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五门考323算好吗?

位于首都华盛顿优越的地理位置

只有在电视上才能舔屏的众大大们前来演讲

每个学生都极具野心且颜值超高

说不定你的下一任就是美国总统……

位置:华盛顿特区乔治城社区

性质:天主教私立综合性大学(学期制)

在校生人数:7,453

学费(不含食宿):$51,720()

要求住宿的年级:大一到大三

课堂大小:61.2%小于20人

申请截止日期:1月10日

热门专业:政治学与政府学,国际关系与国家安全,金融

A1: Sophia 外交学院——国际政治专业
A2: Camilla 外交学院——文化与政治专业;辅修法语
A3: Vito 商学院——经济专业;辅修金融

Q:乔治城的气候及地理位置如何?交通方便吗?

Camilla+Sophia:华盛顿这边气候比较温和,夏天最高气温差不多三十五摄氏度略潮湿,冬天最冷也只有零下十度左右。比起新英格兰地区(New England)来说,气候还是比较舒适的,但就是天气比较多变,容易在冰火两极徘徊。

学校位于当地的富人区,可谓是D.C.(华盛顿特区)最安全的一个区,但附近的公共交通不太方便,离地铁站步行二十分钟左右,加上学校停车也不太方便,所以一般出行推荐叫车十几分钟便可以到达市中心,或者也可以选择学校免费的穿梭巴士(Shuttle Bus),线路基本可以满足日常需要。

校园雪景 (图片来自Sophia学姐)
Q:学校的食堂怎么样?

Swipe在校园里的餐饮店杂货店买吃的。食堂今年也刚刚进行了改革,新增了很多各国风情美食,特定餐台每周会换不同国家的菜卖(中、日、韩、泰、法、意、南美等),但整体口味一般

Q:附近吃喝玩乐有什么推荐?

Sophia:学校附近有很多好吃的甜点店,推荐喜欢吃早午餐(Brunch)的同学去吃。 D.C.好吃的餐厅也很多,是美国继纽约、旧金山、芝加哥后第四个拥有米其林指南的城市,而且环境十分干净、整洁。但是要是论玩的话,还是推荐博物馆吧。

Camilla:乔治城附近消费较高,不建议经常下馆子。D.C.是一个以政治为中心的城市,所以夜生活不是很发达,但是这也恰恰使它成为了一个适合静下心来学习的地方。

校园一角 (图片来自Camilla学姐)
Q:住宿的条件怎么样?有哪些类型的宿舍?

Sophia:学校要求本科生前三年住在校园里,大一一般都是住在大一特定的宿舍(Dormitory)里,只有双人间和三人间,没有单人间,然后有共用卫生间和淋浴设施,一年四季都会有空调和暖气,宿舍楼也都配有电梯高年级还可以选择学校里的公寓(Apartment)或校园外Georgetown社区的联排别墅(Townhouse),但需要单独申请。此外,学校也有互助学习小组(Living

Camilla:学校的住宿系统(Housing System)会采用一种特殊的住宿分(Housing Point)的方式,决定选择住宿的优先程度,年级越高,分数起点越高。此外,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公益活动赚取分数。

双人宿舍 (图片来自学校官网)

Sophia:学校的运动设施很齐全,有足球场、橄榄球场、网球场等等,图书馆大大小小加起来一共有九个。校园里一共有两个健身房(Gym),但其中一个仅供运动员使用,另一个在校学生可以免费使用。但是因为它在一个小山坡顶上,所以每次需要爬一段时间才能到,会对运动积极性产生影响。

Camilla:学校的教学设施属于中等水平,不算是处于科技前沿的学校。有覆盖整个校园的WiFi,但是在考试之前使用人多时比较卡。

学校的健身房 (图片来自学校官网)
Q:请问学生整体的颜值和派对氛围如何?

Sophia:学校有很多漂亮的小姐姐!穿衣风格很酷,比较偏正式,不会有同学穿着睡衣就去上课。而且校园里还有后备军官训练营(ROTC)的训练,所以也经常能看到很多酷酷的小哥哥小姐姐穿着军装去上课

Camilla:学校的整体颜值很高,而且约会氛围健康,加上Georgetown是天主教学校,比较保守不官方承认兄弟会(Fraternity)和姐妹会(Sorority)的组织,Greek Life(兄弟姐妹会的总称)不会像一些学校那样疯狂到不可收拾,而是一种比较“内敛”的疯狂。而且非官方的兄弟会、姐妹会也更偏向于职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学术方向,比如说有外交和商学院的职前准备(Pre-professional)的兄弟会、姐妹会,气氛都很积极

学校的社交聚会(图片来自学校官网)

Q:学校的整体学习氛围如何?

