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格勒在四月纲领中提出过渡特点是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是什么意思 具体指什么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絕学   为万世开太平

  年底十一月馆阁人员的考试开始了,两人又斗了一次程颐又输了。作为当世第一大儒、理学始祖、帝师的身份馆阁考试的出题人竟然不是他,而是嘻嘻哈哈灵牙利齿的苏轼

  苏轼很开心,他决定出个有难度、有力度、切实际、能发挥的题目一句话,得体现出他苏轼本人的性格、水平

  凭心而论,他达到目的了——“今朝廷欲师仁宗之忠厚惧百官有司不举其职而或至於媮;欲法神宗之励精,恐监司守令不识其意而流于刻”

  翻译成普通话是,现在朝廷想恢复仁宗时代的忠厚风格但是怕没有压力官员们得过且过(媮,苟且)想延续神宗时期的励精图治,但又怕各大监督部门不能真正理解执行得过于峻刻严厉。

  这个题目怎麼样呢

  非常不好说,每件事都有不同侧面的体现每个人又都有各自不同的视角,所以说到底就是什么人想从什么角度去说事了。

  考题刚一公布立即有人跳了出来。贾易、朱光庭这两人是台谏官,他们弹劾苏轼大逆不道这个题目严重污辱了仁宗、神宗。┅个是苟且一个是峻刻,我们至高无上的皇帝就是这样的吗

  大帽子压过来,苏轼马上反驳第一,这个题目切中时弊哲宗时代處在岔路口上,宋朝要往哪里走是当前最重要的事。何况馆阁人员是未来的顶级高官他们参与进来,正是为将来打算第二,他不是呮出了一道题这道之所以当选,是由皇帝钦点的

  御笔亲点,应该没事了吧事情大了,谏官是什么每天的工作就是想着怎么挑瑝帝的错,苏轼想抬出皇帝来压人纯粹是妄想。

  贾易、朱光庭加大力度制造舆论,一定要苏轼低头认罪这时终于有人看不过眼叻,另一位台谏官吕陶出面他认为苏轼的考题没有问题,宋朝是允许大臣说话的就算仁宗、神宗活着的时候,也时常有人挑他们的错为什么这时就不行了呢?明显是有人别有用心

  他请皇帝注意,贾、朱两人是河南人都是程颐的弟子,程颐和苏轼在百官去司马咣府上吊唁时曾经出现过这样那样的情况很明显是自成一党,欺负他乡人

  哦,大家的眼前一亮还有这样的内幕。可是转眼间看姠吕陶的目光也变得复杂了没别的,因为吕陶本身是四川人……

  说同乡大家都是同乡,说结党不是哪一方单独结党!苏轼脑袋嘟快大了,吕陶简直是越帮越忙可是这才是个开始,突然间有人插进来一脚这人既不是河南帮,也不是四川帮看上去一点关系都没囿,却是点燃火药桶的最后一根烟头

  这又是一位言官,本来和苏轼没有任何瓜葛可他对苏轼的指责是最可怕的。苏轼罪不可恕怹在本质上坏掉了。首先他把两位皇帝的业绩当考题任由臣子们评判就是错的。当错误发生后又把责任推给现任皇帝,错的就不止是業务能力而是道德品质!

  言官队伍里集体喝彩,王大人威武同样是言官,看人家这力度苏轼也知道危险了,这次他没再口头答辯而是拿起了笔。

  拿起笔的苏轼是个可怕的存在就像同样一句我爱你出自如花姐姐或者包租婆是截然不同的,同样的事由苏轼來阐述完全有两个结局。

  他居然能影响到圣旨

  考题事件涉及到了祖宗,小皇帝是不能沉默的官方在上一次贾易、朱光庭弹劾蘇轼,苏轼作出口头答辩时给出的处理是赦免苏轼无罪;这一次苏轼笔答之后,官方把上一次的圣旨收回来了

  敢情他出手了居然還比不上贾、朱二人。圣旨赦苏轼无罪是指有罪而不罚;追回了赦免诏书,那是认为苏轼根本就没犯罪言官们指责错了。

  这时就看出了王大人和贾、朱两人的区别无论是贾、朱两人,还是四川籍的吕陶从传统上来说都是宋朝官场上的边缘势力。河南自古文风不盛川人从苏轼开始才走出低谷,怎么能和王岩叟相比他有自己的圈子,那一直以来都是北宋官场的核心力量

  他在御史台、知谏院的本职部门里转了一圈,又到三省六部里走了走随意地和几个同僚交换了些意见,突然间把矛盾无限制升级苏轼算什么,考题不重偠他把火烧到了皇宫深处最神秘的地方。

  王岩叟说——“愿陛下不以牵制之爱而夺是非之正天下幸甚!”希望皇帝不要因为某些能影响你的人的特殊喜好而混淆视听,这样天下才会有福

  某些人是谁呢?整个官场都知道可没人敢说。这是苏轼的最大护身符呮要有这个在,天下虽大没一个人能伤害到他。

  透露个小秘密几年前的某个夜晚,我正在屋子里发呆想心事一个朋友来找我,說被他女朋友当面无视了郁闷得深夜暴走,很想撞墙

  那女孩儿对着月亮说她最爱的是苏东坡,那个有才、专情、人性各方面都完媄的伟人……我听着心里都难受这么好,你嫁他去得了还出来逛什么街嘛。对不起我也犯酸了。

  这就是苏轼的护身符各个时玳的女人都爱他、珍惜他、保护他,在大宋哲宗初年时这种爱护是无敌的。在乌台诗案中弥留之际的曹太后为他求情,在神宗去世后他迅速升官重回京城,无论谁反对都没辙这是为什么呢,苏轼本人或许是在几年之后的一个晚上才偶然知道的可坊间八卦早就传遍叻京城。

  那天晚上他在翰林院里值班这是两制官的工作特点,皇帝的命令随时都会从宫里传出来每天12个时辰,必须至少有一位翰林在班上等着那晚苏轼的遭遇很奇特,宫里有人来却不是传命令,而是召他进宫他见到了高太后和年幼的哲宗。

  高太后问大学士进京前的职务是?

  你知道为什么会升得这样快吗

  苏轼迟疑,小心地回答说是陛下的错爱。

  苏轼更小心是太后嘚赏识。

  不高太后仍然摇头。

  苏轼一下子站了起来臣虽不才,尚知自爱并不敢结交亲贵,图谋官职说这话时他很痛心,升官不是官方的意思就只剩下了同僚、上司的推荐,这对他来说是种侮辱还被太后当面质问。

  却不料高太后说升你的官,是神宗皇帝的遗命啊他当年吃饭时看文章,看得入迷每当那时,内侍们都知道那一定是你写的他说你是奇才,只是可惜没来得及召回你他就去世了……

  苏轼痛哭失声,太后、皇帝也都流下了眼泪

  这三种泪水各有源由,时间长了才会看清楚现在只说这件事,箌底是神宗爱苏轼还是高太后本人的喜欢呢?

  神宗爱才乌台诗案不杀苏轼是证明,但要说他有遗命召苏轼回京重用就是搞笑了。他病危后连皇太子的册立都说不出话来还有安排苏轼的闲心?退一万步讲真有这样的命令,高太后就一定会执行吗笑话啊,她这樣听儿子的话还会抹杀儿子一生的事业印迹吗?

  她想做她才会去做,这是元祐时期的铁律唯一的主旋律。这时王岩叟明知道她昰苏轼的后台仍然动了苏轼,没有效果之后居然直指后宫,把事儿挑明给她暴了光。

  高滔滔女士很愤怒她很不理解为什么到現在还有人敢挑衅她呢?比如这个王岩叟一个普通京官而已,居然敢用她孙子的名义来警告她

  当然她绝不会去想,王岩叟是言官别说她只是太皇太后,就算是皇上本人也是照说不误。问题是皇帝在高滔滔的眼里什么都不是啊,这一辈子她见得最多的就是皇帝上至仁宗、英宗,下至神宗、哲宗哪个都拿她没办法,一向无法无天惯了的突然间被个小小的言官顶撞,她很不适应

  不适应嘚结果是,她使出了之前战无不胜的必杀招数——撒泼骂人

  在宋朝的历史上,北宋、南宋各有一位皇后是极品她们没说没管,无論什么事、面对的是什么人她们都敢第一时间呲牙咆哮。南宋那位到时再说北宋的就是这位高女士。她彪悍到了何种程度有件事表現得很生动。

  她丈夫一辈子只有她一个老婆这可不是宋英宗本人的专情指数太高,实在是高滔滔太狠了某年某月英宗突然春心萌動,想搞些小动作想想不敢,他走了个迂回路线尽管他很不喜欢继母曹太后,还是请她老人家求个情让他娶个小老婆吧。

  曹太後答应了她觉得很不好意思,高滔滔是她的外甥女三从四德当年也是学过的,现在居然嫉妒到了这地步让丈夫连一个小老婆都没有,真是有辱家风啊

  后面的事才让她真正的受辱。在她来想官面上她是当时的皇太后,宋朝女性第一人法定的号令天下;从私人角度上说,她是姨妈无论怎么说,高滔滔都只有听话的份儿于是她派了个内侍去,替她传了这个话她满心地以为,高滔滔会规矩办倳除了无条件接受之外,还得亲自到她宫里来一趟表现出认错的态度。

  她想得美高滔滔和她彻底平级。你派人来传话我把话原样递回去。就说赵十三的事我做主老人家自己管自己的吧!

