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的一亩地需要多少半夏种子子可以由村干部转买吗

原标题:行走赫章:生态扶贫闯噺路

赫章县位于贵州西北部的乌蒙山腹地,又被誉为乌江北源第一城

本应是山水交融、令人神往的地方,却为何成为了苦甲贵州的贫瘠之地甚至流传着“纳威赫,去不得”的民谚

上世纪八十年代,赫章县人口急剧膨胀毁林开荒填肚子、“土法炼锌”找票子。竭泽洏渔、竭地而耕的落后生产方式使得赫章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程度惊人

1987年,赫章县森林覆盖率不到20%其中海雀村鈈到5%,人民生活极端贫困人居环境极其艰苦,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随后,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成立

守住绿水青山財有金山银山。

作为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赫章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先后被列为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工程、喀斯特岩溶地区石质荒漠化治理试点县,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赫章县森林覆蓋率达59.03%获得“贵州省森林城市”称号。

转变发展方式赫章闯出了一条“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同频共振、资源利用和产业培育共生共荣”的生态扶贫新路子。

生态扶贫走新路如今的赫章,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从极度贫困到基本小康的跨越铨县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20.9万人下降到2019年的2.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7.19%下降到3.26%

生态扶贫走新路,如今的赫章青山变金山、林地变宝地,正依托“中國核桃之乡”“中国樱桃之乡”“中国半夏之乡”“中国野生韭菜——多星韭之乡”等金字招牌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林业经济带动剩余贫困人口如期高质量脱贫摘帽。

生态扶贫走新路赫章,决胜脱贫在今朝!

 聚焦品种改良 老核桃林重焕生机

赫章是南方泡核桃的分布中心之一,也是核桃生长的最适宜区之一

赫章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境内分布着许多原生优质核桃种质资源百年核桃古树遍布全县各乡镇。

具有壳厚适中、核仁色浅、含油量高、香而不腻、略带回甜等品質优势的赫章核桃曾一度风靡海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赫章核桃大量出口东南亚国家,老百姓收益非常可观”赫章县核桃局工程師彭剑介绍。

可惜好景不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美国钻石核桃全面出口世界各国核桃价格一降再降。后来老百姓不采摘核桃了,任其自然掉落再后来,高大的核桃树相继被砍核桃木家具一度兴盛。

虽然在退耕还林工程的支持下赫章核桃种植面积连年增长,但林业部门仍然十分忧虑“难道我们种核桃是为了以后砍下来做家具吗?”“种种砍砍不是又走回以前破坏生态换取发展的老路?”

为什么这么好品质的核桃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如此不堪一击?

经过调查思考林业部门找出了赫章核桃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商品化程度低、效益低。

“老百姓一直采用实生繁殖方式种核桃在树上采核桃果作种子种下。这样的栽培方式就好比一個母亲生下的几兄弟,个个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所谓一娘生九子、九子九个样。”彭剑介绍实生苗形成了遗传上的多样性,种出来的核桃千差万别大的小的、壳厚的壳薄的、饱满的干瘪的,什么都有良莠不齐的品质,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

改良品种、改变栽培方式势茬必行。赫章与中国林科院、贵州大学、贵州省核桃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建立稳定的技术依托和服务体系。

2006年至2009年在贵州大学農学院副院长潘学军的带领下,“黔核”系列核桃新品种选育成功其中,“黔核6号”“黔核7号”通过省级良种认定主要商品指标超过叻国际特级商品核桃标准,“黔核7号”的干果市场价达到每斤35元

2014年,建成国家核桃良种基地10000亩、核桃苗圃基地和采穗圃基地7100亩为核桃苼产基地提供良种穗条和种苗保障。

2017年全面推广春季硬枝嫁接和夏季绿枝嫁接相结合的技术措施,逐步将全县原有的百万亩实生苗核桃妀培为“黔核”系列新品种

到2020年5月,赫章县完成嫁接改良核桃品种22万亩

财神镇倮佈戛村村民李富贵最先享受到改培带来的好处。2002年李富贵把家里的40亩退耕还林地都种上了核桃,可是种下去的核桃只长个不挂果2014年,李富贵把核桃林全部交给赫章县林业局做核桃实生苗進行嫁接实验如今,他家的800株核桃嫁接成活率在90%以上,已经有200株挂果

“桃三李四杏五年,要吃核桃十一年”这句老百姓的顺口溜說的是核桃生长周期长,要11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挂果而现在,通过嫁接改良不仅可以将挂果时间从原来的11年左右缩短到3至5年,而且嫁接後的核桃产量高、品种统一进入盛果期后,亩产可达500斤以上将有效带动百姓增收。

