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国有国营林场退休新政策办电话是多少?

  2012年,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稳增长、促和谐”的总基调,大力转方式 、调结构,全县经济呈现出增速加快、总量扩大、质量提升的强劲势头。

  经初步核算,全年地方生产总值完成6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9.19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27.57亿元,增长13.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5733元,同比增长12.5%。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8.7:29.3:42.0,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了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了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了0.5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持续平稳向好。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45起,同比减少6起,下降11.7%;死亡8人,同比减少1人,下降11.1%;受伤14人,同比减少7人,下降33.3%;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23 ,同比下降19.6%;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为1.147,同比下降4.4%。全年全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三项指标均有较大幅度下降,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1.68亿元,增长5.3%;林业总产值为9.78元,增长11.2%;牧业总产值为9.89亿元,增长5.3%,渔业总产值为0.32亿元,增长13.9%,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1.06亿元,增长15.0%。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8.12 千公顷,下降5.56%,其中:粮食作物面积44.93千公顷,增长1.65%;油料播种面积4.35 千公顷,增长10.13%;蔬菜播种面积11.44千公顷,增长0.09%。

  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收割机械、耕作机械、植保机械等农机具增长迅速,新增机械化作业面积26.99万亩,全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41.97%。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7.14亿元,增长18.5%。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10亿元,增长24.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7.38亿元,重工业27.33亿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3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0.4%。从构成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指标来看: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7%,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率为28.8%,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7%,同比下降了1.3个百分点。

  全县拥有资质的建筑企业3家,实现总产值1.15亿元,比上年增长37.6%。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31亿元,比上年增长38.7%。其中:全部单位投资41.18亿元,增长42.5%,房地产开发投资5.13亿元,增长14.3%。商品房施工面积7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6.7万平方米,销售面积22.5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3.2%、22.5%、33.7%,实现商品房销售额3.92亿元,同比增长31.1%。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43个。投资8亿元的六电一体绿色能源项目,年产60万吨碳化钙项目,投资3.2亿元年产3000吨稀土全分离项目,投资6000万元的紫东建材,投资8000万美元的栋梁木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卓业电子、风电开发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引进上市公司泰山科技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完成了河路口钨锡矿整合出让。

  201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85亿元 ,比上年增长15.9%。其中,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实现零售额9.88亿元,比上年增长32.0%,限额以上批发业3.31亿元,比上年增长38.3%;限额以上餐饮业1.66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21亿元,增长15.8%;住宿餐饮业完成2.85亿元,增长16.4%。

  全年共引进项目40个,其中外资项目2个,其中:合同审批外资6300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6668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44.2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1179.4万美元。2012年承接产业转移项目30个,其中外资项目2个,已开工建设29个,其中投产17个,全县新拓展园区面积6平方公里,新建标准厂房面积13万平方米,新增劳动用工数8300人。中国五矿集团、中国稀土公司、安徽海螺集团、香港锦艺集团、中国风电集团、中国泰山科技、梅花伞业集团、广东温氏集团、湖南清泉集团、山东正海磁材、许继电器等11家上市公司投资兴业。

  全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30.11万人次,同比增长31.78%;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17.73亿元,同比增长31.3%。成功举办了瑶族盘王节、秦岩音乐帐篷节,成功创建大龙山省级森林公园、湖南潇湘源水利风景区。

  六、交通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项目建设稳步发展。沱江大桥工程续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84万元。白富公路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800万元。江渡大桥续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00万元。古芝江大桥续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0万元。大龙线、务香、濠湘线等公路续建项目已开工,完成路面施工25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500万元。沱岭大桥工程、 S355改扩建工程,完成投资335万元。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达到2105万元,电信业务总量达到3452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88万户,移动电话共19.63万户,其中移动14.13万户,联通2.8万户,电信2.7万户。互联网迅速发展,三家用户共计1.98万户。

  全年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净增1.26亿元,增长33.7%,人均财政收入首次超过1000元;其中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2.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37.1%。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文化体育、农林水等民生支出达12.34亿元,同比增加2.0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7.2%。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71.05亿元,比年初增加10.2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5.86亿元,比年初增加6.86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9.76亿元,比年初增加2.9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94亿元,比年初减少4.8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5.82亿元,比年初增加7.82亿元。

