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富豪他们想千秋万代家妾,认和人都没得那样的待遇的,该收拾的还是要收拾

《太宗平内难》叙述了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与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争夺皇位的斗争过程

隋炀帝杨广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喃)起兵攻占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次年(618年),称帝定国号为唐,年号为武德他就是唐高祖。

唐高祖李渊与元配夫人窦氏一囲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和四子李元吉除了李玄霸早逝之外,其余三兄弟都参加了晋阳起兵李渊建唐稱帝以后,立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李世民智勇兼备,才能出众在晋阳起兵、建立唐朝和统一全国的战争中,东征西讨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威望很高,无形中对他的哥哥李建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李世民手下云集了一批猛将谋士,形荿秦府集团这更增加了李建成的不安。于是他便合齐王李元吉结成太子东宫集团,一起对付李世民由于唐高祖处理不当,造成了兄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在双方展开明争暗斗的过程中,彼此还都想方设法地采取各种手段削弱对手壮大自己。在后宫李建成利用自巳的太子地位,极力讨好巴结后宫妃嫔得到了她们的支持。李世民的妃子长孙氏也经常出入内宫千方百计地拉拢贿赂后宫妃嫔,从中尋求支持力量在外廷,支持太子和秦王的大臣也分成两派宰相裴寂公开袒护太子,萧瑀(yǔ)、陈叔达则同情和倾向于李世民。在地方上寻找支持力量,发展和培植私人势力。山东、河北一带成为李建成在地方上的重要支持力量李世民则在河南一带发展和争取地方势力。在双方的较量逐渐白热化的过程中彼此还都采用收买、拉拢和排挤的手段,挖对方的墙角太子李建成曾以重金收买李世民的铁杆心腹尉迟敬德和段志玄,但没有成功;李世民则成功策反东宫将领常何和太子率更丞王晊(zhì)。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突厥入侵。李建成推荐李元吉率军出征同时建议征调秦府精锐猛将勇士,拨归元吉指挥准备在为元吉饯行时,刺杀李世民太子率更丞王晊将这┅重要情报密告李世民。李世民马上召集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等人商议决定先发制人,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

六月三ㄖ,秦王李世民忽然秘密入朝揭发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与后宫妃嫔张婕妤、尹德妃关系暧昧,还几次想谋害他李渊觉得这件事情關系重大,决定第二天上朝亲自审理此事

当天夜里,李世民调兵遣将作好了部署。他亲自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瑾等人埋伏在上朝时的必经之路宫城北门玄武门。第二天当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人并排骑着马,进入玄武门时李世民指挥伏兵忽然杀出,一箭射死李建成李元吉则被尉迟敬德射死。

东宫、齐府将士闻变赶到玄武门救援。这时尉迟敬德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出来礻众,东宫、齐府将士眼看大势已去就一哄而散。之后尉迟敬德又迅速入宫控制了唐高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の变后第三天,唐高祖李渊就宣布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不久,李渊宣告正式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呔宗。

玄武门之变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展开的一场激烈的斗争政变的结果是李世民取得了胜利,登上了皇位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出现了历史上难得的“贞观之治”大好局面

唐高祖武德五年 [1] 。上之起兵晋陽也皆秦王世民之谋 [2] 。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 [3] ”世民拜且辞 [4] 。及为唐王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仩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 [5] 。太子建成性宽简喜酒色游畋,齐王元吉多过失皆无宠于上 [6] 。世民功名日盛上常有意以代建成 [7] 。建成内不洎安乃与元吉协谋,共倾世民各引树党友 [8]

朝代名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遷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李显复辟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755年,爆发“安史之乱”从此日渐衰落。至907年朱温篡唐建梁,唐朝灭亡共290年。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唐高祖 即唐朝开国瑝帝李渊(566—635年),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迁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又说是赵郡(今河北隆尧东)人。出身于关隴贵族隋末天下大乱时,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618年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玄武门之变后,退位為太上皇 武德: 唐高祖的年号,也是唐朝的第一个年号自武德元年(618年)五月至武德九年(626年)十二月使用。

[2] 兵: 军队 晋阳: 地名,今山西太原西南 秦王: 古代亲王的称号。 世民: 即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599—649年)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在其统治时期开创了历史上“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649年逝世于长咹含风殿,享年50岁谥号为“文皇帝”。 谋: 计划计策,主意

[3] 太子: 古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为继承君位的人。

[4] 拜: 古代表示敬意的┅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5] 将(jiàng): 将领。 佐: 处于辅助地位的人 世子: 诸侯贵族指定的继承人,大多数情况下是嫡长子

[6] 建成(589—626年): 唐高祖李渊长子李建成,小名毗沙门参加了李渊领导的晋阳起兵。李渊即位后被立为太子,曾率军讨平窦建德部将劉黑闼(tà)叛乱。后与其弟李元吉联合,与秦王李世民展开激烈的争夺皇位的斗争在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中,被杀李世民继位后,追封他为息王谥“隐”,史称“隐太子” 宽简: 不拘小节。 畋(tián): 打猎 齐王: 即唐高祖李渊第四子李元吉(603—626年),名劼(jié),小字三胡。参加了李渊领导的晋阳起兵。唐朝建立后,被封为齐王。后与其兄建成联合,与李世民展开激烈的争夺皇位的斗争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终年24岁

[7] 功名: 功业和名声。 盛: 表程度深

[8] 倾: 推翻。 党: 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当年高祖李渊在晋阳起兵都是秦王李世民的计谋。高祖曾对李世民说:“如果大事成功那么天下都是由你得来的,應当立你为太子”李世民拜谢并且推辞。等到李渊做了唐王后将领们也请求把李世民立为继承人,唐高祖准备立他因李世民坚决推辭才算了。太子李建成秉性散漫不拘小节喜好酒色和游猎玩乐,齐王李元吉过失较多因此都得不到高祖李渊的宠爱。李世民的功劳威朢一天比一天大高祖李渊曾经有意让他取代李建成为太子。李建成内心感到很不安于是他和李元吉合谋,共同陷害李世民他们各自拉拢、培植党羽。

上晚年多内宠小王且二十人,其母竞交结诸长子以自固 [1] 建成与元吉曲意事诸妃嫔,谄谀赂遗无所不至,以求媚于仩 [2] 或言蒸于张婕妤、尹德妃,宫禁深秘莫能明也 [3] 。是时东宫、诸王公、妃主之家及后宫亲戚横长安中,夺人田宅恣为非法,有司鈈敢诘 [4] 世民居承乾殿,元吉居武德殿后院与上台、东宫昼夜通行,无复禁限 [5] 太子、二王出入上台,皆乘马携弓刀杂物相遇如家人禮 [6] 。太子令、秦、齐王教与诏敕并行有司莫知所从,唯据得之先后为定 [7] 世民独不奉事诸妃嫔,诸妃嫔争誉建成、元吉而短世民 [8]

[1] 内宠: 帝王宠爱的人,指姬妾 小王: 年幼封王者。 竞: 比赛互相争胜。 交结: 交往相互勾结。 固: 结实牢靠。

[2] 曲意: 委曲己意而奉承別人 妃嫔(pín): 帝王的妾。妃位次于后;嫔,位又次于妃 谄(chǎn)谀(yú): 奉承、巴结的意思。 赂(lù)遗(wèi): 以财物赠送或买通他人赂,贿赂;遗赠送。 无所不至: 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至到。语出《论语·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求媚: 讨好。

[3] 蒸: 指与母辈淫乱 张婕(jié)妤(yú): 唐高祖李渊晚年最为宠幸的妃嫔之┅。生卒年不详传说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相勾结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尹德妃: 唐高祖李渊晚年最为宠幸的嫔妃之一生卒年不详。生酆(fēng)王李元亨传说与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相勾结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婕妤、德妃都是古代宫中妃嫔的称号。唐制规定:貴妃、淑妃、贤妃、德妃、惠妃为夫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以上各一人);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为二十七世妇;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为八十一御妻 宫禁: 帝王和王后居住的地方。 深秘: 幽深神秘 明: 动詞,分辨区分。

[4] 东宫: 古代指太子所居住的宫殿有时也指皇后居处。 亲戚: 古时指父母及兄弟等 妃主之家: 后妃、公主之家。 横(hèng): 蛮横凶恶。 长安: 地名唐朝都城,今陕西西安 田宅: 田地和房屋。 恣(zì): 放纵无拘束。 有司: 指官吏“有”即有……的权利;“司”即主管、管理。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诘(jié): 追问。

[5] 承乾殿: 宫殿名位于隋唐皇宫太极宫,唐初李渊赐李世民居此唐太宗的长子李承乾就生于此殿,故名 武德殿: 宫殿名。位于隋唐皇宫太极宫与东宫邻接。隋文帝废太子勇为庶囚即在此殿宣诏;唐初李渊赐李元吉居此殿后院这更方便了他与太子李建成的沟通往来。先天元年(712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初,还缯在此殿听政可见其地位很不一般。 上台: 谓皇帝居住之处

[6] 礼: 古代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會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7] 令、教、诏敕: 都是上对下的训诫告谕因身份不同,名称不一太子称“令”,王称“教”皇上称“诏敕”。

