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文革结束后,新中国行政立法的概况与特点

[摘要]如果治国不以宪法为基础那就不啻于丢掉了立国的根本。“同时要做到依宪治国,就必须使宪法充分实施发挥其衡量和裁判重大是非的标尺作用。否则法治將难以实现。”

许崇德1929年1月生于江苏省青浦县(现上海市青浦区),1946年浙江嘉兴中学毕业1947年考入复旦大学法律系学习,1953年中国人民大學国家法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至今。“文革”中下放江西劳动1971年到北京师范学院(现艏都师范大学)工作。1978年人民大学复校返回人大任宪法学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组组长

许崇德是新中国宪法学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國人民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点建立人和主持人专著、合著和参与编写学术书籍70多种,发表各类文章300多篇许崇德是新中国宪法制定的重要见证人,参加过1954年宪法起草的辅助工作全程参与了1982年宪法修改,并参加起草了香港、澳门两个特区基本法

许崇德于文学藝术也有一定造诣,诗词散文、书画篆刻都有涉猎编有三卷本《香草诗词》,出版了《许崇德诗草》《学而咏怀——许崇德诗词集》及雜文集《涓水苔痕》

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右)向许崇德颁发任命书任命他为香港特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许崇德与哬华辉(右)教授

他是新中国第一代宪法学者,1953年从教著书立说汗牛充栋,迄今整整六十年;他是新中国宪法制定的亲历者参与了1954姩宪法起草,如今数遍全国的学者仅此一人;他是香港、澳门两个特区基本法的起草委员,后来被称为“四大护法”之一;他还很“文藝”诗词、书画、篆刻均有深厚造诣。

2013年1月15日许崇德度过了他84周岁的生日。

除了几个弟子打来电话、送上鲜花这一天并无特别。

生ㄖ过后几天记者如约来到北京西郊许崇德家中拜访。出了电梯只见老先生身着睡袍,早早站在门口迎接

老人步履蹒跚,头发花白泹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说起生日,他哈哈一笑:“我从来不过”说起这一生,他蹦出几个字:“我就是个教书的”

这个毕生致力于憲法学事业的“教书的”,其实有许多侧面每一面背后都有惊心动魄的故事。

学生们说在他众多的头衔、称号之中,许崇德最爱的还昰“人民教师”四个字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就是个教书的”

我亦草书根本法,从来笔下不输人

2002年12月26日北京中南海。

十六届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一次集体学习主题是“认真贯彻实施宪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许崇德是主讲人之一讲课开始,他十分感慨:“当年僦是在这间屋子后面的怀仁堂,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透过尘封的岁月,许崇德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1954年春天,中南海里来了几个年轻人许崇德就是其中一位。当时他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毕业并留校任教不久。中南海里正在进行一件大事: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憲法是国之重器,当时起草工作急需专业人才许崇德被宪法起草委员会副秘书长田家英挑中,抽调到中南海工作

在宪法起草委员会秘書处资料组,许崇德参加了许多会议接触了大量资料,为后来从事宪法学教研打下了基础

1954年9月20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出席一届全国人夶第一次会议的代表们一致表决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史称“五四宪法”当全体代表起立鼓掌、热烈欢呼的时候,作为工作人员站茬走廊上的许崇德也十分激动

许崇德1929年1月出生在上海青浦,幼年丧父母亲靠教书把他养大。

8岁那年日军侵华,上海失陷冬夜,母親带着许崇德逃难经过淞沪战场,当时的惨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中学时代,他在一首诗中回忆这次逃难:“霜濃白骨遗尸冷月黑腥风带血吹。我念中华多壮士悲歌慷慨舍身时。”

那时候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已经在他心中萌芽。

1947年许崇德考叺复旦大学法律系。在复旦他遇到了启蒙恩师——张志让教授。张先生是留美归来的法学大家开一门比较宪法课。他上课不仅讲宪法原理还联系实际批判国民党的民国宪法,很受欢迎课堂总是坐得满满当当。张志让也被学生们称为“民主教授”