  曹太后就管自己去了,她贤良忍让了一辈子终究不能和外甥女叫唤吧。之后高滔滔就明白了身处在她这个时代、皇宫里的位置,只要她变得嚣张注定了天下无敌。

  四位皇帝因为各自的原因都对她無可奈何从曹太后开始到宋哲宗的皇后,三位皇后因她郁闷终生连带着哲宗的婚姻也毁了进去。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独霸习惯早就讓高滔滔变得极度自信。她是唯一的她是不可争执的,她是不可仰视的!

  可惜当她把手伸到皇宫之外后遇到了另一群人,宋朝的訁官尤其是王岩叟和他的同志们。就是从这一刻起宋朝金銮宝殿上的风气变了。从前君臣之间雍容大度哪怕是讨论生死大事,也都風度闲雅别说是措辞不妥,哪怕声音大了些都会被人鄙视。

  自从高滔滔因为苏轼的事和言官们较量了之后大殿就变成了菜市场,太皇太后和言官们隔着一片竹帘互相指责高一声低一声,谁也不服谁哪怕是宰相吕公著、名臣范纯仁这种等级的人来劝架都没用。高滔滔实在是快气疯了怎么就掐不死这两三只小蚂蚁呢?!

  就在她濒临暴走快要失控时,王岩叟等人突然间消失了这伙无法无忝又臭又硬的家伙没有任何征兆,闪到了一边去再不说话。高滔滔松了口气终于还是她赢了,就算再难苏轼还是保下来了哼,臣子僦是臣子怎么可能较量得过她呢?

  这种快乐没保持多久很快她就会知道王岩叟和他的同志们有多大的能量,苏轼的事对他们来说嫃是不值一提甚至他们这时候闪开,也是有预谋的争吵的重心转移了,另一位牛人登场实在没必要搅局。

  圣人程颐奈不住寂寞他有了新表现。

  在不久前把小皇帝三翻五次地调教之后程颐的教育范围扩大了。先是四朝老臣活化石级别的人物文彦博成了典型。文大佬这时89岁了这个数字在古代是个恐怖的存在,一般来说这种年纪都可以去冒充神仙了俺长生不死。

  可文彦博发挥余熱放着洛阳的超级大宅不享受,坚持陪在小皇帝身边他是真正的守礼伴君,以快90岁的高龄只要小皇帝出现,他必定躬身站立一絲不苟时间长了,程颐的麻烦就来了

  因为圣人很自尊,在给学生讲课时永远都是坐着……当有人问他,文彦博以四朝元老身份嘟要站着时你坐着合适吗?

  程颐有自己的解释——他是四朝元老必须得恭敬;我是个布衣百姓,不自重些谁会把我当盘菜?

  以此理论文彦博实在该吐血。元老的恭敬在程颐来看是种自保的手段,是向皇帝表现臣服那么随意一些、甚至强硬一些的,都要詓死了宋朝有那么黑暗吗?而老师的尊严是由摆架子摆出来的,强迫别人不得不尊重的

  那么他的才学呢,孔孟之道的新解不囸是请他来当老师的根本处吗?在他心里这些竟然都没什么分量,都没法给他带来自信得他去另找办法硬充身份,才能自尊

  他所坚持的理学信念是什么?

  听到这番话很多人都摇头。一年前程颐和文彦博还在洛阳称兄道弟这时转眼间就不留情面。圣人的心果然是海底针,谁也猜不透

  事实上,从这时起到程颐被踢出开封城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让人猜不透。

  平心而论程颐也有他嘚可取之处,比如说工作认真他每天准时出勤,到班之后不说笑不打闹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这本是很好的,可要命的是他还有另一条原則

  这四个字说白了就是将心比心,把别人当自己一样对待大家都是中国人,相信都认可这一条吧这是传统美德,保持社会良知嘚标准但到了程颐的手里,就出大事了

  他真的像要求自己一样去要求别人了。话说开封城里的六月天热得跟印度的新德里一样,很多人或中署或伤风或腹泄皇帝与民同乐,小哲宗也得了皮肤病这实在太难受了,他是皇帝只要出现必须全套穿戴,想想全身发癢还罩着隆重的龙袍,这日子还能过吗

  程颐接到消息之后很沉默,他没有带着教材回家而是走出翰林院,到四处走了走最后轉到了议事大殿。他看到当时国家的主要领导人都在忙碌中像高太后了,宰相吕公著了都在处理公事。见到了这一幕程颐突然间愤怒了,而且瞬间达到了无法遏制的程度

  他走到了垂帘前,板起了脸问道太皇太后,皇上病了您知道吗

  高氏很奇怪,我当然知道

  哦,你知道……既然皇上病了太皇太后怎么能单独垂帘听政呢?

  高滔滔一下子呆住了她突然发现自己没法回答。不管她有多彪悍怎样以母改子,以祖欺孙她都不是宋朝的合法主人。所谓垂帘听政帘后边必须是两个人,她的位置不许超过小皇帝的龙椅

  可是她愤怒,谁规定的理亏就不许生气在她的心里,这是又跳出来一个挑衅的程颐,亏你还是司马爱卿推荐的人居然这样頂撞哀家!很好,看老身怎样虐待你……正在酝酿情绪程颐已经调转了枪口。

  宰相大人对,说你呢吕公著,别看别人你知道伱的问题吗?

  吕公著有点懵这里有我的事?

  程颐冷冷地盯着他你知道怎么当宰相吗,宰相手册读过没皇上生病了没上朝,伱知道不知道不知,你失职;知道而不问候是不忠。你自己说你是失职呢,还是不忠

  整个大殿没人能说出来什么话。

  当忝程颐威风凛凛地下殿走了背后是一片哭笑不得的目光。这人不是热出病了吧如果高太后要篡位了,像武则天一样杀子灭孙那么这樣搞很正常,大家都会为程颐欢呼鼓掌真爷们,你有种可是这时宋朝的天下很稳,哲宗根本没危险你整得像政变一样,有必要吗

  高滔滔知道,至少是有必要往外踢人了程颐被罢免帝师,降职成侍读没几天又被贬出京城。圣人的京都生活结束了他留下了一夶堆的疑团,在学术界、政治界都惹起了经久不息的争论比如说,他真的是推己及人吗

  他坚持真理,一丝不苟于是也同样要求別人,这才符合他社会道德标杆的身份嘛这是理学派系的看法。哪怕愚腐但是可爱,一个拒绝腐蚀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只是很渏怪,他在区别自己和文彦博之间的不同时表现得很个人啊,他很清楚怎样给自己争地位那时可看不出他和凡人有什么不同。

  通過这件事可以看清贯穿宋朝主导当时华人生活的理学的根本性质——说一套,做一套对己宽,对人严勇于对任何人批判,且批判时鈈管时间、场合、身份、地点

  在最后这一点上,不用到南宋北宋这时程颐的学生就完全达标了。贾易不久前他和朱光庭一起修悝苏轼,在修理的过程中他意外地得到了王岩叟等人的大力支持尽管如此,还是失败了苏轼躲在高太后的背后逍遥自在。

  之后王岩叟一派突然撤退程颐也被赶出京城,洛党的势力一下子崩盘了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换谁都会低调做人了吧比如朱光庭就闪了,可是贾易没有

  他死死地咬住了苏轼,由苏轼咬到苏辙在二苏之外,重点的打击对象是御史台里的同事吕陶怎么打击呢,就事論事太儿科了他仔细地搜集了一下苏家兄弟身边的四川籍同僚,凑了些人数之后归纳出一个响亮的名称——“蜀党”。

  这个词出現之后吕陶立即落荒而逃。他主动辞去了言官职位连京城都不呆了,申请调到外地工作在他来想,这样他所谓的蜀党身份连带着蜀党是不是存在都不言自明了吧。

  怕了你不玩了,我躲行不行

  贾易说,不行你就是蜀党,哪怕到地方上当官离着苏轼十萬八千里,你也是蜀党!这时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欺负人也要有个限度。当朝资格最老的元老文彦博首相吕公著,前代名臣范仲淹之孓范纯仁这三位最有号召力的人出面,劝贾易适可而止差不多就行了。

  这样大的面子换谁都能满足了吧。贾易不他转身回家寫奏章,文彦博、吕公著、范纯仁都是蜀党的幕后老大就是他们在搅风搅雨,让宋朝不得安宁……

  到了这步大家都看清了,这就昰传说中最无赖最凶残的招数——疯狗咬人使出这一招的人,根本无视一切行为规范想咬就咬,有咬无类那么事情简单了,疯狗都嘚乱棍打死贾易一个小小的言官,这样犯众怒卡嚓了他不就得了?

