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课程多,空闲时间多,为什么会觉得无聊?

每天坐在家里的日子,捧着手机,精力满满却不知道该做什么,但真的是没有什么可做吗。我本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去学习一个新技能,可是我却拿它来追剧打游戏了,我本可以用这些时间去锻炼自己的身体,可是我却拿它来睡觉了,我本可以用这些时间去陪陪家人,找找跑业务,可是把它给了我的手机……我有很多想要去学习改变的东西,可是我只是把它们放在了我的幻想里,然后只留着一副空落落的躯体。

    我害怕去满足自己欲望所要付出的代价,我不想让我舒适的生活被打破,可是我又无法停止对任何美好事物的想要,我让自己处于这种挣扎之中,但我还是用我的懒惰压制了我的欲望,虽然这些欲望经常会从别人身上再一次被激发出来,但我的懒惰也是强大的很,所以我还是能舒舒服服地过着日子。

    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脑袋总是在一大段空闲时间显得浑浑噩噩,很沉重很混乱,我极力的想要去压制这种感觉,于是我不断的去刷视频,追剧,看小说,打游戏,然后早早睡觉,告诉自己第二天就会好啦,可是第二天又是这样,反反复复。大家和我说我这是太无聊了,可是我为什么会无聊,我每天做着让我开心舒服的事情,为什么我会觉得无聊,我实在是想不明白。我到底为什么会觉得无聊呢?

  • 自从放了寒假以来,每天晚上我都睡得很晚,不是不困,而是不想睡,强迫自己不要睡,我似乎得了强迫症,我很忧郁。 因为我...

  • “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原句是:“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很多人都以为其中的“鸠”指代斑鸠,这可真是误会了...

  • 儿童教育目标:乐观 兴趣 习惯 兴趣是成长的动力,习惯是成长的保障,乐观是兴趣和习惯的基础。 积极心理学——从习得...

  • 1. 很多父母到了孩子2-3岁的时候会发现,应对孩子阴晴不定的情绪,要比小时候照顾他的吃喝拉撒难多了。 我也经历着...

不知道你会不会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时不时地感觉到无聊?

无聊感来临时,就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不想动。

以前的我总感觉工作没意思,频繁地换工作,每份工作到最后,常以无聊收场,一度非常迷茫,进而生活也受困于此。

后来有一天竟发觉自己不知不觉中变了。

那天认真健身之时,旁边的朋友问我:“你不感觉到无聊么?”一句很普通的话,却让我一震。什么?无聊?

我淡定回答:“不无聊啊!”内心早已触动不已。

曾几何时,这种重复性的动作,对我而言简直就是煎熬,而现在竟是乐趣和享受。

回顾这一路变化之时,也想和大家分享我对于“无聊”这个问题的彻悟。

那么,当感到无聊时,你首先要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无聊?

其次要知道你可以怎样去克服无聊感?

而我们的目标,不过是使生活通过一步一步小改变,来实现最终的大逆转。

无聊是发自内在的一种感性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消极的心态。

比如当你做一些觉得没啥价值或无聊之事,如洗碗,洗衣服,陪伴孩子写作业,背英语单词等等。

因为觉得没意思,就不想去完成它。

触发出一种“无聊”的情绪体验,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大脑意识缺乏刺激感,而使情绪处于低迷状态

因而,要知道你为什么会无聊,得先了解在哪些情况你会无聊?

你肯定不耐烦地等过公交车,或排过长队,听一场无趣的培训课,看一场乏味的电影等。

这些行为和环境,都会使人感到无聊。

或者宅在屋里不出门,要么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

总之,各种反复和重复的生活和沉闷的周遭环境,让人的感受力下降,人容易体会到无聊至极。

如果一个人每天把生活安排很充实,一大早上班,晚上很晚下班,

估计你回到家只想睡觉,太累了。

这样活在当下的你,根本就体会不到什么是无聊。

或者周末出门逛公园,欣赏风景,视觉上带来的美感和兴奋,还哪有无聊的情绪呢?

如果没有这些充实生活的计划安排,休息时宅在家里,刷手机看视频,无所事事,焦虑滋生,无聊透顶。

也就是一个人空闲时间太多之时,就会无聊。

生活本身就是无休止的重复,每天做的大都是同样的事情,重复着上班、下班。

往往让人觉得少点乐趣。

和那些创造性工作的人相比,做程序化、事务性或流水线工作的人,更会觉得工作之无聊。

因为重复太多次,大脑对工作或学习这些事,变成机械地完成,并没有投入其中。

为什么重复会让大脑陷入无聊呢?

任何可预测和重复的体验,都会让大脑觉得无聊。

“重复”让大脑会降低对这件事的细节兴趣,从而变得不上心,也就不那么专注

当我们不能专注当下时,无聊就会侵袭生活。

当你完成一项稍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如果你能克服困难完成它,最终你会因为完成任务,而感受到成就感。

而完成任务的过程,让人全神贯注,这时人因专注而进入沉浸模式。

任务刚刚超出我们的能力时,是最容易感受到成功感的。太难的任务,会导致焦虑,太容易时,又会产生无聊感。

当下你我所处的时代,更是催生无聊人生。

想一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是不是让人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压力总是和我们的人生如影随形。

为了暂时避开现实压力,手机是个好东西。

在没有解决办法之前,手机为你提供了温柔的港湾:啥也不用干,只是在屏幕上滑下滑,打开这个App,那个App,看看视频资讯,发发朋友圈,多么有趣,却又让人无聊。

这一切变得越发严重时,就成为了人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获得的享受,很快就会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

