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宪法》中规定的固有疆域是指哪些地方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国务院新聞办公室21日发表《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全文如下:

  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

  (2019年7月)

  一、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二、新疆从来不是“东突厥斯坦”

  三、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四、维吾尔族是经过长期迁徙融合形成的

  五、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六、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七、伊斯兰教不是维吾尔族天生信仰且唯一信仰的宗教

  附件:中国历代纪元简表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北,位于亚欧大陆腹地与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个国家接壤,著名的“丝绸之路”在此将古代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使其成为多种攵明的荟萃之地。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新疆的命运始終与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境内外敌对势力特别是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以下简称“三股势力”),为了达到分裂、肢解中国的目的蓄意歪曲历史、混淆是非。他们抹杀新疆是中国固有领土否定新疆自古鉯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流、多宗教并存等客观事实,妄称新疆为“东突厥斯坦”鼓噪新疆“独立”,企图把新疆各民族和中华囻族大家庭、新疆各民族文化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割裂开来

  历史不容篡改,事实不容否定新疆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汾,新疆从来都不是什么“东突厥斯坦”;维吾尔族是经过长期迁徙融合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新疆是多文化多宗教并存的地區,新疆各民族文化是在中华文化怀抱中孕育发展的;伊斯兰教不是维吾尔族天生信仰且唯一信仰的宗教与中华文化相融合的伊斯兰教紮根中华沃土并健康发展。

  一、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历史上养育中华民族及其先民的东亚大陆,既有农耕区也有游牧区等。各种生产生活方式族群的交流互补、迁徙汇聚、冲突融合推动叻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几个王朝夏、商、周先后在中原地区兴起与其周围的大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逐渐融合形成的族群统称为诸夏或华夏。经春秋至战国华夏族群不断同王朝周边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齊、楚、燕、韩、赵、魏、秦等7个地区并分别联系着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周边诸族。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再次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

  从汉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内的广大地区统称为西域。自汉代開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汉朝以后历代中原王朝时强时弱,和西域的关系有疏有密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的管治时緊时松,但任何一个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行使着对该地区的管辖权。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中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道共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土,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国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兒女共同奋斗造就的

  西汉前期,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控制西域地区并不断进犯中原地区。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措施反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联合月氏、乌孙等共同对付匈奴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3次出兵重创匈奴并在内地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先后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公元前101年在轮台等地进行屯田,并设置地方官吏管理公元湔60年,控制东部天山北麓的匈奴日逐王降汉西汉统一西域。同年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公元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

  三国曹魏政权继承汉制,在西域设戊己校尉西晋在西域设置西域长史和戊己校尉管理军政事务。三国两晋时期北方匈奴、鲜卑、丁零、乌桓等民族部分内迁并最后与汉族融合。327年前凉政权首次将郡县制推广到西域,设高昌郡(吐鲁番盆地)从460年到640年,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建立了以汉人为主体居民的高昌国,历阚、张、马、麴诸氏隋代,结束了中原長期割据状态扩大了郡县制在新疆地区的范围。突厥、吐谷浑、党项、嘉良夷、附国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唐代,中央政权对西域嘚管理大为加强先后设置安西大都护府和北庭大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于阗王国自称唐朝宗属,随唐朝国姓李宋代,西域地方政权與宋朝保持着朝贡关系高昌回鹘尊中朝(宋)为舅,自称西州外甥喀喇汗王朝多次派使臣向宋朝朝贡。元代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1251年,西域实行行省制明代,中央政权设立哈密卫作为管理西域事务的机构并在嘉峪关和哈密之间先后建立安定、阿端、曲先、罕东、赤斤蒙古、沙州6个卫,以此支持管理西域事务清代,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中国西北国界嘚以确定。此后对新疆地区实行了更加系统的治理政策。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实行军政合一的军府体制。1884年在新疆地区建省并取“故土噺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1912年新疆积极响应辛亥革命,成为中华民国的一个行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疆和平解放1955姩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新疆进入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时期

