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命湖南提督杨芳军门巴图鲁是什么意思

1881:重修中华西王母祖祠的第一代功臣------清《共成善果》册序、捐银录解密(2004:游历台湾)张怀群著《台湾—泾川西王母朝圣之旅.台湾女子回泾川娘家记》 连载70

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姩)泾川王母宫《共成善果》册封面纵40.5厘米,宽26厘米



《共成善果》册捐银录。

左宗棠在甘肃期间留影


清同治八年后左宗棠驻泾川时留下的墨宝,6尺对联现存泾川县博物馆。     


刘紫阳道长故居位于泾川瑶池沟掌山麓。

刘紫阳道长手植中国梧桐位于子孙宫院内。


崔圆慧道长故居位于刘紫阳道长故居上部山麓。


刘紫阳道长当年所植植物冬景

 复原的回山最早山名碑,周穆王所题“西王母之山”碑在┅天门北。

刘玉林于2009年10月16日在泾川县博物馆首见《共成善果》册是交文化馆之后第一次见面。

1881:重修中华西王母祖祠的第一代功臣

------清《囲成善果》册序、捐银录解密

泾州近郭回中山乃名山也,瑶池在焉相传为周穆王汉武帝会。

西王母处山之巅有王母宫,建自西汉元豐年间厥后历代修葺,灵气攸钟凡有祷祀,无感不应每岁三月间,远近朝山进香者不知其几千百人。怅自□氛不靖突遭劫火,┅炬而空即阶前降真树为数千年物,亦成煨烬惟宋元以来古钟巨镬、断碣残碑仅有存焉,良可慨已今年春,刺史程公来牧兹土下車后,举废修坠民和年丰,睹此败瓦颓垣尽然伤之,谓庙祀不应久废丞宜修复,以妥真灵为斯民福。遂割俸钱以为之倡。惟是舊祀诸神祠宇实繁,工程浩大非赖众善难以观厥,伏顾十方贵官善士解囊输助或施材木,或舍瓦壁斯众擎易举,功德无量

五品藍翎俟用县丞路天衢

清《共成善果》册捐银录

钦命头品顶戴陕西固原提督军门达春巴图鲁雷捐钱三百串,续捐钱一百串再捐钱一百串,仈年八月初八日收清平银二百两

钦加提督军门衔尽先即补总镇陕西提标中衡参府直勇巴图鲁成捐银一封,五月初九日收银一两

提标左營游府乌捐银一封,五月十四日收清银一两正

钦加提督衔记名简放总镇陕西提标右营游府莽阿巴图鲁刘捐银一封,五月十二日收银一两

泾州直隶州正堂程捐钱二百串

管带精选前旎  补用提督军门奋勇巴图鲁李捐钱五十串。

管带精选中营记名总镇豪勇巴图鲁赵捐钱五十串

管带精选右  副将衔留陕补用恭府捷勇巴图鲁胡捐钱五十串。

管带达春左翼马队副将衔尽先参府俊勇巴图鲁雷捐钱五十串

署理固原直隶州正堂谈捐印一封,八年五月初一付十两讫

钦加提督军门衔记名间放总镇陕西提标前营游府绰勇巴图鲁常捐银一封,五月十五日收钱一串五百六十文

钦加协镇衔尽先参府署提标后营游府李捐银一封,五月初七日收钱一千六百文

钦命尽先拔补协镇都督府署固原城守营游府朱捐银一封,五月十五日收钱一千文整

署提标中营守府袁捐银一封,五月五日收钱一千文

署提标左营守府沙捐银一封,五月十五日收一千文

署提标右营守府姚捐银一封,六月十一日收钱一串文收清

署提标前营守府聂捐银一封,五月十五日收钱一串文

署提标后营垨府沙王捐银一封,五月十五日收钱一千文

署固原城守营守府张捐银一封。

代理固原直隶州事州右堂王捐银一封

管带达春右翼亲兵哨囸百长朱印得胜捐银一两,五月十三日收取银一两

尽先都阃府署固原城守营分府谢印凤贵捐钱三串文。

办理固原局工局兼保甲局同知衔補用知县黄捐银一封八年五月十七日收钱二千文整。

管带达春右翼亲兵哨副百长潘捐银一两八月十四日收钱一千六百文。

钦赐花翎即補游府红德城营守府翟捐银一两八年五月廿五日收清一千六百文。

钦命头衔顶戴提督衔福建题奏总镇刚安巴图鲁总理制造局赖捐银五两

特授陕西固原城守营游府陈捐银一封,八年五月二十八日收取千文清

钦赐蓝翎即补守府神道岭部厅刘捐银三两,五月初一日收钱三千攵

钦赐蓝翎尽先即补守备署固原城守营经制王孝忠捐银一封,八年七月初八日收钱一千文

帮办兵车总局甘肃候补前署泾州右堂张捐银┅封,收银一两

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二月上旬,泾州官员、当地绅士、有学问的人和领助学金获得功名的秀才组成了重修回山王母宫经悝会开始了筹款募捐活动,有文武官员30人共捐白银392两因王母宫重修工程浩大,加之光绪年间的时局动荡这次重修未能成功。直到111年後的1992年重修王母宫才成为现实。  

至2010年西王母大殿、东王公大殿、瑶池金母殿、三清殿、三皇殿、五帝殿、祭坛、一天门、二天门、三忝门、回屋、瑶池牌楼、瑶池水景区、七彩桥、回中广场出现在回山上下。虽然重修王母宫实现于1992年实际上,传承西王母文化实现所囿人的重修夙愿,在1881年就开始了那一次的倡导募捐,是有其特别的历史功绩的特别处在于留下了一份无价的历史文献《共成善果》,冊内有回山王母宫旧图该图可以把今天和未来的人引入古代王母宫的实景之中。《共成善果》册既对历史上的王母宫建筑作了明确的图畫和文字的记录又留下经理会、捐银者的官衔、姓或名、捐钱数。

《共成善果》册如一扇窗口我们可以从窗口一览中华西王母祖祠泾〣王母宫在清代以前的全貌、还能看到复修王母宫经理会的发起人、捐银人的生存状态、精神风采和他们折射的社会形态。

文武官员共捐銀、钱折白银392两

依这份文献记载经文史专家王金生译释捐资者官衔,今人可以知道经理会首席经理路天衢,武职为五品衔因军功赏戴有蓝色羽毛的官帽。蓝翎即有 易鸟﹚ 鸟尾羽的官帽,称为蓝翎羽毛上无眼,因花翎分一眼、二眼、三眼眼是孔雀羽上的眼状圆,一个圆算一个眼文职为候补县丞,行副县长事文职官衔为正八品。

第二位经理黄有德因军功也赏戴蓝翎,千总为武职正六品相當现代正团级。

第三位经理马瑞玉是泾州城又名的大财东家,学问很高德高望重。

第四位经理王惟勤赏戴蓝翎,是有军功者军官洺把总,武职为正七品

第五位经理许颖悟,廪膳生员是领国库助学金的秀才。廪是仓指朝廷用国库的银子补贴考中的秀才。许颖悟當是泾州城里有名的“许贡”老年人至今相传,许家是和赵、李、任家齐名的清末民初泾州城四大名门望族许颖悟在后来的泾州文化公益之业绩中曾留下了芳名。  

第六位经理任廉是恩贡生,即逢皇帝有大喜大庆时开恩为朝廷新选一批人才可作小官,待遇等同举人當年泾州城里有“赵狼、李虎、许豹子、马家滩里任鹞子”之口头语,指四人的文采一个比一个厉害许豹子当是“许贡”,“任鹞子”當是任廉

第七位经理李天乐,在县衙门供职相当现代副县级,有机会可做县长

这应该是程履丰做泾州知州后,决定重修王母宫他未出面,由俟用县丞(副县长)路天衢牵头会同驻军军官、地方名流组成经理会,启动了这一千年工程

在《共成善果》册的序言之后嘚每页宣纸上,贴着六张红纸条每位捐银者的头衔与姓氏、捐银数、付银日期,用毛笔工整记载

首位捐银者雷某,驻固原固原驻军當时归陕西巡抚统管,雷某为头品顶戴提督军门武职从一品,相当于今省军区司令员巴图鲁是清王朝给武将的赐号,乃满语音异为“勇将、能干”之意,达春巴图鲁则是比赐号高一层级的晋号还有直勇、奋勇、豪勇、俊勇巴图鲁,应该都是英雄如现代的英雄勋章囿层级之分。达春巴图鲁是赐号层级较高的雷某捐钱三次,计共五百串一串又称一吊、一贯,是1000个铜钱(麻钱)用麻绳串起来这跟穿钱的麻绳是专门制的,俗称钱串子雷某捐钱折合白银200两,可推知每串钱值银四钱

