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个好老师?

党睦镇初级中学  李焕娥

在我看来,一名教师应该首先具有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师负责教给学生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教师自身首先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俗话说:若想教给学生半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作为在校大学生,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我应该从现在开始,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以后做好准备。
同时,一名教师还应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渊博的知识。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其次,坚持教育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宗旨,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掌握、理解教育价值论和教学方法论。教育对自然、对社会、对人自身发展等各个方面有着多种的培养,因此必须从人的现代发展意识上认识教育的价值。再次,当今世界正面临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教师要想较好地面对时刻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渊博的专业知识,没有这样的素质肯定不能适应当今世界,更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其次,教师本身必须注重终身学习,利用各种机会多学一点其他教师的长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风格,并且更多地运用心理学和科研知识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学生们喜欢的是能言、善辨、谈古论今,严肃而不失活泼,庄重而不缺幽默的教师。他们还喜欢与他们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能在课余与之讨论关于世界、关于足球的教师。教师的基本职责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只有热爱学生,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学生才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教师不仅要爱那些优等生,更要偏爱那些差生,让每位同学都体会到教师的爱不仅是无私的,更是公平的。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一切从人出发,着眼于人的自我完善。一名优秀教师就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选择,理解学生的感情。这样的教师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不会为学生一时一地的表现和成绩所惑,而是通过反复深入的观察分析和细致入微的工作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并不是不考虑社会需要,它的最终目标正是着眼于社会。因为社会化与人的自我完善是统一的,高水平的社会化必然以人的自我完善为基础,人的自我完善必然以人的社会化为前提。人的自我价值只有在社会的大舞台中得到肯定,才能使自己得到不断的自我完善。我们强调提高全民族素质,也就是说有高素质的民族,才会有高质量的社会。

一名教师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考察问题,想学生所想,感学生所感。要时刻想着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注意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像著名的优秀教师魏书生老师那样,他班里的事情他从来都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以民主的方法,由学生自己开会讨论商定,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见。所以,一名优秀教师就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选择,理解学生的感情。这样的教师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不会为学生一时一地的表现和成绩所惑,而是通过反复深入的观察分析和细致入微的工作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 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每个人都需要爱,所以教师要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个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每一个幼小稚嫩的心灵都象露珠一样晶莹, 那样清辙,那样纯真。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爱去呵护。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真正的从心灵深处受到触动,这才是教育对爱的诠释。把批评转化为亲和的魅力之帆,才能使学生在人生的航程里不断地调正方向,让学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成长。
正如一位教师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每一次读到艾青的这句诗,都禁不住在想:诗人的情感世界里有着怎样的感动,而这些感动又是这样化作澎湃的激情? 我不停地思索,终于找到了答案:正是这些孩子给了我另一个心心相融,息息相通的世界,让我从他们的感动中沉淀出对教师这份职业炽热的激情. 第四,要学会团结协作,在合作学习中成长。有人说:水涨船高,其实这些都是合作的最原始的道理。合作是,优秀教师的成长是离开了就无法航行。这就说明要有强烈的合作意识,才能汲取应有的营养。有的老教师尽管他们的知识水平不如自己,但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的年轻教师尽管他们的教学经验不如自己,但他们有新思想等。因此,合作是成材的基础,具有专业眼光的合作更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石。三年之后,当我踏上工作岗位时,我必定是充满了热情和信心。相对于一些来教师而言,我可能会更加亲切灵活的与学生相处,可能会有更多的理论知识,会更加理解学生,然而,我缺乏的确是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缺乏的是经验。在这个时候,只有与老教师搞好关系,谦虚的接受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他们的经验,与他们搞好合作,才能真正快速的适应教学生活,掌握教学技巧,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孜孜不倦为师路,矢志不渝教书人”。8月30日,随着第三榜28位“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宣传推介人选的正式揭晓,为期一年的江西省首批“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宣传推介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了解,这是我省首次推出“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宣传推介活动。该活动旨在打造“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新品牌,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联合举办,经各地各校推荐、省级评审,最终产生了87位宣传推介人选,分三榜宣传推介。今日,晨报记者带您一同领略其中11位“教师明星”的魅力,感受他们在新时代呈现出来的新风貌、新本领,体现出的爱心、奉献和担当。

“当老师,就要当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学习舞蹈是艰辛的,唯有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1979年出生的胡蜀现任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体系主任、副教授,她告诉记者,学生的成长就是她最骄傲的成果。

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职责感,胡蜀把对舞蹈的热爱全部倾注在教学教研上,“对每一个学生,我都尽量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作为胡蜀曾经的学生、如今的同事,徐梦妮对胡老师很是感激。谈起胡老师对自己一路走来的关心与关爱,徐梦妮感慨道:“她是我遇到过的最暖心的老师。以前,我的一些动作总是练不好,胡老师不停地鼓励我,不仅陪我练习,还把我带回家给我做饭吃。”

夏天在教室上蚊香、夜里陪生病的孩子去看病、雨天为淋湿衣服的孩子换干净衣裳……温盛晖的爱像蒲公英的种子,飘落在孩子们需要的各个角落。

“当老师,就要当一名好老师,让学生喜欢的老师。”1977年出生的温盛晖现任赣州市大余县东门小学教师,自从踏上讲台,这个单纯的想法便成了伴随她教育生涯的坚定信念。

“她就像一座照亮我人生方向、驱散迷雾的灯塔。”温盛晖的学生龙小云先天患有眼疾,有一次,他在电话里向温老师倾诉自己的迷茫,说想辍学,“老师劝我坚持把中学读完,毕业后再去学谋生的本领。”

