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毅被复旦大学3名学生被开除学籍知乎劝退是真的吗

学校是文明传播的窗口,教育是文明传承的途径,人才是文明延续的源泉……全市正在以洪荒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行各业都在“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优异的业绩助推文明创建,襄阳五中在市委、市政府、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取得优异成果,被推荐为湖北省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候选学校,正在向“全国一流名校”挺进。2017年高考在学校“享受教育,成就人生”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全体教师履职尽责,开拓创新,实现新校区“七年十一状元”的“七度辉煌”,向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献礼:

朱尧峥代表物理奥赛国家队出征亚洲决赛斩获三项第一(总分第一名、实验第一名、理论第一名)并荣获最佳男选手奖,实现鄂西北地区地区国家队和国际金牌两个“零的突破”。另外斩获全国奥赛总决赛1金2银1 铜,共18人获各学科奥赛国家一等奖,全市第一,全省领先。

范筱雨同学以湖北高考文科史上最高分683分斩获湖北省文科第一名,吴奕樊以666分夺得全市文科第二名。

邱翊君以696分斩获襄阳市理科第一名,张博伦以691分夺得全市理科第二名。

清华、北大、香港院校正式录取32人,全市第一,全省领先。

一类重点大学裸分上线1717人(不含艺术体育等),其中文科485人,理科1232人,比例全市第一,全省领先。

范筱雨、唐楚昌、王宇明、陈熹微、张玉婷、朱林峰、贾睿康、周名哲、李政融、朱尧峥

吴奕樊、邱翊君、张博伦 丁琪龙、韩泽宇、王梦颉、陈敬哲、刘静怡、张宇航、舒致远、杨泽昊、郑兴春

李文博、王玉珩、黎思杰、许杨帆、郭甘洋、朱新玥、龚昊磊、范智渊、欧阳欣悦

黄河媛、万锦晨、刘潇婧、梁子苓、陈越、孙冰凝、涂心如、庞田玥、郑绚月、陈展培、蒋艺璇、易扬钧、胡静阳、易文天、蒋易阳、汪书慧

邓雨萌、徐羽翔、姜心志、许思怡、卢梦莹

曾朝辉 蔡星浩 刘劲枫 王昌冲 邓济泙 方雨桥 马捷 李唯一 许璟珅 罗佩尧 曹昊天 武新元

柏杨 陈维依 陈昱廷 刘雨歌 孙杨与月 张思琦 浦建伟 刘颖异 丁兆颖 吕静茹 冯孙梦 刘炎 冯世宸 陈雪琦 金灿灿 李昌城 赵开宸 焦梦媛 钟膂君 丁紫仪 张延玉 陈晞明 王健 甘忠瑞 吴家奥 夏俊峰 文振宇 郭子辉 张劲 胡瀚文 郝绍哲 万力凡 徐尧杰 李澳京 张之涵 刘亭志 王雨恬 苏子佩 钱昊鹏 王文蕊 晏寒潇 陈天翔 王仁杰 徐文杰 吴泽华 孟李鸣 何冰儒 郭姝婕 马丽 耿恬然 汪靖煜 毛邦炜 黄伟豪 谢鹏飞 李若莹 李姝仪 欧阳少峰 江文昶 黄明星 李凌威 方麟 佘计思 刘帛灵 魏子程 黄鹤翔 毛云麟 王欣悦 丁建芃 赵宇强 李倩雯 崔墨白 程满满 黄巨 吴林潼 黄睿楠 吕小彤 杜露

刘志鑫 刘奇康 胡若凡 陈丽敏

蔡之恩 温卓雅 张傲竹 李诗琪 朱一凡 董鲁奇 杨一峰 乔可欣 刘斯宇 王纵 庞依苗 张茂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人

金戈 叶子龙 张傲杰 张诗雨 邢鑫

刘光耀 李智超 范俊逸

高星 刘晨旭 张成祥 郑霈泽 彭一杰 陈逸云 刘嵩

雷磊 李孟哲 黄金鑫 牟馨仪 陈岩松 钟旭 崔心玥 邱宇卓 易文静

农书行 王震业 王希瑞 王怡君

罗焱 周劲豪 樊丹蕾 李致远 肖嘉铭 蒋子恒 张雨田 田俊豪 韦奕光 禹恒翱 周珮璇 李文龙 贾子扬 方麒 付思玉 苏为文 魏子昂 田广 曾一凡 刘澳楠 高怡峰 石剑寒 王怡 振宇 甘恬 孙晨菲 陈书慧 陈新宇 李鸿玮 肖梦涵 汪艳飞 孙逸堃 刘荣葳 罗蓝鸽 车岳珅 刘泽锋 刘子源 郭鑫龙 赵瑜琳 欧阳雅琪 刘越彬 谢俊鹏 丁宇梁 赵美琳 赵旭阳 张鑫炜 董宇辉 喻唯颖 陈启威 柯金妍 冷谦益 周婧萱 耿若捷 胡江荣 赵雯璐 胡汉莹 鲍紫莹 李一鸣 陈红柳 胡彩霞 黄琪星 李可欣 鲁艺 王卓

杜月萍 檀楷文 贺文贤 黄鑫 李超 王澳 汤雪珂 王永杰

章悦 周世中 姜一丹 刘紫贝 纪玉婷

盛祺豫 邱竞尧 刘天元 宋子成 谭姿娇

姚紫馨 黄映雪 陈韬略 高婷 闫思瑾 唐旭雯 刘志方 沈鑫媛 刘凡昕 练文婷 侯雅宣

梁璐雪、亢嘉晨、聂明卿、张楚雷、郑祥喆、李明霈

刘雅菲、陈若男、杨鑫东、刘光明

张泽凡、黄宇昊、张雪琪、张韵、石非凡

万欣航、张笑宇、李世洋、高嘉琳

赵俊逸、董晓萌、马砚磊、李恺帆、代奥、高帅、骆傲文、李秉轩、刘宇璐、方佳钰、余梦珠、王世林、隆中天、王岚、朱欣雨、李雨轩、朱晓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人

姜玥莹、王天宇、杨丝含、柳希瑜、王立芃、孙力军、左振坤、熊弘毅

孙梦雨、陈宇喧、刘君康、任家麒、杨梦琴、刘雁岭、林博文

吕梦龙、刘欣竹、孙晖祎、徐剑青、黄子秋、孙成梁、易翔飞、贾翔宇、叶家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人

吴俊君、吕长虹、王子践、余文杰、胡翀

陈书浩、史玉聪、王晓雪、姚靳羽

张博涵、胡嘉欣、徐丽君、郭丰毅、杨振宇、王嘉昕、王婼玥

张京晶、陈宇涵、李怡琳、刘盼盼、肖梦婷、王一凡、石宗远

孙青琳、张俊杰、王梦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人

周宇晖、严慧珠、陈婉婷、郑梦雅、王慧丹、王浩泽、李诗淳、刘晓雨

邹楚玥、杨宇翔、齐子豪、邓依文、叶书勤、范欣然

蔺韵洁、梁梦迪、信慧娴、马珺潇、陈浩源、余灵洁、陈思远

王江帆、张佳瑜、邱钰阳、张智颖、涂依纯、陈湛文

张子硕、刘菲羽、张轶博、梁婧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10人

冯世春、李宇航、雷一帆、高舒娴、贵荣坤、梁哲威、卢肖峪、陈靖政、李淇州、徐远卓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2人

谭本慷、贾殊炎、陈扬、王霄岩、汪舒怡、汤志锋、周莹庆、乔李阳

周静飘、韩旭、周显睿、张晨锐、闫佳康、艾永唐、肖雨欣、张鑫玺、王璐阳、朱哲正

梁佳铭、王俊琳、向丁拂晓、宋骏林、郑淳祥、陈晨、梁渝昕、刘嘉文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3人

程立雪、夏霁初、毕天齐

胡俊祎、毛克文、方文萱

张天荡、任飞桐、吕思瑶

阮天韵、张馨萌、黄婧宇、刘瀚、潘泽圆、王冰倩、徐榕蔓、王潇冉、满晶怡、刘进益、蒋正豪、周海峰、刘坤、吴子健、王泽鹏、周诗菡、谭卓娅、胡浚、夏子言、王明月、李君丞、高进东、邢斯豪、陈冠华、王维潇、吴宇轩、胡艺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60人

李冰玉、陈佳祺、郝曼宇、屈鹤翔、陈长成、沈昂星、金千惠、刘腾欢、黄欣瑜、邓林虎、万君宇、张哲玮、韩旭龙、叶佳豪、胡一搏、刘召飞、尚瑞雪、朱芷琪、张泰来、熊园媛、周家铭、郭冰湲、吕逸斐、王玉玲、罗京澳、邓慧丽、雷世豪、母鑫越、朱小丹、张晨、刘凤妮、王可欣、刘木子、刘雅娅、郭一冉、盛泽宇、丁宇锋、张可馨、施鹏昆、刘畅、葛玉竹、管馨怡、余秋逸、杨春泽、杨宇轩、系亚菲、郭玮翊、鲁润瑶、严欣然、张子涵、杨博、胡攀峰、夏晟耀、漆怡凡、吴艺文、许东、方均益、张跫、刘安莉、马天行