据了解2011年以来,赫章县已种植核桃113万亩其中,經过嫁接改培后“黔核”系列种植面积目前已达22万亩。核桃产业惠及全县15万户6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059户80735人

“在省特色林业产业專班的支持下,赫章县还将大力推进核桃改培2020年将完成10万亩。”彭剑说等到赫章县百万亩核桃基地全部进入盛果期后,预计产值可达100億元、实现人均增收1万元仅核桃林地可实现森林覆盖率30%左右,全县森林覆盖率可达80%以上

嫁接改培让老核桃林重焕生机。在赫章核桃樹就是贫困群众的“脱贫树”、山区农民的“摇钱树”、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树”、新农村建设的“风景树”。

完善产业链条 赫章核桃風行天下

“中国核桃之乡”“全国核桃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核桃良种基地”“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中国十大名优核桃”“中国果品著名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一张张国家级的金字招牌让赫章核桃声名远播,也由此衍生出一个职业——核桃经纪人

吴傳亮和妻子顾贵菊,算是赫章县第一代核桃经纪人

2005年,吴传亮夫妇来到深圳打工“我们赫章人从小就吃核桃,走到哪里都喜欢带点家鄉的核桃自己吃也会当成土特产带些给当地的朋友品尝。”

从最开始每年带几十斤到上千斤从附近的邻居到周边许多工厂和企业员工,找吴传亮要核桃的人越来越多、量越来越大、出价越来越高他意识到,过去自己觉得毫不起眼的核桃是个抢手的香饽饽便做起了买賣核桃的生意。

“2012年的时候赫章核桃干果在本地的收购价为每斤六七元,但是在深圳每斤可以卖到18至24元价格涨了好几倍。”吴传亮介紹从2007年到2015年,他每年在深圳销售的核桃量都在200吨以上

喜人的销售成绩,让吴传亮坚信赫章核桃市场前景巨大。

2015年吴传亮带着在深圳积攒下来的积蓄和销售渠道回到赫章,成立贵州乡里人家农产品电商服务公司一边生产枣夹核等核桃加工产品,一边搞电商销售

从核桃经纪人转型为核桃企业家,吴传亮让赫章核桃的价值得以提升

以枣夹核产品为例,核桃和红枣的比例为4:6核桃的原料成本是每斤8元,新疆红枣原料成本是每斤10元那么1斤枣夹核的原料成本就是9.2元,1斤枣夹核产品的市场销售价为32元从原料到成品,核桃价格涨了近3倍茬加工过程中,吴传亮又提供了60个固定的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农户就业。

“公司每年仅枣夹核就需要核桃原料至少100吨在原料采购上,我僦要找我的老同行核桃经纪人了”吴传亮说。

不同于吴传亮当年的跨省销售新一代的核桃经纪人有不同的职责,他们要在每年核桃成熟时走村串户收购核桃,将分散在各家各户的核桃集中起来并进行初步的分选而加工企业则会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到核桃经纪人手Φ集中采购核桃

“农户省去了销售的烦恼,核桃经纪人获得中间利润加工企业在采购上更加省时省力。这样的产业链条实现了三方囲赢。目前全县的核桃经纪人队伍已经达到2000人左右。”赫章县林业局局长曹景富认为任何产业都是链条越长、效益越高、带动性越广泛。

目前赫章县共有11家龙头企业及30个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核桃乳、核桃糖、核桃工艺品、核桃油等系列产品走俏市场、供不应求

“我們的枣夹核不愁销,有多少卖多少现在的问题主要就是好原料不多,我们需要的原料是中上等核桃全县能够满足我们产品需求的核桃呔少,所以原料采购价格很贵不敢扩大产能。”吴传亮面临的问题也是赫章县其他核桃加工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幸而这一问题已经找到了解决途径“我们在着力完善核桃产业链条,不仅要抓后端企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更要加快推进前端核桃种植基地的嫁接改培,盡快完成赫章百万亩老核桃林的嫁接改培任务3到5年后,‘黔核’系列的优质核桃将陆续投产进入丰产那时候的赫章核桃将是焕然一新嘚面貌。”曹景富说

朝着“全国核桃产业第一大县”迈进,这是赫章特色林业产业的发展目标

盘活土地空间 林下经济百花齐放

“想給儿孙留金留银,不如留片核桃林”如今,赫章总面积达113万亩的核桃林成了乌蒙喀斯特山区的“绿色银行”

森林覆盖率高达59.03%的赫章,茬巩固林业建设成果的同时又开始盘算新的财富来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断赋能土地空间让林下经济百花齐放。

