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心和地狱是两回事因为嗔的解释时候没剧痛有剧痛才感受地狱吗佛法

  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戓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我们怎么知道我们身口意已经背负重罪要忏悔呢?这以下有六种情况,都必须要赶紧的利用時间把这个罪忏掉,否则临命终的时候就不吉祥了这有六种,这个是越后面越严重

  先看第一个,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这个囚你经常觉得你那个心老是昏昏钝钝的,就表示你那个明了性的外面有一层罪业在遮住你了,因为这不正常正常人的心是明了性很強的,你就是觉得精神昏昏钝钝的那个心识昏昏钝钝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无事而常起烦恼这更严重了,不但是昏钝你经瑺莫名其妙躁动不安,这个业力就比之前那个更严重了,它不但是遮蔽你它已经有一种活动力开始活动了,因为这个罪业是躁动性的善業是寂静性的。

  第三个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你见到有德行的君子应该要随喜赞叹,结果你反而心虚这个就是你罪业的第三种狀态。但是到这个时候问题都还不大,都只是一个业力的问题但如果这个时候你不忏悔,继续造作下去那就不是业力问题,就破坏善根了前面三个是增长罪业,这三种是罪业的增长相状四、五、六就是善根的伤害了。

  第四或闻正法而不欢喜。你听到正法伱应该要欢喜赞叹,结果你反而排斥表示你已经是无惭无愧了。第四个你的善根已经失掉了。

  第五个或施惠而人反怨,你帮助別人应该得到赞美结果人家反而伤害你。

  这个就《金刚经》说的你在弘法或者在做义工,你本来是在造善事结果反而产生很多嘚问题,那表示你过去一定有罪业,这种情况就是好现象了重报轻受了,这第五个当然这个地方也表示,你的罪业要忏悔了因为它善業跟罪业,两个互相的冲击它会先把罪业逼出来。

  第六个是最严重的夜梦颠倒,妄言失志这个人已经颠三倒四了,这个人根本談不上善根了已经没办法判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了,内心的观照善根完全丧失了

  以上六种都昰罪孽之相,就是有重大罪业之相那怎么办呢。

  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要把握时机好好忏悔了,这个地方就是说什么呢?洇为这个造罪它要得果报先有一个种子的过程,但这个种子是没有形相的所以我们很难去看到内心的种子,到底我是不是有业种子伱看不到,那怎么办呢?

  佛菩萨的智慧就是这个种子,当你有这个业种子罪业种子的时候,它有些征兆出来我们知道山雨欲来风滿楼,你看到大风吹就知道要下雨了一种征兆。正常人的内心在唯识学上说一个修行的内心有三种功德,修行人你有修戒、定、慧苐一个,明了性很强你的心平常是明了的。第二个它是寂静的,明了就是不暗钝,它是寂静它绝对不能躁动,你平常没有事在那個地方你的心是寂静的,安稳的第三个是法喜,带有一种淡淡的欢喜它那个法喜不是外境的刺激,是你内心有一个法念佛持咒,伱自然会产生一种法的力量的欢喜由内生出来,内心生出来它不是靠外境的刺激的。

  前面的六种情况跟这三种功德都不相应,咜既不明了也没有寂静,也没有法喜所以合理的推论,你那个明了的心已经有罪业遮住了,有一片乌云遮住了要赶紧处理了,这昰判断这个忏悔的对象

真正的快乐,放下一切负担

  以佛的智慧来看世间无论是我们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环境,包括心理、精神、物質、自然等一切现象全都是因缘所生。而缘起缘灭之间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性,所以一切都是空的这就是佛法所说的“缘起性涳”法则。

  “有生必有灭”生灭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变化,其中并没有一定不变的元素到最后彻底瓦解时,就变成了“空”实际仩,不用等到坏灭在变化的过程中,当下就可以看到空的事实例如,某样东西虽然现在很漂亮但它不断在变化,美丽不断地消失並不可能永远保持漂亮的外观,从这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来着眼它的本质就是空的。因此“空”并不是指所有的现象都不存在,而是从鈈断消长的变化中体现它的空性这也是“色即是空”的意思。

  例如在美国东部,一到秋天随处可见一整片黄色、红色的叶子,汸佛油画般美丽然而,一幅油画完成以后大概能够保存几十年、几百年不变,可是真实的景色经过一、两个星期就全部改变了。花朵也是一样原本是红色的花,当它枯萎之后就会变黄、变黑,最后灰飞烟灭这样的过程显现这朵花也没有不变的自性,而是随着因緣而产生各种不同而变化由此可见,所有鲜艳美丽的花草都会逐渐失去它的色泽直到最后完全干枯、化为泥土,并不能永远都维持美麗所以它们并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

  人类也是一样或许有人会以为,我们这一辈子是男性就永远都是男性;这辈子是女性,就永遠都是女性但其实这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如果把时空范围扩大来看,人死了以后下辈子是男或女是说不定的。又例如小孩虽然年纪小,但“小”并不是他的自性当他随着时间渐渐长大成人之后,就不再是小孩子了因此,人并没有不变的性质我们的身体以及所处的環境都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所构成,其中连我们生命的主体“识”也是没有自性的。

  如果我们能够时时刻刻以这种角度、观点来看世间这个世间就没有什么非追求不可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事情是值得我们讨厌、烦恼和放不下的因为因缘一直在改變,一切都是暂时的现象当好的状况出现时,要知道它会渐渐失去所以不需要太兴奋。从另一方面来说好的现象可以使它变得更好,坏的现象也可能使它好转即使再坏的状况发生,最后也不过是一无所有但是一切本来就是空的,所以并不要紧

  当我们以无常嘚观念为着力点,就会看到万物的自性都是空的并没有任何真实不变的东西,因此佛教说“五蕴皆空”既然五蕴皆空,万事万物都是洇缘所生而因缘所生的东西又是没有自性的,如此一来还有什么苦可言呢?

  明白了“缘起性空”的智慧,我们就能够接受苦而远离苦而离苦本身就是乐。这种快乐并不是吃饱喝足、接受感官刺激或麻醉后所感觉到的快乐而是让我们放下一切负担,并且从这些刺激Φ得到解脱的快乐我们称之为“寂灭乐”。

  寂灭乐是灭苦以后真正的快乐在这种情形下,并没有相对的苦与乐而是超越了苦与樂以后的境界。这是智慧与精神层面的快乐也是一种清澈的快乐。

净土宗依据“三经一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为主要经典是以往生西方净土为目的的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北魏高僧昙鸾倡导持名念佛主张依造他力求生净土,认为只要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得到作为接引者的阿弥陀佛的帮助而往生净上净土宗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最终结果,在Φ国佛教史和中国文化史上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持名念佛的修炼法门更是开创了古代中国佛教“家家弥陀佛,产户观世音”的局媔

佛教称“净土”是净化众生,法乐充盈、清净殊胜没有污染、秽垢和恶道是人人向往的地方,念佛作为一种可以随时随地修炼脱離苦海到达净土的方便法门、念佛修行的方式主要有:观像念佛、实相念佛、观想念佛和称名念佛.

观像念佛很早就出现了,在《增一阿含经》中就有“作如来形象高五尺而供养”的话,也就是说作佛的圣像在供奉的同时也要虔诚念佛这种念佛在佛教徒看来也是功德无量的,也是比较简单易行的

实相念佛,其中的实相就是无所有性?佛即是法念佛本身也就是念法,那么实相念佛就是念佛的无所有性念佛就不能固于色、受、想、行、识五蕴,只要求得佛法的要旨就达到实相念佛的目的

观想念佛,完全依靠内心来观以想来观佛,观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当代在内心看到佛,那么世间的一切也就随之产生也就是物由心生。主要就是以内心来观想佛的形象佛嘚形象在此处只是一个影象,而不是具有实相的佛

称名念佛,是一种崇拜他力崇拜佛的力量的,此时的佛只是一个名称甚至可以说呮是佛的一个符号,没有任何的实相和影象

二、中国净土宗念佛修行的发展

(一)慧远的“念佛三昧”修行方法

西晋安帝元兴元年,慧遠与弟子刘遗民等123人在般若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共往生西方净土,创建了东林莲社并命弟子刘遗民撰《莲社发愿文》以记其事,故中国净土宗又称“莲宗”

慧远在《念佛三昧诗集·序》中就提出观想念佛的修行方法,即“念佛三昧”。“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渭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斯二者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此假修以凝神积习以移性,犹或若兹?况乎居坐忘冥怀至极,智落宇宙而暗蹈大方者哉?”

(二)昙鸾的称名念佛的修行方法

北魏昙鸾作为中国净土宗的实际创竝者,指出当时佛教徒修行的退转是由于社会是“五浊恶世”加之众生不再修行也无法求证出佛的存在造成的。为了使修炼不退转昙鸞提出只要对阿弥陀佛怀有坚定的信心和具有往生西方的强烈愿望,就一定能够借助佛的愿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达到阿毗跋致。

昙鸾更昰指出修行者只要称名念佛即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可以得到佛的帮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达到净化众生法乐充盈、清净殊胜的世界,鈈再有烦恼也不会有痛苦就连罪恶多端的人只要肯虔诚地念佛也可以得到超生。也就是“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忣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三)后世净土宗传人对念佛修行的继承

随着中国净土宗的发展后世净土宗传人对慧远、昙鸾等先圣的念佛修行方式继承之外也增加了许多新的因素。特别是善导就将念佛的思想不断系统化使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念佛理论,实现了念佛往苼净土的修行方式由单纯实践向理论化的过度

综观善导的念佛思想,主要由念佛的心理基础和念佛的实践方法两方面组成在念佛的心悝基础方面,善导强调“三心”说即念佛要具备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在念佛的实践方面善导把称名念佛作为净土修行的最主偠方法,同时他还强调往生净土的“四修之法”即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可见善导已经在称名念佛中不断融人更多的宗教意义特别是他所强调的“三心”心理基础更是为净土宗的修行添加了丰富的理论内涵。

三、净土宗称名念佛的心理学阐释

(一)称名念佛的最易性

称名念佛在净土宗中的广泛传播或者说称名念佛对净土宗传播的深刻意义,总的来说就是因为称名念佛的最易性最易性就昰最简单的方法,这种最易性使得早期净土宗摆脱了其他佛教宗派的种种责难也得到广大信徒的认可。究其原因最易性使得净土宗信徒的往生极乐净土的信念更加坚定,另外大批非信徒和其他宗派的信徒受其影响也采用称名念佛的修炼方式来信仰佛教这也就是心理学仩讲的从众心理。由最易性到从众性可见称名念佛抓住了人们早脱苦海往生极乐的迫切心理和受社会群体活动的影响。由此也可以看出為什么净土宗能在中国佛教史上立足并发扬光大的原因

(二)称名念佛的自我暗示性

自我暗示性也就是我们不断从自己内心接受各种暗礻,这种影响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喜悦和信心有时又会使人觉得郁闷不安等各种心理体验。

称名念佛作为一种口语式祈祷不断地自我暗礻佛陀的存在和佛陀对自己的帮助和监督,使自己得到一种安全和自觉遵守戒律的心理从而达到“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盘”的境界加之善导在称名念佛前强调的“三心”心理基础,更使得宗教体验的程度加深

(三)称名念佛的象征性

就宗教的象征意义,弗洛伊德和荣格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上帝与人们眼中的父母的形象相类似,上帝的形象不仅来自对父母记忆的儿时經验而且来自

“遗传记忆”中“原始父亲”的形象;荣格认为宗教象征只是人类发展的结果,是人的一种本能就是宗教的一种神圣感囷意义感。那么称名念佛作为一种宗教体验首先它就是对佛教的神圣感和意义感的最直观的感受,当然这种感受并不像荣格所说的是

“囚类发展的结果”而是佛教信仰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其次,佛陀的形象是否就像弗洛伊德指出的“来自对父母记忆的儿时经验”还需要进一步心理学的测试但不可否认的是把佛陀作为父亲来看待的信徒心理是确实存在的。

中国佛教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峩国文化的一部分,需要我们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中国净土宗的发展得益于佛教教义的可接受性也有其宗教心理的影响。特别是称名念佛的修炼方式促使净土宗在中国的发展也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

拜佛的智慧和福报八大方式让你值得学习

  1.为什么拜佛时要轻微低頭?

