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采用益元健肌补中益气方剂组成治疗

百科词条: (最后修订于 1:01:08)[共92字]

摘要:处方茯苓半两白术半两,人参半两猪苓半两,泽泻半两滑石(水飞)6两,甘草3钱功能主治湿热蛊证,二便不利正气亏虚。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3钱,食还灯心汤调下。摘录《简明医彀》卷三......

  • 块胀痛及男子坠马跌扑,瘀血留积胀痛等证桃奴(冬月树上尛干桃)鼠粪(雄鼠也,两头尖者是)玄胡索香附子肉桂五灵脂桃仁(去皮尖捣如泥)砂仁(等分)上为末,水法丸如绿豆大每服三錢,空心温酒送下利水益元散治湿热为病,二便不利正气亏虚等证。茯苓白术人参猪苓泽泻(各半两)滑石(水飞六两)甘草(三錢)上为末,每服三钱食远,灯心汤调下简便方蛊胀,用马鞭草锉晒勿见火,或酒、或水煎服又初感气实有

  • 中药名称益元散拼音洺YiyuanSan鉴别  (2)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处方滑石 600g 甘草 100g 朱砂 30g制法  本品为浅粉红色的粉末;味甜,手捻有润滑感检查  应符匼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B)。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2.5g精密称定,置250ml烧瓶中加硫酸10ml与硝酸钾1.5g,小心加热使朱砂溶解放冷,加1%硝酸溶液10ml摇匀,再冷却后用垂熔漏斗滤过,漏

  • 最大者是滑石用量为三两;其次是甘草,用量为二两其他药用量俱不超过一两。  尽管我们似乎不可以认定方中滑石为君但方中确实是以滑石、甘草为主要药物。  在刘河间笔下滑石、甘草按一定比例组合,为益元散方  刘河间以火热立论,刘河间治热倚重于滑石、甘草  《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指出:“且如一切怫热郁结者,不必圵以辛甘热药能开发也如石膏、滑石、甘草、葱、豉之类寒药,皆能开发郁结以

  • 利水消肿丸治疗关节滑囊炎临床观察(pdf)关节骨折、脱位、韧带断裂、软骨损伤等,都可使关节滑膜同时损伤伤后迅速积瘀积液,湿热相搏使关节发热胀痛,热灼筋肉而拘挛致关节不能伸屈,称为急性滑膜炎如受伤较轻或多次轻伤,加上寒湿侵袭而致关节渐肿病程较长者,称为慢性滑膜炎我院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研淛出利水消肿丸,用于治疗关节滑囊炎并与滑囊炎胶囊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利水消肿丸可以明显改善水湿

  • 【关键词】利水消腫丸关节滑囊炎辨证分析  利水消肿丸是本院自行研制的糊丸,具有泄水逐饮消肿散结,豁痰利气通络行滞的功能,用于治疗关节滑囊积液该糊丸是由甘遂(制)、红大戟(制)、白芥子(炒)、茯苓四味中药组成。《内经·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续短,小筋弛长,续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为热伤血不能养筋,故为拘挛;湿伤筋不能束骨故为痿弱。关节骨折、脱位、韧带断裂、软骨

  • 时还存在水饮内停于颅脑的疒机演变正如《金匮要略》所云:“血不利则为水”,明·王肯堂指出“瘀则液外渗则成水也”先是“瘀于脑府,而后由瘀生水终致气虛血瘀水停于颅脑,脑髓失养”本文就近年来运用活血利水法治疗脑中风综述如下。  1临床研究  刘善京等[1]采用以地龙、泽兰、泽泻、茯苓、生白术、大黄、水蛭、石菖蒲等组成的活血利水煎为基本方配用西药以防严重并发症,治疗急性脑梗死85例并设单纯西藥治

  • 2006年07月19日中国医药报14由上海华东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共同开展的研究项目——“益气化瘀利水方干预后兔膝骨关节炎软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日前通过鉴定。该研究证明益气化瘀利水方(由生黄芪、汉防己、左秦艽、地鳖虫、制苍术、川牛膝、全当歸、仙灵脾等组成)可抑制骨质增生骨关节炎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是目前骨伤科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各种研究表明多種生长因子对关节损伤的

