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把我和其他同门区别对待合理吗?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制造企业信息化”研究生导师团队共有6名成员,均为教授,其中博导5人。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标兵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第三层次人选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多位团队成员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担任常务理事或者理事,并受邀担任重要学术刊物Information

  本团队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领域,针对船舶与海工等复杂产品制造业关键共性的管理问题,“需求驱动、工管结合、理论提炼、应用检验、产学研结合”,历经二十多年专注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集成制造管理系统”,已在半数以上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及江苏等地方船舶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通过系统集成、信息融合和业务协同,推动了船舶制造企业设计、工艺、物流和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产生了显著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有力推动了行业智能制造管理水平,该成果于2011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本团队立足实践的科研优势明显。坚持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秉承“顶天、立地”的科研思想,针对性地开展理论研究,实践经验丰富,科研经费充足。团队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应急管理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企业委托等各类科研项目百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10项。科研经费累计达3800余万元,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SSCI检索60余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A类重要期刊50篇,CSSCI检索50余篇,出版专著7部。

  该团队的教研教改成果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和二等奖1项,《中国高等教育》《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船舶报》等主流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目前已有教育部、省市领导和50多所高校的同行前来考察和交流。

  团队成员:葛世伦、苏翔、王念新、潘燕华、叶涛锋、韩文民。

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  以高水平科研支撑人才培养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制造企业信息化”研究生导师团队先进事迹

  这么多年来,葛世伦导师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带出了一个团队,开创了一家公司,致力于通过船舶制造业信息化创新设计,来帮助船舶企业解决管理难题,也让江科大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迈上了新台阶。平常他喜欢和学生交朋友。尽管学校行政事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但他依然坚持经常去学生宿舍走一走、看一看。他说:“和学生接触少了,学生就会不了解我们”。在学生宿舍,他发现不少学生看书本、查资料、听音乐,但也发现少部分学生戴着耳机打游戏,对老师的到来并不热情,“有时我真感到恐慌和担忧,这也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他也喜欢和老师们交朋友。作为一名高校党委书记,他提倡师生直接找他,多谈谈心,相互了解彼此的想法和对学校发展的建议。他认为“见了面,很多问题就可以解决,才能成为师生信任的‘贴心人’。”他还喜欢和书交朋友。他向广大师生推荐一本书《活着》,希望师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鼓励学生直接去尝试,“那样的话反而觉得不会那么难。”让我们一同走进葛世伦导师和他团队的故事。

  坚持育人为本,助力学术起步

  在各位团队导师的指导下,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制造企业信息化导师团队有着良好的科研氛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组每两周周末开展一次面向整个专业研究生的学术科研研讨活动。内容包括,毕业论文的完成进度、开题报告的预先答辩、学术论文的撰写情况、经典文献的相关解读、论文投稿的相关经验等。相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每两周进行一次思想的碰撞,既能够对于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形成一次优势互补,又为低年级研究生提供相关科研之路的指导,相互交流中经常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这样的活动深受各届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各位导师的支持。团队核心导师成员虽然都工作繁忙,但一定会抽出周末的时间,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学习、点评和交流。除此以外,每位导师所带的学生也会与导师之间、同门之间不定期地开展小组讨论会,这样也更能兼顾、及时解答学生在科研、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与疑惑。团队成员王念新导师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二十几个大孩子的导师。他在某次和自己两个孩子讲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的故事时,对其中一句话感受颇深:“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大海就够了。”团队成员苏翔导师则表示,“知识是学不完的,所谓学问要学会如何去问,我们在和学生进行学术研讨的同时,既增加了科研上的学术碰撞,又培养了学生之间的深厚情谊。我们要让学生能够成为我们的朋友,我们也要主动成为学生的朋友。”

  除了内部科研活动的定期展开,该学科的研究生在团队导师们的鼓励下经常性参加国内和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并通过报告的形式与国内外同行进行积极的学术交流。2019年,团队研究生们先后参加了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大数据驱动研究国际研讨会,5月在中国地质大学举办的第十八届武汉电子商务国际会议,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2019太平洋亚洲信息系统会议,10月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办的2019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和在合肥工业大学举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2019年年会,11月在上海大学举办的第21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和在上海海事大学举办的第19届国际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大会。

  团队导师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学术会议的同时,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指导。在团队导师们的努力下,2017年7月和2019年6月举办了两次新兴信息技术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2018年12月举办了江苏省信息化与制造模式创新研究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其中新兴信息技术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已经成为本学科定期邀请相关研究学者对学生进行学术指导与交流的培养模式。相关会议和论坛开展以来,导师们先后邀请了梁会刚、薛雅炯、徐心、陈国青、仲伟俊、沈厚才、毛基业、Yiliu

