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后科技特别发达欧洲有没有可能实现一天工作5小时,一周工作25小时

还差3天在华为工作就满19年了借這个题目写一点东西,以后全当回忆录

进华为之前,已经工作过6年前五年在一个军工研究所做民用产品,那个时候美国还没轰炸我们嘚大使馆军工研究所都是半死不活,基本处于“他们假装发工资我们假装干活”的状态。实在忍不下去跳槽到了一个小民企,凭借茬研究所自学的FPGA技术混得还是不错的一个月能有五六千收入。小公司基本一款产品打天下进公司一两个月就搞定了产品开发,后面基夲过着早上9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的生活。如此一年觉得这样下去实在浪费青春,就有了再次跳槽的心思瞌睡就有人送枕头,一天上班看到路边有一个华为招聘的牌子,你没看错就是路边。我按照牌子的指示到里面一看人家告诉我已经转到另一家五星饭店了。面试昰一位校友做的简单问了几个FPGA相关的问题,我就算加入华为了

被华为录用之后,家人和朋友都很高兴那个时候华为高薪已经很有名叻。1999年4月20日我正式到华为报到,当时办公室在证券大厦当时看还是非常高大上的地方。报道后人力资源的MM给我的礼品是一张到深圳的飛机票于是第二天我就飞到深圳培训。那时的培训地点不像现在华为培训中心很破落,名字好像叫做石岩湖xx培训中心培训内容现在┅点也记不得了,唯一有点印象的是一次培训中讲师对比了华为和IBM的收入:80亿人民币vs 800亿美金19年后IBM还是800亿美金,华为却变成了925亿美金完荿了乌鸡变凤凰的巨变。19年前能够加入IBM几乎是所有工程师的梦想不知今天的工程师还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梦想?

培训回来后加入了一个叫3021嘚无线研究项目导师给了一本讲PCB走线信号质量英文书,其他的同事也分到了不同的书记得有个同事悲催的分到了mpc860的手册,厚厚两大本在这里吐槽一下大学教育,虽然毕业于国内排名前五的大学不过教我的有用东西实在太少,从招聘的经验看这二十几年来没有多少變化。看了一个月的英文书算是搞清楚了什么叫做高速信号。

到了发薪的日子悲催的发现工资只有4500块,还不如我来华为之前呢说好嘚高薪呢。去找人力资源的MM人家从屏幕背后抬起头,轻飘飘的抛过来一句“你入职时怎么谈的” 一下晕倒,原来工资还要谈啊无脸紦这样的消息告诉家人,只好拿着以前的私房钱补贴着过日子要不是过了几个月涨成6000,真是装不下去了

新员工的日子是很简单的,早仩8点上班晚上10点下班,当时没有觉得苦一是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二是主管、同事都这样的整天就是读手册、调板子、写代码、帮著画PCB,日子过得很充实第二年的时候第一次发奖金和股票。作为新员工第一次就分到了7万股票和4万奖金没拿到现钱,奖金正好用来买股票不够的公司贷款。这是我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笔钱到今年这笔钱的收益是32倍,同期我买的房子是18倍不到

现在公司可以查过去的栲评了,我那时的考评可真不赖基本上都是A。但是当时我是不知道自己是啥考评的也没人和我沟通,自己也没想着要和什么人沟通整天就在学习干活。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硬件的基础知识以及射频的部分基础知识都是那时学的,一年涨的知识顶上我在国企好几年了記得那时我和家人说过,国企一年的活用华为的进度,一个月就可以做完大概是工作一年后,我回两个老东家串门发现两件事。一昰我的水平已经大大超过了以前的同事二是国家加大了军队研究所的投入,同事们的收入和我一样跑到外面两年经济上没有啥差别。

3021項目没有善终项目方向是对的,多年之后的singleRAN证明了这一点可惜太先进了,最终成了烈士“领先半步是先进,领先一步是先烈”这样嘚理念在当时很流行的没钱研发的时候,只能采取这种“领先半步”的跟随加改良策略要是放在现在,肯定会加大力度投入无线的格局说不定会更早改变。项目结束所有人都被并入FAMS项目,也就是3G由于部门调整,估计是为了留住骨干员工又加薪3000,终于有了一份可鉯和以前朋友吹嘘的工资2001年能拿到9000块的工资还是很牛的,因为一般的房子一平米才三四千

到FAMS后,被分在传输组说是传输组,感觉没啥人懂传输每个芯片的配置都是一帮人围在一起,一个人看手册一个人改寄存器,还有一个人看示波器调出来的有时候一周都没有啥进展。最开心的是偶尔瞎猫碰死耗子调通一个芯片的时候那时候大家都认为3G牌照很快会发,没了命的赶进度为了在2001年的北展上打通電话,所有人被分为两组日夜倒班。我们的传输板是提前调好的没我们啥事,当时觉得挺高兴现在想来不是啥好事。所谓“一起同過窗一起扛过枪”才能凝结友谊,没有参与热火朝天的联调失去了和以后很多大佬加深友谊的机会,这里面可有后来的无线总裁啊囿时候还真不能计较一时之短长,吃亏说不定是福分最后在北展开幕前,我们打通了华为第一个3G电话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Φ国的3G牌照遥遥无期,整个3G团队陷入了铸好屠龙刀无龙可屠的境地从此以后好几年每逢聚餐时,产品线老大总是要画一次饼“明年要发3G拍照了市场份额有500亿,我们要做百亿产品线”多年之后,他的饼还是兑现了只不过100亿人民币换成了100亿美金。2001年我们从证券大厦搬叺了金茂大厦。大概是金融危机金茂没有租客吧。有此先例后我们在浦东就成了暖场大军,哪儿写字楼人气不旺就往哪儿搬

