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中有哪些品牌比较好用?长江存储致态怎么样?

  • 知名游戏外设制造商雷蛇,刚刚再次携手时尚品牌化石,推出了 Razer X Fossil Gen 6 智能手表。其采用了提升性能并降低功耗的高通骁龙 4100+ 可穿戴芯片组,辅以 1GB RAM + 8GB ROM 的存储组合。不锈钢表壳的尺寸为 44mm,带有顶环与实体按钮,屏幕为 /TopGunMovie/)上点击“发消息”按钮...

  • 此前,在Intel在发布Arc显卡前,曾宣布将推出对标NVIDIA DLSS技术以及AMD FSR技术的XeSS技术,但在Arc显卡已经发布的现在,XeSS技术却迟迟没有消息。今天,根据Wccftech报道,首款采用XeSS技术的游戏《Dolmen》将在5月20日发布,这意味着该技术终于将迎来首秀。据悉,XeSS技术能够通过Intel Arc显卡内置的XMX AI引擎,实现基于AI加速的高性能超级采样技术,以接近原生分辨率的质量对图像进行合成。除了这种需要硬件支持的实现途径外,XeSS也支持DP4a指令,NVIDIA和AMD基本所有的GPU都能够顺利使用。当然,通过软件实现的画面质量与基于XMX

  • 尽管表情符号(Emoji)已经存在了数十年,但直到 2010 年代被 Android / iOS 移动操作系统给引入,其发展才走上了一条快车道。得益于允许人们用一种更形象的方式(而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来传达情感,其已逐渐成为现在数字通讯过程中不可不缺的一环。有趣的是,在最近整理出的一份详细报告中,Crossword-Solver 又对世界各地的表情符号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汇总。 Twitter 平台为例,Crossword-Solver 统计出“笑哭”在 75 个市场区域都排名第一。与排名第二的红色爱心相比,前者领先幅度多达 19% 。至于美国市场,尽管各州的情况不尽相同,

  • 其中就包括有:Swisse斯维诗乳清蛋白粉,成分源自原生牧草饲养的奶牛乳汁中提取的优质乳清蛋白,天然安全好吸收,由内而外的保护力对肌肉健康均有显著功效,能细致满足不同人群之所需;Swisse斯维诗胶原蛋白水光片蕴含专利胶原蛋白肽及玻尿酸成分,两者结合帮助肌肤维持弹润水光感,完美贴合时尚一族追求自然美丽的健康需求;Swisse斯维诗柠檬酸钙温和好吸收,综合配方全方位满足儿童、孕妇、职场人士以及中老年人等不同群体的营养所需,精细化满足全家庭营养健康的发展需求......

  • TLC闪存,容量目前只有1TB一种,并自带DDR4缓存......

  • 850的限量版主要是外观不同,采用了德国设计师Mister Fred的艺术作品图案,具有色彩斑斓的设计以及丰富的花朵图案,限量生产520片。威刚上一代LEGEND 710仅支持PCIe 3.0 x4,顺序读写速度2.4GB/s、1.8GB/s,质保3年。这次的LEGEND 850可谓一次飞跃

  • Swisse斯维诗聚焦职场男性健康,从缓解职场男性压力,改善精力出发,量身定制Swisse斯维诗男士复合维生素,全面支持男性健康,帮助男性增强体魄和活力,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Swisse斯维诗男士复合维生素甄选天然优质原料,富含52种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和草药,专为50岁以下男性度身定制,能够帮助男性增强精力、缓解压力,支持能量产生,全面支持男士健康...Swisse斯维诗男士复合维生素内含的高含量B族维生素有助于男性保持旺盛精力,缓解各种压力...

  • 来自调研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报告显示,由于零售端需求自3月以来表现疲弱,加上其他终端产品出货展望越趋保守,导致供应商采降价求售的动机升高,预期NAN闪存价格可能自5月起开始走跌,下半年逐步转向供过于求,第三季NAND闪存价格跌幅将可能来到5-10%...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按照TrendForce的预测,如果5月份闪存价格转跌,接下来SSD硬盘价格也会跟着下滑,不着急的可以等等看今年的618,SSD硬盘也许会有一波惊喜......

