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LTE制式4G电子围栏栏要注意什么?

2021年的成绩单,尽管相对2019和2020年在财务指标上有很大的提升,实现扭亏为盈,但扣非后依然亏损,投资回报、经营效率各项经营指标依然不理想。面对投资人的信任和期待,我倍感压力和责任。也能体会和理解到投资人的失望、不解、质疑和批评。

2021年,高新兴实现收入267,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开创大道2819号高新兴董事会办公室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1幢外经贸大厦901-22至901-26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不适用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是√否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营业收入扣除金额(元)
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元)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主要为处置星联天通、摩吉智行产生的投资收益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
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高新兴目前所处的行业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运输、检索和利用,并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活动。数字化的技术、商品与服务不仅在向传统产业进行多方向、多层面与多链条的加速渗透,即产业数字化;而且在推动诸如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与服务等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壮大,即数字产业化。国家重点推进建设的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是围绕科技新产业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所催生出的各种新业态,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技术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的赋能经济发展”,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4年提到“数字经济”。以千兆网络、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推动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支撑。据国家工信部网站:“截止2021年底,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全年5G投资1,849亿元,占电信固定资产投资比达45.6%,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其中共建共享5G基站达84万个,实现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并逐步向有需求的农村地区推进。我国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全国已有超过300个城市启动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截至2021年底已建成10GPON端口786万个,具备覆盖3亿户家庭的能力。”我国5G和千兆光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和应用普及全面加速。

据国盛证券研究报告:“5G时代最大特征是万物互联。3G、4G成就了移动互联网,而5G的三大特性直指物联网,低延时和广连接有利于海量机器的互联,万物互联将在5G时代成为现实。物联网是5G时代发展最迅速、市场空间足够大且最为重要的方向之一。”截止2021年12月末,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的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到139,922万户。中信证券研报预测:“全球物联网设备数将从2015年的154亿台增长到2020年的307亿台,到2025年达到754亿台。2020年全球物联设备数将达281亿,全球市场总量达1.7万亿美元,2022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将达250亿,释放1.2万亿美元全球产业机会。2025年全球将安装超过550亿个物联网设备,物联网相关投资将超过25万亿美元。2017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达175亿个,2023年将达316亿个。2016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约为229亿个,预计202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501亿个,2026年物联网终端连接数量将达到237.2亿,物联网连接价值将达到523.4亿美元。”

物联网连接数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国家对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数字经济的部署和扶持,国内多个城市已在积极布局和加速促进5G物联网应用场景。经过多年的发展历程,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车联网、智慧交通、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大流量应用场景正在逐步实现突破。高新兴凭借着长期深耕物联网的沉淀和市场积累,专注于车联网及智慧交通、公共安全两大物联网垂直应用领域,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城市物联网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一、高新兴专注的车联网及智慧交通物联网垂直应用赛道

当前,车联网产业政策持续推出,车联网标准有序推进,发展方向清晰明朗。2021年,我国车联网在政策规划、标准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促进汽车、交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形成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产业集聚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车联网产业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获得智能、网联、安全新契机,车路协同核心之一的智慧道路将呈现爆发式建设,汽车产业新商业模式和数据开放模式成为重要方向。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打造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平台、集城市动态静态数据于一体的智慧出行平台。

202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协同发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打造智慧出行平台“车城网”。加快全国优势地区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探索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和规模部署。加快制订相关应用标准和管理办法,有序推动无人配送、无人驾驶在产业园区等特殊场景落地和示范。

2021年4月,公安部起草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明确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进行道路测试和通行的相关要求,以及违法和事故责任分担规定。

月,住建部、工信部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确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的通知》。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有关工作安排,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等

个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2021年

月,两部委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确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的通知》,确定重庆、深圳、厦门、南京、济南、成都、合肥、沧州、芜湖、淄博等

个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2021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年)》,在行业融合应用深化行动中明确提到5G+车联网。强化汽车、通信、交通等行业的协同,共同建立完备的5G与车联网测试评估体系,保障应用的端到端互联互通。加快提升C-V2X通信模块的车载渗透率和路侧部署。加快探索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支持创建国家级车联网

先导区,推动车联网基础设施与5G网络协同规划建设,选择重点城市典型区域、合适路段以及高速公路重点路段等,加快5G+车联网部署,推广C-V2X技术在园区、机场、港区、矿山等区域的创新应用。建立跨行业、跨区域互信互认的车联网安全通信体系。

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其中提到的道路测试是指在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区域范围内等用于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各类道路指定的路段进行的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活动;示范应用是指在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区域范围内等用于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各类道路指定的路段进行的具有试点、试行效果的智能网联汽车载人载物运行活动;测试区(场)是指在固定区域设置的具有封闭物理界限及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所需道路、网联等设施及环境条件的场地。

2021年9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立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和海南自贸港等重点区域发展战略,依托京哈、京港澳、杭绍甬、沈海、沪昆、成渝、海南环岛等国家高速公路重点路段以及京雄高速、济青中线等城际快速通道开展智慧公路建设,提升路网运行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缓解交通拥堵,提升通行效率。

尤其是2021年11月,工信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实现蜂窝车联网(C-V2X)规模覆盖,“条块结合”推进高速公路车联网升级改造和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

同时,近年来有关政策正在促进车辆唯一身份识别的相关产品――汽车电子标识应用推广。2021年

月,公安部发布《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该法案尚未正式获得落地),其中该修订建议稿规定机动车登记时应“按规定安装电子标识”。机动车电子标识是公安部统一制定国家标准、统一推广、统一管理的用于车辆身份认证的信息识别技术,通过对车辆交通信息的分类采集、精确化采集、海量采集,动态采集,可以帮助公安交管部门实现对车辆的精细管理,带动综合交通管理系统升级。由此可见,机动车电子标识的建设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对于城市交通管理及涉车管控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随之而来电动自行车管理需求日益强烈,多部委出台政策推进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道路使用等规范管理;《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实施监督的意见》(国市监标创〔2019〕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公交管〔2021〕

