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巷子里我走在路上,后面有辆小车后视镜和我擦肩而过。我哪知道后后面有车。司机摁下铃会死啊?

我本港岛电影人无错由网友再来一盘菇凉首发,我本港岛电影人无错是一本优秀的都市小说说,我本港岛电影人无错独家提供小说我本港岛电影人无错最新章节全文阅读,txt下载,保证无弹窗.

我本港岛电影人无错最新章节,我本港岛电影人无错全集,作者:再来一盘菇凉 笔趣阁整理全集无弹窗广告

笔趣阁所有小说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成都  ,印象中的成都  是一座闲的淡出水的城市,摆龙门  阵,喝盖碗茶,打打麻将,吃吃美食,可能人生最闲情逸致的事都可以在成都  找到,有道是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成都  机场不大,有些陈旧,但却有两条跑道。到达成都  已是十一点了,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打开天气预报告诉我:成都  上个月下了两次雨,一次是15天,一次是14天,因为这个月是2月。成都  机场出租车很多,很方便,成都  是出行很多城市感觉是排队时间最短的机场,十来分钟就上了车,一位年纪不大的帅哥,很健谈,从他的话语里可以感受到成都  人的包容与热情。机场到酒店不远,不过成都  的出租车费用不便宜,20公里左右需要70块左右,进酒店入住,转而出去觅食,虽然是半夜了。

住在人民公园附近,问好多人都会向你推荐老妈蹄花,问出租机大哥也是向你推荐老妈蹄花,看来应该是一处很容易记住的美食。其实离我们住的地方很近,出门右转一个弯就看到一长溜的廖老妈蹄花店,美食被如此复制,那一定是美味。路遇很多拉客的,我相信老字号的店口味一流,服务末流,生意好的不可能出来拉客的,就视而不见继续找寻,直到看一家店里生意好到爆,问问服务员是爱搭不搭的,那肯定就是了。东城根南街7-11号 这家才是正宗的老字号。

这个就是这家店最为出名的招牌菜,芸豆老妈蹄花,22元一份,我看周边很多桌上都是一人一份蹄花,吃完走人,翻台超快。而且快十二点了,店里坐满人,成都  人的夜生活才开始

点菜时,服务员态度还真是一般,四川  话说慢点还真是能听懂,但说快了就理解不了了,慢慢适应吧。

老妈蹄花,里面加了芸豆,煮的很烂,蹄花煮的入口即化,骨也可咬碎,汤汁白而浓,豆可除腻也可饱肚,一份蹄花足以裹腹,但我看很多美女一碗蹄花也随便吃吃。蹄花应该是淡的只有鲜味跟香味,需要沾些酱料,对四川  人来说无辣不成席,沾过料的蹄花更有味更巴适。

兔头也是成都  的特色小吃,每家基本上都有,据说是双流  县的兔头最有名了。这个兔头7块一个,很入味,而且对我来说是不辣,当然人家上的也是五香的兔头。。。煮的很烂,烂的可以咬碎任意一块骨头。

鱼香肉丝,也是一道川菜,不过味道不适合我,很甜,加过花椒,再加个配料的什么瓜丝并不好吃。

豆花,这边的特色小吃吧,很普通的感觉,谈不上好吃。

所以说招牌上哪个写的最大,以后就只点这个就行了,那一定是最美味的。

成都  与东部沿海有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差,所以七点左右才是天亮的时候。天空湿露露的,外面还是小雨淅沥,不过不大,不影响我们的行程。

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我们都会选择徒步,就是花最多的时间用脚去丈量这个城市

人民公园是成都  人喝茶晨练的好去处,公园面积也很大,选择现在住的这个酒店,跟人民公园也有关,因为离的近,在这边可以打打瞌睡,喝喝茶

鹤鸣茶社一家有着年头的老茶铺,天晴的时候,老茶客纷至沓来,椅子自己搬,茶儿自己泡,麻将打打,书儿看看,太阳晒晒,风清云淡喝个一下午茶,成都  的慢生活就是如此。

下雨天,公园里的船儿都慵懒的躲在树后休息着,一抹艳丽的色彩,犹如雨后彩虹,谁的点子,很上眼。

相对西安  不同,成都  是满眼的绿色,现在正是腊梅花开的时候,很多公园都腊梅都竞相争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当然会远,因为。。。。在成都  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成都  的冬天爱上了成都  的夏天,可是他们始终不能相见,后来,他们为了能够在一起,成都  的冬天干掉了春天,夏天灭掉了秋天,从此,成都  的冬天和夏天永远在一起了。

也是一家茶社,名气没有鹤鸣来的响,但是清早就过来打拳喝茶的真不少,一看也是一座有着故事的建筑了

公园内还有一家钟水饺分店,早饭就在这边解决吧。这个是成都  的有名小吃-----蛋烘糕,这边是3块两个,很简单的操作,很简单的调料,但可以做出很美味的糕点,足见成都  人对吃的程度

外面略焦,里同很嫩,再加上肉馅或是白糖馅,入口软软的,又清香无比,很好吃。正是因为吃过这个,我更坚定对接下去寻找另一个有名的蛋烘糕的决心了

这个就是钟水饺,其实钟水饺当初是因为一位钟姓人包的饺子才叫钟水饺,就跟这边的赖汤团韩包子一样。这边的水饺是介于大馄饨跟水饺之间的口感受,水饺皮比较滑溜,口感很好,馅略有汁,汤清水,但加上一点辣椒酱就不同了,咸鲜辣加个滑爽的水饺皮,不错。

担担面,这边估计也不会是正宗的味道吧,但对一个游客来说成都  做出来的都是正宗的。店员看我们是外地的背包旅游客就问我们要微辣?中辣什么的,那只能是微辣了。担担面初看挺清新的,拌好之后就就跟北京  炸酱面有点像了,就是这边是辣的,面还算筋斗,味道还行吧

随着一阵“叮叮”声,成都  人都知道舒耳郎过来了,这边对掏耳服务的人员称作舒耳郎,很雅致的一个名字。20元一次掏耳,享受着耳朵边叮叮声,加上小鸟喳喳叫着,耳朵被掏完后清肺脾的感觉,如果您是初来的,一定要享受一下。

