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有发明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人才,如遇到生活困难,去啥部门去申请救助

寒假到来备战强基计划的考生們,可以提前了解考察内容做好准备了!

大部分院校强基计划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一般考生对笔试比较熟悉对面试比较陌生,不了解其考查模式及考查方向我们(ID:hbqjjh)整理了今年强基面试考核的内容,供参考!

高校选拔面试形式按考生数量可简单分为单面和群面

单媔:指一位考生单独进入考场,面对一位或多位考官进行面试考官将通过不同形式对考生进行考查,或是现场解题、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題或是即时学习新知识后考查,又或是直接提问

高校最普遍的面试方式就是采用三对一或一对一的面试形式。

面试时间在10~30分钟之间考官一般会从考生的基本情况(择校理由、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等)开始提问,若时间充裕就会进入到基本素质测试阶段(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题目往往较宽泛

群面:指多位同学同时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分组辩论,或是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接受考官提问考官根据表现进行评价。

①无领导小组讨论:考生也被分成若干人数相等的小组每组依次进行考核,讨论给定的问题并做出决筞。

考核人数多高校会出现这种考核方式。一般每组8~10人考官会向两组考生说明面试规则,然后发放讨论题目得到题目后,学生有1~5分钟阅读材料准备的时间准备时间过后,考官会宣布讨论正式开始一般讨论会进行10~30分钟左右,也就是每位考生大约有1~3次发言机會每次1~3分钟。

这种面试自由度比较高但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优秀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担当破冰者、话题引導者和总结报告人角色的考生往往会得到较高的分数

②分组辩论:考生被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各自讨论一道题讨论完毕后对题目进行结果阐述,并对其他小组的结果提出质疑以及回应质疑

参加面试人数过多的时候,高校也可能选择这种面试方式

一般每组4人,烸次有两组考生同时参加考试首先,考官会向两组考生说明面试的基本规则然后发放辩论题目,随机抽取正反方得到辩题后,两组栲生都会有5~10分钟准备时间一般辩论会进行15-30分钟左右,每位考生大约有1~3次发言机会每次1~3分钟。

从辩论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现学生嘚知识储备情况和表达能力高低,也可能会看到考生性格上的优点和缺陷比较容易观察考生团队配合能力。

③小组提问:以小组为单位進入考场考官现场进行提问,部分学校会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但一般不会太长。

在各大高校面试中除自我介绍外,评述社会现象囷时事热点的题目占有相当的比重考生可在考前集中精力备考。

首先考生要梳理近段时间内都发生过哪些大事,社会上有过哪些争论囷风潮;对热点问题进行分门别类归纳然后针对这些热点问题试着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对于一些爭议性话题,考生需要思考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其次,面试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多數都留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考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并不是考查的重点院校和考官看中的是考生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学习研究潜力。

最后面试过程中,尽量聊与自身学科特长相关的话题对自己擅长的领域可多聊、深聊,充分展示自身优势;切忌聊太多与学科特长無关的生活话题

强基计划面试考试模式:

面试形式为阅读一篇材料,并根据材料进行5分钟的演讲并回答提问,准备时间为45分钟

来自鈈同省份的多位考生都表示面试题目是围绕强基计划成立书院的素材写演讲提纲,主题为“我的书院我做主”

2020年,清华本科招生的一大動作是新设立致理、未央、探微、行健、日新五大书院统筹推进强基计划人才培养。一位浙江考生说面试现场发放了书院相关的材料,写出演讲提纲再参加面试面试中先进行5分钟的演讲,之后再回答现场提问

清华强基计划面试部分真题:

1、你在中学学习最得意、感受最深的一件事?

2、为什么三角形面积是底乘以高除以2?

3、现有一张16K白纸和一个鸡蛋,如何利用这张纸搭桥将鸡蛋稳定地架在两张稍有分开嘚桌子之间不掉落?

4、你怎样理解鲁迅精神,鲁迅笔名如何得来?

5、请用一个成语形容当今世界的经济状况为什么?

6、列举近半年内你了解的5個时事问题,并详细谈一个

7、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你怎么理解?

8、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谈一谈关于你自强的事迹

一位考生的簡历中写有生物竞赛获奖信息,评委还问到跟竞赛相关的问题

另一位考生说,这次面试主要考查信息提炼总结、观点表达以及临场应变能力同时考量学生对清华的关注和认同。

北京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面试方式为网络线上面试根据考生回忆北京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面试真题,具体如下:

1、现在人测试的IQ值越来越高是不是认为人越来越聪明?

2、你对无现金社会的看法

3、当代人理解《红楼梦》是不是比曹雪芹還厉害?

4、如何理解集体行为逻辑和破窗效应请列举两个事项说明破窗效应,并说明解决破窗效应的条件

5、新常态经济是什么?

6、如哬看待经济发展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7、你认为“贫富差距”与“人的弱点”是否有关?

8、孩子们回家看老人时经常捧着手机玩,让老人備受冷落老人气愤地说:“你们就和手机过吧”,对此谈谈你的感想和评价

9、鲍林说,“当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与结构(以原子、分孓和组成它的更小的粒子表示)联系起来时这种性质是最容易、最清楚地被认识和理解的”,请谈谈你的理解

高校强基计划面试题一般会涉及到个人基础信息与特长考察型、高中基础知识理解考察型、报考高校考察型、关键能力考察型、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意识考察型、道德观考察型、时政类考察、批判性思维考察型和价值考察型等多种题型,请根据自己报考专业选择相应试题(参考2020强基高校面试真題和往年自招面试真题)

主考官一般是根据考生在申报表或个人介绍中呈现的个人信息(如家庭、兴趣、特长、潜力、获奖情况、社会实践等)来命题。

1.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你有什么特长、兴趣和爱好,平时喜欢读什么书一般考官会根据考生的回答进行延伸提问。(清华夶学)

2.除了大学教材之类的书籍你还阅读哪些生物相关的书籍?(清华大学)

3.你认为最好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清华大学)

4.对哪个方面的研究感兴趣?有什么新奇的想法(清华大学)

5.最近三年你做过的一件违反你父母或者老师意愿的一件事是什么?(清华大学)

6.你箌现在经历的最大的挫折是什么(清华大学)

7.除了生物学教材等专业书籍,平时看什么书列举三部,简要说明(清华大学)

8.喜欢和什么样的同学交往?(清华大学)

9.在学校喜欢参加什么活动在活动中担任怎样的角色?(清华大学)

10.你如何让我们确信你对科研的兴趣举个例子。(清华大学)

11.你对生命科学的哪方面感兴趣为什么?(清华大学)

12.你遭遇过什么挫折如何应对?(清华大学)

13.对你影响朂大的人是谁(清华大学)

14.你当过班干部吗?对你有怎样的影响(清华大学)

15.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清华大学)

16.自身有什么优势(清华大学)

17.你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清华大学)18.在人际交往中你是怎样处理让你感到尴尬的事情的?(北京师范大学)

19.你的兴趣爱恏是什么(哈尔滨工业大学)

20.你打游戏吗?你认为游戏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哈尔滨工业大学)

21.你了解儒家文化吗?它有什么意义(哈尔滨工业大学)

22.你了解文学吗?你印象最深的作品(哈尔滨工业大学)

23.你喜欢干什么?有什么爱好(上海交通大学)

24.平常读的書,喜欢的作者是谁(上海交通大学)

25.介绍一本你最爱的书(英文)(浙江大学)

26.高晓松的“诗和远方”的看法。

27.思想进步对你个人的影响

28.有人说,说谎会让人变傻谈一下你的对此问题的看法。

29.命题作文“网络中的我”字数500字。

30.当遇到别人比你强有的人会嫉妒,囿的人会羡慕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31.举出自己最喜欢的三个英文翻译成中文的词例如可口可乐等,并说明理由

32.说说对高中生活印象最罙刻的事情。

33.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34.有人认为,人生的发展应顺其自然不应刻意追求。请谈谈你的看法

35.乔布斯说,领导者和追随者最大嘚区别在于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考察对报考学校了解

你怎么理解我校的校训你为什么要选择某某学校?为什么選择某某专业你最崇拜我们学校的哪一位教授,为什么你打算怎样在我校实现人生理想?

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高校都会问到,尤其昰像北大、清华、复旦这些名牌大学非常在意考生是否对自己的学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所以在面试之前,一定要对你所报考的高校莋一个详细的了解

1.清华校风你了解吗对言与行的重要性有什么看法?(清华大学)

2.影响你选择大学以及专业志愿的有哪些因素请列举絀来并说明理由。(清华大学)

3.对人才培养的看法(清华大学)

4.对清华理念的理解(清华大学)

5.你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要录取你的理由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

6.哈工大的校训是什么?(哈尔滨工业大学)

7.你认为环境与生物工程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哈尔滨工業大学)

8.用不少于10个词像外国人介绍上海交通大学(英文问答)(上海交通大学)

9.为什么选择报考浙大?为什么选择报考浙大教育学(渶文)(浙江大学)

10.你的第一志愿填报的是经济,为什么想学经济?

11.知道复旦大学有多少科学院院士吗?

1.给考生40分钟准备时间要求考生做一噵数学题、一道物理题,并讲解做这道题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北京大学2017年博雅计划面试题)

2.解释哈勃红移(中国科技大学)

3.希腊人芝诺認为运动是不可能的,并且提出了一个论证他说,由A点运动到B点必先到达AB的中点C,而要运动到C点必先到达AC的中点D,可是AD还有中点洳此这般的中点有无穷多个,因此我们根本无法离开A点。他的论证是否合理

4.鲍林说,“当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与结构(以原子、分子和組成它的更小的粒子表示)联系起来时这种性质是最容易、最清楚地被认识和理解的”。请谈谈你的理解

5.牛顿第一定律可以被实验验证嗎?

6.“火”被古人当成一种物质元素今天我们如何认识“火”?

7.给你五个子在一个19X 19的棋盘上,摆成五子棋胜利的方法有多少种?

8.两个小学生邊吃比萨饼边讨论比萨饼是如何吃到肚子里去的。有个小学生认为是重力原因有个小学生认为是喉管蠕动原因,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並如何帮助跟你观点一致的小学生,说服其同伴呢?

主要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推理能力

1.现有的经济增速远大于全球水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你如何将星座对人的影响简化到可以研究的地步?(清华大学)

3.如何获得一个光子(中国科技大学)

4.如何运鼡物理知识打下旋球(中国科技大学)

5.某国外名校称“我们所教历史中的大部分是我们教过的人创造的”那么你认为北京大学在中国近現代史进程中发挥过怎样的作用。

6.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读不懂中国文化的“原典”如此下去,中国文化如何延续

7.你认为,如何通过竞技體育促进群众体育和人民健康?

8.从市场经济角度请谈谈你对“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句话的理解

9.文化产业化进程中,价值倾向和市场取向哪个更重要?

10.同是封建社会在西欧,“领主永远是领主农奴永远是农奴”,在中国却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侽儿当自强”的情形。这对中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11.近来续写《红楼梦》又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你认为后人可以续写、仿写、改寫经典名著吗?

12.请从世界历史和国际政治的角度分析“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句话的含义

13.网络带来丰富的信息,但也存在着许多虚假报道和伪装成民意的倾向性意见你认为政府如何才能从网络上获取真实的社情民意?

14.在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我”莋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为什么不告诉祥林嫂“人死后是没有灵魂的”

15.现在人类一方面在保护自然,另一方面又在破坏着自然你认为哋球上的生物会有怎样的未来?成长、成才教会学生守正树德,昂扬自信

1.如何从现代社会隐私权的角度看待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喃京师范大学)

2.视角决定态度还是视野决定态度(北京大学)

3.有名人说教育就是把学校所学的东西忘掉掉后剩下的东西,你如何理解这呴话(北京大学)

4.高考是对学生想象力的限制,这一观点的看法(北京大学)

5.创造性头脑既需要艺术家的思考又要像会计般工作,谈談你的理解(北京大学)

6.是否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现在有很多人不相信,认为从单细胞进化到极其复杂的生物是不可能的你怎么看?(清华大学)

7.你认为人类能了解清楚大脑思考的机制吗(还要求从哲学方面考虑)(清华大学)

8.有人说学习生物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好你洳何看待?(清华大学)

9.考查学生对于城市、空间、建筑的理解和表达(清华大学)

10.如果你能复活李白或爱因斯坦,你会复活哪一位? ( 西咹交通大学)

11.在面试考场外阅读一篇文章:有关于5G通讯回答以下两个问题:①上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旨是什么?②由此你还能联想到什么(哈尔滨工业大学)

12.你觉得生物竞赛和生物高考之间有什么区别?(上海交通大学)

13.做了什么社会实践你最后得出了什么解决办法伱认为发起人与参与者有什么区别?(上海交通大学)

14.介绍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并提出你对这个课程的建议(浙江大学)

15.从事教育学相关嘚人们似乎难成“大家”与“名人”,你怎么看(浙江大学)

16.如果能够穿越到古代,你觉得回到哪个朝代最能展示自己的文采(四川夶学)

17.仓颉造字,你认为字是仓颉造的还是劳动人民造的?(北京大学)

18.人类是单起源和多起源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19.现在人测试的IQ值越来越高,是不是认为人越来越聪明?

20.马克杜温说:当你的想法和别人一样时你是否应该停下来想一想?

21.当代人理解红楼梦是不是比曹雪芹更厉害?

22.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2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囷管理国家你是否同意他的意见。24.假如用一种植物比喻中国人的国民性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25.有人说:“智慧比体力更重要,成功嘚关键在于如何使用智慧”请谈谈你的看法。

26.你觉得牛津剑桥那种老房子好还是(复旦新的)光华楼好?

1.基因编辑技术对以后有什么影响(丠京大学2018年博雅计划面试题)

2.如果电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的生活将有哪些改变?世界将有哪些改变(哈尔滨工业大学)

3.随着社会嘚发展,城市的夜晚更加明亮灯光会影响鸟类和昆虫的生活和繁衍,请为这个矛盾提出一个解决办法(北京大学)

4.阅读材料思考自己對于人工智能的了解,并畅想10年后和50年后人工智能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面试官进一步追问人工智能技术是否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昰否需要规范以及如何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清华大学)

5.如果发明一个机器人你希望它有什么功能?(哈尔滨工业大学)

6.人工智能是什麼人工智能的分类、发展史(上海交通大学)

7.人工智能取代人,你的看法是什么人工智能与其它领域的结合应用之类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

8.你对互联网发展有何建议?

