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刚刚教育局发布最新消息行政学院靠谱吗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一所好的学校,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习,那么辽宁商贸职业学院靠谱吗 学校怎么样?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简介: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是于2005年4月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在始建于1984年的辽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转制而成的,为省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公办院校,与辽宁行政学院两院一体办学。

学院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毗邻世界文化遗产东陵风景区,周边地区教育科研单位集中,校园环境幽雅,学术气氛浓郁,生活设施齐备,交通便利,是求知治学的理想之地。

学院专业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备。设有商务贸易系、公共管理系、技术经济系、信息技术系、外语系、实训部、国际交流部、亚洲太平洋经济研究所、行政科学研究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开办17个普通高职专业。现已增至31个专业,其中信息技术系又增加了软件专业.现有教职工230余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40人,各类在校生近3500人。

学院对外学术交流广泛,科研成果丰硕。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保持着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先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4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奖38项,省级科技奖64项,省级学会奖60项。

校园占地面积7.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31191平方米,专任教师193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77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43.09万元,图书25.2万册。

学院教风严谨,办学特色鲜明,教学成果突出,自1984年建院以来,共培养毕业生10000余人,培训各级国家公务员28000人次。毕业生在考取本科院校及就业方面均表现出了较强优势。近年来该院有大批毕业生通过专升本考试升入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毕业生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过硬、实践能力突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依托近百家联合办学单位及沈阳市地处东北中心区域、人才需求旺盛的区位优势,开展切实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其中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6%,稳居省内高校前五名。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社会治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文化的优秀性标准、脱贫评估、教育舆情治理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周航:共治是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关键】

  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工商大学分中心周航指出,共治是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关键。其核心在于改变政府“单兵作战”模式,让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社会治理。一方面,建立健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推进协同治理。建立社会参与协同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坚持依法治理,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牢固树立依法治理的理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社会治理、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在全社会培育法治信仰和法治意识,教育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胡伯项:增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现代科技文化底蕴】

  南昌大学教授胡伯项指出,创新、发展是科技文化的重要特色,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传媒的发展,信息覆盖的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人类进入了大数据、微传播、微文化的时代,传播方式、传播环境产生了革命性变革。大量涌入的各种信息,既扩大了人们的知识视野,也增加了人们鉴别是非的复杂性和难度。在信息时代,网络舆论新形态使我们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不断发生变化,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加强创新意识,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因此,要高度重视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意识形态传播,特别是舆论引导和控制的相关问题,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王依群:坚持文化的优秀性标准】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会长王依群表示,文化的优秀性,首先体现于时代性。文化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刻画着时代的特征。传承就是要把不同时代的优秀文化应用于当下并赋予新的使命,要有利于实现新时代的目标任务。其次是民族性。我们是龙的传人,必须传承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中华民族特点的文化,目的是保持线不断、魂永驻。再次是思想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传播正能量,激发人民奋发向上;应能启迪和鼓励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凝聚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提供治国理政借鉴。最后是经典性。在历史长河中,经世代积淀、保存而传承下来并在当下得到人们普遍认可,依然具有时代价值和生命力的文化,方可称之为优秀传统文化。可见,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典的、思想性强的民族文化,同时又是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只有明确和坚持这一优秀性标准,才能保证文化传承的格调,才能坚定文化自信,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李勇:大学生参与脱贫评估“靠谱”】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行政学院教授李勇认为,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倒计时,一场全国范围内的贫困县脱贫成效第三方评估正在各地开展。其中,一些高校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一些诸如“学生娃参与第三方评估是否靠谱”的声音也在悄然兴起。