Sophia:我觉得乔治城是一个学得苦,浪得狠(Study Hard, Play Hard)的学校,经常会看见很多人在考试或作业截止之前疯狂学习,结束后又疯狂出去狂欢。从学术方面来讲,学生整体更偏向知识的运用课外活动中人际关系的拓展社会资源的获取,而不是一味地做研究,大家都很重视职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经常会看到有学生兼很多份实习或者管理很多社团。

Camilla:学校竞争比较激烈,因为乔治城政治气息很强,身边很多同学都在国会山(Capitol Hill)实习,他们抱负远大,想成为未来美国总统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在他们身边学习很容易会怀疑自己或者丧失自信心,但我觉得只要调整好心态,凭借着周围同学的动力来鞭策自己,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图书馆 (图片来自学校官网)
Q:课程安排和课堂大小是怎么样的?

Sophia:学校是学期制(Semester)的,但是放假时间比较奇怪,放春假比别的学校没有秋假,但是有复活节假和感恩节假。课堂大小一般控制在五十个人之内,像国际关系之类的大课在课后也会有分组讨论(Breakdown Session)

Camilla核心必修课程的人数比较多,会有几百人,但是针对性比较强或者级别比较高的课,人就很少。上学期我选的一门关于法国二十世纪初艺术发展的课程,加上我一共只有四个人(笑)。但是每门课的压力都差不多,大课里老师也会很认真地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并且提问,小课里则是对阅读量和课前准备的要求比较高

学校课堂 (图片来自学校官网)
Q:学校的必修课都有哪些?

每个学院之间的必修课都不太一样,外交学院的必修课应该算是比较的,分成不同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囊括了政治、国际关系、经济、历史、写作、外语(需要达到专业的水平),以及一门地理课(The Map of the Open World),就是学画世界地图。

Camilla:全校学生都必须上的一门课叫做“关于神明的讨论(The Problem of God)”,以神学的核心思想为题展开讨论。这门课每年都会由很多不同的教授教,每个教授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虽然乔治城是一所天主教学校,但是这门课不仅仅涉及关于天主教、基督教方面的内容。比如说我当时在上的时候,教授就着重讨论了藏传佛教。我认为这门课很有意思,因为神学是很多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成分,它能使学生们了解到不同国家各个宗教的基本内涵

Q:有哪些有意思的选修课?

Camilla:学校的选修课五花八门,有很多有意思的讨论课(Seminar)。我去年上了一门叫做“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研究(Research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ies)”的课,它主要就是指导我们如何用不同的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ologies)去研究国际关系。每学期也会有一个学分半娱乐性质的课,比如川普刚上任的时候就有一门课专门研究他的外交政策,还有讲爵士音乐美国政治的关联的课。

Sophia+Camilla:乔治城的学生人数还是比较少的,而且我们的选课机制和其他学校也不太一样,每学期需要在截止日期前把想选的课和时间排好,然后提交给学校的系统,系统就会通过每个人年级的高低、专业选课要求安排,所以不会存在拼手速、网速的问题

Q:教授们容易接近吗?

Sophia+Camilla:学校的教授都是在相关领域十分有建树的,他们很欢迎有能力的学生做自己的研究助理(Research Assistant),所以建议多去答疑时间(Office Hour)或发邮件和教授们约时间交谈,和他们以一种像好朋友一样的方式交往。

Q:学校的强势学科有哪些?有哪些相关的研究和实习项目?