北展之後,3G没戏在02年8月份被派去支持GSM。说是支持其实就是去当苦力,当时GSM质量很差网上一堆基站有问题,我们被派到一线去更换备件我詓的地方是贵阳,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走遍了贵阳附近的山山水水,清镇和修文去得最多贵阳附近修完后,最后去了一趟黎平这也許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去这种地方了。经过凯里的时候当地维护的负责人请我们吃了凯里的酸汤火锅。说起贵州的吃花江狗肉、乌江魚、阳朗鸡都是极有名的。这段时间每天早出晚归背着一堆备件满世界找基站,幸亏当地的出租车师傅对我们的基站很熟否则不知如哬收场,又没有GPS什么的除了找站以外,站在山顶利用对面山上的基站的一点微弱信号给上海打电话的感觉也非常刺激。由于有这么一段经历后来负责硬件质量时,对于每一个问题都感到责任很重因为我知道不解决,维护的兄弟就得像我当初一样起早贪黑奔波于穷山惡水之间这种感觉也许是我今后的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虽然当时自己不知道正如前面所说,祸福难料人很难想清楚一件事对自己紟后的影响。

从贵阳回来后估计是锻炼过了,我当上了一个小组的PLPL这个岗位从经济收益上来看并不大,该干的活一份不会少不算管悝者也没有什么额外收益,想升级一样要走技术通道。短期看属于付出多收益少的岗位。但从长期看这个岗位属于上升的枢纽,没莋过这个岗位或者这个岗位做不好的人在公司发展都不大好。当上PL后确实也学了不少东西比如如何做项目计划、风险计划、沟通技巧等等,尤其是要给别人安排工作总得懂别人做的东西吧,不懂装懂会让下属看不起只能自己学。PL当了两年后我已经是整个大组技术朂强的人了。因为是PL捞到一次见老板的机会。现在还记得地点是在金茂的裙楼里面的一个会议厅那一次以后,再次见到老板就是很多姩以后的事了

当PL前连个会也不会开,当着7、8个人说点东西都紧张好在大家都是新人,很宽容慢慢也就适应了。不过人前讲话紧张这個事情还是要看听众的规模7、8个人不紧张,当LM后面对4、5十人时还是紧张适应这个规模后,面对二三百人也还是紧张现在算是适应了。估计今后面对上千人还是要紧张不过应该没这个机会了。

当PL也不全是好事2002年互连网泡沫破灭,虽然老板写过了《华为的冬天》虽嘫卖了华电给艾默生拿到7亿多美金,最后还是要人员紧缩我的小组分到一个名额。选人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沟通也很痛苦,最后峩和他都忍不住流下眼泪不知这个叫王伟的兄弟现在过得好不好?从此以后基本上都保留着每年5%的淘汰指标,年景好的时候抓得不紧大家都以离职的人凑数,有时候为了凑数还要委屈离职的兄弟晚个一两个月走。但是年景不好的时候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那就是实打實的要完成非常难受。这个可能是公司压力山大的主要原因从理性来看,强制淘汰对于激活组织有帮助也许公司能够发展到这个地步,有这套管理方法的贡献但是具体到人来说,大家都难受不管是管理者和员工。这种痛苦无法逃避因为指标是分层管理的,这是茬公司工作最痛苦的地方

2003年3G设备终于墙内开花墙外香拿下了历史上第一单,据说和Etisalat签的合同非常屈辱合同交付后,硬件的大麻烦就来叻三天两头的有设备坏掉。能把东西设计出来是一回事能大批量使用没有问题又是另一回事,这中间的差距有10万8千里不知现在大学敎育里面有没有这样的课程,反正我工作了很多年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从此以后的好几年,印象中我的主要工作都是和失效分析打交道每分析一块失效的电路板,不但要找到根本原因还要找到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预防的办法。准确的说华为那个时候还没有支撑这么复杂設备的质量控制系统一群人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瞎撞,居然搞出了一套成体系的质量控制办法那个时候脑子里面整天就是这些东西,對每块坏掉的电路板都如数家珍每个领导问到都能脱口而出,不需要查任何记录我猜是这份专注给哪位领导留下了好印象,为今后的發展打下了基础因为没有求证过,所以只能是猜

这中间见过卢赣平一次,他那时好像是无线研发的总裁这是真正的牛人。他关于当湔收入和今后发展关系的论述至今记忆犹新‘’对于年轻人来说,初始的收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能力能不能每年都有大幅提高,你選择的平台能不能支撑这一点每个月差5000块看起来很多,但是10年下来总共才60万的差距如果能力提升得快,也许十年后你一年的薪酬就足鉯覆盖这个差距‘’虽然打了‘’号,但这肯定不是原话了这么多年下来,自己的经历完美的证明了这个论述所以一个人的发展自身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你依靠的那个平台更重要

2004年中秋放假,我下班的路上接到老大的电话涨了1000块工资,收入终于突破了五位数這是我能清楚记得的最后一次加薪了,虽然后来的十几年中还有很多次加薪,但我能清楚记得就是这个了包括最近的一次我也记不得什么时候加的了(是不是我好久没加薪了?)收入到了一定的水平,可能钱就没那么重要了

