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物联网非连接产品优势是什么

新华网北京6月27日电 中国联通今天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了物联网新一代连接管理平台。中国联通物联网业务部总经理陈晓天介绍该平台具有四大差异化优势,将促进物联网行业的创新升级。这是继2015年中国联通首次发布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之后,再次发力物联网领域,标志着中国联通支撑物联网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陈晓天介绍,新一代连接管理平台给物联网企业特别是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具有四大差异化优势:更强大的数据分析和自动化能力,更可靠的安全防护手段,更灵活的合作伙伴业务运营能力,以及对大规模低功耗广域网的无缝支持。中国联通新一代连接管理平台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对于物联网连接自服务、自管理的自动化需求,还能够进一步提供全面的安全防护能力、全新增值业务能力框架、大规模物联网(Massive IOT)解决方案,并且提供对业务数据的全面洞察和行动指导。

陈晓天表示,连接管理平台是物联网应用中关键能力,是企业通过物联网实现传统业务转型或开发创新业务的基础。在引入思科Jasper全球领先的连接管理技术后,中国联通新一代连接管理平台具有适应更多物联网需求类型的优势,新的平台不仅可增强企业自身物联网连接管理能力,还能够进一步支持B2B2C的商业模式,满足企业面向最终消费者提供各类创新服务的需求。

为有效支撑物联网应用创新与规模发展,2014年底,中国联通启动物联网专用网络和物联网基础平台的规划与建设。2016年,中国联通全面实施“聚焦战略”,提出通过聚焦包括物联网在内的“平台类”创新业务,打造“增长新引擎”,实现“规模拓展物联网业务新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业快速融合渗透,全球传统工业正进入平台竞争时代,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应用已经渗透到制造业研发、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不断推动制造业的持续变革。基于 “网络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的中国联通物联网新一代连接管理平台构造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通信、人工和支撑等生产成本,改变服务模式,提升运营效能,从而适应信息经济时代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结合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各类新型应用产品快速涌现。中国联通物联网新一代连接管理平台还聚合了先进的物联网网络能力和强大的二次运营能力,并向应用开发者提供全方位能力开放和开发资源的支持,帮助中小企业成功定制开发创新产品、打造新的商业模式,将带来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新的社会价值。



工信部:助力开启信息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是加快科技创新,增强根本动力。瞄准5G、物联网、网络智能化等技术发展前沿,深化产学研结合。加强融合技术创新,推进云计算、人工智能、云网绿色低碳技术等创新迭代。引领产业链升级,积极推进国际通信标准制定,引导端到端产业成熟。二是加快云网融合,增强战略支撑。强化网络供给,全年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优化云资源布局,深入推进云网协同。强化运营服务,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强化安全保障,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保护和网络数据安全体系,加强安全产品和服务规模化发展。

三是加快业务转型,培育增长空间。促进信息消费升级,推进5G在重点领域的创新应用,繁荣应用生态。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深度挖掘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推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加快服务升级,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加强信息通信技术在服务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政务民生、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应用推广。抓实抓好行风建设,完善5G综合服务体系,打造优质网络体验。强化应急处置与通信服务能力,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任务的保障。五是加快改革步伐,焕发机制活力。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国内数字经济,释放中小企业潜力成未来目标

数字化转型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总体建设的鲜明特征。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05年的2.6万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40.5万亿元。数字经济在GDP中的占比也在逐年提升,从2005年的14.2%提升至2020年的38.6%。不难看出,随着以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数字科技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与此同时,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产业数字化,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公司为主体的数字产业化相比,前者在数字经济中的占比正在逐年提升,进一步说明了大中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国内数字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逐渐步入深水区,而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中小企业已然成为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更成为释放国内数字经济发展潜力的关键所在。

03中国移动表示将强化做好信息服务

中国移动13日在京召开媒体座谈会。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信息服务业的“人口红利”已经见顶,赢得“人心红利”更显央企责任与担当。中国移动在不断加快自身发展壮大过程中,持续推动改革成果与人民共享,强化做好信息服务、赢得“人心红利”,让广大用户享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放心的信息服务。

