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七中学明星校友怎么样?


2023年1月6日 11:48
阅读(1,035)
在老东山并入越秀之后,七中的龙头地位也一直无可撼动,也许是作为区域引领者的责任感使然,七中一直保持着高位发展,不管是出口还是入口的成绩不仅在越秀区领先,在广州市也是能与省市属重点学…
在老东山并入越秀之后,七中的龙头地位也一直无可撼动,也许是作为区域引领者的责任感使然,七中一直保持着高位发展,不管是出口还是入口的成绩不仅在越秀区领先,在广州市也是能与省市属重点学校排列在同一层次的。而对已经在七中工作九年的曾优鲜校长来说,他要做的事情依然是保持这种引领力,“在七中只要坚持一件事:‘追求高品位质量’。”(备注:采访于2022年3月进行,曾优鲜校长现已调往越秀区教研院任职。)01爱诚真毅坚持134年的教育信念广州市第七中学办学一百三十四年,一直围绕着“爱诚真毅”这四个字开展,在传承、发扬、创新中探寻教育规律、完善教育教学方法。“爱诚真毅”传承了这样的教育信念:爱以存善、诚以立身、真以求知、毅以遂志。因应时代特点对校训作“一字之改”进入21世纪后,学校对校训作了“一字之改”,把“贞”改为“真”,但学校一直在传承培道女子中学优良的办学传统,比如学校开设了培道礼仪课,过去民间传唱“培道女子温柔柔”,因为培道中学既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又注重生活技能和生活礼仪的培养。又如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百年来一直坚守,我们初一在开足国家课程的前提下,还多开了两节体育课,而且游泳课是七中的必修课,七中的学生必须学会游泳。七中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德育活动上都紧紧围绕“爱诚真毅”的校训开展,学校开设了培道特色课程,以传承“培道—七中”文化特色为目标。此外还开展周之星、月之星、季之星、年度之星的评比,每周、每月、每个季度、每年分别轮流以“爱”“诚”“真”“毅”为主题,通过四季轮回、年复一年的浸染让“培道—七中”文化渗透进学生的书包里、脑海里、灵魂的深处。七中百年来的办学如果要用一个字总结,那就是培道的“道”,办学要体现三个“道”:道德情操;真理规律;寻找培养孩子成才的道。孩子在中学阶段成长有五个特征:处在身体的成长期;心理的叛逆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学习能力的分化期;兴趣爱好的初步定型期。办学中最重要的是考虑前三个因素,其中身体健康至为关键,绝不能说中考、高考以后再来进行身体锻炼,这是不可逆的,心理健康、价值观形成也是不可逆的。身体健康、心理阳光、品行端正,这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同时也要学好学科知识,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来讲,身体健康、心理阳光、品行端正、学力优秀、个性鲜明、素质全面,这六个维度就是我们办学人在中学阶段要去追寻的,升学率是当下的任务,但不是长远的。脚踏实地完成工作,追求高品位质量2021年学校特控率破九,其实就是按照办学规律一步一步去落实的结果,我们只是遵循七中一百多年几代人寻求的教学规律,脚踏实地去完成我们的工作。我到七中已经九年了,其实就坚持了一件事:“追求高品位质量”。从学校正门进来,教学楼前上悬挂的横幅就是学校每年的工作主题,九年来都是这个主题,只是前面的定语在变,凝心聚力、同心同德、攻坚克难等。我们对于高品位质量的理解是,不仅有外观的漂亮,更重要的是那种由内而发的优雅与气质。七中通过课程这一载体将学校的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也是学校“培弘毅雅士,原文学大道”办学宗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02作为区域龙头学校应该有思想引领力推进区内教育均衡化作为区域龙头学校,七中一直不断推进区内教育均衡化。2017年,广铁二中、铁四小合并,成立广州市第七中学西湾校区,挂“广州市第七中学实验学校”牌。2020年,桂花岗校区划归七中使用,成立桂花岗校区,专用于高三年级封闭式教学管理。2021年,五羊中学更名为广州市第七中学东山学校,加入七中教育集团。思想上的引领作用近年来,通过辐射、引领、联合、共享的办学模式,集团内学校在办学文化、办学思想、管理机制、教学进度上形成了有机体。七中对区域内学校的引领作用更多地是思想上的引领,我经常对我们的科组长、老师,包括集团学校的校长说,仅凭成绩比别人好,这不是有影响,因为成绩很大程度上是与生源挂钩的,我们要追求的是思想引领力,要让“培道-七中”的文化思想影响更多的学校、师生。此外,在大湾区建设的热潮中,七中与香港培道中学、澳门培道学校形成粤港澳“一门三校”的办学格局,每年与香港培道中学、澳门培道学校进行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和校际间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让湾区教育合作发展走上新台阶。03七中不仅有好成绩、高升学率而且培养了老师包容创新,建立校内外成长机制我当了二十一年的校长,在三个示范性高中工作过,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高考,个人体会,如果要追求高效率的话,管理越严格越好,比如我曾经工作过的湖南怀化铁一中,当时铁路学校都是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因此执行效率非常高。但过度追求高效率,人的思想高度统一、行动一致,就出不了有特色、有个性的老师,自然也培养不出有特色、有个性的学生。前面我们说到,七中是要在区域内要有思想引领力的学校,要有思想、有特色就要有宽松的环境,在学校管理中如何做到严宽相济、把握尺度,非常关键。七中百年来在管理上一直都传承了包容创新的文化。七中百年来在管理上一直都传承了包容创新的文化,因此七中的老师也是非常出色的,近年来学校每年都会有老师评上正高级职称,这在其它学校是比较少见的,说明七中不仅有好成绩、高升学率,而且培养了老师,这与学校的管理文化密不可分。推行“双导师制”,建立校内外成长机制七中还推行“双导师制”,为每位同学配备校内和校外两位导师,建立校内外成长机制。校内导师由学校挑选专业素质好、教学经验丰富的省市级名师担任,负责学生的基础学业;校外导师则聘请中大、华工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担任,承担创新类特色课程教学,担任学生的拓展研究导师。1、第一批分数线:726分[越秀区-户籍生];2、第一批分数线:730分[越秀区-非户籍生];3、第三批分数线:710分[户籍生-全市];4、第三批分数线:670分[非户籍生-全市];5、第三批分数线:710分[外区生-全市];广东技校排名网为您推荐以下精华文章:历年广东技校排名上榜技校汇总广东省十大技师学院广东技校前十名学校广东中专学校排名
作者: 千岁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上收集整理发布,由于数据量较为庞大,难免出现疏漏。大家选择学校务必进行实地考察,本站所有资料均不构成择校建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市第七中学明星校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