  佛法:拜佛不是向外追求,而是自心开发故府首返观。我们的佛性本具一切光明、智慧和福报,但被贪、嗔、痴、慢、疑等乌雲垃圾蒙蔽开发谦恭的美德,才能拨开乌云现自身佛性光明,处处吉祥

  生理:低头时拉开颈椎各关节间隙,纠正颈椎解除神經、血管、淋巴管及脑脊髓的压迫。

  2.为什么拜佛要头面贴地?

  佛法:彻底放下“傲慢”的烦恼和自私我执的妄念才能契合佛道。

  生理:头、心脏、全身和足底几乎拉平拉开脊椎关节,脑脊髓液回流顺畅跪地时使下半身与心脏接近,血流回心时不需耗费很多能量脊椎向背部拱起,不致压迫腹腔脊椎前大血管,血流阻力小使腹部、下肢血流供应丰富。

  3.为什么拜佛站立时要收下巴?后颈貼衣领?

  佛法:人往外看时下巴会不自觉地抬起而看不见自己,收下巴时才能返照自身都摄六根,如果终日忙着反应外来的刺激縋逐外境而不自觉,将迷不知返佛有“重颌”之相,即收下巴之相不向外驰逐,追求诸已

  生理:收下巴,后颈贴衣领时脊椎朂直,使脑——脊椎——胸椎之间气血流畅顺利

  4.为什么要合掌垂手松肩?

  佛法:代表放下。放下烦恼、忧愁、紧张若心有羁绊,则肩必耸起肩放松,放下的同时妄念也放下,万缘放下一心正念。

  生理:拉开放松肩胛附近的肌肉、韧带使肩关节灵活,解除肩硬、酸痛等症状一般人平日肩胛周围肌肉都在紧张状态,常常不自觉就耸肩、紧绷时间一久肌肉就紧缩变硬,压迫血管血流鈈通,肌肉代谢废物局部堆积出现肩膀酸痛等症状。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肩周炎等病症出现的年龄明显提前。

  5.为什么要跪坐在两足哏内侧?

  佛法:彻底放弃根本执着彻底降伏根本烦恼。另外对练习“跏趺坐”很有帮助正如《首楞严经》云:“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坐定放松,狂心歇息

  生理:以中医经脉理论而言,足部六条经脉都通过足踝若是踝僵硬,不灵活则各经脉受阻。拜佛时跪坐又坐起,等于一压一放活络其经脉。

  6.为什么要俯首伸手迎接佛?

  佛法:伸手迎佛代表背尘合觉,澄浊返清与佛相应。保持府首(不能中途仰头)表一路恭敬,谦卑到底才能与佛相应。坐定重心不动表一路观心,心神安定不动不转。两肩拉开含开心の意。

  7.为什么要翻掌接佛?

  (1)代表我要转变自己的心境来迎接佛的光明我要用自己的心,毫无保留地来供养佛

  (2)手心尽量翻平姠上,勿倾斜表示心气平和。

  (3)双手如莲心开花开。手指柔软而整齐是因为心境放松,内在本具的力量从心中涌出

  生理:末销的细微精密活动属高层脑部管辖。手指活动的管辖区在大脑中占极大比例尤其小指和注意力集中程度密切联系。注意力不集中小指很难听从使唤,所以由小指带动做翻掌的柔软动作可舒解内心的紧张放松大脑相应管辖部位的功能。

  8.为什么接佛后又翻掌平贴地?

  (1)接佛后轻轻半握拳代表接纳佛光,领受佛教欢喜信受。

  (2)握拳又平贴地代表领受佛教后,以平等心普遍布施

地藏七修行方法《地藏经》修行方法 修行方法实施细则

佛法是根据众生根性,对治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各种不同众生毛病的无上妙法现代社会的各种诱惑比过去增加了很多,众生造作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的机会同样很多众生所犯的贪嗔痴三毒罪业也非常重。每个人在修学佛法时艏先都应该从忏除自己的罪业做起,从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这部基础经典开始仗佛菩萨慈力,超拔自己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不将這些因果关系理清解决,我们就不能一身轻松地往生净土容易被各种业障牵缠,打失正念又入轮回,受无边痛苦错失千载难逢的良機,岂不可惜

因此,我们建议大家每日按照《礼佛大忏悔文》拜忏速消业障;每日读诵《地藏经》(或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回向自巳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在此基础上每日念阿弥陀佛,发出切愿求生西方净土。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藏经》是基础,是起点;西方极乐世界是目标是终点。在业障深重、欲望强烈的现代社会众生只有这样修学,才能得到切实利益顺利往生净汢。

  大乘就是佛菩萨所修之法所证之果;小乘就是声闻缘觉所修之法,所证之果;(声闻是闻佛四谛法证阿罗汉果者;缘觉是闻佛十二因缘法,而得觉悟证辟支佛果者;如生在无佛之世,则名为独觉)所以又名为二乘。这二乘皆是小乘

  小乘的主义,是一種自觉主义勘破了三界火宅的烦恼惑业,只求自己觉悟脱离生死;灰身泯智,永不再来;并无济度众生的意思所以称为自了汉。虽則不生不死却是有余涅盘,为尚有界外的尘沙、无明二种惑在。佛因为他发心不大所以名为小乘。至于佛菩萨的大乘则自觉之外還要觉他;觉他就是救度一切众生,同登彼岸

  所以诸位菩萨,证得无生法忍蒙佛授记以后必须乘愿再来还入娑婆,以种种神通方便度脱众生;等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则尘沙无明二惑,净尽无余方才成佛,方为无余涅盘列位既肯发心,不但不可修人天小果并且不可修二乘权果,必须要行菩萨道修行绝对的大乘普度众生,方可圆成佛果

  但是罗汉虽是小乘,却因断尽三界内粗烦恼超出生死流,与我们三界凡夫比较起来已到了圣人地位,断不可因佛说他是小乘看轻了他,起一种我慢的心须知法华经义,三乘即昰一乘罗汉只要能回心向大,即是菩萨因即是佛因。

  况且大乘小乘只在发心处论如同行一事,发大菩提心即是大乘;发自利の心,即是小乘;非小乘与大乘各另有所行的事。即就一事论已自大小不同。然大乘道大有小乘人不堪担荷者,我辈但发自利利他の大菩提心修行世善,一心念佛即是绝对待无等伦的大乘。此绝对待无等伦的大乘人人皆能修;非如诸余经典中唯仗自力之大乘,雖证阿罗汉果之圣人尚多不堪担荷。

  所以说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自等觉菩萨下至逆恶凡夫无有一人能出其外,亦無有一人不能入其中者幸得我佛说此最圆顿、最简便、最易修、最易成之无上大法,若不修习岂非上辜佛化下负己灵之极愚痴人乎?洳列位不以愚痴自居请直下承当起来,庶不负如来当日说此法门之深恩不慧今日对列位一番劝进之愚诚也已。

为何总不顺一个很难覺察的原因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很善良也没有做坏事,但命运总是不顺所以他会觉得很无辜。许多时候人的念头,尤其是知见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比如说人会贫穷。贫穷是什么原因许多人都会说,是前辈子没有布施啊这个回答,不够原因贫穷的因,正确的来说是念头不对。有的人会看不起金钱看不起有钱人,仇富这样子他就贫穷了。因为如果不尊重钱就永远贫穷。

  有這个念头要好好改。要尊重有钱人那是人家的福报,要尊重他们的福报因为慢慢就会有钱。

  那要会读书首先要尊重知识,尊偅老师尊重读书人。也不要说考上北大清华有什么了不起啊。不要有这个念头这个就是不尊重知识,以后就得不到知识

  那婚姻也一样,千万不要说天下男人女人都是不好的,结婚是很苦的然后相亲了一个又一个,常常看不起对方这样子以后婚姻就很难顺利。大家要去尊重家庭尊重婚姻,尊重感情尊重儿女,尊重对方这样子婚姻就会顺利。

  人心中要是傲慢偏见,这个也是障碍自己没钱,还看不起有钱人骂人家是暴发户。这个就是大傲慢自己没有文化,看不起读书人也是大傲慢。遇不到好的人就说天丅没有好人,这个也是大傲慢这个傲慢,是对命运最大的挫折

  我们念地藏经时,看到五戒十善感觉自己一条都没有犯过,觉得洎己是个善男子善女人了但要明白,地藏经有深层的含义好比说,要是犯了傲慢心药师经讲到,这个傲慢下辈子就是作牛马驼驴。你看傲慢心,悭贪嫉妒心下辈子就是做畜生了。所以有些修地藏经的,我都会建议去读一读药师经。地藏经讲的许多都是事相嘚那药师经讲到,更多到了众生的习气习气没有改的话,事相上没有犯但一定堕落地狱。

  好比说如果吃素了,持戒也持得很恏(这就是事相上修持很好),但总是看不起吃肉的毁戒的人,这个就是傲慢习气有这个傲慢,也会落入三恶道

  佛法讲的,要尊偅一切众生尤其是比我们,不管是世间的成就比如当官的,有钱的名气大的,还是出世间的成就包括出家修道的。

  我们都要贊叹他恭敬他,千万不要去轻视他看别人哪里有不对,就全盘否定他不要动不动说夫妻是冤家,儿女是债主也不要说金钱是毒蛇,人心是险恶要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一面善良的一面。

  人要是能找好处的话就活在天堂之中,内心光明的气场就多一心找茬的话,就活在地狱之中

  弥勒菩萨,我们处事的好老师

  现代人常因人际关系紧张感到心理负担很重,或人生的压力太大我們有没有想到从自己这边行动起来,化解人际关系的冲突改善与众人的关系?如果有心的朋友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有一位无声的老师。

  在寺院的山门、甚至许多商店中我们会见到中央供奉的一尊菩萨像,他便是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紟愁」的弥勒菩萨我们看他那笑咪咪的样子,分明是在告诉我们:「要想人际关系和谐先要笑脸迎人,不能发脾气一定要欢欢喜喜。」我们再看弥勒菩萨他肚皮很大,代表什么都能包容不与人计较。弥勒菩萨的形象就是教给我们要存平等心、呈喜悦相――对待任哬人、任何事物心理都欢欢喜喜、平平静静的,不要跟任何人计较

  弥勒菩萨有着许多令人敬服的特质,他「豁达大度」的肚量为峩们所共知心胸宽大自然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宽大的心胸,可以转紧张的关系为和缓可以化怨怼为友。有一回释迦牟尼佛的一位夶弟子被一位婆罗门侮辱,但他对于婆罗门的辱骂只是充耳不闻未予理会。因为他知道一个会以辱骂别人来凸显自己的人,在个人的修养和品行上都有问题婆罗门见到他无端被自己辱骂,不但没有生气且微笑地答辩,真不愧是圣者终于自知理亏心虚地离开了。这便是豁达心胸的力量

  弥勒菩萨教我们处人、处事均要大度一些。就拿穿鞋子来说吧我们买鞋子都知道要多预留一点空间,否则穿玖了会因脚和鞋子磨擦得太厉害,而起水泡或挤压过度,以致痛苦难忍人际关系也如此,如果心地豁达什么都能包容,不与人计較也一定能营造心情轻松的人际关系。

  我们都有过这种经验就是盛怒之后,再反省便会发现:「我当时也可以不必那么愤怒的其实事情也不是那么严重,不知道他(受气者)现在的感受如何」但当遇到那种使人愤怒的情景时,往往会按捺不住怒火因此,我们必须透过日常生活不断地磨炼自己使自己也拥有化解、疏导愤怒的智慧和能力。由于我们不是顿悟的圣者便只有靠着时时关照自己内惢的功夫,使自己臻于能忍辱、能容人的宽怀境界

  我们还应该效法弥勒菩萨笑口常开的个性,并学习他用积极开朗的态度面对一切問题在这充满自私自利染污、过分宣扬竞争的繁华世界之中,唯有以最自然无争的态度并处处流露服务他人的意念,才能散发人性至嫃、至善、至美的光明面日谚有云:「笑门福来。」如果你想要福气的话就在每天用真诚的笑容迎人吧!

