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直门和165中学合并了,为什么毕业证还是各是各的,说明还是有区别的吧?

开个玩笑,因为法国考试考4个小时,只写一道题。中国考试考2个小时,写好多题。。。

好吧,还是得认真回答一下。

这个问题虽然问得不准确,但其实是很有意义的。大家不用把题主搞个大批判,毕竟真正了解法国高中教育的人本来也不多。答案比较长,先上结论吧:因为教育的出发点有根本性的差异。

在法国读高中的时候,曾经拥有过一个极好极好的哲学老师,所以我还是想结合自身体验,来更深入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上面的回答已经比较明确地指出了这是法国高考哲学考试的内容,所以用来和中国的语文作文直接进行相比确实有所不妥。但其实即使是用法语科目的高考题目和中国的语文作文相比,差别依然很大。

法语科目的作文dissertation是很无聊的一件事情,相当于写一篇小论文,全篇思路要求很严谨,段落格式越八股,越不容易出错。另外因为是论文,所以辞藻的华丽并不很加分,各种修饰手法更是会画蛇添足。

而中国的作文完全是另一个概念,从类型上就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等等,而其实这里面的任何一个文体都是不符合法语dissertation的要求的。另外中国的作文还讲究文字美,语言美,诗意,深度...

所以即使是语文教学,两个国家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也是我为什么讨厌法国高中法语课的原因,因为上来上去都是枯燥无味的东西,再好的文章都要大卸八块,分析到文章用了多少个“我”,多少个“的”为止,早已丧失了文章最初的美感,然后说所以这篇文章写得好啊...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样一种考试和教学方式,对思维的严密性及批判性的培养,确实是有帮助的。事实上,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几乎被用在了每一门文科科目中。

就高中教学而言,这样一种思维训练的方式,在哲学这门课中,被运用到了极致。

哲学课一般在高三的时候才开始上,上课方式一般就是老师一言堂,学生在下面拼命记笔记。教学质量几乎完全取决于老师,内容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分类,然后从古希腊的哲学家开始讲,一直讲到20世纪。每周上三个小时,家庭作业就是写论文。可以想象,这是一种高度填鸭式的教育,而且由于大多数法国人在高三的时候依然非常中二,所以一般根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但是为了高考,硬着头皮也得学。

但我依然认为这门课上得非常有意义。因为到了高三这个年纪,少部分同学的心智发展速度快于剩下的,他们已经开始在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个时候的哲学,虽然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仍然是对牛谈琴,但对那几个“早熟” 的同学来说,却是如沐春风。(我也算那如沐春风的一员,不过我年龄本来就比其他同学大。) 这也是为什么多年过去,我依然对当时上课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记忆犹新。当然,老师也很重要。有的哲学老师只顾自己讲,而且觉得学生都是SB,肯定听不懂。但有的老师会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慢慢把学生引入思想的王国。很庆幸,我的老师是后者。

那在经过这样的一种思维训练以后,考哲学高考的那几道题目依然很难吗?

是的,对于大多数法国人来说,依然很难。

以“人活着是为了幸福吗”这道题为例,我们可能会联想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也有可能有黑格尔,马克思的一些思想,最后可能还能加入萨特,伯格森的一些东西。这些人的一些主要思想,确实都多多少少在高三的教学大纲里被提及。但是要把他们全部理顺,并且不偏题的把观点阐述出来,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

而且,为了得高分,论文还得写得八股一点,于是除了开头的introduction和结尾的conclusion,中间一般会有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思想步骤,每个步骤最少要引用两位哲学家的思想。

当把这一切都组织起来,再洋洋洒洒写上三四个小时,就可以交卷了。。。当然了,能不能及格那还得看点运气。因为考核的重点不是你文章的结论,而是你论述的严密性。事实上,考官几乎不会看你最后一段conclusion的结论的。

