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保护第一志愿吗志愿汇补录时长

以下经验贴系JZ童鞋原创文章,已经过本人同意授权发布!恭喜JZ童鞋成功考入2020级川外英语笔译专业!感谢爱心分享!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统考中,团队已有四十多位小伙伴考入上外高翻(含英语口笔译,小语种翻硕等),超四十位小伙伴考入广外高翻,另有十多人考入北外,其余多人考入南大、中大、复旦等国内主要翻译高校,总计考入超三百人!自团队成立以来,已累计帮助数千名小伙伴考入理想的翻译高校!

一志愿兰大笔译396分,川外、宁夏大学、兰交大调剂,川外笔译录取,万字经验贴

啰里啰嗦写了一大堆,写完感觉很多都是自己在妄言,自己都不敢看,请大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认同的地方请多多包涵。因此特意加了个目录,可以挑重点看,胡扯的部分就可以直接略去。

对于每一位地球人来说,2020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天是 6 月 5 日,看到有的小伙伴还在找调剂,真的是心力交瘁,身心俱疲。而我在 5 19 日一志愿兰大失利之后,于 5 24 日收到川外的拟录取,调剂还算顺利吧。其实对于写经验贴这件事,一开始还是有些抵触,怕言语不当,怕写下一些不该写的话,主要还是觉得自己有些失败,跟同龄人差了一大截,不好意思写,加上最近在准备离职交接的事宜,拖到了现在。从今年的调剂情况,疫情还未完全过去,国际社会上很多排华的声音,很多打算留学的都选择考研,找工作情形堪比 “蜀道难”,很多人一毕业即失业,形势异常严峻,因此很多毕业生都选择了考研这条道。当然了,选择这条路的还有一些往届生,因此 21 届考研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而且,像我一样从一志愿一直到复试被刷,然后又调剂,基本上走完了考研的所有阶段,所以还是决定写一写,希望后面的小伙伴可以少走一些我走过的弯路。也祝看到这篇帖子的小伙伴都能一站上岸。

先说一下个人情况,一志愿兰大 mti 英语笔译,初试总分 396。本科天外,专业翻译,工作已 4 年有余,在北京国内一顶尖大学一首席科学家团队做科研助理,身边都是博士或博士后,首席科学家、院士等等,无形中影响吧,也不知不觉就选择了考研。其实常常接触这些人,还是很自卑的,就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在学院的群里从不发言。但好在,在这种神仙打架的地方,要考研或者考证,老师就会特别支持,平时工作不用坐班,有空就能泡泡全是传奇人物的图书馆,因此没有辞职,一直到 6 月初才办离职手续。真的特别感谢、感恩我的老师,和周围的小伙伴们的支持和鼓励。

英语专业就业难已是公认的,翻硕火爆也是众多周知。拿今年调剂的情况来看,我前两天还看到初试 380 的还在找调剂。而每年公务员或者事业编考试的录取成绩,除了那些不限专业的岗位,英语专业相关岗位基本上成绩是最高的。所以选择 mti 之前一定要多了解情况。

首先说说本科的就业。我本科天外翻译,本科同学有将近一半留学,回来做专职翻译的寥寥无几,很多人都去了教育机构,或者其他可以用到英语,但不是翻译岗位的。先说说本科同学中比较成功的,有一个留学去了英国的,现在新东方;有一个本科毕业后去了外企,现在在京东;有一位学霸小姐姐保送外交学院,考公务员考进了商务部;还有一位学霸小哥哥,后来读了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现在北京大学的一个什么机构,记不太清了;还有一位小姐姐,在香港理工读博,专业语言学相关的。最牛的还属隔壁班的大神,保送北大国际法专业,前两天还在北大法学院的官微上看到他,现在已然,其实早就跟我这样的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了。其他毕业生,有做国际旅游这一块的,受疫情影响失业率很高,剩下的基本就是教育机构和事业编教师了。其实翻硕要想稳定就业,教师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本科毕业的时候,我是连教师资格证都死活不考的人,这几年工作了以后,就觉得体制内教师很好,环境好,有寒暑假,是三个月工资,福利也不错。

有点扯远了,就说翻译这个行业,要么学精,做会议口译或者同传,要么就是混个文凭,出来干个跟英语没多大关系的工作,这时候你的英语水平就成了亮点。但 80%的人,都属于中间的那一大部分,学的不精也不烂,不上不下,不高不低,最难选择。而同传,不但压力大,人脉还要广,像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能真正做交传或者同传的寥寥无几。国际上比较有名的同传院校听过蒙特雷翻译学院,还有很多,没记住。其实还是我刚来北京的时候,邻居小姐姐是北外毕业的,后来去了国外读了教育学硕士,回国后拿到了北京户口,稳定的工作是教育相关行业,兼职同传和交传,我看她基本都是仰视的,后来她申请去牛津读教育学了。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有一份稳定的比如大学老师、事业编或者公务员之类的工作,拿翻译来做个兼职还是很不错的。

其次,翻硕考研这件事吧,近几年火爆程度让人叹为观止。翻硕之所以这么火,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有:其一、门槛低,任何专业都可以跨考;其二、不考高数,这给很多比如大学迫不得已读了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机会;其三、不考二外,很多英语专业学生选翻硕不选学硕就是因为翻硕不考二外,就像我;其四,翻硕是专硕,专硕时间短,两年就可以拿到学位。所以,翻硕、教育学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近几年非常热,慎重选择。想要跨考的同学也慎重一些。

再次,刚提到翻硕是专硕,专硕相比学硕而言更偏实际运用一些,若以后还有读博打算的小伙伴慎重选择。而且专硕调剂的时候只能调剂专硕,学硕既可以调剂专业差不多的学硕,也可以调剂专硕。举个例子,比如报考专业是翻译学(学硕),调剂的时候可以调剂到英语语言文学(学硕),也可以调剂到英语笔译(专硕)或者英语口译(专硕);而若报考的是英语笔译(专硕),基本上只能调剂英

语笔译或者英语口译。所以,二外学的好的完全可以试试学硕。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近些年,人工智能对翻译领域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不少学校也与时俱进,开了像 CAT 这样的课程,很不错。

总而言之,想要跨考的小伙伴慎重一些,多了解一下就业情况和报考情况。而英专的小伙伴,如果是应届生,二外还可以,完全可以试试学硕,比翻硕好考很多,对将来继续读博也有很大帮助。那实在没得选,只能选翻硕的呢,优缺点前面已经讲了很多,好好准备即可。

以上只是个人对英语专业和翻硕就业、报录比等的拙见,见笑了。

择校对于考研来说真的至关重要,我个人认为择校能占到整个考研过程30% - 40%的重要性。我的情况是前一年也是在职考过北京的某所 mti 名校(全日制),当然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准备不充分,也是十一左右才开始准备,所以政治49 分,专业课也是一般,主要是没好好准备,因此未成功。考完之后也没啥感觉,继续上班。

这次选择兰大,主要原因是离家近,还有 985 对我来说比较有吸引力。现在回过头来看,觉得当初选兰大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兰大失利的原因主要还是复试时候没发挥好,但也还是有一些客观原因。

首先,拿今年兰大的录取情况来看,一志愿进复试 75 人,刷了 40 人,只要了 35 。而调剂接收了322 个,参加复试 21 人,要了 18 个,才刷了 3 且一志愿复试成绩和调剂一起排名,刷了很多人,好几个 390 以上的,包括我自己,惭愧啊!兰大往年都要调剂的,但有没有今年这么多我没有去仔细考证。我一直以为会分开排名,调剂也就要个 10 个左右,这就够多了,结果要了 18 个,仅仅差了那 0.2 分,所以一直有些意难平。

在开始介绍初试和复试准备之前,我想强调一下通过这次调剂的经验得出,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尤其是像考研这种本身就存在很多复杂因素的、又影响甚大的事情。择校的时候一定一定要慎重,能做到面面俱到就做到面面俱到。

打听好这所学校是否保护一志愿,在你未来打算就业区域的影响力如何,专业性强否,师资如何,是否是双一流等等。当专业性和是否是双一流发生冲突时,就要想好自己以后的规划,做好选择。因为读研还是为了就业,研究生毕业一样还是要找工作。我自己是工作了的,所以比较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而很多应届毕业生或许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初试总分 396,政治 75,基英 67,翻译基础 129,百科 125。

首先说明一下,初试准备时间长短,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自己决定,我的情况其实没有多少参考价值,有些参考书和公众号之类的可以参考一下,其他真不要参考我。我真正准备初试是从十一国庆的时候开始的,第一次去图书馆还是被我同学拉去的,她要复习司法考试,而我有校园卡,又找组里其他同学借了一张,我俩就去上自习了。那几天北京在阅兵,飞机飞过图书馆顶上轰隆隆的。可悲的是,我在国内最牛的学校呆了这么些年,之前一直以为自己进不了图书馆,后来才得知可以,只是不能借书。

所以,就这么开始准备初试了,中间还准备过几次项目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除了考试那两天就没有 7 点起过床,所以不要参考我,下面就仔细说一下初试这几门课:

政治能考这么高其实还出乎我的意料,因为高中时理科生,而且看见政治就是头大,第一次考了 49 分,连国家线都没过,所以这一次还算考得可以。其实我建议考研初试尽量不要选择在北京考试,北京地区政治整体阅卷严吧,当然首都地区老师的水平高一些,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至于参考书和辅导班,我没报辅导班,就在京东买了一本考试大纲解析,加上配套的 1000 题,过了一遍大纲解析,一遍 1000 题。其实本来是打算 11 月中旬左右先过完第一遍,然后 12 月初之前再巩固一遍,结果最后连第一遍都困难,惭愧。当然估计也是因为之前考过一次,大概知道就那么几个部分。12 月初的时候就买了肖老的 8 套题和 4 套题,4 套题简答全部背诵,12 月份的时候其实基本上都用来被肖四了,以至于冷落了专业课哈哈。肖 8 选择题一定保证过一遍,简答可以看一看。肖 4 简答一定要背, 1、2、3 这样有重点的背。考场上就尽量把自己背的写上去,调动自己的脑细胞,想方设法用到自己背过的内容。

政治一定要多关注时政,时政真的能占大一部分,除了选择题最后几题就是时政题。其他的选择也好,简答也罢,都跟时政关联。其次,想要拿高分,选择题不能失分过多,简答其实并不能拉开多少分,选择就不一样了。大家可以多加一些考研的群,里面经常有分享各种学习视频。挑适合自己的,看一看。我在冲刺阶段不记得从哪里找到了肖老师的视频,听了听,记得考了两道多选题。

至于时间分配问题,有人 6 月就开始看政治,有人 11 月才开始看,我觉得这个看个人情况,结合自身条件合理规划就行。

参考书:2020 年考试大纲解析和配套的 1000 题,徐涛的冲洗八套卷、肖八、肖

基英考了 67 分,和我预期的差不多,甚是惭愧,英专生基英能考这么低。后来出了复试名单,看到有 90 分的,才感觉到自己是真菜。其实好在兰大不卡基英,看过好几个学校要求基英,像东南大学,基英必须 68 分以上,可见基英的重要性。

首先说说题型,兰大的基英试卷应该比前几年简单一些,尤其是阅读理解部分。前几年阅读真题里有诗歌鉴赏、A-E 这样 5 个选项的选择题,今年全部是四个选项,内容也不难。第一部分选择题,占了 30%,全部是词汇,往年很多都是SAT/GRE 里的真题,今年估计也是,估计这也是我失分最多的一部分,因为说起来特别惭愧,我基本没怎么背过单词,选了一本新东方的“TOEFL 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背了可能就一半,而且这本书还比较基础。再就是做了一些二笔综合的真题,当然也只是做了,记住的估计不多,惭愧惭愧。阅读一定要保证每两天至少一篇,考试前一天一篇。兰大往年作文很多都是 SAT 的真题,今年题目有些记不清了,但还是比较简单的。作文也是在最后几天大概写了写,就上了考场,所以这一科考这么低真的是有原因的。还有复试时候紧张,可能也是觉得自己单词量太少,没有底气。大家引以为戒。因为这一科实在是太低了,所以写不了多少,抱歉。

参考书:兰大历年真题、新东方的“TOEFL 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二笔综合真题、星火专八阅读、有道词典(只看牛津词典部分)、英语专八精品范文 100 篇、星火专八写作、大学的基英课本等等。

今年的翻译基础就英译汉(80 分)和汉译英(70 分)。英译汉部分是苏格拉底的雄辩术,里面有很多古希腊的人名和地名,题量较大,相对来说比较难。汉译英是跟知青下乡有关的两小段,都比较简单。

18 年的真题汉译英是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关于“大楼、大师与大爱”的节选,英译汉是罗素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可见对文学翻译的挚爱程度。考兰大的可以多留意这一块。

这科得分比我预期高出不少,其实还主要得益于大学时代,大二的时候有一位已经老师,比较有个性,可以说对我们每个学生影响巨大。他教会了我们从京东用优惠券淘书,背新概念 2,每次课前都有一段 Friends《老友记》的听写,或者打印一些讲胡适、钱钟书、张伯苓、沈从文、周有光、John Stuart Mill, 中央研究院等等的英文材料,还有一些语法、翻译、写作等得 Odds & Ends,占用大概 15-20 分钟的时间来讲解这些资料,然后才开始讲课。课本除了学校发的基英课本之外,我们有一本很厚的堪称包罗万象的红宝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挑细选,有陆谷孙先生作的序、很多罗素的 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幸福之路》节选,Samuel Johnson 有名的《英汉大词典》的序,选自《共和国教科书》的 作的评语,……在大学毕业后,走到哪都带着这本书,每次有啥英语考试之前都拿出来温一温。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就像读一本书,比如《红露梦》,人生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理解,那时候其实对这位老师没有太大感觉,现在才真正理解他在自己学生身上倾注了多少心血,才深刻体会到了那句“师者父母心”。对这位老师真的是特别感恩,可惜已没脸再去联系。还有一位老师,基本上每位考翻硕的小伙伴都知道他 ---- 武峰老师,他的12 天系列的翻译丛书,尤其是 12 天突破英汉翻译和 12 天突破英语语法,一定要看一看,书不贵,我的书都是京东买的,基本上都是用优惠券满减。还有视频课,很多,武峰老师有面授班也有网课,这个渠道特别多,我就不细说了。

翻译量和手感是要保证有的,除了政治以外,我可能做得最多的还是翻译。用的素材也是五花八门,练过二笔、三笔实务真题,还有散文佳译 108 篇,星火专八阅读也有参考译文,还有红宝书里的篇章。一定要有参考答案,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哪里不足,还有听了武峰老师的翻译视频。7后期一定要关注“中国高翻团队的微信公众号”,加其学长的微信,因为兰大不考词条,但其他学校基本上都考词条,冲刺阶段学长发的词条百科里考了好几个。

参考书:真题、大学的基英课本、12 天突破英汉翻译和 12 天突破英语语法、散文佳译 108 篇、二笔、三笔实务真题、星火专八阅读、中式英语之鉴、武峰老师的视频

百科这科我其实没怎么准备,兰大的百科除了考古文比较多,其他还是比较简单的。第一部分是词条翻译,考了一些像“丝绸之路与丝路花雨”、“五四运动与美国独立战争”、“985 与双一流”、 “林书豪与梁实秋”、“元曲四大家与明四家”、“古希腊三杰”、“博鳌亚洲论坛”“欧洲四国与。。。”等等共十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词条部分主要还是多积累。因为每年都会从历年真题里考那么几个,像今年的“五四运动与美国独立战争”、“林书豪与梁实秋”都是历年真题里的。我前面提过兰大外院的首任院长水天同先生就是翻译莎士比亚的大家,所以大家也要结合外院的历史多看看,把握一下大致方向和内容。

平时骑车的时候听听“喜马拉雅”,上面有翻译硕士黄皮书里的百科词条。再者,从中国高翻团队那里买了一本历年真题里的百科词条,没必要背,过一遍,保证考试的时候能写到手抖。还有关注“中国高翻团队”的微信公众号,后期会有各种词条,这次真题里好像考了 3 个,双一流那个,博鳌亚洲论坛那个,还有一个记不太清了。

应用文写作这一块,我把历年真题里的应用文全部都自己写了一遍,今年的真题跟 15 年的形式一样,写一篇征文通知,因为之前也练过手,所以没什么太大问题。兰大的历年真题 16 年是“申请”、17 年是“宣传广告”、18 年是写“一封信”,看出来都不是很难,只需要多练练,记住框架完全没有问题。考试前我好像找了个应用文写作的大概模板,渠道记不清了,大概背了背。还有看过夏晓明老师的《应用文写作》这本书。

百科的大作文部分,看一看历年真题,发现近几年发现都是古文。先翻译古文,然后再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 700 字左右的文章。翻译还挺长的,作文 700 字比较好些。今年的古文是孔子的“名正而言顺”相关的,这其实在17 年的大作文部分已经考过了,所以可见真题的重要性。18 年是“卖桔者言”,16 年是“曾国藩家书”节选,15 年是陈寅恪先生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总之,多看古文是没有坏处的。再提一句,兰大爱考教育、治学相关的,比如 《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伯爵教子书》、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等,都可以读一读,还有西南联大的大师们、王国维、陈寅恪等那个时代的文学大家们,也要知道一些。大家可以看看纪录片《大师》,大学的时候基英老师经常拿《大师》当我们的素材,很不错。

至于时间怎么分配,还是要根据自己,因为我确实没有计划,大作文基本上没怎么上手写过,也是最后几天才狂看真题,就是想起来一出是一出,说白了就是吃老本,没有参考价值。百科这部分其实还是跟平时爱看书有关,我喜欢纸质版的书,喜欢买书,喜欢看书,经常淘一些绝版的书,睡前拿出来《古文观止》、《道德经》、《论语》等等翻一翻,所以也积累了一些素材吧。用的时候就水到渠成,写起来不是很困难。说白了,百科主要是考积累。

参考书:真题、翻译硕士黄皮书、中国高翻团队的百科词条、中国高翻团队的微信公众号、《应用文写作》、古诗词等等。

资料中,排第一位的当然是真题,真题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真题获取的渠道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我还上过当,在考研帮上看到一个 QQ 号说卖兰大真题,结果买回来真题是假的,被骗了 120 块钱,是不多,还是请大家引以为戒。后来我是看经验贴找了一位兰大的学姐,但学姐的真题上面有自己写的答案,可以参考,想自己做最好还是买空白的。还在闲鱼上买过,乱七八糟的也没用上。最后买的才是实际能用到的,是淘宝的一家店,挺好的。

其次就是各种视频资料、辅导班。报不报班,报什么样的班,都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至于其他电子版资料,拿到资料后一定要看一遍资料,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其他可以不看了,因为现在资料太多太杂。

1) 没有合理的规划,我其实就大概写过一个计划,实施的时候完全跟计划脱节,复习后期时候就完全扔掉计划了。

2) 拖延症,拖延症是很多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我自己就是那种不到最后一刻不行动的人,这次初始亦是如此,所以基英考那么低。

3) 自控能力差。这一点我自己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生活中就随心所欲,准备考试的时候亦是如此。这也是我和我那些同学差距甚远的主要原因,大学时期的那位山东学霸一年 365 天都是 6 点半起床,我都是睡到自然醒…….