一是提供用得上的信息通信服务。累计投入超590亿元,扎实开展“村村通电话”工程、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程,创新实践“网络+”扶贫模式,推动宽带网络覆盖全国99%以上行政村和99%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村,“平安乡村”信息化应用覆盖超13万个行政村,让农村及偏远地区老百姓享受与城市同等品质的信息服务。二是提供用得起的信息通信服务。自2015年实施网络提速降费以来,手机上网流量单价降至2015年的二十分之一,大幅下调家庭宽带资费、企业宽带和专线资费,各项降费举措累计让利超4000亿元,惠及超10亿客户和超千万家企业。三是提供用得放心的信息通信服务。全力支撑打击治理各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2021年拦截诈骗电话2亿余次、垃圾短信62亿余条,封堵涉诈网站139万个。


中移物联网“蜂窝+非蜂窝”全连接应用服务能力

连接是规模的基础,中移物联网落实“基于规模的价值经营”战略,从蜂窝连接转变成“比特+数据”的全连接,构建“蜂窝+非蜂窝”融合发展体系,面向行业提供全连接应用服务。OneMO此次发布的ZETA/ZEtag模组ZM301/MZ302,均基于超窄带Advanced M-FSK调制技术,具有灵活组网、高接收灵敏度、抗干扰、低成本的技术优势。

广东移动采购普通Usim卡及物联网卡

广东移动日前启动2022年普通Usim卡及物联网卡公开集采。采购公告显示,本次广东联通本次普通Usim卡及物联网卡的采购总规模达张,项目最高总预算25,507,009.20元。项目共划分成2个标包,其中标包一的预算为15,387,000.00元;标包二的预算为10,120,009.20元。

安徽移动宽带“两城一家”让生活更便捷

安徽移动推出了宽带“两城一家”服务,实现“一个套餐两地享,一个手机号两城装宽带”的便捷服务。宽带“两城一家”跨地区装宽带服务目前已在全省16个城市(含所辖区县、乡镇)范围内实现,用户使用自己的手机号,不用换号或另办号码,即可在省内任意城市安装、迁移宽带。该服务打破了行政区域限制,充分满足省内两地工作生活客户的需求,从而惠及千家万户和千行百业。

中国联通打造西北数字经济新高地

兰州新区科文旅集团与中国联通甘肃分公司IDC业务合作签约仪式在兰州新区科文旅集团举行。此次合作,兰州新区科文旅集团将为中国联通提供机房租赁服务,签约机柜3000架,标志着科文旅集团与三大运营商均建立了战略合作,实现了“三线”全面接入,为全省用户提供全网络无差异服务的大数据产业要素已经初步形成。

河南漯河联通千兆网络全覆盖服务再升级

近日,漯河联通公司将一辆辆崭新的金鹏电动三轮车,正式交付分布在漯河市各个区域的宽带智家工程师,他们将启动车辆奔赴全市城乡,致力为漯河人民提供更高品质宽带提速服务。漯河联通总经理余音在交车仪式上提出,2022年,该市80%的区域联通用户将可享受到真正的千兆宽带和千兆WiFi服务。

山东联通联合启动智慧无人库区项目

由山东联通、山钢集团、力山特智能科技公司联合举办的“5G+智慧无人库区”项目启动仪式在山钢股份有限公司莱钢板带厂举行,宣告“5G+智慧无人库区”项目正式运营,标志着山东联通与山钢集团在5G+工业互联网助力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合作方面进入新阶段。

中国电信计划本月推出5G消息

运营商中国电信透露:“计划在2022年1月份择机推动5G消息的商用,目前正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相比短信,5G消息体验更佳,实现移动互联生态的交互闭环。需要强调的是5G消息虽然是传统短信的升级,具有一定互联网应用的属性,但不完全等于互联网应用。

南宁电信“客户服务劳动竞赛”赛出真担当

近日,广西电信下发文件,对在广西2021年“对标提品质、体验大行动”客户服务体验劳动竞赛中的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在此次竞赛中,南宁电信精心组织、迅速行动,以强化党建统领为基础,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准确把握“用户说了算”这一指导原则,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激情,也赛出了高水平、赛出了真担当。

