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院校会向hr提供考研成绩吗?

最近,刚刚公布了2020年的考研初试线。

按照今年的试卷及公布的成绩,总体来看,今年的考研试题难度较大,比较去年有上升,尤其是公共科目考数学的专业,数学三套卷的难度均比去年要大。

一直难度很大的数学一,今年难度明显高于去年;数学二的难度也显著提升,有人认为,今年的数学二试卷是最近十年最难的,比2018年还要难;至于数学三,今年的试卷难度也高于去年,但与2018年似乎难度相近。

正因为今年试题难度较大,使得很多考生初试分数不太理想,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分数在所报考的院校中,到底排名多少。

有了排名,分数相对高的,就可以确定自己进入复试有多大优势;分数不太高的,就可以确定自己进入复试的可能性有多大;分数较低的,就可以早点明确进入第一志愿院校的复试是否无望,以便早点另做打算。

然后,遗憾的是,虽然很多院校会公布初试分数及排名情况,包括多数985、211院校,以及很多一本院校,但更多的院校选择的是不公布。这就让很多考生对于报考院校的初试成绩的整体状况并不太清楚,对自己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不太清楚,这让很多考生很无奈。

其实,很多学校不公布分数及排名情况,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现象,这确实是考研中存在的一个有待改进的方面。

为何不公布这些信息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统计工作繁重。因为初试从阅卷到公布,时间并不长,时间又往往是在年末,中间还隔着一个春节,各项工作较多,很多学校不太来得及完成统计工作,所以干脆就省去了这项工作。一来二去,年年都如此了。

2、生源不太好,分数和排名公布出来会比较难看。有些学校生源不太好,尤其是B区的很多院校,以及A区的一些二本院校的部分专业,因为生源不太好,报考者人数不多,分数较高的更少,这使得分数和排名的统计表很难看,不公布是更好的选择。

比如,2019年,某西部一所二本院校的经济类专业,虽专业热门,但报考者很少,计划招生50人,但第一志愿报考的考生,仅有10多人通过了国家线,其他名额都需要调剂。这样的实情,不是学校不想公布,而是公布出来实在让人难受,干脆就不公布了 。

3、存在“压分”现象,某些科目阅卷标准比较严格,整体分数低,不方便公布。这几年,因为考研热门,不断曝出有些学校故意在专业课上“压分”,目的是尽量接受985调剂生,以求更好的生源。

比如,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就被一些考生认为有恶意“压分”的现象。再比如,今年就有很多考生认为宁夏大学故意压分,其中国文学这门专业课考生普遍得分很低,甚至有不少零分和几分的,而普遍的都是60分以下(总分150分),这确实有些蹊跷,让人产生某种联想。

总之,每年因为各种原因,有很多学校并不公布初试分数及排名,这并不是好事。从公平、公正、透明的角度说,公布这些数据是很有必要的。希望那些不公布的学校在这个方面做出改进,进一步增进研究生招生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在毕业前修够学分绩点,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功课。但学分绩点这些计量单位,常常令很多学生头疼。为此今天做了一个小解读,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

大学里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

因此千万别信“不挂科的大学不完整”这种话!一不小心就会受到学校的“特殊关照”,长期下来还有被退学的风险!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课程与学分,还可以提前毕业。

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毕业以及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

绩点作为国际通行的学生学习成绩评估体制,是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绩点分为课程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

课程绩点是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系数,是课程学习质量的评价指标。

Average),也叫平均分数、平均绩点,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与质的计算单位,以取得一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

中央财经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高校。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9个一级学科参评上榜,应用经济学被评为A+,工商管理被评为A-。

据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10709人报考,2019年共有11738 人报考,虽然总的报考人数是呈下降趋势,但是报考人数仍然过万。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报考人数一直很多、非常火爆,2020年报考该专业人数为1160,2019年报考该专业人数为1235,2017年报考该专业人数为1171;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报名人数一直高居1000+,所以想要报考中财金融专业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好好准备!

根据官网公布的2020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简报数据,部分专业报录比极高(例如产业经济学报录比高达11:1,国名经济学报录比高达24:1),可想而知竞争相当激烈。

除了20年受疫情影响导致复试分数线骤降外,金融专业历年复试分数线还是很高的。根据2021年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结果公示可以看到,金融专业高分人数非常多(神仙打架),拟录取考生大多是400+的高分,录取名单中的最低分为401,也是相当高的,并且还有许多高分考生未被录取,可见金融专业报考难度非常大,考生要慎重选择!

上面介绍了报考人数全国第一的苏州大学,现在有请已经连续三年报考人数全国第二的兄弟——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这个学校的名字一听就知道事情不简单,由于报考人数过多,某些热门专业录取分数线堪比复旦、交大,比如新传,学硕,上大369,复旦357,专硕,上大390,复旦363。

与复旦、上交这些老牌985相比,上海大学题目难度相对较低,学校等级也够,地理位置又好,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性价比看起来极高。

但是,正由于大家都抱有这样的心理,上海大学近几年的分数线直超复旦、上交,成为上海地区最热门的的“网红院校”。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有3个一流建设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学科ESI排名全球前1%,学校软科排名53。

2020年报考人数达到了33399人,2021郑大考研报名人数官方并没有公布,不过网上有说是37140人,也有说是41000多人,总之报考人数是一骑绝尘,超过了北大清华等一众985院校。但是录取人数往往只有7千人左右,甚至部分热门专业的报录比超过20:1左右,对于学霸扎堆的河南省,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一志愿个别专业报考人数多,但上线人数较少。郑州大学2021年的报录比数据还没公布,但是根据2020年的报录比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专业的报考人数都非常多,但是最终录取人数很少。

举个例子:郑州大学法律(非法学)专业的报考人数为1437,录取人数仅为119,报录比约为12:1。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学校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有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根据暨南大学官方数据,2021考研网上确认人数为27455人,较去年增加1170人。其中,全日制学硕研究生有10119人,全日制专硕13426人,非全日制3910人,专硕与学硕报考比例约为1.7:1。

其中金融专业、新传专业、计算机技术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报考人数常年都在1000人以上,平均报录比是10:1左右;会计、公共管理专业也成为热门之选,报考人数超过500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份,暨大临时扩招了1047个名额,总录取人数达到4607人,缓解了不少童鞋的上岸压力。近日,暨大21考研的招生人数也出来了,有4400多人,也算是挺多的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r能查到我考研成绩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