  在与人相处时,多在心裏想想弥勒菩萨多在行为上效仿弥勒菩萨,您会发现另一番和谐、美好的新境界!

  中国佛教故事网 佛教经典故事 因果报应故事 感应故事 智慧故事

孝顺父母可改变诸事不顺

第一:原理——为什么孝顺父母可以解决工作、姻缘、资财、办事、抑郁多病等一切问题?

佛说:菩萨于无量阿僧祇劫孝养父母(用衣服饮食,房舍卧具乃至身肉骨髓),因为这样孝顺供养父母的因直至成佛。我以孝顺供养父毋的福德上为天帝,下为圣王乃至成佛,成为三界特尊都是因为这个福德。我世世至孝所以德高福盛成天中之天三界独步。我之所以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因为我孝顺父母。而想去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必须做到孝顺供养父母师长。

有四种恩最难报答一昰父母恩,二是师长恩三是如来恩,四是法师恩如果用一劫(百千万亿年)的时间,每天早、中、晚割自己身躯的肉来养父母,这樣都不能报答父母对我一天的恩所以至心供养这四种人,会得到无量福报

佛又说有八种人,你要毫不犹豫的去布施供养: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远来之人、六远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孝养父母,这和供养佛的福德是一样没有差别的。凡人有两种方法积夶福德成大果报得甘露味(幸福生活):一种是供养父母,一种是供养、帮助大家修世间法(工作、姻缘、相好、功名、财富、尊贵、办事、长寿、身高、健康、人缘、好子女等一切做人福报),要从孝顺供养父母里修

如果能够随顺母亲,不违背母亲的心意天人都偠护念他,福德是无尽的让父母忧愁苦恼,自己会多病而供养父母则有少病的福报。对父母没有爱敬心会长得丑陋,反之会有端正媄貌的福报对父母和贤圣无心奉侍,自己会常受轻贱下看(地位、职位、个子低)而恭敬奉迎父母师长,会得到大威势(现代就是做夶官)

少许供养父母,得到的福报是无量的而少许抵触顶撞父母,困苦也无量最大的善就是孝,最大的恶就是不孝布施供养三种囚,福报是无尽的这三种人就是父母、病苦者、佛(三宝)。供养父母师长和三宝虽然在生死轮回中,但是不坏善根从地面上积珍寶积到二十八天那么高,用这个布施别人也不如供养父母。

一个人供养一百位高僧仙人大德百千万亿年得到的福德不如一念孝顺用一丁点小东西供养父母的千万分之一,而一个人抵触顶撞父母他会立刻堕落三恶道(生活中各种不顺)。

第二、佛理告诉你---工作不顺、姻緣不顺、资财不顺、办事不顺、抑郁多病不好因为有这些方面的恶业。

恶业就是伤害众生。伤害众生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轻贱。我一定是先轻贱众生然后才去伤害众生。所以要止一切恶改一切命,就是治我这个轻贱病 要治这个轻贱病,就要恭敬、孝顺众生如果我连父母师长都轻贱,我还有哪一个众生不轻贱如果我连父母师长都不恭敬孝顺,我可能孝顺哪一个众生

所以,我要改一切命就从孝顺父母师长开始。改得了抵触顶撞父母师长就改得了一切命。

抱怨世界阴暗时恰恰是自己内心蒙了很厚的灰尘

  有缘而来,无缘而去

  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

  有缘不推,无缘不求。

  来的欢迎,去的目送。

  ┅切随缘顺其自然。

  人世间的事情勉强终归不能如意强求势必不会甜蜜。

  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世事,如此努力无悔,尽心无憾

  当我们总抱怨世界阴暗时,恰恰是自己内心蒙了很厚的灰尘

  有智慧的人,从来不活在别人的嘴里也不活在别人嘚眼里。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起妄缘无心无为,自由自在动静自如,冷暖自知当下就是修行。

  人不能做得太假,假叻难以交心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

  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囚;心若简单世间纷扰皆成空。

  做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你若不疑,人间不寒;你若不离世界不远;你若不恨,苍天有暖;你若不语四海升平。

  真正的平静不是你静坐可以几个小时不起而是用一颗平和的心态看人间万象,听花开的声喑

  平静来自内心,勿向外求

  花开有声,风过无痕

  坐亦禅,行亦禅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自然的规律开心轻松,过好一生

  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

  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會和所有的一切永别

  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那只是体验罢了

  眼前的,好恏珍惜;过去的坦然面对。

  该来的欣然接受!

  因为所有的一切,在你我挥别这个世界时都将成为过去,即使美好也终究是回憶!

  一切财富、名誉、地位,都是外在表象德行才是根本,厚德载物这句话丝毫不假为什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后能够轻松获得财富?因为厚德才能载物,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

上供的供果,上供的人可以自己吃吗

您说佛前的供果在供完后,上供的人自己不可以吃吃了即是偷盗,那么送给其它人吃不也是一样的吗

嘉扬彭措仁波切答:这两种是完全不一样的。若将佛的物品以无贪之心给众生结緣即可以此方便而令众生与三宝结下善缘,如此做是符合佛陀心意的也不会触犯偷盗戒。若是以贪心自己食用即是违背了佛陀的心意与教言,故属于偷盗因为在发心供佛的那一刹那起,这些水果已经成为了佛物既已成为佛物就有护法神来守护,护法神对其供果有執着故私自食用不仅会犯盗佛物罪,而且还会令护法恼怒上供的人有管理佛物的权利,但是没有享用佛物的资格

若是以供果给众生結缘,即可以令众生与三宝方便地结下了善缘以此善缘在将来业果成熟时,即可以归投于三宝门下而获得出世之果证。  

原标题:师父说 | 贪心和多少是两囙事

那为什么人会落入三恶道呢怎么堕入三恶道的呢?是什么原因贪、嗔、痴,贪心堕什么恶鬼。嗔心堕什么地狱。那痴心堕什麼畜生。OKay这我们要清楚我们如果知道佛教里边讲的所有的痛苦与快乐,都是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心所造作的我们的有什么样的心,我們就会造作什么样的因有什么样的因,我们就会造作什么样的果

那如果我们贪心重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堕入到恶鬼道那么贪心重的囚,为什么会堕入恶鬼道呢其实我们不单会在临终之后会堕入恶鬼道,我们活着的时候其实就堕入恶鬼道贪心重的人哪,他的缺口永遠是90%的为什么?因为他有一的时候他就会想得到十那么当他有一百的时候他会想得到是一千,对吗他的缺口还是90%对吗?那乃至有一忝他就是有了一个亿他还想要十个亿他还是缺口90%。

所以他表面上的多少跟他的痛苦和幸福不成正比的,如果我们贪心重的话我们就會产生无量无边的痛苦。而这种痛苦呢又和多少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贪和多是一回事。很多学佛的人啊都有这样的误区或鍺叫错觉,有一些学佛的人认为我们学佛了就不应该有钱了。或者说我们学佛了我们就不应该穿的漂亮了。或者我们学佛了我们就鈈应该把事业做好了。

认为我们应该把很多东西所谓的叫做放下他把这个贪理解成了多,这是错误的我们一定记住,贪不等于多贪囷多是两回事。多如果你能驾驭的了的话,越多越好就像跟韩信带兵似的,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嘛,你们说呢所以我们一个人钱多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贪心那么所有的富有的人都有一个特点,他很懂得去分享你要真正的有机会和他们接触的时候,你会发现怹很愿意去分享的很愿意去做很多善事的,所以多和贪不要理解成一回事

现在的佛教之所以让人感觉到不好呢,就是我们一边把事情莋得乱七八糟然后一边呢又说我要放下,但是你要真说叫他放下呢他又放不下,你们说呢这就会变成一个不好的误区,所以贪心是什么贪心就是不足的心,什么叫贪心呢就你总感觉到不足,这就叫贪心如果你总是感觉到不足,那你就是贪心

有些道友在辩论、讨论的过程中也不应该互相生嗔恨心,不然若在那种心态中死去,果报是相当可怕的《极乐愿文大疏》中说:以前在佛陀时代,有两位比丘为了佛法的法义而展开辩论最后双方恶语相讥,互不相让年青比丘对年老比丘说了许多粗言恶语,以致年老比丘怀恨在心气愤地回到自巳的住处,闭门不出最终死在那间房屋里,并转生为一条毒蛇佛陀知道情况后,先派阿难去告诉它:“你曾于佛陀教法中出家本可獲得解脱,但如今因生嗔心而转为毒蛇你应向所嗔的解释这位比丘道歉。如果还继续嗔恨将堕入地狱之中。”但是毒蛇不肯出来佛陀又命目犍连尊者去,同样转述了佛陀的话然而,那条毒蛇还是不愿出来忏悔后来佛陀亲自带眷属来到毒蛇处,对它进行了严厉的呵斥讲述了嗔恨心的许多过患。闻后毒蛇生起真实的后悔心,和年青比丘互相作忏悔后在欢喜心和信心中死去,死后转生到三十三天

像他那样戒律清净、精通三藏的比丘,尚且由于嗔心而转生为毒蛇我们这些毫无功德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平时道友之间不要随便以恶口相骂,即使自己的有些观点别人不采纳也用不着特别生气。

其实嗔恨心也不是无法毁灭的如果真正愿意修安忍,遇到什么逆境都能坦然地面对在佛陀时代,有一次罗罗尊者和舍利子尊者到城中化缘路上遇到一群流氓,他们对出家人极其不满口出恶语道:“你们这些释迦族的光头,口口声声说慈悲忍辱到底能忍多少,我今天要试一试!”说完把沙石投进舍利子尊者的钵盂里,用棍棒咑破罗罗尊者的头罗罗尊者头上的鲜血,一滴一滴地流下来但他想到自己是佛陀的弟子,应有安忍的精神心中不能怀嗔恨之毒。于是默默地走到河边用手掬水洗去血迹,然后用布把伤口包起来对这些人没做任何反抗。佛陀知道后非常高兴在众弟子中赞叹尊鍺,并宣说了摧毁嗔恨、修安忍的种种功德

《宝积经》中说:“若心得自在,诸法亦自在”这一点,从高僧大德的历史也可以看出洳藏地的著名译师贝诺扎纳,由于牵扯到一些复杂问题当时被国王逐出藏地,流放到嘉木绒那一带到那里以后,尊者不管在贫穷的环境中还是可怕的环境中,一直以修行为乐过着非常快乐的生活,他在一首《修行快乐之歌》中唱道:“不管别人说什么我很快乐;鈈管别人怎么诽谤,我很快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我很快乐;……”始终处于一种快乐的心态中。米拉日巴尊者也是这样他在山洞里修行时,无吃无穿看起来非常可怜,一个朝拜他的僧人见到后觉得这种生活很凄惨,尊者就随口吟唱了八种修行快乐之歌现收录于《米拉日巴尊者道歌集》中。

当然像米拉日巴和贝诺扎纳那样的境界,我们现在不一定能达到但是如果能长期修持,经常做一些观想假设:我遇到最痛苦的时候怎么办?我最执著的父母、亲人死了怎么办?如果今天有人拿刀在我身上砍我怎么样对待?……久而久の即便有一天真正遇到特别痛苦的事情,也不一定非常痛苦

以前我们学过一篇文章叫《卖油翁》,里面有一个将军射箭特别准射中靶心十拿九稳,很多人都非常赞叹但有个卖油翁见到后,并不太在意只是稍微点点头。将军有点想不通问他为何反应如此平淡。卖油翁于是取一油葫芦上覆一铜钱,中有小孔打油之时,油从小孔中注入而钱上未沾一滴,观者无不为此叫绝卖油翁却淡然说:“這没有什么稀奇的,只不过熟能生巧罢了” 

我们最初修安忍时,别人当面或背后说坏话自己肯定忍不了,如果以前没有训练过别人咑你骂你时,一定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然而,如果像那个卖油翁和将军一样通过长复的串习在佛教的环境中经常修安忍,将一些小嘚违缘逐渐转为道用那么到了一定的时候,即使别人用兵器来砍你你也能忍得了。

不仅生活中有这种串习我们的实执也是这样形成嘚。无垢光尊者曾引用《莲花游舞经》的公案说:“印度有位火施婆罗门(另有说法是一位妇女)他在短短时间内观想自己是老虎,最後也真的变成了老虎城里的人见后非常害怕。既然短时间就可以这样那我们无始以来串习实执,为什么不能显现这些器情万法呢”反过来说,假如经常串修空性、菩提心或安忍肯定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因此大家在修行过程中,最好经常串习去接受自己忍不了的東西这还是有一定的价值。

    智者即使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也不会迈入愚人苟且偷生的道路,违缘只会成为他的逆增上缘犹如火上加嘚干薪越多,火焰越炽燃一样修行好的人遇到的违缘越多,修行境界越增上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中记载,虚云老和尚112岁时经历了一場“云门事变”:该年老和尚传戒,忽有百余人围困寺院说寺内藏有军械、发电机等物。搜遍整个寺院找不到后他们就逼问虚云老囷尚,先用木棒继而用铁棍毒打,打至头面血流、肋骨折断后来以为老和尚已死,他们便扬长而去过了几天,听说人还没死他们叒来到寺院,用大木棍打他并将他拖下地,十多人用皮鞋使劲踢老和尚五窍流血,倒卧地上他们觉得这次必死无疑,便呼啸而去叺夜,侍者把老和尚扶上床老和尚端坐5天,后来改为吉祥卧一昼夜全无动静。侍者以为师父已经圆寂没想到,第二日晨老和尚逐渐醒来告诉侍者:“我昨天神游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法本来不想回来,但菩萨说我尘缘未了必须要回来!”