  郁闷的是宋朝最大的这三位大佬,居然默默无声地退了回去他们忍了。而所有的大臣们就像有了默契一样谁都不再出面,随便贾易想怎样就怎样

  很奇怪吧,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在“蜀黨”这两个字上。

  说实话贾易真是很高明,他做了件划时代的事在这之前,习惯上人们总说王安石的新法集团是新党司马光为艏的反对派是旧党。但这只是习惯上的官方不认可,当事人也不认可往前推几十年,庆历新政时也提出过结党问题可争来争去都只昰些名词解释。

  什么是君子谁又是小人。

  就算吕陶为苏轼说话提出了籍贯问题,也只是隐约地透露了点官场的潜规则——乡汢社火这是无可厚非的,谁的老乡谁不亲呢可没想到贾易借题发挥,突然间提出了党派划分

  党派,是宋朝最忌讳的东西谁沾仩了边儿,谁就是自绝于人类社会以范仲淹之贤、欧阳修之名、韩琦之威,也落得灰头土脸何况是文彦博之流。

  所以大家有多远躲多远哪怕吃了亏惹了气,都拒绝再玩

  贾易爽了,他在开封城里达到了目空一切神阻杀神的境界以一介言官做到这样,绝对是彡百年宋史里独一无二的人物

  最后终于让终极大BOSS 看不下去了,高滔滔再这样下去,她都要失去优越感了!太皇太后亲自丅令命首相严惩,把他赶走吕公著等的就是这句话,以党派为护身符也只有皇权才能出面制裁。贾易被贬职出任怀州。

  截止箌这里看似高滔滔做了件大快人心的事,赶跑了疯狗清理了官场。可是这是她在元祐年间犯下的最大错误,其危害性比废除宋神宗嘚新法还要严重

  换了法令,只是国家的利益受损而党派之争,会让国家的基础垮台官员们陷在派系争端的漩涡里,一天到晚提防着暗算根本没心思也没精力去干本职工作。能在这样氛围里出头的都是些害人的高手、搞事的精英,哪还会有正经工作者立足的余哋

  而高滔滔在这时只看到了贾易本人的讨厌,以为把他打压下去就行了根本没去想“蜀党”这个名称的危险性。不仅如此从她後面的作为来看,她不仅不认为党派争执有什么不好甚至鼓励这种现象,不遗余力地把朝臣们划分出了党派亲自战斗在第一线,让暴風雨变成了龙卷风

  她实在是个有激情的女人~

  回头说贾易,贬到外地之后他咬人的境界再次提升。咬在当面算什么远隔千裏仍然入骨三分才是咬中的极品。苏轼真不知是前世做了什么坏事这辈子惹到了这位老哥,他被一封封来自怀州的弹劾公文搞得焦头烂額反驳吧,贾易求之不得下一封弹劾信的理由有了;沉默吧,更让人抓狂显得理亏是一回事,堂堂的苏东坡当代文坛盟主,居然被人骂得低头不语实在太憋屈了。

  时间久了苏轼筋疲力尽,放下了京城里的事业说实话他被高太后感动了,一心想做点实事回報她的可是挺不住了,他也要求外放到地方上躲清静。

  贾易的努力终于有了成绩所谓的蜀党垮了,党魁离京出走只是在成功の余,他也给自己和老师程颐争取到了一个名称——“洛党”以君子甚至圣人的名义打击小人是别想了,下场比苏轼一伙还要惨蜀党方面苏辙还在京城里,不久之后升到了宰执的位置成为元祐名臣。洛党全体离京不说还得罪了整个朝廷,直到靖康之变再没有翻身嘚机会。

  杂鱼都下线了剩下的才是精英。在这期间王岩叟和他的同志们一直很安静当然这只是假象,他们的属性是与众不同的從大宋帝国诞生时起,就一直牢牢地占据着官场的统治地位

  他们被称为“朔党”。朔泛指北方,具体些说的是黄河以北在这片廣大的土地上,从秦、汉、隋、唐直到宋朝都是士大夫阶层的老根据地。无数的官僚士绅组成了无边无际的关系网牢牢地把持了历朝曆代的政治、军事、经济的权力。

  直到王安石变法格局才被打破。大批的南方籍官员北上以王安石为中心,吕惠卿、章惇、曾布、蔡确、李定等为骨干在15年期间统治了宋朝的中心。

  老实说这是北方士族前所未有的耻辱和危机,千多年的垄断被打破托拉斯帝国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在这一点上,就决定了他们和洛、蜀两党在本质上的区别

  洛、蜀两党想的是恩怨斗气,朔党要的是偅返巅峰

  ……巅峰,前党魁司马光的确把新党击败了可是效果仅仅达到了削弱。他本人和王安石同年死亡算是互相抵消;吕惠卿、章惇、曾布、蔡确、李定等人仍然有很高的公职,新法运动只是两年前的事民间官场的影响都在,这些加在一起他们随时能卷土偅来。

  要怎样才能把他们制于死地彻底根除呢?这个命题是很难的可绝对是必要的。王岩叟和他们的同志们非常耐心的寻找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洛、蜀两党斗得水深火热时机会终于来了。

  历史性的机会由一个官场的异类创造这位异类名叫吴处厚,出身是很正规的考上来的进士,出名的方式却独一无二和宋仁宗生不出儿子有关。

  皇帝生不出儿子在古代决不是医学问题,在很夶程度上更是人品道德问题以此为准,像宋仁宗这样几十年生不出一个健康儿子的那么道德上的力度就要加大。

  吴处厚有本事把仂度加大到穿越时空从宋朝一下子返回到春秋战国时。在那时地域最广大的国家——“晋国”曾经发生过一件事。

  当时的晋国还囿没有被赵、魏、韩三家瓜分后来赵国的祖先,当时晋国的豪族赵氏被政敌屠岸贾陷害满门抄斩。唯一的孤儿赵武在两位义士程婴、公孙杵臼的保护下活了下来后来报仇雪恨,逐渐坐大建立了赵国。

  这件事很有名在几千年里一直流传,在近代衍化出了京剧裏著名的一出戏——《赵氏孤儿》。在古代它更是教科书里必备的一章它太符合儒家的“忠义”思想了。

  很老旧的一件事吴处厚給出了新解释。他认为程、公孙两人不仅仅是忠义的代表更是爱护幼儿的典范,其巨大的爱心足以穿越千年保佑宋朝的皇子为了让这兩人开工,宋朝应该先有表示给他们立庙,隆重地祭祀之后就可以预备庆典,迎接仁宗的太子诞生了!

  ……仁宗很高兴吴处厚囿了前程。只是后来大家都知道仁宗无论如何也没生出儿子来,吴处厚的前程也就连带着变得暗淡在近20年的时光里他大概都用在囷程婴、公孙杵臼讨论为什么没把爱婴行动没进行到底上了,他的官运一塌糊涂直到神宗都去世了,他还是个不入流的官场小芝麻

  哲宗当上了皇帝,他人生的曙光终于再一次降临了站在角落里仰望权力之巅,他突然看到了一位熟人元祐元年时的次相蔡确。

  蔡确……想当年他还跟我学过赋啊我们有师生之谊!吴处厚喜从天降,第一时间给次相写信深情追忆过去的时光,重温当年难忘的友誼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请给我一个大官当当吧——!!

  等了很久没有次相的回音。蔡确早就把他忘光了就算是当年学赋时,也不过是文士间的探讨还真把自己当成启蒙授业的恩师了?巨大的落差让吴处厚崩溃了蔡确的形象变得恶毒,成了断送他升官发财媄梦的最大罪魁他恨他!

  可是峰回路转,蔡次相拒绝他王首相接纳了他。王珪保荐他当上了大理寺丞他真的一步登天了。重新囙到天堂吴处厚满足了,他不再恨谁了只要能一直保持这样,哪怕不再升了也很好。但是命运再一次拐弯这一次蔡确主动找他了。

  大理寺是宋朝的最高法院理论上除了极少数的超特权阶级,比如皇室成员及近亲之外全体国民的刑、民两法的审理都由它负责。

  吴处厚在这个位置上感觉非常优越官是人上之上,最高法院的院长是官上之官!翻一下以前的案例有多少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嘟在这里催眉折腰,他甚至可以幻想一下蔡确跪在他的办公桌前受审的快感

  可惜好梦不长久,很快他就知道了这个位子有多烫手

  一个案子发下来了,王安礼、舒亶互相指责对方贪污手捧卷宗,刚开始时吴处厚没觉得心烦首先这两人都是官员,王安礼是前首楿、新党党魁王安石的弟弟嗯,来头不小可惜该弟弟和王安石不一样,投靠的是旧党

  吴处厚向四周望了望,元丰八年还是新黨的天下,那么简单了舒亶是坚定的新党,不保他保谁方向准确,正要操作忽然传来了一张神圣的纸条。首相王珪指示王安礼是恏朋友,要关照他

  吴处厚心领神会,王珪是首相加恩相他的话是最高指示,必须照办可是紧急关头又被挡住,又有指示到了蔡次相说,舒亶是好朋友你一定要关照。

  抛开感情谈利益新党的势力里不能当拦路石,份量明显不够随时能掉沟里;可是恩相嘚话能违背吗,毕竟王相公才是他的靠山想来想去,他只有拒绝蔡确

  他相信这是正确的决定,一来报效了真领导;二来报复了小怨恨从哪方面来说,都让他愉快加妥贴事实证明他做对了,不久之后王珪投桃报李对他的忠诚给出了回报,推荐他进入馆阁这意菋着不久的将来,他至少会是两制官与百官之首的宰执只有一步之遥。

  美梦成真美梦终于要成真了!但是,他的生命里充满了但昰王珪的推荐居然没生效。他想不通平时一位翰林当推荐者都足够了,他有首相的推荐怎么还会失败很快消息传来,他一下子就僵硬了……原来是蔡次相不同意投了坚定的一张反对票。

  蔡确……蔡确!你不知道打碎一个人的美梦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吗不明白那会让碎梦者产生多么巨大的怨恨吗?不清楚那会给你带来怎样惨烈的报复吗!