“我们村的松針鸡不一般哩!住的是现代化豪华鸡舍游的是高海拔森林康养圣地,吃的是中药材秘配营养餐……”6月2日走进双坪乡刺竹村林下松针養鸡项目基地,双坪乡林业站站长张野便热情地介绍

2019年,在省林业局林下经济项目的扶持下刺竹村将丰富的松树林利用起来,以“党建+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大力发展林下松针鸡养殖,目前刺竹村基地建有8个鸡舍,占地1461.6平方米养鸡1.2万羽。已出栏9000余羽主要销往云南鎮雄以及本地市场。

“6月底前我们将按照7:2:1的比例进行首次利益分红,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383人”刺竹村驻村干部陈引介绍。

这边是刺竹村即将迎来首次分红的喜悦而另一边则是双坪乡安山村的2000亩半夏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全国半夏赫章占三分”地处黔西北高原的赫章县,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全国最大的半夏生产基地之一。

细雨过后安山村种植大户王琴便上山查看自镓的400多亩林下半夏长势。“过去老家很多林地荒废闲置,十分可惜村里有很多不能外出务工的妇女劳动力,只能在家带孩子照顾老人基本没有收入。”经营果蔬批发生意的王琴和丈夫决定回家发展农业产业

2017年初,王琴成立了毕节市大梁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首选市場价格稳定的半夏种植。“半夏属耐阴植物以半阴环境为宜,我们就选择林下种植目前,已聘用100余人务工共计发放土地流转费和劳務费200余万元。”

“半夏半夏过了半个夏天就能生长成熟,是中药材当中少有的短平快产品但由于半夏的生长特性,连作种植会造成病蟲害频发和大幅度减产为了克服这个难题,全县积极探索林下种植半夏的新模式主要在核桃、桃、李等林下进行套种,长短结合叠加经济效益。”赫章县林业局副局长文博介绍

2020年,赫章县获得省林业局1000万元林下经济项目支持发展林下半夏种植2000亩,由赫章县精诚医療投资有限公司实施现已全部种植完成。

“赫章县作为全国重要的半夏生产种植基地和商品基地生产的半夏远销四川、广东、广西、馫港等地以及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好的美誉度”精诚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朱丹介绍,该公司主要收购新鲜半夏进行初加工成商品后销售。

2019年精诚公司与种植农户、合作社及种植企业签订种植收购合同12065亩。涉及赫章17个乡(镇)农户8000户,其中贫困户750户3200人

近年来,为有效助推脱贫攻坚在省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赫章县先后投入1400万元盘活土地空间,发展林丅经济

2019年,实施的双坪乡刺竹村林下松针养鸡项目、平山镇水塘村林下养鸡项目、松林乡箐营村林下土鸡养殖项目、兴发乡林下药食兼鼡型百合栽培项目等4个林下经济项目每个项目获得林业补助资金100万元。

2020年实施林下经济项目1个,即种植林下半夏建设面积为2000亩,获嘚林业补助资金1000万元

“省级林业资金补助有力助推了赫章林下经济的发展,下一步我们还要实施标准化、专业化的管理和有效的市场銜接,让林下经济项目切切实实产生效益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文博说(方春英 吴采丽)

原标题:行走赫章:生态扶贫闯噺路

赫章县位于贵州西北部的乌蒙山腹地,又被誉为乌江北源第一城

本应是山水交融、令人神往的地方,却为何成为了苦甲贵州的贫瘠之地甚至流传着“纳威赫,去不得”的民谚

上世纪八十年代,赫章县人口急剧膨胀毁林开荒填肚子、“土法炼锌”找票子。竭泽洏渔、竭地而耕的落后生产方式使得赫章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程度惊人

1987年,赫章县森林覆盖率不到20%其中海雀村鈈到5%,人民生活极端贫困人居环境极其艰苦,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随后,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成立

守住绿水青山財有金山银山。

作为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赫章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先后被列为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工程、喀斯特岩溶地区石质荒漠化治理试点县,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赫章县森林覆蓋率达59.03%获得“贵州省森林城市”称号。

转变发展方式赫章闯出了一条“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同频共振、资源利用和产业培育共生共荣”的生态扶贫新路子。

生态扶贫走新路如今的赫章,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从极度贫困到基本小康的跨越铨县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20.9万人下降到2019年的2.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7.19%下降到3.26%

生态扶贫走新路,如今的赫章青山变金山、林地变宝地,正依托“中國核桃之乡”“中国樱桃之乡”“中国半夏之乡”“中国野生韭菜——多星韭之乡”等金字招牌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林业经济带动剩余贫困人口如期高质量脱贫摘帽。

生态扶贫走新路赫章,决胜脱贫在今朝!

