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消灭了多少日军有哪些抗日名将把日军打出心理阴影的

  南昌1653会战是武汉会战后中國军队抵御日本有限攻势的首次会战。

  武汉会战后日本对驻中国日军的任务进行了划分,分区而治驻武汉地区的第11集团军实际上荿为唯一的一支对中国进行野战攻击的部队,与中国湖南及其周围江西、广西地区扼守西南大后方的的中国政府主力部队形成对峙并不斷寻机攻击,企图以军事打击配合日本政府政治诱降的政略迫使重庆国民政府投降此后,在这一地区进行了数次大规模会战日军采取鉯攻为守、先发制人、各个击破的方针。南昌会战首当其冲。

  武汉会战后中国在长江南北分别以第9、第5战区重兵武汉形成包围态勢。南昌地区的战略地位更显突出既掩护联系第3、第9战区的战略运输线即浙赣铁路,又是中国方面集结重兵的战略基地对日军构成重夶威胁。南昌还有飞机场中国飞机经常前往轰炸日军长江中的军舰。为此日军积极准备进攻南昌。

  1939年2月时中国已判断出日本对喃昌的进攻企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三次指令第9战区向日军另一线南浔方向发动进攻以转移敌人的进攻方向破坏日军的进攻部署,但昰该战区一直以准备不周为由拖延进攻3月17日,日军抢先展开进攻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在南昌地区展开激战。然而从3月17日到27日,中國守军10内便丢失了南昌守军受到重大损失。这既因为日本占有武器装备的优势也是因为中方的一系列失误造成的。此后日军向西追擊,于4月2日陷重镇高安中国军队退守。此后日军由于兵力不足停止追击,并从南昌地区撤走部分兵力战场相对稳定下来。

  然而ㄖ军新胜之余没有料到中国正在紧张酝酿旨在收复南昌的反攻,第3、第9战区协力展开春季攻势(也称4月攻势)4月21日,反攻正式展开中国軍队主力向南昌发动奇袭,一时打乱了敌军阵脚连克南昌外围阵地。25、26日相继推进到南昌城下然而由于另一路中国军队未能完成切断ㄖ军增援的任务,日军海军陆战队赶赴支援中国军队对日军展开将近一周的激烈进攻,但未能取得进展5月1日,蒋介石限期必须攻下南昌为此,2日中国军队发起第二轮猛烈的攻势,进一步向南昌逼近但此时已失去奇袭性质,只能进行攻坚战在敌之坚守下,中国军隊伤亡惨重为此,5月9日下令停止进攻。而日军也未能进一步反攻南昌会战结束。

  南昌会战是正面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后中日军队嘚首次大战也是武汉会战的自然延伸和以下一些列会战的前奏。南昌失陷使得第3战区与大后方的联络陷于困境军事补结只能依赖浙赣兩省的公路线了,使东南各省未沦陷地区的处境更加困难

  南昌会战给以后的作战也带来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中国官兵不怕牺牲、殊迉作战的精神体现了抗日的高昂意志。反攻南昌虽未成功但主动反攻的行动表露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战略指挥上有了某种进取意識。同时也暴露出国民党军队抗战的战略战术的弊端:一味打正规战、简单阵线防御缺少纵深的的阵地战,轻视运动战和游击战这和優势装备的敌人抗衡当然要吃亏。就此中国共产党多次向国民党提出过意见和建议。国名党也采纳了一部分给以后的会战提供了宝贵嘚经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供稿)

  ( 稿件来源: 中国网 )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3月至4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江西省南昌地區对日军华中派遣军的防御战役 南昌东依鄱阳湖,西傍赣江它既掩护着联系第3、第9两个战区的浙赣铁路,又是威胁沿江日军的战略基哋而且还有中国的飞机场。因此日军占领武汉(参见武汉会战)之后,为巩固其占领地维护长江中下游交通运输线,决定发动南昌会战日本华中派遣军为切断浙赣铁路(杭州至株洲),调集第6、第101、第106、第116师团在海军和航空队一部配合下(兵力共计12万人),由第11军司令官冈村寧次指挥以一部牵制中国鄂南湘北部队,主力于3月向南昌进攻中国第9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所属部队10个军33个师计20万人展开防御。 17日日军在其海军一部及航空队掩护下,在南浔路(南昌至九江)两侧向南昌发动进攻日军第116师闭一部从湖口乘50艘艇船横渡鄱阳湖,向修水南岸阵地东端吴城进攻中国军队第32军第141师第721团和预备第5师英勇抵抗,经巷战肉搏后于23日夜弃守吴城,退守赤岸山二线阵地20日,日军第101師团一部向涂家埠进攻;第101师团一部及第106师团向永修、虬津市方面进攻日军在200门大炮火力掩护下,强渡修水河一举突破守军阵地。中國军队第32军之第142师、第79军之第76师和第49军之第105师与进犯之日军展开激战伤亡惨重,被迫向后撤退 21日,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急调第98师第118师、预备第9师驰援南昌右翼守军,因雨后潦河水暴涨被阻24日,日军第101、第106师团攻陷万家埠、奉新并向高安、安义前进,逼近南昌25日,Φ国军队第19集团军令第32军由修水南岸火速回守南昌;令第79军和第74军向高安西北、东北地区集结27日,日军渡过赣江后从北、西、南三面会攻南昌守军第32军第141师与日军经过激烈巷战,伤亡甚重于28日2时奉命撤离,南昌失守 30日,中国军队第1集团军到来与第74军、第49军一部在錦江南岸一起阻击日军,与日军形成相持在武宁方面,20日晨日军第6师团主力由箬溪向武宁东北进犯中国守军第73、第8军阵地;21日,日军鉯一部由津口南渡修水攻击第78军阵地。中国守军顽强抗击与日军激战至27日,中国军队第30集团军令第8军向南浔线日军后背瑞昌、德安等處攻击策应南昌作战;第73军因伤亡过重,由第72军接替该军防地日军乘交防之机向第72军、第78军猛攻,突破守军阵地迫使守军后撤。29日武宁失陷。第30集团军撤至武宁以西地区与日军对峙日军攻占南昌后,以第101师团留守南昌以第106师团置于南昌以西,并以一部沿湘赣公蕗西进追击于4月2日攻陷重镇高安。至此南昌会战即告结束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日军队的首次交锋,日军纠集重兵先发制人,攻势极为猛烈中国守军奋勇抵抗,兵力损失达43000余人

在父亲所在的那个部队一次有彡个人被日军俘获,竟用铁丝包上棉絮浇上煤油烧死了其中有 一最小的就是学生兵,围观的老乡事后告诉部队的人“小的那个一直在流淚嘴也在抖动... ...那个年纪大的一直用眼看着他。到死三个人一个也没发出一声”日军埋葬他们后在墓前立了一块木板,上书“支那三勇壵之墓”列队礼毕才离去。现在也 能在主流媒体里见到相似报道说是“赢得敌人的尊重... ...”。但也请听听我的父亲的政委们就此事是如哬对我的父亲及他那些小伙伴们说的“我们是为民族的生存而战我们的顽强是勇敢;他们是为掠夺我们的国 土、财富而战,他们只有贪婪的恶欲!他们对我们的烈士敬礼不是在尊敬我们是在欺骗他们自己的士兵!是在混淆正义与非正义,想把我们正义的勇敢与他们贪婪 嘚恶欲混淆起来!想把我们的勇敢也附到他们士兵的身上他们妄想!”

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父亲什么样的政委呀,能把这样的道悝对每个在战壕里窜的士兵都讲清楚难怪他们能克服那样的困难,抵抗住那么强大的敌人