成都  是一座禁左的城市,这个是出租车司机跟我说的,基本上很多路都不能左转,漫步街头时拍了不少禁止标志,有很多路不能左转不能右转,初到成都  ,估计自己驾车会转的头晕

一直这样的走着,来成都  就准备与鞋子大干一场了,每天基本上都要走15公里左右,虽然累了,但我们所看到的风景不是走走景点就可以享受到的。我每张照片的记录都是按时间的,对成都  熟悉的人可以把照片串起来就知道我们一天走了大概多少路了。往文翁路走,那是因为要寻找一家小摊--------贺记蛋烘糕,只是一家推车小摊,没有遮风挡雨的店铺,就在学校门口摆个小摊的。我们按图索,找遍了文庙前街跟后街,一来是找不到这摊,二来也找不到成都  四中高中部,为什么要找他,因为美食都在街头巷尾这句话不会有错,这家蛋烘糕在成都  蛋烘糕界名声很大,也算是排的上号的,更主要的是离人民公园也近。很可惜没有找到,只能悻悻离去。在今天的晚上我又查了点评网,原来才知道人家是下午四点才出来摆摊的,而且还要不下雨,我们去的时候是早上那肯定是找不到了,这个当然是后话了。

石室中学,好有来头的学校大门,很古朴,有机会要去查查学校的历史

省城就是好,各种杂志社遍地,让我想起了以前葛优演的《编辑部的故事》,听说要出续集了,老的老了,退休的退休了吧,不知道戈玲,李东宝等同志还坚守岗位否。

找不到蛋烘糕我们就往回走了,往天府广场方向走。街头转角遇到棒棒鸡,廖记棒棒鸡是一家分店开满全城的“白斩鸡店”,反正里面最有名的就是棒棒鸡了,小称一些尝个味,看着黄色的鸡肉拿进去,出来到我们手上就是沾满辣酱的鸡肉,看着很鲜艳,吃的很嫩滑,在马路的垃圾桶边解决了,路人见到我们以为是疯子,下雨天,不戴伞,满嘴油,鸡肉的感觉是香、辣、甜,回味很好,但好吃的东西是少食则味不变,多食则口味变也

继续前行,成都  公交车都有阅读栏这个不错,广告也不错,如果你不幸在成都  恋爱3年了。。。。。这个肯定是房产公司的广告了,肯定是催你要买房了。广告语:如果你不幸在成都  恋爱3年了。。。。您该买房了

天府广场,跟想像中不同,原先以为天府广场会是那种很现代化的,商场耸立的广场,看到后感觉跟杭州  的武林门广场一样,一样有个科技馆,一个有个大广场,但不一样的是杭州  没有毛泽东,而成都  有了,当然我说的是塑像。

总府路,路不宽,也不新,也漂亮,但是他老有名了,赖汤圆、钟水饺、夫妻肺片、韩包子、王府井、春熙路都在这路上,不来就白来成都  了。其实我们绕了好多路才走到这边,初来乍道就当多看风景了吧。

成都  也是一座有着很多电动车的城市,之前刚从西安  过来,西安  见不到电动车,也见不到自行车,估计公交很发达,要么开车要么坐公交。

春色溢满春熙路,可惜来的时间不好,都是裹着棉袄的时候,看不到白花花的大腿了。成都  美女很多,很靓丽,很时尚。

穿插越而已,从历史走出,向未来走去,历史跟我们开了个玩笑,擦肩而过。

其乐锅魁是春熙路上其中一家比较有名的,还是比较好找的。这个锅魁跟锅盔是不同的,前者是挖开夹馅的,后都是可以无馅

各式的馅料,店员见到我们还是比较热情的,因为有生意上门了,本来想一人买一个,但一看这个料,感觉有些偷工减料的样子就买一个夫妻肺片的,反正不求每样吃的最多,但求吃的最多店家

看看价目表,现在的东西价格都不便宜,说贵不贵,说便宜不便宜的样子

近拍一张,油辣的,外面的馍不够有嚼劲,热度也不够,按理说锅魅应该是馍热馅凉,里面的馅是夫妻肺片,但肺片很少,吃起来没啥感觉,跟西安  的肉夹馍比这个差距不是一般的大,颠覆了我对这个美食的印象,所以另一家也没去找了。

顺着春熙路往南,来到了青石桥,这家市场好像是专门批发海鲜水产品的,边上有好多水产店。

青石桥这边的王婆荞面,好像名气挺大,外立面装修就知道这家店肯定是生意做出来了。

看看价格牌吧,价格还算是市民化的,估计上这儿吃的也是本地人居多吧,但就我们浙江  人来说,在四川  听到的话,除了东北  话跟广东  话,别的都归类到四川  话了,说慢点还是能懂的。把没吃过的先点一些,点了一份鳝鱼荞面,一份肥肠粉,一份冻糕,一份叶儿耙,一份冒节子。

荞面就是这样压出来的,边上有个小伙子把一团面团放到出面的上方,然后再用力压下去,这个算是手工面吗?

第一次吃这两样东西,冻糕原以为很凉,没想到也是温的,有点像这边的方糕,口味也差不多,就是形状不同,微甜,不喜食甜的我无爱

叶儿耙样子很好看,远看像元祖的雪汤团,黄灿灿的放在粽叶上面,口感很柔糯,但不粘牙,里面是肉馅,刚好抵过难以下咽的感觉,很不错的。

这个就是鳝鱼荞面,上菜倒是很快的,我搅了一下看到没有鳝鱼,以为是送错了,刚想去跟服务员说的时候,看到了很碎很细小的鳝鱼了,原来这个就是鳝鱼面啊。。。不过看到9块一份也就释然了。荞面挺好吃的,粗粮吧,有营养吧,但是太重油了,还是选了微辣的口味。

最上面的这个东西叫冒节子,点的时候我是单点的,别的东西都上来了,我一直看到这个冒节子怎么没上来,再不来都吃完了,于是去问服务员,服务员是个年纪蛮大的四川  人,语句很快,我听不懂啊,我一直跟他说我的冒节子还没上,我的冒节子还没上,边上收银的小姑娘看不下去了,就跟我说冒节子放在面里面的,然后服务员也知道我没听懂就跑过来帮我面里找出来,原来是这个东西啊,没吃过的人还真是不知不罪了。2块一根,味道很好,价格也便宜,早知道多点几根了,很脆,不油。