在温盛晖的鼓励下,龙小云坚持读完了中学,并用心学习盲人按摩,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按摩师。

“每节课都要让学生们有新鲜感”

1960年出生的李刚是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39年来,她不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名字中“刚”所寓意的铿锵与坚持,以及作为医者、师者的柔软仁心。

对于不断重复的授课内容,李刚对自己的要求是“每节课都要让学生们有新鲜感”。“教师在面对职业时要有敬畏感。”她常这样说。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共青城市东湖小学教师王飞曾被评为“2018年市民最热爱的老师”。作为班主任,她关心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在鼓励中促进整个班级的共同进步。

在南昌航空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时常能听到一阵阵欢声笑语传出,那是源自同学们心底的快乐。

南昌航空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是该校教师李沐珍一手创办的。从1992年来到南昌航空大学工作开始,李沐珍便一直坚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一线,她像一座心灵港湾,让迷失的孩子总能找到回家的方向。这些年,她共接待前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师生6000余人次,对其中近600名存在明显自杀意念、精神分裂症和报复行为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和化解。看到“花儿”重新盛放,李沐珍感到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此。

给予年轻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一位真正的好老师能走进孩子的心里,和孩子成为朋友。

“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训练中通常会穿插各种趣味游戏,提高学生对网球的学习兴趣。”黄永天现任宜春学院体育学院网球队教练,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常常利用节假日带学生参与校外比赛、网球裁判实践,在实践中帮助学生们提高技术,巩固网球裁判知识。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洪一江在教学一线已奋战35年,他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为攻克科学技术难题默默努力。

“如今的年轻人,积极向上,有思想、能力强,都是好孩子。在引导他们专业学习之外,我想,更多的是‘理解’与‘包容’。”洪一江说,学生的真正兴趣与老师要培养的兴趣往往是在两条轨道上,因此,他避免和同学直接谈论对专业的热爱,而是强调兴趣培养重在过程,是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长期累积的效果。他带领学生近距离接触最新的科技成果,正视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洪一江带领的“稻渔工程”团队硕士研究生金峰这样评价他:“洪老师是良师,也是益友,很幸运能成为他的学生。他总是教导我们要先立德做人而后投身科研,用更多空间去思考、去感悟、去完善。”

为“折翼天使”插上追梦的“翅膀”

面对一群“静音”的孩子,特教老师不仅要有爱心,更要有耐心。

1975年出生的吕余锋是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她教过上百名聋哑、智障孩子。在这些特殊孩子的心目中,她既是老师,又是朋友,更是“妈妈”。

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特殊教育学校从学前康复班到高中班的所有学生都住校。“陪伴他们,增强兴趣,消除孩子们的心理障碍。”吕余锋说,在特殊教育这条道路上,或许没有花环,或许举步维艰,但她相信,只要用心,就能为“折翼天使”插上追梦的“翅膀”。

平凡铸就伟大,梦想创造未来。1992年出生的肖玉凤也是一位特教老师,她就职于赣州市南康区特殊教育学校。

一些学生因障碍程度严重,无法到学校上课,肖玉凤便通过送教上门来圆他们的上学梦。玲玲(化名)3岁时因为一场意外,语言、认知、运动功能严重退化,生活无法自理。肖玉凤主动为玲玲量身打造了送教方案,从互动问好、洗手等最简单的学习内容开始教玲玲。经过一年的努力,玲玲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顺利进入小课班学习,正式融入学校。

期盼更多山村娃走出大山拥抱未来

在上饶市横峰县青板乡坞塘小学任教35年、在海南小学任教4年、在周家访村学点任教2年……支教老师曾玉金辗转于偏远乡村学校,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

时间回到2018年秋季,开学前,横峰县青板乡周家坊教学点临时聘用的老师离开了岗位,由于教学点条件差,没有老师愿意去那里任教。“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曾玉金义无反顾地来到周家坊,他说,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教四十余年,曾玉金教过的学生有许多考上了大学,有的读了博士,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做了企业高管。每当说起这些,曾玉金都欣慰不已。

作为此次上榜“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宣传推介人选中最年轻的一位,1996年出生的李辰曾是江西省第一批、第二批援疆支教教师。

2018年8月,李辰响应国家“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来到了祖国最西北边陲帕米尔高原冰山下的璀璨明珠——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在阿克陶县,她经历了频繁的中小型地震,体验了南疆遮天蔽日的恶劣沙尘暴,忍受着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孤独悲伤。

“我所支教的学校是阿克陶县实验小学,我担任的是三年级四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李辰说,支教期间,她积极推进公开教学活动,与当地教师组建名师工作室、开展师徒结对,并利用假期为当地教师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由于所带班级的英语成绩名列前茅,李辰深受当地师生敬佩,并被当地学校评为“优秀支教教师”。在阿克陶孩子心目中,李辰阳光亲切,是他们的知心姐姐。

稿源:江西晨报 作者:孙国宾 、徐文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辅导班老师好做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