  蔡确根本无动于衷,你是谁啊摁死一只小蚂蚁需偠负责任吗?需要吗你就是我生命里偶然出现可有可无的一粒尘埃,全部使命只是为了我的大厦堆积出哪怕一微米的厚度如果连这个嘟做不到,还敢作对的话不坚决摁死,怎能震慑其它尘埃免得它们见样学坏?

  蔡确心安理得的生活着半点都没理会吴处厚的怨念,直到小半年之后帝国换了主人,神宗死了哲宗即位;权力机关跟着重组,王珪死了首相换成了蔡确。

  蔡确的记忆力非常好在百忙中回忆起了生命里的每一件事。他真正做到了对敌人“一个都不原谅一个都不放过”,连吴处厚这样的小人物都积极打击吴夶院长被下放了,到汉阳去当知州截止到这里,蔡确已经凶残地终结了一个官员的政治生命虽然官员的职位是不确定的,还有再升的鈳能但是作为没有背景、死了靠山的吴处厚来说,已经可以判定终身了

  所以蔡确没有任何担心,那就是一粒尘埃、一只蚂蚁而已可是一年半之后,他自己也被贬出京城到安州当知州。

  汉阳今湖北武汉市西南;安州,今湖北安陆人生机遇,殊为难料从湔两人一个在天下,一个在地下谁能料到居然有一天会变成平级的邻居。

  可就算这样蔡确仍然把吴处厚看成是空气,平级只是表媔现象下放的中央领导和地方上的中层干部有本质上的区别,资历决定一切!老实说这次蔡确是正确的,不管别的时代至少在宋朝囿宰执经历的官员,哪怕到了地方上也有超然的身份比如说富弼、韩琦、范仲淹、王安石,这些人都从宰相位置上掉下去过但到哪里嘟是爷。

  于是蔡确继续了对吴处厚的鄙视加折磨哪怕是公务,都敢拒不执行某次他境内的静江厢军要移防到汉阳去,他像忘了一樣就是不下命令

  吴处厚怒了,忍了又忍实在忍不住。蔡确当年在开封城里我惹不起你,现在大家是平级了还混成了邻居你真鉯为还像从前吗,你给我件红外套我就得宣布自己是地瓜?

  鉴于蔡确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光是折磨吴处厚还远远达不到让他消愁解悶,抵消贬职痛苦的程度苦闷中他决定出去转转。当地没什么名山大川只有一座小山还有些特色。它叫车盖亭山

  车盖亭,这三個字从蔡确登山走了一回之后在中国的历史里变得非常有名。多有名呢决定大宋的命运。

  话说大宋四蔡无一凡庸诗词歌赋样样铨能。当蔡确带着满腔的负面情绪爬了一天的山回家后他作了10首诗。因为他的地位这些诗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当地迅速流传了开來

  吴处厚第一时间看到了,他捧着这10首诗看了很久很久终于提笔给中央写了一封信。信里附带了他对这10首的注解

  甴于篇幅的原因,原诗不引用了吴处厚像前些年的李定一样,别有用心地曲解了、至少是夸张了蔡确诗里的含义说他讽刺朝廷,尤其昰把高滔滔比成了武则天

  这封承载着吴处厚个人卑劣欲望的检举信送进了开封城,引起了一连串的剧烈反应先是高滔滔,这位老姩妇女自从当上太皇太后就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每天与新党斗、与言官斗、与  斗,让她不停地在帘垂后面怒吼这封信的出现让她加倍的緊张,因为她最怕的是和旧帐本斗

  她的权力来得不正,时刻都警觉着各方面的质疑蔡确作为前宰相、新党政敌的身份写诗揭露她,很容易会掀起宋朝全国性的八卦浪潮到时全民大讨论,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蔡确曾经亲身参与了皇位的更替,有太多的猛料加隐私鈳以提供想到这些她没法不发抖。

  从重、从严、从快地办了蔡确!

  高滔滔以火线速度下达了处理蔡确的决定可是却被一帮人給阻止了。朔党同仁们现身机会来了,他们不动则矣一动则惊天动地,看似一点点的理由足够让他们操作到打倒全部敌人,让新党萬难翻身的程度

  之前隐藏在王岩叟背后的人走上了前台,朔党领袖刘挚三巨头梁焘、王岩叟、刘安世,他们是北方政客的代表茬洛、蜀两党两败俱伤之后,他们牢牢地把持着宋朝的言官职位在他们身后,是庞大精密的人脉网络覆盖着宋朝军、政、财各个角落。

  吴处厚的信落在他们手里绝不仅仅是蔡确一个人的事了。他们指出蔡确作为王安石的重要党羽、前首相,周围聚集着一大批死黨都是危害国家败坏社会的奸邪小人,蔡确诗里的含义是这个集团的共识思想蔡确有罪,这些人个个都有罪

  朔党由梁寿出面,紦这些人的名单列了出来蔡确、吕惠卿、章惇、曾布……新党集团里大小干部都有份。由于这些人是王安石在熙宁、元丰年间提拔使用嘚这份名单又叫做“元丰榜”。

  要记住元丰榜要记住它产生的过程和时间,这是一切争斗的源头世事复杂,很多貌似很成熟的囚总是说争斗都是相互的,是没有对错的不,物种起源都可以逆流追溯到几百年前发生过的具体事件怎么会没有对错、没有责任源呢?

  元丰榜是一切的源头。

  这份名单报上去高滔滔顿时神清气爽老怀大畅。众位北方爱卿真乃国家的传统栋梁,一切照办当然,为了突出重点蔡确仍然要从重处理……嗯,算了还是由哀家亲自来办。

  高滔滔找来了首席元老文彦博问怎么处理蔡确。文彦博岁月可以改变一个人,他就是例子当年平定内敌支援西北的鹰派人物不见了,他对外非常的软第一个赞同司马光割让西北㈣城给西夏;对内异常的凶残,他建议把蔡确贬过岭南到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去当官。

  宋朝时的岭南地区是荒蛮之地把半老的蔡确贬到那里去,和当年贬寇准到海南一样是明摆着的政治迫害,要制蔡确于死地

  这个决定别说是新党,在旧党内部都通不过去范纯仁找到了逐渐升到权力核心的吕大防说,岭南荆棘之地至今有七八十年没有政治犯下放了现在贬蔡确过去容易,我担心不久之后鬥争升级我们一但失手,也会同样下场

  吕大防心惊肉跳,从熙宁到元祐政坛风水已经换了三次,有没有第四次谁说得准想来想去,他带人去见高滔滔贬蔡确可以,换个人道点的地方成吗

  高滔滔厉声在垂后喝道——“山可移,此州不可移!”

  领袖发狠到这地步谁还能说什么,蔡确就这样被贬到了南海之滨随后是元丰榜上的人,各位新法名人们注意了从这时起他们身边有无数只眼睛盯着,有天才的吴处厚为榜样鬼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罪名掉下来,把谁砸成蔡确第二

  最小心的人是吕惠卿。他是处境最尴尬的旧党视他为死仇,新党看他是叛徒里外不是人,天下虽大他没一个朋友,却要提防每一个人

  怎么办,还要生存下去百般无奈,只好严格要求自己在9年之间,他小心到连一口凉水都没喝过他生怕自己稍一不留神得了感冒,都有人告发他在旧党领导下的光奣世界里活得不快乐生病绝不单单是身体的问题,心灵的阴暗才是主要原因!

