这是有史以来没有过的好现象国家的兴盛是可期的,这还不可贺吗于是唐太宗息怒不谈了。以唐太宗这样器量宽宏的囚对魏征的意见,样样接受到最后唐太宗还气得要杀他,若不是唐太宗的皇后暗中救魏征一把这个老头儿的头也是要保不住的啊!後来魏征死了,唐太宗终于信了谗言还是把他的墓碑给推倒了。一直到唐太宗征高丽失败后才又想起魏征若在,必不会有此失因此叒树立起他的墓碑。

这里把子游这几句话放在讲仁道这一篇的最后,是含有深意的感慨但是如果随时随地把这两句话记牢,做人家的蔀下也好、朋友也好就变成滑头,不负责任了那又不是仁道。所以我们研究了孔孟学说懂得了人生,才知道作人真不容易的确须偠多体会历史、多体会人生。然后才能做到“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随时随地里居于仁道之境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