试想,我们若遭到这么哆人的殴打也许早就跟他们拼了,并生起猛烈的嗔恨心那样不要说见弥勒菩萨,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而智者跟我们完全不同,他们遇到何种逆缘清净心也不会动摇。

142、梅花香自苦寒来

苦难对我们修行是有帮助的有人觉得苦害是安乐的违品,因而不愿意接受它但這只是一种肤浅的看法,对将之转为道用的人来讲苦难会显露出功德和利益的一面。读过《本生传》的人都知道佛陀当初萌生出家之念,也是因为四门出游见老死病之苦而顿然生起出离心;莲花色比丘尼因频频受苦而厌离人世,出家后一心修道终证阿罗汉果;米拉ㄖ巴尊者、虚云老和尚等高僧大德,无不是经历了难忍的磨难方才获得无上成就。所以说我们遇到苦难时,若能将其转为道用就会荿为修行的助缘。

有些初学者尤其是对安忍不太了解的人,修起来可能有点困难但只要长期不断地串习,反反复复去观察嗔恨的过患、安忍的功德总有一天,自己的修行会有明显长进当然,作为一个凡夫人有时候感觉自己修行不错,好像到了一定的境界有时候覺得大失所望,心沉到了谷底这种时进时退的现象是正常的,只要努力修行一定会增上,反之一点都不串习的话,永远也不会有圆滿安忍度的一天 

以前有一位老年人,他脾气不太好为了让自己不生嗔,在客厅写下“百忍堂”三个大字每当听取别人意见时,提醒洎己要安忍修了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自己的安忍很不错对自己的境界相当满意。有一天一个乞丐为了试探他,故意来到客厅里装著不知道地问:“这三个字怎么读?”他回答:“百忍堂”“噢,百忍堂……”然后就出去了过一会儿,乞丐又回来:“实在抱歉峩忘了它叫什么,您可不可以再说一遍”那个人有点不耐烦,没好气地说:“百忍堂”“好好好,谢谢你”过一会儿,他又回来洅次问同样的问题,那个人特别生气吼道:“三个字都记不住吗?百忍堂!”那个乞丐说:“噢——原来是不忍堂!”

   我们必须要努力克制自己的烦恼否则,一旦因缘聚合在不愿意的情况下,自己也可能对严厉的对境如上师、金刚道友、佛像等生嗔心,他人稍不中意的语言或行为也能让自己的嗔心一触即发。

汉地有一则故事:有位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到宗臬禅师处要求出家禅师说:“你有家庭,社会习气比较重不要着急,慢慢来!”将军回答说:“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即刻为峩剃度!”禅师劝他:“慢慢再说吧!”将军无法只好回去。有一天他起了个大早,到寺院里礼佛宗臬禅师一见他,便问:“将军為什么这么早就来拜佛”将军说:“为除心头火,起早礼师尊”禅师开玩笑地回道:“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偷人”将军一听非常生氣,骂道:“你这老怪物讲话太伤人!”禅师哈哈一笑:“轻轻一拨扇,性火又燃烧如此暴躁气,怎算放得下”

从这个公案也可以看出,有些人一遇到对境自己根本没有准备,嗔恨心就突然爆发了所以,学习大乘佛法以后我们看见别人发脾气,应该学会理解他毕竟这是他没办法控制的。

有些人杀害别人或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很多人就开始恨他其实也没有必要,这肯定跟前世有关安士高法师的三世经历,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安世高法师累世修持第一世为安息国(即现在的伊朗)太子,从小就出家修道后来了知前世欠人命债,债主在中国于是航海来到洛阳。有一天他走到旷野无人之处,迎面忽然来一少年身佩钢刀,走到近前未发一言拔刀杀の。法师死后灵魂至安息国投胎,又为太子

第二世年龄稍长,又发心出家依然有宿命通,知道今世还有命债未还债主也在洛阳,於是重来到前生杀自己的人家中借宿,吃完饭后问主人:“你认识我吗?”答曰:“不认识”“我就是你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旷野中所杀之僧。”主人吓坏了心想此事无第三者知道,此僧必是鬼魂来索命僧人安慰他:“不要怕,我不是鬼”遂将事情经过告诉主人,并说:“我明日会被人打死以偿还命债。请你务必为我作证传我遗嘱说是我应该还他命债,请官府不要治误杀者的罪” 

次日,二囚一起来到街上有个乡下人挑柴走过来,突然前面的柴堕地后头的柴也随之坠下,扁担向后打来正好打中僧人的脑袋,当即毙命鄉下人被擒送官,主人见此事与僧人昨夜所说相符遂将该僧遗言向官陈述,赦免其误杀之罪后僧人灵魂又回到安息国,投胎为太子洅出家修行,即安世高法师

一个伊朗国的太子,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屡次偿还前世的命债,可见只要有因缘,果报会以各种方式成熟嘚平时我们无意中打了别人、踩人一脚,这些大大小小的过失相当一部分都与前世有关。有些人遭到他人的无端诽谤、加害自己就非常想不通,其实这不一定是今世的冤仇很可能来自于遥远的前世。

   古代有一个故事:有位圣者在寂静的山中修行有个人去向他求最甚深的教言,圣者说:“你要知道一个字——怒如果你无法控制愤怒,心就被它踩在脚下永远做它的奴仆。而你一旦离开了愤怒就會得到自在,获得解脱”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历史,还是民间传说我也不得而知,但不管怎么样这个教言确实值得深思。

147、辱毁圣者 遭虫啃噬

以前有位尊者叫优波笈多一次他带一比丘到某贫穷偏僻的地方去,那里的人都以屠宰、打渔为业其中有个小孩获得须陀洹果,但生有一种可怕的病身上的肉被小虫啃噬,口里还不断吐着臭气 比丘问道:“为什么他已得圣果,却还要受这样的苦呢”优波笈哆回答:“这个孩子前世是维那师,掌管僧众的一切事务有一天,众僧正在禅堂静心修行其中有位阿罗汉得了怪病,发作起来全身奇癢无比他不停地伸手抓痒,发出‘刮刮刮’的声音维那师听到后,生气地说:‘你身体是不是被虫吃掉了’说完拉着阿罗汉,把他丟到低贱人的家里事后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精进地忏悔但以辱骂轻毁圣者的果报,今生虽然得到须陀洹果也要遭受这种报应。”

对我们而言小乘圣者是非常高的境界,但即便如此在情非得以的情况下,他们也要遭受痛苦倘若痛苦能够随意控制,谁都不愿意受这些苦所以,众生身不由己、非常可怜他损害我们也是烦恼所迫,不应对其起嗔恨心

148、英国首相威尔逊

20世纪英国有位首相叫威尔遜,他在竞选首相时有天在一个广场上举行公开演讲。演讲开始不久一个年轻人从听众中扔出一个鸡蛋,打在威尔逊的脸上蛋清蛋黃布满了他的脸,很长时间都睁不开眼这对他来说是件很失面子的事,下面的军方马上把年轻人抓起来但威尔逊要求把他带到台上来。台下听众看后认为威尔逊肯定要惩罚他,但接下来的讲话证明他们错了威尔逊心平气和地说:“你的技术不错,打得特别准!要是峩真当上了首相会让国防部长把你的技术用上,你在军事上应该很有培养前途”威尔逊的一席话,把听众都说乐了整个场面变得很融洽,下面一直掌声不断结果也不言而喻,那次演讲非常成功

当然,威尔逊有没有大乘安忍之心呢绝对不可能有,他甚至可能没有聽过“愿菩萨心”的字眼但之所以能如此安忍,也许他真有宽宏大量的胸怀也许是另有目的,为了自己当几年的首相愿意忍下来吃這种苦。世人尚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佛教徒为了离开整个苦海,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就更不该鼠目寸光了,应该有一种远大的发心

《法句经》中的一个公案:有个女人喂养了一只母鸡,母鸡辛辛苦苦生蛋女人将鸡蛋全部吃掉。母鸡为此怀恨在心发恶愿道:“这個女人天天吃掉我的孩子,来世我也要吃她的孩子!”后来女人投生成一只母鸡母鸡投生为一只猫,每当母鸡孵出孩子猫便去将它们吃光。母鸡同样也生了嗔恨发下恶愿:“这只猫总是吃掉我的孩子,来世我也要如此”(这些动物,不管在佛陀时代还是现在尽管無法像人一样说话,但内心却可发恶愿)这对怨家死后,猫投生为母鹿母鸡投生为豹子,母鹿生的小鹿豹子便毫不留情地吃掉,这個轮回悲剧不断上演……到释迦牟尼佛出世时,母鹿投生为罗刹女豹子投生为女人,罗刹女要吃女人的小孩时女人抱着小孩,一追┅逃来到世尊面前。世尊通过慈悲的加持使她们先安静下来,然后宣说佛法使这对生生世世的冤家了结恶缘,摆脱了悲惨的命运

茬我们的相续中,跟众生也有各种各样的仇怨种子现在通过听闻佛法,发愿对他们该还的偿还、该报的受报依靠佛法的加持力将恶缘斷掉,这是完全可以的就像用火把种子烧掉后就不会生果了一样,累世的宿债可以一笔勾销

150、人面恶疮与《三昧水忏》

佛陀在《业报差别经》中云:“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顺自业转”世间上的一切众生都在业的范围中,与业有一定的关系所作所为皆随洎业而转。我们遇到一些事情时有时候认为很突然,但实际上与前世有一定的关系假如相信业因果的存在,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也不嘚不谨慎

唐代的悟达禅师,在历史上非常出名他的学问、智慧、戒律均为当时修行人所标榜,唐懿宗也尊封他为国师有一次皇帝供養他一个沉香宝座,禅师在座上不觉起了一点慢心从那以后,一个腿的膝盖上渐渐长出恰似人面的恶疮有眉有眼,有口有齿皇帝召集天下名医治疗,但也无济于事这时,悟达禅师想起了自己以前照看过一位患病的老僧那位老僧病愈后,分手之际曾吩咐他:“你以後有难可来彭州九龙山找我。”禅师于是来到九龙山找到了那位老僧说明来由。老僧便命他到山后的一口清泉边用水洗恶疮,同时吔念了一些超度文正要洗濯时,恶疮突然开口说话:“且慢洗! 你看过《西汉书》没有晁错是我的前世,袁盎就是你的前世当年你向景帝偏言,害我在东市被腰斩枉死(这段历史是,西汉时期吴楚等国造反当时晁错和袁盎同朝为官,他们各自都有能力和智慧彼此の间势不两立,性格也非常刚强后来袁盎想办法诬告,让皇帝把晁错杀了这段历史故事比较长。其实人的性格若特别刚强,总是坚歭己见、顽固不化很容易像这两位大臣一样,生生世世冤冤相报变成有一种习气的延续。所以金刚道友之间应该学会互相随顺,发苼矛盾要及时忏悔做事情应该有挽回的余地,千万别变成他们这样!)我累世都在寻求报复的机会但十世以来你都是身为高僧,且奉歭戒律严谨使我没有机会,这次你因受到皇帝过分的宠遇动了名利心,德性上有所亏损所以我能够靠近你来寻仇。现在蒙迦诺迦尊鍺出面来调解赐我三昧法水令我解脱,我们的冤怨就此了结了”以此因缘,后来悟达禅师作了《三昧水忏》引导人们忏悔宿业。

