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不好,基础太差, 复读还有希望吗?

这两天对于部分高考分数不够让自己满意的考生来说,无疑是纠结的:高考分数距离心仪的高校还有好远的距离,然而明年江苏就将正式实施新高考方案了,科目设置将采用“3+1+2”模式,总分值由480分变成750分。作为现行方案的最后一届考生,复读还是不复读,成为了最大的难题。鲤鱼姐姐就此采访了多位招生专家。专家表示,考生需要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评估,“条条大路通罗马”。

明年实施新高考方案,20届的学生没有复读机会?

这个观点是个误区。无锡金榜高考复读学校校长李刚亚告诉记者,2021年江苏新高考方案变动的只是考试模式变动,教材没有变化,江苏卷和全国卷对各科考题的基础知识、技能要求相差不大,主要变化的是计分方式、计分结构。因此,考生们向着心仪高校迈进的努力脚步,还是可以继续前行的。

“除了像往年一样,高考失误的学生选择复读之外,今年还有新变化。有很多对选课比较自信的同学,带着跃跃欲试的心态前来咨询复读问题。08年高考改革时也遇到类似新情况,那就是部分选择复读的同学对语数外比较自信。”李刚亚认为,除了擅长选修科目的同学参加2021年新模式高考会占优势,新高考对复读生有利因素是总分更高,提高成绩的空间更大;科目多,容错率也更高。“不利因素是新增的学科,因停学了一年,要努力迎头赶上,但若是擅长的学科,经过一年系统复习赶上来也容易。”

读还是不读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今年甚至有高考考分达到372分的同学,也选择了复读。考到370多分的考生和本二“踩线”的考生,都有复读的意向,这样的现象应该如何看待?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朱苓表示,考生的复读情况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分段考生如果希望通过复读的方式自我提升,相对会更加轻松一些。因为他们的学习基础比较好,自我要求和自我期待相对较高。”

朱苓分析,从现行方案过渡到新高考方案,物理或历史不再是等级,而是按照实际考分来计入总成绩。另外两门选修也是按等级赋分的方式计分,六门学科均计入总分。这一变化对于在2020高考中考出相对较高分数的考生来说,影响不会特别大。“他们的政治、生物等科目,目前虽然是等第,然而即便是改为赋分的方式,也能得到相应的高分。‘3+2’变为‘3+1+2’,对于高分复读考生来说,新增加的一门科目也不是完全的从零开始。小高考阶段他们也有一定的基础。经过一年的复习,相信会有所提高。”

但朱苓表示,今年高考中排名位次相对靠后的考生,复读并不是最佳选择。“同学们还是要对自己的能力做好评估。”

条条大路通罗马,考验考生心态和抗压能力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办副主任夏晓飞表示,考生如果考分刚刚达到本二省控线,或是自己觉得不够理想,高职院校中同样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比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软件技术这两个专业的3+2分段培养项目,5年后学生不仅可以拿到南信院的毕业文凭,还能获得南京邮电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这样的培养模式同样适合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夏晓飞表示,现在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之间的专转本项目,也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和通畅,同样适合有进取心,愿意更上一层楼的考生。

“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就看学生自己的心态和抗压能力。”一位招生专家表示,新高考方案下,政治、化学等学科,将以选择性考试科目的方式出现,课程的内容要求会发生变化。因此考生在选择复读之前,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甜子

扩散!将有价值的信息分享给你的朋友!

我是一名来自山西(全国一卷)一所一年考不上几个二本的高中的普通考生,高二时甚至在我们班排名倒数第五,高三一鸣惊人冲上第一,但最后只考了464,未能达线,最后选择复读,第二年也就525分。这两年走来,从一个每天傻乐呵的家伙到现在终于有大学上,还是积累了一点关于高考的经验,教训和感悟。很快2020年的高考生们就要开始准备高考了,作为一个学长,我希望我能做点什么去帮到你们,所以我写下了下面这些话。因为我一个月前写过,后来觉得不够细,又往进加改了很多,可能有些地方读起来不太顺畅,而且我废话可能有点多(比如这句),只能说不好意思,凑乎看吧 。在下才疏学浅,若有更好的意见,请指出。