Sophia:因为学校的强势学科多数与国际关系和政治相关,所以经常会请政治家或者在政治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名流们来给学生们做导师,比如说有一个活动叫GU Politics,定期会请六位嘉宾回来,像是某个国家的前总统、美国白宫发言人等。他们会和学生见面进行交流、研究相关话题,然后每周面向全校师生进行一个合议(Panel Discussion)。很多美国国籍的学生会去国会山、众议院和参议院实习,然后D.C.还有很多国际组织的总部,比如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orld Bank(世界银行)等,但竞争都还蛮激烈的

Camilla:学校最强势的学院是外交学院,此外商学院也出过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高层领导的校友。学校每年有两个研究成果展示会(Research Conference),一个专门给经济相关专业的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项目。还有一个更加广泛,学生可以展示在国际关系、国际事务方面特别的研究成果。

此外,如果自己对某个教授的项目很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直接给教授发邮件、在课下交流,这样也有很大机会加入他们的研究项目。外交学院还有一个专门把学生和学校科研机构和教授配对的项目,叫做本科学者项目(The Undergraduate Scholar Program),学生需要填写申请表格,表达自己对学校里科研机构的兴趣,比如说有亚洲研究中心(Asian Studies

美国前国务卿John Kerry来学校讲话 (图片来自Camilla学姐)
Q:学校出国交换(Study Abroad)的机会有哪些?

Sophia:出国交换分为学年制学期制的,范围遍布亚洲、欧洲、南美洲,有的学校会有外语水平要求(Foreign Language Requirement)。我申请了大三去伦敦政经学院交换。

Camilla:Study Abroad有直接入学(Direct Enrollment)和一些合作办学的项目。我申请了巴黎政法学院里昂校区的交换,这个就是直接入学,一切都和当地学生一样,授课的语言是法语。

还有一些合作办学的项目则不需要第二外语,全英文授课,目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当地文化、在纯正的语言环境下学习语言。还有一个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比较特殊的项目,我们学校在那里有一栋别墅,每年夏天两个国际关系专业的教授会带着二十多个学生在那里开办为期一个多月的研讨课。

Q:开学前的新生指导(Orientation)有什么有意思的活动?

Sophia:我觉得新生入学指导(New Student Orientation)的时间总体比较紧,个人更加喜欢入学指导之前的活动(Pre-Orientation),可以申请不同主题的活动,在Orientation前一周开始。我当时参加了关于社会公正(Social Justice)的活动,提前认识了一些同学,熟悉了校园,感觉帮助比较大

Camilla:Orientation会把学生随机分配到一个个小组里,由高年级的学生带队,在校园里进行为期三四天的活动,比如寻宝游戏(Scavenger Hunt)和一些团队游戏。也会进行性侵犯(Sexual Assault)、校园安全学术诚信(Academic Honesty)方面的培训,严肃的活动和娱乐性的活动穿插进行着。

Q:学校有什么有意思的社团?

Sophia:加入学校的社团大多需要填申请表(Application Form),所以有时申请还是比较激烈的,加入率有时比我们学校的录取率还要低(笑)。比较有名的有The Corp(学生公司),负责运营校园内的几家咖啡店,假期提供储存货物之类的服务,入社的竞争十分激烈,需要写很长的申请书,参加两轮面试;还有一些比较Pre-Professional的金融类的社团,比如说信用联盟(Credit Union),提供类似信用卡方面的服务。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投资基金(Investment Fund)、Consulting Group(咨询团体)等。

Affairs)的主编(Director),杂志差不多百分之八十都是由本科生运作,里面很多的文章都是业内顶尖的学者、专家执笔撰写的,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少有的为本科生提供的高水平平台。各种文化类的社团也很有意思,比较搞笑的还有一个美食社团(Eating Society),致力于在D.C.周边挖掘美食,撰写评论,但是我一个同学申了四个学期都没有申上。

一年一度的Mr. Georgetown选美比赛 (图片来自学校官网)
Q: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活动?

Sophia: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是乔治城日(Georgetown Day),这天大家都会一起开派对狂欢

还有就是外交学院一年一度的外交舞会,每年会安排不同的地方,去年是在美洲国家组织(The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总部,前年是在法国大使馆规格很高,会邀请很多外国的政要出席,着装要求也比较正式,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和高层领导交流的机会,也是一个社交(Social

乔治城学生普遍喜爱的活动还有四月底在弗吉尼亚州的赛马比赛(Foxfield Horse Racing),大家可以在马场的草坪上野餐,晒着太阳、看看赛马,很惬意。

Camilla:比较有特色的活动还有乔治城先生(Mr. Georgetown)选美比赛,每年乔治城最受欢迎的几个社团会推选出几名候选人参加比赛,虽然不是很正式的选美比赛,但是除了才艺展示外,也会有身材展示的环节。

一年一度的乔治城外交舞会 (图片来自Camilla学姐)

Q:能不能介绍一下入学时的标化、文书和学校比较青睐的学生风格是什么?

