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轻工业学校录取分数线?

    1. 地址:沙河口区黄浦路305号
参与大连轻工业学校问题讨论吧!

简介: 辽宁省 大连市 沙河口区公办全国重点职业学校 大连市轻工业学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毗邻大连理工大学、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教职工246人,其中高级教师99人,讲师54人,拥有一支以研究生以及市级首席教师为核心的学术水平高、业余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教师队伍,在校生4300余人,其中五年制高职生800余人。  学校教学设备先进完善,建有数控、机械、生物、电工、电子、服装,装潢等实验实训…

木有资料呦!亲来分享一个吧!

木有资料呦!亲来分享一个吧!

木有资料呦!亲来分享一个吧!

木有资料呦!亲来分享一个吧!

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的评论对其他家长学生都非常重要,来说说您对这个学校的感受和建议吧!

    1. 沙河口区黄浦路305号

——访大连市轻工业学校校长孙文平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

  孙文平,大连市轻工业学校校长,教授级高级讲师,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项目专家组核心成员,中国轻工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政府职业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2005年被教育部、人事部等七部委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01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7年9月7日对大连市轻工业学校的师生来说,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那天下午,温家宝、李克强等领导同志视察了该校。

  领导们来到学校操场,正在军训的07级新生瞬间像潮水般涌到了看台前,学生质朴的齐声问候像一袭袭热浪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温总理对孙文平校长说:“看来,我要讲几句话了。”温总理在讲话中说:“为什么我们要把职业教育放在大力发展的地位?因为只有职业教育才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

  温总理还说:“使每一个能够掌握知识、能够掌握技能的人都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因此,职业学校最大的特征就是教学、求知、做事与技能结合在一起。”

  领导们看了学校的服装、数控、模具等实训基地,与教师和学生亲切交谈。在服装作品展区,温总理指着奖杯对服装专业教师田秋实说:“你很了不起,职业教育需要你这样的‘双师型’教师”。他对孙

  校长说:“你们办得非常有特色,不但设备好,师资也好。”在数控仿真实训室,温总理鼓励退伍后来校学习的一名学生,要发扬在部队期间养成的过硬的素质和作风,努力学习,争取掌握更多的技术和技能,毕业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李克强在视察中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学生实训,他语重心长地说:“职业教育就应该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当看到服装实训楼外墙上“不求人人出名,但求个个成才”的标语时,李克强给予肯定:“这个口号很好啊!”

  时光荏苒,6年过去了。大连轻校人铭记前后两位总理的嘱咐,锐意进取,加强改革,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绩。最近,我们采访了该校校长孙文平,他不仅对当年两位总理视察时每一个细节和指示都记忆如新,还畅谈了他的办学理念和对示范校建设的思考。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记者:孙校长您好!从您的经历看,您的职业生涯就是职业教育,34年来始终坚守不懈。刚才您说“通过示范校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学校的一种文化”,能让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职教理念和对学校文化的认识吗?

  孙文平:我这一辈子确实奉献给了职业教育。34年的工作积淀让我体会到,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最大的一种无形资产。只有形成了优秀的学校文化,学校发展才有了灵魂和动力,学校才能持续立足社会,“质量强校,特色兴校,品牌铸校”发展战略才能顺利实施。我的文化观:一是求变创新和敢为人先的文化,这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动力。二是持续发展和更高目标的文化,本着“立足学校,面向社会,强化质量,凸显特色,打造品牌,持续发展”的原则,着力夯实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我和学校而言,只有创业,没有守业;只有明天,没有昨天,永不满足。三是弱者自居和打造品牌的文化。“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我认为,自己永远是弱势。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弱势,我们才会朝着设定的目标不懈地前进。学校也是如此。四是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融合的文化。

  我的人才观:人才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我认为,现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管理者的责任就是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师生员工营造发展创新和成才的空间,使每一个人自觉、主动地发展。这也是一种校园文化的魅力。因此,我们提出了学校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我在工作中坚持“不求人人出名,但求个个成才”的理念,相信每个师生员工都能成才,都会成才,也都应该成才。

  我的质量观:“质量强校,特色兴校,品牌铸校”是学校确定的核心发展战略。我认为,学校的强弱是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标志的,学校的兴旺发达和发展活力是以办学特色为基础的。因此,要把质量视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学校建立了办学条件、课程及师资队伍保障,还有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保障、管理运行机制保障,使学校得到全面、可持续发展。我的服务观:我们牢牢树立市场意识,把学校的发展融入社会经济的轨道,与市场接轨,对接产业和企业需求,从而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坚持服务理念,提出了“服务式教育,服务式管理”,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使学校的教育产品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立足社会、体面生活。

  记者:这种文化给学校带来了什么变化?