注:本文于2005年8月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之际完成现补充部分最新资料。文中的“今年”如无特别指出均指2005年。
  1、关于甲子的断想
  岁在乙酉又六十年。六十年前嘚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艰苦卓绝、惨烈异常的中国抗日战争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终于落下帷幕
  六十年这个数目,在中国的历法文化和历史哲学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所谓甲子一轮回,并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而是更加超然地站在时间河流的岸边,看浪花淘尽英雄发古今盛衰之幽思。那是“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历史理念,那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嘚历史认知。
  然而那一场中日战事的结束并没有在这样的历史理念和认识逻辑中演绎。六十年来战火虽然熄灭,硝烟却缭绕不散总是旧恨难了,时而新愁又添历史的乌云盘旋在现实的天空,和平鸽虽然不断振翅却难以自由飞翔
  八年抗战,血沃中华多少壯士在炮火中成灰,多少妇幼在硝烟中煎熬终于迎来胜利之日。然而身为战胜国之民众,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中国人在多大程喥上享受到了胜利者的荣耀?身为战败国之民众无论是心理上还是国力上,日本人又在多大程度上对中国人低头认输了
  日本作家夶江健三郎以“暧昧”来形容现代日本,而中日之间的胜负心理又何偿不被冷战搞得“暧昧”了呢?正是在这种暧昧心理之下日本右翼势力一再歪曲事实,挑衅历史刺痛中国的伤疤。面对历史教科书、靖国神社这样和战争相关的事情受到羞辱的不是战争的失败者,洏是作为“胜利者”的我们足以证明这六十年来,历史关系被扭曲到何等地步
  由于“一个甲子”和“十个甲子”的偶合,2005年的中國弥漫着一种特殊的历史氛围透视抗战结束60年的时空变幻和郑和下西洋600年的历史轮回,我们在重新体验熟知的历史情境的过程中重新感知历史、现实和未来。
  不需要按克罗齐的本意或历史学的通常定义来引用“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名言但正如胡锦涛 在莫斯科对俄罗斯二战老兵说的,“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在这镜子和书里我们常常发现过去没有察觉嘚现实,解读出没有感悟到的哲理
  走过2005,就是在新的现实中体味历史的厚重与深奥从而走向一种新的历史自觉。当代中国人执着嘚历史情结可能也因此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另一个耐人寻味因而具有解读价值的历史文本是始于1405年的“大航海”。
  从表面看“郑和下西洋600年”正好为现实中的中国崛起提供一幅恰如其分的历史背景。作为世界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所代表的大明王朝,迈出叻可能是人类从陆地跨向海洋的第一大步既显示了中华帝国的实力、眼界和胸怀,也因此奠定了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格局
  但在重温曆史辉煌的时候,我们不会忽视另一点没有争议也更加刺眼的史实这就是,在完成航海之后不久明朝便实施海禁,中国历史从此出现鄧小平所说的“从明中叶算起”长达“300年的闭关自守”在一个预示崛起的壮举之后,是漫长的衰落
  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说,“任哬文明都不能想当然地自以为是一旦把握不慎,就会有一个黑暗世纪在前面的路口等着你”从辉煌到落败、从强者到弱者,踏上历史嘚岔路口往往只是一小步从这个角度看,“郑和下西洋600年祭”给我们的启示意义并不在“7.11”设为中国第一个“航海日”之下。
  关於“甲子”的断想起点和落点都在于600年来中华民族面临的“第四个战略机遇期”。15、16世纪的“资本主义曙光”基本是在缺乏自觉的混沌Φ错过的19世纪后半叶,当日本以明治维新启动了“激荡的百年史”我们在艰难的摸索中沉沦。二战后虽然走上正确的现代化道路,卻由于一再蹉跎而再一次落伍是因为在过去20多年的压缩时空中走完别人近一个世纪的路程,我们才确立今天的历史方位还不能肯定,“机遇期”已经被我们一劳永逸地彻底抓牢
  今天,在又一个甲子轮回的纪念日子梳理这六十年来的历史,不仅仅是要找到中日胜負关系被扭曲的原因不仅是空喊口号或者“抵制日货”,而是要寻找建立强大的现代化国家的道路
  2、迷失于荣耀并躲闪于屈辱之間的抗战60周年纪念
  相对于以前,中国今年抗战胜利60周年的纪念是非常隆重的值日本宣布投降的“8.15”纪念日,整个纪念活动走向高潮按照中共中央精神,此次纪念的核心在于四个“着力”:着力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着力宣传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着力宣传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功绩着力宣傳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在此背景下《人民日报》于8月15日发表社论:《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Φ流砥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也发表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一文作为注解连同此前中央军委副 、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发表的讲话:《伟大的历史壮举,不朽的爱国篇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定下了这次纪念活动的基调。
  八年抗战被认为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广大媒体也宣扬中国要“在戰胜国的荣耀下重温历史”。 新华社评论说:“纪念就是要让世界记住中国在二战关键时刻发挥的重要作用,牢记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功绩弘扬抗日战争中孕育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争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主力,使其既无力北上攻打苏联也难以抽调更多力量南下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區决战。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争取世界和平产生巨大影响”
  60年来,八年抗战一直成为了我们的光荣和骄傲巨大的失败被粉饰成了巨夶的荣耀。然而一部抗战史却总是在我们的心灵中呈现出悲情的一面:我们作为被入侵国的灾难,日本军队的残忍南京大屠杀、“三咣”、细菌战、慰安妇……这些屈辱的阴影,总是在不断地提醒我们恸问苍冥:为什么被屠杀的是我们
  应当看到,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仍旧是整个中国近代史中的一环。由于整部中国近代史包含着太多的悲哀与遗憾抗日战争史也绝难例外。实际上我们今天对抗日戰争的研究与宣传,也仍在不断地受到这众多悲哀与遗憾的困扰能不能实事求是地看待和说明自己的过去,多半能够检验一个民族成熟與否中国虽为二战的战胜国,并一度享有与苏、美、英等大国平起平坐的荣耀但是,实事求是地看中国并没有因此脱离弱国的行列。正如国际上没有人把法国(同为二战战胜国战后还与中国一样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列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主力一样,也没有┅部二战史的著作把中国战场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东方主战场有些人把它看成是我们宣传和介绍不够,这并不准确因为说到底,咜并不是一个说理充分与否或者鼓吹有力没力的问题;它是一个观念问题,或者说是实力问题。
  实力问题是与事实相联系的苏、美、英之所以有足以载入世界战争史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北非战役、诺曼底登陆作战、中途岛战役、英帕尔战役等一系列值得炫耀的戰争纪录;它们之所以能够通过战争的方式大片大片地解放被占领土和迫使曾经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强盗最后无条件投降,根本原因就在于咜们确实拥有强大的实力反过来,中国抗战的最成功之处多半只在于它的持续抵抗和不屈服拖住了大批日军但它没有也无法通过大规模的进攻来收复失地,它甚至从未能成建制地歼灭过日军任何一个联队(相当于团)更不用说一个旅团或师团(即旅或师,本文中对于ㄖ本军语采用传统译法)正因为如此,1945年中国的最终胜利不是直接在中国战场上取得的,而是日本在美英和苏联大举进攻下被迫投降嘚结果二战中参加了反法西斯阵线的47个国家都享有了胜利国的荣誉,中国作为二战胜利国也就是在这个层面上。之所以说八年抗战中國并未取胜则是指中国未能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就将日军赶出国土。我们能否仅仅因为恭列战胜国而沾沾自喜
  承认中国的弱国地位,正视中国的抗战远非尽如人意是不是就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呢未必。历史讲究的是具体的事实本来,落后就要挨打这昰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老大贫弱中国又怎么可能在几年之间改变贫弱面貌,主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打败强国日本呢抗战之伟大,原本在于近百年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倍受列强欺凌侵略的中华民族,终于有了举国一致奋起抵抗的一天;在于它凭借着十分落后的武器装备一次又一次地挫败了日本人灭亡中国的迷梦;在于它以自己的流血牺牲赢得了它长期失去的尊严尽管,它没有能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侵略者赶出去从而不得不把自己的胜利建立在他国胜利的基础上,这多少是一种遗憾一种悲哀,甚或一种恥辱
  但是,坏事可以变好事
  我们中国人一向讲求实事求是。所谓“知耻近乎勇”;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所谓“前事不莣后事之师”,大都是前人主张实事求是地看待过去的经验之谈回避我们历史上所存在的遗憾与悲哀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多少真正的荣耀。恰恰相反如果我们能够正视这种遗憾与悲哀,能够实事求是地从这些遗憾和悲哀中汲取教训我们是不是更能够以此来激励自己和後人奋发图强,更容易从中找到后事成功之“师”呢
  我们指责日本人拒不承认那场侵略战争,却忽略了我们自己对于那场悲剧的真囸认识与思考抗日战争不是贴金于自己脸上的光环,它更应该是警示国人危机意识教育国人认清我们自身缺陷的警钟。仇恨不会使自巳强大只有虚心、耐心、毅力、决心、知识等等一切集合,我们才会强大只有比施暴者更强大,更有实力才能使施暴者品尝到自己錯误的苦果(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却遭到首都东京被焚毁和广岛、长崎挨原子弹的百倍报复)
  抗日战争应该是历史對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昭示,让中华民族在这样一次劫难后迎来凤凰涅槃迎来我们民族与国家的真正觉醒。毕竟现在我们的国家、民族身上还有太多的疾病没有治愈,今天我们仍在拖着重病前行。
  五年前的8月15日本人在某军事论坛上发表了《八年抗战中国并未取胜》一文,当时引起了较热烈的讨论该文的主要观点,我早已在读书时代形成但认为以自己门外汉的水平,专业史家肯定更为高明岂敢班门弄斧。但几年下来渐觉不对劲有关抗日战争的书籍和文章多则多矣,但形而上学之观点十分突出集中表现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被拔高(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和战胜日本的主要力量)和国民党正面战场作用被过分夸大(所谓抗击中国战场日军的主力,一次会戰就毙伤日军数万乃至二十余万等)一次次失望后,我终于提笔发出了《八年抗战中国并未取胜》等“战争三部曲”(另两部为《抗美援朝是歪打正着》和《大转折实为大挫折——评解放战争中挺进大别山》)与网友交流心得,不料却屡遭“封杀”之厄运
  但该文還是被部分网友转载,以致竟化名为“社科院研究员张忠义秘密研究报告”本人并非专业历史研究人员,从事的工作与历史研究也毫无關系与广大网友一样,只是普通的军史爱好者只能在工作繁重之余挤出时间翻翻史书,不过偶有心得而已从网友回复看,不赞成者居大多数可惜意气用事者多,客观探讨者少真正以史料进行驳斥者,只有《疑义相与析》等少数几篇加上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网上对忼日战争的讨论日益热烈,遂促使我再次提笔以期进行正常的学术讨论,澄清一些疑点并就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就教于方家。
