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重点专业本科生能不能比得上二本学校硕士研究生?

<article>
<section>
&lt;h3&gt;每年众多大学毕业生中,普通院校学生差不多占了60%。大多数普通院校在第二批次招生(部分省份批次合并),比起985/211院校的学生来,“二本”学生显得底气不足,因为学校名称不响,在考研、就业竞争中吃亏很大。&lt;/h3&gt;&lt;/br&gt;&lt;h3&gt;因此,有人将“一本选学校,二本选专业”改为“一本靠学校,二本靠专业”。意思是说二本学生不能靠学校牌子,只能靠学校专业,将来能更有立足之地。&lt;/h3&gt;&lt;/br&gt;
&lt;h3&gt;成绩中等偏上的同学,考分对应的基本上是二本院校,冲击公办本科的希望尽数寄托于此;成绩优异的同学,只有填报好二本志愿,才能心无牵挂地放手冲击名牌大学——能被985/211录取固然好,万一因为某种原因落进了二本,因为有理想院校托底作退路,也不至于满盘皆输。&lt;/h3&gt;&lt;/br&gt;
&lt;h3&gt;从上表可以发现,更名后的院校,可能很难从名称上得知其办学实力,并且有的大学可能会经历再次改名或者一二本兼招,需要我们认真去看一看。&lt;br&gt;&lt;/br&gt;&lt;/h3&gt;&lt;/br&gt;&lt;h3&gt;但通过追本溯源,了解大学的历史渊源后,就可以很好地把握其发展脉络,知道其强势专业是哪些了。然后就可以开始查询学校专业往年的录取情况,估测考生本年被录取的可能性了。&lt;/h3&gt;&lt;/br&gt;&lt;h3&gt;&lt;strong&gt;了解“重点学科”的分布情况&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重点学科”分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在高等院校中,对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进行详细考核后,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它代表了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学科建设的最高水平;“省部重点学科”仅次于“国家重点学科”,它也可以体现有关学校的学术地位、科研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实力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lt;/h3&gt;&lt;/br&gt;&lt;h3&gt;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是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的,而国家重点学科属于二级学科范畴,因此,读到某所大学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的专业,你将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在同样的时间里学到与别人不一样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为将来的就业铺好道路。&lt;/h3&gt;&lt;/br&gt;&lt;h3&gt;&lt;strong&gt;部分院校的“重点学科”&lt;/strong&gt;&lt;/h3&gt;&lt;/br&gt;
&lt;h3&gt;尽管有的学校名不见经传,有的学校地域比较偏僻,但他们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如能考取这些学校,读到重点学科涵盖下的专业,在考研或就业的残酷竞争中,你就可能容易一点。&lt;/h3&gt;&lt;/br&gt;&lt;h3&gt;&lt;strong&gt;了解“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一般说的重点实验室包括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国内外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它除了拥有国家财政资金的强有力支持,更集中了一批高素质的科研队伍;“省部重点实验室”是次于国家级的实验室,其学术水平、实验水平和管理水平在相关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二者对于大学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比较重要,因为大学里的实验往往与所学专业结合得非常紧密,优越的实验室条件无疑会给同学们的学习带来帮助。&lt;/h3&gt;&lt;/br&gt;&lt;h3&gt;一般来说,拥有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的专业是这个学校实力较强的专业。因此,选择有“重点实验室”的高校就读是比较明智的选择。&lt;/h3&gt;&lt;/br&gt;&lt;h3&gt;&lt;strong&gt;部分院校的“重点实验室”&lt;/strong&gt;&lt;/h3&gt;&lt;/br&gt;
&lt;h3&gt;&lt;strong&gt;了解“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安排情况&lt;/strong&gt;&lt;/h3&gt;&lt;/br&gt;&lt;h3&gt;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等学校268所。虽然学校与学校之间师资、硬件差别很大,但各个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当家专业。&lt;/h3&gt;&lt;/br&gt;&lt;h3&gt;以下说的“特色专业”包括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市级特色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又称为“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教育部、财政部在“十一五”期间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立项建设的重点专业;“省市特色专业”是各高校择优遴选,优先发展的专业。二者都是高校的特色与品牌专业。&lt;/h3&gt;&lt;/br&gt;&lt;h3&gt;这些专业除了有一定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支撑,而且还是国家紧缺或急需发展的专业。因此,直接瞄准有关专业填报,是条不错的求学路径。&lt;/h3&gt;&lt;/br&gt;&lt;h3&gt;&lt;strong&gt;部分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点”&lt;/strong&gt;&lt;/h3&gt;&lt;/br&gt;
&lt;h3&gt;1.认真研究院校录取数据,并将院校进行分类。成绩刚达一本线的考生,要报考一本线内分数线最低的学校,可查阅高校近三年分数线,找出录取分数最低且相对稳定的报考。&lt;br&gt;&lt;/br&gt;&lt;/h3&gt;&lt;/br&gt;&lt;h3&gt;2.一本“压线”考生要注重“冲一保二”。一方面争取被上线批次的大学录取;另一方面重视二本志愿的填报,且要将此作为重点考虑,可选择二本中的好学校和好专业。&lt;/h3&gt;&lt;/br&gt;&lt;h3&gt;3.选择学校时,“压线”考生可以选择可接受的地域较偏或较为冷门的学校和专业,增加被录取的几率。&lt;/h3&gt;&lt;/br&gt;
</section>
</article>