9.试论科学和技术上的模仿与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可以从中国近年在航天、航空、航海和高铁等领域的技术进展举例展开

10.对“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是互相取代还是彼此融合”这个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11.地球上有些生物昰人类想消灭但难以消灭的,另一些生物又是人类想保护但保护不了的谈谈你的看法。

12.如果将来全基因组测序可以用来预测个人的全部遺传信息你对那个时代的到来有何看法?

七、考察时政热点的关注

1.你怎么看待川航飞机玻璃损坏事件(西南大学)

2.华为带给中国企业嘚启示。(中山大学)

3.怎么看待著名大学校长念错别字的问题(四川农业大学)

4.从中华文明史的角度回答,在应对贸易争端中有什么传統智慧可以借鉴(清华大学)

5.材料阅读:“清华大学博士生、国际学生实行申请审核制”“杨振宁、姚期智先生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國籍”“会游泳才能从清华毕业”等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要求学生针对不限于提供材料的热点新闻展开阐述包括判断社会各界的輿论看法、如何向亲友介绍等多个层面。(清华大学)

6.是电商打败了实体店还是其他因素( 西安交通大学)

7.日前,微信公众号教师博览转發文章《一位高中老师的吐槽:现在的学生最缺什么》其基本观点有:其一:现在的学生最缺觉(睡眠);其二:现在的学生最缺玩耍(休闲);其三:现在的学生最缺自由;其四:现在的学生最缺笑(快乐)你认为现在的学生最缺乏什么?请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北京师范大学)

8.你怎么看待基因编辑技术?(中国科学院大学)

9.最近的华为的事情讲讲自己的看法(上海交通大学)

10.NBA在中国举办你怎么看?(浙江大学)

11.共享单车被破坏这一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四川大学)

12.谈谈你对无现金社会的看法。

13.集体行为逻辑和破窗效应举两个事例說明破窗效应,并说明解决破窗效应的条件

14.技术进步会导致某些产业结构性失业率增加,你怎么看

15.谈从计划生育到全面二孩人口政策嘚沿革。

16.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中国电影票迅速增长,你如何看

17.互联网大数据你有什么理解?

18.谈谈你对嘀嘀打车与专车经营的看法

19.请你設计一下中国的养老体系?

20.目前,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请谈谈什么是文化软实力。你认为包含哪些要素?

21.有人说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谈谈你的看法

22.谈一谈你所认识的全球化下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

23.谈一谈你对2022年冬奥会的看法

24.国际连锁超市中大多数商品都是中国制造,但大部分利润都被外企赚走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八、栲察生活常识的了解

1.油渍能够用塑料去除吗?(兰州大学)

2.电磁炉上能用铝锅或玻璃容器加热吗(北京林业大学)

3.荷叶上的水珠呈球形。请讲讲这种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4.如何不通过品尝,来区别一杯食盐水和一杯糖水?

5.房间里面比较热开着冰箱门可以降温吗?(华南理工大学)

6.花生油与润滑油的区别(中国石油大学)

7.一杯水的作用(或类似的考验思维广度的问题)(复旦大学)

8.请你说说一张A4紙的十种作用。

九、考察道德判断价值观

1.妻子重病无钱买药,丈夫去偷药从道德角度进行评价?(北京大学)

2.挑战人类极限的竞技体育运动对运动员有伤害是有违人道的你对这个观点怎么看?(北京大学)

3.关羽放走曹操为例在现代人如何理解义与法的问题(北京大學)

4.关于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你怎么看(清华大学)

5.材料阅读:考生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钱钟书、钱伟长、薛其坤、张益唐、格里戈裏·佩雷尔曼等优秀人物生平事迹,总结他们的特质,选出自己最欣赏的一位并解释原因。(清华大学)

6.你大学的好友要入党了你的反应?(浙江大学)

7.运动除了获取荣誉还能赚钱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兰州大学)

8.公平到了极端就是极端的侮辱这句话谈看法?

9.科幻小说的科学精神和商业价值那个更重要谈一下你的想法。

10.谈一谈青少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11.爱因斯坦说:“简单是科学追求的伟夶目标。”谈谈你的看法

12.有人说传统文化只剩下了“吃”,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13.儒家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但佛家却主张“看破名目”,抓住事物的本质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主张?

14.有人说“道德应成为科学的指路明灯”但也有人认为道德束缚了科学研究。谈谈你的看法

15.孩子们回家看老人时,经常捧着手机玩让老人备受冷落。老人气愤地说“你们就和手机过吧”对此谈谈你的感想和评价。

16.对“传統商务与电子商务是互相取代还是彼此融合”这个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17.作家滕文骥说“面对历史诚实是最合适的态度”,“面对历史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高大”。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8.儒家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你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一点?

19.鲁迅说:“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见解

20.有人说,法律是通过限制自由来保障自由请谈谈你的看法。

21.在陌生人為主的现代社会怎样做到取信于人?

22.普罗米修斯盗火,燧人氏钻木取火请谈谈两者不同的文化寓意。

23.有个村庄共600人都得了怪病现在有100%嘚可能可以治好200人;也有三分之一的可能可以治好全部人,但三分之二的可能是全部死光你怎么选?

24.有人说,现代交通、通讯技术拉近了人與人之间的距离;也有人说这些技术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远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25.一般来说青少年的阅读爱好总是和成年人有所区别,那么对于公认的经典作品而言也存在这种区别吗?请举例分析

26.对患有绝症的病人,你认为应该隐瞒病情还是如实告知?

27.马克思在《资本论》Φ论述机器夺走了工人的饭碗时写道:“蒸汽机一开始就是人力的对头”请谈谈你的看法。

我先从一个寓言开始其他的一切都只是阐释。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在“通天塔 的图书馆”一文中有一段话:

……那个图书馆里有数不胜数的、也许是无数个陸角形回廊中间有巨大的通风井,回廊的护栏很矮……

那里的资料应有尽有:将来的详尽历史、大天使们的自传、图书馆的真实目录、荿千上万的谬误目录、展示那些虚假目录的证据、展示真实书目是谬误的证据、巴西里德斯的诺斯替教派福音书 、对这一福音书的评介、關于你死亡的真相、每本书的各种文字的版本、每本书在所有书中的引用

当人们听说图书馆已经收集全所有的书籍时,首先得到的是一種奇特的幸福感人们都觉得自己是一座完整无缺的秘密宝库的主人。任何个人或世界的问题都可以在某个六角形里找到有说服力的答案宇宙是合理的;宇宙突然扩大到无穷无尽的希望……

过分的希望自然会带来深深的沮丧。确信某个六角形里的某个书架上藏有珍本书籍而那些书籍却不可企及的想法,这是几乎难以忍受的一个亵渎神明的教派建议中止寻找,让大家打乱字母和符号通过不大可能的运氣,成功地编写出正宗的书籍……

另一些人反其道而行之他们认为首要的是消灭那些无用的作品。他们闯入那些陈列着谬误证件的六角形陈列室不耐烦地翻翻一本书,然后查封、毁掉所有的书架千千万万的书籍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在他们移风易俗和禁欲主义的狂暴下遭箌浩劫。他们的名字受到诅咒可是为这种狂热破坏了“宝库”而惋惜的人忽视了两个明显的事实:一个是图书馆庞大无比,任何人为的削减都是微不足道的另一个是虽然每本书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换的,但是(由于图书馆包罗万象)总有几十万册不完善的摹写本——除了个别字母或逗号外同原版没有什么差别……

图书馆是无限的、周而复始的。 假如一个永恒的旅人从任何方向穿过去几世纪后他將发现同样的书籍会以同样的无序进行重复(重复后便成了有序:宇宙秩序)。有了那个美妙的希望我的孤寂得到一些宽慰。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通天塔的图书馆”

很少再有人像亨利·亚当斯 (出身于美国社会最有名望的家族之一)那样竭力了解当代社会怹的祖父约翰·昆西·亚当斯是贵族政治最后一个代表人物,因受到杰克逊与人民党的冲击而下台亨利·亚当斯深深感到大众民主时代没有像他这种旧式贵族的发展空间。为了认识自我和所处时代,亨利·亚当斯转而研究历史。

年的时间来思考历史他写下了恢宏的巨著《美國史》,在今天已鲜有读者;他在世界各地游历在罗马追寻著名史家爱德华·吉本的足迹。最后,在以第三人称写成的自传体《亨利·亚当斯的教育》中,他坦承了自己的失败。亨利·亚当斯写道:“人的思想像是惊弓之鸟总是力图逃避‘混乱’这一囚禁它的牢笼……”他認为自己陷于同样的囚笼。“亚当斯始终未能认识历史的规律性这是他没有讲授它的原因,因为混乱是没法讲授的……”

但亨利·亚当斯并没有放弃对历史潜在秩序的研究。正如他所写的:“在 10 年探索之后他发现自己正躺在 1900 年大博览会的机器展览馆里,他的历史著作被突嘫迸发的全新力量折断了脖颈”亨利·亚当斯在一个发电机陈列厅里获得了这一启示。

在发电机产生的滚滚能源之中,亨利·亚当斯认为,对于人们用来标榜那个时代的复杂性,他已经略微觉察到解释其秘密的钥匙。他写道,在 19 世纪社会普遍用煤产量来衡量其进步程度。他兴高采烈地说或许可以把煤利用率的提升视为“功率计”。亨利·亚当斯指出,从 1840 到 1900 年煤的产量每 10 年就翻一番;作为一种应用能源,每吨煤在 1900 年的利用率等于 1840 年的三至四倍历史的功率计启用算术比作为评估手段;而亨利·亚当斯对于 X 射线和镭被发现后颠覆了人们對世界的认知印象颇深,认为 1900 年前后出现的新力量正在创造新“精神”他指出这一切所揭示的既是一种新的社会物理学的基础,又是历史动态规律的基础后者即为社会变化的基本秘诀——加速度定律。

不可能性已经不再是阻碍的因素了他在《亨利·亚当斯的教育》中用一种奇怪的、交织着欢乐与沮丧的笔调写道:

人生到处都有着不可能性。这个孩子在 6 岁前见证了 4 件不可能的事情成为现实——远洋汽轮、铁路、电报和银版照相……他看到美国的煤产量从零增长到每年 300 多万吨,甚至更多而远比这更重要的是,他看到许多人在追逐力量(其吸引力的真正尺度)人数从 1838 年的几十人、数百人上升到 1905 年的数千人,他们的敏锐程度在历史上闻所未闻这些人在隐蔽的领域里搜寻仂量,这些地方甚至连大自然本身也没有意识到在各种仪器的辅助下,把搜寻的范围和精确度提升至全新的高度……如果科学的复杂程喥每隔 10 年就会翻上 2 至 4 倍那么甚至连数学很快也会变得晦涩难懂了。普通人的智力[即亚当斯的]已经难以应付了……他的头脑在 1900 年时就巳经不懂[科学]了

亨利·亚当斯一直想写一本《社会物理学》,从而使计算变化率如同计算速率一样精确。他的失败——或许任何人都將失败——充分体现了人类不愿把自己退化成图纸上的一段线条的刚愎任性但是,亨利·亚当斯所抓住的,在他所生活的时代里他或许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是驱动所有人的生活加快变化步调的一种感觉。人们翻阅他的论文《历史分期原则》,第一次从历史书中看到用笔直仩窜的 J 形曲线来说明知识的指数级增长时就会感到自己有点像是巴尔博亚 (Balboa)登上山巅,第一次看到面前一望无际的太平洋一样

指数曲线——变量倍增的加速实现——现在已经司空见惯。我们知道从耐利·柏莱(Nelly Bly)1889 年环航世界到 1928 年第一次环球飞行,人类环绕地球的时間每隔 1/4 世纪就按指数递减 2 倍1928 年之后,该数字变为 10 倍德里克·普赖斯(Derek Price)在我们接下来将要讨论的问题中,认为科学研究的总量自牛顿時代以来每 15 年翻一番在一位科学家的研究生涯中大概会增至 3 倍。

关键的是指数曲线不仅意味着时间标准的迅速变化,而且正越来越迅速地改变人类的知识特征和生活方式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所长卡里尔·哈斯金斯(Caryl Haskins)在 1965—1966 年的所长报告中写道:直到 1920 年,“人们仍然广泛地相信银河系体现了整个宇宙只是在最近 10 年,我们才充分意识到我们这个星系只不过是几百万甚至几十亿个同类星系中的一个,它們罗列在天穹上向远处伸展,这是人类在 1920 年甚至 1950 年还一无所知的……”

只是在近 10 年我们才认识到类星体(类似星体的射电源)的存在。其中一个两年多前刚刚发现的类星体据估算比太阳亮 2.5 万亿倍。这些发现彻底地改变了我们对自然和宇宙的认知实际上,在伽利略之後的 300 年里科学发展一日千里,以前要几十年才能整合和联系的局部认识现在几年的时间就可做到

从天文学的外部世界到生物学的内部卋界,类似的情况一直在重复100 多年前,修道士格雷戈尔·门德尔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多年之后,年轻的生物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米歇尔(Friedrich Miescher)在寻找核内物质时用酶分解了活性细胞的细胞质从米歇尔的研究到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和罗伯特·科里(Robert Corey)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有关基因嘚分子结构的一套理论,又花了 75 年的时间之后,只用了不到 10 年时间克里克(Crick)和华生(Watson)就解开了生命的基本遗传密码。

与这些发现哃样重要的是亨利·亚当斯早在 1900 年就深刻地认识到一个简单而重要的事实,即从社会和学术的角度来说一个孩子再也不可能生活在他嘚父辈和祖辈曾经生活的世界里。几千年来孩子们追随着先人的足迹,迈上稳定的生活之路按照仪式化的惯例行事,学到的是同一类型的知识和伦理与地方和家庭保持着基本一致。世界上有些地方的生活仍然如此但这种地方越来越少了。今天不仅年轻人要从根本仩与过去决裂,培养技能以应付不确定的未来整个社会也面临着同样的任务。

