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距画家村多远?

2014年6月3日国务院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位于胶州湾西岸,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其中陆域面积约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00亿元、增长12%,人均GDP突破2.4万美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8亿元、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1715亿元,增长15.8%,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达到67个。两年引进建设产业项目1000余个,其中开工340多个,竣工投产160多个。入选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在历史上多分属胶州、诸城,1946年成立胶南县,因地处胶县南部而得名。早在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境内就有人类生活繁衍。春秋时期,境内有琅琊、安陵两城邑。战国初,越灭吴,于公元前468年徙都琅琊,今县域南部沿海一带属越,历224年。后越败于楚,地属楚。战国后期,县域全部属齐。秦统一六国,境内设琅琊郡,并附郭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城),县域属琅琊县。汉承秦制,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晋省琅琊,隋复置琅琊县;唐代又裁,境地归胶州、诸城,此后废置千余年。1943年,建立抗日民主政府诸胶边办事处,1944年析置藏马、诸胶边两县,属滨海行署。1946年9月,划胶县洋河以南9个区和青岛办事处的薛家岛区建立胶南县,属滨北专区。1950年5月滨北专区撤销,藏马、胶南两县属胶州专区。1956年3月藏马县并入胶南县。是年胶州专区撤销,胶南县属昌潍专区。1958年10月胶南县改属青岛市,1990年12月18日,撤销胶南县,设立胶南市。1991年1月14日,撤销海青乡,设立海青镇;撤销小场乡,设立信阳镇。1992年12月28日,撤销隐珠乡,设立隐珠镇。1993年10月26日,撤销寨里乡,设立寨里镇;撤销张家楼乡,设立张家楼镇;撤销藏南乡,设立藏南镇;撤销薛家庄乡,设立黄山镇。1995年1月4日,将隐珠镇的广城、豆金河、两河、辛屯、山前、孟家滩、薛家滩、向阳岭、石咀子、烟台前、新建、孙家滩等12个村划出,设立灵海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上海路孟家滩村;撤销宝山乡、胶河乡、铁山乡,设立宝山镇、胶河镇、铁山镇。1995年4月28日,撤销胶南镇,设立珠海、珠山两个街道办事处。珠海街道办事处机关驻珠海路中心,珠山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胶南镇人民政府驻地。1996年4月26日,将黄岛区(原胶南市)灵山卫镇的台子沟、八里庄、荒里、扒山、岔河、戴戈庄、两埠岸、王家港、花科子、薛辛庄、高家台、周家夼12个行政村划归黄岛区长江路街道办事处;将黄岛区(原胶南市)红石崖镇的张戈庄、龙湾崖、郭家台子、法家园、管家洼、龙凤村、可洛石、龙斗山前8个行政村划归黄岛区黄岛街道办事处(鲁政字[1996]73号)。2000年,胶南市(现名:黄岛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辖3个街道、19个镇、4个乡。2001年,胶南市撤销灵山岛乡,合并到积米崖港区;撤销塔山乡,合并到大场镇;撤销信阳镇,合并到泊里镇;撤销市美乡,原市美乡10个村合并到六汪镇,其余18个村合并到大村镇;撤销寨里镇,原寨里镇22个村合并到张家楼镇,6个村合并到藏南镇,5个村合并到琅琊镇;撤销黄山镇,成立黄山经济区;撤销胶河镇,成立胶河经济开发区;撤销灵海街道办事处;将琅琊镇部分村庄和原寨里镇的部分村庄划归琅琊台旅游度假区,将珠海街道办事处的部分村庄和大珠山镇的部分村庄划归海滨工业园。全市由原来的2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经济区,调整为1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经济区。2001年,全市总面积1894平方千米。辖2个街道(珠山、珠海)、15个镇(大珠山、琅琊、泊里、隐珠、大场、海青、大村、六汪、王台、红石崖、灵山卫、张家楼、藏南、铁山、宝山)、1个乡(理务关)、5个区,49个居委会、1001个村委会(《山东年鉴2002年》数据:1008个行政村、49个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83.6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36万人。2002年6月19日,省政府批复同意:胶南市撤销理务关乡,设立理务关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2003年11月19日,胶南市红石崖镇划归青岛市黄岛区管辖。2003年,全市总面积1846平方千米。辖2个街道、15个镇,1016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80.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万人。2004年1月1日,红石崖镇整建制划归黄岛区管辖;2005年5月,红石崖撤镇设立红石崖街道办事处。2005年,胶南市撤销隐珠、灵山卫、铁山、大珠山四个镇,分别在原行政区域设立隐珠、灵山卫、铁山、滨海街道办事处,12月18日4个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2012年12月1日,按照国务院的批复,撤销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设立新的青岛市黄岛区,其中陆域面积约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黄岛区人民政府驻地为隐珠街道深圳路181号。