  孙文平:我想第一个变化就是学校跨越式发展。这个学校虽然历史较长,但基础并不好,原来是一所薄弱的学校,1993年曾被政府亮了黄牌。1998年我调来当校长的时候,学校生存和发展非常困难。我们提出“求变创新敢为人先”的文化观,依据这种理念我们做了好多别人不敢做的事,使学校在几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比如,当时和企业搞合作投资,那时候政府没有政策,我们大胆探索,“借船下海”,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这种文化应该成为我们轻校人不变的文化。由于这种文化的积淀,形成了学校的一种价值观,就是“我为我是大连轻校人而感到自豪”,这种价值观对学校的发展有很大的驱动力。

  第二个变化就是学校的教师成长非常迅速,涌现出大批人才。如大连市十佳服装设计师田秋实、郑小文老师在全省的行业职工比赛中获得状元,直接被授予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

  在教师培养培训上我们从来不吝啬。10年前,教育部安排教师去德国培训,一般学校只安排一两人,我们学校一下子就安排了10个人。给教师搭建这样的平台,他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得到全面发挥,学校实施教育改革、项目建设时,不用校长动员,他们就主动去想了。所以,有了这样的人才观,学校才会有魅力,教师才会有干劲。

  第三个变化就是学校无为而治,校长在校和不在校一个样。学校全面推行目标管理,目标设定和任务分解要几上几下反复商定,最终确定后按进度落实。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其中有检查跟进,有学期常年绩效考核。所以学校按照设定的目标,按照规范的动作,按照规定的程序,自主运行。全体教职员工养成了按程序、按规范办事的习惯,学校整体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记者:示范校建设的根本是要解决育人的问题。贵校提出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请您介绍一下贵校的健康快乐教育体系。

  孙文平:我一直有这样一个梦想,也是我和学校的职业梦想:“走进大连轻校的门,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学习成长;走出大连轻校的门,能让他们立足社会,体面生活。”为此我们在以下方面构建多维度、有实效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教育体系:第一是信念立德,开展主题教育,放飞学生理想;第二是师爱润德,通过智慧教师培养学生美德;第三是疏堵正德,疏堵兼顾,帮助学生形成辨别是非的素养;第四是读书养德,以知识涵养奠定学生发展底蕴;第五是管理育德,通过精细化管理助力学生成才;第六是服务筑德,通过服务式教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第七是实践修德,通过校内外活动提升学生健康快乐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能力,展示轻校风采;第八是激励明德,通过体验成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健康快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就是要创新德育实践,彰显学校的文化内涵,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逐渐形成育人特色和德育品牌。

  示范校建设重在“示范”和“辐射”

  记者:据悉3年前您作为专家,参与了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文件制定,随后您又成为示范校建设的实践者。那么您对示范学校建设有什么认识和体会?

  孙文平:示范校建设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系统工程,对职业教育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我认为示范校建设的最大成就,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全面提升,是对学校教育体系的重构和改革。

  示范校建设重点在“示范”和“辐射”,即“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办出特色的示范”。示范什么?示范正确的办学理念、育人为本的成功案例、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示范高效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包括专业建设机制、校企合作机制、文化建设机制等等;示范成功的“模式”和资源,包括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丰富有价值的教学和学习资源;示范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评价评估模式;示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建设机制;示范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能力或“贡献率”。如何辐射?一是在校内辐射,辐射到校内专业群的相关专业和其他专业,整体提升办学能力;二是辐射到当地或区域,带动、帮助其他学校,在某些领域引领当地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三是辐射到省内及全国,加强成果推广和经验推介,形成影响力。

  “示范性”应有充分的历史积淀。“示范性”建设不同于某项评估,有具体的验收标准,只要符合条件就过关;“示范性”建设也不是一般项目建设,而是学校方方面面体现示范性的建设。硬件的示范只要有投入都容易实现,而软件的示范,特别是一些需要多年传承、积累才可能达到的管理水平、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建成的,必须有充分的历史积淀。因此,“示范性”更应该在建设过程中体现3个效应:一是提升效应,提升观念、理念、思路、战略、机制、模式、内容等;二是促进效应,加速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尤其是专业建设、特色发展等;三是带动效应,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带动和引领学校的改革创新,尤其是制度机制的建立和创新、文化内涵的凝练和提升,增强办学实力,总结推广有价值的经验。我认为,示范校的创建过程本身就是创新引领的过程、创新示范的过程、凸显特色的过程。校长要搭好平台,系统设计、科学实施。示范校建设任务不仅仅局限于实施方案和任务书中既定的几个项目,校长更要致力于以项目建设引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改革和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是全员参与的建设过程,在建设过程中提高全员素质。

  记者:您认为学校通过示范校建设得到了哪些收获呢?