  校内外学术会议的参与为本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的思维创新注入了新鲜活力;不同院校同学之间的交流、不同专业的老师点评使得该专业的学生更加明确当前的研究热点、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差异以及研究生科研改进的方向等。此外,参加校外学术会议对于研究生来说是一次特别的经历,能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言谈风度等综合能力。这种自由而务实的学术交流模式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性、全面提升了该专业研究生科研与综合素质,受到了众多学生的支持,

  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反哺育人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团队导师注重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双创时代”,高校有责任、更有使命,尊重人才培养规律,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将双创教育作为一所学校转型、升级、发展的落脚点。作为团队成员也是学校创业计划指导小组成员之一的王念新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的指导颇有心得,他和学生这样描述,“我最看中市场分析这个环节。首先这是创业计划竞赛最核心部分,同时也因为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非是基于学生的技术开展,更多是基于老师已有的技术,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对这项原来不熟悉的技术要进行全面了解,不但要了解技术的原理、性能、优缺点,更重要的是找到技术的市场需求,这对学生是个比较大的挑战。” 为了贯彻这样的理念,一方面,船舶制造企业信息化研究生导师团队积极吸纳学生进入导师科研项目,参与课题组活动,培养学生各类文献数据资料的快速检索能力,相关计量软件的熟练操作能力,相关论文写作技巧的灵活运用,科技学术论文的撰写,各类项目书如研究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书和“挑战杯”项目书的撰写、申报和实施等。

  在创新创业比赛领域中,团队导师作为指导教师带领着学生团队荣获了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三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江苏省金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江苏省赛三等奖等荣誉称号。

  科研成果的显现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工作量和时间的积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以来,团队成员牺牲了个人绝大部分寒暑假和周末时间,几位成员都有行政工作在身,潘燕华老师还需要兼顾公司的营业事务,然而就像团队成员王念新的那句座右铭“科研就像赛跑,要勇争第一”一样,这句话也是整个团队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在负责人葛世伦的带领下,团队坚持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秉承“顶天、立地”的科研思想,针对性地开展理论研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科研项目二级指标列第14位。团队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应急管理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企业委托等各类科研项目百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10项。科研经费累计达3800余万元,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SSCI检索60余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A类重要期刊50篇,CSSCI检索50余篇,出版专著7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共有5人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科研接地气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团队成员注重产学研结合,推进学校学科链与地方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在梳理学科方向的时候,除了保持行业特色以外,就是要考虑学科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团队将理论研究成果服务于船舶制造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同时再结合镇江金舟软件公司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多家制造企业提供了信息化战略规划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包括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绿动水上运输有限公司等。团队一直致力于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领域,针对船舶与海工等复杂产品制造业关键共性的管理问题,坚持“需求驱动、工管结合、理论提炼、应用检验、产学研结合”,历经二十多年专注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集成制造管理系统”,通过系统集成、信息融合和业务协同,已在半数以上中国船舶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及江苏等地方船舶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该成果于2011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团队参与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同时团队成员长期承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后备管理干部培训工作,累计培养3000余名集团干部,是中国船舶工业后备干部“黄埔军校”里的教学名师。此外也结合与企业的联系完善学生培养,先后派出多名硕士生、博士生前往各类企业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实习工作,让学生在企业一边看、一边听,跟着做、再思考,在实习过程中注重发现科学问题,及时进行理论提炼,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迅速得以提升,也为学生毕业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恪守学术道德,细雨润物无声

  葛世伦导师所带领的团队不仅积极为研究生的学习和培养创造条件,而且为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提供便利。团队支持研究生积极参与课题项目研究,并提供相应的科研经费支持;加强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学术指导过程中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关注研究生的学业压力和身心健康;指导研究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进组到毕业,一天都没有懈怠。

  贾昱是2016级博士研究生,今年是他攻读博士学位的第四年,硕士期间的他就已经加入了课题组的大家庭。多年来,葛世伦教授无私的奉献精神、忘我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作风时刻感染着他。无论工作多忙多累,葛世伦教授始终坚持每两周组织课题组召开学术讨论会,就学生们在学术研究中遇到的疑惑和困难进行详细的解答和指导,以敏锐的学术洞察力给予学生们鼓励和引导。无论是小论文还是大论文,葛教授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贾昱说:“在学业上,葛老师用开放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让我选择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使我在信任中不断进步;在生活中,葛老师的点滴关怀让我铭记在心,终身难忘。”在葛世伦教授的耐心细致的指导下,他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了近10篇学术论文,其中SCI/SSCI/EI检索4篇,CSSIC检索4篇。

  小胡(化名)是一名硕博连读的研究生,目前博士一年级在读。他在大三的时候,曾加入王念新教授所带领的本科生创新计划项目团队。第一次接触科研,他表现得内向、不善表达,缺乏自信。同时,考研压力也增加了小胡的焦虑情绪。王念新教授注意到他心理状态后,悉心开导,并及时商量对策,帮他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规划。在不耽误考研复习的前提下,王教授利用休息时间指导小胡如何开展本创项目,克服项目中的每一个技术难点,解决研究中的每一个问题,帮助他在大学期间就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顺利结项。小胡也顺利考上了研究生,人也变得更加乐观自信了。

