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画?

他不仅定义了波普艺术,还道破了传统艺术家们最不愿承认的事儿:艺术可以流行,还可以做得很商业。

他是谁: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

好奇心:为什么汤罐头不能成为艺术创作的内容?画可口可乐瓶难道就不是艺术了吗?

“在 60 年代,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都感到兴味盎然。在 70 年代,每一个人开始抛弃每一个人。60 年代吵吵嚷嚷,70 年代空空荡荡。”

说这话的人,正是那个在吵嚷的 1960 年代,引领起一场波普艺术革命的人。但他对 1970 年代的描述,似乎又不那么准确了。至少,就他自己而言,他从未被 1970 年代所抛弃。他从未被任何时代所抛弃。

在美国 1950 - 1960 年代的艺术家里,他是最早对艺术和商业的关系直言不讳的人,“商业艺术是艺术的下一个阶段。”

这句话,站在当时来看是预言;站在现在往回看,却更像是他的处心积虑。所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

在沃霍尔所活跃的 1960 年代初期,美国几乎有一半的人口,年龄在 18 岁以下——那是年轻人的时代。1950 年代摇滚乐和黑白电视剧带来的精神释放,已经不能满足他们。这些人一边反对保守、对固有文化保持质疑或不屑,一边享受着 1960 年代初彩色电视机带来的新鲜感,以及电影、广播、小说等流行文化衍生出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胃口正变得越来越大。

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和贾斯培·琼斯首先站了出来。他们反对达达主义所崇尚的“虚无主义”,想方设法在艺术和生活之间建立联系。于是,人们在艺术作品里看到越来越多生活中的日常用品:流行的快速消费品先是被拍成照片,然后通过丝网印刷技术跃上画布。

罗伯特·劳森伯格的 《床》, 画布上挂着睡袋和枕头,并布满了五颜六色的颜料

沃霍尔最先捕获了这个潮流,开始用丝网印刷技术进行大批量的绘画。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个商业画家,专门绘制广告画。

1962 年,他创作的《金宝汤罐头》(Campbell’s Soup Cans)在洛杉矶展出,它包括 32 块帆布,每一块都画上了一个金宝汤罐头,使用半机械化的丝网印刷技术完成。这个现在被看作是沃霍尔代表作的作品,在当时的反响却很一般。反而是这场展览所引发的关于“沃霍尔到底是不是一个艺术家”、“《金宝汤罐头》是否有艺术价值” 的讨论,让当时还没什么影响力的沃霍尔成为了艺术圈里的谈资。

安迪·沃霍尔的《金汤宝罐头》

沃霍尔本人是不怎么在意这种讨论的。他相信属于他的艺术时代即将到来。他相信,商业社会加速了消费品的同质化,也把阶级给抹平。而流行文化正是商业社会里最具魔力的东西,无孔不入。

“有钱人和你喝一样的可乐、吃一样的热狗、穿一样由国际女装工人联合会生产的衣服、看一样的电视与一样的电影。” 沃霍尔说。

既然生活都已经不分阶级,又为什么要把艺术区别对待?

后来,他用一样的方法创造了以可口可乐、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为主题的作品,全都是关乎当下或流行的主题,要么就是生活当中最平常不过的东西。

他改变了艺术的内容,也改变了艺术创作的过程。为了加快创作的效率,他干脆雇佣了助手,让他们完成作品中的环节,自己只在最后签个名。整个过程就好像工业生产的流水线。

“沃霍尔画什么根本不重要,因为他的客户只看得见他的签名。” 艺术评论家。

1964 年,沃霍尔的《金宝汤罐头》单幅作品售价 1500 美金。这触动了他的艺术家同行,也在社会上掀起一场关于艺术价值的讨论。在一些人看来,沃霍尔的作品欠缺技巧,只是在卖弄概念,把“流行”当作自己的挡箭牌。

但这种“卖弄概念”的做法,沃霍尔之前就有人干过了——杜尚和他的那只马桶,曾让整个艺术圈吵得不可开交。但沃霍尔之所以空前绝后,是因为他不仅创造了概念,还是把这种概念普及给全世界的人:平常的东西,为什么就不能流行?他定义了波普艺术,这定义本身又变成了更具价值的东西。后来者杰夫·昆斯,达明安·赫斯特,或者村上隆,哪一个不是这个基础上的再发展?