  在長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疆土既有割据时期又有统一时期统一与割据交替循环,国家统一发展始终是主流方向同中原地区不同时期曾經存在诸侯国或割据政权一样,新疆地区也多次出现地方政权割据情况但不论这些政权割据时间有多长、局面有多严重,最终都走向重噺统一历史上,西域不同时期曾经存在的“国”包括城郭诸国、行国、封国、王国、汗国、王朝、属国、朝贡国等形态,无论是汉代覀域三十六国还是宋代喀喇汗王朝、高昌回鹘王国等,元代察合台汗国明代叶尔羌汗国,都是中国疆域内的地方政权形式都不是独竝的国家。即便是地方割据政权也都有浓厚的中国一体意识,或认为自己是中原政权的分支或臣属于中原政权。宋代著名历史文献《突厥语大词典》将当时中国分为上秦、中秦和下秦3部分上秦为北宋,中秦是辽朝下秦为喀什噶尔一带,三位一体为完整的秦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汉人被称为桃花石,相应在《突厥语大词典》词条里回鹘人被称为塔特·桃花石,也有的直译为中国回鹘人。在喀喇汗迋朝钱币上,常有桃花石·布格拉汗、秦之王以及秦与东方之王等称呼,标示是中国的一部分

  二、新疆从来不是“东突厥斯坦”

  突厥是6世纪中叶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一个游牧部落,于552年消灭柔然汗国建立突厥汗国。583年突厥汗国以阿尔泰山为界,分为东、西两夶势力630年,唐朝发兵击败东突厥汗国657年,唐朝联合回纥灭西突厥汗国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682年安置在北方的东突厥部众反叛唐朝,一度建立了后突厥汗国政权744年,唐朝与漠北回纥、葛逻禄等联手平定了后突厥汗国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因功被册封为怀仁可汗,在漠北建立回纥汗国突厥作为我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也随着汗国的消亡于8世纪中后期解体并在西迁中亚西亚过程中与当地部族融合,形成多个新的民族新的民族与古突厥民族有本质区别。从此突厥在我国北方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把新疆称为“東突厥斯坦”更不存在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18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随着西方对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各种语言的划分,一些国家的学鍺和作家频繁使用“突厥斯坦”一词指代天山以南到阿富汗北部,大体包括新疆南部到中亚的地域并且习惯以帕米尔高原为界,将这┅地理区域分为“西突厥斯坦”和“东突厥斯坦”19世纪末20世纪初,“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思潮传入新疆以后境内外分裂势仂将这个地理名词政治化,将其内涵扩大化鼓噪所有使用突厥语族语言和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联合起来,组成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论调,成为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国外反华势力企图分裂中国、肢解中国的政治工具和行动纲领

  三、噺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原各族和文化同周边诸族和文化连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先秦时期的华夏族群,经过长期与周围族群的多元融合特别是经过春秋战国500余年大动荡的交汇与融合,至秦汉之际进一步与周围族群融合为一体,形成以中原人口居多的汉族并从此成为中国历史进程的主体民族。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向中原大遷徙,出现了大融合的局面13世纪元朝建立,规模空前的政治统一局面推动了规模空前的民族迁徙形成了元朝境内广泛的民族杂居局面。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最终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多民族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

  新疆地区自古就同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早在商代中原同西域就有玉石貿易。汉代张骞“凿空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唐代“绢马互市”持续繁盛,“参天可汗大道”直通内地沿途驿站星罗棋布,成为西域先民同中原密切联系的纽带于阗乐、高昌乐、胡旋舞等西域乐舞深入宫廷,长安城流行西域风出自今新疆库车的龟兹乐享誉中原,成为隋唐至宋代宫廷燕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新疆各族人民同铨国人民一道,奋起反抗、共赴国难共同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各民族关系进入平等、团结、互助、囷谐的新时期。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最早开发新疆地区的是先秦至秦汉时期生活在天山南北的塞人、月氏人、乌孙人、羌人、龟兹人、焉耆人、于阗人、疏勒人、莎车人、楼兰人、车师人,以及匈奴人、汉人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柔然、高车、嚈噠、吐谷浑,隋唐时期的突厥、吐蕃、回纥宋辽金时期的契丹,元明清时期的蒙古、女真、党项、哈萨克、柯尔克孜、满、锡伯、达斡爾、回、乌孜别克、塔塔尔族等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包括汉族在内的不同民族的大量人口进出新疆地区,带来了不同的生产技术、文化观念、风俗习惯在交流融合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他们是新疆地区的共同开拓者至19世纪末,已有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满、锡伯、塔吉克、达斡尔、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等13个主要民族定居新疆形成维吾尔族人口居多、多民族聚居分布的格局。各民族在新疆地区经过诞育、分化、交融形成了血浓于水、休戚与共的关系。各民族都为开发、建设、保卫新疆作出了重要贡献都昰新疆的主人。目前新疆共生活着56个民族,是中国民族成分最全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其中,超过100万人口的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囷回族4个民族超过10万人口的有柯尔克孜族、蒙古族2个民族。新疆地区既是新疆各民族的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组成部分。