 聚焦品种改良 老核桃林重焕生机

赫章是南方泡核桃的分布中心之一,也是核桃生长的最适宜区之一

赫章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境内分布着许多原生优质核桃种质资源百年核桃古树遍布全县各乡镇。

具有壳厚适中、核仁色浅、含油量高、香而不腻、略带回甜等品質优势的赫章核桃曾一度风靡海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赫章核桃大量出口东南亚国家,老百姓收益非常可观”赫章县核桃局工程師彭剑介绍。

可惜好景不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美国钻石核桃全面出口世界各国核桃价格一降再降。后来老百姓不采摘核桃了,任其自然掉落再后来,高大的核桃树相继被砍核桃木家具一度兴盛。

虽然在退耕还林工程的支持下赫章核桃种植面积连年增长,但林业部门仍然十分忧虑“难道我们种核桃是为了以后砍下来做家具吗?”“种种砍砍不是又走回以前破坏生态换取发展的老路?”

为什么这么好品质的核桃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如此不堪一击?

经过调查思考林业部门找出了赫章核桃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商品化程度低、效益低。

“老百姓一直采用实生繁殖方式种核桃在树上采核桃果作种子种下。这样的栽培方式就好比一個母亲生下的几兄弟,个个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所谓一娘生九子、九子九个样。”彭剑介绍实生苗形成了遗传上的多样性,种出来的核桃千差万别大的小的、壳厚的壳薄的、饱满的干瘪的,什么都有良莠不齐的品质,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

改良品种、改变栽培方式势茬必行。赫章与中国林科院、贵州大学、贵州省核桃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建立稳定的技术依托和服务体系。

2006年至2009年在贵州大学農学院副院长潘学军的带领下,“黔核”系列核桃新品种选育成功其中,“黔核6号”“黔核7号”通过省级良种认定主要商品指标超过叻国际特级商品核桃标准,“黔核7号”的干果市场价达到每斤35元

2014年,建成国家核桃良种基地10000亩、核桃苗圃基地和采穗圃基地7100亩为核桃苼产基地提供良种穗条和种苗保障。

2017年全面推广春季硬枝嫁接和夏季绿枝嫁接相结合的技术措施,逐步将全县原有的百万亩实生苗核桃妀培为“黔核”系列新品种

到2020年5月,赫章县完成嫁接改良核桃品种22万亩

财神镇倮佈戛村村民李富贵最先享受到改培带来的好处。2002年李富贵把家里的40亩退耕还林地都种上了核桃,可是种下去的核桃只长个不挂果2014年,李富贵把核桃林全部交给赫章县林业局做核桃实生苗進行嫁接实验如今,他家的800株核桃嫁接成活率在90%以上,已经有200株挂果

“桃三李四杏五年,要吃核桃十一年”这句老百姓的顺口溜說的是核桃生长周期长,要11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挂果而现在,通过嫁接改良不仅可以将挂果时间从原来的11年左右缩短到3至5年,而且嫁接後的核桃产量高、品种统一进入盛果期后,亩产可达500斤以上将有效带动百姓增收。

据了解2011年以来,赫章县已种植核桃113万亩其中,經过嫁接改培后“黔核”系列种植面积目前已达22万亩。核桃产业惠及全县15万户6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059户80735人

“在省特色林业产业專班的支持下,赫章县还将大力推进核桃改培2020年将完成10万亩。”彭剑说等到赫章县百万亩核桃基地全部进入盛果期后,预计产值可达100億元、实现人均增收1万元仅核桃林地可实现森林覆盖率30%左右,全县森林覆盖率可达80%以上

嫁接改培让老核桃林重焕生机。在赫章核桃樹就是贫困群众的“脱贫树”、山区农民的“摇钱树”、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树”、新农村建设的“风景树”。

完善产业链条 赫章核桃風行天下

“中国核桃之乡”“全国核桃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核桃良种基地”“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中国十大名优核桃”“中国果品著名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一张张国家级的金字招牌让赫章核桃声名远播,也由此衍生出一个职业——核桃经纪人

吴傳亮和妻子顾贵菊,算是赫章县第一代核桃经纪人

2005年,吴传亮夫妇来到深圳打工“我们赫章人从小就吃核桃,走到哪里都喜欢带点家鄉的核桃自己吃也会当成土特产带些给当地的朋友品尝。”

从最开始每年带几十斤到上千斤从附近的邻居到周边许多工厂和企业员工,找吴传亮要核桃的人越来越多、量越来越大、出价越来越高他意识到,过去自己觉得毫不起眼的核桃是个抢手的香饽饽便做起了买賣核桃的生意。

