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计算机大学工业大学机算机科与技术研究生怎么样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问:有谁知道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详细的资料有吗,麻烦告诉我下,谢谢 南京在职研究生怎么报考 企业回答:在职研究生报考不是必须要有工作年限,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一、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1、本科、学士学位满3年; 2、本科无学位的学生可直接报名研修班进行学习,但想要申硕需满足本科、学士学位满3年的条件。 二、十月在职研究生报考...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的介绍 答:南京大学是我国一所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现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A类高校。作为我国最早的招收并培养研究生的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培养了一大批精英人才。 无论是国立中央...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地址 问:本人今年报考南京大学研究生,南京考生,但现场确认地址不知道,求知道... 南京大学考研成绩查询入口在哪 答:南京大学考研成绩查询可以通过南京大学考研成绩查询网址进行查询,也可以通过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查询和打印成绩单,最后可以通过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入口进行成绩查询。 南京大学考研成绩查询网址:/jseea_和学号@。用户可以使用POP3 和IMAP方式收信,WEB访问地址是:。登陆邮箱...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地址在南大本部,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号。具体路线:南京地铁一号线鼓楼站下,在1号口出来,往乘车反方向走约600多米到达汉口路,再往校园里面走约500米...

主要为高校、媒体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级新闻人才。 课程设置(本科、硕士) 新... 周海燕 副教授 陶鹤山 副教授、博士 系办联系方式 025 xwcb@nju.)及报考院系网...南京大学研究生院_考研派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提供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历年分数线和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考研...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入口:/ 下面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入口:http://gra...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网-相关高等院校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江苏南京栖霞区仙林街道的校区南京大学医学院南京大学二级学院武汉大学1893年建于湖北的公办高校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创立于1952年的公立大学金陵大学美国在南京创办的教会大学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东南大学二级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的直属院系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南京工业大学二级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二级学院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 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简介_南京大学2019年研招网-研究生招生报...南京大学目前拥有仙林、鼓楼、浦口三个校区,有29个直属院系,各类学生总计34580人,其中本科生13196人、硕士研究生...南京大学研究生院_南京大学考研网南京大学考研网研究生院,为大家提供南京大学各院系的研究生招生情况和信息,方便各位快速了解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

本文标题: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怎么样)

版权声明:如果本文导致的版权问题以及内容纠错问题请联系站长QQ:1004619。

雷常教育专注高端保研、考研、复试调剂、考博、硕博论文、大数据处理、智能算法等咨询培训

特设保研、考研、考博协议保过班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2021年博士生招生简章

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研究生2021年报名要求

清华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报名要求(十一月报名)

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2021年“申请-考核”制非全日制博士生招生实施办法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及“硕博连读”招生实施办法/Web/Show/1813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2021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第一批)/Data/View/3903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21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notice-/node/3000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1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

天津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报名时间:2020年11月1日—2021年2月20日。)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山大学2021年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zsw/article/332

中山大学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研究生招生简章

四川农业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报名时间: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考生:2020年11月20日-2020年12月10日

普通报考考生:2021年3月10日至2021年3月31日。)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abbreviated NJTech),简称南工,位于“六朝古都”江苏南京,具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 *** 共建高校,是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画”的14所牵头高校之一,入选国家“111计画”、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2001年5月,原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南京工业大学。原南京化工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

截止2018年3月,南工拥有丁家桥校区、虹桥校区和江浦校区,总占地面积3800亩,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各类学生3万余人。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0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含领域)23个,本科专业(含方向)84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8个学科门类。教职工28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12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国家“973计画”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千人计画”入选34人。

  • 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2,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含覆蓋)112 
  • 所属地区:中国 江苏 南京
  • 主管部门:江苏省 
  • 创办时间:1902年办学;2001年组建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 现任校长:乔旭 
  • 知名校友:时钧、闵恩泽、张存浩、江东亮、曹湘洪等
  • 博士后流动站:7个 
  • 校训:明德 厚学 沉毅 笃行
  • 校歌:南京工业大学校歌
  • 主要院系:化工学院、材料学院、机械学院、土木学院、数理学院、2011学院等
  •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个 
  • 学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江浦校区)
  • 主要奖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
  • 建设目标: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大学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历史沿革,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院系设定,教学建设,学科建设,对外交流,学术研究,科研机构,科研成果,学术资源,学校领导,文化传承,校风,校训,校徽,校歌,学生组织,文化名片,杰出校友,

南京工业大学校徽 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省属重点建设的多科性百强名校,由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于2001年5月合并组建而成。