兰大的复试比较晚,众所周知,今年是线上复试,题型和内容都变了,进行现场笔试是不可能了,都改成了线上视译。初试成绩占 60%,复试占 40%。即便如此,对于考笔译的来说,线上还是有些吃亏,因为有些人的性格原因,心理素质原因等等,改成了视译对于那些面试紧张的人来说并不是好事,就像我,一紧张就脑子一片空白,自己都不知所云,何况面试老师呢。另外线上面试,还很不适应,怕设备啊、网络啊之类的出问题,面试的时候思想也不太集中,还紧张。

但万变不离其宗,经过这次疫情,大家肯定有诸多感触,真的要适应每一种考试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只有自己适应别人,才能生存,才能成功,适应不了那结果只能自己承担。

兰大复试用的是钉钉,没有双机位,老师会提前一天联系调试设备。

面试时间一个人大概 15 分钟左右内容一篇英语文章,会有一个题库,从里面抽题,每个人可以换一次题。我抽到的是人类社会学相关的文章,先是给 5 分钟通读整篇文章,然后朗读前两段,英译汉视译前两段,总结一下整篇文章,老师还会挑出一两个句子,通常是理解不太到位的句子,再问一问。我当时感觉文章还挺简单,但就是没有翻译出来 fishing(渔猎)和 gathering(采集),一紧张压根就没反应过来,所以很糟糕,当然这一块的知道也是很欠缺的。

因为视译不太好,所以总结的时候也是脑子一片空白。很惭愧,复试竟然以 0.2 分之差被刷。兰大往年可能有一些翻译理论相关的问题,今年没有,自我介绍也没有。而我花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看了好多文献,自己总结还手写了两大本理论,都没用上……

往年的面试中还有笔试,占 50%,笔试内容汉译英部分经常是古文翻译,比如《送东阳马生序》、《牡丹亭》、王国维的《红楼梦》评等等。这些可以参考罗经国老师译的《古文观止》;英译汉部分经常考 Chesterfield 伯爵写给他儿子的信,The Great Letters,网上搜电子版的,拿来翻译就可以。再有就是视译部分,视译一定要多练,我最糟糕的就是视译,所以才复试失利。推荐秦亚青老师的《英汉视译》这本书。其他的还需要自己找素材,几年的 COVID-19,等等。

翻译理论部分,历年考过:

  1. 为什么翻译是一门艺术?
  2. 翻译在人类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3. 为什么选择兰大 MTI?
  4. 列举你知道的翻译理论或翻译技巧,举个例子证明怎么运用的?
  5. 你知不知道 XXX,一个翻译家,他翻译过什么作品?等等。
  6. 至于 21年复试考什么,谁也不知道,也不好预测。

还想提的一点就是一定不能紧张,我是调剂到川外的,兰大复试的时候特别紧张,不知所云,脑子一片空白,还有心理暗示就是感觉过不了,结果果然没过。

川外复试的题比兰大的专业一些吧,没准备,当时也没时间准备,调剂的时候就一直看手机,生怕错过什么重要通知,压根没看书,直接上了,发挥正常,成绩也不错。有时候真的越想得到什么越得不到什么,可能是那种心情太迫切,给自己压力太大了,一志愿复试才没过。

参考书:秦亚青《英汉视译》、罗经国《古文观止》、The Great Letters,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高级翻译与实践》等等理论相关书。

调剂真是一件特别糟心的事,我调剂之路还算顺利,第一次就成功上岸了。

当时因为兰大的复试没过,心理说实话有些崩溃,所以调剂的时候都选的特别保守,选了川外,宁夏大学和兰州交通大学,都收到了复试通知,川外复试的最早,出来过了,犹豫再三,还是选了川外。其实有很多不甘心,后悔自己没报个 211冲一冲,不想还去外院等等,甚至两个晚上都睡不着,最后还是接受了。

20 号 0 点开始网上填报志愿,兰大的结果是 19 号晚上 6 点左右才出的,16号就复试完了,有些一言难尽。其实复试完就觉得可能过不了,所以之前一直在看调剂,也庆幸自己提前看了调剂,要不然真的乱了阵脚。一开始选的是首师大、中国地质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或者别的至少是个 211,再加一个保底的志愿,后来加了个河北工业大学的群,才发现那已经是第三个群,而每个群的容量大概是 500 人,跟大家聊了聊,有本科南开的,最后选了华北电力大学,确实没有学校可以调剂,北上广太热,又不敢太冒险,所以我报志愿的时候就特别保守。

关于报志愿,虽然一次可以填三个平行志愿,但三个志愿其实要有梯度,有一个冲的,有一个保底的。每个学校开调剂系统的时间都不一样,教育部规定至少 12 个小时,有些学校像河北工业大学开放 13 个小时,宁夏大学开放 24 个小时。另,每个志愿一般会锁定一定的时间,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提前跟研招办老师联系,尽量多加一些调剂群,了解报考同一学校的其他同学是否收到了复试通知,若其他人都收到了,自己没有收到,就赶快打电话给研招办老师,让给解锁,脸皮一定要厚,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不得马虎。研招网填报志愿的时候有一个进度条,可以查看自己志愿的进度。有些学校比较好,筛选没有通过的学生全部解锁,这样的话有时间报考其他学校,但有的学校明确规定不给解锁,等锁定时间过了才能解锁,所以了解信息真的至关重要。

川外复试采用的是学信网双机位复试,内容分了五个部分

第一题是英汉视译和汉英视译,我抽到英译汉是迪士尼乐园面对疫情相关的,汉译英是苏宁电器的管理相关的文章;

第二题是英英复述,是印度婚礼花费巨大的一小段文章;

第四题是理论或者翻译相关的问题,被动语态如何翻;

第五部分是即兴演讲,围绕“少数民族上大学应不应该有特权”。

每道题老师都会给 2min左右的时间来准备,老师也很温柔。

我当时字体特效小,傻到不知道调大一下字体,一直趴桌子上,但还是没紧张,全程就是放飞自我那种形式,很轻松,前一天看到有即兴演讲也是紧张了一阵子,后来就完全不在乎了,大胆尝试,正常发挥,所以面试的时候切记不要紧张,紧张也不要表现出来。

今年的调剂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异常惨烈。因为受疫情影响,大家都一志愿要满了,往年我这个分数还可以考虑西安的像陕师大、长安大学、西外等陕西的高校,离家近,以后也想去陕西。今年人家都不要调剂,就连甘肃省的西北师范大学都不要调剂,甘肃只有兰大要调剂,还有兰州交大。所以可见选择学校的重要性了吧,一起被刷的一志愿兰大的好几个人去了兰交大,调剂兰交大笔译 377 以上才有机会。而兰大往年都有调剂上的不去,也就是补录,今年没有。调剂情形可见一斑。

奥迪卡·王尔德曾无限感慨:“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另一种是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我这情况,好像是两种悲剧都有吧。对于人生治学成才,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送给自己,也送给正在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考研人, 无论你现在处于哪种境界,将来有一天,相信你自己一定能达到第三种境界。别抱怨付出没有回报,那是应为你的付出还不够,积累的越多,越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就看书一样,看得多了,书里的思想自然会融入你流淌的血液中,等你以后遇上问题,上了考场,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就在脑海中一下子显现出来。加油,相信自己!

写到这里,算是给自己的考研生涯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希望啰里啰嗦写了这么一大堆,真的可以帮到 21 年的考研同学,预祝你们都能成功上岸!