这个就是肥肠粉,我觉得没啥味道,淡而无味,粉丝也不是我的喜好,肥肠煮的还不错,干净,嫩滑

成都  是熊猫城,的卖熊猫的,当然这个不是卖活的。像熊猫屋相对来说里面的品种多一点,锦里,宽窄巷,机场,春熙路都有分店。

抹完嘴后出门,发现不知道上哪儿去比较好了,原本打算是去文殊坊,但时间上又过了,原本的打算全部泡汤了,那还是继续逛吧,说是去宽窄巷子,那行就去吧。成都  在造地铁,封道严重,而且路很脏,再说下雨天,有些地方倒真有泥泞的感觉了。

宽窄巷子跟北京  的南锣鼓巷有点像,古色古香,满巷子的小资味道,一步一景,俨然成为老成都  的新名片了。

没有小资情结的人来写宽窄巷子是写不味道的,得柔情似水的小女子写出来宽窄巷会是水样,像我们这种虎背熊腰的只能写出个熊样。

小巷子里都是以前留下的建筑,时不时会是一个四合院,又时不时会碰到管家的旧宅,仿若回到上个世纪

远看像座雕,近看像座雕,细看还是雕,一动吓一跳。

明码表价,拍照10块钱,也不贵啊,每天这样的装扮,人家买买沐浴露的钱也是不少呐,不过还真是巷子一景,赚足了眼球。

看到这块牌子,我想到两件事,一个就是那英的白天不懂夜的黑,还有一个就是白加黑感冒片,看来广告还是挺深入人心的

子非鱼,安(焉)知鱼之乐。看似大门紧闭的一家餐馆,但里面别有洞天,当然这个我也是电视上看的。巷子里有很多餐馆,一般大门紧闭的,不要以为是生意太差,闭门谢客的,人家是会员制或是高档餐饮,推门而入,保准服务一流,但价格也不菲,咱只能远看而不能近食也。 

成都  是一座色彩丰富的城市,衣服永远是万般色彩,在一个细雨绵绵的午后,在宽巷子的一街凳边,一抹独特的风情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老巷子,小桌子,竹椅子,又想起小时候在家门口乘凉了。

井巷子其实也是宽窄巷子景区的其中一条巷子,可能是加上嫌名字太长吧,宽窄井巷子,好像不太好听,井巷子里面有一些美食,但景点的美食总是不能让人满意的

没来成都  之前我就知道三大炮这个小吃了,但是没见过活的。这次来了第一次是在人民公园找的,人家说没在做,这次看到了肯定要尝试一下。跟老板说:来一份三大炮,她说好的。“嗵嗵嗵”三声之外,她拿过来给我这样一份东西,我说这个就是三大炮啊?回头一看,人家小伙子正在抖手上的面粉呐,原来三大炮就是这样得来的,面团扔到铜锣  上,在铜锣  上响三下,就是三大炮了。很甜的面粉团,不好吃,哈哈

其实宽窄巷子随便逛逛,喜欢的就多逛会儿,确实蛮有味道的一个地方,移步换景,累了可以坐下来,喝杯茶,实在没事做凹凹造型拍个照也很欢乐。 

出了巷子就很盲目了,之前一门心思是扑在西安  的行程上,把西安  的攻略做的满满的,成都  只是略做了解。晚餐上哪儿解决呐?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天之食在于晚,晚餐要吃的好点,毕竟可以坐下来花多点时间品味的,来四川  不能不吃火锅啊,虽然名气没有重庆  的响,但川菜火锅总是不离的,晚饭就决定火锅了,搜了一下附近有蜀九香,好像点评数也多,就去吧,离巷子大概三四公里吧。。。多走走多吃吃 

抚琴台,一路的古色古香,一路的高端餐饮,咱只是路过。。

在琴台路的中段看到一个门牌很有味道的文化公园,反正还早就随便逛逛吧,公园一点都不小,很安静,很绿色,很羡慕成都  市民,看了一下公园就在青羊宫边上,本身也不会特意过来,因为路近嘛,所以就参观一下。

青羊宫就在文化公园出门左拐

青羊宫始建于周朝,原名青羊肆。唐朝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起义,唐僖宗避难于蜀中,曾将此作为行宫。待他重返长安后,拨钱增建并下诏改为今名。至明朝,唐朝所建殿宇毁于兵灾。现存建筑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陆续重建。被誉为“川西  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是全国著名的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西南地区最大道观。文物有:斗姥殿、八卦亭、铜质青羊、吴道子绘画本吕祖石刻像、三丰像以及宫内珍藏的《道藏辑要》经版等。成都  市的青羊区以此得名 

门票只有十元钱,逛过之后才觉得相当的值,售票的也是一名老道,可惜没有一点鹤骨仙风的影子

青羊宫很大,据说这十块钱门票还带讲解的,可惜我们不知道,要不就可以多了解一下青羊宫或是道教。

一般我们都是习惯性说:福禄寿,这个是怎么会是福寿禄

很多景点都可以看到紫气东来四个字

紫气东来——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

青羊宫很大,如果你有兴趣,或是有讲解员陪你慢慢的了解这段历史,逛个两小时没什么问题。

成都  的公交车还是挺不错的,车身长,车款好,就是人比较多,到离后之前都没去坐过,有些遗憾了

蜀九香,之前名气蛮大的火锅店,我查了一下成都  比较有名的火锅店是老码头、蜀九香、皇城老妈、冷锅鱼等,今天就在蜀九香吧,里面还不让拍照,都是手急眼快随便拍了几张。

茶水调料,傻傻分不清楚。

茶水调料,傻傻分不清楚

前面是茶水,后来是调料,成都  火锅调料只用香油,自己加盐跟味道,跟我们这边不同,像前天在西安  吃海底捞,那个调料是特色啊,满满一大桌,差不多有六七十种,随便你自己调,这边的火锅是简单就是美。让我想到了以前在北京  吃的东来顺的火锅,真正的清水锅,就是倒了白开水,那个鲜嫩的羊肉涮了一盆后,这个锅底汤就是美味了,鲜的眉毛都要掉的那种,你明白否?