2014年6月3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为中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范围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经济总量紧排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位列第三。2012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复撤销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设立新的青岛市黄岛区,以原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黄岛区的行政区域。黄岛区人民政府驻隐珠街道深圳路(现名西海岸路)181号。区划调整前,原胶南市辖6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共62个居委会,961个村委会;原黄岛区辖6个街道办事处,212个居委会;区划调整后,新的黄岛区进行部分城市社区居委会的调整,现辖张家楼镇、琅琊镇、藏南镇、泊里镇、大场镇、海青镇、大村镇、六汪镇、宝山镇、王台镇等10个镇,长江路街道、黄岛街道、薛家岛街道、辛安街道、灵珠山街道、红石崖街道、灵山卫街道、珠山街道、珠海街道、隐珠街道、滨海街道、铁山街道等12个街道,共260个居委会,961个村委会。[1]主要区域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青岛开发区)是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青岛开发区位于胶州湾西南海岸,与青岛市主城区隔海相对,总面积274.1平方千米,核心区规划面积20.0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60万。2013年初划入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含积米崖港区)、王台镇(含黄山经济区)。截至2014年初,管理区域下辖7街道1镇总面积478平方公里。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国家级保税港区)中国第八个保税港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2008年9月7日由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同意设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批复》(国函200883号)获得批复建设。此前,中国已有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广西钦州、厦门海沧七个保税港区获批建设。董家口循环经济区青岛市董家口港区位于青岛市南翼的黄岛区(原为胶南市)辖区琅琊台湾。港区紧邻国际主航道,常年不冻不淤,航道经疏浚后水深可达22~25m,能通航世界最大的40万吨矿石船和45万吨的油轮,是国家批准建设的最大深水港。“一港一城,三湾四区”的空间布局;“港城统筹、城乡统筹、海陆统筹”发展思路;打造“四位一体”的最具实力的经济区。中德生态园位于胶州湾西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北侧近邻环湾高速。已通车的胶州湾跨海大桥作为直接通往中德生态园的高速公路从园区穿过,距流亭国际机场、青岛北客站约40分钟车程,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中德生态园是中德两国政府合作项目。2010年7月,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访华期间,中国商务部与德国经济和技术部签署了《关于共同支持建立中德生态园的谅解备忘录》,确定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中德生态园。古镇口海洋科技创新区古镇口军港,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该港口是天然的深水港口,曾经为亚洲第一大军港,青岛港更是北海舰队主港,是中国海军的核潜艇基地。2013年2月26日,辽宁号航空母舰离开大连港,前往古镇口军港。按照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古镇口海洋科技创新区将致力于积极搭建军民融合知识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和服务创新平台,力争对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由海岛片区、大珠山生态片区、小珠山生态片区三部分组成,面积约190平方公里。其中海岛片区,包括凤凰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含竹岔岛)、灵山岛、斋堂岛,大力发展影视制作、出版传媒、文化创意等现代文化产业,打造影视文化产业基地。中央文化区(中央商务区)西海岸中央商务区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以青岛国际文化旅游城项目为核心,周边正快速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规划建设面积800余亩、集聚文化企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将于6月底开工。西海岸发展集团已与山东影视传媒集团、世茂集团等就影视创意产业园、版权交易与资讯发布中心、文化休闲旅游城等项目达成意向,初步构建起影视文化产业框架。