【2020考研帖汇总】

更多年份和学校的经验贴,请直接在公众号号内搜索。直接输入学校简写和专业即可找到更多经验贴。

,摒弃原有欧美大学模式,转而学习苏联单科大学模式,编译苏联教材,把民国时期的综合性大学分解重组成苏式的专业学院校,这也开启“地名+学科”命名大学的模式,中国也一夜之间冒出许多专业性高校,比如某某师范学院、某某工学院、某某农学院、某某林学院、某某财经学院等,最著名的就是。许多综合性大学都受到了专业力量上的损失,这次。

当年为了大力发展工业,全盘照搬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先后成立了很多专门的工业部(化学工业部、石油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电子工业部、航天工业部、机械工业部、轻工业部、第二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等等),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个部委,仅是(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八机械工业部),这些专门的工业部除了行业性的行政管理、技术支持外,还负责所属工厂企业的规划建设甚至经营(那时的“政企合一”,除了中央各部委,各地方也都有省属、市属的工业企业)。后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政企分离,加入WTO,也为了化简臃肿的政府机构,国家先后裁撤了这些专门的工业部门,逐渐统一成了现在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部分。而之前的专门的工业部门或是先过渡为行业总公司(有些像铁道部变成铁路总公司那样),后来又变成了行业协会、联合会,或是变成了现在国资委管理的一级央企集团。而当年部委直属的工厂企业,有的改制、有的破产、有的兼并演变为一级央企集团的下属各级企业。

而当年这些部委主管各自领域里的一切,,那时都以我们是某某系统大学为傲,规格和地位自然比省属学校要高,自我感觉也更加良好。然而,自1990年代起,各部委按照国家部署下放了很多学校,形成了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2000年2月12日,教育部、国家计委(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指出:除()以及外交部、国防科工委、国家民委、公安部、安全部、海关总署、民航总局、体育总局、侨办、中科院、地震局等,国务院其他部门和单位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学校。 加之以前的有些部委都被撤并合转,自身都被灭了,所属大学自然被瓜分,部属高校诸如化工学院(化工部)、矿业学院(煤炭部)、地质学院(地质部)、纺织学院(纺织部)等校高校都随着行业的没落,纷纷摘掉具有行业特色的帽子(),化身为理工大学、科技大学、工程大学等走向“综合”之路看得人眼花缭乱,而部分部属高校上不疼下不爱自此一蹶不振。

纺织高校的名字就象时装一样,频频变脸。叫人难以产生悠远的历史感,由于文化积淀而产生的自豪感也荡涤一空。倒是应了那句古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象笔者这样有怀旧情绪的的人是不是也要象九斤老太那样叹息:如今的豆子也比从前硬多了。曾经隶属于原纺织工业部(1993年后改为中国纺织总会,,还穿地更光鲜了,)的高校有8所,也被业界称为“八大纺院”。

1.华东纺织工学院――〉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1999年,中国纺织大学与上海纺织专科学校合并更名);

2.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改名);

3.北京纺织工学院――〉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北京服装学院(1987年改名);

4.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大学(1997年4校合并);

5.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北工程科技学院(2001年改名) ――〉西安工程大学(2006年2月)

6.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工程学院(2000年改名)――〉浙江理工大学(2004年改名);

7.武汉纺织工学院――〉武汉科技学院(2000年改名) ――〉武汉纺织大学(因为已经有武汉科技大学,故无法直接升级为“大学”,)

8.郑州纺织工学院――〉中原工学院(2000年改名)。

在纺织风光的时候,纺织工业部直属高校有三个: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工程大学)。1998年随着政府机构的调整,这些院校分别划归教育部或地方。当时,纺织行业很不景气,报纸、电视上天天都有纺织工人下岗的新闻,作为学科专业比较单一的纺织行业院校,招生不可能不受到影响。纺织院校纷纷更名表示割断与纺织业的联系,大都选择了“工业”、“工程”等通用的校名。不可否认,改名之后的纺院正赶上高校扩招,生源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各校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2000年前后,“八大纺校”全部脱掉了“纺织”的外衣。全国纺织院校及有纺织系科的学校有二十几所,而今仅剩下一所独立的“纺织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而且还是无法升格为大学无奈改回带纺织ID的。其他一些纺织院校“变脸”如下:

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大学(1993年4校合并)

沈阳轻工业学院――〉大连轻工业学院――〉大连工业大学(不断并入纺织业中专学校,辽宁纺织专科学校、辽宁纺织工业学校、辽宁纺织工业学校中日服装艺术分校等)

南通纺织工学院――〉南通工学院(1995年改名)

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河南工程学院(2007年3月合并改名)

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湖南工程学院(2000年改名)

以下两所纺织院校未更名

北京服装学院(全国第一所以服装命名),然而服装是个专业,学科中包含专业,用专业名来概括学科,甚为不妥。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坊间曾有传言,“成都机械电子高等专科学校”和“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两所四川顶级的专科院校,当地政府原本计划让两所学校联合升本,不过后来纺织高专退出,放弃了升本,并把自己建设成为了“国家级骨干专科学校”。而电子高专则坚持不懈地升本,最终成功升级为成都工业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英文名已经叫Chengdu Textile College,改名为“成都服装学院”应该是下一步目标。不过至今似乎仍然没有升本的计划,因为在学校的官网中,已经明确了发展目标是:学校建设成“轻纺特色鲜明、国际优势明显”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真是初心不改,一直坚持办专科。也许现实是“世界级骨干专科”也没用,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地位还比不过民办三本。)

“去行业化”后的校名尴尬

和其他院校一样,武汉科技学院校名“去行业化”后,也带来了学校标志的模糊不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770所普通本科类院校中,冠以“科技”、“理工”、“工业”字样的高校有115所。仅就湖北高校而言,就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9所。学校党委书记尚钢称,大家交换名片后,常常需要对校名进行“翻译”:“我们就是以前的武纺院,你们过去是干什么的?”对于改名10余年的武汉科技学院,连许多跑教育口的记者,也搞不清楚它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更不清楚它的特色在哪里。许多媒体都把它与另一所高校――武汉科技大学混为一谈。不过,武汉科技学院最终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逃离了与武汉科技大学的纷争。

后,诞生了“,”,分别是:东北区2所:东北工学院,大连工学院;华北区1所:北京工业学院;华东区1所:南京工学院;华中区1所:华中工学院;西北区1所:西北工学院;西南区1所:成都工学院;华南区1所:华南工学院。1988年,不少工学院纷纷成功更名。

1、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更名时间:1988年4月)

2、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更名时间:1988年3月)

3、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更名时间:1988年5月)

4、成都工学院――〉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1994年4月与四川大学合并)

5、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更名时间:1993年,其实算是复名)

6、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5月26日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

7、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更名时间:1988年1月)

8、西北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1957年10月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

八大工学院中,北京工业学院和西北工学院属于国防类,东北工学院属于冶金部,成都工学院属于中科院,其余四所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华中工学院和大连工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四大工学院”。而这“四大工学院”升格后,而今全都位列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八大工学院大多升格某某理工/工业大学,除了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南京工学院则采用了历史上的曾用名――东南大学,比起其他学校听起来像个综合大学。其中,成都工学院在1978年改名为成都科学技术大学,1994年与同根同源的四川大学合并更名为四川联合大学,影响招生后再次改回四川大学。华中工学院在1988年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5月26日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为华中科技大学。其余六所工学院,都是独立发展,成为各地区的代表性工科大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浙江医科大学(并入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

西安医科大学(并入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白求恩医科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

山东医科大学(并入山东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医学院在这一年更名为医科大学 后来都被合并了

1985年这一年,不少医学院纷纷更名成功。包括最早被列入国家“211工程”的四所综合性重点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目前是卫生部直属的唯一医科大学,实力在所有医学院中是第一名。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协和医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8年制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后来停办,1979年8月复校,校名改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1985年改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流行大学合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另外挂牌: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已经入选双一流学科高校,正式宣布和清华大学离婚。以后清华大学你走你的世界一流建设大学之路,而北京协和医学院走他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中山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医学院(发源于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与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组立华南医学院。后更名为广州医学院,1957年改名为中山医学院,1985年,改称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10月和中山大学合并。)

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1985年,北京医学院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后来并入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1953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后来并入四川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创立时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后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32年独立为国立上海医学院,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国立医学院。后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在1985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并入复旦大学,成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同济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发源于国立同济大学,后来被调往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成立了中南同济医学院,是卫生部直属高校,1985年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后来并入华中科技大学,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齐鲁医学院历史可追溯至1864年创办于山东登州的文会馆,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医学院校之一。1952年由齐鲁大学医学院、山东省立医学院、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合并成立山东医学院。1985年山东医学院更名为山东医科大学。2000年并入山东大学。)

西安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成立于1912年10月26日,这是中国政府举办的第一所国立西医学校;1928年11月,更名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1937年西迁陕西组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坚持医学教育八年余,后历经西北医学院;西安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安医科大学,成为原卫生部直属重点院校;后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当然也不是全在这一年改名……湖南医学院1987年更名为湖南医科大学,吉林医科大学1978年更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

建政之初,国家基础产业薄弱,冶金尤其是钢铁产业就成了发展的重点,“以钢为纲”、“钢铁元帅升帐”,最高领导提出“提出钢铁产量要在15年左右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英国”。1958年“大跃进”高潮中为追求钢铁产量而掀起全民炼钢运动。社会就业莫不以进钢厂为荣,求学非钢院不欢,受追捧程度一点也不亚于今天的国网、某电某邮。而且彼辈还真不负众望,超英赶美自不必说,钢铁产量都弄成了第一名:中国(不包括河北省); 第二名:中国河北省(不包括唐山市);第三名: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不包括瞒报产量)。牛B归牛B,却把自己带沟里去了。目标既已达成,自当鸟尽弓藏,于是乎,冶金部撤销,降为居委会大妈性质的行业协会。钢院们心知不妙,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大哥北京钢铁学院……。“慌什么慌?伟人不是说了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咱就更名为科技大学,照样是第一,照样有得混!”钢院们遂摇身一变,。北钢变北科大,武钢变武科大,包钢变内蒙科大,马钢变安科大……,就连在业内搬砖砌墙的冶建院也跟风更名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都由落后过剩产能摇身变成了第一生产力。考生们,小心哦,你看到的某某科技大学祖上可能就一打铁的!

