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自带的玩机技巧有什么用的跟这个操作也是一样?

华为手机自带相机的功能特别丰富,很多用华为手机的摄友一直都没有搞清楚华为手机的各项拍摄操作功能。

今天和大家来详细讲解华为手机自带相机的操作,华为手机的自带相机功有些是很常用的,有些不常用,我们都来详细说一说,尤其是还没有完全搞明白华为手机自带相机的各项拍摄模式和功能的摄友,这篇文章值得好好收藏阅读。

华为手机的自带相机功能非常全面,基本上能够应对大部分生活中的拍摄,下面我们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讲解华为的拍摄功能。

注:本篇文章的讲解是以华为P50 pro为例,其他华为手机的界面和功能基本上差不多,大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就好。

这篇文章我们主要从8个方面来讲解:

6、【更多】里的功能(慢动作、延时摄影、流光快门)

8、华为手机的变焦功能

打开华为手机的自带相机,可以看到7项拍摄模式,从左到右分别是:大光圈、夜景、人像、拍照、录像、专业、更多。

华为手机的7个拍摄模式

大光圈:能够拍出虚化效果的一个功能,拍任何景物都能虚化。

夜景:专门用来拍夜景的功能,能够让夜景的曝光和色彩都更好。

人像:拍摄人像的模式,能够美肤、虚化以及添加不同的光效效果。

拍照:拍摄照片的模式,也是日常拍摄用得最多的拍摄模式。

录像:录视频用的,拍出来是视频。

专业:专业模式,里面能够调整拍摄的参数,快门速度、感光度、白平衡等。

更多:这里面有其他的拍摄功能和模式,在后面会重点讲解。

在拍摄界面的上方,是一些拍摄功能设置,由左到右分别是:智慧视觉(没啥用,不用管它)、AI摄影(平常要关掉)、闪光灯(通常关闭)、颜色模式、设置。

这里需要重点提醒的是,颜色模式通常设置为莱卡标准,华为手机的颜色本身就有点偏艳丽,如果选择后两种模式(鲜艳或柔和),拍出来的照片色彩会很艳丽,这也是很多人用华为手机拍照总觉得色彩“失真”的原因。

在华为的相机拍摄界面,点击屏幕,画面中会出现黄色的对焦框,在拍摄照片之前一定要对准主体景物对焦,确保主体的清晰。

对焦框对准主体人物对焦

在对焦框的右边,有个黄色的小太阳按钮,这个“小太阳”叫做曝光补偿功能,我们可以用一个手指按住它,上拉和下划,上拉能够提升画面曝光,下划能降低画面曝光。

按住对焦框右侧“小太阳”滑动调整画面曝光

还能实现对焦与测光分离的操作,长按屏幕对焦框2秒钟,能够屏幕上会显示2个圆框,一个黄色、以及一个小的白色圆框。

外面大的黄框代表对焦框,里面小的白框代表的是测光框,都可以分别按住拖动它们。黄色的对焦框在哪个区域,哪个区域的清晰度就最高;白色的测光框在哪个区域,画面的曝光就以哪个区域的为准。

拖动测光框针对不同区域测光

这个功能适合用于拍摄近景的一些场景,当画面的曝光和对焦不能一致时,就可以通过对焦与测光分离功能来实现想要的画面效果。

大光圈模式,在华为手机中是一个能够拍摄背景虚化的功能,大光圈并不是镜头的物理光圈,手机镜头的光圈值都是固定的不能调整。华为手机的“大光圈”只不过是对“能够拍出背景虚化这个效果”的一个功能上的命名,就像苹果手机上拍虚化的功能叫做“人像”模式一样。

大光圈拍虚化最好在2米内的距离拍摄效果最佳

点击画面中右下角的一个“光圈”形状的按钮,可以调整背景的虚化程度,也就是大光圈级别,数字越小,背景越虚,最小可以调整到0.95,通常,调整到2-3左右数值虚化效果比较自然。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大光圈模式拍摄完成后,在相册里还可以重新调整照片的虚化值和对焦点的位置:

在相册里重新选择对焦点和调虚化值

人像模式,专门拍人像的一个模式,人像模式下能够拍背景虚化、调整美肤级别和光效效果,拍人像比较好用。

使用人像模式的效果对比

通常调整4-5比较自然

使用华为手机人像模式拍摄

夜景模式,是华为手机最优势的一个功能,夜景拍摄效果比其他手机的成像质量、色彩都更佳。

夜景模式能够调整2个参数,分别是快门速度(画面左下角)和感光度(画面右下角),通常,我们只需调整感光度这一项参数,把感光度调为100,快门速度不必调整,对焦之后就按下快门拍摄夜景。

只需把感光度调到100

按下快门后,相机会依据环境光线的强弱自动计算得到一张曝光到位的夜景照片所需要的曝光时长(也就是快门速度),通常是5-10秒,我们只需要等待手机自动完成拍摄即可。

为什么要把感光度调到100?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的夜景画质,因为感光度越高,照片的噪点就越多,影响画质,所以要把感光度调到最低100。