  孙文平:示范校建设对我个人和学校来说,都是收获巨大。对我个人来说是实现了彻底的、完整的、全面的提升;对学校来说,完成示范校建设的意义已远远超过项目“建设方案”、“任务书”本身的范畴。主要收获有六个方面:

  第一是教育理念的全面提升。学校重构了“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教育体系,提升了“不求人人出名,但求个个成才”的教育理念,建立了“服务式教育、服务式管理”的新模式,搭建了“人人发展,发展人人”的师生共同学习和成长平台。

  第二是文化底蕴的极大丰富。学校以示范校项目建设为引领,以“八德”为载体,构建“健康快乐”教育体系已形成全校共识,成为学校的文化。

  第三是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示范校建设项目是全员参与的过程,学校通过实施师资团队建设的“五大工程”,全面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课程改革与开发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目前,有全国职教名师1人,市十佳服装设计师、板型师2人,全国行指委专家12人,骨干教师79人;共培养出专业带头人6人,“双师型”教师175人。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或取得相应技能证书比例达到95%以上,参加国家及省市培训教师达100%。还有72%的教师参与对外生产技术服务,新增富有实践经验的企业能工巧匠58人。

  第四是培养模式取得突破。创新了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融入快乐学习要素、健康成长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是校企合作深度推进。

  第六是数字资源建设创新引领。建立了辽宁省职业教育加工制造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第七是学生的职业发展有明显成效。两年建设期中,有172名学生在国家、省市各类赛事中荣获奖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11金27银32铜,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100%,形成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企业社会满意及毕业生体面工作和生活的良好局面。

  “后示范”建设措施和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

  记者:从两个总理说的“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到贵校构建的健康快乐教育体系,可以看出其间一脉相承的关系,也可以看出学校在构建这个体系过程中对“后示范”建设的思考和探索。那么学校对“后示范”建设准备采取什么措施呢?

  孙文平: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后示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该项行动计划的核心是持续创新、塑造更坚实的办学质量品牌。主要内容有八个方面:

  一是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的行动计划。以“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教育体系内涵为核心,实施“凝聚力量、创造活力、特色引领、全面提升”的行动计划。

  二是全面构建健康快乐教育体系行动计划。以特色德育创建活动为载体,实施“激扬自信、创造精彩、积淀幸福、追求梦想”的行动计划。

  三是全面实施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行动计划。以教学团队培养“五大工程”为引领,实施“道德示范、创新实践、名师集聚、校企互换”的行动计划。

  四是全面打造“做中教,做中学”教育品牌行动计划。深化 “工学结合、产教合一”人才培养机制内涵建设,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引产入教、产教融合”行动计划。

  五是全面创新数字环境下教学形态行动计划。以辽宁省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项目“加工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为核心,实施“技术引领、创新载体、推广应用、辐射示范”的行动计划。

  六是全面推进校企战略合作行动计划。建立校企互动信息平台,实施“资源共享、基地共建、产教结合、校企互融”的行动计划。

  七是全面建立现代化精细化管理体系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目标体系管理,实施“目标引领、精细管理、科学发展、凸显内涵”的行动计划。

  八是全面形成质量保障与监控机制行动计划。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设计科学、全程跟进、反馈及时、有效提升”的质量保障与监控行动计划。

  记者:作为校长,您最希望国家、省市层面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孙文平:第一,适当放宽办学自主权。现在发展职业教育有很多瓶颈,比方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人是第一资源,是最重要资源。学校有好的理念,好的模式,好的条件,没有人一切都做不了。有了人,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现在教师来源渠道不畅通,在政策导向上,我们主张引用能工巧匠和有经验的人员从事职业教育,但按现行的人事制度,从企业引进教师要公开招聘,应聘人员要有教师资格证,然而在企业工作的技工很少是有教师资格证的。我们连续三年从企业招聘教师,没招上来,为什么?我们要求应聘人员至少有三到五年以上企业实践经验,但这些人员都没有教师资格证。类似这样的情况不少,学校办学自主权应适当放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一样,不能比照普通教育来管理,职业教育的政策要有灵活性。办学自主权上如果能够突破,将会极大地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第二,希望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现在管理部门多,学校类别多,政策不一样,带来一系列的恶意竞争和市场秩序的混乱,对职业教育整体形象造成了损害,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重大。就一个区域来说,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应该是十分明确的,为什么还要各自搞各自的规划,各自搞各自的政策呢?

  第三,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政府重视职业教育,在某些方面还只是文件上说重视,领导说重视,但实际上并没有落地。

  现在好多人觉得从事职业教育好像低人一等,社会地位不高,没有真正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机制。因此,要切实改善职业教育的政治待遇、财政待遇和生活待遇,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的社会舆论氛围。此外,要通过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给职业学校的孩子们创造未来发展的空间。

  记者:感谢孙校长接受本刊的采访。祝愿学校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注:特约记者耿洁为天津教科院副研究员;特约记者宁锐为教育部职成司副处长。

  (本刊记者 赵伟 特约记者 耿洁 宁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连轻工学院多少分录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