同时,在中央文化区北部,打造一个以“健康、生态、养生”为核心概念的、类似欧洲瑞士小镇的区域,定位于“瑞士小镇”的休闲养生文化项目,和青岛国际文化旅游城项目一道,形成“南有影视文化、北有休闲养生”的格局。此外,致力于打造数字娱乐和创意产业合作交流集散中心的文化创意项目也在紧锣密鼓洽谈中,这里有望成为青岛新的“文化地标”。青岛(胶南)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青岛(胶南)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主要包括胶南开发区、隐珠、临港开发区。其他区域积米崖港区独特的区位优势:积米崖港区位于青岛市黄岛区东部,地处胶州湾畔,唐岛湾西侧,与青岛市区隔海相望。东与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青岛保税区接壤,北依小珠山,胶南市经济开发区,南对旅游胜地灵山岛。顺达便利的交通:积米崖港区地处胶南海滨大道、辛积公路、泰薛路交汇处,距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保税区只有5分钟车程,沿高速公路到流亭国际机场仅40分钟,沿海底隧道到青岛市中心仅20分钟,乘车到胶南市区10分钟,到青岛前湾港10分钟。黄山经济区1946年属胶南县洋河区,1949年更名王台区,1958年先后改更名乡、更名公社,1976年王台公社析置薛家庄公社。1984年分别改为王台镇、薛家庄乡。1993年撤销薛家庄乡设立黄山镇。2001年,撤销黄山镇,成立黄山经济区,划回王台镇。(于2013年取消管委撤销,整建制合并入王台镇)胶河经济区胶河经济区区政府驻地为柏乡(据《胶州志》记载,此处有汉祝兹国故城。旧时称城外为四乡,该村坐落城北,故称北乡。后国除城废,演变为柏乡)。1978年原名为柏乡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柏乡,1987年又更名为胶河乡。1995年1月,胶河撤乡设镇,原胶河乡改为胶河镇。2001年2月15日,撤消胶河镇,成立胶河经济区,原辖区域不变。胶南经济开发区(省级开发区)胶南开发区位于市区以东沿海地带,灵山湾北岸,东经120度,北纬36度,东接灵山卫街道办事处,西接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外滩。地形背山面海,境内有朝阳山、辛屯山,因面海视野宽阔,古为兵家固守之地。南全线临海,青岸绿水,碧海蓝天,形成理想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上等的天然人居环境。交通条件四路交融。“二○四”国道、新泰薛公路和滨海大道贯通区内,“同三”高速毗邻区西,经疏港高速到青岛前湾港不到20公里,距青岛空港仅50公里,经由正在兴建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至青岛市中心只需30分钟,形成高效便捷的对外交通网络。青岛琅琊台省级旅游度假区青岛琅琊台省级旅游度假区位于黄岛区西南海滨,面积9.8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居民1212户,4015人。1995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1998年3月成立管委,同年11月被青岛市编委批准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性质的副处级事业单位,1999年8月与琅琊镇镇区合一,2001年2月乡镇区划调整后,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性质的副县级独立行政机构,新成立了工委、管委,下辖办公室、经济发展局、社会事业局三个正局级行政单位和财政所、经贸服务中心、社会事业中心3个股级事业单位。东北距黄岛区中心26公里,海岸线长7.8公里。2005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01元,固定资产投资50200万元,生产总值11832万元。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经省政府(鲁政字[2006]194号)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于2008年12月正式组建管委会,总面积56.1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2.37平方公里,辖原隐珠街道办事处22个村和原珠山街道办事处8个村,农村户籍人口2.4万,总人口3.7万。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一核、两港、五区”总体规划布局中,临港开发区是“五区”中“新区中心区”的重要组团,是青岛“三城联动”中西岸新城的重要板块,是西海岸新区完成“三个再造”使命的重要平台。园区先后荣获“山东省最佳投资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青岛市文明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等青岛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藏马山乡村休闲度假区位于青岛市黄岛区藏南镇藏马山长阡沟村(丁家松园村),具体功能区域划分为“三带九区”。“三带”即山地旅游带、田园旅游带和滨湖旅游带;“九区”即山地旅游区、绿谷商务区、创意文化产业区、乡村生态体育运动区、旅游综合服务区、欢乐田园区、太阳谷国际老年疗养区、特色农业观光体验区、环湖旅游休闲区等九大功能区。青岛(开发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青岛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是青岛高新区的组成部分,位于青岛开发区科技工业区内,面积为0.825平方公里。