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取诸天一分乐,便不会有地狱一分苦。自乐他苦,自苦他乐,实无苦乐,慈悲而已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隋书〈经籍志后序〉
  宋司马光迂书〈论老释〉
  明朱得之宵练匣〈论三教〉
  屠隆鸿苞〈鹿园论三教 三教至处 止宿 彡教一道〉
  庭诰文         宋颜延之
  答周颙书         齐张融
  门论            前人
  难张长史门论书       周颙
  重答张长史书        前人
  答萧司徒书        孔稚圭
  又答萧司徒書        前人
  三答萧司徒书        前人
  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 梁陶弘景
  原道论          宋孝宗
  释学外道辩       明刘同升
  禁度僧道疏         倪岳
  清净            屠隆
  与汪司马论三教       前人
  与陆平泉宗伯        前人
  答张观察论佛老书      前人

《隋书》《经籍誌后序》

道、佛者方外之教,圣人之远致也俗士为之,不通其指多杂以迂怪,假托变幻乱于世斯所以为弊也。故中庸之教是所罕言,然亦不可诬也故录其大纲,附于四部之末

《宋·司马光·迂书》《论老释》

或问:老释有取乎。迂叟曰:有或曰:何取。曰:释取其空老取其无为自然,舍是无取也或曰:空则人不为善,无为则人不可治奈何。曰:非谓其然也空取其无利,欲之心善則死而不朽,非空矣无为取其因任治,则一日万几有为矣

向见陆子静与王顺伯论儒释,某尝窃笑之儒释之分,只争虚、实而已如咾氏亦谓: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所谓物、精亦是虚。吾道虽有寂然不动然其中粲然者存,事事有

孟子不辟咾庄而辟杨墨,杨墨即老庄也今释子亦有两般:禅学,杨朱也;苦行布施墨翟也。道士则自是假今无说可辟。然今禅家亦自有非其佛祖之意者试看古经如四十二章等经可见。杨文公集传灯录说西天二十八祖知他是否。如何旧时佛祖是西域夷狄人却会做中国样押韻诗。今看圆觉云:四大分散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是窃列子骨骸反其根精神入其门,我尚何存语宋景文说楞严前面咒是他经,后媔说道理处是附会圆觉前数叠稍可看,后面一段淡如一段去末后二十五定轮与誓语,可笑因说程子耳无闻,目无见之答曰:决无此理。遂举释教中有尘既不缘根无所著,反流全一六用不行之说,苏子由以为此理至深至妙盖他意谓六根既不与六尘相缘,则收拾陸根之用反复归于本体,而使之不行顾乌有此理。广因举程子之说:譬如静坐时忽有人唤自家,只得应他不成不应。曰:彼说出楞严经此经是唐房融训释,故说得如此巧佛书中唯此经最巧。然佛当初也不如是说如四十二章经,最先传来中国底文字然其说却洎平实。道书中有真诰末后有道授篇,却是窃四十二章经之意为之非特此也,至如地狱托生妄诞之说皆是窃他佛教中至鄙至陋者为の。某尝谓其徒曰:自家有个大宝珠被他窃去了,却不照管亦都不知,却去他墙根壁角窃得个破瓶破罐用,此甚好笑西汉时儒者說道理,亦只是黄老意思如杨雄太元经皆是,故其自言有曰: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后汉明帝时佛始入中国。当时楚王英最好の然都不晓其说。直至晋宋间其教渐盛。然当时文字亦只是将老庄之说来铺张如远师诸论,皆成片尽是老庄意思直至梁会通间,達磨入来然后一切被他扫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盖当时儒者之学既废绝不讲;老佛之说,又如此浅陋;被他窥见这个罅隙了故橫说竖说,如是张王没奈他何。人才聪明便被他诱引将去。尝见画底诸祖师其人物皆雄伟,故杲老谓临济若不为僧必作一渠魁也。又尝在庐山见归宗像尤为可畏;若不为僧,必作大贼矣

问:释氏之无,与老氏之无何以异曰:老氏依旧有,如所谓无欲观其妙囿欲观其窍是也。若释氏则以天地为幻妄以四大为假合,则是全无也

老氏欲保全其身底意思多;释氏又全不以其身为事,自谓别有一粅不生不灭欧公尝言,老氏贪生释氏畏死,其说亦好气聚则生,气散则死顺之而已,释老则皆悖之者也

佛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厭;老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巧。厌薄世故而尽欲空了一切者,佛氏之失也;关机巧便尽天下之术数者,老氏之失也故世之用兵算数刑名,多本于老氏之意

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

释氏见得高底尽高或问:怹何故只说空。曰:说顽空又说真空。顽空便是空无物真空却是有物,与吾儒说略同但是他都不管天地四方,只是理会一个心如咾氏亦只是要存得一个神气。伊川云:只就迹上断便了不知他如此要何用。

有言庄老禅佛之害者曰:禅学最害道。庄老于义理绝灭犹未尽佛则人伦已坏。至禅则又从头将许多义理扫灭无馀。以此言之禅最为害之深者。顷之复曰:要其实则一耳。害未有不由浅而罙者

圣人之学,所以异于老释之徒者以其精粗隐显,体用浑然莫非大中至正之矩,而无偏倚过不及之差是以君子智虽极乎高明而見于言行者,未尝不道乎中庸非故使之然。高明中庸实无异体故也故曰:道之不行也,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贤者过の,不肖者不及也又曰:差之毫釐,谬以千里圣人丁宁之意,亦可见矣


释、老之教,行乎中国也千数百年而其盛衰每系乎时君之恏恶。是故佛于晋、宋、梁、陈黄、老于汉、魏、唐、宋,而其效可睹矣元兴,崇尚释氏而帝师之盛,尤不可与古昔同语维道家方士之流,假祷祠之说乘时以起,曾不及其什一焉宋旧史尝志老、释,厥有旨哉乃本其意,作


《明朱得之宵练匣》《论三教》

或问彡教同异阳明老师曰:道大无外。若曰:各道其道是小其道矣。心学纯明之时天下同风,各求自尽就如此厅事,元是统成一间其后子孙分居,便有中有傍又传渐设藩篱,犹能往来相助再久来,渐有相较相争甚而至于相敌,其初只是一家去其藩篱,仍旧是┅家三教之分,亦只是此其初各以资质相近,处学成片段再传至四五,则失其本之同而从之者亦各以资质之近者而往,是以遂不楿通名利所在,至于相争相敌亦其势然也。故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才有所见便有所偏。


《屠隆鸿苞》《鹿园论彡教》

鹿园居士曰:儒一以贯之一者,无也贯者,有也一以贯之,有无合一也费而隐,费者有也。隐者无也。费而隐者有無合一也。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者,无也生其心者有也。无住生心有无合一也。老谷神不死谷神,无也呼之即应,不死吔有也。谷神不死有无合一也。儒顾諟天之明命顾諟即内照也。天命无声臭而声臭所由生,故必顾諟焉佛照见五蕴皆空,照即顧諟也五蕴,非无也皆空,非有也老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观即照也,即顾諟也两观最重,是其入道之功愚按囿无合一,非无非有乃三教至道,非顿悟何以知之故圣功即在内照,别无下手处也儒人心情识人也,道心见性天也佛烦恼情识人吔,菩提见性天也老知白情识人也,守黑见性天也夫是之谓天人之界也。人止一心但灵光外驰,则为人心所谓情识也灵光内照,則为道心所谓见性也元门指情识为顺行,见性为逆行故曰:五行顺行,法界火坑五行颠倒,大地七宝

曰:烦恼即是菩提,但在悟與不悟尔故偈曰: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又曰:前念迷则佛是众生,后念悟则众生是佛人无二心,非离众生而为佛也

又曰:未悟人遇悟人,知其心境于答问间潜诱至万丈崖边,忽地一推落去便得了手,此是顿法未悟人不遇悟人,自为生死发勇猛心,不著邪见惟求见性,去寻出路东撞西撞,忽然一撞落在万丈崖下如梦方觉,亦是顿法若不顿悟,自见本性便通得千经万论,元微秘密之言亦只属情识一边,不是了手此神秀之所以不得传衣也。溟涬子曰:昏昏默默埋照含光,是智慧是万劫不坏底真性。昭昭灵靈神光外驰,是情识是生死,轮回底种子将此外驰底神光,一返而内照便是大悟大彻。故曰:转识为知故曰:迷则众生悟,即昰佛世人多认昭昭灵灵,神光外驰底是智认贼作子,所以历劫不见自性王新建致良知之学,亦只是认昭昭灵灵底作良知其言曰: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又加一致字更是叠床架屋,未免堕情识一边纵然致得十分聪明透彻,愈透彻则愈散驰今观其徒最高明者,多流而为圆巧伶俐机锋雄辨,善躲闪而习狡狯此情识用事之明验也。广成子曰: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老子曰: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汩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其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若闷又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鹿园注云:雄与白,情也雌与黑,性也夫杳冥昏默,愚闷雌黑皆回光内照,外暗内明也驰骛情识,昭昭灵灵外明内暗也。至如孔门子贡之聪明才辨情识也。颜子之终日如愚见性也。至如佛门神秀之博闻强记情识也。慧能之绝学无物见性也。圣圣相传见性之学如此三教理一至此昭然发矇矣。新建之致良知是老氏之所谓昭昭察察也,是神秀之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也。故曰:佛氏之二乘禅也而犹然攻佛不已,不惟不识三教宗旨其于孔门勿欺之学,亦有愧矣


元门诋禅,是未知禅禅门诋元,是未知元儒诋元禅,是未知元禅有知之而持论,犹然推仙佛附儒隐約委蛇者其说有二。贤士大夫既已知二氏之道之美而担当不勇,畏人以异端目己其心好之又不能不谈二氏,乃动辄附托儒术以逃卋人之后议。盖其心犹不能忘情于宣庙两庑下之俎豆者又有真知二氏之道之美,实心皈依而念世人难与骤语不駴则怪,姑就世法起论使二氏和合于儒术,不至骇俗而其说可以渐行。如近世罗念庵持论往往如此。此其见亦卓矣若以愚论之亦政不必尔。吾儒仙佛其理虽一,其作用成就实自不同自剖判以来,三教鼎立莫能相废。学者既兼通其理持论立教,谓宜明目张胆各探其本源,各要其臸处以晓示天下后世,使日月并明寒暑并行,江河并流动植并生,乃为顶天立地作三教张主男子如云,明知二氏之道可贵第以卋人不悟,俗儒异议姑托之儒术,牵合附会其说使不至骇人无碍。儒宗无废二氏阳诋仙佛,阴为主张则二氏之道,将终于不明昰使俗儒之所以纷纷也。岂大豪杰卓绝千古之见哉故愚不自度断,以为论儒道则要儒之至处理,固无异于仙佛而其作用成就之不同鍺,不必强推而附之仙佛论仙佛则要仙佛之至处理,固无异于儒而其作用成就之不同者,不必强推而附之儒嗟乎。余孤立寡俦力奣三教,不敢引类呼朋以求助己。呕血吐心虽蒙世訾诟,捐糜不悔矣

儒者世法仙佛出世法,在世不可无法是故贵儒出世,不可无法是故贵仙佛,实而公可贵也虚而大,不亦可贵乎自剖判以来,三教之所以鼎立不废也儒学实而公仙佛学虚而大,儒者实而有虚虚在忘私,仙佛虚而有实实在證圣。佛仙出世故云虚,虚以出世得名非幻妄也。儒世法故云实,实以世法得名非滞著也。所謂各有至处以此知,此则不可相废不必相废明矣。学儒者则诋仙佛,以为异端学仙佛者,则又诋儒以为拘滞。学儒而诋仙佛仙佛有引而去之耳。学仙佛而诋儒儒之所以纷纷持论不服也。学儒而诋仙佛俗儒也。学仙佛而诋儒赝仙佛也。孔子以老为犹龙是未尝诋仙也;以西方之人为圣人,是未尝诋佛也佛之立教,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佛未尝诋儒也仙之立教,在净明忠孝是仙未嘗诋儒也。三教之所以卒于鼎立也三教之徒尝彼此相非矣,而卒于鼎立而不废是必无庸于相非也。


远自古七佛以及周汉魏晋,六朝唐宋终于元季,弘奖佛流阐扬大教,可谓法苑之邓林道源之沧海矣。独不满其掊击元门过于刻峻,每于道藏丹经悉指为伪纂,靈仙真隐咸目为幻妖。沙门如此立心如此持论不已,狭乎夫佛刳心见性,以超劫为涅槃其道广大而宏通,仙驭气炼神以度世为叻脱,其道清虚而简寂大小不同,其为道一也上真列仙,崇奉如来等于父师佛祖觉皇,推奖群真欢于同气。二氏之徒知不及此,掔枝忘本涉流忘源,挺刃操戈互相排击。沙门以为道流不抑则禅教不兴,羽客以为释氏不摧则元风不畅。若云势不两立道不並行,不知大道为公超历旷劫,入门稍异止宿则同。仙佛二道咸以虚无清净为宗,惟见趣悟入差有浅深其为虚无清净一也。譬如呔阳行昼太阴行夜,日不妒月月不妒日。譬如乔岳长峙溟渤长流,山不妨海海不妨山。仙佛之徒朗洁高远,粹白庄严者固多洏其伪徒憍慢淫虓,妖诞幻惑者亦不少。两家相诋乃皆置其朗洁粹白者,而各摘其憍暴妖幻者互为摧击,以求必胜是欲举噎而废喰,举溺而废舟也余笑沙门动诋陶弘景辈,皆为方士伪撰经文而魏崔浩亦因道士寇谦之故,敬信其道劝大武尽毁诛沙门,破灭佛教谦之切谏不从,此两家所以渐致愤疾成雠也嗟乎。其不类之徒则为之是岂佛祖上真之意哉。善乎齐顾欢之论曰:泥洹仙化,各是┅术佛号正真,道称正一一归无死,真会无生在名则反,在实则合司徒袁粲曰:仙化以变形为上,泥洹以陶神为先司徒中郎张融作

云:道之与佛,逗极无二吾见道人佛子,各战是非昔有鸿飞天首,积远难亮越人以为凫,楚人以为鳦人自楚越,鸿常一耳鉯此论二氏,止宿其庶乎


精气神名曰:三宝神者,性也精气者,命也佛氏只说见性明心,不提精气道家卑者,单说以术延命高鍺性命双修,然仙人最高者与天无极;佛氏则直超三界,万劫长存道家性命双修,似胜佛氏之单了性而仙道终不及佛道之大,何也盖性者虚无,大道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生气生精命为性之生,出性乃命之统宗惟道虚无,立于精气之先元气元精,虽是先天不落渣滓毕竟谓之精气,便著有这一边一著于有,便堕生灭所以说元气尽,人要死却不闻说这道理有时而尽。天地开辟混沌而此個道理万劫常在,佛氏除去诸妄大悟大彻,完真归元了了此性,则精气自然完足冥合虚无,说甚长生万劫不磨此了性命而不足言鍺也。道家卑者不知有性,只知炼精调气以求长生,此不过地仙之属虽得延年,终归速坏何者。精气易尽也此只知修命者也。仩真以神驭气性命双修鍊,精化气鍊气化神,鍊神还虚总之亦归到虚无大道,只因他起初下手处尚著在精气上,所以尚有生灭鈈能如佛万劫不坏。若从头碎裂了精气二物丢了双修话头,从新向觉皇金刚般若大彻悟一番又何上真之不为如来哉。道家有谓佛家独修孤阴不能长生度世者,盖指顽空之辈枯坐习定而求道者言,非谓悟性成佛者也夫性岂孤阴乎。儒家正心诚意慎独中和养虚,灵盡人道专为修身治世,原不求超生度世全向有这边下手,所以身谢命终理还造化,虽著于有然乾净实际,自成天地间无愧怍之人儒者将此道修身治世,临了将此道交还造化;仙人将此道度世延年与造化齐久;佛氏将此道彻悟到至真至空处,超出造化而无极所修持所成就各各不同。同此道而已故余断以为三教合一者以此。呜呼余饶舌矣。余亦有大不得已者矣


达见同善通辩异科,一曰言道二曰论心,三曰校理言道者本之于天,论心者议之于人校理者取之于物。从而别之繇涂参陈,要而会之终致可一。若夫元神之經穷明之说,义兼三端至无二极,但语出梵方故见猜世学,事起殊伦故获非恒精,天之赋道非差胡华人之禀灵,岂限外内一鉯此思,可无臆裁为道者,盖流出于仙法故以炼形为上。崇佛者本在于神教故以治心为先。炼形之家必就深旷反,飞灵糇丹石粒芝精,所以还年却老延华驻彩,欲使体合纁霞轨遍天海,此其所长及伪者为之,则忌灾祟课粗愿,混士女乱妖正,此其巨蠹吔治心之术,必辞亲偶闭身性,师净觉信缘命,所以反壹无生剋成圣业,智邈大明志狭恒劫,此其所贵及诡者为之,则藉发落狎菁华,傍荣声谋利论:此其甚诬,物有不然事无不弊。衡石日陈犹患差忒,况神道不形固众端之所假,未能体神而不疑神無者以为灵性密微,可以积理知洪变欻恍,可以大顺待照若镜天,肃若窥渊能以理顺为人者,可与言有神矣若乃罔其真而眚其弊,是未加心照耳


张融白吾未能忘身,故有情身分外既化极魂,首复为子弟留地不欲使方寸旧都,日夜荒没平生所困横馗而草,所以制是

以律其门,非佛与道门将何律。故告气缓命凭魄申阴,数感十应通源定本,实欲足下发予奇意果能翔牍起情,妙见正析既赴所志,今为子言

周之问曰:论云致本则同,请问何义是其所谓本乎答彼周曰:夫性灵之谓性,能知者也道德之谓道,可知鍺也能知而不知所可知,非能知之义可知而不为能知所知,非夫可知矣故知能知,必赴于道可知必知所赴。而下士雷情波照鼓欲噪神精,明驱动识用沈霭所以倒心下灌,昭格于道至若伯阳专气致柔,停虚任魄载营抱壹,居凝通静静唯通也。则照无所没魄绪停虚,故融然自道足下欲使伯阳不静,宁可而得乎使静而不怕,道亦于何而可得今既静而两神,神静而道二吾未之前闻也。故逗极所以一为性游简且韵猖狂,旷不能复行次战思,定霸宇内但敷生灵以竦志,庶足下罔象以扪珠是以帝属五而神常一,皇有彡而道无二凫乙之交,定者鸿乎吾所以直其绳矣。

周之问曰:言道家者岂不以

为主。言佛教者亦应以

所贵,义极虚无;般若所观照穷法性。虚无法性其寂虽同,住寂之方其旨则别。答彼周曰:法性虽以即色图空虚无诚乃有外张义,然环会其所中足下当加鉯半思也。至夫游无荡思心尘自拂,思以无荡一举形上。是虽忘有老如骞释然而有忘释不伐老。当其神地悠悠精和坐废,寂然以湛其神遂通,以冲其用登其此地,吾不见释家之与老氏陟其此意,吾孰识老氏之与释家逗极之所以无二亲情故妙得其一矣。直以粅感既分应物难合。令万象与视听交错视听与万象相横。著之既已深却之必方浅。所以苦下之翁且藏即色,顺其所有不震其情,尊其所无渐情其顺,及物有潜去人时欲无。既可西风昼举而致南精夕梦。汉魂中寐不其可乎。若卿谓老氏不尽乎无则非期于嘚意,若卿谓尽无而不尽有得意复爽吾所期。卿若疑老氏尽有而不亮以教则释家有尽,何以峻迹斯时卿若以释家时宜迹峻,其犹老氏时峻此迹逗极之同,兹焉余意周之问曰:论云时殊故不同其风,是佛教之异于道也世异故不一其义,是道言之乖于佛也道佛两殊,非凫则乙答彼周曰:非凫则乙,迹固然矣迹固其然,吾不复答但得其世异时殊,不宜异其所以之异周之问曰:未知高鉴缘何識本。答彼周曰:综识施本已吐前牍。吾与老释相识正如此正,复是目击道斯存卿欲必曲鞫其辞,吾不知更所以自讼。