他一语中的道出了无聊的本质:不需要努力的生活就会变得无聊。

然而,人性天生喜欢待在舒适区

舒适区让大脑惬意自在,不用费劲思考,生活可控安全,也就逐渐不愿生活有任何变化。

凡事有两面,你越习惯在舒适区,时间一长就越容易体会到生活的无聊,生活像缺少些什么,有种“温水煮青蛙”之感。

一切在于,你不愿去改变,不想去接受挑战,逃避痛苦。可是,这种舒适,只会让人空虚。

困难虽然让人痛苦,可克服痛苦中得到的超越,会让你收获成就感和力量。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最大的敌人。

如何打败无聊这个敌人?

1. 思维上:接受和臣服于无聊,承担责任

首先建议你转换一下思维。

别想着摆脱无聊了,认识人生的本质,接受这样无聊的人生吧,直面人生需要承担的责任。

也许你不会像我这么懒。我以前一直很讨厌做家务,不愿意洗碗做饭,做这类琐事。

如果能拖延,我绝对不会吃完饭就马上就洗,而是等到下次吃饭前再洗。

这些琐事让人觉得很麻烦,逃避,拖延。

不愿意承担这些生活上的责任。

但终究有一天,一个人需要学会承担责任,直面压力。

我记得那一年,母亲住院了,而我一个人需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给她送饭。

后来她出院了也一直不能干活,只好连续做了一两个月的饭。

那个经历让我记忆犹新。

曾经被母亲宠惯了的自己,不得不默默承担家中所有家务。

那时感觉人生好无奈,只能咬牙忍着,厌烦也只能硬着头皮干。一天天这样扛着坚持下来。

结果,我对于家务的人生体验也变不一样,从此认真干好家务了。

正是那段经历,让我学会了面对

面对一些自己不喜欢,觉得没意思的无聊事务。

开始认识到柴米油盐,生活中这些无聊,都是生活底色的一部分,是个人必须要承担的生活。

因为你会发现,在没有搞定这些基础生活时,就很容易衍生其它麻烦问题

往往我们心中所想的那些高大上的,比如赚钱、学习、工作,都是建立在这些之上。如果生活琐碎之事的地基不稳,其它的大事也会随之混乱。

在另一方面,你若能投入理性的分析,就会明白,任何事情和经历,都有其特别的意义和价值。

洗碗的价值在于,碗洗干净后,下顿饭我们就可以拿干净的碗直接吃饭。

这样能让生活更有规律。

陪孩子写作业,是为了帮孩子建立起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以帮助他未来能自己单独做作业。

一旦我们明白了,在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上,只要投入了时间,都会产生某种价值。而专注和耐心做好每件小事,也就为这样渺小的事赋予了更多价值意义,变得不再敷衍。

而全力做好一件小事的态度,对以后的成长和成功有绝对的正向作用。

正像《致加西严的信》中写的:"便踏上了通往成功的正确道路。"

也就是说,无聊是感性思维引起的情绪,需要自我觉察,适时转换到理性思维,承担生活的无聊。

“如果你觉得生活很无聊,那说明你的生活都是由父母买单。”

2. 行动上:设定目标,锁定目标

你会不会经常出去游玩呢?

如果你是随便到处走一走,没有目的地闲逛,走着可能就没意思了,只有那些意外的惊喜能给你精神上的刺激和欢愉。

如果没有这种惊喜,就只会体验到无聊。

但是如果你是出去办事情,得先去银行再去超市,最后去学校。

一件一件的事情办完之后,你会感觉:“嗯,不错,今天的事情都办完了。”

闲逛可能觉得没啥意思,而感到疲乏。

出门办事,可能很辛苦,但全部办妥了,你会感到任务完成的收获感。

因为有目的,有任务,同时会赋予每件任务一种精神上的意义,让自己觉得这件事需要去做,因而就有劲头去完成。

这样付出很累,过程很忙,但心情会更开心和充实。

这就是有目标和没目标的区别。

人带着目标走,并且赋予目标一些价值意义,这会让我们发挥出自己潜在的精神力量来,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而缺乏目标时,人很容易体验到精神层面的无意义,进而会影响到生理,让人感到倦怠,懒散,缺乏动力前行。

生活需要有目标来充实,目标就是我们的动力所在,缺乏明确的目标,就容易无聊,空虚。

大脑一直处于无聊和空闲,也就意味着,我们脱离了生活的目标,或者大脑没有“锁定目标”。

在当下这个信息涌流的时代,如果你不死死地跟紧自己的目标,每天要做什么,只要稍微“好奇一下”“无聊一下”,拿起手机就会被各个平台,各种信息牵着鼻子走。

消耗个人的时间精力不说,最后带来的是一身的沮丧和颓废感。

你要有目标,还得有目标感,锁定目标的能力

从始至终,每天,每周,每月,要记得自己最初所设定的目标。不管是半年瘦10斤,还是一个月看多少本书。

把这个目标铭记于心。每天的坚持和努力,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最怕的是没有目标感的坚持,它会让人陷入无聊和倒退

因而,如果你对自己不了解,既没有自我的主见,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什么目标,那么你就更容易受到无聊的困扰。

在此,两点建议送给你:一,自我觉察,了解和认清自己,培养自我意识。二,设定目标,学习目标管理。

3. 能力上:有意识地训练专注力

生活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普通人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焦虑。

焦虑和无聊,本质上是一类的情绪问题。其根本是我们的状态不在当下,没有专注在当下的生活中。

你能静下心来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何来无聊呢?