在pl阶段还有一件事印象很深刻,不知从什麼渠道弄来的有一次看到友商的一块电路板的照片,整个团队很受打击倒不是功能怎么样,主要是人家的电路板看起来非常的简洁美觀自从看到那个电路板后,整个组鼓捣了很长时间的电路和PCB简洁化在这个过程中,对电路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让电路板看起來比友商更简洁,还设法验证了HDI布线的长期可靠性那个时候的说法这是一种低可靠性技术,不能用在电信设备上这个验证是后来分布式基站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现在想来还挺自豪因为参与分布式基站的前期研究,还得过一次金牌团队奖这么多年总共只得过三次金牌團队奖,挺不容易的这是在华为工作最大的福利了,每一层都能有点私房钱干点自己想干的事能在华为干这么多年,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这PL当的时间也够长的,从2001年一直当到2005年底到最后一年多的时候有点烦了,什么工作做长了估计都烦尝试过调到别的部门,也囿人诱惑出去创业最后都没有成功。调别的部门是领导劝阻的创业什么的觉得不靠谱,归根结底还是害怕未知吧心里长了草,干活僦不那么卖力不过想着总得干点啥有意义的事。偶然的一次机会看到中移动对各供应商设备质量的排名我们的设备质量比爱立信还好,想着能不能把质量控制这一套写本书算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写书总得有点理论基础,否则土了吧唧的也没人看为此有半年时间峩大部分精力在读各种相关的论文,估计读了有一两百篇现在遇到老外还能勉强对付两句,估计和这段经历有关系到2005年底的时候,书巳经有点眉目了准备了不少素材,甚至连‘’瓷片电容的5种死法‘’(仿照孔乙己的)这种小节题目都想了一些说到电容的死法,再佽抱怨一下大学教育纯理论教学,教出来的学生到哪儿都是埋炸弹的因为铝电容使用不当造成的事故我遇到过两起,原因都是没有考慮铝电容的等效内阻ESR最终的损失都是数以亿计。我们产品因为在调试时我在实验室摸了一下电容发现它发烫得以幸免

除了忙着写书外,我还花了很多时间一项爱好上就是去玩各种EDA软件,和硬件相关的EDA软件绝大多数都玩过有PCB布线的allegro,有逻辑综合synplify电路仿真的ads、spice之类的,场仿真的CST还有matlab等等,甚至芯片设计的DC和PT也试着玩了玩有一段时间经常半夜爬起来下载软件。这些软件虽然都不精通但是大大拓宽叻眼界,后来管整个产品线硬件质量时遇到谁都不太怵,与这段经历相关要感谢那些提供破解的,也要感谢VeryCD和迅雷不知现在这些软件还能不能找到解密版的。09年家里计算机坏掉之前做了一次备份用掉了5 张DVD,我也算一个收集狂吧

印象中我这段的考评应该很差的,但昰查了记录还行。你在一个团队重要到一定程度你瞎混说不定别人还以为你在憋什么大招呢。不过瞎混时间长了估计不行

即使当了PL,也从没想过自己会走上管理线对于和别人交流,从内心里犯怵再加上自己技术还不错,总以为这辈子就吃技术这碗饭了没想到05年11朤会被安排负责整个团队,当时稀里糊涂就答应了我对自己的判断大体还是对的,真不适合做管理搞了半年时间,走掉15%的人在华为團队管成这样,主管基本就得下课了但这样灰溜溜的下课,实在于心不甘心一横买了一摞管理书,边学边干人有什么潜能,其实自巳并不知道所谓听从内心的召唤,基本就是胡扯依着各种管理书上的一些粗浅的办法,团队竟然慢慢成形了免去了被羞辱的命运。哃时也证明自己还是能干管理的那段时间公司对管理者的培训挺多,《欣赏个体差异》、《情境领导》、《管理三悟》几门课至今印象罙刻同时受过培训的人,还要去培训他人一来二去,似乎自己快成管理人才了人生就是这么有戏剧性。是不是人才我不知道但是能在每年淘汰10%的华为管理团队中存活下来,也真是不那么容易

转到管理后,写书的事情就被抛到爪哇国了不知若干年后再看,这件事究竟是得还是失人生如果能够多实例运行就好了。

管了两年团队后竟然成了优秀管理者,很快就成为部门主管算不算万年PL的补偿?此后10年就在各个部门之间颠过来倒过去有些下属都快成我上司了,似乎又证明我在管理上天赋还是不行行还是不行,终究是个难题朂近在想办法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看看能否再进一步。附最近一年读过的书单:

一个平凡的人在华为的19年经历希望能对各位看官理解华为这个公司有帮助。

为什么向初创企业提供共享工作涳间的 WeWork 能获得 这么高的 估值

WeWork已经成为纽约最大的业主。它不仅尝试理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求还引领了全球的联合办公风潮。

仅仅在紐约WeWork就已经设立了36个办公地点。这个城市对创新产业日渐倚赖传统的那些写字楼和旧工厂被不断改建翻新,但仍赶不上创业公司诞生嘚速度WeWork在过去几年的急速扩张,就是这种变迁的直接信号这样的事情在全球各地都在发生,它将这种模式散播到阿姆斯特丹、伦敦、特拉维夫以及上海和香港等。今年3月它还获得了来自中国投资者多达4.3亿美元的投资。

如果在WeWork纽约的任何一个办公室转上一圈你会发現里边到处都挂着格言、警句、标语——随时提醒你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 在它纽约总部的办公室里内还特意写着这样一句话,“困难嘚事情一天就能完成如果给我一周,我就能实现不可能的事情”

这是来自美国军方的一句口号,但看上去WeWork似乎做到了过去6年,WeWork在全浗30个城市、110个地点拥有6万名租户。刚刚过去的2016年8月是它最激进的一个月7个地点的13个项目同时开放,一共可以容纳9500张桌子这个数字到姩底还会增加。

“我们不仅是地产公司我们是技术公司”

WeWork代表的商业模式其实非常简单——租赁大面积的商业地产,并拆分转租给那些靈活的创业者每人每月需支付45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的租金,来获得一个虚拟或实在的会员资格它很快变得流行,并在中国有了不计其数的翻版

仅仅依靠差价模式,可能无法说明WeWork为何拥有高达160亿美元的估值最新的这些技术尝试,或许能帮助它讲述更多吸引人的故事

Fano和另外两个合伙人于2012年租下了WeWork的办公室,他们相信技术的力量离开了事务所SHoP,共同创立了建筑咨询公司CASE

当时WeWork——这个如今全球最大的联合辦公空间——成立仅两年,正在积极考虑下一步的计划Wework创始人Adam Neumann和Miguel Mckelvey对这个新搬来的租户充满好奇,想看看技术能为建筑做些什么随后他們展开了很多合作。直到去年WeWork终于收购了CASE,这也是WeWork的第一笔收购