  • 如果你戴眼镜,你也有一块用来反复清洁镜片的布,然而,一项新披露的专利申请显示,苹果公司希望通过自己来保持设备内部的清洁。这项新授予的专利名称为"头戴式设备的粒子控制",它讨论了设备如何能够自己从"光学模块"中清除灰尘或其他碎片。苹果在专利当中表示,光学模块提供的视图质量可以取决于图像源和用户眼睛之间的光学通路的清晰度。沿着光路的颗粒(如灰尘、碎片、异物和/或其他材料)可以阻挡、扭曲和/或以其他方式对提供给用户的视图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显示元件包括高分辨显示屏的情况下,显示元件表面的这种颗粒可以阻挡整

  • Express当中。用户现在可以通过有助于最终确定其内容的工具来制作和计划其社交媒体主题和活动。然后,他们可以通过一个单一的拖放日历查看和管理他们的社交节奏。从那里,用户可以安排他们的内容,以确保在最佳时间到达他们的受众。在内容上线之前,用户可以使用预览模?

  • 对于DIY垃圾佬”来说,散片、拆机件、工包这些名词怕是并不陌生。本周,西数推出了主要供应OEM厂商的新款固态盘SN740。SN740升级到了第五代闪存颗粒,也就是112层堆叠的BiCS 5。不过,并未集成DRAM,主控也是自研。性能方面,走PCIe 4.0通道,1TB/2TB的顺序读取速度可以到5150MB/s,比上一代SN730提升了50%。功耗方面,也降低了45%。为了满足OEM厂商多场景需要,还设计了单面M.2 2230形态。耐用性方面,承诺5年质保。上一代SN730工包或者拆机盘,综合性能尤其是缓外写入比三星PM981还要优秀,成为一些垃圾佬的心头好。不过,这一代SN740取

目前存储行业NAND闪存届的巨头是三星、SK海力士、、铠侠、Intel、美光这几个大厂,他们不光在卖闪存,而且还有自己的SSD品牌,市场知名度与销量也很高。

长江存储作为新入局的NAND闪存的厂家,他们起步其实有点晚,成立于2016年,但进步还是相当迅速的,2017年10月就成功设计生产了国内首款3D NAND闪存,当然那时还是32层堆叠的,2018年研发出了64层堆叠的Xtacking架构产品,并在2019年量产,可给各种需要闪存的设备供货,今年早些时间他们宣布已经能达到业界最先进的128层堆叠。

8月底,长江存储存储正式推出了自有的SSD品牌致钛,这意味着对于消费者而言,长江存储将从幕后走向台前。官方解释称,致是格物“致”知,是精诚所“致”,更是宁静“致”远。钛,指的是Titanium,原子序数22,这是一种稀有金属,重量轻,强度高,寓意是定义闪存科技新“钛”度。

致钛SC001 Active两个版本用了不同的包装,M.2的版本包装尺寸明显小得多,两个设计风格是一样的,都是SSD的照片加电路图衬底,有右上角则有长江存储Xtacking架构3D NAND的商标,产品的型号印在左下角,会写这个是SATA M.2还是SATA 2.5寸盘。

包装盒的背面就变成黑底白字,上面写有部分产品信息,包括采用M.2 NVMe接口,质保期是3年,以及官方的技术支持电话等等。此外长江存储Xtacking 3D NAND的三大核心优势也印在这里,Xtacking的创新架构能使3D NAND拥有更快的I/O传输速度,更高的存储密度以及模组化的工艺可提升研发效率并缩短生产周期。

大家可能从正面反面都没有看到这个SSD的容量,其实它贴在侧面的封条位置,这点与其他市售的SSD有点不一样,致钛SC001 Acitve有256GB、512GB、1TB三个容量,我们手头上这个是1TB的,各个容量的 性能都是一样的,连续读写速度分别是520/510 MB/s,4K QD32随机读写分别是 IOPS,具体规格请看下表:


致钛SC001 Active有小巧的M.2与“巨大”的2.5英寸盘两种形态

致钛SC001 Active 2.5英寸的版本就是很标准的100*70 mm大小长方形盒子,厚度7mm,采用铝合金外壳,银灰色的表面有进行磨砂处理,SSD的正面印着致钛的品牌,下面的小字则写着它用的是长江存储的Xtacking技术打造的闪存,这个2.5英寸的版本适合普通使用。

这是M.2的版本,是M.2 2280单面的规格,4颗闪存与主控全部都放在SSD的正面,所以SSD相当之薄,大家可以看到它的M.2接口是有两个缺口的,这是M.2 Socket 3接口,这种接口可同时兼容PCI-E x2和SATA 6Gbps,而只有一个缺口的是M.2 Socket 2,那种可支持PCI-E x4,目前主板上的M.2接口都是做成M.2 Socket 2形态的,但可兼容M.2 Socket 3,不过那个接口能否支持SATA通道就得看主板说明书了,一般来说这种M.2 SATA 6Gbps的SSD建议笔记本使用,毕竟台式机空间与SATA接口数量都足够,没必要浪费数量不多的M.2接口,当然你想偷懒不想接线就另当别论。

拆开致钛SC001 Active 2.5英寸盘后是这样的,PCB其实只占内部很小的一块,其实很多年前2.5英寸的SSD就长这样,因为随着NAND闪存的存储密度提升,一个SSD已经没有必要再使用这么多颗闪存了,PCB自然也不用那么大块。

致钛SC001 Active 1TB的PCB正反面照片,可以看到它也是只用了4颗闪存就组成了1TB的容量,单颗闪存容量256GB,此外这款SSD用的是无外置DRAM缓存的方案,目前大多数SATA SSD都是用DRAMless方案,毕竟SATA 6Gbps接口完全限制了性能。

闪存当然是长江存储自家的Xtacking架构3D NAND,是第一代的Xtacking产频,也是长江存储的第二代3D闪存,产品型号X1-9050,它是TLC闪存,Die Size 256GB,存储密度在64层堆叠的产品中是业界最高的,SC001 Active 1TB上用了四颗256GB的组成1TB总容量。该闪存使用ONFI 4.0接口,总线宽度x8,最高I/O速度能到800MT/s,适用于企业级SSD、消费级SSD与嵌入式产品。

Xtacking的3D NAND堆栈结构,相比传统闪存它至少具备三大优势:

首先是极高的I/O速度,之前长江存储的官方新闻就提到了Xtacking堆栈的I/O速度堪比DDR4内存,具体来说就是Xtacking的I/O速度可达3Gbps,这个性能确实能达到DDR4内存的水平,而目前的Toggle/ONFI接口闪存I/O接口速度普遍在1Gbps左右,不超过1.4Gbps,当然这只是Xtacking堆栈可以做到3Gbps的接口速度,但是实际使用多高频率的速度要看市场需求及客户要求。

其次,Xtacking架构可以在一片晶圆上独立加工负责数据I/O及记忆单元操作的外围电路,而存储单元则在另一片晶圆上被独立加工,也就是说长江存储打算在用不同的工艺在两块晶圆上生产NAND的阵列电路与NAND的逻辑电路,这样的加工方式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先进逻辑工艺,以让NAND获取更高的I/O接口速度及更多的操作功能。当两片晶圆各自完工后,创新的Xtacking技术只需一个处理步骤就可通过数百万根金属VIA(Vertical Interconnect Accesses,垂直互联通道)将二者键合接通电路,而且只增加了有限的成本。

在传统3D NAND中,外围电路会占据芯片面积的20~30%,这样降低了芯片的存储密度,堆叠层数的增加。到128层或者更高时,外围电路可能会占到芯片整体面积的50%以上,长江存储的Xtacking技术将外围电路和存储单元安置在不同的晶圆不同的层上,从而实现比传统3D NAND更高的存储密度。

最后,Xtacking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存储单元和外围电路的独立加工优势,实现了并行的、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及制造,产品开发时间可缩短三个月,生产周期可缩短20%,从而大幅缩短3D NAND产品的上市时间。此外,这种模块化的方式也为引入NAND外围电路的创新功能以实现NAND闪存的定制化提供了可能。