试验区内共有注册企业70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入驻企业累计投资达到了6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试验区已经成为青岛市黄岛区经济增长最快、投资回报率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发展前景最好的经济增长点和全市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集群地之一。西海岸出口加工区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座落于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青岛胶州湾西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于2006年5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同时规划控制区2.45平方公里。2006年10月,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已实现了“七通一平”。2007年7月18日,通过国家九部委联合验收,成为全国第60个出口加工区及第49个通过国家验收的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实行“境内关外、进口免税、进料保税、入区退税”政策。王台经济区王台镇经济区是橡胶机械产业群,纺织机械产业群的主要集中地,2004年曾荣获“中国纺织机械产业名镇”的称号。青岛西海岸新区位于胶州湾西岸,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其中陆域面积约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具备推进陆海统筹、城乡一体、军民融合发展的独特条件。青岛西海岸新区位于胶州湾西岸,与青岛市主城区隔湾相望,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其中陆域面积约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西海岸新区处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之间,环渤海经济圈的南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地带,是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亚欧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与韩国隔海相望。青岛西海岸新区区位条件、科技人才、海洋资源、产业基础、政策环境等综合优势明显,具备推进陆海统筹、城乡一体、军民融合发展的独特条件。新区成立成立时间2014年6月3日,经国务院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批复文件2014年6月3日国务院公开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71号)》新区定位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亚欧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发展愿景实施海洋战略、率先蓝色跨越、建设美丽新区。“实施海洋战略”,在国务院批复中,海洋战略是我们的历史使命。“蓝色跨越”就是发展海洋经济,国务院批复明确强调要以海洋经济为主题,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现蓝色跨越”,我们建设领航区、试验区、示范区、先导区都是体现了一个率先,所以叫“率先蓝色跨越”。第三句话就是“建设美丽新区”,是我们的目标。这三句话,第一个是使命,第二句话是主题,第三句话是目标,就构成了新区的发展愿景。发展目标到2020年,新区将构建起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格局,形成先进制造业发达、现代服务业繁荣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6000亿元,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左右,人口规模280万,城镇化率稳步提高,推动青岛成为蓝色经济领军城市。数据概况201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地区生产总值2124亿元,占青岛市的25.5%。区内有120余所市级以上科研机构,人才总量33.78万人,有“两院”院士6人、中央“千人计划”11人。本外币存款1202.87亿元,本外币贷款1040.04亿元。201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合同利用外资24.8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71亿美元;外贸进出口133.55亿美元。区内学校676所,其中公办中小学139所,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驻区高校9所,大学在校生人数12.7万。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83家,开放床位数5533张,每千人床位数4.8张。2014年1-4月份,接待游客462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6.5亿元。201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增加值475亿元,占青岛市海洋经济增加值的34.5%。青岛西海岸新区海岸线长282公里,滩涂83平方公里,岛屿42处,沿岸分布自然港湾23处。森林覆盖率达45.9%。201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港口货物吞吐量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552万标准箱。