刘昱灵、刘逸飞、梁静璇、刘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人

付瑜璐、周卓婷、杨洲、樊启豪

万素贤、胡美嘉、张嘉乐、袁英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人

任玉佩、童金桥、贺超群

苏红云、田傲帆、程妍、祝美灵、杜明禹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4人

谢婉婷、郑玉丽、姜宇静、裴洁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人

李兆宇、孟浩楠、苏珮瑶、汤婉怡

代泽西、梁昕媛、刘尔影、徐贝佳

王玉婷、王俊锋、郭乾隆、朱子阳、李欣泽、赵思佳、刘雨龙

胡晨曦、刘力畅、刘奕汐

刘云旭、宋青忆、刘秋明

仝若楠、魏雅雯、黄悦迪

郑可欣、黄清源、胡昀伟、陈宏伟、祁弘弢、杨竣越、李毅恒、孟正豪、叶继伟、刘旭东、张华典、仇牧天、陈一仰、柴俊杰、昝思璠、王子聿、李航昊、童沁方雯、许婧婷、陈杨、陈姿旭、柯帅、张傲尘、王智昊、凌家俊、张明洋

汤数、田源、肖鑫瑞、刘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9人

肖宗平、申奥、吴锐、王家宝、王亦晗、刘智骁、黄朝轩、朱星宇、张钰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人

黄雯希、丁若怡、陈心怡、阮月明、马文韬、杨亦诚、甘润臣、王文龙、金霄龙、计瑞虎、王晨曦、柴文琪、范意如、李克勤、曲诗语、汲方杰、袁航、王乔丹、陈建生、常宇晗、鲁淋、杨鑫、吴晓宇、李佳欣、雷润雨、孙玲杰、陈睿康、郭永杰、赵晗时、张宇飞、韩筱

马昕娜、王延旭、汪馨雨、王宇萌、王怡欣、徐博雅、徐若彤、薛慕玮、冯若楠、李圣杰、赵文博、刘怡丰、卢逸喆、张雨晨、陈鑫煜、李嘉卓、张文杰、王兆麟、黄舒婷、石功璞、胡昕源、潘浩然、郭荣骄、乔旭阳、陈雨佳、徐子阳、陈溪桥、黄亦舒、吴镜姝、朱明智、潘启龙、李东、李昊杨、李陈阳、张钊、焦晨星、李瑀馨、陈祎明、陈毅、聂勇潇、肖禹辰、曾屹鼎、丁一硕、汪圣澳、崔舰艇、董绍雄、许明昱、陈锦文、罗江岚、张正丛、杜旺革、张楚豪、张昀臻、李梓瑞、张富江、沈旃葳、耿安宇、陈世坤

陈雨欣、谭睿思、赵智伟、何硕涵、方正佳、王美琳、朱思霖

张佳鑫、郑煜冉、方嘉俊

乔丽赟、丁诗颖、王璐瑶、曹悦好、梁雨薇、宁黎冬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1人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2人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1人

黑智辰、刘小童、崔灿、李秋霜

张晓晴、杨惠云、刘凯迪、屠翊文、黄雨清、李萌

张智慧、许燕妮、杨莉、张儒越、蔡沁茹、陈文佳、陈雪竹、吴蜀

陈誉文、张博文、秦家宝、李运杰、李倬凡、蔡金柳、龙云飞、黄相宜、余冰茜、龚翱翔、伍宇阳、曹博成

薛正、吴嘉文、郭子亿、吴浩轩、梁宇晨

陈伊莎、廖秋怡、石敬怡、李田雨、常雨竹、郭爱逸、史丰榕、程晨

熊雅菲、王玢岩、邓子峰、王仲伟、曾怡然、孙鲁豫

方进格、陶佳雯、辛凌飞、张立麒、王慧鋆、陈采月

周明珠、张嘉楠、张家杰、辛嘉昊、胡潇、李赞

邹静雯、杨洁茗、王梦月

王丹阳、任慧丽、梁梦妍

于馨怡、龚一帆、徐诗颖、宋梦樊、姚舒婷、乔君慧、李鑫阳、董丹阳、何凌飞、吴迪、杨家村、王立苏、冯正晗、刘杨、谭沛通、沈卓然、黄梦琪、张承炎

李书源、郑赛博、杜博文、邱焱甲、周启航、肖天琪、王钊、章易嘉、李梦梵、马昊琳、邱欣怡、袁叶、苏子航、李庆澳、杨子易

何睿琪、李林韫、周智子、秦腊、黄新雨、水思源、郭昊雯、廖崇邑、李明毓

刘明正、单雪敏、郝路怡、许婷婷、卢臻宇、龙雨天、周志高

柯逢露、圣玉灵、张玥琳、李文静、杨炳灵、支珺娴

梁帅然、易源宗、张浩、邱小桐、王培霖

姚锌泽、贺燕雯、周洁洋

颜昊锐、余雷、庞一龙、潘泽睿、岳志杰、姜宇棋

严文博、范俊楠、郑建宙、薛文浩、杨雨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人

万能、周继新、张浩、肖岳晖

吴毓荻、孙斐璠、云梦圆、尹子琦、陈淑贤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5人

肖诗嘉、孟金华、黄仕湉、陈浩、蒋婧怡

唐振、熊锦、屠雨涵、章伟

肖梦黎、雷雨田、王忠良

王浩宇、张忠扬、张宇昊、龚志远、牛世成、黄竞宇、曾祎芃、曾强

陈倩格、李睿涵、杨崴崴、周俊虎、井泉涌

张雨婷、周伟光、景雁楠

陈美琪、翟钰冉、彭义茭、胥阳阳、万诚、杨启文、何欣逸

唐书敏、冯佳晨、张星耀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1人

张艺、吕明澳莉、王若彤、符逸玥

屈子怡、徐雨荷、李哲瀚、张欣然、汤旭晖

高颖菲、朱婧、侯丽雯、陈文希、王逸伦、孔祥琦

胡佳仪、王安然、张子竹、高宜然、夏子秋、阳子月、刘韩信、龙梦阳、高俊伟、刘志虎、王琪、李新澳、彭君格、李欣欣、尤文龙、陈欢、刘晨珊、谢欣钰、丰一帆、王学智、张文欣、潘乔立、陈梦博、杨博睿、毛婧怡、林志玮、卜晓璐、唐傲雪、李源青、刘雅楠、王运鹏、吕慧珠、钟亚楠、陈娇娇、熊思思、刘畅、任艺佳、赵灵睿、王娅婷、金秋涵、马俊红、田成龙、王靖宇、张伟民、王盛烁、杜俊勇、汪含姝、陈思汗、张家琛、张逸、祝艳秋、曾令炫、焦睿颖、刘乐玫、李振坤、沈家豪、刘鑫、周先锋、徐惠泽、陈皓天、古文静、唐朝旭、李翱翔、李政宇、崔争妍、曹政祺、靳志波、王心一、王子祺、王嘉豪、潘鑫、唐家璇、杨淼岩、张仲璇、王传禹

刘婉莹、王春宇、骆童语、散泠逸、陈娅雯、曾小龙、陈丽莉、王梦杨、戴进明、刘佳雨、曹雪莹、应瑞璇、张笑颜、杨雨研、王一帆、胡孟晨、周俊豪、郭龙、郭婧玥、黄润鑫、陈裕博、汤少杰、李诗扬、罗斤熠、董强、望芸、党玉昕、陈博林、李璐悦、郑运河、邰军霞、李旭寅、杨兆前、洪诚、丁康、牛瑞利、陈文奥、张袭南、付何佳欣、王一凡、李锐洁、任妤婧、孟昭然、葛畅、张海婷、黄泓森、胡屿航、朱伟杰、何妞妞、包超、闫艳茹、张伟帅、王跃峰、邱野、张惟一、张杨迪、卫炜屹、蒋大明、黄文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4人

