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续航还是9D环绕好?

2022年我觉得可以叫做新能源高端MPV元年,今年将可能会有多台重磅产品面世,岚图梦想家、腾势D9、极氪009 MPV、大众ID.BUZZ、理想MPV……这几款都定位高端,售价大致在35-50万之间,且均为新能源形式。这或许说明国内高端MPV浪潮已经到来,很可能是继轿车,SUV之后的又一个蓝海。这和中国逐渐进入二胎家庭结构有很大相关,出行更加体面、更加舒适的MPV将会有愈加旺盛的需求。抓住新的出行增长点,或许是中国品牌向上的新思路。

中国人接受自己做的高端品牌吗?

现在提到高端,不一定非要“进口”,我们自己已经摸索出一些门道来了,较早入场的领克、魏牌都做出了成绩。领克自从2016年诞生以来,量产了6款以上的主流车型,历史累计销售超过65万辆;而魏牌也从最早的VV系列,发展到如今的咖啡系列,并诞生了坦克300的爆款。这些案例表明,中国人并不排斥国产的高端车,只要产品力足够强,售后服务到位就有机会。

吉利、长城都已经发力,唯独国内另一个巨头一直按兵不动,那就是比亚迪。在汉、唐市场和口碑双丰收的情况下,很多迪粉都在喊话王传福赶紧推出高端品牌。于是,原比亚迪汽车销售总经理赵长江,被调任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负责高端品牌筹建工作,足见其对新品牌的重视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与别家小有不同,腾势是比亚迪集团主导,但它是与比亚迪汽车并行的豪华新能源品牌,也即是互相两条线发展,腾势独立运作,并不是归属比亚迪汽车的细分系列。而且腾势与领克、魏牌有很明显不同的是,①新能源形式,②MPV入手。这有点新势力的味道,而且错峰轿车、SUV,或许更容易出彩,是一个潜力选手。

在腾势公布了新车外观,以及命名D9之后,在车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赵长江的微博成为粉丝提建议的主阵地,热闹非凡。D9在造型和定位上有几分对抗埃尔法意味,初步看,消费者还是很期待腾势高端品牌的首款MPV车型的。

提到腾势,可能有些人还停留在老印象,觉得这是2010年戴姆勒和比亚迪合作的一个战略项目,推出过纯电和插混的腾势SUV车型,只是声量不是很大。但其实,我们或许可以以赵长江的入局作为节点,它从此和以往进行分割。此时,比亚迪已经在酝酿全新高端品牌的发展了。2021年12月,双方共同宣布,向腾势分别增资10亿元,而且对股权进行调整,比亚迪和梅赛德斯-奔驰由原来的50%:50%变更为90%:10%,也即是比亚迪方面占据绝对的主导权,说它是国产品牌也没什么毛病。

而且腾势和比亚迪集团形成“独家合作关系”,它可以优先、高品质地获得当前市场绝对稀缺的领先技术和产能,同时它采用的是独立研发设计、独立生产、独立销售服务渠道的全新运营模式,这些点你从股权改革之后的首款车型D9就能看出来,基本没有太多比亚迪的痕迹了。

腾势首款MPV的推进节奏并不快,虽然现在开启了预售(预售价33.5-46万元,限量99台创始版66万元),交付到用户手里最快也要8月份,但这也侧面显示了腾势对打响第一炮的慎重,各方面都要力争完美。

仅凭之前外观剪影,就已经让人看到腾势在新能源高端市场的勃勃雄心,它的造型很有行政级座驾的气势,特别是宽大饱满的车头,视觉冲击力极强,整个呈倒梯形的锁子甲中网,搭配两边粗壮的C字型镀铬饰条,既有一定精致感,又有干脆利落的粗犷感。

外观方方正正的,侧面线条流畅饱满,尾部贯穿式尾灯并不出奇,但融入了流星之箭的视觉符号,辨识度就很高了,长达1米的高位刹车灯更是前所未见,应该是所有车型里最长的。

赵长江在聊到D9的侧面设计时说,这种侧身五个面一气呵成的连贯设计和滑门分缝设计,是设计美学和科技美学的统一,他对D9侧颜非常满意。而在我看来,密辐式的大轮圈也是一大亮点,MPV车型一般轮圈都不大,哪怕是埃尔法也是全系17英寸,别克GL8最大也只有18英寸,而腾势D9却用到了19英寸,视觉冲击力极强。

内饰呢,整体感觉很简洁高雅,中央的15.6英寸中控大屏和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特别醒目,它内置了腾势Link超智能交互,在数字座舱这块,你不用替腾势担心,至少保证会比埃尔法、威尔法这些丰田系的好用。

腾势D9还用上了水晶换挡把,周围一圈是钢琴烤漆材质,环绕了很多按键,看着就很高级。

座椅也是值得聊一下的,它采用了白色的皮革加上不规则菱形纹路设计,这些色调让人心情舒缓平静。

而后排最吸引人的除了眼前的两块大屏,还有扶手处的多媒体控制区域,目前来看大屏会有很丰富的娱乐功能,而控制区域则能控制椅,便捷度非常高,对后排乘客很友好,是一款高端MPV该有的样子。而且丹拿音响也出现在车上,一下子档次感就上来了。