他还不停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聚焦之下,为的是保持永久的曝光度。这种自我宣传在四五十年代的艺术家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丝网印刷之后,他涉足电影、电视、雕塑、音乐,还创立了杂志《访谈》(Interview)。但他一点不满足。他说他非常嫉妒李维·斯特劳斯,因为他发明出了能大量生产的牛仔裤。

“我想我可能是全世界最善妒的人之一。如果我的左手画出美丽的图案,我的右手便满心嫉妒。如果我的左腿跳出优美的舞步,我的右脚就开始嫉妒。”他的嫉妒让他停不下来。

1987 年,他死于突发性术后心律不齐。今年六月,沃霍尔于 1962 年创作的《一块钱纸币》以 2000 万英镑的价格售出。时代什么时候抛弃过他?

这是 “50 个有好奇心的人” 系列,我们将介绍:,,艾萨克·阿西莫夫, ,亨利·卢斯,,约翰·亨德里克斯,,,,盛田昭夫,,诺兰·布什内尔,,乔治·伊士曼,,,冯·诺依曼,拉里·佩奇,,戈登·摩尔,安迪·沃霍尔,,“中本聪”,,,,保罗·史密斯,,萨奇兄弟,查理·芒格,,,林纳斯·托瓦兹,,马克·安德里森,埃德温·兰德,,,,哈利·厄尔,蒂姆·伯纳斯·李,,雷蒙德·达马迪安尼古拉·特斯拉,,,吉姆·克拉克,霍华德·休斯,。名单可能会继续扩充,如果我们发现了足够了不起的好奇心。 

所谓指画,就是用手指头作画,这种方式听起来新颖,却不稀奇,它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技法。可别觉得不用笔画不出什么好的作品,对大佬来说,用什么工具都能创作艺术。

清代指画的代表人物是高其佩,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少听,他是扬州八怪李鱓的老师,由他为首的指画流派,在当时参与者广泛,影响巨大。

高其佩出生于顺治末年,为满族官宦世家,“三藩之乱”中,他的父亲高天爵被叛军所杀,高其佩子承父荫,得到朝廷授官,此后在官场沉浮几十年。

虽然人在官场,高其佩最倾心的却还是书画艺术,他的艺术才华出众,作画随意潇洒,特别是还开创了指画之风。关于高其佩是怎么想到用手指画画的,《指头画说》里是这么说的:

倦而假寐,梦一老人引至土室,四壁皆画,理法无不具备,而室中空空,不能枉仿,唯水一孟,爰以指蘸而习之。觉而大喜,奈得于心而不能应之于笔,辄复闷闷。偶忆土室中用水之法,因以指蘸墨,仿其大略,尽得其神,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职此遂废笔焉。

也就是说,高其佩的创意是做梦得来的,还真别说,中国及至世界历史上,也不乏有艺术家或学科大佬有这种经历,睡觉做梦,梦见不寻常的事物,有如被开了窍。话说咱普通人就不行,做了个厉害的梦,醒来要不忘了,要不喊一声牛批就完事了。

高其佩因为这梦,后来刻了一枚印章,上面写着“画从梦授,梦自心成”,看来其指画源于梦授是确有其事了。

书画鉴定大家杨仁恺对高其佩梦得指画之事,曾这样分析:高其佩指画,应为画家于长时期绘画实践中,在“恨不能自成一家”抱负驱使下,最终舍弃画笔,以指墨直抒胸臆,求得标新立异的独特画风。

这是在说,高其佩沉迷于绘画,精通笔墨,但就像还差最后一关就能无敌的武侠高手一样,到了一定程度后,他始终无法再突破自己,也就陷入了所谓的瓶颈中。

在这种苦闷、求索无门的状态下,高其佩算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最终做了这样一个梦,也让他找到了突破口。

高其佩的手指画,是“吾画以吾手、甲、肉掌、背俱,手落尚无物,物成手却无。”