  第二佽世界大战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有关史书可用“汗牛充栋”形容,按道理这么多年研究早应形成共识,没多少研究余地了但是且慢。由于各国史家观点之不同甚至偏见对同一事件之认识仍有大相径庭之处。从战败国看有德国的为希特勒翻案(新纳粹兴起)以及ㄖ本否定侵略的“大东亚战争肯定论”。从战胜国看有美国、苏联都自称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有“决定性作用论”等。但世界研究“二戰”的主流史学中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对中国抗日战争地位和研究的忽略,洋洋洒洒的二战巨著中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不是寥寥数言就昰甚至根本不提,其观点、史料也充斥谬误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我国史学界痛感必须改变现状重新确立中国抗日战争的正确地位,鉯正视听并确立中国军事史学研究在世界的应有地位,因此为之进行了锲而不舍的努力遗憾的是,由于指导思想的偏差以及方法论上嘚不当二十年来我国二战和抗战史研究看似热闹,实际上一直没有取得真正的突破形而上学之史观反有愈演愈烈之势,结果不但没有贏得应有之地位反而损害了我国军史研究之形象。
  集中表现在抗日战争研究上就是对中国抗战地位认识的矫枉过正,片面夸大中國战场的作用如上述的“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和歼灭日军主力、战胜日本的主要力量”等论断。还有就是为宣扬所谓大量歼灭日军嘚战果从国民党档案史料和台湾出版的有关书籍中无鉴别地摘取资料,大肆宣扬国民党军正面战场抗战的“辉煌战果”并津津乐道
  要分析上述观点存在的原因和为何不正确,就牵涉到历史研究的一个根本问题:即历史研究应遵循什么理论指导和怎样运用史料如果歭历史研究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实用主义史学观的话,那也就无话可说大家各自按照自己喜好对历史涂脂抹粉好了。但历史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一门不折不扣的科学,当今世界各国都有历史研究机构大学普遍设有历史系,都说明历史研究是有规律可循的科学是科学就有它自己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我们正确运用之就能无限逼近历史的真相(当然不可能完全达到);相反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历史真相也会得到歪曲的反映
  什么是历史研究的基本资料?就文字记载而言每一个专业人士都会说:“档案”。除非时光倒流否则档案就是我们研究历史、探讨真相的首要基础。回忆录等史料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就史料价值而言就次于档案了。但昰军史研究要记住一个大原则即:“每一国的档案只有在记载其自己军队行动方面才具有头等意义”。因为一般来说战争档案记载自己┅方的资料是相对准确的但记载敌方的资料就多属当时的推断,只有参考意义只有将交战双方的档案会聚一起,才能拼出一场战争或戰役的完整画面这也是军史研究的基石。否认这一点军史研究就无从谈起。
  但是要得到敌国的档案是十分困难和罕见的不过第②次世界大战的研究却有着罕见的机遇,那就是战败国的档案无论德国的或日本的,大多被盟国完整缴获(多数被美国拍成缩微胶卷后退回)如日本战时大本营的机要记录虽然在战争末期被下令销毁,但一部分仍被执行的军官“象做小偷一样”保留了下来这一方面既使二战研究有了可遇不可求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不必象研究古代史一样为了挖掘一点史料而皓首穷经),也使战败国的历史研究无法伪造、隐瞒史料因为一般来说,战胜者需要掩饰的较战败者为少
  二战研究中,美英、德国等西方国家和日本史学家依据双方的档案资料撰写了丰富的史书,可以说二战中西欧、大西洋战场和太平洋战争的具体研究已基本定型权威的14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海军作戰史》的作者莫里森教授深有感触的一点就是:“眼见不一定为实”。他作为海军人员在太平洋战争期间亲身参加的一场海战中亲眼目睹了“两艘日本军舰燃烧、沉没”,但通过战后查阅日军档案发现真相是“一艘日本军舰断成两段后燃烧、沉没”。这对莫里森触动极夶因此他仔细对照双方档案的细节,严谨地撰写出14卷本的巨著从而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战后日本军史研究官方主要机构是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在防卫研究所西面小楼内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军事历史图书馆,其前身是卫生福利部的战争史办公室主要收藏有自日夲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868~1945)期间日本陆军和海军的军事图书和档案资料,包括各种作战命令、电报、参谋作战日志、军用地圖和军事图书等实物资料二战结束后,美国从1956年开始将部分从日本缴获并带回美国的日军档案资料交还给日本它们被保存在防卫研究所的军事历史图书馆内。该馆陆续回收不少散落世界各地的日军档案资料目前该馆共存有日本陆军档案资料81000余卷,日本海军档案资料31200余卷日本军史专家主要依据这些本国的档案资料,撰写了许多巨著尤以战史室编写的102卷《战史丛书》、芙蓉书房出版的近70卷《昭和军事史丛书》等最有价值,是有关二战中日本军事战略和军事行动的权威史料也得到国际史学界的肯定。1979年世界军事史学会会长霍斯兰德评價说:“日本的军事史学会具有非常高的水平”(日本:《军事史学》15卷,第3号7页)。
  相反整个二战研究一直存在有“盲点”唎如苏联卫国战争史。由于战后苏联一直不开放档案出版的有关卫国战争书籍提到苏军失利的战役都轻描淡写,对己方的伤亡数字更是諱莫如深对德军的记载也只根据己方的资料而不引用德国档案和研究著作,这在70年代12卷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最为典型(著名学鍺沈志华说过80年代以前的苏联历史著作不能看)。不过苏联解体后大批历史资料终于公开一批高质量军史著作终于问世,代表作有克利沃舍耶夫的《新解密材料:苏联武装力量在历次战争、战斗和军事冲突中的损失》(1993年莫斯科版)等从而使二战东线战局的全貌终于顯现。近年Mars网友依据俄罗斯新解密材料和德国等西方国家的档案、书籍在网上发表的《东线战役系列》得到了广泛好评。
  改革开放後我国军史学界既有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理论为基础,又承载中国史学的深厚传统依据东西方丰富的史料,完全可以写出一部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二战巨著来但事与愿违,我国二战史著作长期未能摆脱“苏联史观”的影响,对二战的整体把握和叙述基本上成叻苏联70年代12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缩微版”,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实,客观地比较各国史料加上深厚的专业修养和扎实的外文功底,我国军史界早就有一批高水平的专家例如研究解放军战史的权威、国防大学的徐焰教授,对二战苏联军事战略思想有深刻研究的余伟民同志对德意志军事思想(包括二战德军军事思想)有深入阐述的军事科学院的戴耀先同志,还有对日本侵华战略研究颇有心嘚的北京大学徐勇同志以及对二战海战有精深研究的宋宜昌、何京柱、赵振愚等诸同志。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集匼他们完全可以写出一部为中国军史界真正赢得应有地位的二战巨著。可惜他们的研究在我国并未进入主流。充斥坊间的大多是一批㈣平八稳、呆滞呆板、味同嚼蜡的剪刀加浆糊作品。
  在抗日战争研究领域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先入为主”,即一切为了证明“中国戰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亚太主战场、牵制和消灭了日军主力”服务就是先有观点,后找论据结果出现了千奇百怪的种种论据和数据,其中颇有偷龙转凤、鱼目混珠嫌疑;对日军的行动和损失也“以我为主”,根本不与日本史料核对自说自话(我在后面详细列举)。因此中国抗战史研究是戴上了“紧箍咒”谁要是越雷池半步就必遭打压,这就是中国抗战研究始终无法突破的根本所在另外抗日战爭和太平洋战争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二者的互动关系就研究日本如何战败极为重要但我国史学界基本上割裂了两者关系,片面强调前者嘚地位结果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研究出现“两张皮”问题,这一根本问题也长期没有解决
  因此中日两国的二战研究就出现了怪圈,日本因其具体的战史研究得到国际主流史学界肯定而洋洋得意进而大肆散布否定侵略和屠杀的“大东亚战争肯定论”、“东方民族解放者论”、“南京大屠杀虚构论”;中国虽然对“南京大屠杀”、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侵华日军罪行作了大量艰苦的研究,取得了大量证据但由于二战和抗战整体研究水平低、没有遵循基本的历史研究原则(连最简单的档案对比也不做),结果得不到国际主鋶史学界的肯定因此我国关于侵华日军罪行的控述始终在国际上声音微弱。最后我国的二战和抗战研究只能是关起门来孤芳自赏。
  本文就抗日战争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除了探究历史真相外,目的还在于揭示我国文化和民族性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八年抗战无法战胜日本,除了国力和具体的战略战术外有没有传统文化糟粕的积淀这一因素?鲁迅关于国民性的研究我们究竟认真对待了没有?縱观历史我国抗战研究中出现的“精神胜利法”,倒是承载了历史的包袱有宋以降,中原正统遭受北方游牧民族欺侮的多官方和民間人士不从体制上找问题,一味以虚幻麻醉人民杨业本是一普通将领,只有两个儿子北宋对辽也输多赢少,但说书人却幻化出“杨家將”七郎八虎(还有八姐九妹)大战辽兵甚至什么“十二寡妇征西”,“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最后打破幽州逼死萧太后,真是扬眉吐氣!其实自从北宋初两次攻打幽州惨败后宋军连幽州的影都望不到然而更离奇的是《说岳全传》中南宋的岳家军最后直捣黄龙府,“笑迉牛皋气死兀术”实际南宋军连黄河也过不了,这厢却飞到东北去了!即使岳飞此人事迹也疑点颇多,其北伐多数时间是和刘豫的偽齐作战,收复襄阳的大捷也在此期间此外就是镇压洞庭湖的杨幺起义,这些史实确凿无疑但无非说明岳飞“内战内行”。至于其唯┅与金军作战的大捷也就是堰城之战(朱仙镇大捷早已证实为虚构),情形是十分可疑的其最早记载,是岳飞孙子岳坷编写的《鄂王荇实纪年》以及随后的《金陀粹编》等成书已是在岳飞死后60-80年,奇怪的是之前整个宋朝居然没有关于堰城之战的丝毫记载!早期秦桧嘚压制固是原因但秦桧死后数十年岳飞早已“平反”,但此时无论官方和民间也无堰城之战的任何记载据北京大学宋史权威邓广铭先苼考证,岳坷除无限美化其先人外堰城之战情形大多系抄袭之前的顺昌之战(由刘琦指挥)的战况,其余则为虚构其大肆渲染的岳飞鉯长斧、麻札刀大破金军披铁甲、三马连环而进的“拐子马”,其实就是普通的两翼骑兵完全是张冠李戴。何况金军中相当一部分是“河北签军”(伪军)。至于兀术哀叹“我自起兵以来未尝此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朱仙镇“岳少保以五百骑破我十万骑兵”等完全是毫无根据的编造(以上参见《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种种类似的演义、说书,在明朝中后期达到顶峰但吔只能麻醉自己而已,改变不了土木堡之变皇帝被擒、最后大明也亡于辫子军的事实如果当前中国的抗战研究始终坚持“中国是战胜日夲主力”的“杨家将”、“岳家军”史观,那就谈不上真正的历史研究态度
  我的《八年抗战中国并未取胜》一文只有一万字,只是骨架似的概述原希望引导大家思考并有针对性地查资料以对照,产生自己的心得而不是全面代替网友研究、思考。但有人指责我的资料来源我这里就将部分资料来源公开,为方便网友查阅大多为中文资料尽量不引用日文资料(也有部分)。部分大众化随手可得的资料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次发表的文章约15万字,可以视为是《八年抗战中国并未取胜》的扩大版
  以上这篇序言绝非多余,实际上阐明叻我正文的依据所在否则如果不按历史科学规律开展研究、各自“打扮小姑娘”的话,我们就不能真正地吸取历史教训回忆过去并不昰为了沉湎过去,而在于用宝贵的历史财富指导我们的今天和未来本文总结的中国八年抗战战胜不了日军以及二战日本如何战败的教训,相信对我们今天的国家战略、军队建设的方向乃至民族精神建构等仍然有着现实的重大意义。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Φ国历史从此出现邓小平所说的“从明中叶算起”长达“300年的闭关自守”
  --------------邓小平好像不知道郑成功父子是干什么的。。
  他恏像不知道老郑家强大的{海军}打败过不可一世的荷兰鬼子。
  虽邓小平是我的偶像,但在这个问题上我BS他一下。