动不动无聊,意味着你的精神力量,处于疲惫,或者缺少激情,对一件事的注意力开始减弱,对当下投入度不够。

实际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专注的能力,也并非一下子就能做到专注。

我们的注意力习惯在手机上来回切换,或在生活日常,工作繁事和学习科目上频频转换,转换场景频率越高,就越难专注下来。

当前的快生活成为我们专注能力的大敌。

其实,在任何时候,当你发现很难静下心,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上,感受呼气与吸气的动作,先与身体建立联结。

或者心情烦躁时,先体会内在的情绪;

精神紧张时,感受身体的肌肉等等,逐渐去培养活在当下和专注的力量。

越能专注,就不会有焦虑和无聊。

因为你一旦沉静下来做事,做感兴趣之事,为目标努力,全身心投入一项热爱之中,你就在聚集能量,那些负面的情绪都会远离你。

它除了能帮助你对抗无聊之外,更重要的是,专注力是做好任何事情所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做事时就把注意力全部投入这件事上,不要再想其他的事,集中于目标之上,就能实现高效的成果。

为了提升专注能力,我建议你可以培养一些自己喜欢的,能坚持做下去的兴趣

跑步,健身,写作,或者阅读,书法,游泳等等,都会让你活在当下,身心一致,专注合一。

能专注起来,那么任何无聊和琐碎之事,都能被转化为生活的美好时刻,就像拥有了点石成金的能力。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愿你的生活重获专注的力量。

可能是间歇性的偶尔无聊,对于自己的坚持或努力,在某时某刻,忽然感觉变得没有什么意义,而无法静下心来。

这可能是你在上个阶段投入了较多精力而疲惫。那么好好休息一下,放松一下身体和大脑。

也可能你经常感受到持续性无聊,对很多事提不起劲,长期处于情绪低迷。

那么你最好转变思维,明白无聊是人生的一种底色,从生活中最容易做的事做起,培养兴趣。

或者从身边的不起眼的小事开始,做好它,获得生活的掌控感

一旦你能臣服于无聊,就能从无聊中创造出很多可能性,能主动掌控生活,享受“无聊”的生活,并且在无聊中懂得坚持, 收获对生活的韧性。

也有可能,不到责任和压力来临的那一天,我们是很难去直面无聊。

毕竟无聊嘛,也没什么,只是最终无聊带来的很可能是欲壑难填,失控是难免的。

那么,主动还是被动地面对生活,你其实是可选择的。

我数二英二电子技术基础,但是我最开始想考学硕的,所以英一真题刷了两遍,后面9月专业课改了,就换成专硕了。本科末流985,本科挂了近20学分,所以考本校。废话就不多说了,我只希望21的可以少走弯路,有些坑我踩过,你们就别跟着我踩了。

老师选择(分析个个老师特点,不只是教学能力,我个人觉得考研对身心也是一种磨炼,老师的特质也很关键)

数学老师,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我只建议你现在还早,每个人的都听几节课,对比一下,选择自己最合适的,然后持之以恒,不要像我,汤家凤听了一半跑去听了会儿张宇,后面又听了李林的全部然后发现他讲的跟没讲一样,最后跟暑假跟武忠祥老老实实基础班再来了一遍。

那我接下来就说一下每个老师的特点,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汤家凤,八达鸟,重基础这种的话我就不强调了,大家都明白,他的个人魅力在于微博微信会经常发自己的积极生活,如果你心态不好并且想要打好基础稳健拿分,选他就完事了。

张宇,立即推。授课风格幽默,题目偏难,有部分题我个人觉得考研不可能考,如果想要考取140+跟他没啥问题,毕竟最后能考到140+的人必定是天赋异禀,跟谁都一样。如果你平时比较苦涩,追寻快乐,跟他也行,提醒一点就是他的有些题太难可以放一放,要相信不是你自己的原因。

如果你天赋一般,单纯只是想尽可能拿更多的分,或者只想考120左右这种,可以看接下来的两位老师。

武忠祥(李永乐团队),西交高数教授,虽然李林自称扫地僧,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个称号给武老师比较合适。武老师的讲课特点是题型化授课以及强调一题多解(没有多解考研的时候你就真的慢了),按真题考察过的题型结合考纲要求给你整理了个个知识点(意思就是做题的时候只要把他说的方法想一遍逐个试一遍,一般都做得出来,熟练度高了基本可以马上反应出来),不超纲,难度适中,最关键很多难以理解的难题在他那都有直接得出的公式结论,你担心你有的难题看不懂想不出来?没关系,记结论就行,能拿高分才是最关键的。

李永乐,线代大帝,线代第一人。注重知识点串联,再难的题都会给你分解的明明白白。唯二不好的就是对零基础有点难受,现代零基础必须看一下课本先,另一个就是讲话不太清楚,这个问题1.5或者2倍速就可以解决。只要你线代稍微有点体系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李永乐会被称为大帝了。(ps:今年线代难是因为二次型x=cy大家平时很少碰过,但实际上这种题张宇八套和李林六套里都有类似的,张宇那题基本一样,李林的还要转换两次,更难一点,但是今年考了,明年可想而知,个个老师会疯狂出变式,但是这就提醒了你,线代每个知识点都很重要)