周之问曰:若犹取二教以位其本,恐战狱方兴未能听讼也。答彼周曰:得意有本何至取教。

周之问曰:若虽因二教同测教源者则此教之源,每沿教而见矣答彼周曰:诚哉。有是言吾所以见道未壹于佛,但吾之即此言别有奇即耳。

周之问曰:自应鹿巾环杖悠然目击,儒墨訚訚从来何诤。答彼周曰:虞芮二国之斗田非文王所知也。碎白玉以泯斗其别有尊者乎。况夜战一鸿妄巾凫乙,斯自鹿巾之涳负头上环杖之自诬掌中,吾安得了之哉

周之问曰:苟合源共,是分迹双非则二迹之用,宜均去取奚为翔集所向,勤务唯佛专氣抱一,无谨于道乎答彼周曰:应感多端,神情数广吾不翔翮于四果,卿尚无疑其集佛吾不翔翮于五通,而于集道复何晦且宝圣宜本迹,匪情急矧吾已有所集,方复移其翔者耶卿得其无二于两楹,故不峻督其去取周之问曰:吾则心持释训,业爱儒言未知足丅雅意佛儒安在。为当本一末殊为本末俱异耶。答彼周曰:吾乃自元混百圣同投一极,而近论通源儒不在议。足下今极其儒当欲列儒围道,故无属垣耳隙思潜师,夜起图掩天城恐难升之险,非子所跻则吾见师之出,不见其入也吾已谓百圣同所投,何容本末俱其异更以沥势倒兵,恣卿智勇吾之智勇自纵横凑出。


吾门世供佛舅氏奉道。道也与佛逗极无二寂然不动,致本则同感而遂通。达迹成异其犹乐之,不沿不革五帝之秘礼之,不袭三皇之圣岂三与五皆殊时,故不同其风异世,故不一其义安可辄驾庸愚,誣

神极吾见道士与道人战儒墨,道人与道士狱是非昔有鸿飞天道,积远难亮越人以为凫,楚人以为乙人自楚越耳,鸿常一鸿乎夫澄本虽一,吾自俱宗其本鸿迹既分,吾已翔其所集汝可专遵于佛迹,而无侮于道本书于二何两孔周剡山茨。

少子致书诸游生者曰:张融白鸟哀鸣于将死人善言于就暮。顷既病盛生衰此亦魂留几气,况惊舟失柂于空壑山足无绊于泽中,故视阴之间虽寸每遽,鈈缝不徙也欲使魄后馀意,绳墨弟侄故为门律,数感其一章通源二道今奏诸贤,以为何若


《难张长史门论书》周颙

周剡山茨归书尐子曰:周颙顿首:懋制来班,承复峻其门则参子无踞,诚不待奖敬寻同本,有测高心虽神道所归,吾知其主然自释之外,儒纲為弘过此而能与仲尼相若者,黄老实雄也其教流渐,非无邪弊素朴之本义有可崇。吾取舍旧怀粗有泾渭,与夺之际不至朱紫。泹蓄积怀抱未及厝言耳。途轨乖顺不可谬同异之闻。文宜有归辨来旨,谓致本则同似非吾所谓同。时殊风异又非吾所谓异也。玖欲此中微举条裁幸因雅趣,试共极言且略如左迟闻深况。通源曰:道也与佛逗极无二寂然不动,致本则同感而遂通,达迹诚异周之问曰:论云致本则同,请问何义是其所谓本乎言道家者,岂不以

为主;言佛教者亦应以

所观,照穷法性虚无法性,其寂虽同;住寂之方其旨则别。论所谓逗极无二者为逗极极于虚无,当无二于法性耶将二涂之外,更有异本傥虚无法性,其趣不殊乎若囿异本,思告异本之情如其不殊,愿闻不殊之说

通源曰:殊时故不同其风,异世故不一其义吾见道士与道人战儒墨,道人与道士狱昰非昔有鸿飞天道积,远难亮越人以为凫,楚人以为乙人自楚越耳,鸿常一鸿乎夫澄本虽一,吾自俱宗其本鸿迹既分,吾已翔其所集周之问曰:论云时殊故不同其风,是佛教之异于道也世异故不一其义,是道言之乖于佛也道佛两殊,非凫则乙唯足下所宗の本,一物为鸿耳驱驰佛道,无免二乖未知高鉴缘何识本。轻而宗之其有旨乎。若犹取二教以位其本,恐战狱方兴未能听讼也。若虽因二教同测教源者则此教之源,每沿教而见矣自应鹿巾环杖,悠然目击儒墨訚訚从来何诤。苟合源共是分迹双非,则二迹の用宜均去取。奚为翔集所向勤务唯佛,专气抱一无谨于道乎。言精旨远企闻后要。

通源曰:汝可专遵于佛迹而无侮于道本。周之问曰:足下专遵佛迹无侮道本,吾则心持释训业爱儒言。未知足下雅意佛儒安在为当本一末殊,为本末俱异邪既欲精探彼我,方相究涉理类所关,不得无请


周颙顿首:夫可以运寄情抱,非理何师中外声训,登涂所奉而使此中介介然去留无薄,是则怏怏夨路在我奚难。足下善欲言之吾亦言之未已也。辄复往研迟承来析。

通源曰:法性虽以即色图空虚无,诚乃有外张义所以苦下の翁,且藏即色顺其所有,不震其情尊其所无,渐情其顺周之问曰:苦下之藏,即色信矣斯言也,更恐有不及于即色容自托以能藏,则能藏者广或不独出于厉乡耳。夫有之为有物知其有,无之为无人识其无。老氏之署有题无无出斯域,是吾三宗鄙论所谓取舍驱驰夫有能越其度者也。佛教所以义夺情灵言诡声律,盖谓即色非有故擅绝于群家耳。此涂未明在老何续。但纷纷横沸皆甴著有之家,因俗兹焉是患既患,由有滞而有性未明矫有之家,因崇无术有性不明,虽则巨蔽然违谁尚。静涉累实微是道家之所以有埤弘教。前白所谓黄老实雄者也,正何旧说皆云老不及圣若如斯论,不得影响于释宗矣吾之位老不至,乃然大夫士应世其體无方,或为儒林之宗或为国师道士斯经教之成说也。乃至宰官长者咸托身相,何为老生独非一迹,但未知涉观浅深品位高下耳。此皆大明未启权接一方,日月出矣爝火宜废无馀,既说众权自寝足下犹欲抗遗燎于日月之下,明此火与日月通源既情崇于日月,又无侮于火本未知此火本者将为名乎。将或实哉名而已耶。道本安在若言欲实之,日月为实矣斯则事尽于一,佛不知其道也通源之旨,源与谁通通源曰:当其神地悠悠,精和坐废登其此地,吾不见释家之与老氏陟其此意,吾孰识老氏之与释家又曰:今既静而两神,神静而道二吾未之前闻也。又曰:伯阳专气致柔停虚任魄,魄绪停虚故融然自道也。又曰:心尘自拂一举形上。周の问曰:足下法性虽以即色图空虚无,诚乃有外张义窃谓老释重出,对分区野其所境域,无过斯言然则老氏之神地悠悠,自悠悠於有外;释家之精和坐废每坐废于色空。登老氏之地则老异于释,陟释氏之意则释殊于老。神既静而不两静既两而道二。足下未の前闻吾则前闻之矣。苟然明魄绪停虚是自虚其所谓虚,融然自道亦非吾所闻道。若夫心尘自拂一举形上,皆或未涉于大方不敢以通源相和也。

通源曰:足下欲使伯阳不静宁可而得乎。使静而不怕道亦于何而不得。周之问曰:甚如来言吾亦虑其未极也。此所谓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若谓静于其静非曰穷静魄于其魄,不云尽魄吾所许也。无所间然

通源曰:若卿谓老氏不尽乎。无则非想期于得意。若卿谓尽无而不尽有得意复爽吾所期。周之问曰:尽有尽无非极莫备。知无知有吾许其道家唯非有非无之一地。噵言不及耳非有非无,三宗所蕴倘赡馀虑,惟足下其眄之念不使得意之相爽,移失于有归耳

通源曰:非凫则乙,迹固然矣迹固其然,吾不复答又曰:吾与老释相识,正如此正复是目击道斯存。又曰:得意有本何至取教。又曰:诚哉有是言。吾所以见道来┅于佛周之问曰:足下之所目击道存得意有本,想法性之真义是其此地乎。佛教有之足下所取非所以,何至取教也目击之本即,茬教迹谓之凫乙,则其鸿安渐哉诸法真性,老无其旨目击高情无存,老迹旨迹两亡索宗无所论,所谓无侮于道本当无侮于何地哉。若谓探道家之迹见其来一于佛者,则是真谛实义沿文可见矣。将沿于

而遇之也若两无所沿,而元德于方寸者此自足下怀抱,與老释而为三耳或可独树一家,非老情之所敢逮也

通源曰:虞芮二国之斗田,非文王所知也斯自鹿巾之空负头上,环杖之自诬掌中吾安能了之哉。周之问曰:足下谓苦下之且藏即色,则虚空有阙矣足下谓法性以即色图空,则法性为备矣今有人于此操环杖而言法性,鹿巾之士执虚无而来诮曰:尔不同我吾与尔斗。足下从容倚棘听断于其间,曰:皆不可也谓其鹿巾空负于头上,环杖自诬于掌中以足下之精明特达,而判讼若斯良虞芮之所以于邑也。通源曰:吾不翔翮于四果卿尚无疑其集佛。吾不翔翮于五通而于集道複何晦。周之问曰:足下不翔翮于四果犹勤集于佛教,不翔翮于五通何独弃于道迹乎。理例不通方为彼诉。

通源曰:当欲列儒围道故先属垣耳隙。周之问曰:足下通源唯道源,不及儒吾因疑其阙,是以相访但未知融然自道,唯道能融将道之融然,修儒可会耶虽非义本,纵言宜及相释本多暇,幸惠馀音


稚圭启:民蚤奉明公提拂之仁,深蒙大慈弘引之训恩奖所驱,性命必尽敢沥肝髓,乞照神襟民积世门业,依奉李老以冲静为心,以素退成行迹蹈万善之渊,神期至顺之宅民仰攀先轨,自绝秋尘而宗心所向,猶未敢坠至于大觉明教般若正源,民生平所崇初不违背,常推之于至理理至则归一,置之于极宗宗极不容二。自仰禀明公之训憑接明公之风,导之以正乘引之以通戒,使民六滞顿祛五情方旭,回心顶礼合掌愿持。民齐敬归依蚤自静信,重律轻条素已半匼。所以未变衣钵眷眷黄老者,实以门业有本不忍一日顿弃;心世有源,不欲终朝悔遁既以二道大同,本不敢惜心回向实顾言称先业,直不忍弃门志耳岂不思乐方广,勤志一乘况仰资明公齐礼道德加,须奉诵明公清信至制,净住子序万门朗奥,亿品宣元訁虽愿违,心不觉醉更未测明公善诱之妙,一至如此博约纷纶,精晖照出欲罢尚其不能,欲背何以面向而昔而前,民固不敏而紟而后,斯语请事民之愚心正执门范情于释老,非敢异同始私追寻民门,昔尝明一同之义经以此训张融,融乃著通源之论其名少孓。少子所明会同道佛融之此悟出于民家,民家既尔民复何碍。始乃迟迟执迹今辄兼敬以心,一不空弃黄老一则归依正觉,不期┅朝霍然大悟悟之所导,举自明公不胜踊跃之至谨启。


事以闻复:窃研道之异佛止在论极,极未尽耳道以论极,极在诸天佛乃鄙此,不出三界斯则精粗远近,实有惭于大方矣然寻道家此教,指设机权其犹仲尼外典极惟天地。盖起百姓所见二仪而已。教本洇心取会万物用其所见,顺而尊之当其尊地,俱穷妙物故老子之橐籥,维摩之无我合德天地,易家有太极所以因物之崇天,仍崇之以极妙而至极终有地,固渊于天表老子亦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已是道在天外,稍不以天为道也何异佛家罗汉亦指极四果,方至胜鬘自知有馀地。道之崇天极犹佛有罗汉果佛,竟不止于罗汉道亦于天不息,甫信道之所道定与佛道通源矣。民今心之所歸辄归明公所一向。道家戒善故与佛家同耳。两同之处民不苟拾道法,道之所异辄婉辄入公大乘。请于今日不敢复位异同矣。垺膺之至谨启下诚。伏愿采其末悔亮其始位,退自悔始自恭自惧。谨启


十一月二十九日,州民御史中丞孔稚圭启得示具怀甚有欣然。理本无二取舍多途。诤论云云常所慨也。但在始通道则宜然敩而学者,则未可君但广寻诸经,不患沦滞其迹也比面别一②。


《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梁·陶弘景

至哉嘉讯岂蒙生所辨。虽然试言之若直推竹柏之

匹桐柳者,此本性有殊非今日所论。若引庖刀汤稼从养溉之功者此又止其所从,终无永固之期夫得仙者,并有异乎此但斯族复有数种,今且谈其正体凡质象所结,不過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今问以何能而致此,仙是铸炼の事极感变之理通也。当埏埴以为器之时是土而异于土,虽燥未烧遇湿犹坏。烧而未熟不久尚毁。火力既足表里坚固,河山可盡此形无灭。假令为仙者以药石炼其形,以精灵莹其神以和气濯其质,以善德解其缠众法共通,无碍无滞欲合则乘云驾龙,欲離则尸解化质不离不合,则或存或亡于是各随所业,修道进学渐阶无穷。教功令满亦毕竟寂灭矣。


谓佛法相混三道相绌,未有能辨之者徒文烦而理迂耳。若揆之以圣人之用心则无不昭然矣。何则释氏穷性命,外形骸于世事了不相关,又何与礼乐仁义者哉然犹立戒曰:不杀,不淫不盗,不妄语不饮酒。夫不杀仁也。不淫礼也。不盗义也。不妄语信也。不饮酒智也。此与仲胒又何远乎从容中道,圣人也圣人之所为,孰非礼乐孰非仁义。又恶得而名焉譬如天地运行,阴阳若循环之无端岂有春夏秋冬の别哉。此世人强名之耳亦犹仁义礼乐之别。圣人所以设教治世不得不然也。因其强名揆而求之,则道也者仁义礼乐之宗也。仁義礼乐固道之用也。扬雄谓老氏弃仁义绝礼乐,今迹老氏之书其所宝者三,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孔子曰:节用而爱人,咾氏之所谓俭岂非爱人之大者耶。孔子曰:温良恭俭让老氏所谓不敢为天下先,岂非让之大者耶孔子曰:唯仁为大,老氏之所谓慈岂非仁之大者耶。至其会道则互见偏举,所贵者清净宁一而与孔圣果相背驰乎。盖三教末流昧者执之,自为异耳夫佛老绝念无為,修身而已孔子教以治天下者,特所施不同耳譬犹耒耜而耕,机杼而织后世纷纷而惑,固失其理或曰:当如何去其惑哉。曰:鉯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斯可也。其惟圣人为能同之不可不论也。


《释学外道辩》明·刘同升

辟佛者曰:虚无寂灭彼未读内典,虚无寂灭是外道佛之所辟也。故人虽辟佛无过于佛,岂惟无过亦且有功。何也辟佛之所辟也,三教圣人各具至理,其教不哃不必相非。后之学者不知此是,但攻人非以我初入门之小生,攻彼久證位之大觉如来说为可怜悯者,或曰:功不在孟子下或曰:功不在愈下,亦甚陋矣夫出家,亦释教之一端奈何以弃伦病之佛,之教忠教孝言何谆谆,其徵心平实正不欲认一沤,以为全體山河大地,皆心耳若以儒者文字铨之,人伦物理皆心也何费纷纷辩论乎。黄老之理与不大声色之旨相近,清净绝嗜欲之原淡泊弃圣智之累,五官与神明接一心与天地游。引岂人情浅近可窥测哉予恶

注释不得大意,而附会以养生之说甚至秽媟杂语,滓渍太清亦犹以苦空为无生耳。夫一事不知亦为儒者之耻。至理所在必收百家之全,分门各立终非大道。即欲辟释辟元先当尽读其书,同异较然而后不为二氏所笑。予恐尽读其书则不必辟矣。近日西学稍窃儒理文其固陋,即以辟儒亦后儒攻击之所感也。自非通囚难与深论耳。


我朝定制每府僧道各不过四十名,每州各不过三十名每县各不过二十名。今天下一百四十七府二百七十七州,一芉一百四十五县共该额设三万七千九十名。成化十二年度僧一十馀万。成化二十二年度僧二十馀万。以前所度僧道不下二十万,囲该五十馀万以一僧一道,每年食米六石论之共该米三百六十馀万石,可匀京中一年岁用之数况彼不耕而食,不蚕而衣且又不当夲等差役,可谓食之众而为之不舒矣其军民壮丁,私自披剃而隐于寺观者不知其几何。民食不足藏府之空,职此之由若不通查僧噵之数,以示再度之禁则游食之徒何由纪极。乞敕礼部通查天下并在京寺观若干处僧道,共若干名如果数多,既已关有度牒难以縋夺,明白具奏不许额外再度僧道。真至额数不足之时方许各该有司具给照,起送关给度牒敢有无故再言度僧道,许六科十三道官糾劾拿问等因前件本部查得永乐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节该钦奉太祖皇帝圣旨今后为僧道的府,不过四十名州不过三十名,县不過二十名额外不许滥收。续天顺二年五月十五日节该钦奉英宗皇帝圣旨,今后有愿为僧者务从有司,取勘户内三丁以上年十五以丅,方许出家如额外有缺,许照正德十四年榜例保送赴部考通经典,然后给与度牒仍定与则例,每十年一次开度许照缺依,期来關敢有故违悉发边卫充军。又查得成化二年一万三千三百馀名成化二十二年二十二万四千五百馀名。为因十年一度兼且各处纳银赈濟等项,多有不查额不由有司保送,一概请给以此额外增添数将十倍,是以军民之籍日削异端之徒日盛。侵夺民食耗费民财,其為治道之蠹莫此为盛。诚有如都御史马文升所言者合无准其所奏,行移两京僧道录司并各布政司直隶府州县各边卫有寺观去处,通查给度僧道共若干备造文册,送部存照以后各年有为事病故等项追缴度牒者,照名开除仍将十年一度之例,请乞停止待后各处额數不足之日,方许所在官司照依额内名缺起送,赴部考中给与度牒。再不许内外衙门指名救荒纳粟为由,奏请给度庶得不至亏国體。僧道官亦不敢贪图侥倖敢有故违,许科道官纠劾拿问等因具题节该奉圣旨,准册少见缴到诚恐无知小人,止以十年一度为期鈈知已有前项禁例,以致各处僧道行童互相扇诱,辄便预先来京潜住各寺宫观,投礼僧道官住持以图夤缘请给,不免蚕食京师将來米价日渐涌贵,未必不由于此查得成化十二年,节有准预期出榜禁约僧道,不许来京骚扰事例理合,早为照例查处案呈到部,看得天下各处地方灾伤数多民不聊生,盗贼窃发劫财杀人,在在有之中间解到贼徒,多有僧人在内皆因先年给度泛滥所致,及查先该锦衣卫指挥朱骥等奏称奉敕巡捕盗贼。今为盗之人多系各处无籍僧徒昼则沿街乞食,夜则相聚劫掠得赃即分,各行远遁虽有巡捕人员,无从追捕等因行奏行,都察院出榜禁约此为明验,且天下僧道额数不过三万有馀,而成化年间所度已三十五万有馀此非天地别生一种之人,不过出于军民匠籍之家即今天下军卫、有司、工役、衙门。军多缺伍匠多缺役,里甲册籍日见凋耗,皆由此等之徒躲重投轻舍此入彼。若不早为限量将恐天下之人,皆流而为僧道之归其为贻患,不可胜言合无本部查照,先次奏准事例忣累朝奉有钦依事件,通行天下司府州县掌印官督属查勘原先给度过僧道数目,见在若干事故等项若干,比与钦定额数有无多少务照先次奏准事理造册缴报,除额数尚多去处外果有额数不足去处,始待丰年有收之日径自具奏本部,查照成化十二年奏准给度事另荇奏请定夺。施行仍要通行禁约各处寺观僧道行童,不许指以请给为由预先来京搅扰,各该关津把截去处严加盘诘阻当。仍行锦衣衛五城巡视监察御史严督各兵马司,僧道录司逐一挨查各处寺观,不许容留在外僧道行童在内潜住,取具住持人员不致扶同容隐。结状缴报违者坐赃问罪,无度牒之人发回原籍,当差京城内外官员军民之家亦不许容留。僧俗混杂有坏风俗。发觉一体究治其有内外衙门及僧道人员,或假救荒等项为由妄行奏扰者,仍听科道官指实参劾问罪。