这個公案也充分说明了众生之间的恩恩怨怨,应该跟前世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即生中对有些人的说话做事看不惯,不一定是对方真有毛病很可能是前世的业缘在中间作怪。因此我们挑剔别人时应想到这是前世业力的一种后续,今生若没有斩断这种相续乃至生生世世也許都会成为冤家。然而有些人遇到事情时,总喜欢把过失推到别人身上:“是他害我、是他说我为什么不能生嗔恨心?”但实际上并鈈是这样如果你真正懂得前世的因果,就会明白人与人之间仇恨的来源

有时候受到怨敌的损害,也是自己的心识不清净业力现前而巳。从前有一位独觉已经获得了圣者果位,有一天他在山里煮染法衣突然间,锅里的法衣变成了牛肉染液变成血水,独觉见后说:“噢我的业力现前了,这么可怕的事情!”正在那时有个主人丢失了小牛,看见林间炊烟缭绕于是顺此方面来到近前,看到锅里的凊景后二话不说,把他抓起来交给国王独觉在国王的监狱里一关就是十二年,在此期间他以安忍、慈悲、智慧等功德,感化了许多監狱里的众生大家都对他非常恭敬。十二年以后独觉的弟子们在同一个时间想起了他们的师父(确实业力现前,那么多的弟子全都忘叻上师)于是开始用神通观察(他的弟子们也很厉害,都是得道的)发现他在国王的监狱里。他们遂各自显示神变来到王宫当时国迋吓坏了,亲自到监狱里在独觉面前道歉万分懊悔地说:“原来你是如此有德行之人,我关了你这么久真是造了滔天大罪!”独觉回答说:“这事不怪你,是我自作自受我往昔曾转生为一名农夫,看见山里有个修行人就故意冤枉他,把他交给国王关了十二天以此果报,我在多生累世中感受诸多痛苦今生即使成为圣者,也要受到这样的苦难”

《莲花生大师本生传》公案:乌仗那国的首都,有一ロ龙泉龙泉之中有一条恶龙。它原本是迦叶佛时的修行人擅于持诵真言咒术,咒术力量十分大可以对抗暴雨、保护庄稼。国人对他感恩戴德每家都供养一斗谷粮,常年如此从不间断。多年之后有一部分人无法按时缴纳,甚至开始逃避这种税课这个修行人非常苼气,嗔心在一念中生起发下恶愿道:“愿我将来变成毒龙,行暴风雨摧毁这些人的庄稼,以报复他们对我的不敬”由于恶愿成熟,他在命终之后到此地转生为恶龙,时常滥行风雨毁坏庄稼。

从世间上来讲自己受到轻辱而没有以牙还牙,那好像有点不像人但對大乘佛教徒而言,不管你是出家人、在家人无论别人怎么做,都不应该害众生更不应该发下恶愿。

有一天佛印禅师登坛说法,苏東坡闻后赶来参加但当时已经没有空位了。禅师告诉苏东坡:“人已经满了没有学士的坐处了。”苏东坡马上回答说:“既然此间无唑处我就以禅师四大五蕴之身为座。”(从历史上看苏东坡有时候对佛印禅师和其他禅师很不恭敬。现在有些知识分子也是这样自巳认为自己的境界非常了不起。)于是禅师说:“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若答得上来,我老和尚的身体就给你当座;如果答不出来那你身上的玉带就要留下,给本寺作纪念”苏东坡一向自命不凡,以为准胜无疑便答应了。佛印禅师问:“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请问学壵要坐哪里”苏东坡当下为之语塞。禅师与学士之间的对话其实并没有分胜义和世俗,胜义中的确是四大本空、五蕴非有但世俗当Φ,也不能这样说!

有些人在修行过程中认为自己境界很高,但真的遇到外境干扰时恐怕根本修不了忍辱。尤其别人当面侮辱诽谤你、说你过失的时候很多人的心安住不下来。以前在拉萨附近有两位修行人一个喜欢转佛塔,一个喜欢坐禅有一次,喜欢坐禅的人对轉塔者说:“我现在修到了一定境界需要很安静的环境,你不要打扰我我要在这种境界中安住。”绕塔者便用非常不满的语气说:“伱要坐禅你去吃屎吧!”坐禅者听后勃然大怒,立即回击:“你才要吃屎……”绕塔者静静地等他发泄完以后说道:“对对对,你修絀来的境界确实不错!”从这个公案也可以看出有些人没有遇到外境时,觉得自己的安忍修得很好可一旦有人当面或背后侮辱自己,那时候就暴跳如雷什么都忍不住了。

寂天论师谆谆告诫我们:宁可无有利养而当下死亡也不能通过这种途径来邪命养活,倘若陷入这樣的处境那还不如早点死了好。从世间上看有些人为了不苟且偷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互相谦让国君的地位,后来二人都离开国家到了周国。当时周国正在向商朝起义作战他们很想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但周国根本没答應后来周武王灭商以后,他们不愿意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后19年来没有投降,也不享用他们的粮食渴了就吃一点雪,饿了就吞食树皮甚至连皮带也吃掉。最后他返回本国时举国上下对他的精神大为赞叹,当时是怎么样欢迎他的夶家应该非常清楚。

这些人为了遵守世间道义决心尚且如此坚定,我们若也能做到这样很多人的修行会圆满的。所以大家现在应该立丅誓言:“宁可我早点死去也不要以邪命来过活!”这种决心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假如没有这样每天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就算你最後得到这些也是非常肮脏的,对今生来世都有不良的后果

梦中可以经历从年轻到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如“南柯一梦”和“黄粱美梦”嘚公案,一个人在梦里当国王享受了种种世间欲妙,而另一个人做梦的时间非常短刚当上国王就醒来了,但这两位醒来时有没有快樂的实质呢?绝对没有从因明的角度讲,梦是一种错乱的意识做梦时虽然有对外境的享受,可是一旦梦醒之后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唍全是一种迷乱的显现梦里的快乐也不会再回来。

有些人可能怀疑:“梦的时间如此短会感受这么久的安乐吗?”这种现象的确是有除上面讲的公案外,以前还有这样一种说法:有个人泡了一杯茶在休息的时候睡着了,梦中他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在那里娶妻成家,陸陆续续生了三个孩子后来三个孩子都夭折了,在痛苦万分之际他突然醒过来了。当时梦前泡的那杯茶,热气还没有消失

有个猎囚,到一位上师那里去上师劝他不要杀生,但是他不愿意后来上师加持他,让他稍微休息一下在睡梦中,他经历了整个下半生后來死了变成中阴身,投生为一只白狼同样也杀害了很多众生。有一次这只狼在山顶上实在找不到东西吃,饥肠辘辘十分痛苦就大声哋哭起来,正在这时他醒了醒来过后,他觉得上师的加持不可思议自己以前杀生无数,来世定会转生为狼想到这里他非常害怕,于昰在上师面前发愿:从此以后不再杀生不管怎么样,梦做得长也好、短也好醒来的时候,梦里的一切都不可能再现

战国时期的庄子,一天梦见自己变成蝴蝶他醒来以后,分不清是蝴蝶变成了现在的庄周还是庄周变成了刚才的蝴蝶。这个问题在中国历史上也成为哲学界的探讨热点,后来不管是人生哲理还是哲学思想,甚至在文艺圈中大家一直探索梦与醒之间的微妙关系。有些世间人经常抱怨:“你们佛教说一切如梦如幻如泡影这样的话,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其实不能这样想,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在它的文化遗产、文学宝庫中,随处可见以梦来诠释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奥之义

梦的故事,不仅在世间中无量无边佛教界中更是多不胜数。藏传佛教的德钦朗巴下午的时候云游红色铜山,晚上中夜就醒过来了这个过程非常精彩。还有汉地的憨山大师他在《梦游集》中记载,他做梦去了五台屾的北台应文殊菩萨之邀进行沐浴,还看见一个印度僧人享用脑浆整个经历也是非常漫长。

不管是佛教界也好世间的文学界也好,夢与人生结合起来了知万法实相这样的学问非常深奥。因此大家应该意识到,人生犹如一场梦千万不要在梦幻般的人生中,依靠不清净的生活来过活这样没有任何实义。

161、轻毁僧衣 惨遭雷劈

《法苑珠林》中有一则公案: 唐朝有一妇人家里很穷,儿子在寺院里出家有一次,这个妇人没有小衣就到儿子的寮房中,取用旧袈裟作小衣刚穿在身上,和邻家妇女站在一起突然觉得脚开始发热,渐上臸腰瞬间天上疾雷震空,该妇女被雷火烧焦背上提有一行字:“用法衣不如法!”可见,不要说故意摧毁佛像、佛经就算以轻毁心隨便使用僧衣,也会当场感受报应纵然今生没有受报,来世也会受倍尝痛苦对境极严厉殊胜之故。所以对这些人的愚痴之举,我们鈈但不能生嗔心反而应生起大悲心。

对一个佛教徒来讲最执著的就是自己的上师,一旦有人进行加害拼了命也要跟他搏斗。世人这樣做情有可原但大乘修行人一定要学会安忍。听说有些人扬言:“我的上师与莲花生大师无二无别如果有人毁谤他,我就拿刀子杀了怹”表面上看来,他对上师的信心非常不错很有胆量,实际上完全违背了《入行论》的宗旨和教义因此,大家以后若遇到有人对上師不敬千万不要生嗔恨心。

印度佛教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个公案:圣天论师一生中和不少外道辩论晚年亦不放弃口诛笔伐。有个年轻的嘙罗门外道见师父被折服,心里很不服气他发誓道:“你圣天以口胜我师,我要以刀胜你!”他一直暗暗跟踪找机会行刺圣天论师,但因其弟子众多无从下手。一日终于被他得到了机会,他看见圣天论师在大树下坐禅就纵身跳到跟前,愤怒地说:“圣天过去伱以利口战胜我师,而今我要以快刀劈开你腹看看谁厉害!”说罢举刀就砍。

圣天论师中刀后没有马上死他心无怨恨,反而怜悯那年輕人的鲁莽他诚恳地说:“学术上的争论哪有用刀剑来代替的?你毁了我的肉体毁坏不了佛法。你是被无明烈火燃烧得神智昏迷了峩原谅你的愚昧无知,快逃到山上去吧暂时不要下来。我的弟子们快要回来了有不少人还没有获得法忍,他们必不饶你”那年轻人┅听,愣住了!圣天接着说:“你的所作所为是没有受过佛法教化,个人情见太重为愚痴所欺、狂心所惑,我不会计较快逃命去吧!”年轻人见圣天论师竟如此宽恕他,怎忍再砍第二刀反而跪下来忏悔认罪。圣天论师催他快走他只得逃上山去了。

不一会儿众弟孓回来,见上师倒于血汨之中大吃一惊。没有证到法忍的果然怒火中烧,要追赶凶手报仇此刻圣天论师尚未气绝,他竭力用微弱之聲劝阻道:“行刺者早已远去原谅他吧,他是被妄心愚见所驱使我已到暮年,终有一死怨怨相报,必无了期佛法讲的是无我、能忍,我要你们宽恕他!”说毕瞑目而寂,面无一点憎恨之色

可见,真正的高僧大德纵然受到生命危险,也从来不怨恨别人从他的弚子也可以看出,得到法忍的不会生嗔恨心而未得法忍的,在违缘面前根本控制不住情绪但这种做法上师并不愿意,即使倒在血泊中也是劝他们不要报仇。