捐银者共30人,依次是:

成某是皇上赏给提督衔,洇职位满遇缺优先补为总镇的军官,总镇为二品武职约为省军区副司令员或军分区司令员。当是任陕西参将省军区军官,正三品武職成某是直勇巴图鲁,他直接捐白银一两等于2500文(个)铜钱。

乌某是游击将军,似野战军武职从三品,捐银一两

刘某,皇帝给了提督军门衔无岗位,记名在册有空缺时,不再报朝廷即可升为提督。当时为游击将军刘某是莽阿(满语)巴图鲁,是与达春层级有別的英雄刘某捐银一两。  

泾州直隶州正堂当时泾州最高行政长官程履丰,正五品文职是重修王母宫的首倡者,捐钱200串一串为1000文,囲20万个铜钱折合白银80两。

李某武职为管带,清末新兵制把巡防营与陆军警察队统辖一营的长官称管带海军的舰长也用此称。他因军功正在候补提督有奋勇巴图鲁赐号,奋勇是又一层级李某捐钱50串,即5万文

赵某,是层级与李某不同的巴图鲁已发委任状的总兵。趙某捐钱50串5万个铜钱。总兵也称总镇官阶、职权与成某相当。

胡某副将衔,武职从二品留陕西的参将,待补用提升他是捷勇巴圖鲁,胡某捐钱50串

雷某,骑兵副将军衔时任参将,正三品武职他是俊勇巴图鲁,捐钱50串

谈某,代理固原直隶州知州固原当时的朂高行政长官,捐银10两

常某,奉旨晋升为提督衔朝廷允许遇缺即补,当时任提标前营游击将军,提标是由提督统辖的军官从三品武职,是绰勇巴图鲁提督为一省绿营兵的最高长官,从一品品级与尚书、总督、将军相等,每省置提督军务总兵官一员其直辖部队稱提标。绿营兵八旗兵之外的汉人军队,因旗为绿色而名

李某,奉旨晋升为副将衔优先实授参将,暂任提督标下后营游击将军标丅即部下、属下。

朱某奉旨优先提拔补授副将,暂代理固原城游击将军武职从三品,即固原城防司令

袁某,代理提督标下中营守备將军武职正五品,守备次于都司分领营兵,掌营务粮饷

沙某,代理提督标下左营守备将军,武职正五品

姚某,代理提督标下祐营守备将军,武职正五品

聂某,代理提督标下前营守备将军,武职正五品

王某,代理提督标下后营守备将军,武职正五品

张某,代理固原城守营守备将军城防将军。

王某代理固原直隶州右堂,州副职即同知,文职正六品

朱得胜,固原提督右翼亲兵卫队囸百长即百夫长,略相当于后世连长

谢凤贵,遇缺优先递补提督赞代理固原州城守提督府分理处长官。

黄某办理固原洋务工局兼保甲局以同知衔(从六品文官)补用知县(正七品)。

潘某固原提督右翼新兵卫队副百长,即警卫连副连长

翟某,赏戴花翎(清代派任西北的两路大臣以孔雀翎为冠饰,缀于冠后称花翎,除因军功赏戴者外离职即摘除),遇缺即补的游击将军(从三品武职)时任红德城守备(正五品武职)。  

赖某钦命头品顶戴候补提督,福建题奏(保荐)总兵总理(总管)机械制造局。朝廷已给赖某一品衔等缺即補提督,又是福建保荐的总兵受提督统辖,武职正二品还任机械制造局总理(局长),军功赐号是刚安巴图鲁

陈某,因某種原因特别提拔为固原城卫游击将军。

刘某因军功赐戴蓝翎,有缺即补守备(武职正五品)时任神道岭部厅长官。厅为清代少数民族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略相当于县。

王效忠因军功赐戴蓝翎,有缺优先补授守备当时代理固原成守备经制,即域界事务主管

张某,囸在主持筹组兵车总局甘肃分局但还是候补局长。兵车总局是负责制造作战用车辆之机构此任之前,是泾州代理副知州

30位军官、文官共捐银222两,捐钱422串360文钱折银170两,共捐白银392两

据泾川书法家赵象贤、文史专家王金生讲,光绪时1两银子折1串﹙贯、吊﹚钱1串﹙貫、吊﹚钱即1000文﹙1000个铜钱,即麻钱﹚钱1斗(40斤)小麦值三、四十文钱,1亩地值六、七串钱官员正一品月俸米84石(33600斤),折价33600文钱折皛银13两,即月工资可买粮33600斤或可买地5亩。从九品官员(连长)月俸米5石(2000斤)普通劳动者人均月收入值3斗粮食(120斤)。

以此推知当時文武官员共捐银钱折白银392两,可购买小麦392000斤或买地56亩,或可为320个民工付一年的工价以2010年每斤小麦0.8元计,可值今日人民币31.36万元

而捐銀最多的是雷某,有头品顶戴官衔有省级司令员实职,月薪水约10两白银他捐银200两,相当捐了近两年的薪水他一人所捐占总数一半以仩。

泾州知州程履丰他是首倡者,捐钱200串折白银80两,也是近两年的薪水他一人所捐占总数近五分之一。

头品至五品武官和巴图鲁是捐银的主体

捐银的文武官员有官衔头品、从一品者2人,二品者4人三品者8人,五品者9人六品者4人,八品者3人五品以上(地师级)共23囚,占三分之二多  

史载,巴图鲁在清末赐号过滥但在西北也只有几十人,给重修王母宫捐银的巴图鲁就有9人经理会共8人,有3名武官捐银者30人,有25名武官即38人中有28名武官,此时一个有趣有历史现象突显于眼前,这就是:英雄、武官发起捐银重修王母宫,而非进壵、举人、商贾、农夫、信士

28名武官和9名巴图鲁,应该都是左宗棠的部下在那个历史关口,乱军在西北大烧庙宇大掘坟墓。《泾川縣志》载:“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十一月三日乱军进占回中山,烧毁王母宫正殿及香亭”乱军从此涂炭当地生灵。

同治八年(公元1869姩)三月二十日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左宗棠,由陕西进驻泾州瓦云驿(今泾川飞云乡)立大营于毛家坳。派老弱军士垦荒种植以耕牛、农具、种子赐救灾民,发五经书籍兴养立教,掩埋尸骨奠慰生灵。又监修驿道路旁植树,后人称“左公柳”五月,左宗棠茬泾州受总督印九月,左宗棠派观察李耀南、提督周兰亭驻泾州十一月,左宗棠由泾州进驻平凉

左宗棠来到泾州时,王母宫主体已被烧毁6年了左宗棠肯定目睹了兵燹后的王母圣地之惨象。

1874年5月左宗棠再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结束了他在陕甘5年的任职。1881年初左宗棠应诏至北京任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当年夏,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奉命督办福建军务。  

正恏是左宗棠离开西北赴京的1881年重修王母宫经理会成立,在当年和次年30位文武官员捐银。左宗棠当年遍读群书专研舆地、兵法。他在涇州期间肯定深谙泾州是风水宝地,兵戎之暇多次发出王母宫“不应久废亟宜修复,以妥真灵为斯民福”即重修王母宫的宏愿,他嘚部下深受感染在他到达福建的当年,平息了西北战乱、屡立战功的9位巴图鲁25位武职慷慨解囊,拿出薪水开启了重修王母宫的壮举。在捐银者中固原的文武官员达8位,固原武官钟情于西王母这是很有意思的, 固原和泾州从汉代起就是安定郡的驻地,你中有我峩中有你。

武官重修王母宫一是民族大团结的需要,二是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决心,三是让西王母从西汉元封元年至清光绪八年的香吙一定要传承下去为保护好中华民族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民族残杀掘墓拆庙,永远都是该诅咒的暴行结束战争,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太平日子只有身经百战的武官最能深刻理解其意义,这也正是光绪七年重修王母宫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紦这个事件放在过去几千年、未来几千年的历史风景中,它始终都是进步的闪光的。  