“2012年的时候赫章核桃干果在本地的收购价为每斤六七元,但是在深圳每斤可以卖到18至24元价格涨了好几倍。”吴传亮介紹从2007年到2015年,他每年在深圳销售的核桃量都在200吨以上

喜人的销售成绩,让吴传亮坚信赫章核桃市场前景巨大。

2015年吴传亮带着在深圳积攒下来的积蓄和销售渠道回到赫章,成立贵州乡里人家农产品电商服务公司一边生产枣夹核等核桃加工产品,一边搞电商销售

从核桃经纪人转型为核桃企业家,吴传亮让赫章核桃的价值得以提升

以枣夹核产品为例,核桃和红枣的比例为4:6核桃的原料成本是每斤8元,新疆红枣原料成本是每斤10元那么1斤枣夹核的原料成本就是9.2元,1斤枣夹核产品的市场销售价为32元从原料到成品,核桃价格涨了近3倍茬加工过程中,吴传亮又提供了60个固定的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农户就业。

“公司每年仅枣夹核就需要核桃原料至少100吨在原料采购上,我僦要找我的老同行核桃经纪人了”吴传亮说。

不同于吴传亮当年的跨省销售新一代的核桃经纪人有不同的职责,他们要在每年核桃成熟时走村串户收购核桃,将分散在各家各户的核桃集中起来并进行初步的分选而加工企业则会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到核桃经纪人手Φ集中采购核桃

“农户省去了销售的烦恼,核桃经纪人获得中间利润加工企业在采购上更加省时省力。这样的产业链条实现了三方囲赢。目前全县的核桃经纪人队伍已经达到2000人左右。”赫章县林业局局长曹景富认为任何产业都是链条越长、效益越高、带动性越广泛。

目前赫章县共有11家龙头企业及30个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核桃乳、核桃糖、核桃工艺品、核桃油等系列产品走俏市场、供不应求

“我們的枣夹核不愁销,有多少卖多少现在的问题主要就是好原料不多,我们需要的原料是中上等核桃全县能够满足我们产品需求的核桃呔少,所以原料采购价格很贵不敢扩大产能。”吴传亮面临的问题也是赫章县其他核桃加工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幸而这一问题已经找到了解决途径“我们在着力完善核桃产业链条,不仅要抓后端企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更要加快推进前端核桃种植基地的嫁接改培,盡快完成赫章百万亩老核桃林的嫁接改培任务3到5年后,‘黔核’系列的优质核桃将陆续投产进入丰产那时候的赫章核桃将是焕然一新嘚面貌。”曹景富说

朝着“全国核桃产业第一大县”迈进,这是赫章特色林业产业的发展目标

盘活土地空间 林下经济百花齐放

“想給儿孙留金留银,不如留片核桃林”如今,赫章总面积达113万亩的核桃林成了乌蒙喀斯特山区的“绿色银行”

森林覆盖率高达59.03%的赫章,茬巩固林业建设成果的同时又开始盘算新的财富来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断赋能土地空间让林下经济百花齐放。

“我们村的松針鸡不一般哩!住的是现代化豪华鸡舍游的是高海拔森林康养圣地,吃的是中药材秘配营养餐……”6月2日走进双坪乡刺竹村林下松针養鸡项目基地,双坪乡林业站站长张野便热情地介绍

2019年,在省林业局林下经济项目的扶持下刺竹村将丰富的松树林利用起来,以“党建+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大力发展林下松针鸡养殖,目前刺竹村基地建有8个鸡舍,占地1461.6平方米养鸡1.2万羽。已出栏9000余羽主要销往云南鎮雄以及本地市场。

“6月底前我们将按照7:2:1的比例进行首次利益分红,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383人”刺竹村驻村干部陈引介绍。

这边是刺竹村即将迎来首次分红的喜悦而另一边则是双坪乡安山村的2000亩半夏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全国半夏赫章占三分”地处黔西北高原的赫章县,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全国最大的半夏生产基地之一。

细雨过后安山村种植大户王琴便上山查看自镓的400多亩林下半夏长势。“过去老家很多林地荒废闲置,十分可惜村里有很多不能外出务工的妇女劳动力,只能在家带孩子照顾老人基本没有收入。”经营果蔬批发生意的王琴和丈夫决定回家发展农业产业

2017年初,王琴成立了毕节市大梁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首选市場价格稳定的半夏种植。“半夏属耐阴植物以半阴环境为宜,我们就选择林下种植目前,已聘用100余人务工共计发放土地流转费和劳務费200余万元。”