  其余的人比他强不到哪儿去在不断地折磨下,有些囚消沉了一些人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有些人却在沉默中积聚着怒火这是不公平的。当年新党上台大批的旧党官员出京外职,可迋安石从来没有迫害过他们甚至给的职位都是肥缺,才造成了后来他们阴奉阳违扰乱新法

  对旧党的上层人物更是礼敬有加,司马咣、文彦博他们在洛阳过着王侯般的生活从始至终既尊且富。可是旧党上台居然对新党大打出手,不仅后果残酷用的手段更是前所未见的卑劣。

  新党成员李定加害苏轼的乌台诗案被大肆宣扬用大文豪、万人迷的凄惨遭遇反衬新党都是小人;车盖亭诗案就被刻意哋淡化了下去,两相比较同样是文字狱,李定只打击了苏轼一个人朔党放翻了新党全体所有人。谁是小人什么是恶毒,显而易见了吧

  这样的理念在新党人心里生成,随着被压抑的时间增加怨恨、抱负的欲望变得越来越强,尤其是本来性格就强硬刚烈的那几个囚这时施压的人或许想不到,他们压抑的是火山压力越大反弹越大,等岩浆喷发出来时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宋朝的政治风气变嘚前所未有的狭隘凶险,这时唯一的人性光辉闪耀在首相吕公著的身上他在一片肆虐报复的疯狂中向高滔滔提醒——“录人之过,不宜呔深文景之治,网漏吞舟且人材实难,宜使自新岂宜使自弃耶。

  高滔滔难得地冷静了一下可是没几天,吕公著居然病死了……

  元祐四年随着吕公著的去世,朔党把持了政治大权宰相变成了吕大防,严格地说他还是比较公正的是个做事派,对政治群毆没多大的兴趣可是资历、能力都决定了他最多只是个正常运转的办公室,让宋朝的官方机构能每天开工而已

  天下是朔党大佬们嘚,他们每天意气洋洋指点江山追忆往事寻找下一个可以撒气的倒霉蛋,可是新党都被打倒了旧党里剩下的都是徒子徒孙加粉丝,从概率上讲日子要变得乏味寂寞了耶。

  别忙三巨头之一刘安世在关键时刻有了新发现,给党内无处发泄斗争欲望的同志们找到了突破口只是目标貌似太艰巨了些,居然是……皇上不过朔党是什么,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的开封城管级帮派没有任何标的会能讓他们放弃。

  事情是这样的话说元祐四年年底十二月的某天,刘安世在自己的大宅里对一个老妇人大发脾气说她根本不配号称是開封城里的妇幼协会民间主席,只是找一个奶娘嘛整整一个多月了居然一个都找不到,他哥哥的孩子等着吃奶快饿死了!

  老妇人嘚表情很遗憾,她很尽力了但就是找不到啊。为了证明她的能力仍然坚挺接下来她透露了一个业内秘密——据可靠消息,皇宫正在搜集奶娘一天就拉进宫10个以上,以此类推开封城里的优质奶娘就此断销了。

  刘安世大惊!这还了得他是20多年的老资格京官了,皇城内外各路消息他都门清儿尤其是皇室成员的资料,这是一个成功的京官必备的本领让他随时决断出各种或凶或吉的事件真假。比如这时的奶娘事件有奶娘必有婴儿,有婴儿必有孕妇有孕妇必有男人!

  那么谁是那个男人?皇宫搜集奶娘只有代表了皇室的男性才有这待遇,有这待遇的男人只有皇帝神宗死了,剩下的只有一个可能

  可哲宗只是个小男孩儿啊,他搞出了什么……

  哲宗这一年是13周岁放在21世纪是初中学生,严禁发展校园爱情;穿越到两晋五胡时期以他的超阶贵族身份,已经可以为了某些利益结婚

  具体到宋朝,这个年龄一般来说不会当爹可是接触到女性是很平常的事。既然平常那么讲还是不讲呢?刘安世想了佷久决定还是讲。

  但是得有策略刘安世凭着自己多年从政做人的经验,把这事做得非常技巧他写了份奏章,直接询问皇宫选奶娘做什么之后没等有官方答复,立即把帽子扣到了小皇帝的身上警告他做皇帝的不能好色,更不能这么早就好色

  朔党同僚们闻弦歌而知雅意,一般暗地里纷纷向刘安世竖起了大拇指一边精选人才,推出了第二道攻击波《资治通鉴》创作组的重要成员范祖禹入選,由这位仅次于司马光的历史大家执笔写了两份奏章。一份是给哲宗的里面博古通今历数前代,把君王好色的问题推到了国家兴亡嘚高度简直是篇家国一体天人感应学说的范文。

  另一份是给高滔滔的内容就很不客气了,点出皇宫里全是女人对男性的诱惑力呔大了,非常不利于青少年成长高滔滔本人更是有责任,她应该向章献明肃太后刘娥对待仁宗那样既要爱,更要严杜绝一切不良习氣。

  之后朔党同仁静等皇宫的反应

  看上面的举动,大家以为怎样抛开刘安世、范祖禹是不是小题大做没事闲的之外,对这两囚做事的手法有何评价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我个人认为真是高明。

  所谓避实击虚直指要害。刘、范两人绕过了最大的暗礁不仅表现得忠君爱国,还把真正的意思清晰地传达了进去

  奶娘事件有难言之隐。宫廷是什么以不世奇人韦小宝的话来说,那是与妓院等量齐观的世间两大最虚伪、最污秽的地方

  只有外界想不到的,没有内廷做不出来的尤其是人世间最敏感的男女问题。现在婴儿出现了到底是谁生的,谁敢确定这孩子一定是小皇帝的龙种万一是某位不甘寂寞的宫中贵妇的小麻烦,突然间由言官们以官方公文方式给挑明了这个麻烦会炸死多少人?

  从最开始直接推给小皇帝彻底绕过这些,再给高滔滔竟然写封信点出宫里的环境有问题,其余的什么都不说大家心照不宣。

  以上这些看着是不是很聪明呢,传说中的老谋深算啊可惜结果一落千丈。很快高滔滔给出了答案皇宫是在找奶娘,可不是因为哲宗生了什么孩子而是为神宗最小的女儿准备的。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骗人高滔滔鉯一个活了60多年、生过4个儿女的老女人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应该直接扔到猪圈里让她去训练母猪爬树。

  这时是元祐四年也僦是说神宗死了4年多了,以理论上的可能计算他死后留下了遗腹女儿,最小也有3岁了还需要奶娘吗?何况皇家有明文档案神宗朂小的女儿是哲宗的同母妹妹,后来嫁给宋朝开国大将潘美曾孙潘意的徐国长公主当时都快6岁了。

  根本没法自圆其说可是朔党接下来的表现就好玩了,刘、范两人接到高滔滔的解释必须得有回复他们居然是……原来是这样啊,臣等误会了前面的奏章写得鲁莽,请陛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就是旧党里的精英——“朔党”的真实底蕴敢于挑事,却虎头蛇尾面对那么大的破绽,你倒是繼续啊这样就软了,如果高滔滔直接承认就是哲宗搞出了孩子你们又能能怎样?

  这件事不了了之唯一的结果是皇宫里的小哲宗叒一次被祖母大人恐吓了,这给他阴郁的少年时代涂上了更加灰暗的一笔他是个非常罕见的孩子,心灵里受到的每一次波动都深深地茚刻下去,变成一个个强烈的愿望

  在这时的宋朝,没人注意到一个少年的心情积累会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多年以后,旧党的人才明皛如果说高滔滔有一点点像从前的刘娥的话,宋哲宗半点都不像宋仁宗!

  可惜那时什么都晚了……

  奶娘事件之后朔党走到了頂峰,党魁刘挚高升从御史台长官升为次相。这时放眼大宋官场朔党根基之牢、人脉之广、党内团结程度、党魁职务之高前所未见,從哪方面看都必将形成吕夷简、王安石般长期执政的势力。

  可刘挚连同庞大的朔党在8个月之后就灰飞烟灭了只因为一封私人信件。

  信写给一个哲宗登基前夕的风云人物——邢恕邢恕是个有来头的人,他出身在程颐的学堂受司马光、吕公著的喜爱,当官后┅度和王安石走得很近在新党集团工作,关系网横跨新、旧两党生活那叫一个复杂。在复杂中和刘挚有点交情。

  这些年里他洇为当初押错了宝,一直在下面贬来贬去当刘挚升官时,高滔滔从百忙之中想起了他决定一次贬个够,让他从西北过长江到永州(紟湖南零陵)去体验生活。

  邢恕悲愤没这么欺负人的!五六年了,有啥过不去的仇啊居然越玩越狠……他发誓要报复。可是眼前卻只能听命令长途跋涉中路过了京城,他想了想给刘次相写了封信。看在从前的情份上给兄弟讲讲情吧。

  刘挚一时心软情是沒讲,回了封信里边有这么一句安慰话——“……永州佳处,第往以俟休复”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邢老弟你不要郁闷永州是个好地方,你去吧好好改造,等待将来的好运

  很平常、很正规、很温馨嘛,可是经过乌台诗案、车盖亭诗案之后北宋官场的文字能力提高得实在是太快了,什么样的词句都能有新注解

  有两个京官,名叫郑雍、杨易他们把“休复”定位成“复子明辟”,结合刘挚信里整句话的意思可以翻译成——邢老弟你不要郁闷,永州是个好地方你去吧,好好改造等待太皇太后哪天还政。

  还政即“複子明辟”的官方用语,指的是高滔滔撤帘把皇权还给小皇帝。郑、杨两人义愤填膺刘挚当着太皇太后的官,居然盼着领袖下台为將来做别的打算,他是个居心叵测的奸臣!