规划建设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服务于青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发展定位,把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举措,为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发展成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为探索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发挥示范作用。与舟山群岛新区差异青岛海洋科技实力雄厚,拥有985工程院校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及20多个国家级科研院所,海洋科技人才数量占全国的50%。舟山群岛新区注重岛屿开发和陆海统筹,而青岛西海岸新区则强调海洋经济对陆域经济的带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尝试从近海经济向远洋经济发展,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带动更多海洋相关的产业发展。新区规划范围为青岛市黄岛区全域,陆域面积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总人口162万,海洋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发展空间广阔,交通条件便捷,是山东半岛国家级园区数量最多、功能最全和政策最集中的区域,培育形成了港口、石油化工、家电电子、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及零部件、机械等优势产业集群,综合经济实力和区域发展竞争力强劲。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8.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902亿元,实际到帐外资12.7亿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3.1亿美元。秉持“陆海统筹、东西统筹、城乡统筹”,新区着力构建“一核、两港、五区”总体发展格局:一核:中央商务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以高端商务、科技创智、会展旅游为主导,打造东北亚国际金融、航运与数据中心,建设创新高效、低碳生态的智慧新城。两港:前湾港和董家口港,使新区实现“港口裂变、产业聚变”。前湾港以国际集装箱中转为主业;董家口港以国家能源资源储备、大宗货物交易为特色,形成两港联动、梯次升级之势。五区:国家级前湾保税港区,海关监管区面积11.74平方公里,拓展区(王台拓展区以及董家口拓展区)面积53平方公里。在前湾港、董家口两港均有布局,叠加口岸功能与保税功能,国家已批准汽车整车进口保税业务,并正在向自贸区试验区挺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478平方公里。着眼蓝色、高端、新兴,引领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海洋经济转型发展,建有中德生态园、中日、中韩创新产业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生态智慧城,全方位打造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新区中心区,规划面积501平方公里。整合两处省级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规划建设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灵山湾旅游度假区,陆海统筹打造蓝色新城。董家口经济区,规划面积284平方公里。港区设计泊位112个、年吞吐能力3.7亿吨,规划了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区、中国北方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以此打造现代化新港城。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面积833平方公里,以新型城镇化为驱动,突出蓝莓、茶叶、食用菌等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建设极富魅力的现代农业功能区。一带:即离岸综合开发示范带,依托岛群岛链,实施海洋牧场等近海立体开发,面向大陆架和海洋专属区,推进近海开发开放,打造国家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为加快推进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发建设,青岛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担任组长的青岛西海岸新区推进协调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协调新区规划布局、开发建设,研究解决新区战略发展的重大问题。成立中共青岛市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作委员会、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协调管理保税港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经济功能区。新区担负海洋强国和改革开放的双重使命,深入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努力实现在西海岸实现“三个再造”,即再造一个升级版的青岛港、再造一个升级版的青岛经济总量、再造一个升级版的青岛新城区,建设创新开放、幸福国家级新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支点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示范平台。