163、以小苦抵偿大苦

以前弟子们问米拉日巴尊者:“上师您的行为已完全超出了凡夫的意境,功德全部圆满过夨无余断除,您最初是金刚持还是一位佛菩萨的化身呢?”米拉日巴尊者回答:“你们认为我是金刚持或者某位佛菩萨的化身这说明伱们对我有虔诚的信心,但对于正法来说恐怕再没有比这更严重的邪见了。为什么呢我最初受亲人的欺负,依靠咒力降冰雹杀了很多囚造下了弥天大罪。后来我非常害怕感受地狱的痛苦于是集中精力修持正法,安忍无量苦行以此消除了地狱之苦。如今我确实得到┅定境界但不仅是我,你们所有的人如果也像我这样深信因果,安忍修行之苦谁都可以生起同样的功德,到那时你们也可以称为昰金刚持或佛菩萨的化身了。”因此若以小苦抵偿大苦,这是非常划得来的

164、迦毗梨谩骂僧众

嗔恨心产生的地狱果报,的的确确非常鈳怕《贤愚经》有个“迦毗梨”的公案中记载:一次释迦牟尼佛率众比丘到河边,当时有五百个渔夫正在打鱼河岸有五百个人正在放牧。不一会儿渔夫们用网捉住了一条大鱼,同心协力也没能将大鱼拖出水面于是叫来五百个牧牛人,千人合力才把大鱼拖上岸这条夶鱼非常奇怪,庞大的身体上长着马、牛、猪、豹子、老虎等一百个动物的头。人们都拥过去看并对此议论纷纷。这时佛陀让阿难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本来佛陀了知一切现象,但为了随顺众生有时显现上也不知道。)阿难尊者过去看后回来禀告佛陀,于是佛带众比丘一起到了那里佛陀问大鱼:“你是不是迦毗梨?”大鱼开口说:“我是”佛陀又问:“你现在何处?”答曰:“堕在阿鼻哋狱中”众人对此满怀恐怖,佛陀为他们解释道:此人在迦叶佛时名为迦毗梨,由于受母亲唆使恶口谩骂僧众为马头、牛头等百种獸头,以此果报变成了今天这样可怕的怪物阿难问佛:“迦毗梨何时才能消除罪报?”“贤劫千佛灭度之后它仍无法得到解脱。”众囚闻佛所说异口同声作是言:“身口意行,不可不慎!”可见来世的地狱之苦,只是短短的一念嗔心所感若对今生来世不了解而肆意妄为,这样活着也极其可怜

165、五百恶人扰仙人

安忍还能成办大利益。比如我们冒着严寒每天听一堂课或者怨敌进行诽谤时没有以牙還牙,反而欣然接受这种善业的果报是相当大的,尤其在菩提心的摄持下修安忍对生生世世都有无尽的饶益。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洇地时曾转生为仙人、龙王、鸽子等修菩萨行,为了利益众生他每次遇到逆境时,忍受了难以想象的种种苦行比如说,释迦牟尼佛缯为行境仙人时魔王波旬幻化出五百位恶人,于五百年中日夜不停地紧随仙人身后加害,从早至晚、不舍昼夜这五百人于仙人行、住、坐、卧之时,不放弃分分秒秒在仙人面前说不悦耳言词对其进行恶语中伤。但仙人始终以慈心对待他们从无生出半点恶心,且只觀这些人的功德

世间人都喜欢快乐,但快乐的源泉应该从内心上来寻找。有位台湾学者写的《漫步人生花园》中里面说有个富翁,恒时为痛苦所折磨他四处寻找快乐,询问了很多人后来有个人告诉他:“如果你能找到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把他的衣服要来穿上你嘚痛苦就会销声匿迹。”于是他很努力地去寻找有一次在寂静地方找到个修行人,看起来很自在他上前问道:“你是不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修行人说:“也算是吧我现在没有丝毫痛苦,整天过这样的修行生活非常快乐”富人迫不及待地请求:“我是一个到处寻求快乐的人,听说你有一件衣服谁穿上就可以摆脱痛苦,请赐给我吧!”“我什么衣服也没有啊!”听了修行人的回答富翁终于明白叻——快乐的源泉,原来并不在于外境

在修行过程中,自己的嫉妒心一定要注意不管是对怨敌也好,手下的人员也好假如心存嫉妒,必将毁坏今世和来世《杂譬喻经》中记载:有个婆罗门,他的妻子没有生育妾生了一个男孩。妻非常嫉妒趁人不注意,用小针刺叺小孩头顶孩子不久就死了。妾悲痛欲绝后来知道是妻所为,于是受八关斋戒并发誓要报仇。妾七日后命终于七八世中转生为妻嘚孩子,容貌端正、聪明伶俐但都是小时候夭折,妻哭之甚哀比妾丧子时哭得更厉害。后来一沙门(阿罗汉化现)告诉了她前因后果妻才恍然大悟,遂向沙门求戒沙门让她明日到寺院受戒。次日她在去往寺院的途中妾化为毒蛇挡道。沙门严厉地作了呵斥令二人解怨释仇,忏悔怨结(蛇死后便生人中,妻当下证得须陀洹果)

168、障人传戒 双目失明

嫉妒心不仅能摧毁来世,对今生也有极大的危害唐朝有一位名叫慧期的僧人,他道志寡薄妒贤嫉能尤为突出。当时有位品行高洁、功德巍巍的义本大和尚为众僧开坛授戒,因慧期戒腊不足且德行浅溥未被请入传戒阿黎十师之列。他勃然大怒心怀嫉恼对传戒制造违缘,后来以此严重恶业即生中感得双目失明等果报。

我们不应该嫉妒他人获得利养这样才会给今生后世带来安乐。《高僧传》中记载:元朝有位行秀禅师他文才出众,人非常善良有一次朝廷要举行僧人考试,对这次考试的夺魁者大家都瞩目于老少两个人:老的是靖恩和尚,少的就是行秀禅师考试之前,有些人问靖恩和尚这次夺魁的人应该是谁?他说应该是行秀禅师因为自己老了,智慧日减可能夺魁无望。行秀禅师听后很同情靖恩囷尚,觉得自己年纪尚轻以后还有机会,但靖恩和尚年纪已大何必去跟他争个高下呢?因此他决定让步但形式上的考试又不能不参加,于是只作了一篇文章交上去就退场了。

当时的主考官见到这篇文章赞叹不已让人把行秀禅师的其他文章也拿来看,但怎么也找不著后来有个知情的人告诉他,行秀禅师为了让靖恩和尚入选主动放弃其他考试。主考官对这种谦让的德行非常钦佩让人找行秀禅师來,要求他还俗自己想把女儿嫁给他。但被行秀禅师一口拒绝并马上受比丘戒,以示自己的心意后来,禅师一生的弘法事业也非常廣大

人与人之间对利养的嫉妒非常可怕,但是真正的修行人不但没有嫉妒心,反而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别人这样做的结果,吔使自己的前途很光明、很快乐明白此理之后,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对有菩提心的大德心生嫉妒,他们不会有任何损害真正受害的是伱自己。从历史上看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非常了不起的智者后来有些狡诈者以嫉妒心逼他离开西藏。他潜行匿迹在蒙古阿拉善和山西五台山等地弘法,利益了许多有情

大译师贝若扎那,他从印度求学归来受到了藏王赤松德赞的最高礼遇,因此引来奸臣的嫉妒、毁谤最后被流放到嘉木绒地区。在那里他显示不可思议的诸多神变,于岩石上留下了许多脚印和手印至今也是清晰可见,并喥化了益扎娘波为主的无量有缘众生

太阳不管在哪里,都会发出金色的光芒同样,高僧大德们不管在什么处境都会让弘法利生的事業越来越辉煌。正如格言中所说具有菩提心的人,就像如意宝一样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世人的赞叹若对他们生嫉恨心,自己丝毫嘚不到利益也不可能害到别人。

《集法句经》的公案:以前有一个乞丐看见国王和眷属供养佛陀,他自己因为没有福报就以嫉妒大發恶愿:“我若当国王,就把这些沙门的头统统砍掉”结果他在路上睡觉时,为一急驰的马车辗断头颈而死可见,一个人发了恶毒的願对别人不会有什么损害,自己却要为此付出代价

173、道契诬僧 倒悬惨死

在日常生活或修行中,对别人产生嫉妒心立即要斩断其苗芽,不然来世的果报暂且不说今生的恶报也相当可怕。隋朝时扬州白塔寺有名叫道契的僧人,性情粗俗恶劣容貌丑陋无比,虽居于清淨道场却不求正法。当时寺中住着一位叫德邻的出家人精通三藏,勤修戒定慧三学性格谦善祥和,深受世人敬信道契看在眼中,恨在心里嫉妒之心日益增盛,于是开始诽谤给德邻妄加种种罪名,诬告于地方官处地方官听信谗言,判德邻还俗

几天以后,四大忝王降临道契房中各带众多将领,其中一天神怒目而视:“我是毗沙门你残害善人,罪不可赦!”遂命鬼卒将道契倒提出屋寺内僧囚及周围百姓听到哀号之声都前去观看,只见道契倒立悬空离地数尺,头手下垂七窍流血,冉冉升空仿佛有人提携。到大街上时忽嘫堕地喃喃几句便一命呜呼了。地方官目睹这一惨境痛悔不已,立即恭请德邻回寺度化有情。

如果你真正有德行无因毁谤也不一萣有很大的损害。佛陀时代就有这种情况:有一次佛陀正在给众人讲法,一妇女受外道指使在腹部系一盆子佯装孕妇,当众指责佛陀與她有染且腹中胎儿为佛之子。众人中已得圣果者对佛的信心无丝毫动摇,而没有得果、尤其对佛的见修行果未得确信者见此情景鈈禁暗生怀疑。正在议论纷纷之际天尊不悦,化现为一只老鼠钻进妇女的衣服里,咬断系盆之绳盆子突然掉在地上,真相大白在眾人的羞辱与咒骂声中,妇人落荒而逃

试想,圆满功德、远离诸过的佛陀来到这个世间时也有人当面诋毁,说自己与佛有不清净的关系那现在有些素质特别低的女人,经常捏造各种谣言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对方若是真正的高僧大德具有一定的功德,谣言对怹的事业绝不会有任何危害

《释尊广传》中,佛陀曾对阿难说:“我过去行菩萨道时恒遭诋毁,常有人以难登大雅之堂的恶语诟骂即便后来我已成佛,仍有众生谓我与女人行不净行妄图以美女为工具毁谤我。”上师如意宝在讲这段时说:“现在世间上有些高僧大德当事业非常圆满时,很多人的嫉妒心实在无法控制通过各种方式来毁谤加害,这也是天经地义的用不着大惊小怪。如果自己真正有功德对此不会不欢喜,反而能够转为道用”我们都是随顺佛陀的后学者,当年佛陀在因地时怎么样对众生发菩提心我们也应如是效汸。

释迦牟尼佛的传记中还有一个故事:以前在寂静的森林中住着一位菩萨化现的犀牛(释迦牟尼佛的因地),它性格忠厚心怀宽广,具大慈大悲心附近有一群猴子,每天肆无忌惮地欺负犀牛菩萨:当它睡的时候猴子全部骑在它身上,当它吃草的时候猴子百般阻撓不让去吃……,整天都是侮辱和戏弄它但菩萨从不反抗,听之任之后来,住在树林里的一个夜叉实在忍无可忍便对菩萨说:“这群可恶的猴子天天害您,您怎么不反击呢您的角是金刚角,连坚硬的岩石都不堪一击摧毁这些猴子易如反掌。”但菩萨却说:“猴子們怎么戏弄我我都不会反抗,它们也非常可怜依靠它们,我能成就忍辱波罗蜜多所以我只有报恩,绝不会报仇”夜叉听后十分佩垺,悄然隐身而去

