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问问各位徐州求推介在留学选校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机构?

优越留学——英国本土机构

成立时间:2010年。

可申国家: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

机构介绍:2010年成立于中国上海,后相继在北京、广州、南京成立了分公司。优越留学具有多重官方的资质认证,申请对象涵盖了低龄到博士的各个年龄段,致力于英国高端名校的申请,在帮助学生进行背景提升方面,能为学生带来一般机构无法提供的优质科研、实习项目。优越留学的特色是文书私人化定制,避免千篇一律的模板化文书,让你的文书能在众多同质化文书中让招生官眼前一亮。

北京欧冶留学——新兴留学机构

成立时间:2020年。

总部: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同方科技大厦。

机构介绍:近两年才成立,提供的服务除了常见的院校申请还有院校考试辅导、生涯规划等,但是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因此各项制度和服务都不是很完善,申请经验不足,特色服务上暂时还没有,或许还需要时间的积淀才能发展壮大。

再来人留学——主打高端留学

总部:北京市朝阳区万通中心D座。

可申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

机构介绍:两位创立者均毕业于牛津大学,机构致力于使教育资源全球化,以产品的质量和申请的结果为导向,以用户的满意度为服务宗旨,提供的服务有申请规划、项目研究、职业指导、行业分析、文书辅导等。再来人会不定期举办留学讲座沙龙,线上线下均有,会有老师或者在读的学长学姐分享留学相关的知识信息,给予申请者留学指导,对留学申请以及今后的生活和职业规划都更加明晰。

建议去香港,因为疫情关系很多同学首选也是香港留学,所以在这里要提前澄清一个误区,新加坡虽然难申请,但是含金量对比香港并没有绝对优势。

自从我开始玩了知乎,每天都看不少人吐槽两年制三年制研究生含金量比一年制的高,因为新加坡是纯英语教学国家所以含金量比香港高,这其实就是我们脑中的惯性思维在作祟,衡量含金量的标准应该是读研究生对自己未来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大小,而不是依靠这类标签化的东西。

学位含金量是一个伪命题,(除了个人努力,也必须要看历史进程)我在香港待了很多年,发现香港留学之后的同学,明显要比在内地读研的大部分同龄人薪资都要高,这一点是我的切身感受。

考研难度也要比留学大得多,你能说是国内读研的含金量比留学要高吗,显然现在已经不是用难易程度来区分学历的含金量了,所以同样的道理新加坡虽然更难申请,含金量也不一定大于香港。

与其拿新加坡地区来直接性对比,不如各位同学发自内心问问留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根据学长的统计,大部分学生是这么想的

本科不好,想咸鱼翻身去名校的,可以去。我这几年做了不少双非申到港前三的case,只要你的本科和绩点不是太差(GPA应在80以上),申请的学校都不会太差,哪怕不是三大,出来也不会你本科就业差,但有个前提,本科不能太浪,香港的学校与英美不同,是不收“垃圾”的。

从就业认可度上来分析,没有企业会不认可香港具有资质的任何一所学校(如果你告诉我有企业不认可,请说出他的名字),简历关肯定不会被刷下去,能不能拿到心仪公司的offer,个人能力是主要因素。根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相关数据显示,香港公立院校毕业生的起薪平均数为26万港币(约人民币21万)。

我的一个学员当时来咨询我,说自己一双非,考研失败也没参加校招,半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后面给他申到了港中文一冷门工科,毕业后留在深圳做产品经理,直接起薪17k,说明了什么问题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吧。

想提升一下学历,想快速获得硕士学历的(适用于家里已经给你铺好路了的,或者能力已经很强的),可以去。香港的授课型硕士,肯定比内地考研容易,并且一年快速毕业拿证,不管是从准备阶段的付出成本来看,还是从后续上学的时间成本来看,性价比都非常高。

考虑留在香港,或者毕业后落户的,可以去。留在香港的话,master毕业后会直接获得一个IANG签证,无条件在香港逗留一年,后面找到工作可续签,呆满7年后即可拿身份(包括上学的一年);回内地的话,香港虽然不算出国但依然是留学生,享受一线城市落户/免税车购置等政策。

想体验留学生活的,可去可不去。为什么这么说,去留学的话离家近费用低(英美澳港新等留学地区中,香港费用最低),性价比高。但体验上我并不太看好,毕竟香港并不是完全的国际化社会,还是以粤语为主。

点击↓方插件一对一咨询港大学长留学方案,申请流程,面试辅导等

学长我在说一些推荐香港的其他理由

香港从2019年到如今仅仅过了两年,但香港这两年发生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变化GAF、去殖民文化、推行中式正步,都可以看出香港一步一步在变好,也可看见政府的决心。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当地学生的教育,当然也包括留学生。

相比全球疫情之下,有比香港留学更好的地方吗?

