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研究生,没读书过的她照样撩?

关键词: 想让他喜欢我 题主女

我158cm,50kg,年收入50-80万,家庭条件一般,本科毕业;他181cm,81kg,年收入30万左右,研究生毕业。他比我小四岁,我们是工作的时候认识的,当时他是甲方公司代表,我去给他们公司提案。

认识之后我们每天都聊天,晚上也聊得很晚,要双方都微信互道晚安才能睡着。什么都聊,包括他家庭父母的关系,择业方向,电影,旅游。

我们非常聊得来,周末的时候,只要他不加班,我们就约着去看电影,吃饭,沐足,极限运动,或者周边逛逛。

他去国外也会给我买小礼物,我也经常给他买小礼物,比如茶具、家居香氛、小内裤、唇膏这些小东西,我担心他是一个男生不会去买这些东西,所以我都会给他买。

我们在一起,不会牵手,也不会接吻,什么都没做,就像好朋友在一起。有一次我表示喜欢他,想和他在一起。

可是他说对我只有好朋友的感情,没有男女朋友的感觉,他说了后我心里非常难过,但我们还是见面看电影,当做什么也没发生。

我想问一下莫心老师,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如果我想让他喜欢我,我该怎么做?他心里是不是真的只是把我当朋友?希望莫心能给我一些建议。我也知道我们的年龄和身高,确实是个问题。

这恐怕不止是年龄和身高的问题,还有长相上和聊天能力的问题。

你喜欢对方的身高和与你相近的生活方式,但你没有让对方产生荷尔蒙和征服欲,从头像上来看,你也没满足大多数直男的黑长直幻想。

你们俩肯定不是纯友谊关系,只是你让对方感觉太熟悉了,近乎是一种亲人的熟悉感。这样怎么会产生爱情呢?爱情的产生本质是一种情欲和荷尔蒙的释放。

你们之间熟悉,但没有暧昧的氛围,你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制造这种感觉。比如看电影时做出喂他吃爆米花的动作,等他张嘴快放到他嘴边时,你就收回来放自己嘴里吃掉,加上一个调皮坏笑的表情。

你们太熟了所以需要拉开一定的距离,比如消失一段时间不跟他约会,跟别的男生约会。因为之前都是彼此占用对方时间,潜意识你们都会觉得彼此关系很好。

甚至会有一种对方是你的人这样一种错觉,当你被别人约走且没空理他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的东西被人抢走了,会产生一种焦虑和愤怒的情绪。

他会更容易产生追求自己东西的欲望,会对你更加关注。当然这也是有风险的,如果对方对你没有一点好感,可能就不会产生任何情绪,就你的情况应该是有好感的。

只是他自己意识不到失去你会是什么感觉,你需要激发他的这种失落感,重新立审视你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是我害了她吗 题主男

莫心老师好,我23岁,她19岁,我们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她是我的手下,我们谈了半年恋爱,同居了4个月,分手那天是因为她和别人玩的太暧昧了。

前一天她和闺密瞒着我和她的男神出门喝的烂醉,喝到凌晨三点多,还是我出门接回来的,我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第二天还是微信不断,还躲着我聊,我太吃醋了就分手了。

之后她果然和那个男的好了,然后那个男的不要她了,她又换了一个对象,新的那个对象不要她了,她又换了一个,这是第三个了,之后天天腻在一起。

那个男的天天会来我们公司,认识不到一个月居然还见了父母,决定结婚。我想问莫心老师一下,不会是我害了她吧,我对她还是有很深的感情,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非常能理解你的感受,既委屈又愤怒还愧疚。委屈的是她有自己的男神还背着你和别人聊天,这是她个人的人品有问题。愤怒的是她怎么能这样对你,之后还换了很多男友。

愧疚的是你觉得她这样是糟蹋自己,你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才让她走了这要一条情感之路,但是你不知道的是或许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方式,离开你或许她觉得很开心。

你无权替他人感受他们的感受,所以不要自己臆想她的感受了。过好你自己的生活才是正经事,至于她要谈多少个男朋友,那是她自己的事儿,显然你俩是不合适的。

我觉得这个女孩儿还太小,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对她来说谈恋爱就是一种游戏,她只想体验但没有负责任的能力。