交通海运胶州湾海底隧道胶州湾海底隧道,又称“青岛胶州湾隧道”。隧道全长7800米,分为路上和海底两部分,海底部分长3950米。该隧道位于胶州湾湾口,连接青岛和黄岛两地,双向6车道。2011年6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胶州湾海底隧道,南接青岛市黄岛区的薛家岛街道办事处,北连青岛市主城区的团岛,下穿胶州湾湾口海域。胶州湾隧道处于火山岩及次火山群地带,覆盖层较薄,断裂带密集,共穿越18条断层破碎带,断面最大跨度达28.20米,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以下82.81米。胶州湾跨海大桥胶州湾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特大跨海大桥。它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2青兰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上框架的组成部分,是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大桥起自青岛主城区海尔路,经红岛到黄岛,大桥全长36.48公里,投资额近100亿,历时4年完工。全长超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和美国切萨皮克跨海大桥,2011年胶州湾跨海大桥成为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第二长桥。大桥于2011年6月30日全线通车。2011年上榜吉尼斯世界纪录和美国“福布斯”杂志,荣膺“全球最棒桥梁”荣誉称号。青连铁路正线北起青岛北客站,沿环胶州湾高速、同三高速公路、204国道方向,沿途经过青岛市城阳区、胶州市、黄岛区(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日照市和连云港市的赣榆县,终点为连盐铁路设计起点石桥站,横跨两省三市。青连铁路营海南段将与胶济客运专线相连,日照段将与兖石铁路相连,南端连接连盐铁路,联通黄海北部沿海三条横贯铁路干线胶济、兖石、陇海铁路。铁路正线全长192.9公里,总投资约238亿元,建设标准为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设计速度为每小时200公里,客货并重,兼顾疏港、城际的铁路运输功能,可开行动车组列车,计划2014年开工建设,工期3年,2017年底建成。青岛港-前湾港青岛港是中国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自然条件优越,港深水阔,终年不淤不冻,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拥有70多个泊位,30万吨的超级巨轮可全天候靠离,港口吞吐量可达到1.6亿吨/年。青岛港已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是青岛市“以港兴市、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港-董家口港青岛市董家口港区位于青岛市南翼的胶南市(今黄岛区)辖区琅琊台湾,靠近青岛市与日照市分界线,行政区划于泊里镇。董家口港区近海自然水深平均-15米,距岸1000米水深可达-20米,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优良深水港,港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区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码头岸线长约35.7公里,泊位数112个,建成后总吞吐能力将达到3.7亿吨。R3轻轨轻轨R3线全长63.4公里,起于开发区嘉陵江路站,经灵山卫、朝阳山CBD、黄岛市区、古镇口服务保障区、港城CBD,终点董家口港城站。线路主要沿江山路、泰山路、上海路、上海西二路、滨海大道、港城规划贡北路及泊里中路敷设。设车站21座,其中地下10座,高架11座,平均站间距3.2公里;设计最高行车速度120公里/时。青岛地铁M1线:峨眉山路—东郭庄。线路起自黄岛峨眉山路,沿长江中路、长江东路、滨海大道、跨海向北进入青岛主城区,进入主城区后沿费县路向东左转穿过青岛火车站广场,沿即墨路北侧、胶州路、和兴路、人民路、四流南路、胶济铁路东侧、沧安路、兴华路、重庆路、凤岗路、中城路、209省道至东郭庄。M2线:柳花泊—百果山。线路横贯黄岛区东西,经黄岛汽车北站、薛家岛、青岛火车站、台东、市政府、啤酒城、李村,到达李沧东部。M6线:井冈山路—王台:是贯穿黄岛区的L型线路。自太行山路站起沿团结路向北,经辛安站、红石崖站,到达王台镇站。沈海高速沈海高速公路规划路线由原国道主干线同三线沈阳至连云港段,国家重点公路嘉荫至南平线连云港至上海段,同三线上海至海口段组成。沈海高速公路辽宁段原名沈大高速,是中国内地第一条通车的高速公路,也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八车道高速公路,全长348公里,1990年完工时为全部四车道,全立交,全互通。2002年开始拓宽改造,于2004年改造完毕,为八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20公里。青兰高速青兰高速青岛至莱芜段(济青南线)2007年12月22日建成通车。全长307.8公里,途径黄岛、胶南、胶州、诸城、沂水、沂源、莱芜钢城区、莱芜高新区等。共有特大桥4座,大桥77座,互通立交桥15座。该线路还是山东省隧道最多的高速公路,仅穿山隧道就有21条,其中最长的超过4公里。