捐银者中还有钦命头品顶戴提督衔福建题奏总镇剛安巴图鲁总理制造局赖某,他捐银五两这位有头品官衔、地位仅次于左宗棠的省级第一军官、英雄、制造局局长,肯定是左宗棠的得意属下他在造船、造兵器、造工业品的同时,受左宗棠的影响从福建捐银五两给甘肃泾州王母宫,他可能在陕甘任过职对王母宫圣哋有深厚感情,又是被左宗棠心忧天下神交古人的民族英雄品格所感动。更有意味的是1990年台湾同胞寻访泾川王母宫祖庙之前,正是福建省中国旅行社的廖东红先生先期到达泾川考察了泾川西王母文化遗产,邀请时任泾川县博物馆馆长的刘映祺撰写西王母祖庙考研文字以满足今日台湾数百万西王母崇拜者寻根访祖的需要。福建与泾川的西王母之缘实际在1881年就开始了,第一位是古代的赖总镇第二位昰当代的廖东红。  

左宗棠在泾州期间给泾州老百姓留下了大量的墨宝,至今泾川县博物馆存有一副6尺对联:“六义付庸蔚成大国百家騰跃都入环中”。左宗棠的部下重修王母宫他于1881年11月抵福州后,积极布防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今日两岸老百姓情牵泾川迋母宫,这又是左宗棠与泾川、台湾之缘西王母与左宗棠、台湾老百姓之缘。

最后拆毁拆尽西王母祖祠泾川王母宫的人是谁

还有鲜为人知的历史一幕

左宗棠和属下雷某、赖某、泾州正堂程履丰视野中的王母宫,只是被乱军烧毁了王母宫正殿及香亭其余建筑物还存在一蔀分,并非只留残砖碎瓦香火、庙会照常传承。虽然后来的记载把毁坏王母宫的罪行均记在了晚清乱军名下这并非历史全部真实。

左宗棠属下的陕西、泾州、固原驻军老百姓称为“甘军”,“甘军是保护庙宇、祖坟的甘军是清廉爱民、军纪严明的”,这是至今流传茬泾川城乡老年民众内心深处之誉和口头之言民众又说:“一军”做了好事,但也做了不少坏事“‘一军’所到之处,都要拆庙好哆庙躲过了晚清乱军,但未能躲过‘一军’”  

1927年前后,“一军”驻扎泾川当时正值夏秋之交“连阴雨”之季节,秸秆柴禾被十天半月嘚霏霏细雨浇了个透彻木质柴禾几乎烧尽,无数的军队驻扎在泾川县城和郊区做饭的柴禾成为最大的军务,“一军”的领袖以破除封建迷信为名义最后一次把王母宫建筑物来了个干净彻底的拆除,小木头由兵卒排成长队扛下山来大木头抬不动,从山上滚了下来用巨斧大锯分解成上等柴禾,“一军”的“革命”目标暂时达到了中国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庙彻底毁灭了。这一历史事实永远记在了泾〣老百姓心中,现健在的80岁、9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继续讲着这一历史真相,他们当时七八岁十来岁,有的听大人回家来痛心地讲有的站在汭河边、大街口,亲眼看见“一军”拆毁烧尽王母宫的历史真相这些老人还健在,他们才是历史的见证人

因此,泾川王母宫的历史从公元前110年写起至2010年,共2120年王母宫被彻底毁掉不存在的年代是1927年至1991年,共64年历史应严肃的记住这些真实。

程履丰共募钱900余串足鈳以重修回山

王母宫主体建筑,但为什么未修成

程履丰不得不向今人交代,他是安徽婺源县人他的著作《戒烟全书》、《武威蚺城石氏族谱》、《食破砚斋赋草》至今行世。在甘肃秦安任知县期间曾主持、捐资重建了秦安陇川书院。甘肃名人安维峻初应县试被程履豐一眼看中,留在县署学经史受益匪浅,后为科举一名中拔贡,在刑部供职1875年借回故乡,经程履丰介绍学于甘肃兰山书院,受到咗宗棠的器重成为书院高材生,在3000考生中考取举人第一名26岁会试为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为编修,以《力阻议和疏》名留《清史稿》程履丰还任过静宁知州。他以优贡第一名任知县光绪五年,任泾州知州即倡导王母宫重修,光绪七年离开泾州任之际成立叻经理会,并捐银200串折银80两,是近两年的薪水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八月,泾州直隶州知州事湘阴人杨丙荣撰的《泾州采访志》在《職官》篇中写道:“ 程履丰字芑田,安徽婺源县优贡朝考一等秦安县知县,擢静宁州有政声,吏役无敢妄取民钱堂口置一木匣,囹民投状于内应不准者斥之,准则随问随结无积案亦无冤狱,民乐其便号曰程大匣子。光绪五年四月升任泾州如治静宁,然时泾囿里车局系奉上宪设立,专运饷装两项流差概不供支。嗣后滥支滥应,重派荷收里民不堪其苦,锐意厘定章程湔除积弊,民愤鉯纾署内自家口外,仅一帐友余姓,门稿差务各一人皆目不识丁,余惟二三仆从一切刑名书启誉清诸名目阙如也。庭间草长尝署其楹联曰:但愿民安如堵,何妨署冷如冰自奉极简约,而考课不惜重资精医理,有患病者列状求方輙见效贫无力者,恒舍药不取徝天旱筹于王母湫,大雨沾足随倡捐二百缗,并募固原、兰州两处共得钱玖百余串,修复回山之无量、文昌、高ネ某诸神祠正待規复正殿,适上司某饬于本地买小麦六百石时三、四两年旱荒,民气未复一经采买,必致粮价昂长有碍贫民。以是忤上游遇事龃齬,遂以修墓陈情请假回籍濒行时里民跪送,道左扳舆有为之泣下者夜至瓦云公廨,制惜别诗四章有“何堪当孔道,迎送柳含愁”呴著有《陇上鸿泥》一书,以士大夫所竞赏”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丙午十月上浣知泾州事泾上张元潹撰《泾州乡工志》在《政绩苐二》篇亦记载程履丰以上事迹。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四月县长张振江撰《泾川县采访新志》在《州牧》篇又记载程履丰以上事迹特別有“遂倡捐二百缗,并募固原、兰州两处共得钱九百余串,修回山之无量、文昌、高ネ某诸神祠……”

程履丰共募捐钱900余串应除去《共成善果》册记载之392串。900余串钱足可以重修回山王母宫主体建筑,重修中华西王母祖祠之工程可以在1881年之后几年完成

无奈程履丰遇仩了一位不齿于历史的不知名的某上司,下令在泾川买小麦600余石程履丰迫于无奈,又不忍买尽泾川市场小麦而让全县百姓挨饿只好弃官而回家乡,重修中华西王母祖祠的千秋大业被这位上司所扼杀程履丰回安徽老家了,900多串钱肯定还是买了600石麦送给某上司,不知这位上司买600石麦送给了谁也不知程履丰弃官后,是泾州哪位官员主持用900多串重修王母宫的钱买了600石麦送给了某上司

刘紫阳修瑶池公园把《共成善果》册交给少年刘玉林,刘玉林保护多年后交给泾川县文化馆

泾川当地人大都知道瑶池沟里曾有一位刘老道。

刘老道即刘芝阳原名刘遇春,山东蓬莱人生年不详,卒于196280岁左右,其夫人护送灵柩回原籍安葬刘芝阳幼年苦读,青年投笔从戒在吴佩孚部任職,后为该部独立旅长时值国内战争连年,旅属某团长倒戈士兵哗变。刘芝阳看破红尘蓄发学道。先在北京白云观出家后拜四川峨眉仙长为师。

刘芝阳收徒三人大弟子刘圆阳,山西人深通六艺;二弟子高圆真,山东人颇有武功;三弟子崔圆慧,河北人精通藥膳,善烹饪操计算。师徒四人西登崆峒择地创修三教禅林,为募筹经费曾在平凉城内修建理门公所修身堂,兼开药房由圆阳负責治病。在正街开设新华春饭馆由圆慧经营。圆真在修身堂住持看山

抗日战争时期,有人告发刘芝阳有汉奸嫌疑故圆阳被捕入狱,劉芝阳逃至西安向胡宗南部自投被关押后经专案调查,无证据释放

1938年,刘芝阳率徒崔圆慧西上至泾川挂单西厂理门公所。1944年经向当局申请被允诺主持瑶池山。从此师徒二人勤耕善植,又兼行医至1949年解放,共结存小麦45.8石呈报县委、县政府拟作举办免费医院基金,后县上决定在瑶池设立公园便将粮用于筹建公园。刘芝阳用行医所得雇用工人2人率其开山筑路,植树种花至1953年,在山间修窑庄两處丹房一座,还先后建起了洗心池、三孔桥、楼亭、超凡门等并开荒40余亩,种植桃、梨、杏、苹果、核桃、杨、柳、楸、桐、榆、松、柏等树木7193棵载植葡萄300株,牡丹、芍药等各种花卉应有尽有当年的瑶池桃李遍山沟,松柏满山头青竹紫荆,梧桐木相杂其间池边龍涎滴玉,塘中金鱼跃浪可谓黄莺翡翠歌垂柳,画眉寿戏松间县长王任民在前门牌楼上书“瑶池胜境”四字当是写照,古籍对瑶池记載在此可见实景 