女,27岁,研究生在读,体重超重因此很自卑,家庭条件小康,父亲身体不好;对象,28岁,本科,工作稳定,月薪5000+,无车无房。

我们是异地恋,从开始谈没多久就没在一个地方了,平时都是微信或者语音,但总是有聊不完的话,说不尽的开心。他对我很好,每个月都会来看我,为数不多的工资有部分还要贡献给祖国的交通事业。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谈了一年多了,中间吵过架,因为我的不自信所以作天作地,因为他工资不高没上进心也闹过分手,但这些不开心的都过去了,不得不说在这段恋情里我们都成长了很多。

在谈了3个月的时候,我和家里说起过他,仅仅是说到在交通公司工作,我妈不问人品性格学历家庭一口否定,因为我妈的强势,我争取的力量特别微薄。

我告诉他,他告诉他妈,所以那次分手是因为家庭介入,幸福戛然而止。后来因为两人都不舍,再次联系上,瞒着彼此的父母。今年过年回去他和他爸妈说了我们的事,他爸妈很喜欢我,支持他的选择与决定,说只要我坚持我妈一定会同意的。

现在的问题是因为阅历和环境的变化,我对物质条件有了新的认知,刚认识的时候他的工资和现在差别不大,但是我越来越觉得他穷。

他说他也在想办法挣钱,可我似乎没看到他有什么改变,我心里干着急。我总会不自觉的想到以后,车贷房贷,抚养子女赡养老人,源源不断的困难。

昨天他问我什么时候带他回家,我竟然一时间回答不上来,突然有种很愧疚他的感觉。我是想和他走下去的,莫心老师我想问,我这种犹豫是正常的吗?我要怎样调整心态?我该怎么和父母说?

作为一个普通人你的反应还算正常,但是现在的情况就像你喜欢一个帅哥你嫌弃他穷,你喜欢一个富人你嫌弃他丑,对你来说最好的就是又有经济条件又好看。

但你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你本身体重超重,虽然你具体没说是多少,但我想你是一个小胖姑娘吧。家境也不是大富大贵,人家男生也没嫌弃你不好看,也没嫌弃你家穷啊。

一个又好看又有物质条件的男生会想娶一个家境一般的胖姑娘吗?正常情况下不会。如果你条件很好,肯定早就有更好的追求对象把你追走了。

当初他和你在一起也没嫌弃你胖,现在你嫌弃人家穷。常言道你不欺他少年穷,他不欺你老来丑。伴侣是用来相互欣赏相互扶持的。

要么接受他就是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踏踏实实和他一起努力挣钱。要么你去减肥化妆提升自己成为女神,找到你想要的对象。

不要去改变别人,所有的改变别人都是一种嫌弃,将来等待你的都只会是报复。他现在的状态即是最好的,你愿意陪伴就陪他慢慢成长,不愿意离开便是。谁也不是坏人,只是选择了不一样的路罢了。

  在电视剧《人世间》已更新的剧情中,我们会看到蔡晓光的电影投资方侯总,希望女儿侯倩倩能够成为周蓉的研究生。为此事,侯总还专门设宴邀请周蓉。按理说,周蓉身为大学的教授,应该十分清楚,参加此次宴会的目的。

既然,她答应蔡晓光会出席晚宴,也就代表她同意收侯倩倩当自己的研究生。可结果却是,周蓉却收了章早坡当研究生。

  想必,很多观众都会不理解,蔡晓光为什么会喜欢周蓉这样的女人?因为周蓉实在是太自私了。她之所以会收章早坡当研究生,皆是因为她与章早坡都有同一个人生理想。那便是,回到贵州深山,继续教书育人。周蓉的理想虽然伟大,但她从未考虑过蔡晓光的感受。