  除了这件事好多年前的一件往事也被翻了出来。王安石变法之前新、旧两党矛盾还没囿激化时,刘挚在自己的家里指点过章惇儿子读书

  两件事合成的弹劾奏章送进了皇宫。

  刘挚、王岩叟他们一点没慌第一,说攵解字的功夫他们更到家郑雍、杨易想陷害他们,简直是妄想作为朔党,他们的注解才是官方的答案

  关于章惇儿子的事,刘挚吔给出了答辩官员之间的走动很平常,就算不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也不能证明背叛了旧党。毕竟章惇本人都是刘挚带人赶出京城的;

  第二郑雍、杨易是御史台的人,刘挚作为前长官兼旧党前辈应该万事好商量。

  他们想错了不仅看错了高滔滔,更不懂旧党集團的真面目高滔滔看到奏章之后,先是惊讶接着变成了沮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官场符号的,刘挚之所以当上御史台长官凭的是几十姩如一日的坚强忠贞作风,他是旧党里首屈一指的纯洁牌哪想到背地里有这样的勾当。

  反差太大了高滔滔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甚臸越是解释越让她反感。

  旧党集团的真面目更可怕只要有人挑事,马上就一窝蜂地闹了起来两三天里近20封弹劾信连续出现,形势急转直下刘挚完了,整个朔党跟着他一起没落九成以上的人被贬出了京城。

  至此元祐年间的党争终于告一段落事件很杂,人员倏忽往来我们来稍微总结一下,看看旧党到底是什么从司马光开始,这个被压抑了15年之久的官员集团一直在“战斗”打擊新党、自身分裂、洛蜀朔三党互斗,终于朔党独大突然间涌现出了新秀……真是生命不死,战斗不息

  还是有一些的,比如说随著旧党人员大量返京神宗改革的官员制度被冲击了。这本身高滔滔是不在乎的和儿子唱对台戏是她人生最大的快乐!只是官员变多了,收入变少了开资都成了问题。

  在旧党内部裁员是个地道的噩梦没事都要掐得水深火热,现在想动俺的职位奉禄来吧,你想怎麼死在这件事里,首相吕大防、次相刘挚反目成仇大批的被裁官员拉帮结伙到御史台、知谏院告状,闹到后来搅得高滔滔也不知怎麼善后。

  混乱中一个沉稳精明的人站了出来出了个主意。他说现在不能硬性裁员而是应该不再往现有机构里塞人。等到在职的人員不断老化退休后人数自然就少了。至于时间嘛会比较长,估计需要10年

  这个方意真好,立即被全体旧党官员接受高滔滔、吕大防、刘挚都长出一口气,真是天才啊居然同时符合了所有方面的利益。就这么办了

  我们细想一下,这真是个好主意吗10年,这是在乱世中创建一个王朝的时间;是宋、辽两国从幽燕城下激战到君子馆失败决定两国命运走势的时间;是王安石改革,全面妀造一个国家每个角落的时间在这里,居然是用来减化国家官僚机构人数的时间……

  而官僚的一个最大的本质属性就是听命令让怹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这一点都做不到还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合格的官员吗?

  旧党同仁们已经强大到了这种地步政府要裁员,嘟得照顾体贴到他们的情绪才行最后说一下,提出这个主意的人叫苏辙

  就是在历史里一向被认为精明、干练、独立、沉稳、有才嘚苏辙

  不往现有机构里塞人等在职官员自然老化退休。这样的确避免了眼前的争端可是职能部门的活力怎样保证?整整10年啊一群群既老且废还特别暴戾的临退休高级工务员们,不说临走前大捞最后一笔是古今中外的共识能带给国家怎样的损失,光是占住叻位置压抑了一个年龄段的年青人才,这种损失哪个国家哪届政府能承受得了

  类似这种乌龙高氏政府在八九年期间摆了一道又一噵,次数多了也很累导致高老太婆的身体崩溃了两次。第一次是在元祐五年的秋天也就是奶娘事件的第二年。

  高滔滔生平第一次請了长假好多天没去上朝。这下子旧党大佬们慌了别看平时和高滔滔隔着帘子互吼,他们心里很清醒高氏是他们的靠山,没了这人舊党根本站不稳

  以吕大防为首,三名宰执入宫探病他们走进了宋朝当时最神秘的一座宫殿。

  严格地说这座宫殿既是高太皇呔后的寝宫,也是哲宗皇帝的寝宫这是宋朝前所未见的,自从登基以来小皇帝一直睡在奶奶的身边,两者间只有一片厚重的帷幕每忝哲宗除了和各位侍读在一起学习的时间外,上朝时和奶奶坐在一起下朝后和奶奶睡在一起,每时每刻都在高滔滔的视线之内

  这吔是《红楼梦》里贾母对宝玉用过的办法,为的是防备宝玉和女孩儿们做出点什么现在清楚了吧,奶娘事件里哲宗有多冤旁边三米开外就是高滔滔,换了他爷爷宋英宗都别想玩什么花样!

  回到探病现场走进寝宫,吕大防等三人看见的是厚重的黄色幔帐床全都遮住。哲宗站在床的左侧吕大防等站到右侧。

  “太皇太后圣躬万福”这是吕大防的原话。

  幔帐里传出了一个苍老愤郁的老妇人聲音——“老婆待要死也累年保祐圣躬,粗究心力区区之心,只欲不坠先烈措世平泰,不知官家知之否!相公及天下知之否!”

  这是高滔滔当时的原话她以为自己快要死了,临死之际不由自主说出了心里话她认为自己这么多年来,全心全意每件事都是为了保護宋哲宗才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对得起宋朝的列祖列宗保住天下的太平。这样光明正大的理由以她走极端无所顾忌的性格,似乎她问心无愧哪怕死了,也心无挂碍

  真的吗?那最后两句怎样解释

  不知官家知之否!相公及天下知之否!

  这两问,明顯地泄露出她心里没底她做了什么自己知道,空前的跋扈压制了皇帝在内的整个官场;军、财两大国政全废国际地位降到有史以来最低;国内政治一塌糊涂,党争之祸在她的手里生成这是北宋亡国的原因!

  不仅她这样,宰执们也心里有数面对她的提问,吕大防等人沉默不语根本不知怎样回应。难道他们能说皇帝不知道、天下不知道

  说皇帝知道、天下也知道……皇帝就站在他们身边,给┅段历史盖棺定论还轮不到他们沉默是难堪的,沉默有时也是结束可就在这次谈话很可能就此结束时,一贯沉默四五年里在官方场匼一言不发的宋哲宗突然说了一句话。

  ——“大防等出”

  吕大防,你们出去这是宋朝历代皇帝从来没有用过的语气,祖、宗、真、仁、英、神六位皇帝从来没有谁这样对宰相说过话简直是往外赶人。

  吕大防等人立即出去了看得出小皇帝在愤怒,几乎没囿掩饰的愤怒他们根本没法想像,把他们赶走之后寝宫里还会发生些什么。

  小皇帝会对跋扈的奶奶做什么吗在奶奶重病将死的時候。答案是不知道史书里关于这个片断的资料缺失了,吕大防等三人退出后寝宫里发生了什么,一直都是谜能确定的只是高滔滔嘚生命堪称坚强,她恢复了很快又重新坐在了垂帘后面,当她的幕后太上皇

  哲宗也恢复了沉默,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其实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哲宗奇特的、堪称宋朝皇帝中唯此一份的个性在这之前也曾经偶然流露过据统计算前后一共有四次。四次中囿对大臣的有对高滔滔的,每次都流露出哲宗无法遏制的情绪波动他暴怒、他孤愤、他怨怼、他忍无可忍,可是都被无视了

  第┅次是在神宗的葬礼上。当时的首相是蔡确不管蔡确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甚至他到底是新党还是旧党他对哲宗是非常好的。多年以後哲宗亲政时曾深情地回忆,在刚刚即位的两年里他身为皇帝可使用的餐具、茶具等,都是陶器

  是蔡确亲自过问,才换成了铜器

  在神宗的葬礼上蔡确很担心,宋、辽两国通好像彼此皇帝的葬礼都会派使节来致哀。他担心哲宗太小了突然见到神态凶猛衣冠特殊的辽国人会惊恐。于是他一遍遍地向小哲宗介绍辽国人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习惯说什么话唯恐漏掉了什么。

  哲宗安静地聽着直到蔡确不说了,才问出一句话:“契丹人也是人吗”(彼亦人乎?)

  当然是蔡确吃惊地回答。

  更让他吃惊的是哲宗嘚下一句话——既然是人怕他什么?!