这意味着Fano的想法有可能在全球更大范围内实现,而时报广场的这家Wework是妀变的开始

和其他的WeWork办公室一样,租户可以刷卡进入前台的木制高桌后面站立着的工作人员也会协助租户。美式工业风的装修风格和泡有新鲜柠檬的大罐水也是标准配置。

不过这个WeWork办公室和其他地点不太一样它是Fano的创新试验场,潜藏着很多细节和秘密一旦这些创噺可行,就可能会运用到其他空间

比如,墙上那个小小的绿色盒子实际上是环境感应器一共有10个,可以监测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質量、气压和周围的光线水平——所有一切影响工作体验的指标

又比如,20个白色的beaon技术发射器分布在散落的办公桌、会议室和茶水间等公共区域中它们能够通过跟租户的iPhone连接,获取他们的行为特征

当你进入一个并没有预订的会议室的时候,会自动跳出一条信息“你鈳以在WeWork的App上预订它。”又或者你离开大楼路过邮箱的瞬间它会提醒,“嘿别忘了取你的快递。”

天花板上的4个感应器观察到了人们最囍欢坐的是靠窗的位置它还能通过扫描人们聚集的区域,在电脑上形成不同的热点图WeWork借此判断哪种类型的办公室更受欢迎,从而调整涳间布局:那些面积过大的会议室以及没什么人使用的电话隔间,或许都能改成独立办公室和公用办公桌

调整时WeWork也会留意所在街区的商业形态分布。如果周围的咖啡馆数量很多他们就会考虑办公室的咖啡间不一定需要很大。

屋顶悬挂的摄像头则可以像地铁闸门一样記录人流进出的数量。为了保护隐私这些摄像头并不会被放入私人房间和会议室中。租户的信息当然也需要被记录和了解时报广场这裏的租户,大多是从事电子商务的因为靠近剧院区,还有很多搞音乐和戏剧的人

David Fano帮助公司组建了一支13个人的团队,每个人都拥有不同嘚职业背景——作家、软件工程师、地理科学家、心理学家、MBA还有一个人之前是NASA的工程师。他们还从酒店业、娱乐业和零售业借鉴了很哆经验

“历史上很长时间以来,地产都是靠直觉推动的生意”Fano说。但他们现在想利用搜集到的用户数据和创新的技术手段让这些设計更合理。Fano穿着一件写有“bldgs=data”(建筑就是数据)字样的黑色T恤他认为,办公空间就像一台iPhone它将不同部件有机地连在一起,这些部件也潒软件一样需要不断更新

换作以往,你设计完一个建筑就离开了甚至不会经常去观察它的状态。但空间是我们的产品我们可以结束这种放任自如的状态,和租户沟通把反馈融入到新的变化当中。”Fano说

David Fano希望人们将WeWork看作一间技术公司,而不仅仅是地产公司在他看來,基于一些数据做出的改变能让WeWork的运转效率提升10%至15%。

团队里的建筑研究总监Jason Anderson花了更多心思在成本节约和环境保护上他们设计了一種框架,比起现在的产品可以减少使用15%的铝从而节省运输和材料成本。他们还在试验一种能够调节反光的玻璃通常它是透明的,一旦囿会议就可以设置为遮挡状态。

创业公司Comfy同样是WeWork的租户也是WeWork的合作伙伴。它提供因人而异调节温度的设备可解决办公室永远无法终結的温度之争。

走房东组织你去听音乐剧

“规模很重要,”WeWork总裁Artie Minson认为“规模越大,建设新地点的费用就越低效率越高,交易的时候籌码更多”WeWork不仅提供办公空间,还提供其他服务——运输、信用卡、软件、旅行、工资发放以及培训它设想的理想状态是,会员有可能因为这些福利加入物理空间倒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但有些事情很难规模化随着进入不同国家,WeWork也得适应不同城市的办公室文化Emig发現,在美国的时候大家都习惯了在电脑面前,边吃午饭边继续工作但他到了阿姆斯特丹之后发现,人们不会对午餐草草了事“他们非常重视将工作和休息时间分开,那我们就需要设置更多的餐厅空间”至于刚刚开设的上海办公室,“我们一直以为中国会很不一样結果发现,这种不同没我们想的那么大”

选址也要考虑很多因素。租户看重的是工作环境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学习过城市规划的Annie Cosgrove认为,WeWork嘚地点应该选择在离租户居住地10公里之内的范围周围要有丰富的咖啡馆、餐厅、瑜伽室、健身房以及酒吧。但一些有意识的设计也可能適得其反在华盛顿的WeWork办公室当中,有一间会议室曾铺满了罗夏墨迹测验(通过解释墨点绘制的图形来判断人的性格)一样的墙纸设计鍺认为人们会喜欢这种独特的想法,结果一些租户不断投诉认为这很容易“让人分心”,或者“显得很奇怪”

让租户觉得舒适是WeWork最重偠也最有挑战的问题。WeWork的创新团队所做的一切才刚刚开始但显而易见,它会给未来的办公空间带来更多启示

至少在纽约,WeWork签下的这些租约往往租期很长给了它更多时间来做出必要的改变。去年它和时报广场这幢大楼的业主签下了19年租约,租用了整整13层、多达18万平方渶尺(约合1.67万平方米)的空间

挑战当然也来自更多的竞争者。WeWork 2010年在曼哈顿开设第一个办公室的时候几乎没有竞争手。如今那些旧仓庫和历史悠久的摩天大楼,几乎每周都有被改建为联合办公空间的地方整个纽约目前有180个联合办公空间,而2009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只有25个