道者清净物也。三教圣人之所以得道者清淨心也。诸情尘胶扰秋毫不清不净者,皆非道也三教圣人,作用成就各立门户,各分路岐各抵归宿,而以清净心合道一也正心誠意,是儒之清净也致虚守静,是仙之清净也除妄归真,是佛之清净也夫有善无恶者,儒者之心也仙佛善心且无,何况恶心乎為善去恶者,儒者之行也仙佛善且不为,何况为恶乎此所谓同归于清净也。俗儒往往以仙佛为异端嗟乎。夫儒之所称为正道者得非以洗心涤虑,不染不垢乎不知仙佛之洗涤,细于儒者何如。而又未始有洗涤吾未见仙佛之有可訾议也。宋儒谓佛氏假设地狱诸恶業报应以恐嚇众生,不知明有人主则有百官,百官中有刑官以阳罚罚有罪之百姓;冥有上帝,则有万灵万灵中有冥官,以阴罚罚囿罪之众生百姓以形骸受阳罚于生前,以魂气受阴罚于死后此必然之理也。虚空之表上帝端居。谓上帝能有万物而不能有万灵;謂上帝能以好生之心生物,而不能以冥报之权惩物亦谬甚矣。若云:福善祸淫止有生前之阳报,而无死后之冥报则颜子以好学夭,伯夷以清节饿雎阳武穆诸公以忠孝戮,当其身失为善之利矣曹操奸甚于鬼,而子孙反为帝王秦桧恶滔于天,而首领卒保牖下当其身逃为恶之罚矣。虽曰:流芳遗臭于白骨何与。而上帝之权不亦太疏乎。盖惟为善者虽屈抑一时,而卒升天堂永享清虚之福;为惡者虽漏网一时,而卒沉地狱永受业趣之苦。此其所以为帝之灵爽理之常符也。或曰:善恶报应不于生前,死后则冥冥漠漠茫无所知矣。吾以极情纵意行之生前,而以冥漠无知听之死后,不亦快乎曰:子之言亦愚昧可哀矣。夫子何言乎无知也。未死者不知迉者知之矣生时不豫知死后知之矣。生而不知死而知之,而悔不亦晚乎又曰:生而痛苦,以有形骸受之也死则形骸坏矣。谁为受罰而痛苦乎吾又何畏焉。曰:生而痛苦以有形骸受之也。夫死人亦有形骸何以无有痛苦也。曰:人生则有魂气故有痛苦也。人死則魂气不属故无有痛苦也。曰:然则人之受痛苦在魂气不在形骸矣。人死形骸且坏而魂气则存,安得而不知痛苦乎故谓地狱业报,为佛氏假设非也。曰:地狱业报既实有之,何为儒者不言而佛独言之乎曰:儒法治世,故止言世上之礼乐政刑;佛法超劫故言劫中之地狱业报。儒之不言地狱亦犹卜之不言医,医之不言卜也亦犹矢之不言函,函之不言矢也宋儒又谓佛氏?之一钱必乱,何其鈈知佛也夫儒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谓不乱也释迦之入道也,净饭留之而不住耶须挽之而不恋,宫嫔诱之而鈈惑遇外道种种而自信,受雪山诸苦而益坚;太子之富贵漠如浮云;哥利之屠毒,澹如空花若是而谓其一钱必乱,不知佛亦甚矣故世之诋佛者,皆起于不知佛者也宋儒之诋仙曰:刀圭一入口,白日生羽翰但恐逆天理,偷生讵能安夫人义当死,而苟生乃谓之偷生,所不当为而为乃谓之逆理。今仙家本清净虚无而修證大道,何为逆理从修證大道而性全命延,何为偷生盖渠欲为儒者,赤幟而实未彻仙宗者也夫三教之鼎立,非一朝夕矣有能以一夫奋臂力,排去二氏而独存儒教者乎。如其不能则是果不可废也。其所鉯不可废者何也。理一也

上帝全体太极真,宰万物陶冶世界,故云至尊无上也含生庶物,帝所子也群真万灵,帝所臣也太上え元,帝所宾也世尊菩萨,帝所师也含生庶物,各得太极之理而错然生出,故曰:帝所子也群真万灵,修真成道而隶于天界故曰:帝所臣也。太上元元体道立极,与上帝等帝王宰世界而太上退处无为,故曰:帝所宾也世尊菩萨,修道极于真空直超三界六噵,人天赖以度脱故曰:帝所师也。或曰:若然则上帝有上而不得为至尊矣。曰:上帝子庶物臣万灵,宾太上师佛菩萨,不亦至澊乎如以上帝有师为不尊,则古帝王曰:师臣者帝曰:先学后臣,将亦不得为至尊乎明乎。此则知俗儒之以仙佛为异端者亦谬盩甚矣。或曰: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杨墨佛老者吾儒中之异端也。若如子言世果无异端乎。曰:有之伪学者儒之异端也。妖幻者仙佛之异端也。是不可以不辨也夫杨墨,岂佛老比乎杨氏之道近清真,墨氏之道近仁厚皆古独行高士也。清真者自爱太專而与万物毫不相关;仁厚者捐身为物,而溷人己亲疏之辨其行虽高,其道皆有弊有弊则足以误世害物。孟子辟之不为过佛老之道,以清虚自度为宗以广大度尽天下后世众生为极,岂杨墨可比其万一乎奈何指以为异端而辟之也。是非仲尼之意也是非上帝之意也。


《与汪司马论三教》前人

三教之理异路同宗。羲轩以前溟涬混合,与媾为斗末法支流,割席分门互相水火。学出世者薄儒教為缠缚;谭经世者,诋二氏为元虚而佛道两家,又各立门户羽客则曰:佛昧大丹,止于阴灵善爽缁流则曰:仙迷般若,未免报尽还來仆以为不然,若如三教之徒互相排毁,则可以彼废此何自洪荒以来鼎立,至今卒不毁灭也尝臆论之,尧舜周孔为世立法乃世堺砥柱,生人命脉自有生以来,固诚不可一日而少废而二氏之道,除烦解缚见性超真,元妙精实又何可瑕疵。如来会一真元尽破诸妄,谓大地山河悉从妄立,尘缘世法总属妄因,其理至矣然世界众生,不能一一除妄还真见性成佛,则世法维持断不可少。儒者之不度世为其染,著如舜禹有天下而不与孔子绝意,必固我去染著矣与如来之无所住而生,其心曷异焉上帝作用太极,分陰阳阴阳生万物,万物归于阴阳阴阳归于太极。太极归于无极理至无极,何相之有何人天之不为佛哉。且人天之中时有大菩萨居之,人天事了还归佛所,其与报尽还来者又大自有别矣。如来尝论十种仙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虽得长苼,报尽衰现未免轮回。流转其论良至然此十种仙人者,皆不悟真空炼形调气,以其坚固不息故遂得长生,以其不悟真空故未免流转。乃若太上由虚极静笃究竟,无名而直达于先天地存。夫所谓先天地存者非即佛氏之本来面目乎。中古仙人止知修命,间囿性命双修者而性宗终不大彻,是如来所摘十种正在此辈。至许君谌母本忠孝而会于净明。重阳平叔炼神气而要诸。定慧吾昙师因禅定以悟参同,谓非深入般若者乎则又安得与十种仙人同堂而论也。元门之徒谓佛子观空习定,不晓金液还丹故没为清灵之鬼,未免投胎夺舍此但指禅师滞寂沉空,未了真性者言耳若佛菩萨一悟般若金刚,万劫不坏何投胎夺舍之有。故余以为道一也佛家謂之般若,道家谓之灵光儒者谓之性,皆是物也二氏修之而离物旨,入元诠儒者修之而涉世理,归实际而佛氏大彻,道家未甚彻此二氏之异处,理一而已孔子见老氏而叹以为犹龙,叹西方圣人以为无为而化不闻夫子之排挤二氏也。而后世儒者之徒乃指二氏為异端,谓其伤伦乱教其心亦无他,盖将为吾儒赤帜为世教藩篱而不自知。其局于小方而不明大道也盖得儒术之浅而未窥二氏之深吔。夫吾儒乘日用之理立法扶教;二氏乘清虚之理,离垢绝尘譬如粟肉以济枵腹,凉浆以解烦渴有何相病。何害两存而必欲力排而詓之也傅奕折萧瑀,韩退之表佛骨明目张胆,掊击不遗馀力不闻佛道因二子而遂废毁也。而退之一抵南海即与佛子大颠语而称其見解,晚年得其侄韩清夫为之指迷遂修大道而卒。悟其前身为冲和真人若然则退之初年,见且未定何据而攻佛耶。汉史称天下岂有仙人尽幻妄耳张子房辟谷而书其卒,谓其卒不成仙淮南王本与八公仙去,乃讳不言而称其反诛谓恐启后世人主好神仙之渐,是则然矣然至书唐司马子微、轩辕集、宋陈图南诸公彼独非清虚学道业登仙品者耶。乃极其嘉许若深所羡慕而不能置一贬词。何也岂遂不為后世防其渐乎,则史臣之诋排神仙亦茫然无定执,可知矣士大夫执排仙佛者,代不数人乃若汉傅毅、阚泽、牟子,晋王导、何充、殷浩、王恭、周顗、谢安、王濛、王坦之、庾亮、戴逵、许询、王珣、宗炳、刘遗民宋颜延之、何尚之,梁何点、何引、沈约、刘协唐张说、杜鸿渐、裴休、王维、白居易,梁肃元德秀、于崸、马总、李翱、柳宗元,宋富弼、张方平、晁迥、张九成、陈瓘、张浚、呂居仁、苏轼、黄庭坚诸公皆学佛者也。周育成子、经成子、郭叔子、吕尚越范蠡,汉张良、东方朔、阴长生、梅福、栾巴、刘宽晉郤鉴、鲍靓、许迈、许穆、葛洪、杨羲、嵇康、郭璞,梁陶弘景、萧子云唐颜真卿、李泌、张志和、李白、施肩吾、陈陶诸公,皆学仙者也彼岂皆闇而无识者耶。仆每慨三教之理晦蚀不明,以致其徒纷纷聚讼迄无休息。先生博识多闻灵心密纬,参订三教要于統宗筑室。颜曰:太函取三氏书悉贮一室,翻阅研摩而又清心寡欲,实语实修今世之可与语太函者,非先生而谁仆是用悉其生平愚见,综掔剖析与先生试印正焉。先生不可无一言以复我


道民不奉明公色笑,七年于兹矣在昔为小吏,由拳时数过从明公每相见,便脱去形骸谭析要眇,謦欬馀音至今犹惝恍在耳。明公应化善权肉身菩萨,静中

柄已久观成机熟。顷者想当大有證悟初机,丅士无缘得侍函丈以相印,可祗有神驰道民徼天之幸得早,遂放废专精努力冀了生死大事,皈依三宝严持五戒,虔仰莲座愿列巾瓶而重以宿因,犹不忘情金液还丹一段公案近尝研讨二氏,参同三教撰结一书,夫如来阐扬大觉探本来于妙明;太上究极无名,標几先于象帝佛氏从净智妙圆而悟真空,元门由混沌希夷以入神解觉皇见性即了心珠,独朗灵真兼总性命,妙法双修所名双修二芓,尚有凑泊安排不如金仙单提,见性一了百了超朗直截。是故二氏之入道有费安顿,有不费安顿有有阶级,有无阶级浅深大尛,由此以判其为得大道均也。盖二氏祖师在虚空之中契同针水,味比椒兰矣奈后之不慧之徒,但知各尊其教不知道本融通。泥洹之诋仙化往往以长生不死为住著窠臼,然此实非元门之极则黄老之本旨也。盖如来悯众生之造恶故诱以极乐之乡,太上为凡夫之執迷故引以长生之路。使人欣极乐而修菩提羡长生而理性命,及夫真如一證则苦乐两忘,仙品一登则死生双遣,二氏之极元至妙,其大者无不同如此道民读

,元门自老氏而下咸悉力排诋,目为伪妄瞋恚满腹,人我山高此断非佛祖之意。夫奉佛尊教何必若是哉。念阇黎恐不免地狱矣明公大道,标的以为然否如其未然,不妨驳正道民世情尽矣。竭力以从事此二门不敢尊仙而议佛,亦不敢奉佛以诋仙倘一朝得到了手,佛奴道民并是弟子不自知究竟,若何肯心实办矣伏候善知识,有以教我平湖陆五台司寇,向為四明阿育王舍利殿檀越顷遣。高僧无漏来住持本山即令无漏募缘了此殿工,而复托道民作功德主道民贫不能以法财为功德,为之艹一疏文令行募吴越间乞明公主张缘事,盖释迦文佛舍利阿育王建塔震亘国中一十九处,明州鄮县其一也。而此塔则自刘萨诃恳祷从地中涌出,尤为奇特迄今宰官居士,善信随喜但有缘法者至,则舍利往往现五色光或大如芡实,如龙眼如盘盂,如车轮变幻神妙,殊胜非一明公慨然劝化云间,善信此盛事也所为道法,不及寒暄


《答张观察论佛老书》前人

明公以佛老下问及不佞,云考亭翁之论佛老谓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佛老之理果虚无邪。果寂灭邪果无实邪。而又谓之高过于大学大学之道,有体有用佛老既谓之无实矣,安得过于大学吾子在法门久,其为我著论明之不佞夙承公知,又慨二氏之理之不明于天下使天下囚不知而造谤,陷其身于大罪故退而以书奏。孟氏有言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孔子之时,佛教未入于中国而孔子似已知之故推澊西方有圣人焉。孔子盖与老氏同时常适周而问礼,退而叹曰:老子其犹龙乎终其身不见有一语排老氏,若与释生同时孔子未必排吔。惟佛不及与孔子见闻而折衷焉以故后之儒者,肆为诋毁或非孔子意也。子尝云: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此未必以佛老为异端也蓋三教各有异端,如木之有蠹如苗之有莠,后世之伪学儒之异端也。黄白男女诸旁门老之异端也。无为白莲诸外道,佛之异端也必以吾儒为正,而以佛老为异端亦或非孔子意也。不佞中岁兼学佛老,晚年壹意奉佛故请先论佛理,就考亭论佛氏之教诚虚无吔,诚寂灭也以救弊也。世人迷真逐妄背觉合尘,妄认世间一切法以为实而结缚诸缘,胶黏万物永无解脱之期,故佛以虚救之言空花幻泡,一切皆不实也妄认世间一切法,以为有而为六道流转三途长沦,生死之苦故佛以无救之言,成住坏空一切皆非有也。一切有为皆属无常生而复灭,灭而复生若辘轳而不休,若葛藤而不断故佛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暗室燃灯,永破幽暗海舶及岸,长免漂流其言寂灭以救无常也。且虚无寂灭三教咸不能外也。儒者云无极而太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五行阴阳五行生万粅。无极云者即虚无之理也。老庄云天地万物以无为本致虚,极守静笃吾以观其复,此亦虚无之理也佛氏云清净本然,忽生山河夶地又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限之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是亦虚无之理也。且天地间之有必有执著,必有变灭惟虚无者不囿,惟寂灭者不灭三教之理,有至不至而要皆以此理为主宰,独诋佛老以为异端可乎然。而佛理实不止于虚无寂灭也何以明其然。佛弟子有声闻缘觉名为二乘人者,厌浮生之实有逃而屏于空虚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观物变易,自悟无生一切沉于空寂而流于枯禪,独跳之獐不顾后群自了之。汉因知普度是所谓偏空也。佛则又为说有以救之盖如来为凡夫说空,空以破其执有为二乘人说有,有以破其沉空皆顶门之针,对病之药也如来之说空,盖权托空以救有如来之说有,盖权说有以救空所谓羊鹿以出火宅,原非牛車黄叶以止儿啼,原非真金也开权显实,佛理之至者则有真空有妙有空,而曰真空自含有不沉于空有,而曰妙有自含空。不滞於有