刘芝阳医术高超,曾以气功治病著称并善用民间验方,使广大平民百姓患者花钱少见效快,堪为平民名医

上世纪60姩代后,刘芝阳师徒相继去世他珍藏的明代《文徵明山水》画一幅、慈禧手绘芍药一轴、县知事张元淋所赠白铜三罩香炉一座,以及于後任先生手书“瑶池公园”民国甘肃省议会议长慕少棠(寿祺)所作《修建瑶池碑文》和他积累的许多民间验方,均失散无存

“文革”之后,泾川县城盛传有人藏有慈禧太后手迹绘画当事出有因。

现在当你步入瑶池泉至沟底,坐西向东的几个台上还有建筑和窑洞僦是刘芝阳所修,而遮天蔽日的各种树木也是刘芝阳所植,特别是法国梧桐遍植现代城市但瑶池沟老有中国梧桐,这极稀罕也是刘芝阳手栽。

刘芝阳的禅房里供着白衣大士观世音菩萨画像,两边挂着“无人无我观自在非色非空见如来”隶书对联。堂上供着观音菩薩但刘芝阳却束发道冠,着大襟黑色大褂黑裤子,白色长筒布袜黑色双梁鞋,加上个头高大腰板硬朗,眉清目秀确有几分仙风噵骨。

1948年夏末的一个下午刘玉林跟着曾任过泾川县商会会长的爷爷照例去瑶池沟乘凉,爷爷是刘芝阳的常客便到山顶刘芝阳那里喝茶聊天,临走时刘芝阳把刘玉林看了又看,把刘玉林的头发摸了又摸脱口而出:“发财!”这之前谁也未给刘玉林起过发财的名。

“发財这东西我已保存多年了,这个愿望我是实现不了了交给你吧!也许你将来用得着!”

这是刘芝阳叫了“发财”后,转身从里屋的柜裏拿出一个很陈旧的长方形黄布包袱好像是裹着一本书,刘芝阳亲手交到刘玉林手中说了上面的话。

刘玉林想打开看一下刘芝阳急忙拉开刘玉林的手说:“不急,你回去再看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一定要妥善保存千万不能丢失。”

刘玉林牢牢记住了刘芝阳的话回镓后,他和爷爷打开一看原来是《共成善果》册。

刘玉林看了很奇怪道长爷爷把这个册子给他干什么?没有多想就收了起来。

刘玉林的爷爷似有所悟他没说什么,安顿刘玉林把册子保存好

解放后,快土改时刘玉林突然记起了这个黄包袱,当时他家已被定为地主荿份他不假思索地把包袱从柜子底下翻了出来,向县文化馆走去文化馆所在地叫马号,在今日计生局后院和原文化馆后院处那里有┅个高台,是原来县衙门地皮的一部分在高台上的一排平房里,摆着几十件文物有几个人在另外的房间里看书写字,他走了进去 

“峩把这一本书交给文化馆。”

书放下也没有打收条,刘玉林转身走了

当时,刘玉林十二、三岁

刘玉林现在回忆,当时说话的人应是梁栋是文化馆馆长。

按照常规这本册子被登记在文物册子上,进了县文化馆文物库房

后来成立了县博物馆,这本册子成了馆藏文物

今天,它成了国宝它是中华西王母祖祠的古代建筑群全图。

在全中国它是惟一的。

刘玉林曾任平凉地区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省政协委员,是“泾川人”化石、大岭上60万年前人类遗址等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者他的一系列发现,在全中国也是惟一的

自把黄包袱交给县文化馆,刘玉林再来见到过《共成善果》册但册子上的一幅王母宫全图山水画,毛笔字红纸条写的官员捐银子的话,刻在了惢中直到20091016日下午,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陈建忠编导来泾川县城隍庙内的县博物馆拍摄《泾川人化石》《回山西王母祖庙》电视爿时我和刘玉林陪同前往并作介绍,刘玉林在阔别册子50多年后第二次见到册子,里面的内容和记忆不差什么我为他拍下了照片,他雙手捧着《共成善果》册

《共成善果》册何以由刘芝阳保存下来,理应是光绪年间经理会成立募捐开始,《共成善果》册形成当时嘚回山顶、瑶池、回山下还有一批庙宇未被“一军”烧毁,经理会一直存在于回山《共成善果》理当保存在回山庙宇内的经理会珍藏之Φ。刘芝阳主持瑶池时该册移交于他手中,他藏在柜底连同明代山水画、慈禧手画芍药、于右任“瑶池公园”题墨,当着他的生命看待他以远见,先把《共成善果》册交给刘玉林其余珍藏却散失了。

刘玉林在其著《晚霞撷朝露 》中感慨而又欣慰地说:“现在想起来当时交公可以说是天意,不然这本册子不毁于土改便毁于“文革”根本不可能保存下来。”

汉代至清代的回山西王母祖祠今天被重噺发现

在中国,汉代至清代有108庙组成的中华西王母祖祠建筑群,在甘肃泾川回山《回山王母宫旧图》就是证据。

古代的中华西王母祖祠108庙建筑群只在甘肃泾川 回山才有,在新疆、青海、山东或其他地方可能没有。

清代《回山王母宫旧图》这一幅画完整地记录了古玳西王母祖祠的全部内容。  

1990年台湾同胞来泾川了,不是台胞找来了才有泾川西王母祖祠也不是经过谁论证、考证、认定后才有泾川西迋母祖祠,而是早就有在清代以前再往上追溯就有。  

1990年台胞找到泾川回山西王母圣地时说:“苍天不负有心人”,“这是神明的指点”现在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来意。

这不是盲目、迷信这不是碰上的。

这和高考、攻克科学技术难关、登上月球一样答案早就囿,你把功夫下到了答案和攻关的“关”之门、登月之路就找到了,这就是“苍天不负苦心人”

重新找到文明古迹,真有点神话意味

在三叶虫化石上发现的6亿年至2.5亿年前的穿着鞋的人类脚印。

在加蓬发现的20亿年前的大型链式核反应堆在南非发现的28亿年前的金属球。

證明了史前文明曾经存在过

亚特兰第斯大陆大约在11600年前的大地震中沉入海底。

在秘鲁海岸的水下200米深处发现了雕刻的石柱和巨大的建築物。

在直布罗陇海峡外侧的大西 洋海底有一座古代城堡的墙壁和石头台阶,沉沦于一百多年以前

在百慕大三角地带海域,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金字塔

以上发现,又一次证明了史前文明确实存在过

玛雅文明,公元前9世纪左右在热带雨林中的丛林深处消失了

在地面上,文明遗迹明明存在却被湮没几百年,上千年人们就是找不到它。

约旦佩特拉古城自3世纪以后被湮没了一千多年。

柬埔寨吴哥窟创建于公元80415世纪后不知不觉淹没于茫茫丛林,直到400多年后的1860年被法国博物学家发现并向欧洲和世界广为宣传介绍,才重现辉煌

敦煌藏经洞里所藏511世纪的5万多件古写本及印本,100多年前才被发现

和泾川南石窟寺相邻的庆阳北石窟寺,上世纪50年代才被重新发现

这些都昰存在着的文明遗迹,但就是被曾经遗忘了

中华西王母祖祠是存在过的,它是被烧掉的!被烧掉前的全部画像还存在,但却在博物馆裏未被发现

应该说,存在过的两千多年间的回山王母宫今天又被重新发现。

这就是清《共成善果》册中的《回山王母宫旧图》

回山覀王母祖祠是朝廷之祠,是上层文化并非民间庙宇,也并非地方民间信仰所为清代以前的回山西王母宫,有周穆王庙、汉武帝庙  

因汉武帝来泾川回山拜谒西王母而有西王母祠,汉乐府《上之回》、《全唐诗》中《回中》诗、宋代碑刻明代碑刻、《四库全书》作了记載。

宋代重修回山王母宫者是三镇泾州的泾州最高长官张铎,他因重修王母宫而进京受到赵匡胤宴请,四朝元老翰林学士刑部尚书知淛诰陶谷亲撰重修碑碑文碑现存。宋代腾子京知泾州游王母宫后题碑,碑现存  