注意:夜景模式下,大部分新款的的华为都可以手持拍摄,但手持拍摄时难免会有轻微的小晃动,画质细节会有一定程度的模糊,为了保证最佳的清晰度,最好还是用三脚架。

上面3图皆使用华为夜景模式拍摄

专业模式,基本上除了苹果之外的手机的自带相机都有,可以调整拍摄的参数,尤其可以用专业模式来拍摄高速摄影、慢门摄影等题材。

专业模式中能够调整多项参数,很多新手摄友对这些参数一头雾水,之前我们已经写过专门的教程讲解专业模式,还没有看过的摄友,请一定要点击这篇专业模式教程手机摄影基础教程:专业模式的各种参数及使用

专业模式用来拍什么?最常见的有两种题材,一个是高速摄影,一个是星空。

所谓高速摄影,就是快门速度非常快,通常达到1/1000秒或更快,用来抓拍那些运动非常迅速的景物,例如百米运动员、跑马、水花飞溅等,例如下面这张照片用专业模式拍摄,感光度调到了1000,快门速度是1/2500秒,用非常非常快的快门速度才能捕捉到海水冲击石头的浪花。

拍星空,最常用的一组参数是感光度3200,快门速度25或30秒,在星空灿烂没有光污染的野外就能拍到漂亮的星空。

星空拍摄的详细操作,请点击这篇教程了解:手机怎样拍出震撼的星空照片?星空摄影全攻略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手机的专业模式的使用场景、拍摄题材,以及参数调整的思路和原理。

华为手机还有“更多”的拍摄功能,在上图中,画红框标注的功能是我个人比较常用的,其他没有红框的功能不是太常用,下面我们详细来看看这些功能。

慢动作:就是拍摄慢速视频的一个模式,主要拍摄3种慢速度的视频:4倍慢放、8倍慢放和32倍慢放,虽然也能拍最高128倍的慢动作,但平常几乎用不到,对光线的要求也非常高,平常最常用的就是4倍。

点击拍摄界面的右上角“4x”按钮即可切换到8x或32x拍摄,慢放倍数越低,拍到的视频画质就越差,因此,拍摄慢动作视频尽量在光线强的场景拍摄。

全景:能够拍全景照片的一项功能,也比较常用。

使用华为手机全景模式拍摄

流光快门:这是华为手机中的一个慢门模式,有4种模式:车水马龙、光绘涂鸦、丝绢流水、绚丽星轨,能够拍车轨、光绘、拉丝流水和星轨效果。

下面4张图就是分别用这4项模式拍摄得到的效果: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拍摄这4种题材的照片,都必须使用三脚架,保证手机的稳定,不然拍到的照片是一片模糊。

延时摄影:用来拍摄快速变化的视频,慢动作拍摄的是比常规速度更慢的视频,延时摄影就是比常规速度更快(但不是单纯的快进播放)更有动感的视频,通常用来拍摄人群走动、云动、光影变化等场景。

在新款华为手机的延时摄影模式中,可以调出手动模式,能调整间隔时间和拍摄参数,这是目前手机中最强大的延时摄影功能。

在延时摄影模式下,点击自动,就可以调整【速率】、还可以点击【Pro】进入专业模式界面,可以调整感光度、快门速度、对焦模式、白平衡等参数。

点击 自动 进入手动拍摄界面

调整速率,可以拍摄到不同画面变化速度的延时摄影视频,针对不同的场景可以设置不同的速率,速率越高,拍到的视频画面变化感越快。

调整感光度和快门速度,主要在夜间拍摄,例如可以拍摄车轨延时、星空延时等画面。拍摄星空延时摄影的教程可以点击查看:手机如何拍星空延时摄影,详细操作教程

星空延时摄影,华为P40 Pro拍摄

夜景车流延时摄影,华为P40 Pro拍摄

以上这4项功能就是自带相机“更多”中比较常用的,其他的功能基本比较少用,这里就不说了。

在相机的右上角,点击设置按钮,进入相机的基本设置界面,这里面其实只需要设置一次就可以长期使用这个设置,一劳永逸,不必每次拍照都设置。

进入设置界面后,需要设置照片比例,一般设置第一项4:3比例,这个比例和分辨率是最常用的,照片的清晰度得到保证,也不会占用太大内存。

还有参考线,可以打开,方便我们在拍照时进行更好的画面构图。

其他的大部分功能都需要关掉,例如“自动添加水印”,除非想要华为的拍照水印,不然就关掉,水印会影响画面的构图。定时拍照和声控拍照在自拍时可以用,其他功能就没啥大作用了,可以忽略。

拍视频参数设置,在拍摄视频时,有最常用的设置,设置中可以看到视频选项,可以设置视频分辨率和视频帧率。

最为常用的视频分辨率设置是第三项 [16:9]1080P(推荐),拍出来的比例的16:9,分辨率是1080P,不会占用太大内存,如果想要最高的分辨率,可以设置第一项[16:9] 4K。视频帧率建议可以选择到60fps,拍出来的视频更加流畅,一般情况下可以设置30fps。

华为手机的变焦功能一直是它的强项,很多华为手机都支持5倍光学变焦,能够拍摄更远更清晰的画面。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华为手机型号支持的光学变焦倍数是不同的,例如P30 Pro、P40 Pro、Mate40 Pro支持5倍光学变焦,而P50 Pro只支持3.5倍光学变焦。在拍摄时一定要用光学变焦倍数拍照,才能拍到画质更好的照片。