林纪昕、张泽昊、裴寒雪、敖依然

罗萌、乔迎晨、杜少波、王睿雯、阳姝颖、周巾入、程前、赵宇婕、陈梦琪、孙钰雯、卢竞鸣

杨静怡、周顺丽、贾昊天、刘慧、朱明月、张佳慧、蔡子硕、楼听雨、张正发、廖天煜、黄宇轩、彭昕宇、余泽霖、张燕杰、莫云祥、王邓雪、尹怡凡、米泽锐、杜映慧、禹晨、陈若兰、王秋水、王星成、万敬一、琚兆阳、董文杰、刘旭、袁秦阳、马林威、邱金胤、张金玥、刘佳宁、黄山河、黄译萱、赵轩宇、刘浩然、黄超群、王闻天、熊禹唯、郑晓芸、马子瑶、姜玉菡、王钰轩、张蕊洋、叶晓宇、杨当强、李博洋、陕朔、王远航、丁涛、刘吴进、邹高峰、王晓凤、俞冠宇、刘文康、陈雨涵、杨哲、陈佳煜、侯亚奇

全欣怡、程秋阳、刘溪淳、刘星宇、马旭强、刘玥含、陈怡曼、欧阳纯朴、杨钰丰、彭浩南、郭晶晶、牛孟怡、刘镇远、潘佳凝、刘行、李雅婷、邓梦娜、叶弘希、张飞扬、张秋雨、宋懿微、李宁静、宫玉琪、李夏薇、杨云飞、郝文源、鲁崇钰、郑祺涵、张彤蕊、叶子涵、曾虎、杨思佳、李鑫烨、贺紫雯、张永鑫、孙泽慧、周楚玥、陈富康、陈远康、李金宸、张沁晗、陈金莉、殷玥辉、辛翔宇、赵礼祥、吴齐翔、周晓璇、刘广予、杨睿麒、龙皓婕、路楚玥、鲁曙光、彭子润、张婷婷、张宇东、田宇、韩兴福、孙亚军、李晓哲、郭鉴骏、席志豪

李佳欣、丁亚冉、雷圣雨、王俊人、秦昊然、李晶娴、刘延飞、马俊岚、周宇翔、高星雨、罗英杰、王天宇、谢昊东、陈郁铮、孙俊威、张一帆、凌亦康、李灵潇、解周彤

李襄南、但雨晨、谢钧逸、党祎池、何思贤、毕文瑞、王茹洁、李雨婷、王心怡、张博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1人

丁屹霖、阁军谊、杨富程、周国辉、李贤钰、马堇哿

王俊婷、田昱雯、魏梦月、剧祥、曾紫玥、金艳艳、丁治治、张姣、朱宇曦、陈润泽、尹吉鑫、赵吴樊、杨斗奇、陈昱州、翟慧妍、陈坤、赵丽君、梁尹澳、吉昕冉、赵怡婷、廖振宇、李奕鹏、陶俊怡、陈思佳、黄琰、杜帅琦、马贝雪、孟小暄、高思雨、闫仪、韩思承、黄维薇、李宸昊、张楚怡、黄飞虎、彭维光、周凤楠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1人

田子唯、奎静文、李亚东、周馨怡、陈惟希、杨媚子、高思宇、王淑婧、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人

王旭升、刘靖天、江琪园、杜思思

李慕瑶、乔傲雪、郭泽昊、卢寅娜

徐昕欣、卢子玘、张慧婷

北京师范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2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1人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人

汪国盛、冯文竹、王荣欣、杨月、郭凯、钟存慧、

王书凝、任雨夏、邓楚禾、季书昊、雷嘉恒、郑好

杨珺淇、刘沅雪、李娟、聂鹂锐、张艳、史竞柯、张露、杨心懿、张澳楠、王昕奕、王健、刘荩蔚、李子玥、王婉莹、李傲翔

王佑铎、周新宇、徐紫玥、彭堂祥、曹芬、汪瑞君、王瑞雪、马子璐、易可、万丽、胡子卓、周小钰、刘豪、汪奕君、张心怡、郝子尧、张若兰、刘鑫祎、潘硕诚、郑雅婷、万飞燕、刘静怡、苏建、唐德贤、胡博凯、张天予、李肆武、李闯、梁佳思、张欣、卞浩然、黄小龙、杨新月、徐文可、翟尹绮、王月颖、李心雨、戢欣怡、谢宗霖、金越虎、胡亚龙、陈怡思、黄述航、刘星琪、胡少卿、胡雨辰、段雅悌、邹无霜、石语欣、耿卓雅

郭文佩、王卓然、廖焕江、康凯琪、李艾玲、刘一诺、李姿霖、韩兆沣、周子晴、陈龙、朱雪冬、李新霞、范宇静、李旭东、李艳玲、万元、贾旭辉、高雨欣、李文麟、贺言、崔帅龙、刘梦绮、姚香澳、翁礼昊、康璐瑶、徐梦阳、余启安、葛子谦、王云飞、卢奕屾

江星凌、张宇欣、赵月琪、陈楚涵、尹智子

武艳姣、樊澳昕、黄哲为、李妍喆

付雨迟、李良楚、熊清源、任文洁

王越澜、王欣怡、刘雪晶、赵博文、杜薇茗、皮怡冉、卢雯晨、刘古琛、熊皓月、孙宇豪、穆虎翼、王澳、王丹妮、安一凡、谢晨阳、杨文菁、林星宇、张欣悦、任子玥、孙卓欣、胡竞哲、李悦、陈如妍、李天骄、王裕婷、阮李思、张小雨、王慧、田嘉康、魏凡淇、徐温彦、陶博恺、章辞、单源泽、胡钰焓、张迎旭、谭天骄、冷飞宇、李周毅、李兰馨、乔晴旖、靳言、毛楚涵、兰雨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人

湖北中医药大学 25人

皇甫美琪、何凯羽、周艺玥、吴耀越、张雪冉、郭冰冰、王星元、耿兰馨、盘盈莹、李思雨、周立超、李思齐、樊世琪、邓寅彬、高梦洁、王敬格、陈宗舜、谢远程、王沛然、魏馨怡、王庆新、吴若铖、张天娇、颜凯、张妍

张晓飞、梁晗、朱峻江、田卓宛、肖辰怡

宋紫悦、徐芃、尹若楠、赵舒雅、王志超、白雷刚、李佳荣、徐啸宇、李雪莉、秦碧茹、杨皓天、杨春莹、魏燊平、卢越、赵仁豪、陈炜相、杨晨、张玉隆、王劲阳、李心怡、陈起航、刘燕俊、赵靖雯、柳森云鹏、魏文丽、许浩然、杨奥、肖迪雅、赵培羽、张瑜嘉、李运晨、孙家梁、李嘉鑫、潘守力、王一帆、侯章军、王励斐、王翔宇、张艺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7人

宋建珍、任晓雨、佘嘉祎、卢一、张怡韬、罗紫琪、粟子越

孙怡君、李梦蝶、赵立然、彭雁南、姚云浩、周军瑶

数据来源:襄阳五中 校办

学校是文明传播的窗口,教育是文明传承的途径,人才是文明延续的源泉……全市正在以洪荒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行各业都在“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优异的业绩助推文明创建,襄阳五中在市委、市政府、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取得优异成果,被推荐为湖北省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候选学校,正在向“全国一流名校”挺进。2017年高考在学校“享受教育,成就人生”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全体教师履职尽责,开拓创新,实现新校区“七年十一状元”的“七度辉煌”,向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献礼:

朱尧峥代表物理奥赛国家队出征亚洲决赛斩获三项第一(总分第一名、实验第一名、理论第一名)并荣获最佳男选手奖,实现鄂西北地区地区国家队和国际金牌两个“零的突破”。另外斩获全国奥赛总决赛1金2银1 铜,共18人获各学科奥赛国家一等奖,全市第一,全省领先。

范筱雨同学以湖北高考文科史上最高分683分斩获湖北省文科第一名,吴奕樊以666分夺得全市文科第二名。

邱翊君以696分斩获襄阳市理科第一名,张博伦以691分夺得全市理科第二名。

清华、北大、香港院校正式录取32人,全市第一,全省领先。

一类重点大学裸分上线1717人(不含艺术体育等),其中文科485人,理科1232人,比例全市第一,全省领先。

范筱雨、唐楚昌、王宇明、陈熹微、张玉婷、朱林峰、贾睿康、周名哲、李政融、朱尧峥

吴奕樊、邱翊君、张博伦 丁琪龙、韩泽宇、王梦颉、陈敬哲、刘静怡、张宇航、舒致远、杨泽昊、郑兴春

李文博、王玉珩、黎思杰、许杨帆、郭甘洋、朱新玥、龚昊磊、范智渊、欧阳欣悦

黄河媛、万锦晨、刘潇婧、梁子苓、陈越、孙冰凝、涂心如、庞田玥、郑绚月、陈展培、蒋艺璇、易扬钧、胡静阳、易文天、蒋易阳、汪书慧

邓雨萌、徐羽翔、姜心志、许思怡、卢梦莹

曾朝辉 蔡星浩 刘劲枫 王昌冲 邓济泙 方雨桥 马捷 李唯一 许璟珅 罗佩尧 曹昊天 武新元

柏杨 陈维依 陈昱廷 刘雨歌 孙杨与月 张思琦 浦建伟 刘颖异 丁兆颖 吕静茹 冯孙梦 刘炎 冯世宸 陈雪琦 金灿灿 李昌城 赵开宸 焦梦媛 钟膂君 丁紫仪 张延玉 陈晞明 王健 甘忠瑞 吴家奥 夏俊峰 文振宇 郭子辉 张劲 胡瀚文 郝绍哲 万力凡 徐尧杰 李澳京 张之涵 刘亭志 王雨恬 苏子佩 钱昊鹏 王文蕊 晏寒潇 陈天翔 王仁杰 徐文杰 吴泽华 孟李鸣 何冰儒 郭姝婕 马丽 耿恬然 汪靖煜 毛邦炜 黄伟豪 谢鹏飞 李若莹 李姝仪 欧阳少峰 江文昶 黄明星 李凌威 方麟 佘计思 刘帛灵 魏子程 黄鹤翔 毛云麟 王欣悦 丁建芃 赵宇强 李倩雯 崔墨白 程满满 黄巨 吴林潼 黄睿楠 吕小彤 杜露