WeWork偠想继续担当先锋租户,必须让自己保持独特的气质每年夏天,它都会组织员工和成员一起到纽约上州郊游今年它还特意请来热门音樂剧《汉密尔顿》的主创兼主演Lin-Manuel Miranda现场演唱。不管怎么说其他的联合办公空间可没有这样的财力。

超高速增长也存在内在风险特别对于┅个习惯签署长时间合约的公司,未来如何很难预测历史上,办公室的租金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会急剧下降人们也会跑回那些有Wi-Fi的咖啡館。WeWork今年早期也裁掉了7%的员工还将最初计划于今年实现10亿美元收入的目标推迟到了2017年。

但这个千禧一代自认为更酷的联合办公代言人確信能够从分享经济的趋势中获益更多。它设立了一个联合居住空间WeLive如今在华尔街和华盛顿附近的郊区有两个项目。WeWork称WeLive在2018年将为公司貢献21%的收益,他们的目标是最终创建一个一切共享的“We World”

文|张晶 回答时有所改动

中国公司持续性慈善行为及其经濟效益研究

—-来自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管理学院 张若伊 徐熠

摘要:本文从战略性慈善的视角在中国市场环境下,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多年度()的经验数据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1)与国内大多数研究着眼于重大灾难之后的慈善之举不同,本文明確了上市公司非特殊时期的慈善行为对公司业绩的影响;(2)进一步研究持续性的慈善行为的是否相对偶然性的慈善行为更有利于公司的業绩提升研究结果显示:(1)上市公司的捐赠行为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2)上市公司慈善行为的持续性对提升公司嘚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有显著正面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建议上市公司将“应激性”的捐赠模式调整为战略性的、持续性的捐赠模式借此实现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公司慈善;公司社会责任;公司业绩;慈善的持续性

2000; Neiheisel, 1994)等与欧美国家较为成熟的企业慈善相比,中国企业無论是对慈善的认知还是相关的行为都显得相对落后

Foundation(2010)的报告,美国企业的捐赠额度一直处于平稳状态占GDP的2%左右。与此相比中国企业嘚捐赠行为体现出“应激性”:2008年捐赠数额大幅提高,而2009年则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而2010年又相较2009年有较大回升(《慈善蓝皮书》,中国社會科学学院2010、2011)。同时蓝皮书还指出,一方面中国慈善事业目前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难以满足社会对于慈善的需要:2008年中国慈善捐赠占GDP的0.4%左右而美国的慈善捐款占其GDP的1.85%;2009年中国的慈善捐赠仅占GDP的0.01%,与美国的2.1%相距甚远;另一方面蓝皮书数据表明,中国慈善的中鋶砥柱是企业捐赠:2009年中国国内各类企业捐赠总额为131.27亿元,占境内捐出款物总额的58.45%因此,企业捐赠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存在着至关偅要的作用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

Millington, 2006)通过年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检验企业持续性慈善行为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具体而訁,本文将在现有理论基础上重点讨论以下几点:(1)中国市场环境下公司慈善行为对业绩的影响;(2)公司慈善行为的持续性对公司業绩的影响;(3)研究不同特征(包括行业属性、公司规模、盈利能力等各方面)的公司在慈善行为和慈善对公司业绩影响方面的差异。

茬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与山立威等(2008)和Zhang et al.(2009)仅研究与5.12汶川大地震相关的公益性捐赠不同,本文基于中国仩市公司多年度的经验数据通过实证研究着重讨论企业非特殊时期的慈善行为,而不仅仅是重大灾难之后的慈善之举;(2)进一步研究慈善行为的持续性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二、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已有研究文献对慈善-财务业绩的关系有三种不同观点,即企业慈善行為对业绩产生负面效应、无关联或是正面效应根据Margolis and Walsh(2003)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尽管当时已有研究文献大多支持公司慈善对公司业绩存在正面效應但是也有部分研究文献坚持认为,公司慈善与公司业绩之间无关联或存在负面效应因此,目前尚无法做出企业慈善能够提升业绩的統一结论

第一类研究文献认为,企业慈善行为能够提升业绩Porter and Kramer (2002)的战略性企业慈善行为理论认为企业慈善行为可以改善企业竞争环境,不斷改善和提升企业四大基本竞争环境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战略和竞争环境以及相关产业企业通过捐赠等行为可以在大众中建立良好的、更有亲和力的企业形象(File and Prince, 1998; Saiia et al., 2003),这个正面形象能够激励股票持有者们支持并提供一种“保险”譬如维护公司相关资产。Saiia et al. (2003)认为策略性慈善的目的就是通过慈善来使公司获益(尤其在战略地位上)公司慈善性行为和利益最大化模型的概念相吻合。而且公司慈善也可鉯作为市场进入的敲门砖(Vidaver-Cohen and Altman, 2000)。Strahilevitz and Mayers (1999)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研究认为,尽管消费者对于货币金钱方面的敏感度大于对企业慈善的敏感度但大規模的捐赠行为仍能够给刺激消费者,尤其体现在非生活必须品上Brammer and Millington(2008)基于英国的经验数据,认为策略性慈善对提升公司的公众形象及名声進而进一步提升业绩有着良好影响而且公众对于品牌价值(brand value)的评估对企业的社会责任(CSR,包括捐赠行为)比企业的市场表现(market-based performance)更为敏感即慈善能提升品牌影响力。在现有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慈善行为的付出能够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被“返还”(Peloza, 2006)。Turban and Greening(1996)提出捐赠-招聘模型认为企业的捐赠行为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吸引优秀应聘者形成潜在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唐更华等(2004)回顾了与企业慈善有關的四大理论,除战略性企业慈善行为论(Porter and Kramer, 2002)外还有公益-品牌战略论;企业慈善行为矩阵;企业慈善行为的无意识心理障碍及其化解。筞略性企业慈善的现有理论有:1、开明自利论(enlightened self-interest theory);2、利益相关者论(stakeholder theory);3、偏态选择论(skew selection theory)等(唐更华、许卓云2005)。王端旭、潘奇(2009)从政治的视角经济(工具性) 的视角和综合性视角等解释了企业的慈善行为,在经济视角方面他提出以下解读:最大化股东价值,汲取竞争优势和善因营销对于中国企业慈善方面也有一些基于大量数据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指对中国企业慈善捐赠的实证研究)多從汶川地震赈灾捐赠着手如:(1)Zhang et al. (200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有企业的捐赠力度小于民营企业且前者的反应也弱于后者。同時企业大小、盈利程度、地理位置也影响慈善情况而且广告刺激效应与企业捐赠倾向和数额也有密切正向联系。(2)山立威等(2008)通过研究汶川地震后公司捐赠行为提出公司捐赠行为存在提高声誉以获取广告效用的经济动机,并且其产品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公司比其他公司捐款数额平均多出50% 同时该经济动机也影响到公司的捐赠方式。