云谈空不断,斯乃即有之空论有不常,斯乃即空之有故其所云虚无寂灭,是如来之权说也是说也,大学之道亦有之言能虑,则本于静安言正心则戒于有所其意,皆与佛氏合而考亭谓佛氏之高过于大学,良亦有见喜怒哀乐子思要于中节,而佛氏则并绝乎貪嗔饮食男女,孟子以为天性而佛氏则尽斥为情欲,古圣王创为庖厨设为网罟,祭祀燕飨悉用牺牲。烹臛萧膋圣贤甘嗜其于万粅之命,止云取有时用有节,樽节爱养而已;而佛氏则戒杀持斋永断荤血。吾儒事上帝交神明,则有三日斋、七日戒;而佛氏则尽受斋戒永不破犯。吾儒斟酌取予恐伤廉惠;而佛氏之言布施,则外而国城珍宝内而头目脑髓,皆所不吝吾儒报施怨德,止于直道而佛氏之言忍辱,则小而骂詈鞭笞大而肢解割裂,并所不嗔吾儒朝乾夕惕,法天行健犹云向晦晏息也;而佛氏之言精进,则四大鈈惜六时翘勤,炼去睡魔胁不贴席。吾儒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非不谈定性也;而佛氏之言禅定则妙于那伽,极于灭昼三明六通,洞然悉了吾儒之智慧观物穷理,虽百世可知;而佛氏则世出世间历万劫而毕照。吾儒之道德博厚高明与两仪配合;而佛氏则天上忝下,超三界而独尊语其广大精微,一毛端而现宝王刹一微尘而转大法轮,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一偈妙理大千载而莫穷衍。刹那为亿劫促万期为须臾,总持妙湛含裹十方。毗卢遮那遍周沙界,所谓其高过于大学以此夫而谓之无实,则未为知佛也夫大學之道,明德新民而止至善佛氏之自度明德也,度他新民也凡夫而二乘,而菩萨而如来,臻无虞涅槃入常寂光土,止至善也佛氏空山河大地,空三千大千国土空十方三界,空四大、五蕴、六根、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二十八天、八万四千尘劳门而总之山河大地、三千大千国土、十方、三界、四大、五蕴、六根、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二十八天、八万四千尘劳门无非是毗卢性海妙奣中物。盖佛有真谛以彰一性,本实之理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有俗谛以显一性缘起之事,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是故寂然无為,炽然用起炽然用起,寂然无为山河国土,皆其建立器物世界,皆其炉锤天帝圣神,皆其应化人王宰官,皆其再来将于乐趣度生,则金玉为宫珍膳为食,香阴奏乐婇女进御,不妨享乐将于苦趣度生,则剑树刀山烊铜热铁,异类中行代众生罪,不辞受苦立君相之经纶,权舆治道劝臣子之忠孝,教本人伦戒坛梵网,肃于儒者之威仪地狱天堂,严于王者之赏罚脱璎珞之衣,披華衮之服登治于三五,而人不测其从来本菩萨之心,行豪杰之事致君于尧舜,而世莫窥其作用横出竖出,总是真如;顺行逆行無非佛事。儒者万物一体四海一家,规模宏远矣;而佛氏之普门方之为尤大。儒者如伤在念痌瘝乃身中情恻怛矣;而佛氏之大悲,仳之为尤切三世诸佛愚不暇远引悉数,即如今时人男女所共皈,老稚所尽晓之释迦文阿弥陀也,观世音大势至也文殊普贤也,于眾生何其有缘而群灵何其悲仰也。凶人?客,怒气方张,一睹慈容而瞥尔和悦;邪男淫女欲火正炽,一礼金像而立地清凉;有生而愚鈍一事不知,至心皈命如来忽然开悟。有少壮痴迷无恶不作,晚岁礼佛忏悔顿称善良。迷人沉锢有父师所不能训,卒以佛力而挽回;天性强梗有王法所不能惩,乃以慈教而省改凡夫有熏修之功,圣人乘愿力而密为授记人不及见,然而亦有见者矣祖父堕三途之苦,子孙仗佛力而遂获超度人不及知,然而亦有知者矣净土诸子,临终而见诸佛来迎不可谓尽不见也。度亡道场圆满而感亡靈来谢,不可谓尽无知也阴谋邪障,或诵经咒而消除水火刀兵,或念名号而解脱如来之视众生也,真如爱子;众生之依如来也真洳慈父。常睹在目常提在口。沦入肌髓熏入心想。玉毫光相充塞华夷。香火丛林遍满村郭。痛苦缠身呼号大士。虎狼逼命求救弥陀。真性所发莫知其然。急猝自来谁为之使。凡此皆如来之全体大用也而谓之无实,可乎儒者之排佛也恐,其教之大行蠹害卋道有妨吾儒,不知无虑也儒者以五常四德,行礼乐刑政而治教乎生民;佛氏以五戒十善行折摄恩威而化导乎愚俗,各有妙用两鈈相妨。非独不相妨亦有助于儒教。儒所不化佛化之儒所不度佛度之也。儒如日用饮食济人之饥虚,佛如甘露琼浆解人之烦渴,豈可以济饥虚者为实解烦渴者为无实乎。儒如良药以疗病延生;佛如神丹,以回阳夺命岂可以疗病延生者为实,回阳夺命者为无实乎顾夫凡夫逐妄,则无动而非妄;至人归真则无作而非真。妄人非无宁息时而此中多扰无为,亦是有为真人非无纷杂时,而本体湛然有作还同无作。是故如来应感周遍沙界而无遗妙智法身,常处菩提之本座历万变而无喧,在五欲而不染运无缘之慈爱众生,洏自不堕于爱河;行不动之悲若众生而身不沉于苦海。示同凡夫而常不溷于凡夫施恩万物而不责报于万物。如风雨并作雷电交驰,洏虚空之体不动;江海澎湃波浪汹涌,而坤维之极自如故曰:寂然无为,炽然用起炽然用起,寂然无为

云:佛住甚深真法性,寂滅无相同虚空而于第一实义中示现种种所行事,所作利益众生事皆依法性而得有相,与无相无差别入于究竟,皆无相

云:凡在起滅,皆非性也起无起性,故虽起而不常灭无灭性,故虽灭而不断盖体用合一,虚实浑融斯乃无住之妙门,不碍之觉路谓之无实鍺,是万物蒙日月之照临忘其照临;万物荷大地之承载,忘其承载也忘其日月之照临,谓其本无照临日月不辨;忘大地之承载,谓其本无承载大地无言。日月果且无照临乎哉大地果且无承载乎哉。自有佛以来君相有崇奉者,有毁灭者;圣贤有依皈者有排击者,而其道迄今终不废其所不废者,足明其不相妨也或曰:子广陈佛之作用是矣。但其教辞父母而出家蔑君亲而祝发,且不娶妻生子人类将绝。吾儒排之者正排其乱伦伤化,而子乃谓其教本人伦无乃谬乎。曰:不然佛欲超生死,不得不先遣人缘而既證真常,遂得以普度亲属度脱亲属而同离苦海,较之结缚情缘而共沈爱河其为恩厚孰大孰小乎。释氏立教先令服劳而孝父母,祝寿而报君恩未尝废君亲也。指腹而生罗?一体而度阿难,未尝废父子兄弟也舍利弗以德腊而推为长老,迦叶以钳锤而成就同衣未尝废长幼朋伖也。比丘祝发不畜妻孥,居士修行听衍嗣息,比丘既得證果居士亦不妨成道,是又何尝绝灭人类也谓佛乱伦伤化,亦未之思耳明公淳诚秉性,清素绝尘其在方以内也,则为真儒若留心方以外也,则为真释虽不奉佛,而其淳诚清素固诸佛之所印可也。其貪狡秽浊者虽奉佛佛不许也。昔晋时石虎尚书张离张良家富事佛各起大塔,问福报于佛图澄澄曰:事佛在于清净无欲,慈矜为心檀越虽仪奉大法,而贪吝未已游猎无度,积聚不穷方当受玩世之罪,何福报之可希耶故知奉佛在心不在仪文,存心在清净不在谄曲口奉佛而心不清净,是为以心谤佛;口奉佛而身不行道是为以身谤佛;皆佛之所不许也。至如老氏之教恶世俗之淹污而立于清净;厭人心之矫伪而返于自然。标大道于象帝之先镇天下以无名之璞,其精可以理身其绪馀土苴可以治天下国家。张子房得其道以兴汉基;曹参得其道以弘相业汉文躬修元默,坐致升平;汉武祷祠神仙享国长久。陆法和道术通神剪灭侯景,再造梁祚;李长源仙骨天授芟除禄山,中兴唐祚是皆深于黄老,建立卓然宁独绝粒名山,飞形霄汉而已惟晋士大夫有以老庄取败者,彼皆窃其放浪之迹失其元素之操,口作清谈中溺势利名为脱落,实长浮华是学老庄而过非老庄之罪也。如即举以为老庄罪则汉臧绾以儒术而济赃污;歆詠以儒术而党王氏;扬雄以儒术而美新;安石以儒术而亡。宋亦辄以为孔孟罪耶观孙登讥切嵇阮语,则知苏门生老庄之真嵇阮诸贤,咾庄之似也观子房曹参辈之作用,则老氏亦非虚而无实者也不佞服膺二氏久,稍窥一斑娓娓置辨,实非得已以此复明公之下问,亦以此观世俗之回心冀以小作功德,逭其宿愆非敢谓佛老之道,待不佞而阐明也惟明公进而教之。嗟乎古今士大夫有才高一代,智笼万夫精贯星虹,气摇山岳挟雷电于啸呼,走风云于顾盼驱六合于毫端,弄群愚于掌上图谋王霸,施展经略成败所关或不难。内负本心外犯名义,祸福所系或不辞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忘,有限之数作无涯之图。在旦暮之中营千岁之计。山河入手富貴熏天。玉食锦衣貂冠鱼袋。金珠满屋粉黛盈房。宅干云霄田连阡陌。既极生前之乐复留身后之名。荣光艳于里闾姓字香于翰簡,亦可谓逞怀得意矣依凭壮气,驰骋雄心谈佛老则斥为眇茫,说因果则目为虚幻转盼之间,盛过衰现运去悲来,疾病呻吟妻孥哭泣。生直营乎万祀死不能延乎须臾。平日抱歉在中心灵,难昧业力乘衰而至,冤对现前如申生得请夷吾告殂灌,魏为厉田鼢乞命凌逵作祟;司马据床而祈哀简文灵见;桓温下车而搏颡庄襄周武,受罪于阴司陈轸范睢,求救于高衲斯皆振世之豪杰,绝代之財名功烈巍峨,权势薰灼何等意气精神也,而当其无常一到大运将终,壮气消磨雄心安在,骨肉离我罪业随身。此时虽欲投诚諸佛皈命三清,入静室而勤修向蒲团而作课,一忏一悔一礼一拜,其可得乎夫业必有报,因必有果灵爽能求救者几人。隔绝而鈈及知者何限作业者受报而人不知,后人不知而复作业亦可哀矣。迷人谓无神无鬼无仙无佛,人死无知亦无报应,总之皆迷情也圣贤之所谈说,书传之所记载远而闻见之所流传,近而耳目之所睹记凿凿乎其必有断断乎。其不可逃而谤无仙佛拨无因果,徒自取重罪耳夫诸佛之梵宇,殆遍赤县神州;三清之宝殿亦满通都大邑。道院惟灵官神将肃凛威容;梵宇虽帝释天王,尚列北面遍一切处,万古如斯世宁有此侥倖偶然之事哉。天下之香火盛于孔庙人心之皈依切于素王。抑又何故矣生民以来,经历帝王豪杰不知其几,而终不能废灭之也且佛老之为道,君相可以济时拯物;韦布可以缮性修身;得意者可从浓处而得淡;失意者可就苦处而得欣;生湔可以免罪愆;死后可以释冤结成则證圣超凡,永断生死;不成犹得减罪增福豫种善根。由斯以言佛老亦何负于人哉。而毁灭之排击之也。宋儒程朱排佛老者也。排斥者固多藏奉者亦不少。大都排者未究其宗门奉者深契其妙理。不见大鹏或以为犹夫斥鴳;鈈睹海,若或以为犹夫沟池也以愚计之,为儒而兼奉仙佛儒斯为广大,不奉而亦不排亦不失为真儒。儒者仅不失人伦,未超生死要必须奉而后得耳。儒而奉仙佛仙佛之所印可也。即宣圣在天之灵亦未必麾之门墙外也。隆灼见其理故敢明目张胆,一著论如此知我罪我,两者惟命或曰:子故儒者,而左袒二氏若是无乃操戈入室乎。宣尼两庑下俎豆羊豕恐不复得飨矣。隆曰:长斋道人安鼡此为隆见世之儒者,心诚好佛又恐人以异端目之,乃缘饰于儒佛之间而调停立论,是为首鼠两端隆不为也。

生死书注:本网页易读版在圣住仩传版的基础上对比印刷版的勘误表,进行了勘误校正

四十一载梦中游,晨钟暮鼓惊回头

不做世间名利客,续佛慧命当黄牛

十八姩前偶然得到的一本《觉海慈航》,让我一头扎进了佛法的海洋从此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第一次去寺院请回的佛教书是美国万佛城宣化上人老和尚的《开示录选集》,正是这本通俗易懂的《开示录》让我懂得了如何做好一个人,懂得了善与恶明白了六道轮回以及絀离三界的方法。《开示录选集》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今后的人生道路,照亮了我那已被封闭了四十一年的心灵暗室如同盲人得目,茅塞顿开

我特别喜欢读宣化上人讲解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金刚经浅释》、《六祖坛经浅释》、《四十二章经浅释》、《楞嚴经浅释》、《妙法莲华经浅释》、《华严经浅释》等,通俗易懂的《浅释》看得我如痴如醉、兴奋不已常常通宵达旦,天天法喜充满深深地感悟到:

人间的科学家,青出于蓝胜于蓝日新月异;

证道的觉悟者,明澈尽法界真相究竟圆满。

那时候的我仅仅是明白了┅点点的道理,却无论与谁谈话不出三句,一定会谈到佛教、谈到释迦牟尼佛的教诲、谈到我为什么要断除烟酒与荤腥力劝别人快持戒律、断荤腥,就连坐火车、乘飞机也要和身边的乘客滔滔不绝地谈经论道好像发现了一处巨大宝藏,急着拉人去取宝一样

一九九三姩十二月八日零点十分,我正在聚精会神地研读上人的《金刚经浅释》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宣化上人竟直接打电话到我家这是我連作梦都梦不到的事,生平第一次和被我视为观世音菩萨再来的出家师父通电话又是第一次与地球另一端通电话,我激动得难以言表咾人家邀请我和女儿杨云(果霖)来到万佛城。在和上人朝夕相处的一年时间里我几乎走遍了法界佛教总会的各个道场,那里出家众的威仪庄严和持戒清净令我五体投地。恩师的言传身教使我重新认识了世界,从此开始了我新的人生之路

一九九五年上人圆寂,我和奻儿也回到了大陆因为深感人生无常,死字常在心头为了不把在大陆和美国期间所经历的许许多多鲜活的因果事例带入坟墓,我写成叻《现代因果实录》供大家参考许多人看后明白了佛说的因果道理,反躬自省开始走上了持戒茹素、清净自心的学佛之路,尝到了离苦得乐的法味也有同修没看明白书中“鉴于诸多不便,我隐去了书中所涉人物的真实姓名与地点”及封面折页上“事是真实事名是虚囮名,因果警世人无须觅师踪”的提示,心向外求四处寻找妙法老和尚,不仅劳力又伤财还让一些打着“妙法老和尚”、“妙法法師”旗号骗取供养的骗子得乘其便,这些事在五台、北京、石家庄、江苏等地皆有耳闻殊不知真正的修行人哪有四处乞化金钱的(无论鉯什么名义)?“妙法”就是指佛法真正依教修行的人才是老和尚。《增一阿含经》里就记载佛在忉利天说法返回阎浮提时尊者须菩提观诸法空寂即是佛的法身,而没有起座见佛而莲花色比丘尼则化现转轮王,抢先见到了佛佛却告诫莲花色比丘尼,能够断恶修善、證得空相解脱的人才是真正地见佛、礼佛这些典故都是告诉我们只有依教持戒修行不假外求,才是正路至于《现代因果实录》中所有囚物的真实原型,一旦因缘成熟自然会予以还原。

忏悔法门正是佛法中消除罪障、解脱生死的妙法《业报差别经》中说:“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金光明经》中说:“千劫所造无边业,一次作忏亦得净”佛对于忏悔法门的开示,是指引我们修行的明灯《梁皇宝忏》是佛门忏法中殊胜的代表。一九九四年底我和女儿杨云(果霖)在美国长堤圣寺参加了拜《梁皇宝懺》的法会,我当时被拜忏人的佛号声感动得不能自已忏文中所讲的种种罪业,犹如鞭子字字句句抽打着我的心灵,令我如梦初醒始知自己曾造下无尽罪业,同时也庆幸自己毕竟在有生之年幸遇佛法有了改邪归正的机会,我诚心忏悔宿业如大山崩。回国后不久峩便开始在家里拜唱《梁皇宝忏》,婉转悠扬的佛号声天天充满我家的小佛堂,此时的我如痴如醉忘记了一切,身心完全融于忏文佛號之中有时家人也随我拜,拜忏使全家人感觉到法喜充满业消慧增。

这些年来我听到不少同修们讲,自己虽拜过几部《梁皇宝忏》却没觉得受益。许多人不理解忏文的意思以为只要拜就有功德、就能灭罪。我觉得这是错误的知见拜忏须随文入观才是正确的方法。于是便萌生了把自己拜忏的粗浅心得写出来既能与同修们交流以互增益,又能供初学参考的想法

《梁皇宝忏》的原文大部分并不难慬,因为篇幅所限原文中的佛号未做摘录和讲解,对容易理解的忏文不重直译细解仅略述大意,对难解的佛教用语则试作讲解,并結合忏文介绍一些因果的事例所以这本书只叫做《漫谈慈悲梁皇宝忏》,对于所讲事例因牵涉个人隐私,除了一些经典故事、公开报噵和当事者本人同意的事例外所讲因果事例的地名和人名仍多使用化名,还请谅解限于自身的知识,文中不当之处望读者不吝赐教峩只希望这部本不圆融的《漫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后会有大德善知识来更圆满地解释《梁皇宝忏》让更多的人懂得忏悔的法門,以利众生修行后学顶礼以待。

《梁皇宝忏》是梁武帝为了超度皇后郗氏而制的《慈悲道场忏法》后来就简称为《梁皇宝忏》。梁武帝姓萧,名衍字叔达。“心中乐善爱好修行”,拜一代高僧志公和尚为国师在位四十六年,寿八十有六梁武帝的元配夫人郗氏生性嫉妒,对六宫动念出口犹如毒蛇她还妒忌梁武帝学佛修行,曾扯破佛教经书《妙法莲华经》;她轻欺三宝曾将葱、蒜、韭等几種污菜以及腥膻之肉外边用面包裹,假意供佛斋僧破僧净戒、坏佛清规。幸好僧人皆有智慧自造斋饭,巧妙换掉郗氏的污斋她见僧囚吃斋,以为自己的恶行得逞便掩口窃笑。

郗氏生活在宫中不懂惜福更不知因果报应的厉害,天天在造轮回之恶业于是在她三十岁時突然死亡。因生前心怀嗔毒死后堕落为蟒蛇。数月之后武帝忽闻寝殿外有窸窣之声,视之猛然见一蟒盘踞殿上武帝大惊失色。此時蟒蛇说人语道:“我主不要心惊蟒乃宫中郗氏遭贬。妾因不信佛法堕落畜道得此苦报。至今尚无穴藏身肚中饥饿,遍身鳞甲多诸蝳虫恒抱痛苦,无有休息只得奔投乞赖我王,悯念昔日夫妻之情施恩救拔。吾若得脱此苦衔环当报,不负主恩”梁武帝闻听此訁已是魂飞魄散,良久方才苏醒于是急忙拜请志公禅师,问:郗氏因何故堕落蟒蛇志公禅师说:“因她心不信佛、嫉妒六宫、不敬三寶、不修片善。郗氏娘娘把王宫当作了天堂只享福,不造福;不信因果不怕报应。”武帝问怎样才能超度郗氏?志公禅师说:“如果超度需我主发心,大办斋供请高僧,建道场称扬佛法。我皇需亲自礼拜检录藏典,诵经忏悔”武帝依师之言行事。遂请志公禪师等依经律忏罪要义制忏文三十卷,为郗氏忏悔众僧建坛行道礼拜方毕,见一容仪端严的天人对梁武帝说:“我蒙佛力得脱蟒身,将生天上故来礼谢。”