河北保定电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电信保定分公司网络运营部党支部心系山区发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与易县豹子峪村支部委员会开展“乡村振兴,翼路前行”党建活动,创新合作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本次活动中,党员先锋队还为山区群众宣传反诈知识,对用卡安全等问题进行宣传教育。


沃达丰德国实现5G网络覆盖50%人口

沃达丰德国公司(Vodafone Germany)最近表示,该公司的5G网络现在已经覆盖德国4500万人口,占据德国8300万总人口的一半以上。5G网络的部署速度是原计划的两倍以上。其最初的目标是到2022年初为大约2000万人口提供5G服务。沃达丰现在预计,该公司到2023年将能够为超过6000万人口提供5G固定线接入(FWA)服务。

星链二代卫星系统发射或将启动

SpaceX正在改变利用现有猎鹰9号火箭发射剩余3万颗星链卫星的计划。SpaceX公司称,公司开发进展比预期要好,因此其计划最早在今年3月发射二代卫星系统星舰(Starship)火箭。目前SpaceX已经获得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批准,可以将4408颗卫星发射到各种低地球轨道,近一半的卫星也已经被送入轨道。


三星推出奥运纪念版5G手机2022台限量发售

日前,中国联通携手三星打造了三星Galaxy Z Flip3 5G奥运纪念版折叠屏手机,献礼世界冬奥、中国冬奥。据悉,当前这款特别的奥运纪念版手机已正式开启限量预售,消费者可前往中国联通线下800余家冬奥商品授权零售店参与预售活动。硬件方面,配备全球首款 IPx8 级防水折叠屏、正背面康宁 Victus玻璃、AL7N03装甲铝边框和PET折叠屏保护膜。

努比亚红魔7入网:骁龙8+18G内存

努比亚旗下的电竞手机红魔7在工信部入网,证件照正式对外公布。红魔7采用了6.8英寸OLED屏幕,搭载高通骁龙8旗舰处理器,配备18GB内存,后置主摄为6400万像素,首发165W超级快充。从配置来看,红魔7是安卓阵营最强悍的电竞手机,骁龙8旗舰处理器+18GB内存组合更是业界独一无二的配置,堪称是安卓阵营性能天花板。


中兴通讯武汉研发中心项目落户光谷

武汉东湖高新区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就中兴通讯武汉研发中心项目签署合作协议。中兴通讯拟在武汉打造其通信设备软件、通信电源解决方案、数据中心设备软件三条产品线的全国研发中心,为集团5G通信相关研发业务提供重要支撑,进一步巩固在5G通信领域中的优势地位。

爱立信首家完成毫米波OTA性能测试

近日,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指导下,爱立信首家完成了IMT-2020毫米波OTA性能测试。本次测试爱立信使用26GHz频段商用毫米波基站产品,采用IMT-2020(5G)推进组制定的载波带宽,在LOS、NLOS场景下,对多种信道模型下的性能和移动性进行了测试。


中国移动: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中国移动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通过“六大举措”,在布局、人才、机制、模式、政策等方面改革创新,以改革为动力,筑牢科技创新体系,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公司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

践行新型举国体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物联网芯片、物联网操作系统、网络智能化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围绕企业转型发展需要,推动5G、算力网络、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及能力融合,强化企业发展自主引擎。牵头组建5G创新联合体,推进云网融合、5G+北斗、智慧电网、智慧矿山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应用一体化创新,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持续推动5G全球引领。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加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0到1突破,深化创新链、供应链、资本链协同联动,加速实现移动信息产业融通壮大。

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构建“一体四环”研发布局。着力完善公司内部研发布局,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获批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设立联合研究机构,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移动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与鹏城、之江、紫金山等国家级实验室开展合作,积极参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建设“十百千”科技人才体系,培养汇聚专家高才。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构建由十名集团级首席科学家、百名集团级首席专家、数千名省级专家组成的“十百千”技术专家体系;打造科协专家人才体系,汇聚299名专家、超12万会员;注重发挥专家“领军”作用,培养更多年轻骨干人才。