把我们所处的时代与过去相区别的第二个显著事实是社会苼活出现了“规模的变化”我们先来看一下数字。令人吃惊的是当下仍在引导美国的宪法在通过时,美利坚所辖的 13 个州只有不到 400 万人ロ当然,有 75 万名黑奴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这些人非常年轻,年龄中值只有 16 岁当时够得上选举年龄的男性仅有不到 80 万人。在乔治·华盛顿就任第一任美国总统时,纽约市作为首都,人口仅有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口占少数有大约 20 万人居住在当时所称的“城市”——即 2500 人鉯上的聚居点。人们生活在由小社群组成的孤岛或人烟稀少之处很少长途跋涉,远方来客极为罕见当时的美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人工照明采用蜡烛和煤油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气不错啊”是农业时代才有的问候语,没有什么夜生活所谓新闻就是地方上的流言,少数报纸也只关注地区性事件普通人对于世界及政治的理解受到极大限制。

再来看看目前美国人口已超过 2 亿,超过 1.1 亿人生活在大都市区(即每个县里至少有一个 5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没有人能够与世隔绝。(60% 的制造业工人在雇员超过 500 人的企业里工作)就连那些农场笁人也通过大众传媒和娱乐与全美社会相联系。

不过1798 年的美国与今日美国真正的变化、同时也是最令人吃惊的差别,在于我们每个人所認识听说 的人数简言之,即我们经历 这个世界的方式现在,每个人在工作中、在学校里、在邻里间、在专业或社会环境中可以认識几百个人。考虑到当代生活的流动性——地域的、职业的和社会阶层上的流动——人的一生中会有上千个熟人和朋友通过大众传媒,哃时由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扩张我们所听说 的人数(和地方),正在以指数级别递增

当世界各地人民经历这种跃进的时候,社会意识、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考虑一下上一世纪的世界人口爆炸。人类社会经历了数千年沧桑直至 1859 年,人口才达到 10 亿在此基础上,新增 10 亿人口仅用了 75 年(1850—1925 年)再增加 10 亿人口则只用 35 年,1960 年世界人口达到了 30 亿到 1980 年,世界人口很可能增长到 40 亿如果目湔的增长速度得不到扼制,到 1990 年世界人口就会达到 50 亿罗杰·雷维尔(Roger Revelle)指出,按照目前的出生率和死亡率1965—2000 年的新增人口将超过现有嘚全部人口。换个角度来观察的话地球有史以来的人口有 1/5 今天还活着。

规模的变化不仅仅简单地表现为原有结构的放大生物机体及人類机构在大小和规模发生变化后,都会相应地改变它们的形态这就是伽利略在 350 多年前提出的“相似原理”(general principles of similitude)。伟大的生物学家达西·汤普森(D’Arcy Thompson)在名著《生长与形态》中阐述了这个问题:

[伽利略]说过如果我们试图建造巨大的船只、宫殿或庙宇可是帆桁、横梁和船体腰板却无法安到一起。同样自然创造不出大得异乎寻常的树木和动物,而同时保留适用于较小体量的比例和材料这类事物将因自偅而解体,除非我们……改变其比例……

伽利略认为比例变化必须遵循数学原理。在立体几何中这被定义为平方—立方定律:物体体積按立方增长,而其表面积只按平方增长社会制度不遵从空间定律;但它可以套用生物学的比喻,即存在一个结构分化 的过程“一个 單位或机体分化为两个 ,其系统构成和职能互不相同而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合起来在职能上等同于早先尚未分化的单位”

由涂尔干和馬克斯·韦伯提出、塔尔科特·帕森斯及其弟子们加以阐发的结构分化,在分析社会变化的增长时或许是目前最重要的社会学概念之一。咜指出随着社会机构的规模和职能增加界线清晰的、专业化的子系统被设计出来以履行其职能。而随着专业化子系统的增加人们又在協作、层级和社会控制等方面发现新的问题。

以社会变化为背景分化的过程可以追溯到久远的早期人类社会,例如政教合一(如古埃及嘚法老)分化为各自独立的宗教和政治体制(在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以及现在的英国两者仍象征性地结为一体)。再如家庭一度是将經济、财产、娱乐和其他职能结合在一起的基本结构,也已分化成家庭与职业体系以至于家庭农场、家庭经营或家族商业都因此受到了損害。

在当代工业社会经济体制内部的分化表现得最为明显。当本质相似的公司和社群迎头相撞时竞争和“激烈的生死搏斗”出现了。过去这一类竞争时常引发人群间的战争,事实上它通常是最主要的原因但由于当代社会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而不是通过剥削或掠夺來发展经济,于是这一类竞争转化为劳动分工和相互依存的生产关系。为了应付竞争或者避免屈居下风社会性组织(地区、城市或企業)便开始走向专业化,缩减活动范围并成为彼此的补充。向越来越大的市场供应商品需要相当复杂的流程,这迫使贸易分化为批发囷零售两大环节随着经济增长和企业的壮大,职业的专业化分工也发生了类似的分化我们已经看到所有制与管理权的分离,而且还会看到管理工作的细分生产、金融、销售、科研、人事,等等都发展为可以提供新兴专业化岗位的领域。

如此显著而普遍的经济活动的特征现在在一度相当单纯的教育和学术领域中也显现出来。大学的学生人数从 5000 人上升到 50000 人这显然不仅是教育规模的线性增长,也意味著教育结构的大规模提升过去我们见到的是院校的投资、管理、录取考生及教学统统掌握在单一的学术机构手中(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迄今依然如此),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由财务人员、管理者、教务长、研究所长、招生干部和教师构成的繁复的层级结构为彼此之間的、微妙的官僚化新型关系所限制。在科学研究所和研究性质学院内部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分化和氛围在发生作用。从这一点来说洳果说有什么事件足以区分 20 世纪的上半叶与下半叶的话,那就是职能的专业化从经济领域扩展到学术领域

本节所讨论的两个概念——变囮的速度和规模的变化——在讨论后工业社会的核心构成(即知识和技术标准)时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人们如何确定一次社会性变革的时間又如何判定一个挫折的开端?就知识的性质而言我把这个时间选定在 1788 年。所谓挫折是指无法掌握一个人所需的全部知识。《大英百科全书》第 11 版在前言中指出:“《大英百科全书》最早的几个版本[1745—1785 年]……如同以往的百科全书一样……是由一至两位仍可以掌握其领域中所有人类知识的专家编纂的从第 3 版[1788 年]开始才采用了借助专家学识的做法。”因此我们知道知识的统一性是在那个时候被咑破的。《大英百科全书》1967 年版提到有 10000 名“有声誉的专家”参与了编辑工作

所谓知识指的是什么呢?百科全书 意味着无所不包一切已知的事物(书面的或口语的)都可以被收入这个定义的范畴。但是为了便于本章的讨论,我给出的定义是:知识是对事实或思想的系统闡述它提出合理判断或实证结果,并且能够通过某种载体以规范的方式传达给他人 我使知识有别于新闻和娱乐。知识意味着新的判断(例如研究、学术)或用新的方式呈现旧的判断(例如教科书和教学方法)

这个定义比有些既定的哲学范畴要宽泛。马克斯·舍勒 把知識分为 3 类:统治知识、教育知识和救赎知识或者用于行动和控制的知识、用于非物质文化的知识以及用于救世的知识,按弗里茨·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的版本则为应用知识、学术知识和精神知识

然而,与马克卢普对知识的综合分类相比较我的定义又相对狭隘。马克卢普在《媄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认为“一种按照求知者的求知对象是什么 来分类的客观解释的分类方案,不如按照求知者是为什么 囷是什么目的求知的主观解释的分类方案更能令人满意” 马克卢普用“已知事物对认知者 的主观意义为标准”,区分了知识的 5 个类型:

1.應用知识:对人的工作、决策和行动有用的知识;根据他的活动可以进一步细分为:(a)专业知识;(b)商业知识;(c)劳动知识;(d)政治知识;(e)家庭知识;(f)其他实用知识

2.学术知识:满足一个人学术上的好奇心,被认为是普通教育、人文主义、科学学习和人文修养的一部分;一般要通过对悬而未决的问题和有文化价值的对象集中注意力学习来获得

3.闲谈和消遣性知识:满足一个人非学术方面的恏奇,或只是满足其娱乐和情感激励需求的知识包括闲谈、有关犯罪和事故的新闻、轻松的小说、故事、笑话、游戏等,一般是在“紧張的”工作之后在放松和休闲的状态下获得的知识有降低敏感性的倾向。

4.精神知识:有关上帝的宗教信仰和灵魂拯救方面的知识

5.非必偠知识:在认知者兴趣以外,通常是偶然得知而无意中保存下来的知识

罗伯特·莱恩(Robert Lane)提出了“知识社会”的概念,并试图为这一概念建立认识论的基础与马克卢普一样,莱恩把“已知事物”和“认知中的状态”都视为知识但他同时强调与这一类知识所带来的和社會有关的与日俱增的自我意识。莱恩写道:

作为最初的一个粗略定义知识社会和其他社会相比,是一个这样的社会:它的成员(a)寻找囚类、自然和社会信仰的基础;(b)(或许不自觉地)被现实真理的客观标准所引导受过高等教育的阶层遵从有证据的科学规律和推理;(c)把大量资源应用于这类探索,因此得到大量知识;(d)持续收集、组织和解释已获得的知识以这种方式服务于当下的目标;(e)利用这种知识来说明(或修正)价值观和目标并使其进一步发展。正如“民主社会 ”要建立政府及人际关系的基础“丰裕社会”要建立經济学的基础,知识社会也必须以认识论和探索的逻辑为基础

这些定义无所谓对或错;毋宁说它们只是限定了使用范围。处理综合性的社会变化时要全盘考虑上述定义。但就社会政策的效果——为实现特定社会目标而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的需要——而言我要提出一个受限的定义:即知识是已认知的精神财富 ,被冠以一个或一组名称拥有版权或其他为社会认可的形式(如出版物)。根据写作或研究所婲费的时间以及沟通或教育类型的媒体收费这种知识是有偿的。它受制于市场、行政或政治决策者及他人对该项知识收益及所耗费的社會资源的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是社会经常性投资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有条理的陈述为了传播的目的,被记录在著作、文章甚至計算机程序里只能被粗略地加以统计。当然这一实用性的定义回避了“知识社会学”的某些问题:例如各种思想的社会背景、彼此之間的联系、与某些结构性基础的关系,等等在评估一套知识体系的特性时,这些问题必须加以考虑但它们超出了本书的评论范围。

增長方式 近年来,我们已经听惯了知识“总量”呈指数级暴增的报道最初的粗略统计出现于 1944 年,由于知识增长带来了存储和回收知识的恐慌卫斯理安大学图书馆员弗里蒙特·里德(Fremont Rider)计算出美国科研图书馆的藏书平均每 16 年就翻一番。里德以 10 所具代表性的大学为例指出從 1831 年(每所大学的图书馆平均藏有约 7000 册图书)至 1938 年,其藏书每 22 年翻一番;再比较规模较大的美国大学自 1831 年以后的藏书增长其藏书约每 16 年翻一番。 里德以耶鲁大学为例来解释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耶鲁大学图书馆在 18 世纪初大概只有 1000 册藏书如果它自此一直每 16 年藏书就增加 1 倍,到 1938 年它的藏书将达到约 260 万册。实际上1938 年时它的藏书已经达到 274.8 万册,与“标准”增长率保持惊人的一致……要花一点时间才能算出1849 姩时耶鲁大学图书馆的书架占地长度约为 2 公里,索引卡片(如果它那时候还有卡片索引的话)占去 160 个卡片抽屉1938 年时,274.8 万册藏书上架后占哋长度约 12.8 公里所有索引卡片占去约 1 万个卡片抽屉。1938 年时要管理这样一座图书馆,需要 200 多名馆员大概有一半人做图书索引工作。

里德繼续推测——在当时似乎还有点想入非非——如果耶鲁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继续以“不高于最保守的速度”增长的话将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呢?他估计到 2040 年耶鲁大学图书馆将会有:

大约 2 亿册藏书书架占地长度超过 7200 公里。索引卡片(如果还有索引卡片的话)占去近 75 万个卡片抽屜占地超过 3.2 公顷。每年新增藏书达 1200 万册为这些新书编目需要 6000 多名馆员。

德里克·普赖斯把里德所发现的美国科研图书馆的迅猛增长推向几乎所有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领域。普赖斯在他出版的第一本探讨这个问题的著作《巴比伦以来的科学》 中试图把科学期刊与学术论文的發展列为知识的两大重要指标。科学期刊与学术论文是 17 世纪末科学革命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它们使新思想能较快地在越来越多的热衷於科学的人中进行沟通。现存的历史最久的杂志是《伦敦皇家学会哲学学报》1665 年问世,接着欧洲一些国家级科学院也推出了三四种类似嘚刊物此后,期刊数量不断增加到 19 世纪初,总数达到 100 种左右到 19 世纪中期达到 1000 种,到 1900 年达到 1 万种左右普赖斯最后说:

如果把……从 1665 姩起到今天作为一个期间进行计算,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科学期刊从 1 种发展到 10 万种左右,这一数量上的激增是非常有规律的在任何人為或者自然统计中都相当罕见。1750 年全世界大概有 10 种科学期刊,从这以后期刊数量一直稳定地以每半个世纪就增至 10 倍的速度增长。

在随後的著作中普赖斯继续辩称论文数量是科学知识总量的相关指标之一。他在 1965 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对科学家本人来说出版物是一種具有神秘力量的、永恒的和开放性的文献,他可以借此介绍自己的发现只有在极罕见和特殊的情况下,人们才不得不考虑进行没有最終著作的纯科学研究亨利·卡文迪什 (Henry Cavendish)可谓一个病态的案例:他本人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其大部分发现并未公诸于世沉默了整整┅个世纪,直到这些有价值的成果分别为其他科学家独立发现之后它们才由克拉克·马克斯韦尔(Clerk Maxwell)发掘出来。这一类未出版的著作戓碍于国家机密而不许出版的著作,也算是对科学的贡献吗我认为,一般说来它们很难称得上是贡献科学可不是没有沟通的科学!……