在配置上,高端MPV该有的D9都标配了,例如全景大天窗、双侧电动侧滑门、四门双层静音玻璃、高端品牌轮胎等等。车内第二排滑轨50厘米,如果第三排不坐人的话,把滑轨拉到最后,会形成一个超级豪华的乘坐空间,而且配备了小桌板,智能小屏等等,商务感和家用属性都兼具。

在动力上,DM-i和EV双动力模式任你选,比亚迪最拿手的DM-i版本采用超高热效1.5T发动机和EHS电混系统,再配个大电池包,可油可电,纯电续航180/190公里,NEDC综合续航最高1040公里,而且它相比增程式混动多了发动机直驱形式,超混四驱系统综合扭矩可超过600牛米。EV版呢,8合1的集成式智能前驱总成,使用电机电感升压,电池智能热管理系统,能够实现-30-60℃的宽域热泵工作温度,在各种气温下都能正常工作,也就解决了电动车冬季续航里程打折的痛点。

综合起来看,腾势D9超越竞品的车身尺寸,多动力、多座椅选择,超豪华的配套等等产品亮点,都让它成为2022年高端MPV的佼佼者。

可以毫不讳言地说,腾势D9就是直接冲着埃尔法去的,结合这次预售价,我认为它的综合实力超越百万级的埃尔法都不成问题,难怪赵长江有底气把腾势D9说是“全优生”,看来此言不虚。

说实话,腾势D9的产品力你可以完全放心,稍微让人担心的可能是它的销售和服务渠道。如果把D9和e2摆在同一个展厅,确实有点突兀。你想到的腾势早就想到了,它明确打消你的顾虑:新品牌将会打造全新的销售服务渠道,建设新的生态链条,和比亚迪现有的经销商渠道错开,既依托于比亚迪,又脱胎于比亚迪。

事实上,作为比亚迪集团赋能的完全独立运营的高端新能源品牌,腾势在产品上也是独立自主设计,研发的,未来在产品规划也是从自身角度去考虑完善的,和比亚迪汽车没有太多关联。在营销、渠道服务、用户运营等方面,腾势在充分吸收奔驰的豪华底蕴和比亚迪的技术优势之后,也独立成团,未来将会有腾势专属的经销商网络,高大上的门面和全流程的售后服务等等。

虽然这些细节还没公布,但或许你可以参考蔚来的模式,蔚来的用户共创做得不错,而迪粉这么多,我们也不怀疑腾势可以把这块做得有声有色。

当下,国内的体验经济正在逐步改造传统的经济模式,当人们的生活富足之后,需要从物质到精神上转移,看重的不再只是性价比,而是更重视消费过程,也更关心自己生活品质的提升,简单讲就是从“性价比”转向“心价比”,这是所谓的“新消费主义”的一种诠释。

一份《2021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指出,更多的中国人正在转变观念,一个产品能给内心带来的体验的多与寡是决定自己是否购买的更重要因素,这已经逐渐成为全新的消费趋势。在消费升级的时代,国民对本土品牌的接受度更高,对商品需求更加个性化、多元化,而且对消费行为也保持着更多的理性,不再迷恋进口大牌。

这也是说,D9的目标消费者,是那些财富相对宽裕,追求生活品质,又对国产品牌拥有强大自信心的人群。而随着国家这几年国货品质的提升,民族情感的高涨,我们能很明显感受到这种趋势逐渐成为主流。腾势D9就类似于手机中的华为P50系列,你可以拿这些钱去买iPhone 13,但也能买到一部产品力更加全面的中国旗舰。

腾势做高端新能源品牌是很有优势的,背靠比亚迪集团,在资金上充裕无忧,管理精英和技术人才一点也不缺。在技术上,比亚迪的混动系统领先国内同行,在世界范围内也叫板本田丰田,e平台3.0的资源共享,将会在腾势品牌上落地。在产品宣传上,和消费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意见,这个“D9”就出自于粉丝的建议。从各个角度看,腾势品牌以及首款车型D9都大有潜力,有望改变新能源高端市场新格局。

618头戴式耳机怎么买

2014的时候,苹果以30亿美元高的价收购了Beats,大家都认为apple疯了。多年过去了,Beats的成功让德系、日系传统HiFi耳机厂商一时间找不着北。外观颜值和连接方式、生态圈等因素的介入,让耳机离HiFi越来越远。这次就写一个攻略,告诉大家啥耳机才是真HiFi耳机

传统的HiFi耳机分类主要有头戴式和耳塞两种。根据其音腔的不同,头戴式划分成开放式、半开放式;耳塞划分成封闭式、入耳塞和平头塞。根据其单元的不同,还会划分成动圈、动铁、静电和平板等。近年随着和降噪耳机的出现,又进一步进行了细分。篇幅有限,本文只重点说说头戴式,只说最纯的HiFi耳机。

开放式(包括半开放式)