  蔡晓光曾经说过,周蓉虽有三十八岁的外表,但她内心却只停留在十八岁。蔡晓光喜欢周蓉的善良与执着,同时也在对她的单纯与幼稚担忧。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理想,但每个人却需要面对现实。章早坡的理想是回到贵州深山里当老师,可让一位研究生去贵州任教,这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要知道,国家培养一名大学生本就不容易,何况还是一名研究生。所以,在很多观众看来,周蓉很有可能被章早坡欺骗了。因为她的内心年龄只有十八岁,她很容易会被豪言壮语所打动。正如当年周蓉爱上冯化成一样。当然,我们没有资格质疑章早坡的理想,因为他的理性很神圣。

  估计,很多观众对周蓉的选择会表示理解。毕竟,侯总找人托关系,本身就存在不公平竞争。周蓉为了帮助学生章早坡实现人生理想,并没有错。蔡晓光的请求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可我们要知道,侯倩倩的学习成绩,并不比章早坡的差。她唯一缺少的便是崇高的人生理想。侯总之所以会这样做,皆是想增加女儿入选研究生的希望。所以,在这件事情上,蔡晓光并未让周蓉感到为难。

  在研究生人选的问题上,周蓉也曾考虑过侯倩倩,不然,她也不会去参加侯总的宴会。她真的应该卖给蔡晓光一个人情。毕竟,蔡晓光为周蓉付出了很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北影女生非正常死亡调查(组图) 



    [内容速览]2006年11月12日凌晨2时左右,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21岁女孩梁琬鑫,突然从居住的11层房间坠下,当场死亡。死者家长怀疑是他杀,死亡现场疑点重重,死者男友家向死者支付巨额精神抚慰金,死者曾三次堕胎……一系列让人遐想的元素充满了整个案件。

“我不相信女儿会自杀,事发前一两个小时她还给好朋友发短信,约好第二天一起出去玩,怎么可能突然想不开去跳楼呢?”2007年1月17日下午3时,尚未从失女之痛中走出来的潘秀芝在与本报记者通话时,又一次泣不成声……

2006年11月12日凌晨2时左右,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21岁女孩梁琬鑫,突然从居住的11层房间坠下,当场死亡。一名巡逻的女保安在几分钟内赶到现场,称当时看到一名男子(后证实系梁的男友汪可)正站在尸体旁发愣。事发后,汪家向梁家支付了10万元精神抚慰金,并为汪可办理了休学手续,后称其不知去向。12月19日,因怀疑女儿是受到汪可的外力而坠楼,梁家已向北京市有关部门提起控告请求。

2007年1月17日晚,本报记者采访了梁琬鑫的几位生前好友以及汪可的家人和朋友。从他们口中,记者获知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畸爱故事。“作为旁观者,我见证了他们的疯狂爱情,我认为无论汪可是否犯罪,他在道德上都将是一个罪人。”梁琬鑫生前的大学室友田越愤慨地说。

《法制周报》记者 罗雨菱 文/图

梁琬鑫已经离奇离开这个人世
命名为KING的照片可想在梁琬鑫心中的地位

“听到一声重物坠地的闷响和几声歇斯底里的惊叫声后,我迅速赶到现场,看见一个男的(她后来指认此人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汪可)正站在尸体旁发愣。” 2006年11月12日凌晨2时左右,活泼俏丽的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梁琬鑫从居住的海淀区逸城东苑小区11层房间坠下,当场死亡,当时正在小区巡逻的一名女保安告诉记者。

事发后,梁琬鑫的男友汪可向警方提供了一份50字的用铅笔写成的遗书,称为梁琬鑫亲自书写,遗书没有落款。遗书写道:爸、妈……来世祈望还能做你们的女儿。警方依据遗书内容,暂未扣押汪可。

但梁母潘秀芝看到遗书后,认为笔迹和女儿不同,她不相信遗书是女儿写的。“我不相信我唯一的女儿会自杀,她当晚11点还和同学田越通过手机聊天;事发前一两个小时左右还在开心地吃瓜子看电视。”而潘秀芝夫妇聘请的北京法大律师事务所涂海涛律师依据梁坠楼后“面部朝天,两眼怒睁,头部向外”等特征,怀疑梁是受到现场另外一人的外力而坠楼。

“我只能告诉你,汪可晚上来过,是我开的门,后来我就睡觉了,什么也没听见。”与梁琬鑫合租逸城东苑小区11层房间的王俊婷事发时就在房间里,但她没有提供更多线索,与记者匆匆交谈后就挂断了电话。