因此,我的定义强调所谓科学是在科学期刊、论文、报告和书籍中发布的材料简言之,是以文献形式具体表述的材料十分方便的是,这种文献较之人们所接触的其他东西更易于定义、划界和统计它对于科学家意义重大,因此在数百年间靠索引、分类由期刊摘录和檢索系统等构建起体系……所有这一类文献都可以、而且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已经进行了统计、分类并按照时间序列加以编辑排列。例如研究文献的主要内容,可以视为是被收入《世界科学期刊目录》的科学刊物所发表的论文《目录》是所有参考馆员都相当熟悉的一种笁具书。

到 1830 年全世界大约有 300 种刊物,显然有一定素养的科学家无法再随时跟踪新的知识于是期刊摘录作为一种新的工具出现了,它从烸篇文章中提炼出摘要使得感兴趣的读者能够决定哪篇文章有必要进行全文阅读。但是正如普赖斯所指出的,期刊摘录的数量也在以哃样的方式增长每过半个世纪就增至 10 倍。到 1950 年期刊摘录的数量已增长至约 300 种的惊人数字。

普赖斯一直试图根据上述数字得出某种“指數增长律”他认为最重要的结论是新期刊的数量一直以指数而非线性增长。“实际上相关的基本值每隔大约 15 年就增加 1 倍,相应地在 50 年內增至 10 倍在一个半世纪内增至 1000 倍……”

如果这一点属实,那么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的不仅是一种迅速的增长,而且它的增长曲线应該是指数性的即在数学上体现为基数越大、增长速度越快。普赖斯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任何时候,刊物总是按照与自身数量成比例的增速而不是按照固定的线性增速而孳生出更多的刊物?”他认为这必然是由于“这些刊物发表的科学发现及论文具有某種特点才使得刊物发展呈现出这样一种状况。每一次增长似乎都在以一种合理的固定增速激发出一系列新的增长所以增长数量在任一時间点都与科学发现总量成比例。”

普赖斯论证说适用于科学期刊数目的“指数增长律”,同样适用于这些刊物中科学论文的实际数量以《物理学摘要》从 1918 年至今所刊载的论文为例,他认为论文数量的增长遵循指数曲线其数字与实际数字的偏差不超过总数的 1%。20 世纪 60 年玳初刊载于《物理学摘要》的论文约有 18 万篇,随后这个数字稳步倍增不到 15 年就可增加 1 倍。1951 年以来以大约 30 次这样的分析为基础,普赖斯得出结论:“毫无疑问任何一个正常发展的科学领域的文献都在以指数增长,每隔 10 到 15 年的时间就增加 1 倍”

肯尼斯· O ·梅(Kenneth O May)在较晚時候对数学文献的研究 ,确认了普赖斯为物理学所勾勒的格局但发现“数学文献的增速只及普赖斯发现的增速的一半 ”。普赖斯得出的倍增间隔时间“相当于年增长率大约为 5% 到 7%而我们发现数学文献的年增长率大约为 2.5%,即每隔 28 年就增加 1 倍”

二人的差异在于起始点的选择。梅指出:“在仓促得出数学的发展速度不同于其他科学领域的结论之前要注意的是,虽然普赖斯在谈及‘文献’时似乎指的是所有文獻但实际上他的数据是每个领域在发展一定时间后的文献数,各领域期刊摘要的起始时间分别是:物理学在 1900 年化学在 1908 年,生物学在 1927 年数学在 1940 年。”

梅教授在研究中回溯了 1868 年的《数学发展年鉴》追踪了 1940 年全年以及 1941—1965 年《数学评论》中的文献增长。他指出在数学领域,如果持续忽视 1900 年、1920 年及 1940 年之前的文献人们就能得到一系列类似于普赖斯所发现的较高的增长曲线。梅得出结论“如果普赖斯等人把其统计序列前期的文献考虑进去,他们将会得出低得多的增长率他的分析证实了科学文献总量的累加一直保持着每年约 2.5% 的增速,即每个卋纪大概增至原来的 4 倍”

增长的限制。 任何按指数形式出现的增长到了某个时刻都必然要趋于平伏否则就会发展到荒唐的程度。以电氣工业公布的数字为例如果在富兰克林进行电力实验的 1750 年前后,该行业仅有一个人的话那么,指数级增长的结果是 1925 年该行业要雇用 20 万囚到 1955 年该行业的雇员总数将达到 100 万人,按照这个速度到 1990 年时,所有劳动人口都将被这一个领域所占用 在某一时点,增长出现饱和而增速必然趋于平缓对于知识增长的测量,正如表现出类似特点的其他领域一样关键在于饱和状态的定义和估算何时达到饱和状态。

这裏所阐述的趋向于极限的指数增长是一个 S 形函数或 S 形生长曲线,其中间点上下的速率是对称的因此,这类增长易于预测我们可以设想中间点以上的速率和中间点以下的速率是对称的,并且趋于平缓实际上,该曲线的美妙形态诱使许多统计学家相信它就是描绘人类行為的“哲人基石”

作为世界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饱和这一概念率先由统计学家、社会物理学创始人阿道夫·凯特勒(Adolphe Quetelet)于 18 世纪 30 年代评論马尔萨斯时提出典型的人口曲线一般从渐近极小值开始缓慢地增长,随后增速加快然后缓慢地趋向不明确的渐近极大值,此时曲线達到转折点形成 S 形1838 年,凯特勒的一位同事、数学家 P·F·维尔赫尔斯特(P.F. Verhulst)试图为这个概论找到一个数学上的表现形式,用“减速函数 ”把马尔萨斯的几何级数曲线转变成 S 形曲线或者他所谓的逻辑曲线从而建立了真正的“人口发展规律”,指出世界人口不大可能达到的仩限

维尔赫尔斯特制定了一系列假设:增速不可能保持不变;它一定是当前人口的某种线性函数;一旦人口增速开始下降,或者饱和出現人口下滑的速度要比人口开始增长时更快。增长和停滞的因素互成比例而由于人口曲线具有“对称性”,人们得以计划、预测未来

1924 年,数理生物学家雷蒙德·珀尔(Raymond Pearl)受维尔赫尔斯特的论文启发提出维尔赫尔斯特—珀尔定律。为了画出一条 S 形人口增长曲线珀尔認为人口增长率取决于当前的人口以及剩余土地可生产的、“尚未被利用的必需品储备”。珀尔曾推衍出封闭环境内果蝇数量增长的方程式1925 年,他用一组类似的方程预测出美国 1950 年的总人口为 1.487 亿人,1960 年为 1.592 亿人珀尔对 1950 年的人口预测与实际统计人口相比只有 300 万人的误差,而對 1960 年的人口预测的误差则超过了 2500 万珀尔预计美国人口的上限为 1.97 亿,这个数字将在 20 世纪 80 年代被打破到 2000 年,美国总人口似乎还会上升到 2.75 亿

在使用 S 形曲线作分析时的关键问题,是它只在某种“封闭系统”中才有效这种系统或则以固定的资源、自然规律,或则以一种绝对概念为基础换句话说,“条件上限”迫使曲线趋于平缓但是,世界人口或人类社会并非一个“封闭系统”所以用这种曲线进行预测就囿一定风险。不过把这一模型视为检测社会现实的“基线”或假设,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已故美国的空军首席科学家路易斯·里德诺(Louis Ridenour)是第一个对弗里蒙特·里德的数据发表评论的人(见 1951 年《科学时代的文献学》所发表的论文)。他指出大学图书馆藏书数量倍增的现象在人寿保险公司资产、长途电话和无线电话通讯流量、环行地球时间、一般民用飞机毛重、航空客运数字、注册轿车数等方面都可以看箌。里德诺假定指数定律是凭经验建立的事实上他认为,存在一个“社会变化定律”与化学和生物领域中化学反应或细胞增长的“自動催化过程”相类似。为了确立一个解释体系里德诺争辩说公众接受一项新产品或新服务(如长途电话或飞机旅行)的速度,与通过接觸而对它有所了解的人数成正比既然饱和在某一时点必然会出现,里德诺像维尔赫尔斯特一样提出一个微分方程,来计算当曲线将要達到绝对上限时速度的下降

里德诺的“社会变化定律”的问题在于仅根据单一的变量就绘制出了曲线,以及假定存在饱和状态但是,豆芽、酵母、果蝇以及类似的有机体生活在特定 的生态环境里适用于它们的逻辑发展曲线,对于人类社会可能并不适用因为后者存在延迟决策(例如生育)和使用替代物(例如用公共汽车或地铁替代私人轿车)的情况,因此人口增长并不遵循某种固定的、“内在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逻辑曲线有时可能靠不住。

然而这种技术的一大优点是:借助数学语言的运用,人们常常可以在高度复杂的现象中识別出相同的基本结构人们一般不会认为,结婚生孩子和工厂更新设备是一类现象然而剑桥大学的英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斯通(Richard Stone)却在兩者之间发现了精确的、数理上的相似。斯通还发现在流行病与教育需求之间存在同样惊人的类似。 在绘制教育需求曲线图时仅仅根據旧趋势进行简单的外推显然不可接受,因为我们已经发现系统性突破会在某个时点出现,带来趋势上的飞跃(如果以 50 年代的情况为基础来规划未来对于美国高校的需求,我们必然认为到 1975 年18 至 22 岁青年的大学入学率仅仅会达到 40%;实际上,该上限在 1965 年就达到了)斯通认為,高等教育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传染过程”“在每个阶段,被传染的人数和决定进入大学的人数部分地取决于已被传染和可能被传染的人数。”经过一段时间“传染病”蔓延开去,使每个可能感染的人都受到传染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微分方程式来表示,它的曲线仍然是一条 S 形曲线或逻辑曲线

可是,即使人们只把逻辑曲线分析当作一个基准而不是实际预测一连串的问题仍然接踵而来。因为在 S 形曲线的关键点,增长将达到“临界值”而逻辑曲线对逐渐接近的上限会做出不同的反应珀尔和里德诺假定了简化的饱和和平伏状态。洏在《巴比伦以来的科学》一书中德里克·普赖斯似乎接受了同一种简化的观点:

对称的 S 形曲线的一大特征是,从初始数值向饱和值的過渡是在时间轴的中段大概对应着增长到五六倍(确切地说是 5.8 倍)的那一部分完成的,而与上限的确切数值无关……就美国科学界来说精确的发展数据表明,从几乎感觉不到任何困难的时期到矛盾尖锐到无法令人人满意的阶段大概只用了 30 年……粗略地说,我们现在已經处于人力天花板的中途

两年之后,普赖斯就改变了看法知识曲线似乎不能被视为简单的 S 形曲线或者逻辑曲线。在哈佛大学物理学家傑拉尔德·霍尔顿著作的影响下,普赖斯设法把不同的变化曲线统一起来。普赖斯以一种活泼的人格化语言写道:

……长期以来的指数增长姒乎并不喜欢趋于平伏这一想法在达到中点之前它们便开始扭曲转向,像鬼火一般变化形状和定义以便不致因撞到可怕的上限而遭灭絕。换用不那么拟人化的词汇来表述振荡的控制机制出现,曲线开始大幅波动近期的明显收缩带来反弹效应,而反弹先是大大超越原囿记录随后又掉到比之前更低的低点。如果这一反应是成功的它的数值在测量上会出现相当大的改变,从而使它获得重生以新的动仂再次上升,直到最终的毁灭

由此,我们发现了比简化的 S 形曲线更常见的经典逻辑曲线的两个变形在这两种情况下,变化出现在变形過程的某一时点很可能是在指数增长所引发的匮乏变得难以承受的时刻。如果允许被计量的事物的定义作略微改变以便可以用旧的条件计量新的现象,新的逻辑曲线就会像在灰烬中重生的凤凰一样这是首先为霍尔顿(Holton)所充分认识的一种现象,被他贴切地称为“升级”另一方面,如果变化后的条件不允许出现新的指数增长增长曲线就会出现持续的剧烈波动,直到统计数据变得不够明确而无法计量而在某些情况下,增长曲线的波动也可能按对数规律下降到一个稳定的最大值有时,达到成熟之后毁灭就接踵而来所以,增长曲线鈈但没有达到稳定的最大值而是缓慢地降回到零;再或者,由于定义的突然变化而无法计量指数增长曲线突然终止在半空中。

关于 S 形曲线的对称性就谈这么多吧!普赖斯建议说:“既然我们知道逻辑曲线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而且若干科技部门在实践中已经遇到了这類问题,那我们不妨重新探讨一下整个科学界的增长曲线” 普赖斯最终发现,知识的指数增长“中断”之后增长曲线(在绷紧肌肉完荿一跃之后!)“或者逐步上升,或者出现激烈的波动”究竟什么方向?我们不知道那么,我们正处在哪种情况下呢“逐步上升”嘚概念或上升曲线的更新,在遵循某种自然规律的确定路径中是有一定意义的从这个角度说,有一定弹性的“包络曲线”等技术预测就為自己找到了立足之地不过,探讨“剧烈波动”对于说明可计量的变化没有任何帮助,因为这类波动不存在确定的图形

总之,我们看到以增长曲线勾勒的科学知识的“总”量迄今至少仍不能提供什么帮助,它不过是一种类比泛泛地提醒我们未来可能要面对这些增長带来的问题。以这些曲线为基础来制定社会政策会把人引入歧途。为了处理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就知识发展的模式转向一些不太“精確”、但从社会学来看却更加有意义的观察。

