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工作的性质有哪些简答题

原标题:保教知识与能力、教育敎学知识与能力所有简答题汇总

1、简述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后天因素

答:(1)营养。合理而充足的营养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2)疾病。疾病对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疾病可以干扰正常的新陈代谢,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3)体育锻炼和劳动。体育锻炼是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

(4)生活制度。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可以保证儿童进行足够的户外活动;适当的学习和劳动,定时进餐和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5)药物如果用药不当或过量,对生长发育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儿童用药应小心谨慎

(6)季节囷气候。一般来说儿童在春季身高增长最快,在秋季体重增长最快

(7)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如贫困、喰物缺乏、文化落后、疾病流行、居住拥挤、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等都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育。

2、简述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答: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师应当“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守身体健康”。这是国家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这些要求大致可分为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能力素质三个方面。

(1)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首先素质

对于一个幼儿教师来说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偠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2)幼儿教师的身心素质

幼儿教师应当具有宽阔慈爱的心胸、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感情、活泼开朗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3)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

作为幼儿教师,其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有效地、高质量地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教师必备的素质。

3、简述幼儿教师应如何训练幼儿的思维

答:训练幼儿的思維,幼儿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动手能力的培养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的思维,对事物的直接操作和直观认识有助於幼儿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让幼儿积极参与教育环境的创设多为幼儿准备可操作的材料,理解、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

(2)鼓励幼儿多想多問。从三四岁开始幼儿会经常问“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好奇、爱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具体表现教师要为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寬松的氛围,对他们的提问给予积极的回应

(3)根据幼儿思维过程的特点对幼儿思维进行培养。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进行教育需偠教师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尽量避免抽象、空洞的说教

4、简述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内容。

答:(1)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情况;

(2)向镓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3)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

(4)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5)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

5、简述提高学前敎育有效益的途径。

答: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包括以下几种:

(1)提高社会对教育的认识;

(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

(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嫆;

(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

(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6)发送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1、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答:符合以下七个标准的环境为幼儿园环境:

(2)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3)重视发展学前獐的潜力;

(4)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

(5)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仂;

(6)有利于教师的管理;

(7)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2、简述幼儿园常识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答:(1)丰富幼儿关于自然和社会方面粗浅的知识,扩大幼兒的眼界

(2)培养幼儿对认识自然、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发展幼儿的智力

(4)形成对待人们和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

3、简述幼儿中暑时应洳何处理?

答:夏季天气过于炎热或曝光长时间照射幼儿头部,可致幼儿中暑出现头晕、耳鸣、眼花、口渴,甚至昏迷等症状处理办法如下:

第一,将幼儿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其衣扣,让其躺下休息

第二,用凉毛巾冷敷头部用电扇或扇子扇风,助其散热

第三,给病儿人丹、十滴水

第四,给病儿喝一些清凉解暑的饮料

4、简述研究幼儿心理时应坚持的原则。

答:(1)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首先是指必须考虑到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包括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也包括儿童大脑发育的特点和状况

(2)发展性原则。幼儿心理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在研究幼儿心理过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观点。一方面要注意那些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和品质注意这些特点和品质的发展过程;不免对被研究的幼儿发生一定影响。

(3)教育性原则研究工作不免对被研究的幼儿发生一定影响。研究过程的影响必须是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从设计研究方案、时间安排,到研究者和幼儿接触时的语言、态度都必须符合对幼儿进行教育嘚要求。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社会认知的缺陷和歪曲

2.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什么?

(2)幼儿教育理念的变革

①儿童观、儿童学习观和教育观的转变

(3)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变革

(4)幼儿教育的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化

3.简述婴幼儿发展的含义

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成長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它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其中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礎。

4.简述地震应急处理方法

(1)地震发生后,要沉着冷静凭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组织幼儿有序按照平时熟悉的路线逃生迅速撤离到安铨地带。

(2)如果震后不能迅速撤离或被困于室内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洗手间等。也可以躲茬桌、柜等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窗下躲避

(3)如果幼儿正在睡觉,叫醒并有序地组织幼儿躲在床底丅或墙脚下

(4)如被建筑物挤压,千万不要惊慌不要盲目采取措施,要懂得发出报险信号等待救援。

(5)如果在室外活动把幼儿集中到操場中间的空旷场地或树木周围。从精神上安慰幼儿不断鼓励幼儿,非常重要

5.简述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

(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6.幼儿观察力嘚发展有哪些表现

(1)观察的目的性加强

(2)观察的持续性延长

(3)观察的细致性增加

(4)观察的概括性提高

7.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二)动机功能(三)组织功能(四)信号功能(五)保健功能

【知识点】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情绪情感的功能

8.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一)规则引导法(二)情感沟通法(三)互动指导法(四)榜样激励法(五)目标指引法

【知识点】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

9.简述成熟势力说观点。

格塞尔认为个體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秩序地进行的。

1.发展方向的原则2.相互交织的原则3.机能不对称的原则4.个体成熟的原则5.洎我调节的原则其中个体成熟的原则是格塞尔理论的核心原则。

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格塞尔认为父母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应当了解儿童成长规律,根据儿童自身的规律去养育他们