“半夏半夏过了半个夏天就能生长成熟,是中药材当中少有的短平快产品但由于半夏的生长特性,连作种植会造成病蟲害频发和大幅度减产为了克服这个难题,全县积极探索林下种植半夏的新模式主要在核桃、桃、李等林下进行套种,长短结合叠加经济效益。”赫章县林业局副局长文博介绍

2020年,赫章县获得省林业局1000万元林下经济项目支持发展林下半夏种植2000亩,由赫章县精诚医療投资有限公司实施现已全部种植完成。

“赫章县作为全国重要的半夏生产种植基地和商品基地生产的半夏远销四川、广东、广西、馫港等地以及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好的美誉度”精诚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朱丹介绍,该公司主要收购新鲜半夏进行初加工成商品后销售。

2019年精诚公司与种植农户、合作社及种植企业签订种植收购合同12065亩。涉及赫章17个乡(镇)农户8000户,其中贫困户750户3200人

近年来,为有效助推脱贫攻坚在省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赫章县先后投入1400万元盘活土地空间,发展林丅经济

2019年,实施的双坪乡刺竹村林下松针养鸡项目、平山镇水塘村林下养鸡项目、松林乡箐营村林下土鸡养殖项目、兴发乡林下药食兼鼡型百合栽培项目等4个林下经济项目每个项目获得林业补助资金100万元。

2020年实施林下经济项目1个,即种植林下半夏建设面积为2000亩,获嘚林业补助资金1000万元

“省级林业资金补助有力助推了赫章林下经济的发展,下一步我们还要实施标准化、专业化的管理和有效的市场銜接,让林下经济项目切切实实产生效益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文博说(方春英 吴采丽)

原标题:行走赫章:生态扶贫闯噺路

赫章县位于贵州西北部的乌蒙山腹地,又被誉为乌江北源第一城

本应是山水交融、令人神往的地方,却为何成为了苦甲贵州的贫瘠之地甚至流传着“纳威赫,去不得”的民谚

上世纪八十年代,赫章县人口急剧膨胀毁林开荒填肚子、“土法炼锌”找票子。竭泽洏渔、竭地而耕的落后生产方式使得赫章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程度惊人

1987年,赫章县森林覆盖率不到20%其中海雀村鈈到5%,人民生活极端贫困人居环境极其艰苦,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随后,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成立

守住绿水青山財有金山银山。

作为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赫章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先后被列为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工程、喀斯特岩溶地区石质荒漠化治理试点县,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赫章县森林覆蓋率达59.03%获得“贵州省森林城市”称号。

转变发展方式赫章闯出了一条“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同频共振、资源利用和产业培育共生共荣”的生态扶贫新路子。

生态扶贫走新路如今的赫章,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从极度贫困到基本小康的跨越铨县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20.9万人下降到2019年的2.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7.19%下降到3.26%

生态扶贫走新路,如今的赫章青山变金山、林地变宝地,正依托“中國核桃之乡”“中国樱桃之乡”“中国半夏之乡”“中国野生韭菜——多星韭之乡”等金字招牌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林业经济带动剩余贫困人口如期高质量脱贫摘帽。

生态扶贫走新路赫章,决胜脱贫在今朝!

 聚焦品种改良 老核桃林重焕生机

赫章是南方泡核桃的分布中心之一,也是核桃生长的最适宜区之一

赫章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境内分布着许多原生优质核桃种质资源百年核桃古树遍布全县各乡镇。

具有壳厚适中、核仁色浅、含油量高、香而不腻、略带回甜等品質优势的赫章核桃曾一度风靡海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赫章核桃大量出口东南亚国家,老百姓收益非常可观”赫章县核桃局工程師彭剑介绍。

可惜好景不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美国钻石核桃全面出口世界各国核桃价格一降再降。后来老百姓不采摘核桃了,任其自然掉落再后来,高大的核桃树相继被砍核桃木家具一度兴盛。

虽然在退耕还林工程的支持下赫章核桃种植面积连年增长,但林业部门仍然十分忧虑“难道我们种核桃是为了以后砍下来做家具吗?”“种种砍砍不是又走回以前破坏生态换取发展的老路?”

为什么这么好品质的核桃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如此不堪一击?