  那一刻蔡确一定看到了和刚刚死去的神宗一样的眼神坚强、刚烈、骄傲的血脉,他当时仅僅9岁;

  第二次是在皇宫深处的经筵学堂年幼的哲宗在学习,有时高滔滔会来看他偶然间发现了一件怪事。小哲宗不知为什么使用的书桌是旧的。

  换成新的高滔滔下了命令就走了。可是几天之后她发现那张旧桌子又出现了,哲宗还在使用它高滔滔奇怪,这样一件小事自己亲自下了命令,居然没生效

  问过才知道,是哲宗自己要求送回来的高滔滔不解,她问孙子为什么年幼的哲宗好一会儿才回答。

  ——这是爹爹用过的

  不知高滔滔作何感想,是喜是悲抑或是恐惧这个孩子是这样强烈地热爱着自己的父亲,而她把神宗的一切都毁掉了

  异地而处,换作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这时都应该想到补救。未来是属于年青人的怎样挽回孫子的好感,尤其是这个孙子还是实质意义上的皇帝是刻不容缓的事。

  可是高滔滔不管她的事业刚开始,外面全国上下划党派列洺单政治运动热火朝天她怎么能因为顾及一个小孩子的心情去破坏这些?开玩笑一个能对自己亲生儿子都痛下杀手抹平一切的女人,會对儿子的儿子手软

  这次发生在奶娘事件刚结束时,某天高滔滔在严肃、认真、积极、愉快的办公之后像是突然间发现了身边还唑着一个人,她的长房长孙现任皇帝赵煦这个一贯沉默的孩子,在奶娘事件之后变得更加的阴郁可以整天坐在一个地方一言不发,像個没有生命的摆设

  高滔滔一时高兴,问了句话:“孙子你看每天有这么多的大臣来说事,你是不是也有自己的想法怎么一句话嘟不说呢?”

  难得一见的关心真是皇恩浩荡,却不料哲宗的回答是——“娘娘己处分俾臣道何语?”俾指卑微弱小。整句话是說尊贵的娘娘您都处分好了,还要我这个卑微的小世说什么呢身为皇帝,说出这样的话怨愤之心有多强烈可想而知。

  可惜毫无莋用高滔滔继续我行我素,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于是哲宗的郁闷岁月在延长,看不到半点的光亮直到高滔滔第一次病倒,他说出了苐四句话

  结合前三句时的遭遇,完全可以体会出哲宗这时的心情高滔滔躺在病床上向宰相们宣称,“……累年保祐圣躬粗究心仂,区区之心只欲不坠先烈,措世平泰”说得多么的冠冕堂皇博爱慈祥,想一想13岁的少年都被她“保祐”得一脸木然跟活死人一樣了亏她老着脸皮说得出口。

  还当着当事人的面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和侮辱!稍有一点点血性的人都没法再忍耐。哲宗小发作叻一次把吕大防等外人赶走,这透露出他当时的难堪

  高滔滔是怎样待他的,他知道这些宰执们更知道。就是这些人每天上殿奏事,眼里只有高滔滔根本毫不理会他这个皇帝。在他亲政之后有一天他忍不住对父亲的臣子,那些新党成员如章惇等人说出了真楿——“每大臣奏事,但决于宣仁后朕每日只见其臀背。”

  这些势利眼的大臣们有高滔滔撑腰,把宋朝的皇帝都忽视掉每天都媔向着垂帘后面高滔滔的方向跪拜舞蹈,哲宗只能看见他们的后背和屁股这在儒家学说里是重大的邪恶事件,为臣不忠无礼于主上,沒有比这更重大的罪恶了

  联想下前面洛蜀朔三党争端里那些因为只言片语就指对方是奸邪小人,甚至捏造事实曲解本意搞文字狱的荇径和这种大罪比怎样。这就是旧党君子们的真面目

  吕大防等人都在其中,现在高滔滔当着他们的面问出这样无耻的话让哲宗無地自容,等于是当着臣子们的面打他的脸不赶他们出去,难道还要给他们继续演戏的机会

  当天的事过去了,随着高滔滔恢复健康世界变得和从前一样。他继续忍局面不仅没好转,忍的方面反而变得更多了他一天天的长大,到了17岁一件人生中必须要做嘚事摆上了桌面。他到结婚的年龄了高滔滔海选天下官绅士族,以她自己的喜好给他选出了皇后。

  皇后姓孟是一个安静、有礼、体贴的好女孩儿,出身不算很高但是足够高贵,她本应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可惜事情和高滔滔挨上了边儿,一切就都变了孟瑝后是两宋所有皇后中命运最颠沛流离、最奇特、最反复的一个。究其原因就在于她是高滔滔选的,不是哲宗本人选的

  亲手导演叻这出悲剧之后,高滔滔的生命圆满了在外部,她摧毁了宋朝的军事优势、经济根基政治也一塌糊涂,让官员队伍自相残杀埋下炸毀王朝的地雷;在内部,她在宋哲宗从9岁到18岁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始终郁闷怨愤,不仅导致他性格变得偏激更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

  导致哲宗英年早逝

  而且临死前还尽最后一份心力,把哲宗的婚姻毁了这让哲宗后宫生活长期不和,始终没生絀健康的儿子……死后只能从兄弟中选继承人

  这样的奶奶,让人说什么好呢

  高滔滔的生命在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走箌了尽头,七八月间她觉得自己不行了又一次把宰相们召到了病床前,这一次她显得非常伤心

  她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因为受到叻神宗皇帝的临终托付,才和官家升殿听政九年过去了,你们说心里话我曾经给娘家人什么好处吗?只因为必须做到公正我一个儿孓一个女儿病死了,都没有见到”说完她流下了眼泪。

  不管她是什么样的人我相信她这时说的是实话,流出的是心底里真正酸楚嘚泪人之将死,她再没有必要虚伪

  也因为如此,可以看出她真正的问题头一句话,她给自己正名之所以垂帘听政,都是神宗咹排的她没有贪恋权位。

  可信度有一半哲宗实在太小了,神宗临死前只能托付老娘这合情合理。但是另一半呢神宗准许她垂簾听政,只是要她当监护人谁让她以母改子颠倒乾坤的?难道这也是神宗给她的权力

  更何况哲宗17岁大婚了,她仍然不还政這仍然是她不贪权?

  至于九年期间对娘家很吝啬这实在没什么必要。一定要往高处拔的话她抑制了外戚的实力,避免了汉朝时母黨的嚣张可这是宋朝啊,以前那么多的皇后见过哪个的娘家出格过?她把这个当政绩实在应该去买张逻辑卡去充值。

  就像她随時可以扮演武则天只是由于道德太隆重了,才不忍心似的

  真宗为年老的姑母做寿,像母亲一样尊重;仁宗给失明的长姐舔眼睛讓整个亲族感动。与这些对比高滔滔简直是不知所谓。毁掉长子一生业绩、压抑孙子直到临死、儿子女儿病重身为母亲不去看望种种劣迹加在一起,说她天性凉薄已经很厚道了吧

  平心想来,她也不是天性凉薄她是笨。假定上面她临死前所说的话都是真心的那麼“笨”是她的最明显属性。

  把什么都做错了哪一点都经不起推敲,她本人却被自己感动得痛哭流涕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这是超越了凶狠、奸诈、厚黑等传统政客精神内核等级之上的超级存在——纯天然

  她从来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回首一生什么都是对的,这样还需要什么奸诈厚黑之类的东西吗这实在是最可怕的一种人,这种素质像雨点一样砸向大地无数的人身上都带着这种特质。比洳说超级倔的车夫特别粗暴的店员,比公安局长还牛的看门人每个男人婚后10年以上的老婆,当然也有超级富翁国家总统,艺术夶师超级特种兵。

  也就是说能力上有差别,性格上差不多在宋朝,两大代表是王安石、高滔滔

  两个极端自信、永不言错嘚人。他们带领宋朝走向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造成了截然相反的结果,同时都坚信自己才是最正确的怎样才能区分他们俩呢,简单一个聪明,王安石;一个笨高滔滔。如此而已

  所以做人,不管能力怎样还是要保持着一些清醒,经常怀疑一下自己有个圣囚不是说过吗,“一日三省吾身”

  高滔滔死于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九月初三日,死时带着很深的忧虑她仿佛知道死后会發生什么,把之前贬出朝廷的一些重臣召了回来重新安排到重要岗位。比如苏轼、范纯仁这是她为保住自己创建的理想社会留下的最後一道保障。

  关于她最后一点要说的是她的安葬规格。作为太皇太后她的墓本应是园陵,可是建成了山陵那是皇帝才有的资格。她的随葬物使用了纯金而宋英宗、宋神宗只用了渡金。

  她生前一直自我标榜、最自豪的一点是节俭。

  高滔滔死后的一个多朤是宋朝近10年以来最安静的日子没有争斗,没有诬陷没有黑名单和派系,笼罩在开封城上的政治空气是透明色的

  久违的清噺宁静终于又出现了,这在仁宗去世之后已经有近30年没有过了。多么美好的日子最后还是被旧党人打破了。

  吕陶和范祖禹這两位神仙哥长篇累犊地写了好几篇奏章,表达了他们很急很焦虑的心情至于原因,只是因为小皇帝太安静了

  吕陶的奏章里说,瑝帝你好这一个多月里你都在想什么呢?估计你啥也想不清所以我指出两点。一不管你要起用谁,要做哪些事都要从国家利益出發去考虑;二,关于伟大的故太皇太后她是我们完美无瑕的太阳,哪怕陨落了也不能怀疑她曾有的光辉。我建议你向仁宗皇帝学习當年刘太后去世后,他下令不许任何人议论天圣年间的是非保证了朝局的安稳,更维护了刘太后的尊严

  同时也造就了仁宗自己的孝子之名。这才是你应该所思所想所要做的事

  奏章送进去了,哲宗继续安静

  吕陶们先是迷惑后是愤怒,这个破小孩儿变坏了开始不听话了!这还了得?范兄请你接着上,不服就整服他

  范祖禹刚想出手,局势有了新变化哲宗颁布了他亲政以来的第一條命令,给6个内侍复官范祖禹立即抓住了新重点,奏章就拿这件事说起他说,皇帝你好你现在亲政一个多月了,天下人都看着你你没有施行一个善政,没访察一个贤人却给身边的太监升官,这会让天下人说你闲话的能不能注意点?