Sophia:我当时托福114分,老SAT 2300分,SAT 2三门(数学2+化学 800分+日语 790分),学校录取的学生很多元化,我感觉比较倾向于对社会变化(Social Changes)有观察、有想法并且有行动的同学。我高中参与的项目是关于中日青年间的文化交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消除两国青少年间的偏见和误解,算是对社会现象进行了自己的思考,然后相应采取了行动。

Camilla:我当时老SAT 2360分,SAT 2三门(数学2 800分+法语 790分+美国历史 740分),之前每一次考试成绩都需要全部递交。乔治城不接受Common Application的申请,有比较长的三篇文书

一篇是自由题材,我直接套用了Common Application的主文书的素材;第二篇是问关于一个全球性问题(Global Issue)的看法,我写了我在参与模拟联合国时,对于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影响下,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思考和解决方案;第三篇是简要描述自己引以为豪的个人性格,我是从打Uno牌出发,引出自己观察力敏锐、善于运用资源的特点。

校园一角 (图片来自Sophia学姐)
Q:乔治城转学方面的流程、标化、文书方面大概是怎么样的?

Vito:我是大二结束之后转到乔治城的,GPA当时是3.87,入学之后和其他转学生了解才发现其实也不算很高,大多都在3.9以上。但是我的经验就是多打电话、发邮件和招生办交流展现出对学校强烈的兴趣。文书需要写三篇,一篇是简要介绍转学的理由,一篇是介绍自己的性格,还有一篇根据所申请的学院有所不同。如果所在的城市有乔治城校友的话,也可以申请面试,我觉得当时我面试发挥不错,算是一个加分点吧。

Q:学校的奖学金发放情况如何?

Sophia:基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奖学金(Need-Based Scholarship)绝大多数只发放给美国国籍或绿卡学生,然后基本也没有基于学习成绩的奖学金(Merit-Based Scholarship)

校园一角 (图片来自Sophia学姐)

Q:校内打工机会多吗?

Camilla:学校打工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可以在图书馆当前台接待,在宿舍门口给学生刷卡安检,在咖啡店、小超市打零工,或者也可以在教学办公室(Dean’s Office)当助理,打工挣的工资都可以直接充当学费。还有一个志愿者项目是给D.C.的移民教授英语,每小时差不多十几美元的工资。

在宿舍门口做Student Guard(学生保安)(图片来自学校官网)
Q:寒暑假实习的项目有哪些?

Sophia+Camilla寒假时间比较,所以选择实习的同学很少,一般都是继续完成上一学期里还没完成的实习。暑假的实习大多是自己去找,学校也会定期发邮件、举行讲座(Info Session),职业中心会提供修改简历方面的服务。

Q:学校的就业率如何?学校会对就业提供什么帮助?

Sophia:学校的毕业起薪比较高。毕业生一般会分成两类人,一类人是从政的,另一类人经商,但是传说外交学院最后有百分之七八十去了投行,所以就业方面金融比较热门的。资源方面的话,学校有职业中心(Career Center),然后还会有很多校友和社会上的公司来学校开说明会招聘会等等。

Camilla:我们学校的学生很注重实践和积累经验,所以在就业方面比较有优势。学校的商学院校友网络很发达,外交学院更是全美数一数二的,所以履历上光是学位这一项就能加分不少。

学校的职业规划中心提供修改简历实习经历方面的服务。如果对未来职业没什么规划,也可以和顾问(Counselor)预约,进行性格测试工作匹配。还有两个近年来新开发的职业规划工具,一个是Hoya Gateway,上面可以看见所有注册过的校友的联系信息,可以自己联系来拓宽自己的社交网络;还有一个叫做Handshake,相当于学校的找实习、找工作的一站式服务网站,学生可以在上面创建自己的账户,上面有很多高质量的实习和全职工作机会。

学校Career Fair(招聘会)现场 (图片来自学校官网)

Q:说了那么多优点,Georgetown在你眼中有没有什么不足?

Sophia:总体来说,我对Georgetown抱着一种又爱又恨的态度。比较大的缺点一个是住宿(Housing),还有一个就是食堂,据说供应我们食堂的公司同时还负责供应监狱的饭。

Camilla: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很有自己的想法、志向很高远,所以导致竞争和同龄人之间的压力(Peer Pressure)都会很强,有很多同学会受不了这种高强度的环境而选择转学。还有就是有时学生会太过于强调实践,抱着功利的心理组织活动,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本身的出发点和目标

校园一角 (图片来自Sophia学姐)
Q:请总体评价一下你眼中的Georgetown!