告诉大家一个确认自己手机光学变焦倍数的小技巧,在拍摄界面中的变焦栏直接点击1x左边的的白点和右边的白点:

点击画面中的1X及左右的白点

左边的白点一般是广角,可以拍摄更加宽广的画面,1X右边第一个白点代表的就是手机支持的光学变焦倍数,有的是5X、有的是3X、有的是3.5X。最右边的白点一般是10X,这是混合变焦,画质要稍微差一些。

变焦,能够让手机有更多的拍摄题材,在一些中远景的拍摄场景中,变焦功能会让照片的构图更加游刃有余。

例如我们看下面这个雪山的拍摄场景,同一机位使用1X和5X拍摄到的画面构图是完全不同的:

上面两图皆是在同一机位拍摄,1X和5X

变焦在拍摄中远景的风景、城市建筑时很好用,熟练使用变焦功能也能训练一定的摄影构图能力。


此外,还有华为手机的广角拍摄功能也是很好用的,在拍摄室内建筑、风景照片时,用广角能拍到更加宏大的视角,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好了,以上就是华为手机自带相机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操作和功能,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讲解能够让大家更加熟悉自己的相机,拍不好照片可千万别怪手机功能不好啦,要懂得哪些功能是常用的,哪些功能应该怎么用。

华为手机的自带相机功能算是非常全面的,对于其他安卓手机来说,功能也大都类似,操作界面也差不多,如果你不是用华为,看完这篇文章后要举一反三的尝试摸索一下自己的手机,懂得自学和摸索永远是学摄影最重要的一项能力。

也总是有摄友问,能不能推荐几个拍照好用的APP?最好用的拍照APP就是自带相机,当然,那些自拍美颜类APP各有所好。用好手机的自带相机就足够应对大部分的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拍摄了。

华为手机就说这么多,大家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文末留言讨论~

历时三年时间打磨,华为MateBook X笔记本正式亮相。

华为MateBook X是一款面向追求个性、时尚用户群体而精心打磨的办公利器。其定位十分明晰——高颜值且足够轻薄,拥有良好的轻量化办公体验。

极致轻薄,小于A4纸的13英寸机身框架

笔记本轻薄化设计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时也是消费市场的基本诉求,在这个方向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苹果公司的MacBook Air。

在一段宣传短片里,两只瓢虫托起了华为MateBook X的,这段短片的画外音便是华为MateBook X足够轻薄。视觉感官上的感受,13英寸大小的华为MateBook X看起来比我们常用的A4纸还小,整机重量也只有1kg,机身厚度的最厚处也仅仅只有13.6mm,拿在手里非常轻盈小巧,十分适合商务外出携带。

华为MateBook X极致化轻薄的结果源于华为在工业设计上的持续突破,通过对MateBook X机身内部高度定制化元器件的重新堆叠,华为为我们呈现了一款极致轻薄的笔记本。

高颜值表象下立足用户视野坚守实用性设计理念

华为MateBook X在经过上千次的调色验证以及至少5层以上喷涂工艺处理后,最终确定冰霜银、星际蓝、青山黛和樱语粉四款时尚靓丽的机身配色方案。屏幕悬浮于笔记本A面之上的全新无边框悬浮全面屏设计,高达90%的超高屏占比……每一处工艺细节都在诠释着颜值正义。

如果说产品的颜值正义只能算作表象。那么在高颜值的表象下,我们还看到了华为MateBook X以用户视野坚守实用性设计理念。通俗了讲,花里胡哨之外,实用性第一要义亦有所体现。

上面提及的华为MateBook X历经至少5层以上喷涂工艺处理后,机身握持舒适度进一步提升,给用户带来亲肤细腻的触觉感受。

华为MateBook X摒弃了传统笔记本16:10的屏幕长宽比,采用了自行验证的新的3:2屏幕长宽比参数。相比较之下,在网页浏览、照片预览、视频浏览等应用场景下,华为MateBook X屏幕显示内容可实现最大化。

华为MateBook X所配备的显示屏也不简单。这块分辨率(278ppi)LTPS超高清显示屏,支持100% sRGB色域,对比度为1500:1,最高亮度为400尼特。支持上常见的护眼模式,依托软硬的结合,部分有害蓝光能被过滤掉,调节屏幕色温、亮度,缓解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视觉疲劳。

华为MateBook X机身之下内置42Wh(额定容量)电池,配合华为自主开发的智能省电管理、智能进程管理、后台闲置进程冻结,大数据智能判断用户使用模式并自动调整资源分配来实现智能省电,提升整机的续航表现,确保9小时的正常办公续航。随机配备的Max 65W口袋式也做到了极致的轻薄,,重约94g。

人机交互方面,MateBook X的屏幕支持十点触控,在一体化触控方案、AF防指纹技术的配合下,用户可实现高精度的多点触控操作。部分重制,加大多手势触控板操作面积,首度引入压力触控板设计,触控板灵敏度进一步提升。键盘键程和键帽尺寸也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1.3mm键程的全尺寸人体工程学键帽设计的键盘让文字输入的手感更舒服,提升办公效率和打字体验。自动调节背光键盘,夜晚几班眼镜依然舒适。