号)等多项政策出台,相关部委部署加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公安部交科所构建基于电子标识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以深圳、杭州、南京、广州等地数字号牌管理试点成功,带动全国范围应用的快速推进,预计行业市场空间巨大。

除了国家部委相关政策之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湖南、安徽、重庆等各地纷纷出台的“十四五”相关规划中也提到要大力发展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车联网是汽车、电子、信通、交通等多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2022年

日,工信部发布《车联网网络安

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导车联网相关标准研制,以期加快建立健全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为车联网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V2X无线通信技术作为关键使能型技术,有助于构建“人-车-路-云”协同的车联网产业生态体系。中国主导C-V2X标准,我国现有C-V2X技术标准基本完成并已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且5GV2X技术逐渐落地。5G特有的低延时和高可靠性等特性将实现无线通信与GPS结合,从而实现真正的智能汽车联网。

我国V2X产业化时间表(资料来源: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中金公司研究部)

(三)市场空间物联网产业规模巨大,为持续高速增长的万亿空间市场。根据GMSA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达1.1万亿美元,其中IDC预计中国物联网支出占全球比重将达到26.7%,位居首位;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202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根据IDC数据,车联网将是中国物联网产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场景。其中,车联网产业预计年复合增速达到35%以上,远远高于其他场景。车联网的发展可有效赋能交通,改善通行效率并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6年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中金公司研报预测:“预计2025年V2X车端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后期将快速增长,有望

2030年规模超3,500亿元。而路端市场主要包括城市内交叉路口和高速公路路侧基础设施建设,经测算其在2025年市场规模约为819亿元,在2030年将超1,000亿元。”。

二、高新兴专注的公共安全物联网垂直应用赛道

1、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领域2016年以来,中央政治局多次会议强调,中国不仅是一个经济强国,也是一个法治国家。中央陆续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从国家政策层面高度重视执法规范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存在三个层面,一是完善法律体系,二是执法,三是守法,执法是法治中国的一个具体表现。从中国执法主体来看,公安执法队伍建设需求较大,公安执法规范化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一个重中之重。

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主要从完善文字记录、规范音像记录、严格记录归档、发挥记录作用等四个方面作出规定;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从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信息共享、强化智能应用等三个方面做出规定。

2019年5月,公安部印发《公安部关于加强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因地制宜开展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打造集办案区、案件管理区、涉案财物管理区及合成作战、智能辅助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办案场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针对过去执法管理较为零散、不成体系的问题,明确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建立系统化、精细化、全流程的执法管理机制。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要求加强科技和信息化保障。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建设“智慧法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优化整合法治领域各类信息、数据、网络平台,推进全国法治信息化工程建设。

持续的领导讲话、政策发布、全国性会议的召开,体现了法制中国是国策和执法规范化工作的长期性,公司的公共安全、执法规范化体系还可向具有执法权的其他政府部门扩展,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信息化产品支撑。

2015年7月,国务院、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将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充分运用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传感、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创新社会治安防控手段,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一批有机融合的示范工程。

2020年,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2020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结合智慧家庭、智能抄表、零售服务、智能安防、智慧物流、智慧农业等典型场景网络安全需求,在物联网卡、物联网芯片、联网终端、网关、平台和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管理、可信接入、威胁监测、态势感知等安全解决方案。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十四五”规划,提到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智能安防相关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

省市相继提出“十四五”期间智能安防行业发展规划,规划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平安城市建设;(

)重点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形成数字安防产业集群;(

)信创应用于工业互联网、智能安防、智慧能源等领域,形成“信创+”整体解决方案。

(二)市场空间据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公安信息化市场规模为720.8亿元,2019年国内公安信息化市场规模为815.8亿元,2020年国内公安信息化市场规模为916.3亿元,同比增速为12.32%。随着国内基础网络实现地域的全覆盖、治安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信息共享更加透彻公安信息化建设仍存有较大发展空间,预计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突破千亿大关。在国家“依法治国、文明执法”方针的号召下,在国家大力打造阳光政府、加强执法规范化与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预计整个公安信息化的市场规模广阔。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高新兴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感知、连接、平台层相关产品和技术,从下游物联网行业应用出发,以“全息智能”及“泛在通信”两大核心共性技术为科技中台,实现物联网“终端+应用”纵向一体化的战略布局和产业赋能,凭借着长期深耕物联网的沉淀,业务聚焦于车联网及智慧交通、公共安全两大高价值战略赛道,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城市物联网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主要产品及服务分为“物联网连接及终端和应用”、“警务终端及警务信息化应用”、“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三大类业务板块。

一、车联网及智慧交通赛道

“物联网连接及终端和应用”业务方面,公司主要布局在物联网大交通领域,立足5G+V2X通信、人工智能、超高频RFID、增强现实、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以全系列智慧交通方案及全栈式的智能网联解决方案,助力交通更安全、更智慧。

(二)主要产品公司的车联网及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具有完备的“端+云”技术架构,总体架构全线覆盖“车载终端设备层、路侧设备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整个方案围绕“人-车-路-网-云”展开,同时具备能提供交通流量采集、信号控制、道路视频监控、态势研判、交通大数据、信息综合发布、指挥调度等综合解决能力,支持智慧交通的车路协同应用场景,是国内少数具备车联

网全栈式产品覆盖、交通咨询规划、大型系统项目交付能力的物联网应用企业。

产品方面,公司已在车载单元、车路协同、车联网平台等方面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打造了包括车载终端、路侧设备、通信模组、V2X平台在内的完整的产品体系,以及多项应用于智能交通项目的自研软硬件产品。

1、汽车电子标识产品及解决方案

当前我国正在快速步入车联网时代,汽车电子标识(电子车牌)未来将作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可信“数字身份信源”,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颁布智能汽车标识管理办法,强化智能汽车的身份认证、实时跟踪和事件溯源。”《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要求使用可信的数字身份标识智能网联汽车真实身份,车联网环境下,需要安装专用识读设备,读取或写入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身份信息。

公司以涉车RFID技术为核心,为客户提供端到端射频识读和视射频双基识读全系列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涵盖:

①汽车电子标识(电子车牌)的技术研究、产品研究、项目实施、涉车场景运营、交付验收等整体解决方案;②电动自行车数字化管理之数字号牌生产、登记备案、道路行驶、社区管理的电动车综合管理社会系统解决方案等。

产品方面,公司提供汽车电子标识和电动自行车数字化管理的全套技术和产品,包括感知层设备(包括电动自行车数字号牌、陶瓷标签/条卡标签、室内外阅读器、一体式阅读器、手持式阅读器等)、平台层软件(设备远程管理平台、智能交通数据平台、卡管平台等)以及应用层软件(假套牌稽查系统、交通流量监控系统等)。

公司不断加大对V2X技术、超高频RFID机动车电子标识系列技术的研发投入和产品打造,完成车联网MEC、V2X协议栈、车联网RSU、射频与视频一体化识读设备、手持机读写模块系列等多款新品研发。

路侧设备及平台主要产品情况:

为路面稽查、现场核验、行业拓展应用提供设备支持。 丰富机动车电子标识识读设备种类,为路面稽查、现场核验、行业拓展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为停车场或出入口数据采集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 可降低停车场或区域出入口的数据采集设备部署成本,提升利润率。
射频与视频一体化识读设备 集合视频采集和机动车电子标识采集功能,针对路面场景,扩大车辆信息采集范围,实现视射频信息比对功能,扩展应用场景,提升客户吸引力。 是构建电动自行车管理系统的核心产品,是公司盈利增长点之一。
电动自行车管理系统/电动自行车管理智能分析终端 将机动车电子标识相关技术和视频识别技术相结合,应用与电动自行车管理,实现辅助交警非现场执法等功能,拓展机动车电子标识技术的应用范围。 将机动车电子标识技术拓展到电动自行车管理领域,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开发基于射频和视频双基识别技术的停车场出入管理系统,有利于机动车电子标识的推广。 将机动车电子标识技术拓展到停车领域,有利于公司在基于机动车电子标识技术应用的运营探索,并

2、车路协同产品及解决方案

(1)智能网联产品及解决方案高新兴基于全国300+智慧城市及智能交通建设经验,在5G及车联网商业进程加速时期,基于C-V2X技术,针对城市“点、线、区”多场景,打造城市级商用智能网联解决方案。公司能提供路侧通信、边缘计算智能单元、车载智能终端、云控平台及各类算法协议等全系列核心技术,综合方案包含了城市车联网解决方案(应用于城市智慧公交、Robotaxi、城市自动驾驶

接驳、智能市政专用车、智慧物流车等业务场景)、城际车联网解决方案(应用于智慧隧道、智慧高速收费站、智慧高速服务区、智慧高速匝道控制及诱导、智慧高速重点路段等业务场景)和特定区域车联网解决方案(应用于园区、港口、机场、景区、测试场等业务场景),并结合自动驾驶技术打造多项智慧交通创新业务场景应用,形成高新兴在智能网联领域“全息感知能力、高速信息传输、高效计算处理、应用融合创新、决策支撑赋能”等五大能力与特色。

公司已形成5G+V2X模组、OBU、RSU、V2X协议栈、MEC、雷视融合算法等全系列车联网产品矩阵,通过雷达和视频的感知融合技术,实时感知道路信息各类环境、交通状态、交通事件信息,支持在有效范围内识别轿车、行人等八类交通参与类型。

智能网联产品及解决方案研发情况如下:

为智能网联的核心产品之一。
为智能网联的核心产品之一。
支持激光雷达+高清视频融合算法,完善车路协同解决方案。 作为智能网联的核心产品之一,MEC在车路协同项目中提供关键的边缘计算能力,是公司后续拓展项目的重要产品。
自研云平台,形成端边云的系统解决方案,可扩展业务应用,完善车路协同解决方案。 为智能网联的核心产品之一。
实现T/CSAE53-2017与T/CSAE157-2020的全部消息体;可灵活定制业务,支持业界广泛的C-V2X场景;超低时延,端到端时延≤100ms。 作为智能网联的核心产品之一,V2X协议栈在车路协同项目中提供基础的V2X业务计算能力,是公司后续拓展项目的重要产品。
业内首款依托Uu网络的V2XAPP,完善车路协同完整解决方案。 为智能网联的核心产品之一,提升公司在普通驾乘用户中的知名度。
构建车联网系统,实现V2X的无线通讯,接收广播路况信息。 能较好的支撑集团战略方向V2X项目的工作,成为公司主打产品之一。
实现车联网RSU设备升级换代,提供基于5G网络以及更多的车联网通信和应用。 能较好的支撑集团战略方向V2X项目的工作,成为公司主打产品之一。

(2)智慧交通产品与解决方案

公司深耕智慧交通行业多年,具有丰富的项目交付与系统运维经验,业务覆盖城市交通管理、综合交通运输管理、高速公路管控等领域,能提供交通流量采集、信号控制、道路视频监控、非现场执法、态势研判、交通大数据、综合信息发布、指挥调度、车路协同等全体系智能交通及车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是国内极少数具备全域交通解决方案与核心应用产品研发、

全栈车联网产品覆盖、配套交通咨询规划、大型集成项目交付的企业。公司重点拓展城市智能交通和高速业务,对视频智能化、AR、RFID、V2X等技术成果结合业务系统进行方案整合。主要产品与解决方案有交通运行系统、智慧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智慧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慧交通态势平台等业务产品,以及高速管控平台、交管视频巡查系统等智慧交通应用。智慧交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前景广阔,高新兴将继续在行业领域展开布局,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即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智能交通进一步融合,助力我国交通事业发展。

公司智慧交通主要产品及解决方案情况:

该系统基于独有的增强现实技术,将视频中的信息流进行结构化描述,使信息流可搜索、可定位、并能实现GPS坐标映射、方位感知、视频联动等功能,增强实时图像与信息的结合。系统通过高点摄像机的鸟瞰视角,监测重点区域的整体交通状况,同时对接智能交通单元系统,融入丰富的交通信息,掌握重点区域的交通态势,并且实现在统一门户下完成各种交通管控指挥业务。
高新兴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基于二三维地图、视频实景地图,利用云计算及大数据平台为底层框架,实现前端感知数据、互联网数据、移动警力数据、三台合一警情数据、电子汽车标识数据等融合共享,突出“管理线、警情线、指挥线”建设,实现交通的智能管控、指挥调度、辅助分析和城市的公众交通信息服务,从而迅速提升整个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最终实现“情、指、勤、督”智慧交管集成应用。
高新兴交通信息发布系统整合交通诱导屏、微信公众号等对外信息发布渠道,进行交通信息统一发布与管理,从而避免多平台操作;结合交通态势预判系统与停车场信息,智能推送实时路况信息与停车诱导信息,从而实现疏导交通与解决找车位需求;此外公众号还支持违法数据上报、微小事故快处快赔、设施故障上传等功能,大大提高交管部门监管能力。
高新兴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根据交通状况,自动协调调整控制区域内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均衡路网内交通流运行,使停车次数、延误时间及环境污染减至最小,充分发挥道路系统的交通效益。
该系统基于AI辅助预审技术,依托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高新技术,对前端感知设备自动抓拍的违法数据进行初步的机器预审,剔除废片,挖掘真实有效的违法数据上传公安部核心板集成指挥系统进行审核,从而达到大幅降低图片废片率以及减少录入人员工作量效果,从而节省大量人力资源与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高新兴卡口缉查布控系统基于大数据挖掘与图片智能识别等高新技术,并结合先进的计算机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的车辆识别算法,实现套牌分析、落脚点分析、轨迹分析等多达10余种的车辆技战法,快速定位犯罪嫌疑车辆;实现车辆布控、实时布控、实时指挥闭环管理,大大减少交管部门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交通态势分析平台基于海量交通大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交通数据价值,对于微观路口、中观路段和宏观区域,通过数据的可视化表达,实现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的交通态势信息监测与分析研判,让交通管理部门依据交通评估结果动态跟踪、监测拥堵状态和变化趋势,识别诊断交通拥堵片区、路段和节点,辅助交警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的交通隐患,从道路交通状态的分类和主动识别,到交通事故风险的主动预警,为排堵保畅、事故预防、效能改进等实战需求提供数据支撑。
交管视频巡查系统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先进科技,贴合交警总-支-大-中队视频巡查业务,将视频智能巡查与人工巡查相结合,通过上线视频分级分类、巡查计划管理、事件研

3、车端产品及解决方案当前智能网联时代,汽车产业正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公司致力于为车联网行业合作伙伴、车主提供更好、更智能、更安全可靠的无线连接和服务。基于近二十年的蜂窝通信技术的沉淀,以及与车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公司已具备完整车载终端的需求分析、产品定义、研发、测试和交付能力,推出了多款针对车载前装、后装市场的车载终端产品和车规级模块产品,建立了满足车载高品质要求的研发、质量、测试、交付、售后配套体系,取得了IATF16949体系认证、CMMILevel5证书以及德国大陆VDA6.3认证,同时也是首批获得高通5G车载平台授权的车联网企业。公司车联网主要产品有4G、5GOnly、5G+C-V2X车载前装模组、车载前装终端T-Box、全功能车载诊断后装产品OBD等。

T-Box车载前装终端:研发和生产交付的体系与流程严格按照前装OEM的要求,通过了全球最严苛的德国莱茵TUV集团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拥有车规级品质,采用经典的T-Box架构,稳定可靠;支持关键数据保护等安全机制,符合“SHE”安全规范;采用自研符合车规技术要求的通信模块,得到国内外车载项目充分验证,已在燃油车、新能源车等多种车型中得到广泛使用。OBD全功能车载后装智能产品:集成了4G通信、GNSS卫星定位、加速计和陀螺仪等功能单元模块,可以实现了车载WiFi、定位跟踪、驾驶行为分析判断、车辆故障诊断、报警等功能。公司能够面向运营商提供“智能车载终端产品+平台/APP”的端到端车联网4GOBD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实现从数据采集、数据分享到数据应用的全流程业务,已服务于全球20+运营商。

车载终端主要产品情况:

作为公司V2X模组可适配OBU及RSU产品,帮助公司成为最早一批V2X模组提供商。
支持公司前装产品深度拓展,拉开与国内竞争对手的差距。
公司业务打入日本先锋车型,重要战略产品。
公司业务打入广汽新能源车型,重要战略产品。
公司首款针对比亚迪客户的欧洲纯电动大巴T-Box前装产品 首款纯电动大巴前装T-Box,支持数据采集、存储、上报、配置、监控等车联网业务。
公司为吉利客户研发的T-Box产品 通过吉利Tier1审核,并且通过吉利软件认可测试。 提升在客户内部的竞争优势,加强客户粘性,属于重要战略产品。
新一代OBD产品的定制项目。 GD503完成VDA6.3审核,突破全球汽车高端Tier1客户德国大陆。
平台是实现车联网的各种应用场景的载体,为车辆监控、交通管理等提供基础能力,助于捕获当下车联网市场机会。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数字化设施建设,是智慧交通的综合管理支撑平台与车联网业务的基础能力平台,为V2X业务及上层应用提供数据高并发接入、融合分析、高精度定位、网络能力开放、边缘计算、业务连续性保障等基础能力,以满足车联网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的业务需求。 是公司车联网业务发展不可或缺的产品,有助于公司车联网完整业务体系的建立。

公司依托现有智能联网和超高频RFID相关技术,向C-V2X车载设备和路侧设备布局,把握从4G到5G时代C-V2X带来的行业机遇。公司在车联网前后装领域,已形成海外+国内市场优势壁垒,实现国外运营商和国内车厂部署的突出优势。后装OBD产品与更多海外运营商达成供应关系,持续拓展欧洲及东南亚等地区运营商;前装T-Box进入更多国内整车厂商,争取达成与国内外Tier1供应商的合作,为国际一流车厂提供产品和服务。除了C-V2X设备外,还将探索实现C-V2X领域设备+解决方案平台+应用的智慧交通大布局。