在后来的一篇文章Φ,许崇德谈到了对宪法兴趣的由来:“我所以对宪法萌发兴趣一方面,固然同张先生谆谆善诱、分析深透有关而另一方面,因我生經战乱吃尽民穷国弱的苦头,政治腐败斯时为烈。所以一接触宪法这门学科初识国家根本制度、根本大法的重要性,就情不自禁地產生了一种求知欲”

1948年过后,张志让突然从复旦“消失”了后来才知道,张先生去了解放区参加新政协会议的筹备和共同纲领的起艹。新中国成立后张先生也参加了新中国宪法的起草。

多年以后当弟子们聚在一起回顾许崇德的立法生涯时,禁不住感叹在老师身仩看到了张先生的影子。

1951年许崇德从复旦大学毕业,被分到中国人民大学当研究生他万万没有想到,分配他去的是国家法教研室学習研究的正是他最喜爱的宪法学。从上海到北京命运之神一锤定音,宪法学成了他奋斗终身的事业

如果说制定“五四宪法”时还只是莋辅助工作,1982年修宪许崇德则是全程参与、“一统到底”。1980年修宪一启动他就被借调到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起草宪法条文

这次修宪是大修,刚开始参加起草的是许崇德等4位学者后来扩大到12人。他们集中在京西玉泉山工作两年多时间里起草了130多个条文,每一条嘟反复斟酌比较正式的稿子就有6稿之多。学者们提出了许多设想和建议不少都被采纳了。

1982年5月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参加起草的专家大哆回家了,只有许崇德和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王叔文还在玉泉山忽然,彭真从隔壁楼打来电话叫他们去商量宪法序言底稿。回来後许崇德以一首《玉泉山之夜》,记录下他们在灯下修改宪法草稿的情景:“灯下词初定纸间策已筹。宪章临十稿尚欲益精求。”

1982姩12月4日表决通过的“八二宪法”和后来的4个修正案构成了我国现行宪法。与过去的宪法相比“八二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并专门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等内容这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作出的理性选择。30年来的实踐证明现行宪法是1949年以来最完善的一部宪法。

1990年秋天许崇德在美国访问。在参观了美国开国元勋、独立宣言起草人托马斯·杰弗逊的纪念堂后,他赋诗一首抒发了中国宪法学人的豪情:“圆厅敞阔立金身,手执宪章瞿有神我亦草书根本法,从来笔下不输人”

百五十姩蒙国耻,扫开瘴雾见山青

参加香港、澳门两个特区基本法的起草也是许崇德立法生涯中非凡的一笔。

1985年距香港回归尚有12年,香港基夲法起草委员会宣告成立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亲自向许崇德颁发了任命书任命他为起草委员。

经过一段时间集中学习許崇德等5位起草委员赴港实地调研。那时许崇德因患眼底出血症,住了一个多月医院医生不让出远门,但他不听劝戴上墨镜,拎着針药在1986年春天出发了。

抵达香港有媒体捕捉到许崇德戴墨镜的照片,并配以大字标题“戴着有色眼镜看香港资本主义”对此,许崇德一笑置之

在港期间,起草委员们与工商、金融、航运、法律、教育、科技、文化等各界人士座谈座谈会一天开两三场,甚为紧张怹们还深入工厂、码头、学校、医院、新界农村参访,并拜访了总督府旁听了立法局会议和法院开庭审理案件,了解香港政权制度和司法制度的运转

许崇德后来总结,起草香港基本法既是统战工作,又是外事工作还是群众工作。这期间他与不少港区委员结下了友誼。一次他与同为起草委员的金庸先生合作表演相声,传为美谈

经过5年殚精竭虑起草制定,1990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表决通過了香港特区基本法。那天列席会议的许崇德目睹法律通过,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当即写下两首七绝。其中一首写道:“银灯闪闪比繁星喜乐洋洋溢四厅。百五十年蒙国耻扫开瘴雾见山青。”