轻薄机身外表下的高性能办公利器

在轻薄薄的机身、紧凑的结构下,华为MateBook X的高性能表现同样值得期待。

华为MateBook X搭载了第十代智能英特尔酷睿i7-10510U/i5-10210U处理器,配备最高16GB LPDDR3 2133MHz 内存+512GB NVMe PCIe高速。2个支持充电、支持对外部设备进行快速充电的全功能USB-C接口,支持双向数据传输,外接4K显示屏、高端显卡、高速存储、专业扩展坞等也都能搞定。

此外,华为还在MateBook X上首次引入Wi-Fi 6技术,支持最高可达2.4Gbps的传输速率。在此基础上,多屏协同传输速率提升80%,让华为全场景智慧交互体验更加高效快捷。

华为MateBook X还进行了边缘Mic布局,进一步提升语言信噪比;AI技术去回声则降低房间/会议室混响干扰,有效提升语音清晰度;远程精准拾音,录音准确清晰。

作为华为构建1+8+N智慧全场景生态中的重要一环,华为在MateBook X上升级了"多屏系统"的智慧交互体验。

依托Huawei Share技术,华为手机和华为MateBook X之间的数据交互变得非常快捷。通过"碰一碰"、"靠近连接"和"扫码连接"三种连接方式,可实现多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华为MateBook X出色的基础硬件配置加上立足用户视野寻找用户痛点的实用性优化提升以及全面升级的多平协同交互体验注定它是一款全新的轻薄、便携、有颜有料的办公利器。

文 丨李民民 丨大叔丨 科技发烧友丨撰稿人 丨 伪设计师

  事情是这样的,我小时候呢,电脑是一款奢侈品,那个时候一直觉得电脑当然是配置越高越好啦,性能越强价格才应该越贵。

  可是,事情得到了转变,到了我十几岁的时候,突然横空出世一个新的概念,叫做。那会以为超极本,哇!超极本耶,性能一定很强吧??然而并不是,超极本主打续航和轻薄,这我就不懂了,电脑要轻薄和续航做什么?性能强我玩游戏不掉帧不就好了吗??

  毕竟那会的我还是个学生,对轻薄续航的办公要求一无所知,现在也已经老到上班的年纪了,对超极本的需求也是略有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台超极本电脑——HUAWEI MateBook D, I7 128GSSD+1T版本吧。

  先来谈谈价格问题,以前觉得5,6K的电脑已经是高配置,昂贵的电脑了。可是最近iphoneX,三星note8,等一系列手机的定价冲击着我对金钱的认知, 我一个平民老百姓突然觉得手中的毛爷爷不再那么光辉闪亮了,突然觉得这世界暗淡了,为什么这世界突然多了这么多我喜欢而又买不起的东西??!!!

  所以这款电脑高配版虽然定价7288,我却能冷静地接受这个事实,反正电脑是借的,我买不起,我骄傲!让有钱有需要的人买去吧!我这里就谈谈我用的这个月时间与matebook D的故事,不软不硬,真实有效(拍胸脯)

▲自从苹果在手机后面搞一个design之后,各大厂家纷纷加上这种有**的文字

▲虽然有杜比环绕认证,但是……这么薄的笔记本能发出什么好声音就怪了

▲包装及其简单,跟当年买一台电脑里面塞满了各种各样的配件不一样!我们不一样

▲充电器仿佛一个放大版的手机充电器,也没有传统的大砖头

▲全金属机身,冬天啧啧啧,冰手啊~

▲屏幕开合处有个小凹槽,但是单手开合还是有难度的

▲跟我手上的小米5s比厚度

▲左侧电源接口,一个HDMI接口,两个USB3.0接口以及耳机音频接口,

▲右侧就更厉害了,就一个USB2.0接口,基本就是用来接鼠标的

▲屏幕上圆润的角,杜绝了割手这种痛苦的体验

▲屏幕还真挺薄的,我量了以下,6mm厚度

▲其实我觉得金色配着黑色有点怪怪的,不过屏占比还是很高的,左右边框厚度大约也在6mm左右

▲当然自带摄像头喝,效果够用,没那么好 

▲说实话,用惯了传统的游戏本,第一眼看到这个屏占比的电脑的时候还是很惊艳的

▲全尺寸的键盘,1.5mm的键程,手感偏薄,不过超极本上能有这种键程还是够用的,比起某macbook的键程好上不少 

▲多功能,一个指头,两个指头,三个指头,会有不同的操作体验yo~

▲1.5mm的键程,据说还防水,目前没敢把水泼上去

▲背部也很简单,左右两个小小的扬声器,正中心是散热孔

▲淡淡白光的电源指示灯我喜欢

▲由于其体积比较小,所以放我这个原本只支持14寸电脑的包里刚刚好

楼主我对于屏幕是非常苛刻的,当年刚上大学,买的第一台笔记本联想Y500,满怀期待,点亮屏幕的瞬间我就想砸了它,超级大白屏,什么鬼都不知道,第二天就自己去淘宝买了个屏幕给换上了。

首先来谈谈它的抗炫光能力

▲实际观感会好一点,能看得清屏幕上的字和内容。额,怎么说呢,总之,比镜面屏好多了

▲1080P的屏幕通过软件优化,显示效果还算细腻,在15.3寸的屏幕上也没有出现字体过小看不清的情况

▲自带的华为管理软件可以调节屏幕色温,也有华为骄傲的护眼模式

▲手机拍摄,效果见谅。我如果用电脑来编辑文档或者来写原创就会打开护眼模式,黄是黄了一点,总比眼睛酸胀舒服

色彩方面,我看村子上写的是45%色域,也不知道的是个啥标准,个人感觉颜色还不错,日常使用的话效感觉跟我家那台100% SRGB的卢瓦尔显示器差不多。(不过我的日常使用也就逛逛大妈,看看视频,没有专业需求)