对于HiFi耳机而言,高端产品大都是开放式的。所谓的开放式耳机是指声腔外壁为镂空式设计,没有将声音隔绝在耳罩内,同时也让外界的声音进入到耳罩内。这种设计可以使得单元的声音不被音腔内壁反弹,声音自然。左右两个单元可以交融,形成更大声场。开放式也有其缺点,大家能听到你耳机内的声音,你也容易被外界声音所干扰。

499元以下价位的的开放式耳机,不得不说的就是飞利浦SHP9500。50mm铷磁铁发生单元,32欧姆阻抗101db灵敏度,定位直推。市场上对这款耳机的褒贬不一,其声场宽,素质平白。在热衷于低频轰耳的今天,由于SHP9500低频量比较少,不是很多人喜欢。

初上市价格1699元,对标HD600。可是飞利浦没有传统Hifi耳机厂商的市场观念。新品推出后老产品一样在生产和销售。还在卖就算了,价格不断跳水,让早期购买的人对这品牌从此路人。和真男人,大法并称Hifi界的三大清(qi)流(pa)。目前稳定在300-350元的水平,想尝试开放式耳机的可以选购这一款试试。

PS:开放式耳机的曲线图是朋友测试的,非高精度仪器和消声室测量,仅供参考。 

AKG被遗忘的经典,影音民工棚常见的生产力工具。91db/mw的灵敏度,55欧姆的阻抗,非常容易推动。声场开阔,结像定位自然清晰,声音柔美,少数现存能表现老AKG声的产品。

最低价去到过340元左右,日常价在400元上下,想体验老AKG声音和半开放式耳机的可以尝试下。

由于前代AKG K701的双层非等厚振膜导致频响过渡不够平顺,受到不少Hifi发烧友的质疑,AKG换成了其专利技术的Varimotion超精密异厚振膜。

调音取向上和AKG K701非常接近。声音解析度高,三频均衡,声场广阔,适合大编制音乐。其调音上偏于直白,不少人认为其声音淡而无味,不喜欢。海淘的话性价比极高,是千元内最值得购买的开放式耳机。

歌德是四大hifi耳机生产厂商之一,坚持手工制作。既然是手工的,就不要对质量有所期待,已经见过不少人吐槽歌德质量差的问题。外形多年没变,非常复古。另外低频量较少,声场也不算宽裕。排除缺点,歌德sr80e的优点非常明显,44mm的动圈单元,人声非常磁性,尤其适合美式乡村音乐,黑人爵士乐等等。阻抗32欧姆,灵敏度高达100dB,很容易想要推出好声,作为便携耳机也很合适。

电商自营经常有699的好价,性价比不差。还有一款金色字体的限定版歌德SR80e GOLD,黑金造型复古之余还很酷炫。

在HiFi界有个不成文的说法是,森海6系以下的产品都不要卖。但是在价格面前,又很难忽视这款产品。HD599是HD598的升级版,在外观上延续了HD598的样子。同时跟HD600很接近,能找到不少类似的地方。主打的是家庭影音向,但是其Duofol振膜单元有着近似于HiFi的素质和体验。人声自然,高频清亮又不刺耳,声音密度足,还是有“森海味”的影子在。

对于预算有限,又想体验下“森海味”的人可以买了试试。国内电商自营已经没法买到,主要渠道是某宝等。海淘也是不错的选择,价格在600元左右,性价比尚可。

如果说传统铁家女毒是那种嗲声嗲气的女声,ad900x则是女王大人那种清冷凌厉。和传统那种妖艳的铁家女毒不一样,ad900x的高频清亮,中频直白,低频偏暗,风格上非常冷艳。开放空气式53mm驱动单元,阻抗为38欧姆,灵敏度为103dB,直推毫无压力。蜂窝状铝质外罩,悬挂头梁,佩戴上轻巧舒适。

国行价格常年在1500元左右,海淘价格能低至800元左右。听的歌曲偏向于女声的话,可以考虑下她。

白牙的DT990有三种,分别为低阻版32欧,标准版250欧和监听版600欧。而Pro版则是250欧版的监听向调音,高频低频密度感足,中频稍暗。主体上偏向于古典大编制的音乐。偏向流行和直推的话,则建议买32欧的低阻版。

国行的话价格稍贵,在1200元左右。海淘性价比高一点,能800元左右到手。

AKG7系的冷饭之王,外观上延续了7系的外观。声音上则相对K701、K712要改善不少,在继承前代的素质基础上,中频变得更加醇厚。换了新的振膜材料,低频得到加强。总体调音上更加迎合大众口味,更杂食。当手办不再是手办的时候,大家都很难接受。这改进也是不少人的吐槽点,认为k712 pro失去AKG K701那种独特韵味。

价格上,还有海淘比较有优势,能低到1400元左右。不放心海淘也可以上某猫,价格在1600元左右。

此价位的古典神器,声场广阔,解析度高,特别适合那种气势磅礴的弦乐群奏。流行的话,会有高频略微刺,低频量少的体验。阻抗较高,达300欧姆,需使搭配耳放食用,所以不太适合初烧。