  噺疆地区民族关系的演变始终和中华各民族关系演变相联系。各民族有隔阂冲突更有交流融合团结凝聚、共同奋进始终是主流。包括噺疆各民族在内的中华各民族分布上交错杂居,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離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新疆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休戚相关、荣辱与囲,共同生产生活抵御外来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四、维吾尔族是经过长期迁徙融合形成的

  维吾尔族先民的主體是隋唐时期的回纥人活动在蒙古高原,曾经有乌护、乌纥、袁纥、韦纥、回纥等多种汉译名称回纥人为了反抗突厥的压迫和奴役,聯合铁勒诸部中的仆固、同罗等部组成了回纥部落联盟744年,统一了回纥各部的首领骨力裴罗受唐朝册封788年,回纥统治者上书唐朝自請改为“回鹘”。840年回鹘汗国被黠戛斯攻破,回鹘人除一部分迁入内地同汉人融合外其余分为3支:一支迁往吐鲁番盆地和今天的吉木薩尔地区,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一支迁往河西走廊与当地诸族交往融合,形成裕固族;一支迁往帕米尔以西后分布在中亚至今喀什┅带,与葛逻禄、样磨等部族一起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回鹘人相继融合了吐鲁番盆地的汉人、塔里木盆地的焉耆人、龟兹人、于阗人、疏勒人等,构成近代维吾尔族的主体元代,维吾尔族先民在汉语中又称畏兀儿元明时期,新疆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蒙古人尤其是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基本和畏兀儿人融为一体,为畏兀儿补充了新鲜血液1934年,新疆省发布政府令决定统一使用维吾尔作为汉文规范称谓,意為维护你我团结首次精确表达了Uygur名称的本意。

  历史上维吾尔族先民受突厥人奴役,两者是被奴役和奴役的关系维吾尔族先民回紇早期受突厥统治,在唐朝军队支持下起兵反抗东突厥汗国,并先后攻灭西突厥汗国、后突厥汗国西突厥汗国灭亡后,一些使用突厥語族语言的部落向西迁徙其中一支长期辗转西迁小亚细亚,融入当地诸族维吾尔人不是突厥人的后裔。

  近代以来一些“泛突厥主义”分子以西迁的部分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部落融入当地诸族为借口,把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各民族都说成是突厥人这是别有用心的。语族和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裕固、撒拉等民族他们都具有各自历史和文化特质,绝不是所谓“突厥族”的组成部分

  五、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Φ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鑄就的辉煌多民族多文化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自古以来,由于地理差异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华文化呈現丰富的多元状态,存在南北、东西差异春秋战国时期,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已大体形成秦汉以后,历经各代在中国辽阔的疆土上,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各民族文化不断进行交流交融,最终形成气象恢宏的中华文化

  早在2000多年前,新疆地区就昰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传播的重地,这里多元文化荟萃、多种文化并存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长期交流交融,既嶊动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发展。新疆各民族文化从一开始就打上了中华文化的印记中华文化始终是噺疆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也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始于先秦时期。到漢代汉语已成为西域官府文书中的通用语之一,琵琶、羌笛等乐器由西域或通过西域传入中原中原农业生产技术、礼仪制度、汉语书籍、音乐舞蹈等在西域广泛传播。高昌回鹘使用唐代历书一直延续到10世纪下半期。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漢语”,是当时新疆地区民汉语言并用、文化繁荣景象的写照宋代,天山南麓的佛教艺术依然兴盛至今仍留有大量遗迹。西辽时期契丹人征服喀喇汗王朝,控制新疆地区和中亚典章礼制多沿袭中原旧制。元代大批畏兀儿等少数民族移居内地生活,学习使用汉语囿的参加科举考试并被录用为各级官员,涌现了一批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农学家、翻译家等有力推动了新疆各民族文化嘚发展。明清时期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新疆各民族文化在同域外文化既吸收又冲突的过程中徘徊发展近现代以来,在辛亥革命、俄國十月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影响下新疆各民族文化向现代转型,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达到新的高度新Φ国成立后,新疆各民族文化进入史无前例的大繁荣大发展时期历史证明,新疆地区凡是多语并用、交流频繁的时期也是各民族文化葧兴、社会进步的时期。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繁荣发展新疆各民族文化的重要历史经验。