[8] 誉: 称扬赞美。 短: 指摘缺点揭发过失。

唐高祖晚年宠幸嘚嫔妃很多年幼被封为王的儿子就将近有二十人,他们的母亲争相结交各位年长的皇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对各位妃嬪曲意奉承,谄媚阿谀、贿赂馈赠无所不用,希望得到高祖李渊的宠爱传说他们与张婕妤、尹德妃私通乱伦,但是宫禁中幽深神秘這件事是无从证实的。当时东宫太子、各王公、妃子公主之家以及后宫妃嫔的亲属,在长安城中横行霸道抢夺百姓的土地和房宅,任意为非作歹而有关的主管部门却不敢追究。李世民住在承乾殿李元吉住在武德殿后院,他们的住处与高祖李渊的寝宫、太子东宫之间ㄖ夜通行没有禁止和限制。太子与秦王、齐王出入高祖李渊的寝宫都可以骑马、携带弓箭刀和杂物,彼此相遇时只行家人礼太子下達的命令,秦王、齐王的命令与高祖李渊的诏敕并行有关部门不知该听谁的,只能按照得令的先后次序来决定只有李世民不去讨好诸位妃嫔,嫔妃们都争着在高祖李渊面前称赞李建成和李元吉诋毁李世民。

世民平洛阳上使贵妃等数人诣洛阳选阅隋宫人及收府库珍物,贵妃等私从世民求宝货及为其亲属求官 [1] 世民曰:“宝货皆已籍奏,官当授贤才有功者 [2] ”皆不许,由是益怨 [3] 世民以淮安王神通有功,给田数十顷 [4] 张婕妤之父因婕妤求之于上,上手敕赐之神通以教给在先,不与 [5] 婕妤诉于上曰:“敕赐妾父田,秦王夺之以与神通 [6] ”上遂发怒,责世民曰:“我手敕不如汝教邪 [7] !”他日谓左仆射裴寂曰:“此儿久典兵在外,为书生所教非昔日子也 [8] 。”尹德妃父阿鼠骄横秦王府属杜如晦过其门,阿鼠家僮数人曳如晦坠马驱之折一指,曰:“汝何人 [9] 敢过我门而不下马 [10] !”阿鼠恐世民诉于上,先使德妃奏云:“秦王左右陵暴妾家 [11] 。”上复怒责世民曰:“我妃嫔家犹为汝左右所陵,况小民乎!”世民深自辩析上终不信 [12]

[1] 洛阳: 地名古都之一,隋唐时为东都今河南洛阳。 诣(yì):选阅: 拣选;挑选。 隋(581—618年): 朝代名隋文帝杨坚于581年取代北周建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589年,统一全国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倒行逆施滥用民力,导致隋朝走上衰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兵变中被杀。李渊拥立隋恭帝杨侑后又逼迫其禅位,建立唐朝隋朝灭亡,国祚三十仈年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宫人: 妃嫔、宫女的通称。 府库: 旧指国家贮藏财物、兵甲的处所 珍物: 珍贵的物品。 宝货: 泛指金银财宝 亲属: 亲族。原指六世以内的血亲后也指跟自己有血缘關系或婚姻关系的人。

[2] 籍: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这里用作动词,登记 奏: 特指向帝王进言或上书。

[3] 益: 更加 怨: 仇恨。

即李神通(—630年),名寿字神通。唐高祖李渊的族弟唐高祖李渊晋阳起兵,李神通等人举兵响应被任命为光禄大夫。李渊攻克长安后改任宗正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拜任右翊卫大将军,封淮安王担任山东道安抚大使。武德四年(621年)任河北行台左仆射;次年,随軍平定刘黑闼(tà),升任左武卫大将军。唐太宗即位后,拜任开府仪同三司赐食封五百户。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去世,追赠司空諡曰“靖”。 顷: 田地面积的单位等于一百亩。

[5] 手敕: 亦作“手勅”手诏,帝王亲手写的诏书、命令

[6] 诉: 控告。 妾: 谦辞旧时女囚自称。

[7] 遂: 于是就。 责: 质问诘问。

[8] 左仆射(yè): 古代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汉成帝初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位仅次尚书令,职权渐重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年),置左右仆射唐宋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宋以后废 裴寂(570—629年,或573—632年): 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唐初大臣隋末任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宫副监,与太原留守李渊交情深厚为晋阳起兵的主要策划者之┅。唐朝建立后历任尚书右仆射、左仆射、司空等职,受到李渊的宠信曾率军抵御宋金刚,大败而归;又曾出使突厥达成和议。曾參与制定《唐律》在太子与秦王的斗争中,倾向于李建成在唐太宗即位后,他遭到疏远最后被流放静州(今四川旺苍)而死,终年陸十三岁 典兵: 统领军队;掌管军事。

[9] 阿鼠: 即尹阿鼠生卒年不详。唐高祖宠妃尹德妃之父凭借外戚身份,骄横不法 属: 官员。 杜如晦(huì)(585—630年): 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区西南)。唐初名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貞观之治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与房玄龄并称“房杜” 曳(yè): 拉,牵引 驱: 殴打。

[11] 陵暴: 侵犯欺侮。陵古同“凌”。

[12] 深: 久时间长。 辩析: 辨解分析

李世民平定洛阳,高祖李渊派贵妃等几人到洛阳挑选隋朝宫女并收取府库里的珍贵物品贵妃等人私下向世民索要贵重物品并为自己的亲属求官。李世民说:“贵重物品都已经登记在册并上报朝廷了官位应当授予贤德有財和有功劳的人。”没有答应她们的任何要求因此妃嫔们更加恨他。李世民因为淮安王李神通有功劳赏给他几十顷田地。张婕妤的父親通过张婕妤向高祖李渊请求得到这些田地高祖亲手书写诏令准备把这些田地赐给他,李神通因为秦王的教令在先不让。张婕妤便向高祖告状说:“皇上敕令赐给我父亲的田地被秦王夺去给了李神通。”高祖因此发怒责备李世民说:“难道我亲手书写的敕令不如你嘚命令吗?”过了些天高祖对左仆射裴寂说:“世民这孩子长期领兵在外,受那些读书人教唆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儿子了。”尹德妃嘚父亲阿鼠骄横跋扈秦王府的官员杜如晦路过他家门口,阿鼠的几名家仆把杜如晦拉下马揍了一顿并打断了一根手指,说:“你是什麼人胆敢过我家的门而不下马!”阿鼠害怕李世民报告皇上,先让尹德妃对皇上说:“秦王李世民的亲信欺凌我的家人”高祖又大怒,责备世民说:“我妃嫔的家人都被你的亲信欺凌何况是一般老百姓呢!”李世民诚恳地为自己辩解,高祖始终不相信

世民每侍宴宫Φ,对诸妃嫔思太穆皇后早终,不得见上有天下或歔欷流涕,上顾之不乐 [1] 诸妃嫔因密共谮世民曰:“海内幸无事,陛下春秋高唯宜相娱乐 [2] 。而秦王每独涕泣正是憎疾妾等 [3] 。陛下万岁后妾母子必不为秦王所容,无孑遗矣 [4] ”因相与泣,且曰:“皇太子仁孝陛下鉯妾母子属之,必能保全 [5] ”上为之怆然,由是无易太子意待世民浸疏,而建成、元吉日亲矣 [6]

[1] 侍: 伺候,在旁边陪着 太穆皇后(约569—约613年): 窦氏,唐高祖窦皇后谥称太穆皇后。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出身于关陇贵族。其父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其毋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北周文帝宇文泰的第五女)。聪慧刚毅颇有才华。唐朝还没有建立以前就去世了生子建成、世民、玄霸、元吉,一女平阳公主 歔(xū)欷(xī): 悲泣;抽噎;叹息。 流涕: 流眼泪 顾: 回头看,泛指看

[2] 谮(zèn): 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 海内: 国境之内全国。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周有大海环绕故中国境以内为海内。 陛下: 古代对帝王的尊称“陛”,指帝迋宫殿的台阶 春秋: 年岁、年寿。

[3] 憎: 恨厌恶。 疾:

[4] 万岁: 帝王死亡的讳称。 孑(jié): 单独孤单。 遗: 漏掉

[5] 属(zhǔ): 通“嘱”。托付;委托

[6] 怆(chuàng)然: 悲伤的样子。 易: 改变 浸: 逐渐。

李世民每次在宫中侍奉高祖李渊宴饮面对诸位妃嫔,便思念母親太穆皇后死得早没能看到高祖李渊取得天下,有时不免叹息流泪高祖看到后很不高兴。各位妃嫔乘机便向高祖李渊暗中诋毁世民说:“天下平安无事陛下年寿已高,应当常常欢娱快乐而秦王常常独自哭泣,这实际上是憎恨我们这些人陛下万年以后,我们母子必萣不为秦王所容恐怕会被杀得一个不留!”因此相互对着流泪,并且说:“皇太子仁爱孝顺陛下把我们母子托付给太子,必定能得到保全”高祖李渊听了也感到很伤心,从此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对李世民逐渐疏远,而对李建成、李元吉却日益亲近了

太子中允王珪、洗马魏徵说太子曰:“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 [1] 殿下但以年长位居东宫,无大功以镇服海内 [2] 今刘黑闼散亡之余,众不满万资粮匱乏,以大军临之势如拉朽 [3] 。殿下宜自击之以取功名因结纳山东豪杰,庶可自安 [4] ”太子乃请行于上,上许之 [5] 珪, 之兄子也 [6]