、轨道交通产品与解决方案2021年,我国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89亿元,其中国家铁路完成6,616亿元;投产新线4,208公里(高铁2,168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

万公里)。《“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综合交通运输基本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取得实质性突破,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和整体效益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发展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到2025年,铁路营业里程达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

万公里。未来3-5年(2023年-2025年),我国还将建设

万公里左右的铁路,其中高速铁路

万公里左右,2023年后平均年增长高速铁路2,867公里,普速铁路1,033公里。公司深耕铁路交通市场

年,在铁路轨道车车载设备垂直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公司结合多种铁路通信、控制、信息化技术,打造了以“GYK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以及“轨道车安全信息化系统”三大系列为主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元化、全方位的铁路运营安全的需求。公司已经在加快新一代列控设备的试用和技术评审,为后续产品上线夯实基础。与此同时,公司秉承着突破创新的精神,将业务拓展至地铁工程车辆,加大力度开发适应多场景多模式的地铁工程车列控系统,并结合调度通信、视频监控、平面调车等专用系统,提供地铁工程车行车安全整体的解决方案。

轨道交通产品与解决方案研发情况:

自动控制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 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含主机、主体化机车信号(TCR)、应答器传输系统(BTM)等。
机车与车站、调度之间的无线通信。

(一)业务概述在物联网战略的执行思路上,高新兴选取公共安全垂直应用领域。主要产品分为“警务终端及警务信息化应用”、“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公司深耕公共安全领域十余载,始终以“法治中国”为政策指引,凭借深厚的业务经验与技术沉淀,深刻把握客户的痛点与需求,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视频技术为核心,服务于科信、法制、交警、监管、治安、缉私等警种做应用型产品;聚焦智能安防和城市治理,通过自主创新和资源整合,构建智慧执法、智慧终端、智慧新警务、实景AR等核心业务体系,致力于打造城市全域的防控体系,创新新型城市治理格局,推动公共安全信息化、智能化转型进程。

1、智慧执法体系产品公司“智慧执法体系”赋能执法规范化。该体系以智能办案和智慧监督为两大支柱平台,围绕执法管理的核心要素和业务流程,建设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业务谱系的涉案财物管理、办案场所管理、案件卷宗管理等执法全要素的管理功能,将执法管理集成在办案流程,将监督考评贯穿于管理流程,通过智能指引、智能预判、精准监督、精准培训等手段,实现事前预

警、事中指引,事后研判,形成线上、线下自然结合的“云+端”全方位智慧执法产品体系,为办案民警实现减负、增效、提能,为执法办案全过程提供了规范化指导,为领导决策提供精准化指引。

公司基于执法体系理念,重点完成了智能办案平台对标公安部新一代警综平台建设指南的微服务化改造,满足了上云部署要求;融合了办案场所管理和办案监督管理需求,研发并发布了标准版执法管理平台,无缝衔接三中心的业务数据,满足了省市级客户对于执法办案场所宏观管理的需要;对远程提讯、律师会见、远程示证等业务进行了重新统一规划、设计,完成了新版本视频会见一体化平台产品,提升了技术复用性和业务贯通性;对三中心产品进行了多个版本的迭代升级,重点改善了产品的运行稳定性、部署快捷性、运维简便性,提升用户体验度和业务流程协同性,完成了软硬件平台的国产化适配,取得了华为、曙光等主要集成硬件厂商的认证。除了两平台三中心之外,公司还规划研发了电子证据管理一体机、接报警自助终端、电子签名捺印终端等集成硬件产品,改良原有智能柜等硬件产品,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协同发展。

智慧执法体系产品研发情况:

基于执法闭环管理体系,建设执法管理平台,打造监督管理闭环,着力打造智能监督、精准服务,实现执法活动全要素、可回溯管理,解决执法管理过程中缺乏标准、数据散乱、目标不清、执行混乱、监督空转的问题。 软件功能:智能风险监督、执法数据分析、执法服务、专题问题分析、受立案监督管理、电子执法档案。 是公司智慧执法产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解决涉案财物管理底数不清、责任不明、信息不通、出口不畅的问题。 完善执法管理体系,规范财物管理流程,流转全程留痕追踪,强化财物智能监管。 通过建设全国样板点、推广线上线下一体化保管模式,树立高新兴规范化执法体系品牌。
解决案卷保管安全隐患、效率低下、管理繁琐、缺乏监督的问题,并完善电子卷宗的管理。 严格按照执法规范要求,记录必要的操作轨迹;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智能应用服务;简化流程,提升效率;深化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与平台和体系贯通。 案管中心为智慧执法系列产品之一,是三大实体管理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高新兴规范化执法体系品牌。
解决执法场所规范化、智能化办案应用。 重点解决办案场所的智能流程化案件办理、以及对执法办案场所统一的管理等,为执法规范化领域提供软硬件一体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目前,完成办案中心、案管中心、物管中心、执法管理平台的迭代开发。硬件产品人脸识别终端、办案中心管理终端、智能审讯台、智能柜等进入产品系列化阶段。 有利于公司占领执法规范化市场,对公司总体战略和业绩达成有较强的正面影响。
为产品拓展出新的细分发展方向领域,为产品体系注入新方向。 为办案中心产品提供核心业务的合规、智能、高效的独立产品,满足更多应用需求。 专注解决审讯/谈话垂直领域核心问题,适应更多审讯/谈话场景,有利于公司拓展至交警、监察委等外延行业。
基于人脸识别、语音分析技术研发新一代智能化电子笔录制作系统。 系统采用智能化技术,提高了基层民警智能执法能力和办案取证质效,增强了执法规范化监督,实现电子签名捺印管理。 增强电子笔录在执法规范化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公司拓展至交警、监察委等外延行业。
作为我司三中心方案的常规主力产品,结合市场化需求和技术演变,进行产品的第四版升级及迭代。 同步录音录像、讯(询)问笔录制作、告知书宣读、多媒体示证、远程审讯接入。 智慧执法产品体系重要组成产品,稳定和拓展我司执法办案的市场份额。