冶金工业部曾经是主管全国冶金行业的职能部门。1998年,国务院将冶金工业部改组为国家冶金工业局,成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管理下的主管冶金行业的行政机构。2003年国家冶金工业局被撤销,原冶金部的一些行政管理职能分散到国资委、钢铁工业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钢铁产能不但没下降,反而都严重过剩……

1、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

2、中南工业大学(中南矿冶学院)、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组建→中南大学

3、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

4、鞍山钢铁学院→鞍山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大学

5、包头工学院→包头钢铁学院(与包头医学院、包头师范学院合并)→内蒙古科技大学

6、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冶金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7、马鞍山钢铁学院→华东冶金学院→安徽工业大学

8、西安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9、昆明工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之后云南工业大学并入)

10、江西冶金学院→南方冶金学院→江西理工大学

11、广西冶金专科学校→广西矿冶学院→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桂林工学院→桂林理工大学

12、石景山冶金学院→北京冶金机电学院→北方工业大学

13、山东冶金学院→山东冶金工业学院→青岛建筑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

“建筑老八校”,是业内乃至学界对较早开设建筑学相关专业,且在行业内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八所高校的概称:是指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原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除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其余7所均为211,985高校。

建筑老八校又分为“四大”: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四小”: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新八校”: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深圳大学;“建筑新四军”: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与沈阳建筑大学,是“建筑新八校”中的四所。

矿业类院校原来大多属于煤炭工业部管理。1998年该部撤销后,行业院校纷纷改名弃煤,大多更名为科技、工程、理工,是典型由冷门变热门,简直就是改名鬼才。

1、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 分为徐州校区与北京校区,但是两地独立办学。

2、华北科技学院: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华北科技学院

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煤矿学院→阜新矿业学院→辽宁工程科技大学

4、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山东煤矿学院→山东矿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

5、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矿业学院→西安科技学院→西安科技大学

6、河南理工大学:焦作矿业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焦作工学院的唯一关系是占着它的校舍)

7、安徽理工大学: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炭学院→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

8、湖南科技大学:湘潭煤炭学院→湘潭矿业学院→湘潭工学院(湘潭师范学院并入)→湖南科技大学

9、黑龙江科技大学:鸡西矿业学院→黑龙江矿业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

10、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工学院→太原工业大学(山西矿业学院并入)→太原理工大学

11、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煤矿学院→河北矿业学院→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建筑科技学院→河北工程大学

12、华北理工大学:唐山煤矿医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理工大学合并→河北联合大学→华北理工大学

13、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煤炭工业学校

14、鸡西煤炭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

15、山东工商学院: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

16、淮北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淮北师范大学

历经多次改名,不忘初心,始终不离本行,默默看着各种蹭热度小弟的老大哥――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学院1950-北京矿业学院1953-四川矿业学院1970-中国矿业学院1978-中国矿业大学1988)。

直属电力工业部的16所高校 大多被合并

1998年3月电力工业部已经撤销,国家电力部从成立到撤销,起起伏伏、历经波澜,曾三次成立电力部,三次重组,见证了中国电力行业的成长与发展,其实电力部曾经有16所直属院校,如今绝大多数被合并。

1、北京电力学院→华北电力大学

学校校部由设在保定变更为设在北京,分设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

2、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已并入华北电力大学)

1995年,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

3、东北电力学院→东北电力大学

始建于1949年后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

4、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已并入武汉大学)

如今已成为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5、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电力大学

6、长沙电力学院(2003年4月与长沙交通学院合并组建长沙理工大学)

7、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并入北京交通大学)

8、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参与合并组建沈阳工程学院)

9、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6月,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与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合并升格,组建南京工程学院)

10、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隶属于国家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国家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唯一直管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11、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2、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3、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4、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并入山西大学)

2014年并入山西大学,成为山西大学大东关校区,原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改建为山西大学的本科部。

15、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已合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

2000年3月,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

16、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组建成立三峡大学)

2000年5月25日,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三峡大学。

另外: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是水利部的,不是电力部的。

建政初期的五大地院,直属于地矿部,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地学人才,为祖国地质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已过去了将近70年,这五大地院,经过不断的调整和改革,依旧在不断前行。

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两校独立办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长春地质学院――〉合并到吉林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西安地质学院――〉1996年更名为西安工程学院,2000年合并组建长安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公路交通在国内牛气冲天;

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省部共建高校(由国土资源部和四川省共建)

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地质大学;

以上五所是原隶属于地质部的学校,下面还有一所原隶属于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学校:

华东地质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工委共建。

1952年院系调整,中央有关部门选定在北京西北郊建设“学院区”,统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8所)高等学府,“八大学院”之名就此产生。分别是北京林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医学院。

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由清华大学航空系、四川大学航空系、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合并组成。

北京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地质系科合并组成。

北京林学院(今北京林业大学)由北京农业大学、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

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由北京工业学院、唐山铁道学院、山西大学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等校冶金系科及北京工业学院采矿、钢铁机械、天津大学采矿系金属组合并组成。

北京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由清华大学矿冶系、北洋大学矿冶系、唐山铁道学院矿冶系、中国矿业学院合并组成。

北京石油学院(今中国石油大学)由清华大学石油系、化工系为基础,汇聚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师资合并组成。

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建院并更名为北京医学院。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由北京农业大学机械系、北京机耕学校及农业专科学校合并组成。

,中央决定将十三所重点高校迁出北京,学院路“八大学院”中的矿院、地院、林院、油院积极响应,马上搬迁到了外地,矿院1969年开始迁往四川重庆,后又被安置到合川县三汇坝,1982年则迁往江苏徐州矿区;地院迁往湖北武汉;油院迁往山东东营胜利油田;农院先是迁到了重庆后又迁到河北邢台;林院辗转云南昆明、下关等地办学;而其它学校则继续观望。迁移的几年中,学校只招了工农兵学员。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几个风雨飘摇的学院才陆续回到北京。他们中大多数重新回到了学院路,林院,农院原校址复校,而地院、矿院、油院等高校都开启了异地办学模式,你也许已经注意到了其中有好几个大学的名字后面都加了(北京),这可能是这些大学永远也抹不去的伤痛。地院和林院虽然校园相对保存完整,但是校园内都有大量土地被相关的研究机构占去,而钢院、航院等因为当年的观望,没有搬迁,校园保存得相对完整。最惨的油院,由于旧址已经完全被家属院和石勘院占去,以至于无地复校,搬到了昌平区,油院从学院路消失。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八大学院”陆续更名为大学,而且无一不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还是。“八大学院”在各自专业领域独树一帜,而且还是引领者。比如北航的航空航天,矿大的采矿、安全等,北科的材料,地大的测绘、地质,以及提到医、农、林,谁有能不想起北医、中农大和北林呢?在各行业领域八大院校不仅仅有竞争力,而且一直是引领者。不过现在的的发展趋势是综合性院校,各种所谓的学校排名都是看综合能力,所以排名都不高,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2017年9月,国家双一流名单正式公布,学院路上的“八大学院”全部入选,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北大医学部都顺利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成为其中一部分,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马路东侧(4所)从南到北依次是:

1、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合并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回归母体);

2、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八大学院中更名最彻底的);

3、北京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中国农业大学;

马路西侧(4所)从南到北依次是

5、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7、北京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

8、北京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

随着“八大学院”的兴建,在学院区从南到北修建了一条南北走向的路,南起蓟门桥,北至清华东路,全长5.59公里。1954年年底建成通车,因路两旁拥有众多学院而得名“学院路”。当时通过学院路的公交车为31路汽车,该路车首发站开始是西安门至颐和园,后改为平安里至中关村的331路。50年代学院路上“八大学院”的辉煌时过境迁,他们纷纷与国际接轨,变“学院”的牌子为“大学”,有人戏称,学院路上无“学院”。有道是“穷石油、富钢铁、了不起的大矿业”。学院路上的“八大学院”作为国内行业高校的象征,其荣辱兴衰就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的学院路上,分布着20多所新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变得更加热闹和繁华。这里仍是北京乃至全国最重要的教育科研中心。

石油院校指行业管理时期隶属于石油系统的专业性中高等院校的统称。包括直接隶属于石油工业部的院校如中国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原大庆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原西南石油学院)、长江大学(前身之一:江汉石油学院)、西安石油大学(原西安石油学院)、常州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原抚顺石油学院)、重庆科技学院(前身之一: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原乌鲁木齐石油学校)等,也包括隶属于各油田的院校如渤海石油职业学院、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胜利职业学院等。原部委属学校已按照国务院令划归教育部或有关省份管辖,与三大石油公司共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东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东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大学