2007年1月17日晚,记者辗转联系到汪可的一位高中同学。他告诉记者:“我与汪可是广西德胜县老乡,他父母原来是当地农民,后经商致富,在柳州买了房子。最近听人说,好像在柳州他家附近见过汪可。”他提供给记者汪可及其母的手机号码。

汪可的手机已停机,于是记者尝试拨打他母亲莫女士的电话。电话一接通,记者立刻发问,“请问汪可在家吗?”莫女士下意识地说“汪可在家”。 而两日前,莫女士曾告诉媒体记者,汪可回到老家广西后心情一直不好,最后不辞而别,至今下落不明,他们已在广西当地报案。

记者提出采访要求后,莫女士突然称手机“听不清楚”,然后挂断电话。此后她的手机再也无人接听。

1月18日中午12时,莫女士通过手机发来短信:“你是好记者就要用事实说话。”记者回信息“您不告诉我事实,我怎么用事实说话?您有需要补充的事实吗?”对方一直没有回应。

之前,莫女士曾公开表示,她认为自己的儿子对梁琬鑫的死亡没有责任,而且之前已支付了10万元精神抚慰金。

北影妙龄女生梁琬鑫的离奇死亡,给所有认识她的人留下了无限感慨:一个如鲜花般绽放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记者希望,梁琬鑫与她男朋友的畸恋故事,能给仍陷于情海波澜的青年男女们带来更多的警醒。

“结发”之喻俘获美女芳心

1985年5月27日,梁琬鑫出生在广西宜州市一个小康之家,父母均是当地某银行职员。虽然家境良好,但父母从不娇惯独生女儿,从小教育她要多为别人着想。

事实上,梁琬鑫也从未让父母操心,身高1.65米的她因为长相甜美,性格开朗很招人喜欢,“(梁琬鑫的)朋友总是往我们家里来,班级有什么活动,同学都推选她出场。”梁母潘秀芝回忆。

2004年2月,梁琬鑫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动漫专业。母亲带着女儿兴冲冲地赶往北京。“卧铺车厢里,汪可的铺位就在琬鑫对面。”潘秀芝对这个皮肤白净、文质彬彬的研究生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他的嘴巴特别甜,又出乎意料地热情。”

初到北京的母女俩人生地不熟,是汪可跑前跑后安排她们住所,又带着两人参观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潘秀芝临走时,将女儿的电话留给汪可,并请他对女儿多多关照。

汪可对这个活泼俏丽的老乡加小师妹也格外关心,他每天都来找梁琬鑫,经常带些夜宵或女孩子喜欢的小东西送给她。梁琬鑫很困惑,偷偷地询问同寝室好姐妹田越,是否该接受这份爱。

“梁琬鑫当时已有了一个谈了四年的男朋友,姓罗,对她非常好。梁琬鑫跟我们说,罗一直很尊重她,两人只是偶尔亲亲嘴或额头。梁琬鑫跟罗的感情很好,只是会偶尔抱怨说没有激情。”田越劝她珍惜眼前人,梁琬鑫犹豫再三,决定拒绝汪可的追求。

“但是,汪可却用很特别的方式打动了梁琬鑫。”2004年5月27日,梁琬鑫度过了一个永生难忘的20岁生日,汪可剪下一束头发,用红线扎好,连同贺卡和生日蜡烛送给了她。梁琬鑫激动得当场流下眼泪,凌晨1时,兴奋不已的她推醒了田越,“越越,你知道吗?寄头发在我们广西是结发夫妻的意思……”“瞧把你乐的,一束破头发就开心成这样,要我说啊,一文不值!”然而,梁琬鑫只是嘿嘿一笑,一夜躲在被窝里辗转反侧。

不久,梁琬鑫不顾前男友的苦苦哀求,与汪可走到了一起。

“汪可真的让人看不懂,如果我没有认识梁琬鑫,如果我没有亲见他们的这两年多爱情,我简直不能相信有这样的事,有这样的人。”田越流下了眼泪,“不说朋友,仅仅作为一个女人,我深深为梁琬鑫不值。”