南京化工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1902年建立的三江师范学堂,三江师范学堂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49年更名国立南京大学,翌年定名南京大学。 历史沿革图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工学院分出,成立南京工学院。 1958年,化工系从南京工学院分出建立南京化工学院,与北京化工大学同属原化工部。 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1995年4月,更名为南京化工大学。 1998年7月,由化学工业部管理划转归江苏省人民 *** 管理。

1915年,同济医工学堂(附设机师科)创建 1917年,同济医工学堂(附设机师科)改建为同济医工学校(附设机师科) 1923年,同济医工学校(附设机师科)改建为同济大学(附设高级职业学校) 1935年,同济大学(附属高级职业学校)更名为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50年,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更名为同济高级工业学校 1953年,同济高级工业学校(土木科)更名为南京建筑工程学校 1952年,同济高级工业学校(部分)参与合并组建南京机器制造学校,后发展为南京机械专科学校,现参与合并组建南京工程学院 1953年,同济高级工业学校撤销 1953年,咸阳机器工业学校(土木营造科)并入南京建筑工业学校 1980年,南京建筑工程学校升格为南京建筑工程学院 1981年,南京建筑工程学校(部分资源)复校南京建筑工程学校(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2001年,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撤销

2001年5月,原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南京工业大学。 2012年,作为“国立中央大学”的一脉,南京工业大学与同根同源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共同举行110周年校庆。 2012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 *** 共建南京工业大学,支持其土木工程、建筑等学科建设。 2016年6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 *** 共建南京工业大学。 中央大学族谱——南京工业大学

截止2019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29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3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家“973”计画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千人计画”人选29人(其中青年千人1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画”创新团队4个、滚动支持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画”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0人;中组部“万人计画”领军人才12人、万人计画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1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人社部留学回国人员资助计画1人;“十二五”“863”计画专家委员会专家1人、主题专家组专家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 黄维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不全)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团队、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画”创新团队(4个) 生物炼制化学品(应汉杰团队) 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套用(沈晓冬团队) 特种分离膜(金万勤团队) 材料化学工程(陆小华团队)

2015年南京工业大学进行学部制改革,截止2018年3月,学校现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1个2011学院,1个海外教育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独立学院浦江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安全环境学部 南京工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学部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部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控制学部 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健康科技学部
南京工业大学医学院(筹)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艺术学部
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部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商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部
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部(中国棒垒球学院(筹))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制造学部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数理信息学部 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体工程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数理科学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海外人才缓冲基地)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交通学部 南京工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截止2017年9月,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教材1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5个、江苏省品牌专业8个、江苏省特色专业10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12个(涵盖30个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软体类)试点专业2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2006年学校获得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十一五”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生物工程,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试点专业(7个):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 、制药工程 、安全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生物分离工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生物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江苏省品牌专业(8个):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安全工程、制药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江苏省特色专业(10个):自动化、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套用化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环境工程 江苏省重点专业类(12个)(涵盖30个专业)

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软体类)”试点专业(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江苏省精品课程(17门):无机与分析化学、化工工艺、过程设备设计、微生物学、钢结构设计原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过程控制工程、基础工程、化工热力学、工程力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土质学与土力学、测量学、工程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校级品牌、特色专业(27个):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套用化学、会计学、自动化、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勘查技术与工程、安全工程、英语、金属材料工程、建筑学、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国际贸易、城市规划、艺术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南京工业大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总表
测绘地理信息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
轻工技术与工程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生物工程与技术基础实验和工程实训中心(生物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机械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现代建筑技术综合训练中心(建设点)
现代管理工程实验与综合训练中心(建设点)
现代装备制造大学生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点)

信息来源: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

截止2017年9月,学校建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一期工程4项、二期工程6项,“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十三五”国家国防特色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0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含领域)23个,本科专业(含方向)84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术8个学科门类,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0.5%行列,学校总体学科综合实力位于ESI全球前0.27%位置。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 教育部特色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十三五”省重点学科:化学、药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 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生物化工、工业催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岩土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发酵工程、化工过程机械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10个):工业生物技术与医药制造、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公共安全与节能、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先进能源技术与装备、土木工程防灾与节能 “十一五”校级重点学科(8个):化学化工、工业生物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电控制工程、土木建筑、人文社科与管理、安全能源环境、医药食品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矿业工程、土木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一览表(44个)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土木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光电功能与信息材料,磁光电材料物性与器件
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动力工程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套用化学,工业催化,制药工程
工业生物催化,材料化学工程,
制浆造纸工程,制糖工程,发酵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
轻化工技术与工程,资源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一览表(121个)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外国语言学及套用语言学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注:表格中※表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科排名 南京工业大学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的排名见下表,其中3个学科排名在前10位。