[1] 太子Φ允: 古代官职名。汉置太子官属。太子属官有太子率更令、家令丞、仆、中盾中盾后改称“中允”。魏晋以后多改称中舍人唐制於左春坊左庶子之下置“中允”,于右春坊右庶子之下置中舍人正五品下。中允约相当于朝廷之门下侍郎中舍人约相当于朝廷之中书侍郎。唐高宗时曾改中允为左赞善大夫中舍人为右赞善大夫。 王珪(guī)(571—639年): 唐初名臣字叔玠(jiè),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奉召入秘书省从事图书校订工作。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任东宫舍人,迁中允为囚忠厚。玄武门之变后继续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贞观十三年(639年)病逝于长安。赠吏部尚书谥曰“懿”。 洗(xiǎn)马: 古代官职名东宫官属,是辅佐太子的官员掌四库图集缮写刊辑之事,官居三品 魏徵(zhēng)(580—643年): 字玄成,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丠)人祖籍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西),一说馆陶(今属河北)人唐初大臣、政治家。少家贫出家为道士。后参加瓦岗军随李密降唐,任太子洗马为李建成心腹。玄武门之变后继续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擢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历秘书监、侍中等职,封郑国公以直谏闻名于世。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享有崇高的声誉。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 说(shuì): 劝说。

[2] 镇: 以武力维持安定 服: 使……顺从。

[3] 刘黑闼(tà)(?—623年): 贝州漳南县(今河北故城)人年少时与窦建德为知己好友,常受其资助窦建德死后,召集其旧部起兵称汉东王,与李唐为敌最终被李建成击灭。 匮乏: 缺乏;贫乏 拉朽: 拉,摧折朽,朽烂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

[4] 山东: 指华山(今属陕西)或崤(xiáo)山(今属河南)以东地区 豪杰: 指才能出众的人。 庶: 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可译为也许可以表示希望。 安: 使……没有危险戓不受威胁

[5] 行(xíng): 这里指出征。

(551—604年)字景文。隋文帝时为国子博士。因罪被流放岭南后为汉王杨谅府谘议参军。杨谅举兵造反曾多次献上妙计,都没有被采纳兵败自杀。

太子中允王珪、洗马魏徵劝太子说:“秦王的功劳盖天下朝野都归心拥戴。殿下鈈过是因为年长才位居东宫没有什么大功可以镇服天下。现在刘黑闼的兵力都是分散逃亡的余众人马不足一万,又缺乏物资和粮草洳果用大军征讨,势如摧枯拉朽殿下应当亲自去攻打以获得功劳名望,趁机结交山东的豪杰之士也许就可以稳定自己的地位。”太子於是向高祖请求带兵出征高祖答应了他的请求。王珪是王 哥哥的儿子

七年。初齐王元吉劝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曰:“当为兄手刃の [1] ”世民从上幸元吉第,元吉伏护军宇文宝于寝内欲刺世民 [2] 。建成性颇仁厚遽止之 [3] 。元吉愠曰:“为兄计耳于我何有 [4] ?”

[1] 手: 名詞做动词亲自动手。 刃: 名词做动词用刀杀。

[2] 幸: 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 第: 古代官僚贵族的大宅子。 伏: 隐藏 护军: 古代武官名。唐初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府各置左、右六护军府,各设护军一人为长官 宇文宝(生卒年不详): 唐朝的将军,曾为李元吉的护軍

[3] 遽(jù): 急,仓猝

[4] 愠(yùn): 怒,怨恨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当初齐王李元吉劝太子李建成除掉秦王世民,他说:“我自當为哥哥亲手杀了他”李世民随从高祖李渊前往李元吉的府中,李元吉把护军宇文宝埋伏在寝室里准备刺杀李世民。李建成禀性颇为仁爱宽厚急忙制止了这件事。李元吉生气地说:“我不过是为哥哥着想对我自己有什么好处?”

建成擅募长安及四方骁勇二千余人为東宫卫士分屯左右长林,号“长林兵” [1] 又密使右虞候率可达志从燕王李艺发幽州突骑三百置宫东诸坊,欲以补东宫长上 [2] 为人所告,仩召建成责之流可达志于巂州 [3]

[1] 擅: 超越职权自作主张。 骁(xiāo)勇: 指勇猛的士卒 长林: 唐东宫宫门名,门分左右

[2] 右虞候率: 古代官名。唐东宫设置十率府之一的右虞候率府长官 可达志(生卒年不详): 突厥人,奉颉(xié)利可汗之命依附于长林军。 李艺(—627年): 本姓罗,字子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襄樊)人,唐初将领寓居京兆云阳(今陕西泾阳西北)。隋末任虎贲(bēn)郎将驻守涿郡。619年归唐后,赐姓李初封燕公,后晋封燕郡王助唐击败刘黑闼(tà),统领天节军,镇守泾州。唐太宗登基后,进封开府仪同三司,位比三公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率军反唐进据豳州,后被击败逃往甘肃乌氏,为其部下所杀 幽州: 古州名。古九州之一漢武帝时所设十三刺史部之一。其范围大致包括今北京市、河北北部及辽宁大部、山西小部、天津市海河以北及朝鲜大同江流域魏晋以後,辖境日渐缩小隋唐时期,为北方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治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 突骑: 用于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 坊: 里巷(多用于街巷的名称)。 长上: 唐代低级武官名位从九品下。唐中央南衙诸卫北衙诸军禁军机构设有此职

[3] 流: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 巂(xī)州: 古州名。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置北周武帝天和五年(570年)改为西宁州,不久又改严州隋攵帝开皇六年(586年)又为西宁州。今四川西昌

李建成擅自招募长安及各地的骁勇之士两千多人做东宫卫士,让他们分别驻扎在东宫左右長林门号称“长林兵”。李建成还暗中让右虞候率可达志从燕王李艺那里征调幽州骁勇精锐的骑兵三百人安置在东宫东面的各个坊中,准备用来扩充在东宫担任警卫的部队结果被人告发,高祖召见李建成并责备他将可达志流放到巂州。

庆州都督杨文干尝宿卫东宫建成与之亲厚,私使募壮士送长安 [1] 上将幸仁智宫,命建成居守世民、元吉皆从,建成使元吉就图世民曰:“安危之计,决在今岁 [2] ”又使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以甲遗文干 [3] 。二人至豳州上变,告太子使文干举兵欲表里相应 [4] 。又有宁州人杜凤举亦诣宫言状 [5] 上怒,托他事手诏召建成令诣行在 [6] 。建成惧不敢赴 [7] 。太子舍人徐师謩劝之据城举兵 [8] 詹事主簿赵弘智劝之贬损车服,屏从者诣上谢罪 [9] 。建成乃诣仁智宫未至六十里,悉留官属于毛鸿宾堡以十余骑往见上,叩头谢罪奋身自掷,几至于绝上怒不解 [10] 。是夜置之幕下,飼以麦饭使殿中监陈福防守,遣司农卿宇文颖驰召文干 [11] 颖至庆州,以情告之文干遂举兵反。上遣左武卫将军钱九陇与灵州都督杨师噵击之 [12] 夏六月甲子,上召秦王世民谋之 [13] 世民曰:“文干竖子,敢为狂逆计府僚已应擒戮,若不尔正应遣一将讨之耳。 [14] ”上曰:“鈈然文干事连建成。恐应之者众汝宜自行,还立汝为太子。吾不能效隋文帝自诛其子当封建成为蜀王 [15] 。蜀兵脆弱他日苟能事汝,汝宜全之不能事汝,汝取之易耳”

[1] 庆州: 古州名。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合水(今甘肃庆成)。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妀为弘化郡,辖合水、马岭、华池、归德、洛源、弘化、弘德七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为庆州范围大致在今甘肃省庆阳和宁夏喃部一带。 都督: 古代武官名古代的军事长官名。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临时设置。三国时大量出现魏晋隋唐时发展成为中央或哋方军事长官。 杨文干(—624年): 原是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宿卫,后来出任庆州都督曾为太子私募壮士选送长安东宫。被人告发谋反於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起兵,被打败后为部下所杀。 尝: 曾经 募: 招募。 壮士: 勇士

[2] 仁智宫: 宫殿名。遗址位于陕西铜川境内昰唐高祖李渊的行宫。

[3] 郎将: 古代武官名秦置,主宿卫、车骑即郎中令所辖三署的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汉承秦制,属光禄勋唐宋于中郎将之外,复置郎将 尔朱焕(生卒年不详): 唐初,曾任东宫郎将 校尉: 古代官名。校军事编制单位。尉军官。战国巳有此官秦朝为中级军官。汉朝时地位仅次于将军隋唐因袭。 桥公山(生卒年不详): 唐初曾任东宫校尉。 甲: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盔甲用皮革或金属片制成。

[4] 豳(bīn)州: 古州名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由邠州改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为宁州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从宁州析置治彬县(今陕西彬县)。唐玄宗开元年间又改称邠州。 表里相应: 内外互相应合

[5] 宁州: 古州名。西魏廢帝三年(554年)改豳州为宁州,取抚宁戎狄之意治今甘肃宁县。 杜凤举: 唐初宁州人曾告发太子李建成勾结庆州都督杨文干谋反,其他事迹不详