国内电商自营已经买不到,要去某宝或者海淘。价格主要在元左右,由于要搭配耳放,大一般人而言算不上是性价比的产品。

若果不是做工和佩戴体验差的原因,爱丽丝M2是这个价位最值得购买的耳机。声场相对HD600、K712等要小,差异是其声音密度感特别醇厚,尤其是女声自然而富有感情。完全是潮伟在无间道说的那种高音甜、中音准、低音劲。

日常价格在2299元,每逢促销都会降价到1899元,感兴趣的可以蹲点搞一个。

HD650的升级款,外观上有不少HD650的影子。采用全新开采用全新开发的不锈钢纤维振膜动圈单元,一改HD650的HuFi的口碑。HD650偏暖的素质,产生了所谓的价格维护素质论。而HD660s更像是对HD650的修正,维系了HD650的衔接顺滑和厅堂感。暖之中带有一份细腻柔和,无愧于6系调音最高水准。阻抗从300欧姆降到150欧姆,灵敏度则从97dB提升到104dB,更易推更面向大众。

价格比较稳定,经常有特价2500元。执着于“森海味”的话,这是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白牙次旗舰,独有地漏式侧面设计,漏音都能漏的与众不同。明明是一款开放式耳机,白牙做到了封闭式耳机的低频感。整体调音偏向于中正均衡,也有人认为这种偏监听的声音像白开水一样毫无亮点。低频感相对于一般的开放式耳机要多一点,所以流行、电音、雷鬼等音乐一样可以适用。偏爱开放式耳机,听歌又偏向于

目前国内暂没上市,所以渠道只能是某宝或者海淘了,优惠价不多,目前最低价是在3000元左右。

森海旗舰产品,鉴于HD800比较挑前端不好推,森海进行了改进并推出HD800s。独有头梁装置,将56mm单元悬挂起来,有效防止两个单元的共振造成干扰。声音取向更中正,弥补HD800在中频的不足。HIFI的标杆产品,完美做到了高保真的素质。虽说相对前代好推,其阻抗也有300欧,上台机是一定的。好推不是没有代价的,大家普遍的感受是声场变小了,有太平洋变成了印度洋的感觉。

 所谓万元以下听个响,HD800s定价9999,也是听个响而已。是7999元,感兴趣的可入。

歌德的次旗舰级别产品,虽然卖得贵,但是不忘初衷,依旧美式粗犷风格。橡木的木壳,木纹清晰,边缘可能还没打磨光滑。声音上走的还是磁性人声,与低端硬朗的人声不一样,高段位的产品有明显偏暖。声音结像清晰,细腻到就像在你耳边唱歌。32欧阻抗,99.8db灵敏度,直推除了会影响点低频量感,完全没有其他问题,便携高端耳机首选。

电商自营可以低至4999元,历史低价是4300元左右。在同价位耳机中,是唯一能用手机推出好声的产品,入门门槛低。追求hi-end,上耳放上解码器的话,黑标2更合适。

白牙的旗舰级产品,用料上相对初代有所缩水,例如真皮变人造皮,铝盒变塑料等等。外在在缩水,内在还是有提升的,例如独有的600欧姆特斯拉单元。调音更趋向于中正的调音风格,与森海HD800S并称为HiFi的标杆之作。白牙旗舰的改变,不喜欢的人认为其没了传统白牙的味道,喜欢的人认为其有更高解析度,更高水平的的音准,中正的调音完美演绎什么是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

国内电商常年价格是5999元,历史低价5399元。海淘能低到5000以下,4500以上的范围。价格相对森海hd800s要低,素质却不差,一次性退烧的最佳选择。

真男人家算是hifi界的异类,其高端平板振膜大耳有很特别的声音,大家对其褒贬不一争议较大。平板振膜的原因,其声场、瞬态都要优秀与同价位的开放式耳机。高频,尤其是在表现等弦乐上非常具有速度感和质感。应该是平板振膜特性,高频延展性好。中频人声偏暖,温润明亮。低频上量感十足,下潜很深。缺点是线性和控制力不如动圈,所以在解析力上要弱一些。

特价比较少,基本是在8000元上下浮动,历史低价是7779元。

劲浪看到耳机厂商近些年这么不上进,拿出了自己的球顶单元挂在头梁上,推出了elear(小乌)、elex(黑乌)、clear(银乌),让大家看看什么是真正的HiFi。声音很自然,在声场、解析度和结像都与传统hifi耳机厂商的体验不一样。声音还是偏流行的,没有hd800那种宏大的声场。

特价基本在8000元左右,偏向流行,而又追求不一样的感觉,FOCAL银乌是很好选择。

▲预算再往上还有很多hi-end级别的耳机,个人认为性价比不高,不做推荐了。

与开放式耳机相反,封闭式耳机的声腔外壁没有镂空设计的。封闭式的好处是声音的衰减减少,最明显是在低频量上,封闭式耳机大都做得比开放式耳机要好。只是声音会封闭式音腔内不断反射,调音上不如开放式容易,所以高端HiFi耳机大多数是开放式。