田越刚开始对汪可的印象也不错,“他特别会照顾小动物,我认为对动物有爱心的人心眼一定不坏。”原来,2004年冬天的某一天,田越在路上看见一只被货车碾断腿的小猫,田越带小猫去宠物医院接上了骨头,但发愁不知怎么照顾它。“梁琬鑫说汪可特别会照顾小动物,果然,小猫很快就活蹦乱跳,还特别黏他。”田越对汪可刮目相看,“我们三个人那时玩得挺好的,天天一起逛北京城。”

“有一天梁琬鑫回宿舍告诉我,她和汪可有了第一次。之后,或许缘于‘第一次情结’,梁琬鑫越来越离不开汪可。而在我们这些旁观者看来,汪可却好像不是很在乎她了。”

在田越和其他同学的眼中,梁琬鑫曾经是一个很有朝气、活泼开朗有自信的女孩,然而,“仅两年时间,梁琬鑫憔悴得飞快。她告诉我们,汪可经常怀疑她不爱他,他喜欢她用伤害自己的方式证明爱。她把袖子撩起来给我们看,手腕上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刀痕。她却很甜蜜地告诉我,这是自己为了证明对汪可的爱而划的。” “她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汪可。她可以吃最便宜的饭菜,买不超过30元的衣服,省下钱给汪可买两三百元的衣服。而汪可好像觉得这种牺牲理所当然。”

田越经常听到汪可这样说梁琬鑫,“就凭你这智商,这么笨,也能看懂我的书?”“就凭你的长相,也不算我见过的最漂亮的,配得上我吗?”田越听了很生气,“要是搁我身上,早吵架了。可梁琬鑫却摇晃着汪可的胳膊撒娇,说‘人家是笨嘛!天才,你教教人家嘛。’”

“2005年,汪可经常无故怀疑梁琬鑫的爱,他们用很极端的方式证明对彼此的爱,我看得毛骨悚然。2005年他们第一次打算分手,汪可说要自杀,并从桥上跳下小月河,梁琬鑫哭着跟随着跳了下去,结果发现河水没不到胸口。”田越回忆。

据梁琬鑫的日记记载,从2005年开始,她有过数次“陪伴自杀”的经历。这是梁琬鑫于2005年4月27日写下的一段日记:“他(汪可)想要走到路中间(撞车),本来坐在路边神情恍惚的我惊的站了起来,紧张地跟了过去站在他身后……可原来他只是伸手想拦出租车,我全身紧绷的神经顿时垮了下来,瘫坐在地上呜呜地大哭了……”

梁琬鑫出事后的第三天,潘秀芝从女儿的遗物中发现了几份怀孕化验单,她不禁失声痛哭,“我这个做母亲的没尽到责任啊,汪可竟让她在两年内堕胎3次,她这两年瘦得厉害,粗心的我还以为她是学习累的……”

梁琬鑫曾在日记里热切憧憬着两人的孩子,“无论他最后还要不要我,我还是按当初决定的那样把孩子生下来――无论如何,我再也不肯失去这个孩子了!无论要我付出怎样的代价!只要有这个孩子,我就还能活下去……就算失去了他。”然而,2006年7月15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梁琬鑫最后一次含泪打掉了这个寄予了她全部希望的孩子。

对于流产的原因,她在日记中曾隐晦地提及:“他说会把孩子带走,然后我就可以好好地继续在学校念书,继续我自己的生活……我已经宛如行尸走肉一般,伤心和绝望都已经到了顶点。我不能想象没有他的世界!”

她的人格早被 “完美谋杀”

梁琬鑫的电脑里精心收藏了几张汪可的照片,每张照片都被她精心命名,如“年轻真好”、“酷热”、“KING(国王)”等。照片中的汪可笑得阳光灿烂,长相帅气的他就像天生的明星,无论哪张照片中,他都是理所当然的焦点。

汪可的父母原来是广西德胜县的农民,上世纪90年代经商致富后在柳州买了房子。夫妻俩最骄傲的就是拥有汪可这个天才儿子。“汪可在我们当地很有名,很多人都崇拜他。他从小就聪明,学什么都快,又帅又有礼貌,还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但听人说,他在家里说一不二,有些霸道。”汪可的高中同学告诉记者。