  小胡在继续攻读硕士期间,王老师让他参与到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的研究中,并负责模型仿真的内容。面对各种新颖的构念、模型、数据,小胡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知从何处下手。导师王老师就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帮他厘清了科研思路,指导他如何正确地查看文献、构建模型、分析数据。王老师的点拨让他在后续的研究中变得顺利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并成功发表一篇CSSCI论文。王老师帮助也坚定了他继续攻读博士的信心。现在的小胡正在王老师的指导下,脚踏实地,不畏艰险,继续探索科学世界中的一块又一块新高地。

  杨琨和杨玉雪是苏翔老师的博士研究生,苏老师让他们经常参与课题组校企合作的一些项目,引导他们站在企业实践的角度发现行业的痛点与问题,打开了两位学生的研究思路,增强了他们的研究信心。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苏老师不仅在研究上给予耐心指导,也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在苏老师的引导下,杨琨和杨玉雪形成了不畏艰难,能坚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精神。苏老师还不放过每一个传道授业的机会,他指出研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消除了学生们对科研的迷茫与困惑。苏老师的很多教导都鼓舞着学生不断磨炼自己,既能在细节上切实推进研究,又能跳出自己每天思考的细节圈子,站在高处看问题、想问题。

  苏翔教授不仅重视研究生在参与科研工作初期的心态调整和习惯养成,而且遵循“先做人,后做事”人才培养宗旨。他非常重视学生的礼仪规范,时刻要求和提醒学生们,不论是对师长、对亲友、对同学,都要做到孝敬长辈、尊重他人、礼让谦和、竭诚相待。他不仅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而且引导学生领悟各种人生道理。在学生眼里,他就是人生道路上的明灯,指引学生们少走弯路,大家对他都充满了感激。

  叶涛锋老师在学术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在生活里关心细致入微,在他的带领下,同门之间相处和睦,形成了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有问题相互讨论的学习氛围。研究生小王是叶涛锋老师的学生,本科专业是旅游管理,属于文科类,对数学等理科类的知识接触不多。通过对她的关注与交流,叶涛锋老师发现她具有认真刻苦、善于创新的特点。在学术上,小王同学始终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也会积极主动地去钻研难题。在叶涛锋老师的认真鼓励和引导下,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小王同学一共发表3篇论文,其中一篇SSCI影响因子为4.8。在小王即将踏上工作岗位,走向社会之际,叶涛锋老师对她耐心指导,热心帮忙,最终顺利找到了一个自己喜欢并且合适的工作。

  王克是潘燕华老师的学生,她觉得自己科研成果的取得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无不是在老师一点一滴的指导下取得的。寒来暑往,潘燕华教授一直坚守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学校科技楼六楼会议室的长桌上,两周一次的讨论,自由务实的学术氛围不断加深学生们对参研课题的理解。潘教授科研工作上开阔的思维,在学术论文上一丝不苟的态度深深地感染着同学们,也全面提升了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在潘教授的影响下,同学们对科研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每当面临困难挫折时,潘老师都会陪伴学生们研讨、分析,从文章的初稿、退修,到终稿,老师的陪伴让学生们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老师一丝不苟、严谨治学、不停探索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们。同时,凭借多年的管理和软件开发经验,潘教授走在管理前沿,真正地了解学生在将来就业上的需求,给予同学们很多指点。每一次促膝长谈,潘老师的指导、鼓舞和期望都是学生们在毕业之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助力,正是导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团队相处氛围轻松融洽。

  张慧(化名)是韩文民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在刚成为研究生的第一年感觉迷茫和困惑的时候,韩老师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她讲述了研究生三年的科研思路,学习上应该注意的学习方法以及到期应该取得的学术成果。当她在学术研究上遇到瓶颈时,韩老师会耐心指导她,给她分析接下来的研究思路。韩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对她影响深远。韩老师也会经常带学生参加科研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中能够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在研究生时期,张慧跟着韩老师参加了“清华IE亮剑全国工业工程案例大赛”“江苏省第六届工业工程致善大赛”,分别获得了三等奖和一等奖的优秀成绩。韩老师不仅在学术上对学生影响深远,在生活上也是教导有方,使学生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以及为人处事的道理。韩老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学生,他在学生学术研究道路上的陪伴让学生成长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制造企业信息化”研究生导师团队坚持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健全导师工作规范,引导导师潜心研究生培养,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坚持“三全育人”,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该团队在今后的道路上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紧扣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战略目标,通过“育海器,铸船魂”,激发学生兴船报国意识,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我国船舶企业培养管理创新人才;通过健全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体系,坚持与行业区域融合发展之路,探索校城融合发展、校地联动发展的新模式,深度融入地方创新体系,全力书写研究生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研究生导师带几个学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