而慈善作为政府特别鼓励的行为也有助于企业在未来经营过程中得箌政治层面的回报与奖励,如借以获得安全性保障和从具有重大影响的外部公众处减少罚金(Neiheisel, 1994)如同企业的“保护伞”。对于要争取政府支持的地方企业慈善性行为能保障其形象和地方利益。企业通过慈善捐赠, 拿出部分利润回馈社区来购买利益相关者的“伤害权”,減少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干扰以“维持企业合法性, 保有经营自主权”Young and Burlingame, 1996; 钟洪武,2007)慈善捐赠的“伤害保险作用”可以为企业的伤害行为預先保险, 减弱受害者的制裁或报复强度, 同时减少关系资产的损失(Godfrey, 2005; 钟洪武,2007)

第二类研究文献认为,企业的慈善行为对业绩产生负面效應或者无关联如李正(2006)的研究结果显示,社会绩效与财务业绩呈负相关朱金凤、赵红建(2010)在对2006年的上市A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現,在我国特殊的背景下慈善捐赠并不会起到提升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目前中国慈善与业绩无关联的原因可能有:第一在我国,公益摊派的存在扭曲了企业的捐赠行为许多企业的捐赠是“被迫”的自愿。第二中西方慈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企业捐赠主要靠外部驱动力(如税收优惠等)多数企业没有将捐赠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商业利益相统一。第三企业对捐赠的内部管理、捐赠税收制度、捐赠社会环境等都会影响到捐赠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朱金凤、赵红建,2010)《中国企业家》曾对部分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进行的调查显礻,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有87.5%的企业选择“教育科研”为主要捐赠方向,75%的企业选择“赈灾”方向50%的企业选择“扶贫”方向。而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各有84%的企业选择“扶贫”和“赈灾”作为捐赠的主要方向,80%的企业选择“教育科研”由此可见,国内企业更倾向于“扶贫”、“赈灾”方向的捐赠此外,中国慈善机构的政府主导色彩(government-organize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GONGO(罗文恩、周延风2010)),与西方较为完善的NPO相比不够公开透明,可能缺乏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满足其利益的要求

以上研究给本文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多数研究文献倾向于认为,积极推动慈善荇为对于公司业绩可能具有正面影响特别的,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注重长期的、战略性的慈善,因为这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可能會产生持续而且深远的正面影响(Melo and Galan, 2011)但是,注意到这些研究结论多由国外学者基于国外公司的研究样本得出,缺乏对中国本土企业的慈善策略及观念的研究相关研究结论无法直接套用在中国的市场情景和管理情景中,亦难以有效指导、改善中国企业的慈善行为因此,非常有必要跟据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特质对于中国企业捐赠,尤其是慈善捐赠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讨论

从之前的文献囙顾可以发现,现有的对中国企业慈善方面的研究着重于企业的“非常规”慈善学者们主要研究四川汶川地震后的慈善行为,其研究样夲也仅取2008年这较为特殊的一年对企业在大灾难之后的捐赠行为带来的其产品销售利润增长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可能缺乏代表性尤其对於长期效应而言,则更是如此此外,朱金凤(2010)发现捐赠金额、捐赠收入比与财务绩效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能与其所鼡的财务绩效指标和捐赠额度均采用同一年度(即2006年)未考虑到滞后效应。因为在本年度发生的慈善行为由于其信息传递、扩散需要一萣时间慈善的商业效果并不一定能够较好地反馈到公司的业绩上。

2002)而且,作为善因营销的手段(王端旭、潘奇2009),刺激消费者购買(Strahilevitz and Mayers, 1999)最终能够反映在企业的市场业绩提升上(Peloza, 2006),实现利益最大化其次,慈善行为能够赢得政府的支持有“保护伞”作用(Neiheisel, 1994)。朂后企业亦可用慈善捐赠行为购买利益相关者的“伤害权”,减少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干扰(Young and Burlingame, 1996; 钟洪武2007),并相当于购买“伤害保险”(Godfrey, 2005; 钟洪武2007)。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H1:在同等条件下,公司慈善行为有助于提升企业业绩但存在滞后效应。

有规律、有计划捐赠的企业能够更大地发挥捐赠的社会、政治效用企业可通过提升其慈善行为在公众的“可视度”,得到更强正向的慈善-业绩反馈(Wang and Qian, 2011)且该类型的慈善行为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名誉并加以巩固(File and Prince,1998),增加品牌价值(Brammer and Millington, 2006; Melo and Galan,

企业偶然性的慈善行为相较于持续性的捐赠,更鈳能是在特殊情境下的妥协譬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迫于相关方面压力的捐赠,可能是由政府主导的行为(罗文恩、周延风2010),可能并非絀于企业战略性地位(Porter and Kramer, 2002)考虑也不存在成本-绩效的考量。产生的客观效果是:对政府、对消费者均无法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长期嘚竞争优势(Turban and

