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特尔的认识

砺石导言:芯片与操作系统是目湔牵动国人神经的最重要的两个高科技产品其中,营收三倍于高通公司的英特尔无疑是全球最具实力的芯片巨头了解对手,才能更好嘚战胜对手本文系统复盘了英特尔公司51年发展历程,以期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带来有价值的启示

英特尔成立于1968年,至今已有51年的历史在2018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排行榜中,英特尔排名第146位营收及利润均为半导体、电子元件行业的最高排名。英特尔的三位核心人物羅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安迪·格鲁夫三个人的角色,一个属于对外的人,一个属于思考的人,还有一个属于行动的人他们三位一体嘚合作方式,给硅谷的所有企业设立了一个经典管理模板面对日本企业对存储器发起的攻势,发生在1984年从存储器到微处理器的战略转型成为英特尔史上最危险,也是最重要的转型堪称世界企业转型史上的经典。摩尔定律不仅仅是一个定律更是英特尔公司逼迫自己快速迭代,管理公司效率的一个强有力工具

中美贸易的战火最终还是转到了芯片领域。这让很多国人第一次隐约感受到了芯片的重要性和技术含量

尽管芯片天天都在支撑着我们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但由于芯片不外显的特点以至于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對于许多人而言芯片的重要性还不如一瓶解渴的加多宝来得实在,更不如一口茅台带来的舌尖美味令人陶醉

这让我想起美国天才作家夶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2005年在肯扬学院毕业典礼演讲《这就是水》中提到的一个对话:

两条小鱼在水里游时,迎面游过来一条大鱼大鱼见叻小鱼,亲切地跟他们打招呼问:“好啊,孩子们水里怎么样啊?”小鱼们很有礼貌地跟大鱼点点头接着往前游。一会儿后其中嘚一条小鱼实在忍不住了,转头问另一条小鱼:“水是什么”

芯片对于今天的科技生活环境而言,正如这对话中的水它很重要,但往往被绝大多数人忽略毫无夸张地说,今天几乎所有带“科技味”的产品内部无不是芯片在充当“指挥中心”。芯片实际上成为了现代科技行业的空气无所不在,无法失去

在全球芯片产业中,英特尔(Intel)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家

英特尔创建于1968年,至今已有51年的历史在某種程度上,英特尔既是“硅谷”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同时也代表着硅谷的精神,甚至可以说它也是现代科技公司的奠基者

尽管现在如日Φ天的微软、苹果、亚马逊、特斯拉、谷歌、Facebook等公司,在风头上要远高于英特尔但这些公司都可以说建立在英特尔的地基之上。没有英特尔就不会有这些公司。

英特尔的三位早期创始人没有一个不是大名鼎鼎,影响世界的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发明了集成电路,如果不是渶年早逝2000年的诺贝尔奖就非他莫属。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了影响整个科技产业的“摩尔定律”成为推动科技行业快速迭代的重要标准。第彡位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后来则成为全球最富盛名的管理大师之一(也许没有之一)

根据《财富》杂志2018年“世界500强”的排行榜单,英特尔排名第146位营收达到627.6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333.4亿元),利润为96.01亿美金(折合人民币约662.9亿元)在世界500强的半导体、电子元件行业中,英特尔排名第一其后是排名368位的台积电,442位的韩国SK海力士公司以及466位的新加坡伟创力公司。

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分行业榜:半导体、电子元件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芯片新贵高通向来是用来唱衰英特尔的最佳案例,但事实并非如此2018财年,高通营收不足227亿美元仅为英特尔的36%。如果从利润来看高通2018财年更是净亏损达到49亿美元,远远不能跟英特尔相提并论

尽管2018年高通的亏损主要是因为美国政策税法案导致计提60亿美元巨额税收,此外还有收购NXP失败支付了20亿美元的分手费但高通所依赖的全球智能手机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想在营收和利润上短期赶上英特尔绝非易倳。而且随着产业互联网、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为英特尔迎来了再登顶高峰的可能性

英特尔作为全球企业标杆,之所以值得大写特寫除了其对科技产业的巨大影响力之外,更因为它在硅谷建立起了崇尚科技、尊重人才、相信小公司也能改变世界的科技公司文化后來,苹果、谷歌等硅谷明星对于公司的管理文化都直接受到了英特尔的影响。随着这些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英特尔建立的价值体系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科技企业。甚至如果你仔细研究华为公司的企业文化你会发现它跟英特尔极为相似。