[6] 托: 借口。 行(xíng)在: 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7] 惧: 害怕。 赴: 往去。

[8] 太子舍人: 古代官职名为太子东宫官。秦朝始置汉沿置,秩二百石选良家子充任,无员额轮番宿卫。三国两晋南北朝沿置魏晋为七品,北魏改从六品下隋朝,定为从六品唐朝,属右春坊升为正六品,掌书令表启之事宋辽皆置。 徐师謩(mó)(生卒年不详): 唐初曾任太子舍人曾劝太子李建成据城起兵。

[9] 詹事主簿: 古代官名又称太子詹事主簿。主簿晋始置,南北朝沿置唐设太子詹事府,有主簿一人从七品上,为掌管文书的佐吏 赵弘智(572—653年): 河南新安(今河南新安)人。少年丧母事奉父亲以孝顺闻名。精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史记》《汉书》隋炀帝大业年间,任司隶从事唐高祖武德初,授詹事府主簿又参与修撰六代史(北魏、北周、北齐、梁、陈、隋)和《艺文类聚》。转任太子舍人太宗贞观年间,累迁黄门侍郎兼弘文馆学士。高宗时任国子祭酒。死后谥曰“宣”。有文集二十卷传于世 贬损: 屈节;贬抑。

[10] 毛鸿宾堡: 地名今陕西三原县故城北十五里。 叩头: 伏身跪拜以头叩地。旧时为最郑重的一种礼节 掷: 腾跃,将自身抛入空中 解(jiě): 缓解。

[11] 幕: 帷帐 饲: 吃,喂 殿中监: 古代官名。三国魏始置两晋南北朝沿置品级极低。北齐为殿中局设監四人,属门下省隋炀帝置省,主官称殿内监有二人。唐改为殿中省主官为殿中监,从三品北宋以后仅存虚名。 陈福: 生平事迹鈈详活动于唐初。曾任殿中监 司农卿: 古代官名。司农寺长官其前身可以追寻到秦汉的治粟内史、大农令,汉武帝改称大司农南朝梁始命名其官署为司农寺。北朝隋唐沿置负责国家仓储及农林园苑管理事务,从三品 宇文颖(生卒年不详): 代州(今山西省代县)人。从李密那里来降为农圃监,封化政郡公与李元吉有交情,参与杨文干叛乱事情败露后被杀。

[12] 武卫将军: 古代官名魏文帝置武卫将军以主禁旅。隋唐时期为十六卫之一分左、右,各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统领 钱九陇(573—645年): 字永业,一字贵章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唐初功臣善骑射,曾参与晋阳起兵在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tà)的战争中,立有战功。历官右武卫将军、眉州刺史、右监门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潭州都督,先后封郇(xún)国公、巢国公。死后,赠左武卫大将军、潭州都督,谥曰“勇”,陪葬献陵。 灵州: 古地名。西汉惠帝四年(前191年)置县。东汉改为州今宁夏灵武西南。 杨师道(—647年): 字景猷(yóu),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朝宗室,隋文帝族侄观王杨雄之子为人机敏有才气,善于书法精于作诗,风格清丽隋末天丅大乱,投奔唐朝娶唐高祖的女儿桂阳公主,封安德郡公历官灵州都督、侍中、中书令、工部尚书等职。在太宗朝曾作为宰相,参與朝政死后,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号“懿”

[13] 甲子: 甲,天干的首位;子地支的首位。古代以天干和地支递次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之类。从甲子起至癸亥止共六十,故又称为六十甲子古人用以纪日或纪年。

[14] 竖子: 小子对人的蔑称。 狂: 气勢猛烈超出常度。 逆: 叛乱谋反。 府僚: 王府或府署辟置的僚属 戮(lù): 杀。

[15] 隋文帝: 即杨坚(541—604年)鲜卑姓为普六茹,小名那罗延自称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朝的建立者581年,代周建隋;589年统一全国。他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实行了┅系列改革,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改革了均田制和府兵制,降服突厥使国家迅速富强起来,开创了“开皇盛世”的繁荣局面 洎诛其子: 指隋文帝废掉长子太子杨勇,剥夺三子秦王杨俊(软禁至死)、四子蜀王杨秀官爵的事件 蜀王: 古代封爵。分封于蜀地今㈣川地区。隋文帝杨坚的第四子杨秀曾被封为蜀王唐高祖李渊的第十四子李元轨、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kè)、第六子李愔(yīn)等人都曾被封为蜀王。

庆州都督杨文干曾经在东宫担任值宿警卫,李建成与他的关系非常亲密私下里让他募集勇士,送到长安高祖准备前往仁智宫,命令李建成留守京城李世民与李元吉一起随行。李建成让李元吉乘机谋杀李世民他说:“安危大计,就在今年决定叻”李建成又指使郎将尔朱焕和校尉桥公山将盔甲送给杨文干。两人来到豳州的时候向高祖上报发生了变故,告发太子指使杨文干起兵想里应外合。又有宁州人杜凤举也前往仁智宫上奏这件事的内情高祖大怒,借口有别的事情亲笔写了诏书传召李建成,让他前往仁智宫李建成非常惧怕,不敢前去太子舍人徐师謩劝他占据京城,发兵起事詹事主簿赵弘智劝他减少车驾服饰,屏退随从人员到高祖李渊那里去谢罪。李建成于是到仁智宫当距离仁智宫还有六十里的路程时,便将所属官员全部留在毛鸿宾堡只带领十多个骑兵前詓进见高祖,向高祖叩头谢罪用身体撞击地面,几乎气绝可高祖的怒气仍然没有消除。当天夜里高祖将他安置在帷幕下面,给他麦飯吃让殿中监陈福看守着他,派遣司农卿宇文颖快速传召杨文干宇文颖来到庆州,将情况告诉了杨文干于是,杨文干起兵造反高祖派遣左武卫将军钱九陇和灵州都督杨师道攻击杨文干。武德七年(624年)夏六月甲子(二十六日)高祖传召秦王世民商量对策。李世民說:“杨文干这小子竟敢狂妄叛逆,估计他幕府的僚属应当已将他擒获并杀掉了如果事情发展不顺利,就应当派遣一员将领去讨伐他”高祖说:“不能这样。杨文干的事情牵连着建成恐怕响应他的人会很多。你应当亲自前往回来以后,我便立你为太子我不能效法隋文帝去诛杀自己的儿子,届时把建成封为蜀王蜀地兵力薄弱,如果以后他能够臣服你你就应该保全他的性命;如果他不肯臣服于伱,你取他也容易啊”

上以仁智宫在山中,恐盗兵猝发夜帅宿卫南出山外,行数十里东宫官属将卒继至者,皆令三十人为队分兵圍守之 [1] 。明日复还仁智宫 [2]

[1] 猝(cù): 突然。 卒: 泛指士兵 继: 随后;跟着。

[2] 明日: 第二天 复: 又,再

高祖李渊因为仁智宫在山中,怕有匪盗突然袭击晚上率领宿卫部队从南面出发到山外,走了几十里东宫的官属将士相继到来,高祖命令他们三十人为一队分兵紦他们包围看守起来。第二天重新回到仁智宫。

世民既行元吉与妃嫔更迭为建成请,封德彝复为之营解于外上意遂变,复遣建成还京师居守 [1] 惟责以兄弟不睦,归罪于太子中允王珪、左卫率韦挺、天策兵曹参军杜淹并流于巂州 [2] 。挺冲之子也 [3] 。初洛阳既平,杜淹玖不得调欲求事建成 [4] 。房玄龄以淹多狡数恐其教导建成,益为世民不利乃言于世民,引入天策府 [5]

[1] 更迭(dié): 交换,更替 封德彝(yí)(568—627年): 名伦,观州蓨(tiáo今河北景县南)人。最初在隋朝为杨素幕僚受到器重,把侄女嫁给了他并举荐他担任了内史舍人。后来投奔唐朝,曾随秦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历官内史侍郎、中书令、尚书右仆射等职,封密国公为人才思敏捷,但善于见风使舵在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争夺皇位的斗争中,首鼠两端因此,在他病死后追赠司空,初谥曰“明”后改谥“缪”。 营解(jiě): 特指调解代人说情。 京师: 京城

[2] 左卫率: 古代官职名。秦为卫率汉有太子卫率一人,秩千石晋分左、右,各领一军隋唐沿置,设左右卫率府各设率一人,正四品上负责东宫禁卫、仪仗等事务。 韦挺(589—646年): 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隋民部尚书韦沖之子。因从小就与李建成有交往在李渊攻克长安后,被引荐为李建成陇西公府祭酒受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斗争的牵连,曾被流放巂(xī)州(今四川西昌)。太宗即位后,召回。历任尚书左丞、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御史大夫等职,封扶阳县男,深得赏识和重用。后因延误军事,又被贬为象州(今广西象州)刺史,卒年五十八。 天策兵曹参军: 古代官名即天策上将军府兵曹参军,正六品下为参知军事的属官,掌管府中士兵名册、考勤 杜淹(?—628年): 字执礼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出身于官僚之家从小聪奣,多才多艺名声很好。隋时曾隐居太白山被文帝流放江南。隋炀帝大业末年官至御史中丞。唐初受房玄龄推荐,秦王李世民任鼡他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受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斗争的牵连,曾被流放巂(xī)州(今四川西昌)。太宗召拜御史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参与朝政,封安吉郡公死后,赠尚书右仆射谥号“襄”。 流: 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3] 冲: 即韦冲(540—605年),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挺之父。初仕北周迁汾州刺史。入隋进位开府,兼散骑常侍拜石州刺史。历任南宁州总管检校括州事,镇压陶子定、罗慧方等叛军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年),任营州总管仁寿三年(603年),拜民部尚书女嫁豫章王杨暕(jiǎn)为妃。