深化科研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打造科研“特区”,把“九天”人工智能团队作为“特区”机制试验田,推行“成本包干”“绩效对赌”“授权放权”等制度,打破职级体系,灵活自主决策,并在更多领域复制推广。探索市场化发展路径,对市场独立性强、盈利模式清晰、核心能力突出的科研团队,大力探索公司化运作和市场化激励,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推进研发能力及成果市场化。

探索新型联合研发模式,构筑开放合作高地。发布 “联创+”计划,绘制“研发合作能力图谱”,打造“合作伙伴库”,拓展“联合研发”新模式,与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校等共建12个高校联合研发载体、8个企业联合实验室,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合作新机制;深化“研投协同”,拉通“研发资源”与“资本资源”,发挥资本纽带作用,带动产业上下游融通发展。

深化“两给两出”政策体系,确保资源高效投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近三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300亿,加强资源精准配置,建立重大攻关任务“先给后出、专项保障”、核心产品围绕市场成效“以出定给”等多样化分类投入策略,促进研发价值转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工成本支持,完善中长期激励举措,健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探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充分激发科研团队创新动力。

近年来,以改革为牵引,中国移动构建了一套具有企业特色的科创体系,攻坚了一大批核心技术,成功推动TD-LTE标准成为国际主流,带动产业群体突破,5G从需求到架构到关键技术,均在全球发挥引领作用;沉淀了一大批自主能力,自研的“九天”、移动云、物联网、家庭等产品,已实现规模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创新人才,专职研发人员超1.8万人,百千万人才、万人计划等国家级、公司级领军科技人才不断涌现;公司科技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标准化工作稳居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有效授权发明专利突破万件,数智化产品能力行业领先,成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

下一步,中国移动将坚持创新在全局工作中的核心位置,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成为自主核心技术的需求牵引者、技术供给者、创新组织者、应用推广者,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贡献更大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5G应用场景与性能指标

ITU正式命名5G为IMT-2020,确定了其三大应用场景。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将成为移动通信两大驱动力,5G将是以人为中心的通信和机器类通信共存的时代。

  • 超高的速度体验:以虚拟办公为例,办公区95%以上用户体验速率>1Gbit/s,20%以上用户体验速率>5Gbit/s。
  • 超高用户密度:以大型赛事为例,预计忙时段每用户数据量>9GB/h,保证用户体验速率>0.3~20Mbit/s。
  • 低时延超可靠连接:对于智能交通系统,与车辆间信息交互时延<5ms,还有虚拟现实等,需要5G网支持1ms时延。
  • 海量终端连接:以大量传感器部署为例,移动网每个小区需提供30万设备连接。

名称 定义 ITU指标 峰值速率 网络中用户能够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 20 Gbit/s 用户体验速率 覆盖范围内凡在可达的最低数据速率 100 Mbit/s 连接密度 单位面积上处于连接状态或者可接入的设备数目  设备/ 流量密度 单位地理面积上的总业务吞吐量 10 Mbit/(s·) 能效 网络单位能耗所能传输的信息量及手持终端设备和无线传感器所能延长的电池使用时间 100 倍 频谱效率 单位频谱上的数据吞吐量 3 倍 时延 数据进入网络中某点之后到用户可以获取之前的时间 1 ms 移动性 不同移动速度条件下达到某种QoS的能力 500 km/h

2、5G网络部署及运营维护需求

3GPP增加网络运营方面的要求,降低网络建设成本,提升网络能效,高效利用各类频谱。提供灵活、开放、网络适配与编程能力。

1.高数据流量和用户体验

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其中大规模无线技术,利用空间自由度通信提升频谱效率,波束集中降低干扰,发射功率降低,巨大的天线数目令线性预测编码与线性选择器趋于最优,与高阶调制编码技术结合使用提升频谱效率。