学校实施全球拓展战略,国际培养、合作办学、海外交流形式多样。学校加强与海外顶尖高校和一流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在美国、新加坡、俄罗斯、英国和澳大利亚设立“海外办事处”,旨在充分利用海外资源、引揽世界顶尖人才;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 学校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成立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柔性电子创新引智基地”项目入选2016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画”;与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爱尔兰塔拉理工学院合作举办 “3+1”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合作举办南京工业大学-谢菲尔德大学联合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学生交流项目;现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数十名外籍专家和世界各国的两百余名海外留学生。 仁智楼

学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设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5个,省部级研究中心2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2个。“十二五”以来,学校科研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15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4人、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人,入选2016年度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 江浦校区校门国家级科研基地(5个)

  •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省部级科研基地(36个)

省部共建教育部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工业节水减排重点实验室
工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共性技术实验室 过程强化与新能源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精细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化工减排技术工程实验室
无机及其复合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水化学与工业水处理工程实验室
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工业装备数字制造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渗透汽化膜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城市与工业安全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业(全国)工业生物工程技术中心 江苏省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
化学工业(全国)膜工程技术中心(南京) 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建设厅)
江苏省化工污染控制与事故应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非金属复合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特种分离膜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风险分析技术研究中心 化学工业水处理技术培训中心
中石化南京工业生物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江苏省(中圣)工业节能技术研究院
中石化总公司南京设备失效分析及预防研究中心 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科技厅)
建材行业集料碱活性研究测试中心 江苏省土木工程防震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轻工业电光源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江苏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江苏省药物新制剂研究及工程化技术服务中心 江苏省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中心
江苏省海内外领军人才“三创”科技服务中心
江苏省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南京市开放实验室) 南京市化工污染事故应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市氢能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市工业过程装置再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市化工过程强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吸附分离工程技术中心
南京市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生物反应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市生化工程中心)
南京市膜材料与膜过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1年-2014年,学校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画项目、“863”计画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课题近8000项,科技经费近30亿元。 南京科技广场 截止2012年6月,申请专利1574项,授权专利637项,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80%左右,专利的申请数量与质量位居省内高校前列。SCIE论文1633篇,2010年排名上升到47位,EI论文1565篇,排名上升到54位 2011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全国高校第36名,位居江苏省高校第5名。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坚持产学研互动发展。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拥有国家智慧财产权培训(江苏)基地。“十二五”以来,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画项目、“863”计画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课题8600余项,科技经费25.8亿元,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相关行业、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有机半导体的设计原理、高效制备与光电器件
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及其在酶法合成手征性化合物中的套用
多通道多孔陶瓷膜成套装备与套用技术
工业循环水用新型缓蚀阻垢杀菌剂
化工设备预测性维修规划关键技术的研究
连续陶瓷膜反应器的研制与工程套用
高危险性化工装置重大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装备及其工程套用
低钙水泥体系及其在重点工程中防治碱集料反应的套用
面向超细颗粒悬浮液固液分离的陶瓷膜设计与套用
生物磷酰化新技术制备高能磷酰化合物
不同工况反应与蒸馏集成技术及其在化工中间体生产中的套用
超细耐磨钛酸盐纤维制备新技术及其套用
高效节能的新型紧凑式换热器及工业化套用
生物法生产富马酸及其衍生物的关键技术及套用
压力容器极限与安全定性分析及体积型缺陷安全评估工程方法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合作)
在役重要压力容器寿命预测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合作)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合作)
大型复杂结构隔震减震关键技术及工程套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合作)

馆藏资源 截止2014年,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建有江浦校区逸夫图书馆、模范马路校区图书馆、浦江学院图书馆三个分馆,馆舍面积4.5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总量198万册,电子图书165万册。 图书馆是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以及江苏省工程文献中心核心成员馆。图书馆馆藏文献种类广泛,涵盖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诸门类。其中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文献收藏颇丰,形成馆藏特色,在国内高校有一定影响。 学术刊物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79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CA》、美国《CSA》、波兰《IC》和俄罗斯《AJ》等资料库列为来源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位化期刊、维普资讯网、中国科技论文线上和台湾华艺思博网全文收录。主要刊登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生物与制药工程、土木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学科为主的最新研究成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期刊,2002年创刊,季刊,逢季未出版。特色栏目,如:建筑文化与城市问题研究、中小企业研究、工程技术史与工程技术方法论等等。本刊为校内外优秀科研成果提供发表园地。是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收录期刊,2003年被评为“全国理工医农院校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