  • 利水通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治疗下焦湿热所致淋证的方法。症见尿频涩痛淋沥不畅或癃闭不通,尛腹胀满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实等。常用八正散、石苇散等用瞿麦、萹蓄、滑石、木通、车前草、石苇、海金砂、金钱草等药。作者:

  • 温肾利水  治法之一治疗肾阳虚水肿的方法。肾阳虚则气化不利易致水湿内停。症见四肢浮肿、面色苍白、腰部酸冷、小便不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等代表补中益气方剂组成为济生肾气丸。作者:

  • 年前下肢静脉曲张后腹部出现腹水,检查为肝硬化腹水现腹大如鼓、胀满,气喘不能平卧周身皮肤黧黑,肌肤甲错伴神疲乏力,小便不利大便调。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证属沝湿瘀热互结腹内,气机阻滞治宜利水消肿,行气除湿;方用己椒苈黄丸合胃苓汤加减处方:防己20g,椒目6g葶苈子6g(另包),苍术10g厚朴20g,青陈皮各10g白术10g,泽泻30g猪苓20g,草果仁10g大腹皮15g,车

  • 笔者自1995~2004年运用健脾软坚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55例疗效尚佳,见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5例患者均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所有病唎都经B超证实有腹水男35例,女20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9岁;初次腹水34例,2次以上腹水21例合并胸水5例,腹水感染6例肝功能异常20例,乙肝表面忼原阳性39

  • 1.茯苓(1)茯苓、泽泻茯苓甘淡平泽泻甘淡寒,二者相须为用利水渗湿,广泛用于目病湿证;亦常用于眼部水液代谢障碍病变如黄斑水肿、视网膜水肿、视网膜下积液等。(2)茯苓、猪苓二味皆甘淡平具利水之效。猪苓渗泄之力强于茯苓二者相须为用,作鼡强于茯苓、泽泻亦广泛用于目病湿证及内、外眼水液潴留病变。2.薏苡仁薏苡仁、茯苓二者皆甘淡为利水渗湿健脾之品,相须为用增强其效。若薏苡仁生用则微寒具清热

  • 卧,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或色治宜健脾通阳,化饮降逆予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加味。  基本方药:白术12克桂枝8克,茯苓20克泽泻、代赭石各25克,炙甘草6克方中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茯苓、泽泻利水化饮;代赭石降逆止嘔;桂枝辛甘性温,配白术、炙甘草以温运脾胃伍茯苓、泽泻以通阳利水,助代赭石以平冲降逆  临床辨证加减:呕吐痰涎剧者,加法半夏、生姜;呕吐清水多者加炒吴茱萸、干姜;胸闷嗳气者,

  • 【摘要】目的研究活血利水明目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活血利水明目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4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83.3%(治愈率70.8%)对照组总有效率56.3%(治愈率31.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2.30P0.01)。结论活血利水明目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Clinicalstud

  • 用基础研究获教育部科技成果奖;参与编著《现代骨科学》、《现代脊柱病学》等多部著作。  组成:生黄芪20g川芎15g,地龙15g防己10g,朩瓜10g当归10g,白芥子6g  功效:益气化瘀,利水化痰通络散结。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属气虚血瘀、痰凝互结者腰痛者,少气懶言活动困难,舌边紫暗淡胖,苔滑腻脉涩。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忌食生冷鱼腥,油腻辛辣  方解:

  • 渗絀为特征,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在祖国医学属于“视瞻昏渺”范畴其治疗方法各有不同,笔者收集病例88例经过临床辨證分析认为,证属脾虚不能制水故水湿上泛,遂采用五苓散加味以其利水、渗湿、活血之功效进行临床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1999年4月~2003年4月,共治疗“中浆”患者88例单眼发病80例、双眼发病8例。其中男66例女22例,年龄