我们要微辣的微辣的,原来生辣的锅底也这么红。。。。这家火锅店有个特色锅是九宫格,就是一个锅分为九格,每个格可以分开涮东西,这要就不会有味道串在一起了,而且夹起来方便

调料碟,味精,盐,加个什么酱的,自选自用,喜好自定

翻滚吧,辣椒。翻滚吧,花椒。翻滚吧,大葱。翻滚吧,我的胃,翻滚吧,我的嘴,吃完后感觉是很爽,本身我是对火锅不太爱好的人,但成都  的火锅还是爱上了

这个叫千层肚,好像也是每桌必点的,人家说很脆什么的,我吃了两次都感觉很一般,比较的拧,不容易消化

鹅肠,味道也很棒,很干净,一涮就很脆,喜欢的要紧。

鸳鸯锅底是78元的,大概这一餐是190元,当然还有几个蔬菜类的,价格也不算贵的,当然我们还中奖了,发票中了五块钱。

这边吃火锅服务员也会帮你把所有的荤菜都倒入火锅,一直滚啊滚啊,我们是不太习惯这样,喜欢吃什么涮什么,这样口感会更好。

吃饱喝足就要消化一下了,散步回去吧,大概三四公里吧,路遇一个路口,盲目了,这个应该怎么开?成都  还真是谜一样的城市

重庆  胖妈烂火锅,很有名啊,好像价格也便宜,也上过中央电视台。。。。当然不是好事好像。

回酒店的路上是七拐八拐穿了不少小巷子,一来想看看成都  的市井生活,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想避让一下修地铁路段,太脏了。想买些水果也找不到有水果铺,肯定是我们没找到,今天很累也很快乐,虽然安排的有些混乱,但还是吃到了,看到了,这个就是最好的结果,今天走了大概15公里的路,明天将要继续。。。。

今天天气还不错,至少是没有下雨,一天的旅行又要始于足下。

今天第一个目的地是锦里跟武候祠,这两个地方都挨在一起的,离住的地方还真是不远,慢慢的逛过去吧,还是沿着文翁路过去。

成都  的 高楼也不少,不过路好像是比较堵,高架不太多,地铁在建的有几条线吧。成都  的气候跟宁波  差不多,也是湿度很高的城市,虽然看上去气温不低,但体感还是有些冷的,

大概过了四十几分钟就逛到了锦里。锦里,一条以川西  民居风格建筑为主的老街  ,里面有各色的商铺、美食、客栈等。如果说宽窄巷是小资聚集地,那锦里就是体现成都  市井文化的一条街,更亲民,更近人。

巴蜀之地,三国之城,Q版的三国人物,在这条街上处处可见,可能是小街转角,可能是墙上壁画,也有可能是屋檐下的灯笼

驴窝,成都  是一个往西旅行者的出发地。每个驴窝都有一群驴,也想成为一头驴,不过没这个能力。每个人的旅行方式不同,我也挺喜欢自己的旅行方式,美食为主,景点为辅,充分享受市井文化

一条街上布满了上百家店铺,从卖头梳的到卖拖鞋的都有,多数还是卖一些休闲物品,闲逛是最好的目的

张飞牛肉是这条街上比较有名的商铺,估计我们到的太早,没看到那个黑大个张飞,原本会有一位张飞的群众演员在这儿大声吆喝,问了店员,张飞呐?她们说还在睡觉。。。

牛肉大概是百来块一斤,价格不便宜,随手让店员切了一点,试着品尝吧。

这边牛肉切的不厚,肉质比较筋斗,但回味比不上西安  的腊牛羊肉,价格也是比那边高贵的多。

苗族的银饰,很是好看,也很是夸张,估计只能在家里带带吧,这位是牛魔王的小姨子吗

只知道这个叫蛤蟆,全手工的,每个用一根木棍给蛤蟆挠背,会发出蛤蟆的叫声,声音还很像,而且每个蛙的声音都不同。

把成都  带回家,这句广告语真好,成都  是熊猫之城,店里熊猫产品琳琅满目,买一些送送人还是不错的,东西谈不上精细,不过熊猫产品能够这么全也只有这里了。这种熊猫屋据我所知在宽窄巷、春熙路、机场还有店,机场店我去看过,比这边的要贵个十来块也还可以接受,懒的拿着礼物到处跑的,离开成都  的时候也可以去机场买。

美了你的德克士。很会挑地方,这么漂亮的地方用来做洋快餐,在我的印象里应该是个品茗听小曲儿的地方吧,还是那句话,美了你的德克士

武候祠分为园林区跟文物区,文物区要收费,园林区就是免费的,供市民晨练活动的地方。雨后,很清新的感觉,整个眼睛会放松。

很热情的两位老人,向他咨询了武候祠往哪边走,热心的帮我们指方向,就差恨不得带我们去了,闲下来,坐坐,老有所乐,养老美事啊

东逛西逛来到了锦里美食街,电视上看看这边应该有很多美食,刚才两位老人也说这边美食很多,但过来一看也就十几二十家左右,大大小于我的想法。

这个是春卷,凉粉包的也有,味道一般,十块有一份混合装

各种各样的面,还有龙抄手,龙抄手就是大馄饨一样的,还是这个口味清淡,不错

这个就是军屯锅魁,猪肉馅的是油炸一下,鸡肉馅的是这样馍一样的,5块一个,味道真  差,就是这边很普通的什么馅饼了,人家馅也多,价格也更便宜。

锅魁价格单,锦里的外来游客很多,一般来说外来游客多的美食城,一般都是价高质次的,成都  也逃不出这个怪圈

钵钵鸡,就是串串,1块5一串,喜欢什么拿什么,拿一把,按串串数结钱,没啥味道,没啥吃头的,因为这个汤料也不行

这个叫牛肉焦饼,5块一个,外面像酥饼一样,一层层可以剥下来,里面是牛肉馅,味道很一般,就是卖相还挺好看的

鱼豆腐,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叫鱼豆腐,没尝过,不知道味道如何。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相亲相爱的一堆鹌鹑,9块一个,没尝过,不好评价,就是堆着看上去挺壮观

夫妻肺片,好像是15还是多少一份,这份小食做的有些丢成都  人的脸了,无味,料差。锦里还真不是一个可以体验成都  小吃的地方,每个没来过成都  的人都会知道成都  是一座可以吃可以玩的城市,虽然街头巷尾有很多餐馆的川菜很地道,但在锦里这样集中展示成都  小吃的地方,体验的感觉真差,陆陆续续买了十来样东西,没有一样给我留下美味的感觉