▲再来看娱乐大师的跑分,也就硬盘方面强了一点……

▲支持5G的wifi,信号接收能力很强,5G隔了一层地板能跑满速,手机做不到~

▲官方的软件会优化显示效果,PS的运行界面还不错,字体不算很小

▲LOL静止的时候能达到120帧,团战的时候会降下来,不过基本60帧以上妥妥的


4:华为为笔记本开发的软件

第一个是上面提到的,屏幕色温调节功能,桌面右键就可以调出来

还有个就是matebook管家,大致是用来更新驱动以及检测一些硬件使用率的。

▲也可以跟自己的华为手机进行连接,以及方便操作一些保修方面的事

另外我发现手势控制挺有趣的,win10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操作系统呢~

▲好玩好玩,不过不习惯的话我并不会去用它哈哈哈 

  这个只能按我自己的使用情况来,早上8点开使用,一直刷大妈,看视频,聊微信,QQ这些操作,80%大概就剩15%了。

  所以我的使用情况下来看,如果是重度使用(不包括游戏),大约可以撑4-5个小时。

  楼主我以前一直觉得超极本的存在很不可思议,毕竟价格这么高,但是现在冷静想想,某知名水果厂商出的一台新手机价格就近万元了……突然觉得世界上的产品都不再那么贵了 

  我在使用matebook D的这段时间里感觉还是蛮不错的,键盘短时间内敲字感觉良好,屏幕观看美观(毕竟以前没用过超窄边框的笔记本),性能办公和简单游戏够用,体积轻薄易携带。

  当然前提是得觉得7K多的价格只是个小数目。

  相信不少人会拿这个跟小米笔记本做对比,说实话我也很想对比一下……可是手上没有小米笔记本……叹气

  总之,半个多月的体验下来让我感觉这台笔记本没有明显短板,算是一款值得推荐的超极本,过段时间我会借一台matebook X来体验……感受一下万元小本子。。到时候再来发原创~

  可以的话……请关注一波,我会持续分享我体验过的各种产品,谢谢观看!

这些年一直是苹果全家桶的重度使用者,和家人共用的iCloud空间已经买到了2T。体验着苹果封闭安全的系统,流畅的硬件,好用的生态,同时也忍受着苹果产品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越来越高的溢价。

苹果深知只一两件产品是无法常年使消费者保持忠诚的。如果苹果只有iPhone,iPhone xs和iPhone 11这两代产品信号这么烂,ios13 bug这么多,消费者分分钟就会转投安卓阵营。所以苹果早就在不断拓展产品线,营造苹果生态,提高用户忠诚度,让用户习惯于苹果好用的生态而无法轻易跳出。

而做生态对于苹果来说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苹果是硬件公司更是软件公司。苹果曾说我们就是一家软件公司,我们做硬件只是为了有载体能销售我们的软件。ios、Mac os以及ios衍生出的iPad os都是自家研发的封闭系统,打通他们使iPhone、Mac和iPad通过iCloud实现系统级的无缝互联,这对于苹果来说并不困难。

对于厂商来说,做生态相对苹果就会困难很多。不论Android系统还是Windows系统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Android和Windows又是/平板和PC两种平台的独立操作系统,象ios和mac os那样进行系统级的联通对接是很困难的。不过华为、小米等厂商也在不断努力,通过Android和Windows端的软件来营造自己的生态。

打造自己的生态无疑是正确的,好生态不只能卖出更多的产品以及云服务,更能让客户留在你的生态中,即使换代依然还换同一品牌的产品。

就像我这些年换手机,始终无法将主力机从iPhone换成我同样喜欢的小米或华为。

带着家人出门游玩,你有好用的carplay,一边导航一边听着虾米为你推荐的歌曲。到达目的地拿出iPhone为家人拍照。

回到家,泡杯茶,坐在电脑前继续浏览刚空闲时在手机上浏览的网页文档,电脑大屏幕直接播放刚给家人拍的视频和照片,随手连接Homepod继续播放车上听了一半的歌曲。

晚上吃好饭出门跑个步不想带手机?没问题,带上蜂窝版Apple watch和AirPods pro,听着音乐跑步同时又不会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的电话和微信。回到家洗个澡,健身数据已经在iPhone中等你查看。

当然这只是苹果生态的一小部分体验。把iPhone换掉?这些便利也都跟着换掉了。这就是生态的粘性。

去年底华为推出matepad pro的同时,也升级了自己的软件,在原来的和华为电脑的一碰传照片功能基础上,推出了多屏协同,可以在PC端显示手机屏幕内容并直接操作手机,手机电脑互传文件。还有一碰传录屏,和类似苹果生态的共享剪贴板等功能。