刘志鑫 刘奇康 胡若凡 陈丽敏

蔡之恩 温卓雅 张傲竹 李诗琪 朱一凡 董鲁奇 杨一峰 乔可欣 刘斯宇 王纵 庞依苗 张茂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人

金戈 叶子龙 张傲杰 张诗雨 邢鑫

刘光耀 李智超 范俊逸

高星 刘晨旭 张成祥 郑霈泽 彭一杰 陈逸云 刘嵩

雷磊 李孟哲 黄金鑫 牟馨仪 陈岩松 钟旭 崔心玥 邱宇卓 易文静

农书行 王震业 王希瑞 王怡君

罗焱 周劲豪 樊丹蕾 李致远 肖嘉铭 蒋子恒 张雨田 田俊豪 韦奕光 禹恒翱 周珮璇 李文龙 贾子扬 方麒 付思玉 苏为文 魏子昂 田广 曾一凡 刘澳楠 高怡峰 石剑寒 王怡 振宇 甘恬 孙晨菲 陈书慧 陈新宇 李鸿玮 肖梦涵 汪艳飞 孙逸堃 刘荣葳 罗蓝鸽 车岳珅 刘泽锋 刘子源 郭鑫龙 赵瑜琳 欧阳雅琪 刘越彬 谢俊鹏 丁宇梁 赵美琳 赵旭阳 张鑫炜 董宇辉 喻唯颖 陈启威 柯金妍 冷谦益 周婧萱 耿若捷 胡江荣 赵雯璐 胡汉莹 鲍紫莹 李一鸣 陈红柳 胡彩霞 黄琪星 李可欣 鲁艺 王卓

杜月萍 檀楷文 贺文贤 黄鑫 李超 王澳 汤雪珂 王永杰

章悦 周世中 姜一丹 刘紫贝 纪玉婷

盛祺豫 邱竞尧 刘天元 宋子成 谭姿娇

姚紫馨 黄映雪 陈韬略 高婷 闫思瑾 唐旭雯 刘志方 沈鑫媛 刘凡昕 练文婷 侯雅宣

梁璐雪、亢嘉晨、聂明卿、张楚雷、郑祥喆、李明霈

刘雅菲、陈若男、杨鑫东、刘光明

张泽凡、黄宇昊、张雪琪、张韵、石非凡

万欣航、张笑宇、李世洋、高嘉琳

赵俊逸、董晓萌、马砚磊、李恺帆、代奥、高帅、骆傲文、李秉轩、刘宇璐、方佳钰、余梦珠、王世林、隆中天、王岚、朱欣雨、李雨轩、朱晓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人

姜玥莹、王天宇、杨丝含、柳希瑜、王立芃、孙力军、左振坤、熊弘毅

孙梦雨、陈宇喧、刘君康、任家麒、杨梦琴、刘雁岭、林博文

吕梦龙、刘欣竹、孙晖祎、徐剑青、黄子秋、孙成梁、易翔飞、贾翔宇、叶家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人

吴俊君、吕长虹、王子践、余文杰、胡翀

陈书浩、史玉聪、王晓雪、姚靳羽

张博涵、胡嘉欣、徐丽君、郭丰毅、杨振宇、王嘉昕、王婼玥

张京晶、陈宇涵、李怡琳、刘盼盼、肖梦婷、王一凡、石宗远

孙青琳、张俊杰、王梦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人

周宇晖、严慧珠、陈婉婷、郑梦雅、王慧丹、王浩泽、李诗淳、刘晓雨

邹楚玥、杨宇翔、齐子豪、邓依文、叶书勤、范欣然

蔺韵洁、梁梦迪、信慧娴、马珺潇、陈浩源、余灵洁、陈思远

王江帆、张佳瑜、邱钰阳、张智颖、涂依纯、陈湛文

张子硕、刘菲羽、张轶博、梁婧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10人

冯世春、李宇航、雷一帆、高舒娴、贵荣坤、梁哲威、卢肖峪、陈靖政、李淇州、徐远卓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2人

谭本慷、贾殊炎、陈扬、王霄岩、汪舒怡、汤志锋、周莹庆、乔李阳

周静飘、韩旭、周显睿、张晨锐、闫佳康、艾永唐、肖雨欣、张鑫玺、王璐阳、朱哲正

梁佳铭、王俊琳、向丁拂晓、宋骏林、郑淳祥、陈晨、梁渝昕、刘嘉文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3人

程立雪、夏霁初、毕天齐

胡俊祎、毛克文、方文萱

张天荡、任飞桐、吕思瑶

阮天韵、张馨萌、黄婧宇、刘瀚、潘泽圆、王冰倩、徐榕蔓、王潇冉、满晶怡、刘进益、蒋正豪、周海峰、刘坤、吴子健、王泽鹏、周诗菡、谭卓娅、胡浚、夏子言、王明月、李君丞、高进东、邢斯豪、陈冠华、王维潇、吴宇轩、胡艺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60人

李冰玉、陈佳祺、郝曼宇、屈鹤翔、陈长成、沈昂星、金千惠、刘腾欢、黄欣瑜、邓林虎、万君宇、张哲玮、韩旭龙、叶佳豪、胡一搏、刘召飞、尚瑞雪、朱芷琪、张泰来、熊园媛、周家铭、郭冰湲、吕逸斐、王玉玲、罗京澳、邓慧丽、雷世豪、母鑫越、朱小丹、张晨、刘凤妮、王可欣、刘木子、刘雅娅、郭一冉、盛泽宇、丁宇锋、张可馨、施鹏昆、刘畅、葛玉竹、管馨怡、余秋逸、杨春泽、杨宇轩、系亚菲、郭玮翊、鲁润瑶、严欣然、张子涵、杨博、胡攀峰、夏晟耀、漆怡凡、吴艺文、许东、方均益、张跫、刘安莉、马天行

刘昱灵、刘逸飞、梁静璇、刘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人

付瑜璐、周卓婷、杨洲、樊启豪

万素贤、胡美嘉、张嘉乐、袁英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人

任玉佩、童金桥、贺超群

苏红云、田傲帆、程妍、祝美灵、杜明禹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4人

谢婉婷、郑玉丽、姜宇静、裴洁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人

李兆宇、孟浩楠、苏珮瑶、汤婉怡

代泽西、梁昕媛、刘尔影、徐贝佳

王玉婷、王俊锋、郭乾隆、朱子阳、李欣泽、赵思佳、刘雨龙

胡晨曦、刘力畅、刘奕汐

刘云旭、宋青忆、刘秋明

仝若楠、魏雅雯、黄悦迪

郑可欣、黄清源、胡昀伟、陈宏伟、祁弘弢、杨竣越、李毅恒、孟正豪、叶继伟、刘旭东、张华典、仇牧天、陈一仰、柴俊杰、昝思璠、王子聿、李航昊、童沁方雯、许婧婷、陈杨、陈姿旭、柯帅、张傲尘、王智昊、凌家俊、张明洋

汤数、田源、肖鑫瑞、刘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9人

肖宗平、申奥、吴锐、王家宝、王亦晗、刘智骁、黄朝轩、朱星宇、张钰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人

黄雯希、丁若怡、陈心怡、阮月明、马文韬、杨亦诚、甘润臣、王文龙、金霄龙、计瑞虎、王晨曦、柴文琪、范意如、李克勤、曲诗语、汲方杰、袁航、王乔丹、陈建生、常宇晗、鲁淋、杨鑫、吴晓宇、李佳欣、雷润雨、孙玲杰、陈睿康、郭永杰、赵晗时、张宇飞、韩筱