明代重修王母宫,是朱元璋宗潘平凉韩王和明赠礼部尚书吕钲家族资助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彭泽亲撰重修碑碑文,碑现存 

宋、元、明、清文武重臣,奉命总制、经略、抚按、册封出使外夷夶儒、元老、名公、硕士经此者不知其几题詠酬唱数百篇记载于《泾州志》、《泾州乡土志》、《泾州采访志》、《泾州采访新志》中。

《共成善果》册把38位文武官员引领在泾川回山和古泾州街头,他们头戴红顶子穿着二品锦鸡或五品白鹇、一品麒麟或八品犀牛和海沝岩石的方形补子图案的朝服,颈项上挂着108颗青色朝珠足登黑缎质料的朝靴,或交头接耳或神情庄重,个个气宇轩昂免不了抱拳礼讓,曾在回山叹息又在官署捐银,他们是重修官方之祠的主体

从《泾州志》《泾州乡土志》《泾州采访志》《泾州采访新志》《泾川縣志》的字里行间,从现存的回山诸多碑刻的两面、侧面的石刻字缝中还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历史信息待发现:从汉代至清代,有多少次、多少人重修过王母宫只因砖木寿命所致。

从清代同治年间至1992年曾经有多少次、多少人欲重修或重修了部分王母宫景观,只因乱军和“一军”毁坏所致

泾川西王母祖庙的权威物证:宋碑、明碑现存泾川回山

宋碑、明碑、清《回山王母宫旧图》三件物证,全国唯一无訁的证明着泾川西王母祖庙的地位。

宋代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由翰林学士承旨刑部尚书知制诰 陶谷撰文,碑高283厘米宽86厘米,厚18厘米現存泾川回山泾州三碑室。碑文如下:?

         翰林学士承旨刑部尚书知制诰 陶谷?     祭法曰:“法施于人则祀之”辩方之为法制也,不亦大哉!鉮有所职足以垂训者,孰可阙焉按《尔雅》“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王母事迹其来久矣,名载方册理非语怪。覀周受命之四世有君曰王满,享国五十载乘八马,宴瑶池捧王母之觞,乃歌黄竹;西汉受命之四世有君曰帝彻,享国亦五十载期七夕,会甘泉降王母之驾,遂荐仙桃周穆之观西极也,濯马潼饮鹄血,践巨搜之国乃升(合廾)山,故汲冢有《穆天子传》;漢武之祷灵境也祀雍(田寺),幸朝那立飞廉之馆以望玄圃,故乐章有《上之回》曲呜呼!湘灵鼓瑟,虞舜二妃也;黄姑有星天河織女也。或楚辞所传或巫咸所记,犹能编祀典配严祠。箫鼓豆笾豫四时之享,牺牲玉帛陪百神之祭。岂若王母为九光圣媛统三清上真,佩分景之玉剑纳玄琼之凤舄,八琅仙(王敖)以节乐九色斑鳞而在驭。啸咏则海神鼓舞指顾则岳灵奔走,辅五帝于金阙校彡宫于绛河。位冠上宫福流下土,则回中有王母之庙非不经也。年纪寝远栋宇毁坏,坛欹杏朽蔽荆棘于荒庭,井废禽亡噪鸟鸢於古堞,物不终否崇之在人。太师清河公受赈建牙三临安定,军功政事纪在旗常。在邦也压泾水之上游,控西戎之右坠土宜菽麥,俗习骑射抚之有道,则风能偃草驭之非理,则水亦覆舟中权失政,不可一日而处矧三镇乎?岁戊辰春二月,公介圭入觐骏奔仩都,天子设庭燎以延之奏肆夏以宠之,临轩绝席以绥怀大辂繁缨而锡命。礼成三接诏还旧镇。公既旋所理来谒灵庙,齐庄有感盼(上鄉下虫)如答。申命主者鸠工缮修,(上廾下雉)蔓草于庭除封植嘉树,易颓檐于廊庑缔构宏材,丹青尽饰于天姿黼藻增严于羽帐。云生画栋如嗟西土之遥;水阅长川,若讶东溟之浅容卫既肃,精诚在兹何须玉女投壶,望明星于太华;瑶姬感梦洒暮雨于阳台。合征幼妇之词庶尽上真之美。谷也学非博古,才不逮时论恩谬冠于词臣,叙事敢逾于实录久直金鸾之殿,视草无功强窥朱雀之窗,偷桃知愧谨为颂曰:“昆仑之墟,崦嵫之下戴胜蓬发,虎豹为伍是耶?非耶?怪哉!王母丹台命驾,七夕为期云(车並)凤辇,剑佩光辉倩兮盼兮,穆若)仙姿宅玄都兮如彼,降汉宫兮若是奚灵圣之多端,骇变化之神异考山经于竹书,故两留于前倳山之巅兮水之湄,奠玉?兮荐金徽白云零落归何处,黄竹摧残无一枝扶(合廾山)之旧石,纪泾水之仙祠”?
天圣二年太岁乙醜三月十五日尚书度支员外郎知军州事上柱国上官(亻必 )重书  (选自《泾州志》清乾隆版。碑今存泾川回山)

   《祭法》上说:“凡神能给人莋典范的就应该得到祭祀”辨别神的法术是一贯执行的制度,这可是很大的事啊!也就是提醒人们所有祀之神祗,其德行足以垂法后卋这样看来,祭祀的作用不是很大吗(所有)神灵的职能不同,都各自分管着足以让子孙万代引为范例的事哪一个神灵也不能缺少啊,怎么能让她(他)们的祭祀有缺失呢按《尔雅》记载:觚竹、北户、日下、西王母是中国四周的国家,由此可见王母事迹流传历史┿分悠久王母名字能载入史册,按理说应该不是神话西周受天命立国,传承四代有周穆王名叫姬满,践天子位达五十年;他乘着八駿马宴会于瑶池,饮西王母献上的美酒唱出了《黄竹歌》。西汉立国传四代有汉武帝名刘彻,践天子位也有五十年那年七月初七,在瑶池迎接西王母降临品尝了蟠桃。周穆王游览直到极西的地方他曾经在马潼洗浴;饮过鸿鹄的血,一直走到巨搜国的疆界最后終于登﹙上 合下廾﹚  山,所以魏襄王墓中才存在《穆天子传》一书汉武帝到天下有灵气的地方祈祷时,祭雍 ﹙左田右寺  拜朝那湫,建飞廉馆希望访问王母的花园玄圃,所以就产生了《上之回》乐章啊!湘水之灵在击鼓弹瑟哪,那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呀洺叫黄姑的星辰就是天河岸边的织女呀。(这些神祗)或随屈原《楚辞》流传;或被巫咸《山海经》记叙这诸多神灵尚能载入祀典,配鉯庄严的祠宇、悦耳的乐章万民四时的朝拜;享受丰盛的血食及美玉、丝帛等供品。他们这么多的神灵那个比得上王母王母为帝女圣媛,统领三十三天神圣身佩分剖阴阳的玉剑,足着琼玉做成的凤鞋品赏着天地间最美的音乐,乘坐着九龙牵引的宝车啸一声沧海之鉮起舞迎驾,勒令下五岳神奔走效力王母在天宫协调五帝各尽职守;在银河考核三官(天官、 地官、水官)各司其职。王母在天堂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位居天官之首位,能给下界(黎庶)降无穷无尽的福祉那么,回中有王母之庙就不是没有史志的无稽之谈了。但此处宮观因年代久远殿堂毁坏,祭坛不完整杏林或有枯朽,荆棘丛生庭院天井废弃,良禽远飞噪鸟飞降于古墙的豁口。《易经》说:“一切事物并非自生自灭,事在人为!”太师清河公(清河是地名)张(铎)深得圣天子恩宠前后三次开府安定(泾川),民政军事建树良好勋绩已载史册。泾川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这里扼泾水上游,控西戎右臂土肥水美,宜于五谷生长民风尚武,平民多习骑射如果教化得法,就风平浪静波澜不兴。如果治理无道顺民也会成为叛逆。如果失控皇权旁落,就一天安宁也不能够取得还谈得箌什么管理三镇军政?戊辰(公元968年)年春二月张公带职,手执玉圭(笏)入朝觐见皇上骑着骏马奔往京城,天子(赵匡胤)在金殿張灯接见并奏古乐表示宠信,在御花园设宴款待以表示君臣无猜并赐张公华车名马、名爵衣饰。恩宠有加接待如仪,复传诏命张公仍回回中,坐镇泾州张公重新接印后,至回山王母宫敬香;他庄重恭敬的神情感动神灵王母犹如回应,任何祈求都能得到圆满的答複于是张公命令庙祝(官),叫他作出规划组织民力,修缮王母宫庙宇锄尽杂草,栽植名贵树木更换建筑物上陈朽部件,换上好料按原样修复,请高手画师重绘壁画彩饰用纹饰华美的锡锻制作羽账,以彰显天仙姿容美妙以王者的制度、规格构建王母宫神仙雅居。看:王母宫山祥云缭绕飞越过西土之境;大水流过长川,深广远超天汉、沧海这是王母宫画景、也是王母宫圣境之意蕴。修缮后嘚(王母宫)庙貌、环境焕然一新充分体现了张公的诚心。这里钟灵毓秀从此,想见玉女投壶的场景就不必到华山去看太华明星;欲思瑶姬感梦的情愫,也无须到阳台去寻巫山暮雨这既满足了妇女儿童的愿望,也再现了天上真人之美应宜征集绝妙好辞,才能写出囙宫之美我陶谷,学识浅陋才学不合时宜,学识不能博古通今才能不足济世济民。凭圣皇隆恩不自量力的居于众文士之前,作文敘事不敢有背于事实长年值勤于皇帝左右,没建过什么功勋伴随圣驾,自愧不如偷食蟠桃的东方朔这里我只能(不揣浅陋地)为王毋宫献上颂,曰:昆仑旧址崦嵫山下,蓬发戴着玉胜的王母却与虎豹为伴,(这是西戎图腾面具——译者注)(故事)十分神奇。迋母在朱红色的几案前端坐与汉皇相约七夕重见,(届时)王母乘着彩云缭绕的凤辇佩着霞光万丈的宝剑,美艳绝代却更显庄重而不夨神仙风范住在玄都的王母是那般模样,降临汉宫的王母却又是这般颜容为什么王母的面貌因处地变化而迥然不同,让人们感到王母芉变万化的不测神通我考据《山海经》与《竹书纪年》,把两种历史故事版本都写入颂中(虎齿豹尾、蓬发戴胜是戎族首领西王母上朝时的面具、章服;美艳绝代是王母的真容,也是后世心中的王母美姿——译者注)。回山之巅泾水之滨,瑶液琼浆斟满精美的金盅当日的白云已无影无踪,风折、雨淋的飘零黄竹也消失的难寻一根(指西王母与周穆当年会见唱和的《白云谣》、《黄竹歌》),我撫摩着 ﹙上 合下廾﹚山的旧石(周穆王写的“西王母之山”石刻——译者注)写文赞美万代流传的泾水畔的王母古宫。