全球抗疫之下,从最早的美国,澳洲,再到后来的英国留学生包机回国等等,种种事件表明国外政府抗击疫情能力不行,效率不够,基建不如中国香港。

香港大学昨天正式宣布2021年九月开启线下授课,我相信香港八大在不久之后都会相继开放线下授课,成为开放线下授课的首个地区。

目前最新消息,香港科技大学也开放面授了,港府决心和力度值得我们信任,比起土澳不列颠那好多了。

从目前的疫情发展形势来看:

l 香港和新加坡是首选,香港背靠大陆,已经陆续在打疫苗,并且连续几天本地0新增,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到今年9月份入学时候,很大可能从内地过去香港不用隔离。

l 英美的话,疫情有所好转,但单日新增仍以千/万计数,今年9月大概率是网课/面授双轨制。

l 澳洲疫情控制优秀,但不给留学生入境,最快也要等到明年2月份,网课没跑了。

那么这里就会伴随着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会说“香港没有出国,也算留学?”“澳洲门槛这么低,留学鄙视链底端。”“英国硕士值不值得读不知道,反正被北美吊打。”诸如此类的声音还有很多。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不管是美硕英硕澳硕,还是港硕,选择本身并没有好坏,适合自己即可,从申请难度上来看:

l 美国最难,除了要求高以外,还需要准备GMAT/GRE考试,这个考试比雅思/托福更难,需要准备的时间不短。

l 新加坡次之,TOP2两所,排名一个11,一个13,比较偏好985/211+高均分的学生,双非的学生基本没有希望。我当年一个学生本科双非,又读了一个985的硕士才申请到NTU的二硕。

l 香港的话,学校比新加坡多,排名也都不低,但近两年申请人数愈加增多,985/211,双非高均分可以尝试,是背景条件中上学生的主力申请地区。

l 英国,学校很多,一般都有学上,但QS前100的学校卡学生的本科会比较多。

l 澳洲,不在乎费用学制(两年)什么的可以直接冲,澳八大排名基本上都在世界前100,门槛低,二本三本申请到的学生很多。

从费用上来看(一般情况下,商科专业会更贵):

l 美国最贵,50万起步。

l 澳洲由于是两年制,所以也在四五十万左右。

l 英国一年制,伦敦和非伦敦的差异比较大,一般30万左右。

l 香港和新加坡算是比较便宜的两个地区,香港20万,新加坡25万左右。

l 美国,学历认可度no.1,留美抽签全靠运气,中签率30%。

l 英国,去年PSW恢复,商科专业比较好找工作,但非移民首选,回国的话主要看学历+能力。

l 新加坡:TOP2学校基本上算是一年硕天花板了,这都不认同,千千万万留学生都要失业。

l 澳洲:可以移民,但是可移民的专业越来越难申请;回国后也是主要看学历+能力。

l 香港:毕业后可获得一年工签(基本不会拒签),7年拿永居。认可度不会低,并且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使香港留学生找实习(深圳大湾区),以及参加校招(英美结课时间以及距离都是很大的问题)更加方便,另外,港校的大陆生比较多,在人脉资源的积累上也撒其他国家一大截。


文末:送给想去留学的同学建议

我周围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在升学选择方面吃过亏,而且一直延续至今。我不后悔去香港留学,所以作为一个过来人真诚和你说:如果你选择了去香港留学请你坚信这条路不要质疑它

在香港留学请不忘自己的初心,如果非大富大贵请延迟享受,虽然有部分学员我了解他们家境不错,但更多的有钱人都在努力,家境普通更应该努力。

香港留学生要做的就是学习、提升自己、谈恋爱,重要性依次降低。享受生活先靠边站,20岁开始享受生活,30岁就要为生活奔波;20岁选择赚钱和提升自己,30岁就可以享受生活。但是20岁是很难克制住自己的欲望的,有了钱就想花,有女生示好就想谈恋爱,有时间就想刷剧,有朋友就想吃喝赌等等。

在香港这种迷人繁华的大都市,如果你想享受某个事物。而且这个事物需要耗费你的金钱\时间\晋升机会\镀金机会的时候,请自己的欲望,回想自己为什么在外边留学,这才是我们面对留学享乐主义镰刀的有效应对方式。在香港留学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很多同学都变成了新穷人。

我是港大学长,2015在香港创立本土品牌英途留学。累计帮助3000+同学实现香港留学的梦想,咨询香港留学问题请点击↓方插件,希望能够尽我所能,在留学的路上帮助到同学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州卫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