今年研究生再次扩招,这项政策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2021届的毕业生对于考研的看法,可能会有更多的学生选择加入考研大军。如果想要考研的同学,现在也应该开始准备了。但仍然有一些同学心存顾虑,担心自己考研失利了怎么办?也有的同学担心自己考研考上的学校可能还没有本科院校好,那么这种情况是否会影响未来的就业呢?

前几天,有一位朋友跟小编诉说了自己的苦恼。这位朋友是今年参加考研,虽然到现在国家线都还没有出来,但这位朋友觉得自己的排名并不是特别理想,可能只有走调剂这一条路了。凭着这个分数和排名,自己也许只能考上一所二本院校的研究生。这让他非常纠结自己究竟该不该选择读研究生,因为这位朋友的本科院校是一所一本院校。自己没想到竟然考研考上的学校还没本科院校实力强,他现在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怎么办。

看了这个问题之后,小编的建议是如果自己能够确定考上二本院校的研究生,那么就不要放弃这个机会。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总体上来说还是要比一本院校的本科学历更值钱一些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现在找工作更看重学历

经历过招聘的朋友都知道,很多公司选择群面这种方式招聘员工。HR在招聘会上问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学历,以便对员工进行筛选。很多企业更偏向于研究生学历的员工,因此学历变成了找工作的一个隐形门槛,很多公司并没有明确要求员工的学历必须是研究生及以上,但是当同你竞争的对手都是研究生学历的话,作为本科生的你自然就没有工作机会。而且学历已经成为我们就业的硬性条件,若是自己的条件不达标,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想要找到好工作,提高自己的学历是最好的方式。

二、研究生的工作待遇更好

大多数企业可能会同时招收研究生和本科生,虽然这两类人在同一工作岗位工作,但每个月拿到的薪水是不一样的。普遍来说,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员工每个月会比拥有本科学历的员工多拿几百元的薪水。可能很多朋友觉得几百元并不多,但是几年下来,这将会带来很大的收入差距。更何况除了薪水以外,在晋升方面,学历更高的人,晋升机会就会更多。因为领导提拔也是要提拔人才,学历能力都是考核的方面之一。尤其是像学历这种硬性条件,未来再选择弥补很难。

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们对于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很多孩子都是遵循家长和老师的意愿,家长觉得这个专业发展前景比较好,碰巧孩子也比较犹豫自己该选什么专业,这时候孩子往往会听从家长的意愿报考这个专业。但是大学四年让我们认清了自己,可能根本不适合这个专业,对于大学期间所开设的课程内容并不感兴趣。很多同学发现自己对另外一个专业感兴趣,也明确自己将来一定要从事这类工作。这个时候考研变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如今很多同学是跨专业考研,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准备比较充分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除此之外,很多公司除了关注员工的学历以外,也比较关注员工的本科学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学历。这种情况下,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你本科学历也比较高,反倒成为了一种优势。当我们凭借着学历成功踏入职场后,更应该注重自己工作能力方面的提高。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后面的路要怎么走还是要靠自己。