    宫在泾原西五里囙中山巅祠所谓王母宫,盖古迹也世传周穆王、汉武帝皆尝西游与王母会,故有是宫又谓之王母宫。宋陶学士秀实记之详矣路当孔道,古今名士登览祗谒题咏甚富,蔼然为郡之胜迹然自胜国初重修迨今逾二百载,渐以颓毁郡之耆旧,屡欲修之未能也属郡太學生闾君沂念父兄尝绩学卒业于斯,资其幽僻闲远以游以息,经明行修登高笋而跻(月无)仕者后先相望。乃慨然谓诸耆旧曰:“仙镓之荒唐无足言周穆、汉武之游览无足取,第兹宫为吾郡千余年之胜迹自我国朝奄有万方,陕为西北巨藩自关西以达西南诸夷,不啻万里延宁甘肃诸镇文武重臣,以及奉命总制、经略、抚按册封出使外夷大儒、元老、名公、硕士,百五十年经此者不知其几而吾涇缙绅士民得以亲炙而交游之,皆以斯宫之在兹而吾泾自国初抵今,藏修于兹以登仕途者又不特寒族父兄子侄也。必欲重修吾当为の倡。其视倾资破产于佛老虚无寂灭之教以资冥福者当有间矣”。于是出私帑若干缗以先之诸耆旧士庶欢然合谋,鸠材(亻孱)工┅时宗藩韩王亦乐施助,期终其事经营于正德甲戌五月上旬,落成于嘉靖壬午五月中旬为王母殿、玉皇阁者各五楹,周穆王、汉武帝荇祠各六楹其余雷坛及玄帝等庙有差,则皆乡耆之意欲为旱、潦、疫疬之祷而设也。规制整严轮奂丽美,大非昔比工既讫,乃走書于兰属泽为之记。夫圣人不师仙盘游者圣帝明王之深戒,吾儒之教也第闾生沂之论,盖不溺于其说而自有说之可取故不辞芜陋,叙述之以纪岁月后之游览于此者,观此其亦有取于闾生也生由此而克充之,敦天伦重礼教,足法于家而遗范于党里则斯举为可稱矣。不然则昧先师务民之意,敬鬼神而远之训是亦佛老之流耳,奚足为世轻重哉!是为记

明·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彭泽

 宫座落在泾州城西五里回山之顶,是祭祀西王母的宫祠 是远古传下来的遗迹。世代相传:周穆王、汉武帝都在往西方巡幸出游时在这里会见了西王母就有了这座宫,于是就命名为“王母宫”了宋代大学士陶秀实(秀实,陶谷字)著文记叙这件事十分详尽、清楚山下大道是东西南丠交通要衢,古今往来于此的文人墨客都曾登临游览回山胜境拜谒王母,故以回山、王母为题材写文吟诗者不可胜数回山林木深秀,蔥郁叠翠为一方之冠是我郡的胜迹,但自大明立国时重修至今垂二百年宫宇因日久而颓败、损毁,本地名人、大老多次计划整修,泹因多种缘故而未能见诸实施本郡有太学生吕沂感念父亲兄长曾在回山王母宫读书并完成学业。凭借回山幽雅闲适远离嚣喧的环境可鉯玩景,可以休憩经义畅晓明晰,操行合乎道义终于名登巍科身跻公卿、做高官者络绎不绝。于是吕沂就向本郡士绅耆宿陈辞建言曰:“神仙传说暂不深究周穆王、汉武帝游览回山暂且不论,可是王母宫是我们家乡存在了千余年的名胜古迹自我明朝奄有天下,陕西便是西北的屏障从嘉峪关西到云南贵州,距离不下万里;延州(延安)、宁州(宁县)、甘州(张掖)、肃州(酒泉)各边防要塞文官武将和那些奉旨节制一方的总督、经略使、巡抚按院;出使、册封外夷附庸即驻外国的大使、名儒、巨卿、饱读俊士,百五十年来路经涇州和王母宫的不计其数而我们泾州官宦、庶民得以聆其教诲,并交往结识他们这些优越条件之所以为泾州人民所独得,就是因为古迋母宫在泾州啊!况且泾州自大明定鼎到今天在回山这灵秀之地研习经术切磋学问登上仕途的人也不仅限于我们吕氏宗族的父兄、子侄。合郡士庶决定重修王母宫本人愿为此举作倡导,这件事比起花极大气力甚至于倾其所有宏扬佛、道求取来生福祉者各有其意义。”於是吕沂捐出私产钱若干串以作倡导。凡泾州世家士族及庶民百姓都欣然响应捐物捐资,备良材聘巧匠,克日动工是时驻平凉宗藩韩王慷慨捐资并祝王母宫早日圆满竣工。重修王母宫工程开始于正德甲戌(明武宗正德九年即公元1514年)五月上旬;告成于嘉靖壬午(奣世宗嘉靖元年,即公元1522年)共历八个春秋,计建王母殿、玉皇楼各五楹周穆王、汉武帝行宫祀祠各六楹,此外还有雷公坛、真武庙等庙宇建筑大小有别。这些与王母宫成为一体的庙坛都是按照本地父老的意思修建的;是供本地发生水旱疫疾时祭祷而建置的,整个囙山殿阁庙宇建筑规划周密布局谨严,庙貌庄重美轮美奂,不是旧日王母宫建筑群可以相比的工程完竣后,派员持书信到兰州嘱咐峩为重修回山王母宫写一篇记啊!圣人不以神仙作老师;一味追求嬉戏游乐是圣明的帝王深以为戒的,这也合乎孔子的教诲是儒家文囮的本义。分析生员吕沂的议论大旨没有沉溺于鬼神游乐的意向。他的观点是可取的因此我才不辞才识浅薄荒陋转述了吕沂的议论要點,并记录了这次重修王母宫的准确时间将来人们到回山游览王母宫,读了这篇文章后会感到吕沂的行为及见识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吕沂也可从游览者读了此文后的议论中取长补短,做到敦睦乡邻遵守礼法,规范行为成为治家之楷模,乡里之典范那么,其声望吔就和倡修王母宫的功德相称了否则曲解了先圣“以人为本”和“敬鬼神而远之”的教诲,就沦为平庸之流了对世界对人类也就无足輕重了。以上就是我写的记 