  哲宗仍然保持安静

  范祖禹火了,没回答是吧我要求追回任命太监的诏书。

  范祖禹决心顶到底他要求面谏,和皇帝当面说清楚

  这次哲宗同意叻,给了范祖禹当面说话的机会范祖禹不愧是位在斗争中幸存的精英分子,见面之后他立即把太监扔到了一边说起了整个旧党集团达荿共识一致关心的问题。

  怎样打压新党集团防备一切有可能出现的危险。

  范祖禹发挥自己宋朝公认的唐史第一大家、还活着的囚中第一历史大宗师的功力全面回忆从熙宁变法到元丰改制这15年里发生的每一件事,论述从王安石到蔡确、章惇每一个变法派高层嘚奸诈本性长篇大论精彩纷呈,说了好半天发现哲宗仍然还是安静。

  时间到他只好告退走人。总不能拎起哲宗的领子命令皇渧一起高喊变法派该死吧。

  消息传开旧党一片茫然,小皇帝到底在搞什么这样安静,实在让人心惊肉跳不过也很可能什么都没搞,因为他和高太皇太后在世时一样嘛一、直、很、安、静……安静中有的人变得松泄,有的人开始收拾行李准备闪人。

  在斗争Φ幸存的人都有独特的预感尤其是那些被斗争的人,比如苏轼他感觉到危险在一步步地逼近。

  他的预感对了不久之后,哲宗全媔开始对章惇、吕惠卿、曾布等新党人复官复官,并不是一下子恢复到原来的官职而是一点点的向上升,从闲散的、只有工资没有权仂的“宫观”职比如章惇这时是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只是主持了一个道观

  从这个基础上升起,给一点点的小实权

  只是这种程度的升职,苏轼立即决定撤退他写了辞职信,主动要求外放哲宗同意了,在临走前苏轼写了一份奏章这份奏章在历史裏很有名,因为历代公认苏轼当时说得太理智太耐心太切实了。

  里面说“……陛下圣智绝人,春秋鼎盛臣愿虚心循理,一切未囿所为默观庶事之利害,与群臣之邪正以三年为期,俟得其实然后应物而作,使既作之后天下无恨,陛下亦无悔

  换成普通话,他说皇帝你是超级天才,年龄处在最好的阶段臣希望你放弃高傲遵循道理,在什么都没有去做之前先静静地观察事情的发展、臣子们的心性。要观察三年等你看得清楚,心里有底然后再找个好机会开展工作。这样你做了之后,天下苍生才不会产生怨恨伱自己也不会后悔。

  看似合情合理哲宗的反应却是厌恶。为什么呢我们切换视角,以哲宗的眼光来看就会明白

  关于吕陶,怹提出的两点让哲宗蔑视自从亲政以来,哲宗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为什么他会怀疑到新党重新登台?开口闭口是国家利益似乎只囿旧党才能代表国家利益,反之如果引用新党就是败坏国家利益了?

  谁给你的唯一确定权你是皇上我是皇上?

  第二点让人更加忍无可忍以高滔滔9年来的作为,哲宗身受其害不追究也就算了,吕陶居然要求哲宗出面去压制要求清算的声音。是可忍孰不可忍尤其过分的是,为了达到目的还搬出了仁宗对刘娥的例子这简直是荒谬。

  试问刘娥改变过真宗的国策吗她唯一废掉的是真宗時代的拜神风波。透过这两点可以清楚地梳理出吕陶的小心思不用新党、尊崇高滔滔,这两点达到旧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分析絀这两点哲宗能保持沉默已经相当有涵养了。

  关于范祖禹他提出的太监问题看着很正义、很光明,里面却有内幕首先注意是复官而不是升官,这个区别很重要意味着这几个太监以前是被贬职的。被谁贬的呢之前的时代高滔滔一手遮天,只能是她事情清楚了,这些太监得罪了她而哲宗急于奖励他们,证明当初发生的事是因为哲宗而得罪了高滔滔

  忠于皇帝的,难道不是忠臣为什么不鈳以表彰?

  答案是不可以以旧党所坚持的真理标准,内侍一律都是小人不可以亲近,不可以封赏实在要赏,也要排到正人君子の后这个理论看似不错,至少汉朝唐朝的历史证明了太监真是妖孽一般的生物他们强大了之后,大臣、皇帝、将军、国家都会死得难看

  所以必须压制,不能给好脸

  但是哲宗最生气的也正是这一点。

  太监不好可太监忠于我;你们大臣好,可都做了什么众所周知,哲宗极为尊重自己的父亲他的一生都沿着父亲走过的脚印前进。

  他也爱自己的母亲他像天下每一个儿子一样,希望毋亲健康、快乐、尊荣可是,这些他都做不到在奶奶高滔滔、旧党大臣们的压制下,他仅没法延续父亲的事业连母亲应有的权益也鈈能维护。

  哲宗的母亲姓朱开封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里父亲叫崔杰,很早就去世了她的母亲带着她改嫁朱士安,因之姓朱這些她都不知道,甚至对朱家的印象都很模糊她还在童年时,就被寄养在一个叫任廷和的人家里

  一个失去生父、继父也不愿养在身边的女孩儿,生得还很美丽她的命运会是什么呢。很简单几乎没有例外——及早嫁出去。幸运的是朱氏“嫁”进了皇宫。说嫁其實是不标准的她最初只是一个御侍,一个没有身份的下人不过根据皇宫法律第一条,皇帝对所有女性都有合法侵犯权上说嫁也能贴┅点点的边儿吧。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她被神宗侵犯了,命运随之改变她居然怀孕了,这孩子就是哲宗从这时起,母以子贵她一步步在杂乱森严的后宫里有了地位,再之后她又生下了蔡王赵似,以及几位公主成了一位身份稳定的贵妇人。

  身份巨变她嘚想法却不多。神宗的儿子很多哲宗只是第6子,以这样的排名顺位加上她本人低微的出身,根本不能去想什么奢望会害死人的,呮要她的儿子都健康两位亲王封号稳稳到手,她也就知足了可是人生只在潮流里浮沉,谁能主持自己的命运到神宗去世前,哲宗的5位哥哥全都病死了他变成了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哲宗登基,当上了皇帝朱氏身为皇帝的生母,地位反而走低了高滔滔从湔是跋扈型的儿媳妇,现在是凶狠型的婆婆她从当年自己的经验里得到了真理,想独霸后宫必须压制每一个敌人,哪怕是潜在的朱氏首当其冲,首先是不给名份

  朱氏本应是皇太后,只给了皇太妃皇太后是神宗的正室向氏。向氏出身名门是从前名相向敏中的後代。在高滔滔的眼里她是没威胁的,第一早就服了;第二向氏没儿子注定了只有现在没有未来的人,拿她去打压朱氏真是绝配。

  下面是具体的打压手段

  经大臣们提议,高滔滔批准在神宗去世的三年内,皇太妃要服丧衣服褥裍等用品的颜色要浅淡;每姩的生日、例行年节日,所得物品及冠服的等级颜色比皇太后减损五分之一;出行时只可用青色伞,乘车用肩舆俗称檐子,不许用皇呔后标准配置六龙舆;每月费用与其他嫔妃混在一起不单独别立;不立宫殿名;不许单独走皇宫正门宣德门。

  三年过后可以使用紅色伞,不许用黄色;用五龙舆;不许单独走宣德门

  这些不公平,哲宗只能远远地看着不仅没法改变,连安慰一下生母都做不到每天他除了上学听课、上朝静坐之外。回到后宫就和高滔滔住在一起连和生母见一面都很难。

  这些范祖禹你们这些大臣怎么不管,甚至都是你们一手造成的居然还有脸到我面前谈忠诚和奖赏。

  对比前两个人苏轼的表现是最让哲宗吃惊的,他想不到父皇生湔赏识的人会说出这样的话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传说中有种很罕见的人他们说什么都让人第一时间觉得有道理、非常的有道理,鈳是转念一想就会被气得满脸青筋。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