有一些人会抱怨为什么自己的学历比对方高,但是晋升机会却是对方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想想工作之后我们的表现是否比对方出色呢?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有学历之后就万事大吉了,学历并不是我们的保护伞。学历只是我们进入职场公司的敲门砖,进入职场后,我们则需要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

你觉得如果是你的话,你会选择到二本院校读研吗?

很多家长和学生都非常关心自己到底有没有考上一本,

或者觉得考上二本也不错,

但是你真正了解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吗?

1、一本包括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两种形式

一本采用教育主要有两种实现形式:

985、211重点本科的高校(简称重点本科)和普通123本的高校(简称普通本科),一本、二本、三本高校是有同等学历和文凭的本科高校,只是“985、211重点本科高校”与“普通123本高校”两者也只是侧重不同,无本质差别,

前者注重理论研究后者更注重理论实践应用,

也就是说前者重研究后者重应用“985和211重点本科高校”与“普通123本院校”同属大本。

(大本学制:大学本科4-5年,可申请学士学位)

当然在这些重点院校之中,还有清华北大等这类名校,他们跟这些学校又有什么不同呢?插播一段,大家自然也能看明白!

相信对于80后和90后绝大部分人来说,

我们从小就是听着清华北大这四个字长大的,

我们总是会听到那谁谁考上清华北大了,

虽然那谁谁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有见过,

我们总是在大人们的惊叹声和羡慕哀怨的眼神中,

配合的说一声“哦!”。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有钱,这地球人都知道,可是清华北大究竟多有钱相信没有几个人知道,其实清华北大究竟多有钱在以前也很少有人知道,不过好在今年教育部直属大学都开始陆续公开了各自的年度经费预算,我们终于可以一窥全貌了,在今年清华北大公布的预算看,

清华大学一年的预算经费高达175亿!

北京大学有141.6亿!

在全国大学中,能稍微和清华北大相比的也唯有这几年奋起直追的

上海交通大学121亿!

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大学,甚至于没有超过75亿的,

华中科技大学,预算经费73亿!

而同为985工程的大部分大学一年的经费都很难有清华北大的三分之一,比如同为985工程大学的

只有清华大学一年经费的八分之一,而其他的211工程大学和普通本科院校和清华北大比年度经费投入,那就只有两个字“呵呵”了,你懂的。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先生的这句话意犹在耳,或许现在能够当得上大师称谓的并不多,然而要论中国目前最顶尖人才的聚集地,却非清华北大莫属,

清华拥有76位两院院士,长江学者194人,光今年一年就增加了17人,杰青180人;

北大拥有两院院士77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人,长江学者173人,光今年一年就增加了26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63人,杰青181人,这些顶尖人才的数据,

即使相比于很多的985工程大学来说,都是有着10倍的差距,而对于很多的211工程大学来说在顶尖人才指标上的差距更是达到百倍,至于对于很多省属重点大学甚至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说,想引入一个长江学者都是难如登天。

在那个互联网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的年代,那谁谁考上清华北大的消息却总是能够以超常规的速度和覆盖率蔓延着,以至于我们终于是渐渐对这类消息麻木了。然后我们都慢慢的长大了,上中学,上大学,乃至大学毕业后,在我们的身边偶尔也会碰到那么一两个清华北大毕业的,但是大多数也就是认识而已,在我们和清华北大毕业生的世界里,我们互相之间几乎没有过多的交集,就像两个平行的世界,也许你偶尔会提起这么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只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变成了另外一个传播者而已。