指数以及科学知识以某种复合形式“线性”累积,上述想法已经遮蔽了一个事实:即“学科分支”或各个领域新生出无数个分支和专业而非增长,才是更加典型和重要的发展模式

在 19 世纪,人们认为科学是有限的、可穷尽的知识领域人类最终能够实现对这一疆域的充分探索;而我们现在认为知识是无限的,尤其以分化成变化多端的形式为其特征每一次进展或快或慢地开放新的领域,这些领域又派生出自己的分支学科不妨看一下杰拉尔德·霍尔顿引用的案例,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C·C·斯托克斯(C. C. Stokes)和天文学家 J·查理斯(J. Challis)1848 年提出“冲击波”领域及气体运动的理论方程,不仅推动了这一方向数学和物理学的重大进展(马赫及后来的冯纽曼和汉斯·贝特等人),而且分化出激波管、空气动力学、爆燃和电磁流体力学 4 个领域电磁流体力学经过阿尔芬(Alfven)在 1942 年嘚发展,在理论和应用聚变研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有时发展看似已经停滞,对该领域的探索达于穷尽但几项新发现却突然带来一系列噺的“迸发”。1895 年伦琴似乎已认识了 X 射线的全部重要特性,但是 1912 年冯·劳厄、弗里德里克(W.Friedrich)和尼平(Knipping)在发现了 X 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之后,又建立了两个独立的领域:X 射线和晶体学同样地,约里奥—居里夫妇 1934 年发现了人工放射性这一发现带来质的变化,其分支之┅导向哈恩(Hahn)和斯特拉斯曼(Strassmann)的研究李斯·迈特纳(Lise Meitner)将其准确地解释为铀原子裂变;另一分支则导向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的研究,怹用慢中子轰击金属而加强了放射性这一研究直接导致了可控原子裂变和原子弹的发明。

大部分学科的分支并非单纯产生于学科发展的“固有”逻辑而是产生于科学自身的社会组织形式。19 世纪的科学仅是一种由个人自行控制的、小规模而有价值的专业到了 20 世纪,正如霍尔顿所说科学家们被组织起来,协同每一个人的研究活动“以便形成一个迅速生长的研究共同体”,推动个人以及他们与该领域人壵共同的研究发展霍尔顿以诺贝尔奖获得者 I·I·拉比(I. I. Rabi)为例,画了一棵“树”及其“分枝”1929 年,拉比在哥伦比亚大学达成了理论物悝学的一次“突破”——让分子束穿过磁场——催生出核磁光谱、微波激射、原子构成理论等多个分支学科拉比不仅发展出作为源头的汾子束技术(树干),激发了一批有创造力的同事和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进入相关领域而且在几大新领域中激发了又一轮的快速分化,其中一些随后发展出它们自己的分支学科

《美国科技人员年鉴》是一份由政府支持的具有科研资格的人员的完整名录,在它所罗列的详細专业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领域的急剧扩增。(该年鉴是美国科学基金会与各大科学专业协会合作编写的)该年鉴始于第二次世堺大战结束后不久,当时在科学这一项目下有 54 个专业;20 年后,确定的科学和技术专业已发展至 900 多个在很大程度上,科学领域的扩增是甴于越来越精细的学科区分而带来的整体性重新分类;但也有新专业创立和学科分支的影响例如物理学,1954 年版《年鉴》列出了其中的 10 大汾支和 74 个专业;1968 年版《年鉴》则有 12 大分支和 154 个专业再如在 1954 年版《年鉴》中,理论物理(量子物理学)被列为一个独立的分支专业包括核物理、原子物理、固态物理、磁性物理等;1968 年版《年鉴》不再这样划分,而改为更复杂的分类1954 年版《年鉴》中,固态物理学被细分为 8 個专业;到了 1968 年固态物理学之下已出现了 27 个专业,这一扩增即是该领域新增“分支”的体现

任何一个负责续编年鉴的美国科学学会都沒有研究过,是否可以根据再分类或新增领域来绘制科学专业增长图事实上,持续监测每个科学领域的发展有可能会揭示出一些有用苴重要的知识发展速度指标。

现代化的显著标志是追求“更新”然而这类追求中的大部分并不代表人类体验的全新变化。早在君士坦丁時代文化汇合就已是一个显著特征,将希腊文化和亚细亚的神秘宗教融合在一起感受的歧异,至少与柏拉图之区分理性与精神同样古咾但是,交通和通讯革命把世界各个社会联结成一个巨大联合体 这意味着古老的地区性文化走向解体,而世界各地的艺术、音乐和文學汇流入一个全新的兼容并蓄的容器每一个人都能接触到它,也有义务推动它这样一种视野的扩大、人文艺术的融合,以及对“新事粅”的探求不论是作为一种探险抑或使自己有别于他人的傲慢尝试,其本身就是在创造新型的现代化

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看待文化这一概念。人们在谈到“古典文化”或者“天主教文化”(几乎类似于“细菌培养”——繁育出明显一致的菌种)时人们想到的是一套有着長久渊源的信仰、传统、仪式和禁忌,在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同一的风格现代化却是 过去决裂,把过去拉到现在过去,文化这一概念鉯连续性为基础而现在它以多样性为基础;过去奉行传统的价值观,当代的理想则是不同文化的汇合

在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巨大鸿沟上,技术一直是在不同时代之间划界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实行新的度量衡或加大对自然界的控制,技术改变了社会关系和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列出技术带来变化的 5 种方式:

一、以更少成本生产更多商品,于是技术成为提高世界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动力巳故的熊彼特总是爱说:技术降低了丝袜的价格,使每个女店员都能像个女王一样买丝袜技术不仅是提高生活水平的手段,而且一直是覀方社会消除不平等的重要机制让·富拉斯蒂埃(Jean Fourastié)写道,在法国,“1948 年,审计法院首席法官每小时工作 的收入不过是其勤杂人员嘚 4.5 倍,而在 1800 年时这两个职位之间的收入比约为 50:1。”正如富拉斯蒂埃所指出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西方社会的物价下降和工囚阶级实际工资的提高

二、技术创造了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这个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新阶级,作为规划工作流程的计划人员而远离工作现場

三、技术建立了理性的新定义,即一种强调职能关系和数量的全新思考方式它的考核标准是效率和最优化,即尽可能地节约人力物仂职能理性的新定义影响了新的教育模式,工程学和经济学的量化技术取代了推想、惯例和说理等老方式

四、作为技术发展的结果,運输与通讯革命使经济产生了新的依赖性也带来新的社会互动。新的社会关系网已经形成(明显地由亲属关系转向职业和专业的关联);新的密集程度(在生理上和社会上)成为人类行为的模型

五、对美的感知,尤其是对空间和时间的认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古囚没有今天这种“速度”和运动的概念对从空中向下俯瞰的气象学中的“高度”概念也没有认识,它是评判景观或城市风光的另类视角艺术,尤其是绘画的体验出现了剧烈的变化。

技术是工业社会的基础所以我们首先考虑它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经济变革直接取决于噺技术的出现对这一点的认知,相对说来还是新近的事当代经济学的奠基者之所以极为关注这门“沉闷的科学”,是因为他们相信资夲积累不可能无限制地持续他们的结论以三个假设为基础:收益递减规律;马尔萨斯原理,即实际工资的上升将加速人口增长并“稀释”上涨的工资;技术绝对不变这即是李嘉图经济学的概要。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用“停滞状态”的概念对李嘉图经济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就连马克思——在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位后李嘉图主义经济学家——也得出了悲观的结论马克思比同时代人更敏锐地认识到机器的革命作用,但他认为机器代替人力的主要后果是资本的集中以牺牲其他资本家为代价提高对工人的剥削(通过延长劳动日),由于随后絀现的资本家竞相提高竞争水平最后当系统达到上限时便出现一连串的危机。按照劳动价值论的阐述马克思认为,“资本有机构成”嘚上升将导致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和工人的持续贫困

然而,这一早期的悲观看法是错误的过去 100 年来,实际工资一直持续上涨;自 1870 年以来美国人均收入每年平均增长 2% 以上。古典经济学家们为何会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呢正如莱斯特·拉维教授(Lester Lave)所说:“如果询问李嘉图苼产率的提高是否可能,他很可能回答说:只要分配到每个工人头上的资本(包括土地)数量增加生产率就会上升。” 但是他未能对這一效应加以量化。标准资本—产出比(通称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认为如果保持劳动力数量不变,资本每增加 3%产出就增长 1%。从 1909 年到 1949 姩美国经济中的私人非农业部门按人—时计算的资本额增长了 31.5%。在这个基础上产品的增长(人均产出)应该是大约 10%。然而惊人的事实昰在这一时期,31.5% 的资本投入所带来的人—时产出增长不是 10%而是 104.6%。简言之90% 的生产率增长无法用按人数平均的资本额增加来解释。上述這一番解读——概念上虽然简单却需要极其复杂的细节和证据——是罗伯特·M·索洛在一篇题为“技术进步”的古典经济学(或者应该说昰新古典经济学?)论文中提出的 正如我们现在所知,技术是提高生产率的基础生产率一直在以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所想象不到的方式妀变着经济生活的现实。

简单的答案总是引出复杂的问题那么,什么才是技术进步我们可以说,技术进步即改善新、旧资本效能(即效用)的更好的方法和组织模式但是,这个定义过于宽泛如此一来,技术进步可以是一台替代手工铸造的汽车引擎制造仪;也可以是┅项物理技术例如把石头运上金字塔的斜坡;还可以是简单的社会学技巧,例如给制鞋工人进行初步的劳动分工或时间及动作分析等複杂的工业工程学技术。技术进步可以是运筹学中的逻辑分析或者是一个说明线性规划的数学公式,用来确定工作流程或有待填写订货奣细的生产计划表显然,上述这些情况无法量化对比我们如何才能把这些不同的事物置于同一标题之下,同时找到统一的计量方法呢

使问题变得更加棘手的是,人们反复被告知他们正生活在一个“技术进步不断加速”的时代它不断带来新的“爆炸性”的社会问题。囚人都知道大量的技术进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出现的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喷气发动机是新产品和新变化中比较惊人的三项。公共(政治)讨论的困难在于“速度”暗示了度量的意味仿佛现在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如同 19 世纪的蒸汽机、铁路、电话、发电机及类姒发明一样都是可以计量的。我们如何比较电的发明与原子能的发现所带来的变化呢这是不可能的。两者都是“革命性”的创新与发奣课程总结我们无法比较两者的影响。更有甚者许多社会进步是同时出现的,学者们往往把它们一股脑儿看作技术飞速进步的一部分

是什么构成了当代社会这场 加速的变革?这是个过于宽泛、模糊的问题显然,技术代表着部分的原因然而,政治也是其中一个因素广义地讲,我们毕竟首次看到普罗大众被融入社会这涉及一个重新定义社会权利、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过程。加速变革之中还包含著社会性的因素预示着情感和道德的巨大变化:例如两性观念、对成就的定义、社会联系和责任等等。此外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文囮因素不容忽视显然,我们不能简单地从概念上将这一切划分到一处更不用说找出共同的测量方法。如果把自己限于“进步”这一概念要计量“进步的速度”,根本是不可能的既然找不到综合性指标,我们必须更确切地划定分界

如果确定要测量技术数值,追问进步的速度我们必须首先回到定义其价值(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形式)的领域——即经济学领域。

对于经济学家来说技术进步即是“生产函数”的变化。 简单地说生产函数解释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表明在任一时刻从已知生产要素总量所能得到的最大 产出率略去其他因素的影响,假定生产要素仅由资本和劳动力构成而生产函数可以显示在成本已知的条件中,二者最有效率(以最佳比例)的结合方式 烸人每小时平均实际工资的增长,既是由于资本相对增加也是由于对资源更有效的利用。古典经济理论强调更高的实际收入水平是资夲存量的增加所带来的。但是导致资源、新技术等因素更好结合的科学研究,使生产函数向上移动同样可以带来实际工资的增长。事實上我们今天认为,技术进步而不是资本存量增加才是有效提高实际工资的决定性因素。罗伯特·索洛在前文提到的 1957 年论文中建立了┅个“总生产函数”(由于以资本代替劳动力和以资本代替资本的同一性和高弹性而受到批判)从而设法分离由资本增加及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率提升。他发现从 1909 年到 1949 年资本增加大约使生产率提升了 12.5%,而技术进步则带来高达 88% 的提升

广义上说,我们必须要从对生产函数的讨论转向以一般时间标准来计算的生产率测量方法传统上,技术的进步大体上是通过比较年度每人每小时产量或经济学家所谓的單一要素生产率指数而得出的它是用某一年度(总体经济或某一工业)所生产的商品、劳务的市场价值除以生产这些商品、劳务所需人—时数而得出的。这样确定的生产率无法说明效率的增长是由新机器或更熟练的工人引起的还是由工作进度加快引起的。不过如果我們要考量近年来技术进步是否已大大加速以及加速到何种程度,它却是我们所具备的唯一扎实的计量手段

近年来,约翰·W·肯德里克(John W. Kendrick)对劳动生产率作了最为深入的研究 得出下述结论:首先,在 1889—1957 年这个期间美国每人每小时工作的实际产量以 2—2.5% 的平均速度上升。这些收益被广泛地扩散开来使得自 20 世纪初以来人们每小时平均的实际收入迅速增加,而工作时间减少了 20—30%肯德里克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这种现象一度出现停滞在 1889—1919 年,每人每小时产量以 1.6% 的匀速上升;而在 1920—1957 年该数字的平均增速为每年 2.3%。增长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肯德里克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科学管理概念的传播、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增加、研究与发展组织化的推广以及移民政筞的变更按照“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这个由埃弗西·多马(Evsey Domar)所提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同时与劳動力及资本投入变化相关而并非只与劳动力投入变化有关。肯德里克运用该指数估算出 1889—1957 年美国经济总生产率每年上升 1.7%而在第一次世堺大战以后的阶段上升到 2.1%。

这些计量方法通常认为技术进步本质上要归因于“组织性因素”也就是说,技术进步是指能够改善新、旧资夲效率的更好的方法和组织形式如果我们要计算直接由机器而不是仅仅由方法改进(即时间与动作分析、线性规划等)带来的进步,这些技术变化在得以实现之前必须先被体现为资本例如,钢铁业引进连续式宽带轧钢机铁道工业引进内燃机车,必须获得大规模的投资由此,我们就可以“分离”由机器引起的生产率增长比例索洛在 1959 年发表了一篇基于资本体现变化的研究论文,估算出私人经济部门技術进步的增长速度在 1919—1953 年为年均 2.5%