如果你容易飘,忽上忽下,那我建议你跟上面两位循循善诱的老头,同时也能让你在考研阶段稳下心来。

李正元,他的全书别具一格,解题角度也比较多样,缺点就是对新手不友好,基础不好的慎选。

李林没提是因为他讲课很一般,主要是题目高度真题化以及预测能力,当然今年四套卷实数垃圾

讲高数的:汤家凤,张宇,武忠祥,李正元

讲现代的:汤家凤,张宇,李永乐

概率论:汤家凤,张宇,余丙森,王式安,方浩

(ps:概率论和现代不要拖太晚了,太晚你真的会非常急,因为这两门一时半会是学不明白的,我想今年很多人栽这两门上了,我想是不是这么个情况,我觉得这两门暑假开始刚刚好)

英语老师,阅读唐迟,口碑很好,人很谦逊。完型分值不高,平时坐坐把选项背一下就好了,这几年的不是很难。新题型和翻译英一得去看一下视频,英二的话你做了就知道了,没必要。作文很多人推荐这推荐那的,我还是推荐自己写。11月开始一周写一或2篇,总结一下文章的结构,你就会发现考研作文结构都很死板,只要你多总结就能写的不差,(另外,有的人问某某老师怎么样,说句实在话,我也不想黑谁,你基础不好听谁的都一样,因为都是在接受新知识,但是你基础好的时候一下就能听出来那个老师在说废话了,为什么同样有些老师基本0差评,有些口碑分化,这个应该大家都清楚。)

肖秀荣/徐涛,跟紧一个人就行了,希望大家不要朝三暮四,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ps:肖秀荣团队的讲课其实很好,没什么废话。

自己去报考院校官网查清楚考试科目,资料淘宝买就好了,尽量不要让学长学姐卖给你资料,认识的还好,要是不认识的,我要是学长,我肯定坑你一笔。自己淘宝花钱买一般都有售后,还有答疑群,记住专业课必须舍得花钱,不要相信那种免费的,不可能。很多学校买的到一部分原题,具体操作看你自己了,只要不犯法,能提分就行了

数学(刷题第一,总结第二,视频第三)

基础阶段,视频课+汤家凤的1800基础篇,因为1800基础篇难度是最低的那种,教材的话李永乐张宇基础篇或者汤家凤讲义都行(给大家一个思路,因为考纲规定了具体的考点,所以做的时候回想一下所有老师提过的方法,一个方法一个方法试一遍,一般都可以做出来,做多了你就知道哪些常用哪些不常用,要形成自己的体系)

强化阶段,这时间段很长,视频课(基础跟谁强化就跟谁)+660,880,330,闭关修炼,108,1800,1000都属于这阶段的书,看你自己用谁的(学有余力的有空就写写李林的题,一个是题目都是改编真题难度适中,另一个就是他的书便宜。)

真题阶段,按套卷做就行了,分数不用算,没实际意义,我想今年考完的人深有体会,要算也先扣30分,然后计算错误的也要算进去,因为很多类似的你都做过了,举个简单的例子,19考的那到exsinx大题,我今年就做了很多变式的,等到21到时做了很多类似的肯定也会觉得那题不难了。

每个老师都有冲刺课,我听的武忠祥+李永乐。关键今年数二很多方法都在他们俩冲刺班提到了。不过你们前面跟谁的,最好后面也跟着,坚持就是胜利。冲刺两个目的,一个是查缺补漏,另一个就是有侧重点,也就是所谓的压题了。模拟的时候限时,三个小时到就乖乖停笔,计算错误也得算进总分,就乖乖的按卷面出成绩,当然模拟卷的首要目的你要明白,查缺补漏,而不是算分数。

英语(重点只用看真题,把真题所有单词和选项如何设置都搞懂)

书只用买黄皮书,要学会用它,看他的选项解题思路,里面的作文解析也很好,自己每年的真题作文学着写一遍,然后跟范文对比,学习人家怎么安排的,还送的考纲词汇也不错,无聊可以看看。

前期每天坚持背单词,只推荐墨墨背单词,因为他是一个空白界面,不需要你通过别的什么来回想,记忆曲线定期会给你复习,现在这个阶段割肉买久一点,或者网上找一下破解版。先从考研分类里单词最少的书开始背,背完一本你就会有成就感的,然后就有动力一直往更多的背。只要看到能想出意思就行了,不需要一定会拼写。

英一暑假开始先做阅读,一天两篇,能做多仔细就多仔细,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后面慢慢把每部分补上。

英二9月开始做阅读,因为真的不难,词汇量上去就是跟连连看一样。我想英二考得好的人应该明白我是什么意思。

阅读请你养成做的时候每个选项回原文找到对应位置的习惯,找到后仔细比对,看不懂都可以选对,这就是考研英语的特点,看不懂只要方法对了也可以作对,你看黄皮书解析就会发现他们都是这么解析的。然后一般都是按段落顺序出题的,比较少会全篇考察,那种属于难题了。其他部分考前可以突击。

ps:英语只需要搞懂真题,实在需要模拟,张剑的还行,其他的就算了

政治(前期稳扎稳打留个印象就好)

暑假可以看看视频课,做1000题,一天给自己规定看多少政治就行了,基础阶段就是打个基础,让自己明白政治大概有什么。几刷看你自己的时间了,有空就可以看看里面绿色题目。