可以说华为生态目前也初见雏形,让我有兴趣体验一下,也想和苹果生态做个对比。

同时这些年来三星一步一步败走中国,华为却越战越勇,不断推出真正有吸引力的产品让我种草。

于是我一次买齐了Mate30,Matepad Pro,Matebook x Pro三件套,都是华为手机、平板和笔记本旗舰产品的丐版。到现在大概不到一个月。由于这段时间全在出差忙碌当中,主力机都还是苹果,对华为生态还没有太深的体会。让我现在谈华为生态对比苹果生态有点为时尚早,我也不想一知半解的乱说一通。

所以本文就先来个开箱,简单聊聊这三款产品对比苹果同类产品的使用感受,并推荐一下周边。在深入体验华为产品和生态一段时间之后,我会再写一篇华为产品的体验,并详细聊聊华为生态对比苹果生态的优劣。

按手机、平板和电脑的顺序分别聊聊。先开箱mate30 5g版。选mate30主要是因为不是很喜欢mate30pro的曲面屏(qiong),另外mate30的拍照质量和pro没差别,摄像上pro会更好,而我基本以拍照为主(hai shi qiong)。

另外也是想体验一下5g大概是什么感受。

现在华为电商发货的产品都是这种一次性撕开式的纸箱包装

打开,手机静静躺在里面

全家福。依然送清水壳,随机有贴膜,拿出来直接就可以用。mate30保留了3.5mm耳机插口,所以随机也附送了耳机

随机标配40w快充头,插头不可折叠。

我选的青山黛,现在不太喜欢亮闪闪五颜六色的玻璃背板了,有点审美疲劳。素皮的质感比较特别,感觉还不错

徕卡四摄。虽说这个徕卡是要打引号的,不过华为这些年在拍照方面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

插上卡之后发现我家居然有5g信号

个人认为质感上华为并不输于苹果。苹果这一代的磨砂后背我也比较喜欢

 Mate30和iPhone 11 pro max对比,抱歉没时间做详细的测试,诸如续航时间等没有精确的数据,只是一些主观使用感受:

  1. 信号mate30强出iPhone不少,同位置同运营商,华为可以正常通话,苹果断断续续甚至无服务。信号是手机最重要的基础功能,苹果确实让人失望。

  2. 5g的覆盖范围比想象中大,很多地方现在都有5g信号。虽然现在还远未达到5g的设计带宽和上下行速率,但还是明显比4g快。

  3. 屏幕还是iPhone的舒服,本身就是*级的Amoled屏幕,加上苹果的调校,夜间看眼睛也不会觉得难受。而华为的屏幕还是偏艳丽,晚上暗光的情况下,从iPhone换到mate30,刚开始总会觉得有点刺眼。

  4. 声音外放效果苹果好于华为,苹果听筒部分也可以发声组成简单的立体声,而华为只有底部一边发声,看视频放音乐声音效果弱于苹果。

  5. 续航两者差不多,iPhone到了11pro这一代续航终于不再尿崩了,不过充电速度依然是华为更快。

  6. 现在的屏下指纹已经比较成熟,mate30的指纹识别率和速度都能让人满意。另外mate30的面部识别速度很快,基本拿起手机就进入桌面。虽然安全性不高,但是作为解锁屏幕还是ok的。苹果的face id如果躺在床上玩手机识别率依然不高,另外用户不能选择face id解锁后直接进入桌面还是停留在锁屏界面,解锁后只能上划进入桌面。苹果依然任性。

  7. 全面屏手机手势操作始于苹果,但是返回手势依然是反人类的从屏幕左侧向右划,现在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十分不便。而且有的APP还不支持。mate30等安卓手机无论屏幕左侧或右侧轻划返回好用很多。另外ios关APP只能一个一个的上划关掉,安卓点个x就全关了。不过iPhone的按住底部滑动快速切换APP比较好用,一加现在也加上了这个手势。

  8. mate30保留耳机口是个好事,有线耳机可以直接使用。

  9. 系统依然是ios更稳定流畅,有些同样的APP也是ios体验略好。ios精致Android粗糙的感觉还是会有那么一丢丢。不过iPhone限于4g物理内存的缘故,杀后台问题依然有。ios 13的bug确实多了点。

  10. 拍照我觉得互有胜负,色彩调校和风格不同。苹果更贴近肉眼所见,华为稍艳丽一些。都有夜景功能,华为是画面整体提亮,无愧夜视仪的称号。iPhone xs时代夜景还很烂,到了11 pro确实软硬件都有了大幅升级,不过夜景也是更贴近肉眼所见,暗部依然很暗,不像华为整体提亮,当然这个不是缺点,取向不同而已。另外iPhone拍照基本只能傻瓜式全自动,而mate30有丰富的手动功能。

  11. 简单放两张样张,上图华为下图苹果,都是自动模式拍摄。本文不做深入评论和对比。

推荐两个手机壳吧。其实mate30背部是比较耐磨的,不装手机壳也不容易划伤。主要家里有娃,所以还是买了两个手机壳防摔。

原厂壳自然严丝合缝,手感也不错。mate30少见的保留了3.5毫米耳机口

 放一个链接,我选的墨蓝

 另一个壳优缺点都很鲜明。优点是价格合理,保护性比较好

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Benks。我买了不少Benks的配件,设计做工不错,价格也比较合理

接下来我们看matepad pro。话说matepad pro刚发布的时候就种草了,超级窄的边框,基本做到了只比屏幕大一点点的极限小的体积。大屏却方便携带,这是pad的终极奥义吧。