Sophia:在Georgetown可以认识到来自各种文化社会背景的朋友,它是一个藏龙卧虎、可以让人开拓视野、不断成长的地方,很能促进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

Camilla:Georgetown实践与学术兼顾,学生不仅仅能作为一个学者得到能力上的提升,也可以作为一个国际关系与外交方面的实践性人才而得到锻炼。

校园一角 (图片来自Sophia学姐)

关注微信公众号“Panopath过来人” 即可获取——信息.链接.经验.价值

曾经的申请生,现在的过来人。

90后已经全部成年了,回忆起小时候快乐的时光,虽然绝对条件不如现在的孩子,但真的很快乐啊。那个年代乘用车已经开始逐步进入普通人生活,甚至在小学时,一个同班同学父亲开着一辆白色NSX在路边等他,那时的我虽然知道这款书上看到过的车,但一点不清楚她的地位...也许那时候我们家没有自己的车,可出租车、路上跑的车、路边停的车一定会在童年里有一个角色,今儿,就顺着手指的上划,一起回忆回忆那些车,那些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童年。

配一首轻音乐,童年画面在脑海中起起伏伏。

小时候,(|)是一款有渊源、有档次的主流中级轿车,长大了,蓝鸟在中国大陆变成了一款小众细分的“奇怪车型”,我总觉得蓝鸟轿跑一直处于制动俯仰的状态,并且撅着一个有点丧的屁股。

而(|)不是Lannia蓝鸟。从1959年达特桑(前期大规模仿制Austin)生产第一代蓝鸟二十一世纪初(|)Teana由于市场战略变化整合了原有B级和C级车型,蓝鸟有近五十年的发展历史。(对于不同市场,日系品牌车型关系堪称混乱,如,原有Bluebird所属中级车级别被天籁继承,Bluebird和天籁在北美都有(|)/(|)两款取向的车型,随后推出的Sylphy轩逸却在日本土市场沿用了蓝鸟名称,而Slyphy轩逸在北美被称作Sentra,Sentra之前是北美始于八十年代的另外一款紧凑车,可Sunny在东南亚又被称为Sentra,而在中国称为Sunny的小型车在北美叫做Versa,但Versa又是Tiida骐达/颐达在北美之前的称呼,Tiida骐达在欧洲市场又叫做Pulsar,欧洲市场、日本本土、中美市场的Corolla又是更复杂的一个系统...你的逻辑乱了吗,捋一捋)

Bluebird U11,第七代蓝鸟,第一款前驱蓝鸟,图为Hardtop无B柱房车版本,从主力日系车市场闽粤地区进入大陆,随着车架代号形式的改变其也正式用日产标志继承了达特桑标志。

Bluebird U12,第八代蓝鸟,在全国各地都有做过“豪的”,搭载1.6/1.8自吸引擎,最大功率分别为79马力和175马力,搭配三速自动变速箱或四/五速手动变速箱。

Bluebird U13,第九代蓝鸟,此第一款国产蓝鸟是风神通过和台湾裕隆合作,在一家“京安云豹”的走私工厂组装,在二十一世纪第一年投入大陆市场。记得小时候在街上最常见到的就是SSS版本,低矮圆润的车身是那个时代日系品牌的典型代表。

Bluebird U13中国版,小时候对中控大屏第一次有了深刻印象就是来源于其“车载影院”。东风得到了日产的正式支持,中国版车型进行了大量本土市场改造。

皇冠,可是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市场上高档车的绝对代名词,小编父母结婚的婚车就是一辆第七代皇冠 。

这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诞生的车系在中国大陆享受着不一般的好名声,直至今日她也是C级车市场上不可替代的一款车型,尽管第十五代皇冠如今因前代车型在中国市场销售乏力而对是否引进中国还举棋不定(有消息称丰田有意引入Avalon以扮演中国市场C级皇冠),但人们从来没有质疑过为其叫好。皇冠从推出到雷克萨斯、丰田Avalon继承其在美地位,皇冠在上世纪中叶一直将北美市场作为其主要市场之一。而日本本土——其最主要市场的皇冠车型种类比中、美都要丰富,国产后皇冠在中国主要生产Majesta/Royal。