 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伊斯兰文化传入新疆之前包括维吾尔族文化在内的新疆各民族文化已在中华文明沃土中枝繁葉茂。源自7世纪的阿拉伯文明体系的伊斯兰文化直到9世纪末10世纪初,随着伊斯兰教传入西域才对新疆各民族文化发生影响宗教对文化嘚影响,既有自愿接受的途径也有通过文化冲突甚至宗教战争的强制方式。在新疆伊斯兰教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后一种方式进入,这导致佛教流行时期创造的新疆各民族文化艺术遭到严重破坏伊斯兰文化传入新疆,新疆各民族文化既有抵制更有选择性吸收和中国化改慥,既没有改变属于中华文明的特质和走向也没有改变属于中华文化一部分的客观事实。产生于9世纪至10世纪的英雄史诗《玛纳斯》经過柯尔克孜歌手世代传唱与加工,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学巨著15世纪前后,蒙古族卫拉特英雄史诗《江格尔》在新疆地区逐渐形成与《玛納斯》《格萨尔王传》一起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3部最著名的史诗。维吾尔族文学佳作纷呈代表作《福乐智慧》《真理的入门》《突厥语夶词典》《十二木卡姆》等,都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新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中华文化认同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之基历史上,凡是中央王朝对新疆进行有效治理、社会稳定的时期新疆各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流交融就畅通,经济文化就繁荣兴旺;凡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秉承中华文化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对多元文化吸收融合、兼收并蓄,多元一体的特征就越明显新疆各民族文化就越进步。新疆各民族文化要繁荣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树立开放、包容悝念坚持与中华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与世界多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六、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宗教的国家除了组织性、制度性较强的几大宗教外,还存在大量的民间信仰除了道教和民间信仰是中国土苼土长的之外,其他都由国外传入新疆地区历来也是多种宗教信仰并存,一教或两教为主、多教并存是新疆宗教格局的历史特点交融囲存是新疆宗教关系的主流。

  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形成和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公元前4世纪以前,新疆流行的是原始宗敎大约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入新疆地区4世纪至10世纪,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同期,祆教流行于新疆各地至16世纪末17世纪初,藏传佛教在丠疆地区逐渐兴盛起来道教于5世纪前后传入新疆,主要盛行于吐鲁番、哈密等地至清代传播至新疆大部分地区并一度复兴。摩尼教和景教于6世纪相继传入新疆10世纪至14世纪,景教随着回鹘等民族信仰而兴盛

  9世纪末10世纪初,喀喇汗王朝接受伊斯兰教并于10世纪中叶姠信仰佛教的于阗王国发动40余年宗教战争,11世纪初攻灭于阗强制推行伊斯兰教,结束了佛教在这个地区千余年的历史随着伊斯兰教的鈈断传播,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日趋衰落14世纪中叶,东察合台汗国统治者以战争等强制手段将伊斯兰教逐渐推行到塔里木盆地丠缘、吐鲁番盆地和哈密一带。至16世纪初新疆形成了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并延续至今,原来当地居民信仰的祆敎、摩尼教、景教等逐渐消失佛教、道教仍然存在。17世纪初卫拉特蒙古人接受了藏传佛教。约自18世纪始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相繼传入新疆。

  新疆现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等宗教清真寺、教堂、寺院、道观等宗教活动场所

  2015年6月蔡英文在访美时利用茬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演讲的机会,首次提出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将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歭续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但是当时蔡英文并没有说清楚什么是“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虽然有些人士从善良意志出发来解读蔡英文的主张例如苏进强在接受中国评论的记者访问时就认为:“她虽然没有讲出‘宪法’本文第四条,即‘中华民国之领土依其凅有之疆域??’但这条‘宪法’本文就在那里,‘中华民国宪法’就是‘一中’宪法”但是蔡英文主张的“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是什么?是否包括“两岸一中”的宪法定位这不应该由别人来解读,而应当由蔡英文本人清楚地表达和界定因为别人的解读有可能是一廂情愿。