出 门右拐就是武候祠了,话说在锦里还有两个可以进入武候祠的地方,当然门票费用还是一样的,我们还是从正门入吧。成都  武候祠是中国  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武侯祠(指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现存祠庙的主体建筑1672年清朝 康熙年间(康熙十一年)重建。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武候祠,比如  说南阳  、歧山等地。

后出师表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到底是否是诸葛亮所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出自此文,这个碑文后面的印章竟然是岳飞,据查证,岳飞有草书前后出师表,但真迹未存,没想到一代民族英雄书法变态纵横,劲若飞动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武候祠里很漂亮的红墙,边上的竹子都是往一个方向长的,水平不够,拍出来没有想像中的漂亮,很多游行团的都不会走这条路,自己去的时候还是需要找一下的,离出口很近。武候祠还是建议请个讲解导游的,这次很遗憾没有请,本身对三国历史也不是特别的熟悉,就是走走过的感觉。

路遇四川  电视台,这么破i?不太可能吧,或许只是四川  电视台的一个部门。

横穿成都  体育学院,学院不太大,但都可以看到学生们不是拿着球就是拿着球拍,氛围毕竟不一样。

白宫一样的建筑,原来学院里也有白宫,不知道是什么作用的建筑

闲逛,真的很舒服,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看到了京东的送货车,京东也无处不在了

这个社会科学院门头真破啊,在一个小区非小区的地方。。。

欧亚男科也是无处不在,宁波  有,成都  也有,做这行的资金真强,还可以开分院

在街上看到过几次,很可爱的小车,方方正  正,远处看以为是游客专营车,但确实不是。

一条普通小街上的成都  居民住宅,应该也是街景处理过了,里面几幢就很旧了。

诗情画意一般的学校,我想从这个学校毕业后,说不定也可以出口成诗了

四川  博物院的标志,四川  两个字拼接,仿佛像一个鼎,代表着历史。

参观四川  博物院的人不太多,可能是馆藏品不太多,但巴蜀文化还是很特殊的,跟中原文化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建筑很新,估计是最近几年修建的,里面大概有六七个馆,每个馆也不是特别大,藏品的话特别吸引眼球的也不是特别多,但每个城市的博物馆还是值得去欣赏一下

远看以为是书架,近看原来是砖架,把四川  的历史都堆积承载起来

说唱陶俑,很多地方都有见过,据考证,以前的很多俑都是侏儒,为博他人笑,自己不知是否开心

在我的印像中,巴蜀文化很神秘,盅文化我更是想一探究竟,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传说。

这个就是这边博物院的讲解器,20元一个,租个听听很有必要

泥与火的艺术,在中国  ,有人的地方就有陶器,艺术来源于生活,最多的陶器就是碗盆等生活用品。

张大千在四川  留下很多墨宝,四川  博物院特别为他开了一个展馆

对书画艺术门外汉的我,只能是欣赏欣赏,无法做出任何评价

说起来应该是很仔细的把四川  博物院都浏览了一遍,花了三个小时,还是值得的,以后可以养成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城市,博物馆一定要去走走,是了解一个城市历史的最好方式

出了博物馆左转去杜甫草堂,深受人赞美的一个地方,虽然时间不太多了

一路上的有不少这样的诗砖,我想住在边上的小区或是边上的学生们,每天重复走这样的话,可以把杜甫的诗背的熟之又熟

到达了杜甫草堂的北门,60块一张门票,六点清场,我到的时候快五点了,只有一个小时的游览时间,听说里面很大,只能加快点脚步了。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其中的《闻官军收河南  河北  》现已成为不少地区学生必学课。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  文学史上的“圣地”。 

后人为先圣建的纪念地,漫步于草堂,鸟语花香,曲水  流觞,实乃佳地

现在的草堂面积很大,如果仔细游览下来的话可能要花个两三小时。处处都是这样的风情,如此风情,怎么不生诗呐

这个是杜甫的真正画像,不过我们后人只能是据传,而非亲眼所见

诗人的旧居总是满园春色关不住,杜甫草堂好一个幽静之地

让我想起了绍兴  的沈园,陆游跟唐婉的悲惨爱情故事著就了钗头凤这首流传千古的著名诗词。

一个人留恋于这个诗碑林,看到其中一碑,是徐渭写的,徐渭是绍兴  人,有称徐文长,青藤先生。映入眼帘的浙闽总督胡宗宪,原来真有这样的人物,因为现在在看官居一品,胡宗宪也是里面一位用字不少的人物,以为是虚构的。

原来康有为也是书法家,中华文化传统真的在我们这一代消失了,繁体字消失了,毛笔字消失了。。

四川  的竹子都是这样的吗?感觉像是被艺术过一样。

游览时间确实比较紧,但还是全园逛下来了,只是了解了大概。晚餐想到总府路解决,离现在的地方实在有点远,而且确实比较累了,就打了车。成都  的出租车起步费8元,含两公里,无燃油附加费。这边有等候费,还有拥堵费,时速小于12公里的话也要收费的。

总府路上的老字号,当然我想总店肯定不在这边吧,在总府路中段,春熙路对面并排三家赖汤圆、夫妻肺片、钟水饺,去了前面两家,钟水饺在人民公园里有尝过。

夫妻肺片店里的价格表,其实我看了一下并排三家店所售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除了自己的特色在慢慢褪化后,真的很类同了。当然特色的夫妻肺片肯定要点的,点个小份,还想去多尝别的东西呐,再来份麻婆豆腐,再加一人一份饭

夫妻肺片应该是最正宗的地方吧,味道还是不错的,是我想像中的美味,最重要的是这儿用的料比较好,不像外面有些四川  菜馆里价格便宜,但不知道用的是什么肉。这儿肺片很多,很嫩,咬牙即断,红油入味,很下饭啊。