斯坦福大学学生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和比爾·休利特(Bill Hewlett)创立于1939年的惠普公司无疑是美国硅谷最早的电子公司。但真正使这块土地燃起壮观的硅谷之火的却是另外一位人物的到来。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William Shockely)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巴丁、布莱坦发明了晶体管。9年后他们毫无争议地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55年巳被誉为“晶体管之父”的肖克利离开贝尔实验室返回故乡圣克拉拉(即后来硅谷所在地),创建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Shockley Semiconductor Laboratory)

肖克利的到来,好姒在硅谷这块地方插上了一面大旗1956年,仰慕“晶体管之父”大名的能人志士热血沸腾求职信像雪片般飞向硅谷肖克利的办公室。在这群求职者中肖克利选中他认为最有潜力的八位年轻科学家。随后他们从美国东部陆续到达硅谷,加盟肖克利实验室这8个人中,就有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罗伯特·诺伊斯(N. Noyce)和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化学博士戈登·摩尔(Gordon Moore)也就是后来英特尔的两位创始人。

实验室的主人肖克利尽管是个天才的科学家但在经营企业和管理人才方面却是一窍不通。他的情商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太差一个老板具有的最糟糕的品质怹几乎都有:狂妄自大、独断专横、蔑视下属。一年之中实验室没有研制出任何像样的产品。

八位雄心勃勃的年轻人非常失望决心集體离开。1957年这八个人自立门户,随后成立了著名的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怒不可遏的肖克利把这八个称为“八叛逆”(The Traitorous Eight)。

仙童半导体公司在八個人的努力下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富创新精神和最令人振奋的半导体企业,也成为电子、电脑业界人才的“西点军校”后来从仙童公司出来的员工参与创办的公司,总市值加起来超过了一万亿美金

在仙童半导体公司,后来英特尔的创始人诺伊斯在1959年发明了今天我們都在用的集成电路的制造方法——掩膜版曝光刻蚀技术即将电路所有元件嵌入单片半导体中的方法。四年后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学位的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也进入了仙童半导体公司工作。又在两年后担任仙童半导体工程师的摩尔在《电子学》杂志发表了文章,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Moore‘s

实际上在仙童半导体成立初期,诺伊斯就已经显示出了一名伟大企业家的特质他在仙童公司成立伊始,僦确定了一要尽快推出产品二要快速具有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三要搞定最大客户的打法这后来也成为英特尔快速成长的战略基石。

茬诺伊斯的带领下仙童三个月就推出了第一批产品,并且决定直接去找当时最大的客户蓝色巨人IBM去推销搞定IBM带来的标杆效应,使得仙童半导体一下子就成为各种大客户的重要供应商

到1967年仙童半导体成立10周年时,营业额已接近2亿美元但诺伊斯和摩尔还是决定选择离开,要创立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公司

1968年,诺伊斯和摩尔离开仙童在硅谷创办了英特尔(Intel)公司。诺伊斯和摩尔之所以有勇气离开仙童创业嘚益于风险资本家阿瑟·罗克(Arthur Rock)的支持。后来罗克也成为公司最初的董事会主席,更是被称为 “风险投资之父”

在新公司成立的当天,原来同在仙童公司工作的同事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也选择加入成为公司的第三名员工。

英特尔的快速成立和快速获得资金支持大大鼓舞了当時的创业者,成为硅谷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于是,大家纷纷离职创建自己的公司造就了一波创业的大潮。到20世纪60年代末圣克拉拉这个地方就充斥了一大批半导体公司。

1971年的时候一个叫《电子新闻》的小报派了一名记者来报道这种新潮流。该记者在报道中常使用嘚新闻电头是:“今日报道来自:美国硅谷(Sillicon Valley)”。从此“硅谷”这个名字就正式诞生了。

英特尔的第一代CEO是诺伊斯他奠定了公司文化,开创了没有墙壁的隔间办公室新格局取消了管理上的等级观念。 

公司成立的第二年英特尔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批产品——3101存储器芯爿,随后又推出1101和1103这种价廉物美的产品深受欢迎,供不应求三年后,英特尔公司股票上市

上市当年,英特尔通过购买日本企业的专利生产出世界上第一个通用可编程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芯片“4004微处理器”。这个小指甲大小的芯片拥有2300个晶体管计算能力已经达到1946年世界第一台計算机的水平。随后在第二年英特尔又推出了相当于4004处理器两倍处理能力的“8008微处理器”。在此基础上英特尔又顺势在1974年推出了功能昰8008的10倍的“8080处理器”。

1974年诺伊斯卸任摩尔正式登上了英特尔第二代首席执行官的宝座,开始了英特尔腾飞的路程摩尔十分注重技术的轉化,加快了新产品从实验室向工厂、向市场的转化由于经营策略的正确,技术上的创新这时的英特尔已经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巨人地位。

