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本科大学生刚毕业,可以在哪找到一个薪资5000+的工作?

  六月,毕业季,意味着又有一大批学生即将走出校园,进入职场。今年的应届生求职市场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应届生们对于求职有怎样的选择倾向?应届生平均能拿到多少工资?哪些岗位更容易拿到offer?

  一起来看看这份BOSS直聘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先剧透一波核心发现:

2021春招回暖,招聘需求同比增长52.5%数字技术、医疗健康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博士大战”持续升级一线城市应届生岗位规模占比下降至25%,新一线城市成为应届生就业吸纳主力新能源、农林牧渔、社区管理等领域渴求青年人才,应届生招聘需求翻倍增长2021年应届生高度青睐现代服务业,对小微企业的关注回温民办本科毕业生存在较明确的大城市发展意愿,但求职竞争力不足 “银发经济”人才需求迅速扩大,供需两端存在结构错配关注新基建代表领域岗位的应届生规模同比增长70%大专毕业生是智能制造领域重要人才来源,但对口人才流失与供需失衡明显

  下面请看详细报告:

  招聘需求与薪酬特点

1.1 2021年应届生春招回暖,招聘需求同比大幅增长

  据教育部官方数据,2021届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约为909万人。相较去年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2021年应届生春招明显回暖。数据显示,截至5月,2021年春招季应届生招聘规模同比增幅达到52.5%。

  2021年春招季,校招岗位平均招聘薪资6112元,同比增长4.7%,继续保持连年小幅增长的趋势。2021年应届生平均期望薪资为6030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这也是五年来,应届生期望薪资与市场价格最为接近的一年,学生对职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认知正在提升。

1.2 不同规模企业的应届生招聘需求普涨四成以上

2021春招季不同规模企业的应届生招聘规模同比增幅

  2021年春招季,随着经济持续复苏,不同规模企业的应届生招聘同比增幅均超过40%。其中,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型企业应届生需求量同比增幅达到59.6%。

  在需求分布结构上,2019年以来,500人以下中小企业的应届生招聘需求占整体比例出现小幅下滑。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相对更大,而人力成本在中小企业经营成本中占据较大比例。

1.3 新一线城市成为应届生就业吸纳的主力军

2021应届生春招季各城市招聘规模与薪资同比变化

  2021年春招季,面向应届生的校招岗位有62%来自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较去年轻微下降。其中,一线城市校招岗位占比25%,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新一线城市校招岗位占比37%,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已成为应届生就业吸纳的主力军。

1.4 数字技术、医疗健康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博士大战”持续升级

  近年来,企业对于基础研究和技术进步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直接体现为“博士大战”的不断升级。2021年春招季,产业界的应届博士生招聘需求同比增幅达到75.7%,平均招聘薪资24775元,数字技术类岗位的应届博士生平均招聘薪资达到31785元。

  “博士大战”竞争最为激烈的三大细分领域为数字技术、医疗健康和智能制造。相似地,对于硕士毕业生的需求同样集中于数字技术、教育、医疗健康和制造业领域。

  我们还观察到,今年以来,供应链/物流方向的高学历人才需求暴涨,硕士需求同比增长260%,疫情对全产业供应链、仓储运输、贸易流通等多方面的影响和改变正在显现。

1.5 新能源、农林牧渔、社区管理等领域渴求青年人才,应届生招聘需求翻倍增长

  2021年春招季,市场上的应届生岗位在行业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点。尽管互联网、金融等行业仍然是传统的“岗位大户”,在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碳中和、碳达峰、乡村振兴、智慧农业等一系列产业和政策热点的助推下,新能源/环保、农林牧渔、社区管理等“冷门领域”对高学历青年人才十分渴求,招聘规模迎来高峰,普遍呈现翻倍增长。

2021春招季应届生招聘规模同比增幅最快的三个行业

  近年,国家在政策层面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以促进基层高质量发展。BOSS直聘的问卷调研显示,在尚未最终确定工作的应届生中,45%愿意考虑基层及社区岗位,并希望能够获得更加清晰、明确的相关信息渠道。

  2021年应届生就业趋势

2.1 一线/新一线城市高校应届生本地求职比例超过6成

2021应届生就读与求职地域分布(不同城市等级)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高校的毕业生,希望在就读城市发展的比例均超过60%;而三、四、五线城市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愿意留在本市发展的比例普遍不高,城市的高学历适应岗位规模和人才吸引力明显不足。

2021应届生的本地就业留存情况

  尽管新一线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正在快速提升,一线城市仍然是高学历名校毕业生的优先选择。

  2021年,深圳、上海、重庆是本地高校毕业生留存率最高的三个城市。深圳、佛山、苏州的本地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但城市人才吸引力较强,是对外埠毕业生吸引比例最高的三个城市。

2.2 应届生高度青睐现代服务业,对小微企业的关注明显回温

  2021年春招季,受应届生关注最为集中的前五个行业大类集中在现代服务业领域,以数字技术类岗位为主的互联网、电子/通信和科学技术服务行业吸引了26.7%的应届生;商务和专业服务(广告、咨询、法律、会计审计等)行业也体现出对应届生的强劲吸引力。

2021应届生行业关注分布

  教育培训行业的应届生招聘规模位列前三,同时受到大量应届生的关注。但近两个月以来,对校外培训机构的集中治理和监管政策陆续出台,对行业带来的影响需要持续关注。

  我们还观察到,2021年春招季,超过50%的应届生对来自2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发布的岗位表现出了兴趣,较去年同期明显回温。

