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思氮化镓桌面充电器充电的时候会断电吗?

倍思的65W氮化镓快充充电器自2019年8月推出以来一直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凭借多接口的实用设计以及拥有高颜值,成为了不少消费者首选的氮化镓快充充电器。目前,倍思的65W氮化镓充电器已发展到第三代,同时倍思也推出了功率更大体积更小的氮化镓快充充电器67W。

倍思的氮化镓快充充电器65W在实用性和美学设计方面都是行业领先,并采用倍思自研的BPS 2.0技术,让设备充电时各个接口的功率分配更智能。倍思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并且始终从消费者角度思考,为消费者带来具有实用性和美学设计的产品,让消费者享受高品质的充电体验,也让倍思成为2021年氮化镓快充充电器销量全国第一,成为2021年国内充电器品类出货量获第一名,“新技术,有颜值更好用,倍思数码”的口号也广为消费者熟知。

倍思氮化镓快充充电器67W延续65W产品上的众多亮点,采用一样的第三代氮化镓技术,让充电器的体积保持小巧,并且充电功率提升到67W,更大的充电功率让充电速度更快,支出主流的快充协议,满足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的充电需求。

小巧的体积让倍思氮化镓快充充电器67W拥有了良好的便携性,倍思氮化镓快充充电器67W体积只有30.5mm*35mm*61mm,要比65W的氮化镓快充充电器更小巧,同时延续了经典的口红造型设计,拥有和65W产品一样的美学设计。

倍思氮化镓快充充电器67W提供双接口的设计,拥有双Type-C接口和USB+Type-C接口两个版本,其中USB+Type-C版本的Type-C接口单独工作的时候最大输出67W大功率,USB+Type-C双接口工作的时候实现Type-C接口45W和USB接口20W的功率分配,Type-C接口完美支持三星5A PPS快充。

倍思氮化镓快充充电器67W支持PD、QC、PPS、FCP、AFC等等的快充协议,对于主流的手机、笔记本、平板都可以支持快充,并且基于BPS 2.0技术实现更智能的功率分配,让充电速度更快更安全。

倍思氮化镓快充充电器67W无论在实用性和美学设计上都延续了65W产品的众多亮点,并且体积更小,便携性更好,并基于BPS2.0技术带来更智能的功率分配,能满足各种设备的充电需求,是居家办公或者出差旅行必备的好物。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此时此刻你的充电环境是怎样的?如果我没猜错,大部分人是下图这个场景吧。

杂乱无章的数据线,与枕头近在咫尺的插排,裸露的插排口等等,这些都属于发生在身边的安全隐患,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后果都是不堪设想。

应该从哪个方面入手,从而解决这个问题呢?

供电需求肯定是不能减少了,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这些哪一个不是一天一充电?何况都是随手就要用的电子设备,放到另一个屋子里充电显然不现实。所以为了规整我的充电环境,解决掉隐藏的安全隐患,提高充电速度,我决定入手一个最近比较火的桌面充电器。选择的时候自然也是纠结了一番,但是在对比了性价比之后,最终选定了倍思氮化镓65W桌面充电器

选择倍思桌面充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品牌了,毕竟电子产品的关联性都比较强,所以在品牌的选择上会有侧重性。虽然我是这两年才开始接触倍思的产品,但是他们早在2011年就创立了这个品牌。而且品牌初始的思想就是结合实用与美学,不仅颜值在线,性能也要出众。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在履行Base On User的品牌理念,时至今日成为快充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

再回过头来看产品的时候,你会真切的感受到倍思对于产品的用心至极。

在颜色上是简约的黑白两色设计,贯彻简约风的同时,细节上不失高级,无论是居家环境还是商务办公场景都可以放心使用。设想一下你在公司开会的时候,会议桌上杂乱的插排被替换成干净整洁的倍思桌面充,光是从细节物品的使用上就能看出一个公司的层面。

说完颜值我们来看看具体用途,大家看一下自己的插排上同时在使用的充电头有几个?大概都是3~4个吧,所以倍思桌面充结合了用户需求之后,把输出接口控制在4个,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大多数人充电需求。

同时倍思桌面充的这几个充电口的充电路径都是独立分开的。以前的多口充电器动不动就发热发烫,不仅如此,充电速度还非常满。但是倍思桌面充在提升了总体功率的同时还可以对设备进行功率分配和智能电流分配,就算是同时使用也能够经过动态分配功率而保障电池健康。

说到人性化的设计自然少不了便携性,毕竟大多数人都会随身携带充电器或者充电宝,尤其在出差的时候更是一带一大堆,根本没办法清晰整理。而倍思桌面充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困扰,不仅采用了黑科技氮化镓原料,缩小整体的体积,还提升充电速度(由上图可见)。倍思第三代快充设备的体积都有减小,而且它采用的是一体化设计,不同于市面上的分散桌面充,省去收纳电线的功夫。