第七代皇冠不再提供双门车身型式,也就是说不再提供coupe版,但同样无B柱的Hardtop版依然提供,此外旅行版也保持提供。小时候虽然还不懂无框车门,但看到它就会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快感,就像闻到汽油味、听见引擎声一样,可能就是Y染色体自带的烙印。

第八代皇冠当时在国内备受好评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水晶车顶”,其实是说其C柱覆盖了一层异色的玻璃装饰,在其前辈车型上C柱还可以选装(实则依不同车型而配置)皮革质地包裹。同样由闽粤进入中国大陆的第八代车型,在华车型混杂——除代号ys130的日本本土车型外,还大量存在着代号为MS122/MS132两款日本本土没有的车型。那个时代从南至北,如果你经常体验皇冠“豪的(di)”,那么你一定是小伙伴们都羡慕的中心,不亚于小编在上篇中提到的那个家人开着NSX接他放学的孩子。

JZS133,采用第八代皇冠底盘和第九代皇冠引擎,并借鉴了一些第九代车型设计语言,前后都采用丰田车标,在发动机盖上还有醒目的皇冠立标。该车搭载了3.0升直列6缸发动机

香港和日本本土活跃着相当多的皇冠Comfort,实际上Comfort是皇冠家族中的一款特殊车型,她自成一系,并不隶属于任何一代皇冠的任何一个版本,它主要面对出租车市场,配置低的多。

国人认识Premium Car,多是从两款大量引进的日本出租车,一款是皇冠,另一款就是公爵。小时候公爵皇冠傻傻分不清楚。

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一代公爵诞生,同那时的其它大多日本车一样,公爵有着极其强烈的美式设计语言,只是身材仅为同时期美式车的三分之一。车系发展成熟后,同样提供了双门Coupe、四门Sedan、四门Hardtop以及旅行车版本。

第六代Cedric,代号Y30,不光在那时流行的日本电影中经常见到,现实生活中就能看见,她与皇冠一直就像麦当劳与肯德基的竞争,Y30长4860mm,宽1720mm,高1425mm,轴距2730mm,车重1475kg。Y30采用前置后驱布局,前麦弗逊、后五连杆钢板弹簧的悬架结构,其前悬架不再使用上一代车型的双叉臂结构,而高配公爵的后悬架则由钢板弹簧改为螺旋弹簧形式。低配车型搭载代号CA20S的102马力2.0升直列四缸发动机,代号VG20E和VG20ET的2.0升V6自然吸气及涡轮增压发动机则为更高型号的公爵所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日产公爵的3.0升V6发动机是参照阿尔法罗密欧VG系列发动机设计而来,顶级车顶则搭载3.0升V6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80马力(132kW)/5200rpm,最大扭矩260N·m/4000rpm,代号VG30ET的3.0升V6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95马力(143kW),最大扭矩294N·m,出口至东南亚等及闽粤香港地区被用作出租车的柴油版公爵则搭载TD25的2.5升直列四缸柴油发动机,与众多车型相匹配的是4速、5速手动变速箱及3速、4速自动变速箱。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由于市场战略变化,公爵车系逐渐由CIMA、FUGA、英菲尼迪G/M继承,而天籁·公爵就是借用Cedric公爵的知名情怀。

“水滴一样的标志是什么车?”

幼年时期还不能像现在仅通过一个细节就推测出车辆的时候,认车标就是热爱汽摩小朋友们的第一步。

马自达3车系脱胎于马自达Familia,在不同市场上还拥有Axela命名。上图代号BG的323是国产的第一款马自达,直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海南当地还在用着这款车型作为出租车。

马自达929的车身设计语言如同其标志上的水滴一般,现在看来也相当漂亮,其主设计师是Dori Regev和田中俊治,一个年轻美国设计师Peter Montero主导了它最初整体轮廓设计:“作为一个非豪华品牌的豪华车型,一个适当的后驱车身比例是应该被强调的,它的发动机舱加长而前悬缩短”,马自达广岛工作室的另一位年轻设计师Dori Regev完成了最终的整体造型设计。

作为当时马自达旗舰车型,JE-ZE3.0升V6发动机应用了可变进气歧管技术以改善动力输出的平顺性,其车身尺寸为4920毫米长,1795毫米宽,轴距为2850毫米,这个车身宽度在日本具有特殊意义,因为日本相关的法律规定日本消费者对大型车辆需支付额外的税费。