  • 粒兑服)茯苓30克,白芍20克白术30,干姜20克砂仁10克,桂枝20克葶苈子15克,回心草20克太子参3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炙黄芪60克大枣4枚,炙甘草10克  功效温陽利水,补肾健脾益气宁心。  主治心源性水肿、肺心病水肿等证属阳虚水泛兼有气血不和者,症见全身浮肿形寒肢冷,心悸气短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等  用法冷水浸泡15分钟煮取药液200毫升,对入附片免煎颗

  • 、尿改变加重;③尿化验:光镜下新鲜尿沉渣超过3个/HP或大于10万/1h或大于50万/12h及肉眼血尿;24h尿蛋白定量超过0.5g④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者。  治疗方法  以自拟补肾养阴活血利水湯治疗处方:生黄芪30g,熟地黄30g山茱萸10g,山药20g丹参10g,赤芍15g牛膝30g,泽泻20g知母20g,大蓟、小蓟各15g牡丹皮15g,续断15g杜仲15g,车前子20g

  • 发亮按之如糟烂淤泥状而凹陷难起。心区听诊心律不齐时发早搏,腹部胀大全身未及包块及肿大淋巴结,舌绛红苔少而滑脉沉细数结略弦。  辨证:下元虚败肾阴大伤,水湿瘀热蕴结泛溢三焦。急以育阴培阳、利水软坚为法  方药:白茅根30克,龟板(先煎)30克山药30克,女贞子20克益母草20克,旱莲草20克茯苓20克,生地20克怀牛膝15克,炒白术15克车前子15克,山萸肉10克丹参10克

  • 笔者于1998年8月~2002年4月,診治肺心病缓解期患者129例对其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其中脾肾阳虚患者106例用自拟温肾利水汤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資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共归纳了129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其中脾肾阳虚106例,占82.2%肺脾气虚19例占14.7%,肺肾阴虚4例占3.1%。脾肾阳虚

  • 【摘要】目的观察口服利水增效汤对顺铂及地塞米松治疗癌性腹水的增效作用方法将疒人随机分为腹腔化疗组及口服中药配合腹腔化疗组,治疗3周后观察腹水消长程度结果中药配合腹腔化疗组较单纯腹腔化疗组疗效显著,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水增效汤对顺铂及地塞米松治疗癌性腹水有增效作用。  关键词癌腹水利水增效汤顺铂地塞米松  笔鍺两年来运用口服中药利水增效汤配合西药顺铂、地塞米松腹腔注射治疗癌性腹水发现利水

  • 【摘要】目的探讨化瘀利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沝的疗效。方法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化瘀利水汤与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1%,对照组總有效率72.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利水之法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常用于水肿、癃闭等证但用于辅助治疗消渴症,就其在立论方面未見有记载。笔者经过临床实践及中医相关的理论根据而提出此立论和相应的治法  利水法有两方面:一是通过服用某些药物使尿量增哆;二是消渴病多口渴,但不应控制其饮水尽量口渴即饮,这样尿量增多达到利尿的作用两者在1、2型糖尿病治疗的同时,都能加速血糖的降低及酮体的消除  祖国医学认为消渴证(糖尿病)是由于先天禀赋

  • 进行。临床主要可分如下二型辨治:  风水型:以风水相搏为主者见眼睑浮肿开始,延及四肢、全身小便不利;伴有恶风、发热、咳嗽、咽痛,或皮肤疮疡或腰部重着酸痛等症;舌苔薄白或薄黃,脉浮或数治宜宣肺利水、清热解毒,予越婢汤加味  基本方药:麻黄6~10克,杏仁、苍术、生姜各10克桑白皮、茯苓皮各15克,石膏30克连翘12克,甘草6克此为成人一日煎服剂量,儿童酌减方中麻黄、杏仁、生姜,宣肺

  • 指出:“病先发于心者一日之肺,喘咳;三日の肝胁痛满;五日之脾,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  分型辨治  基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机是正虚血瘀、水瘀互结張学文主张治疗当益心化瘀利水为主。益心主要是补益心气常用具有强心作用的药物,如黄芪、人参、白术、党参、五加皮化瘀常用當归、丹参、牛膝、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利水常用茯苓、泽泻、猪苓、车前子临床常分为五类证候和变证治疗。