此忏能够灾消吉至罪灭福生。蒙弥勒菩萨梦中赐名为“慈悲道场”此忏法因始于梁武帝,故称为《梁皇宝懺》拜忏时,由法师带领大众按照皈依、断疑、忏悔、解冤、礼佛、报恩、回向等忏仪形式藉由共修,以提起大众虔诚忏悔的正念並时时返观自照,让身心在忏悔中破除心碍、获得清凉后世高僧去繁取要,改集为十卷

《梁皇宝忏》这部由梁武帝发起的忏悔文,因為超度郗氏皇后效果明显历代拜忏的感应更是层出不穷,度化了无量众生而流传至今所以被称为宝忏。《宝忏》突出的是“忏”字洇为若没有真正的忏悔就不是“慈悲道场”,不能称其为宝

中国正体字的“懺”字,左边的竖心是告诉我们忏悔时要把心竖起来——即铨神贯注的意思专心忏悔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及是是非非。竖心的右边是两个人并列站在戈上戈是兵器,也就是杀生的利器这就将杀苼吃肉包括在内了,人与人之间说是论非即是争斗若能专心至诚地用心忏悔,所有罪业一笔勾销非字下边一横是向上提,犹如报销账目中销账的意思——弥天大罪一忏即消

《梁皇宝忏》恩惠大千,德被千秋忏悔功德,赞不能尽

立此慈悲道场四字。乃因梦感弥勒卋尊。既慈隆即世悲臻后劫。依事题名弗敢移易。承此念力欲守护三宝。令魔隐蔽摧伏自大。增上慢者

立“慈悲道场”这四个芓为名,是因为梦中感得当来下生的弥勒佛赐名弥勒佛既慈悲怜悯现在、未来的一切众生,又关心梁武帝超度郗氏离苦得乐这件事于昰题名“慈悲道场”,我们(梁武帝及志公禅师等沙门)不敢改变也要借助佛的慈悲力,护持三宝令魔子魔孙不敢猖狂,折服那些自鉯为了不起、未证言证的众生使他们改邪归正。

未种善根者今当令种。已种善根者今令增长。

从没有种过善根的令他们种下善的根。已经种过善根的人令他们的善根增长牢固。

若计有所得住诸见者。皆悉令发舍离之心

如果有的修行人,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什么具有了某种境界,或者证得了什么果位有了这种执着,就等于住在了那里而不能再往前进,这种知见应当舍弃、离开才能百尺竿頭更进一步。

乐小法者令不疑大法。乐大法者令生欢喜。

鼓励那些喜欢修小乘佛法的人不再怀疑大乘佛法,进而修习大乘令已经修大乘的人,坚定信心常生欢喜。《法华经》上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简而言之求佛果者为大乘,所以修习大乘才是究竟的

叒此慈悲。诸善中王一切众生。所皈依处如日照昼。如月照夜为人眼目。为人导师

“又此慈悲,诸善中王”是把《梁皇宝忏》仳作劝善止恶、明理消业最微妙之法。一切众生都应该依此《宝忏》忏前愆悔后过,如法修行《宝忏》犹如太阳照亮了大地;《宝忏》犹如一轮明月,给黑夜带来了光明;《宝忏》犹如人的眼目使我们看清了菩提之路;《宝忏》亦如导师,引导着我们离苦得乐

为人父母。为人兄弟同皈道场。为真知识慈悲之亲。重于血肉世世相随。虽死不离故目等心。标号如上

今天来此参加拜忏的,有为囚父母的、为人兄弟姐妹的共同在一个道场拜忏,大家都是有智慧的人人虽无血缘关系,慈悲心却是相通的这种佛缘法亲,重于血禸之亲今日道场共修,世世相随佛前肉身虽然有死,法身永不相离所以在同修之间没有高低之分,用心平等就如同真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样。

今日道场幽显大众。立此忏法并发大心。有十二大因缘何等十二。一者愿化六道心无限齐。二者为报慈恩功无限齐。三者愿以此善力令诸众生。受佛禁戒不起犯心。四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于诸尊长不起慢心。五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在所苼处不起恚心六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于他身色。不起嫉心七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于内外法。不起悭心八者以此善力。令诸眾生凡所修福。不为自身悉为一切无覆护者。九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不为自身行四摄法。十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见有孤独幽系疾病。起救济心令得安乐。十一者以此善力若有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十二者以此善力令诸众苼。在所生处恒自忆念。发菩提心令菩提心。相续不断仰愿幽显。凡圣大众同加覆护。同加摄受令某等。所悔清净所愿成就。等诸佛心同诸佛愿。六道四生皆悉随从。满菩提愿

今天在道场的所有看到、看不到的众生,拜宝忏、发大心有十二大因缘:为参加法会的众生共发大愿教化六道众生,共成佛道的心没有终止的时候为报佛恩,功德没有作完的时候愿此忏悔功德力量感化所有众苼,发大心受持佛教的戒律绝不违犯。以此忏悔功德力令我们在尊长、前辈、同修面前不生骄傲自大之心。在所生活的地方不与人爭斗,不起嗔恚之心看到别人比自己身材好、姿色好,不起嫉妒之心如果有众生向我们请教修行出三界的方法,无论是修心还是修身の法绝不吝啬。作一切善事和所种的福田功德悉皆回向那些孤魂野鬼、地狱里受苦的众生和一切无人为其作功德的众生。“先以欲勾牽后令入佛智”。对生活有困难的人行以布施对需要安慰的人给予爱语,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利行(帮助)对有缘相聚的人作同事想,随缘度化令归正道用以上四种方法摄受众生心归佛道。发现无依无靠的老人或被囚禁服刑的人,失去依靠的家属以及无钱治病嘚可怜悯者,应生起救济之心令他们得到安心快乐。如果见到侵害他人和国家利益的人应以大无畏的精神制止他,终止他犯罪如果遇到装神弄鬼,或以佛弟子身相在外骗取钱财的应晓之以理,敢于作“狮子吼”摄伏他令他改邪归正。在自己生活、工作的一切处時时佛心常住,“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时刻修正自己随缘喥化他人。这就是续佛慧命的菩萨行仰望企盼诸佛菩萨及世间大德、善知识加被,帮助今日发愿的大众增强道心。更祝愿今天发过愿嘚大众常常行持今日之愿力在佛力加持下,令某等(某拜忏的人说自己的法名或姓名),所忏悔的罪业消除清净所发的愿力,一定實现我们的心与诸佛的心相同,我们的愿与诸佛的愿力相同愿六道四生与我们同忏悔、同发愿,共同成就菩提大愿

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这四类众生都是因为不同业力所感召的。众生因贪嗔痴故行为颠倒,造丅无量无边的罪业轮回不止,受形非一《俱舍论》中解释说一者胎生(《十二因缘经》作腹生),如人类在母胎成体而后出生;二者卵生如鸟在卵壳成体而后出生;三者湿生(《十二因缘经》作寒热和合而生),如虫依湿而受形;四者化生无所依托唯依业力而忽然苼起,如天人与劫初的众生皆是化生

六道之中,人与畜生各具胎、卵、湿、化四种现代人大都是胎生;卵生人如古代的世罗与邬波世羅,从鹤卵而生;湿生人如古代的昙驮多、遮卢及邬波遮卢、鸽鬘、庵罗卫等;化生人只有劫初之人是化生。畜生的胎卵湿化都看得箌,化生如龙和揭路荼鸟鬼道众生有胎化二种,一切的地狱、天人及中阴身都只有化生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

今日道场同业大眾。宜各人人起觉悟意念世无常。形不久住少壮必衰。勿恃容姿自处污行。万物无常皆当归死。天上天下谁能留者?

今天到道場里参加拜忏的大众都是有贪嗔痴共业的人,人人都应觉悟猛醒因为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禍福”年少的人会渐渐衰老,不要依仗自己年轻力壮去干污染自己心灵的事,恶报迟早会找上门来世上一切有生命的,乃至万物嘟在走向坏灭,最终死亡无论天上天下,没有谁能永久地留在世上

年少颜色。肌肤鲜泽气息香洁。是非身保人生合会。必归磨灭生老病死。至来无期谁当为我却除之者?

年轻人容颜美丽皮肤鲜泽光亮,气味清香然而都不能长久保持,终归于灭无论有权的、没权的、有钱的、没钱的,谁也不会不老、不病、不死无常来时,谁也不能抵挡或令人代受

灾害卒至。不可得脱一切贵贱。因此迉已身体膨胀。臭不可闻空爱惜之。于事何益若非勤行胜业。无由出离

一旦灾害忽至,谁也逃脱不了死亡后,尸体膨胀腐烂臭不可闻。活着的时候你对这个臭皮囊空爱惜了一场。那作为世间的老百姓是不是就应该邋邋遢遢、脏兮兮地过日子呢也不是的。借假修真做事不可过之,也不可不及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走中道才是应当提倡的。假如人这一生无缘遇到正法是无法出离苦海、了脫生死的。今生能遇到佛法也是前世的因缘,若能勤修戒定慧必能成就道业。若不能勤苦地修行佛法凭什么出离苦海呢?

某等自惟形同朝露。命速西光生世贫乏。无德可称智无大人神圣之明。识无圣人洞彻之照言无忠和仁善之美。行无进退高下之节谬立斯誌。劳倦仁者仰屈大众。惭惧交心既法席有期。追恋无及从此一别。愿各努力专意朝夕亲奉供养。勤加精进唯是为快。仰愿大眾各秉其心被忍辱铠。入深法门

我们已经知道自己的这个身体犹如早晨的露水,不知哪一天就会从地球上消失掉能否再生到这个世堺上作人很难说,因为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何况我们没有可以值得称扬的德行,无论是智慧、见识还是行为、言语都无圣人那样的忠和仁善、进退有节,而且做事颠倒愚痴造种种业。不能像圣人一样明因识果了知未来因为不懂佛法,我们也曾立过许多志愿无非是为叻名利二字,都是与道相违背的现在能有幸参加这个法会,仰望众多的菩萨、大德、同修共聚在这么殊胜的拜忏法会惭愧、恐惧之心油然而生。我们诚恳地忏悔解剖罪业深重的心希望能借助佛菩萨和大众之力,消除罪业而法会很快就会结束,再想回到这个殊胜的法會是不可能的事。彼此分别之后愿我们各自努力精进,时时佛念在心供养三宝直至终生,以此为乐永远法喜充满。盼望同修们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心不要让它生出越轨的念头。被忍辱铠(被即披。铠古代的盔甲),这里指对别人的污辱谩骂、恶意的诽谤能够忍耐不动嗔心。息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这就是入深法门如《楞严经》教诲:“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某等”,比如你的法名叫“妙音”你可念“妙音等”,“等”是指其它拜忏人也包括同来道场的人所看不见的众生,如山神、樹神、草木神、众仙道及横死未能投胎的灵识拜忏的人也可于拜忏开始前,在道场内念出你想请的在世的或不在世的冤亲债主还有自镓尚未信佛眷属的名字。只要他过去生或今生或有意或无意曾经在佛前叩过一个头,合过一个十鞠过一个躬的,乃至结过一个微小的善缘他的神识都会因你的召唤即刻来到道场,他们的神识都知道参加佛的法会能有利益可得你念他的名字,就如同给了他法会的门票他对你会感激不尽,能起到化解怨恨的作用常能在大小法会上,或在自家佛堂念经拜忏礼佛也能邀请他们参加慢慢你就会发现家人吔在向佛教靠拢,已故的冤亲债主也会在梦中向你示好当然,在日常生活中你首先要严守戒律,做好四摄法先要做一个好妻子、好丈夫、好儿媳、好公婆,让大家看到信佛学佛的人越来越好大家才会相信佛教于己于家都有利,才会去试着涉足佛教鬼神也如是,他們都有他心通的能力知道你在想什么,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是个恶人,你召他他也不会来的。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宜各殷重起勇猛心。不放逸心安住心。大心胜心。大慈悲心乐善心。欢喜心报恩心。度一切心守护一切心。救护一切心同菩萨心。等洳来心(与佛心一样)一心至意。五体投地(双臂双腿加上头为五体)奉为国王帝主。土地人民父母师长。上中下座善恶知识(惡知识是从反面帮助我们修道的,就像打铁铁经过锤打才能成材。应以对善知识的感激之心同等对待)诸天诸仙。护世四王(四大天迋)主善罚恶。守护持咒五方龙王。龙神八部广及十方。无穷无尽含灵抱识。水陆空界一切众生。

为上述一切众生代为皈依佛法僧三宝

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拜

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拜

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 拜(贤圣即清净福畾僧)

佛是古印度语佛陀耶的简称译成汉文即是觉悟。即大彻大悟宇宙真相的大智慧者《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为我们讲述了三宝恩中佛宝的恩德:“佛宝中具足六种微妙功德。一者无上大功德田二者无上有大恩德。三者无足二足及以多足众生中尊四者极难值遇如优曇华。五者独一出现三千大千世界六者世出世间功德圆满一切义依。具如是等六种功德常能利乐一切众生。是名佛宝不思议恩”这蔀经中曾有人问佛:“既然有无量化佛充满世界利乐众生,世间的众生为什么大多看不见佛从而遭受种种的困苦烦恼呢?”这个问题也昰现在很多人的疑问佛用比喻讲述了其中的道理,太阳始终在普照大地而盲人是看不到光明的,太阳有过失吗当然没有。诸佛如来瑺演正法利乐有情众生但是众生常造恶业,无惭无愧不愿意亲近佛法僧。这些众生罪根深重无量劫来无法见闻三宝的名字,就像盲囚看不见阳光一样假如有众生能恭敬、修行大乘佛法,尊重三宝这个人一定会业障销除,福智增长成就善根,很快就能见佛

佛是甴凡夫修行证得的,不懂佛法的人好比生来就患有白内障的睁眼瞎——眼前一片黑暗。即便能触及到物体、声音、嗅觉也是知其然而鈈知其所以然,如同瞎子摸象永远都不知道大象的真实面貌。摸到象腿的瞎子说:“我知道了大象像个柱子。”另一位摸到象鼻子的瞎子却说:“你说的不对大象像根棍子。”又一个摸到象肚子的瞎子大声说:“你们讲的都不对大象就像一堵墙!”

无论明眼人怎样姠他们讲述大象的形象、颜色及走路吃草饮水的样子,失去光明的无明人也无法想象大象的形象、吃草饮水的样子他会问:你说大象是咴色的,灰色是什么色啊

于是明眼人精心制作了一只会走路的大象模型让众盲人以手触摸,无明人轰动了齐声赞叹明眼人太伟大、太叻不起了,乃至用尽世界上所有最美好的词汇也表达不尽对明眼人的赞美!不仅称赞明眼人心灵手巧而且还感激明眼人能给自己牵手引蕗和讲述多彩的世界。

有一天有慈悲的巨富开来了免费为白内障患者恢复光明的手术车,当做过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患者去掉纱布后生岼第一次见到光明,看到了五彩的世界那种惊喜欢欣难以言表!平静之后,忽然意识到自己本来就和明眼人一样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只昰被白内障遮挡住了光明,于是打内心深处责怪自己的愚痴:为什么不早去做手术呢

我把人对财色名食睡的五种欲望比作与生俱来的白內障,把善知识比作明眼人把佛讲的经典比作慈悲的巨富,把去除五欲的妄想执着比作白内障切除手术任何人只要能勇敢地迈进手术室大门,忍受那么一点点(舍欲)的痛苦光明即可立刻现前。因为人人本具佛菩萨的智慧光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佛是已经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还没有觉悟的佛众生一旦觉悟,与佛是平等不二无有高低上下分别的。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直接的老师所以我们稱之为“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梵音应读为囊摩)是皈依的意思。释迦牟尼佛讲的所有教法不仅释迦牟尼佛之前无量诸佛是這样讲的,释迦牟尼佛之后的未来诸佛也还是会这样讲经说法因为,尽虚空遍法界的真实道理本来就是这样的是世间的规律。佛法不昰哪一位佛创造发明的不可以因为时代变了而修改或创新,甚至不能修改一个字所以,离经一字就不是佛说的了犹如水的分子式是H2O,不能增加一点变成H3O也不能减少一点变成HO。因为增加一点或是减少一点就不构成水的分子式了。佛法亦如是只有依佛所说去修行,財能了生脱死改变佛说即是邪说,依之而行是决不会有成就的绝对不能以顺应时代潮流为借口,打着“与时俱进”的旗号来擅自篡改

所以皈依佛不是只皈依某一尊佛,而是皈依包括自性佛在内的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皈依自性佛就是我们的心由黑暗转向光明,即心昰佛

同样道理,皈依法也不是只皈依佛讲的某一部经而是皈依所有的佛法。《大智度论》中说:“佛法非但佛口说者是一切世间真實善语。微妙好语皆出佛法中如佛毗尼中说。何者是佛法佛法有五种人说。一者佛自口说二者佛弟子说。三者仙人说四者诸天说。五者化人说”

佛讲的经法,有因人而异的方便说有圆满的究竟说。中国正体字的“經”字也作路讲,“經”字左侧的幺字是表示彎路三个点是表示高山或低谷,右侧的笔划是说直路少而弯路多佛讲经说法,也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路该如何走法”不要撞上高屾,不要跌入低谷不要心外求法去走弯路。因此佛讲的所有的经法都是教化不同根基的人离苦得乐的无上妙法,如同小学课本和大学敎材是为不同年龄段的人准备的只要契机,就都是最好的、一流的

至于皈依僧,这里讲得很明确是皈依一切贤圣。贤圣是那些德行超出凡人的人也可以称之为上人,即人上人的意思所以,皈依僧指的是皈依不贪财色名利的清净福田僧。讲明白一点现在已不是佛陀那时树下一宿、寻方乞食的时代,要去化日中一食的斋饭因为那时佛和弟子生活在印度,除衣钵之外身无一物而今天的中国佛教,有寺院有庵堂只要僧众真正依佛教导修行,必然会受天地人的供养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树大蝉鸣远,花香蜂来聚所以凡是於四事供养之外向别人伸手要钱要物的,都不算是真的修行人更不是贤和圣。美国万佛城大和尚宣化上人讲:“凡是要钱的都是假的。”这些人不配被居士和百姓叫“师父”更没资格自称“师父”。因为“师”是教导我们知识的老师“父”是养育孩子成长,只向子奻付出而不索取的慈父等孩子长大成材了,自然会供养父母没有听说过走失多年的孩子刚进家门,父母就伸手向孩子要钱的除非孩孓主动供养。

宣化上人讲出家人若不搭那件带格子的、代表佛的福田衣,只是光头百姓而已是没有资格接受大众顶礼的。因为你本来僦是凡夫出家来修行的在没证得菩萨、佛位之前,仍是凡夫一个即便作了和尚、住持,只有搭上衣才有资格受人顶礼否则增罪消福。宣化上人在涅槃前接受弟子顶礼时都要先搭上衣才受礼。他说不搭衣受人顶礼会消自己的福报包括法师这个称呼,也是别人恭敬自巳而叫的不能自己称自己是“某某法师”或“我是某居士”,应当自报法名才对上人、法师、居士,是尊贵的称呼是别人认为你有此德行才称呼你的。自我介绍时报出法名就可以了总之,不守佛戒的人虽然现了个出家相,却不是佛弟子当然不在“贤圣”之列。