2.3 民办本科应届生存在较明确的大城市发展意愿,但求职竞争力不足

  我们发现,民办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存在较为明确的去大城市发展意愿。然而,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的求职始终存在诸多挑战。

民办本科应届生求职意向占比

  2021年春招季,他们的平均期望薪资为5270元,远低于公立高校应届生(6739元),求职竞争力亦存在30%~40%的差距。缺乏复合型技能和求职技巧、实践经验不足是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主要短板,选择的岗位也以课程销售、行政、运营客服等基础型岗位为主。

2.4 “银发经济”人才需求迅速扩大,但供需两端存在结构错配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已进入新一轮老龄化加速时期,直接推动“银发经济”成为新蓝海。

  2021年前5个月,养老产业相关岗位的应届生招聘规模同比增长51%,但与社会招聘的火热程度相比,产业整体对应届生的招聘意愿较弱,薪资竞争力不高。养老产业对应届生的需求集中于门槛较低的基础型岗位,但有从事销售类岗位意愿的应届生却较少关注养老产业。

  对应来看,养老产业中的“硬核”专业岗位更倾向于社招,有意愿进入行业发展的应届生获得的职业机会不足。

2.5 老龄产业的应届生需求集中于新一线城市

目前,新一线城市是养老产业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最主要的招聘地域。

老龄产业应届生招聘需求分布

  新一线城市相对一线城市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都是养老社区、养老地产、养老金融服务等行业重点领域发展的优势条件。

老龄产业应届生需求规模同比变化(不同城市等级)

  而一线城市目前的岗位需求集中在互联网/IT领域,以轻资产高附加值为主的养老科技领域为侧重点。

2.6 关注新基建代表领域的应届生规模同比增长70%,中型企业快速发展

  2021年春招季,“新基建”领域的应届生招聘市场迅猛发展。新基建领域已成为应届生,尤其是理工科专业背景毕业生的求职热点。

  而在新基建代表领域中,100-499人规模的中型成长性企业对应届生的需求激增,同比增长69%,平均招聘薪资涨幅13%。需求结构的变动反映了新基建代表领域内中型企业迅猛的发展态势,产业链中下游正涌现出更多提供前沿技术和专业解决方案的公司,为有志于此的应届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2.7 智能硬件类岗位需求大幅增长

  我们发现,2021年以来,新基建核心岗位中,智能硬件相关岗位需求增长最为迅猛,规模同比增长102%,薪资同比增长28%。

新基建岗位招聘规模及平均招聘薪资增长情况

  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落地和商用,带动了智能硬件市场的崛起。近年来,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不断突破,对硬件开发人才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随着工业智能化的程度提升,企业对掌握先进硬件开发技术的人才愈加渴求,与国际智能硬件尖端水平紧密衔接的新兴职位需求不断涌现。

2.8 在智能制造领域求职的应届生中,对口专业大专毕业生超过半数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目前,我国已有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智能制造相关高职专业达150多个。

  在智能制造领域求职的2021届应届生中,大专毕业生占比54%,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期望去新一线城市发展。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接近60%,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方向;此外,自动化专业类的求职者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也占有较高比例。

2.9 智能制造对口专业大专毕业生呈现流失状态

2021届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大专毕业生期望岗位分布

  我们发现,智能制造对口专业的2021年大专应届生中,只有约43%期望到相关企业中从事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类核心岗位岗位,平均期望薪资为5980元。超过50%的毕业生期望进入其它行业或非专业相关的职业,专业对口人才流失明显,这种情况不仅仅由学生的主观意愿造成,也与市场招聘结构有关。

2.10 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结构和培养模式亟待优化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春招季,智能制造领域的应届生招聘岗位中,明确招收大专毕业生的岗位比例仅占40%。在技术研发核心岗位中,70%的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企业要求和毕业生供给现状存在较大距离,成为目前行业人才错配的主要表现之一。

  版权声明:本报告中所有的文字、数据和图表均受到中国法律和知识产权相关条例的版权保护,任何形式的引用均须详细表明出处。未经BOSS直聘的书面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本报告中的信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眼下正值毕业生求职的关键时期,教育部近日启动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场招聘和供需对接。其中,重庆“双选会”5月12日举行,线上线下提供优质岗位上万个。

这次“双选会”现场设在重庆大学,300家优质用人单位覆盖制造、金融、建筑、信息软件等18个行业大类,岗位薪资集中在5000—7000元之间,部分高尖端岗位薪资能够达到15000元以上。记者注意到,现场还设置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招聘专区,岗位全部与大数据管理、数字模型等专业相关。

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招聘代表高铃介绍,比如像机械设计工程师、电气工程师、还有电气控制算法工程师,薪资普遍是1万-2万元/月。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蒋东昊告诉记者,他转了一圈下来,发现可以去的岗位还是挺多的,感觉比较有信心。

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董涛说:“我们还将在北京行、西北行等各种城市行活动里,开设数字经济人才专场,在‘智慧人社’平台开设数字经济人才专区。”

本次活动的招聘岗位在线上与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平台实现了共享,方便毕业生网上求职。截至5月10日,我市2022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已达到50%左右。

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唐雪平表示,将引导更多的用人单位到学校去招聘毕业生,今后还会持续组织多频次的校园“双选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重庆将组建创业联盟队伍 不少于500名创业导师、1000名创业者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召开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集中阶段性考核工作视频会

●职场小贴士 | 带薪年休假这么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科刚毕业月薪5000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