一款做工讲究,却因为调音风格独特,而被大家所冷落的一款耳机。典型的日系风格,和老铁人妻、大法1A并称日系三大毒。MLF彩虹振膜非常绚丽,做工精致。整体素质不差,解析度高,声音通透。唯独调音上,松下剑走偏锋,中频非常冷,给人不好的听感。

和飞利浦shp9500一样的跳水之王,初上市价格高达1299元,不断跳水,最后维持在399元的水平直至下架。现在还能在某宝买到,感兴趣可以试试。 Hi-ResAudio头戴式耳机,是典型的日系耳机的清丽精致的声音风格,不同于森海塞尔HD系列那种厚实的声底。松下RP-HD10的低音有一定的质量,层次分明不混沌,弹性感很明显;中频的声音密度一般,尤其是在推力不足的情况下,声音的结像中人声感觉略微偏远;高音是这个耳机的亮点,延展很高,清脆、明亮,在耳机的三频声音表现中非常突出,要比MDR-1A更薄和明亮一些。RP-HD10的声音要比MDR-1A和MSR7的声场更大,纵深感更明显,尤其是高音带来的空间感很明显,耳机的动态也不错,强弱转换还算是挺敏感的。支援高分辨率音乐,

创新Aurvana Live的升级版,偏向于低音的调音风格。于传说中的动次打次耳机不一样,虽偏低音,但是低音不算很多。再者下潜不够,被大伙戏称其低音是拍棉被。中高频的表现是其亮点,尤其是女声有一直非常灵动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创新的"水晶味"。

初上市价格高达899元,目前已经拦腰斩。偶尔还低至389元。听的歌曲偏向爵士女声那种就非常合适,可以入手试试。

森海卖了30年的经典之作,在许多专业录音室都能看到这款耳机的影子。封闭式小单元压耳设计,线材可替换。原线为钢丝,结实耐用之余,性能强劲,堪比晾衣架。30十年来森海也有对这款产品做了升级,产生了light、sp、plus等多个板本。不过升级主要是在硬件上,调音风格没有多少改变。小音圈的原因,残响少。声音厚实,气场和氛围浓重,调音风格上是典型的“森海味”。

如果想听听最经典的老“森海味”这款耳机不可错过。国内电商比较难买到,一般是亚马逊自营。

自1991年面世以来,和森海hd25一样卖了30年的工作室耳机。经常会伴随大法的影音套装附送,所以在很多剧组或电视台看到这款耳机的影子。40mm铷磁单元,细节丰富到位。最为大家所赞赏的是其调音取向十分中正,三频都恰到好处不多不少。杂食向耳机,不挑音乐类型。

目前已经停产,但是还能在亚马逊上买到。某宝和某鱼上也有,只是这款耳机假货比较多,入手需谨慎。

老铁M50s的升级款,少有的三频均衡,音染不多的老铁耳机。因此也有人说这是最差的一款千元级老铁耳机。这也是一款经典的录音室耳机,烙铁对其进行了多次炒冷饭,有MG、BK、甚至BT蓝牙版都有。45mm大动圈驱动单元、腔体体积大。有解析度高,音频延展宽等特点。调音偏向直白,低频量较少,所以吐槽的人也不少。

国内电商自营价格稳定,常年在元价格浮动。海淘的话价格能优惠些,能到千元以内,最低可到700元左右。版本比较多,选购时注意下,每个版本的特性是不太一样的。

铁家女毒代表作,陌生人气。只有101dB灵敏度,36欧姆阻抗,非常容易出好声。240g的重量,佩戴舒适无感。45mm Ture Motion Drivers(精准运动)高解析度单元,能发出细腻自然的中频。高频偏高,决定了其适合的音乐大多数是日系女声。

女毒爱好者的必入耳机,国行价格一般维持在1600元左右,海淘能做到1200元以内。

人妻系列的巅峰之作,由于sr5是小姨子,sr7是人妻,这个款人称大姨姐。调音上延续了女毒风格,只是声场更宽,解析度更高。提升的代价是非常难推,47欧阻抗,97dB灵敏度,要上耳放才能完全释放其魅力。

入手方式以海淘为主,价格元内波动,对陌生人妻素质不太满意的可以试试这款。

谈到封闭式耳机,必不可少的就是老铁家的木碗系列。老铁夹其实并不是只有女毒,还有许多种调音风格,例如W实木系列,则偏向中规中矩,音染极少。老铁家女毒的印象深入人心,导致不少人第一次听木碗的时候,都会怀疑是不是遇到假货。

木碗常年价格在4000元左右,特价能到3500元左右。买了不吃亏系列,不听的时候还能当家具装饰。

白牙特斯拉单元2.0的代表之作,三层复合振膜能有效衰减局部震动,解析度极高。调音中正,声场广阔,有丰富的泛音,连我国海军战士用的都是这款耳机。假若用这款耳机听蔡大妈的渡口,肯定能听取到蛙声一片。只是这款而且缺点也很明显,很重又夹头。如果没有解放军叔叔的身体素质,不建议碰。