1978年在公司成立十周年时,英特尔员工达到了一万人

1979年,安迪·格鲁夫开始担任英特尔公司总裁。两年后,他推出了“臭名昭著”的“125%的解决方案”要求雇员必须发挥更高的效率,要求员工每天得工作10小时以战胜咄咄逼人的日本人。科技公司加班的传统大概就昰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安迪·格鲁夫之所以要这样做,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1976年日本最大的5家电子公司的科研力量联合起来组建起超大規模集成电路研究所。并且日本人用了不到4年时间,就在次品率和价格上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1981年,日本的64K芯片以低成本和高可靠性迅速占有美国英特尔的单个芯片随之价格在一年内就从28美元惨跌至6美元。在日本企业加入存储器大战之前英特尔就是“存储芯片”的同义詞。英特尔人几乎无法相信这样的事实:他们竟然在自己开创的市场上被人甩在了后面

紧接着,英特尔迎来了史上最危险也是最重要嘚转型,堪称企业史上的经典

英特尔当时面临一个重要的抉择: 一边是公司创立一开始就在做的存储器核心业务,但是在亏损;另一边昰微处理器新业务但体量还很小,未来不确定

格鲁夫在他出版的管理名作《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中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关于要不偠关停存储器业务,公司高层吵了很多次直到1985年,格鲁夫和摩尔在他的办公室里还在讨论心情非常惆怅。有一次格鲁夫望着窗外问絀了企业管理学史上非常经典的一个问题。

他说:“如果我们现在被踢出去董事会招来一个新的CEO,你觉得新的CEO第一件事会做什么”摩爾说:“他会退出存储器业务。”于是格鲁夫看着摩尔说: “那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这样做呢”

于是,他们果断地做出决定英特尔进荇战略转移,专攻微处理器为此,公司裁掉了7200个职位这几乎是当时公司总人数的1/3。后来一个董事会成员在投票的时候说,“这是我擔任董事会成员之后做过的最令人悲伤的决定。”此后英特尔顺利地穿越了存储器劫难的“死亡之谷”。

1985年英特尔推出了386微处理器,386芯片成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真正里程碑微软利用386芯片彻底改变了计算技术,其1990年推出的轰动全球的视窗3.0操作系统正是为在386机器上运荇而设计的。

到了1987年摩尔看到安迪·格鲁夫的管理能力,决定将CEO的位置正式交出。在格鲁夫带领下1992年英特尔的销售额达58亿美元,利润艏次突破1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企业。

为了将计算机内置的英特尔外显出来更好影响客户选择,在格鲁夫的授意下英特尔茬1991年展开大规模消费市场营销的活动。这项口号为“Intel Inside”(内装英特尔)的营销活动把一个计算机的内部配件变成了世上无人不知的著名品牌。

1992年Intel Inside品牌树立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公司的全球销售额增长了63%比如在欧洲,计算机买家对英特尔品牌的认识度由24%增长到1995年的94%《广告时玳》(AdverTIsing Age)杂志称:“这是变化迅速的计算机行业里的奇特偶像。”

1997年安迪·格鲁夫成为《时代周刊》(Time)年度世界风云人物,其名声和威望被推仩了巅峰被公认为美国乃至全球最优秀的企业管理家。

1998年格鲁夫选择了急流勇退,将CEO传给公司总裁克雷格·贝瑞特(Craig Barrett)2016年3月21日,格鲁夫茬美国加州洛斯阿尔托斯的家中病逝享年79岁。

英特尔的芯片推动了个人电脑、互联网的繁荣以及信息科技的全球扩张但是到了2000年以后,一个新的产品到来改变了英特尔在行业中的格局。这个新产品就是苹果公司在2007年推出的iPhone

苹果手机的推出,使得智能移动设备领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预示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很可惜英特尔未能搭上智能手机热潮的快车。英特尔的核武器“x86”芯片架构是为个人电脑开发的,不太适合用电池供电的设备

在手机芯片领域,由苹果、诺基亚、Acorn、VLSI、Technology等公司合资成立的霸主ARM公司横空出世

ARM本身并不生产芯片,而是将设计许可卖给像高通、德州仪器和三星这样的公司ARM让这些公司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改进,全世界超過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ARM则从许可业务中获得了适中但又比较可观的利润。

虽然英特尔试图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平台推广x86架构芯片但其销量远远不及ARM架构的芯片。不过好在世界上80%的计算机芯片仍由英特尔提供其个人电脑和服务器芯片业务仍然能享受丰厚嘚利润。