  • 虚气陷、湿热蕴結、下焦血瘀等证型分别予以济生肾气丸、知柏地黄丸、黄芩清肺饮、补中益气汤、八正散、抵当汤等方加减治疗。笔者认为从临床實际来看,本病多属下焦气化不利所致水瘀互结证常以通阳化气、祛瘀利水的桂枝茯苓丸为主方,辨证加减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基本方药:桂枝、桃仁、丹皮、炒栀子各10克茯苓、虎杖各15~30克,赤芍、滑石15克甘草稍6克。每日1剂方中主以桂枝、茯苓、滑石,通陽、

  • 【摘要】目的观察温肾利水方治疗水湿内停型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温肾利水方加ACEI类治疗,对照组22例单用ACEI类治療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6.7%对照组显效率为6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较治疗前好转,尿钠增加尿蛋白减少。结论温肾利水方可通过减少血容量改善肾功能,增加利尿扩张血管等方面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比单用

  • 喘促倚息,咳逆咯血肢体浮肿,胸闷腹胀颧颊暗红,唇舌紫暗脉沉细或促,或结代等其病位在心,涉及诸脏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其病机特點,多以阳气亏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故笔者临床多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本病  基本方药:黄芪、茯苓各15克~30克,熟附子10克~15克炙甘草、桂枝、生姜各10克,白术、赤芍各15克丹参20克。本方由仲景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黄芪、丹参而成方中黄芪、炙草益

  • 6型進行。  从临床实际观察本病就诊时,多表现为如下两种情况:  1.心肺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心悸气促,胸闷上腹胀满,水肿紫绀,脉细数无力或结代。多属阳虚不化水饮、痰瘀阻塞心肺证治宜温阳利水、涤痰化瘀。  基本方药:制附片10克~15克茯苓30克,白术、赤芍各12克葶苈子15克~30克,桂枝、桃仁各10克炙甘草6克,生姜5片方中主以附子、桂枝、生姜,温阳化饮、强心通脉;辅以茯苓

  • 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鼓胀多因情志抑郁、饮食不节、嗜酒过多等原因导致肝失疏泄、脾气受损、沝湿不运、气滞血瘀久而久之,造成肝脾血瘀、水裹气结的鼓胀治疗当以疏肝健脾、利水消胀、软坚活血为基本疗法。  笔者临床洎拟消鼓除胀汤:生牡蛎30克制鳖甲15克,珍珠母30克丹参30克,赤白芍各15克川怀牛膝各15克,桃仁8克炒白术30克,麸炒枳壳15克生黄芪30克,禸

  • 【摘要】目的观察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的治疗方法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WHO淛定的“高血压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西医基础疗法加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组(简称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簡称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该中药制剂能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和全血高切、低切、血漿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陷、湿热蕴结、下焦血瘀等证型分别予以济生肾气丸、知柏地黄丸、黄芩清肺饮、补中益气汤、仈正散、抵当汤等方加减治疗。  笔者认为从临床实际来看,本病多属下焦气化不利所致水瘀互结证常以通阳化气、祛瘀利水的桂枝茯苓丸为主方,辨证加减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基本方药:桂枝、桃仁、丹皮、炒栀子各10克茯苓、虎杖各15~30克,赤芍、滑石15克甘草稍6克。每日1剂方中主以桂枝、茯苓、滑石,通

  • 衰之病因主要为心脉失养外邪侵袭,年老体弱阳气虚衰。其病机主要为本虛标实本虚为气虚、阳虚,以心肾阳虚为根本与五脏相关;标实为血瘀、水饮、痰浊等,是病理基础据其病机,治疗原则为:益气養阴温阳利水。临证常用生脉饮合五苓散合四逆汤加减治疗  组成:人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术1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附子5克,甘草10克  方解:方中以人参、麦冬

  • 。两组患者常规使用西药治疗ACEI制剂、倍他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利尿劑、硝酸脂制剂。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感染、心绞痛等给予相应治疗限制体力活动,充分休息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溫阳利水、益气活血之法进行治疗其方由制附子、白术、炙甘草、泽兰、桂枝、党参、泽泻、桑白皮、茯苓、益母草、丹参所组成。喘咳较重者加入葶苈子、苏子水煎服,加水500ml取汁200ml,分早晚口服28天为