马昕娜、王延旭、汪馨雨、王宇萌、王怡欣、徐博雅、徐若彤、薛慕玮、冯若楠、李圣杰、赵文博、刘怡丰、卢逸喆、张雨晨、陈鑫煜、李嘉卓、张文杰、王兆麟、黄舒婷、石功璞、胡昕源、潘浩然、郭荣骄、乔旭阳、陈雨佳、徐子阳、陈溪桥、黄亦舒、吴镜姝、朱明智、潘启龙、李东、李昊杨、李陈阳、张钊、焦晨星、李瑀馨、陈祎明、陈毅、聂勇潇、肖禹辰、曾屹鼎、丁一硕、汪圣澳、崔舰艇、董绍雄、许明昱、陈锦文、罗江岚、张正丛、杜旺革、张楚豪、张昀臻、李梓瑞、张富江、沈旃葳、耿安宇、陈世坤

陈雨欣、谭睿思、赵智伟、何硕涵、方正佳、王美琳、朱思霖

张佳鑫、郑煜冉、方嘉俊

乔丽赟、丁诗颖、王璐瑶、曹悦好、梁雨薇、宁黎冬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1人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2人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1人

黑智辰、刘小童、崔灿、李秋霜

张晓晴、杨惠云、刘凯迪、屠翊文、黄雨清、李萌

张智慧、许燕妮、杨莉、张儒越、蔡沁茹、陈文佳、陈雪竹、吴蜀

陈誉文、张博文、秦家宝、李运杰、李倬凡、蔡金柳、龙云飞、黄相宜、余冰茜、龚翱翔、伍宇阳、曹博成

薛正、吴嘉文、郭子亿、吴浩轩、梁宇晨

陈伊莎、廖秋怡、石敬怡、李田雨、常雨竹、郭爱逸、史丰榕、程晨

熊雅菲、王玢岩、邓子峰、王仲伟、曾怡然、孙鲁豫

方进格、陶佳雯、辛凌飞、张立麒、王慧鋆、陈采月

周明珠、张嘉楠、张家杰、辛嘉昊、胡潇、李赞

邹静雯、杨洁茗、王梦月

王丹阳、任慧丽、梁梦妍

于馨怡、龚一帆、徐诗颖、宋梦樊、姚舒婷、乔君慧、李鑫阳、董丹阳、何凌飞、吴迪、杨家村、王立苏、冯正晗、刘杨、谭沛通、沈卓然、黄梦琪、张承炎

李书源、郑赛博、杜博文、邱焱甲、周启航、肖天琪、王钊、章易嘉、李梦梵、马昊琳、邱欣怡、袁叶、苏子航、李庆澳、杨子易

何睿琪、李林韫、周智子、秦腊、黄新雨、水思源、郭昊雯、廖崇邑、李明毓

刘明正、单雪敏、郝路怡、许婷婷、卢臻宇、龙雨天、周志高

柯逢露、圣玉灵、张玥琳、李文静、杨炳灵、支珺娴

梁帅然、易源宗、张浩、邱小桐、王培霖

姚锌泽、贺燕雯、周洁洋

颜昊锐、余雷、庞一龙、潘泽睿、岳志杰、姜宇棋

严文博、范俊楠、郑建宙、薛文浩、杨雨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人

万能、周继新、张浩、肖岳晖

吴毓荻、孙斐璠、云梦圆、尹子琦、陈淑贤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5人

肖诗嘉、孟金华、黄仕湉、陈浩、蒋婧怡

唐振、熊锦、屠雨涵、章伟

肖梦黎、雷雨田、王忠良

王浩宇、张忠扬、张宇昊、龚志远、牛世成、黄竞宇、曾祎芃、曾强

陈倩格、李睿涵、杨崴崴、周俊虎、井泉涌

张雨婷、周伟光、景雁楠

陈美琪、翟钰冉、彭义茭、胥阳阳、万诚、杨启文、何欣逸

唐书敏、冯佳晨、张星耀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1人

张艺、吕明澳莉、王若彤、符逸玥

屈子怡、徐雨荷、李哲瀚、张欣然、汤旭晖

高颖菲、朱婧、侯丽雯、陈文希、王逸伦、孔祥琦

胡佳仪、王安然、张子竹、高宜然、夏子秋、阳子月、刘韩信、龙梦阳、高俊伟、刘志虎、王琪、李新澳、彭君格、李欣欣、尤文龙、陈欢、刘晨珊、谢欣钰、丰一帆、王学智、张文欣、潘乔立、陈梦博、杨博睿、毛婧怡、林志玮、卜晓璐、唐傲雪、李源青、刘雅楠、王运鹏、吕慧珠、钟亚楠、陈娇娇、熊思思、刘畅、任艺佳、赵灵睿、王娅婷、金秋涵、马俊红、田成龙、王靖宇、张伟民、王盛烁、杜俊勇、汪含姝、陈思汗、张家琛、张逸、祝艳秋、曾令炫、焦睿颖、刘乐玫、李振坤、沈家豪、刘鑫、周先锋、徐惠泽、陈皓天、古文静、唐朝旭、李翱翔、李政宇、崔争妍、曹政祺、靳志波、王心一、王子祺、王嘉豪、潘鑫、唐家璇、杨淼岩、张仲璇、王传禹

刘婉莹、王春宇、骆童语、散泠逸、陈娅雯、曾小龙、陈丽莉、王梦杨、戴进明、刘佳雨、曹雪莹、应瑞璇、张笑颜、杨雨研、王一帆、胡孟晨、周俊豪、郭龙、郭婧玥、黄润鑫、陈裕博、汤少杰、李诗扬、罗斤熠、董强、望芸、党玉昕、陈博林、李璐悦、郑运河、邰军霞、李旭寅、杨兆前、洪诚、丁康、牛瑞利、陈文奥、张袭南、付何佳欣、王一凡、李锐洁、任妤婧、孟昭然、葛畅、张海婷、黄泓森、胡屿航、朱伟杰、何妞妞、包超、闫艳茹、张伟帅、王跃峰、邱野、张惟一、张杨迪、卫炜屹、蒋大明、黄文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4人

林纪昕、张泽昊、裴寒雪、敖依然

罗萌、乔迎晨、杜少波、王睿雯、阳姝颖、周巾入、程前、赵宇婕、陈梦琪、孙钰雯、卢竞鸣

杨静怡、周顺丽、贾昊天、刘慧、朱明月、张佳慧、蔡子硕、楼听雨、张正发、廖天煜、黄宇轩、彭昕宇、余泽霖、张燕杰、莫云祥、王邓雪、尹怡凡、米泽锐、杜映慧、禹晨、陈若兰、王秋水、王星成、万敬一、琚兆阳、董文杰、刘旭、袁秦阳、马林威、邱金胤、张金玥、刘佳宁、黄山河、黄译萱、赵轩宇、刘浩然、黄超群、王闻天、熊禹唯、郑晓芸、马子瑶、姜玉菡、王钰轩、张蕊洋、叶晓宇、杨当强、李博洋、陕朔、王远航、丁涛、刘吴进、邹高峰、王晓凤、俞冠宇、刘文康、陈雨涵、杨哲、陈佳煜、侯亚奇

全欣怡、程秋阳、刘溪淳、刘星宇、马旭强、刘玥含、陈怡曼、欧阳纯朴、杨钰丰、彭浩南、郭晶晶、牛孟怡、刘镇远、潘佳凝、刘行、李雅婷、邓梦娜、叶弘希、张飞扬、张秋雨、宋懿微、李宁静、宫玉琪、李夏薇、杨云飞、郝文源、鲁崇钰、郑祺涵、张彤蕊、叶子涵、曾虎、杨思佳、李鑫烨、贺紫雯、张永鑫、孙泽慧、周楚玥、陈富康、陈远康、李金宸、张沁晗、陈金莉、殷玥辉、辛翔宇、赵礼祥、吴齐翔、周晓璇、刘广予、杨睿麒、龙皓婕、路楚玥、鲁曙光、彭子润、张婷婷、张宇东、田宇、韩兴福、孙亚军、李晓哲、郭鉴骏、席志豪

李佳欣、丁亚冉、雷圣雨、王俊人、秦昊然、李晶娴、刘延飞、马俊岚、周宇翔、高星雨、罗英杰、王天宇、谢昊东、陈郁铮、孙俊威、张一帆、凌亦康、李灵潇、解周彤

李襄南、但雨晨、谢钧逸、党祎池、何思贤、毕文瑞、王茹洁、李雨婷、王心怡、张博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1人

丁屹霖、阁军谊、杨富程、周国辉、李贤钰、马堇哿

王俊婷、田昱雯、魏梦月、剧祥、曾紫玥、金艳艳、丁治治、张姣、朱宇曦、陈润泽、尹吉鑫、赵吴樊、杨斗奇、陈昱州、翟慧妍、陈坤、赵丽君、梁尹澳、吉昕冉、赵怡婷、廖振宇、李奕鹏、陶俊怡、陈思佳、黄琰、杜帅琦、马贝雪、孟小暄、高思雨、闫仪、韩思承、黄维薇、李宸昊、张楚怡、黄飞虎、彭维光、周凤楠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1人