国行日常价格在4000元左右,特价能去到3000元,和海淘价格差不多,建议想买的可蹲点国行促销。

假若要听听那种华丽浓郁索尼声,MDR-Z7M2是一定要入的大耳。70mm的超大单元,柔和了索尼工业设计和音频技术的最高水平。镀铝振膜使得膜可以更薄,使其拥有出色的瞬态和动态。振膜外有斐波那契螺旋图样格栅,很黑科技很厉害就是了。

日常价格是4500元左右,促销价格基本在3500元左右,而且经常遇到,等好价的难度不大。

天龙一直钟爱封闭式耳机,是封闭式耳机的忠实品牌。与老铁家一样是其高端封闭式耳机也是木碗系列,不一样是天龙把耳机当音箱来制作。在耳机中糅合了不少其音箱制作所积累的技术,加上独有天龙Free Edge纳米纤维驱动单元,是典型甜美女声的日系风格。25欧阻抗,105dB灵敏度,非常容易推动,便携设备也能发出好声。

价格很平稳,基本是在4500元徘徊,有意的可以随时出手。

天龙D7200采用真实木耳机木碗,官方表示犹如小提琴般谐震,骨架为铸造铝合金,整体重量为385g;也重新回归D7000的木质材料风格。头带采用真羊皮材质,耳罩内部填充为记忆泡沫和合成材料。D7200采用天龙Free Edge纳米纤维驱动单元,呈现更真实的声音。D7200原配高纯度铜线,以降低声音传输的损耗。可换线的设计使得可玩性非常高,其声音表现完美,声场大,低频强劲有力,女声甜美,高频亮而不刺,不论流行还是交响表现非常优异,是典型的的天龙风格。 0 点评14

森海的封闭式耳机旗舰,封闭式耳机也被其做得声场自然开放。HD820比开放式的HD800还要贵上1000刀,可见森海对其定位要高于HD800。56mm超大动圈单元,腔体侧面是一块康宁大猩猩玻璃,给人一种似开放式又非开放式的感受。声音取向是正统“森海味”,声音解析度高,声场气势磅礴。与同是“森海味”的HD800对比下,高频一样细腻,中频更饱满温暖,低频动态感十足。初听的都会感叹,原来封闭式可以做到这水平。

国行价格一般价是16499元左右,低价能低至12499元。差价4000元,想入的话还是蹲下促销价好一点。

是索尼继MDR-R10、QUALIA 010之后的华丽浓郁索尼声旗舰级耳机,调音方向和HD820一样,是在封闭式结构性发出自然的声音,宽阔的声场。70mm超大单元,与MDR-Z7M2一样的工艺水平,不过硬件更好,声音级更高,阻抗更高。有人说这是最好的索尼耳机,只是没有设备推的动。所以目前这款大耳的潜力还有待发掘,是你买我推荐按系列。

价格经常在万元左右浮动,最低价在9699元。为了守护姨父的笑容,肯定是买买买啦。

MDR-Z1R耳机为封闭式造型,头箍部分采用β钛合金材料+真皮包裹,有着质轻且舒适的优点,搭配了无谐振外壳,能更好的减少外壳共振对音质造成的影 响,采用直径70mm的大孔距驱动单元搭配镁质球顶振膜使能频响范围达到夸张的4 Hz - 120000 Hz,而正常人耳能感受的频率范围仅为20~20000Hz,阻抗在1 kHz时为64 Ω,整体重量为384g(不含线),长时间佩戴不会对颈部造成过多压力,耳机线的材质为镀银OFC线,插头部分为镀金插头。 28 点评2 原创10

传统有线头戴式HiFi耳机的经典之作难以超越,一卖就是好几年。新品很少,市场萎靡。推荐的是个人认为在此价位比较值得的产品,带有一定主观性。轻喷。有时间的话,下次还会更新一篇耳塞的推荐。

112款头戴式耳机降噪实力对比

创作立场声明:头戴式降噪耳机一般在冬天使用较多,冬天使用头戴式降噪耳机会更保暖。夏天是购买头戴式降噪耳机的淡季,淡季打折会更厉害哦。618年度大促销很快就要来了,正好屯一个头戴式降噪耳机冬天用啊!我是yasden,已在“什么值得买”发表了多篇关于降噪耳机购买攻略的文章,关注我,看更多关于降噪耳机的知识和购买攻略。

1、112款头戴式降噪耳机的降噪参数来自rtings网站,各位值友可以去看rtings对每一款耳机的降噪测试结果,或者简单一点,直接看我对112款头戴式降噪耳机的综合分析和购买攻略,本文独家发表在“什么值得买”,其他网站看不到哦。

2、关于入耳式降噪耳机的综合分析及购买指南,请看本人2021年4月发布的另外一篇文章。点这里观看:

3、值友留言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没有某一款耳机的测试数据?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所有耳机都是rtings测试的,如果rtings没有测试结果,我也无能为力。