Sentia/929可以选装速感四轮转向系统,在车速低于35公里/时转向时后轮转向与前轮转向角度相反以减小转弯半径,在车速高于35公里/时驾驶者转动方向盘时后轮转向角度和前轮顺向。她还可选配太阳能通风系统,它由一个集成在天窗集成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能, 当车辆外部温度达到超过15摄氏度时, 两个辅助通风风扇开始工作, 把车内的热空气排出,让车内外温度尽量一致。

有消息称新一代马自达6/Atenza将采用后驱布局,鉴于马自达一贯的设计魅力,我们对她的外形相当期待。

Espero这款车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其隐藏式的进气格栅和车尾贯通的尾灯造型。不得不说,大宇贵族在当时引进到国内的多款韩国轿车中凭借新潮的外观设计确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其由博通主导设计,有着浓厚的法式韵味。品牌竞争力始终是大宇的软肋,很多人压根不认识它车头那盾牌造型的标识,这也是为何日系品牌在大陆统一使用母公司标志的原因,但随着消费者视野变广,越来越多的日系车主又喜欢把标志再改回去,比如锐志(Mark

大宇赛手于1986年正式推出,其原型车为1984年诞生的欧宝Kadett,当时大宇还在与通用集团合作。第一次听到大宇Racer的名字,也许你会以为这是一辆跑车,大宇赛手在韩国本土名为LeMans(勒芒),这显然又是一个与赛车有关的名字,但这款车确是一辆彻头彻尾的家用车。大宇赛手分为四门轿车、三门及五门掀背版三种车型,其中四门轿车长4262mm,宽1663mm,高1385mm,轴距2520mm,车重955kg。

趁着北京亚运会大宇有一款车型赞助进市场,大宇王子基于1982年推出的欧宝Rekord打造而来,其外观经大宇重新设计后几乎完全找不到任何欧宝的影子。和欧宝Rekord一样,大宇王子同样为前置后驱布局,其整车尺寸为长4802mm,宽1720mm,高1417mm,轴距2670mm,此外,大宇还以王子为基础,推出衍生车型Brougham和Super

小时候看的汽车书上,很多品牌、车型的名字都是原意直译,比如英菲尼迪叫无限,卡罗拉叫花冠,Eclipse叫日蚀,还有种很中国的音译,如凯美瑞叫佳美。Carina属于前者,那时译作日冕。

丰田Carina II搭载包括1.6升、1.8升和2.0升在内的多款直列四缸发动机,其中1.6升发动机通过不同调校最大功率为75马力至84马力,代号1S-LU和1S-ELU的1.8升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84马力和101马力,而代号4A-LU的1.6升发动机和代号2S-E的2.0升发动机仅装备在出口车型上。

代号C32的第五代日产桂冠曾被国内以北京为主的部分北方城市引并作为出租车使用。1985年刚刚成立的联合汽车出租公司中就有一部分日产桂冠出租车,这些日产桂冠以淡绿色和银灰色居多,当时的出租价格为0.7元/公里。

其整车尺寸为4650mm×1690mm×1425mm,轴距2670mm,车重1380kg。第五代桂冠采用前置后驱布局,采用前麦弗逊、后半拖曳臂独立式悬架结构。日产桂冠除1.8升和2.0升直列四缸发动机外,代号RB20E和RB20DET的2.0升直列六缸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发动机也为第五代桂冠的产品阵营增色不少。

Sonata名字源于一个意大利奏鸣曲,车型基于Stellar但定位高于Stellar,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因赞助亚运会而引进中国的是第二代索纳塔,由乔治亚罗设计,和三菱Glant戈蓝同平台。

引擎同样来自三菱,包括代号4G62、4G63和4G64的1.8升、2.0升和2.4升直列四缸发动机,其中2.4升发动机最大功率113马力(83kW)/4500rpm,最大扭矩189N·m/3500rpm。此外,索纳塔在1990年还推出了搭载3.0升V6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型,这款同样来自三菱,代号6G72的V6发动机最大功率144马力(106kW)/5000rpm,最大扭矩228N·m/2500rpm。

这辆车真心和微软没有合作。

Excel同样是通过亚运会进入的中国大陆,后被投放到民用市场,她为顺应北美小排量家用车需求而开发,一经推出便创下17万辆的惊人销量。

小时候和小朋友们最广泛熟知、最广泛乘坐甚至握过方向盘的,就是奥托夏利了。满大街红色的小两厢不仅是出租车,还有大批的市民用车。所以说,谁的童年里没有JDM和K-Car。