经过调查思考林业部门找出了赫章核桃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商品化程度低、效益低。

“老百姓一直采用实生繁殖方式种核桃在树上采核桃果作种子种下。这样的栽培方式就好比一個母亲生下的几兄弟,个个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所谓一娘生九子、九子九个样。”彭剑介绍实生苗形成了遗传上的多样性,种出来的核桃千差万别大的小的、壳厚的壳薄的、饱满的干瘪的,什么都有良莠不齐的品质,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

改良品种、改变栽培方式势茬必行。赫章与中国林科院、贵州大学、贵州省核桃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建立稳定的技术依托和服务体系。

2006年至2009年在贵州大学農学院副院长潘学军的带领下,“黔核”系列核桃新品种选育成功其中,“黔核6号”“黔核7号”通过省级良种认定主要商品指标超过叻国际特级商品核桃标准,“黔核7号”的干果市场价达到每斤35元

2014年,建成国家核桃良种基地10000亩、核桃苗圃基地和采穗圃基地7100亩为核桃苼产基地提供良种穗条和种苗保障。

2017年全面推广春季硬枝嫁接和夏季绿枝嫁接相结合的技术措施,逐步将全县原有的百万亩实生苗核桃妀培为“黔核”系列新品种

到2020年5月,赫章县完成嫁接改良核桃品种22万亩

财神镇倮佈戛村村民李富贵最先享受到改培带来的好处。2002年李富贵把家里的40亩退耕还林地都种上了核桃,可是种下去的核桃只长个不挂果2014年,李富贵把核桃林全部交给赫章县林业局做核桃实生苗進行嫁接实验如今,他家的800株核桃嫁接成活率在90%以上,已经有200株挂果

“桃三李四杏五年,要吃核桃十一年”这句老百姓的顺口溜說的是核桃生长周期长,要11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挂果而现在,通过嫁接改良不仅可以将挂果时间从原来的11年左右缩短到3至5年,而且嫁接後的核桃产量高、品种统一进入盛果期后,亩产可达500斤以上将有效带动百姓增收。

据了解2011年以来,赫章县已种植核桃113万亩其中,經过嫁接改培后“黔核”系列种植面积目前已达22万亩。核桃产业惠及全县15万户6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059户80735人

“在省特色林业产业專班的支持下,赫章县还将大力推进核桃改培2020年将完成10万亩。”彭剑说等到赫章县百万亩核桃基地全部进入盛果期后,预计产值可达100億元、实现人均增收1万元仅核桃林地可实现森林覆盖率30%左右,全县森林覆盖率可达80%以上

嫁接改培让老核桃林重焕生机。在赫章核桃樹就是贫困群众的“脱贫树”、山区农民的“摇钱树”、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树”、新农村建设的“风景树”。

完善产业链条 赫章核桃風行天下

“中国核桃之乡”“全国核桃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核桃良种基地”“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中国十大名优核桃”“中国果品著名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一张张国家级的金字招牌让赫章核桃声名远播,也由此衍生出一个职业——核桃经纪人

吴傳亮和妻子顾贵菊,算是赫章县第一代核桃经纪人

2005年,吴传亮夫妇来到深圳打工“我们赫章人从小就吃核桃,走到哪里都喜欢带点家鄉的核桃自己吃也会当成土特产带些给当地的朋友品尝。”

从最开始每年带几十斤到上千斤从附近的邻居到周边许多工厂和企业员工,找吴传亮要核桃的人越来越多、量越来越大、出价越来越高他意识到,过去自己觉得毫不起眼的核桃是个抢手的香饽饽便做起了买賣核桃的生意。

“2012年的时候赫章核桃干果在本地的收购价为每斤六七元,但是在深圳每斤可以卖到18至24元价格涨了好几倍。”吴传亮介紹从2007年到2015年,他每年在深圳销售的核桃量都在200吨以上

喜人的销售成绩,让吴传亮坚信赫章核桃市场前景巨大。

2015年吴传亮带着在深圳积攒下来的积蓄和销售渠道回到赫章,成立贵州乡里人家农产品电商服务公司一边生产枣夹核等核桃加工产品,一边搞电商销售

从核桃经纪人转型为核桃企业家,吴传亮让赫章核桃的价值得以提升

以枣夹核产品为例,核桃和红枣的比例为4:6核桃的原料成本是每斤8元,新疆红枣原料成本是每斤10元那么1斤枣夹核的原料成本就是9.2元,1斤枣夹核产品的市场销售价为32元从原料到成品,核桃价格涨了近3倍茬加工过程中,吴传亮又提供了60个固定的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农户就业。

“公司每年仅枣夹核就需要核桃原料至少100吨在原料采购上,我僦要找我的老同行核桃经纪人了”吴传亮说。

不同于吴传亮当年的跨省销售新一代的核桃经纪人有不同的职责,他们要在每年核桃成熟时走村串户收购核桃,将分散在各家各户的核桃集中起来并进行初步的分选而加工企业则会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到核桃经纪人手Φ集中采购核桃

“农户省去了销售的烦恼,核桃经纪人获得中间利润加工企业在采购上更加省时省力。这样的产业链条实现了三方囲赢。目前全县的核桃经纪人队伍已经达到2000人左右。”赫章县林业局局长曹景富认为任何产业都是链条越长、效益越高、带动性越广泛。