麻婆豆腐,很麻很豆腐,很重的口味,倒是很入味,下饭佳品,但让我把一盆都吃下去,那是万万不可以的,不是辣而是麻,吃不消。

赖汤圆,应该是原先赖姓人卖的汤圆吧,你看你想点汤圆还要好好的找一下,差不多快把特色产品给移掉了,这边也是啥都有钟水饺啊啥的。

汤圆味道还不错,馅是芝麻白糖的,汤圆糯米很软件,香甜适口,两人点了一份,就六个还是几个,尝尝口味还是不错的。本身我是来自浙江  宁波  的,宁波  汤圆很是有名,但我这个怪人从小不喜欢吃汤圆,以前一个都不吃,现在还算好,能吃个两三个。

美食在我的行程里永  远都是占主领地位的,一查手机,总府路背后的华兴正街上也有很多美食,那走过路过就不能错过了,继续吧。在路上看到一座有点历史的建筑了,难能可贵的给保存下来了,邮电局这几个字也已成为了历史。

某一年去纽约  ,米国佬很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一幢有60年历史的建筑。他们那儿当文物,我们当废物。五十年后你再去美国  ,人家指着一百多年的房子说这个是国宝,你只能回家看水泥森林 

盘飱市,老字号,老馆子,老味道,人家就是这样评价的,本来可以买那边的锅魁,但去的时候没有了。

很让人流口水的卤味啊,即来之则买之,少买一点吧,上次西安  带回来的羊肉已浪费了。买了七个二节鸭翅,才14块钱,真是够便宜的

在华兴正街上无意碰到这家出镜率极高的苍蝇馆子,就我们这样的吃客来说,肚子再饱也还是要尝试一下。原本一直想去吃几家苍蝇馆子,怎奈成都  的有名的苍蝇馆子不是只做中午餐的或是就是在二环三环的,太远了,我们毕竟时间还是有限的,一天跑一个地方特意去吃的也会浪费掉很多别的美食机会,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功夫。苍蝇馆子顾名思义就是苍蝇满天飞的,哈哈,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理解的,但味道又很出色,价廉物美的代表,要讲卫生千万别来。

看看这边菜单的价格,估计在这样的地理位置,特别便宜也不太可能,但总体价格还是不错的。马上上点评网看一下这边是什么特色,就点了蒸蛋、红烧肉、火爆肥肠。

红烧肉,应该是四川  味的红烧肉吧,不辣,但总感觉里面有酒糟的味道,不怎么喜欢这个口味,但被推上招牌菜的话,那肯定是深受本地人喜欢的。菜炖的还是挺烂的,肥肉差不多是入口即化了。

蒸菜味道还不错,主要是有肉末在,借着肉香,蛋也更香了,炖蛋也是个技术活,能蒸的刚刚正好,入口很爽滑,而且如布丁般的,真的要掐时夺秒。

提供一个自己蒸蛋的方法,试过多次感觉还不错。首先先把蛋打好,加适当的盐,加温水,放在锅里蒸,记住一定要盖上盖子,蒸8分钟左右,完了就关火,千万不要这个时间拿出来,在锅里再闷个8分钟左右,出锅就可以看到如布丁般的蛋汤了。

爆肠,这个肠口感相当的好,脆而不烂,油而不腻,而且肠的料也蛮多的,很香不辣。

这个就是就餐环境,感觉还可以了,没有想像中仿佛在摇摇欲坠的危房中就餐的情形,可能是把它想的太破了吧。

这个边上有好多讨食者,暂且这样说吧,看着穿的也不是特别破,而且都是年轻力强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个碗,开始以为是他们在等外卖,后来看到边上一桌结帐后,那些人马上就上来把省菜全部倒在碗里,把饭也倒在碗里,这时才明白不知道应该称呼他们为什么?不像乞丐啊,而且服务员也司空见惯了,等他们风卷残食之后才收拾。

出来的时候门口坐着老板娘,看到我们在拍照,问我们吃了没有,我们说刚在你这边吃完,她问我们在哪儿看到餐馆的,我们说在网上还电视上,她很开心,其实做到这个份上了,名声比什么都重要,她还希望我们多多宣传了。有问老板娘什么是冒菜,因为在成都  看到好多冒菜馆,她说就是很辣的菜炒在一起的,我在想是不是吃着要出汗的菜叫冒菜啊。今天又了却了一个想吃吃苍蝇馆子的心愿了,很开心。

这个第一次在超市买的,卖相真的很难看,我以为是歪瓜裂枣类的,在超市试吃了一下,很甜啊,真的蛮甜的,问了服务员,这个叫丑柑,还有一种类似的叫不知火,就是吃了不上火的意思,也很不错。

今天走了不少路,也品了不少美食,现实与梦想总是有差距的,但我们走了,我们吃了,我们满意了。

前夜,为今天去哪儿思考了好久,得出几个方案:1,文殊院+喝茶。2.熊猫基地。3洛带古镇  。4.都江堰   。没想到自然醒的时候是早上八点多了,去都江堰  就有点太赶了,直接淘汰,而且老婆又不喜欢去熊猫基地,网上攻略很多都对它无爱,原本可以去洛带,虽然很商业化的一个小镇,还可以去尝尝它的伤心凉粉,但一直念念不忘一定要抽空去喝喝茶,不在茶社喝个茶,真是枉来成都  了,所以还是继续1号线吧。

在成都  ,不认识路没有关系,但你一定要认识禁止左转标识。

从酒店一路走到天府广场去坐地铁,一路上警察很多,但更多的还是禁止标志,成都  的一大特色。

毛的挥手塑像,广场上警察相当的多,不大的广场起码有三四十个吧,还有一队武警在巡逻,气氛比较紧张,但咱是良民啊,不怕。

成都  的地铁站标识不清,在大马路上都找不到地铁入口,没有特别明显的标识,像西安  的话,老远就可以看到地铁站的直立标识,问了警察同志后才知道在广场中间,走近一看有块很小的指标牌。成都  地铁应该也是新建  的,但总体感觉好像是运行了很久一样,设施很简单。自动售票机,当你选择好后,塞入钱就自动把卡吐出来了,都没有让你再次确认或是悔过自新的机会,就怕你不坐啊,先收了钱再说。