、智慧执法终端产品随着社会向法治的发展方向,执法环境的复杂对执法人员提出巨大的挑战,为了减少执法过程分歧、提高执法的公信力和执法效率,同时也保障执法人员的合法权益,高新兴基于视频监控、视频智能分析、大数据、云计算、增强现实等领域的先进技术,能够提供从终端、采集设备、管理平台软件、智能分析算法结合最为全面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的新一代视音频管理平台,可以实现移动和固定视音频设备的统一接入和管理,各种不同类型的视音频流、定位流、报警流的统一推送和调度服务,现场实时指挥调度和传统视音频应用的无缝融合,把“智慧新警务”的理念贯穿于视音频管理平台中,推动公安科技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的需求。

智慧执法终端主要产品研发情况:

执法视音频一体化管理平台V3.8 产品重构,迭代升级,提升产品性能,解决海量数据存储应用问题。融合实时视音频数据与历史视音频数据管理业务。 推出视音频一体化管理平台,布局执法记录仪及采集工作站市场,提供更优的数据业务融合方案。 有利于公司执法类产品的市场开拓。
推出性价比更高的小型化产品,完善产品体系。 应对部分小型部门,提供更多贴合客户使用需求的产品。 有利于采集工作站市场推广工作,提高市场占有率。
积极推进行业国产化解决方案落地应用,提高数据安全保障。 完成视音频平台国产化适配,推出国产化采集工作站,国产化执法记录仪,实现端到端的国产化解决方案。 有利于公司市场开拓及客户升级换代。

、视频智能化产品与解决方案当前,视频图像已成为警务工作中的最常用手段,高新兴充分发挥以视频为主线的技术优势,推出视频智能化解决方案,该方案以视图分析、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技术,依托“一云”、“一湖”、“一平台”的系统架构,通过将算法、应用与硬件的分层解耦和敏捷集成,完成各类业务的快速上线,并实现数据的开放及共享,积极打造以业务融合、数据融合、资源融合为核心的聚合生态。核心业务产品有视频图像数据库、视频联网平台、赋能中台、视频综合应用平台等。

视频智能化产品与解决方案研发情况:

视图库作为视频云解决方案的核心产品之一,处于视频云DaaS层,遵循GA/T1400,按照统一标准、规范,对下采集整合多种视频图像数据资源,汇聚全量数据,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全文索引库构建成数据存储和查询平台,提供查询能力,通过服务目录,实现对各种价值视图资源进行统一汇聚管理,对各种依托视图资源的应用提供支撑。 重要产品,有助于公司在视频智能化领域的市场拓展。
作为视频云方案深化应用的延展,为用户提供低门槛的个性开发与应用创新环境。为视频云的应用推广提供易用、高效的工具,对视频云所整合的资源进行可视化组合编排,轻松创建丰富的技战法模型,实现用户定制化应用的敏捷交付和创新生态构建。 重要产品,有助于提升公司视频云解决方案竞争力,利于视频云产品市场拓展。
根据《GA/T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行业标准和公安部科信局《公安视频图像智能化建设应用指南》,全国各地公安用户需要建设视频图像综合应用平台系统,提供人车检索、动态布控、重点人员及车辆管控等应用服务,并针对公安机关的工作特点,建立基础性分析研判模型,开展比对识别、分析研判等人、车应用,满足各警种的实战应用要求及统一规划建设。 重要产品,有助于提升公司视频云解决方案竞争力,利于视频云产品市场拓展。
视频联网平台是所有视频资源接入汇聚工作的基础产品,面向所有应用视频的千行百业,以网络为基础,为用户提供视频的统一接入、安全存储、集中管理,实现跨地区、跨机构的资源汇聚和共享。作为一个基础平台,可满足各行业视频数据的接入和整合需求,具有广阔的需求基础和市场空间。 重要产品,有助于提升公司视频云解决方案竞争力,利于视频云产品市场拓展。
随着公共安全智能感知信息资源采集整合工作的广泛铺开,现网在用的感知设备已从单一的视频监控演进为视频监控、图像监控、WiFi、RFID以及无线执法记录仪、无人机等多类型感知设备,设备类型、性能、功能、联网方式、数据格式等各有特点,适用于治安防控、侦查办案、信息采集等不同领域相关应用场景。需要一套具备将不同厂商、不同类型感知设备(或第三方信息系统)集中接入与管理能力的数据生产型信息系统,满足不同类型设备接入管理与信息采集、功能应用等要求,减少系统烟囱、信息孤岛问题。 重要产品,有助于提升公司视频云解决方案竞争力,利于视频云产品市场拓展。
在天网工程、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中,用户建设了大量的前端感知设备,形成了以视频和图片数据采集为主,电子围栏等其他数据为辅的数据采集方式。目前视频图像数据在采集和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有前端点位信息不清、卡口图片质量差、视频数据质量差等问题。为切实提高视频图像数据质量, 重要产品,有助于提升公司视频云解决方案竞争力,利于视频云产品市场拓展。

、视频全息化产品与解决方案高新兴多级联网立体防控云防平台以业内首创的AR增强现实专利为核心,以视频地图引擎为基础,将全省各城市在视频地图上进行网格化分区管理。通过融合“县-市-省”各类警务、视频等数据,从而将亮点视频内建筑物、街道、人、车、突发事件、警力等细节以点、线、面地图图层的方式,自动叠加在基于高点视频的“实景地图”上,真正实现全省一张图指挥,增强跨地区指挥的功能,达到扁平化快速、精准的指挥效果。主要业务产品有AR摄像机、AR云防系统、三维实景全息化指挥平台、AR一体机、AR网关等。公司视频全息化主要产品如下:

充分挖掘视频图像价值,全力支撑视频图像实战应用,需要从前端前端点位基础信息治理、视图质量评测、视频质量诊断三个方面入手,从源头提高视图数据的质量,打造高质量、高可用的视图数据服务实战应用。AR产品