然而,清华何以为清华,北大何以为北大,他们究竟强大到何种地步,我们却很少有人了解,这两所大学的名字能变成几乎等同于符号的存在,更多的是因为清华北大已经强大到了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地步,以至于清华北大的所有优点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而他们身上的任何一个缺点,都有可能被无限的放大。所以即使现在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这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却依然无法动摇清华北大在人们心里的至高地位,可是清华北大相比其他大学,到底强大在哪里?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清华北大无疑是其中的执牛耳者,

清华大学拥有2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位居居全国首位;此外清华还有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2个,在教育部2012年的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14个一级学科全国第一,32个学科进入前五名。

北大拥有1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5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5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在201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中,北京大学有2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50名,清华北大在学科建设上同样冠绝全国其他大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列到这里,突然感觉没有必要再列其他指标了,因为无论是比任何一项指标,清华北大都足以秒掉一大片其他高校。

可是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即使清华北大有点高不可攀,可是其实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希望清华北大好,甚至比现在更好一点,因为在世界的舞台上,清华北大这四个字,代表的是中国。

虽然,再有人提起清华北大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淡淡的回应:“哦!”。

2、我国高等教育大学生教育阶段分为两种形式:

大学本科(简称大本、本科、大学)和大学专科(简称大专、专科)。两者区别主要有两点:

学制:大学本科4-5年,大学专科2-3年。

学位:大学本科可申请学士学位,大学专科没有学位。

一般一本大学即经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可在该省招收本科第一批此次考生的高校。目前我国可在全国招收本科一批的大学主要有教育部直属或其他主要部属以及部分省属重点大学(一般多为985工程或211工程院校)。有些一本院校主要以本省为主体,全国部分省份一本为次。

总体上来说,一本大学大都是部委直属大学或者“211工程”大学,而二本大学大多为省属大学或者非“211工程”大学,二者在师资、硬件等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追捧一本大学的主要原因。但是相对来说,考上一本大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同学读的是二本大学。

3、三本院校与一、二本院校的区别

(一)、高考中本科按录取批次划分为三个批次,一本为第一批次、二本为第二批次、三本为第三批次。(填报志愿过程中,三本已经和二本合为同一批次!)

(二)、三本和一、二本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本科层次的高校):一本、二本、三本都是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系列,学制都为四年,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都是相同的,是不标明几本的,只表明是本科,都以自己高校的名称具印,都是“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证书,所以一、二、三本的毕业生都将获得国家、国际、社会上都承认的学历证书。

是入取批次不同:一本为第一批次、二本为第二批次、三本为第三批次。(填报志愿过程中,三本已经和二本合为同一批次!)

是收取的学费不同:一本、二本相对稍少一些,但一些转设二本学费也相对稍高一些,三本院校学费相对也稍高一些。

一本是“公办范畴”的;二本大多数是“公办范畴”的,但有极少数也属于“民办范畴”的;三本:主要是指“独立学院本科院校”等,是“公办民助范畴”的。

4、大专包括高专和高职两种形式

大专教育主要也有两种实现形式:

高等专科学校(简称高专)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高职),两者也只是侧重不同,无本质差别,前者重能力,后者重技术。高专和高职同属大专。

本科高校只有一个层次和等级本科教育层次

大家都知道,高等教育分为四个层次和等级:

总之,本科高校只有一个层次和等级,就是(本科教育层次)。1、2、3本高校是同一个层次和等级的“本科高校”只是侧重不同。“重点本科高校”与“普通123本高校”两者也只是侧重不同,无本质差别,前者注重理论研究后者注重理论实践应用,也就是前者重研究后者重应用。

本科高考入取批次的不同,本科123本叫法称呼的不同,本科办学等级(部属、省属、市属)的不同、本科办学体制以及性质(公办、民办)的不同,由办学体制决定的本科学费高低的不同,本科(123本)各大学毕业证书“本簿和颜色”的不同,与本科高校的层次和“学历、文凭”水平的高低无关,所以123本高校是具有相同本科学历和文凭的高校,只是侧重不同,重点本科高校(985、211高校)重理论研究,普通本科高校(普通123本高校)重理论应用即重点本科重研究,普通本科重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85本科有必要考研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