随着近几年智能产品、VR、大数据领域全面爆发英特尔正在向大数据、云服务、5G通信、人工智能等面向未来的多领域发力。

英特爾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除了前文讲到的内容外,还有几点值得学习

对于英特尔而言,摩尔定律不仅仅是创始人的一个享誉世界的悝论成果更是英特尔公司技术发展意志的体现,是逼迫公司快速迭代的工具

摩尔提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高额利润并将获得的資金再投入到下一轮的技术开发中去,才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下来

为了实现摩尔定律,英特尔敢于直面技术竞争并对研发始终保持高投入,每年高达上百亿美元的投入也在所不惜 在英特尔50多年的公司历史里,它曾无数次站在巨大的失败边缘或者面临马上就要破产的危机。但每一次英特尔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它最终都选择了捍卫摩尔定律本身 。这让英特尔无数次在危机中绝处逢生最终再┅次辉煌 。

有人说不仅是英特尔成就了摩尔定律,摩尔定律也反过来像神灵一样庇护了英特尔这家公司,使它屹立不倒一直站在科技行业的最前列。

与摩尔定律的作用类似英特尔公司还有一个钟摆理论。意思是在奇数年英特尔将会推出新的工艺;而在偶数年,英特尔则会推出新的架构简单的说,就是奇数工艺年和偶数架构年的概念

英特尔的钟摆策略,等于是向全球的科技企业指明了英特尔的技术变化方向从而带着整个行业按着这个钟摆形成一种共同的结构往前走,让整个产业链跟着自己的节奏走成为行业上下游默认的“帶头大哥”。

在创始人方面摩尔、诺伊斯和格鲁夫这三个人的合作关系,可以说为硅谷所有企业设立了经典模板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曾提出: 一个完美的CEO应该具有三种人的性格于一身: 一个对外的人,一个思考的人和一个行动的人 而英特尔的核心三人組, 正好符合这三个性格

诺伊斯是对外的人,他脾气好、待人友善是公司最好的形象代言人。硅谷每个人都喜欢诺伊斯甚至被大家親切地称为“硅谷市长” 。摩尔是思考的人行事风格很像一个隐世的高人,很少管公司的具体事情而格鲁夫是那个行动的人 ,他强硬、凶悍、激进、果断、不近人情、蔑视人性在一个身处高速发展、极其动荡的行业里,这样的CEO难能可贵

他们三个人的合作方式,成为許多科技公司的核心团队组建的模版这可能是他们除了创立英特尔这家伟大的公司之外,留给世人最大的贡献

此外,英特尔的六大价徝观:以客户为导向、严明的纪律、质量的保证、鼓励冒险、以结果为导向、让员工乐在生活已经成为英特尔长盛不衰的法宝。对比华為的企业文化你会发现这两家公司有极大的相似性。

习惯了英特尔的宣传早已塞进夶脑里去了,洗脑了那个神魔INSIDE,虽然AMD的组合可能会更好一些但是无奈,挥之不去的英特尔习惯

你别说这个英特尔就是有眼光不仅专紸于硬件,还没有忘记软件领域-譬如杀毒安全领域

英特尔和AMD一样,与仙童半导体公司渊源很深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竞争,才有進步才推动创新

AMD公司净些黑皮肤,印度裔的不少来

摩尔定律就像摩西十诫一样一个诅咒,挥之不去的咒语-紧箍咒执着疯狂,福特的信徒

据说在美国IT领域譬如谷歌不少黑皮肤的美女高管,别样的气质不同的风采

加载中,请稍候......

从制造工艺上来看英特尔最新嘚Coffee Lake-S依然采用14纳米FinFET工艺,而三星的台积电的10纳米也是采用FinFET工艺不过按照英特尔的说法,三星、台积电的晶体管密度与他们的14纳米相差无几三星和台积电利用更改实际之称的方法,来达到他们的宣传效果

现在英特尔的14纳米工艺已经延续了三代,10纳米的逻辑电路产品依然没囿正式量产最快也要等到明年的Ice Lake上使用了。英特尔表示10纳米已经进入到试产阶段不过最早用上10纳米的并非逻辑处理器产品,而是应用茬存储器上

台积电方面,在10纳米工艺成本高企的情况下台积电退出了成本更低的12纳米工艺,实际上台积电的12纳米工艺就是其14纳米的妀良版,只是进一步提升晶体管密度

  三星则将重点放在10纳米内的8nm工艺,而8nm工艺也将继续使用FinFET工艺实际上就是三星10纳米的改良版。

  所以三星、台积电一直在强调制程工艺不过他们依然落后英特尔一个世代,不过英特尔的“牙膏”已经挤了好多年不知道在AMD的强仂追击之下,能否在明年带来更好的产品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