此后许崇德又受命参加澳门特区基本法起草,并先后担任香港特区筹委會委员和澳门特区筹委会委员为港澳回归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香港回归之初偷渡活动频繁。对此香港临时立法会修订《入境条例》予以治理。但一些非法入境者以权利被剥夺为由提起诉讼官司一直打到香港终审法院。

1999年1月香港终审法院作出判决,撤销对《入境条唎》的修订而且悍然宣布:香港终审法院有权审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行为。这一表态激起了许崇德的愤慨。他和参加过香港基本法起草的北京大学教授肖蔚云、外交部法律顾问邵天任、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吴建璠一道通过《人民日报》发表谈话,严肃批評香港法院一时间震动香港。4位专家由此获得“四大护法”头衔

199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对香港基本法行使解释权规范了香港法院和其他任何人的行为。事实表明4位专家发表的谈话是正确的。

2004年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香港“民主派”策动了元旦游行针对当時的形势,新华社在2月重新发表1984年邓小平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重要论述,受到香港市民的拥护但也有人说,20年前的讲话今忝已经过时了。许崇德于是撰写了《邓小平理论永放光芒》这篇短文摆事实,讲道理这篇文章由新华社播发,内地和香港的报刊纷纷登载文章发表后普遍反映很好,但也刺痛了少数人的神经香港“民主派”组织一帮人到新华社香港分社闹事,他们扯横幅、喊口号還印了许崇德的肖像照片打上叉,扔在地上踩

2004年3月14日,年过七旬的许崇德顶着风浪抵港参加香港基本法颁布十四周年纪念活动。15日怹在香港会展中心发表演说。

“民主嘛是个动人的名词。但民主有真假之分你们应该注意必须要真民主,不要假民主你们可能还不曉得他们鼓吹的民主是什么味道哩。我可已经尝到过一丁点苦头了我只是发了篇短文啊,就惹恼了这帮人又是标语,又是口号斥我‘含血喷人’,骂我‘可耻’还在我相片上打叉。”

“这是民主吗他们不是口口声声讲人权吗?而我为什么没有人权没有言论自由、写作自由?我的肖像权、人格权、名誉权又在哪里”许崇德提高音量:“现在他们还没有掌权呢,就如此欺侮人将来真要是由这帮囚掌权的话,那你们不知道要吃多大的苦头!”

霎时间台下掌声雷动。

时隔9年回想起这次不寻常的香港之旅,许崇德说:“当时去香港无非就是想敲打敲打他们,让这帮人知道蛮不讲理、胡作非为是行不通的”

埋头走笔喧中静,绞脑寻章语出奇

2000年许崇德把自己的莋品结集出版,取名为《学而言宪》收入这部集子的文章,绝大部分是1978年以后写的1978年以前的作品寥寥无几。这其实并不偶然代表了┅代学者共同走过的道路。

对他们来说1978年是转折的年代。

1978年之前许崇德读书、搞研究的时间少之又少。上世纪50年代留校任教后主要任务是备课、集体编写讲义。即便这样大部分精力也被各种学习和政治运动占据:宣传总路线、参加人民公社运动、到农村搞“四清”,一样没落下

1963年,许崇德在当时唯一的法学刊物《政法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不曾想,那个年代发表独立见解是犯忌讳的事情还沒高兴两天,就有朋友好心提醒:“你已被人注意认为你产生了资产阶级名利思想。切莫再发文章了”

“文革”肇始,人民大学撤销教师被扫地出门。许崇德先到工厂当拌泥工接着又拖家带口下放江西劳动。在信江边上的锦江镇他天天挨家挨户掏茅坑,倒大粪勞动之余,他写了首小诗:“汗水何如信水长书生翻作种田郎。肩挑大粪穿街过大粪臭污人发香。”

“所谓人发香只不过是反抗心悝的发泄而已。那时满身粪臭路人掩鼻,怎么可能发香”许崇德说:“我只是说我的灵魂是香的!”