4、本人在“什么值得买”发表过多篇关于降噪耳机的购买攻略的文章,尽管我有多篇降噪耳机文章的撰写经验,每次写降噪耳机文章,我都要将rtings上的586款耳机全部浏览一遍,看看rtings又测试了什么新的降噪耳机,将rings新测试的降噪耳机的降噪数据添加到我之前整理的旧数据里面去。我只是一个人,每次撰写这类型的文章,都要花费2个星期整理rtings的原始数据,文中如有错误,轻喷。

5、为什么选rtings的数据,因为国内没有一家耳机测试机构有这么全的降噪耳机测试数据,rtings目前已经对586款耳机进行了测试,586款耳机里面,有156款是降噪耳机(包括44款非头戴式降噪耳机和112款头戴式降噪耳机)。只有将同一家机构测试的数据放在一起,才能进行横向对比。不同机构测试的数据无法横向对比,因为不同机构采用的人工耳和测试设备都是不同的。

一、112款头戴式降噪耳机的降噪数据

二、112款头戴式降噪耳机的降噪能力排序

三、112款头戴式降噪耳机的佩戴舒适度排序

五、耳机长久佩戴闷热程度排序

七、追求综合降噪实力的购买建议

八、追求性价比的购买建议

九、追求佩戴舒适度+降噪效果的购买建议

十、追求综合能力优秀/无短板耳机的购买建议

十一、只对高频噪音有要求的购买建议

十二、果粉最关注的头戴式降噪耳机

十三、不建议购买的入耳式降噪耳机

一、112款头戴式降噪耳机的降噪数据

112款头戴式降噪耳机的品牌、型号、及降噪数据见下表。表中Bass、Mid、Treble分别为消除低频、中频、高频噪音的能力(dB)。Overall attenuation可以理解成是Bass、Mid、Treble三者的平均数,本文翻译成“综合降噪能力”。Rtings所指的低频噪音(Bass)是指20至250赫兹之间的频率噪音,中频噪音(Mid)是指250至2000赫兹之间的频率噪音,高频噪音(Treble)是指2000至20000赫兹之间的频率噪音,感兴趣的值友可以到Rtings网站查看具体细节。

低频噪音举例来说就是汽车、飞机等引擎声等,中频噪音包括人的说话声、吵闹声等,高频噪音举例就是机器切割金属的尖锐声、高铁刹车时钢轨的尖锐摩擦声等。

降噪数据来自rtings网站,数据的单位为dB

二、112款头戴式降噪耳机的降噪能力排序

先看看112款头戴式降噪耳机的综合降噪能力排序:

112款头戴式降噪耳机的低频降噪能力排序见下图,如果经常出差或每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间比较长,对降低汽车、飞机的低频引擎噪音有较大的要求,需要重点关注下图:

112款头戴式降噪耳机的中频降噪能力排序见下图:

112款头戴式降噪耳机的高频降噪能力排序见下图:

我特意将综合降噪能力、低频降噪能力、中频降噪能力、高频降噪能力排名位于前五的头戴式降噪耳机列在下表,方便大家查看。要选降噪最强的,看下表就行了。

三、112款头戴式降噪耳机的佩戴舒适度排序

买头戴式降噪耳机一定要考虑佩戴舒适度,因为一般来说降噪耳机使用时间都比较长:早上在通勤的公交车里面呆上1、2个小时的朋友,或者出差旅行在飞机上呆2、3个小时的朋友不在少数吧?

耳机重量和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有关,耳机重量越轻,佩戴越舒适。112款头戴式降噪耳机的重量排序见下图:

五、耳机长久佩戴闷热程度排序

头戴式降噪耳机和入耳式降噪耳机不同的一个地方就是:头戴式降噪耳机在夏天长时间佩戴会比较闷热,或者冬天佩戴会比较保暖,而入耳式降噪耳机几乎不存在闷热或者保暖的问题。如果对头戴式降噪耳机佩戴的闷热程度有要求,务必查看下图:

购买降噪耳机当然要考虑性价比了。我在2021年5月3日查找了本文所述的112款降噪耳机在或上的最低售价,列于下表。请注意:价格每天都在变,您看到此文的时候,也许不是这个价格了。由于部分型号的耳机在中国不销售(也许可以通过海淘购买),因此,部分耳机型号没有列出价格数据。

2021年5月3日在京东商城或亚马逊查到的最低价格

我用耳机价格除以降噪能力(dB值),获得降噪能力的性价比排序。有的朋友说这种方法计算性价比不够科学,我没有更加好的计算性价比的方法,有更好方法的朋友请留言。综合降噪能力性价比排名见下图:

低频降噪能力性价比排名见下图:

中频降噪能力性价比排名见下图:

高频降噪能力性价比排名见下图:

我将综合降噪能力、低频降噪能力、中频降噪能力、高频降噪能力的性价比排名前五的耳机列在下表,方便大家查看。这个表怎么看?如果你对低频、中频、高频不太清楚的就看综合降噪性价比排序就好了。如果你经常公交地铁通勤,对公共交通工具的发动机低频降噪要求高的,就看低频降噪性价比那一栏。