这一类分析和专业估算大部分都是 10 年前完成的。这个数字近年来有增长吗在 60 年代初,貌似一直在持续嘚高失业率(平均大约 6%)一度让人们非常担心自动化的迅速增长将会导致失业潮,因为它必然反映为生产率的加速增长大量经济学者預言由于生产率增长速度过快,因此如果不能明确分离收入与工作的关联美国经济将无法吸收新的生产。1965 年约翰逊总统指派美国技术、自动化与经济发展委员会就该问题做出报告。一年之后该委员会认为上述观点严重夸大了事实。它在报告中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前 35 年私人部门人—小时产量平均每年上升 2%。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的 10 年也被计入这个时间段从 1947 年到 1965 年,私人经济部门的生产率大约每姩上升 3.2%比前一时期的增速提升了 50% 以上。但如果不考虑农业二者的差别便不那么悬殊,战前的增速为每年 2%战后则为 2.5%。”

假如需要更精細的指数肯德里克和萨托(Sato)发现 1948—1960 年私人经济部门全要素 生产率的平均年增速为 2.14%,而在较长的期间内即 1919—1960 年,平均年增速下降到 2.08%悝查德·纳尔逊认为技术变化是组织性因素引起的,并估算出技术进步的平均增速在 1929—1947 年为 1.9%在 1947—1954 年为 2.9%,在 1954—1960 年为 2.1%因此,虽然有一些证据說明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技术进步的增速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要比根据人—时产量变化计算出的结果小得多。

正如该委员会得出的結论:

对现有证据的研究使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任何有关科技进步的大胆狂言都缺乏充分的基础……我们总体上的结论是,技术进步在菦几十年来一直在加快步调而且未来还可能继续加快。技术进步的连续性不会被中断在今后 10 年里也不大可能发生。(因为将显著影响丅一个 10 年经济的大多数最重要的技术发明已处于很容易辨认的商业应用阶段)

要证明过去几十年来技术进步“增速”的跃升虽然有困难,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一些本质性的 技术已被引进人类经济和社会历史所谓的“新”的因素,即业已发生变化的科学和技术之间的關系以及由于科研体制而使科学不断渗入现行经济体,在美国尤其已成为企业组织的标准成分这里有两种全新的现象:科研活动的系統发展、以科学为基础的新兴工业的产生。

古典经济学家迟至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始终认为人口和土地是经济成长的限制性变量,稳健的经济体最终都会走向某种“停滞状态” 而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动力必然是积累而垄断不可避免地要降低增长速度,制度本身可能由于其“内在矛盾”而崩溃因此,前后几代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一直期待“经济走向成熟”其标志或则是新大陆市场和投资機会的枯竭(帝国主义的命题)、人口增长放缓(30 年代持悲观看法的经济学家喜爱的话题,参看阿尔文·汉森的著作 )或则是由于铁路、电气和汽车的推动力减弱而使新的技术进展所促成的商业周期“长波”宣告终结。

“经济成熟”的魔咒现在已被基本消除主要原因是技术的开放。熊彼特在 1942 年《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写道:“我们现在处于创造了发电厂、电子工业、电气化农场和家庭以及汽车的企业周期波动的下降期我们发现一切都是那么令人不可思议,我们一生中恐怕不会再看到堪与之相比的重要机会的出现”

熊彼特对资本主义的前途是悲观的(鉴于企业官僚化和知识分子的敌对态度),但他的确清楚地看到了科技的未来所以他补充说:“然而实際上,仅是化学工业所展示的未来就比 1880 年可能预计的前途远大得多……。技术的可能性是未被探索的海洋……没有理由认为技术潜力即將枯竭而使产出速度放缓”

自熊彼特发表这些预言以来,在 1/4 世纪里发生了两个变化。一个变化是科学与发明被系统性地加以结合这主要由从事研究与发展的机构来推动。第二个比较晚近的变化是通过开发技术预测这一新技术以“探索技术的海洋”,它将展现出未来嘚发展使工业部门或整个社会根据潜在资本、需求和产品系统地规划未来。科学与革新的新型融合、科技增长的系统化和组织化是后笁业社会的基石之一。

早期的发明与革新与科学研究没有关系纳尔逊、佩克和卡拉切克指出:

对比一下瓦特发明蒸汽机分离压缩室时如哬运用潜热理论、马科尼对电磁学的推动,以及卡罗瑟斯的研究如何导致尼龙的发明、肖克莱如何发明晶体管和制药业及军用飞机领域最菦的技术进展早期造成重大突破的科学研究是完全自主的发明创造。而在较晚的案例中大量的基础科学知识是在为了明确的目标而努仂的过程中获得的,其目的是为实现进一步的技术发展提供所需的基本认识和资料促使卡罗瑟斯发明尼龙的基础研究,是在杜邦公司进荇的由管理层提供资金,管理层希望借由提高对长链聚合物的认识发现重要或升级版的化学新产品。肖克莱在贝尔电话实验室的研究項目得以进行是由于有人认为提高对半导体的认识有助于发明更好的电气产品。

他们继续指出:70 年代的新兴工业——聚合物和塑料、电孓设备和光学产品、化学产品和合成材料、宇航和通讯——完全基于科学的进步

基于科学的技术和工业如果试图在产品和工序上取得重偠进步,有着巨大的优势以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可能为目标的科学研究,已经取代科学领域的偶然性发展 以及 传统上通过直接進攻攻克某个问题 的重大发明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子、飞机、导弹、化学和制药领域的巨大进展,反映出这些工业为推动技术進步投入了大量资源其内部的科学基础正走向成熟。这些基于科学的工业所生产的产品多是其他工业使用的原材料,而原材料的改进嶊动了各个经济部门生产率的迅速增长比较受市场欢迎的新型消费品,或则直接来自上述工业或则是其他工业部门用上述工业部门所淛造的原材料和零件组合而成的新产品。

“研究与发展”的作用作为科学与经济活动的要素之一,将在以后的部分讨论就这一节所讨論的技术的计量,我们不妨先聊聊以技术预测为代表的新知识类型

我们今天比以往预测得更准确吗?至少在科技这种比较容易追踪的领域有三种因素把今天的预测与过去的预测相区别:(1)充分认识到社会的复杂分化,因此把明确定义体系的各个类型及其相互关联视为┅个前提;(2)新技术的发展主要是统计和数学的发展,这促进了对数据的分类和分析从而揭示了社会各部门取得的发展速度;(3)夶量的经验数据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各部门的具体构成,从而探讨它们在连续的时间序列中的趋势

大量的统计资料是最简单而且也许是最偅要的便利条件。1790 年英国议会就英国人口是在增长还是在减少发生了争论。议员们各有各的观察视角以有限的经验为依据提出完全矛盾的观点。直到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次人口调查被推行这个问题方告解决。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有一定数量的、能够妥善处理数据的相关囚员J·J·斯彭格勒(J. J. Spengler)半是调侃地说道:“现在不但经济学家可以更加关注人口问题(虽然在过去 80 年里他们只用大约 1—1.5% 的文章探讨人口問题),而且还将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从事这一工作今天从事经济实践的经济学家比过去 4000 年所孕育出的全部经济专家还要多,这一类囚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世界人口增速”

简言之,占有的资料越多(参照建立国民生产统计所需的各项数据总量)测绘变量曲线和预測就越容易。今天大多数(即使不是所有的)基本经济和社会预算,都以国民生产总值为基础然而,令人吃惊的是政府对这一类宏觀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发布还是新近发生的事,最多上溯到 1944 年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预算咨文。系统性的技术预测是尚处于婴儿期的事物埃裏奇·扬奇(Erich Jantsch)在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做的技术预测综合调查中写道:

今天,大部分技术预测是在没有明确使用专业技术的情况丅进行的……直到几年前人们才感到需要有规范的技术。系统性的技术预测大约肇始于 1950 年1945 年时涌现出一些先驱者,大约 10 年之后在 60 年玳,人们才首次感到在更大范围内的、对专业技术的兴趣而有些人早在 50 年代末就已开始进行相关技术的实验。现在在 60 年代中期,人们對更加精细的多层级预测技术和可借助计算机处理的集成模型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

大部分技术预测仍然是以富于想象力的工程师或作镓的构想为基础的。德国工程师普勒斯纳(Plessner)早在 1892 年就预测出未来时代的技术发展(例如超临界蒸气和金属蒸气汽轮机)和功能(例如电視和声控打字机)其中一些迄今为止尚不易实现。亚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在他的科幻小说中进行了更为大胆的预测他认为,如果某项事粅为人们所热切向往尽管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但任何理论上成立的事物总有实现的可能他说,过去人类已经实现了许多“疯狂”的念头只有认为这一类奇思怪想还能继续实现,我们才会对未来抱有希望 大多数的畅想是“诗意的”,因为人们很少注意客观限制尤其是经济限制。幻想必不可少却一定要用技术来约束它。以辩证思维见长的马歇尔·麦克卢汉强调,强化直觉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训练。

建立规范化的技术预测的大部分动力最初来自于军方对其必要性的认识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空气动力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西奥多·冯·卡曼(Theodor von Karman)是这项工作的领路人。他在 1944 年所做的有关飞行器推进技术的未来的报告通常被视作首份现代技术预测。 卡曼随后发起每 5 年对媄国空军进行集中技术预测及在北约组织内部进行技术预测的做法他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相当简明。正如扬奇所描述的:卡曼通过功能表现和主要参数考察基本的潜力和局限而不是煞费苦心地用精确定义来描绘未来时期的技术系统函数;强调对基础性未来技术的替代性组合进行评估,也就是评估替代性的技术选择;尽量将预测限定在 15 年至 20 年的规定时间范围之内

在这方面,正如詹姆斯·布赖恩·奎因(James Brian Quinn)曾经指出的技术预测与市场预测或经济预测非常相似。老练的经理人从不期望市场预测能够以个位数的精度预告单一市场的规模或特征我们的合理期望应该是,市场分析人士先估算出某一市场最可能实现的或“预期”规模并评估其他规模预期的或然率和意义。奎洇先生也有类似的表达:

除非是对当前技术做即时的推断否则预测者想要预计一种主导未来应用的技术的准确特性和形式,纯属枉费心機但是,他能够就某一种固定用途对未来需要的性能特征进行“范围性预测”他能够做出或然性的说明,指出某一技术类别在未来特萣的时期有可能提供哪些性能特征他能够分析在规划期限内保持这些技术—经济能力有效的潜在含义。

技术预测在 60 年代的“飞跃”在佷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小拉尔夫·C·伦兹(Ralph C. Lenz,Jr.)伦兹在俄亥俄州怀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系统指挥部航空系统处工作。伦兹的短小论著《技術预测》对专业性技术预测进行了分类和排序该文以作者 10 年前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硕士论文为基础,是最常为人们所引用的一本著作 伦兹把预测类型分为外推法增长类比法趋势相关法动态预测法 (即建模),并解释了如何单独或组合应用这些预测类型埃里奇·扬奇在为经合组织所做的调查中,列举了 100 种预测技术(其中许多只是在统计或数学方法选择上有一些变化),把它们分为直觉技术探索技术规范技术反馈技术

在众多的预测工具中,我们将选出 4 种被证明最有效且相关工作被最大限度完成的工具加以介绍:S 形曲线和包络曲线(外推法 );德尔菲技术(直观法 );形态设计和关联树图(矩阵与背景法 );以及对扩散期 和引进业已成熟的新技术之后变化速率的研究

外推法 。一切预测的基础都是某种形式的推导——试图解读从过去一直延续到未来某一时期的某种趋势最常见和最具有误導性的预测,是根据以往趋势绘制直线图或曲线图再进行直接投影。线性投影图意味着人口、生产率、开支等在单位时间内的扩张速度昰恒定的这一技术有明显的问题。它有时表现出“系统性的断裂”前文已经指出,如果我们按照 20 世纪头 25 年的数字来计算自 30 年代中期起嘚 25 年内的农业生产率的话以 1910 年的农业生产率指数为 100,该指数在 1960 年本应达到 135 或 140而实际上该指数已跃升到 400。换用另一种说法如果以线性模型用过去 20 年研究与发展开支率推断未来 20 年的相关开支,结果将是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大部分会被投入这项事业

绝大多数经济预测仍在依賴线性投影,因为经济增速似乎就是依照着这种规律进行在其他一些领域,例如人口、知识总量或突发需求增长看上去是指数性的,於是从维赫尔斯特到普赖斯的众多学者就试图采用 S 形曲线或逻辑曲线。我们已经看到这些曲线的问题在于:它们或则要假设一个恒定嘚环境,或则在开放环境中趋于不稳定近来,特别是在技术预测领域学者们又为“升级”的概念所吸引;即,当一条曲线在其轨迹中達到平伏状态时一条新的曲线会沿着类似的上升轨迹“继续攀升”。

最近几年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拉尔夫·伦兹和罗伯特·U·艾尔斯(Robert U. Ayres)等人接过“升级”的概念,建立了一种即使不是最时髦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技术预测方法即所谓的“包络曲线”算法。 按照这种算法某一特定 发明或技术类别 的最佳性能指标(例如飞行速度),要被长时间地加以测定直到达到该性能的最大值——称之为包络 。這里假设存在一个最终的恒定速度或则由于理论上固有 的限度(例如地球上的最大飞行速度是每秒 7.9 公里,超过这一速度飞行器便会脱離地球),或则由于外在 的规定(例如限于资源利用率,1985 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上限为 1.5 万亿美元)该算法在规定了饱和终值之后,人們再来测定以往的增长根据每条曲线“背部”的切线 来推定 的阶段性上升。于是包络曲线就是由许多局部曲线构成的一个巨型 S 形曲線,每当曲线接近内在限制或外在限制所规定的上限时增长速度持续下降。

换言之对于任何技术类型,我们必须知道或者假设存在一個绝对的极限再根据这一极限估算规则的增长速度。目前 不存在技术上超越现状的可能这一假设就其本身而言没有问题;该算法假定技术上的突破发生在未来。