地铁站也要安检,一看这个安检就是临时设置的,背拿上拿下真不方便,是因为什么原因?不得而知

坐两站路到文殊院,本来走过去也不远就四五十分钟吧,但没坐过成都  地铁心不安啊,所以一定要坐坐。

文殊院地块也是美食众多的,邱二哥锅魁念了好久了,下地铁转角再转角,步行十几分钟,就看到一块牌子

进了一个十分不显眼的小院,人很多啊,先排队再说吧。

这个就是邱二哥加锅魁,一锅只有8-9个,而且前面的人一买就是四个左右,一锅只能给2个人。

在铁板上搁好,然后再放进炉子里烘一下,面饼焦黄,应该香气扑鼻。很可怜的是,等了半小时了,轮到我们,刚好轮到我们没有了,人家邱二哥要去吃早饭了。在排队的基本上都是本地人,他们见我们是外地的就问我怎么知道的,我们说网上看到的,邱二哥就说了,他做这个有17年还是27年了,最近被网上爆炒后烦死了,因为这个东西是做不快的,来买的人很多,有些人还预订,附近想吃的居民又买不到,很牛啊。。。不过既然这么多人买总有它的独特之处吧,很可可惜没有机会吃到。网上有人评价这家店是:不是在排队中,就是在去排队的路上

离文殊院很近了,有一家成都  收藏品市场,这个行当水很深,咱也看不懂

很有名的一家凉粉,这家店店面新多了,其实住的边上也有这家店的,就在瘳老妈蹄花边上门面很小。

这边最出名的就是甜 水面了,吃过的人都说好吃,就来一份吧,美食碰到了还是不能错过的

确实是相当的好吃,原以为甜水面就是凉皮加白糖水,原来是跟炸酱面差不多啊,但酱汁是非常的好吃,很符合我的口味,微辣加微甜加砂糖粘在凉粉上,入口是爽口不腻回味相当的美,确实不错,一定有机会要去尝尝

 文殊院,位于成都  市市中心,一环以内,是川西  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后毁于兵焚。传说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官府派人探视,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  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康熙帝御笔“空林”二字,钦赐“敕赐空林”御印一方。康熙帝墨迹至今仍存院内 

在寺院进口处有免费讲解服务,就请了一位小姑娘,人家都喊我叔叔的。讲解很详细,后来填回馈单时问了一下她们的学校,原来是四川  旅游学校的。

铁门上的福字被摸的逞亮逞亮,而且后面还排着长队,今天寺院人很多,听小姑娘说,明天是观音的生日,所以寺院香客很多。

寺院门口,很有型的武士。因为我们中是游客,所以只是粗粗看了一下就出来了。

文殊坊牌楼,这个应该是后建的,我发现一个现像,这边的寺院或是祠堂外墙都是红色的,像武候祠,文殊院等,不像我们这边寺院外墙都是黄色的,难道是供奉的菩萨  不同?

这家老字号的糕点铺,没有一流的环境,没有一流的位置,但有一流的客户群,生意很好,而且路过的人很多都会去买,对着网上留的地址过去,没想到找到路牌了但不是闻酥园,只能问当地人打听,才得知道大众点评网上的地址是错的,而且方向也是相反的。

店里小姑娘动作很快,分工明确,一个帮客户拣货,一个收银,而且量又很充足。

小买了一些东西,毕竟甜食不太喜欢。买了一包千层酥,还有四个蛋黄酥。千层酥跟以前吃的蝴蝶酥差不多,很酥,不甜。蛋黄酥里面的料很多,豆砂加蛋黄,外酥里软,就是有点太甜了。

吃完甜点应该是去解决中饭了,想来想去还是去吃吃陈麻婆豆腐吧,反正也不远就2公里左右的路,还可以一路逛过去,看看沿路风景。

来到了骡马市的陈麻婆豆腐店,环境还是很好的,比想像中的要好多了,因为去过钟水饺赖汤圆这样的店,以为陈麻婆也会像他们一样。

陈麻婆豆腐是由国家命名的一家“中华老字号”老牌名店。其创业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开业于成都  北郊的万福桥。原名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  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尔,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胫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  的著名食品。 

招牌的陈麻婆豆腐,我们只订了小份的,比夫妻肺片店里要好吃多了,毕竟招牌菜的功夫还是在的,但还是太麻了,不太敢吃,到最后还是没有吃完,光这个菜估计可供四个人下饭的。12元一份

鹅肠,脆而不烂,有嚼劲,不过可能是口味关系吧,蒜啊花椒啊有些多,口味有盖过原本食物的自然味道了,还是火锅里的鹅肠比较好吃

还是川式的鱼香肉丝,不合我的口味,太甜太酸,可能正宗的就是这个味道吧,我们在当地所吃的都是改良过的。

毛血旺,很大一个盆子上来,上面飘浮着一些鳝贝,好久没有吃到带鳝贝的毛血旺了,这个菜味道还是不错的,鲜辣麻集一菜,毛肚鲜嫩,血块滑溜,还有大肠跟鳝贝,下饭很好啊。

很有诗意的盆子,吃到最后才看到,可惜水平有限,吃完的时候才只能看到半首诗,如果出外旅行最好的还是四个趣味相投的人,这样可以多点几个菜,对了再说一句,拿发票的时候又中奖了。

吃饱喝足就散步回酒店,顺路去家乐福买了点东西,又买了些水果,路上看到一窈窕淑女,君子只有路过的份。

酒店稍作停留就去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了,远处就听到很热闹的声音了,今天天气好,所以也是座无虚席,找一桌空位置不容易,足可以看出成都  人的生活是多么的悠闲。一进茶社就会这边的气氛深深的溶化了,再紧张的心情也会放松下来

还有茶道表演,两小姑娘很卖力,不过这种人山人海的情形估计也是司空见惯了。

一茶一座,任君选择。随便点了两个茶,在这边重要的不是品茶,而且感受这个生活。摆龙门  阵,喝盖碗茶,打打麻将。。。。

很大的一个场地,但茶价格又不贵,你点好茶后会给你一个热水瓶,喝完再拿,不知道是靠什么盈利的?场租费不用吗?