田子唯、奎静文、李亚东、周馨怡、陈惟希、杨媚子、高思宇、王淑婧、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人

王旭升、刘靖天、江琪园、杜思思

李慕瑶、乔傲雪、郭泽昊、卢寅娜

徐昕欣、卢子玘、张慧婷

北京师范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2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1人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人

汪国盛、冯文竹、王荣欣、杨月、郭凯、钟存慧、

王书凝、任雨夏、邓楚禾、季书昊、雷嘉恒、郑好

杨珺淇、刘沅雪、李娟、聂鹂锐、张艳、史竞柯、张露、杨心懿、张澳楠、王昕奕、王健、刘荩蔚、李子玥、王婉莹、李傲翔

王佑铎、周新宇、徐紫玥、彭堂祥、曹芬、汪瑞君、王瑞雪、马子璐、易可、万丽、胡子卓、周小钰、刘豪、汪奕君、张心怡、郝子尧、张若兰、刘鑫祎、潘硕诚、郑雅婷、万飞燕、刘静怡、苏建、唐德贤、胡博凯、张天予、李肆武、李闯、梁佳思、张欣、卞浩然、黄小龙、杨新月、徐文可、翟尹绮、王月颖、李心雨、戢欣怡、谢宗霖、金越虎、胡亚龙、陈怡思、黄述航、刘星琪、胡少卿、胡雨辰、段雅悌、邹无霜、石语欣、耿卓雅

郭文佩、王卓然、廖焕江、康凯琪、李艾玲、刘一诺、李姿霖、韩兆沣、周子晴、陈龙、朱雪冬、李新霞、范宇静、李旭东、李艳玲、万元、贾旭辉、高雨欣、李文麟、贺言、崔帅龙、刘梦绮、姚香澳、翁礼昊、康璐瑶、徐梦阳、余启安、葛子谦、王云飞、卢奕屾

江星凌、张宇欣、赵月琪、陈楚涵、尹智子

武艳姣、樊澳昕、黄哲为、李妍喆

付雨迟、李良楚、熊清源、任文洁

王越澜、王欣怡、刘雪晶、赵博文、杜薇茗、皮怡冉、卢雯晨、刘古琛、熊皓月、孙宇豪、穆虎翼、王澳、王丹妮、安一凡、谢晨阳、杨文菁、林星宇、张欣悦、任子玥、孙卓欣、胡竞哲、李悦、陈如妍、李天骄、王裕婷、阮李思、张小雨、王慧、田嘉康、魏凡淇、徐温彦、陶博恺、章辞、单源泽、胡钰焓、张迎旭、谭天骄、冷飞宇、李周毅、李兰馨、乔晴旖、靳言、毛楚涵、兰雨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人

湖北中医药大学 25人

皇甫美琪、何凯羽、周艺玥、吴耀越、张雪冉、郭冰冰、王星元、耿兰馨、盘盈莹、李思雨、周立超、李思齐、樊世琪、邓寅彬、高梦洁、王敬格、陈宗舜、谢远程、王沛然、魏馨怡、王庆新、吴若铖、张天娇、颜凯、张妍

张晓飞、梁晗、朱峻江、田卓宛、肖辰怡

宋紫悦、徐芃、尹若楠、赵舒雅、王志超、白雷刚、李佳荣、徐啸宇、李雪莉、秦碧茹、杨皓天、杨春莹、魏燊平、卢越、赵仁豪、陈炜相、杨晨、张玉隆、王劲阳、李心怡、陈起航、刘燕俊、赵靖雯、柳森云鹏、魏文丽、许浩然、杨奥、肖迪雅、赵培羽、张瑜嘉、李运晨、孙家梁、李嘉鑫、潘守力、王一帆、侯章军、王励斐、王翔宇、张艺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7人