无线频谱:高频段、超高频段(如毫米波频段)开发,大规模天线波束成形增益解决覆盖问题。

小区加密:无线接入系统中,小区分裂难以进行,部署低功率小基站,形成超密集网络(UDN)。超密集网络降低热噪声影响,但迫切需要干扰消除、基于簇化的集中控制进行干扰协调。控制面数据面分离实现覆盖与容量单独优化。D2D缩短收发距离,实现数据流量分流。核心网架构中,传统LTE控制面(SGW、PGW复杂)、数据面分割不彻底,数据面(边界PGW瓶颈)功能过于集中。需数据面下沉本地分流、控制面集中化,软硬件解耦灵活化。

1ms时延,物理层<100,广义频分复用(GFDM)成潜在物理层技术,内容缓存(未来或支持基站间合作缓存)及D2D技术。

提升整体容量,用户分簇化管理以及中继将控制信令与数据汇聚传输,接入层和非接入层协议优化合并,潜在技术协议栈简化处理,可编程协议栈差异化定制。

减少基站功能,基于通用硬件平台实现软硬件解耦,多虚拟运营商提供差异服务。

MTC类终端待机增长,统一协调提升容量小区的开关。

6.5G网络架构特征总结

接入网侧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通过簇化集中控制协调;核心网侧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控制面集中实现本地分流、灵活路由;软硬件解耦与上述结合。

功能架构由四个高层构件组成,中心管理实体(CME)、无线节点管理(RNM)、空中接口(AI)、可靠业务构件。

以业务为导向的拓扑管理器(STM)运营环境信息来决定通过FA/功能池要求部署数据面还是用户层。

以服务为导向的处理器(SPM)将STM中定义的数据面与控制面的功能实体化

5G-SDN控制器根据配置组合来建立物理层上的服务链。

5G编排器不运行控制面功能,而是组合优化逻辑拓扑和相关物理网络资源。

无线设计原则:利用频谱、低阶高密度部署,干扰协调消除、支持动态无线拓扑

核心网设计原则:移动性宽带优化

端到端设计原则:灵活的功能和能力、支持创造新价值、安全和保密

运维和管理设计原则:自动化、监视能力、大数据预测与主动操作

利用硬件和软件的结构分离以及SDN和NFV提供的可编程能力

支持以一种特定方式处理控制面和用户面来实现特定类型的通信业务,简洁、灵活

控制云 集中控制核心,多个虚拟化网络控制功能模块组成,集中或分散部署,技术上覆盖全部控制功能,可根据业务场景定制化裁剪。其中,能力开放模块是5G移动通信网与网络需求方的接口,网络资源编排模块/MANO提供了可管、可控、可运营的服务。

接入云(smart RAN)包含多种部署场景,未来5G接入网基于分簇化集中控制的功能体现在集中式的资源协调管理、无线网络虚拟化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小区

转发云 包括单纯高速转发单元以及各种业务使能单元

网络功能虚拟化 “三朵云”网络架构支持按照场景用例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上实现网络功能的虚拟化,这样虚拟虚拟端到端网络可以称为网络切片。

2、5G无线接入网需求分析

传统移动性能(用户峰值速率、移动性、延时性)提升,关注用户体验速率、流量密度、和连接数,还需关注能源效率(bit/J)、成本和可靠性指标

灵活扩展与定制、控制与承载分离、融合资源协同管理、跨制式系统深度融合、边缘计算与无线能力开放、灵活本地路由、新型无线接入技术

3、5G无线网络关键技术

1.无线控制承载与分离

将原有无线网络控制面与用户面相分离,分别由不同网络节点承载,控制面传输将针对控制信令对可靠性与覆盖的要求,采取低频大功率传输以及低阶调制编码等方式,用户面传输将针对数据承载对不同业务质量与特性要求,采取相适应的无线传输带宽,动态调整传输方式适应不同用户需求。按照承载的对象与提供网络的功能划分为 信令基站、数据基站、虚拟宏基站控制器等,他们属于功能逻辑概念,可共存于一个物理实体或独立部署。