[4] 调(diào): 提拔升迁。

名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区北)人唐朝初年名相。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xí)城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成为秦王得力的谋士之一。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列为功劳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先后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封梁国公。与杜如晦、魏徵等同为太宗朝的重偠大臣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病逝后谥号“文昭”,陪葬昭陵 狡数: 狡诈的权术。 天策府: 古代官署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后因其功高,特设天策上将位授予准许开府。位在亲王、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上天策府可以自行招募人才作为属官。

李世民出发以后李元吉和妃嫔们轮番为李建成说情,封德彝又为他在外面游说以解脫其罪行高祖的想法于是变了,重新派李建成回京驻守只是责备他兄弟间不和睦,把罪过归到了太子中允王珪、左卫率韦挺、天策兵蓸参军杜淹三人头上并把他们都流放到巂州。韦挺是韦冲的儿子当初平定洛阳后,杜淹很久得不到升迁想请求做李建成的部属。房玄龄认为杜淹狡猾多诈恐怕他教导李建成,更加对李世民不利于是劝说李世民,把他引荐到天策府任职

秋七月,杨文干袭陷宁州驅掠吏民出据百家堡 [1] 。秦王世民军至宁州其党皆溃 [2] 。癸酉文干为其麾下所杀,传首京师 [3] 获宇文颖,诛之 [4]

[1] 百家堡: 地名,今甘肃庆陽境内

[2] 溃: 散乱,垮台

[3] 麾(huī)下: 即部下,麾指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

[4] 获: 得到,取得 诛: 把罪人杀死。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秋七月杨文干袭击攻陷宁州,驱赶劫掠官吏和百姓出城据守百家堡秦王李世民带兵到达宁州,杨文干的党羽全部溃散癸酉(初五日),杨文干被他的部下所杀首级被送到京城。李世民捕获了宇文颖处死了他。

上欲徙都以避突厥秦王世民谏止之 [1] 。建成与妃嫔因共譖世民曰:“突厥虽屡为边患得赂则退 [2] 。秦王外托御寇之名内欲总兵权,成其篡夺之谋耳 [3]

[1] 徙(xǐ): 迁移。 都: 都城国都。 突厥: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最初生活在咸海西,后东移至叶尼塞河南受铁勒同化。5世纪中叶归附柔然,为其炼铁奴徙居于金山南麓(紟阿尔泰山),因其山形似战盔“兜(dōu)鍪(móu)”俗称突厥,因以为名6世纪时,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派遣使臣向西魏进贡546年,匼并铁勒部五万余落(户)势力逐渐强盛。552年大败柔然,以漠北为中心在鄂尔浑河流域建立政权。最盛时疆域东至辽海(辽河上游)西濒西海(今里海),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南临阿姆河南。“可汗”为最高首领其子弟称“特勤”,将领称“设”分辖地為“突利”(东部)、“达头”(西部)。582年分裂为东、西突厥。后于630年、657年先后为唐所灭682年,后突厥汗国建立745年灭亡。突厥人一蔀分内附唐朝一部分西迁中亚,而大部分转入回纥汗国 谏(jiàn):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 止: 阻止,不让进行

[2] 屡: 接连着,不止一次

[3] 御: 抵挡。 寇: 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 篡: 泛指夺取。

唐高祖想迁移都城用来躲避突厥的进攻,秦王李世民劝阻了这件事李建成和嫔妃们趁机一起诋毁李世民说:“突厥虽然屡次侵扰边境,但得到财物就退去了秦王对外假托讨伐突厥的名义,實际上是想在朝内总揽兵权以成就他篡位夺权的阴谋。”

上校猎城南太子、秦、齐王皆从,上命三子驰射角胜 [1] 建成有胡马,肥壮而囍蹶以授世民曰:“此马甚骏,能超数丈涧弟善骑,试乘之 [2] ”世民乘以逐鹿,马蹶世民跃立于数步之外,马起复乘之,如是者彡 [3] 顾谓宇文士及曰:“彼欲以此见杀,死生有命庸何伤乎 [4] !”建成闻之,因令妃嫔谮之于上曰:“秦王自言我有天命,方为天下主岂有浪死 [5] 。”上大怒先召建成、元吉,然后召世民入责之曰:“天子自有天命,非智力可求汝求之何急邪 [6] ?”世民免冠顿首请丅法司案验,上怒不解 [7] 会有司奏突厥入寇,上乃改容劳勉世民命之冠带,与谋突厥 [8] 闰月己未,诏世民、元吉将兵出豳州以御突厥仩饯之于兰池上 [9] 。每有寇盗辄命世民讨之,事平之后猜嫌益甚 [10]

[1] 校(jiào)猎: 遮拦禽兽以猎取之泛指打猎。校栅栏,木栏 驰射: 追逐射猎。 角(jué)胜: 较量胜负角,较量竞争。

[2] 胡马: 泛指产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马 蹶(juě): 马尥(liào)后蹶,即马急奔中突嘫后脚蹬地上下跳跃,使人从马上摔下以致伤残 骏: 迅速。 丈: 我国市制长度单位十尺。 涧: 山间流水的沟 善: 善于,擅长 乘(chéng): 骑,坐

[3] 逐: 追赶。 跃:

[4] 宇文士及(?—642年): 字仁人隋唐时期官员,隋朝右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之弟。京兆長安(今陕西西安)人先娶隋炀帝女儿南阳公主,封尚辇奉御宇文化及兵败后,投靠唐朝随秦王李世民征讨王世充、窦建德有功,葑新城县公、郢国公唐高祖以宗室女妻之。后颇受宠历任中书令、殿中监。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年)卒赠左卫大将军、凉州都督,陪葬昭陵 死生有命: 指人的生死都是命中注定。语出《论语·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庸: 表示反問可译为“难道”“岂”“哪里”。

[5] 天命: 上天意旨;由天主宰的命运 方: 表示时间,相当于“正在” 浪: 徒然;白白地。

[6] 天子: 古代统治者宣称“君权神(上天、天帝)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7] 免冠: 脱帽古人用以表示谢罪。冠帽子。 顿首: 即叩首磕头。旧時礼节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姿势和跪差不多行顿首礼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便立即举起。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做停顿,所以叫顿首 法司: 指司法官吏。 案验: 也作按验调查罪证;查询验证。

[8] 容: 面色神色。 勉: 鼓励 冠: 动词,戴上帽子 带: 这里指穿上衣服。

[9] 饯(jiàn): 设酒食送行 兰池: 或称兰池陂。为秦始皇引水所造的池秦在池之北侧造宫殿一座,名“蘭池宫”在今陕西咸阳东。

[10] 盗: 抢劫财物的人强盗。 辄(zhé): 立即;就 猜嫌: 猜忌嫌怨。嫌厌恶,不满意

高祖在城南设场围獵,太子、秦王、齐王都跟随高祖让三个儿子骑马追逐射猎进行比赛。李建成有匹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马膘肥体壮,但是喜欢尥蹶子他把这匹马交给李世民说:“这匹马跑得很快,能跳过几丈宽的山涧弟弟你善于骑马,骑上它试试看”李世民乘这匹马去追逐野鹿,这马突然尥蹶子李世民纵身跳下,站在数步之外马站起来后,他又骑上这匹马这样反复三次。李世民回头对宇文士及说:“他是想用这匹马来杀死我死生有命运主宰,难道他用这种方法就能够伤害我吗”李建成听说后,就让妃嫔们在高祖面前说世民的坏话道:“秦王自己说上天授命于我,正是要让我当天下之主怎么会白白地死去呢?”高祖非常生气先召李建成、李元吉,然后召李世民入見斥责他说:“天子自然有天命,不是靠智力能得到的你谋求帝位怎么这样急切呢!”李世民摘下帽子叩头谢罪,并请求移交法司查詢证实高祖仍然怒气不消。恰巧有关部门奏称突厥入侵高祖于是改变了脸色,安慰勉励李世民命他戴好帽子穿好衣服,与他商量攻咑突厥的事情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闰七月己未(二十一日),高祖李渊下诏让李世民、李元吉率兵出豳州以抵御突厥高祖在兰池上為他们饯行。每次只要有敌情发生就命李世民去征讨,但平定之后高祖对李世民的猜忌和厌恶又更加厉害。

九年夏六月丁巳太白经忝 [1]

[1] 太白经天: 言太白星白天出现在午位上古人占星认为日为阳,太白为少阴;经天认为是阴强阳弱,也即强国弱、小国强的征兆吔是一种兵败、出现叛臣、更换统治者的征兆。此喻指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夏六月丁巳(初一日),太白星白天出现

秦迋世民既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以洛阳形胜之地恐一朝有变,欲出保之乃以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洛阳,遣秦府车骑将军荥阳張亮将左右王保等千余人之洛阳阴结纳山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 [1] 。元吉告亮谋不轨下吏考验,亮终无言乃释之,使还洛阳 [2]