下面是我对于各科学习的一些方法和经验(我所考的是全国卷,其他地方卷的考纲和题型和全国卷会有一点不同)

语文:语文是大部分人不愿意投入的一个部分,因为你不投入的话下限不会太低,投入了上限也不高,但语文也是可以提高的,而且不需要花太多时间,至少我没有花太多时间,它需要的是一种感觉,或者说可能算是一种提取,理解文字中的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对前面的六个题。这种能力可以从做题中来,要细细的解读题中的逻辑(尤其是前五个)。小说都是有套路的,古文的话就是背120个实词,积累一些词,这个对古诗也有帮助,有的时候理解不了古诗的话就需要有想象力,但大部分时候情感就那么几种,结合诗人的背景和诗的内容题目是可以猜的。具体方法就是把不会的体型集中训练,或者是每天一道,写完后认真分析,直到会了为止。作文的话,首先是文章结构,开头一段开门见山表达自己的论点,然后底下每一段是分论点,段头点意,结尾可以总结甚至升华一下。几个分论点可以是由浅入深,比如个人社会国家这条线。或者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论证的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等等,平常休息的时候多看一些好的句子,看一些历史的小典故,然后积累下来,可以用到文章中作为例子。排比句可以显得文章有气势,用一些四字词语以免语音太单调。比如你要举两个例子论证改革的重要性。可以这么写:以史为证,战国时期年少即位的赵武灵王面对群雄纷争,遍地虎狼的局面毅然决然开启了胡服骑射的改革,加强了赵国的国防实力。放眼近代,罗斯福与资本主义社会风雨飘摇满目疮痍之时启动改革,最终挽国家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其实无非就是两个史实,但是加了很多四字修饰语,就显得很有气势很有逼格。而且在举出一些名句和事例后你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去深挖它其中所包含的深意,或者说是你对它的理解。另外,一定要有提到材料,不然可能会扣分。

数学:找一份适合自己的水平的题,多练,有一个错题本去积累错题,如果老师有笔记的话要多翻笔记,把最基本的体型掌握好,不要做太多难题,哪怕你是考了八九十一百多的复读生,多练高考题,基础题。记住,基础很重要,好好练基础。而且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数学平常的考试要比高考难的多,我当初高三的时候二模数学48,后来高考考了89,说句实话,平常那些模拟考的题目和高考的题关系真的不大,因为实在太太太太太他妈的难了,所以不要太看重平常的模拟考,更不要因为模拟考没考好就失去信心。

英语:英语无非就是三样东西,阅读,简单语法和作文。(在我们山西听力不算分)阅读需要单词量,这个好说,买本单词书,看着英文想中文,想不起来的勾住,三天两头的回去复习(一定要经常复习隔几天就回去看之前看过的)就这么背上一年,效果相当明显,连题都可有不用做,反正我是不刷英语阅读题,但如果你单词都认识,就是做不对,那你还是需要做做题找找感觉,仔细的分析题目,那种情况就不是英文看不懂了,是中文没理解好。语法题如果做的不太好,就买上点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的题(比如五三题霸,就有专门的一本),一天各一道,写完了让老师给你讲。作文的话你可以每天写一篇然后拿去让老师给你看,记住一些句型和单词,记一些模板,写的时候要把作文要求的都明确的写上,分上两三段,别挤在一块,字不好的抓紧趁周末或者寒假练一手衡水体,字不好看很可怕,我第一年可能就是因为字不好英语作文给了六分。

地理:地理的基础很重要,一轮的时候要跟上老师把那些地理术语弄明白了,不然很吃力,并且要多做题,做高考题,一定要是高考题,不是模拟题,翻来覆去的做高考题,不要做模拟题,尤其是选择,大题倒是都能做做,如果任何一道五年内的高考题你都能给别人讲清楚,那你就差不多了。(每科都一样)