宋建珍、任晓雨、佘嘉祎、卢一、张怡韬、罗紫琪、粟子越

孙怡君、李梦蝶、赵立然、彭雁南、姚云浩、周军瑶

数据来源:襄阳五中 校办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1、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
</section>
<section>
2、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
</section>
<section>
3、韦伯《学术作为一种志业》,《韦伯作品集·I 学术与政治》,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
</section>
<section>
4、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
</section>
<section>
5、谷川道雄《战后日本的中国史论争·总论》,《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中华书局,1993年
</section>
<section>
1、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张承志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section>
<section>
2、宫崎市定《东洋朴素主义的民族与文明主义的社会》,收入氏著《宫崎市定亚洲史论考·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section>
<section>
3、顾颉刚《古史辨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2003
</section>
<section>
4、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长春出版社,2007
</section>
<section>
5、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
</section>
<section>
1、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史语所集刊》1-1,1928年
</section>
<section>
2、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
</section>
<section>
3、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section>
<section>
4、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2001
</section>
<section>
5、李峰《西周的政体》,三联书店,2010
</section>
<section>
6、王明柯《华夏边缘的形成:周人族源传说》,收入氏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section>
<section>
<strong>四、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strong>
</section>
<section>
1、许倬云《春秋战国间的社会变动》,收入氏著《求古编》,商务印书馆,2014
</section>
<section>
2、王明柯《边缘人群华夏化历程:吴太伯的故事》,收入氏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section>
<section>
3、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section>
<section>
4、阎步克《从稍食到月俸:战国秦汉禄秩等级制新探》,收入氏著《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三联书店,2001
</section>
<section>
5、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section>
<section>
6、李开元《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中华书局,2009
</section>
<section>
7、宫崎市定《中國聚落形態的變遷——關於邑、國、鄉、亭、村的考察》,收入氏著《宫崎市定亚洲史论考·中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section>
<section>
8、池田雄一《中国古代的聚落与地方行政》,《总论:中国古代聚落的发展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聚落形态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section>
<section>
9、増淵隆夫《先秦时代的山林薮泽及秦的公田》,收入氏著《中国古代的社会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section>
<section>
10、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第二章《天下的领域结构——以战国秦汉时期为中心》,中华书局,2008
</section>
<section>
1、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section>
<section>
2、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中华书局,2004
</section>
<section>
3、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四章《文吏政治与秦帝国的兴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section>
<section>
4、西嶋定生《秦漢帝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section>
<section>
5、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国家と東アジア世界》,第一篇第二章《皇帝支配の成立》,東京大学出版会,1983
</section>
<section>
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
</section>
<section>
7、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氏著《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中华书局,2009
</section>
<section>
8、卜德《秦国和秦帝国》,载于崔瑞德、鲁惟一主编《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section>
<section>
9、鶴間和幸《秦帝國の形成と地域》,汲古書院,2013
</section>
<section>
1、田余庆《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书局,2004
</section>
<section>
2、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
</section>
<section>
3、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中华书局,2011
</section>
<section>
4、陈伟《张家山汉简〈津关令〉中的涉马诸令研究》,《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文集》,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
</section>
<section>
5、西嶋定生《秦漢帝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section>
<section>
6、增渊龍夫《汉代民间秩序的构成和任侠习俗》,收入氏著《中国古代的社会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section>
<section>
7、阿部幸信《漢初「郡国制」再考》,《日本秦漢史学会会報》9,2008
</section>
<section>
8、阿部幸信《汉初天下秩序考论》,收入《史林挥麈——纪念方诗铭先生学术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section>
<section>
9、纸屋正和《汉代郡县制的展开》,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section>
<section>
10、增渊龍夫《汉代郡县制各个地域之考察》,收入氏著《中国古代的社会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section>
<section>
11、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section>
<section>
1、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section>
<section>
2、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section>
<section>
3、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section>
<section>
4、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45A,1961
</section>
<section>
5、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
</section>
<section>
6、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三联书店,2010
</section>
<section>
7、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の形成と構造:二十等爵制の研究》,中译本中华书局,2004
</section>
<section>
8、渡辺信一郎《漢代国家の社会的労働編成》,收入《殷周秦汉史学的基本问题》,中译本中华书局,2008
</section>
<section>
9、富谷至《文书行政的汉帝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section>
<section>
10、阿部幸信《漢代官僚機構の構造——中国古代帝国の政治的上部構造に関する試論》,『九州大学東洋史論集』31、福岡:2003年
</section>
<section>
11、阿部幸信《論漢朝的「統治階級」——以西漢時期的變遷為中心》,《臺大東亞文化研究》2013年1期,63-94頁。
</section>
<section>
<strong>八、汉武帝的攘外与安内</strong>
</section>
<section>
1、田余庆《论轮台诏》,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书局,2004
</section>
<section>
2、逯耀东《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时代》,三联书店,2008
</section>
<section>
3、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中华书局,2011
</section>
<section>
4、西嶋定生《秦漢帝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section>
<section>
5、西嶋定生《武帝之死》,《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中华书局,1993
</section>
<section>
6、渡辺信一郎《汉代的财政运作和国家物流》,《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section>
<section>
7、辛德勇《制造汉武帝(增订版)》,三联书店,2018
</section>
<section>
8、董成龙《武帝文教与史家笔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section>
<section>
9、狄宇宙《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第三部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section>
<section>
<strong>九、王莽崛起与外戚政治</strong>
</section>
<section>
1、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11
</section>
<section>
2、牟润孙《汉初公主及外戚在帝室中之地位试释》,氏著《注史斋丛稿》,中华书局,1987
</section>
<section>
3、下倉渉《漢代の母と子》,《東北大学東洋史論集》8,2001
</section>
<section>
4、侯旭东《汉魏六朝父系意识的成长与“宗族”》,氏著《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乡里》,商务印书馆,2005
</section>
<section>
5、阎爱民《汉晋家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section>
<section>
6、徐冲《从“外戚传”到“皇后传”:历史书写所见“汉魏革命”的一个侧面》,《早期中国史研究》1,2009
</section>
<section>
7、侯旭东《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section>
<section>
8、尾形勇《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第四章《“家”和君臣关系》、第五章《国家秩序和家族制秩序》,中华书局,2009
</section>
<section>
9、渡边义浩《後漢国家の支配と儒教》,第五章《後漢時代の外戚》,雄山阁,1995
</section>
<section>
10、渡边义浩《王莽―改革者の孤独》,大修館書店,2012
</section>
<section>
<strong>十、西汉后期的复古改制</strong>
</section>
<section>
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九章《“奉天法古”的王莽“新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section>
<section>
2、陈苏镇《〈春秋〉与“汉道”》第四章《西汉后期和王莽的改制运动》,中华书局,2011
</section>
<section>
3、甘怀真《西汉郊祀礼的成立》,氏著《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
</section>
<section>
4、西嶋定生《皇帝支配の成立》,氏著《中国古代国家と東アジア世界》,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
</section>
<section>
5、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第三章《天下观念与中国古典国制的成立》,中华书局,2008
</section>
<section>
6、金子修一《古代中国与皇帝祭祀》,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section>
<section>
7、金子修一《中国古代皇帝祭祀研究》,第四章,西北大学出版社,2018
</section>
<section>
8、田天《秦汉国家祭祀史稿》,三联书店,2015
</section>
<section>
9、渡边义浩《後漢における「儒教国家」の成立》,汲古書院,2009
</section>
<section>
10、徐冲《西漢後期至新莽時代“三公制”的演生》,《文史》2018年04期
</section>
<section>
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十章《儒生与文吏的融合:士大夫政治的定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section>
<section>
2、陈苏镇《〈春秋〉与“汉道”》,第五章《汉室复兴的政治文化意义》,中华书局,2011
</section>
<section>
3、胡宝国《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氏著《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
</section>
<section>
4、西嶋定生《秦漢帝国》,第七章《後漢王朝の成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section>
<section>
5、宇都宫清吉《刘秀与南阳》,《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中华书局,1993
</section>
<section>
6、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第三章《天下观念与中国古典国制的成立》,中华书局,2008
</section>
<section>
7、小嶋茂稔《漢代国家統治の構造と展開》,第Ⅰ部《後漢の成立と漢代国家統治の展開》, 汲古書院,2009
</section>
<section>
<strong>十二、东汉地方社会的秩序</strong>
</section>
<section>
1、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45A,1961
</section>
<section>
2、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section>
<section>
3、胡宝国《〈史记〉与战国文化传统》,氏著《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
</section>
<section>
4、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section>
<section>
5、陈直《望都汉墓壁画题字通释》,收入氏著《文史考古论丛》,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section>
<section>
6、紙屋正和《秦汉时期县长吏任用形态的变迁》,《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section>
<section>
7、富谷至《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
</section>
<section>
8、東晋次《後漢時代の政治と社会》,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5
</section>
<section>
9、小嶋茂稔《漢代国家統治の構造と展開》,第Ⅱ部《後漢における国家統治の構造と特質》, 汲古書院,2009
</section>
<section>
10、高村武幸《漢代の地方官吏と地域社会》,汲古書院,2008
</section>
<section>
<strong>十三、东汉后期的政治冲突</strong>
</section>
<section>
1、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
</section>
<section>
2、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section>
<section>
3、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2007
</section>
<section>
4、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section>
<section>
5、唐长孺《九品中正制度试释》,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
</section>
<section>
6、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
</section>
<section>
7、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第一编《贵族制社会的形成》,中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section>
<section>
8、阎步克《孝廉“同岁”与汉末选官》,氏著《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三联书店,2001
</section>
<section>
<strong>十四、帝国与边境:</strong><strong>五胡时代的序幕</strong>
</section>
<section>
1、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section>
<section>
2、西嶋定生《秦漢帝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section>
<section>
3、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45A,1961
</section>
<section>
4、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section>
<section>
5、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section>
<section>
6、罗新《匈奴单于号研究》,氏著《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section>
<section>
7、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
</section>
<section>
8、王明珂《华夏边缘的漂移:谁是羌人》,氏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section>
<section>
<strong>十五、中平六年与汉魏革命</strong>
</section>
<section>
1、 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
</section>
<section>
2、 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第一编《贵族制社会的形成》,中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section>
<section>
3、 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section>
<section>
4、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section>
<section>
5、 方诗铭《曹操·袁绍·黄巾》,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section>
<section>
6、 柳春新《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岳麓书社,2006
</section>
<section>
7、 于涛《三国前传:汉末群雄天子梦》,中华书局,2006
</section>
<section>
8、 徐冲《关于曹魏的侍中尚书》,《国学研究》16,2005
</section>
<section>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版《陈寅恪集》,三联书店,2001年
</section>
<section>
2、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华版《唐长孺文集》,中华书局,2011年
</section>
<section>
3、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section>
<section>
4、胡宝国、阎步克《关于“南朝化”问题的讨论》
</section>
<section>
5、李治安《两个南北朝与中古以来的历史发展线索》,《文史哲》2009年第6期
</section>
<section>
6、阎步克《族群互动与“南北朝”现象:一个体制问题的政治学思考》,《思想战线》2018年第3期
</section>
<section>