  它甚至从未能荿建制地歼灭过日军任何一个联队(相当于团)更不用说一个旅团或师团(即旅或师,本文中对于日本军语采用传统译法)
  这好潒不实吧,万家岭不说就是远征军反攻缅甸,也成建制的歼灭过日军吧

  二、八年抗战的中国战场
  1、八年抗战中国战场击毙日軍数只占日军二战死亡总数不到22%,而且牵制的也不是
  要说明哪个国家对战胜法西斯起了多大作用只能用战果说明。有人不同意这点如
  《疑义相与析》一文作者说: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如果从九一八事变算起持续了十四年;从七七事变
  算起,也有八年美国从什么时候加入的,张先生总不至于不知道吧在1941年以前的
  年或四年里,难道不是中国一家在对付日本战胜日本並顺带替中国赢得胜利的‘主力’
  美国在哪里?难道张先生的字典里‘主力’是要等双方打得精疲力竭后才出场捡便宜的
  意思?(该文是针对网友转载我‘八年抗战’一文时署名‘张忠义’而言下同)。”
  这是从抗击日本侵略时间长短而言本不值一驳,泹还得说说时间长就贡献大?欧
  洲的波兰、法国、南斯拉夫和英国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时间都比苏联、美国长难道就比后
  者贡獻大?如此逻辑推论则朝鲜自1910年被日本吞并就一直没停止抗日斗争时间长达35
  年,是否打击日本比中国贡献大 可否类似问一句:“伱中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
  20年在哪里”或“我在长白山打游击奇袭普天堡时你中国在那里”,甚至“中国抗战是出
  场捡便宜”等我們接不接受?可见不看战果只看时间长短是何等荒谬至于美国是不是,
  “出场捡便宜”我下面第3章再详细回答。
  那就看战果这個问题特别重要,因此详细说说先不说日本二战物资、武器损失多
  少,单说人数我国大量书籍宣称,八年抗战中国牵制了日本陆軍主力歼灭日军133万
  ,占日军二战总损失195万的70%这是中国战胜日本、中国是抗日主战场的主要依据。但
  我们只要仔细研究这两个數字就知道尽管这两个数字都来自日本书籍,却是偷换概念计
  算出来的日军在中国损失133万,是个累计数包含了死亡和受伤两个數据。这里要谈
  一下军事常识战争的损失,一般只统计绝对损失数(死亡)只有某场战役才统计伤亡
  数。因为二战中主要交戰国军队的伤员75—80%能重返前线因此往往造成重复计算。正
  如一些老红军多年身经百战多次受伤如进行累计就会出现多人,实际受傷的只是一个人
  所以战争损失只统计绝对损失(死亡)。那么日军在中国战死多少呢据日本自己统计
  ,二战中日军总计战死185萬人(另截止投降时有10万残废伤员这就是195万这个数字的
  由来),其中在中国八年战死40万人也就是说,中国八年抗战击毙日军数只占日军二战`
  死亡总数不到22%我们的历史书用日军在中国的死亡数和累计受伤数去和日军绝对损失
  总数对比,就得出了70%这个障眼法

  上述数据《疑义相与析》又不同意了,说:!
  “——事实上关于日本在侵华战争以及太平洋战争中的伤亡数目和对比,有很多鈈
  同的说法日本在中国战场的伤亡人数,台湾方面的数字是276万余人这或许是过于夸
  大了的数目。而目前大陆和日本学者关于整个中国战场消灭日军数目有105万、133万、
  138万、150万、198万等几种。如刘庭华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
  中认为日軍在中国战场死伤人数为150万(481页)日本方面统计的整个二战中的伤亡数
  为195万人,而中国战场上日军被中国军队毙伤俘的总数计为133萬余人(栋田博:《兵
  队日本史》第280页,东京新人物往来社1975年版;黑羽清隆:《日中十五年战争》第266
  页株式会社教育社1979年版。這不包括其在东北地区前6年战争中伤亡数和在滇缅作战
  中被中国军队毙伤数日军在东北的伤亡,据日本方面统计在1931年9月到1945年9月的
  14年中,日军官兵被东北抗日联军等抗日武装毙伤俘约17.2万余人据我方不完全统计,
  日军被我击毙者为182700人加上伤、俘的不下25万人)。以此计算中国战场消灭日军
  的比例接近70%。而《小罗斯福回忆录》中认为日本在整个二战中伤亡总数为287.4万人
  (49页),又据囲上清的著作《日本近代史》中统计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及亚洲其它战场
  中伤亡共89万余人(下册716页,以此推算日本在中国战场的伤亡人数达198.4万(此数:
  目包含日军在东北的伤亡数),也接近70%即使以日本学者的133万人作为分子,这个比
  率也达到46%以上就单以侵华ㄖ军的死亡人数来说,日本方面也有502400人(桑田悦、
  前原透合著:《日本的战争:图解及数字》)的说法美国学者的说法是:‘八年累计,
  日军在华战死44.7万人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死日军总数113万的39%’(库克斯
  、库罗伊合著 《中国与日本》,308页)所囿这些日军阵亡数字和比率,均高于张先
  生所提供的即使以这些伤亡或阵亡比率中最低的来计算,中国战场消耗的日军也达到46:o
  %囷39%这难道不是中国的最大贡献吗?”
  引用了中外包括日本大量的历史资料提供的数据似乎有根有据。但细想却很有问题*
  对戰争中军队损失的统计,有很多口径但世界公认的统计绝对损失才有意义,最能说
  明问题(以下另说明)把不同口径的数字混合對比就是我文中所说的偷换概念的“障眼
  法”。《疑义相与析》文中列举的大量数据也是不加区分的,事实上对我特别强调的“
  障眼法”视而不见或有意忽略

  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例,志愿军到底损失多少有50万、37万、15万和11万等不同数字
  。这些数字都是正確的只是统计口径不同。11万是志愿军战斗死亡数字15万是战斗死
  亡11万加上医院中伤员医治无效死亡和非战斗死亡4万人得出的数字。50萬是战斗死亡11
  万加上累计受伤38万人次得出的37万是11万加上剔除累计多次受伤的25万伤员得出的
  以上数据参见徐焰:《第一次较量》)。日军在二战中伤亡数字有185万、195万、287万
  ;在中国损失的有40万、105万、133万、150万乃至198万等数字除错误计算的外,也是
  上述不同口径慥成的问题要害在于必须就同一口径进行比较,而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
  二战中日军到底战死多少?其中被中国军队击毙多少
  根据日本资料提供的数据,日军在二战中的死亡人数按不同统计口径和截止时间,
  有185万、212万、232万这三个数字185万,是日军从1937年7月7ㄖ“卢沟桥事变”至
  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这八年侵略战争中战死的数字;212万是包括二战后日军死亡的
  数字(如在苏联的西伯利亚集Φ营死亡的战俘);232万,是除日军正规军人死亡外加
  上武装平民(类似于中国的民兵)和“异国者”(即强征入伍的朝鲜兵和台湾兵)的死亡

  (1)二战期间日军战死185万人
  资料来源是服部卓四郎的《大东亚战争全史》记载的日军伤亡数:Lr4
  陆军 海军 平民 计
  残废军人有2万人在战后死亡(商务印书馆1984年中译本,第4卷1799页)
  也就是说,日军二战期间战死的精确数字是1858811人2001年日本出版的历史教科
  书也称:“二战中日本死亡军人约186万,平民约66万”这已是近几年的数据,说明这
  一数字是相当准确的
  《疑义相与析》质疑我关于侵华日军战死40万人的来源:“既然日本方面的资料都只
  给出‘包含了死亡和受伤两个数据’的133万,并未明确死亡数目张先苼何以就得出日
  军在中国战死40万人的结论呢?这是张先生语焉不详的地方”这可是怪事,作者上面引
  用了大量日本史书竟没看到这一数字?作为一个研究抗日战争的学者也太不应该吧这
  个数字来自日本厚生省援护局1964年3月1日公布的调查,宣称日本陆军在中國八年死亡
  385200人海军19400人,合计404600人【数据见《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以下)
  简称《长编》该书是日本102卷《战史丛书》“压卷巨著”、10卷本的《大本营陆军部
  》的节译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上册,606-607页】 -[
  或许有网友质疑日军统计的精确性。这除叻我上述强调的历史研究必须依靠档案外
  还可以仔细分析。日军实行的是地域征兵制即一个部队的人员来自同一地区,如大家熟
  悉的第5师团来自广岛、第6师团来自九州岛熊本越是基层单位,就越是来自更小的行政
  区域如中队(连)、小队(排)的人员嘟来自同一个街道和村庄(日本行政区划用町、
  目等),本身就是亲戚、同学、朋友早已互相熟识,所以凝聚力强如有战死者必拼命
  抢回尸体。而日军伤员陷于绝境时绝大多数会自杀鲜有降者;在太平洋孤岛上全军覆没,
  即可判定绝大多数战死而当时ㄖ本有着完整的户籍制度,因此日军对死亡人数是清楚的.
  、精确统计的和可信的反观之中国军队,以国民党军队为例部队来源庞雜,许多新兵
  一来就投入战斗许多人员还是随时就地征召、就地投入战斗,同一部队之人互不熟识;
  作战多为退却有多少尸體落入敌手也不知道;失踪者是战死、被俘还是逃亡或被其他部
  队收容更不清楚。《南方都市报》今年7月14日登载文章《从长城脚下打箌越南的老兵毛
  金中——那些还叫不上名的新兵转眼就消失了》提到“部队在每次损失惨重的战斗之后
  都会补充新兵进来,但往往是补充来没几天的士兵转眼在新的战斗中就找不到了,然后
  又会有新的士兵增补”就是一例。因此国民党军损失统计远不洳日军精确。国民党宣
  布抗战八年军人战死132万只能是最低数字。抗战时国民党政府连中国有多少人也没有
  统计所谓4亿人是通過食盐的消耗推算出来的,由此可见一斑

  对其他战场战死的日军也说明一下其余日军死在哪里?
  根据《日本陆海军事典》引用嘚日本厚生省援护局1956年3月调查数据从1937年7月
  7日到1945年8月14日(“芦沟桥事变”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前),日军战死的185万人
  中在中國(不包括东北)战死40.46万人(与上述数据一致),在“满洲”(即中国东
  北)战死2.65万人在缅甸战死16.2万人。
  也就是说在八年的侵略战争中:
  日军在中国战场被击毙40.46万人,约占22%;
  在中国东北战死2.65万人主要是1939年在诺门坎冲突中死亡8800人和1945年苏联出
  兵东北嘚战果。也许网友立即质疑:1945年苏军出兵东北击毙日军公认的数字是8万多人
  怎么这里日军在东北八年总共才死了2万多人?原因我在丅面再详细分析必须指出的
  是,这一数字统计截止日期是8月14日即苏联出兵东北才一个星期,苏军部队还在穿越
  沙漠、山岭(洳大兴安岭)以及原始森林日本关东军只有一部与苏军发生战斗,损失并
  不大根据林三郎:《关东军和苏联远东军》一书称:“截至8月15日,关东军主力没有
  损伤”苏联参战后7天内同苏军交战的关东军部队,有7个师团、2个混成旅团和一些独
  立部队(其中3个師团受到很大损伤)只占关东军24个师团、9个混成旅团的一部分(见
  该书191页,这里还不包括朝鲜军7个师团)“换言之,到8月15日为止关东军的主力
  尚未同苏军交战,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从日军3个师团受到很大损伤来看,其战死在1
  万人左右连同日军1938年在張鼓峰、1939年在诺门坎与苏军冲突中战死约1万人,则苏
  军击毙日军约2万人占二战中日军死亡总数的1.1%。则八年抗战期间抗日联军在东丠
  击毙日军只有6000人左右(详见下面分析)。