全家福。我买的是wifi版依然配了取卡针,因为可以插入华为存储卡扩容。还有type c--3.5mm转接线

摄像头凸起都很严重,华为略甚

边框目测是ipad的一半左右

  1. 4.9mm极致窄边框,便携性良好是我购买matepad pro的主要原因。不过窄边框的副作用就是容易误触,使用时需要适应。iPad pro使用一年多未发生过误触。

  2. 有时捧着pad看片,12.9 ipad pro有点imax的感觉,视觉效果确实更好,看网页等眼睛的舒适度也好于matepad pro。matepad pro视觉效果肯定不如12.9 ipad pro,不过轻很多,捧着不累,价格也只是ipad pro的一半不到了。

  3. iPad pro A12X强于麒麟990。不过不是处理视频照片,日常操作流畅性没有太大的差别。

  4. 续航两者差不多,撑九到十个小时都不是问题。我都用65w充电器充两个pad,速度没有详细对比过,感觉也没大差别。续航充电两者都能让人满意。

  5. matepad双侧四扬声器外放效果也接近ipad pro,除了在低频、声场以及声音的立体感逊于ipad pro之外,也算是圆满完成爱奇艺的终极使命。ipad pro的外放效果还是不错的,我看电影对声音还是有要求的,所以有时出差也会带着bose soundlink mini2,晚上没应酬的时候酒店听音乐看片用。用ipad pro之后基本都懒得连蓝牙音箱了。另外matepad pro拿在手上看剧,手容易遮住发声孔。

  6. matepad屏幕翻转居然只能2个方向,而ipad pro 4个方向都能自动翻转。

  7. 关于系统和生产力对比我还是放在下篇文章中详述。这里只简单说两句,matepad pro和mate30连接后可以实现和电脑一样的多屏协同,直接拖拽互传文件照片。matepad可以提供电脑模式连接键盘,虽然还是安卓系统但是可以以你更熟悉的电脑桌面模式进行操作。智慧分屏算是原创功能,用习惯了很好用。而ipad pro的手势操作很好用,并支持鼠标,U盘。ipad os的多任务支持悬浮窗程序,比如可以把微信等APP打开后悬浮在当前程序右侧。需要时左划屏幕调出,操作后在右划屏幕隐藏,并可以多悬浮程序切换。照片流可以浏览iPhone拍摄的照片,通过icloud更新很快。共享剪贴板和备忘录也比较方便。可以说是互有胜负。

  8. matepad pro支持15w无线充电和7.5w反向无线充电,偶尔可以给手机充电应急。

  9. 都有智能键盘套,对笔的支持都不错,不过ios的软件资源明显更多

  10. iPad pro的增强型面容ID可以用于支付和密码解锁,安全性强于matepad pro平面面容解锁

  11. matepad pro为了窄边框,正面摄像头采用挖孔屏的方式,而ipad pro是一整块屏幕。虽然看习惯了会无视那个大黑点,但初期还是会有点逼死强迫症吧。

  12. matepad并没有注视识别功能,比如你眼睛看着网页一段时间没有触碰屏幕,屏幕就会暗下来直至息屏,所以我将自动息屏时间调到了一分钟。而ipad只要你注视屏幕,屏幕就会保持亮度不会息屏。

一个是 benks,壳比较厚,但全包围保护性较好

还买了个原装套,薄很多,目前基本用这个,质感更好

原装壳周边是没保护的,胜在轻薄

最后聊聊matebook x pro。也是刚发布的时候我就种草了,因为极端窄的边框让我很惊艳。记得Dell xps系列上市的时候我就蛮有兴趣的,不过感觉下边框还是厚了点,另外不是很喜欢16:9的屏幕。

matebook x pro 4面边框我都很满意,到店里看了3k触摸屏素质也不错,整体很轻薄,13.9寸屏比有的13.3寸电脑还小,金属的质感也不错。

其实还纠结过matebook 14。两款电脑的外观不放在一起几乎看不出差别,14是2k非触摸屏,一样的窄边框,不过没有雷电3接口。用惯了MacBook Pro的雷电3一根type c连4k显示器,对这个接口还是在意的,所以最后还是上了matebook x pro。

当时Type c 4k显示器的帖子,也算周边吧。

开箱时间又到了,依然盒子套盒子

目前只有Linux版了

盒盖掀开电脑会随之抬起,方便拿取,不错的设计

65w充电器,反正我也不用

在华为天猫旗舰店买的,这是礼品,一个鼠标,一个快充充电宝

12000毫安,45w输出的快充充电宝,应该还是蛮实用的

键盘灯2级亮度,电源键集成指纹识别,不必再输密码了

和15寸MacBook Pro放在一起看看。苹果的logo已经有点氧化了

都是深空灰,华为的颜色更深

说老实话我觉得华为的质感不输苹果多少

打油的键盘们 ,都是瞬间油的类型

D面都没散热孔,都是转轴处散热

看下屏幕,matebook的窄边框真的舒服

  1. 键盘自然matebook x pro舒服一些,好歹有点键程,当然和Thinkpad比差距还是明显的。应该和16寸重回剪刀脚的MacBook Pro键盘手感差不多。但说老实话用了这么久的MacBook Pro,也适应了这种几乎没键程的蝴蝶键盘。家里有不少和静电容键盘,再用他们反而觉得键程太长手酸