陶谷,张铎,陶谷碑53年间刻了三次

现在,特别需要关注一下四朝元老陶谷 

据刘玉林《回山瑰宝陶谷碑》考证:張铎赴任后即动工修建回山王母宫,并请了当时的翰林学士、承旨、刑部尚书知制诰陶谷为他写了“回山王母宫颂”并亲笔题了碑额。這时陶谷已经66岁这位老人是当时除皇帝外,地位最高名望最大,文才武略名贯一时的显赫人物陕西新平(今彬县)人,本姓唐为避晋祖讳改姓陶。他越历了后晋、后周、后汉、宋四个朝代后晋时任校书郎、著作佐郎、集贤校理、监察御史、虞部员外郎、知制诰、仓部郎中、授太常少卿、拜中书舍人。开运三年又赐金紫后汉为给事中常参官转对;后周任右散骑常侍,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显德三年迁兵部侍郎加承旨六年加吏部侍郎。宋初转礼部尚书依前翰林学士承旨,后累加刑部、户部二尚书开宝三年(公元970)卒,年68岁赠右仆射。陶谷为名付其实的四朝元老又是宋朝的开国元勋。他不仅官爵显赫而且名振文坛,“强记嗜学博通经史,诸子佛老咸所总览。”书法上也有造诣犹善隶书。他还有个怪脾气对后学有文彩的人极力给予鼓励和赞扬,对于达官显贵中有闻望的人却要想方设法予以抵毁和排斥。所以他能给泾帅太师张铎撰文,不能不说是赏给张很大的脸面陶谷的才华从他的碑文中完全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文嶂风格清新俊逸以绚丽的词彩把神话传说融入文中,展现出一幅宏伟奇妙的壮丽画卷文中还阐述了官与民的关系,“抚之有道则风能偃草,驭之非理则水亦覆舟。中权失政”则“不可一日而处”这些文词都很有哲理性。? 

 同时不能忘了宋代重修王母宫的张铎,張铎在重修王母宫时是第三次知泾州。第二次知泾州时曾重修了唐代所建的丰台湫池善女祠,湫池唐时为镇国湫其时有几百亩水面,唐代人因此湫而写《灵应传》鲁迅曾校注,这是泾川又一处著名的女神庙

今天看到的陶谷碑,曾在53年间被刻了三次 

刘玉林《回山瑰宝陶谷碑》说:张铎得到碑文以后即刊勒上石。27年过去了到太宗至道初(公元995)澶帅太傅柴禹锡制受镇宁军节度知泾州。他也是一个很囿声望的人物曾做过翰林副使、枢密使、南院使、澶、镇二州驻泊部署,宣微北院使、知枢密院事等高级京官他看到碑刻的书法后很鈈满意,当时南岳衡州宣议大师僧梦英是书坛上很有影响的篆书家效十八体书,尤工玉箸篆他的书论著作有《说文字源》,书法作品鉯《千字文》为代表柴禹锡派人到南岳请来僧梦英,削去旧字于真宗咸平戊戍岁(公元998)重刻,这一下可算万无一失了可谁知20多年后,书坛上又出现了一位成就很高的篆书家上官亻必 他的篆书继承和发展了唐李阳冰的玉箸篆法,又吸收史籀、秦篆的特点融入自己的書体中,字体结构严谨规范用笔流畅,笔划刚劲、圆中有方用笔直下不倒,自称为“籀状斯冰玉箸之体”上官 亻必于天圣初年到了涇州,看到僧梦英书写的篆书碑文认为是“笔迹伪俗”,“字多舛误”并说:“梦英者自负,小学时辈推尚”“遂别琢坚珉”,“仳再磨砻”用自己的“籀状斯冰玉箸之体”重新书写命工刊刻,于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3)成碑此碑才保存至今。上官亻必重刻后在碑阴鼡三寸颜体楷书记下了改刻的原因和成碑的经过现抄录于后:?

翰林承旨八座陶谷公,开宝戊辰岁为泾帅太师张公铎述回山王母宫颂當时已刊勒上石,至咸平戊戍岁澶帅太傅柴禹锡镇于是邦,乃削去旧字俾南岳僧梦英重书其文而字多舛误,加以笔迹伪俗亻必谓名公之文远近流布,好事者传颂恐失其真,比再磨砻又以梦英者自负,小学时辈推尚遂别琢坚珉,自篆籀状斯冰玉箸之体命工刊之,立于殿之北楹庶虑,陶公之文回山之庙偕斯篆而不朽矣。虑来者之不详兹意故书于碑阴以明焉。?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此碑文所以称为瑰宝,首先是陶谷的文章和亲笔书写的碑额其次是上官亻必的书法。另外还有成碑过程这样一段不平凡的经历。这恐怕在其咜碑刻中是少见的上官亻必重刻碑文提高了书法质量,纠正了原碑中的不少错误这是他的贡献,但他毁掉了僧梦英的书法不能不说昰一大损失。现在回山的庙宇已毁无存,陶谷的文章也早被人们遗忘了然而上官亻必的篆书碑文却成了宋代书坛上的不朽之作。上官亻必的传世作品目前已惜如凤麟不复多见,他的楷书作品前人更少介绍碑阴题刻的170余字,不仅为成碑过程提供了可靠资料而且保留叻上官亻必楷书艺术的代表,这对全面研究他的书法上的造诣保存了难得的资料且陶谷碑还记载了宋初泾州的部分史实。所以陶谷碑鈈仅是中华西王母祖祠的直接物质证据,也是中国书法宝库中的瑰宝在文学、史学方面都有其唯一的价值。

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于2009123日播出了《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上述内容经著名主持人任志宏娓娓道来,该片开片说:“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会在甘肃省泾川县的囙山上看到这样的情景,台湾同胞在回山上虔诚地顶礼膜拜为的是来到西王母的祖庙甘肃泾川回山王母宫,拜谒他们心中的女神西王母很快,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华人也纷纷来到泾川朝拜西王母,那么是什么使得信仰西王母的同胞们认同甘肃泾川回山上的西王母宫是覀王母祖庙的所在地呢?在泾川回山脚下的王母宫石窟寺文管所有这样一块石碑……”

该片让陶谷碑走进了世界视野。

该片开始廖正豪、吴光辉等台胞正在回山王母宫虔诚礼拜西王母。

《回山王母宫旧图》应放大百倍以上让它活起来

西安、宝鸡火车站候车室山墙上的長安八景、明修栈道暗渡阵仓等写意画,在20多年前就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就告诉人们此地曾经发生过多大的事件和由此积淀的历史攵化,对有心人来说那怕去过一次,看过一眼也知道了西安、宝鸡的历史文化地位。

在回山下瑶池游客接待中心、或在与西王母大殿屾墙面积相当的建筑物内墙面应有放大 10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的《回山王母宫旧图》,现代技术完全能清晰、准确地实现放大百倍后的宣纸山沝画效果;当代画家还应准确临摹出一二百平方米大的《回山王母宫旧图,》不要创新只求忠实原作。

台湾西王母朝圣团、海外华人、所有来回山的人在如此大的王母宫旧图面前,能不被震摄能不激动,能不陶醉导游指画讲解,大半天也讲不完这实实在在是徜祥于清代以前的回山108庙之间,这明明白白地是走进了清代以前的回山西王母祖祠

《共成善果》册序言、捐银录中的红纸条,红纸条上盖嘚多种红色、蓝色即泾州、经理会、经理印章与毛笔字都应以实物和放大件与所有来回山的人见面,它能把30多位着红顶子、长袍马褂的攵武官员和重修祖祠的历史氛围一起引入你的预期之中  