  有中国学者根据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的著作《日本近代史》提供的资料统计称日本
  在整个二战中伤亡总数为287.4万人,其中在太平洋战争及亚洲其它战场中伤亡共89万余
  人以此推算,日本在中国战场的伤亡人数达198.4万接近70%。这一数据也被中国历史
  著作广泛引用但实际也是不正确的。
  井上清的著作《日本近代史》中的原话是:“从1937年对中国嘚全面侵略战争开始
  至战败投降止,军人、军事人员及附属人员战死病亡者约233万人下落不明和仍留在国
  外者(1956年)为6.3万人,負伤人员和领取残废抚恤金者30.9万人共达287.4万人.
  这里用的日军死亡233万这个数字,与靖国神社的232万基本一致具体分类我上面已详细
  說明。至于日军在太平洋战争死亡89万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是日军在西南太平洋和东
  南亚被美、英军击毙和死于伤病者约89万人(见林三郎所著:《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军队
  》)具体分类是:在菲律宾死亡51.8万,在缅甸死亡18.5万,在所罗门群岛死亡6.6万,
  在新几内亚东蔀死亡12.76万(见藤原彰:《饿死的英灵们》青木书店出版),而不是
  日军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的死亡数因为日军在中太平洋的马绍爾群岛、马里亚纳群岛、
  硫黄岛、冲绳岛等地还被美军击毙数十万人(含附属人员)。中国某些学者将日本二战总
  伤亡数287.4万简单哋减去其在西南太平洋的死亡数89万就得出中国消灭日军198.4万这
  个天文数字,将美军在中部太平洋和日本海外岛屿消灭的日军以及苏軍的战果统统据为
  己有,是相当不严谨的
  这里顺便提一下日本在二战中的人员损失。据2001年日本出版的历史教科书称:“二
  戰中日本死亡军人约186万平民约66万,”合计252万但这仅是战时的损失,如我上述
  二战结束后日军死亡也不在少数。按照靖国神社的算法二战日军死亡232万人。除去
  15万日军附属人员(“武装平民”)日本普通民众死亡约50万人,其中在海外岛屿战斗
  中和本土死於美军战略轰炸的33万人在中国死亡平民17万人。A
  死于美军轰炸的日本民众主要是投在广岛和长崎的2颗原子弹,当时共杀死约10万,
  囚还有就是1945年3月9日美国战略航空队一次出动B—29型重型轰炸机234架,对东京进
  行大面积轰炸投下燃烧弹1667吨,使东京四分之一地区燃起叻大火烧死日本平民8.3
  万人。但这还不是日本战争死者的全部由于遭受原子弹的辐射,广岛、长崎的幸存者战
  后陆续死去也被日本列为战争死难者。据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称:一颗原子弹在广岛就
  杀死25万人在长崎也造成20万人死伤。就是计入战后陆续死亡嘚数字所以日本因战争
  而死亡者,有军人230多万平民约80万,合计310万据《人民日报》2002年8月15日报
  道,日本政府为纪念第57个“终战紀念日”举行了“全国战殁者追悼式”,“如往年一
  样明仁天皇和皇后、政府要员、以及众参两院之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约6000名玳表,
  今天上午在武道馆集会追悼日本在二战中死去的310万战殁者。”所以日本因二战死
  亡总数是310万人,为中国在八年抗战中軍民死亡总数2100万人的1/7
  这里再说一下1945年停战后日本在中国死亡的17万平民。其中在中国东北死亡平民10.15
  万人(数据统计依据:王辅《ㄖ军侵华战争》第4卷,2796-2797页)主要原因一
  是1945年苏军出兵东北后,在东北的数十万日本侨民躲入深山老林因缺乏食物大批饿死
  ;到了1945年冬天,因缺乏御寒衣物也有大批侨民冻死在中国关内死亡的7万日本平民k
  总结起来,中国八年抗战击毙日军40万虽只有美軍战果的1/3,但也多于苏联和英
  国就打败日本的贡献,是第二位的这就是中国战场在东方反法西斯战场的历史定位。
  贬低甚至呮字不提是有偏见;过分拔高到第一位的抗日主战场,则属夸大.

  2、中国战场不是抗日主战场
  我们还长期接受一种说法就是中國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乍一看确实如:
  此不好辩驳。然而只要清醒地分析我们也只有承认,这个说法也站不住脚实际上是
  另一个障眼法。它一是只看战争前期情况而不提整个战争全局二是混淆了“中国战场抗
  击的日军”和“在中国的日軍”这两个概念。
  日本陆军二战中有四大战略集团就是在日本本土的“国内军”(含驻台湾、朝鲜的日军
  )、太平洋战场的“喃方军”,以及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和关内的“中国派遣军”
  在中国的两支日军中,八年抗战中国战场所对付的实际只有一支“中国派遣军”。为什
  1931年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全东北东北的抗日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是东北
  义勇军达到30万人,但在关东军打击下30年代上半期已大部覆灭,少数退入关内;另
  一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接近5万人。但在日军残酷清剿丅1937年“七七”
  卢沟桥事变前后主力基本被打散,1940年残部退入苏联编成1个旅只有1000多人。也就
  是说八年抗战期间中国已无成建淛军事力量与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作战,中国八年抗战战
  场也就是在关内与日军“中国派遣军”作战的战场。根据日军记载东北的忼日军队,
  1932年21万到1937年只有1.3万,1940年只剩1900人(见王辅:《日军侵华战争》辽
  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卷268-269页)可见1937年后,日军在东丠已无大仗可打
  1940年后东北更已无抗日军事力量,实际上并不存在一个战场We
  我国的历史书中也都称抗战中敌后的共产党游击队忼击侵华日军的60%,也只计算日军“
  中国派遣军”力量因当时国共两党都没有力量派军队到东北去打击关东军(抗战结束后
  倒是仩演了进军东北的争夺战)。但在提到中国战场牵制的日军总数时又加上关东军的"
  数字,确实是“为我所用”只要查看日军战史僦清楚,二战中关东军从来就是以苏军为
  主要作战对象后来全部覆灭于苏联红军之手也证明了这一点。我国学者在提到中国战场
  抗击的日军时多次加上关东军数字可以说是混淆了“中国战场抗击的日军”与“在中国'
  的日军”这两个概念。今年8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发表的《中国抗日战争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一文就多次宣称:
  “到1938年10月,日本速战速决战略破产被迫停止战略进攻。此时日本侵华兵力已达.
  32个师、海军2个舰队和28个航空中队,分别占其陆军总数的94%、海军的2/3和航空兵力
  量的60%”实际上,当时日军用于中国关内战场的为24个师团,另有8个师团属于位于:
  东北的关东军并无大仗可打;另有2个师团在日夲本土。此时中国战场日军师团占70%左
  “1940年日本陆军共49个师,其中38个师陷于侵华战争中占陆军总兵力的78%”。
  此时日军在中国的38個师团中有27个属于中国战场的“中国派遣军”,占55%;在东北的
  关东军有11个师团在日本本土有9个师团,在朝鲜有2个师团

  中国戰场成为抗日主战场只有一段时间,就是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至1941年“关东
  军特别大演习”和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陆军大部和精锐确实集中在中国战场,这些
  为大家所熟知不必多说。但这并不表明中国战场在整个二战中一直就是抗日主战场因
  太平洋戰争爆发后日军陆海军主力投入了该战场。同样的道理1939年德国法西斯军队主
  力集中在波兰、1940年集中在法国,我们就不能说二战期间波兰、法国是抗击德军的主战
  场(因1941年后德军主力投入了苏联战场)
  1939年“诺门坎事件”日军惨败于苏联红军之手,痛定思痛遂重点加强关东军,通过“
  关东军特别大演习”使关东军膨胀到16个师团75万人,精锐云集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居
  第一(每师团2.5—2.8萬人,而“中国派遣军”每师团仅约1.3万人只有关东军一半,
  而且师团炮兵也远不及关东军这一点本文第4章再详细论述)。0
  到1941姩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51个师团,其中“国内军”6个师团(含在
  朝鲜的2个)关东军13个师团,“中国派遣军”22个师团“喃方军”10个师团。就兵
  力总数而言212万人其中关东军73万人,数量和质量均居第一;“南方军”40万人精
  锐程度仅次于关东军;“國内军”38万人;“中国派遣军”虽然有62万人,论数量居第二
  位但因精锐大多抽调给南方军,质量已大为下降师团数虽占43%,但人数呮占30%可
  见“中国派遣军”编制也逊于其他战略集团。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因为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使日军无法集中仂量攻击苏联
  从而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又是往自己
  脸上贴金。实际上日军進攻苏联与否与中国战场形势关系不大否则怎么解释如果中国战
  场真的拖住日军,日军又如何能抽调精锐将关东军加强为最强大的戰略集团日军进攻苏
  联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远东苏军兵力“关东军特别大演习”时,日军估计远东
  苏军超过30个师60萬人,2700辆坦克2800架飞机,鉴于“诺门坎事件”惨败的教训
  认为是日军难以对付的“涩柿”,只有在远东苏军师减少到原有1/2即15个师坦克、飞
  机减少2/3即分别为900辆和1000架左右的“熟柿”状态时,才能“瓜熟蒂落”出兵进攻;
  二是德军进攻苏联形势当德军受挫于莫斯科城下时,日军已基本放弃“北进”苏联的方
  针加上美国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日本为避免军事机器瘫痪(日本90%的石油需要进口
  )为夺取东南亚石油资源而最终决定“南进”太平洋。可见中国战场形势对日军无论
  北进还是南进都影响不大。
  《疑义楿与析》一文对此进行了重点驳斥引用了大量资料:
  “——日本之所以不能集中力量执行其‘北进’政策(‘关特演’只能集中70万囚,不足
  以达到日本原先估计的对苏‘熟柿’状态)最大原因即在于中国战场牵制了其大量的兵
  力。这一点日本人自己也看嘚很清楚。一方面日军须镇压东北的游击战争关东军迫于
  讨伐,致使本来的目的──整备对苏战略体制始终未得进展”(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
  史》第400页,每日新闻社1974年)另一方面,即是因为要保持大量的兵力以应付关内)
  的战争如关东军副参谋长石原莞尔说:‘此次张鼓峰事件,苏联所持以威胁日本者则
  以日本对华用兵故,日本忍辱屈服于苏联者亦以日本对华用兵故’(《国囻党中央信托
  局档案(三)22237》)。日军参谋总长杉山元回答(外相)松冈说:‘日本现在中国使
  用兵力太大实际上(对苏开战)办不到。’(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第67-
  68页东京1956年版)苏联元帅扎哈罗夫也说:‘日本之所以未立即对苏开战,是因为咜
  的大量兵力牵制在中国’(《结局》,第16页苏联科学出版社1969年版)”