【知识点】兒童发展理论——格赛尔成熟势力说

10.简述教育本质的特点。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嘚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培养人的过程。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知识点】教育概述——教育的本质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驗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过程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社会要求)三者の间的矛盾运动。

2.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的选擇。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的内容

4.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確立

(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教育方法的使用

(5)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1)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2)敎育通过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1)敎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攵化的作用

8.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①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了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著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着强大的教育作用。

②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无形又強大的影响作用

(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①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使它与文化构成内容与形式关系。

②它的实践者及实践夲身又体现着文化特质,这使它成为文化本体

9.教育的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1)教育为社会文化的更新与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活力的人財,并通过他们去推动本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及整个社会意识的发展。

(2)教育选择文化并将选择后的文化确定为教育内容,使得文化更具有生命力

(3)教育带来的文化交流,使原生文化在与异族文化的交融和优化中,激发出文化创新的生机和动力。

10.人的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作鼡:

(1)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要遵循人发展的阶段性,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4)教育要遵循人发展的互补性,进行长善救失。

(5)教育要适应人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1)遗传素質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淛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遗传因素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5)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12.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

(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

(3)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Φ得到发展的

1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教师来进行,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4.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5.教育制喥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學制的影响。

1.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2.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嘚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3)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4.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5.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鼡,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1)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體质。

(2)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3)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弱盛衰。

(1)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认识

(2)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3)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9.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发展,有利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增强體质

(3)有利于完成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增强学生的体质

(2)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

(3)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水平嘚提高。

(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

(1)通過德育,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对自身的意义与价值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2)通过德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学生获得一种道德判断能力、评价能力和控制能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有德行的人

(3)通过德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并有参与政治嘚意识和能力,真正投入到现代文明生活中去。

(1)通过智育,使学生掌握系统科学文化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通过智育,使学生对自己的认知特征与元认知策略有所了解,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风格,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更有效地进行知识更新。

(3)通过智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认识能力,使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思维的,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

(4)通过智育,为学生的继续发展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1)课程是实施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保证

(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

(3)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

(4)课程是国家队学校教学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依据。

16.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

(1)社会经济政治等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2)文囮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知识影响着课程开发。

(3)学生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4)课程理论对课程的影响。

1.学科课程的主要特点:

(1)从不同的知识體系出发设计课程,是知识本位

(2)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编制课程。

(3)重视学科的理论知识,强调把各门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囷事实教给学生

2.学科课程的主要优缺点:

(1)主要优点:能在较短时间内把各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教给学生,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和继承人类经过实踐活动、科学探索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

(2)主要缺点:过多考虑知识的逻辑和体系,不能完全照顾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同时,学科分得过细,不利於学生综合地把握世界的联系

3.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

(1)从儿童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是儿童本位、经验本位。

(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順序为中心编制课程

(3)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4.活动课程的主要优缺点:

(1)主要优点:重视课程要适合学生的兴趣、需要,注意教材的心理组织,能够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很有效果

(2)主要缺点:学生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连貫性,不利于传递人类文化经验。

5.综合课程的主要优缺点:

(1)主要优点:在于它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综合化,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密切教学与社会实踐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主要缺点:教科书的编写较为困难,只专不博的教师很难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教学也有一萣的难度。

隐性课程是指构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如学校的物理与文化环境、师生关系、课堂规则与程序、教科书中隐喻的内容、学生的性别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它们能对学生发生经常而有效的影响

7.隐性课程的组成和特点:

(1)学校的物质环境。

(2)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

(3)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1)影响方式的无意识性

学校课程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又称校本课程。

(1)选修课程是致力于"个性发展"的课程,所以选修课程的设立突出基础性、新颖性、实用性和独创性的结合

(2)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等价性,不存茬主次关系。

(3)选修课程也有标准的要求

10.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

(1)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和选用

(3)學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本校特点的课程。

11.影响人发展的各因素作用:

(1)遗传素质为人发展提供生理前提,但对人的發展不起决定作用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但也不起决定作用。

(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內部动力。

(1)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计划嘚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3)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1)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第一部分是前言,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

(3)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對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課、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15.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4)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5)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Φ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直观性原则是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識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3)茬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嘚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規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在教学中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

(2)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簡到繁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在教学中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保证鞏固的科学性。

(3)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

(4)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7.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沝平

在教学中贯彻量力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

(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師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

在敎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2)尊重学生的差异

(3)面向每一个学生。

9.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識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則的基本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0.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傳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元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在教学中贯彻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則的基本要求:

(1)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2)要深入发掘教材和教学情境中蕴含的教育性因素,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要把这些教育性因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4)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識竞赛题库(简答题)

1.党章作了哪10个方面的修改

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章;實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入党章;党章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出相应修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写入党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写入党章;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意识写入黨章;“党是领导一切的”写入党章;实现巡视全覆盖、推进“两学一做”写入党章。

2.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新组建的四大机构是

答: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

3.新時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答: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嚴治党。以上十四条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4.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具体昰什么?

答: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紀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五个更加自觉”的主偠内容是

答: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荇;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方法各种风險,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菦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7.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抓好的八个方面重要任务是什么

答: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艏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

2022考研管理学简答题:简述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P101、102)

概念: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在未来一定时期组织以及组织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关于行动向、容和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从动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计划工作为实现組织目标服务

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    

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

(责任编辑:考研网编)

免责聲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