  2. 原来觉得Windows系统触摸屏没卵用,用了几天matebook x pro发现用到触摸屏的时候还不少,改个图,划个进度条什么的挺方便,确实是有比没有好。现在会经常的摸啊摸的

  3. 屏幕matebook x pro依然偏艳丽一些,苹果的调校方向都是偏真实。MacBook Pro支持P3广色域,原彩显示,要修图或处理视频肯定MacBook Pro更合适。

  4. 配置上matebook x pro就是普通超极本的标配,谈不上性能。MacBook Pro性能对我来说是过剩的,我不玩游戏,就做做文档办办公而已。

  5. MacBook Pro有一个问题,就是休眠时贼费电。我一般重来不关机,干完活电脑一合就干别的去了。所以休眠续航对我来说也比较在意。两台电脑都充满,我出差10天回来,打开matebook还有91%的电,打开MacBook Pro已经无法开机必须接电了。

  6. matebook x pro真的很轻便,如此的体积塞下一块13.9的屏幕我是满意的。15.4的MacBook Pro明显厚重一些,当然屏幕也大了,但是现在看MacBook Pro的边框还是厚了些。期待全新13寸MacBook Pro上市了,我猜也会缩边框变成14寸,键盘重回剪刀脚。到时候可能会再买一个。

  7. 触摸板MacBook Pro完胜,mac系统的手势操作真的很好用,巨大的触摸板点哪里震动反馈都一致。matebook x pro的玻璃触摸板也算灵敏,但使用感受和MacBook Pro的没法比。我用MacBook Pro以来就抛弃了鼠标。

  8. 像我这样不需要用到office高阶功能的用户,mac系统配合手势操作真的很好用,稳定流畅,回到win10还是有些不习惯,不过win10现在也有手势提高了易用性。关于系统对比这里就不深入展开了。

  9. matebook x pro有两个type c接口,但都在一边,另一边是type A USB。也就是充电只能接在一边。我觉得一边一个type c更好,这样电源不论在你左边还是右边充电都方便。或者既然是旗舰,也像MacBook Pro一样一边两个雷电3,type a我吃点亏也可以不要 。

  10. 苹果系统可以共享备忘录也很方便,电脑上看了一半的网页、文档出门了可以用pad手机继续看,同样手机看了一半的网页文档打开电脑直接继续。

  11. iPhone在边上来电话了,可以直接用mac接电话而不用放下手里的活拿起手机。

  12. 多屏协同很好用,基本就是在电脑上完全操作手机,这个mac系统还做不到。有什么文件照片手机和电脑上选好了直接互相拖拽即可,十分方便。共享剪贴板这个华为和苹果都能做到了,mac上打开照片,可以直接浏览手机拍摄的照片,需要的话直接拖到电脑上,不过有时候icloud会一直下载不下来不知什么原因。

   15. 华为自带的电脑管家提供查看最近文档、备份手机相册等功能。并有视频说明如何使用。

也推荐点周边。用MacBook Pro一直用Incase的电脑包和内胆,这次开始买了华为原装的内胆,不是很满意,又买了Incase的。

incase的产品对电脑保护很到位,这是内胆,两边都很厚,我买的是适合13寸MacBook Pro的

13.9的matebook x pro放进去刚好,这样把电脑放入内胆然后放到箱子里或包里基本不用担心磕碰了。

 有折扣的时候买没这么贵

 电脑包对电脑的保护也很好,内部都有比较厚的植绒,我依然买的13寸MacBook Pro的

前面拉链袋还能放点小东西。只放个电脑拎出去很轻便

前面推荐的周边都是套套,最后再安利个充电器吧。我一般原配充电器和线都是原封不动放在盒子里,所以一般咸鱼下家买到我出的,配件都是全新。

这个紫米65w 2C1A三口充电器非常好用,安利给不少朋友了。左一65w c口插一根5安的C-C线,充MacBook Pro、matebook x pro、ipad pro、matepad pro...反正专治各种特么pro拿来就充谁也不惧,充电速度都还不错。第二个18w c口我一般插一根c-l线充iPhone,最后一个A口就随便你充什么。各种安逸非常好用。

 开始买了一个放床头,觉得好用又买了一个出差用。我双十二买139好像。

总体来说,华为3件套入手不后悔,体验都还是不错的。

有人可能会对拿华为和苹果对比嗤之以鼻,我拿来对比的两者基本都是双方的高端产品,确实从价格上来说,苹果几乎都是华为的2倍,对华为不公平。但没办法我手里只有这些设备。

并且,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目前虽然华为产品的体验和苹果相比还有差距,但远远没有价格差的那么多。

甚至我可以说,从短时间的接触来看,华为与苹果产品体验是互有胜负的,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对比的角度问题。我只是做做文档的轻办公。如果你要做的是修图处理视频等工作,那matebook、matepad也许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要体验生态的话,表面看这是华为和苹果的对比,实际上肯定也离不开安卓和ios的对比,Windows和mac系统的对比。

本文只是给出了简单的使用感受,我最想体验的还是生态的对比,看看今后有没有可能出果入为,抛开苹果全家桶转投华为的怀抱。

关于华为生态和苹果生态的对比,我会深入体验后,在下次文章中详述。

非常时期,祝各位都平安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手机自带的玩机技巧有什么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