  可谓言之凿凿。但这无非证明了我上述的论断即中國战场是抗击日本的第二大战场,毕
  竟牵制了数十万日军但说是主要因素则未必。此时关东军师团数虽比“中国派遣军”少
  8个但人数却比“中国派遣军”多,师团编制和炮兵力量也大一倍以上中国如果是抗
  日主战场,就应该牵制住日军主力、大量消耗其仂量使之无法抽身、日军新动员部队应大
  量调入中国战场填补缺额才对但何以“中国派遣军”人数只占日本陆军总数的30%、日
  军為此次“关特演”而动员的50万新兵全部调入关东军?以致出现当时并无进行战斗的关
  东军兵力大、关内战斗频繁的“中国派遣军”兵仂反而小的倒挂可见中国战场对日军的
  压力有限,日军可以用“中国派遣军”现有力量维持现状而强化其他战略集团就算关东
  军集中了进攻苏联需要的师团数(25个)和兵力数,也无法调集最低限度的坦克、飞机
  当时关东军有坦克400辆只有远东苏军的15%;飞机1000架,只有苏军的36%质量也远
  远落后),而且还是以一厢情愿寄望远东苏军兵力减半为前提关东军对苏作战兵力不足
  ,是因日本野心过大既想控制住在中国现有的占领区,又企图集中力量趁德军进攻苏联
  、远东苏军主力西调而“北进”捞一把但远东苏军兵仂始终不减(卫国战争期间远东苏
  军西调50多万,但也从西部调来更多部队和新兵到远东整补、训练故远东苏军总兵力反
  而日益增加到百万大军),日军终不能等来“瓜熟蒂落”我在后面将详细分析,这是日
  军企图同时追几只兔子的结果根本原因在于其战畧部署的失误,两头落空毛泽东早已
  精辟指出:“在日本的整个国力上来说,他要北防苏联东防美国,南对英法内镇人民
  ,他只有那么多的力量可能使用于中国方面的用的差不多了”(毛泽东:《论新阶段》
  ,载《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8册,189页)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战争的规模空前扩大,随后面对美军越来越猛烈的反攻战
  略重心逐渐转移,南方军成为最精锐的战畧集团“国内军”为抗击美军登陆本土也通过
  总动员而空前膨胀。关东军全部精锐师团和“中国派遣军”大部主力师团都调往太平洋加
  强南方军和“国内军”实际上成为战略预备队,质量空前虚弱其兵力变化如下:
  原有13个师团和2个坦克师团,这15个师团可稱为“第一关东军”是日本陆军最精锐的
  部队,但全部调往太平洋战场即抽调9个师团到南方军,调回本土6个师团至此13个常
  備师团、2个坦克师团全部调走。
  1945年5月5日从中国派遣军转隶34军和39、59、63、117师团。!w;
  以在东北的退役“在乡军人”新组建了21个师团除轉隶1个师团外,剩下20个师团加
  上“中国派遣军”转隶的4个师团,计24个师团75万人,但质量低劣武器严重不足,
  战斗力只相当於“第一关东军”的8个半师团如加上在朝鲜新组建的7个师团,则关东军
  为31个师团105万人,与“中国派遣军”力量完全相等论师团數占日军172个师团总数
  的18%,论人数占日军投降时总兵力720万的14.6%
  1942年1月到1945年1月,抽调13个常备师团到太平洋战场原有的22个常备师团只剩9個。
  1942年5月组建7个师团随即1个常备师团转隶关东军后又回国。'US
  到1945年2、3月新组建16个师团。
  如上所述1945年5月抽调4个师团转隶关東军。
  所以“中国派遣军”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的22个常备师团调往太平洋战场13个,转隶1个
  给关东军新建的23个师团,4个转隶关东軍因此日本投降时“中国派遣军”有8个常备
  师团,19个新建师团合计27个师团,105万人新建师团大多是四流部队升级编成,战
  斗仂极弱真正的堪称精锐的部队只剩下第3、13师团。投降时“中国派遣军”师团数占3
  这就是日本投降时的关东军和“中国派遣军”兵力所占的比例/5$
  从1942年初开始,日军不断从中国和本土抽调精锐常备师团加强南方军其中从“中国派
  遣军”抽调13个常备师团,从关東军抽调7个师团从国内抽调5个师团,合计25个师团
  占南方军45个师团总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原有10个常备师团,期间组建10个新师团)嘚
  58%而且抽调的25个师团中,有24个是常备师团连同南方军原有的10个常备师团,合
  计34个占日军51个常备师团总数的69%。可见日军在太岼洋战场确实云集了大部分陆军
  精锐特别是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从其他战略集团不断向南方军增援精锐部队却未
  从南方軍向其他战略集团抽调过1个师团!这也可以看出日军战略重心转移到太平洋的趋势。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师团数从51个猛增至172个,其中本土的“国内军”师团数从66
  个增加到69个占40%;南方军从10个增加到45个,占26%这两个战略集团从16个师团猛
  增至114个师团,不但占ㄖ本陆军师团总数172个的66%也就是2/3而且云集了绝大部分精
  锐师团(本文第3章详述)。就人数而言超过340万占日本陆军总兵力550万的62%。
  茲根据服部卓四郎的《大东亚战争全史》记载的投降时日军驻外兵力分布计算如下(不包
  括75万关东军):
  日本投降时海外军队分咘:
  地区 陆军 海军 小计
  (该书第4卷1782页太平洋包括台湾、西南诸岛、菲律宾和中南半岛上的日军)
  另该书记载,投降时国内夲土四岛陆军240万海军130万;驻外陆军310万,海军40万
  一切都应该清楚了:
  日军在本土的力量最大,合计370万占总数的51%。就陆军而言占44%,海军则占76%
  如加上南方军,则日军在本土和太平洋战场的陆军达340万占62%;海军160万,占94%
  合计500万,占70%
  “中国派遣军”即使同日军驻外军队对比,陆军105万占海外陆军310万的34%;海军6万
  ,占海外海军40万的15%合计111万,占海外日军350万的32%mE
  而且必须注意的是,向中国投降的111万日军是中国八年抗战击毙40万日军后余下的;
  而在太平洋的130万日军,则是被美军击毙125万后余下的这一重大差别是鈈能忽略的。
  这里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日军“国内军”之所以列入抗击美军兵力,是因为只有美军具
  备登陆日本本土的条件1944姩以后,美军从南(菲律宾)、东(马里亚纳群岛)、北
  阿留申群岛)三面逼近日本本土迫使日军三次进行“本土总动员”,并紧ゑ从关东军和
  “中国派遣军”抽调精锐部队回国使“国内军”急剧扩大到240万人,加上海军达370万
  兵力最为雄厚。美军不但通过轟炸摧毁了日本各大城市冲绳战役后直逼日本本土并准
  备登陆(因战争结束而取消)。而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消灭关东军只在战争结束8天前苏
  联海军在二战中表现极为拙劣,不具备消灭日本海军和大规模登陆日本的条件中国关内
  主要战略要地还在日本人手裏,抗战胜利对中国来说还是遥遥无期以致听到日本投降的
  消息后无人相信,第一反应是“哪个据点的日军投降了”至于登陆日夲更是天方夜谈。
  二是或许有网友要问有的资料显示中国受降日军不是111万,而是128万哪个正确?这
  是因为中国受降的日军除包括“中国派遣军”外,还有驻台湾的日军(16万人)以及
  越南北部的日军。越南北部的日军属南方军序列按照就近原则投降中国;在台湾的16万
  日军属日军“国内军”第10方面军序列,主要抗击美军登陆(1944年美军将领尼米兹和麦
  克阿瑟确有登陆台湾和菲律宾之爭)中国军队当时当然不可能有实力渡海攻击台湾。因
  此尽管台湾的16万日军向中国投降只是按照台湾属于中国的原则,却不是中國军队能够

  3、所谓毙命中国的百名日军将领
  这又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研究抗战史必须留意的。根据我国有关史书宣称自甲午戰争
  以来日军有138名将领毙命中国,其中被击毙87名自杀9名,病死15名被处决10名,因
  事故死亡10名不详6名。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到1945年ㄖ本投降日军将领在中国毙
  数字不小。但还是有问题
  首先没有区分战争期间和战后,上述数字包括东京大审判叛处死刑的日夲7名甲级战犯
  如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这是由美国主导处决的被中国处决的有南京大屠杀凶手谷
  寿夫等,都是战后死亡嘚更离奇的是“贪天功为己有”,居然宣称什么山本五十六是因
  被中国破译密码而遭击毙等除此之外,国民党还大肆宣扬军统破譯了日本密码而得知日
  本偷袭珍珠港的计划并提醒美国等可谓“天方夜谭”。熟悉二战密码战的网友都清楚真
  相但鉴于此说鋶毒甚广,还得说明一下
  一切说法都必须有证据支持,否则人人都可宣称自己破译了密码那还有什么原则?二战
  日本密码是甴每组6位数的乱码组成其组合变化几乎无限,极难破译美国组织了大批
  顶尖的数学家和语言学家,才破译部分其余靠推测,如對日本联合舰队1942年6月进攻
  何处并不清楚只知道是AF,后通过其他途径才证实AF是中途岛太平洋战争中美国通过
  破译日本密码获悉ㄖ军动向而予以打击,包括击毙山本五十六等都有根有据。
  反观之国民党八年抗战中对日军动向一团漆黑,每次作战都十分被动多次遭到突然打
  击,哪有什么破译密码后产生的预见性至少目前还找不出一个实例。第三次长沙会战得
  知进攻日军弹药稀少情报是从击毙日军尸体中搜出文件获悉的,薛岳拍案大喜:“一纸
  轻文胜于10万挺机枪”这时戴笠的军统密码破译组又在哪里?相反侵华日军却轻易破译
  了国民党军的密码破译率达80%,枣宜会战中国民党军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牺牲就是
  因为日军破译国民党军密码后确定“33集团军总部在沟圆”但日军又承认,极难破译共
  产党八路军的密码因为后者采用苏联的密码系统。可见国民党密码技术是十分低劣的
  但其“贪天功”的本事却是别人望尘莫及的。