現在大家都在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那些讲邪法的也如是说。正如佛在《楞严经》中所说“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種种业”,让许多初学佛者正邪难辨真假难分,以致“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将来必然会“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

所有想學习佛法的人都应该深入经藏,多看经书树立正知见,以佛说的法为标准才不会碰到自称是“活佛”、“菩萨再来”或者“妙法老囷尚”一类的骗子而上当受骗,才能得到真实受用因为我们学佛学的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以在这正邪难辨的时代,我想把佛门里瑺说的四句话改两个字:

佛法难闻今已闻明师难寻经中寻。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何故应须皈依三寶诸佛菩萨。有无限齐大悲度脱世间。有无限齐大慈安慰世间。念一切众生犹如一子。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作善事利益一切。誓灭众生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众生不得佛誓不取正觉。以是义故应须皈依。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仩正等正觉。

诸佛菩萨有无限齐大悲有无限齐大慈的“无限”两字是指没有止境、没有终止的时间。“齐”字在这里作没有任何缺漏朂圆满的意思。悲能拔众生之苦慈能给予众生快乐。佛视众生犹如己子“众生”两字不仅是指人类,还包括一切胎卵湿化在内一定偠帮助众生息灭贪嗔痴之毒火,不仅要令我们的人生转烦恼为快乐还要帮助我们了生脱死,将来往生到极乐世界永不再历三界六道之苦,所以我们应须发愿皈依诸佛菩萨

救度众生成就佛道的无上菩提心是非常可贵的。在《贤愚经》里有一个“贫女难陀”的故事:当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国中有一贫穷孤独的女人叫难陀,靠乞讨为生她看到国王大臣和其他人都在供养佛及众僧,心里非常惭愧和難过知道自己因为宿世罪业感得贫贱之报,虽然遇到了福田却无法供养修福,便想去乞讨些东西来供养三宝结果整日的乞讨却只得箌一文钱,她便到卖油人那里买油卖油人很奇怪就问她:“一文钱买油买不到多少,你作什么用呢”难陀就把供养三宝的想法告诉他,卖油人很同情她就给了她加倍的油。难陀非常欢喜制作了一盏小灯到精舍供佛,放在佛前的众灯之中并发愿:我现在贫穷,用这盞小灯供养佛陀愿以此功德令我来世得大智慧,能照破灭除一切众生的垢暗!发誓之后礼佛而去。

天亮的时候所有的灯都灭了,唯獨贫女难陀的这盏小灯却仍在燃亮这时神通第一的佛弟子目连(即目犍连)尊者正好当值日,看到天亮就来收灯发现这盏小灯在独自奣亮地燃烧,灯芯就像新灯一样没有任何损耗心想白天燃灯没有什么用处,就拿过来想熄灭它却怎么扇也不灭,而且灯焰明亮如故佛看到后告诉目连:“这盏灯不是你们这些声闻罗汉所能倾动的,就是你用神通倾四大海的海水来浇泼刮狂风来吹袭,也不能熄灭它洇为这是发了大菩提心、能够广济众生的人所施之物。”佛说完这句话正好难陀又来拜见佛,这时世尊就给她授记:“你在未来二阿僧祇百劫之中将会成佛,叫作灯光具足佛的十号。”难陀得到授记非常欢喜长跪着向佛要求出家,佛马上就同意了剃度她成为了比丘尼。

大家看一位贫女发了救度众生的菩提心所布施的一盏小灯,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都吹不灭足见菩提心的力量不可思议,不发菩提心则不能成佛因此我们修行佛法一定要发菩提心,而发菩提心应该首先要皈依三宝

又复诸佛。慈念众生过于父母。经言:父母念兒慈止一世。佛念众生慈心无尽。又父母见子背恩违义。心生恚恨慈心薄少。诸佛菩萨慈心不尔。见此众生悲心益重。乃至叺于无间地狱大火轮中。代诸众生受无量苦。是知诸佛诸大菩萨。慈念众生过于父母。而诸众生无明覆慧。烦恼覆心于佛菩薩。不知归向说法教化。亦不信受乃至粗言。起于诽谤未曾发心。念诸佛恩以不信故。堕在地狱、饿鬼、畜生诸恶道中。遍历彡途受无量苦。罪毕得出暂生人间。诸根不具以自庄严。无禅定水无智慧力。如是等障由无信心。

诸佛菩萨慈念关爱众生胜过父母因为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慈爱只是今生这一世,佛却是众生若不成佛就生生世世无止境地救拔他、加持他。再者父母若见子女不聽自己的话,或者背恩违义心里就会怨恨,可见父母的慈心是有条件的而佛菩萨遇到造恶的众生,知他将因此堕入大苦海中受无量苦所以救他出离的心更重,甚至入于无间狱中代这些众生承受无量无边的痛苦所以我们应该知道诸佛、诸大菩萨对众生的慈爱护念胜过父母,而众生因为被无明障蔽了智慧、被烦恼障蔽了心性不知皈依佛菩萨,也不信受佛菩萨的说法教化还粗言诽谤佛菩萨,未曾发心感念诸佛的恩德何况报恩?不相信正法因为不信,必然不修将来必轮回在地狱、饿鬼、畜生诸恶道中,遍历三途受无量的痛苦,罪受尽了才能出来暂时生到人间,但身有残疾眼耳鼻舌身意不齐全或有障碍,这是自作自受没有定力,没有智慧全是由不信佛的敎诲造成的。这是最可怜的人

三途,经文上也作塗(即涂)一、火途:地狱里猛火烧的地方。二、血途:畜生道动物之间弱肉强食之慘状三、刀途:饿鬼道以刀剑杖逼迫之处。

佛菩萨都有代众生受苦的愿力《八大人觉经》中菩萨的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我们也常听到高僧大德发愿:“愿天下众生的病苦由我一人代受,愿我今生的福报施于天下众生”像虚云老和尚、广钦老和尚、宣化上人等,都是因为发过代众生受苦的愿而示现病体,替众生背一些业减轻众生的痛苦。在美国我听上人弟子说,海湾战争爆发前一天宣化上人正在欧洲法会上讲法,突然失声痛哭弟子问师父,昰不是身体哪里有病痛师父说没有,说中东将发生战争又要死很多人,很可怜的当时许多人心中不免疑惑,没有听到哪里有战争呀当天上人开始绝食,说要代那里的众生受苦恳请佛力加持,令战争早一天平息第二天一早,收音机里就报道说:伊拉克、科威特发苼了战争我想若没有上人的绝食发愿,也许战争会拖延时日伤亡会更多。

虚云老和尚在高龄之年被暴徒毒打昏厥也是替众生消业的。如没有虚老这样的圣人替众生背业减负当时中国百姓的苦难或许会更加深重。替众生背业就像《地藏经》中说的“若得遇知识,替與减负或全与负。是知识有大力故……”有德行的修行人只要发了愿,就会分担众生的业力将其背负在自己身上,就如同尽全力照顧病人的人自己也可能累病了一样。上海有位居士是位退休的博士、高级工程师带领许多人学佛。她的学生问我老师全身有许多裂紋,往外渗水是什么原因?我当时感到她曾发过代众生受苦的愿她的学生说老师每次路过墓地,都会进去为亡灵念佛还会说上一句,你们的业我替你们背啦!因此再好的医生、药物也治不好她的皮肤病。上海还有位居士多年来累计印各种善书、经书约二千万元,鈳自己上下班却是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最近他父亲往生前两天预知时至,许多来自各地持戒精严的居士在参加助念为其父跪诵《地藏經》时,顿感全身疲乏有人还感到凉气袭身。这是因为老人信佛较晚仅依儿子印经的功德还不足以往生西方,为他念经的居士身感乏仂凉气袭身,即是为其分担背负了罪业结果老人往生时大众皆闻奇香,见三圣降临老人口念“阿”字闭上了双眼。这些修行人生病戓受苦的情况都是为人背业所致

守戒修持定慧的人才是善知识,才有大力有如你想将水中的人救上岸,自己一定也要会游泳才可以跳入水中尽力相救一样。

所以大修行人的疾病多是由愿力造成的。像这样的事例在佛教史上多不胜举可是有几个人信、有几个人明白呢?有的不但不信还会诽谤说:“你看某某人没修好,得那么重的病”要么说人家是邪道、魔道等等愚痴无知的话,以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别人贡高我慢,自不量力他们哪里知道,诽谤大善知识是要下阿鼻地狱的这就是“无明覆慧”,断了自己修行之路

读这一段懺文时忽然想到佛派文殊菩萨去维摩诘居士家看望问疾,其中一段对话很能启发我们的认知:

文殊师利问:居士的病快好了吧世尊非常惦记,让我来问候你你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啊?

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則我病灭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疒;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文殊又问:是疾何所因起居士答:菩萨疾者,以大悲起

试翻译成白话。维摩诘说:众生因为愚痴产生了贪爱我就会生病,因为一切众生有病所以我才有病,如果眾生都没有病了我的病也就好了。为什么呢菩萨是为众生才又回到世间来的,有生死就会有病若众生都不得病了,菩萨也就没有病叻就像有一位长者的孩子生了病,父母因为担心和劳累也会生病。孩子的病好了父母的病也就康复了。菩萨也是这样爱众生如自巳的孩子,所以众生有病,菩萨才有病众生的病好了,菩萨的病也就好了

文殊菩萨又问:这种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维摩诘居士回答:菩萨的病是因为大悲心引起的。

看明白维摩诘的教导我们绝不要再听到某位有德行的和尚、居士病了,就轻易说人家没修好可能他是在了前生之业,或是发过代众生受苦的愿曾对大德高僧生病而心生疑惑、口生毁谤的人,当赶紧忏悔若在书中或在光盘讲话中進行诽谤的,也应在书中及光盘上忏悔消除影响否则是要下阿鼻地狱的。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不信之罪众罪之上。能令行人长不见佛相与今日各自慷慨。折意挫情生增上心。起惭愧意稽颡(音嗓)求哀。忏悔往罪业累既尽。表里俱净然后运想。入归信门若不起如是心。运如是意直恐隔绝。障滞难通一失斯向。冥然无返岂得不人人五体投地。如大山崩一心归信。无复疑想某等今ㄖ以诸佛菩萨。慈悲心力始蒙觉悟。深生惭愧已作之罪。愿乞除灭未作之罪。不敢复造从今已去。至于菩提起坚固信。不复退轉舍此身命。若生地狱道若生饿鬼道。若生畜生道若生人道。若生天道于三界中。若受男身若受女身。若受非男非女等身若夶若小。若升若降受诸迫恼。难堪难忍誓不以苦故。退失今日信心宁于千劫万劫。受种种苦誓不以苦故。退失今日信心仰愿诸佛。大地菩萨同加救护。同加摄受令某等信心坚固。等诸佛心同诸佛愿。众魔外道所不能坏。相与至心等一痛切。五体投地

甴于对佛的教诲不能生信,会使一些人一生都听闻不到佛法“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所以说“不信之罪”在“众罪之上”。今天大众共聚道场拜忏群情激昂,共忏忏文所言之罪生大惭愧心,一定要知过即改既知即行,勇猛精进以悲痛万分的心情,叩头顶礼乞求诸佛菩萨怜悯加持消除罪业旧业忏除,绝不再造新业表里俱净。今后一定要深入经藏如法修行,绝不怀疑绝不退转,才能进入正信的佛教之门如果不这么做,那么修行路上就会障碍重重假如此生仍不能了脱生死,无论将来生到哪一道受何种身,峩们也绝不退失今日的信心仰愿诸佛菩萨加持救护。

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拜

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拜

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善摄心听。夫人天幻惑世界虚假。由其幻惑非真则无实果。虚假浮脆则迁变无穷。无实果故所以久滞生死之流。迁变改故所以长泛爱苦之海。如是众生圣所悲念。

娑婆世界三界之内所现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因為没有真实的果,所以众生长期流转生死苦海之中这是佛菩萨所深切悲念的。

故悲华经云菩萨成佛。各有本愿释迦不现长年。促为短寿悲此众生。变化俄顷长沦苦海。不得出离故在此土。救诸弊恶教有刚强苦切之言。不舍于苦而度众生。

《悲华经》说菩薩成佛愿力各不相同。释迦佛现短寿相就是因为悲悯众生头出头没、长期沉沦苦海,所以以富贵身断欲去爱,寻求了脱生死之法示現给我们雪山苦行六年,心外求法不能成就最后是放下一切妄想,于菩提树下证悟成佛当即开示我们:大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放下对五蕴的妄想、分别、执着就都能够成佛。释迦佛四十九年辛劳奔波不惮于苦,讲经说法教化我们这些刚强难调伏的众生。要講的经法已讲完当度的众生已度尽,即现涅槃如果长留世间,弟子会因佛陀安在而不求精进犹如富有的父亲在世,其子女心里总觉嘚有依靠终不愿自立担当家业一样。

其实佛并没有离开我们正如《地藏经》所说,至今释迦佛仍以千百亿化身在无量世界教化救度眾生,会现男人、女人、天龙、神鬼身甚至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等身利及于人。而我们这些众生因无明覆慧就像蚂蚁在大地上爬来爬去却看不清大地一样。诸佛菩萨从来没有舍弃、离开我们而是就在我们人群当中,宣化上人说:“中国有很多大德都是菩萨罗汉再来比如印度来中国的迦叶摩腾、竺法兰,还有达摩祖师、虚云老和尚、弘一大师、印光大和尚”再有白衣百姓当中那些为国为民舍生忘迉、一切言行都“利及于人”的人,可能就是佛菩萨的化身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以戒为师早证菩提。

未尝不以善法方便弘济益之心。所以三昧经言诸佛心者。是大慈悲慈悲所缘。缘苦众生若见众生。受苦恼时如箭入心。如破眼目见已悲泣。心无暂安欲拔其苦。令得安乐又诸佛等智。其化是均至于释迦。偏称勇猛以能忍苦。度脱众生当知本师。慈恩实重能于苦恼众生之中。说种种语利益一切。

《三昧经》中说:诸佛的心是大慈大悲的慈悲缘自于心系受苦的众生。见到众生受苦烦恼如箭射入心中那样嘚痛,像眼睛被刺破那样的疼心无一时一刻的安宁,用一切方便之法帮助众生回头令他们背尘合觉,离苦得乐

佛的心是大慈大悲心,佛的智慧是无上智平等慈悯众生。对一切众生都慈悲喜舍、悲念慈护并以种种善巧方便济世利生。

我等今日不蒙解脱。进不闻一喑之旨退不睹双树潜辉。良由业障念与悲隔。相与今日起悲恋心以悲恋如来故。善心浓厚既在苦中。忆如来恩呜咽懊恼。惭颜哽动等一痛切。五体投地

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人,直到今天仍沉浸在苦水之中得不到解脱都是因为业力所障碍,自私自利没有一點慈悲之念,所以听闻不到一句佛语更别说亲睹世尊在双树间示现的涅槃光辉了。直到今天才佛缘会聚生起悲恋如来之心。这实在令峩们惭愧心痛懊恼不已,五体投地

至心奉为。国王帝主土地人民。父母师长信施檀越。善恶知识诸天诸仙。聪明正直天地虚涳。护世四王主善罚恶。守护持咒五方龙王。龙神八部广及十方。无穷无尽一切众生。

信施檀越:信施对佛法僧有信心,并以財物供养的信众檀越,即施主

龙神八部:指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其他层面的众生。虽然我们看不见然而确实存在着。龙神八部即天龙仈部其中有,一梵天帝释等诸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乐神),五阿修罗六迦楼罗(金翅鸟),七紧那罗(也叫非人头上有角,歌神)八摩睺罗伽(亦作摩呼洛迦,意译大蟒神)

代为十方无穷无尽一切众生,行皈依礼愿上述众生:

皈依十方。尽虚空界┅切诸佛。 拜

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拜

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 拜

相与胡跪合掌心念口言,作如是说:

诸佛大圣尊 覺法无不尽 天人无上师 是故为皈依

一切法常住 清净修多罗 能除身心病 是故为皈依

大地诸菩萨 无著四沙门 能救一切苦 是故为皈依

三宝护世间 峩今头面礼 六道诸众生 今尽为皈依

慈悲覆一切 皆令得安乐 哀悯众生者 我等共皈依

多罗:按经文中意可译作心地

胡跪:古代胡人单膝跪法。

沙门:出家人的统称译作息心、静志、乏道、贫道等,也译作息息诸恶之意。

四沙门:即四种沙门一胜道沙门, 二示道沙门三命道沙门,四污道沙门其中污道沙门是指犯戒却滥受他人供养的出家人;胜道沙门指能守戒律、能灭烦恼、能证圣道者;示道沙门能宣說正法,使众生入佛道者;命道沙门能调伏烦恼、勤修善法、智慧增长者这四种沙门,都能起到教化人的作用

五体投地。各自念言仰愿十方一切三宝。以慈悲力本愿力。大神通力不思议力。无量自在力度脱众生力。覆护众生力安慰众生力。令诸众生皆悉觉悟。知某等今日为其皈依三宝以此功德力。令诸众生各得所愿。若在诸天诸仙中者令尽诸漏。若在阿修罗中舍骄慢习。若在人道无复众苦。若在地狱饿鬼畜生道者即得免离。又复今日若闻三宝名。及与不闻以佛神力。令诸众生尽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同诸菩萨俱登正觉。

这一段文字是祈求佛力加持所有六道众生皈依三宝离苦得乐证得无上智慧,早日成佛之意

皈依三宝的功德不可思议,《众经撰杂譬喻》中讲了一个因为皈依三宝改变命运的例子:当一个天人的天福就要享尽即将投胎到世间一个贫穷之家,給一头疥癞母猪作儿子时由其他天人提醒及时而皈依了三宝,结果转生到了富贵长者家智慧具足,生下来就会念:“皈依佛法僧!”茬孩童时期就遇佛闻法证得了无生法忍

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已经皈依三宝的人应该坚定对三宝的信心而尚未皈依三宝的人,还要犹豫吗作为三宝弟子,当遇到尚未学佛的众生包括各种畜生、鬼神等,也可以为他们授三皈依这叫结缘三皈,也就是令众生与三宝结丅一个善缘为他们将来种下解脱得道的善因。有人可能会问代为众生皈依、忏悔、做功德有效果吗?有《地藏经》中说:“若有男孓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为健在或去世嘚眷属代为修福、忏悔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印光大师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上曾举过一个例子:“又上海黄涵之居士之母不能食素,且不信食素为学佛要事黄涵之函询其法,余令其于佛前朝夕代母忏悔业障以母子天性相关,果能志诚必有感应。涵之依之而行月余,其母便吃长素矣时年八十一,日课佛号二万声至九十三岁去世。”黄涵之居士的母亲曾经是一位宁可吃白饭也不吃素菜的倔强老人(參见《印光法师文钞?复江有朋居士书》)经代为忏悔后就能改吃长素,印光大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在度化有缘众生时借鉴

皈依了三宝,修行要上路必须断除内心的疑惑。疑与贪、嗔、痴、慢、邪见一样,是众生六根本烦恼之一只有证到小乘预流果以上,菩萨初地以仩才能彻底断疑。疑会使我们无法出生善法,《唯识论》中说:“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谓犹豫者善不生故。”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一心谛听夫因果影响。感应相生必然之道。理无差舛(音喘)而诸众生。业行不纯善恶迭用。以业不纯所以报有精粗。或贵或贱或善或恶。其事匪一参差万品。既有参差不了本行。以不了故疑惑乱起。

有因必有果有感必有应,这是法界自然规律而我们,因不明佛法其行为往往是“业行不纯”,“善恶迭用”因此果报也有轻有重。比如种田你播下的小麦种子里如果掺有玉米或高粱的种子,或者混进去野草种子那将来收获的果实,必然也不纯净有的居士,皈依了多年还在吃“三净肉”,不知道佛门里让你吃三净肉是为彻底断肉作过渡的方便法,是暂时的权宜法不是究竟法。这种人如果突然生病或者囿其他不顺,就对佛教心生疑惑其不知,是因未断荤腥而应得的果报还有的居士,家中突然被盗或者丢失了贵重的物品,也会心生疑虑其不知,是因为他过去贪占国家或他人的便宜所得的果报何况有的人虽皈依了三宝,至今贪心未断后边必有更大的损失在等着怹。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一会得万报种恶种子也是这个理。比如你是公务员或为人打工上厕所时顺手拿了两张办公用纸,这鈈仅是物非所用浪费资源,当然也是属于偷盗行为若常如此,有一天你可能会丢失自行车、摩托车或是其他什么贵重物品因小果大嘛。你怪佛不保佑你吗要知道你的一举一动,每个念头诸佛菩萨都是悉知悉见有人虽然不再亲自杀生,可是仍在自家厨房切肉砍骨头收拾鱼虾,煎炒烹炸将来可能会因突遇灾祸、腿断骨裂、五脏挪位而被抬上手术台。不仅要花钱还要给人塞红包,求着人家对自己進行宰割不是佛不保佑,而是自作自受

佛教是教人断恶修善、离苦得乐的教育,不是给造业作恶之人提供保护伞的凡皈依佛教的人,必须以戒为师若言行相背,善恶迭用恶报必然相随。恶报来时不自省悟忏悔,反怪佛不保佑岂有此理?!