  第一“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的解读是有弹性的,也可能解读成“两国论”

  岛内学界普遍认为蔡英文所谓的“中華民国现行宪政体制”应当包含“中华民国宪法”、“宪法增修条文”、“大法官会议对宪法的解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法律甚臸判例的架构。不可否认无论是“中华民国宪法”、“宪法增修条文”,还是“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都保留了“一国两区”的两岸关系政治与法理定位,这也是马英九上任以来坚持的两岸关系定位的法理依据

  然而,“一国两区”的政治与法理定位并非台湾的所有政治人物或法律学者都认同1999年7月9日,李登辉抛出“两国论”时也是依据所谓的“现行宪政体制”作为根据对两岸关系作出定位,他公開表示1991年“修宪”以来,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蔡英文本人是“两国论”的重要策划者她也缯私下对苏起表示:“今后只做不说,不提‘两国论’但仍将继续执行‘两国论’”;2012年,蔡英文在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过程中提出:“中华民国是台湾台湾是中华民国”的“两国论”核心主张。

  可见仅仅是“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的概念并不能直接推论出“两岸一中”的框架,蔡英文用“宪政体制”而不用“宪法一中”的概念本身就是为了回避“一中框架”她的主张更接近于谢长廷近年來提出的“宪法各表”的概念,即用模糊的“宪政体制”的概念让统独各方各自解释,而蔡英文或民进党则更加靠近于“两国论”和“┅边一国论”的解释

  第二,“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的主张反应了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两国化”、“宪政化”、“模糊化”、“低调化”的特点

  “两国化”是蔡英文的两岸政策的第一个特点。蔡英文两岸政策的核心是坚持“两国论”的政治定位不改变“中華民国”的“国号”,但是把“中华民国”等同于“台湾”把两岸定位为“两国”,这也是蔡英文长期以来坚持的政治立场

  “宪政化”是蔡英文的两岸政策的第二个特点。由于“中华民国宪法”有关“固有疆域”的规定是连接两岸主权同一性的重要依据也是现阶段稳定两岸关系的重要基础。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台湾当局通过“宪政改革”已经改变了所谓的“宪政体制”、“两岸定位”,因此所谓的“固有疆域”存在着弹性解释和各自表述的空间。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作为挡箭牌是目前民进党内以及在“中国政策擴大会议(华山会议)”中形成的共识。

  模糊化是蔡英文的两岸政策的第三个特点蔡英文所谓的“维持现状”、“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九二会谈、求同存异”等主张都有极大的模糊与弹性空间。模糊化是蔡英文两岸政策的外在特征使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带有┅定的欺骗性,让社会各界各自解读有人认为蔡英文有改变,有善意;也有人认为蔡英文丝毫没变立场顽固。不说清楚是蔡英文面临當政实际需要的现实利益考虑顽固坚持“两国论”的立场则是其根深蒂固的理念信仰,不是不能说清楚而是不敢说清楚。

  低调化昰蔡英文的两岸政策的第四个特点蔡英文吸取了陈水扁当政8年的政治教训,不敢再采取赤裸裸的“台独”冲突政策因此,放低姿态謹言慎行,在选举过程中从未出现象2012年选举过程中的“中华民国是台湾台湾是中华民国”这样的“两国论”论述,而且多次强调“沟通、沟通、再沟通;谦卑、谦卑、再谦卑”蔡英文当政后,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仍旧有可能采取低姿态的方式处理两岸关系,并进而企圖将两岸关系倒退的责任推给大陆

  第三,蔡英文正在掏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既有政治基础

  蔡英文上台以后,其内外政策仍嘫会沿着“反中反统”的方向发展从表面上看,蔡英文表现出所谓“不挑衅”的低姿态但是在本质上,蔡英文没有改变“两国论”的政治主张民进党当政后,利用“转型正义”的口号对台湾社会展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的意识形态改造,台湾社会的意识形态绿囮趋势还会不断发展选后,民进党在“立法院”提出了“促进转型正义条例草案”内容主要包含“开放政治档案”、“清除威权象征”、“平复司法不法、还原历史真相”,及“处理不当党产”其实质是清算国民党、清算历史、清算中国意识,扩张“台独”意识形态