注意:性价比排名需要和降噪参数放在一起看。Cowin E7 Wireless不推荐购买

七、追求综合降噪实力的购买建议

综合实力最强头戴式降噪耳机:索尼Sony WH-1000XM3

综合降噪能力排序:1/112

低频降噪能力排序:3/112

中频降噪能力排序:2/112

高频降噪能力排序:6/112

八、追求性价比的购买建议

注意:性价比排名榜里面,某些型号耳机的降噪实力实在太弱,因此不推荐购买,例如Cowin E7 Wireless不推荐,因为Cowin E7 Wireless的低频降噪能力只有7.5 dB。

综合降噪能力性价比排名:2/67(部分耳机型号不在中国出售,所以只有67款耳机进行对比)

低频降噪能力性价比排名:1/67

中频降噪能力性价比排名:2/67

高频降噪能力性价比排名:2/67

佩戴舒适度排名:并列第3/112

TaoTronics TT-BH060 缺点:112款耳机里面最闷热的一款耳机(夏天佩戴最热,冬天佩戴最保暖)。

综合降噪能力性价比排名:4/67(部分耳机型号不在中国出售,所以只有67款耳机进行对比)

低频降噪能力性价比排名:3/67

中频降噪能力性价比排名:3/67

高频降噪能力性价比排名:6/67

Cowin E8 Wireless 缺点:很重(第9重/111),很闷热(并列第10闷热/90)部分耳机型号rtings缺数据,rtings只有111款头戴式降噪耳机的重量数据,以及90款头戴式降噪耳机的闷热数据,所以不是112款进行比较。

九、追求佩戴舒适度+降噪效果的购买建议

如果对长久佩戴舒适度有特别高的要求,例如每天2、3小时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通勤,或者经常在飞机上飞来飞去的朋友,必须同时兼顾“佩戴舒适度+降噪效果”。

兼顾佩戴舒适度+降噪效果:Bose QC35二代

 Bose QC35二代优点:低频、中频、综合降噪能力强,长久佩戴舒适,适合通勤

综合降噪能力排序:7/112

低频降噪能力排序:6/112

中频降噪能力排序:7/112

高频降噪能力排序:24/112

佩戴舒适度排名:并列第一/112

Bose QC35二代缺点:佩戴较闷热,67/90(部分型号rtings缺数据,只有90款耳机的闷热数据进行比较)

十、追求综合能力优秀/无短板耳机的购买建议

综合降噪能力排序:2/112

低频降噪能力排序:1/112

中频降噪能力排序:16/112

高频降噪能力排序:7/112

佩戴舒适度排序:并列第二/112

索尼Sony WH-1000XM4缺点:刚上市,价格比Sony WH-1000XM3贵不少,降噪能力比Sony WH-1000XM3略差一点点(可以认为两者的降噪实力是同一个水平线上的)。

十一、只对高频噪音有特别要求的购买建议

金属切割车间/装修工人/冲击钻工人/防装修噪音专用耳机:Nura Nuraphone

综合降噪能力排序:10/112

低频降噪能力排序:倒数34/112

中频降噪能力排序:6/112

高频降噪能力排序:1/112

Nura Nuraphone缺点: 几乎没有低频降噪能力,不建议通勤使用

十二、果粉最关注的头戴式降噪耳机

综合降噪能力排序:9/112

低频降噪能力排序:7/112

中频降噪能力排序:1/112

高频降噪能力排序:51/112

AirPods Max缺点: (1)高频降噪能力不突出,只有32.6分贝;(2)几乎是最重的一款头戴式降噪耳机(112款耳机里面重量排名倒数第2);(3)佩戴舒适度一般,只有7分;(4)价格昂贵。(5)以苹果的实力,将耳机做的更轻更舒适应该不是大问题,期待AirPods Max二代能有较大的改善。 

十三、不建议购买的头戴式降噪耳机

下表的31款耳机,低频降噪能力都在5dB以下,按照目前的降噪耳机水平来说,这些耳机几乎是没有低频降噪能力的,因此不建议购买下表的降噪耳机型号。

不建议购买的头戴式降噪耳机型号

1、头戴式降噪耳机的总体降噪能力比入耳式降噪耳机更高一些。

2、头戴式降噪耳机夏天佩戴会比较闷热,但是冬天佩戴会很保暖,在夏天头戴式降噪耳机的销售淡季,例如618促销的时候购买屯起来,冬天的时候再使用也不错哦 。

3、头戴式降噪耳机通常比入耳式降噪耳机的重量要重不少,如果需要长时间佩戴头戴式降噪耳机,需要综合考虑耳机重量和佩戴舒适度这两个指标。

4、如果对降噪效果的要求特别特别高,可以将头戴式降噪耳机和入耳式降噪耳机同时使用(有值友提出这么使用很安静很安静),也就是:耳道内插入一个入耳式降噪耳机,耳朵外再套一个头戴式降噪耳机,以达到双重降噪效果。我的经验是:耳道内塞入一个“安耳悠”降噪,耳朵外面再套一个头戴式降噪耳机,这样就很安静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重低音八D环绕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