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还真就充分的感受到了它的便利条件,不仅在家的时候可以延长插排距离,还能在上班的时候优化桌面整洁度,杂乱的插排只需要一个充电头就能搞定,已经有好几个同事管我要链接了。

并且在充电设备的管理上可以更加井然有序,倍思桌面充符合市面上大部分手机型号的快充协议,在使用桌面充的时候均可以享受速度。由于充电路径的独立技术让几部手机同时充电也能够齐头并进,丝毫不会影响到充电速度。值得一提的是,倍思桌面充在充电过程中会亮起冰蓝色呼吸灯,不仅太黑暗中不刺眼,还能够在晚上引导充电位置。

最近大火的氮化镓充电器不是不能买,而是你要认准品牌和质量程度。本身这种新型材质的使用就众说纷纭,所以一定要找一个品质有保证的大牌厂家,就像我自己一直在用的氮化镓充电器一样,不仅大幅度提升了我的电子设备充电效率,还保证了杜绝安全隐患,就连桌面整洁度也因为它而有了改善。

倍思100W桌面充电器

这款倍思100W氮化镓充电器,采用了2U+2C的设计,四口输出,充电线延长至1.5米,使用方便。
双Type—c充电口在单独输出时,均支持100W快充速度,散热功能优秀,且在支持快充的同时可以多口同时快充,接口利用率高,搭载BPS II充电技术,智能调整输出电压、电流和功率分配,实现双路独立快充。兼容了市面上大多数的品牌和机型,不局限于手机充电、笔记本、平板电脑等大功率设备也可以进行快速补电,像华为、小米、oppo这些主流的机型是完全支持的。

买后自己测试了一下,使用两个 USB-C 和一个 USB-A 接口同时对 MacBook Pro 16、联想小新Air和小米11充电,功率分别为56.9W、17.89W和16.52W,合计功率90多w,这个输出转化很nice,充电速度也很不错,一小时单独给笔记本充电差不多70多,后面进入涓流充电模式也很稳定,值得推荐。

从各方面来说它的使用感受都很不错,更加安全可靠,BCT散热技术、静电保护、短路保护、温度保护都保证了这款充电器的安全性。个人觉得出差,或者出门办公,不打游戏的话,是可以完美替代大板砖电源!最后,由于采用了氮化镓材料,这款充电器不仅使用安全可靠、小巧轻便,且温度控制功能做的也非常的好。

绿联的这款充电器从整体来看呈现出一个正方形,正背面都采用了激光纹理工艺处理,有点磨砂亮晶晶的感觉,做工有质感,高大上,除了贵什么都好。
以前我用的是65W的那个,还是很满意的,今年看到新出了100W的立马就入了,出门带这么一个充电器就足够使用了,4个插孔充电设计,充电不伤机。安全性可靠,可轻松应对过充、过放、高温、短路等多种异常情况,为使用者提供安心的供电保障,并全面提升充电效率。
当然,除了以上我推荐的这几个品牌外,像努比亚、紫米、联想等氮化镓快充充电器品控也是非常好的。

在当今这个科技、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的时代,充电器已成为出门必带物品之一了,此时人们就迫切需要一款体积小巧且多接口的快充充电器,一个充电器便可支持多台设备使用,氮化镓充电器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谈谈什么是氮化镓充电器,氮化镓充电器和普通充电器有什么区别,氮化镓又有哪些突出的优点。

什么是氮化镓?氮化镓是一种半导体材料,也被称之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它具有宽的直接带隙、强的原子键、高的热导率、化学稳定性好(几乎不被任何酸腐蚀)等性质和强的抗辐照能力,在光电子、高温大功率器件和高频微波器件应用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氮化镓技术最早其实是应用于军事领域,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中也逐渐引入了氮化镓技术。

众所周知,氮化镓充电器相比一般普通的充电器要贵些,这也是由于氮化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也就是为什么氮化镓充电器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普通充电器采用的基础材料是硅,但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普通的含硅充电器已难以满足人们对快充的需求了,且普通的充电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时氮化镓充电器就成了“香饽饽”。

随着去年氮化镓技术的推出,让越来越多PD快充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许多第三方厂商都开始推出氮化镓充电器产品,其中尤以低功率单口最多。2019年8月推出了全球首款氮化镓65W多口充电器,尽管此后几个月中大功率的单口充电器依然占据了市场主流,但在更多的消费者感受到大功率的氮化镓多口充电器带来的便利高效性后,从今年4月份开始65W氮化镓多口充电器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市面上。

当然,这其中离不开的是在这个领域先行者倍思的功劳。而倍思氮化镓65W多口充电器尽管功率大、接口更多,但体积更为小巧,那么在实际使用中,这款倍思氮化镓65W多口充电器到底表现如何?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带来更详细的评测。