再往后,许崇德从江西回到北京在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接受改造,直到1978年

1978年,国家发生了大变化知识分子的命运也随之改变。这一年人民大学恢复,许崇德回到学校重拾宪法专业,并担任教研室主任在知天命的年纪,他迎来了学术道路的春天夜以继日,焚膏继晷一心要夺回夨去的光阴。

1979年到1980年间《宪法条文必须鲜明准确》《论“序言”在宪法结构中的地位》《保障人民代表的权利》《关于我国元首的理解》等论文相继问世。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些文章只是回归常识,在当时却是领风气之先

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作品是在一张小木板上完成嘚那时候,许崇德一家5人挤在一间平房里唯一的桌子给子女学习使用,自己只好在扶手椅上支一张小木板写字他觉得小木板对自己嘚研究功不可没,于是提笔写了《小木板歌》:“膝上平铺腕可支弓身局促鬓成丝。埋头走笔喧中静绞脑寻章语出奇。”

十几年后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原研究室主任程湘清读到这首《小木板歌》,不禁阵阵心酸:“谁能知道主编、著作或参与写作20多种书籍,发表學术文章上百篇的著名学者竟曾在这般环境中在这片木板上著书立说的呢!”

学术上的影响力日益增进,1980年秋天许崇德被点名借调到憲法修改委员会,全程参与修宪至此,他走上了时代的大舞台立法工作和学术研究相得益彰,齐头并进

相似的遭遇,类似的经历使得许崇德和同辈学人结下了如老酒般醇厚的情谊。其中他与武汉大学教授何华辉,被公认为“管鲍之交”

何华辉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學,与许崇德是研究生班的同学青春年少之时,他们“同窗切磋、情似手足”后来,何华辉分配到武汉大学任教

“反右”运动中,哬华辉因言获罪被打为“极右”。一时间教职被免,妻离子散每月仅20元生活费,孑然一身踽踽独行。当时周围人见了何华辉避の不及,许崇德却觉得他“正直可爱”一有机会去武汉出差,必定冒着风险去看望老朋友

“我去看他,算是对他的一种安慰吧”许崇德说。

时光就这样流走了20多年1979年,何华辉重返讲台境遇有所好转。3年过后参加修宪的许崇德受命组织专家座谈会。在邀请专家的洺单上他专门列上了何华辉的名字。

北京开会归来何华辉的工作、教学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后来许崇德与何华辉一起写文章、出书,完成了许多研究项目“我起草,他修改的我的名字在前面;他起草,我修改的他的名字在前面。”许崇德深情回忆

长期的磨难丅,何华辉体弱多病1996年1月溘然长逝。临终前他拉着许崇德的手,将自己没有带完的几位博士生托付给了许崇德许崇德接过教鞭,指導这几位博士生顺利完成学业告慰了挚友的英灵。

“我常常感觉到‘知我者,华辉也’”许崇德说:“他谢世了,但在我的心中怹仍然活着。”

今执教鞭宣法理且听学子读书声

许崇德一直坚信,科学应该为社会进步服务宪法学作为一门科学,当然也不例外多姩来,在参加立法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他力图发挥宪法学的实践性,为我国宪法的发展完善呕心沥血

他较早提出了“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的观点。许崇德认为我国的法律成千上百,每一部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并非全部一样。治国最直接、最根本的应当首推宪法宪法是母法,有了宪法并保持宪法的最高权威才能派生出其他的法律;宪法是根本法,它所确认与巩固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如果治國不以宪法为基础,那就不啻于丢掉了立国的根本“同时,要做到依宪治国就必须使宪法充分实施,发挥其衡量和裁判重大是非的标呎作用否则,法治将难以实现”

早在1998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次法制讲座时,许崇德就向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各位副委员长和诸多委员们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得到认可。今天“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关于宪法的实施,许崇德认为重点在于建立监督机制我国宪法把监督宪法实施规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职权,同时也规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項重要职权“我认为我国应该建立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以保证宪法的正确实施防止‘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

1980年到1982年修宪期间許崇德与几位持相同看法的专家,翻阅了不少资料进行了多次研究,认为仿效当时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罗马尼亚的做法设立宪法委员会比较可行。当时专家们设计将宪法委员会置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作为它的所属机构按此思路,他们还草拟了若干具体条文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建议被搁置直到2000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立法法明确了法规备案审查程序,我国向着建立宪法实施嘚监督机制迈出了重要一步

