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为什么不能送人送手机是骗局吗?

要问现在,谁是大家最羡慕的人这个问题还有别的答案吗?当然是这位姐姐了支付宝在10月7日抽出的那位集全球独宠于一身的“中国锦鲤”现在中国锦鲤微博粉丝已经过百万了在这之后“锦鲤”一词一下就火了还曾出现“全国各地都在搞锦鲤”的热搜相信这几天小伙伴们刷微博、朋友圈的时候也见过不少各种名义的“本地锦鲤”了但大家还没高兴多久各地就陆续出现了“锦鲤搁浅”的翻车现场比如杭州的这个锦鲤抽奖杭州“最强锦鲤”火了商家却表示毫不知情奖品内容也是十分劲爆了让人看了遏制不住转发的冲动但是!联系图中的这些商家询问此事商家们却纷纷表示非常蒙圈有的商家表示毫不知情一头雾水表示并没有接到通知自己也很纳闷有的商家根本没有承诺相关福利却被公众号自说自话地加入大奖名单还有的商家猜测难道是公众号自己出钱“买”福利吗?整个事件充满了谜团参与此项活动的网友凑在一起讨论之后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3个不同的人参与活动后收到的“兑奖码”居然是一模一样的!事情进展到现在杭州这篇“最强锦鲤”的文章已经看不到了大家注意目前大多数微信上的“锦鲤抽奖”活动参与方式都是点击公号提供的链接然后填写一些个人信息比如微信号、手机号码、截图等类似这种报名系统但是杭州搁浅的这个“最强锦鲤”除了要求填写个人信息以外还强制要求关注其他公众号到此文被封为止已有36万人参加了这次活动也就是说该平台至少拿到了36万条个人信息!不少网友都参与了这次活动表示很生气它果格格:我也发了生气monkeesbaba:一开始可能是想玩玩想不到能有几十万粉丝想真的搞的时候又被一姐引导一波,人财两失弩叔shu-:第一天就举报了他们分享的页面,疑点重重,我的室友和她的同学抽到的号码竟然一样,都是一号,另一个室友是6号。他们报名的时候已经有1w多人参加了。fzq2:天下哪有那么多的不劳而获!妙龄酒徒:转发这条吃了那些锦鲤养了一只猪儿虫:白高兴了浙江老农民201708:不贪小便宜,就不会上当杭州这条“最强锦鲤”已经搁浅武汉又出现了一条“吸粉锦鲤”武汉“锦鲤”送福利却被爆假活动吸粉这几天,这条“锦鲤”转发受到了武汉地区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但很快有人出来爆料这是一个目的为吸粉的骗局表示这个团队全部是在校的大学生好几个今天已经办了休学提醒大家不要被骗各地也出现了许多疑似大学生组织搞的“锦鲤活动”但很快有心人发现这些公号都只发过一篇文章而且并非学生、学校部门的官方账号蹭热度的目的显露无疑还是那句话活动是不是真实的,目前暂时不说但是涉及填写个人信息这件事大家就要慎重对待!至于假如收到这种短信,你们应该知道怎么处理吧……最后参与“锦鲤”活动娱乐一下没问题但也不要抱太大希望想要致富还是放下手机去学习/工作吧!综合:深圳公安发布、成都晚报
“我下半生是不是不用工作了?”这是来自一位“锦鲤”的发问。从该条微博推送时到发稿日,这名博主的粉丝数从600多一跃飙升到了110万,变身“网红”。为什么她是“锦鲤”?为什么网友们对她关注度那么高?原来是因为支付宝在国庆期间发起的一次“超豪华”抽奖活动,这条声称要集全球独宠于一身的抽奖,被转发了220万余次,而最终获得者便是这位发问的“锦鲤”,微博名为“信小呆”,一名26岁的女性IT工程师。送“锦鲤”旅游、请“锦鲤”吃饭、送各类名牌包和衣服……光看完这一份奖品清单就需要整整3分钟。“锦鲤”信小呆在获奖后也在微博上晒出了部分礼品包裹。“中国锦鲤”大火之后,各地迅速出现了地方版的“锦鲤”式抽奖,奖品多为同一地区的娱乐项目、美食等,“承包你一年的吃喝玩乐”等文案屡屡出现。这大好的营销机会,自媒体也不会轻易放过。从美食到美妆,从鞋子衣物到学习用品,只要你用得上的,他们都能承包。锦鲤抽奖无疑也给一些品牌打开了营销思路。往常小抽奖不断的它们,此次干脆将品牌旗下的商品一一奉上,不仅奖品足够诱人,同时也是推广产品的绝佳机会。一瞬间,“锦鲤风”掀起热潮。这种诱惑极大,同时中奖率低的抽奖形式霸屏了社交媒体。你会转发“锦鲤”吗?中新经纬梳理发现,年轻人对待“锦鲤”式抽奖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人频频转发,有人毫不在意。90后的刘华对中新经纬坦言,他对一切小概率事件都毫无兴趣,“彩票从来没买过,抽奖也没参加过。虽然抽奖对我来说没有成本,但这种几万、几百万分之一的事件注定与我无缘,也很奇怪为什么居然有人会转发。”▲微信朋友圈频频出现锦鲤活动而与刘华年纪相仿的王珊则告诉中新经纬,自己近期已经转发了十余条抽奖信息,自己的账号差点因过多转发而被封禁。“我转发的时候也没有抱着要中奖的心理,但遇到喜欢的东西就会随手转一下,聊胜于无。有的时候也是因为朋友邀请而参加的。”王珊自认为手气较差,但也曾中过两三次大大小小的抽奖活动。“我摇号买车快四年了也没中,但也没听说谁因此就不摇了,该参加还是得参加。”“我身边的女性朋友转发这种抽奖比较多,可能营销号也抓住了这个特点,奖品多为化妆品、衣服、美食等等。”白领常肖告诉中新经纬,“最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锦鲤式抽奖,如果中奖率相对比较高,如几百分之一的,我还是会尝试一下。”