RRC过程:对于空闲状态(RRC-idle)用户,可以仅驻留在控制网络层,对于连接状态(RRC-connected)用户,可同时与控制网络层与数据网络层保持链接,

宏微异构组网场景:宏基站作为信令基站担任无线网控制面功能,微基站作为数据基站接受宏基站的无线资源管理并承担精细化的用户面处理。宏基站还需根据实际部署情况作为数据基站提供微基站未覆盖区域用户面的数据承载,但如果宏、微基站间不存在理想回传链路条件(交互时延>5ms),需要多连接技术实现UE与宏微多个无线节点的同时连接。3GPP标准化组织给出双链接方式的控制面与用户面方案(1A、3C)。宏微异构网络小小区的引入使得网络结构不规则,传统移动性管理转变为在宏小区的统一RRC连接控制下不同小小区的添加删除,包括MeNB不变、SeNB切换和SeNB不变、MeNB切换。未来5G网若大量采用小小区密集组网,宏基站负荷压力进一步增大,基站数据中心方案将宏小区微基站用户面集中构建基站数据中心(适用于1A方案),簇数据中心将宏小区内微基站用户面按簇集中(适用于3C),本地数据中心方案将宏基站的控制面与用户面彻底分离。连接增强技术针对不同连接的性能差异进行合理利用或对性能相对偏差的连接进行增强,控制面可以采用RRC分集技术在控制面连接性能下降区域(宏小区边缘)利用多个节点对UE提供双重RRC连接;用户面可以采用灵活的多用户数据流量控制机制优化宏微基站用户面数据缓存,优化下行间不平衡,通过分离用户面的上下行连接,合理设计RLC状态报告传输源,优化上下行间不平衡。

微-微组网场景:亟待解决超密集网络的无线干扰和频繁切换等问题,无线网络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单物理层下的多连接通信。通过虚拟层覆盖扩展技术,对于多个微基站同时通过相同空口资源下发下行控制信息情况,分集接收来自多个微基站下发的虚拟宏基站信息,合并提高增益,虚拟宏基站对各个微基站发送的上行信息进行分集接受,获得分集合并增益。多系统下的控制与承载分离架构需要增加跨系统协同管理模块。

基站功能虚拟化:实现无线资源“云”化,在“池”层面分配平台资源和无线网络资源,按需分配,动态调整基带处理单元(BBU),同时需要解决实时处理关键技术。

软件定义RAN拓扑和协议栈:首先通过业务感知和预测确定网络覆盖范围的边界,架设相应的节点形成网络拓扑,再在节点上分配时频等资源,最后配置业务等协议栈,信息反馈对网络结点和拓扑进行流量优化和智能调整。软件定义协议栈通过协议栈解耦,实现无线网络开放性和可编程性,快速部署精准适配。动态组织RAN架构以网络功能虚拟化(NFV)为核心基础,以网络部署场景和业务时空特性需求为中心,支持灵活、动态组织形式,部署管理各网络节点和网络功能分布。无线网络资源虚拟化对无线资源灵活切片和共享。

将所有或部分基带处理资源进行集中,形成基带资源池,统一分配管理,在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同时提升网络性能。

4.移动边缘计算(MEC)

在无线接入侧部署提供IT和云计算能力的通用服务器,业务本地化、低时延高带宽、无线网络上下文信息感知功能,节省回传带宽。

重点关注将控制面统一为融合的多制式管理和控制面,将业务流自适应地调配到合适接入网上承载分流,实现接入网和核心网的解耦,可以集中式、分布式部署。多接入管理(MRM)是一种多无线接入技术(RAT)集中控制解决方案,实现无线接入网(RAN)和核心网(CN)解耦。

综合考虑多种回传条件,自适应资源协同与管理。基于基带资源池融合资源协同管理策略,对集中基带处理资源灵活划分,即对BBU和射频拉远单元(RRU)之间的功能划分重定义,相关接口重新设计,基于簇化集中控制的融合资源协同管理策略将无线控制功能抽取和集中,解决干扰问题。