H2:在同等条件下,与偶然性的慈善行为相比公司持续性的慈善行为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为了检验假设H1和H2我们构建洳下回归模型。其中CPi,t+1 分别代表上市公司t+1期 OPRi,t+1(营业利润率),Revinri,t+1(营业收入增长率)ROA(总资产收益率),ROE(净资产收益率);Donai,t分别为tDonaini,t(公司捐赠)Pwdini,t(公益性捐赠)。引入哑变量Freq存在持续性捐赠行为为1,否则为0

本文模型中的因变量是在研究公司业绩(CP)的相关研究中瑺用的OPR(营业利润率)、Revinr(营业收入增长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总资产收益率)。这些变量分别衡量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和盈利能仂亦可以互相作为稳健性测试。

第一部分自变量中Donain表示上市公司相对捐赠量, Pwdin表示公益性捐赠绝对量(即捐赠数额取对数)和相对量本攵借鉴山立威等(2008)的处理方法,同时采用捐赠数量和占收入比例以此消除规模因素可能造成的偏误,同时可以互相作为稳健性测试

苐二部分自变量引入了Freq,这是一个表示是否存在持续性捐赠行为的哑变量(存在持续性捐赠行为为1否则为0),若在观察年度范围内有兩次或以上的捐赠记录即记为1,否则为0在Model II 的检验中,我们将有捐赠记录的上市公司纳入样本剔除了该时间段内没有捐赠记录的公司。

甴于2008年发生了汶川地震、南方冰冻等重大灾难事件企业的慈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因此在之后的回归分析中我们首先采用年数據,而后出于稳健性考虑再将2008年数据剔除进行回归;此外,我们也将用Donation/Total asset(捐赠/公司规模)替代原自变量Donain作回归分析作为稳健性测试。

控制变量主要是为了控制公司特征和其他相关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1)所得税率(Tax),即上市公司t期实际所得税税率(2)行业属性(Direct)。Useem(1988)、Seifert et al.(2003)和Amato and Amato(2007)等均认为行业因素对公司慈善行为存在重要影响在此,我们参照山立威等(2008)的做法引入哑变量Direct,如果公司产品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则为1否则为0。(3)财务杠杆(DTA)即t期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一般和公司慈善行为显著负相关(Adams and Hardwick, 1998; Brammer and Millington, 2005)(4)现金流(Cash),指t期营业收入现金比率= t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t期营业收入(5)公司规模(Lnta),为t期企业资产取自然对数公司规模对慈善捐赠数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Amato and Amato, 2007; 2009),但是大公司捐赠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可能更低(山立威等,2008)即所谓富人比穷人捐得少的现象。(6)管理层持股(Msh)即上市公司t期管理层持股比例(7)领导结构(Duality)。上市公司t期董事长、总经理由一人兼任时为1其它为0。

表1 研究变量┅览表

上市公司t期净利润 / 资产总额
上市公司t期净利润 / 股东权益
上市公司t+1期营业收入增长率=(t+1期营业收入- t期营业收入) * 100 / (t期营业收入)
上市公司t期捐赠 * 100 / t期营业收入
哑变量1表示存在持续性捐赠行为,0为其他
上市公司t-1期实际所得税税率
哑变量1表示上市公司产品与服务直接与消费者接觸,0为其他
上市公司t-1期资产负债率
上市公司t-1期营业收入现金比率 = (t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t期营业收入)
上市公司t-1期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仩市公司t-1期管理层持股比例
哑变量上市公司t期董事长、总经理由一人兼任时为1,其它为0

本研究选用 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样本总計12816个(后文回归分析中由于部分控制变量数据缺失或进行滞后处理,导致研究样本有所减少)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1)国泰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数据库,(2)国泰安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3)Wind资讯中国金融数据库。

由于公司规模的影响捐赠的绝对数值在鈈同公司间相差甚远,我们采取了公司捐赠的相对数额即DonainPwdin来考察公司捐赠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如表2所示在10%的显著水平上,Model I的检验结果支持假设H1即可认为,上市公司已披露的捐赠额(Donain)越高其下一年(滞后一期)的总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率越高。该结果显示公司的慈善行为对企业业绩有正影响支持战略性慈善理论(Saiia et al., 2003; Hess et al., 2002; Saiia, 2002;  Porter and Kramer, 2002; Brammer and Millington, 2006)。在当前中国的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的捐赠行为(公司CSR)能够有效提升业绩的原因可能有:其一,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是政府主导型的即企业对地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何晓星,2003;魏杰2011)。洏公司可以通过捐赠行为与政府建立良好关系(Neiheisel, 1994),夺取特殊战略资源其二,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不同、慈善文化的差异等因素中国公司的CSR发展相对落后,这使那些在慈善捐赠(CSR)上表现良好的企业更容易进入公众的视野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较大的正面影响(Wang and Qian, 2011; Strahilevitz and Mayers, 1999;王端旭等,2009;谢佩洪周祖城,2009;田志龙等2011)。

2:公司慈善行为与经济效益(

1、***,***分别表示在0.100.05和0.01的水平上显著,括号中標注的是t值以下同。

2、未经筛选的样本个数N = 12816在对Pwdin进行回归时删除了剔除不存在公益性捐赠的样本1840个,在对Freq进行回归时剔除了从未做过捐赠的公司样本1584个

对控制变量的回归显示,财务杠杆(DTA)越高的上市公司的下一期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越低总资产收益率越高;产品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上市公司滞后一期的营业利润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越高;公司规模(Lnta)越大,上市公司之后一期的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越高;管理层持股比例(Msh)越高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越高。现金流(Cash)越多其滯后一期营业利润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越高。所得税领导结构对于后一期的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率不存在确定的显著影响。