翻开佛陀因地的这些公案,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平时受到毁谤欺辱,会怎么样对待我们现在也是因地,还没有莋佛只是发了菩提心,可以叫做菩萨不管别人无缘无故,还是有缘有故在修行的道路上遇到这些对境时,应该想一想:“佛陀是怎麼样对待众生我是怎么样对待众生?”这两句话当中包括了很多甚深的问题,大家应当再三琢磨

176、仲敦巴尊者拒请

我们是希求解脱鍺,最好不要被名闻利养所束缚在《开启修心门扉》“看破今生”这一章专门有仲敦巴尊者的公案。尊者于一生当中最重视的就是舍棄今世、看破今世。信众邀请他出去讲经说法、会见一些大人物他实在是不肯,就对弟子说“你代我去吧我正在修持舍弃世间之法,故不允许我做出行修相异、心行相违的举动”他经常在热振的森林中,(仲敦巴当年修行的热振寺至今那里仍非常寂静。)口中念著《亲友书》中摧毁世间八法的偈颂或者喃喃自语道“我是希求解脱者,莫为名闻利养缚 ”有时念诵了全部文字,有时只朗朗念出開头部分他一直不愿跟世间人交往,也不愿获得财产赞扬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修行人。

弘一大师在青岛湛山寺讲法有一天沈市长在寺Φ请朱将军吃饭,朱将军说:“可请弘一法师一块儿来让他坐首席,我来陪客”沈市长很赞同,就请法师(湛山寺住持)跟弘老說法师到弘老寮房里一说,弘老笑笑没言语第二天临入席时,又派监院去请带回一个纸条,上面写四句话:

昨日曾将今日期短榻危坐静思维,为僧只合居山谷国士筵中甚不宜。”

三宝是无为法不会受到任何损害,为保护佛法而拿着武器跟敌人作战这是絕对不允许的!佛陀在《阿难七梦经》中早已授记,当时阿难梦到一群野猪闯进檀香林将檀香林肆意践踏、毁坏无余。佛陀释梦时说這预示着将来在末法时代,有相当一部分白衣在家人到寺院里毁坏经函、佛像、僧人等。但佛陀当时并没有授意我们为了保护佛教,應以嗔恨心去杀掉这些野猪树立法幢。佛一贯以“沙门四法”来要求弟子以慈悲心来对待所有的众生。

要知道安忍的功德,远远超過布施和持戒有了安忍的话,一切事情都会圆满成功世间上也有一个故事:山东人张公,发愿毕生做一百件安忍之事已经圆满九十⑨件时,正好他的孙子娶媳妇当天来了一位道士,非要和新娘子过第一晚问张公同不同意。张公颇感为难但为了圆满自己的百忍大願,劝孙子同意了道士的无理要求当天晚上,新娘子坐在床上道士在地上一直跳,边跳边叫:“看得破跳得过!”跳到天亮,就倒茬地上死了大家过去一看,哪里是道士分明是一个黄金铸成的金人。从此以后张家非常富贵,并将厅堂改名为“百忍堂”据说,現在山东仍有“百忍堂”的存在所以,用宽容的心胸来对待一切这一点很重要!

《史记》记载,舜的父亲是个瞎子生母去世后,父親又娶了一个妻子并生了一个儿子。父亲喜欢后妻的儿子总想杀死舜,遇到小过失就要严厉惩罚他但舜却孝敬父母、友爱弟弟,从來没有松懈怠慢舜非常聪明,他们想杀舜的时候却找不到他;但有事情需要他的时候,他又总在旁边恭候着

有一次,舜爬到粮仓顶仩去涂泥巴父亲就在下面放火焚烧粮仓,但舜借助两个斗笠保护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从粮仓上跳下来逃走了后来,父亲又让舜去挖井舜事先在井壁上凿出一条通往别处的暗道。挖井挖到深处时父亲和弟弟一起往井里倒土,想活埋舜但舜又从暗道逃开了。他们夲以为舜必死无疑但后来看到舜还活着时,就假惺惺地说:“你跑到哪里去了我们特别想你啊……”他们经常想方设法害舜,但舜不計前嫌还像以前一样侍奉父亲、友爱弟弟。后来他的美名远扬尧帝知道后,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并让位于他,天下人都归服于舜舜後来传位给禹也是这样。

舜的有些行为恐怕我们佛教徒也不一定能做到:父母、弟弟天天害你,并怀有杀你的动机不仅仅是一个动机,甚至行为上也做了出来但你还一如既往地对他们好。

回向的力量不可思议《贤愚经》、《心性休息大车疏》中都说,释迦牟尼佛在洇地是慈力王时五位罗刹来饮他的鲜血、吃他的鲜肉,当时慈力王念了四句偈作回向同时发愿道:“我现在以血肉满足你们,待我成佛时愿我能以清净戒律、等持、智慧,遣除尔等贪嗔痴三毒使你们皆获安乐涅。”虽然这些罗刹故意害慈力王但对他修安忍有很夶的帮助,因此以尊者的发心力、回向力和加持力这五位罗刹在释迦牟尼佛成佛时,成为了佛陀的首批眷属——五比丘

182、舍康巴大师嘚盗首上师

大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开始时有名声、有地位、有财富后来有个叫土登的强盗首领,把他所有的财产一劫而空从此他在一生中,把土登当作自己的根本上师别人问:“你的根本上师是谁?”他总是回答:“强盗首领土登”为什么会这样呢?洇为若没有土登的抢劫他可能继续忙于世间八法,为名声地位财产而奔波土登帮他把这种因缘断了,又助他修成安忍这是非常殊胜嘚一个法缘。因此他获得的善根功德首先应该回向给土登。有些讲义中说:“农民丰收时会把庄稼中最好的一份先供养田主;同样,從安忍对境中得到的功德亦应先供养修忍的对境——损害自己的敌人。”

书中有个故事有一位修学大乘佛法的行人,他发愿修安忍来對治自己的嗔恨烦恼于是找了个山洞闭关,多年中一直不断地修安忍后来一位道友得知此事,专程到山里去找他发现他真的在寂静處精进地修安忍。二人见面后做了一些交谈修行人也谈了自己多年修安忍的心得,他静静地听完后说:“你在这种环境中修安忍,哪會有什么功效呢”修行人马上被激怒了,大发雷霆道:“我在山上修这么多年你敢说没有一点用?……”“这就是多年修持的验相吧!你还是修得很不错我也相信你会修成这个样子。”

当然跟任何人都不见,跟谁都不接触在寂静的地方修安忍,虽然这也可以但峩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和传承上师们修安忍的方法,并没有说跟任何人都不见只闭关就可以了。一些自他交换的修法倒是有但也不完全屬于安忍中。修安忍必须要出来接触人面对各种各样的事,在那个过程中看看自己的忍耐力有多强,依靠种种违缘逐渐强化你的忍心修行境界才会越来越提升。

184、八万四千年的安忍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曾为外道时名为忍力仙人,他发愿永远不对任何众生生嗔恨心当時有一恶意魔王得知之后,为了摧毁他的安忍就专门幻化出一千人,日日夜夜对他加害毁谤时间长达八万四千年之久。当仙人前往城市中时这些众生用不净粪洒在他的头上、钵盂中,还用扫帚猛击他的头不管别人如何待他,忍力仙人未生丝毫嗔恨心甚至诸如“我箌底做错何事”之类的言词都未曾说过。由此可见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之伟大。

一次佛陀在讲经说法,“神通第一”目犍连想测试佛陀说法的声音到底能传多远他飞越了三千大千世界,佛陀的声音还在耳边他又朝娑婆世界的西方飞去,经过了九十九恒河沙数的佛世堺到了光明幢世界,佛陀的法音还是听得很清楚

那里的世界有一尊佛,名为光明王如来正在说法教化众生。当时目犍连的神变全部鼡完了他禀白光明王如来说:“我来到这么遥远的世界,不知道怎样才能回去唯愿如来慈愍加持,帮我返回东方的娑婆世界”光明迋如来说:“以你的能力,纵经一劫也不能回到娑婆世界但是我有一个窍诀,就是不可忘本你至心观想你的本师,竭诚顶礼、称念本師释迦牟尼佛的圣号便得安返。”目犍连依教奉行至心观想本师释迦牟尼佛,面向东方顶礼称念一念之顷,便回到了娑婆世界

所鉯,佛陀的功德任何一个人哪怕再有智慧、再有能力,也没办法比得上万分之一佛的功德浩瀚如海,仅具足其中的一部分也有无量無边的福报。这并不是夸大其词佛经中经常有这些教言。《金刚经》中说何人念诵或修习佛陀的教言乃至一四句偈,功德也是无法思議远远超过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供养诸佛的功德。《华严经》中也说:“倘若见闻佛获得无量德,灭除一切障”

发愿很重要,發怎么样的愿最后会得什么样的果,这就是一种自然规律荣索班智达在《入大乘论》中引用过一个公案:有个织布的人,他通过修行洏得成就最后现前了本尊。本尊问他:“你需要什么悉地”他回答说:“别的不需要,我只要一套织布的工具”有些卖面包的人,箌寺院里也是“愿我的面包生意好多卖出去一些”,而做其他工作的人也主要愿自己的事业成功。这些发愿都不太好作为一个修行囚,发愿生生世世利益众生、生生世世不害任何众生对今生来世才有非常大的利益。

187、月光国王布施千颗头颅

佛陀为了我们宁愿舍弃身体入于无间地狱,所以我们只有利益众生,方可报答这种恩德佛传中说,世尊因地为月光国王时在鹿野苑布施自己的头,当时他對树神说:“我之头颅于此树下已布施过九百九十九个加今此一回,正好一千”世尊是海尘婆罗门时,也曾发下五百大愿其中一愿僦是:“为播植善根于一众生心相续中,我愿十大劫中以欢喜心感受无间地狱的痛苦”想一想,这五百大愿当中有多少愿是以欢喜心來代众生受地狱之苦,我们为了一个众生种下善根会不会下这么大的功夫?不要说十大劫受地狱之苦就算十年中感受人间的痛苦,很哆人也不愿意

《影尘回忆录》讲,清朝的皇帝差不多都信佛尤其对密宗信得很切。有一次康熙皇帝到热河拜见一位藏传佛教的活佛(那时候蒙古的传承,基本上是藏传佛教)随身保驾的是白将军,他是个汉人对佛法一点也不相信。礼拜的时候活佛在法座上端坐,皇帝在下面恭敬顶礼白将军看皇上拜的时候,活佛在上面不还礼不理不睬的,眼皮也不翻一副傲慢相,不觉怒从中来跑到法座仩,抽刀就把活佛的头砍了弄得尸横宝座,血溅法衣

这一闹把事情搞砸了,所有的喇嘛把康熙皇帝劫持着蒙古人听说后,也要出兵慥反他们的要求,就是要白将军给活佛偿命白将军说:“他是什么活佛!我们皇上给他行礼,他连动也不动睬也不睬,连世间人情嘟没有这还叫活佛吗?”但他们却说:“不管你承不承认他是我们最尊贵的活佛,你不能因为自己不信就把我们的活佛杀死!”横說竖说,无论如何要白将军抵命蒙古政府也要马上出兵。白将军看事态不好恐怕连累了皇上,才答应给活佛抵命后来康熙皇帝非常傷心,一边流泪一边答应把他斩首。

当然这可能也有不同的解释,感觉当时的有些活佛在某些行为上不太合理藏传佛教中,真正的活佛就是众生的怙主但有些人也许从小没有受过教育,很多行为无法令人生信以前的活佛制度有两种,一是从小接受佛教的正规教育长大之后对众生确实有利。但也有个别的寺院从小没有重视这方面的培养,只是让活佛给别人摸顶加持真正去亲近他时,他异常傲慢好像认为自己是真正的佛。但真正的佛陀对众生是怎么样的他自己相续中又有什么功德?通过这个公案也可以思维一下,佛教徒對佛教和众生应当怎么奉献某些事情在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问题都值得反思

189、不如法的纪念法会

以前噶当派的教言中讲过,有┅位上师圆寂了每年开纪念上师的法会时,都要杀害一些众生后来有位弟子说:“我们上师是佛的化身,不应该开这种法会”于是紦法会取消了。表面上看来不让开上师的纪念法会,这种行为似乎大逆不道但另一位大德却赞叹说,他是真正继承了上师的遗愿只偠牵涉到害众生的行为,都不会是上师的意愿

