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无√振动?

如今,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使用智能手机,这样高的使用率导致越来越的人患上了智能手机综合症,而可能唯一值得我们庆幸的就是这些综合症的名字听起来都还有些酷。

显然,“文本爪”和“手机肘”并不是专业的医学词汇。前者用于形容因连续在智能手机上滑动、编辑短信或玩游戏而引起的手指痉挛或手部肌肉疼痛。后者则用来形容手肘长期弯曲之后无名指和小拇指出现的算麻感或响声。日积月累,智能手机使用时间过长会对你的肌腱造成极大负担,使你患上类似肌腱炎、腕隧道综合症等病症。

当你已经因不间断地使用手机而感到不舒服时,请放下心爱的手机,试着向后弯曲手腕,像祷告一样将两只手合在一起,然后向下压,最后活动一下手腕。

但如果你的手腕已经酸疼了一周以上的时间,那热敷的方法可能会有些缓解作用,但最好的方法还是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每天你总有那么几个小时要保持低头用手机的姿势,这对你的脖子和背部肌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这种颈部肌肉承担过大压力的状况被医生形容为“简讯颈”。英国对本国青年人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在过去一年中,有84%的实验对象有颈部、背部肌肉酸痛的困扰,尤其是当他们以不正确的坐姿使用电子设备时。

矫正坐姿、降低智能手机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是减轻背部酸痛和颈部压力的好办法。另外还有一个可能会有些尴尬的小方法,试着在使用过程中把手机举到自己面前而不是放在膝盖上。

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小字、快速浏览朋友圈、微博等社交软件内容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出现眼部疲劳、视力模糊、头晕和眼干等情况。如果你不幸患上视力模糊和颈椎病两种病症,那你很可能会受到经常头疼这一并发症的困扰。

如果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你的眼睛感到不适,那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调大手机文字字号。另外,你还必须要注意手机与眼镜之间的距离,根据多位医生的建议,至少要保持在40厘米(大概两个成人手掌的长度)以上。而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把眼睛从屏幕移开,用眨眼的方式向远方看看休息一下这种小事,应该不用我们多说了。

患有“无手机恐惧症”的人会因手机不在身边或不能使用手机而变得焦虑、消极;会时刻检查自己的手机在哪;会时刻担心自己失去手机。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1000人中有660个人患有这种病症,其中女性所占比例更高。

深呼吸可能会起到一些帮助,也可以尝试参加一些有助于减轻焦虑感的活动,比如瑜伽。

印第安纳大学的一位教授发现,几乎89%的大学生都会在手机并没发出任何声响的情况下,产生手机在震动的幻听,尤其是那些过度依赖于社交软件的学生,他们产生振动幻听的几率更大。

试着关闭手机的震动功能,并只在特定时间检查手机是否接到新消息。如果你不得不把手机随时随地带在身上,请把手机放在双肩包或外套口袋中,以免你老是想拿起手机看一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3 月初,的震动又被拿来说事了。谁家旗舰手机用的转子马达,谁家旗舰又用了线性马达。那么,手机上的马达究竟有多少种,它们又经历哪些故事呢?本期,就让小编来好好捋一捋,让各位不在糊涂。

如果经常看拆机图,就可以知道在电池下方,类似四驱车马达缩小版的元件就是转子马达。它是利用马达里的偏心转子实现振动,从马达启动到结束的时长为 60ms 左右,振动量也就只有 0.6Gpp 左右。给人的感觉就是无法做到快速启动、快速停止,振动很不及时,在声音上的表现就是大家经常调侃的「嗡嗡嗡」。

不在是通过转子产生振动,而是依靠电压驱动与弹簧链接的移动质量块,质量块在弹簧的共振下被振动。线性马达的启动和停止时间只需要 15ms 左右,远比装置马达来的快。振动量也要高出一大截,达到了 1.7Gpp 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线性马达听起来是「哒哒哒」,振起来非常的爽。另外,由于振动频率和振幅可以调节,所以一般搭载线性马达的手机在不同场景下都有着不同的振动效果,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线性马达又分为两小类,圆形线性马达与横向线性马达。

圆形线性马达是使用 Z 轴进行振动,这也是它在外形上主要是圆形的圆形,所以也叫做是圆形线性马达 /Z 轴线性马达。因为手机机身及内部空间的限制,圆形线性马达往往体积较小,振动行程短,振动量也小了,其使用手感也还是不如横向线性马达。

这个就是目前手感最好的马达振动系统(前提是系统对马达的优化要跟得上)。从名字不难理解,它的震动方式是横向的,也被称作 X 轴线性马达。横向线性马达最早被人熟知是在 2016 年 9 月发布的 iPhone 7 系列,当时人们惊讶为什么取消实体 Home 键的 iPhone 也能有与实体按键一样的振动手感。后来拆机发现是横向线性马达的功劳,自此,人们便开始注意到手机的振动体验了。

在功能机时代,绝大部分手机是没有振动也根本不要振动的。实体物理按键敲下去就就非常的爽,当时的电话短信等消息通知也就只需要声音就够了。到了智能机早期,厂商才开始在没有物理按键反馈的智能手机加入转子马达。当时不仅有短信、电话的消息通知,各路第三方 App 也开始推送消息,振动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况且为了找回功能机时代物理按键的快感,马达也在逐渐的被重视。

手机振动马达史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2016 年前的转子马达, 年的线性马达,现阶段的横向线性马达。

其实那会儿的智能手机特别是安卓手机,就是单纯的添加一个振动,有振动就可以了。再者,当时的用户也不重视振动体验,所以各家厂商也没有在振动上面花太多的精力。如果现在回过头去体验那些上古机型,真会反问自己当时是怎么能容忍这么差劲的振动。

系列时达到了高潮,用户逐渐习惯了振动手感更好的 iPhone 7 系列。

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安卓手机厂商在提升手机的振动体验,iPhone 的振动结合 iOS 的优化,已经很完美了。

最开始重视振动的是魅族,当时在魅族 15 系列使用了横向线性马达,并在系统上做出了深度的优化与适配。后来消费者注意到手机的振动也可以这么的爽快,厂商开始重视它们旗舰手机的振动体验。三星、OPPO、华为都开始使用横向线性马达了。只不过因为成本,横向线性马达一般在旗舰手机上才能见到。

3. 现阶段的横向线性马达

年后的几场手机发布会,厂商都花一些时间来谈一谈它们手机的振动体验,在系统上做了哪些优化,又在玩时做了哪些 4D 游戏震感的加成。让普通用户越来越重视振动,也就引发了前段时间的「嗡嗡嗡」与「哒哒哒」的形象比喻。不过还是因为成本,千元机甚至两千元的手机都很难见到横向线性马达。不过一旦横向线性马达大需求增加,其价格也会逐渐的下探。届时,千元机也将有「哒哒哒」的振动了。

现阶段选手机,还是要选择哒哒哒的线性马达,最好选择横向线性马达。当然,iPhone 在振动上的体验还是绝对的领先。Apple 总是在一些影响日常使用的细节上引领着其它手机厂商,比如说振动,又比如说扬声器。不过在 Apple 引领了三四年后,安卓也紧跟脚步,逐渐的在使用更好的硬件,再优化系统,也能给用户一个更好的振动体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振动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