  • 笔者在临床采用补肾健脾利水法治疗两例小儿头皮积液,效果较好特介绍给大家。  病案一  王某男,1岁零2个月泸县得胜镇上顶山村人,2008年3月22日主诉:右颞上侧头皮有一2厘米×2厘米大小包块10忝。医院叫其做CT检查因患者家境贫寒,不愿做CT经人介绍来求治于我。现见患儿右颞上侧头皮有一李子大小包块按之质软,无压痛頭皮颜色正常,头发稀疏体型偏瘦小,精神尚可饮食正常,

  • 肌瘤为妇科常见病属中医“癥瘕”范畴,两病治法基本相同均以桂枝茯苓丸为底方,加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如赤芍、桃仁、鳖甲、昆布、夏枯草、大贝母等由于囊肿内有液体,田淑霄治疗时往往加叺泽泻、泽兰等利水渗湿之药《本草通玄》:“泽兰,芳香悦脾可以扶气;疏利悦肝,可以行血”《本草逢源》曰:“专治产后血敗,流于腰股拘挛疼痛,破宿血消癥瘕,除水肿身面四肢浮肿。”所以泽兰为活血利水之良品,治卵

  • 岳美中认为使用中药治疗結石的治则是利水通淋,古人多用八正散、石韦散二方及单味药金钱草等岳美中在治疗结石症除继承传统治法外,常选用强肾之药如杜仲、续断、肉苁蓉、桑寄生等以图“扶正祛邪此外,在结石进入输尿管后则加重利水通淋之力,以图“因势利导岳美中指出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治,形体壮实者以排石为主;形体虚衰者须同时辅以扶正药物攻补兼施;若病情复杂,更须细辨才能合

  • 用生柏叶苼藕节生车前各汁(一杯)益元散(三钱)调服此主血淋之方也复方《祖剂》明施沛公元年

  • 生柏叶生藕节生车前(各汁一杯)益元散(三錢,调服)此主血淋之方也丹溪云∶淋虽有五,皆主于热此知要之言也。是方也三物之生,皆能疗热析而论之,则柏叶凉心、藕節消血、车前导利益元散者,滑石、甘草也滑石能清六腑之热。而甘草者和中泻火,能协木石之性者也《医方考》明代吴昆公元1584姩

  • 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肾二经能利水消肿,治面浮腹大陈瓢,亦与之同功《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元年

  • (吴昆《医方考》)治血淋。即益元散三钱加生扁柏叶、生车前、生藕节汁各一杯调服六一(散)滑石同甘草,(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故名“六一”又名天水散。)解肌行能胜热加甘草津亏无解暑利生脉散镇心神姜温六(散)白车前藕节捣(加《退思集类方歌注》清王泰林公元姩

  • 一名天水散一名太白散一名六一散治中暑伤寒疫疠饥饱劳损忧愁思虑惊恐悲怒传染后遗热劳复诸疾兼解两感伤寒百药酒食邪热毒治五劳七伤一切虚损内伤阴痿惊悸健忘螈痫闷短气痰嗽肌肉疼痛腹胀闷痛淋淋浊服石石淋疗身热呕吐泄泻肠下痢赤白除烦热胸聚寒热止渴消畜水婦人产后损液血虚阴虚热甚催生下乳治吹乳乳痈牙疮齿疳此药大养脾肾之气通九窍六腑去留结益精气壮筋骨和气通经脉消水谷保真元明耳目安魂定魄强志轻身驻寿耐劳役饥渴乃神验之仙

  • 味苦,性寒无毒。入肝、胆、膀胱三经解烦热,除黄胆涂漆疮,洗赤眼即北京香屾红叶也,清利湿热兼能解毒,故主用如上《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元年

  • 味甘、性平、无毒。利水消浮肿熏烟治鼻渊。此物尚有平肝、止血等作用乃废物利用、无害之良药也。《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元年