驻区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黄海学院滨海学院青岛港湾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院(黄岛校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区内医疗西海岸医疗中心(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黄岛院区)黄岛中医院黄岛区人民医院黄岛区第二人民医院黄岛骨科医院其他私立医院区内工业产业集群黄岛新区制定了一整套产业转型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重点提升发展航运物流、石油化工、家电电子、船舶海工、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集群,优先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游艇邮轮、通用航空、涉海金融四大产业,培育壮大影视文化、旅游度假、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探索发展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三大产业。十大平台、十大园区支撑产业发展。黄岛新区规划建设了人才支撑平台、信息网络平台、产权交易平台、投资融资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功能园区平台、企业孵化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协同创新平台十大平台和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前湾国际物流园区、海洋生物产业园、海洋科学城、海上高新区、国际远洋渔业产业园、现代渔业试验基地、海洋能技术试验基地、海水淡化基地、海水淡化装备集成基地十大园区,为新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保障。家电电子产业群,橡胶机械产业群,纺织机械产业群,汽车零部件业群,食品产业群、海洋造船产业群。新区拥有中国四大海洋工程基地与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之一,也是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按照“造船与修船相结合、造船与海洋工程相结合、造船与配套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思路,这里已聚集了包括北船重工、武船重工、中海油海洋工程、中石油海洋工程、韩国现代造船等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企业,以及各类配套企业100余家,总投资300多亿元,形成了以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为龙头,具备从船用钢板、大型船舶主机曲轴到大型低速船用柴油发动机、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港口及船用机械的完整产业链及配套能力的大型产业集群。预计到2016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较2013年新增产值200亿元,达到478亿元,年均出口额40亿美元,直接就业岗位超过7万人。此外,这里的海水养殖、航运等传统产业以及海洋生物、海洋旅游等新兴产业也在迅猛发展。其中,以海藻为特色的海洋生物产业在国内外可谓独树一帜,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一个集海洋功能食品、海洋药物、海洋化妆品、海洋医用敷料专业化生产、海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集约式发展园区。届时,这里将成为全球海藻加工行业科技含量最高、加工品种最全、产品附加值最高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区内农业产业群主要以红石崖雷家店子草莓基地,张家楼、藏南和六汪、宝山镇蓝莓基地为主。琅琊台琅琊台徐福东渡群雕琅琊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镇,东临龙湾,西靠琅琊镇,北依车轮山,南有千古名胜琅琊台,与青岛隔海相望。区内规划有环境优雅的多功能区,是旅游名胜、欣赏风光的好去处。琅琊台古有中国五大港口之称,因秦始皇三度东临,筑台并遣徐福东度求仙,开启中日文化交流先河而蜚声海内外。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琅琊台风景名胜旅游区。大珠山大珠山风景大珠山在黄岛区东南部海滨,它南北长20多公里,直插入海,主峰大砦顶海拔486米,总面积65平方公里。景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先后被评为青岛市森林公园、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小珠山青岛珠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西部,含柳花泊街道办事处全境,并与胶南相接。小珠山属崂山山系,为燕山期形成的花岗岩山地,整个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长约13公里,宽约8公里,总面积约为104平方公里,位于柳花泊街道办事处辖区40平方公里,境内有名称且海拔百米以上的山峰就有40余座,主峰大顶海拔724.90米。金沙滩金沙滩景色青岛金沙滩位于山东半岛南端黄海之滨,青岛市黄岛区(青岛开发区)凤凰岛。南濒黄海,呈月牙形东西伸展,全长3500多米,宽300米。水清滩平,沙细如粉,色泽如金,故称“金沙滩”。青岛金沙滩是中国沙质最细、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沙滩,号称“亚洲第一滩”。2008年底被评为AAAA级景区。银沙滩银沙滩景区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凤凰岛旅游度假区西南侧,金沙滩西南,是国家AAAA级景区金沙滩的姊妹滩,全长2000余米,呈月牙形状,东西伸展,水清滩平,是天然的海水浴场。