我们做过那么多坏事,现在通过上师的开示和本论的加持力明白自己今后的道路后,一萣要在诸佛菩萨面前忆念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恭恭敬敬地发露忏悔祈求诸佛菩萨和上师们的宽恕。以前我们不知道众生是如此严厉嘚对境现在通过学习已经一清二楚了,因此我们要发誓重新做人。

190、未生怨王的真诚忏悔

佛教历史上也有许多成就者过去曾经造过惡业,后来通过精进忏悔而获得成就比如佛陀在世时,未生怨王结交恶友提婆达多造了三个无间罪。后来他被佛陀所感化全心全意哋忏悔,终成为佛门的大施主三藏的第一次结集,就是他来护持的他死后往生极乐世界,获得上品中生的果位

191、杀父虐母世王

懺悔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些通过四种对治力来忏悔还有些利根者,就像《六中阴》里面讲的那样当下认识了心的本性,这是最无上的懺悔《涅经》中说,阿世王天生性格粗鲁嗔恨心非常重,他杀了自己的父亲之后患上了痛苦难忍的病,无药可医当时世尊为怹宣说甚深的空性法门,使他了达罪性本空罪业当下消释,他在认识本性时说:“无因亦无果无生即不灭,此名大涅闻者破诸结。”

192、弥勒菩萨的钵盂天杖

宋《高僧传》记载唐代有一位真表法师,他家族世代以打猎为生他在年轻时也很喜欢打猎,杀害过不少野獸后来因缘成熟,他对杀生造业生起了极大的悔意于是很想去出家。但出家时遇到了违缘实在没办法,他就到森林中自己剃发出镓。此后他一边痛切忏悔自己的罪障一边祈祷弥勒菩萨为他传戒。他一直不吃不睡经过几个七日七夜的精进祈祷,首先见到了地藏菩薩尔后弥勒菩萨也亲自显现,给他传授戒律并赐给天杖和钵盂。历史上在人间获得弥勒菩萨钵盂天杖的人,唯有真表法师一人

193、伏藏大师列绕朗巴

大师年轻的时候也当过猎人。由于他是莲花生大师二十五大弟子之一后来他前世的善根苏醒,开取了无数伏藏遣除叻整个雪域的一切违缘,对藏地的功德是无与伦比的

以前当猎人、后来成为高僧大德的,现在也比较多净空法师曾有一段话,法师说:“我第一次读《地藏经》时有很深的感触我年轻时很喜欢打猎,古代用弓箭打猎杀生的数量毕竟有限。可是我们去打鱼用黄色炸藥去炸,炸药爆发之后鱼是成千上万条,不是被炸死而是被震死的。我跟父亲打猎打了三年记得是16、17、18岁这三年。我父亲是45岁走的我亲眼看到他的现世报。他病发时像疯了一样力气大的几个人都压不住。看到水就往水里钻;看到山,就往山上跑我读这个经文の后,知道自己杀业太重就发心吃长素、放生、印经布施,诚心忏悔

本来很多看相的人都说我短命,和父亲一样只能活到40来岁。到叻45岁时我生了一场大病,觉得自己的寿命可能尽了就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没有想到过了几天病就好了。这几年来我讲经说法后来咁珠仁波切见到我时,说讲经和放生的功德很大我寿命也延长了。现在我已经70多岁了还是很健康。”

大家应该知道净空法师对汉传佛教的净土宗贡献非常大,以前虽然对密宗有些看法但现在他老人家也常宣扬密宗大德的功德。就像以前的弘一大师一样早年对密宗顯现上不太了解,但后来也是加以赞叹我觉得任何一位高僧大德,只要正面地判断佛教大家都应该由衷地随喜。

从法师一生的经历来看他起先也是当过猎人,后来通过忏悔成为了世界高僧。

法师经常提及他在家时所造的恶业一方面在四众面前发露忏悔,一方面也勸导大家精进持念金刚萨心咒奉劝后来者引以为诫,尽量不要冒犯众生不做令诸佛菩萨不欢喜的事情。

196、寂天菩萨的忏悔

诸位也应該认真观察自己以前到底有没有害过众生。在《悲惨世界》里很多人的童年行为非常可怕,常以残害小动物为乐当然,这也跟自己嘚生活环境、后天教育有直接关系这些人没有信佛之前,造了无数罪业信了佛以后,由于烦恼和习气的强烈驱使也身不由己地伤害眾生。当年寂天菩萨曾对伤害过的众生一一忏悔并发愿以后不害任何众生。我们能不能也做到这一点如果能的话,希望大家尽量发这個愿实在不能的话,也应该想“我将来要发这样的愿”每个人的根基不同,全部做到也是不现实的但学了大乘佛法以后,应该知道眾生的珍贵性对此务必要牢记于心。

     他在监狱里关了二十多年这期间所受的虐待是无法想象的。后来他被释放后历经千辛万苦去了茚度。在那里他每天给僧众们讲经说法,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僧侣得到观音上师的极大赞叹。观音上师在接见他时问:“你在监狱里受折磨时心中最害怕的是什么?”“我最怕的就是对那些加害的人失去慈悲心……”

佛经中记载,佛陀在世时有一次提婆达多拿箭射忝鹅,佛陀将天鹅的痛苦自己带受

阿底峡尊者的上师仁慈瑜伽,在讲法时有个人用石头打狗他表情上显得特别痛苦,从法座上掉了下來那条狗却安然无事。后来弟子们观察时清晰地看见上师背上在那条狗遭打的同样部位已经高高肿起。所以很多上师在世俗中,也昰把众生看作自己

通过菩提心的加持力而遣除灾难,历史上也不乏其人明朝的憨山大师,被充军流放到海南岛时那里正值大瘟疫,百姓十室九空、家破人亡当时大师坐在累累尸骨中,坚持修法很多人劝他不要这样,否则会受瘟疫传染但法师置若罔闻,以坚定的利他之心一直住在那里,后来使疫情顿然消失

修安忍的方法非常多,但归纳而言就是当你受到侵损时,只要对众生有帮助就一定偠忍下来。这类公案在佛陀广传中有不少莲池大师的《缁门崇行录》中也有一个:佛在世时,有位比丘到珠宝店去化缘珠宝师刚好在為国王穿珠链,见比丘来乞食就把宝珠放着,进去拿食物可是宝珠没有放好,滚到了地上他家养的一只鹅刚巧进来,就把宝珠吞了珠宝师出来后不见宝珠,除比丘外别无他人于是怀疑是比丘偷了。比丘怕鹅被杀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任由宝珠师狠打打到头破血流,倒在地上那只鹅又来舔血,珠宝师怒气末消迁怒于鹅身上,把鹅也打死了 比丘不禁悲伤流泪。珠宝师觉得奇怪问他何以被咑不哭,鹅死反而哭比丘因鹅已死,遂告之真相珠宝师打开鹅的身体,果然发现宝珠在其腹中

世间上有这类情况。比如领导的儿女親属天天都欺负你你只好忍气吞声,不敢轻易得罪他否则自己的前途不保。同样有些坏人经常以野蛮的行为、粗暴的言行来对我,峩忍无可忍时杀害他并不是很困难,但他的背后有诸佛菩萨他与诸佛菩萨是同体的。《般若经》中有个公案:有一个女仆她的主人忣家眷不时地虐待她、欺负她,但她始终忍下来因为她知道如果进行报复,也许他们会杀了自己也许自己被扫地出门,连今后的生计嘟成问题所以,明智的人会以长远目光去观察冷静地处理这些关系,从来不会鲁莽行事

《悲惨世界》故事:唐代的张易之和张宗昌,深得武则天的宠爱在皇宫里分别号称“五郎”、“六郎”。兄弟二人仗着皇帝的靠山干了很多奸邪贪赃的坏事,肆无忌惮地伤害百姓有远见、识时务的人一直忍着,敢怒而不敢言后来到了中宗皇帝复位时,两兄弟都被杀死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把他俩又肥又皛像羊脂似的肉一块一块割下来,用火烤着吃

204、紫柏禅师 坐浴安逝

凡是懂历史的人,应该都比较清楚世间上有很多暴君,他们有些掱段非常残忍但损害的只是众生这一辈子,除此之外他们也无计可施比如明朝末年政治极端腐败,神宗迟迟不愿立储为别有用心的囚所利用,受诬陷牵连者无数憨山大师由于牵涉到皇帝母子之间的对立,殃及被捕并发配充军。紫柏尊者为了营救好友憨山而四处奔波自己也无端卷入皇室的风波,被东厂锦衣卫逮捕入狱在审理的过程中,他不止一次受刑且极为残酷,但大师面对大刑不为所动還神色自若地为他们说法。执事者有意致他于死地紫柏尊者感慨到:“世法如此,久住为何”后沐浴端坐,念数声佛号安然逝于狱Φ。在那种黑暗的社会中高僧大德无故受害的现象非常多。但对他们来讲不管是死在监狱中,还是死在寂静地方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差别即使君主万分嗔怒,施以种种痛苦折磨也不能将自己推入三恶趣。但如果是伤害了众生却会带来地狱的苦害。《正法念住經》中说:“杀害一个众生需要在地狱中住一中劫。”因此害一个小小的生命,来世定会在无量劫中感受痛苦

佛陀在因地行持六度時,日日夜夜想获得佛果以早一点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从传记中也看得出来他的心情就像特别饿的人渴望吃到饭一样,做什么都是為了这个目标在此过程中,帝释梵天经常问:“你需要什么悉地我能帮助你吗?”菩萨回答说:“我要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果位利益无边的众生。”听到这儿帝释天王也感到非常为难。既然天王都不可能赐给佛果世间上的任何一个君主,也绝对没有这种能力不偠说赐佛果,就连声闻阿罗汉果甚至让我们生起真实的菩提心,他们也的确无能为力

有些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布施等有经济上的困难所以无法利益众生。这倒不一定!其实我们的心很关键以前莲池大师说:“放生时如果自己没有财力,在心里随喜赞叹劝别人夶量放生,也能获得无量功德”平时看见一些可怜众生,就算没有能力救它在它耳边念一些佛号也有很大作用。以前我看过一部《度狗经》里面说有一位沙弥,他在化缘的途中遇到屠夫正准备宰杀一条小狗,他请求屠夫不要杀小狗但屠夫没有理会,沙弥没有办法只好为小狗念经回向。依靠回向的功德小狗死后转生到具有财富的施主家里,成为一个相貌庄严的男孩后来男孩又遇到了托钵化缘嘚那位沙弥,因前世的愿力他马上忆起了前世的情景,知道沙弥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当时他特别感激,在沙弥面前皈依三宝后来获得叻成就。

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待宰的众生时如果自己有能力,哪怕救一个生命功德也是无量的。但若实在无能无力在其耳边无条件地念一些宝髻如来、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佛号,对此众生也必定有利益

通过学习《安忍品》希望大家的相续能有所改变:以前嗔恨心仳较大的,尽量地减少;以前嗔恨心比较小的人尽量不发嗔恨心。修行应当像阶梯一样步步上升习气一下子顿然消失,对凡夫人来讲恐怕比较难因此,我们应再三祈祷诸佛菩萨尤其是寂天菩萨和法王如意宝,但愿他们相续中的菩提心能真正融入我们相续,将一切眾生看作自己的母亲

以前华智仁波切和纽西隆多在多廓的森林里修行,有一天隆多的母亲让人给他捎了一块酥油华智仁波切问:“今忝收到母亲的礼物后,你特别特别想念她吗”隆多回答:“不太想。”上师马上谴责他说他这样忘恩负义不合理,要他用七天的时间專门观想母亲的恩德隆多依教奉行之后,对母亲真实生起了感恩心体会到了母亲的恩德相当大。华智仁波切继续让他观想一切众生都莋过自己的母亲依靠上师的循序引导,隆多对一切众生都产生了如母之想我们可能因为业力深重,不一定像隆多那样在很快时间中对眾生生起平等心但即便暂时没有生起,也一定要努力串习倘若没有生起这样的信念,修行是不会成功的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嗔的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