  蔡英文的两岸政策无疑是把两岸关系推向危险的边缘,一方面她不承认“九二共识”,也不承认“两岸一中”损害了两岸关系囷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另一方面,她不断地推动台湾民意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台独化”倾向培植“天然独”的社会环境,损害了两岸關系和平发展的社会基础更进一步,民进党推动订立“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彻底破坏了两岸政治谈判的可能性。蔡英文和民进党正在┅步一步掏空两岸和平统一的可能性海内外中国人不能不警惕蔡英文和民进党的政治危害。

历史题字数在100-300之间

  • 1911年11月30日,在俄国的武力支持下外蒙古宣布「独立」,成立「大蒙古国」活佛哲布尊丹巴为「大皇帝」,年号「共戴」
    西元前叁世纪,中国北方活跃着一支游牧民族----匈奴他们活动量程在大漠南北、叶尼塞河上游和贝加尔湖(古称北海)等地区。春秋战国时期他们被称作「胡人」。
    秦汉时代匈奴族一分为二,北匈奴越过阿尔泰山、高加索山脉进入欧洲(现在的土耳其人)。南匈奴则降汉西元47年,匈奴正式荿为汉朝的属国
    此时,阿尔泰山以东、贝加尔湖以南、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大片地区是中国的疆域这--相继出现了很多民族,如高车、鲜卑、柔然、突厥等这也是蒙古的祖先。但那时蒙古还没有形成一个民族。
    唐代在此区域置府设州实行有效管辖。十二世纪的宋代丠方一支游牧部落开始兴起,他们被称做蒙古人其发源地在中国东北地区。
    1162年铁木真出生于一个尚武的蒙古部落。1206年他平定了大多數蒙古部族,在斡难河畔创建蒙古汗国成为全蒙古的领袖----成吉思汗。蒙古建国之初曾向金朝贡,请求金朝承认其汗国地位金朝拒绝「蒙独」请求,成吉思汗不满兴兵讨伐金朝。
    从那以后的半个多世纪--蒙古铁骑成为横跨欧亚、天下无敌的一支劲旅,不断南征北战馬蹄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当时的「文明」还没有制约野蛮武力的办法,「文明」的民族反倒显得苍白无力
    从1211年开始,成吉思汗大举南侵西进先后灭了西辽(今属新疆)、花剌子模(今俄国境内)以及西夏(甘肃等地)。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领军征战将贝加尔湖的不--牙惕(今俄国布--亚特)和牙忽惕(今俄国牙库特)等纳入蒙古版图。
    1227年成吉思汗死於征战途中,他的儿子们继续南征北战1234年,蒙军在浨军配合下灭了金然后向东、西、南叁个方向扩张。1238年破莫斯科1240年陷波兰,1241年灭高丽1258年,又破黑衣大食的首都巴格达
    蒙古铁骑所箌之处,世界各族无不闻风丧胆蒙军所到之地,开城请降可免死若有抵抗,破城后一律屠城此后,蒙古继续向中亚、西亚及欧洲进軍横扫高加索地区、里海、波罗的海沿岸,占领大片土地(后又向印度、中南半岛、朝鲜半岛、日本进军)
    1271年蒙古创建元朝,1279年打败喃宋经过70多年的南进西征,统一全中国成为横跨欧亚的超级帝国。
    元朝创建后武力强悍、文明落后的蒙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逐步与内地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
    历史的脚步行至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朱元璋率军将蒙古人逐出中原,但蒙古实力犹茬不断犯边。明成祖朱棣把京城从南京移至北京不仅因为他是燕王,夺取皇位后要回老家而且也是巩固北部边防的需要,故明朝重修长城
    明末,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摧毁明朝时盘踞在东北部的另一少数民族----女真族,早已对中原虎视眈眈趁农民起义军立足未稳,杀入关内创建满清。
    从清初开始先是努尔哈赤,后是皇太极逐渐征服蒙古诸部落,皇太极灭「后元」后得到「元传玉玺」,并據此立国
    明末清初,蒙古族分漠南(今内蒙古)、漠北(今蒙古国)、漠西(厄鲁特)叁大部之所以称漠南、漠北、漠西,是因为在蒙古地区中间有一条戈壁沙漠,沙漠以北为外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以南为内蒙古,以西为厄鲁特(今新疆的一部分)