  对大学生参与第三方评估应持肯定态度,大学生参与第三方评估有一定必然性,同时,大学生参与第三方评估实践可保证评估质量,而且大学生参与第三方评估也有利于人才培养。“靠不靠谱”的忧虑反映出相关人士对大学生参与脱贫攻坚评估质量的担忧,本无恶意,显示出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今后3年,随着大量贫困县陆续退出,只要组织得当,管理有效,高校师生组建的评估队伍就堪为一支可以倚重的力量。必须指出的是,担任主责的评估课题组专家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调查问卷设计,采取切实可行的评估措施,把这支队伍带好,引领他们深入调研,促进党的扶贫政策真落实,提交一份真实的评估报告,为打赢扶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舒刚:教育舆情治理要善用法治思维】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舒刚认为,教育舆情热点事件之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引发全民热议并广为传播,是因为事件集中反映了社会公众长期关心关注的教育领域某一难点热点问题,击中了人们在追求优质教育资源过程中的种种痛点。教育舆情传播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真实的民生诉求。因此,教育舆情治理的关键就是要理性分析教育舆情事件折射出的社会矛盾和民生诉求,抓住教育舆情现象和事件反映的本质问题,在教育舆情爆发后的第一时间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并积极在法律框架下进行处理。教育舆情治理的关键就是争取人心,只有善用法治思维,科学运用法治化的权威资源和治理方式,关注、挖掘和解决人民群众迫切的教育诉求和优质教育供给之间的突出矛盾,才能不断积累和培育社会情感资源,增进社会信任,提升人们群众的教育获得感。

  (光明网记者 康慧珍整理)



尊重专家的专业意见,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础。但是,有些所谓专家,着实让人尊重不起来。比如说,国家卫生计生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翟振武教授。

翟教授荒谬如儿戏的“二胎生育”数据预测

“开放三胎”政策出台后,翟教授又以人口学权威专家的身份面对多家媒体的镜头侃侃而谈,脸不红、心不跳,成竹在胸、气定神闲,仿佛为这次政策调整做出了多大学术贡献一般。

他可能忘记了当年“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出台前的荒腔走板、胡说八道。互联网时代,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不妨看看翟教授当年的口吐莲花、信口雌黄。

翟振武在2014年3月的《人口研究》上发表论文解释了为什么不能全面放开二胎。按照他的估算,全面放开二胎的话,将累计多出生9700万人,每年出生人口峰值将达到4995万,生育率将达到4.5。


近五千万人口峰值、累计增加近一亿人口,相当惊悚。生育率达到4.5,更是惊得我下巴颏都掉下来了。

翟教授,全球197个国家,2021年总和生育率排行榜上超过4.5的只有21国,全部都是非洲国家。翟教授是梦回非洲吗?

就是拿本国历年生育率数据比较,翟氏数据也是难以置信。1970年代初有一段鼓励生育到计划生育之间的政策空窗期,生育率也不过4.5左右。随便生的时候也就那么回事了,限制在二胎竟然能回到那种水平?

2014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不到1.66,开放二胎竟然能让生育率提高三倍?翟教授您又不是在少林寺上班,身边育龄女性总是有的,亲自调研一下也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吧?

如此荒唐的数据预测,当然受到了一致的质疑。翟教授没有给出解释,很快改口。

同年11月,他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发文改口说全面二孩每年会出生万。

翟教授按按键盘,一千多万人口就这么没了。可是,一个月后翟教授又弹指一挥,再消灭了一千万。

同年12月,翟教授在《北京日报》发文又说全面二孩后新生儿峰值不会超过2100万。

就算翟教授会长专家是“从善如流”,这数字向下流动的速度也快得有点惊人,堪比“飞流直下三千尺,意思银河落九天”的诗人情怀。

然而,人口学研究不是写诗,不能一会儿三千尺、一会儿三千丈的率性。

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定局后,国家卫计委发布了相关预测,完全采纳了翟振武的数据。根据这一预测,2017年如果不实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出生人数是1770.0万人。开放二胎政策后预计出生人数将在2195.1万人到2023.2万人。

然而,根据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新生儿只有1723万,比2016年减少了63万。

翟教授,你的脸没有被现实打肿吗?

令人忧虑的“专家治国”

翻这笔不算久远的“旧账”,是愤怒,更是忧虑:如此专家,何以治国?