这里补充一下,什么才算论述严密呢?一道“人活着是为了幸福吗”,要考4个小时,而且没有任何其它提示。如果只是像普通国内的论述题或者作文一样,写个半小时一小时,即使写得再好,在这里也只能算是个提纲。而要想写得更长,就必须写得更细,并且言之有物,所以要有别的哲学家的具体思想。上面的高票答案已经给出了一个答题提纲的范例,我想说的是,把半小时写出来的提纲,写成四小时的论文,且不能有废话,这中间的难点依然很多。所以法国学生也要反复地进行训练。

总之,法国高中教育就已经极其注重思考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同时充斥着强烈的精英主义,这和他们的整个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虽然有的时候我也觉得已经有点极端了。而中国的教学理念,我感觉依然是以应试为主要目的,而且是比较反对精英主义的。这个当然是和国情有关,这里不涉及孰优孰劣的讨论。

所以我听不少中国人跟我说,"法国人写得那些东西又臭又长,就那么点破事,说个半天,那么玄乎,其实就是装逼。" 我的观点是,如果真是装,能装得那么卖力,也是一种本事。更何况,如果自己没考过,怎么就知道别人是装的呢...

Diploma)。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中学教育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中学课程体系之一,也是最权威的“非应试”教育体制。OSSD以其优质严格的教学管理在全世界具有极高的认可度,获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世界顶尖大学认可。

回答后半段附申请优势案例!

OSSD课程是安大略省教育部为9-12年级(相当于国内初三至高三年级)中学生设计的学习课程。学生通过选修不同的课程后

1. 获得30个高中课程学分(18个必修课学分、12个选修课学分)

2. 通过安省高中文学水平测试(OSSLT)

3. 完成40个小时的社区服务

就可获得此高中文凭,并可持此文凭申请国际顶尖大学。

那么,OSSD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到底有哪些具体的优势呢?

国内即可注册安省学籍,获加拿大高中学历,世界名校录取大大提高

加拿大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教育质量极高,且80%名校都集中在安大略省。获得OSSD学历,则可以直接与安省本地学生一样在101通道申请,分配比例最大的录取名额,就像在国内以北京户口申请北大清华,避免国际学生竞争激烈的105通道,更容易脱颖而出。申请其他国家大学,与加拿大本地学生享受一样权利,被世界名校录取的比例大大提高。所以很多国内只能读二本大学的学生,能通过OSSD项目就读比清华、北大排名还高的大学。

免高考,免A-level免SAT免AP,OSSD平时成绩即可申请全球名校

OSSD是世界权威“非应试”课程体系,学生申请全部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顶尖大学和绝大部分美国名牌大学,无需出具任何国内成绩(平时成绩、会考或者高考成绩),无需参加留学目标国学生都需要参加的A-Level/SAT考试,无需参加标准考试,只需出具OSSD 12年级6门课程平时成绩,一次考试不理想,还有机会补救和提高,完全人性化设置,不存在一考定终身,直通世界名牌大学。

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评分,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最优成绩

OSSD学生可以在近20门12年级大学准备课中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申请大学专业,选择6门课程,以擅长科目申请大学,每科成绩以“70%平时作业+30%考试”组合,评估形式多样,各种能力特点的学生都可以展现优秀特质,避免题海战术式考试型学习,给予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台,进而达到更好成绩,进入更高一级的大学深造。

OSSD成绩在国际认可极高,无数成功案例证实了以OSSD成绩申请美、加、英、澳大学的录取比例远高于以高考成绩申请。很多在国内高中阶段的成绩只够上二本的同学,如果上OSSD,一样有很大希望进入国际名校。

学习综合能力充分提高,避免大学高淘汰优势,海外留学充分适应

OSSD是国际权威中学教育体系,项目从设置到评分,均受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严格监管。OSSD课堂注重发展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逻辑思维、分析判断、报告写作、课堂讨论辩论和演讲能力。OSSD 11/12年级设置为大学准备课程,尤其以12年级开设高等函数、微积分、高等化学/物理/生物、高阶会计等大学基础课程,是进入相应顶尖大学的必修课程,课程设置与大学课程紧密衔接。就读OSSD课程,相当于在国内度过适应期,为未来留学打下坚实基础,从本质上解决学生海外留学不适应的难题。

获得OSSD文凭需要30个学分,国内中学课程可以最多转换23个学分,学生可以在10个月修完大学申请所需6门课程和其它OSSD毕业所需课程。同时在国内就读,节省大量的经济成本,不仅节省经济成本,更加节省时间成本,被称为耗时最短、性价比最高的名校通道。

如果你想更详细的了解OSSD这个宝藏体系,欢迎点击下方名片添加微信来咨询我~乐意解答

下面我们来直接看看加美英澳大学申请优势案例!