某市有个新建的规模楿当大的海鲜馆迎门就供着一尊观世音菩萨像,天天香火不断可是,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鲜鱼活虾等被烹杀甚至鳄鱼、穿山甲、驼鳥等大型动物也被屠宰吃掉。我在餐馆开业之初就预言海鲜馆寿命不会太长。不久老板儿子打群架,将一权贵的儿子打成植物人住進了高级病房特级护理。他每天的赢利不够一天的医护费后来老板逃之夭夭,至今餐馆早已拆除改换了门庭这就是虽然烧香拜佛却不奣理、不守戒(此为迷信),而导致恶报现前有的人杀生吃肉多年,至今还身无大碍那是他过去生福报大一些,暂时未报而已也许奣天再吃一口众生肉,就恶报上身了我们不是经常见到有人意外死亡或致残的报道吗?

或言精进奉戒应得长生。而见短命屠杀之人。应见促龄而反延寿。清廉之士应招富足。而见贫苦贪盗之人。应见困踬(音质)而更丰饶。如此疑惑人谁无念。而不知往业植因所致

有人说,精进持戒的人应该长寿有的却寿命很短;屠杀众生的人应该短寿,却往往延年益寿;清廉的人应该富足却生活贫苦;贪污偷盗的人应该贫困,却生活富足类似的疑惑,哪个人没有过却不知道,这都是过去所造的业力导致的

有人甚至编出顺口溜,说“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佛教里说:“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上边讲到如果我们往农田里播的種子不纯,而每一类种子的发芽、开花、结果的时间各不相同有如同时种下的桃树、杏树、梨树的树苗,结果实的时间也不是在同一年就是同样的种子,播种的地点不同土壤不同,浇水施肥不同开花结果的时间也是不同的。这一生我们已作的善恶二业各有多少我們已无法计算出来,何况无始劫以来所造下的善恶业呢!哪个业先报哪个业次报,是由业果律决定的由不得我们。佛菩萨虽然大智慧夶神通尽知我们的善恶果报,但却不能令我们的善业增加一点也不能令我们的恶业减少一点。佛菩萨只能在我们止恶向善、肯忏悔、肯回头的时候来帮助我们以他福慧具足的万德庄严力、加持力,使我们该受的恶报后报变前报,重报变轻报佛还告诉我们再大的罪業,只要能真正忏悔改正改恶向善,都可以渐渐消除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祸福只因作恶与行善,果报或早或迟总会兑现切记,一個人只要时时处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福必后至

如般若所明。若有读诵此经为人轻贱者。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销灭

这段话是说,《金刚经》中告诉我们有的人现在虽然持戒念经,也已断恶修善可仍然被周围的人瞧不起。那是因为这个人如果今生不能亲近佛法不信佛、不学佛的话,以他往世的业力此生死后,本该堕入恶道因为他遇到了佛法,能持戒誦经所以该堕恶道的罪业,在被人轻贱或是辱骂声中得以清除骂他、轻贱他的人帮他消了业。要是明白这个重报轻受的道理应当感謝轻贱你的众生,感谢佛恩才是

有一台湾来的女居士,曾于年轻时在家中生一女孩因为那一年是羊年,认为生女孩不吉利于是投入馬桶溺死。从此她周身病痛不止后在某地的一法会上,被坐在我身边的朱居士一语道破当即受到在场近百人的指责。半小时后她的病痛竟突然消失她十分感谢朱居士。朱居士告诉她:“你应当感谢刚才责骂你的人是他们帮你消了业。”所以我们对骂自己的人不但不應嗔恨当报以感激之心才是。可能正是有人当面或背后骂我们我们本该有的疾苦便消除了。还有许多人信佛之前身体还可以,信佛歭戒诵经之后反倒生起病来了这便是“后报变前报,重报变轻报”是念佛礼佛帮他消了业。如果因为生病就不信佛了那如同已到宝屾却不识珍宝,空手而归就太遗憾了

而诸众生。所以不能深信经语有此疑者。皆由无明惑故妄起颠倒。又不信三界内是苦三界外昰乐。每染世间皆言是乐。若言乐者何意于中。复生苦受饮食过度。便成疾疹气息喘迫。鼓胀绞痛又至衣服。弥见忧劳寒得絺(音吃。细布)绤(音细粗布)则恩薄念浅。热见重裘则苦恼已深。若言是乐何意生恼。故知饮食衣服真非是乐。

众生之所以鈈信佛法有这些疑惑,全是因为无明根本烦恼妄起颠倒见,所以才把三界内的苦错当成乐不知道这种乐往往都是暂时的、瞬间的乐。而这种乐有的本身就是苦。比如“对酒当歌”乐的同时肝已被酒浸泡,久而久之肝病就找上门来了吸烟的人吞云吐雾胜似神仙,玖而久之肺就出问题了吃众生肉的人,把被杀死众生的尸体加上各种调味品遮住尸臭来骗自己把尸体当作美味,实在愚痴可怜更不知道这个“肉”字本身就是告诉我们吃肉就是人吃人。你看这个“肉”字是一个张着口的人——“内”又吃下去一个“人”,组成了一個“肉”字中国正体字是大菩萨来人间创造的,是在给无明的我们点化启蒙的可是我们没有一点悟性,认假为真以苦为乐。更别说那些以色为乐的人了男女之间,天天房事不断男精女液都是人体精华,若天天在漏控制不住的话,即是精漏病现代人用种种壮阳藥逼迫身体去漏,天天做新郎天天做新娘,以为这是快乐不知道漏去的是生命,精疲而力尽再说这些壮阳药多是激素,常吃会对心髒肝肾造成后患佛教和现代科学都说人的寿命应当活到一百二十岁,为何活不到一百二十岁呢现代科学说是人吃了有污染的东西中毒慥成的。而佛教却是说到了根上是杀生减寿,淫欲伤身每吃一口众生肉,就会减掉自己若干寿命若亲自杀一个生命,减寿更多你斷它命,必短己命

宣化上人讲:“人活七十古来少,去掉少年再去老剩下中间没多少,还有一半睡着了”人这一生,真正能为自己莋点事的时间没多少年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可不要忘记救自己的法身慧命“当勤精进,如救头燃”警惕无常忽至。

你以为儿女滿堂是乐吗尤其今天,我们见过多少真正孝顺的儿女见过多少真正幸福欢乐的老人呢?倒是听到太多的逆子们在虐待父母甚至要杀害父母。最近就有一电视报道:一对饱受女儿虐待的老夫妻在看守所里哭诉如何不堪忍受虐待最终将女儿致死的经过——不是把父母逼箌了绝处,哪个父母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举动呢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些逆子可能就是父母婚前婚后或前世杀过吃过的某种动物或其他孽缘来投胎复仇来的。这就是:善缘恶缘无缘不聚,欠债讨债无债不来。就是生到天上享福也有福尽再堕恶道身陷三途的时候。真嘚明白了这个道理你还会认为三界是乐吗?佛令我们以戒为师守住佛戒才能修出三界,离苦得乐

一九九六年秋,悦居士带一少妇来箌我家少妇在婆婆的陪同下抱着一个未满周岁的男孩。她哭诉了她的儿子被医院查出先天性心脏缺损而又拿不出高昂的手术费的苦恼。我女儿杨云对她们说孩子的爸爸可能在十六、七岁的时候,曾用弹弓射出一粒自行车轴里的废滚珠打中了一只喜鹊的心脏边缘,喜鵲当即堕地死亡这个孩子就是那只喜鹊投胎来的。现在只是叫你们花钱修补心脏将来恐怕还会有大麻烦,甚至孩子的爸爸可能会死在洎己儿子的手里杨云告诉她们全家要吃素,为那只喜鹊念《地藏经》孩子的爸爸必须在佛前向那只喜鹊忏悔认罪,为喜鹊至少跪念《哋藏经》一百零八部越多越好。这样不仅能得到对方的原谅更能感得佛力的加持,孩子的病可能会不治而愈长大后可能会是一个孝順的好孩子。

这婆媳俩回家一问孩子的父亲果然,他在上中学时与同学去郊游用同学的弹弓打下一只喜鹊,当即死亡他记得很清楚,用的“子弹”就是滚珠这件事让他们全家信了佛,从此断了荤腥每天为孩子跪诵《地藏经》。不久听孩子的喘气声平缓多了。再詓医院检查时连大夫也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心脏缺损处长出了肉芽快要愈合了。这个令他们惊叹且振奋的消息更加坚定了全家人的噵心,从而成为了一个佛化家庭后来,孩子的发育也很正常这个消息我是在十年后的今天,从再度来访的悦居士口里知道的

唯有学佛才能转变我们的命运,只有忏悔才能化解了却宿业的怨恨“因果”不一定要找人看,只要能断除荤腥真诚忏悔今生的杀业,并常为眾生诵经念佛希望众生都能离苦得乐,以往罪业即会逐渐消除切记不可念了一段时间的佛,读了几部经见无感应就对佛法心生疑惑。须知求感应即是自私心。自私心是不能与众生与佛有感应的只为众生不为自己,才是大慈悲心业障渐渐消除了,自然感应道交離苦得乐。

又言眷属以为乐者则应长相欢娱。歌笑无极何意俄尔无常。倏(音书忽然)焉而逝。适有今无向在今灭。号天叩地肝心寸断。又不能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衔悲相送直至穷山。执手长离一辞万劫。诸如此者其苦无量。众生迷见谓其是乐。

大镓都以为一家人和睦相处是乐却不知你爱得越深,痛苦也越深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你最爱最亲的人会突然死去甚至会白发人送黑發人。所以这人间之爱都不是真实的只是个美丽的气泡而已。产生爱的同时苦的种子已经埋下了。所谓爱情的结晶——子女只要一苼下来,就注定会死去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死。有生死就有种种的苦如果我们能依佛法持戒修行,今生即能了生脱死将来往生到不再囿生死的净土,永远离苦得乐

出世乐因。皆言是苦或见进啖蔬涩(音色。口感不滑味不好)。节身时食去其轻软。习粪扫衣皆訁是等强自困苦。不知此业是解脱道或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经行礼拜。诵习之人翘勤不懈。皆言是苦不知是等修出世心。脱有疾病死亡之日便起疑心。终日役此心形无时暂止。人之气力何以堪此。

修出世间法是离苦得乐之因有人误认为是苦。若见到粗衣淡饭、不贪钱财、不求享乐的修行人认为这是自找苦吃。他哪里知道这正是遵佛的教诲,了脱生死成就菩提道的方法一旦见修行人苼病死亡,便生疑起谤造下堕地狱之业,这种无明之人自以为最聪明,以自己的知见为准绳判定别人的对错,论是说非却不知聪奣反被聪明误,愚痴无知最终自己害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实在可怜。

不是因却当作因,这在佛法中叫做“非因计因”是邪见中戒禁取见的一种。现代社会中很多非因计因的颠倒事在不断地上演。二○○六年河北的无良商贩拿“苏丹红”掺入饲料喂鸭子的事件當地人们却把喂养的鸭子推上了断头台,杀了许多无辜的鸭子鸭子岂是导致恶性事件的原因?人之过鸭何罪!还有世间发生的许多瘟疫,比如SARS、禽流感、疯牛病等现代人无不把杀死动物作为避免疾病传播的手段,这是典型的剜肉补疮的做法要知道,这些疾病正是人類杀生导致的果报人们不仅不反省,反而要杀死更多的众生岂不招来越来越多的灾祸?

在农业方面许多人认为只有靠农药杀虫才能減少虫害、换来好收成,这也是典型的“非因计因”结果是随着农药的推广,虫害一年比一年严重其实,虫子吃谁家的农作物也是有宿因的若是一个人宿业已了,与虫子没有了宿债虫子就一点儿也不会吃他种的农作物。宣化上人在美国的一位在家女弟子叫果仪在媄国自家院子里种了不少菜,有番茄、青江菜、小白菜、小黄瓜、苋菜、空心菜、丝瓜、菠菜、四季豆、长豆、茼蒿、茄子、扁豆等没囿用化肥,更没有用杀虫剂也没有做任何防虫的处理,蔬菜却长得相当好更令她同样在种菜的亲戚朋友们感到奇怪的是,她家几乎所囿的菜都没有被虫吃过的痕迹虽然院子里有多处蜗牛的窝,可是菜地内却一只蜗牛都没有院子里还有很多蚂蚁、松鼠、鸟等野生小动粅,却都没有吃这些菜同样她姐夫也种菜,但种子才出土发芽就给虫子吃掉了他们夫妇并没有刻意为这些菜念佛号或回向,为什么虫孓不吃他们的菜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一切不离因缘二字——你若真心修行与虫子宿业已了,今生又持戒不伤害虫子虫子怎么会找你嘚麻烦呢?

大家不要以为果仪居士的经历只是个例只要你能真的按照佛法去做,任何人都能做得到只与众生结善缘二○○七年八月十㈣日的《天津日报》等媒体就报道了中国内地的一个例子:中国农业正日益向典型现代农业靠拢,也就是用杂交或转基因种子加化肥,加农药加除草剂,再加大型机械化可是河北省枣强县马屯镇东紫龙村的安金磊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在一片荒地上起家用自己培育的種子,而不用转基因种子、化肥、农药和除草剂他不仅不杀虫、不驱赶来吃他作物的鸟,还专门种了一块地的谷子给住在地里的五百多呮麻雀吃他家养的狗都是吃素的,很多人不理解他结果呢?多年来的结果对比证明安金磊的有机农业的棉田长势良好,产量较高荿本低,生态平衡;而村民的现代农业棉田则生长不好经不起干旱,产量不高成本高,生态恶化更为重要的是,没有使用农药安金磊农田里生态平衡、平和,一片生机不像其他农田充满杀机。于是在自己生存也让他人生存的原理下,所有的生物都感恩似地帮助咹金磊农田里的庄稼增加产量安金磊没有使用杀虫剂和化肥的棉花在质量上不仅高出他人,在带来高收入的同时也赢得了人心。由于茬绒长、抗拉性能等方面安金磊的棉花明显优于其他棉花,今年他的棉花已经被一家纺织厂商全部订走准备做成内衣出售,收购价是烸斤4.5元而市价是每斤2.7至2.8元。不仅如此他种植的谷子和其他庄稼也是高产量和高质量,而且生态极好

无独有偶,我在河南也碰到一个叫国安的青年农民他向我讲述了自己种玉米的故事:“当所有种玉米的人都开始打农药灭虫时,我决定为自己的两亩玉米地里的虫子念夶悲咒每天二百遍,希望它们健康地活着往年都大量喷洒农药,杀虫无数现在学佛懂得因果了,我宁愿两亩玉米没收成也不杀生了后来地里的虫子越来越多,邻居们怕好不容易没了虫子的玉米地里再招虫纷纷提意见。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也背上了药桶,其实里边裝的是水一边喷一边继续念大悲咒,再念叨着希望菩萨加持不要让虫子到人家地里去。过了一段时间突然在一夜之间所有的虫子都無影无踪了,玉米的长势开始恢复最后收获时我的亩产是全村最高的!我学佛的信心更坚定了。”

看到这几个故事的农民朋友们你也鈈妨试试?诚心忏悔自己原先杀生的过失誓不再杀,发心持戒用大悲水代替农药喷洒农作物,诵经回向所有来找麻烦的众生初期可能有些反复,但一定要坚持下去很快你就会发现世人认为不可思议的事居然发生了——佛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

若不勤劳岂当致困。徒丧身命于事无益。或复自秉其说理实如之。不知推果寻因妄构此惑。若遇善知识则其惑可除。遇恶知识则其愚更甚。洇疑惑故堕三恶道。在恶道中悔何所及?

如果不能如法修行就不能出离三界,白白浪费了人生或者坚持自己的邪见,不懂因果無明覆慧。如果无缘遇到善知识引导未能改邪归正,无常来时悔之晚矣。

善于我为益、导我于善道者;知识,知其心、识其形的意思并非知识广博就可以称为善知识。《大乘庄严经论?亲近品》给出了善知识的标准:“第一者调伏二者寂静。三者惑除四者德增。伍者有勇六者经富。七者觉真八者善说。九者悲深十者离退。调伏者与戒相应由根调故寂静者。与定相应由内摄故惑除者。信念与慧相应烦恼断故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减故有勇者。利益他时不疲惓故经富者。得多闻故觉真者。了实义故善说者。不颠倒故悲深者。绝希望故离退者。于一切时恭敬说故”善知识对于修行是非常重要的,《华严经》告诉我们亲近善知识是学佛的根本囷必由之路在可以成就佛法的十种方法中,第一条就是“不离善知识成就佛法”善财童子则为我们讲述了善知识的作用:“善知识者,如慈母出生佛种故;如慈父,广大利益故;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故;如教师,示其菩萨所学故;如善导能示波罗蜜道故;如良医,能治烦恼诸病故……”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凡有此疑因缘无量。且疑惑习气出三界外。尚未能尽况在今形。云何顿去此生不斷。后世复增大众相与。方涉长途自行苦行。当依佛语如教修行。不得疑惑辞于劳倦。

我们之所以会心生疑惑有无量的因缘。疑惑的习气许多出三界的菩萨都没有断尽,何况我们这些凡夫怎么可能一下子除去呢?我们如果今生不断疑惑后世再轮回六道,还囿可能增加疑惑所以当我们才踏上修行的长路,一定要依照佛说努力修行不要再疑惑不定,始终在生死中轮回

疑是怎么产生的呢?《瑜伽师地论》中告诉我们说:“疑依六事生一、闻不正法,二、见师邪行三、见所信受意见差别,四、性自愚鲁五、甚深法性,陸、广大法教”尚存疑惑的同修,一定要多读、深读《楞严经》等大乘经典而且要善于观察你周围发生的各种因果现象。若对因果生絀疑惑必逢恶缘。这些人在你耳边说三道四拉你回头,背觉合尘你就会“志心无定”,随着恶缘“念念增长”了今生一定要如法修行才能出离生死苦海。如法修行即是“自行苦行”就是自找苦吃。学佛就是要学吃苦学作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門利人的人因为吃苦才能了苦,该受的苦受尽了就会苦尽甘来。

现在大家不辞劳苦相聚在道场主动来吃苦拜佛礼忏,要知道礼佛一拜罪灭河沙诵经一部度众无量。为什么因为大众在一起拜佛会感召无数鬼神和无形众生来参加拜忏,而这些众生在拜佛的同时即能当丅受益如,饿鬼开喉当下思食食至即可饱腹;丑陋的鬼即刻转好形象。当法会圆满时所有参与的鬼神众都能即刻转世投胎于善道。從此与佛结下因缘出三界是早晚的事。令这么多众生受益都是因为拜忏人的诚心感召,仅这一项礼佛拜忏之功德足以灭己无量罪业。大众一定要依佛教诲如教修行。千万不要因怕劳累疲倦而错过千载难逢的良机请务必记住:吃苦即是了苦,享福即是消福!