  八、科学、教育和文化

  年末全县有乡镇科技管理单位22个,科技贸易机构1个,科研单位5个,科技专利申请项目63件,到位科技三项经费15万元。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283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技术学校2所,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2年,初级中学1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小学50所,村组教学点204个。本学年在校学生有61433人,其中:小学37494人,初中14830人,高中5814人,职高3134人,成人教育161人。全县共有教职员工4132人,其中专任教师351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有1371人,占87.16%;普通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有1687人,占92.64%。全县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2.35%。2012年高考全县二本以上上线564人,创历史最好成绩。

  全县有乡镇广播文化站23个,全年组织文艺活动1000余场次。图书馆总藏量5.8万册,公共图书馆总流通7.5万人次。组织开展送书、送科技下乡活动,共计送图书1500册,发放资料15000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771余场。2012年底止,共建设完成农家书屋165个,发放配套书籍共25.36万余册。

  广播影视业稳步发展。全年新增安装机顶盒800余台,发展农村网络2个点,新增用户500余户。编发《江华新闻》243期,播发声像稿件1700条。自办节目《县人大、政协“两会”专题报道》、《难忘2011》、《秋实》、《献礼》、《学习十八大、推进大发展》、《文明县城大家谈》等社会反响良好。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52个,其中:县级医院4所,县级卫生单位4所,乡镇卫生院22所,村卫生室301个,个体诊所19家,国有林场职工医院1所,专科民营医院1所。卫生系统现有在岗职工1889人(不含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工作人员),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59人。实有病床1663张。全年全县医疗门诊量116.45万人次,住院量达6.98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参合农民40.45万人,平均参合率100%,共筹集新农合基金1.17亿元,新农合统筹基金支出1.13亿元,补助54.49万人次,统筹基金使用率96.06%。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增10个标准篮球场,年末全县共有标准篮球场145介,其中7个具有灯光设备。在训运动员37名,其中田径运动员25名;举重运动员12名。在全省举重锦标赛上获4金、4银、2铜,在市举重锦标赛和田径锦标赛上两个项目都获得团体第四名、个人项目获9枚金牌。全年共开展县级大型全民健身活动4次, 健身活动人数2.64万人次。

  十、人民生活、人口和社会保障

  20项为民办实事任务全面完成。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年财政惠农补贴资金达3.36亿元。“零就业家庭”就业对口援助率达100%。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农保、新农合工作实现了全覆盖。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30户、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750户,新建廉租房600套,新建乡镇敬老院2所。通畅工程完成18个项目共65.422公里,累计总投资为3925.32万元。

  全年争取上级社会救助资金到位5669万元、比上年多出1350万元,其中城市低保资金1533万元,农村低保资金3058万元,医疗救助资金646万元,五保供养资金432万元。城市低保保障标准从原来月165元调整到280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从原来年1100元调整到1500元。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775户5139人,月发放保障金125万元,全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514.14万元,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差水平达到242.9元;农村低保对象11619户27337人,月发放保障金296万元,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423.17万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水平达到108.24元;新增摸底特困对象21000人,实施救助9262人,每人特困救助20元,实际发放特困补助18.5万元。 全县城乡低保基本实现了对因病、因残特困家庭,因年老体弱特困家庭和生存条件特别恶劣导致家庭生活特别困难家庭的三类对象的应保尽保。

  2012年末,全县总人口为50.01万人, 13.22万户。常住人口41.6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16万人,农村人口28.51万人;常住人口中女性20.15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7:100。全县出生人口8849人,出生率为17.46‰;死亡人口3057人,死亡率6.03‰;人口自然增长率11.43‰。计划生育完成手术8947例。14周岁以下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人数为4486个。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74元,同比增长14.6%,其中:工薪收入10392元,经营收入2972元,转移性收入2781元,同比分别增长15.3%、15.2%和13.0%;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10613元,同比增长8.2%,其中:食品支出2941元。年末全县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总额34636元/人,比上年增长19.73%,其中:国有职工人均年工资30512元/人,增长17.57%。农民人均纯收入3225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工资性收入1413元,家庭经营收入1674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17元,其中:食品、居住 、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医疗保健分别占41.6%、18.2%、10.6%、6.1%和8.3%。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12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48万人,比上年新增16337人,其中企业参保1.0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0.95万人,城乡居民参保22.2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68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7.9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71万人,新增110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8万人,新增806人。

  备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营林场退休新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