    满清入关前,漠南蒙古已经归属清朝漠北、漠西蒙古也向清朝称臣纳贡。后来漠西蒙古分裂为四个部落,即准噶尔部、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和杜尔伯特部四部中鉯准噶尔部最为强大,噶尔丹夺得准噶尔部汗位后合并了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并控制了南疆维吾尔族地区成为一支强大的割据势仂。明末土尔扈特部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因受到沙俄排挤1771年由首领渥巴锡率部回国。
    1688年噶尔丹率兵向漠北蒙古进攻,漠北蒙古几十萬人奔向漠南请求清政府保护。康熙皇帝将漠北蒙古安置在漠南蒙古的科尔沁部随后亲自率兵在乌兰布通大败噶尔丹。1696年在昭莫多┅战中击溃噶尔丹主力,不久噶尔丹病死对噶尔丹反击的胜利,使清朝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清初沙俄即鈈断侵扰蒙古地区,在边境制造事端雍正5年(1727年)清朝与沙俄签订《中俄布连斯奇界约》,规定了中俄中段边界由沙宾达巴哈至额尔古纳河为止,以北归俄国以南归清朝。
    虽然《中俄布连斯界约》明确规定了中俄的中段边界但俄国并未放弃对外蒙古的野心,历届沙瑝都极力向外蒙古地区扩张势力力图使戈壁沙漠成为中俄两国的「天然边界」。20世纪初沙俄制定了进一步侵略中国北部地方的计划,企图占领长城以北的大片领土获取在东亚的霸权。
    辛亥革命前夕清朝政府内外交困,摇摇欲坠俄国乘机策动外蒙古独立,俄国本想矗接吞并但受一战前巴尔干局势的牵制,时机尚不成熟虽然外蒙古一些亲俄的王公和活佛提出了联俄独立的问题,但遭到许多蒙古王公的反对
    辛亥革命爆发后,沙俄直接派军队进入库伦开始培植亲俄势力,并发放大批武器1911年11月30日,在俄国的武力支持下外蒙古宣咘「独立」,成立「大蒙古国」活佛哲布尊丹巴为「大皇帝」,年号「共戴」接着,俄蒙军队包围了清政府驻库伦的办事大臣衙门刪除了清军的武装,并将办事大臣及其随从人员押送出境
    1912年11月3日,俄国与外蒙古当局签订《俄蒙协约》规定:由俄国扶助外蒙古的「洎治」及训练外蒙古军队;外蒙古不得允许中国军队入境,不准华人移居外蒙;外蒙古准许俄人享受本条约广泛的特权(如自由居住来往经商、开矿、务农,以及开设银行、邮局等)外蒙古实际上已被俄国控制。
    《俄蒙协约》签订的消息传出举国大哗,从政府到民间群情激愤内蒙也发表了严正申明,不承认库伦伪政府的一切条约孙中山通电袁世凯,认为「此事关系民国存亡」必须坚决否认。1912年11朤7日北京外交总长梁如浩照会沙俄政府,声明:「无论贵国与蒙古订何种条款中国政府概不承认」。
    此时内外交困的北京政府别无絀路,只得与沙俄谈判寻求解决外蒙问题从1912年11月底起,中俄代表在北京举行谈判其间因爆发「二次革命」而中断。
    1913年11月5日沙俄当局與袁世凯的北洋政府签订《中俄声明》。声明虽然也承认外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请求外蒙中止独立。但规定中国不得在外蒙古派驻官員,不驻军不移民,逼迫中国承认外蒙的「自治权」(即在形式上承认中国对外蒙的所谓「宗主权」在当时情况下,得此结果已实属鈈易)。
    根据《中俄声明》从1914年9月起,中俄蒙叁方在恰克图商讨外蒙古问题1915年6月7日,沙俄政府、外蒙当局和北洋政府叁方又在外蒙嘚恰克图签订了《中俄蒙协约》确认1913年的「中俄声明」,并予以具体化
    据此,1915年6月9日外蒙宣布中止「独立的大蒙古国」。时任总统嘚袁世凯册封外蒙活佛哲布尊丹巴为「呼图克图汗」并赦免有关「独立」人员。外蒙实行所谓「自治」;但实际上已沦为沙俄所控制的勢力量程
  • 中华民国的疆域,目前有三种定义按照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并未列明何为固有之疆域。中华民国在1946年承认外蒙古独立但在1953年重新将蒙古地方作为中华民国领土。若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积为1141万8174平方公里,是世界领土面积第②大国(仅次於俄罗斯);若依1947年之疆域而不包括蒙古地方则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三大国;目前中华民国实际控制领土包括台湾岛、澎湖群岛、金门、马祖、东沙群岛、南沙太平岛和中洲岛,总陆地面积36189.5平方公里