历史:历史和地理一样,你完全可以不背,但那是建立在你有足够的基础,或者说是历史的思维的基础上的,历史是人的历史,历史事件之间都有逻辑关系,如果你以前就对历史感兴趣你就可以很快的把历史的基础打好,如果没有这种基础,那你可能只能背了,要背的就是每个时代的时代特征,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大致过程。古代史不用背具体年份,近代才需要背具体年份。做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时代背景,然后在具体分析材料是否能够推理出选项,历史选择一般会有七种逻辑错误: 知识错误,常识错误,逻辑错误,解读过度,以偏概全(解读不足),与题无关。做题一定要做高考原题,全国卷的一定要做全国卷的题,把十年的高考题反复的做,反复的研究。争取弄明白每个题里的逻辑关系(是弄明白了而不是背会了)

政治:政治同样需要把书上的概念都弄懂,选择题需要多做题,做的多了也就会了,大题的话得背,经济政治文化得背答题语言,哲学得背书,同样,做的多了也就有感觉了。背政治的时候是有选择的,学完一节课之后先去做题,只在选择题里出现的考点你把他理解了就行了,不要死记硬背,浪费时间。大题里出现的知识要背,但也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都背,差不多把这句话书面一点的写下来就行了,考试的时候用书面的语音能表达了这层意思就好。

文综总:文综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大题很难拿分。大题的话首先要好好读题,题是两部分,材料和问题,问题告诉了你答案大概是什么,然后照着这个去材料里去一句一句的找,很多时候材料里的话你浓缩一下就是答案,或者是那句话在暗示一个知识点,如果材料里实在扣不出来了,历史就想时代特征中相关的,政治就照着题目上给的范围去想,地理的话很多时候就得开动脑筋胡思乱想了,可以想想以前做的题。

以上的这些方法都是我自己这两年的经验,它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可能它适合我却不适合你,所以不要迷信谁的建议,要摸索出自己的方法。

后面是几点与学习方法无关的事,但是我觉得也同样重要。

因为我是一个复读生,所以我想先说一下复读的事。复读的压力并没有很多人所想象的那么大,但也绝对不小。如果第一次高考没能拿到满意的分数或者不想去上现在所能考上的分数段的大学,那么你完全可以选择复读,我第一年在高考前就决定复读了,因为我不想去上一个末流的二本。如果有了复读的打算,那就请评估一下自己,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是否有这个决心,是否能真正的去努力一年,如果完全无非忍受再上一年高三,那么复读并不适合你。如果你觉得复读一年会再浪费一年青春(我听到有人这么说过),那我想问问你,青春不用来奋斗,用来干嘛?用来每天躺在一个破学校的宿舍里玩着手机做着美梦混吃等死吗?在选择复读的机构时,尽量不去听机构的人是怎么宣传的,最好要去找几个在那里上过的学长学姐去询问,问问管的严不严,老师好不好,学习氛围如何,班里人多不多等这些问题。

首先,开学前的暑假不要浪费,应该利用好高三前的那个暑假,要找到自己最弱的那个科目,趁着放假先抓起来,以免以后跟不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科目是数学,所以这个假期基础实在差的可以找个一对一或者找个学的好的,把每个知识点都补一下,至少知道这些知识点都是说啥了。

第二,在假期去制定一个自己的计划和时间安排,可以去到网上找一些学习方法去借鉴一下,这个计划并不是一直不变的,以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及时调整的,有的越早越好,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一个计划才能规律的去提升,不然可能就会搁置掉对某个点的学习,直到高考。以我自己为例,我补习的时候给自己定的时间表是早上来了看二十分钟的古文,十分钟的地理(主要是地图和一些知识点),上午我们有一个一小时的自习,我全部用来背单词。午休的时候背语文,背政治,做英语的两个语法题,做语文的古诗等等。不仅每天可以做计划,每周也可以,比如规定自己一周要写一篇英语作文,写一篇语文作文,做十道历史高考选择什么的。