因沙质细腻均匀,太阳下银光四射,宛若镶嵌在蓝色丝绸上的银盘,故名银沙滩。滨海公园唐岛湾滨海公园,位于青岛市西海岸的黄岛区。是一个围绕唐岛湾两岬而建的大型海岸公园,分为北岸和南岸两个区域,具有“海上西湖”和“青岛西花园”的美誉。唐岛湾滨海公园定位是城市公园,所有资源免费对市民开放。公园在规划设计时,充分借鉴了上海世博公园和澳州凯恩斯公园、悉尼情人港等国内外知名景观公园经验,做到本土文化底蕴和自然风貌特色相结合,渔网廊架、黄岛剪纸、海草房等本土文化元素在公园建设中被很好的运用,设计方案获得“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环境金奖。城市阳台“城市阳台”是正在建设中的灵山湾旅游度假区的一部分,位于新区主城区东部海滨、大卢河至风河区段,主要由海水浴场、中央湖广场、文化会展公园三大部分组成,是一处巨大的滨海公共休闲区。藏马山青岛藏马山乡村(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青岛胶南市(现已更名为青岛黄岛区),度假区规划面积占地约18.5平方公里。灵山岛灵山岛海拔513.6米,是中国北方的第一高岛。总面积7.66平方公里。位于黄岛区(原胶南市)东南的黄海之中,距最近的陆地大珠山5.3海里,距积米涯9海里,距青岛市22海里。灵山岛常住人口2700余人。有12个自然村。海岛人以打渔和养殖为主。生活相当艰苦,生活水平相当落后。岛内只有一所小学和中学,所用电力也是由大珠山铺设的海底电缆。饮用水取自于水井,生活用水可以保障,但是用来灌溉农田是不可能的,即使洗澡也要节约用水,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海岛的淡水。灵山岛又名水灵山岛。薛家岛薛家岛,古称“凤凰岛”,位于胶州湾西海岸青岛经济开发区黄岛区境内,与团岛隔海相望,相距2.26海里,是青岛市省级旅游度假区。东、南、北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54公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凿出一处处迷人的旅游景观,金沙滩、银沙滩是青岛优良的海水浴场,金沙滩全长3公里,呈月牙形南北展开,滩平沙细,风小浪静,水色透明,堪称岛城第一。斋堂岛位于北纬35°37′48″,东经119°55′24″,属青岛胶南市,处琅琊台东南方向海中,因岛上有古斋堂,故名。传说此岛为秦始皇当年求仙其侍从斋戒之处。岛上有娘娘庙,相传为始皇之母斋戒居住之所,早己塌圮。岛上还有甘泉,位于海边绝壁,相传为太后洗脸盆,此外还有黑石门等景点。长城遗址青岛齐长城遗址位于青岛市境内,原胶南(西海岸新区)、黄岛段自西而东,横贯胶南市6个乡镇和黄岛区辛安街道办事处。由诸城市桃园乡史家夼入胶南境,起自市美乡李家前夼西岭,横贯而东,经市美、六汪、铁山、隐珠、黄山、灵山卫6个乡镇,逾小珠山余脉瞅候山进入黄岛区辛安街道办事处东于家河村东北入海,历经215座山头,全长68.1公里。“缘岗峙崇观,跨谷绝惊虹”。达尼画家村画家村青岛达尼(大泥沟头)画家村位于黄岛区市区以西的张家楼镇大泥沟头村,距市区世纪大道6.5公里。村北有松泉山,面积3000多亩,山林茂密、植被丰厚,2004年被黄岛区委区政府确定为全面小康示范村,列入全市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同年被青岛市政府确定为青岛市级森林公园。2006年2月,胶南市达尼画家村(张家楼镇大泥沟头村)被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命名为“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是山东省的唯一,全国一共6家。青岛灵山湾灵山湾景色青岛灵山湾旅游度假区位于胶南市东部海滨,北起月亮湾,南至龙门顶码头,沿海滨大道向东南方向延伸,约28.5平方公里,北依巍峨耸立的小珠山,西靠“岸海名山”大珠山,南望蓊郁青翠的灵山岛,集“山、海、林、滩、岛”等于一体。王台当铺王台当铺位于胶南市王台镇(现黄岛区王台镇)中村,清咸丰年间,胶县城一位姓孙的富户于王台镇中村开设“广顺”当铺。清同治六年(1857),东捻军来到时倒闭。第二年,捻军撤走,黄县又一姓丁的富户(据说是位丁姓未出阁的姑娘出资“体己钱”)在“广顺”原址开设“天有”当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当铺重修(2008年10月,文物部门修缮前排正房,在梁上发现清光绪三十三年重修字迹)。当铺南北长100余米,东西宽40余米,面积4120平方米,计一百二十二间房屋。正门面西,面广一间,进深一间,进门向右一拐就是柜台(柜台房屋即围房与大门相连)。东、西、南三面围房(俗称圈屋)为小式硬山建筑,房门内开,东面一排二十七间,西面一排二十六(一间大门)间,南面一排九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库房前三排的西山均有单间房。正房(库房)座北朝南,五排四十八间,通高7米余,檐高4.2米。当铺库房大式无斗拱硬山建筑,砖木结构,抬梁式木构架,四排立柱,檩上施木望板。墙壁石基清水砖墙,磨砖对缝。房脊高耸,无脊兽。前后出廊,无檐柱,飞椽出檐,使屋檐下形成走廊,雨淋不湿墙壁。窗户上下两层,上层小窗透气透光,下层大窗平时不开,两侧窗框的上下有两对窗挡木槽,窗上挡板,上、下窗挡棍卡在槽里,两端上锁可以防盗。民国时,“天有”当铺被乱兵抢掠罄尽而告倒闭。当铺主人将当铺房屋卖给“瑞生祥”、“永发”和庄姓三家做了居室。解放后,房屋产权由粮食部门转为市丝绸公司。房屋面貌也略有改变,青灰板瓦换为挂瓦,东面围房及东西厢房,库房前三排西房山之单间房都被拆除,但房屋尚有八十一间。王台当铺是胶南境内仅存的一处当铺,其建筑规模不但在胶南市仅见,在青岛市也不多见。为了保护这一珍贵民族遗产,胶南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将其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2月5日公布为青岛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大学有美术专业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