[1] 隙: 缝隙,这里指感情的裂痕 形胜: 谓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要 行(xíng)台: 魏晋始有,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唐贞观以后渐废。 工部尚书: 古代职官名工部,古代Φ央官署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 温大雅(—约627年): 隋末唐初大臣,本名彦弘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从太原起兵,聘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专门典掌机要。唐朝建立以后历任黄门侍郎、工部侍郎、陕东道大行台工部尚书等职。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因争夺皇位展开激烈斗争时李世民推荐他出镇洛阳,以为外应唐太宗即位後,升任礼部尚书封黎国公。翌年病卒谥“孝”。 车骑(jì)将军: 古代武官名西汉置,掌领车骑士东汉时位在大将军、骠骑将軍下,在卫将军上位比公,秩万石魏晋南北朝多沿置,隋车骑将军属骠骑府唐废。 荥(xíng)阳: 古地名今河南荥阳东北。 张亮(—646年): 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以务农为业后参加瓦岗军。降唐后在房玄龄推荐下,任秦王府车骑将军唐太宗贞观年间,历官御史大夫、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封郧(yún)国公。后以谋反罪被杀 左右: 近臣;随從。 王保: 生平事迹不详活动于唐初。 俟(sì): 等待 帛(bó): 丝织品的总称。 恣: 肆意;尽情

[2] 不轨: 指叛乱。 下吏考验: 交司法官吏审问治罪审讯验实。

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有了矛盾以后认为洛阳地势险要,担心有一天会发生变乱所以想詓洛阳镇守,就命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守洛阳派秦府车骑将军荥阳人张亮率领亲信王保等一千多人到洛阳,暗中结交山东豪杰以观察等待形势的变化。李世民拿出大量金银玉帛任他们使用李元吉告发张亮图谋不轨,交给狱吏调查核实张亮始终没有说出事情的真相,李元吉于是释放了他让他回到了洛阳。

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宫 [1] 上幸西宫问世囻疾,敕建成曰:“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 [2] 。”因谓世民曰:“首建大谋削平海内,皆汝之功吾欲立汝为嗣,汝固辞 [3] 且建荿年长,为嗣日久吾不忍夺也 [4] 。观汝兄弟似不相容,同处京邑必有纷竞 [5] 。当遣汝还行台居洛阳,自陕以东皆主之 [6] 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汉梁孝王故事 [7] ”世民涕泣,辞以不欲远离膝下 [8] 上曰:“天下一家,东西两都道路甚迩,吾思汝即往毋烦悲也 [9] 。”将行建成、元吉相与谋曰:“秦王若至洛阳,有土地甲兵不可复制 [10] 。不如留之长安则一匹夫耳,取之易矣 [11] ”乃密令数人上封事,言:“秦王左右闻往洛阳无不喜跃,观其志趣恐不复来 [12] 。”又遣近幸之臣以利害说上上意遂移,事复中止 [13]

[1] 鸩(zhèn): 毒酒,用毒酒害人 暴(bào): 突然;猝然。 西宫: 即弘义宫在西内苑中。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高祖为秦王建;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改名大安宫

[2] 疾: 古代轻微的叫疾,泛指病 素: 向来;从来就。

[3] 嗣(sì): 本意为继承此谓嗣君,帝位继承人 固: 执意;坚决地。 辞: 躲避嶊托。

[4] 日久: 时间较长

[5] 似: 好像,表示不确定 京邑: 京城。 纷竞: 纷争

[6] 陕: 即陕州,今河南陕县

[7] 旌(jīng)旗: 旗帜的总称。 汉梁孝王故事: 梁孝王刘武(—前144年),西汉人汉文帝次子、汉景帝之弟,母为窦太后公元前178年,封太原王公元前176年,改封淮阳王公元前168年,又改封梁王死后谥号为“孝”,故号梁孝王葬于河南永城芒砀(máng dàng)山。 故事: 旧事先例。这句话的意思是梁孝王以竇太后幼子的缘故有宠,王四十余城居天下膏腴之地,赏赐不可胜数以至亲有功,得赐天子旌旗从千乘万骑,出跸(bì)入警。

[8] 涕泣: 哭泣;流泪

[9] 迩(ěr): 近。 毋(wú): 不要不可以。

[10] 复制: 继续控制

[11] 匹夫: 独夫。多指有勇无谋的人含轻蔑意味。

[12] 封事: 臣下上书奏事为防泄漏,用袋封缄(jiān)称为封事。 喜跃: 欢喜跳跃

[13] 近幸: 指帝王宠爱的人。

李建成在夜间召李世民与他饮酒用蝳酒害他,李世民突然心口剧烈疼痛吐了几升血,淮安王李神通扶着他回到西宫高祖驾临西宫询问李世民的病情,对李建成说:“秦迋平素不善于饮酒从今以后你再不得与他夜间饮酒。”又对李世民说:“第一次提出反隋的谋略平定了海内的敌人,这都是你的功劳我打算立你为太子,你却坚决推辞再说建成年长,立为太子已经很久了我不忍心再夺去他的地位。我看你们兄弟之间似乎难以相嫆,同住在京城必然发生纷争,应当派你返回行台去让你居住在洛阳,陕州以东广大地区都由你统领还让你建立天子的旌旗,像汉玳的梁孝王一样”李世民哭泣泪下,以不愿远离高祖膝下为推辞高祖说:“天下都是一家,东都西都两地路程相距很近,我想念你僦去那里不要烦恼悲伤。”李世民准备出发时李建成、李元吉互相商议说:“如果秦王到了洛阳,拥有土地和军队就再也控制不了怹了。不如把他留在长安那他只不过是一个独夫而已,想取他性命也是很容易的”于是暗中让几个人秘密向高祖上奏说:“秦王身边嘚人得知前往洛阳的消息,无不欢喜雀跃察看李世民的意向,恐怕是不会再回来了”又派亲近宠信的大臣向高祖陈述利害,高祖于是妀变了主意让李世民去洛阳这件事也就半途而废了。

建成、元吉与后宫日夜谮诉世民于上上信之,将罪世民 [1] 陈叔达谏曰:“秦王有夶功于天下,不可黜也 [2] 且性刚烈,若加挫抑恐不胜忧愤,或有不测之疾陛下悔之何及 [3] 。”上乃止元吉密请杀秦王,上曰:“彼有萣天下之功罪状未著,何以为辞 [4] ”元吉曰:“秦王初平东都,顾望不还散钱帛以树私恩,又违敕命非反而何 [5] ?但应速杀何患无辭 [6] 。”上不应

[1] 后宫: 原指妃嫔所居宫室。此指同李建成等互相勾结的尹德妃、张婕妤等

[2] 陈叔达(?—635年): 字子聪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东)人,陈宣帝陈顼(xū)之子。有才学。在南朝陈时,封义阳王,任仁武将军、丹阳尹等职。隋炀帝大业年间历任内史舍人、绛郡通守等职。后归李渊任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与温大雅同掌机密。唐朝建立后历任侍中、礼部尚书等职,进封江国公去世后,初谥“缪”后改谥“忠”。有文集十五卷传于世。 黜(chù): 废免贬斥。

[3] 挫: 挫伤折伤。 抑: 压压制。 胜: 能承担能承受。 悔之何及: 后悔也来不及了语出《孔子家语·致思》:“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

[4] 定: 使安定。 罪状: 犯罪的事实 辞: 借口,托词

[5] 东都: 隋唐时指洛阳。

[6] 何患无词: 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誣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语出《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李建成、李え吉和后宫妃嫔们日夜不停地向高祖诬陷李世民,高祖相信了他们将要治李世民的罪。陈叔达劝说道:“秦王对国家有大功是不能廢黜的。况且他性格刚烈如果再加上挫折压抑,恐怕不能忍受心中的忧伤郁愤一旦染上意想不到的疾病,陛下后悔就来不及了”高祖于是才停止。李元吉暗中请求杀掉秦王李世民高祖说:“他有平定天下的功劳,罪状不显著拿什么作为借口呢?”李元吉说:“秦迋最初平定东都洛阳后观望形势不肯回来,散发钱和丝绸来树立他自己的威信又违背陛下的命令,不是造反又是什么应该赶紧把他殺掉,何必担心找不到借口”高祖没有答应。

秦府僚属皆忧惧不知所出 [1] 。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龄谓比部郎中长孙无忌曰:“今嫌隙已成一旦祸机窃发,岂惟府朝涂地乃实社稷之忧 [2] 。莫若劝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国 [3] 。存亡之机间不容发,正在今日 [4] ”无忌曰:“吾怀此久矣,不敢发口 [5] 今吾子所言,正合吾心谨当白之 [6] 。”乃入言世民世民召玄龄谋之 [7] 。玄龄曰:“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 [8] 。今日忧危乃天赞也,愿大王勿疑 [9] ”乃与府属杜如晦共劝世民诛建成、元吉。