中后期肖八出来就可以开始做他的选择了,大题可以看看答案写的啥,具体肖秀容会说。

肖四出来后,等小白考研总结的大题按科目总结的资料出来后,先背每部分的前两题,后两题熟读,等到肖秀荣点题班出来后,按他画的重点背,因为有些考的概率很低,同时会给出最后一套卷,也可以看看。

看课本的时候例题和课后习题考纲要求的必须都会。

然后过真题,第一轮先按套卷做,同时拿个本子,按章节在每一页写好,标出哪一年哪一题考察过这章的,第一遍完了你就明白考频了(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很酷)。第二轮按你标的类别做,这样就可以明白大概考什么。最后再按套卷做一次,那真题基本就做透了。开始的时间看你自己吧,越不熟就越早开始越好。

英语张剑的可以做,其他人都不用碰,做的时候十一月份隔几天模拟一次一整套,作文不需要特意准备,就是靠这个时候练出来的。

政治肖八肖四就行,想刷其他模拟卷都有小程序,就是微信9.9所有老师的选择题那种,到时都会有公众号宣传的,我都刷了,效果一般吧,因为我感觉除了肖秀荣其他人的选择实在差点意思。刷了的话错的题可以在知识点提要或者冲刺背诵笔记上记一下。

数学我今年做了市面上所有的卷子,除了合工大,因为瞄了一眼感觉题目很奇怪。崇拜压题的选谁应该不用多说了,然后再推就是李永乐的,他的模拟题特点是解析很强,每题基本都有三中解题方法以及变式的题目,相当于一份卷子你利用好了可以达到三四份卷子的效果。张宇的题,放最后做,可以只看看思路,一个是对心态不好,一个确实技巧性太高了,每道题都有特定的技巧。真题与所有模拟卷相比呢,今年考完的应该就知道了,题目很难吗,不见得,应该说是明明会做,就是算不出来。

政治,如果只想五六十左右,只需后面买本知识点提要和肖八肖四看看就行了

70加目标的人最好买一下全套书籍,也就是按我前面说的,肖秀荣和徐涛都可以,但是我建议用谁的书听谁的课。

回归错题,考前那晚必须看所有的必备公式以及你之前总结过的公式,高数部分泰勒和高阶导数以及级数比较难记,现代部分很多基础公式,以及李永乐给了很多结论,考试用的到。

坚持背单词到星期五早上,真题错的再看一看,这时候多背背范文,对你有好处。

大题就按肖秀荣押题班的背(不要问谁的大题背不背,相信我,你背不完的,还有记住考场上记住灵活应用,按肖秀荣微博说的,一般能自圆其说都不会扣太多。)

周六周日考试,周五要准备政英,所以要在周234的时候就再过一遍。

回归基础与课本,今年我的专业课就考了以前没考过的但是在考纲内的,所以回归基础很重要。

额外建议(是我自己整个复习期间总结出来的几个要点,有些是我11月12月才明白的,也有些是我上考场摸到题的时候才明白的)

书不在于多,在于你把一整本吃透,不要想着看别人哪本怎么样怎么样,你就跟着怎么样怎么样,没有意义,自己做好了才是真的好,就像我舍友把所有模拟卷子都做了,都不总结,这次按他的意思也是考炸了。

视频两倍速,最少也要1.5,节约时间,这个不用多说了,为什么有的人同样时间既看了视频又做了很多题,这里就拉开了。

数学所有过程都可以删掉,唯独做题和总结不可以,今年的数学灵活度挺高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解题方法就那几种,无非是切入点比较难想,希望大家复习的时候多想想,这个方法怎么用,最关键这个方法为什么要怎么用,这道题突破口在哪里,然后融合成自己的知识,把做过的几道题,融合成一道题。

有关数学结论的,整个本子,每次遇到新的就抄进去,然后慢慢扩充,有空就看看,其实也就那几个结论,你反复看就记住了,我相信很多人没有做这个东西,我做了,我考试的时候很多都用上了。

有舍必有得,把该拿的分数拿了。数学的题目再难,都是有梯度的。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自己没能力解开的题,咱就放了,咱要保证的就是,会做的题给他最对,起码对得起自己的真实水平。也许你想一个填空十分钟,你在一分钟想不出来的时候就可以放弃去写完一道大题了,等你后面写完回来,心态放松了,可能思路就直接开阔了。

列好计划,每天完成每天的任务就行了。九月前每天的计划完成后就可以适当放松了,不用太累。九月十月冲刺期开始任务要多加一点,每天每周具体目标是什么最好都要明确,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不会茫然无措。

尽量待在图书馆,我十月底才去的图书馆,之前都在宿舍,去了之后才知道学习效率不是一个水平的。

功利心重一点,明确你考研的目的是为了拿分,那么不能帮你拿到分的方法与题目,碰都不要碰,更不要因为平时遇到难题打乱心态,还是那句话,多总结,多总结,多总结。

利用好垃圾时间,不要大块时间看视频

这个考完的人应该很明白,总有一些人坐在图书馆看一天的教学视频,给自己学了一天的错觉,然而在我看来,你这一天都浪费了。像上午和下午这种时间段拿来看视频,那就是浪费生命了。大块时间就刷题,视频留到比如说空闲时,这时候你再看看视频,对你也没什么影响,比如你回宿舍了,你也许可以玩一个小时手机上床睡觉,但是你要是两倍速一个视频,你就比普通人多看了两个小时的视频,希望这点新人能明白。很多学霸不单只是头脑好,关键是方法好,能够利用你们注意不到的时间和方法。