长江大学: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北京石油地质学校→大庆石油地质学校→江汉石油地质学校→江汉石油学院→长江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西安石油学院→西安石油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大连石油工业学校→抚顺石油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化工石油学院→武汉化工学院→武汉工程大学

常州大学:南京化工学院→江苏化工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江苏工业学院→常州大学

2017年9月21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出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三大石油院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化工部也已经成为历史,化工部原先直属高等学校共有8所:北京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学院、青岛化工学院、武汉化工学院、郑州工学院、沈阳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动力专科学校、连云港化学矿业专科学校、化工部兴平化工学校。

北京化工学院――〉北京化工大学【211、双一流】

南京化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

青岛化工学院――〉青岛科技大学

武汉化工学院――〉武汉工程大学

沈阳化工学院――〉沈阳化工大学

郑州工学院――〉郑州工业大学――〉与原郑州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合并组建为新的郑州大学。

南京动力专科学校――〉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及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连云港化学矿业专科学校――〉淮海工学院――〉江苏海洋大学

化学工业部兴平化工学校――〉西北工业学校

1. 无锡轻工业学院 (现合并为江南大学,“211工程”)

2. 西北轻工业学院 (原名北京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

3. 天津轻工业学院 (原名河北轻工业学院,现天津科技大学)

4. 大连轻工业学院 (原名沈阳轻工业学院,现大连工业大学)

5. 郑州轻工业学院 (唯一保留"轻工业",现郑州轻工业大学)

6. 北京轻工业学院 (原校址重建,现合并组建北京工商大学)

7. 景德镇陶瓷学院 (全国唯一"陶瓷"命名,现景德镇陶瓷大学)

8.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并入清华大学,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至于武汉轻工大学,是“武汉工业学院”无法直接升格为武汉工业大学,也无法更名为武汉理工大学的无奈选择罢了。

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

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并入南开大学,成为南开大学迎水道校区。该校区于2016年拆除,2017年土地出让;虽然不存在了,反而结局最好,成了985,都成了南开校友。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与广州外国语学院合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军工六校”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等七所高校。其中,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为地方院校,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等5所高校为军事类院校。

这6所高校同根同源,都是由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哈军工分建而成,因而被称为“军工六校”,曾有“一个军工不幸倒下去,六个军工奋勇站起来”的说法。

“国防七子”最早起源于在1961年划归国防部国防科委管理的被确定为国防工业院校的七所高校。

被确定为国防工业院校的七所高校是指:

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学院(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

以上七所为老“国防七子”,现在已经基本不再采用这个提法了。

岁月变迁,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已经不再仅限于国防工业院校。

现在的国防七子,一般是指工信部直属的七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被南京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替代。

是指原兵器工业部直属院校的七所本科高校,都肩负军工事业人才培养的重任,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而今,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先由国防科工委直属后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其余五所高校下放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

华东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

太原机械学院――〉华北工学院――〉中北大学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

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

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工业大学

重庆工学院――〉重庆理工大学

除了北京理工和南京理工两所位列双一流大学,

7所大学中只有北京理工大学1所985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1所211大学,其中北京理工大学还入选了“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南京理工大学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发展最好的两所大学。反之,其余5所大学目前都未入选985、211、“双一流”,均为四非院校,只是地方省属院校,并非“国家队成员”。“国防七子”不仅在名称上更响亮,整体实力上也明显高于“兵工七子”。

老“国防七子”加“国防七子”共9所大学,另有5所入选“兵工七子”,这14所大学的发展之路代表着我国国防兵工的现代化水平之路。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太原理工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并非兵工七子成员。

发现没?南京理工大学是唯一三个皆占一席之地的高校,厉害啊。

曾经闻名全国的三大粮院是专门培养粮油食品行业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名字改得难寻以前的面容。当然粮食怎么了?民以食为天。

南京粮食学校――〉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南京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

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北京粮食专科学校――〉郑州粮食学院+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河南工业大学

武汉粮食工业学校――〉武汉粮食工业学院――〉为武汉食品工业学院――〉武汉工业学院――〉武汉轻工大学

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1949年后创立的五所政法学院(以下简称“五院”)现在已经全部晋升大学之列。它们曾与北大、人大、吉大、武大法律系并称中国法学的“五院四系”,很长时间内代表中国法学教育较高水平。

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更名时间:1983)

西南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更名时间:1995)

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学院合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名时间:1999)

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更名时间:2006-11)

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更名时间:2007-03)

相比“五院”,“四系”消失得更早。上世纪末,综合性大学的法律系、政法系,大都改成了法学院。

“五院四系”不见了,开设法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却随处可见。截至06年4月,全国有法学专业的高校达620所,在校生30万人。而在1977年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三所大学有法律系,仅招200多人。也就是说三十年间,开设法律专业的院校翻了两百倍。相比如潮的法学招生,法学就业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甚至可以说“相当严峻”。以中国政法大学2006级法学专业毕业生为例,毕业后从事本行的只有13%,北京交通大学2006级法学专业104名毕业生中,只有3人从事政法工作。

五大邮电:北、南、重、西、长(吉大)

北京邮电学院――〉北京邮电大学(更名时间:1993年)

南京邮电学院――〉南京邮电大学(更名时间:2005年4月)

重庆邮电学院――〉重庆邮电大学(更名时间:2006年)

西安邮电学院――〉西安邮电大学(更名时间:2012年3月)

长春邮电学院――〉吉林大学(1999年并入)

邮电还守着自己的牌子,托信息时代的福啊,设若另一种环境下,也有可能象纺织院校一样集体“叛变”了。

原邮电部直属的“五大邮电学院”:北京邮电学院(今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学院(今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学院(今重庆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学院(今西安邮电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并入吉林大学)。相比上面4所邮电学院的步步高升(从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在1999年部属高校第二轮调整时,并入吉林大学。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更名时间:1988年)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更名时间:1988年1月)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更名时间:2004年)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更名时间:2006年)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合并――〉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可能也考虑过“北京电子科技大学”这个ID,但是已经存在一所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了)

在原电子工业部有5所大学直属的高校中,其中名气最大的成电和西电划归教育部直属,另外三所划给了各省市直属。在这五所大学中,如今名字里包含“电子科技大学”的高校有4所,只有一所不叫“电子科技大学”。

14所体育学院仅一所体育大学

全国14所专业体育院校有:北京体育大学(双一流)、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

八大美院是指中国大陆地区最具知名度、专业度和地域代表性的八所美术高等院校,包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北京)、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杭州)、湖北美术学院(湖北武汉)、天津美术学院(中国天津)、鲁迅美术学院(辽宁沈阳)、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广州)、四川美术学院(中国重庆)、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没有一所改名为大学的,一直保持学院头衔。

中央美术学院:一个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两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美术学、设计艺术学) 。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博士生。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的教学单位招收博士后 。

西安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三个一级学科均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学、艺术设计学为辽宁省重点学科,艺术学为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2个硕士点,2个市级重点学科(美术学和艺术设计学)。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个专业学位点(艺术硕士)。

四川美术学院:一级学科4个(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为一级学科。

另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具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和设计艺术学、美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清华美院虽然不是八大美院,但一般被称为“三大美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

各中医院校建校之初,均名中医学院,从90年代以来,一批中医学院更名为中医药大学。“十五”期间(2001年到200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助教育部开展了中医药院校更名为大学的工作,促成了5所中医学院更名为中医药大学,6所中医药学校升格为中医药高等专科(高职)学校。截止2019年1月,中国有23所中医学院更名为中医药大学,还称中医学院的就只剩下河北中医学院一个了。河北中医学院始建于1958年,1995年与河北医学院合并组建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恢复独立建制。

2018年12月30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及成都中医药大学组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

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1993)

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1993)

成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1995)

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1995)

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1995.02)

山东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1996)

黑龙江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999)

浙江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2006.02)

天津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2006.02)

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2006.02)

辽宁中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03)

长春中医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2006.03)

福建中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03)

湖北中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04)

广西中医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2012.03)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2013.04)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2013.04)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2015.04)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2015.05)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03)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中医药大学(2017.05)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中医药大学(2018.12)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中医药大学(2019.01)

暂无以中国六大行政区命名的中医药大学

广东医药学院――〉广东药学院――〉广东药科大学(2016年)

华东药学院――〉南京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1986年)

东北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1994年)

以上是仅有的3所以“药科大学”命名的医药类大学,其中中国药科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还被喻为“南药北药”。湖北医药学院、湖南医药学院、齐鲁医药学院、吉林医药学院暂未升格。

民族学院始于1941年9月的延安时期,1950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60次政务会议批准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决定在北京设立中央民族学院,并在西北、西南、中南各设立中央民族学院分院。从1950年到1958年,先后建立了西北、西南、贵州、中央、云南、中南、广东、广西、青海、西藏等10所民族学院。“文革”中,大部分民族学院被撤销或停办。三中全会以后,各民族学院得到全面恢复并有新的发展。1984年,中国决定筹建东北民族学院和西北第二民族学院。1989年,又决定将筹建中的鄂西大学改建为湖北民族学院。