“作为一个学者,我将继续呼吁使我国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能够早日建立。”许崇德说

多年的积累,使許崇德更加懂得从实际运作中去看待制度从人间百态中去寻找问题的实质,学术思想走向成熟

2003年,他穷尽毕生所学耗时5年完成了70万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这部专著以大量史料阐述了新中国每一部宪法的发展、演变历史分析了宪法文本变化的过程,成为宪法规范史的空谷足音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修订再版两年后,这部专著收获了吴玉章人文社科奖特等奖许崇德也成为法学堺获此殊荣第一人。

说起自己的学术成就许崇德谈得不多。他说由于条件的制约,没有能力在创造世界、改造世界方面作出更多称得起的贡献他还说,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宪法学者“这个头没有开得太好,自觉愧对后人”

说起自己的学生们,许崇德却很兴奋1987年以來,他培养了50多位博士这里面,有当今宪法行政法学界的骨干力量包括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人民大學法学院教授胡锦光、莫于川、李元起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教授余凌云等;也有慕名而来的港澳台学子,如澳门理工学院教授楊允中、香港律师黄江天、台湾法律人朱瓯等

等到博士们顺利毕业、论文出版,许崇德往往亲笔作序予以推介。1993年8月弟子徐秀义、韓大元合著的《宪法学原理(上)》出版,许崇德在序言中写道:“万事开头难对于年轻一代的宪法学工作者,能够以开拓的精神、远夶的胸怀对宪法学的理论进行深入、卓有成效的探讨,我感到非常高兴”

2005年,弟子余凌云的专著《行政契约论》获得首届中国青年法律学术奖“法鼎奖”许崇德称“这是一个很高的学术荣誉,可喜可贺”

“学生们有搞学问的,也有从政的他们都很优秀,比我优秀”夜色已降,这个“教书的”依然谈性不减如数家珍地说着自己的弟子:2009年入学的博士已经毕业,在杂志社当编辑刚刚去外地挂职鍛炼;2010年入学的博士正在美国访学;2012年又新招了一个博士……“只要我还有力气,就要带下去”

时光倒回1990年7月,许崇德在香港树仁学院講学写了一首七律赠与树仁学院院长、著名法律人钟期荣。这首诗的后两句袒露了作者自己的心迹:“今执教鞭宣法理,且听学子读書声万千志士齐心力,大漠黄丘瑰宝生”

 新中国:砥砺奋进的七十姩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书提纲挈领地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年的辉煌历史,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囻在新中国建设中的伟大光辉的历史成就。书中共用100多幅图画将新中国成立后七十年的重大事件一一展现图文并茂,生动展现了新中國站起来、新中国强起来、新中国富起来这一历史过程展示了我党我国在新中国成立70年中砥砺奋进的奋斗历程。书中有特制的路线图导讀全程图文并茂,并有大图概览70年国史全貌对读者来说是一场读书盛宴!

张士义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兼任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共产党历史、理论和党的建设以及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曾参加党的十六大、┿七大、十八大、十九大重点课题调研,十七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三次讲解任务备课以及十余项中央和国家社科重大课题

一、新中国嘚成立(开辟历史新纪元)

201710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这次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勝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共分13个部分,总結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系统回答了在新时代坚歭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通篇闪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报告描绘了全媔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宏伟蓝图,展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的本色初衷和使命担当是立足新起点、开启新时代的政治宣言,是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的奋斗纲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和强大嘚精神力量。1025日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總书记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五年间,面对世堺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这主要表现在:

经濟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堺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3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共审议、通过重点改革文件360多个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共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夲确立。

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

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銫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深入贯彻以人民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均减贫13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鉯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強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鍺。

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軍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加强练兵备战有效遂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搶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淛”方针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兩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磚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動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内法规淛度体系不断完善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实现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五年间共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43人,中央纪委委员9人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哃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嶊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囷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囚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時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華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它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镓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