1、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收入氏著《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版《陈寅恪集》,三联书店,2001
</section>
<section>
2、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第一编《贵族制社会的形成》,中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section>
<section>
3、唐长孺《九品中正制制度试释》,收入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版《唐长孺文集》,2011
</section>
<section>
4、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第二编第二章《魏晋的九品官人法》,中译本中华书局,2008
</section>
<section>
5、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第五章《官品的创制》、第六章《中正品与勋位》,中华书局,2002
</section>
<section>
6、徐冲《“禅让”与“起元”:魏晋南北朝的王朝更替与国史书写》,《历史研究》2010年第3期
</section>
<section>
7、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研究》,中华书局,2015
</section>
<section>
<strong>三、五胡时代的民族与国家</strong>
</section>
<section>
1、唐长孺《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国的统治》、《魏晋杂胡考》,收入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版《唐长孺文集》,2011
</section>
<section>
2、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中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section>
<section>
3、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section>
<section>
4、罗新《枋头、滠头两集团的凝成与前秦、后秦的建立》,《原学》6,1998
</section>
<section>
5、罗新《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题》,《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
</section>
<section>
6、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section>
<section>
1、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收入氏著《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
</section>
<section>
2、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收入氏著《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版《陈寅恪集》,三联书店,2001
</section>
<section>
3、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第二编第四章《东晋贵族制的确立过程》,中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section>
<section>
4、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section>
<section>
5、唐长孺《王敦之乱与所谓刻碎之政》,收入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版《唐长孺文集》,2011
</section>
<section>
6、陈苏镇《司马越与永嘉之乱》,《北京大学学报》1989-1
</section>
<section>
1、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
</section>
<section>
2、陈寅恪《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收入氏著《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版《陈寅恪集》,三联书店,2001
</section>
<section>
3、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南齐书·丘灵鞠传〉试释兼论南朝文武官位及清浊》、《论梁武帝及其时代》,收入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大出版社,1997
</section>
<section>
4、田余庆《北府兵始末》,收入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新版,2004
</section>
<section>
5、祝总斌《试论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收入氏著《材不材斋史学丛稿》,中华书局,2009
</section>
<section>
6、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第六章《中正品与勋位》、第七章《北魏对萧梁的官阶制反馈》,中华书局,2002
</section>
<section>
7、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中华书局,2008
</section>
<section>
8、冈部毅史《梁简文帝立太子前夜》,《史学雑志》118-1,2009
</section>
<section>
1、周一良《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收入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section>
<section>
2、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中华书局,2007
</section>
<section>
3、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
</section>
<section>
4、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
</section>
<section>
5、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section>
<section>
6、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商务印书馆,2010
</section>
<section>
7、康乐《从西郊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稻禾出版社,1995
</section>
<section>
8、佐川英治《游牧与农耕之间——北魏平城鹿苑的机能及其变迁》,《冈山大纪要》47,2007
</section>
<section>
9、松下宪一《北魏胡族体制论》,北海道大学出版社,2007
</section>
<section>
1、田余庆《北魏后宫子贵母死之制的形成和演变》,收入氏著《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
</section>
<section>
2、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
</section>
<section>
3、阎步克《北魏对萧梁的官阶制反馈》,收入氏著《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
</section>
<section>
4、罗新《北魏直勤考》,收入氏著《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section>
<section>
5、罗新《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题》,《中国史研究》2004-3
</section>
<section>
6、罗新《陈留公主》,收入氏著《杀人石猜想》,中华书局,2010
</section>
<section>
7、何德章《论北魏孝文帝迁都事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5,1997
</section>
<section>
8、张金龙《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探微》,收入氏著《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
</section>
<section>
9、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中华书局,2006
</section>
<section>
10、康乐《从西郊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稻禾出版社,1995
</section>
<section>
1、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
</section>
<section>
2、周一良《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北魏镇戍制度考及续考》,收入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section>
<section>
3、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section>
<section>
4、陈爽《河阴之变考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4,2007
</section>
<section>
5、罗新《另一个敕勒川》,收入氏著《杀人石猜想》,中华书局,2010
</section>
<section>
6、何德章《北魏末帝位异动与东西魏的政治走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8,2001
</section>
<section>
7、王铭《“正统”与“政统”:拓跋魏“太祖”庙号改易及其历史书写》,《中华文史论丛》2011-2
</section>
<section>
8、刘淑芬《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中古佛教社会救济的个案研究》,《新史学》5-4,1994
</section>
<section>
9、谷川道雄《北魏末期的内乱与城民》,收入氏著《增补 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中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section>
<section>
10、佐川英治《东魏北齐革命と『魏书』の编纂》,《东洋史研究》64-1,2005
</section>
<section>
<strong>九、北齐北周的对立与统一</strong>
</section>
<section>
1、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
</section>
<section>
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陈寅恪集》版,2001
</section>
<section>
3、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三联书店《陈寅恪集》版,2001
</section>
<section>
4、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section>
<section>
5、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第二篇《北魏东魏北齐之核心集团与核心区》、第四篇《北朝东西政权之河东争夺战》、第五篇《西魏府兵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section>
<section>
6、王仲荦《北周六典》,中华书店,1979
</section>
<section>
7、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第九章《西魏北周军号散官双授考》、第十章《东西官阶互动与南北清浊异同》,中华书局,2002
</section>
<section>
8、罗新《另一个敕勒川》,收入氏著《杀人石猜想》,中华书局,2010
</section>
<section>
9、谷川道雄《增补 隋唐帝国形成史论》第三编《北朝后期的新旧贵族制之争》、补编《府兵制国家论》,中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section>
<section>
10、佐川英治《东魏北齐革命と『魏书』の编纂》,《东洋史研究》64-1,2005
</section>
<section>
<strong>十、四至六世纪的东亚世界</strong>
</section>
<section>
1、周伟洲《敕勒与柔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section>
<section>
2、周伟洲《吐谷浑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section>
<section>
3、唐长孺《南北朝时期西域与南朝的陆道交通》,收入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
</section>
<section>
4、荣新江《阚氏高昌王国与柔然、西域的关系》,《历史研究》2007-2
</section>
<section>
5、薛宗正《突厥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section>
<section>
6、罗新《可汗号之性质》、《论拓跋鲜卑之得名》、《虞弘墓志所见的柔然官制》、《从可汗号到皇帝尊号》、《高句丽兄系官职的内亚渊源》,均收入氏著《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section>
<section>
7、韩升《东亚世界形成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section>
<section>
8、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张承志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section>
<section>
9、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国家と东アジア世界》,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section>
<section>
2、《北周武帝孝陵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2期
</section>
<section>
3、韩升《隋文帝传》,人民出版社,1998年
</section>
<section>
4、韩升《隋文帝复起与江南政策的演变》,《厦门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section>
<section>
5、牟发松:《旧齐士人与周隋政权 》,《文史》62辑
</section>
<section>
6、滨口重国《所谓隋的废止乡官》,收入刘俊文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册
</section>
<section>
7、陈寅恪《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
</section>
<section>
8、孙英刚:《南北朝隋唐时代的金刀之谶与弥勒信仰》,《史林》2011年第3期
</section>
<section>
9、黄永年:《敦煌写本常何墓碑和唐前期宫廷政变中的玄武门》,《文史探微》
</section>
<section>
10、孙英刚:《唐前期宫廷政变研究》,《唐研究》第7卷
</section>
<section>
1、陈寅恪:《武曌与佛教》,《金明馆丛稿二编》
</section>
<section>
2、陈寅恪:《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金明馆丛稿初编 》
</section>
<section>
3、黄永年:《说李武政权》 ,《文史探微》
</section>
<section>
4、赵雨乐《唐前期宫官与宦官的权力消长》,收入氏著《从宫廷到战场:中古中国与近世诸考察》,香港中华书局,2007年
</section>
<section>
5、山下将司:《唐初における『贞観氏族志』の编纂と「八柱国家」の诞生》,《史学雑志》111卷2期,2002年。
</section>
<section>
6、黄永年:《关陇集团到唐初是否继续存在》,《文史探微》
</section>
<section>
7、蒙曼:《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section>
<section>
8、罗汉《武曌:中国唯一的女皇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section>
<section>
9、罗汉《武曌皇与她的天女殿、诸神及国母们》,河南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section>
<section>
<strong>十三、唐代前期的国家支配</strong>
</section>
<section>
1、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section>
<section>
2、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盛唐研究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section>
<section>
3、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齐鲁书社,2004
</section>
<section>
4、李晓杰《疆域与政区》,地图上的中国历史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
</section>
<section>
5、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
</section>
<section>
6、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
</section>
<section>
7、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陈寅恪集》版,2001
</section>
<section>
8、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陈寅恪集》版,2001
</section>
<section>
9、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section>
<section>
10、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section>
<section>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下篇《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三联书店《陈寅恪集》版,2001
</section>
<section>
2、黄永年《唐代史事考释》,联经出版公司,1998
</section>
<section>
3、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section>
<section>
4、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section>
<section>
5、荣新江《安禄山的种族与宗教信仰》,收入氏著《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书店,2001
</section>
<section>
6、蒲立本《安禄山叛乱的背景》,中西书局,2018
</section>
<section>
7、仇鹿鸣《长安与河北之间:中晚唐的政治与文化》,前三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section>
<section>
<strong>十五、唐代后期的国家形态</strong>
</section>
<section>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陈寅恪集》版,2001
</section>
<section>
2、唐长孺《唐代的内诸司使及其演变》,收入氏著《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
</section>
<section>
3、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section>
<section>
4、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section>
<section>
5、陆扬《从碑志资料看9世纪唐代政治中的宦官领袖-以梁守谦和刘弘规为例》,《文史》2010-4
</section>
<section>
6、刘后滨《从三省体制到中书门下体制:隋唐五代》,收入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section>
<section>
7、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盛唐研究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section>
<section>
8、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齐鲁书社,2004
</section>
<section>
9、堀敏一《藩镇亲卫军的权力结构》,收入陈苏镇、张帆编《中国古代史读本·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section>
<section>
10、李碧妍《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section>
<section>
1、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第七篇《魏博二百年史论》、《五代之政治延续与政权转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section>
<section>
2、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第二章《走出五代:10世纪中原王朝统治人群的转变》,三联书店,2006
</section>
<section>
3、傅乐焕《辽代四时捺钵考》,收入氏著《辽史丛考》,中华书局,1984
</section>
<section>
4、杨若薇《契丹王朝政治军事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section>
<section>
5、刘浦江《辽朝国号考释》、《辽朝“横帐”考:兼论契丹部族制度》、《契丹名、字研究: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父子连名制》,皆收入氏著《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中华书局,2008
</section>
<section>
6、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皆收入氏著《正统与华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17
</section>
<section>
7、刘浦江《契丹开国年代问题 ——立足于史源学的考察》 、《金朝初叶的国都问题——从部族体制向帝制王朝转型中的特殊政治生态》、《祖宗之法:再论宋太祖誓约及誓碑》,皆收入氏著《宋辽金史论集》,中华书局,2017
</section>
<section>
8、林鹄《南望:辽前期政治史》,三联书店,2018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旦大学3名学生被开除学籍知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