第三,心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不要把成绩,把每次的做题和考试的得与失看的太重要,不要因为一道题一次考试的失败就否定自己,做不出来题,考不好就说明你不行了?纯属他妈扯淡,千万不要否定自己,不要失去对自己的信心,我见过有许多人在高考时超常发挥,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平常心态比较好比较放松的人,所以,心态上一定要防守,要有自信,不要太紧张,不要失去信心,做错了就做错了,看答案就好,看不懂没事,问人,问不会就问不会了,看下一个。不要太着急,要有耐心,进步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有的人,尤其是复读的,会觉得自己努力了这么久还没有进步,这很正常,我复读的前八个月都没有在成绩上取得过进步,期末考试还退步了不少,但是我休息了十二天之后(寒假)再来就发现我的成绩有起色了,如果努力了成绩没有进步,一边找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一边告诉自己,不要着急的只是时候未到。孙子兵法有云:胜,不妄喜。败,不惶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高考,也需要有这样的心态,胜败乃兵家常事,哪怕是从来没有考出自己满意的分,只要努力了,就有资格昂首挺胸的生活。

第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得知道高考考啥,这个很简单,看几份高考真题(没有的赶紧买)看看,就知道了,或者直接找老师,让老师给你介绍介绍。知了“彼”还得知“己”你得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目标应该是啥,是要争取拿一部分基础分,还是拿大部分基础分,还是要在拿点难题,还是屌的不行要拿一整张卷子的分。根据自己的水平,去做相应的题,很多人会犯两种错误,第一个是总是做自己会做的,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圈里,觉得自己强的不行,然后上了考场就被干的一脑袋包。另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啥水平的,比如我去年的时候班上有个女生,总是来问我们一些很难的题,比如圆锥曲线和导数的第二问,但她都无法保证能做对八个选择题。所以说,一方面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会做的要做,要保持手感,但一定要多练自己不会的,可以在一段时间比如一周之内集中练,但是如果你基础的还没做好就要做难的,那你真是膨胀了,尤其是数学,哪怕你是一个数学高考八九十的复读生,也要注重基础题,非常注重,我就是因为膨胀了没有好好注重基础才没学好数学,只提了几分,唉,我去年的那些复读的朋友们,都因此在数学上吃了大亏。每次考试结束之后要去看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有针对性的去练题型,实在不会做的就放掉,没有关系,高考主要是考基础,买练习册的时候也要注意和自己的水平去匹配,水平不好就别买五三啥的,找个简单的,我推荐小题狂练,或者高考真题毕竟市面上简单的数学题不多,水平中等(大概就是能在高考中拿四百多分的)的我推荐那种分期出四个颜色的金考卷(去年的也行),有什么领航卷最终卷啥的那种。另外,如果一种题你翻来覆去很长时间都没有一点思路,说明你们没缘分,算了,不要强求,先去学那些更容易学会的(除非你剩下没学会的都是这种没缘分的题),毕竟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

第五:最最重要的一点,要努力,有些人高三的时候嫌学校不行就出来上了,告诫你们,不要妄想来了外面上有了好老师,知道了学习方法就能学好,做梦都梦不到这么好的事。你得努力,得有大量的付出。原谅我恬不知耻的以我自己为例,说明一下,虽然我很爱我的高中,但它确实不是个好学校,我们高中每年能过二本线的屈指可数,而且只用的着一只爪子,运气不好的时候用鸡爪子就够了。至于我,我前两年就是玩了,上课还听听,放了学就是打球,作业也是应付了事。高二的时候到了全班倒数第五(班里近五十人),高三的时候想起还有高考这回事,每天一点睡六点起,起早贪黑累的一批,每天站公交车上都在打瞌睡(这件事我吹了一年了 )然后我就成了全班第一,后来一年,我成了我们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补习的时候,我每天晚上睡六个小时,中午很多时候就买个饼子面包啥的边看边吃,就在教室睡十分钟。终于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确,有的人不用起早贪黑就能拿到好的成绩,可是我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写给那些成绩普通的学生,我觉得我所说的这些人中很少有天赋异禀的人,你觉得你不属于这些普通人吗?那些不用太多努力就能有好成绩的要么天赋好,要么底子好,你问问自己,你有没有?我觉得我们没有,我们天赋平平基础少少,我们不是天赋异禀的天才,努力,就是我们最大的天赋了。