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该校也“创新”出了“Minzu University”这样的翻译,下面地方小弟弟们争相模仿。()

中南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大学(2002-03)

云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2003-04)

广西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大学(2006-02)

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大学(2006-04)

西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北方民族大学(2008-05)

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大学()

贵州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大学(2012-04)

大连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大学(2015-03)

西藏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大学(陕西咸阳)(2015-04)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大学()

自原来的中央民族学院改为大学之后,从2000年起,中南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学院,纷纷升格,“民院”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历史名词。

而内蒙古民族大学并非民院升格的,是2000年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四川民族学院(由“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2009年5月)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由”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升格,2009年3月)

广东民族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8年更名)

“文理学院”并不是热门的ID,而且往往会让人望文生义是文科和理科综合的意思。事实上在西方,文理学院又叫博雅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这里的“Arts”不能简单的理解成艺术,而应该是素质、能力和思想这样的软性的能力。“文理学院”代表着经典、小规模、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是美国高校种类之一,但是并不在名称里体现,比如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等。美国排名第一文理学院威廉姆斯学院在校生有2000人,在美国人心中能与哈佛、耶鲁比肩的。波莫纳学院只提供本科教育,不设研究生院,在校生仅有约1600名。20世纪中国最闪耀的姐妹组合也是文理学院――卫斯理女子学院(Wellesley College)毕业的。

而中国标榜“文理学院”的目的是为了体现“综合性”,更是无法直接叫××学院的无奈选择而已。且他们的前身往往是师范高专,都不太入流以至于更名时用不了好的ID。截至2021年6月,中国共有11所冠名“文理学院”的高校,分别为:宝鸡文理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湖南文理学院、西安文理学院、重庆文理学院、四川文理学院、湖北文理学院、兰州文理学院、成都文理学院、武汉文理学院、昆明文理学院。目前,“文理学院”还没有升级版本“文理大学”,这个有别于其他类似于“科技”、“理工”等ID,当然他们的梦想是直接升格为“××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1992年,宝鸡师范学院、宝鸡大学合并组建,成为中国第一所文理学院。2019年9月申报升格为宝鸡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1996年4月,绍兴师范专科学校、绍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开始就叫绍兴大学(筹),后来去筹失败叫了退而其次叫文理学院,,也曾有呼声要更名为“鲁迅大学”,英文名早就是“Shaoxing University”了。这些年,该校一直在努力更名成为“绍兴大学”,2018年是“冲刺之年”,2019年是“决胜之年”/“落实之年'',2021是“关键之年”。都已经证明失败啦,老尴尬了。在绍兴市政府教育“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到2025年,确保“绍兴文理学院”更名为“绍兴大学”。浙江地级市里以地名直接冠名的仅有宁波大学,温州大学。

湖南文理学院 1999年3月,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德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常德师范学院。2003年2月更名为湖南文理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 2003年4月16日,西安联合大学、西安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后有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和西安师范学校并入,计划升格为“西安大学”。

重庆文理学院 2001年5月,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渝州教育学院合并――〉渝西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   

四川文理学院 2006年,由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名。

湖北文理学院 1998年3月,襄阳师范专科学校、襄樊职业大学、襄樊教育学院合并――〉襄樊学院;2000年,湖北工艺美术学校整体并入;2012年2月,学校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本来,毫无压力改个襄阳学院再升格襄阳大学不挺好么?现在架到湖北这层次再升格都成问题了,冠名湖北好的ID全没了。但是唯有襄阳在“大学”领域还是空缺的,2017年 襄阳市宣布成立襄阳市筹建湖北交通大学工作领导小组,以湖北文理学院为基础,更名办湖北交通大学。

兰州文理学院 2013年4月18日,甘肃联合大学更名。自西南联合大学后,所有的联合大学不是末流就是乌合之众,改名是必然的。规划更名为“兰州文创旅游学院”。

成都文理学院 2014年5月,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成都文理学院。

武汉文理学院 2020年4月9日,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武汉文理学院。

昆明文理学院 2021年4月27日,云南师范大学世博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昆明文理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升格,“211工程”,公办高校;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广播高等专科学校升格,公办高校;

山西传媒学院:华北广播电视学校――〉广播电影电视部管理干部学院,公办高校;

四川传媒学院:成都理工学院广播影视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民办高校;

河北传媒学院:石家庄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河北影视艺术学院,民办高校;

辽宁传媒学院:辽宁欧美艺术专修学院――〉辽宁美术职业学院,民办高校;

武汉传媒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影视工程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民办高校;

南京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转设,民办高校;

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山西传媒学院是全国三所公办传媒本科院校。30年前北广为全国培养主持人的时候,浙广只是专科,华广只是成人大专。现在中传依然天下第一遥遥领先,浙传也就是一个不错的传媒学校之一,山西传媒也就是一般的传媒学校之一。

北京广播学院(北广)和浙江广播高等专科学校(浙广)曾作为同属于国家广电总局的部属高校,2002年之前,在社会上也有“北有北广,南有浙广”的说法。他们在广电系统有着非比寻常的品牌知名度,随着他们升格“北广”和“浙广”也成为了历史。大学积累下来的声誉和品牌多么不容易呵,就为了一些与大学精神无关的似是而非的原因,扔掉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品牌,实在是太可惜了。“北广”在北京或是在她的校友里,都被亲切地称呼为“广院”,而在杭州,“浙广”在校友中也有一个亲切的称呼“广专”,凸显两所学校是名副其实的兄弟院校。

当年“北广”的学生主要是北方生源,当年广电总局为了平衡南北人才的发展,在杭州创办“浙广”,而“北广”为了和“浙广”争夺南方生源,在南京设立了民办独立学院“南广学院”。然而“北广”走的这步棋却有欠考虑,随着“北广”和“浙广”的称谓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中传”或“浙传”,“南广”这个半路杀出的陌生学院在还未诞生前就注定了会失去其生命力和竞争力。随着独立学院转设,2020年“南广”成为了“南京传媒学院”,“南广”果然如流星般消逝了。

曾经的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共同构成了北京影视类艺术高校三足鼎立的局面,她们在北京分别简称为“广院”、“北影”和“中戏”,提到三所院校,旁观者往往会投以一副羡慕的眼神。北京广播学院尽管有许多非艺术类专业,但其仍然以艺术类专业为主,因而她也一直是属于影视类艺术院校,和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一起分享着试图从事影视艺术工作的毕业生们高考前的艺术专业考试时间。而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一方面由“学院”升格成“大学”,提升了自己在高校中的位置;但是另一方面也削弱了自己的专业性,毕竟“传媒”要宽泛得多,同时也要学术得多。目前国内的艺术院校大多是学院建制,包括北影、中戏还有上海戏剧学院,而此次北广的升格,无论从名称、建制还是学科设置上看,显然已经和各大艺术院校不属于同一个级别,北京影视类艺术院校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被打破。

财经领域赫赫有名的“老四所”,这四所高校均是国内最早设立财经专业的高校,典型的资历老、牌子硬、专业强,但是而今只有一所非211。

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

中南财经大学、中南政法学院合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四川财经学院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西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学院――〉东北财经大学;

"老四所“中唯一一所非211高校,学校位于辽宁大连,虽然不是211,但是本地大学生对其认可度甚至超过了当地的一些211高校,尤其是选择财经类专业的学生。

四大财经:央财、上财、西南财、中南财政

四大财经大学是指财经相关专业最好的大学。

财经类大学一直都是高考中的热门院校,"金融四校"是指原先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属,在财经类院校中也都是非常著名的院校。但是在高校的发展中,基本都被合并了,不过在这四校中,还是有一所未被合并。

1、 陕西财经学院(现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2、 中国金融学院(现并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 湖南财经学院(现并入湖南大学)

“老四所”、“四大财经”、“金融四校都有西南财经大学的身影。

当年的八大商学院大多已升格为工商大学,而了。

北京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1999年6月)

黑龙江商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2000年10月24日)

重庆商学院――〉重庆工商大学(2002年1月)

杭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2004年5月)

天津商学院――〉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3月16日)

广东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2013年6月19日)

兰州商学院――〉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4月)

湖南商学院――〉湖南工商大学(2019年6月)

商学院顾名思义就是专门培养商科人才为主的院校。杭州商学院、黑龙江商学院、北京商学院、广东商学院、天津商学院、兰州商学院,都为原国家商业部直属院校,1998年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以来,先后全部改名,升级为大学。

八大商学院四所改工商大学,两所改商业大学,两所改财经大学。这几年冒出一批商学院小鲜肉,如上海商学院,温州商学院,福建商学院、西安商学院等等。

建政初期,国内相继在北方、中部、西南地区建立三所气象学院:北京气象学院、成都气象学院、南京气象学院。

北京气象学院(并入)――〉南京气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气象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是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区别于普通的师范院校,是为高职高专培养师资的高校。然而由于社会对“职教”和“高职”的偏见,除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其他7所纷纷更名避开“职业技术”字眼,甚至用“科技学院”掩盖自己的本职。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该校更名时间:2010年3月)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该校更名时间:2012年3月29日)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该校更名时间:2004年5月)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该校更名时间:2003年)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民族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该校更名时间:2018年)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安徽科技学院(该校更名时间:2005年)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技工师范学院――〉吉林职业师范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该校更名时间:2002年2月)