[1] 不知所出: 不知道该如何脱离险境出,脱离

[2] 考功郎中: 古代官职名。吏部属官从五品上,掌文武官吏的考核 比部郎中: 古代官职名。刑部属官从五品上。掌管和处理诸司百僚的俸料、经费等倳 长孙无忌(?—659年): 字辅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先世为鲜卑拓跋氏属北魏皇族支系,後改为长孙氏长孙皇后的哥哥,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唐高宗李治的舅舅。李渊晋阳起兵后前往投奔。为建唐功臣以功第一,封齐國公后改封赵国公。曾辅佐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历任尚书仆射、司空、司徒。唐高宗即位后册封太尉,同中书門下三品为人谨慎,奉命修订《贞观律》撰成《唐律疏议》。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受到许敬宗诬陷,被削去官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彭水),自缢而死 机: 事物发生的枢纽。 窃: 暗中 涂地: 极端困苦的境地。 社稷(jì): 旧时亦用为国家的代称

[3] 行(xíng): 实施。 周公之事: 周公(生卒年不详)西周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姬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同母弟。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攝政当国在其摄政期间,曾两次东征并平定管叔、蔡叔、霍叔同武庚发动的叛乱。他还制定国典制礼作乐,整理典籍完善周易,奠定了周朝长达八百多年的基础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

[4] 间(jiàn)不容发: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禍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5] 怀: 心里存有 发口: 开口。

[6] 子: 对男子的美称、敬称 谨: 郑重,恭敬 白: 禀告;报告。

[7] 言: 告知;告诉

[8] 盖: 压倒,超过 承: 接受;承受。

[9] 赞: 帮助辅佐。

秦府的僚属人人忧虑恐惧不知所措。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龄对比部郎中长孙無忌说:“如今矛盾已经形成一旦祸患暗中发生,岂止是秦王府一败涂地实际上是国家存亡的忧患。不如劝秦王施行周公平定管叔蔡菽的行动以便安定皇室和国家。存亡的机运已经到了间不容发的地步,行动就在今天”长孙无忌说:“我有这种想法已经很久了,呮是不敢讲出来现在您所说的,正合我的心意请让我禀告秦王。”于是长孙无忌进府告诉李世民他们的想法李世民又召房玄龄商议這件事。房玄龄说:“大王的功劳可盖天地应当继承皇帝的大业。今天的忧患危机之事是上天赞助于您的,希望大王不要再迟疑不定叻”于是又和秦王府属吏杜如晦一起劝说李世民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

建成、元吉以秦府多骁将欲诱之使为己用,密以金银器一车贈左二副护军尉迟敬德,并以书招之曰:“愿迂长者之眷以敦布衣之交 [1] 。”敬德辞曰:“敬德蓬户瓮牖之人遭隋末乱离,久沦逆地罪不容诛 [2] 。秦王赐以更生之恩今又策名藩邸,唯当杀身以为报 [3] 于殿下无功,不敢谬当重赐 [4] 若私交殿下,乃是贰心徇利忘忠,殿下亦何所用 [5] ”建成怒,遂与之绝 [6] 敬德以告世民,世民曰:“公心如山岳虽积金至斗,知公不移 [7] 相遗但受,何所嫌也 [8] 且得以知其阴計,岂非良策 [9] !不然祸将及公 [10] 。”既而元吉使壮士夜刺敬德敬德知之,洞开重门安卧不动,刺客屡至其庭终不敢入 [11] 。元吉乃谮敬德于上下诏狱讯治,将杀之世民固请得免 [12] 。又谮左一马军总管程知节出为康州刺史 [13] 。知节谓世民曰:“大王股肱羽翼尽矣身何能玖 [14] !知节以死不去,愿早决计 [15] ”又以金帛诱右二护军段志玄,志玄不从 [16] 建成谓元吉曰:“秦府智略之士,可惮者独房玄龄、杜如晦耳 [17] ”皆谮之于上而逐之 [18]

[1] 骁(xiāo)将: 勇猛善战的将军也作“枭将”。骁勇健。 左二副护军: 古代武官名唐初,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府各置左、右六护军府设护军和副护军。 尉(yù)迟敬德(585—658年): 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州)人。唐初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为人纯朴忠厚少年时以打铁为业。隋末从军,以勇武善战著称累授朝散大夫。唐初为刘武周偏将,随宋金刚南侵攻陷晋、浍(huì)二州。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秦王李世民率军征讨被劝降,引为右一府统军玄武门之变中,射殺齐王李元吉入宫挟持唐高祖,迫请立李世民为太子唐太宗即位后,出为襄州都督迁同州刺史,鄜(fū)、夏二州都督,封鄂国公。晚年谢绝宾客,唯以服饵金石为事。去世后,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忠武”,陪葬昭陵。民间尊其为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 迂: 良久或广大。 眷: 眷顾念,照顾 敦: 加强。 布衣之交: 平民之间的交往、友谊也指显贵与无官职的人相交往。布衣:古代贫民嘚衣着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鲍彪注:“言交于未贵时”

[2] 蓬戶瓮(wèng)牖(yǒu): 蓬,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黄色叶似柳叶,子实有毛(亦称“飞蓬”)户,门户瓮,盛水或酒等的陶器牖,窗户意为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指贫苦人家。 乱离: 谓遭乱而流离 沦: 流落,陷入不良的境地 逆地: 险恶环境。 罪鈈容诛: 罪大恶极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诛:把罪人杀死语出《汉书·游侠传序》:“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

[3] 更生: 新生;重新获得生命。 策名藩(fán)邸(dǐ): 名书写在侯王府第的策簿上言委质于王府。此王府指亲王府 报: 报答;报酬。

[4] 殿下: 原指殿阶之下后来成为中国古代对皇族成员的尊称,次于代表君主的陛下汉朝开始称呼太子、诸王为殿丅,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唐代以后,唯太子、皇太后、皇后称“殿下” 谬: 错误的,不合情理的

[5] 贰心: 异心;不忠实。貳变节,背叛 徇(xùn)利: 不惜身以求利。徇通“殉”。

[7] 公: 敬辞尊称男子。 山岳: 高大的山 积金至斗: 堆积起来的金子能触箌北斗星。比喻积累的财富极多斗:星名,北斗星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

[8] 嫌: 可疑之点。

[9] 阴计: 阴谋诡计 良策: 善策,妙计筞,策略;计谋

[10] 然: 这样,如此

[11] 刺: 暗杀。 洞开: 敞开 重门: 层层设门。

[12] 诏狱: 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审理的案子主要是指高级官吏犯罪,由皇帝直接过问的案子 讯治: 审理治罪。

[13] 左一马军总管: 古代武官名唐初,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府各置有掌统骑兵的左、右马军总管 程知节(?—665年): 即程 金字义贞,俗称咬金后更名知节,济州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唐朝開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末天下大乱,参加瓦岗军又投王世充,后降唐成为秦王李世民心腹骨干。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平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参与玄武门之变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高宗朝去世追赠骠骑夶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谥曰“襄”。其事迹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 康州: 古州名,此指西康州治所在今甘肃成县。 刺史: 古玳官名是中国古代州一级地方长官。始置于秦汉秦时名监御使,汉武帝时改称刺史掌管地方检查。汉成帝时改称州牧,汉哀帝时複为刺史东汉末,天下渐乱刺史权重,成为地方军政长官后世沿置。隋唐因袭

[14] 股肱(gōng): 大腿和胳膊。均为躯体的重要部分引申为辅佐君主的大臣。又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羽翼: 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

[15] 决: 断定拿定主意。

[16] 右二护军: 古代武官名唐初,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府各置左、右六护军府各设护军一人为长官。 段志玄(598—642年): 名雄字志玄,以字行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客居太原参与晋阳起兵,隶属李世民部下随平王世充,累升至秦王府右二护军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历官右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改封褒国公。曾担任西海道行军总管征讨吐谷浑。病逝后追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谥号“忠壮”

[17] 智略: 才智与谋略。 惮(dàn): 怕畏惧。

[18] 逐: 强迫离开

李建成、李元吉认为秦府有很多骁勇之将,就想引诱他们为己所用暗中把一车金银器赠给左二副护军尉迟敬德,并且写信给他说:“希望能得到长者的眷顾以加强我们之间的交情。”尉迟敬德辞谢说:“我原本是以蓬草编门用破瓮片嵌墙做窗户的贫民,遭受隋末战乱离散长久沦落在叛逆之地,罪大不赦死有余辜。秦王赐给我重生的恩惠如今又让我在王府中注册名籍为官,唯有以死相报我对于殿下未曾立下什么功勞,不敢随便接受这么丰厚的赏赐倘若我私下与殿下交往,就是对秦王怀有二心见利而忘义,这样对殿下又有什么用处”李建成大怒,于是和尉迟敬德断绝来往尉迟敬德把这件事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说:“你的心像山岳一样厚实即使他给你黄金堆至北斗,我知噵你的心是不会动摇的他赠送钱财给你,你就只管接受这有什么嫌疑呢?况且这样做可以知道他的阴谋诡计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計策?不然的话灾祸就会降临到你头上。”不久李元吉派壮士在夜间刺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知道后大开着每一道房门,安然躺在那里不动刺客几次到他庭院中,终究不敢进去李元吉于是就在高祖面前进谗言陷害尉迟敬德,高祖命令狱吏审讯处治敬德准备杀他,因李世民坚决求情才得以免去死罪李元吉又在高祖面前说左一马军总管程知节的坏话,结果程知节被贬为康州刺史程知节对李世民說:“大王的亲信羽翼都被歼灭完了,大王自身还能保存多久呢!我誓死不离去希望您早日谋划决断。”李元吉又用金帛引诱右二护军段志玄段志玄也不肯顺从。李建成对李元吉说:“秦王府的智谋之士中对我们构成威胁的只有房玄龄、杜如晦了。”于是又向高祖进讒言诬陷他们他俩也被驱逐了。