1983年1月7日,天津微型汽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小组成立后立即开展了针对小/微型车的市场调查工作。赴日本考察后,天津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纪学澂看中了日本大发汽车公司生产的Hijet 850,而时任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董事长的饶斌则看上了同样来自日本大发的Charade轿车。

1984年3月3日中日双方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并率先引入Hijet 850车型进行生产,称为TJ110,而它便是后来被人熟知的“黄面的”。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将其命名为华利,许多人更喜欢称它为“黄虫”。

不过对于当时天津汽车工业公司的高层领导来说,华利面包车的设计无疑与面向普通百姓家庭的家用轿车相去甚远,需要引进一款真正的实用经济微型轿车。经过现行以CKD方式引进第二代试水,Charade得到普遍积极反响,天汽随即决定以第三代Charade(G100)为原型开发TJ730生产。

926R,该车采用了第二代Charade(G11)的底盘,926cc的CB70顶置双凸轮轴三缸12气门涡轮增压发动机,引擎被安装在原本后座的位置上,驱动形式变为中置后驱,动力输出更是高达120匹马力/6500rpm,15公斤米/3500rpm,车重仅800公斤。

第七代Carry(ST30/31/40/41/90),中国大陆有多个厂商特别是一些军工厂商引进生产。

1992年底,按照“兵总”的统一部署,第2代奥拓(CA72)在国内4个生产企业投产,他们分别是:重庆长安、吉林江北、湘潭江南、西安秦川。零部件由长安生产,4家企业各自组装整车销售,但由于市场经济已经开始在行业中占主导地位,这样的计划经济生产模式最终难以维持。重庆长安由于配套最为齐全,整车质量可靠性高,最终得以发展,吉林江北就是后来的吉林通田,再后来与吉利合并,发展出杰士达、华普品牌。湘潭江南与众泰汽车重组,西安秦川在生产了一段奥拓的改款车型——福莱尔后,则被比亚迪收购。

丰田佳美(凯美瑞)Camry

小时候有一款“小霸王”游戏机不可谓不风靡,还有一个“大霸王”更是伴着“子弹头”的称呼为人所熟知。

Previa这个名字来自意大利语的“previdenza”意为远见,由福井义福(Tokuo Fukuichi)设计,于1990年9月在英国伯明翰国际汽车展上推出,其是丰田用来跟广泛认同的Minivan开山之作——克莱斯勒捷龙系列对标拼杀的车型。第一代车型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80mm,轴距为2860mm。而该车子弹头般的外形设计,换来了低至0.34Cd的风阻系数。丰田把偏运动和操控取向的底盘结构直接就放在了这台MPV上,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四轮独立悬挂、中置后驱、近50:50的前后重量比。设想在秋名山相见时,当下的“神车”五菱宏光也得敬畏三分。

战后的日本经济萧条,三菱在1953年承接了Jeep CJ吉普车的生产以及销售业务。最初下线的CJ3A-J1(后缀字母“J”代表“Japan”与美国原产车型相区分)一共生产了53辆,全部出售给了日本农业省使用。而后生产的500辆CJ3A-J2型吉普车,也全部被保安队采购。从这以后,三菱吉普衍生出了J20、J30等数十种车型,主要面向医疗、工程、消防、军用等众多领域。而后三菱发展了自己的越野车,Pajero车名取自潘帕斯草原上的山猫。

在大陆最知名的要数第二代车型,猎豹也靠这款车的技术红火起来。进口国内的车型最为常见的就是V31、V33这两种型号。V31搭载的是代号为4G64的2.4L发动机,而V33搭载的则是代号为6G72的3.0L V6发动机。首次装备了SS4超选四驱系统(Super-Select 4WD),这套四驱系统有2H、4H、4HLC和4LLC四种模式选择。4H模式下,前后轴的扭矩分配比为50:50;2H模式,采用后轮驱动,以降低传动系统阻力提高燃油经济性;4HLC和4LLC模式下,采用四轮驱动方式,中央限滑差速器锁止,只不过4LLC模式还能通过传动系统来进一步放大扭矩输出,让车辆能够更加轻松的脱困。

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童年,每个人有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一款车...未完待续,

真会玩车/撰稿:唯车のDa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级语文90分算差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