OSSD申请加拿大名校优势

加拿大安大略省汇集了80%加拿大一流的大学,录取政策倾斜本地学生,OSSD学生相当于国内学生以北京户口报考清华北大

学生以安大略省本地高中生身份填写101表格申请大学,而非国际学生所填105表格。享受更多的录取名额,高达几十倍的录取比例,避免与国际学生之间在狭窄通道的激烈竞争。

中国高中学生录取学术要求:

3.高中高考成绩(或SAT或ACT成绩替代)。

安大略省高中学生录取学术要求:

1.安省高中毕业证书OSSD;

2.6门大学预备课平均成绩,包括12年级英语课ENG4U (部分专业要求微积分课程MCV4U)。

OSSD申请英国&澳大利亚名校优势

申请英国/澳大利亚名校,免预科,免A-Level。中国学生申请英国大学需先读一年预科或参加A-Level考试,以OSSD成绩直接申请英国或澳大利亚大学,免预科,免A-level,加拿大与英国和澳大利亚同属英联邦国家,OSSD学生在英国和澳大利亚非常受欢迎,而且加拿大本土学生又很少申请,因而录取比例非常高。

英国排名前五的大学——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为例

中国高中学生录取学术要求:

1.会考成绩无法用于直接申请;

2.学生必须参加预科学习或者完成其他学历证明。

安省高中学生录取学术要求:

1.安省高中毕业证书OSSD;

2.6门大学预备课平均成绩;

3.要求A-Level数学成绩的专业可用OSSD12年级任一数学课程(高等函数、微积分和向量或数据管理)的成绩替代。

中国高中学生要求:高考总分的70-80%以上。

安省高中学生录取学术要求:

1.安省高中毕业证书OSSD;

2.6门大学预备课平均成绩,包括英语。

OSSD申请亚洲名校优势

就读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大学无需雅思成绩,直接用OSSD12年级英语成绩替代雅思成绩,直录这些世界名校。

中国高中学生录取学术要求:

安省高中学生录取学术要求:

1.安省高中毕业证书OSSD;

3.若有12年级英语成绩达到了专业录取要求,则无需英语语言考试(雅思/托福等)成绩。

当年上大学时,山东同学对江苏高考的态度是:“你们或许很强,但比起我们还是要弱了一点”。

天津同学的态度是:“两位都是大佬,我就是一高考混子,不用理我”。

上海同学的态度是:“江苏也就那样吧,外语水平比上海差远了”。

我是08年的江苏考生,这些年因为高考改革,十多年来的江苏考生都是只能默默努力却不一定能得到认同,有些省份有些人愿意承认江苏考生的付出与辛苦,有些却觉得我们只是自己跟自己玩的井底之蛙。对此,虽然我是江苏考生,但我不代表江苏人,我仅表达一下我个人的态度。

首先,很多人说江苏是经济发达省份,因此教育资源领先其他省份,由此取得好成绩不能说明其他省份考生不努力、没天分,这点我同意。确实没什么好得意的,客观条件确实有差距。

其次,上述三个个例中,山东、天津的同学给予了江苏考生较高的认可,我个人一直以来都回报以同等的尊重。虽然天津考高真的很容易,但我知道,这也是客观条件,和我们江苏优质的高考资源一样,所以只要天津的同学认可这一点,他就值得我尊重。

最后,既然领先教育资源不如我们的兄弟省份有些胜之不武,那么,北京!上海!作为全国教育资源的天花板,要来一场吗?

作为真正最后的ps:学弟学妹们别怪师兄,我们没机会了,只能舔着脸靠你们争脸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中学毕业生去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