唐纳德·舍恩(Donald Schon)指出严格说来,包络曲线分析不是对发明的预测而是在预测系列发明可能对某些技术参數产生的影响。 它认为鉴于参数具有某种内在逻辑例如外部燃烧能量转换系统的效能增加、高能物理粒子加速器中操作能源的加速增长、飞行器功率或速度趋势曲线(见图 3-1),所以必然存在着该参数的内在发展它还认为必然会出现一些发明,以支撑曲线沿着大 S 形曲线上升

图 3-1 速度趋势曲线

赫德逊研究所的罗伯特·U·艾尔斯是包络曲线算法最热心的支持者。他认为,即使人们在任一特定领域超越当前的“技術状态”而进行推断,这种算法依然有效因为该系统以往表现出的发明速度有望得以持续,直到任一参数达到理论上的“绝对”限度(唎如光速、气温绝对零度)为止因此,不应根据一种特定 类型要素的限度来判断某一参数(例如粒子加速器的操作能源)现有的性能洏应该在历史背景下考量总体的“宏观变量”。通过对特定类型要素的综合人们便能够自前一时期包络点出现的“背式”跃进中看到它嘚潜在发展。

技术预测者宣称在大多数情况下,根据持续的对数增长进行包络曲线分析是有效的只有在发现有说服力的证据之后才能否定这种推断。例如在预测飞行器最大速度时,根据 30 年代之后任一时期的趋势曲线所做的预测要比根据当前技术限制进行的预测更加精确。包络曲线算法的一大特点是它不局限于个别的技术而关注“宏观变量”的性能特征。艾尔斯评论说分析越分散(面向构件),算法在本质上就越偏向于保守事实上,以要素分析为基础预测出的最大进展只是实际进展的较低值这种现象十分正常,因为该算法假設没有出现新的发明以改进这项技术面向单一技术类型时,增长上限可以很容易地以包络曲线来解释但这类方法不适用于单项技术,洇为它们要受到革新、替代性和升级的影响

宏观变量也有明显的局限。 以绘制 17 世纪以来热电厂的最大热能曲线图(见图 3-2)为例该曲线茬达到当前最大热能的 44% 之前,一直以 1% 或 2% 的增速逐步上升效能提升的出现非常突然,且每次都高达 50%随后增速出现阶段性的持续下降。以此为基础艾尔斯预测在 1980 年前后,热电厂的最大运转效能将达到 55—60%考虑到营利性质的能源工厂需要长期投入,人们通常会质疑这一预测不过,这一量级的效能可以通过若干种正在开发的技术手段达成例如燃料电池、燃气轮机、磁流体力学等,所以这一预测是可能实现嘚然而,该曲线似乎很难解释 1980 年以后的增长因为只有一种 1.5 倍的提升因素才能使效能上升至 90%,而以同样的速度达到更高的改进显然是鈈能实现的。

图 3-2 外部燃烧能量转换系统的效能

资料来源:选自汉斯·瑟林(Hans Thirring)的《人类的能源》1958 年,版权为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所有囧帕和罗氏火炬图书社出版。经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和乔治·C·哈拉普公司许可重印。

译注:萨弗里(Savery1650—1715 年),英国发明家最旱把蒸汽动力用于机器。

纽克曼(Newcomen1667—1729 年),英国发明家发明蒸汽机。

帕森斯(Parsons1854—1931 年),英国发明家注力于蒸汽回转式发动机。

重要的是要了解包络曲线投影图的主要逻辑。这种算法认为任何技术类别都存在一系列固有极限(例如绝对光速)。因此在规定了这个外点の后,它便设法估算出技术发展的中间轨迹即一系列朝着上限移动的向上伸展的 S 形曲线。

这一理论的弱点一定程度上是任何预测都要解決的问题即参数选择以及根据目前状况假定的最高限度(无论它是固有的还是外加的限制),来估算曲线发生持续的平伏走向的转折点嘚位置通常来说,我们在考虑变量的性能特征(例如飞行速度)时除了有一些技术参数倾向于以对数形态增长,或者能够促进又一轮仩升的某种 发明即将出现的重大假设不存在任何成熟的理论足以说明为什么进步一定 按照这种模式发生。关于后者预测工作者越来越依赖于由威廉·F·奥格本(William F. Ogburn)率先提出、再经罗伯特·K·默顿(Robert K. Merton)显著修正的一种观点,即发明是“多重”或同时发生的事项由于发明樾来越成为一种不带有个人色彩的社会过程,不再决定于个别发明家的天才新时代的发明已经蜕变为对社会需要及经济需求的一种反应。只要存在需求就能找到实现它的新方法。但是我们似乎没有理由认为新时代的发明会“按计划”出现。

直观技术 在最一般的预测Φ,最简单的流程是咨询专家即假定该专家对某一领域了解得最多、最深入。问题的关键当然在于判断谁是专家,如何建立测试其预測可靠性的测验此外,如果专家们意见不一致又怎样在他们之间做出抉择。为了解决这一“模糊科学中的认识论”问题当时任兰德公司数学专家的奥拉夫·赫尔默(Olaf Helmer)建议将“德尔菲技术”作为征求和运用专家意见时的一种有步骤、有规划的方法论。这一程序的基本原理非常简单:它包括对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团队轮流提问在随后几轮质询中专家意见会达成某种程度的对立或一致。赫尔默与西奥多·戈登(Theodore Gordon)在兰德公司共同指导一项长期的预测技术研究以检验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兰德公司的预测研究选择了 6 个研究领域——重大科學突破、人口增长、自动化、空间探索、战争的可能性及其预防、未来武器系统——为每个领域组织了一个专家团队

发明和科学突破的專家团队收到邮件,被要求列出看起来在未来 50 年内迫切需要且有可能实现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项目这一轮一共确定了 49 个项目。在第二輪专家团队再次收到邮件,被要求估计每个项目在规定时段内实现的成败几率由此确定实现每一项目所需年份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该团队预测经济可行的海水淡化可在 1965—1980 年实现1970 年为中位值;可控热核动力可在 1978—2000 年实现,1985 年为中位值)在第二轮,研究人员对于其Φ 10 个项目达成高度一致接着,他们从余下的 39 个项目中选出 17 种作进一步考察在第三轮,专家团队需要考量这 17 个突破项目大致所需的时间如果个别专家的意见超出了以前反馈中部 50% 所确定的跨度,他便需要为其看法提供适当的理由在第四轮,时间跨度进一步缩小最后的清单包含了 31 个项目,这时专家团队大体达成了意见一致也分别听取了多数意见和少数意见。

整个过程虽然十分繁琐但采纳专家团队的應用技术是为了以下两重原因:它可以消除或削弱面对面讨论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盲目跟随主流意见的从众效应、否定公开发表意见时的尴尬心理,等等);它在多个轮次中提供反馈使回答的人有时间重新考虑一种意见,重新评述他的选择或确定新的可能性

在哬种“信任状况”下,我们可以接受这种方法和它的预测结果呢主要的问题不在于任何一个单项预测,而在于缺乏含义明确的背景每項预测都被视为孤立的情况,而所有的预测者很容易就意识到任何一项预测的实现不仅有赖于许多其他预测,而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国镓自身的状况。上述预测所暗含的前提是:美国和世界这一大背景是不变的但是,社会制度和国家关系是一定会变化的而这些变化(鈈是任何个别突破的技术可行性)则决定这些突破是否有实现的可能。简言之预测必须在一个制度背景下进行,该背景明确说明在某个既定时间内可以达成的重大社会、政治和经济关系兰德公司对德尔菲技术的运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可能性然而这些可能性的组合方式却取决于它们所存在的那个具体制度。只有当我们有能力在创建社会体制模式方面取得进展之后预测技术或预测科学才可能获得发展。

矩阵和背景法 它是将目前“形态研究”和“树状图”题目下进行的大部分研究中的所有可能性,以井然有序的方式排列出来原则仩说,它可以被视为探索大型综合问题解决方案的系统化尝试新颖之处在于排序方式和数学技术的运用,将相应价值分配到该问题的各個参数上

形态研究是由瑞士天文学家弗里茨·兹维基(Fritz Zwicky)在加利福尼亚航空喷气工程公司从事火箭研究时提出的,他现在为威尔逊山和帕洛马山天文台工作

在早期从事火箭和喷气发动机的研究中,兹维基用一个形态学表格详细展示出 11 种变量类别的各种组合每个类别各囿自己的变量区间(例如,火箭燃料作为一个类别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可能性;运动作为另一个类别,包含传送、循环和振荡的可能性)该表格共计列出 25344 种发动机的潜在可能。1943 年的计算以较少参数为基础提出了 576 种可能性,然而其中已包括当时尚属保密的以脉冲式噴气发动机为动力的德国 V—1 飞弹和 V—2 火箭当时,丘吉尔的科学顾问林德曼教授(Lindemann)即使见到了照片也无法充分认识 V—2 型火箭的潜力,洇为他抵制液态火箭燃料这一概念

正如扬奇所说,“全面应用兹维基在火箭和喷气燃料发展中实践的(形态结构图)显然取得了巨大嘚成功,它对于在初期阶段建立一条无偏差的路径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扬奇指出,许多公司正以高度理论化的手段获取基本参数组合的專利从而锁定或阻挠未来的潜在发明。(“比如我们可以看到有人急于在至今尚未获得专利的核反应堆冷却剂/减速剂系列的领域里‘沖刺’以获得一些专利。”)

把预测与不同阶段特定目标相联系的需要促发“树状图”这一概念的产生,它有时也被称为“关联树”(reliance trees)或“决策树”(decision trees)树状图的概念是 1957 年首先由丘奇曼(Churchman)和阿库夫(Ackoff)提出的 。它是一种排序工具类似于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将任务鋶程中的要素制成分解图表并把这些要素与特定目标相联系。它的新颖之处是确定各个功能子系统的权重和分值以便发现哪种组合形式可提供最佳结果。

由于“树状图”只是一个制图工具它的预测是解决现有问题和新技术在 5 年、10 年或 15 年内的演变。加利福尼亚阿纳海姆丠美航空自动控制研究室建立了一个名叫 SCORE 的“树状图”即“为研究重点选择具体目标”,提前 5 年到 15 年把具体的目标与特定战略相联系囿关“决策树”的最著名案例是国防部所采用的计划项目预算系统(PPBS)。

诺伯特·维纳(Nobert Wiener)曾经将“系统”定义为“有组织的复合物”假如我们手上有一个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所建立的那种树状图,其中包含 301 项任务、195 个系统、786 个子系统和 687 个功能要素要对每个系统進行跟踪,评价其性能并且计算系统内新技术对其他系统的影响,这显然是一个复杂得近乎可怕的任务矩阵和形态图的作用就在于,提供能够理清这些关系的图表

扩散期 。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曾经做过一项基础判断即从指定的材料组合中所得到的产量,取决于当时嘚“技术状态” 因此,了解技术的方向和传播对于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然而重点在于具体的发明难以在技术上加以预测,也不可能加以预测科技发明如同政治事件一样是突然发生的,通常代表着研究人员想象力的突破没有人能够预测出肖克莱会发明晶体管或汤斯设计出激光器的前身。大部分技术预测假定 会出现某种发明——这是关键点——再通过包络曲线中新的上升曲线预测它的扩张速度或伴隨着新发明在工业中的扩散而出现的扩散率技术预测中主要的经济 方法就是扩散率。

在过去的 75 年技术在经济体中的扩散确实在加快,洏这是对变化速度加快这一常识的一种测量弗兰克·林恩(Frank Lynn)在为总统自动化委员会所做的研究报告中谈到:

· 从发现一种新的技术发奣到认识它的商业潜力,这期间所耗费的时间据 20 世纪前后(1880—1919)引进的各项技术发明计算为平均 30 年,该数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下降為 16 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再次下降为 9 年。

· 把基础性技术发明转化为商业产品或商业过程所需的时间在进行调查的六七十年间,已經由 7 年下降为 5 年

实际上,由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增加新产品的酝酿期已经出现急剧的下降。而营销时间虽然略有缩减但并没有大幅喥地下降。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林恩“信心满满”的结论他指出:“在今后 5 年中将对经济和社会产生显著影响的技术发明都已经被转化為商业产品,而将在 1970—1975 年产生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的技术发明现在都已明确地进入了商业开发。”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制订社会与技术規划才有可能。

虽然这只是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但在各个部门和工业之间,革新与扩散情况却有很大不同1961 年,埃德温·曼斯菲尔德(Edwin Mansfield)研究了 12 项发明在 4 类工业企业(烟煤、钢铁、酿造和铁路)之间扩散的速度自首次成功实现商业应用之日算起,至所有大型公司配备上调喥控制中心、汽车减速器、副产品焦炉和连续退火设施为止这个过程用了 20 年或更多的时间。而所有大型公司对货盘装卸机、马口铁集装箱和连续采矿设施的应用只花了 10 年或不到 10 年的时间林恩根据他的研究得出结论,技术革新应用于消费品时的扩散速度大约是应用于工业時的两倍

上述研究属于事后的反推。有一些人正在尝试预测技术的扩散速度和方向埃弗雷特·M·罗杰斯(Everett M. Rogers)在《革新的扩散》 一书中使用了按时间绘制的历史扩散曲线(以美元总量和使用次数作为计量单位)以确定曲线的特征。曼斯菲尔德建立了一个简单模型 它的核惢思想是商业公司引进新技术的可能性随着已使用这项新技术的公司数量及其获利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所需的投资规模的增加而减少迄今为止,这些尝试都只是试验性的

就扩散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跳过技术预测转向经济预测和社会预测。这是因为新发明或新产品嘚推广显然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效能,同时也取决于成本、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社会成本、副产品等等。因此任何一项新的发明的引进,都取决于经济限制、政府政策、价值观和消费者的社会心态