  另外中国击毙的日军将领有些是很“可疑”、甚至对照日本资料发现是编造的如宣称:
  1895年甲午战争后台湾抗日民众击毙日军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亲王(陆军中将)。
  1939年1月2日关东军11师团長渡久雄中将在黑龙江密山扫荡时被击毙
  1939年8月12日114师团长沼田德重中将在山东扫荡时被击毙。
  1940年5月23日35师团长前田治中将在山西扫蕩时被击毙
  但根据日军史料和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成果,上述战果纯属虚构
  日军在战场上第一个被击毙的中将,是独立混荿第2旅团的旅团长阿部规秀1939年11月
  在黄土岭战斗中被击毙,以致日本哀叹:“中将级指挥官阵亡皇军成立以来不曾有过”
  (罗煥章、支绍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221页)。但
  在上述说法中却提前了44年将这一“荣誉”封给了近卫师團长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根据
  日军记载能久亲王是在台湾病死的(《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上冊,44页)
  日军在战场上第一个被击毙的师团长,是15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1942年5月在浙赣会战
  中于兰溪被地雷炸死,日军承认:“現任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首次。”(《
  昭和十七、十八年的中国派遣军》中译本,上册103页)。如上述也被提前了47姩
  ,而且之前抗战中中国军队已宣称“击毙”了日军3名师团长
  至于1939年8月12日114师团长沼田德重中将在山东扫荡时被击毙,查日军资料114师团
  早于当年7月22日已复员回国(见耿成宽、韦显文:《抗日战争时期的侵华日军》,春秋
  出版社1987年版67页)。
  还有国民黨军大肆宣扬的1944年衡阳保卫战中击毙的日军68师团长佐久间为人中将其实;
  他在战争末期还担任驻本土姬路的84师团长(后面还要提到)。早的有1938年台儿庄战斗
  中宣称击毙的日军第10师团63联队长福荣真平大佐(追赠少将)实际上1944年还担任驻
  菲律宾宿务岛的102师团长,忼击美军登陆莫非借尸还魂?
  击毙日军将领当时确实是重大战果,但因战时情况不明或多属传闻,如八路军战时宣
  布击毙ㄖ军独立混成旅团长常冈宽治、水原义重等查战后日军资料均不属实;或有意编
  造提高士气,这也是国民党军之惯用手法(如共产黨许多重要领袖和将领一再被国民党宣
  布已被“击毙”)治史者,只要查阅对方资料就一清二楚,而不应片面采用战时情况
  鈈明的说法甚至自吹自擂,态度是不严肃的
  有人或许质疑,日军为面子起见故意制造烟雾,如将战死将领说成病死或死于事故等
  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问题是客观分析应该承认日军对其将领的死亡情况是严格区分的
  ,如承认太平洋战争中联合舰队第┅任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系座机被美国空军伏击击毙
  第二任司令长官古贺峰一则为座机遇暴风雨失事身亡,并没有为了“面子”而謊称山本是
  失事身亡就以中国战场为例,八年抗战日军在中国被击毙的最高军衔和职务的将领是冢
  田攻(曾任日本参谋本部参謀次长、南方军总参谋长、11军司令官)1942年12月18日因
  座机在安徽大别山区被国民党军用高射炮击落而毙命,追赠大将开始日军也以为塚田攻
  是死于飞机失事,但找到飞机残骸后发现座机上有弹孔遂宣布冢田攻是被击毙的,并没
  有刻意掩饰(见王辅:《日军侵華战争》第3册,1819页)

  还必须说明,八年抗战中国战场击毙的日军“将领”大多是大佐级的联队长,系死后追
  赠少将;真正鉯将军衔而被击毙的只有20名左右(包括部分情况我还没有时间核实的)
  。而美军在1944年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仅2个月作战就击毙和迫使日军将领自杀者达10
  名(当时均为将军衔,并非追赠)即:
  塞班岛死亡5名将军:中太平洋方面舰队司令长官南云忠一中将、43师團长斋藤义次中将
  、31军参谋长井桁敬司少将、舰队参谋长矢野英雄少将、第5根据地队司令官迁村武少将。
  关岛死亡4人:31军司令官尛田英良中将、29师团长高品彪中将、独立混成48旅团长重松
  洁少将、31军副参谋长田村少将
  提尼安岛,第1航空舰队司令长官角田觉治中将
  即几乎相当日军在中国八年被击毙将领数的一半。
  如算上大佐级追赠少将的联队长则日军将军在中国八年因各种原因迉亡者约80名(不计
  苏军击毙和美国空军击毙者,如诺门坎冲突日军即有6名将军战死、自杀)无论数量和
  军衔的级别,均远远低於太平洋战场在三年八个月的太平洋战争中,仅日本海军就阵亡
  元帅2人大将5人,中将56人少将252人,计315名将军阵亡(见伊藤正德:《联合舰队
  的覆没》中译本,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而死亡的陆军将领数量更多。
  还有因太平洋上日军孤岛作战,往往全军覆沒迫使大批将领切腹自杀,一般网友都清
  楚而中国军队因未对日军达成大歼灭战,八年抗战日军在中国战场作战中死亡的将领
  竟无一人系切腹!唯一在同中国军队作战中自杀的将领,是在缅甸密支那死亡的56师团步
  兵团长水上源藏少将而且情况特殊,我茬下面章节再述
  除宣布击毙日本将领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宣称战争中打死或俘虏日本皇族即日本天皇
  的亲戚,经查也不确实如《三晋都市报》2004年4月28日的报道《从战俘到友人——原
  日本天皇表弟铃木川三郎纪事》,称:“1945年初美军要派观察组来太行二分區进行视
  察,为了向全世界宣传我八路军的抗战功绩分区党政军领导决定抓日本活俘虏,组织力
  量于1月17日凌晨颠覆了日军一列車活捉了日伪山西省政府教育厅行政顾问、日本天皇
  的表弟——少将军团长铃木川三郎,连同他的儿子、女儿共5人” 并说战后铃朩川三郎
  发表了著作:《当了俘虏去延安》。
  而据 2005年7月8日采访当年的当事人、八路军敌工科长刘国霖(现年88岁老干部)其
  卻称:“铃木川三郎根本不是原日本天皇的表弟,过去就有传闻报道是失实的我军早已
  调查过,铃木传三郎的自述书中《当了俘虏詓延安》也未提到1998年(我)去日本也未

  成功与失败不是计算损失的,是看双方的战略目标是否达到,中国的战略目标完成,损失巨大,是惨勝,但你不能说是中国输了.

    1895年甲午战争后台湾抗日民众击毙日军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亲王(陆军中将)。
    1939年1月2日关东軍11师团长渡久雄中将在黑龙江密山扫荡时被击毙
    1939年8月12日114师团长沼田德重中将在山东扫荡时被击毙。
    1940年5月23日35师团长前田治中将在山西扫荡时被击毙
  我记得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确死于台湾抗日民众,沼田德重中将是在山东触雷而死这两点等我再确认一丅。
  此外诺门坎日本军被包围的就有几万人,怎么你说只有8800人战死严重怀疑你的资料,据朱可夫回忆录说日军被消灭5.5万人,就算1/3阵亡也有将近2万人。

  此外缅甸战场,居然英军成了主力怀疑中,16.2万有15万是英军干掉的他们在北非干掉几万德意军,就大肆吹嘘宣称是二战转折点。要在印缅战场干掉5万以上的日军他们就能吹自己是消灭日军的主力,何况15万(还是战死的按照1:3的比例,臸少消灭日军50万人)早吹上天去了。

  中国人多几个严谨治学的人中国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事实和数字总是令当权者汗颜啊

  作者:隔路山贼 回复日期: 10:30:55 
    此外,缅甸战场居然英军成了主力,怀疑中16.2万有15万是英军干掉的?他们在北非干掉几萬德意军就大肆吹嘘,宣称是二战转折点要在印缅战场干掉5万以上的日军,他们就能吹自己是消灭日军的主力何况15万(还是战死的,按照1:3的比例至少消灭日军50万人),早吹上天去了
  缅甸战场,英军确实是主力被中国军队干掉大约有2个半师团,即18、56师团和其它师团一部约5万余人,其余部队主要是被英军所干掉可以参见日人的战史《缅甸作战》
  LZ的治学是不严谨的,对数字都是倾向性引用缺乏必要的考证,在这样的治学方式下要什么样的结论不可得?

  还有国民党军大肆宣扬的1944年衡阳保卫战中击毙的日军68师团长佐久间为人中将
  ————————————————————————————
  只不过一时误传而已国民党后来也更正了,而佐久间为人而重伤部不假吧能拿此作国军造假的根据嘛?如此日军将台湾附近与美军的海战大败宣传成大胜又算什么

  日本军史专镓主要依据这些本国的档案资料,撰写了许多巨著尤以战史室编写的102卷《战史丛书》、芙蓉书房出版的近70卷《昭和军事史丛书》等最有價值,是有关二战中日本军事战略和军事行动的权威史料也得到国际史学界的肯定。1979年世界军事史学会会长霍斯兰德评价说:“日本的軍事史学会具有非常高的水平”(日本:《军事史学》15卷,第3号7页)。
  —————————————————————————————
  我看不出日本的战史水平高在那里日本战史对战略谋划、战争经过往往描述得比较清楚,但对战绩往往有文过饰非之处能全盘相信嘛?服部卓四郎的《大东亚战争全史》中就有记载日人在宣布投降前后曾大规模地销毁资料,所以毫无疑问日本的战史是建立在残缺不全的资料之上的,如此的战史能成信史我不知道LZ看过多少日本的战史,但日本战史中有的引用本方战斗人员的回忆在《華北治安战》中引用陆军报道部的战时宣传资料,建立在这种资料的基础上的历史能成信史不是说日方的资料全不可信,严谨的治史方式应该拿各方资料来比对而不是行有结论然后再去找数字。这样做很难吗日本的资料基本公开,台湾的资料也是基本公开的嘛大陆嘚基本公开的也不少,为什么不去比对一下

  日本投降时海外军队分布:
    地区 陆军 海军 小计
    (该书第4卷1782页,太平洋包括台湾、西南诸岛、菲律宾和中南半岛上的日军)
    另该书记载投降时国内本土四岛陆军240万,海军130万;驻外陆军310万海军40万,
    一切都应该清楚了:
    日军在本土的力量最大合计370万,占总数的51%就陆军而言,占44%海军则占76%。
    如加上南方军则日军在本土和太平洋战场的陆军达340万,占62%;海军160万占94%。
    合计500万占70%。
    “中国派遣军”即使同日军驻外军队对比陸军105万,占海外陆军310万的34%;海军6万
    占海外海军40万的15%。合计111万占海外日军350万的32%。
  ——————————————————————————————
  投降时日本本土的军队很多连杆枪也没有,能算嘛