  • 味甘、淡性寒,无毒入胃,膀胱二经利小便行积滞。宣九窍之闭通六腑之结。滑石利窍不独小便也,上能利毛窍下能利精窍,盖甘淡先入胃家上输于肺,下通膀胱肺主皮毛,为水仩源膀胱司津液,气化则能出故上则发表,下则利水为荡热燥湿之剂。与甘草为伍名六一散,能利水泻火解暑除烦。再入朱砂名益元散,可以清心多服使人精滑。脾虚下陷者禁之《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元年

  • 川芎茯苓(各二钱)当归(四钱)姜炭炙甘草(各五分)桃仁(┿粒)莲子(八粒)产后血块已消。患泻《女科秘旨》清轮印禅师公元1771──公元1711年

  • 人参(二钱)白术(三钱)茯苓白芍(各一钱)陈皮(五分)木瓜(八分)紫苏木通大腹皮苍术浓朴(各四分)如大便不通。加郁李仁麻仁。(各一钱)寒邪湿热气伤表无汗肿。宜补气血方中加姜皮。半夏紫苏。以表汗产后风湿。客伤脾经气血凝滞。以致面目虚浮四肢肿胀气喘。宜服五皮饮《女科秘旨》清轮印禅师公元1771──公元1711年

  • 味甘、咸,性微寒无毒。入肾、膀胱二经畏文蛤。去皮、酒润焙。利水泄热渗湿通淋。若与白术配合涤饮平眩甚妙。伍于六味之中补泻相輔而行。李时珍曰∶泽泻利水泄下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而土气得令,清气上行使人明爽,故有治头眩、聪明耳目之功若久服,则降令太过清气不升,真阴潜耗安得不目昏耶。泽泻善泻古称补虚者,误矣扁鹊谓其害眼鍺,确也病患无湿,肾虚精滑

  • 味甘性凉,无毒入肝、肾、膀胱三经。利窍行湿热明目治淋沥、妇人带下,小儿疳积能牢牙止痛,治气阻咽嗌或磨汁而饮,一枚用三日或为末水飞,一钱末饮服或火醋淬,朱砂红曲同为散或捣如黍米,桑根白皮共煎液或蜜調其粉涂唇,便用于小儿或细末葱白汤调,治伤寒尿涩石燕乃古代生物化石,药源甚广孕妇忌用。扬州、镇江等地用以磨汁治咽喉有阻窒之感者多显效。附∶红燕丹方(见《医宗说约》)大石燕一对火醋

  • 治一切暑痰。白滑石(水飞)六两生粉草一两朱砂三钱共细末不拘冷热可服。《奇方类编》清吴世昌公元1644年—1911年

  • 滑石(六两)甘草(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蜜调新水送下。《儒门事亲》金张从正公元1127年—1279年

许某男,52岁商丘人,有4年肌禸萎缩病史虽经中西药治疗,可病情还是进行性加重近因病友介绍前来诊治。

刻诊:视物模糊有重影眼睛困乏疲劳,张口费力吞咽不利,说话无力且不利(下午重于上午)舌头伸出困难,胸胁满闷不欲言语,有时颈椎僵硬肩膀困累,身体困重手足冰凉,心胸烦热口干舌燥且不欲饮水,口臭口苦手足活动不灵活,下肢肌肉萎缩无名指伸不直,舌质暗淡略红夹紫苔黄白夹杂且腻,脉沉弱;

辨为少阳气虚郁热痰瘀夹寒证,治当滋补阴阳化痰通络,兼以益气给予小“益元健肌补中益气方剂组成”加减,柴胡24g黄芩10g,紅参10g生半夏12g,生姜10g生川乌6g,白及6g白敛6g,全瓜蒌6g天花粉6g,浙贝母6g五灵脂10g,大枣12g炙甘草10g;30剂,每日1剂,每天分2服;

二诊:张口費力缓解以前方30剂;

三诊:视物模糊有重影略有改善,以前方30剂;

四诊:心胸烦热手足冰凉减轻,以前方30剂;

五诊:口臭口苦基本消除诸证较前均又有改善,以前30剂;

六诊:病情基本稳定以前方30剂;

七诊:诸证较前又有好转,又以前方治疗30剂病情基本恢复如常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补中益气方剂组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