江苏理工学院: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理工学院(该校更名时间:2012年11月)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正经本科院校,不是专科!不是专科!不是专科。改此名字是想突出学校培养职教师资这一特点,业内人称职教小清华

路人甲:介介,嘛学校的

我: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路人甲:哦,天津师范大学的

我:不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路人甲,哦,天津职业大学

我: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路人甲:哦哦哦,知道了,天津技术师范大学,大专对吧。

我:对,大姐,我先走了。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是全国最早以“应用技术”命名的本科高校。学校由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原国家轻工业部所属上海香料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合并组建成立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6年更名。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2015年4月新设立高校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2015年8月11月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升格

深圳技术大学――依托深圳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筹建和办学,2016年成立深圳大学应用技术学院,2017年8月成立深圳技术大学(筹),2018年5月31日,学校申报设置获得教育部批准通过。2019年10月27日,深圳技术大学正式成立。

Uinversity)。欧美等均无海洋大学概念。

中国的海洋大学校名的演变主要来源于海洋学院、海事学院、水产学院、综合大学等四个方向。

由水产学院更名演变而来的学校,从性质上属于农科类院校,主要以水产类专业为主干学科,“水产”变“海洋”成功的去掉了“养鱼”概念。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海洋学院――〉青岛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学院――〉上海水产大学――〉上海海洋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水产学院――〉大连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湛江水产学院――〉湛江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

浙江海洋大学 :浙江水产学院+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浙江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

江苏海洋大学:淮海大学――〉淮海工学院――〉江苏海洋大学

全国的海洋大学中,只有中国海洋大学前身不是水产院校(尽管他的水产一直排名第一),江苏海洋大学(淮海工学院)前身不是水产院校。前者是985名校,后者是江苏本二线守门员。

湛江海洋大学2009年吞并掉了原来的湛江气象学院,组建新的广东海洋大学,并组建了海洋与气象学院,引入了张书文老师(张老师是袁业立院士的学生,南信大海洋科学系系主任董昌明老师的同学)担任院长以及中国海洋大学/南信大/中科院海洋所/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等一些校友。广东海洋大学的物理海洋研究生培养水平大致是全国第4,当年第一届的本科毕业生也有不少最近从海外归国。这不是简单的改个名字而已了。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琼州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海洋大学(学院)很畅销,河北、福建的海洋大学(学院)也有动作,但是还未成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海洋大学(从职教师范到海洋,跨度有点大。如果更名成功岂不是又要打教育部“严禁去师范、农林”的脸了。)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福建海洋学院”或“福建海洋大学”

  2022年1月15日6时,迎着零下六度的寒风,河北工业大学在红桥校区、北辰校区开启了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本轮检测历时8小时,共完成对7232人的筛查。

  自1月8日本次天津疫情发生以来,全体河工人积极配合,不畏艰难,万众一心,为实现天津社会全面清零贡献着“河工力量”。

  正如校党委书记李强指出,几天来,全校上下闻令而动、昼夜作战,大家在疫情防控中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开展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多努力,形成了强大的战“疫”力量。这里边有干部,有教师,也有学生,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伟大的抗疫精神。

  无数份寒冬中的感动,无数次善意的传递,无数个温暖的瞬间,汇聚成一幅幅河工人抗击疫情最生动的图景。

  疫情防控 “怎么重视也不过分,怎么做细也不过分,怎么抓实也不过分”

  疫情防控,离不开坚强有力的领导,离不开细致入微的安排。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布置会议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赵斌从做好校园防疫、服务保障、离津师生健康管理等方面,就近期疫情防控工作作了细致部署。李强传达了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庭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组教育组来校指导检查时的指示要求,就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提出要求:要深刻认识当前疫情防控的复杂性紧迫性重要性,要坚决推动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到底见实效,要夯实责任确保疫情防控全覆盖无死角。李强强调,疫情防控工作“怎么重视也不过分,怎么做细也不过分,怎么抓实也不过分”。全校上下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紧绷防疫之弦、织密织牢常态化防控之网,上下联动、齐心协力,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站好岗、守好责,全力守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和校园安全稳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工大力量。

名额“秒光”,报名志愿者要提前“占坑儿”

  “这个核酸检测还有没有第三轮呀?要是还有我提前占个坑。”

  “嗯呢。会有的。”

  “我还想再占一个坑,我同学也想来,昨天晚上她没抢上一直跟我念叨。”

  这是结束上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时,两个留校研究生在微信上的对话,他们心心念念、要提前“占个坑”的正是报名当核酸检测中的学生志愿者。据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介绍,在2021级研究生报到的同时,研究生会就在这些新生中发起成立了人数达160人的志愿者微信群,这些志愿者在2021年9月学校的全员核酸检测中就发挥了作用。本次疫情发生以来,学校的每一轮全员核酸检测,都少不了这些青年学子的身影。每次发起报名,名额都是“秒光”的状态。通过一线抗“疫”的经历,他们收获了感动,更收获了自信,收获了成长。机械工程学院2020级研究生张明超说,我们有一份热,便要发一分光。这次的志愿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疫情局势虽让人紧张,但我们的抗疫力量不容小觑。我们坚信:绚丽多彩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志愿服务工作治愈了我的思乡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杨四平老师2021年刚刚入职,学院党委发出志愿者倡议后也第一时间报了名。“疫情来得突然,最初两天,我整个人都是懵的,满脑子想得都是能不能如期回家过年。接到学院党委做志愿者工作的倡议,我觉得自己年纪小,也住在校内,就第一时间报了名。校内志愿服务从中午一点持续到晚上十点多,天气虽然冷,但是检测现场却充满活力。志愿者老师们之前互不相识,但大家都想让其他人多去暖和的地方工作一会儿,自己在风口多坚持一会儿。为了节约时间,大家都自然而然跑起来工作。忘不了工作结束时大家互道“辛苦”!志愿服务工作治愈了我的思乡,我决定和学生们一起在天津过大年。”

  实现 “四个百分百”背后的艰辛

  截至2022年1月13日中午12点,在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有力督促和各单位、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实现了离津人员的“四个百分百”(通知离津师生百分之百、社区报备百分之百、核酸检测百分之百,反馈核酸结果百分百),为全市和全国疫情防控做出了河北工大的贡献。在“四个百分百”的背后,却包含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安全工作处治安科科长陈安一个多月前右手骨折,但仍坚守一线,为准确掌握2021年12月23日以来离津人员信息,他连续数天奋战到深夜。面对多名已离职保员联系困难、配合度差、甚至谎报离津信息等情况,他先后与这些人员的户籍所在地政府机关、派出所联系进行核实。曾经,仅仅为了一名离职人员,他就数次与河北省沧州市,天津市北辰区、西青区、东丽区相关派出所沟通协调,数次请求警方上门核实信息。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最终完成全部离职保安人员的统计工作,用责任与担当为师生筑起保护生命健康安全的铜墙铁壁。

  支起小帐篷,送来“小太阳”

  一杯杯姜糖水,一碗碗热汤面,暖了多少在严寒中工作的检测人员。

  本轮检测,学校又在现场增加了20顶小帐篷,20个“小太阳”,尽最大可能改善检测环境,送去冬日温暖。

  原计划寒假只开放部分食堂,但各校区都有因为疫情不能回家的学生,目前全校所有自营食堂均正常开放。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食堂工作人员连夜在餐桌上安装了就餐隔板,保证同学们就餐时的安全健康。

  让身在异国的他们也能完成防控要求

  疫情到来时,还有70余名外教和留学生仍留在校内学习、工作、生活。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们不知所措,甚至因为语言不通,与其他同学相比,更多了几分茫然。

  党员志愿者、河北工业大学亚利桑那工业学院的陈昭纯老师说,从政策解读到核酸检测安排,从信息填报到核验检测结果,几天时间里,我们打了上百通电话,发出上千条信息,只为让身在异国的他们也能顺利、高效地配合完成各项疫情防控要求,向来自世界各国的他们展示中国速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美国外教Benjamin Dudley才刚刚来到中国一个月,学院就迅速帮助他申请好健康码、行程卡,并教会他如何使用护照登记个人信息,查验核酸检测结果,为配合防疫工作做好了各项准备。

  女儿眼中的抗疫英雄

  看到教师公寓征集党员志愿者,研究生院的陶富老师虽然已经连续加班好几天,但还是毫不犹豫的报名请战,6岁的女儿说“爸爸好多天没陪我了,但是爸爸去当抗疫英雄我很自豪。” “女儿的话更坚定了我的信念,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就要冲锋在前,危难时刻,必须挺身而出,穿上“红马甲”,肩上扛起的是责任与担当。”

  摸底排查、划分区域、搭建检测点,开展核酸信息采集、秩序维护,提醒保持距离,志愿者和各楼宇负责人联动沟通,组织逐楼逐户分段采集,检测现场秩序井然,安全高效。经过10小时的奋战,陶富老师圆满完成核酸检测任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工业大学保护第一志愿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