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统一购买演出服集体淘宝无理由退货怎么退可行吗?

近日,山西某大学搞活动,学生们在一家网店统一购买了一批表演服,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活动举办完学生们就集体退货。店家把这件事发到社交网站,怒斥学校:“这就是你们教出来的当代大学生吗?”  据悉,这20单退货,是相同款式的衣服,红色龙中国系列T恤,每件20.5元,总共也就400多块钱。虽然是分开多单购买,但地址全部指向山西某学院。据该学院公开信息显示,确实刚举办了文化艺术节,其中有一场健美操比赛,学生穿的是一款红色T恤,和商家晒出的购物记录相似。  事发后,学校回应表示,已经接到了卖家的投诉,因为事情发生在学前教育学院,所以将由学院与卖家协商,现在卖家已经和学院联系上了。  7天无理由退货=免费?  “很聪明,但是不善良!”  网友纷纷评论,“7天无理由退换货的权利并不是让你们这么用的!”“20块钱,所谓的大学生就把自己的诚信给卖了!”“很聪明,但是不善良!”“合法但不合理,短期来看只是道德问题,长期来看透支的是大众的信用!”  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他们所在的学前教育专业,将来毕业还要进入校园当老师,为人师表,怎么能做出这样不厚道的事情,以后还如何教育自己的学生?  也有一部分网友疑问,现在很多网购平台不是都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吗?  谁之过?7天无理由退货并非无条件退货  1.为什么会规定七天无理由退货?据头条号法律认证作者@家子说法 的观点,“无理由退货制度”仅适用于远程购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明确:“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  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物时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在面对面购物时,消费者可以充分了解商品的真实情况,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  而在网络、电视等远程购物时,消费者无法近距离接触商品,对商品的了解只能通过商家的远程介绍,其介绍的文字和图片可能与消费者的预期有所不同,导致消费者做出与真实意思表示不符的选择。  因此,法律才规定消费者收到货以后,在真实了解商品信息以后的7天内,消费者可以不需要说明理由就退货退款,通过这样的方式保障消费者的权利。  2.“七天无理由退货”并非只是保护消费者,同样也保护经营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下列五种商品均不适用无理由退货:“(一)消费者定作的;(二)鲜活易腐的;(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交付的报纸、期刊。(五)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  一般情况下,商家很难判定消费者不是为了查验、调试而打开包装,因此默认消费者打开包装都不影响商品完好。但现在人家卖家已经拿到了这些学生确实不是为了试衣服而打开包装的证据,是否能够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是值得怀疑的。  3.店主可以拒绝退货、退款吗?  据头条号法律认证作者@法律公开课:《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退回的商品应当完好。  而“完好”的标准,一般来讲,就是要商品能够保持原有品质、功能,商品的标识要齐全。  比如:消费者把食品、化妆品、计生用品等密封包装损坏的;未经授权维修、改动产品标志、标贴等;服装、箱包等商标标识被摘、被剪的,视为商品不完好。  而这些大学生购买红色T恤是为了跳健美操,先不说吊牌被摘,光他们跳舞后粘在衣服上的汗液,以及搓洗衣服的行为,均超出了正常查验的操作。  因此,这些大学生将摘了牌且没有质量问题的衣服退货,这显然不符合7天无理由退货的要求,店主可以拒绝退货、退款。  4.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  据头条号法律认证作者@安律说法 的观点,双方之间的关系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7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132条更是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具体到本事件,大学生本来就没有购买的意愿,而网购商品,后在使用后,又利用网购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的规则进行退货,这种行为其实就是滥用自身权利,进行欺诈性购买的行为,不仅有违诚信,也损害了商家的利益。  网购“占便宜”事件屡有发生,甚至有人炫耀心得  随着网购的日益普遍,此类事件屡有发生,几乎年年都有商家诉苦。前些年,某平台上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专门研究怎么样才能成功将穿过的礼服退给商家。竟然还把成功的案例当成成绩,发到网络上炫耀,然后评论区一群人跟着附和,高喊“你怎么这么厉害,怎么办到的,快教教我!”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学做人。“7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可以利用规则来“钻空子”。“七天无理由退货”“极速退款”“仅退款”等这些保障消费者获得更好购物权益的服务,出发点必然是好的,但在退款退货上被撸羊毛的商家也比比皆是。  这足以说明,电商平台也需要制定更加规范、有效的售后条例,建立更加健全的交易秩序。只有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才能推动电商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成年人的世界,希望大家学会一个道理:“利己则生,利他则久”。社会诚信公平互利的契约精神,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建立和维护。来源:海报新闻,综合九派新闻、荔枝新闻、新浪微博等
2023-06-06 18:07
来源:
红星新闻
对这件事的关注,对网购“白嫖”行为的批评,不能仅仅停留在个案上。其中反映出集体的“小恶”和道德的失守,对商业社会信用的伤害,后果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严重
近日据报道,山西某大学搞活动,学生们在一家网店统一购买了一批表演服,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活动举办完学生们就集体退货。店家把这件事发到社交网站,晒出的截图显示,退单地址显示为山西一所学校,单价20元左右,店家怒斥学校:“这就是你们教出来的当代大学生吗?”
