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经济货币化意义?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科和经济学科发展的推动者——刘光第教授
发布时间:2020-06-05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报
浏览次数:次
刘光第(1917—1996),男,汉族,湖北仙桃市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曾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部学校、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北京财贸学校任教。1978年调回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任教,1979年任教授。刘光第教授1939年就读于重庆大学商学院银行专业,1943年获商学士学位,同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南开经济研究所,1945年获货币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曾担任重庆中央设计局货币银行组研究员、兼任重庆求精商业专科学校和沪江东吴联合商学院代理教授、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室主任、上海中国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7月至1953年2月,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任计划科科长、研究员、上海《经济周报》总编辑、上海财经学院副教授。1953年调入北京,曾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部学校、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北京财贸学校任教。1978年调回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任教,1979年任教授。新中国成立之初,刘光第教授亲历了上海金融业的接收与改造,为新中国金融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快速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改革开放初期最活跃和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发表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许多政策建议被政府采纳,推动了我国经济金融改革。1992年刘光第教授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列为当年国际名人。他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培育了大批金融人才,是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科和经济学科发展的推动者。1945年9月,刘光第教授研究生毕业后,经所长何廉先生介绍,到重庆中央设计局货币银行组任研究员,并在沪江大学和重庆求精商业专科学校兼任教员。1947年8月,他离开重庆到上海,先后任上海证券交易所调查研究处统计室主任、上海中国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1949年5月上海解放,刘光第教授于7月调入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担任研究员、计划科科长,身处上海金融业接收改造的第一线,亲历了由陈云同志领导的“两白一黑”战争(即大米、棉纱、煤炭战争)。此役大捷,被毛主席评价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刘光第教授用自己所学的系统的经济金融知识,为迅速稳定财政金融和恢复经济秩序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他满腔热血地投入其中,为朝气蓬勃的新中国建设倾注了全部心血和力量,特别是为新中国金融制度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这一时期,他还在上海《经济周报》兼任总编辑,在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的前身)兼任副教授,在《解放日报》《大公报》《中国金融》等报刊发表了多篇有关经济金融方面的学术论文,并出版了专著《货币管理》。他的著作和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为新中国金融制度建立和货币金融管理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1953年,刘光第教授因其系统深厚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功底和成功的金融实践经验,于当年3月调入北京,任教于中央财经大学前身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部学校,担任政治经济学组长。先后主讲《货币制度和货币管理》、《政治经济学》及《经济学说史》等课程,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的起步开拓培养了最初的一批宝贵人才。1958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部学校与中央财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1960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直至1996年学校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刘光第教授一直在这所学校潜心学术研究,精心教书育人。面对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型,他以极大的理论勇气投入学术研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了几十篇学术成果,相继提出了宏观经济价值管理说、人民币价值基础说和金融市场发展战略论,在学术界、理论界和实务部门中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在货币信用的理论问题上,改革初期不少学者把货币信用问题作为一个部门经济来看待,认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主要还是要靠实物指标直接管理,刘光第教授特别论证了货币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专著《论中国宏观经济价值管理》中提出了“国民经济货币化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以及“宏观经济管理应由实物管理为主转向以价值管理为主”的观点,引起学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宏观经济的价值管理首先是一种总量管理,其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实行以价值管理为主,就是要把货币和货币资金的运动作为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着力通过对货币和货币资金计划、分配和调控,间接地实现对社会生产、交换和分配的调控。刘光第教授的宏观经济价值管理说强调了货币、银行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为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社会总需求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建立系统的中央银行间接调控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我国金融市场起步阶段,刘光第教授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如《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股市发展战略选择》《关于发展中国证券市场的几个问题》《对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几点看法》等,刘光第教授的观点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几年中,刘光第教授还积极活跃于各种学术论坛,他经常参加国家体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银行等组织的金融体制改革、货币政策、金融形势分析等方面的座谈会,是国家经济决策部门和改革的智库机构经常邀请的经济学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中国金融学会恢复活动后,他担任常务理事,1993年中国城市金融学会成立,他是首届的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委员。