不单单是手指头,他的整只手,每个部位,都可以灵活作画,这也说明了他在指画上的用功与娴熟而精湛的技艺。

其实和毛笔相比,指画有个明显的缺点,就是手指头蓄墨、蓄水量少,在创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断缺、粗细不一的现象。高其佩的神奇之处,就是将这种缺点变成特色,他常简化形象,提炼最需要描绘的点,画出其精髓,绝不繁冗。

大到山水、人物,小到花鸟虫草,高其佩都能一挥而就,而且所画物象具有高超的表现力,就连一只小小的螳螂,它的触须、细脚都能细致画出。其运指流畅,一气呵成。

▲《高岗独立图》,这是高其佩指画人物的代表作,图中人物、山石都是他用指画勾线造型和皴擦点染的,既有毛笔画的传统韵致,又有自己简约、飘逸的特殊意趣。

从二十岁开始,高其佩用指作画的时间长达50年,他的绘画题材十分丰富,内容无所不包,而形态神韵皆在,或简淡古拙,或深厚浑穆,丝毫不输用笔作画。

用手指代替笔来作画,虽然古已有之,但高其佩将其造出了气象,不夸张地说,这也算是高其佩开创的一个前无古人的新流派了。

虽然最开始的时候也有人嘲讽高其佩的指头画,但这并不妨碍高其佩将其发扬光大,并且他也吸引了一众优秀人才纷纷前来学习,在当时及后世影响都非常广泛。

乾隆曾作诗《高其佩指头画虎》:“铁岭老人阎李流,画不用笔用指头,纵横挥洒饶奇趣,晚年手法弥警遒。为吾染指画苍虎,气横幽壑寒飕飕……”

嗯,乾隆这诗,说得挺好的,既然能被他老人家夸赞,也说明高其佩的能力和名气。

《指头画说》中还记载,高其佩曾为兵部尚书卢舜徒画人物像,画成后和真人相齐,卢舜徒欢喜若狂直喊:“神乎技矣!进乎道矣!”

《清史稿》记载“高其佩画有奇致”,连郑板桥都佩服他“轩然特出,冠绝一时”,如此不拘一格创新精神,也丰富了画坛,为中国的灿烂文化增添了宝贵的一笔。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棕色的和谐》或者《鲁昂大教堂》作者是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 )
《棕色的和谐》这幅画显然是在一天下午画的;当时天气阴冷,气氛忧郁,光线晦暗而又沉闷,只见大教堂耸立于一片灰色的天空下,画面上用的是赭石色。
灰色的大钟,四周细细涂抹了一点既蓝而又带深灰的颜料,中央部分用的却是黄褐色。中央三扇大门如同三个黑沉沉的洞穴;那木门的深暗色今日仍可从画面上看出来。在以灰色为主的这种深暗色度的调和之中,我们仍可看到停留在各种雕塑上的光的符号,因为这些雕塑是用少量活跃的色彩绘出的。
彩绘玻璃窗上的蔷薇花饰,在正中大门小尖塔后面用的是沉浊的蓝色,因而清晰可见。
  相反,《鲁昂大教堂》这幅画是莫奈在一天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改换窗口画出来的,存放于马尔莫当博物馆。如今仍保留着草图状态的这幅画,稍稍从侧面看去,其黄色和浅玫瑰色已随着侵入其基础部分的巨大蓝色暗影而看不出来了。
在正中的三角楣顶端,阳光和暗影却异常分明;珊瑚红的笔触在门框处呈曲折状,为突出每个空隙处而使用的鲜红色和橙色,使得整个建筑熠熠生辉。各处雕塑则因用的是淡蓝色而基本上难以看出,塔楼上的尖形拱肋、小尖塔以及高过淡紫色大圆花饰的长廊都用的是这种颜色……阳光及各种折射光的明灭不定似乎都在使得建筑物得以形成,而又将其化解……除正门的上方,颜料都用得很淡。
为恢复光的活力,莫奈发明了一种非常具体的“粗糙而又粘稠”的笔法。他的这些有关大教堂的画是在吉维尔尼的画室中完成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术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