倍思氮化镓65W多口充电器使用的是PC塑料外壳,方正且修长的长方体设计,再配以哑光质感的机身,不管是实际观感,还是上手的持握感都较为不错。并且,虽然是长方体外形,但机身四周边缘都经过了一定的圆角过渡处理,免去了侧边割手的问题。

充电器的侧面有倍思的logo,另一边的侧面下方则丝印有65W字样及制造信息。型号:BS-C915,生产商:深圳市新斯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制造等信息。

更难得的是,倍思氮化镓65W多口充电器使用了可折叠的插脚设计,在不需要用的时候可以收纳起来。同时,在底部插脚采用的弹簧设计,充电器插脚实际支起的难度不高,并且还保证了插脚不会轻易落下,这点设计还是比较值得称赞的。

至于底面的话,则丝印有充电器的技术参数:

接口方面,倍思氮化镓65W多口充电器一共有三个充电接口:2个USB-C、1个USB-C,每个接口下方都标明了接口的名称。并且正下方还有一个倍思充电符号,据悉该实心圆镂符号寓意着核心充电系统,四周循环围绕着充电符合代表着不同模式的转换和智能充电分配的寓意。

在接入电源后,充电器接口端面左下方的工作指示灯就会亮起,冰蓝色光源实际的亮光效果还是较为绚丽漂亮的。

快充协议检测上,我们使用的是Power-Z FL001super对倍思氮化镓65W多口充电器进行实际检测。首先是USB-A口上,可以看到测试界面全绿,支持Apple 2.4A、QC2.0、QC3.0、FCP、SCP、AFC等快充协议。

在兼容测试时,我们使用的是USB-C1接口测试,倍思氮化镓65W多口充电器实际为iPhone11手机充电时,电压为8.9V左右,电量约2.2A,平均功率为20W,峰值功率的话可以达到24W,处于苹果的PD快充协议范围。

Pro充电时,尽管当时测试时手机电量接近80%,正常已经开启涓流充电的情况下,使用倍思氮化镓65W多口充电电压依旧接近9V,电流也在1.5A左右,功率的话大概15W。如果是开启涓流算法前,基本与原装充电速率一样。

到了小米10 Pro的充电测试上,电压维持在9.8V上下,电流则是2.3A,平均功率大概是27W左右,正常触发QC3.0快充协议。

充play时,手机电量也是比较多,不过电压依旧在8V左右,电流则有2A,平均功率为16W左右,开启QC3.0快充。

至于的快充测试,我们这里使用的是荣耀MagicBook 15商务笔记本电脑,电压可以到20V,电流的话则是2.6A左右,平均的充电功率大概是55W左右,基本与原装充电器的速率一致。

实际的兼容测试表格如下图可见,从这次USB-C1接口的测试看来,倍思氮化镓65W多口充电器的兼容性非常不错,基本能够和我们手上的设备握手成功,涵盖了华为、苹果、小米、努比亚等等主流手机品牌的快充协议,在设备开启涓流算法前,整体充电的速度都比较快。

倍思氮化镓65W多口充电器在同时启用USB-C1和USB-C2口同时输出,在为努比亚play和iPhone11同时充电时,都可以开启相应的快充,功率方面iPhone11在20W左右,努比亚play则有15W,分别触发PD和QC3.0快充协议。(因为手机电量比较高,所以拍摄时功率略低)

即使努比亚play电量比较满,但涓流充电下平均功率依旧有15W左右。

使用笔记本电脑和iPhone11同时充电时,充笔记本电脑的C1接口平均功率高达40W,而手机的C2接口也有15W左右,考虑到设备电量的原因,如果是电量更少的情况下,是基本可以触发最高65W的充电功率。

在长达4-5小时的实际评测中,可以看到倍思氮化镓65W多口充电器的温度一直维持在43摄氏度下。这里就必须称赞倍思在充电器上增加的温控功能,实际体验一圈下来,确实是比较不错。长时间的单口/多口输出后,温度依旧保持在较低的范围内,换言之,在使用时温度更低的话,安全性能也更高。

倍思氮化镓65W多口充电器的条形外观设计,确实更加轻便,在实际使用时在插电板上也不会影响到旁边的接口。在氮化镓功率器件的加入后,在更小的体积下同样做到65W大功率之余,还得益于可折叠的插脚,在收纳起来后携带非常方便。

在实际充电输出方面,支持的快充协议非常齐全,与市面上的主流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基本都能握手成功。同时,不管是单口输出还是多口输出,功率表现稳定,温控功能出色,整体的实用性能还是非常高的。

总的来说,小体积+插脚收纳的便携设计+支持协议齐全+多接口充电的倍思氮化镓65W多口充电器,即使是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氮化镓快充市场中,仍旧掩盖不了其强大的产品实力。在体验过该产品后,我们也相信以后的充电器行业即将会进入大功率、协议全、多接口,并且体积更小巧便携的时代,不管是居家,还是出行一个充电器就可以满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氮化镓充电器可以一直插着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