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硕士硕士小论文找不到导师怎么办

非常抱歉,网站正在维护中...

您访问的网站正在维护中,现在无法使用互联网访问,您可以使用校园网或者vpn进行访问。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络管理员!

陶肃雄医生同德国医生护士合影

  2013年11月3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口腔病治疗中心学术会堂传来喜讯:上海仁爱医院口腔科陶肃雄医生正式顺利通过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口腔医学院的MOI(口腔种植硕士)论文答辩,成为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建校以来首位顺利通过该校MOI论文答辩的中国人。据悉,当天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口腔病治疗中心学术会堂为中国20名学员专门举办的论文答辩会,由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著名口腔专家Weigle 教授及该校的MOI导师周承泽(祖籍中国台湾)等共同主持,陶肃雄主任在答辩前就被所有同期答辩学员普遍认为最有望成为通过MOI论文答辩的中国第一人。早在2013年6月被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口腔医学院初审MOI论文时,陶肃雄医生独特的研究视觉与学术观点就获得了校方的高度认可与赞赏。

  陶肃雄医生的答辩论文题目是《上颌后牙区上颌窦内提升技术,同期植入平台转换种植体和标准平台种植体的临床疗效》,论文以2010年至2013年度对上海仁爱医院口腔科的大量门诊口腔种植患者前瞻性的研究为基础,目的在于评估平台转换种植体和标准平台种植体在上颌窦底骨凿内提升技术上的临床结果, 论文的结论为“12个月后没有种植体脱落,种植成功率为100%”。

  此次陶肃雄医生荣幸成为首位通过德国法兰克福大学MOI论文答辩的中国人,反映了其近年来所带领的上海仁爱医院口腔科所开展的种植学科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陶肃雄论文已经被中国台湾亚太植牙医学会等海内外口腔学术单位所收录。

  德国,是一个自然科学高度发展的国家,也是一个工业高度发展的国家,很多人都了解德国发达的汽车业,却少有人知道德国的牙科技术和牙科制造业方面也领先于世界水平。 陶肃雄医生在过去的几年中曾经三次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研修口腔种植硕士课程,亲眼见证了德国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完美的种植艺术。陶肃雄医生的学习感受与收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德国先进种植理念:

  在校方组织参观法兰克福附近的德国费亚丹公司的Xive种植牙研发基地时,陶肃雄医生曾看到主展板上写着费亚丹种植牙的主题语“Implants for life” (译文:种植,为了生活”),而主题语体现了一种种植观念的改变。以往的种植,主要是从医疗的角度出发,目的在于完成修复,而现代的种植,主要是从患者的需求出发,目的是使患者在功能和美观上都满意,使得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于是术前的医患沟通就显得很重要,术后的持续关怀也必不可少。目前陶肃雄医生所带领的上海仁爱医院口腔科已经开始推行客户维护咨询小组,力求将术前、术中、术后的关怀服务落实到位。

  推广计算机种植导板

  近年来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牙种植术要求医生充分利用现有的骨量植入种植体,达到修复所需的最佳位置,同时尽最大可能避免各种副损伤以化解手术风险。若要实现“微创”和“即刻修复”,则需要依赖外科导板与之相配合。目前在中国,临床上所应用的外科导板要么制作过于简单,仅仅是在石膏模型或原有义齿上制作,并不能起到精确导航的作用;要么采用国外制作的导板,但其昂贵的价格和较长的制作周期并不能让大多数患者享用,从而限制了这一技术的推广。陶肃雄医生目睹到德国法兰克福讲课专家展示运用计算机种植导板进行了种植牙手术,手术设计精确、手术操作准确、手术效果良好,达到了美学和功能上的完美统一。目前,陶肃雄医生正在积极地推广应用这种技术,以便给患者一个安全、可靠的放心选择。

  三次赴德研修交流,极大地开阔了陶肃雄医生的口腔种植视野,也增进了其种植技术的飞跃。在将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学习成果与上海仁爱医院口腔科同事分享的同时,陶肃雄医生也在努力做促进更多的中国种植牙医成为世界口腔种植先锋的工作。为此,陶肃雄医生积极促成了上海仁爱医院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合作,从2010年开始,双方每年都在中国上海共同举办国际口腔种植高峰论坛,由法兰克福大学牙科教授讲课。论坛还特别设置了案例讨论环节,在这些种植案例的点评与讨论中,在种植观点的激烈交锋间,中国的牙医同道们的理论与技术都明显得到了提升。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 王晓易_NE0011

毛世瑞,女,德国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药剂学课程负责人,沈阳药科大学校级教学名师。1991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94年于同校获药剂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德国马尔堡大学药学博士学位,在德国马尔堡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6年回校任教, 2009年被聘为沈阳药科大学教授。2015年入选辽宁特聘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国家科技部中泰国际合作项目、辽宁省创新药物孵化平台建设项目、中德、中美、合作研究项目等。另外,作为项目骨干成员参加国家科技部973项目1项,“十三五”重大专项1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项。目前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载论文90余篇,编写国内外教材或专著29部,其中国外著作8部。

2.日本药剂学会授予的“国际女性科学家奖”(2019),日本药剂学会会士

5.中国颗粒学会吸入颗粒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7.辽宁特聘教授(2015)

8.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2013)

9.沈阳高校优秀研究生导师(2015)

研究方向一:基于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载体的微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设计与评价

研究方向二:黏膜(肺黏膜、鼻黏膜、眼黏膜等)递药系统研究

研究方向三:新型口服智能缓控释递药系统研究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含科研获奖等情况)

1.双重仿生生物大分子口服纳米载体的结构要素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金编号(负责人)

2.基于多功能自组装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口服传递系统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金编号(负责人)

3.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编号:05(负责人)

4.聚合物纳米复合物的结构特性与大分子药物胃肠吸收,国家科技部中泰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

5.辽宁省创新药物孵化平台建设项目“肺部定位缓控释给药系统研究”(负责人)

6.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编号LR2013047(负责人)

7.肺部缓释递药系统研究中德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

8.沈阳药科大学-美国FMC科技合作项目(负责人)

9.应用纳米技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中美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

10.长效注射PLGA微球的释药特性和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因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回国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课题(负责人)

近年来发表代表性论文(限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须写明影响因子)

主编或参编的教材、专著

1.主编《药剂学》(英文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2.

2.主编药剂学实验讲义(英文版)沈阳药科大学2009.2.

已申请专利18项,其中PCT专利4项,已授权专利5项。

1.毛世瑞那丽东.硝酸异山梨酯的鼻粘膜给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4

2.毛世瑞张婷婷.自组装复合物膜控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X

3.毛世瑞王娟.一种口服纳米聚合物胶束载药系统及制备方法.X

4.毛世瑞那丽东.一种新型鼻黏膜吸收促进剂.8

5.毛世瑞邵杨.一种高负载丙戊酸钠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3

立即进行查重: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 硕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