采用4个4K分辨率的镜头完成160°全景8K拼接,视角广,分辨率高,保证了白天看得清、看得远。实现10米以内多张人脸同时检测跟踪,且识别率高,算法、人脸库前置,黑名单报警无延时。支持GPS定位,支持4G、5GCPE通过28181协议对接视频监控平台,通过1400协议上送抓拍、告警数据,单机重量小于3KG,可架设车辆或三脚架布控,主要应用于警务车辆上的街道巡逻,以及机场、港口、名胜景区、社区门岗等人流量密集的场所的布控。
4K超高清分辨率,超长焦自动聚焦镜头,独有的混合聚焦技术使聚焦更快更准,激光红外辅助照明,昼视10公里、夜视2公里,基于高新兴独有专利的增强现实技术,实现画面背景结构化分析,视频背景信息可搜索、可定位、可分析。主要架设在城市、乡镇、边防的制高点,配合高新兴云防系统,实现宏观大场景鸟瞰监控,不管白天还是夜间,让监控人员都能够“看得见”、“看得清”、“看得远”。
超级云眼摄像机集成了拼接全景和一体化机芯,可同时提供全景画面和细节特写画面。其中全景拼接输出视频像素高达3200万,视角可达水平180°、垂直90°,实现大范围的超高清实时监控;一体化机芯拥有4K超高清分辨率,配合高精度高速云台及灵巧结构,能够实现高速、准确、360无监控盲区的目标定位与跟踪。此外该产品还结合了AR增强现实、Al智能算法,可实现视频结构化、全景细节联动、联动追踪、多目标同时跟踪等功能。可应用于机场车站、交通路口、体育馆、园区、广场等重点区域,实现全息监测,全局展示和全面管控。
立体防控云防系统(简称云防系统),是基于物联网、增强现实、智能分析、GIS、大数据与软件集成等多种先进技术,构建的实景式、网格化立体防控系统,通过前端增强感知、异构数据汇聚、空间坐标测算、设备联动通信、标签交互封装、界面融合呈现等方法,实现在统一门户下完成城市多个网格、重点区域的防控指挥作战业务,在视频信息上可以实现高空全景

摩拜参与多模LTE IoT外场测试,是共享单车走向全球化的必经之路,说明摩拜正在加速国际化的布局,而不再仅仅局限于服务于国内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出行。

随着eMTC/NB-IoT的全球规模商用,摩拜为何在国际市场优先瞄准切入北美市场?

摩拜:需要国际化的“大连接”

TTM (Time to Market),是欧洲运营商商用NB-IoT时非常看重的要素。不难理解,拥有全球规模最大NB-IoT网络的中国电信,为何会投入过亿元补贴尽快拉低NB-IoT模组的成本。

不过,TTM也是摩拜在国际市场发展中所看重的,只不过痛点不一样。

近期,摩拜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高通、爱立信和华为等合作伙伴签约,这意味着摩拜正在升级其MIoT方案。

目前,全球各国的蜂窝物联网制式不一样,如Verizon、AT&T在美国全网商用eMTC;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联通即将商用NB-IoT,未来还将商用eMTC,且中国移动还有着一张2G精品网;在欧洲,沃达丰等主流运营商选择NB-IoT商用为主,沃达丰预计今年6个子网将商用NB-IoT。

然而,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TO夏一平的困惑在于,每个运营商都有着不同的技术选型和发展方向,怎样在众多差异性的情况下保持摩拜产品的一致性,甚至保证摩拜单车生产、出货、发货等环节的灵活度?

“如果摩拜将来进入海外市场,不同的运营商、不同的制式,需要采用不同的模组,意味着摩拜每天发往全球各个城市的车需要去分类。”

如何才能做到进入全球任何的城市,不需要做第二次的集成和开发,是夏一平待解的命题,不仅仅是硬件的迭代,还包括软件的迭代、平台的迭代?

现在,摩拜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共享单车公司。摩拜在超过80个城市运营着超过450万台的共享单车,每天产生数据量超过5TB,“我们希望把物联网的连接做成全球通用的大连接,而不是每个国家的小连接”。

那么,摩拜单车参与多模LTE IoT外场测试,考虑了哪些因素:

1.考虑网络覆盖、网络漫游、模组成本、产业链成熟度,2G接入更适用于现阶段共享单车的发展;

2.NB-IoT理论功耗很低、穿透率很好。因此,摩拜很早便参与了NB-IoT产品的研发、测试,不过,全网部署NB-IoT直至调优,以及产业链协同跟进,还需要很长时间;

3.NB-IoT与eMTC应用的场景不一样。NB-IoT更多适用于抄表等业务。在共享单车上部署NB-IoT有些挑战,基站的切换与耗电并没有比2G好很多,也并不优于eMTC。eMTC全球商用走得很快,由于美国有eMTC全网覆盖,摩拜考虑优先进入美国市场。

4.考虑网络的延时性、基站切换、功耗等因素,共享单车更适合于eMTC应用,但共享单车没有对大带宽的需求。从带宽供需角度看,共享单车并不需要1Mbps速率,eMTC看上去似乎也不太适合共享单车的应用。

因此,通过NB-IoT与eMTC互补+2G,与eSIM结合才能满足摩拜的多场景应用需求。

5.相较于3G模组20美金成本,多模LTE IoT模组通过规模商用将使成本减半,当多模成本降到很低时,对摩拜单车的生产、运营,及未来的发展都会带来好处。

夏一平认为,多模蜂窝物联网模块将使得摩拜单车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适合2G/NB-IoT/eMTC多种连接技术,商用风险降到了最低。不过,也有相关运营商人士分析认为,在国内市场,摩拜支持eMTC+2G就足够了,NB-IoT对于摩拜单车而言有些多余。

多模LTE IoT适配中国移动“大连接”战略

中国移动在物联网方面有着很长时间的积累。中国移动不仅4G基站有155+万个,2G基站也超过109万个,通过2G提供了最成熟、最完善的物联网能力。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务实、积极准备NB-IoT和未来eMTC的商用。

中国移动最早和产业合作推动了NB-IoT标准的制定和最后的形成,并完成了全球首个基于标准NB-IoT的端到端互通、首个端到端的实验室验证,以及外场的验证。中国移动第一阶段将建成NB-IoT网络,实现低成本、低功耗等特性。