在采访过程中,无论是梁琬鑫的同学、汪可的高中同学或是梁琬鑫的父母都再三强调,“汪可特别理性,智商非常高,说话逻辑性强,身边的人特别容易对他产生崇拜。”田越告诉记者,“简直就是洗脑”。

由于汪可不喜欢梁琬鑫到学校找他,思念他的梁琬鑫经常来到北航等候几个小时,就是为了看他一眼。

梁琬鑫在日记里这样描述汪可,“我就像是一个被花的美丽吸引诱惑,不由自主地走向悬崖的人――我无法自拔,见不到他真的好难过!我看见一个完美的灵魂静静地呈现在我的面前,它美得让我不敢触摸……”

汪可曾发过一篇名为《完美谋杀》的网文让梁琬鑫看,还推荐了一部韩国电影叫《漂流浴室》。梁琬鑫拉着田越在宿舍里紧张地看完了。“《漂流浴室》是一部描述男人如何一步步征服女人,女人作出种种牺牲最终却失去男人的爱,然后疯狂自残的故事。我认为只能用‘变态’形容。梁琬鑫却很兴奋,她认为这是符合汪可理想爱情的至高境界。她死后,我突然冒出个念头,两年多来,在汪可的‘潜移默化’下,梁琬鑫的人格与自信被一步步摧残,她的人格早已被‘完美谋杀’。”

(文中汪可、田越均为化名)

2006年12月19日至20日,梁桂铭、潘秀芝夫妇以女儿是被汪可杀害为由,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海淀区公安局、北京市人大提起控告请求。他们的代理律师、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涂海涛律师认为,此案至少有五大疑点。“根据许多证人的证词以及梁父母提供的录音证据,我认为这很有可能是一起谋杀案。”

【疑点一】 汪可被侦查人员带走后的几个小时内,始终不承认自己就在梁婉鑫居住的房子里。而现在有许多证词能证明汪可事发时就在梁婉鑫的屋子里,并且是唯一可能存在犯罪动机的人。

【疑点二】 梁琬鑫没有任何自杀的理由。梁琬鑫刚走出失恋的阴影,被日本一家外资企业录取,2007年2月要到日本深造;当晚她还和同学田越通过手机聊天;事发前正在吃瓜子看电视。

【疑点三】 梁坠楼后“面部朝天,两眼怒睁,头部向外”,从客观上看,这是极不正常的死亡现场。自己跳楼的人,很少人会从窗口倒着往下跳。另外,死者坠楼后,只有一只紧系在脚上的鞋,另一只鞋到底到哪里去了?

【疑点四】 汪可既然称自己不在屋子里,怎么会在凌晨2时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而且站在梁婉鑫的尸体旁发愣?

【疑点五】 为何汪可事后主动跪在梁的父母面前?汪家为何赔偿了10万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并称要为梁的父母养老送终?

畸爱源于“缺乏安全感”

2007年1月18日,本报记者就此案采访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曾伏云。曾伏云是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资深专家,还处理过类似的心理案例。“应当说,这种极端的案例在大学生中不典型,但也并不鲜见。”

曾伏云仔细研究了汪可与梁琬鑫的恋爱过程后,认为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且很相似。“汪可与梁琬鑫在恋爱过程中异常害怕被遗弃,希望能得到对方完全的爱,沉迷于毁灭性的情感。实际上,汪可对梁琬鑫的先热后冷就缘于这种心理,他害怕被抛弃,因此他会在没被别人抛弃前,先把对方抛弃。”

曾伏云告诉记者,“梁琬鑫与他的心理非常类似,所以两人一拍即合,沉醉于虐待与被虐待的游戏。汪可在工作、生活中树立的是正面形象,然而,内心深处,他的负面情绪需要发泄,发泄口就在于梁琬鑫对他的依赖。”

曾伏云曾为这类人群进行过心理辅导,“关键是找出他们在幼年时0-2岁阶段,因何原因欠缺安全感,重构当时的情境,配合心理专家进行治疗。另外,还要长时间配合心理专家进行自我身份的正确确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的女生好撩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