这点针对今年考试的时候提出来的,今年选填我只用了三十分钟,期间只跳过了一道屋里应用。因为我不太擅长这种。但是我知道今年很多人计算跟不上了。其实呢,平时大家应该就有一种现象,模拟考的时候就经常算错,然后归结于不小心,在我看来,其实就是算的不够,算的方法不好而已,平时都不重视,考试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更不可能算的好了,希望21的出现这种问题时,就告诉自己,就是自己计算能力不行,需要提高计算强度。平时不紧张都能算错,考试要是算错一步,不仅没分,还浪费时间,扰乱心态,这点希望大家能早日明白。

资源获取,如果你要花钱买全程班我没话说,一般人的话微信公众号搜考研,搜得到的基本都是有免费资源的,就是那种回复老师名字获取资源的公众号,大家多动动手就理解了。

ps: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二战的看到这里,我想说希望你们可以好好总结一下经验,等数学20解析出来了,你再认真看看到底有没有那么难,我觉得数学真的要多总结,多总结,多总结。

有问题可以楼下问,我比较喜欢研究方法以及套路,所以对市面上的书基本都有所了解。

福利就上我的计划了,11月去图书馆后就没碰电脑了,用手写做了计划。

我数二英二电子技术基础,但是我最开始想考学硕的,所以英一真题刷了两遍,后面9月专业课改了,就换成专硕了。本科末流985,本科挂了近20学分,所以考本校。废话就不多说了,我只希望21的可以少走弯路,有些坑我踩过,你们就别跟着我踩了。

老师选择(分析个个老师特点,不只是教学能力,我个人觉得考研对身心也是一种磨炼,老师的特质也很关键)

数学老师,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我只建议你现在还早,每个人的都听几节课,对比一下,选择自己最合适的,然后持之以恒,不要像我,汤家凤听了一半跑去听了会儿张宇,后面又听了李林的全部然后发现他讲的跟没讲一样,最后跟暑假跟武忠祥老老实实基础班再来了一遍。

那我接下来就说一下每个老师的特点,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汤家凤,八达鸟,重基础这种的话我就不强调了,大家都明白,他的个人魅力在于微博微信会经常发自己的积极生活,如果你心态不好并且想要打好基础稳健拿分,选他就完事了。

张宇,立即推。授课风格幽默,题目偏难,有部分题我个人觉得考研不可能考,如果想要考取140+跟他没啥问题,毕竟最后能考到140+的人必定是天赋异禀,跟谁都一样。如果你平时比较苦涩,追寻快乐,跟他也行,提醒一点就是他的有些题太难可以放一放,要相信不是你自己的原因。

如果你天赋一般,单纯只是想尽可能拿更多的分,或者只想考120左右这种,可以看接下来的两位老师。

武忠祥(李永乐团队),西交高数教授,虽然李林自称扫地僧,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个称号给武老师比较合适。武老师的讲课特点是题型化授课以及强调一题多解(没有多解考研的时候你就真的慢了),按真题考察过的题型结合考纲要求给你整理了个个知识点(意思就是做题的时候只要把他说的方法想一遍逐个试一遍,一般都做得出来,熟练度高了基本可以马上反应出来),不超纲,难度适中,最关键很多难以理解的难题在他那都有直接得出的公式结论,你担心你有的难题看不懂想不出来?没关系,记结论就行,能拿高分才是最关键的。

李永乐,线代大帝,线代第一人。注重知识点串联,再难的题都会给你分解的明明白白。唯二不好的就是对零基础有点难受,现代零基础必须看一下课本先,另一个就是讲话不太清楚,这个问题1.5或者2倍速就可以解决。只要你线代稍微有点体系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李永乐会被称为大帝了。(ps:今年线代难是因为二次型x=cy大家平时很少碰过,但实际上这种题张宇八套和李林六套里都有类似的,张宇那题基本一样,李林的还要转换两次,更难一点,但是今年考了,明年可想而知,个个老师会疯狂出变式,但是这就提醒了你,线代每个知识点都很重要)

如果你容易飘,忽上忽下,那我建议你跟上面两位循循善诱的老头,同时也能让你在考研阶段稳下心来。

李正元,他的全书别具一格,解题角度也比较多样,缺点就是对新手不友好,基础不好的慎选。

李林没提是因为他讲课很一般,主要是题目高度真题化以及预测能力,当然今年四套卷实数垃圾

讲高数的:汤家凤,张宇,武忠祥,李正元

讲现代的:汤家凤,张宇,李永乐

概率论:汤家凤,张宇,余丙森,王式安,方浩

(ps:概率论和现代不要拖太晚了,太晚你真的会非常急,因为这两门一时半会是学不明白的,我想今年很多人栽这两门上了,我想是不是这么个情况,我觉得这两门暑假开始刚刚好)

英语老师,阅读唐迟,口碑很好,人很谦逊。完型分值不高,平时坐坐把选项背一下就好了,这几年的不是很难。新题型和翻译英一得去看一下视频,英二的话你做了就知道了,没必要。作文很多人推荐这推荐那的,我还是推荐自己写。11月开始一周写一或2篇,总结一下文章的结构,你就会发现考研作文结构都很死板,只要你多总结就能写的不差,(另外,有的人问某某老师怎么样,说句实在话,我也不想黑谁,你基础不好听谁的都一样,因为都是在接受新知识,但是你基础好的时候一下就能听出来那个老师在说废话了,为什么同样有些老师基本0差评,有些口碑分化,这个应该大家都清楚。)