另外,有的人在家的时候可能不愿意学习,那就尽量住校,和去一个比较勤奋的宿舍住,学习氛围还是很重要的。还有一个一定要放下手机,上学的时候别带手机,晚上在家的话把手机扔到别的房间。放假之后可以放松一段时间,比如回家那天晚上,第二天睡个懒觉,然后就要开始好好学习了,毕竟假期是超车的时间,大把大把的自习时间一定要利用起来,如果在家里不想学可以去图书馆,去公园,去大学自习室甚至是篮球场,一般上午的篮球场是没有人打球的。

高考前三四个星期就要开始准备再最后复习一遍,不要再去学太多新的东西了,把所有要背的东西和错题再看一遍,再做做高考题,再做张卷子保持手感,并且在考前一两周就开始增加睡眠,保证自己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到了那个时候就不要在累着自己了。高考考场上可能会有很多意外情况,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一定要保持冷静,一定要冷静,不要慌,不要紧张。同样以我为例,我第一年高考的时候英语先写了作文(因为我们听力不算分,所以放听力的时候我在写作文)作文用了我三十五分钟,我后面就写的很着急,结果就是我写的过于仓促,在还有二十五分钟结束考试的时候写完了,最后我也没有检查(平常一检查就错)而是回忆了一遍我充满快乐与幸福的高中生活。最后我英语考了那一年中最低的成绩,也就是因为英语的一点失常而没能过二本线,不过也省的我去费劲劝说家里人同意我复读了。第二年我在考场上遇到了更多状况,晚上睡不着,两天各睡了六个小时。去了考场紧张的手心一直在出汗,心里面一直有种忐忑的感觉,考语文和文综的时候条形码还没贴好,叫了两次巡考老师,但我一直在告诉我自己要冷静,并且都在开始做题后慢慢减小了这种紧张的感觉,进入了答题的状态。今年才没有出现单科过分失常的情况。进入考场的时候可以带一瓶水,紧张的时候就喝口水,深呼吸一下,平复一下心情。

关于报志愿(大文大理):不要觉得考试结束之后你的高考就结束了,还有最后很重要的一步,报志愿。我报志愿的时候是通过四个条件进行筛选的。首先肯定是分数,你考了多少分就在你这个分数往上浮动5-10分,往下浮动15-25分看学校(看分数定范围的时候要根据过分数线多少分,毕竟每年分数线都不一样)。然后根据三个条件筛选你所划出的这些学校,地理位置(想在本省还是想出去,出去的话可以接受走多远,可以接受到级别多低的城市),专业(在你那招不招你想学的那个专业的学生),还有一个网上的评价,可以去知乎上搜学校的名字,会出来好多评论有些学校的评论就比较糟糕,你还可以从这些评论中找到这个学校的设施和宿舍条件如何,哪个专业厉害等等一些信息。填写志愿的时候要注意,如果你过了一个学校的分数线但又不满足那个专业所要求的分或者排名而你又没有服从调剂的话是会滑档的。滑档后剩下的志愿就都作废了, 只能参加征集志愿(补录)或者下一批次的录取了,而且不要太指望补录的时候降分,补录的时候也是过了分数线的才能参加,降分的情况也有,但是不多。最好参加一下模拟报志愿,提前清楚一下那个流程,也过一把报清华北大的瘾。如果不愿意服从调剂,就是非某几个专业不上,那你最好报个录取线比你的分低八九分十几分的学校,那样才能比较稳的去想去的专业。

其实高考不仅仅是一次考试,也是一次人生经历。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变得更自律,让自己的思维更活跃更严谨,让自己学会如何在挫折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如何去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以前上初中在学校学到这句话时也没什么感觉,现在觉得这话说的真他妈对。高考就是这样一个磨炼我们的修罗场,很多人会在这里面吃苦受罪,心情崩溃。没关系,杀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你所遭受的这些,会让你成为更好的人。对我来说,我两年高考所收获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我的成长。

当一年后高考结束时,我希望你收获的不仅是理想录取通知书,还有个人的成长。不管是谁看到我所写的这些话,我都希望我能帮到你,我都希望明年六月八号下午五点铃声响起的那一刻,你可以昂着头离开考场,祝你这一路有所收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二可以复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