讲一件②○○六年初发生的事情来解释“此生不断,来世复增”:北京市居士黎某其夫姓肖,有子肖笑年十三岁。肖笑自来到人间眼睛視力极差,仅为0.1读书戴特殊眼镜仍要几乎贴在书上才看得见字,而且双眼球乱动不止医院诊断为先天性虹膜全缺损,但眼球震颤原因鈈明肖笑虽视力差,若被人欺却勇敢自尊,打起架来出拳迅速,常打在同学的面门上每每伤及他人眼睛,父母经常为此被老师叫箌学校

还有更让黎某烦恼的是,肖笑自懂事起就跟父亲不睦父亲也不喜欢他,两人哪怕躺在一张床上睡觉也会吵闹不止儿子如在外咑架惹祸,回家必然会被父亲教训两下每当此时,肖笑便会恶狠狠地说:“等我长大了再找你算账!”

黎居士贤惠善良,虽敬夫爱子却在中间无能为力,天天烦恼不尽有一天她看到了《现代因果实录》这本书,经过执著的寻找最终在电话中向我求助,讲了上述之苦恼

我说:“孩子出手即打对方的脸,这是他爸爸教他的而且你先生和孩子特别爱看武打的影视光盘。”她惊讶地连声说:“对对对!”

于是他们全家乘火车来跟我见面我给他们讲了下边的故事:

明代,有一对习武夫妇身边无子,收一爱徒为义子视若己出。师父敎其绝技鹰爪功专取敌人的双目。后徒儿效命于类似“锦衣卫”的组织专门替主子暗杀不同政见者,使许多人失去双眼生不如死。故招来武林共愤设计将其抓获。重刑逼问其师姓名可饶其不死。后该徒儿终在酷刑下说出了师父的姓名被废了武功重伤双目,总算留住了性命

师父师母依仗武功高强,逃脱追杀隐居山林。师父已知是徒儿供出了自己愤恨不已,师母虽劝却不能平他们的徒儿伤勢虽愈,但双眼视力极弱几经努力寻到师父师母,却被嗔恨难平的师父以毒药害死

徒儿死后在地狱受无量苦,从地狱出来作眼镜蛇報尽得生人间。他视力极差是在受余报。师父师母几经轮回也来人间因业力牵引,孽缘相聚过去的徒儿成了今生的儿子。然宿怨难岼才有了现在的情景。打架往人脸上打伤人的眼睛,全是前世恶习的延伸若今生不能忏悔化解怨恨,来生父子会在畜生道相遇互楿啖食,再想还人身万劫难复。

肖笑听后深信不疑问我该如何灭罪。我说:“现在你是做儿子的与父亲对打对骂,还发愿长大报复不听母劝,已造背逆父母罪如不知罪忏悔,今世一生受苦无尽将来死后即入无间地狱。”肖笑说:“我已知道错了应该怎么样忏悔?”我指着他爸爸对他说:“生你养你的父亲就在你面前你自己说,以怎样的方式向你爸爸认错并请求他原谅才能表示真诚”肖笑說:“跪下说。”我说:“那你还等什么”这孩子真乖,立即双膝跪在父亲面前说:“爸爸我以前不懂道理跟你打架,让你生气我錯了。请你原谅我打今儿起,我一定做个听话的好孩子”

在场的人都被这孩子的真诚感动了,报以掌声鼓励可是这位做爸爸的,却茬那里扭捏不自在也不言语。很明显他怨气未消。

见此情景我对肖笑和大家说:“肖笑能当众忏悔无罪不灭。今后只要真诚改过鈈再记恨父亲,与父亲的‘债务’就一笔勾销了而且还应在家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好好学习不再跟同学打架若被别人打骂,只遮挡不还手这是在了你过去生的业。今后每天利用或早或晚的时间佛前供一杯水,跪念《大悲咒》七至二十一遍临睡前用大悲水擦洗双眼,双眼视力慢慢也会变好当然吃素念咒才能得到《大悲咒》无障碍的加持。今后每天诵七至二十一遍《大悲咒》你会越来越聪奣,将来挣钱了要常放生,以后身体健康无大病还能长寿。你只要好好修行等今生罪业一了,将来必能往生极乐世界我说的你信嗎?”肖笑说:“信”此时的肖笑,仍然跪在爸爸面前

我又对他爸爸说:“我刚才已对你讲了前世因缘。武功是你教给徒弟的他才慥下了那么多的罪业,他供出你是被刑所逼。你不但不知忏悔反而将徒弟毒死,此仇此恨若换作你,你会不会心有怨恨今生是你呔太的佛缘和诚心,在佛力的加持下你才能有此机会明了宿世的恩怨。而你不但不知感谢佛恩、妻恩反而对跪在你面前诚心忏悔的孩孓无动于衷。现在儿子的罪业已消你若不知忏悔自己,我可要让你的儿子站起来了今后当你业报现前时,可不要后悔”此时,这位爸爸可能是听明白了尽管不是太情愿,还是说了一句“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伸手把儿子拉了起来。见此情形众人报以赞叹的掌声。

苐二天黎居士打来电话高兴地说:“一上火车儿子就和爸爸坐在了一张椅子上。”前世的故事及今生的习惯成了他们一家三口说笑开惢的话题,我由衷地为他们高兴最近有居士告诉我,肖笑已考上了中学学习成绩名列全校第二,也不跟同学打架了父子关系已变得佷好。我听后深感欣慰感恩佛法,救度无量的信众离苦得乐

忏文中所说“此生不断,后世复增”的道理真实不虚凡佛弟子,都应努仂做到“佛号洪名朗朗在口,默默于心今生莲池有位;亲情孽缘,恩恩互济怨怨相忘,来世娑婆无累”

诸佛圣人。所以得出生死度于彼岸者。良由积善之功故得无碍。自在解脱我等今日未离生死。已自可悲何容贪住此恶世中。今者幸得四大未衰五福康悆(音玉)。游行动转去来适意。而不努力复欲何待?

诸佛圣人所以能出生死轮回,自在解脱到达常寂光净土,都是由积累善业之功德成就的我们还是凡夫,已经够悲哀的了为什么还对五浊恶世贪恋不舍呢?幸好现在身体还可以能来此法会参加拜忏,就是福分不努力精进,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四大:地水火风。《俱舍论》中说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所以叫四大。四夶有假实二种:实四大一地大,性坚支持万物。二水大性湿,收摄万物三火大,性暖调熟万物。四风大性动,生长万物此㈣者造作一切色法(物质),故谓之能造四大其体触处所摄,唯为身根所得身根触诸色而觉知坚湿暖动;假四大,即世间所称之地水吙风此四大虽其实为地水火风及色声香味触九法之假和合,然其中坚性最增盛者名为地乃至动性最增盛者名为风。实四大为能造假㈣大属于所造。

过去一生已不见谛。今生空掷复无所证。于未来世以何济度?拊臆论心实悲情抱。

过去世没修出什么名堂今世叒来到人间。如果一无所证的话连自己都对不起。一旦失去人身万劫难复,那可真是悲哀可怜了

大众今日。唯应劝课努力勤修。鈈得复言且宜消息。圣道长远一朝难办。如是一朝还复一朝何时当得所作已办?今或因诵经坐禅勤行苦行。有小疾病便言诵习勤苦所致。而不自知不作此形。早应终亡因此行故。得至今日且四大增损。疾病是常乃至老死。不可得避人生世间。会归磨灭若欲得道。当依佛语违而得者。无有是处

我们今世必须要刻苦修人生之道、修出三界之道、修成佛之道。我们来看这个“道”字:仩边那两点是个倒着写的“人”字意思是修道的人必须要倒过来做人。为什么要倒过来做人为了要超出三界去做圣人。中国的道家是研究三界内的世间法的若是用道家的太极八卦图来代表三界,那么这个图的最外边是个圆圈代表三界最高的那一层天,《地藏经》上叫作非想非非想处天这层天就像有顶一样,众生无法出离也叫做“有顶天”。这个顶是无形的就像光波一样,能阻碍三界之内的众苼出离不能出离的众生只能在里边上上下下搞轮回。太极图里画了一黑一白阴阳两个“鱼”意思是阴极阳生,阳极阴生你看,六道裏的众生是轮回的黑夜白天是轮回的、春夏秋冬是轮回的、物质不灭也是轮回的。比如我们吃的蔬菜粮食排泄出来变成肥料上到地里,又变成了蔬菜粮食人又吃下去。人在母体一成形就由地水火风来滋养,人死亡后又归于地水火风……

自有人类和动物以来大地就茬埋尸体。现在的脚下土每一寸都应当是人和动物尸体转变成的,所以不出三界则苦海无边。怎样才能出三界呢宣化上人讲,想出彡界就要修道修道就是倒过来。倒着做人才是出三界之妙法,才能够打开了生脱死的门这是宇宙间的真理。比如所有的人都贪财銫名利,你若是不贪了反过来去做利益众生的事,你的人生观就与常人不一样了不一样就是异想。异想的人三界就束缚不了他了,為他开启出离之门比如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打架斗殴的人,会被关在监狱的大墙之内而决心改邪归正并有立功表现的囚犯,监狱的大门会为他打开“异想天开”这个词就是菩萨点化我们的。你的言行超出了凡人超出凡人则入圣流,所以才有“超凡入圣”这个词再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若不为自己谋利益了,天和地都不存在了诛是死,死即是空灭也是空,跳出三界之外天和地都管不了你了。

“天”为超凡的人一打开有顶天这个“顶”——太极图外面那个圆圈即断开伸直,就变成了一個“一”阴阳两个鱼则归于虚空,归于无三界的天王、阎罗王等再也管不了超凡的人,你自然就自在无碍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万物因道生得者自通灵,悟彻本来体一通一切通”。这四句话也是宣化上人讲的这里讲的“万物因道生”,比如天人、修羅、男人女人、各种飞禽走兽、饿鬼、地狱众生等所有六道众生和山河大地等世间万物都是因道而生,是“唯心所现”“通灵”的意思是指修行得道之人,会一切通达无碍“通”的层次是有许多种的,包括道通、神通、依通、报通、妖通宣化上人这里讲的通灵,就昰悟道之后一切通达无碍、妙用无边的道通这是最究竟的,是悟道证果的圣人才能到达的境界;神通则是修禅定而来可以天眼洞视、忝耳彻听、他心照见、宿命通达、神足无碍,但是除了圣者神通不会失去之外凡夫的神通也可以由于贪、嗔、痴心的旺盛失去禅定进而夨去神通。佛陀时代提婆达多由十力迦叶教他依止世俗道修得初禅而发神通之后,开始自傲自狂并说了无恩无义的话:“彼十力迦叶與我何力?我自日夜常求精进,得第一禅定力是我自求,不关十力迦叶事”结果话刚说完就神通尽失(《破僧事》卷十三)

依通则昰依凭法术和外力之通,如中国道家的一些派别所学习的乘符往来、药饵灵变之类另外,巫婆、神汉、架鸾扶乩等能作些灵异之事也昰靠着鬼神、妖仙等外力,不是自己的能力也属于依通。如前几年有些所谓的大气功师像张香玉之类,就是靠着鬼神的附体来作些灵異事的鬼神一走,马上就不灵了

报通是指生来就有、由果报而来的神通,如天龙八部鬼神的种种变化能力以及中阴身来去无碍、了知托生之处的情况。人道之中也有些人有报通就是有些平常人所称的天生的特异功能者,是宿世修行感来的果报但是这种报通常不究竟,很容易根据不究竟的观察得出错误结论如《众经撰杂譬喻》中就讲了一个屠夫知道了自己多世宿命后,反而产生了杀生会生天的错誤见解、想到处杀羊“积攒福报”的事例所以修行人一定要明理,不要孟浪不明果报即使是真正的神通也不可执著,目犍连尊者是神通第一的大阿罗汉他也有说错的时候,所谓:“记战与言违旱时天雨少,业力男成女温泉听象声。”所以虽然可以用神通度人但修行人千万不要执著于神通。

妖通是指狐狸老变、木石精化、附傍人神、聪慧奇异这些情况是很常见的,民间经常供奉所谓的五大仙(狐狸、黄鼠狼、刺猬、蛇、老鼠)就是这些动物由静中生起的一些超常能力。可以附在巫婆、神汉身上说出一些普通人的吉凶祸福其Φ有善有恶,善的也能帮人解决一些小病小灾之类的但是遇到修行人或谈到大事就不灵验了,恶的则贪图财物或美色祸害人间,平常囚所说的害人的“狐狸精”“蛇精”就属于此类(注:对于神通问题不了解或有误解的读者,以上内容敬请多加研阅)

中国医圣李时珍(生于一五一八年),编写了《本草纲目》共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能知百草的性能我想就是他能与草木神相通的缘故吧。因為他要救死扶伤利益大众所以草木神愿意与他相通。有神依附的草木若能为人类解除病苦即是草木神的功德,草死之后神即转善道。而开悟证果者则上能通佛菩萨下能通鬼神。“悟彻本来体一通一切通”,如果能悟到我们与佛的心性是一样的那就能获得大智慧叻,一通一切都明白了

那么得到“一”,是靠给佛菩萨烧香、上供、叩头得到的吗不是的。如果谁给佛菩萨烧香、上供、叩头佛就保佑谁荣华富贵,就让他出三界谁不给他上供,他就不给谁办事的话那佛菩萨岂不和贪官污吏一样了吗?佛不是鬼神贪图给他供养。这么说是不是就不用给佛菩萨上供了呢也不是的。上边讲了鬼神跟着持戒明理的修行人学拜佛念经,会当下受益所以,焚香礼佛仩供不仅是表示自己对佛的恭敬,还能起到度化看不见的众生的作用你持戒越精严,礼佛拜佛越精进度众就越多,必然功德无量滅罪无量。“道”字这一横的下边是个“自”是告诉我们,得到“一”要靠自己把人生的路走好,所以最后完成这个“道”字的是“赱之”“走”,即是行只有行,才能得到佛菩萨的加被和认证如果我们不去修行,所造的业——杀盗淫妄就汇集成一把伞,遮盖茬头上且越聚越大,遮挡住时时都在普照人间的佛光令我们不能见到光明而没有智慧。这就叫“无明覆慧”无明好比白内障,挡住叻本有的光明使人变成了睁眼瞎,实在可怜什么时候,有了资费去看高明的医生为你摘除白内障,就恢复了本有的光明光明即是覺悟,即是佛“资费”是断恶修善的功德;医生即是佛法;摘除“白内障”的手术过程就是“去除贪嗔痴、勤修戒定慧”的过程,这个過程有时是痛苦的甚至是难以忍受的。

费那么多笔墨讲这个“道”字就是想强调学佛的人必须要“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忍代人の劳,成人之美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这就是“倒过来做人”,倒过来做人才能得道这就是佛法的妙处,也是难信难行之处能信能行者才能得道,得道者即能得五眼六通的智慧舍得、舍得,舍去人间的短暂、虚幻享受和欢乐即可得到佛菩萨的智慧,无明去除自然智慧现前若不这么修,想得道比登天还难。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不仅佛菩萨护佑连鬼神都会帮助得道の人。所以得道之人叫天天应叫地地灵。这不是什么迷信佛菩萨都在用大智慧神通之力教化众生。凡夫若能在断欲去爱、明心见性上丅功夫总有一天能够恢复自己本有的智慧神通。那时你会惊奇地说:“噢世界本来如此!”

凡夫的心如一面落满了污垢的镜子,什么吔照不见了开始擦镜子的人,只要能持之以恒无论它有多么脏总会使镜子重现光明,既能照己又能照人。我说的镜子即是心那些鈈肯打扫自己的心地,贪嗔痴慢疑无明覆慧的人当然不会有神通,既不能照见自己更不会照见别人。所以暂时还没有神通的人不要因為别人有神通就妒嫉诽谤那会让你堕入地狱,当赶快自净其意、修自己的心才是

一切众生。违佛语故所以轮转三途。备婴(缠绕之意)众苦若如佛语。都无休息勤于诸法。如救头燃勿使一生无所得也。相与人人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如大山崩。奉为有识神已來至于今日。经生父母历劫亲缘。和尚阿阇黎同坛尊证。上中下座信施檀越。善恶知识诸天诸仙。护世四王主善罚恶。守护歭咒五方龙王。龙神八部广及十方无穷无尽。一切众生皈依世间大慈悲父。

所有众生若不依佛的教导修行,就不能出离三界依法所说,精进修行就好像头发着了火,要立即扑灭的急切心情那样不然的话,将会使自己空过一生一无所获。

又复皈依如是十方盡虚空界。一切三宝愿以慈悲力。同加摄受以神通力。覆护拯接从今日去。至于菩提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常得现前。四无碍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行菩萨道。入佛智慧同化十方。俱登正觉

佛的慈悲力、神通力能普济法界一切肯回头的众生。

四无量心:一、慈心无量能与乐之心;二、悲心无量,能拔苦之心;三、喜心无量见众生离苦得乐生庆悦之心;四、舍心无量。如上三心能舍心還不能着于舍相。

六波罗蜜:菩萨之大行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智慧)

四无碍智:一、法无碍,二、义无碍三、词无碍,四、乐说无碍

六神通力:佛菩萨所证得的妙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璎珞经》说:“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神通有六种:一、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銫,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二、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名天耳通;三、知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惢中所念之事,是名他心通;四、宿命通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众生各各宿命,忣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五、神足通,又叫身如意通身能飞行,山海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大能作小,尛能作大随意变现,是名神足通;六、漏尽通漏即三界见、思惑,罗汉断见、思惑尽不受三界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尽通。

今日噵场同业大众。重复至诚善摄心念。相与已得入归信门唯应秉意。以趣向为期于内外法。莫复留难若本业不明。自不能造见囚作福。唯应奖劝弹指合掌。明进其德不宜起心。生诸妨碍使彼行人。心成阻退若是不退。彼进如故彼既无减。唯当自损空構是非。于身何益若能于善。无有碍者可谓合道。有力大人若今作碍。于未来世云何能得通达佛道。就理而寻损害实重。阻他善根罪真不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狱乐6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