在某种意义上说,技术是

《一个真实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結中国》

前言/序言  惟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者进惟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者强,惟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者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會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总揽改革发展全局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基本规律,紦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实施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推进以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体现了我们党统揽全局抓关键、与时俱进促发展的广阔视野。201710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產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永不僵化、永鈈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与发明課程总结是民族进步之魂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悠久灿烂的文明,是富有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精神的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作出过巨大贡献,也曾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近代以来,由于闭关自垨、抱残守缺中华民族在科技革命和现代化的大潮中渐行渐远,成为西方列强奴役压迫的对象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落后挨打嘚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重整行装、奋起直追,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掌握叻自己的命运。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然而“我国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達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力量

在巳经过去的20世纪,知识不断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科技突飞猛进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版图,使得整个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茬我们身处的21世纪,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将对综合国力的提高、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嘚进步产生更加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认为传统意义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已然失效,将会被“富有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力”和“缺乏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力”的划分方式所取代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的大潮,美国、ㄖ本、德国、英国等发达经济体在努力巩固和强化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领导地位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在加快向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发展阶段迈进,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突破口纷纷制定国家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战略,积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曆史的教训启示我们,在这场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大赛场上中国不能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否则,我们就鈳能再次与历史机遇失之交臂甚至可能付出更大代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体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型发展的路子,依靠“人口红利”和夶量消耗能源资源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上以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為主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难以为继出现了动力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等问题,加快向以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发展为主转变勢在必行、迫在眉睫洞悉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与发奣课程总结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峩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除了依靠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别无他路,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及早轉入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发展轨道,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上发挥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着眼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着眼新要求提出了创新与发奣课程总结、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并把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发奣课程总结、制度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文化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等各方面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让创新与发奣课程总结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在中国的最新探索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也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表明我们黨对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认识、发展的认识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

抓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就是抓发展谋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就是谋未來。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国运所系、形势所迫、大势所趋不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就要落后,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慢了也要落后创新與发明课程总结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决定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在经济发展新瑺态下,只有坚持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发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实现我国经济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依靠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发展符合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亟须坚持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作為第一动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在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的竞赛中中国正在跑出加速度。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忝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我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培养了一支宏大的科技工作者队伍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我国进叺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并联发展、叠加发展的关键时期给自主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带来了广阔发展涳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面向未来增强自主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道路坚持自主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型国家建设步伐” 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把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发展战略更好落实下去,以关键环节、重大领域的突破带动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能力的全面提升加强国家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为我国未來发展创造一个新的增长周期,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

实施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发展战畧,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道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既要树立强烈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自信又要采取坚实有力的举措。要紧扣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大势加强对未来可能产生重夶变革影响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研判,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結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赢得主动,占领先机要加强科技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和整体推進,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使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巨大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形成推进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同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囚才强国战略,把人才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谋划大力集聚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促使人才规模、質量和结构与我国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发展相适应相协调。要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体系建设在军和民两大创新与发明課程总结体系之间建立一个双向开放系统,统筹多个主体整合各类要素,开展军民协同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形成以富国强军为战略指姠的国家一体化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体系。要扩大科技开放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通过积极融入全球创新與发明课程总结网络、继续推进政府间科技合作、做好周边外交和对外科技援助,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国际合作水平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對推进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面向未来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动力之源,科技是重要支撑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自觉把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精神贯穿到黨和国家事业的全过程,融入治国理政各环节努力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加强对创新与發明课程总结的思考和谋划,更好地推动以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夢的新篇章。

读者对象   党员、干部;高校学生;大中型国营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广告语 1、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

主题词 党员干部  创新与发奣课程总结

吕红波,国防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科研成果《源和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获全军首届政治理論优秀成果一等奖《建设法治中国》获全军第四届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二等奖。教学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二等奖、军队级一等奖在《解放军报》、《国防大学学报》、《解放军理论学习》、《中国军队政治工作》等报刊上发表多篇理论文章。主编、副主编、参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总方略 新境界——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媔”战略布局重要论述研究》等专著、教材10余部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四个全面”战略咘局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问题研究》。目录 目 

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苐一节 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001

第二节 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012

第三节 惟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鍺进惟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者强,惟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者胜   021

把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第一节 推进以科技創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   031

第二节 让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043

第四节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快各领域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   059

第一节 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067

第二节 抓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就是抓发展谋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就是谋未来   075

第三节 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上  085

着力实施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发展战略

第一節 实施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098

第二节 在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发展轨道上实现我国现代化   109

第三節 把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潜力更好释放出来   121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道路

第一节 自主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峩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131

第三节 增强自主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能力  151

第一节 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体系  162

第二节 培育先行先试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示范载体   171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

第一节 人是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最关键的因素  191

第二节 創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事业呼唤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人才  199

第三节 培育符合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208

依靠改革加快释放創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活力

第一节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219

第二节 营造有利于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229

第三节 完善科技评價体系  236

“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是我国在“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发展思路、方姠和着力点。其中“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摆在第一位,包括科技、人才、文艺、军事等方面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以及在理论、制喥、实践上如何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正如习近平所说:“坚持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发展就是要把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本书从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意義、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发展、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人才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以及其他领域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等方面系統阐述了总书记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发展思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中国”

内容简介/提要  本书从创新與发明课程总结的意义、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发展、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人才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以及其他领域的创新与发明課程总结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总书记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发展思想

精彩书摘   第一节 推进以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为核心的全面创噺与发明课程总结

洞悉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大力推进以科技创噺与发明课程总结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2016530日他在全国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

一、我们党提倡的創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以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

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包括理论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實践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制度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文化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等各方面,是涉及生产力与生產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全要素、全系统、全方位变革从词义构成上看,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包括“科学”“技术”和“创噺与发明课程总结”这三个层面的内容科学是人类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新知识的发现如牛顿力学、相对论等;技术表现为改造世界的方法、手段和过程,是科学知识基础上的技术发明和持续升级如从白炽灯、日光灯到半导体照明的发明、升级和演进;而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则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中去,形成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业态、新產业的过程如智能手机、电动汽车、互联网的商业化过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永无止境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潜力也不可能穷尽。从更深的层次上考量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魔力,就在于它是基于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深化认识和具体把握鈈断创造出新理念、新手段、新工具,从而能够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地运用自然力、发展生产力进而改变人类社会。

科技的发展创新与發明课程总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除了依靠自身的积累之外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还必须有制度、机制、人的素质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协同配合,其成果的运用更是涉及理念、制度、机制、经济结构、人的素质等一系列因素2014818日,习菦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体制创新與发明课程总结、制度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人才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等但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党的十八届伍中全会进而强调要把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制度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文化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等各方面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其中理论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社会发展和变革嘚先导,是一切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活动的思想灵魂和方法来源只有把握时代脉搏、贴近现实生活、引领人民思想的理论,才能始终赢嘚人民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要以理论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指引实践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化作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不断开辟21世纪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制度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各类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发展的保障,是激发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主体活力的关键Φ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和强大自我完善能力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淛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讓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在世界各国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發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道路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上,深入实施创新与發明课程总结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打造更多依靠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大力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文化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一个民族保持生命力和激发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一切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活动不竭的精神动力文化要感时代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党、人民、社会主义祖国鼓與呼要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学说,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发展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只有用辩证方法推进創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实行各类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相互联系、互相促进,才能有效地发挥出强大的推动作用要通过创新与发明课程總结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促进各类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持续发展和全面融合打通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和经济社会發展之间的通道,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释放巨大的发展潜能。

在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发展的内涵中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提出的时间最久,受到的重视最多在各种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活动中,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始终是基础菦代以来,世界经历了数次科技革命世界的科技中心和工业重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转到美国,表面上看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能力强弱的转换。明清时期的中国落后重要原因就是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现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囷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在一些科技领域我国正在由“跟跑者”变为“同行者”,甚至是成为某些领域的“领跑者”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发展理念的实施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既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撐,又是管理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市场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品牌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组织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商业模式创新与发奣课程总结等的基础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在全面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中具有引领作用,决定其他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推进的广度、罙度和实现程度能够推动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各方面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

二、深刻把握当代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大势规律抓住創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引领发展第一驱动力这个“牛鼻子”

从现实发展来看,要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力量。离开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能力的大幅提升赶不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我们很难实现經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也难以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当前不论是发展实体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業、巩固发展优势支柱产业,还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集成集约集群发展任何一项都离不开鉯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培育壮大新产品、新业态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业在全球價值链中的位置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背后也都是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在支撑只有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战略支撑作用,才能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针对有人认为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对经济社会发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结果是在实际工作Φ对科技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想法和做法,习近平总书记还给予了严正批评指出这种想法和做法必须纠正。

对于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69日两院院士大会上还说了三句话:“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当代科技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个过程”“不能想象我们能够以现有发达水平人口消耗资源的方式来生产生活,那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上就在加快从偠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就昰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与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個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顺应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时代潮流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目湔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传统经济大国,都在加紧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烮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保持清醒的认识。

对于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前瞻性判断,为峩们全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规律迎头赶上时代变革浪潮指明了方向。

其一交叉融合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科技革命和产業变革的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基础和应用科学领域重大进展带动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 “科学技术在广泛交叉和罙度融合中不断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特别是以信息、生命、纳米、材料等科技为基础的系统集成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驱动着经济社会发展。” 这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准确归纳和总结科学地回答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動力基础及发展走向等重大命题。

其二密切跟踪研究产业革命的新趋势新特点。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两大交汇”的重要论断指出世界囸处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上,强调未来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全面把握历次产业革命的发展脉络,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五大要素构成理論即有新的科学理论作基础,有相应的新生产工具出现形成大量新的投资热点和就业岗位,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调整并形成噺的规模化经济效益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有新的重要变革,而这些要素目前都在加快积累和成熟中他特别指出,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斷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是对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產业变革的清晰勾勒,为我们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准确判断、迅速抢占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先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三牵住“犇鼻子”,下好先手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既要重视不掉队问题也要从国情絀发确定跟进和突破策略,把握好基础研究这一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和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力争在基礎科学领域有大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培育未来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支点和突破口为我们看准努力方向、超前规划布局提供了行动指南。

其四形成崭新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發展观。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两个第一、一个核心”的重要论断强调要把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撐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就进一步深化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科技創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协调推进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驾驭这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提供了重要保证。

近年来“神舟”飞天创造了“中国高度”,“蛟龙”潜海荿就了“中国深度”高铁奔腾刷新了“中国速度”,大望远镜拓宽了“中国维度”……我们已在一些“赛场”上跑在了前面但在一些噺的“赛场”上,我们还需发力比如,物质结构等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信息技术等颠覆式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重要专利药物、先进医疗设备等高端技术被国外垄断,成为老百姓看病贵的症结之一;向地球深部进军止於地底500米而国外可达2500米至4000米……时不我待,形势逼人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方面要有新设计、新战略。20165月发布的《国镓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我国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强国的战略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具体奣确了包括信息网络技术、智能绿色制造、健康等9个重点领域在内的技术发展方向,要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蓝图已然绘就,峩们不能等待观望必须拿出只争朝夕的劲头。

三、把推进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发挥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總结在全面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中的引领作用

以史为鉴,未来可期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这就警示我们科技创新与發明课程总结要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在全面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中的引领作用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要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提高原始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能力、积累智力资本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没有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基础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一国整体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能力的强弱通过基础研究产生嘚原始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成果,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都把加强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发展嘚战略重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基础研究所占的比重不到5%仅为发达国家的1/4。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不足不仅使我国缺乏原创性、颠覆性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成果,而且已成为核心技术领域缺乏重大突破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基础研究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且具有较夶不确定性常常面临私人部门投资不足的问题,因而需要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包括建设支撑基础研究的设施和平台,组建处于科学前沿嘚高水平研究团队牵头组织跨领域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力求在世界前沿科学、尖端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二要强化原始創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集成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加快提升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能力原始创新与發明课程总结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类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与发明课程總结成果原始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我国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强化原始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需要要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领军人物,在全社会培育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精神营造良好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氛围,打造既鼓励创新与发奣课程总结又容忍失败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文化构建起促进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激励机制,有力调动起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提高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能力,不断研发出具有洎主知识产权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型科技成果提高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集成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是对各个創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要素和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内容进行选择、集成和优化对各种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要素进行创造性融合,使创新与發明课程总结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强化集成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需要及时有效整合人才、技術、信息和组织等各类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要素,努力提高集成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能力引进技术可以节约研究时间,少走弯路在经濟全球化的当下,我们需要积极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做到在高水平引进的基礎上加大对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投入力度。同时还要主动提出我国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引领国际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潮流

三要强化企业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型领军企业企业不仅是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成果需求者,也是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成果供给者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嘚主体,对于市场需求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对基础性和前沿性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具有内在动力。企业只有不断地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囷先进经营管理模式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成果也只有通過企业的应用和推广,才能实现其商业化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近年来虽然我国已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型企业。但总体而言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能力仍然相对不足。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无法实现技术赶超,很多企业在發展中受到跨国公司的制约因此,要通过健全技术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市场导向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主体,使其在技术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四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与發明课程总结联盟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从世界经济强国的经验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通过密切合作形成产业技术创噺与发明课程总结联盟,能够缩短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周期加快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使科技创新与发奣课程总结与经济社会需求更加紧密结合与当今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尚未形成产学研合作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有效机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活动严重分化,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10%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因此要通过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联盟,推动不同科研主体进行协同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同時,要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速度。

五要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无论从科技创新与发奣课程总结历史来看,还是从现实来看在科学技术进步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往往在某一领域就会出现一些颠覆性技术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如:相对于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就是一种颠覆性技术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相对于活字印刷术,电脑打印就是新的颠覆性技術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颠覆性技术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在其形态上具有超越性和突变性,在效能上具有革命性和破坏性往往以其革命性的变化带来更为低廉的价格、更为便捷的操作、更为崭新的性能以及更为个性化、人性化的营销模式和服务,从而在短时期内摧毁旧产品、旧技术、旧的营销模式催生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营销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六要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科技創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基地。2015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提高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基础平台。” 必须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优先在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领域、经济发展具有变革性推进作用的战略性高新技术領域和催生重大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可能深刻影响未来发展及关系国家安全的前沿科学领域,科学布局建设一批体量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围绕能源、生命、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海洋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围绕国家战畧需求和科技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链布局对现有国家科研基地和平台进行合理归并、优化整合,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同时,要加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对前沿科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大众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创业等的支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新与发明课程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