肖秀荣/徐涛,跟紧一个人就行了,希望大家不要朝三暮四,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ps:肖秀荣团队的讲课其实很好,没什么废话。

自己去报考院校官网查清楚考试科目,资料淘宝买就好了,尽量不要让学长学姐卖给你资料,认识的还好,要是不认识的,我要是学长,我肯定坑你一笔。自己淘宝花钱买一般都有售后,还有答疑群,记住专业课必须舍得花钱,不要相信那种免费的,不可能。很多学校买的到一部分原题,具体操作看你自己了,只要不犯法,能提分就行了

数学(刷题第一,总结第二,视频第三)

基础阶段,视频课+汤家凤的1800基础篇,因为1800基础篇难度是最低的那种,教材的话李永乐张宇基础篇或者汤家凤讲义都行(给大家一个思路,因为考纲规定了具体的考点,所以做的时候回想一下所有老师提过的方法,一个方法一个方法试一遍,一般都可以做出来,做多了你就知道哪些常用哪些不常用,要形成自己的体系)

强化阶段,这时间段很长,视频课(基础跟谁强化就跟谁)+660,880,330,闭关修炼,108,1800,1000都属于这阶段的书,看你自己用谁的(学有余力的有空就写写李林的题,一个是题目都是改编真题难度适中,另一个就是他的书便宜。)

真题阶段,按套卷做就行了,分数不用算,没实际意义,我想今年考完的人深有体会,要算也先扣30分,然后计算错误的也要算进去,因为很多类似的你都做过了,举个简单的例子,19考的那到exsinx大题,我今年就做了很多变式的,等到21到时做了很多类似的肯定也会觉得那题不难了。

每个老师都有冲刺课,我听的武忠祥+李永乐。关键今年数二很多方法都在他们俩冲刺班提到了。不过你们前面跟谁的,最好后面也跟着,坚持就是胜利。冲刺两个目的,一个是查缺补漏,另一个就是有侧重点,也就是所谓的压题了。模拟的时候限时,三个小时到就乖乖停笔,计算错误也得算进总分,就乖乖的按卷面出成绩,当然模拟卷的首要目的你要明白,查缺补漏,而不是算分数。

英语(重点只用看真题,把真题所有单词和选项如何设置都搞懂)

书只用买黄皮书,要学会用它,看他的选项解题思路,里面的作文解析也很好,自己每年的真题作文学着写一遍,然后跟范文对比,学习人家怎么安排的,还送的考纲词汇也不错,无聊可以看看。

前期每天坚持背单词,只推荐墨墨背单词,因为他是一个空白界面,不需要你通过别的什么来回想,记忆曲线定期会给你复习,现在这个阶段割肉买久一点,或者网上找一下破解版。先从考研分类里单词最少的书开始背,背完一本你就会有成就感的,然后就有动力一直往更多的背。只要看到能想出意思就行了,不需要一定会拼写。

英一暑假开始先做阅读,一天两篇,能做多仔细就多仔细,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后面慢慢把每部分补上。

英二9月开始做阅读,因为真的不难,词汇量上去就是跟连连看一样。我想英二考得好的人应该明白我是什么意思。

阅读请你养成做的时候每个选项回原文找到对应位置的习惯,找到后仔细比对,看不懂都可以选对,这就是考研英语的特点,看不懂只要方法对了也可以作对,你看黄皮书解析就会发现他们都是这么解析的。然后一般都是按段落顺序出题的,比较少会全篇考察,那种属于难题了。其他部分考前可以突击。

ps:英语只需要搞懂真题,实在需要模拟,张剑的还行,其他的就算了

政治(前期稳扎稳打留个印象就好)

暑假可以看看视频课,做1000题,一天给自己规定看多少政治就行了,基础阶段就是打个基础,让自己明白政治大概有什么。几刷看你自己的时间了,有空就可以看看里面绿色题目。

中后期肖八出来就可以开始做他的选择了,大题可以看看答案写的啥,具体肖秀容会说。

肖四出来后,等小白考研总结的大题按科目总结的资料出来后,先背每部分的前两题,后两题熟读,等到肖秀荣点题班出来后,按他画的重点背,因为有些考的概率很低,同时会给出最后一套卷,也可以看看。

看课本的时候例题和课后习题考纲要求的必须都会。

然后过真题,第一轮先按套卷做,同时拿个本子,按章节在每一页写好,标出哪一年哪一题考察过这章的,第一遍完了你就明白考频了(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很酷)。第二轮按你标的类别做,这样就可以明白大概考什么。最后再按套卷做一次,那真题基本就做透了。开始的时间看你自己吧,越不熟就越早开始越好。

英语张剑的可以做,其他人都不用碰,做的时候十一月份隔几天模拟一次一整套,作文不需要特意准备,就是靠这个时候练出来的。

政治肖八肖四就行,想刷其他模拟卷都有小程序,就是微信9.9所有老师的选择题那种,到时都会有公众号宣传的,我都刷了,效果一般吧,因为我感觉除了肖秀荣其他人的选择实在差点意思。刷了的话错的题可以在知识点提要或者冲刺背诵笔记上记一下。