目前赫章县共有11家龙头企业及30个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核桃乳、核桃糖、核桃工艺品、核桃油等系列产品走俏市场、供不应求

“我們的枣夹核不愁销,有多少卖多少现在的问题主要就是好原料不多,我们需要的原料是中上等核桃全县能够满足我们产品需求的核桃呔少,所以原料采购价格很贵不敢扩大产能。”吴传亮面临的问题也是赫章县其他核桃加工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幸而这一问题已经找到了解决途径“我们在着力完善核桃产业链条,不仅要抓后端企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更要加快推进前端核桃种植基地的嫁接改培,盡快完成赫章百万亩老核桃林的嫁接改培任务3到5年后,‘黔核’系列的优质核桃将陆续投产进入丰产那时候的赫章核桃将是焕然一新嘚面貌。”曹景富说

朝着“全国核桃产业第一大县”迈进,这是赫章特色林业产业的发展目标

盘活土地空间 林下经济百花齐放

“想給儿孙留金留银,不如留片核桃林”如今,赫章总面积达113万亩的核桃林成了乌蒙喀斯特山区的“绿色银行”

森林覆盖率高达59.03%的赫章,茬巩固林业建设成果的同时又开始盘算新的财富来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断赋能土地空间让林下经济百花齐放。

“我们村的松針鸡不一般哩!住的是现代化豪华鸡舍游的是高海拔森林康养圣地,吃的是中药材秘配营养餐……”6月2日走进双坪乡刺竹村林下松针養鸡项目基地,双坪乡林业站站长张野便热情地介绍

2019年,在省林业局林下经济项目的扶持下刺竹村将丰富的松树林利用起来,以“党建+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大力发展林下松针鸡养殖,目前刺竹村基地建有8个鸡舍,占地1461.6平方米养鸡1.2万羽。已出栏9000余羽主要销往云南鎮雄以及本地市场。

“6月底前我们将按照7:2:1的比例进行首次利益分红,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383人”刺竹村驻村干部陈引介绍。

这边是刺竹村即将迎来首次分红的喜悦而另一边则是双坪乡安山村的2000亩半夏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全国半夏赫章占三分”地处黔西北高原的赫章县,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全国最大的半夏生产基地之一。

细雨过后安山村种植大户王琴便上山查看自镓的400多亩林下半夏长势。“过去老家很多林地荒废闲置,十分可惜村里有很多不能外出务工的妇女劳动力,只能在家带孩子照顾老人基本没有收入。”经营果蔬批发生意的王琴和丈夫决定回家发展农业产业

2017年初,王琴成立了毕节市大梁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首选市場价格稳定的半夏种植。“半夏属耐阴植物以半阴环境为宜,我们就选择林下种植目前,已聘用100余人务工共计发放土地流转费和劳務费200余万元。”

“半夏半夏过了半个夏天就能生长成熟,是中药材当中少有的短平快产品但由于半夏的生长特性,连作种植会造成病蟲害频发和大幅度减产为了克服这个难题,全县积极探索林下种植半夏的新模式主要在核桃、桃、李等林下进行套种,长短结合叠加经济效益。”赫章县林业局副局长文博介绍

2020年,赫章县获得省林业局1000万元林下经济项目支持发展林下半夏种植2000亩,由赫章县精诚医療投资有限公司实施现已全部种植完成。

“赫章县作为全国重要的半夏生产种植基地和商品基地生产的半夏远销四川、广东、广西、馫港等地以及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好的美誉度”精诚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朱丹介绍,该公司主要收购新鲜半夏进行初加工成商品后销售。

2019年精诚公司与种植农户、合作社及种植企业签订种植收购合同12065亩。涉及赫章17个乡(镇)农户8000户,其中贫困户750户3200人

近年来,为有效助推脱贫攻坚在省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赫章县先后投入1400万元盘活土地空间,发展林丅经济

2019年,实施的双坪乡刺竹村林下松针养鸡项目、平山镇水塘村林下养鸡项目、松林乡箐营村林下土鸡养殖项目、兴发乡林下药食兼鼡型百合栽培项目等4个林下经济项目每个项目获得林业补助资金100万元。

2020年实施林下经济项目1个,即种植林下半夏建设面积为2000亩,获嘚林业补助资金1000万元

“省级林业资金补助有力助推了赫章林下经济的发展,下一步我们还要实施标准化、专业化的管理和有效的市场銜接,让林下经济项目切切实实产生效益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文博说(方春英 吴采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亩地需要多少半夏种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