商家抱怨,退回来的衣服有穿过、洗过的痕迹,皱巴巴、汗味很重,总共约43单,只有三个人没有申请退款。公开信息显示,相关学校确实刚举办了文化艺术节,其中有一场健美操比赛,学生穿的是一款红色T恤,和商家晒出的购物记录相似。商家多方联系学生、学校和院方,后面诉诸网络。
↑图据海报新闻
事情很简单,也并不鲜见,网络上把这种行为叫做“白嫖”——虽然不雅,但也很形象了。
无论从法理还是从情理看,这种行为都站不住脚:法律上看,民法典132条规定,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第7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学生将影响二次销售的商品退给卖家,也不符合七天无理由退款的电商条款。店家老板的货款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眼睁睁看着被“薅羊毛”,哪个做生意的不心疼?一些“玩不起就别玩”的风凉话,伤害商家利益,更伤害社会风气。
这件事情最后以双方和解结束,但是这样一件法律清晰、道理简单的事情,还需要各路人士出来辩论了一大堆,本身就反映出了一些问题。那些支持学生的声音中,不乏“清奇角度”,说明仗着规则漏洞,一些人“有便宜必须占”的心态,得到了放大,甚至引以为世间真理,失去了基本的是非观、正义观。
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个简单的道理不应该受到挑战。还有一些网友抓住了这些学生为学前教育专业的背景,认为他们应该受到更严厉的批评。这话不是没有道理。说学生们不懂什么是“七天无理由”,恐怕没人信,还是在抱着侥幸心理,试探商业社会对“小恶”的包容度,进而在这些小试探中,划定自己的道德底线。最终,社会的道德底线也就慢慢形成了。
让商家动容的是,“唯三”没有退款的学生中,有个女孩不仅接了他的电话,还积极说服同学退款、向商家解释,说了很多话。说明有人意识到其中的不妥了,并且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在其他人打算蒙混过关的时候,他们“轴”了一下。他们拒绝当“利己主义者”,坚持做对的事,最后事件曝光后也就自然免于苛责,显现出克己慎独的重要性。
对这件事的关注,对网购“白嫖”行为的批评,不能仅仅停留在个案上。其中反映出集体的“小恶”和道德的失守,对商业社会信用的伤害,后果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严重。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苏月遮
编辑 赵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吴金洺(广西大学)“薅羊毛”已是许多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吃饭要用券、出行要拼车、网购等打折……这本是勤俭持家的好习惯,但奈何有些人却让省钱“变了味儿”。近日,山西某大学搞活动,学生们在一家网店统一购买了一批表演服,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活动举办完学生们就集体退货。店家把这件事发到社交网站,怒斥学校:“这就是你们教出来的当代大学生吗?”(6月5日 海报新闻)由于消费者普遍存在趋利心理,随着网购应运而生的“薅羊毛”行为逐渐成为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大学生群体精打细算,并不是错误。在没有固定工作、需要靠父母经济支持的情况下,为自己省钱其实就是为父母省钱,帮父母减轻了肩头的负担,这本值得鼓励。理智、合规的“薅羊毛”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这是否意味着大学生可以钻7天无理由退货的漏洞,损害商家的合法权益呢?显然不是。钱是省出来的,但更是赚出来的。君子生财,必然有道,这里的“道”就是诚信。买完演出服集体退款,显然没有体现“契约精神”。网购设置7天无理由退货制度,原因在于消费者在下单时无法直观感知商品的质量、外观、尺寸等信息,因此允许其收货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履行交易合同。商家按时按质提供了服务,大学生们在演出时也正常使用了商品并支付款项,本应视为交易近乎完成。大学生们突然大批量的退货,不仅令商家承受运费的损失,穿过的衣服还影响二次销售,这也难怪商家和网友如此气愤。说到底,部分大学生仍未树立诚信意识。在网络消费中,诚信是商家和消费者建立联系的基础。需要明确的是,退货并非不道德的行为,但如果是出于个人原因购买,那么退货也应基于尺码颜色不合心意等理由。如果是为了集体购买,退货也应基于活动的变化等原因。但如果退货的目的是为了省一点小钱,集体“薅羊毛”,那这样的行为就涉及到诚信问题了。这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合法权益,更影响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纽带,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建立和谐的网络购物环境。临近毕业季,学校与媒体都在强调毕业论文的诚信问题,但是我们却常常忽略日常交往、商业活动中的诚信教育。这也导致许多大学生“不敢剽窃论文,但却敢偷窃外卖”的荒唐现象频频发生。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军,是即将接棒的“运动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学校要加强教育引导,让大学生们认识到“诚信可敬,失信可耻”的道理,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可能带来的影响,培育健康向上的金钱观,学会“生财有道”。长此以往,此类“损人利己”的“羊毛党”才会越来越少,我们才能建立起一个更加诚信、文明的现代商业社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淘宝无理由退货怎么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