他对经济改革和经济运行中的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金融政策提出的重要建议,许多都被采纳,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贡献了全部智慧与才华。刘光第教授非常关心学生成长,在同学中备受崇敬。他在课程教学中,还经常组织一些小组讨论。刘光第教授十分关心学科的发展。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复校时只有财政、金融、会计这三个专业,刘光第教授在当时的政治理论教研室任职。他多次呼吁扩展学科,特别是理论经济学科。他认为,没有理论经济学的支撑,应用经济学很难达到一流水平。他多次向学校提议成立经济系,认为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的前身中央税务学校和中央财政学院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这四所大学的经济系科合并成立的中央财经学院,当时的理论经济学是全国最强的,形成了很好的理论经济学传统,有坚实的基础,应该尽早建设理论经济学学科。由于当时校舍还没完全收回,条件实在不允许,迟至1995年承担理论经济学科建设任务的经济系才得以成立。可以告慰刘光第教授的是,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的经济系已发展成为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学院,一大批潜力巨大的青年经济学家正在迅速成长。人物评价一生探求民富国强之道,爱学生、爱学术、爱国家。(宣传部、新闻中心)
编辑:王亦心
最近关于“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讨论很热。原因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主题演讲中提到:1.在这种新条件下,能否考虑财政赤字的适度货币化?这种特殊的国债,如果由央行直接购买,不仅可以避免国债发行对市场的挤出效应,而且与央行扩大货币供应量有着不同的效果。2.特别国债的预算规模可以考虑达到5万亿,可以分期发行,由央行扩容,零利率购买。简单来说,他的意思是央行印钱购买财政部发行的特别国债。零利率购买,相当于财政部不花钱就拿到了几万亿的资金。财政部主导的金融政策控制钱怎么花,央行主导的货币政策控制印多少钱。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水滋滋的案例来描述他们的关系。在一个水池里,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在这个池子里,央行管着进出多少水,管着水位需不需要高。财政部管理的池子里的水怎么用,比如分多少虾,分多少大鱼?当然,现实中,除了财政部,央行也是货币分配的重要参与者。所谓财政赤字货币化,就是财政部需要给池子里的虾补充水,但财政部补充的水并不是池子里的存量水,而是通过央行管理的进水口直接供应的。所以我们理解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本质是直接交给财政部在buy
buy买,通过扩大需求来刺激经济增长。社会上的货币总量可以用广义货币M2来描述。今年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9.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我们可以认为,4月末中国资金池水位为209.35万亿,同比上涨11.1%。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资金池的流入永远大于流出(新增资金大于回收资金)。过去20多年,中国新增资金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美元兑换人民币。我在英国卖中国制造的玩具,赚了100亿美元。我把它们拿回国,按现在7.11的汇率,可以拿到711亿人民币。在交换过程中,100亿美元被央行回收,形成外汇,711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印好的人民币,是池子里的进水口。我看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表。4月末央行外汇占款21.19万亿,储备货币31.11万亿,占比68.11%。储备货币是什么?比如你去银行存100元,银行只能拿80元发放贷款,剩下的20元作为应急备用金。在这里,20元被视为储备货币。但其中的20元储备货币并不是最终货币。最后的钱是100元。也就是说,20元的储备货币对应100元的存款,货币乘数为5。1.19万亿的外汇是储备货币的一部分。可以说,当前社会68.11%的钱都是用美元换人民币获得的。新增资金的另一个渠道是用国债换人民币,央行借钱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用国债做抵押,最后钱进入市场。这是中国另一种重要的印钞方式。很多人觉得奇怪。哎,这不跟财政赤字货币化差不多吗?不是,财政赤字货币化是指央行购买国债而不是借入国债,也就是说除非央行卖出国债,否则不必归还。可见,财政赤字货币化是货币刺激的一种表现。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提出,说明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需要资金,中小企业存在借钱难、成本高的问题。按理说,中国目前的广义货币已经r第一,房地产占贷款资源太多。2020年一季度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0.21万亿元,其中房地产贷款余额46.16万亿元。二是一些低效国企和僵尸企业。如果你不给他们,他们就会破产。每年你都要给他们一定的贷款额度,这也占了相当大的信贷资源。如果以上两项加上大企业用的贷款,最后能分给小企业多少?所以,现在的情况是两难。如果我们不增发货币,小企业仍然很难获得贷款。如果增发货币,相当一部分会进入房地产或者僵尸企业,不利于经济转型。目前只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既避免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又避免房价飙升。最近我们可以看到:1.国家提出,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2.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所以疫情下加快印钞速度,主要是为了恢复经济,稳定就业,但前提是控制房价和房贷。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额外的钱与房地产无关,但或多或少会流入房地产,导致房价上涨。未来楼市不太可能大涨,但应该会回暖。相关问答:赤字财政是什么意思
1、赤字财政(Financial deficits)即预算赤字,指一国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开始之初,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的赤字,反映着一国政府的收支状况。2、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一国之所以会出现财政赤字,有许多原因。有的是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而降低税率或增加政府支出,有的则因为政府管理不当,引起大量的逃税或过分浪费。3、当一个国家财政赤字累积过高时,就好像一间公司背负的债务过多一样,对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于该国货币亦属长期的利空,且日后为了要解决财政赤字只有靠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这两项措施,对于经济或社会的稳定都有不良的影响。一国财政赤字若加大,该国货币会下跌,反之,若财政赤字缩小,表示该国经济良好,该国货币会上扬。4、财政赤字的大小对于判断财政政策的方向和力度是至关重要的。财政政策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而财政赤字则是衡量财政政策状况的重要指标。5、因此,正确衡量财政赤字对于制定财政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常遗憾的是,对于如何正确衡量财政赤字,经济学家并没有达成共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通常意义上的财政赤字并不是财政政策状况的一个好指标。这就是说,他们认为按照公认的方法衡量的财政赤字既不能准确地衡量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又不能准确地衡量给后代纳税人造成的负担当一个国家财政赤字累积过高时,对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于该国货币亦属长期的利空,且日后为了要解决财政赤字只有靠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的文章