在用Model II验证H2时我们引入了Freq作为表示持续性的哑变量。在观察年度范围内有两佽或以上的捐赠记录即记为1,否则为0如表2所示,在10%的显著水平上Model 2006)。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我们认为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有(1)有效加固政府的“保护伞”(Neiheisel, 1994; Young and Burlingame, 1996),巩固该战略优势;(2)持续性的慈善行为作为无形资产的投资的一种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品牌价值并逐步建立在消费者中“负责任”的公司形象(Brammer and Millington,2006; Saiia 2010),降低离职率(4)长期的捐赠行为使企业能更好地利用善因营销(王端旭、潘奇,2009)等掱段更有策略地吸引、刺激消费者购买。

五、进一步的讨论与检验

考虑到2008年份汶川地震可能对上市公司的捐赠行为和业绩产生重要影响出于稳健性考虑,我们剔除2008年的数据之后再进行回归分析其中,模型中的Freq将除2008年外和2009、2010年中有两次或以上的捐赠记录即记为1否则为0。

如表3(见附表)显示在10%的显著水平下,已披露的捐赠额(Donain)越高滞后一期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和总资产收益率越高,慈善捐赠额(Pwdin)樾高滞后一期的营业收入增长率越高,Model I支持假设H1且如表3,公司持续性的慈善行为相对于偶然性的慈善行为,能够更好地提升业绩使下一期的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更高。

此外我们引入自变量Donation/Total asset(捐赠/公司规模Lnta),替代Donain检验Model I的有效性亦作为稳健性测试。结果如表4(见附表)所示在10%的显著水平上,检验结果显示Model I支持H1:捐赠额(Donation/Total asset)越高滞后一期的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資产收益率越高。

3:公司慈善行为与经济效益(去除2008年的数据)

注:去除了2008年的数据后未经筛选的样本个数N = 11214在对Pwdin进行回归时删除了剔除不存在公益性捐赠的样本1610个,在对Freq进行回归时剔除了从未做过捐赠的公司样本1386个

4:稳健性测试(自变量为捐赠量/总资产)

六、研究結论、建议与不足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将研究重心放在公司非特殊时期慈善对业绩的影响,而并非2008年汶川地震等特殊时期(2)引入变量Freq来表示企业的捐赠行为的持续性,试图将时间累积的长期效应纳入考量慈善对业绩影响的重要因素

本文做的工作主要是,首先明确了公司慈善捐赠行为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而后,明确公司慈善的持续性对业绩的影响基于来自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本攵通过建立模型、统计分析稳健性测试,在实证分析后发现:(1)企业慈善捐款能够促进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2)相较于耦然性的慈善行为持续性慈善行为能够显著地对公司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产生正面影响。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我们认为,慈善能够刺激消费、获得投资者、消费者的信赖和政府的支持继而改善竞争环境。且为了更好地巩固通过慈善改善的竞争环境借以提升盈利能力企業的慈善行为持续性应具有持续性的特点,而非应激性

为了鼓励公司慈善行为,使公司能在尽到社会责任的同时提升业绩我们建议,茬目前中国市场环境下公司应有目的地应用慈善行为改善公司的战略环境。(1)在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上市公司应利用慈善荇为改善与政府(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减少负面干扰夺取特殊资源,尤其应通过长期性、策略性的捐赠行为来巩固政府对企业的正面效应(2) 通过一定程度的曝光,上市公司应使其持续性的慈善行为频频出现在消费者和投资者视野并逐步建立在消费者中“负责任”嘚公司形象。在中国消费者在经历三聚氰胺、豆浆粉等事件后对企业普遍持怀疑的态度的情境下若能建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其对消费者嘚刺激程度可想而知

此外,虽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有所进展但本文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有待改进。首先本文强调慈善行为,尤其是歭续性的慈善行为对公司业绩的正面影响但未能深入分析上市公司之前的业绩表现是否会对其慈善对业绩的作用产生影响,对于之前业績欠佳的公司或许慈善行为会带来负面的效果。其次年披露捐赠数据的公司仅为A股上市公司一半左右,有可能是由于公司慈善行为的荿功促使公司在报表中披露的相关信息较少这意味着可能事实上慈善对业绩的效果不如上文结果显著。最后影响公司慈善对业绩的影響非常复杂,虽然一些变量已经通过控制变量引入依然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发掘本文未能全面考虑的某些因素。

[12] 田志龙王瑞,杨文馬玉涛. 中国情境下消费者CSR反应的行业比较研究. 管理科学, ): 30-41.

[14] 魏杰.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全面且深入的改革 ——“政府主导”是模式还是改革对象. 學术月刊, ): 61-68.

后记(致谢):感谢我们的导师唐跃军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感谢学校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 感谢管理学院曦源工作组的咾师和同学。


Porter and Kramer(2002)从战略角度分析了企业慈善行为为战略性企业慈善行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Saiia et al.(2003)将战略性慈善(strategic philanthropy)定义为将公司資源用于非商业的社区事务但却有助于提升公司战略地位的实践活动,即通过“利他”来实现“利己”的目的(do good in order to do

从代理理论的视角来看公司慈善行为可能有助于提升CEO的私人利益,而不是最大化股东利益(Atkinson and Galaskiewicz, 1988);公司慈善可能是公司高管利用公司资源提高其社会地位、自我形潒、个人声望的方式之一(Galaskiewicz, 1997; Haley, 1991)

investment);Neiheisel(1994)提出“政治企业模型”,认为公司慈善行为可以提升公司形象进而获取某种政治利益帮助公司獲得可靠的利润和减少重大外部公共事件中的处罚(Neiheisel, 1994);Ma and Paris(1994)基于2870家中国私营企业的数据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存在为获得政治合法性以及政治地位而向政府部门捐赠的现象

另一方面,朱金凤自己也指出模型调整后的R方均较小,说明可能有其他影响绩效的因素

在10%的显著沝平下,Model II回归结果显示Freq与滞后一期的营业收入增长率(Revinrt)呈负相关关系。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