数学我今年做了市面上所有的卷子,除了合工大,因为瞄了一眼感觉题目很奇怪。崇拜压题的选谁应该不用多说了,然后再推就是李永乐的,他的模拟题特点是解析很强,每题基本都有三中解题方法以及变式的题目,相当于一份卷子你利用好了可以达到三四份卷子的效果。张宇的题,放最后做,可以只看看思路,一个是对心态不好,一个确实技巧性太高了,每道题都有特定的技巧。真题与所有模拟卷相比呢,今年考完的应该就知道了,题目很难吗,不见得,应该说是明明会做,就是算不出来。

政治,如果只想五六十左右,只需后面买本知识点提要和肖八肖四看看就行了

70加目标的人最好买一下全套书籍,也就是按我前面说的,肖秀荣和徐涛都可以,但是我建议用谁的书听谁的课。

回归错题,考前那晚必须看所有的必备公式以及你之前总结过的公式,高数部分泰勒和高阶导数以及级数比较难记,现代部分很多基础公式,以及李永乐给了很多结论,考试用的到。

坚持背单词到星期五早上,真题错的再看一看,这时候多背背范文,对你有好处。

大题就按肖秀荣押题班的背(不要问谁的大题背不背,相信我,你背不完的,还有记住考场上记住灵活应用,按肖秀荣微博说的,一般能自圆其说都不会扣太多。)

周六周日考试,周五要准备政英,所以要在周234的时候就再过一遍。

回归基础与课本,今年我的专业课就考了以前没考过的但是在考纲内的,所以回归基础很重要。

额外建议(是我自己整个复习期间总结出来的几个要点,有些是我11月12月才明白的,也有些是我上考场摸到题的时候才明白的)

书不在于多,在于你把一整本吃透,不要想着看别人哪本怎么样怎么样,你就跟着怎么样怎么样,没有意义,自己做好了才是真的好,就像我舍友把所有模拟卷子都做了,都不总结,这次按他的意思也是考炸了。

视频两倍速,最少也要1.5,节约时间,这个不用多说了,为什么有的人同样时间既看了视频又做了很多题,这里就拉开了。

数学所有过程都可以删掉,唯独做题和总结不可以,今年的数学灵活度挺高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解题方法就那几种,无非是切入点比较难想,希望大家复习的时候多想想,这个方法怎么用,最关键这个方法为什么要怎么用,这道题突破口在哪里,然后融合成自己的知识,把做过的几道题,融合成一道题。

有关数学结论的,整个本子,每次遇到新的就抄进去,然后慢慢扩充,有空就看看,其实也就那几个结论,你反复看就记住了,我相信很多人没有做这个东西,我做了,我考试的时候很多都用上了。

有舍必有得,把该拿的分数拿了。数学的题目再难,都是有梯度的。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自己没能力解开的题,咱就放了,咱要保证的就是,会做的题给他最对,起码对得起自己的真实水平。也许你想一个填空十分钟,你在一分钟想不出来的时候就可以放弃去写完一道大题了,等你后面写完回来,心态放松了,可能思路就直接开阔了。

列好计划,每天完成每天的任务就行了。九月前每天的计划完成后就可以适当放松了,不用太累。九月十月冲刺期开始任务要多加一点,每天每周具体目标是什么最好都要明确,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不会茫然无措。

尽量待在图书馆,我十月底才去的图书馆,之前都在宿舍,去了之后才知道学习效率不是一个水平的。

功利心重一点,明确你考研的目的是为了拿分,那么不能帮你拿到分的方法与题目,碰都不要碰,更不要因为平时遇到难题打乱心态,还是那句话,多总结,多总结,多总结。

利用好垃圾时间,不要大块时间看视频

这个考完的人应该很明白,总有一些人坐在图书馆看一天的教学视频,给自己学了一天的错觉,然而在我看来,你这一天都浪费了。像上午和下午这种时间段拿来看视频,那就是浪费生命了。大块时间就刷题,视频留到比如说空闲时,这时候你再看看视频,对你也没什么影响,比如你回宿舍了,你也许可以玩一个小时手机上床睡觉,但是你要是两倍速一个视频,你就比普通人多看了两个小时的视频,希望这点新人能明白。很多学霸不单只是头脑好,关键是方法好,能够利用你们注意不到的时间和方法。

这点针对今年考试的时候提出来的,今年选填我只用了三十分钟,期间只跳过了一道屋里应用。因为我不太擅长这种。但是我知道今年很多人计算跟不上了。其实呢,平时大家应该就有一种现象,模拟考的时候就经常算错,然后归结于不小心,在我看来,其实就是算的不够,算的方法不好而已,平时都不重视,考试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更不可能算的好了,希望21的出现这种问题时,就告诉自己,就是自己计算能力不行,需要提高计算强度。平时不紧张都能算错,考试要是算错一步,不仅没分,还浪费时间,扰乱心态,这点希望大家能早日明白。

资源获取,如果你要花钱买全程班我没话说,一般人的话微信公众号搜考研,搜得到的基本都是有免费资源的,就是那种回复老师名字获取资源的公众号,大家多动动手就理解了。

ps: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二战的看到这里,我想说希望你们可以好好总结一下经验,等数学20解析出来了,你再认真看看到底有没有那么难,我觉得数学真的要多总结,多总结,多总结。

有问题可以楼下问,我比较喜欢研究方法以及套路,所以对市面上的书基本都有所了解。

福利就上我的计划了,11月去图书馆后就没碰电脑了,用手写做了计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课程很少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