牛生杰、李世收、巩建鸣、邢卫红、吴胜红、凌祥、赵志宏

明德 厚学 沉毅 笃行

  • 明德 崇尚精神,彰明美德。学以人为本,人以德为尚:知识之道,重在人文,为人之道,重在人品。精神为人之根本,德行乃人之灵明。
  • 厚学 学识广博,厚积薄发。学问之道,在于多思多问,在于扎扎实实,在于兼收并蓄,在于融会贯通。
  • 沉毅 静穆刚毅,沉着勇敢。砥砺意志,坚韧不拔:直面挫折,百折不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上善若水,大道无言。
  • 笃行 注重实践,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言行表里如一,善行终生不怠君子也。
南京工业大学校徽标志采用欧洲传统盾形徽章纹样,总体结构由工业大学的简称“T”和“U”组成。内部图案分别有龙、虎、青铜鼎、人形纹、“1902”和书本图样。
龙和虎代表该校所在地南京(南京素有“龙盘虎踞”的美誉),同时表达了南京工业大学人才荟萃,藏龙卧虎之义;青铜鼎是江苏省人民 *** 2002年为祝贺南工办学百年所赠,象征著该校踏实严谨的学风与雄厚的科研实力,并传达了“一言九鼎,诚实守信,努力拚搏,问鼎科学巅峰”的治学精神;鼎内部的人形纹由“工”和“大”组合而成,又形似汉字“天”,传达“教育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并蕴藏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内涵,1902传达该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书象征著教育机构。中文字型采用“毛体”,雄浑有力,符合该校的定位;英文字型采用“古罗马体”,古朴大方。
百年历史,百年沧桑,百年学府业绩辉煌;
桃李满天下,为国育栋梁,为国育栋梁!
明德厚学,沉毅笃行,催我奋进,心雄志壮;
啊!南京工业大学,我们成长的摇篮,张开那理想的翅膀!
新的世纪,新的篇章,新的校园,青春荡漾;
科教兴中华,同心齐开创,同心齐开创!
明德厚学,沉毅笃行,代代相承,扬帆远航;
啊!南京工业大学,我们共同的名字,张开那理想的翅膀!
共同的名字,永恒的太阳!共同的名字永恒的太阳,永恒的太阳!

党委宣传部两大组织:校报记者团、校园电视台 校团委五大组织:学生会、科学技术协会、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广播台 校级艺术类组织:舞蹈团、管乐团、话剧团(德毅剧社)、礼仪队

时钧先生是南工人心中的一座精神丰碑。学校在风景秀丽的江浦校区建设了由时钧院士塑像、吾爱亭、心远亭、忘言井和感言石等景观组成的“时钧园”,现已成为师生接受爱国荣校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开展“时钧班”创建活动,激励师生以宗师为范,永无止境追求真理,攀登科学高峰,已有8个班级获得命名。 志愿服务是学校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每年50000余人次参加2000余场公益服务活动,多次荣获全国和省级表彰。千余名志愿者服务南京青奥会,受到团 *** 的充分肯定。大学生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曾服务于南京马拉松等十余项大型赛事和活动,并曾代表江苏参加全国比赛荣获冠军。《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曾分别对南工研究生支教团作专题报导。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女子垒球队开创了全国高校实质性举办省级高水平运动队的先河,自2001年组建以来,代表江苏获得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冠军,并连续三年囊括国内赛事大满贯,为国家队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国家“体教结合”“省队校办”的典范,也使得体育文化深入南工人的血脉。 音乐台

院士长廊 闵恩泽,梁晓天,陈家镛,张存浩,楼南泉,陆婉珍,胡宏纹,朱起鹤,时铭显,陆钟武,曹湘洪,江东亮,徐德龙,陈懿,方岱宁,陈勇,钱峰。 政治界 吾甫尔·阿不都拉,张佑才,韩寓群,朱忠民,张苏军,黄殿忠,许仲梓,凌月明,许津荣,周文彰,吴新雄,杨展里,王林建,李国章,凌月明。 其他行业 苏宏业,方玉根,谭仲明,刘燕,汪世宏,顾宗勤,邵寅初,杨建龙,柏冈,谈旭东,程晓曦,包耕莘,陈伟,方小朋,江建人,李玉林,卢正刚,戴雅萍,沈俊强,钱培,钱增德,秦引林,孙众志,王伟,于世良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计算机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