盖碗茶,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公园、绿树、鸟语、花香、竹椅、清茗,夫复何求。

不要小看这把竹椅,设计的很好,人坐在上面不管你怎么个坐相,都会感觉到很放松。

麻将声声、茶水声声、叮叮声声、鸟儿声声,这个就是成都  的悠闲自得生活,市井而又轻松,

皇上,还记得人民公园湖畔的夏雨荷吗?看拍的人喜,被拍的人累,婚姻殿堂的奏鸣曲

公园的这头还有一个演唱会,歌声嘹亮,激情澎湃,业余生活有乐趣

在人民公园泡了一个多小时的茶,咱们要去吃晚饭了,今天是在成都  的最后一个晚上,还是火锅吧,上次吃完后是念念不忘。
成都  有好几条街都有这种地下行车道,有点像地下隧道一样,对缓和交通堵塞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准备去老码头火锅城吃,大概离人民公园四公里多吧,慢慢逛过去一个小时左右差不多了。路边看到一家饭店这个招牌上两颗星是代表星级吗?二星级的也敢这么堂而皇之的打出来?估计在以前的饭店里也算是住宿条件比较好了吧。毕竟以前是招待所多,饭店少。

特别又去第一天去过的文庙前街找蛋烘糕了,具体来说一下地址吧,就是石室中学门口,文庙前街,下午四点之后,推着推车的老人,车上有明显标志---贺记,那就是了。

今天也算是特意去找的吧,第一次去找没找到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美食总是抵挡不住我的脚步,今天弯进文庙前街一看有一小摊,细看原来是修车的,再前进一段路,一看又有一摊,很多人围着,细看原来真找到了,好心情。

蛋烘糕成都  最平民的小吃,以前是几毛一个,现在是一块左右一个。老人动作很麻利,三个小锅轮流上灶,两个煎,一个包,可能是多年以来习惯了吧。生意很好,边上的人都是五个六个的买的,我们是出于尝味道只买了两个,我还是相信越少越怀念。外焦里嫩很香,不过我馅选的不太好,味道没有想中的好。老人看我们选馅不会馅,因为他地方有二十多种馅料可以搭配的,就问我们第一次吃啊?我们说我们前天还来找过,今天第一次吃,是从网上找过来的,他很憨厚的笑了。

前面转弯,认个字,黉字以前不认识,看到拼音原来是音同红

成都  最多的超市应该是就是红旗超市了吧,店面都很小,但贵的数量大,有可能街头的这一侧有一家,另一侧又有一家,也给市民带来了方便。

跳伞塔一个很熟悉的名字,在记忆中搜索,在原来是在微博上有见过这个名字,跳伞塔派出所里也有个漫画警官,漫画画的很好,还因为地名比较特殊就记下来了。

不能左拐,不能直行,不能超速。。。。我们来到了玉林  了,玉林  也是成都  的另一大美食圈。

据说老码头火锅味道很好,用料新鲜,花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是走到了,但是一路逛,一路看风景,并不累。

还是点鸳鸯锅了,锅底78一个,铜锅,但白汤锅里是纯粹的白汤,不像蜀九香里还有鱼。

这个是香油调料不是饮料,朱时茂做的广告,突然很喜欢这种调料了,香,最重要的就是味道纯,不像你沾了很多别的酱把食物本身的味道也盖过了。

第一次吃这个菜,服务员推荐的,她说这个挺好吃的,放在锅里多煮一会儿,跟煮烂的萝卜一样,入口很软有甜味,很喜欢。

一大盆鱼肚,20几块吧,东西是新鲜的,但味道一般。

鹅肠很喜欢吃,稍微刷一下,味道超赞,嫩嫩的脆脆的,还有嚼劲

毛肚也是这边的特色菜,但我还是感觉咬不太断的,有点拧的感觉

黄鳝也是我喜欢吃的,入锅后,煮的时间短就是脆脆的,一咬一个断的感觉,有点硬硬的,但口感更好,我喜欢这个。时间煮长点就很软,入口有点绵的感觉,另一种风味

成都  的火锅给我留下很深的印像,食材新鲜,锅底浑厚,最出彩的就是调料,没想到最简单的配制会出来最美的味道。

不喜欢的地方就是服务员会习惯性的把你上的荤菜一古脑儿的都倒入火锅,这样长时间煮一个有些食材就变味了,有些煮太长肉也要脱骨了。

发现成都  女孩子都蛮漂亮,但声音线条有点粗,是不是跟长时间吃辣有关?

路遇一家有名的兔肉店,王妈手撕兔。看到有人都是五六个买的,那估计味道不错,说起来在路上看到一个菜场,进去一看60%都是卖卤味的,不知道成都  的餐桌上是不是都有卤味的?我只要了半只五香兔肉,说是五香,但味道也挺辣的,边上的那个满身是辣椒的兔肉不敢尝试啊。

说说兔肉的口感吧,可能是冷的关系吧,肉有点紧,皮也有些干巴巴的感觉,没有想像中的好吃,但尝试是最重要的。

玉林  是成都  一个很重要的美食圈子,这边火锅店林立,像三只耳、蜀九香、皇城老妈、老码头,都是很有名的火锅店,还有像玉林  串串香、王妈手撕兔、好吃自贡  菜等,值得一吃的地方。

在成都  的生活就是这样结束了,明天一早就要赶飞机,说实话才渐入佳境,就要不舍离去,成都  应该还会再来,但,成都  ,今夜请将我遗忘。

早上九点十分的飞机,起床退房,外面的天还是暗色的,快七点的成都  还是这样的安静,是否昨夜的热闹才刚刚消去?

刚出酒店就碰到一男子问我要不要帮你找的士?一般过于热情的我都比较反感,他还说我认识你的,我一看原来是酒店里餐厅员工,汗,白天烧菜,晚上保安吗?

机场大雾,航班延误无数,我们是九点十分的飞机,后来通知九点半可以登机了,我们想还好还好,没多少时间,没想到登机后在飞机上静坐到下午十二点四十分才起飞。。距民航规定可赔偿时间还有自己买的航班延误保险只差了二十分钟,这个是巧合吗?在十二点半的时候,飞机动了,然后去跑道排队,第一次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这架排头阵,后来还有七八架飞机跟着排队起飞,是飞机啊,不是公交车,而且距离也很近,可惜不能用相机了,要不拍个照。

在机场看到摆渡车,只有国航比较特殊,是自己的公司牌,别的都是成都  机场的。
成都  人的生活安逸闲致,就如盖碗茶一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我们就像茶社里的椅子一样,总要回归它摆放的位置,十天的旅行要结束了,旅行回忆应该会更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视镜蹭到公交车会有感觉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