人口政策关乎长远的国计民生,关乎民族命运。专家对政策效果的预测评估却是如此儿戏,可叹、可悲、可怕。

翟振武不是普通的学员知识分子,而是直接参与决策的部委专家、人口学领域的资深权威专家。他的“研究”也不是普通的学术活动,而是直接影响决策的专家意见。

专家当然也会出错,但是翟教授的“预测数据”错得如此不成体统、错得有违常识,让人难以理解。其中有思想观念固化影响学术水平的影响,也有非学术的因素。

思想观念固化很好理解,翟振武1982年人大经济学学士学历,1984年获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社会学硕士。他接受高等教育的时代,新马尔萨斯人口学等控制生育理论是显学,这很可能对他的人口观念产生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如果因此导致了翟振武在学术研究中严重的主观性误判,他显然不再适合从事学术研究,更不适合担任决策专家。


但是,翟教授发表错误且夸张的预测数据后迅速修改数据,似乎不能用学术思想陈旧来解释——再陈旧的学术思想,总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随随便便发布数据,而后随随便便“打折”,这是任何规范的学术研究都不会允许的。恐怕还有非学术因素在其中作祟。

一胎政策长期执行,涉及到大量的行政经费、行政权力、各类业务以及罚没款收入。涉及到权益相当庞大复杂,自成体系。翟振武这样的“学者”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既要对内对外宣传和论证政策的合理性,又要不断用学术成果加固政策。这就是翟教授为代表的、曾经的中国人口学界主流。

这在翟教授当时的主张中也颇可发现一些端倪,比如他实际上并不反对开放二胎,而是反对“全面开放”,无非是要保留所谓的申请程序,有申请当然就有审批了……

“专家治国”的成败在于,到底是听取专家意见、选择有公共服务意识的专家,还是让那些只论证预设结论的“做题家”挂一个“专家”的招牌?翟教授大可扪心自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家”。

中国生育政策在2015年开始调整,是明显被耽误了。

2005年以后,“老龄化”已经取代了“人口过多”,成为中国人口问题的新热点。其实,所谓“老龄化”根本原因就是“少子化”——老人不会凭空增加,人口寿命的增长是缓慢的,与政策导致的生育率相代际“对折”的断崖式下跌相比,微不足道。

日本比中国早了近二十年进入“少子化”,社会活力下降、经济增长乏力,养老金缺口巨大。为此,日本政府设立了“少子化对策专任大臣”的高级职务,每年斥巨资以鼓励生育。具体政策得失可以研究讨论,但是鼓励生育的方向是明确的。

这并不是日本独有,鼓励生育是“老龄化”国家一致的方向——除中国以外。翟教授们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呢?

生育政策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情感生活。“独生子女政策”下,一个悲剧性的群体开始在中国社会出现:失独家庭。2020年,中国失独家庭总数将达到100万户。这意味着一百万个破碎的家,两百万悲伤的父母。

尽管自2001年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对失独家庭的经济补助,但是丧子之痛无法用金钱计算,父母之爱也无法被计划。


翟教授也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了吧?难道没有一点起码的同理心吗?

最明确的预警信号来自第六次人口普查。201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老人变“多”、孩子变少,是人口结构的重要拐点。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在解决“老龄化”问题上,翟教授是始终积极的,可是除了提高生育率之外,这个“老龄化”又要如何解决呢?难道要减少老人吗?那请翟教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好了。

幸而2014年翟教授的“4995万、9700万、生育率4.5”、“不愿意生就不要放开”没能阻止生育政策调整的方向,对此翟教授也应该感到庆幸。否则,他现在表态支持的开放三胎也不会成为现实。这有多讽刺?

以中国生育政策的重要性,以翟振武教授在这一领域的地位,以及他所发挥的影响,还有他炮制的“4995万、9700万、生育率4.5”,翟振武教授注定会被载入史册,但不是“名垂千古”那种。正确的历史评价也会被耽误,但是不会缺席。

*文中未标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东师范大学实名举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