国内外运营商在推进商用NB-IoT之余,也在测试eMTC。eMTC在NB-IoT窄带基础上,进一步把速率提升上去,支持一定的语音能力,中国移动也是国内首个进行eMTC端到端互通的运营商,中国电信和联通也没有放弃对于支持eMTC的商用规划。

中国移动相关人士认为,对中国移动来说,希望给客户提供一种多模的解决方案,终端放到哪都能联上网,满足客户需要广泛覆盖的需求。

在国内,多模蜂窝物联网外场测试的展开,也体现了中国移动“大连接”战略的诉求,面向大市场、大网络、大能力、大协同,从连接规模、服务和应用等多方面入手:

1.在海量的物联网连接中,中国移动进行了特别分析,不是一种技术就能满足所有的物联网应用。客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如对大带宽的需求,需要现有的4G,甚至未来的5G满足。也就是说,包括但不限于商用的Cat.1、NB-IoT和eMTC,还有未来的5G IoT,都是发展蜂窝物联网的连接技术之一;

2.过去局域物联网技术很难满足很多客户的需求,蜂窝物联网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让物联网终端随时随地联上网。结合运营商高安全性、高性能、高可靠性、电信级的服务能力,可以给客户提供更可靠的上网服务;

3.蜂窝物联网是全球标准的技术,且产业规模非常大,可以把蜂窝网络的优势,完全复制到物联网中,能够满足全球物联网终端的国际漫游业务需求;

4.尽管 NB-IoT拥有低成本、低功耗的优势,但建设覆盖全国的NB-IoT网络需要时间过程。因此,中国移动超过109万2G基站,在暂时还没有NB-IoT覆盖的地方,可以为客户提供最基本的连接保障。

上述人士认为,NB-IoT、eMTC都是面向极低、中低速率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在全球得到广泛支持,是面向未来演进到5G中非常重要的物联网技术。

目前,中国移动开启LTE IoT多模测试,不仅仅是从技术角度满足用户需求,更是为了从网络侧协同推进对通用模组和模组标准化的支持,以满足多场景的应用需求,从而降低门槛准入,以连接驱动用户价值的提升。就如同TD-LTE网络各阶段的部署,中国移动通过自有终端协同引领产业界提升支持的制式、频段、语音方式、载波聚合等多种连接能力。

上述人士指出,过去物联网是非常碎片化的市场,没有一个标准使得各家模组大小、接口、管脚数保持一致,最终的终端用户,比如冰箱、彩电、水表很难像用手机的芯片或者PC机的芯片一样有多种解决方案进行选择,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我们把模组通用化以后,模组厂家开发几种类型的通用模组以后,可以适应大规模的场景,模组的规模化起来以后,成本各方面都可以降下来,这样对产业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此前,曾传闻三家运营商要联手打造面向多个场景的NB-IoT通用模组。

作为LTE IoT多模外场测试的参与方之一,高通目前每天向市场出货超过100万颗物联网芯片,支持涵盖各种不同使用场景的物联网终端,包括摄像头、无人机、智能手表等。

目前,高通已经推出了支持NB-IoT+eMTC+2G的多模芯片MDM9206,并将应用在摩拜单车的智能车锁上,集成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支持定位功能,用户能够快速找到空闲单车,加快智能锁开锁速度,并对单车状态持续监测、实时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大数据提升最后一公里出行、单车管理(电子围栏、有效投放)、社会交通治理能力。

针对蜂窝物联网,高通技术副总裁李维兴认为,短时间内规模普及需要抓住几个重点:

1.极简设计,让复杂程度控制在可以掌控的范围内;

2.极高能效,必须重视电池的待机以及其使用过程中的耗电;

3.极广的覆盖,以水表举例,水表埋在地下,要求目前所设的基站除了支持语音和移动数据服务满足大众需求,也要能够支持物联网接入,在设计之初就必须要考虑这一点;

4.极大规模,依靠市场的规模经济,降低成本。

“eMTC和NB-IoT各有优缺点,光是用单一的技术,可能没有办法满足所有可能出现的使用场景”。NB-IoT对时延不太敏感;对低成本要求很高;数据流量非常低。而eMTC对高可靠性以及关键任务型业务有更好的支持,更适合对时延相对于较敏感的场景,比如楼宇安防、可穿戴设备、智能追踪、资产跟踪及关键基础设施等用例。

李维兴表示,通过MDM9206搭载的软件,依照动态配置支持不同的使用场景,一套射频支持15个不同的LTE频段,满足大部分运营商所拥有的频段。通过eMTC和NB-IoT在4G平台上的发展和使用,高通将支持未来逐步演进至5G NR的海量物联网。

更令NB-IoT产业链振奋人心的消息发生在5月26日。在大唐电信、高通、联芯等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公司瓴盛科技的场合上,高通执行副总裁兼QCT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向comobs透露,2018年,“高通将推出不止一款支持NB-IoT技术的芯片,扩展我们面向物联网的产品组合”。

阿蒙没有否认此前市场传闻高通将推出极低成本单模NB-IoT芯片,这意味着,高通2018年新推内含NB-IoT的LTE IoT芯片至少有两款,其中一款很可能是单模NB-IoT芯片。

而瓴盛科技除了在中国设计和销售面向中低端智能手机芯片组,还会向诸如IoT和汽车电子等领域延展,未来将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阿蒙认为,M2M以及IoT都是未来极具潜力的市场,包括eMTC和NB-IoT,都是很有潜力的。大唐电信相关人士透露,包括联芯将在物联网、5G领域与高通展开合作。

本文是comobs关于窄带蜂窝物联网观察,转载须保留本段文字。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均部署了电子围栏设备,该设备主要是公安刑侦部门为了保障社会稳定需要而建设,但其方便侦破案件的同时,却影响周边LTE无线网络的运行,干扰了LTE信号正常使用.本文针对如何降低电子围栏对LTE网络干扰展开分析,探讨电子围栏工作原理及影响范围,提出解决方案及优化效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G电子围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