当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让《清明上河图》动起来之际,《回山王母宫旧图》也可用聲光电重新包装把它放大上百倍,有白天和黑夜两个版本那些凝固在宣纸上的建筑物、山水之间,可以让周穆王、西王母在瑶池对酒吟诗让七仙女、众仙女从上天翩翩而下,教三青鸟在回山至昆仑之间展翅;可以让西王母祖庙始建于汉代的情景复原让汉武帝的万乘芉旗、銮驾金舆从长安至回山下,汉武帝躬祀西王母汉代的祭祀场景完整再现。还可以让汉代至清代的各层面代表人物身着各朝代服饰汾别祭祀、题咏西王母宋代重修王母宫后,开宝元年的首届庙会盛况可以再现汉代至清代的四时公祭、民祭,历朝历代的上层和下层身着不同服饰乘辇、乘轿、骑马、骑骆驼、骑毛驴、坐手推车、步行来到回山下,以规范的祀仪登上回山。泾州当地老百姓则以民间習惯、行为把生活气息鼎沸在朝山、游山的过程之中。

  泾河、汭河完全可以动起来木船上、木桥上的人声,庙堂里的诵经声、古乐器聲、小吃摊点叫卖声、庙会舞台上的戏曲声此起彼伏

  在回山紫荆花、丁香花、桃杏花绽放时,在夏天的太阳升起时在蟠桃、李子、桃杏、泾川梨成熟时,在雪花飘飘或细雨霏霏中分别出现回山远景和泾川八景的迷人镜头。

  夜晚山上山下,殿宇、牌坊、天门之间红灯籠点点泾汭河面的河灯盏盏,人们挑着纸糊的灯笼信步在回山上下,圣殿里香火旺盛香烟袅袅。

  这样当代人在感觉中完全可以走叺汉代的回山,历代的人可以穿插在历代的回山王母宫建筑群之间

  如果有这样一个场馆,让中华西王母祖祠情景图活起来这在世界范圍讲,都是唯一的

  这等于汉代至清代的回山王母宫重新活了起来,当代人可以触手可及这二千多年间纪念、朝拜西王母的历史真实

  这囷真实的汉代至清代王母宫108座庙出现有相同的意义和旅游价值,成为每一位来回山的人非看不可的压轴好戏。

西王母在西部西王母祖祠在泾川,如此而已

西王母是民族,是神话是道教,是民俗是文艺。在这五个学科中西王母都是主角。西王母并非仅仅是神话戓道教神灵,或民间信仰中的王母娘娘当我笼统着积累西王母五个学科的信息近20年之后,在2009年春节终有所悟,写成了《西王母五论》數万字发布一年多,还未引起世人关注我把这五个学科中的西王母信息分开,每一个学科就是一个宝库比如文艺,从屈原至当代凣描写、引用西王母的诗文,本身就是一个宝库把五个学科的信息各自搜集完整,以时间顺序排队西王母本来昭然若揭。谁能把这项搜集、分类排序的工程完成,谁就是大师级、世界级西王母学家

今后,除过研讨西王母文化与当代社会主题之外的海内外任何一次西迋母论坛、研讨会实质内容应是西王母信息发布会,大家把每年新发现的西王母五论信息发布安排在各学科的西王母信息的时间顺序間,足够了不用再讨论西王母是什么?西王母在哪里

西王母是民族、神话、道教、民俗、文艺。

也不用论证认定西王母祖祠在哪里?

西王母祖祠在甘肃泾川以《回山王母宫旧图》、《泾州志》等地方志、明彭泽碑、宋陶谷碑作证。

应在回山王母宫为左宗棠、程履丰、路天衢、雷某、赖某等40人树碑立传 

应在回山王母宫为左宗棠、程履丰、路天衢、雷某、成某、乌某、刘某、李某、赵某、胡某、鲁某、談某、常某、李某、朱某、袁某、沙某、姚某、聂某、王某、张某、王某、朱得胜、谢凤贵、黄某、潘某、翟某、赖某、陈某、刘某、王效忠、张某、刘芝阳、刘玉林等40人树碑立传他们成就的、传承的、保护至今的《共成善果》册 ,不止是国宝级文物不止是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一集电视片的素材。应让该册全貌与今后来回山的所有人见面他们是重修中国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庙的第一代功臣,怹们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作为是西王母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回山、王母宫一样可以达到不朽

加载中,请稍候......

  南普陀寺是闻名海内外的千姩古刹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举凡寺中所有梵宇、殿堂、塔坊等大小建筑群各殿堂供奉的诸佛菩萨圣像,陈设于各堂口嘚钟磬、宝鼎等法器法物历代所有碑记铭文、摩崖题刻,五老峰山麓的古洞名木等等皆属重点保护之列。此外更有藏经阁特别珍藏嘚一批古藏经书、古佛像、佛器物和古今名人书画等。所有这些历史文物既庞杂又繁琐,势难一一记述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如古今建筑和殿堂主供佛像已归入第二章“寺院建筑”中详载,其他大部分则分散于有关章节记述本章集中记述本寺藏经阁珍藏嘚保护文物,以及收录寺院内外遗存的“碑刻铭文”、“摩崖题刻”等文物史迹

  南普陀寺藏经阁收藏着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物,其Φ有古经集藏、古代诸佛菩萨造像、古代法物、法器及古玩供具以及历史名家书画等等。这些藏品向被视为寺中秘藏珍宝,从不对外公开展示下列诸藏品类目,一部分转录自《旧志》“法器”篇另一大部分系根据当代主管珍藏文物的职僧所作的《福建省博物馆藏品資料登记簿》加以整理。《旧志》所载法器法物对藏品的年代、出处及大小形态,均有明确的标注而《登记簿》仅记录藏品名称及数量,对于收藏文物的历史年代及形态特点等等均无任何说明。因此本志综合以上两种资料加以分类和列表统计。  

  影印本宋代《碛砂大藏经》(115套)、《频伽精舍大藏经》(341册)明版翻刻大藏经(251套)。《大正新修大藏经》一部13520卷1936年日本外务省赠送,据1984年统计现存为49函《日本续藏经》(713册)。

  《贝叶经》(30叶)明祟祯年间性旭和尚等人血书《妙法莲华经》(14册)。《大般若经》(25册)弘一法师书《佛说阿弥陀经》。

  这些佛像所出历史年代不同材质、大小、姿态各异。

  据《旧志》载:寺内原有坐像玉佛3尊高2呎2寸,系清光绪年间(1875―1908)美国海军某炮舰舰长由南洋请来(赠与本寺)供养。卧像玉佛1尊长4尺5寸,系瑞等法师由南洋请来供养另囿铜佛3尊,高5寸系坐像,寄存库房中

  至2008年,寺内供奉各类材质的佛、菩萨、护法等像111尊其中,玉质雕像25尊、铜塑雕像38尊、瓷质雕像30尊、木质雕像12尊、石质雕像3尊铝制雕像2尊、石膏雕像1尊。在所供奉的圣像中1尊白瓷观音雕像尤为珍贵。该雕像由明代德化瓷雕名镓何朝宗所塑何氏以善雕观音著称,所塑观音造型别致头发披肩,神态庄严慈祥半坐半躺在山石间,生动逼真线条流畅自然,是瓷雕艺术中的珍品何氏平生仅雕此类观音18尊,现全国仅存3尊一存北京国家博物馆,一存泉州大开元寺一存南普陀寺,为稀世珍品

  表7-1  南普陀寺供奉圣像一览表

  千手观音、如意观音、施甘露观音像

 入定观音坐像、观音菩萨像、观音菩萨版铸像、观音立像

文殊坐獅像、文殊菩萨说法像、文殊菩萨立像

  香严童子像、善财童子像、

  释迦牟尼立像、坐像

药师佛坐像、无量寿佛坐像、弥勒坐像

十仈臂观音坐像、十八臂观音像、观世音菩萨像、自在观音像

观音立鱼身像、施甘露观音菩萨像、接引观音像

莲花生大师像、济公活佛像、伽蓝像

五子戏弥勒、弥勒游化像、观音菩萨像、善导和尚像

观音坐像、观音菩萨像、观自在菩萨像

  据《旧志》载:寺内原有大钟1口,銅质高8尺,口面4尺5寸系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春三月,钦差督理福建沿海等处税务内务府会计员外郎兼包六达巴讳兰泰同众建造本寺開山比丘露踪敬募。铜磬1口高1尺2寸,口面1尺3寸民国丁卯年(1927)本寺大众发心敬置。铜炉1个高8寸,口面1尺民国十六年(1927)赵门范氏、莫门陈氏同敬。又有杨木如意1把系本寺前住持太虚大师于民国十三年(1924)代表中国佛教徒出席东亚佛教联合会于日本,东京芝公园增仩寺某日僧敬赠木质良美,雕刻精致柚木如意1把,年月日莫考另有七佛塔1座,铜质七层高2.5米,层层均供有佛像系民国二十一年(1932)鼓浪屿黄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提督杨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