现在大多数固态硬盘厂商都会配备对应的SSD工具软件,长江存储也不例外,配送了YMTC固态硬盘工具,这个软件界面相当简单明了,主界面直接显示这款SSD的型号、接口、传输模式、估计版本、容量等信息,并且可以显示SSD的S.M.A.R.T.信息、系统信息,并且支持固件升级与硬盘擦除功能 ,但擦除不了致钛SC001 Active,可能和它用的是SATA接口有关。

致钛 SC001 Active 1TB 用CDM测试出来的结果是连续读写速度562/522 MB/s,4K QD1的随机读写速度是43/144MB/s,这速度已经到了SATA 6Gbps接口的极限了,随机性能 也受制于AHCI协议的延迟基本上也就这个样,现在全世界的SATA SSD的性能基本都差不多。

Expreview Storage Benchmark 2014是我们自己制作的I/O轨迹回放测试,是硬盘真实情况的重现,与PCMark的硬盘测试采用真实的磁盘I/O轨迹回放比较类似,会更为贴近实际应用情况,测试使用我们自行录制的真实硬盘I/O轨迹脚本,整测试包括日常应用、办公应用和游戏应用三个部分,涉及多个软件的操作,这些脚本使用Intel NAS Performance

回放测试的总成绩计算方式:单项得分=单项成绩/单项平均值*1000

而总成绩则是由三个单项成绩相加。

致钛 SC001 Active 1TB的TxBENCH全盘写入曲线非常有趣,是三段式的,第一阶梯就是SSD的SLC Cache,多达208GB,对于一个1TB的SSD来说比例是非常大的了,这部分的写入速度都在500MB/s以上,在这之后是TLC的原始写入速度,也有330MB/s左右,其实这速度还不错,最后那个阶段就是SLC Cache清空的速度跟不上数据写入的速度,剩余NAND闪存空间全部被占满了,主控只能一边转移SLC Cache的数据一边进行写入,速度就比前面慢多了,不过正常用户基本不会碰到这种状况,毕竟我觉得没有人会一次性向SSD写入630多GB的数据。

以下是使用IOMeter对SSD全盘进行两小时的4K QD32随机写入后所记录下来的IOPS离散分布情况:

这是IOMeter对SSD全盘进行两小时的4K QD32随机写入后所记录下来的IOPS离散分布情况,基本上都在15000IOPS到10000IOPS之间, 相当之稳定。

这测试会在用IOMeter对没分区的SSD进行全盘的4K QD32写入2小时,然后再分区格式化进行全盘TRIM,随后再进行一次HDTune写入测试看看写入性能可以恢复到什么程度。

由于致钛 SC001 Active 1TB的SLC Cache非常大,空盘平均写入速度475.8MB/s,基本没出它的SLC Cache空间,写入2小时后平均写入速度降到311.3MB/s,但可以看出SLC Cache部分空间已经释放出来了,放置一小时后 已经有相当一部分SLC Cache空间恢复速度,也就是说这盘基本不会主动GC,全盘TRIM后就能恢复到出厂性能。

长江存储的Xtacking不同于以往架构,是一种非常有前瞻性的技术,能有效的提高3D闪存的存储密度,并提升研发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性能表现也相当之不错。致钛 SC001 Active 1TB在性能上已经做到SATA SSD的极致,基本上SATA 6Gbps接口已经成为限制这类SSD的瓶颈,只不过市场还是有需求,毕竟数据盘也没必要使用高性能的NVMe SSD。

此外在耐久度方面致钛 SC001 Active系列也做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56GB的170TBW,512GB是340TBW,1TB则是680TBW,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同类SSD产品,长江存储的闪存在耐久度方面还是相当不错的。

目前致钛 SC001 Active已经开始在京东预售,256GB售价289元,512GB售价459元,1TB售价839元,均是定价10元抵50元,也就是说手价格分别是249元、419元和799元,在同类产品中性价比非常的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sata固态硬盘哪个牌子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