包括空闲无移动性管理、连接态无移动性管理、完整空闲无移动性管理、完整连接态无移动性管理。同时面对频繁切换和大量无线接入点导致信令负荷增加降低用户体验的问题,可以采用虚拟小区技术,虚拟多个小区为一个虚拟宏小区进行多小区簇的移动集中性管理和资源协同控制管理。宏微基站增强连接实现微小区控制面用户面分离。

独占授权式频谱分配造成频谱闲置、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动态式频谱分配解决上述问题。共存式频谱共享以功率区分,只适用于短距离通信(WiFi,蓝牙),覆盖式频谱适合于长距离通信,分为机会式和协作式。

认知无线电系统(CRS)核心技术之一为频谱感知,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技术主要分为基于发射机的检测,合作检测(能达到高的检测概率)、和基于接收机的检测,基于发射机的检测分为匹配滤波法(匹配确知信号)、能量检测(不适合低信噪比)、循环平稳特性检测(通过循环谱密度函数特征,运算复杂)。频谱共享池将频谱区域划分为黑色区域、灰色区域、白色区域,对特定频谱或子信道进行精准归类(如多抽头奇异值分解),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功率控制主要采协作机制方法,还存在竞争,有对策论、信息论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技术。

授权的频谱共享(LSA)方式下,每一个要使用频谱共享频段的用户必须获得授权,主要由频谱资源数据库和频谱共享控制器两个功能模块组成。

能使位置相邻的终端用户在网络控制或不控制的情况下直接通信,增强网络覆盖、联合发送接收。

D2D通信技术,分簇化集中控制的5G网D2D通信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其无线资源管理包括D2D通信设备发现、模式选择、功率控制、资源分配,复用模式下三者要相结合。

未来,回传资源多样化,微基站位置难以预测,需要支持各种不同特性的业务。5G无线回程管理与优化技术包括回传网关优化与管理、拓扑管理和优化、回传网络资源管理和调度。

4、5G无线接入网设计原则与网络架构

1. 5G无线网络设计原则

融合、灵活、智能、高效

2. 5G无线网络逻辑架构

5G无线网络功能选择 包括通用网络功能和专用网络功能,综合考虑计算复杂度与性能提升、集中功能与分布功能、慢速控制与快速控制、信令负荷与性能提升之间的均衡问题。

逻辑架构分为集中式逻辑架构与分布式逻辑架构。

3. 5G无线网络部署架构

未来5G无线物理网络将是一个多拓扑形态、多层次类型、动态变化的网络,具有平台连接多样化、承载方式多样化和拓扑结构多样化的特点。

部署综合考虑业务应用属性、网络功能时延要求、特殊业务属性、网络环境条件等多重因素。

5、典型场景下5G无线接入网部署策略

1.热点高容量场景下5G智能无线网络部署策略

需要解决系统干扰问题、移动信令负荷和系统顽健性、系统成本与能耗、低功率基站即插即用、轻量级用户小基站。

网络设计部署方面遵循无线网络功能部署总体原则,充分结合实际网络环境和设备平台条件。

2. 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下5G智能无线网络

提供1ms空口时延、毫秒级端到端时延和接近100%的业务保证

对现有蜂窝架构进一步扁平化,充分利用新模型优势,除了提升单RAT单孔口传输可靠性、还应充分利用未来异构网络特点,充分利用多空口在频率、空间上的多样性,提升传输可靠性。

1、移动网络与WLAN核心网侧互操作

WLAN接入EPC,WLAN分为非可信与可信网络接入

用户在移动网络接入和WLAN接入间进行业务切换时,分为无缝分流和非无缝分流。接入网发现和选择功能(ANDSF)是一个重要的网元功能模块

2、移动网络与WLAN无线网侧互操作

3、移动网络与WLAN无线网侧PDCP层融合

按照LTE与WLAN之间的回传场景分为LTE/WLAN共站部署场景和LTE/WLAN不共站部署场景

5、基于MP-TCP的多连接技术

MP-TCP技术将传统TCP协议层分为MP-TCP子层和Subflow(TCP)子层构成,具有高度灵活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联网流量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