他还表示,有一类活动并未注明通过第三方抽奖平台抽奖,最终获奖名单很可能“内定”,考虑到其公平性,他也不会参与。抽奖活动屡见不鲜,为啥“锦鲤”火了?“锦鲤风”刮了十几天,仍被人津津乐道。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统计,从传播渠道上看,微信成为了传播主力,其次是自媒体APP及微博。10月10日,热度达到峰值,至18日才呈现回落趋势。▲“中国锦鲤”传播趋势 统计时间:9月29日至10月18日(单位:篇);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互联网分析师刘焱飞告诉中新经纬,锦鲤抽奖于10月8日起开始爆发热度,这一天国庆长假结束,需要令人兴奋的活动来调动情绪,所以在时间点上占尽了先机。而“锦鲤”一词通常意味着好运,加之抽奖带来的意外之财,抓住了人们“占便宜”“想红”的心理。另外,随着信息的扩散,网友们从好奇到从众的参与心理也至关重要。刘焱飞还指出,从10月8日至今已过去10多天,许多商家和其他机构纷纷搞起针对锦鲤话题的销售活动,这令锦鲤从一个企业的营销策划活动,变成了一个全民引爆的流行话题。“这次锦鲤抽奖,本质上与之前普通的抽奖活动并无不同。”刘焱飞对中新经纬说,“但我推测支付宝、淘宝、京东等各大平台仍在酝酿新的话题,毕竟万众瞩目的双十一快要到来,它们肯定都在憋大招,锦鲤抽奖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是所有锦鲤都靠谱转发锦鲤看似无需成本,但也有商家利用网友的从众心理,从中非法牟利。在锦鲤抽奖大热的同时,一些“假锦鲤”也悄然出现。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一个名叫“武大校友圈”的公众号发布了“寻找武大锦鲤”的抽奖活动,受到大量武大校友的转发。然而武汉大学官方微博随后发布声明称,该活动为商家促销,与武大官方无关。一位校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在转发时就知道活动不是武大官方办的,“奖品是真的就行。”然而也有些网友称在得知真相后“有种被欺骗的感觉”。无独有偶,最近一个名为“杭州最强锦鲤”的抽奖也通过微信公众号广泛传播,然而奖品中提及的多个商家都表示,自己并未参与此抽奖。而网友们收到公众号的抽奖码时,也发现了抽奖码重复的情况,疑似虚假活动。除此之外,一些自媒体利用锦鲤抽奖的名目,要求参与者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甚至强制关注其他公众号,然后在开奖前将文章删除。对此,深圳公安提示广大群众,转发“锦鲤”抽奖前要先看清发布抽奖的账号,并且查看它以前发的内容,当心抽奖不实,如果涉及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隐私更要慎重。倘若中奖了,领奖时注意不要泄露自己的重要信息,如果抽奖方要求领奖前先缴纳一定的“手续费”,警惕落入骗局。来源:中新经纬
千万不要相信,这是我一个朋友的体验自述!贵公司你好,你们的锦鲤好物中的积分捡漏我有几个疑问想咨询一下?第一,本人从2月4日上午开始充卡参与积分捡漏,刚玩几下就确定了一款商品,目标是拿下它,所以就不断的充卡,手机就没关过,自动加价就没让少过积分,为什么在凌晨4点多就让别人中标了?我的积分绝对还没用完呢?第二,虽然明知道这样的游戏,最终参与者都是“出局”,但是我作为消费者既然参与了也都无话可说,但是贵公司最起码要做到“公平,公证,公开”吧。第三,虽然是积分参与捡漏,但是我们消费者充的锦鲤卡内金额是不能全额消费的,只能抵扣。这样贵公司拿一个经过实际操作后让人感觉暗箱操作嫌疑的“捡漏”游戏,这样贵公司让那些带有侥幸心理的人不断的充值,卡内就会锁定更多的金额,这些金额不能直接消费,只能抵扣,贵公司又成功锁定了这些消费者,但是我想说的是你们商品篮里的产品既不全,还比其他电商平台的贵那么一点点,即便抵扣后也并不划算?第四,你们显示的捡漏成功信息有严重的误导嫌疑,莫非我的点子不会那么正,我参与的几个几乎都是超出你们的历史最高价很多才成交,而你们所显示的都是超高性价比,这让人很难不想象你们就是在“虚假”误导消费者,有可能的话你们应该开放平台让更多消费者参与讨论,参与监督检验!第五,你们锦鲤充值只能抵扣,等于说我3000多的值要购买3到5万的商品甚至更多才能消费完,你们打的可是一手好算盘,积分被捡漏消耗完,充值还能锁定消费者。最终轻松的避开了法律红线!假如不够买商品值还是那个值但就是看着有确不敢轻易花,如果不花,你们所谓的积分参与的捡漏不就相当于,100积分1元,1000积分10元的在参与你们的捡漏,其实就是拿钱竞拍,拍到最后所有参与者都不是胜利者,唯有你们庄家才是最大的收益者。就比如我参与的一个积分捡漏(如图)所有参与者投入相当于充值2万多,而消费者最终只有一个收益,而对于这最后的一个受益者还不能确定是不是“真人”。写的不好望贵公司谅解,只是看着你们的“高明游戏”,玩了一天一夜最终的一点感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锦鲤为什么不能送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