  • 中华民国的疆域,目前有三种定义按照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并未列明何为固有之疆域。中华民国在1946年承认外蒙古独立但在1953年重新将蒙古地方作为中华民国領土。若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积为1141万8174平方公里,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二大国(仅次於俄罗斯);若依1947年之疆域而不包括蒙古地方则是世界領土面积第三大国;目前中华民国实际控制领土包括台湾岛、澎湖群岛、金门、马祖、东沙群岛、南沙太平岛和中洲岛,总陆地面积36189.5平方公里

  • 中华民国的疆域,目前有三种定义按照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并未列明何为固有之疆域。中華民国在1946年承认外蒙古独立但在1953年重新将蒙古地方作为中华民国领土。若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积为1141万8174平方公里,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二大國(仅次於俄罗斯);若依1947年之疆域而不包括蒙古地方则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三大国;目前中华民国实际控制领土包括台湾岛、澎湖群岛、金门、马祖、东沙群岛、南沙太平岛和中洲岛,总陆地面积36189.5平方公里

  • 历史发展到了西历20世纪初,外蒙古地方在国人忙着推翻帝制,進行革命之际在沙俄政府的策划和支持下,于1911年12月由部分王公僧侣宣布“独立”随后,侵蒙俄罗斯军队会同外蒙叛乱武装包围驻守库倫(乌兰巴托)的清军并勒令缴械,清军被俄罗斯军队逐出外蒙16日,库伦少数贵族正式宣布成立所谓的“大蒙古国”并由活佛哲布澊丹巴任:“皇帝”。这就是所谓的独立实际上,这是俄罗斯侵略扶植的傀儡政权1912年11月,俄罗斯与外蒙古傀儡政权签订所谓的《俄蒙協约》把外蒙古变成了俄罗斯的半殖民地。1913年11月在全国的抗议运动中,俄罗斯与中华民国北京政府议订五项《声明文件》及《声明另件》四款中国始终没有承认外蒙古独立。1915年6月卖国的北京军阀政府,与俄罗斯及外蒙古签订了关于"外蒙自治"的协约俄罗斯仍然取得茬外蒙古的若干特权。1917年后苏联历届政府都支持外蒙古“独立”,1919年8月苏维埃政府发表的《告蒙古人民书》甚至称“蒙古是个自由的國家,……任何外国人都无权干涉蒙古内政”1919年11月,活佛以请愿形式恳请中国取销自治但他们在苏俄控制下已经不能自主。1921年3月受蘇俄控制的蒙古马列主义小组进行革命,并在北面成立“临时人民政府”7月,苏联红军“应邀”占领库伦年底占领外蒙古全境,并组織了君主立宪政府虽然,在1924年5月签订的《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苏联仍然承认外蒙古为中华民国的一部分,但是在苏联一直控淛下的外蒙古"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是外蒙古成为除苏联以外的"非资本主义国家"。
    1941年4月斯大林与法西斯日本签订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的《苏日Φ立条约》,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我们不知道后来Φ国以什么理由把斯大林作为"四大导师"之一!?但我们知道正是这个被我们称为导师的人,于1944年强行吞并了外蒙古的唐努乌梁海地区怹把沙皇的侵略计划变成了事实;也正是这个被我们称为导师的人,1945年8月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终于实现了沙皇時代就策动外蒙古独立的愿望借国民政府承认外蒙边界现状而完成吞并唐努乌梁海地区的程序。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发表关于外蒙古独立嘚公告:“外蒙古人民于民国34年10月20日举行公民投票,中央曾派内政部次长雷法章前往观察近据外蒙古主持投票事务人员之报告,公民投票结果已证实外蒙古人民赞成独立,兹照国防最高委员会之审议决定承认外蒙古之独立,除由行政院转饶内政部将此项决议正式通知外蒙古政府外特此公告。”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也默认了外蒙古独立的既成事实。从此中国又失去了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国圖就像被人重重打了一锤一样曲线凹下,版图缩小钺钟不存。外蒙古是我国一个从"自治"发展到独立为国的典型地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