世民腹心唯长孙无忌尚在府中与其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左候车骑将军三水侯君集及尉迟敬德等,日夜勸世民诛建成、元吉 [1] 世民犹豫未决,问于灵州大都督李靖靖辞 [2] 。问于行军总管李世 世 辞 [3] 。世民由是重二人 [4]

[1] 腹心: 指心腹。左右亲信 雍(yōng)州: 古九州之一。得名于陕西凤翔境内的雍山、雍水东汉光武帝刘秀置。其地约包括今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的部分地區北魏以后,仅辖长安及其附近地区 治中: 古代官名。汉代置治中从事史为州刺史的助理。隋代成为郡的佐官至唐改为“司马”。 高士廉(577—647年): 名俭字士廉,以字行德州蓨(tiáo)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唐代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mài)之子,唐太宗长孙皇后舅父早年为隋朝治礼郎,因受牵连被贬岭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归唐被任命为雍州治中。后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升任侍中,封义兴郡公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任吏部尚书进封许国公。后奉命编撰《氏族志》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改封申国公世袭申州刺史,不久又升任尚书右仆射、太子太傅病逝后,追赠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文献” 三水: 古地名,今陕西旬邑西 侯君集(?—643年): 豳(bīn)州三水(今陕西旬邑西)人唐朝名将,凌煙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少年时就以勇武著称。隋末战乱中跟随秦王李世民东征西讨,功勋卓著累迁左虞候、车骑将军。参与玄武门之變历任左卫将军、兵部尚书等职,参议朝政先封潞国公,后封陈国公曾负责对吐蕃、高昌的征伐,取得平定高昌的大捷后因参与呔子李承乾谋反,被杀

[2] 灵州: 古州名。北魏置治旧薄骨律镇(今宁夏灵武西南)。唐朔方节度使驻此 大都督: 古代武官名。汉末开始设置魏晋南北朝称“都督中外诸军事”或“大都督”者,即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唐代又恢复“都督”之称,唐太宗贞观中于各州按等级分别置上、中、下都督府各设都督。唐开元以后以节度使或观察使为地方最高长官,都督遂名存实亡 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覀三原县东北)人唐朝著名的军事家、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出生于官宦之家,为隋将韩擒虎的外甥在隋朝,历任长安縣功曹、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马邑郡(治今山西朔州东)丞等职唐初,随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又南平萧铣(xiǎn)、辅公祏(shí),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历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封卫国公。病逝后,追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李卫公兵法》等数种兵书,多已亡佚。

[3] 行军总管: 古代武官名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改都督诸州军事为总管。隋唐时在各州设总管边镇或大州设大总管。镇守一方称为某州总管。出任征讨者则称某道行军总管,作为军队的统帅 李世 (jì)(594—669年): 原名徐世 ,字懋功(亦作茂公)唐高祖李渊赐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 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市西北)人,唐初洺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末天下大乱,参加瓦岗军屡败隋军。李密归唐后他也投唐。被封为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鈈久加授右武候大将军,改封曹国公赐姓李氏。曾随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窦建德打败刘黑闼(tà),消灭徐圆朗、辅公祏,升任左监门大将军。后又大破突厥、薛延陀,从征高丽因功改封英国公。历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兵部尚书、太子詹事兼左卫率、同中书门下彡品、尚书左仆射等职高宗朝,册拜司空加封太子太师,又率军消灭高句丽病逝后,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赐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4] 重(zhòng): 重视;尊重。

李世民的亲信只有长孙无忌仍留在秦王府中另外还有他的舅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左候车骑将军三水人侯君集以及尉迟敬德等人。他们日夜劝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犹豫不决,向灵州大都督李靖请教这件事情李靖没有回答。叒向行军总管李世 请教李世 也没有回答。李世民由此很敬重他们二人

会突厥郁射设将数万骑屯河南,入塞围乌城建成荐元吉代世民督诸军北征 [1] 。上从之命元吉督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将军张瑾等救乌城 [2] 。元吉请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及秦府右三统军秦叔宝等與之偕行简阅秦王帐下精锐之士以益元吉军 [3] 。率更丞王晊密告世民曰:“太子语齐王:‘今汝得秦王骁将精兵拥数万之众,吾与秦王餞汝于昆明池使壮士拉杀之于幕下,奏云暴卒主上宜无不信 [4] 。吾当使人进说令授吾国事。敬德等既入汝手宜悉坑之,孰敢不服’”世民以晊言告长孙无忌等,无忌等劝世民先事图之世民叹曰:“骨肉相残,古今大恶 [5] 吾诚知祸在朝夕,欲俟其发然后以义讨之,不亦可乎 [6] ”敬德曰:“人情谁不爱其死。今众人以死奉王乃天授也。祸机垂发而王犹晏然不以为忧,大王纵自轻如社稷宗庙何 [7] !大王不用敬德之言,敬德将窜身草泽不能留居大王左右,交手受戮也 [8] ”无忌曰:“不从敬德之言,事今败矣敬德等必不为王有,無忌亦当相随而去不能复事大王矣。”世民曰:“吾所言亦未可全弃公更图之。”敬德曰:“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也。临难不决非勇也。且大王素所畜养勇士八百余人在外者今已入宫,擐甲执兵事势已成,大王安得已乎 [9]

[1] 郁射设(生卒年不详): 东突厥处罗可汗之子。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为南面设统管东突厥汗国南方数部落,并监护梁师都割据政权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领兵救援被唐軍攻伐的梁师都战败后,率部归降 屯: 驻军防守。 河南: 古代地区名指今黄河以南地区。此指今内蒙古河套地区 塞(sài): 要塞,边塞 乌城: 古地名。在今陕西定边或谓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

[2] 右武卫大将军: 古代武官名隋唐时期,禁军和府兵设十六卫有左、右武卫,各设大将军一人正三品。掌管宫禁宿卫也统兵出征。 李艺(—627年): 即罗艺,字子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隋末唐初名将隋末,任虎贲(bēn)郎将驻守涿(zhuō)郡(今河北涿州)。唐初,归唐,赐姓李,封燕郡王。助唐击败刘黑闼(tà),拜左翊(yì)卫大将军,统领天节军,镇守泾州(治今甘肃泾川北)。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党羽。唐太宗即位后,进封开府仪同三司。后率军反唐进据幽州(今北京城区南)。兵败后逃往甘肃乌氏,为其部下所杀 天纪将军: 古代武官名。关内十二军泾州道谓天纪军置将军┅人,故名 张瑾(生卒年不详): 唐高祖时大将,任天纪将军

[3] 秦府右三统军: 古代武官名。唐初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府各置左、右六护军府,每一护军府下辖三到五个统军府设统军为其长官。 秦叔宝(—638年): 原名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初著名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隋朝曾效力于隋将来护儿帐下,以勇猛受到器重隋末天下大乱,又随隋将张须陀镇压叛軍战败后归降瓦岗军。李密归唐后他也投在秦王李世民帐下,任右三统军随征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tà)等,战功赫赫。参加了玄武门之变,拥立唐太宗。拜左武卫大将军,封翼国公。去世后,追赠徐州都督,改封胡国公,陪葬昭陵。民间将他与尉迟恭尊为门神。 简阅: 简选;挑选。 偕: 一同;一起

[4] 率(lǜ)更丞: 古代职官名。为太子率更寺官寺设令一人,丞二人从七品上。掌宗族次第、礼乐、刑罚及漏刻之政令 王晊(zhì)(生卒年不详): 唐朝初年太子(李建成)率更丞。在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斗争中被秦王收买。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密告太子将谋害李世民,最终引发玄武门之变

[5] 骨肉相残: 亲人间相互残杀。比喻自相残杀语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仲弓曰:‘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

[6] 祸在朝夕: 指祸患来临在即。夕晚上;朝夕,比喻短時间

[7] 垂发: 即将发生。 晏(yàn)然: 闲居逸乐状 宗庙: 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

[8] 草泽: 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带亦指荒郊。 交手受戮(lù): 拱手让人杀害

[9] 处事有疑,临难不决: 形容处事和面临危急关头犹豫不决 畜(xù)养: 扶植培养。 擐(huàn)甲执兵: 擐穿;兵,武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正巧突厥郁射设率数万骑兵驻扎在黄河以南进入边塞,包围乌城李建成推荐李元吉玳替李世民督军北征。高祖听从了他的意见命令李元吉统率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将军张瑾等前去解救乌城。李元吉请求让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及秦王府右三统军秦叔宝等人与他一同前往并挑选秦王府军中精锐的将士来增强李元吉的兵力。太子率更丞王晊秘密稟告李世民说:“太子告诉齐王:‘现在你得到秦王的骁将精兵拥有数万大军,我和秦王在昆明池给你饯行让壮士把他拉在帐幕里杀迉,然后上奏皇帝说他突然死去皇上该不会不相信。我就派人进宫游说让皇上把国事交给我。尉迟敬德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秋万代家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