  4、八年抗战中国军队未能全歼日军一个联队,未能从日军手里夺回一个中等城市有必要谈一谈常识怎样才能赢得一场战争的胜利?一是要连续打歼灭战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二是要夺取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大城市(局部战争另有规律,这里不谈)为什么要打歼灭战?因为打歼灭战能最大限度的消耗敌军有生力量並通过缴获补充自己,还能震撼敌人从敌军阵势中打开缺口,赢得回旋余地这一点对于处于弱势的军队尤其重要。现代战争的常识是一场战役死亡与受伤比例基本是1:3.5—4,而伤员75-80%能重返战场如在正面交战中毙伤敌军1万,那敌军至少有6000能重返战场也没有缴获,只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消耗战。而歼灭战中全歼敌军1万就能给敌军造成1万人的绝对损失,效果完全不同消耗战所以八年抗战中国戰场毙伤日军133万(击毙仅40万),与太平洋战场美军歼灭日军125万(全部击毙)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正如毛泽东军事思想一再强调嘚:“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四次反围剿,每次均全歼敌军3万人左右就可迫使数十万敌军退却,中央红军从4万發展到8
  万力量翻番。反之第五次反围剿基本是正面拼消耗,尽管杀伤敌军不少敌军却步步进逼,红军越打越弱被迫长征,湘江一场消耗战使中央红军仅余3万处境危急,前后对比鲜明解放战争,解放军全面贯彻打歼灭战方针仗越打越大,胜利越来越显著苐一仗上党战役,全歼国民党军3个军3.5万人;第二仗邯郸战役,又全歼3个军、4万人
  至于三大战役就不必说了,每次都聚歼国民党军幾十个师、几十万人
  《疑义相与析》很不同意上述观点,大段驳斥:
  “——作为军事常识张先生应该知道,之所以统计战果須将受伤与死亡等一起计算是因为受伤和死亡在失去战斗力方面是一样的。受伤者中诚然有相当部份可以重新加入战列但不是立刻,洏是要一定的休养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其战斗力被剥夺是无疑的而受Es"NV
  伤者之中因致残而不能参加以后战斗的人数也不在少数,从戰斗力角度考量这和死亡等同。另外稍有常识的人也可以知道,如张先生讲的负伤几十次(哪怕几次有多少人是受伤多次还能重复加入战斗的,即使有将其受伤休养的时间去掉,你再看看他究竟有多9,X}+
  少时间参加战斗)造成重复统计的,在现代战争中的比例是極小的”
  真是高论!“统计战果须将受伤与死亡等一起计算,是因为受伤和死亡在失去战斗力方面是一样的”如此说来,毛泽东軍事思想打歼灭战的核心“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击溃敌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完全错误红军、解放军也不要打什么歼灭战叻,反正mBjO
  正面拼消耗杀伤敌军1万人与全歼敌军1万人效果是一样的!“第五次反围剿”拼消耗没有错!是谁没有军事常识
  诚然就┅次战役而言,伤员确实一段时间不能重返战场因此统计受伤人数就战役而言是必要的,但就长达数年时间的整个战争而言就意义不夶。二战各大国军队伤员中大部分能重返战场,据统计二战中日军伤员康复率正常情况下就为76%如上所说,如中国战场正面作战杀伤日軍1万那么有6000日军是能重返战场的。
  更妙的是这个论点:受伤“造成重复统计的在现代战争中的比例是极小的。”嘿嘿以解放战爭为例,战争中解放军牺牲26万负伤104万,根据中共党史研究权威金冲及叙述解放军伤员80%可重返前线(见金冲及:《毛泽东传》下册,903页)也就是说约80万伤员重返战场,这不是个小数字吧!又照《疑义相与析》作者说法红军老战士只要负伤一次就够了,然后在反围剿、長征、抗日、解放全中国的一、二十年战斗中就炼成金刚不坏之身刀枪不入!因为受伤“造成重复统计的,在现代战争中的比例是极小嘚”
  每一个老红军都可以告诉《疑义相与析》作者他如何身经百战负伤累累、身上有多少弹孔、体内至今还遗留多少弹片?

  打歼滅战还有另一重要意义,就是消灭敌军骨干使敌军战斗力急剧下降。部队骨干是战斗力的核心我军从南昌起义开始奋斗22年,尽管挫折鈈少但基本没有成建制的部队被全歼(西路军也有部分逃回),骨干得以保存成为部队扩展的基础,最终使我军达到建国时70个军、540万夶军的高峰再看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整编74师在孟良崮被全歼,之后虽然重建但战斗力已下降几个档次,不堪一击还看一看外國,苏联卫国战争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前苏军毙伤德军168万,但因基本没有达成歼灭战全局依然被动;直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全歼德军主力苐6集团军20万人,就立即迎来了战争转折点
  《疑义相与析》作者不承认这点:
  “——日军精锐师团中,大都参加了侵华的初期战爭在这持续数年的战争中伤亡的,大都是训练时间长战斗素质好,法西斯毒化较深的老兵这是后来短期训练后补充的新兵所无法代替的。”
  前一段是不错的中国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确实对付着日军最精锐的部队杀伤的多是日军素质好的老兵。但前面已说过呮要不是全歼敌军,就无法予敌军毁灭性打击首先大部分伤员可重返战场,新兵受伤后其战斗经验也更加丰富抗战中国民党军曾将康複的伤员编成“荣誉师”,成为主力王牌(如参加昆仑关作战的郑洞国的荣誉第1师)就是一例。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时日军士兵中战斗經验丰富的基干兵员占总兵力的60%,就是因为其在中国四年作战中未遭歼灭性打击大批骨干得以保存;但随着太平洋上许多主力部队被全殲,1945年这一比例就急剧下降到15%(见《太平洋战争正史》)一支部队只要保存了骨干,就有了壮大的根基德国军事思想认为,部队的老兵最宝贵哪怕数量少,但就象酵母只要一点就能发起一大团面粉。长征到陕北的红军不过3万但恰如星星之火,终于发展成燎原整个Φ国大地的540万大军以解放军“万岁军”38军为例,其骨干334团前身为彭德怀平江起义的部队抗战时是威震胶东的“老六团”,进军东北后吔是第1纵队骨干正是由于部队中骨干始终保留,38军得以不断壮大1947年夏虽然攻打四平时伤亡过万(头等主力第1师第1团就从2700人锐减到1000人),但很快就恢复元气成为东北野战军总预备队,1949年入关时已是拥有5万多人、装备甚至超过了国民党军
  全美械“五大主力”的头等王牌按照《疑义相与析》观点,38军四平一战伤亡过万后就应该一蹶不振、越来越弱、无法壮大了

  讲了一大通“废话”,无非是要证奣中国八年抗战,也需要连续打大歼灭战才能达到胜利美军在太平洋上连续歼灭日军重兵集团,才步步进逼日本本土(本文第3章详述)
  遗憾的是中国战场八年抗战,却未能全歼日军一个联队(团)哪谈得上胜利。
  有网友抗议:不对!中国打过大歼灭战如囼儿庄歼灭日军2万,武汉会战在万家岭全歼,
  日军第106师团昆仑关歼灭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还有几次长沙会战、远征军缅甸之战……似乎理直气壮遗憾的是,这全是国民党虚报战果国民党虚报战果由来已久,最可笑的解放战争中将其宣传“消灭”解放军的数字前后加起来竟超过1亿!华东的国民党军占领临沂空城后,陈诚向蒋介石“报捷”消灭共军主力16个旅但很快就传来国民党军3个军7万人在莱芜被華东野战军主力全歼的噩耗,使陈诚自打嘴巴胡宗南也不让陈诚“专美”,1947年3月占领延安宣布歼灭“共军”5万抓获大量俘虏。查实此戰解放军伤亡不过500(毙伤国民党军5000创1:10之纪录),胡宗南夸大战果竟达100倍!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虚报战果虽不至如此荒唐但夸大战果幾倍乃至10倍也是家常便饭,至今台湾仍津津乐道其抗战“辉煌战果”早已成为笑柄,在国际史学界失去了“公信力”对其观点和数据根本不屑引用。惜当今我国“杨家将”史学盛行对国民党军自吹自擂的“辉煌战果”完全照搬,似乎国民党在八年抗战中突然变得特别咾实、格外实事求是了
  可能吗?符合逻辑吗
  再说一说八年抗战中国军队未从日军手里夺回一个中等城市。
  网友们马上抗議:有长沙、宜昌、常德、 南宁、桂林、张家口……莫急且听慢慢道来。
  弱势一方军队在战争的某一阶段或某场战役而言确实要鉯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但战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时大中城市的争夺就极为必要,否则守军进可攻退可守,戰争势必拖延太平洋战争中美军进行了一个个岛屿争夺战,就因为它们是进攻日本本土的跳板无法绕过。解放军一贯强调以歼灭有生仂量为主但随着战局发展敌军龟缩城市,野战无战机可寻已必须进行攻坚。如华北野战军不攻克石家庄就无法打开解放区局面(这是峩军攻下的第一个中等城市)辽沈战役以攻锦州为焦点,就是这个道理
  之所以说八年抗战中国军队未从日军手里夺回过一个中等城市,是因为凡是日军决定坚守的城市中国军队就无法夺取;中国军队宣布收复的城市,都是日军决定放弃的空城要夺取日军决心坚垨的城市,或要攻坚或要在野战中消灭日军主力,使其被迫放弃城市.
  然而我们看看八年抗战收复的城市没一个是上述情况夺取的。大城市更不用说抗日战争前期日军夺取的北平、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在日本投降时不是还在日军手里中国军隊又通过哪一次大会战夺取之?
  为了说明这上述观点下一章节是绝对必要的。

  5、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几次大会战分析
  抗战期間国民党军与日军进行了23次会战,国民党也以此作为资本大肆吹嘘其一个个“大捷”,毙伤日军从2万到20万不等“全歼”日军联队、旅团乃至师团的说法都有。
  不弄清这些基本事实也就无从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真相。下面对几个典型战例进行剖析:
  (1) 中国軍队主动发起“八一三”淞沪会战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当时军政次长陈诚建议主动发起以将日军主力从华北吸引到华中。当时军政次长陈诚从上海返回南京向蒋介石提出扩大沪战的建议:“敌如在华北得势,必将利用其快速装备沿平汉路南下,直驱武汉于我鈈利,不如扩大沪战一牵制之
  ”陈诚在日记中记载了他对蒋介石作此建议后的回应:“一定打”。陈诚的理由是自古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都是从华北南下黄河、长江,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军如依仗机械化优势大举南下华北平原攻占武汉,中国军队不但难以抵挡而且国民政府和抗战物资也无法撤退到大后方进行持久抗战。不如主动进攻上海吸引日军国民党军可依托钢筋水泥建筑大量杀伤日军,并将日军主力逐渐引到华东稻田水网地带使日军重装备难以运动、发挥威力。
  南京军事委员会管理部代部长姚琮也曾向蒋介石解釋建议淞沪作战“其利有五:指挥便利一也;集中容易二也;补给较便三也;江南多港湾不利于敌四也;易动列强感官,而得多助五也”这个看似比较全面的战略决策,代表了当时国民政府对淞沪之战的主流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战中八路军消灭了多少日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